写作——访谈录

2024-10-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写作——访谈录(共11篇)

写作——访谈录 篇1

两部分:对访问对象、访谈内容、时间背景等的介绍

第二部分是防者和谈者的对话。

成功的访问

(1)有一个中心话题(2)提问要按次序展开(3)提问内容要具体(4)注意缓和气氛

请你以学通社记者的身份,走进本校的成人高考班,就为什么要参加成人考试的事情去采访一位同学,采访完毕,就采访经过写一份访谈录

一、导入

二、知识准备

1、什么是访谈录

2、访谈录有何基本格式?

3、写好访谈录的关键是什么?

4、怎样才能做到成功的访问?

三、写作训练

四、习作交流

1、展示采访成果,指出成败得失

2、总结采访经验,提升写作水平。

作者与成考同学话成考

记者:我是“学通社”的记者,今天想跟你聊聊成人高考这方面的话题。

同学:很高兴接受你的采访。

记者:升学的方式有很多,你为什么要选择成考呢?

同学:我现在读的是中专三年制,我觉得成考比较适合我。

记者:成考的科目有哪些呢? 同学:语文、数学、外语 记者:你们什么时候考试呢? 同学:10月13、14两天。记者:临近考试,你紧张吗? 同学:有一点,但不是很紧张。记者:为什么呢?

同学:因为我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记者:好!我们期待你考出好成绩。

五、范例评析

同学:谢谢。

写作——访谈录 篇2

答者:“方湖十笔”实际上是“方湖左笔”之误。他给我父亲写信时,经常将“左”下面的那个“工”字不写,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祖父自从中风后,便用左手写字。他真的是很了不起,他中风时年龄已经那么大了,竟然又用左手写出一手好字来,而且是用毛笔,我实在是很服他,因为我连右手写毛笔字都写不来。我以前只知道汪辟疆是南京大学的著名教授,他名气很大。知道这个也是因为我读高中时放假到南京玩,在伯父家看祖父办丧事的照片,看到许多国内名家的挽联以及照片,当时因为对名人毫无兴趣,所以也没多在意。我对他的学问并不了解,小时只看过他编的《唐人小说》,那是祖父寄给我父亲的。上面密密麻麻写着我父亲读书的感受,我出于好奇,特别喜欢看父亲的批注。后来我伯父给我寄了一本《汪辟疆文集》,而那时我已经从大学中文系毕业了,看了祖父的这本书,方才吓了一大跳,原来他这么有学问,于是才又去找家里老人了解他的过去。

问者:汪先生编纂的《唐人小说》滋养过我们很长时间。读《祖父在父亲心中》时,我还是非常震惊的。我没有想到著名学者汪辟疆先生与你的家族有着这样的渊源。汪辟疆先生的《唐人小说》很长时间里是我的案头之书。我刚刚发表的中篇《大槐安国》就是一直捧读《唐人小说·南柯太守传》获得的灵感。

答者:我最早接触的古代文学作品,就是《唐人小说》。那时我还太小,我记得我跟我母亲躺在床上,我父亲拿着《唐人小说》书,在屋里走来走去地给我们讲里面的故事。隔一两天,就要讲一两个。

问者:你说过这篇小说的真实性比例。在后来的《乌泥湖年谱》中,我们再一次看到了你操练着同一个题材。从右派题材看,你的写作无疑是对张贤亮这一代作家的反拨。

答者:中国知识分子所走过的道路不能去细想。我觉得我真是亲眼看到他们从满腔热诚到萎靡的全过程,现在这种萎靡在知识分子中仍然严重存在,只是换了一种方式而已。我写《乌泥湖年谱》时,就是想写我父亲他们这帮人的生活,他们就是以这样的状态走过的十年道路。大多的知识分子,都是像我父亲这样,并不是身处于特别巨大的肉体的折磨中,也并不是都被流放都蹲监狱,而是一点一点的被改造。“改造”两个字是这个世界最为残酷的两个字。是没有砍头没有上酷刑没有流血,但却让你灵魂死掉了的一种方式。壮烈而死的人,肉体没有了,灵魂犹存,他们总是激励着后人对恶势力不屈不挠。改造而死的人,灵魂死了,肉体却还存在,他们则将这种没有灵魂的肉体遗传下来,他们也在影响后代,好死不如孬活着。

问者:我觉得这里反拨的意思是你在历史记住的公众话语中寻找到了另一种话语。就像有人讲的,比文革要轻微得多的“布拉格之春”,使米兰·昆德拉写出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样的杰作,但中国作家在书写文革的过程中,却有意无意的简化与糟践了这一历史过程。

答者:有些事情也由不得中国作家。当然作家本身也有问题。这么多年,大家都在被改造,作家也没有逃脱掉。既然已经被改造了的,又怎么能摆脱这种已经被改造过的思维模式呢?所以,看问题不能这么简单地去看啦。

问者:你的右派题材无疑是一种没有受制于集体记忆暗示的写作。虽然,你写过一篇叫《暗示》的小说,让主人公接受了流水的暗示而将生命交付了流水。

答者:我只按我自己的方式去写,按我自己的所观所感去写。

问者:这篇小说你写到了两种死,对生命的感悟,你那常写到的八个字,让人倍感人生之荒唐,留他如梦,送他如客。

答者:人生本来如此。所以我的好多小说里都会表达这样的意思。

问者:你的这一种情怀在《乌泥湖年谱》中没有写进去,这是与这部长篇所截取的年代有关的。我觉得《乌泥湖年谱》的成功,在于真实地写出了那时节知识分子的扭曲。在一个罪恶的时代,没有谁是“干净”的。右派与非右派,都势必产生心灵的扭曲。良知就像秋叶,被秋风吹落。

答者:就算人本性中有恶的一面,但如果时代好的话,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机会让自己恶的一面显露出来,这样的人,死的时候当然还是个好人。可惜的是,我们的时代出现了那样的场面,它使许多人本性中恶的一面不得不张扬出来。更多的时候,不是人们愿意,而是没有办法。一切都逼着他弃善扬恶。所以,当我们说某一个人坏的时候,不能只是表面上说说,应该绕到他的背后,看看是什么原因致使他恶了。

问者:对你来说,书中所写的十年,是你非亲历的文革前十年,可你展现得却比一些在场的人或亲历过的人更深刻到位。

答者:虽然我并没有亲身经历,但我渐渐地也长成了一个旁观者。父亲的生存状态的变化,始终也都在我眼里。而且天天生活在一起,父亲兄长们的谈话也都让我对许多事有印象。

问者:文学有没有青春期我不知道,但文学的准备可能是漫长的。有的人进入不了状态,有的人则需要非同一般的写作训练,以前我不承认一个成熟的作家还需要写作训练之说。

答者:一个人只要他慢慢地写慢慢地发表,他总能有所进步。写到一定份上,就会自如。没有前期那些幼稚的作品的出现,恐怕也没有后来的一些相对成熟的作品出现。当然也有人一动笔就出手不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很难划一。只是,写作可能还是需要一定的天赋,或者说适合做这样一件事情。如果一个根本就不适合做这件事的人,再怎么训练,也不一定能写出好作品来。这就是我们常常看到很多人写了一辈子,过着苦行僧一样的生活,可就是写不出好东西来。这是没办法的事,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

问者:我过去总觉得一个作家已不存在训练之说,他要做的其实只是表达,表达自己。现在看来,写作应该是一条河流,在发源地,它还可能是涓涓细流。可越往前行,气象便越来越阔大。

答者:什么事情都不可定论。也有人是反着来的。一开始气象很大,出手不凡,后来写着写着,生活写完了,就写不出来了,这样的应该也不少哇。如果硬要说是训练,很多事情都是训练,写日记也是训练,写其它短文也是训练,不断地写小说并发表小说的本身就是训练。

问者:《乌泥湖年谱》我觉得写新人的地方很多。在大毛二毛三毛与嘟嘟这一代人身上,你着墨很多。二毛为石评梅的诗去图书馆,三毛的聪明,嘟嘟的成长,这些,都能在你的家族那里找到影子。你是否想借此暗示新一代人与上一代人在精神品质方面的不同与差距呢?

答者:小说中的人物原型的确都能在我家中找到。但也不尽然如此,毕竟我写的是小说。我没有打算暗示什么,我在写的时候,只是觉得这样写让我感觉最舒服。两代人所受的教育不同,生长的背景不同,本身就有着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人生观,这是根本不需要暗示的东西。

问者:新一代其实也各不相同。像在丁家学习的吴金宝,与丁家同住一层楼的吴家子弟,将父亲送进坟墓的李书爱,不同程度地表现了一种病态。

答者:我不同意所谓病态一说,我也不觉得他们是病态的。这就是他们的人生。他选择这样的人生不能因为你不同意就觉得他是病态的。在那样的年月,他们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状态了。

问者:其实,在关注知识分子方面,你早期的《言午》《幸福之人》《金中》《禾呈》和《行云流水》都是非常好的作品。而且风格也非常多样化。像《言午》的疼痛,《幸福之人》的举重若轻,《金中》的举轻若重,《禾呈》的人生沉闷,都写得非常精彩。不知道为什么当时没有人给予思考与评价,而直到《祖父在父亲心中》《乌泥湖年谱》时期才发现方方在这方面有着非同一般的才情。

答者:你提到的那些短篇,是我自己非常喜欢的作品。可惜无甚人读到,想到这些作品,有时会对读者产生失望感,你会觉得他们真是不会读作品呀。这也是没办法的事。阅读也是需要训练的。

问者:阅读也是需要训练的,说得太好了。早期的《金中》中其实就有了对父亲这一辈人的价值判断与思考了。我觉得《祖父在父亲心中》《乌泥湖年谱》是接续着《金中》的思绪的。

答者:《乌泥湖年谱》是把那些散落在短篇中的人物汇总写在一起了。跟他们生活了几十年,我实在是比较了解这样的一拨人,写他们时,我觉得很顺手。每次写作,都有很多的他们浮现在我的脑海中。这样的人物还有好多,我还没来得及写。所以我还打算再写一批这样内容的短篇。这想法似乎有点是向读者挑战,好在我不在意读者的需求,管他们会不会读,我只按我想写的写就是了。

问者:还回到《祖父在父亲心中》,这篇小说与《风景》有联系吗?这两篇小说虽然都写到了父亲,但我觉得反差很大。

答者:一篇小说是写我的自己生活的亲历,一篇小说是写我对他人生活的观察。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人生,当然是有反差的。但是这两篇小说都与我个人有关系,那就是,我在这两个生活圈子中都呆过。我了解他们两类完全不同的人的基本生活状态。如果我不当工人,可能我永远也不知道社会上还有这样的一些人,曾经并正在那样的生活着。我当装卸工的四年经历,给了我很深的教育,它让我比较深入地了解了社会和人生。没有这样一段生活阅历,很多东西我都写不出来。

问者:在一般性的认知范畴中,你写出《风景》那样的小说不太有可能。你的生命经验决定了这一切。可是为什么你却写出了《风景》这样的杰作。应该有一个非常神奇的意念,触发了你的灵感,然后你才去寻找小说文本的。

答者:为什么没有可能写出《风景》?我毕竟当了四年装卸工人。我的同事们都是生活在河南棚子那样的环境中,那是我在二十岁前从来都不知道的生活环境。这四年的生活,很长时间内都对我是一种刺激。这种刺激可以说一直延续到现在。一想起我当工人时曾经经历过的往事,我都会激动。我一开始写作时,就想写我的同事们的命运,但先写的都是短篇,一直到《风景》,写的时候,似乎根本就没怎么多想,一写七哥,后面的事都自动地跑来了我的面前,我就只好把他们都写进去了。

问者:你的小说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写某种力量对人的捉弄。我想,如果非常快捷地切入,似乎可以说这些小说你是在写游戏与玩笑。刘震云感叹过,这玩笑开大了。《祖父在父亲心中》《乌泥湖年谱》不要说了,是政治与历史同那些高知开着不应该开的玩笑。《行为艺术》《埋伏》等篇什似乎也是在写着现实与人在开着不应该开的玩笑。但恰恰是这种冲突,引发了人的很多哲思。这能够看出你对庸常生活的哲学关注。《行为艺术》我觉得里面有很多东西。这是一篇具有广阔的开放性的小说文本。非常巧妙地引导着人们由形而下走至形而上。

答者:这是我自己很喜欢的一篇小说。我写的时候感觉真是好呀。写得非常尽兴,并不是我写所有小说都会有这种尽兴之感的。写完这篇小说后,我才觉得写作真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可惜选刊的编辑们太没眼光,他们转载了我的许多小说,有的小说真的也不怎么样。但他们却漏掉了这篇最该转载的。还有另一篇名叫《闲聊宦子塌》的中篇。我觉得这两篇是我写得最好的两部作品。如果这两部小说被广大的读者读到的话,那么他们会对我的创作有着另外的认识。

问者:这篇小说里,有着关于艺术与生活的错位、理想与现实的错位、哲学与生活的错位。此外还有深刻与肤浅、生与死的伦理思考。

答者:是的,我在写这篇小说时,就是被类似的一些问题困扰着。所以我在小说中不断地追问。其实有时觉得任何形而下和形而上之间,并没有特别的差异。就像日常生活和艺术之间,也没有什么更多的差异,有时就是一念之间的事。我在写这篇小说时,反反复复,来来去去地想着里面的问题,觉得太好玩了。而且这篇小说也是非常好看的,一点也不卖弄悬虚,我写小说,一直就想写成这样的。

问者:在善与恶的问题上,这篇小说提供了人们重新思考问题的方法。我觉得这篇小说有方法论的意义。马白驹对杨高说的那些话,我觉得给了我们重新思考定位善与恶的角度与界限的东西。或者说,他让我们开始怀疑我们最初的做法与判断。同样,联系到《乌泥湖年谱》《埋伏》以及你早期的《一唱三叹》,都让人产生价值论的动摇:究竟什么样的做法才是最好的或最正确的?或者是,这世上有没有最好的或最正确的?

答者:是这样。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最好的或者是最正确的。所以这个世界上绝对的最好和最正确都是没有的。马白驹对杨高说过这样一番话:“对于所有的人,你父亲是个好人,但对于我他却不是;而对于所有的人,我也是个好人,但对于你,我也不是。”人就是这么复杂,所以写人的作品才这么有意思。人不是单面体的,他是一个多面体。一个人不可能只有一副面孔,分裂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不过,那又有什么关系?三角梅花开三瓣是美丽的花,蒲公英花开得粉身碎骨,也是美丽的花。

问者:《行为艺术》还在告诉我们不要轻易地相信任何一件你觉得可以相信的事情。但这却不是那种不可知论的泥潭里的挣扎,恰恰是表现了一种生活的信心。所以,我觉得这篇小说有一个重要的命题是活着。即便是我们刚才提及的你说的那八个字“留他如梦,送他如客”又未尝不是一种活着的意义叩问?说是死,却用了活法来表达。这篇小说极具哲理的深度。它给人以位置的思考,它提示着人们关注自己的立足点。说它是哲学小说也不过分。你巧妙地嵌进了生命、艺术及对这二者的追问。我在想,写这篇小说时,你极度自信。从这篇小说的最后一句话“其实,每一个日子都可以写进艺术史”也能看得出你对文学的信心。

答者:你可以这么去理解,但我想我写这一句话的意思肯定不是出于对文学的信心。

问者:从技术上讲,这也是一篇技术非常成熟的小说。几个故事的镶接、接榫得十分圆熟,简直是一件浑然天成的艺术珍品。我觉得这篇小说超过了人们公认的《风景》。不知你自己如何看?

答者:我们这边评奖时,有个教授似乎也这么说过。他用的是“炉火纯青”四个字。但是这篇小说因为没有被转载,读到它的人很少,作为作家,我很为读者感到可惜。后来这部小说改编成了电影,但与小说原意已经相差得很远了。甚至跟小说都没了什么关系,这也是件可惜的事情。它从影响上,恐怕永远也超不过《风景》。这两篇小说我自己不好比,但的确有人更喜欢《行为艺术》。

问者:如果说《风景》是在完成一个世俗底层的温情抚摸,现在,你是否更重于形而上的探究?你不喜欢哲学,但完成了一种哲学思考。

答者:作为作家,在写作时,我从来都没有评论家所想象的思考得那么多。他多半只想把手上这篇作品写好。人物命运如何,他为什么会这样,他实际上又怎么样了,结果他又将面临着什么。所有的思考其实都围绕着人物和人物命运,所有的哲学都在人物的人生历程之中。我不喜欢哲学,实际上是不喜欢一些语言很为拗口的哲学书。我喜欢读文字漂亮的东西。而大多的哲学书,文字都有些干巴,并且有些绕来绕去,所以,我就懒得读它。但是,我平常还是很喜欢形而上地想些问题,如果硬要说的话,那也是一些哲学问题,想得多了,也会有自己的哲学思想,有时候也会把这些思想灌到作品中的人物身上。毕竟哲学思想并不只是属于哲学家。

问者:你前期的小说语言非常幽默,但总觉得那是一种刻意而为。那一段时期的《风景》突然没有了那种风格,是不是对自己的语言有一某种明晰的意识然后开始改变的?

答者:其实我总在变化着手法写作,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手法去写,全凭心情驱使。用反讽的笔调写小说,真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有时候自己在写的时候都会笑起来。日常生活中,我大约也算一个有幽默感的人,喜欢反着说话。所以,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城市青年的心态和生活状态,在我来说比较得心应手。写这类型的小说,跟玩似的。但是我注定了不是一个玩世者,所以我小说中的人物也都只是表面上玩世不恭,但内心中却充满着痛苦。我用这样的方式写过一组小说,它们包括《白梦》《白雾》《白驹》《状态》等。主人公全都是都市青年,他们内心与外部世界都构成一种张力,所以他们表面上的玩世,实际上是在调解自己紧张的内心。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也代表着我自己常有的一种状态。

除了《白梦》之外,其它三篇都写在《风景》之后。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这样的写法,比方写《风景》,我本来就打算写一家人的命运,写生存背景对人的影响,如果我再用写“三白”小说那样的语气来写的话,未免显得轻佻。所以有必要换一种方式去写。

问者:你这个时期还有一个重要的作品,就是刚才你说及的《闲聊宦子塌》。我觉得这篇小说有别当时的总体话语。非常个性化。这篇小说中,你对语言的亲近或者说贴近,走到了极致。而放射性的结构也显示出一种大家气派。

答者:谢谢你这么看。其实当年看到过这篇小说的人都惊叹说,方方你怎么能写出这样的小说?湖北一个作家董宏猷看完后,有一天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我刚看完《闲聊宦子塌》,我看过后,呆了半天,你真是不得了,怎么写出这样的作品了?他的这番话真是让我记了一辈子。因为这篇小说在参加完《花城》杂志的笔会后专门给他们的,可惜他们的编辑对这样的小说没有兴趣,一放竟差不多一年,直到我去信询问和讨要,才勉强发出来。我当时真的很抱屈,其实,我是把自己很得意的小说给他们,他们却这样有眼无珠。

问者:有人说,在读者心中方方至少有三副面孔:冷峻的如《风景》,揭示人生世相;深沉的如《祖父在父亲心中》,展示透露了一个家族的历史;轻松的如《白驹》《埋伏》,玩笑世间物事。你觉得哪一个更接近你?

答者:三副面孔加起来,就比较接近我了。

问者:最后想问一下的是,我觉得你对古典文学中的苏轼特别钟爱,很多地方都让你笔下的人物吟诵着苏东坡。这是否与你的家学渊源有关,或者是与你所处的湖北地域有关?

访谈录的写作 篇3

访谈是一种带有某种预定目的、预约一定对象而进行的活动。因此,写好访谈录也需预先做好准备,最好拟好谈话提纲,根据提纲向访谈对象提问等。

【技法梳理】

访谈录通常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访问对象、访谈内容、时间背景等的介绍;第二部分是访者与谈者的对话。前者相当于小序,后者则是全文的主体。如《作为偶像》(苏教版必修四)一文,开端先介绍了访问对象杨利伟,然后点出访问的主题“作为偶像”以及访谈时间(今天,即2014年1月9日),这是本文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记者向杨利伟提出问题,杨利伟分别作答,构成了本文的主体——采访过程。最后一次问答突出航天是非常神圣的事业,更体现了杨利伟作为偶像的优秀品质。以此作结,一篇完整的访谈录就成型了。

成功的访问,首先要有一个中心话题,它是和读者关心的焦点问题、文章的中心思想、写作目的等分不开的。仍以《作为偶像》为例,其中心话题是“偶像的品质”。开篇一句“杨利伟成为一个偶像”贯串了整篇访谈,三部分访谈的重心也就落在了挖掘偶像的品质上,重点突出,访谈不蔓不枝,记录成文自然就紧凑严整。其次,提出的问题要按一定的次序展开,或时间,或空间,或逻辑(由主到次、由此及彼等)等,这样才有利于访问的顺利进行,形成文字才能脉络清晰,条理分明。切忌东拉西扯,乱问一气。再次,提的问题要内容具体,让访问对象有話可说,切忌空泛。更不要提假大空的问题,否则被访者要么不愿配合,要么胡乱应付,都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形诸文字,读者也会望而生厌。另外,还可以在每次提问新的问题前,适当的接过对方的话,延说几句,然后再转换到新的问题上,这样可以缓和采访现场的气氛,使文章过渡自然,前后连贯。

注意:

1.访谈录格式正确。所谓格式,是指要写明时间、地点、访谈对象、谈了哪几个问题等,要一一写清楚,署名也要正确。

2.内容真实、全面,笔录者既要抓住陈述者谈话的精髓所在,又要忠实地反映陈述者的原意。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切忌任意取舍谈话者讲话内容。但也要防止不分主次地照录谈话内容,事无巨细、一概详细记录也不符合要求。

3.文字准确,条理清晰。访谈录虽然不是正式的文章,但也需字斟句酌地进行推敲,尤是对一些名人的访谈,如高中生对某位科学家的访问,对某位作家的访问,这样的访谈录对广大学生有教育意义,所以需要认真对待。其中条理清晰也是至关重要的。

创业访谈录 篇4

2010年5月8日下午,天气是那么的晴朗,我有幸电话采访了我校校友06级经管学姐吴海燕,她现在正在做自己的摄影工作室,也算一个创业成功的典范。等学姐处理好一些工作上的事情后,便接受了我的采访。学姐在工作上严谨,不过对待我的采访还是挺和蔼可亲的,并且耐心而详细的回答了我的问题。期间,也不断有人来找学姐处理工作上的事情,可见她有多么的忙碌。其实,我挺感动的,学姐能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确实挺不容易的。虽然采访只持续了一个半小时王右,些许有些不尽兴,这应该算个小小的遗憾吧,不过在这次采访过程中,我确实了解到了更多的有用的东西,我相信我自己是收获颇丰的。她的创业经验和过程对于我们这次大学生创业实践调查也是非常宝贵的。

以下是采访过程。

注:吴海燕——吴 王平——王

王:学姐您好,我是太原理工大学生实践调查实践团队的,很高兴今天能电话采访您,我们从朋友那得知您的创业事迹,今天很荣幸的采访您。

吴:不客气,呵呵。其实也谈不上什么创业事迹吧,我只是在做我的摄影工作室,你是哪个学院的吗?

王:恩,其实还好,据我了解您的工作室已经非常好了。我是机械学院的。你可以介绍一下你现在的工作室吗?

吴:恩,可以。现在的工作室呢,是一共四五个人在一起做,我算是负责人。此外有摄影啊,后期制作啊,化妆师啊等等。从08年到现在也有一年多时间了吧,时间还不长。

王:那可以说说当初你创业的念头吗,是什么让你想到创业的?

吴:这个呢,呵呵。因为当初呢,自己在大三的时候已经在影楼和师傅在学习,这也是当时的一个兴趣吧。学了一段时间也学到很多东西了。可以说这为以后的创业打下了在技术上的基础。

王: 学姐真是好学啊,而且很高瞻远瞩,呵呵。

吴: 没有,呵呵,当时兴趣占很大部分。然后呢,毕业后找了一份广告策划的工作。但是这个工作呢我一直得不到承认,主要是因为面对的客户层次不一样,有些我自己觉得很好的作品他们却不这样想,觉得自己的付出和得到不成正比。然后,我自己也是蛮喜欢自由的感觉,不喜欢被束缚。所以就跳出来做自己喜欢的东西。

王:说实话我很佩服学姐的勇气,找到一份工作再去创业。那么这两个一综合创业的念头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吴:对,也不是勇气吧,也是形势所迫,呵呵。

王:恩,呵呵。那么在做这个工作室的时候遇到什么困难吗?

吴:好像困难不是很多,因为一开始我是和朋友一起做的,然后到最后你也知道,一些分歧就产生了最后合伙人都走了,当时我就想我继续做不管什么了。可能这是一个困难吧,后来一直到现在还算顺利。

王:那你有什么吸引顾客的秘诀吗?哈哈。

吴:谈不上秘诀,我觉得要用真诚来面对每一个顾客。有些时候顾客的感觉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什么样的顾客我们都会以自己最大的努力来给他们做,让每一个顾客能够感觉到被在乎和关怀。这样就会很好办事,很多顾客走了之后还会介绍很多新的顾客,口碑是很重要的。

王:对,真诚是很重要的。那一直做同一件事,你会累吗?

吴:累是肯定的呀。有时也会很辛苦的。

王:那你怎么来调整自己呢?

吴:是这样的,我呢,一般会留一段时间给自己放松。然后呢,这一段时间的订单我会往下排。说白了,我就是到处去旅游,接近大自然,给身心放一个假。这样我回来工作劲头就非常足。

王:哦,这样很好的啊,接近自然身心都彻底释放了。那么在你同学当中创业的都怎么样了?

吴:据我了解的都蛮好的,也许是我们专业的情况不一样,呵呵。

王:您的工作室叫素年印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吴:其实还好啦,我就想是在朴实和平静中做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做大做强。我的想法是做到等我都不要亲自的去工作,在幕后指挥,这样也算一个目标,哈哈。

王:恩,呵呵,一定会达到的嘛。这一段时期正值金融危机接近尾声,你也知道大学生择业啊创业本身就很困难,那么你是怎么处理的呢?

吴:是的。对于我们摄影这一行业,金融危机的冲击也还是有的。人们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得不到了,那么像摄影这种休闲的项目也不会顾及到。但是呢,我刚才说过,我的顾客走了会带来很多,好像最多的带来了30几个,最少也是三四个人,这样慢慢的也还好。

王:那么以您的经验给我们这些学弟学妹们一点建议吧。

吴:好的。其实呢,创业不创业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最喜欢的事情,然后一直的做下去,坚持下去。对于你们来说以后尽量找到自己的切合点。不要怕吃苦,不要怕困难,好好奋斗!未来还是很明朗的。金融危机是危机但是机遇大家也不要忽视了。

王:恩,谢谢学姐今天接受我的采访,最后请学姐对我们机械学院的你的这些晚辈们说句话吧。

李:好的。说什么呢,呵呵。这样,真诚面对每一件事每一个人,用感恩的心做好自己应该做的。

王:好的,谢谢学姐今天抽出这么久的时间接受采访,我相信素年映像摄影会越做越大,您的目标不久就会实现!

吴:不客气,也祝你们早日成功!有时间来工作室做客。

王:好的,一定一定,那学姐再见。

吴:行,再见,呵呵。

记录人:王平

访谈录作文 篇5

在去上学的路上,我突然想起了老师布置的任务,便开始了对爸爸的采访:我:爸爸,问您几个问题好吗?爸:好啊!我:您小时候都有什么好吃的啊?爸:我呀,小时候哪像你们这个时候,有这么多的零食,平时吃顿肉就像过年了,呵呵,过年的时候最喜欢吃你奶奶做的压板肉、糍粑,每当你奶奶做好后,我的口水都流到地上了!我:天啊,您怎么这么馋?爸:唔……

我:那时候都有什么好喝的啊?爸:嘿,那时候哪有什么喝的啊,渴了就喝白开水,最难忘的是一毛钱一根的冰棍,看着同龄的小孩吃,眼气的爸爸偷偷的拿你奶奶的钱买来吃,后来挨了你爷爷的一顿好打!我:那时候你们都爱穿什么衣服呀?爸:那时候最“流行”的是穿军装,隔壁的孩子衣服小了,送给我穿了,那时候呀,我穿着打了补丁的黄军装到处炫耀!我:那你们都玩什么啊?爸:玩的到是多了,比如滚铁环、叠三角、四角,还有下河摸鱼等,最好玩的是踏着水捉鱼,去小河边摸鱼,别提多好玩啦!看着爸爸的脸,似乎完全沉浸在对童年美好回忆去了。我们在这么好的条件里学习,更应该努力学习,去奋斗、去拼搏出美好的明天!

生涯人物访谈录 篇6

孙玲琳(2014100731)

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地理信息科学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学习改变命运,名师指点未来。老师不光担负传授正确知识的职责,更肩负着彰显学生品行的使命。名师出高徒。优秀的老师教出厉害的学生。三流的老师难出一流的人才。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所以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点。好的老师是国家的园丁,培养栋梁之才;庸的老师是误人子弟,毁人不倦。老师的工作如此重要,关系整个民族整体的素质。所以说古往今来,世界各国,老师都是最崇高的职业。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重任,承担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教师要树立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思想,把言教与身教结合起来,只有以身作则,才能使教师的言教发挥更大的作用,只有为人师表,才能使学生从教师的形象中感受到所学道德尊则的可信,从而愿意积极行动,促成学生的言行统一。当下的情况,每年毕业的师范生越来越多,教师职位供不应求,如果不早日做好职业规划,努力奋斗很难在毕业后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受访人:李绅禹(高中班主任老师,有13年工作经验,一直担任实验班班主任老师)

宋秋生(高中同校师兄,云南师范大学2011届毕业生,现在威信县第一中学担任教师)访谈感悟:

教师职业在一天的工作时间都是无法计量的,一般就是上课备课,改作业,上课,然后就是抓抓学生的自习课学习。不过学校安排的课还是比较合理的,问也有比较空余的时间,按工作量来看,倒不是很累,高三的时候也只是一天两节课,对问来说还是游刃有余吧!不过当答,却很累,把这些孩子当自己的孩子,把他们的成长得放在自己的心上,心累!工作压力也是很大的。主要来自那几个方面给的压力,主要是学生的教育方面,现在有些初中教育跟不上是大发展的形势,教的内容太浮浅、内容太少,初中教育跟高中教育甚至有些脱节,学生接受的基础教育很不到位。问们老师教起来也存在很大困难。家长对学生的期望无疑也是一种压力,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是初中时代不打好基础,高中很难跟上教学的脚步。

采访时几位老师都以自己的职业为荣,在他们看来成为教师教书育人体现了他们最大的人生价值,教师是塑造年青一代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而且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塑造年青一代美好的心灵。教师的思想品德和世界观通过具体的教学教育工作影响学生,从而造就出掌握一定文化,具备一定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社会成员。虽然每个时代的道德水平最终决定于该时代的经济关系,每—个体系的思想观念也受着复杂社会关系的影响,但是,教师的教育对学生的品德发展产生直接的强烈的感染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有高尚的生活品德与职业道德: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的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作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访谈记录 面对面访谈

云南省威信县第一中学

李绅禹老师您的职业是什么?您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教师;教书育人,教育下一代。您是如何找到这份工作的?和您接受的大学教育有相关性吗?

自己找,有关,算有关,但不密切。就您的工作而言,您最喜欢什么,最不喜欢什么?

喜欢看到学生整天乐呵呵的表情; 最不喜欢同事之间互相猜忌。

您认为您的工作场所有哪些特性?

工作场所主要是教室,或是操场,办公室,要做到为人师表,保持干净整洁,不能随意发泄,不能随意表现自己,要处处考虑到学生的存在。

您在做这份工作时,日常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什么最具有挑战性? 时间较紧,事情较多,杂事太多影响教学时间,课堂教学不够科学有效,影响教学效果,应该是最大的问题。假如你能在一节课中切实解决一个教学问题。最具挑战性的应是我的学生成绩超过了别班的学生,尤其是在基础一样甚至落后的情况下,说明通过师生的努力,我们进步了。在这个职位上,如果想获得成功必须拥有并保持什么样的能力?

一是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学生能喜欢上你的学科,这是学生取得成绩的前提。二是科研能力,能过钻研,让教科研成为你工作的一部分,通过不断地学习与反思,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目前,行业内要求从事这份工作的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教育和培训背景?

职业道德教育,从事一个职业,都会产生职业倦怠感,要通过学习来消除。还是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专家的理论要与一线教师密切相关。从事这项工作需要的个人品质、性格和能力同别的工作要求的有什么不同吗?

应该有其特殊性。作为教师,你要去影响一代人,所以你的品质、性格和能力必须是良好的,积极的,向上的,要不断地提高自我修养。

您所在的单位会对刚进入该领域工作的员工提供培训和帮助吗,可否具体说明其中一点?

会的,学校一般在开学初就为新入职的老师结对一位同一组内任教师且教学业务能力较强的老师。对于您的职业,您有什么满意于不满意之处?

教师待遇跟原来相比,有一定的提高,相对来说较满意。不满意的是,社会对教育指手划脚,过多干涉,不利于教育的改革与推进。11 从事这份工作实现了您的人生价值了吗?您的家庭对您现在的工作满意吗? 没有。不满意在您的工作领域里,处级职位和略高级职位的薪水一般是什么水平? 相差没有别的行业那么大。

这个行业的人才供求关系怎样?男女求职者在这份工作上的机会均等吗?

供大大地大于求。男女机会均等吧。

您认为这个行业的工作方式会因为科技进步、经济的全球化而在将来发生哪些变化?

教学会越来越有规律可循,促进人的发展。您可否对立志成为和您相同职业的在校大学生提出一些建议?

《新课标新阅读》总编访谈录 篇7

记者:方圆老师好!首先感谢您能在百忙中接受我们的采访。

方圆:感谢你对中国语文教育的关注。我也是想借此机会说说我的一些想法, 希望能促进我们的语文教学。

记者:《语文课程标准》又做了一次修订, 您主编的《新课标新阅读》丛书, 与新课程标准有什么联系呢?

方圆:本书主编崔峦、苏立康老师多次参与新课标修订工作。新课标要求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400万字, 其中小学阶段145万字, 初中阶段260万字。崔峦老师和苏立康老师经常说, 如此多的阅读量单靠几本教科书显然远远不够, 孩子们的阅读必须要有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他们非常想通过编写一套学生课外读物, 来作为主流教材的有益补充, 作为落实学生课外阅读的一个尝试。所以, 这套读物, 可以说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编写的, 具体体现了新语文课程标准精神, 也是崔峦老师、苏立康老师语文教育思想的最新体现。

记者:请您具体谈一谈这套书是怎样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好吗?

方圆:好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 从理念到具体内容, 都做了相应的修订。比如, 低年级适当降低了识字、写字的要求。这样做的目的, 就是降低难度, 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同时, 加大了背诵的篇目数量, 提高了对课外阅读的要求, 让学生读中悟写、加强积累, 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在这种理念指导下编写的这套丛书, 与其他同类书相比, 特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提倡全息阅读。就是在“大语文教育”理念指导下, 选文力求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涵盖不同文体, 实现全息阅读。二是提倡有动力的阅读。从文章选择、内容编排到版式设计, 都从调动学生阅读兴趣出发, 力求让他们在阅读中, 获得持续的成就感, 保持持久的兴趣。三是提倡多种目的的阅读。不同的读者, 阅读的目的可能不同。有的是为了提高阅读能力, 有的是为了获得文学体验, 有的是为了开阔视野, 有的是为了生活的需要……这一切, 在本丛书中, 都在“理解、丰富、运用语言”这一核心目标下, 得到了体现。四是提倡多种方法、策略并举的阅读。借助于联想和想象, 通过读、画、批、注等多种方式, 学会诵读, 学会提问, 学会推理, 学会评价, 学会筛选、获取信息……在方法策略指导下, 教给阅读方法 (这是重点) ———逐渐形成阅读能力 (这是关键)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这是目标) , 做到无师自通。

记者:课程标准的变化, 在广大教育部门、教师的具体施行中, 会发现、领悟的。请您具体谈一下这套丛书的特色。

方圆:《新课标新阅读》的特色, 我觉得可以用一个“新”字来概括。一是理念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丛书就是多措并举, 积极引导学生在主动的阅读活动中, 丰富知识, 开阔视野, 陶冶情操, 活跃思维, 积淀文化, 积累语言。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获得思想的启迪, 享受审美的乐趣。二是体例新。比如, 打破了原来单一地按人文主题编排单元的方法, 根据生活实际和学生阅读需要, 适当地以文体形式编排, 如说明性文章单元、诗歌阅读单元, 以及书信、演讲等实用文体阅读等, 让学生懂得, 语文学习, 实际就是语言应用过程。三是内容新。丛书所选文章都是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名家名篇和时文美文。既有文学大家的经典, 又有文学新锐的力作;既有古典韵味, 又不乏鲜活时尚;而且还有学生自己的作品, 全都体现了一个新字。四是方法新。本书根据新课标对每个年段学生阅读能力的不同要求, 每个单元设计了一个训练重点, 选文内容、文章点评、阅读训练等都紧扣这一训练点。这对小读者突破难点, 掌握方法, 探究创新, 提升能力等方面有所帮助。

记者:现在读物出的太多, 学生的阅读市场有些眼花缭乱, 家长、教师、学生都有些困惑。如何选择优秀的语文读物, 如何学好语文呢?

方圆:这个话题太大了, 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的。学语文是一项系统工程, 不是学几本语文课本、做几套试题就能学好的。一定要有“大语文”的教育观念, 好读书, 读好书, 多读书, 还要主动地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这样, 才能学好语文。

记者:应该感谢您, 感谢您这么多年来, 对中国语文教育付出的心血, 感谢您耽误宝贵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相信广大读者会从您的谈话中得到启发, 相信这套丛书会受到广大同学的欢迎, 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主编访谈录 篇8

许文老师是《父母必读》杂志的创办者之一,也是第一任主编,是见证这本杂志走上辉煌之路的人。近80岁高龄的老人,每当和我们谈起当年的故事,都有说不完的话。那些琐碎的细节,宏大的手笔,老一辈国家领导人的殷切期冀,无数机构和权威专家的鼎力支持,以及读者和舆论如泉源般的回报,都深藏在她的心里。

1979年8月,我在当年北京出版社旧址所在的校场胡同口,碰见了刚刚参加完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一次关于研究儿童教育问题会议的鲁刚(时任北京出版社副总编辑)。他让我马上去找一下当时《北京日报》的副总编辑徐惟诚,因为他在会上听到徐惟诚提到了一本苏联出版的书《父母必读》,也就是后来我们出版的《家庭育儿百科》,同时他建议我们考虑出中国版的《父母必读》。

那个夏天,正是10年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百废待兴的时候。10年动乱,使整个社会秩序被打乱了,也影响到许多家庭。因此,很多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下凸显了出来。

我在接受了出版这本书的任务之后,又想到,—本书总要受到一定的时间限制,而社会生活是日新月异的,每个家庭、每个父母都在受着生活变动的影响,出—本书并不能适应父母的需求,应该考虑书刊结合的出版形式。这一想法马上受到了出版社的支持。

于是,在书的编写过程中,《父母必读》杂志也开始筹备。很快,北京市妇联帮我们筹建了专家组,有家庭教育、社会、体育、生理卫生、心理……很多方面的专家。我们又通过共青团中央请到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先生为杂志题写刊名。很快,宋先生让人把写满了“父母必读”的2个16开纸送到了我们手里。

1980年4月,第一本《父母必读》杂志正式出版,当时是32开的小刊本,第一次印刷了10万册,马上销售一空,于是连续加印,—共印刷了3次。同时,我们收到了大量的读者来信,都是用口袋装回编辑部的。当时我们认真回复了每一封信。

1982年,杂志改为16开本,由新华书店发行改为邮局发行,按月出版。到1985年12月我从杂志社退休期间,一共出版了54期,发行量约1600万,获得的荣誉数不胜数。

回想我这一生当中,要讲最有意义和最有价值的时光,就是在《父母必读》杂志工作的这6年。因为那时候的中国还没有一本专门讲怎样做父母的刊物,是我们创办了她,我们为了下一代孩子的健康成长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

《父母必读》杂志创办至今35年,正好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同步。现在是更好的时代,但是无论哪个时代,她永远都是父母需要的!

杜迺芳:我们给你的是—种思想方法

杜迺芳老师是目前6位主编中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也是历经杂志变革最多的一位:从黑白转为全彩印刷,与法国育儿大刊合作版权,出版育儿译丛,筹建品牌部,开创“童书排行榜”,搭建“父母必读育儿网”……很多“父母必读”的大事记都与她密切相关。她对前几任主编的办刊理念有着很好的传承,但她也在一路的变革中形成了自己对“父母必读”这4个字的独特理解。

37岁那年,我从北京出版社的其他部门调至《父母必读》杂志工作。18年间,我觉得对我改变最大的,应该是思想方法。当时我到杂志社工作时,孩子已经7岁,但是工作了一段时间,尤其是和很多育儿方面的大专家接触后,我的一些育儿观也发生了改变。这本杂志—直在做的,其实就是在强调一种育儿思想方法:从关心孩子到关心家庭,从关心父母的育儿方式到关心父母自身成长,其实归结到最后,是关心一个人最本质的东西。

和法国育儿杂志进行版权合作之后,我们引入了不少国内暂时还达不到的前沿研究内容,以及一些深入探讨的话题。但我感觉,还有一种育儿思想方法被我们和优质的内容一起带入了国内,就是如何看待养育这个过程。中国人的育儿目的性特别强,但是法国人就能很自然地把养育一个孩子作为生命的一个阶段,所以能放松地对待它。在我们眼里看来是一件特别大的事,在他们那儿不算什么,因此杂志的文风也很轻松、幽默。这些对育儿新的思考和表达方式也都一直延展在我们的杂志里。

面对现在铺天盖地的网络育儿信息和《父母必读》杂志的关系,我的看法是网络上的信息要求人们马上给予反应,需要自己去辨识、去判断,而《父母必读》杂志给父母的,是一种基本的判断,—种基本的思想方法,这个和那些纯粹的信息是不—样的。纯粹的信息现在到处都是,但是真正有质量的分析,和有一定说服力、有一定的道理的东西,是《父母必读》杂志应该去给予的。我们给出的,是基本的思想方法,也就是说当父母掌握这样的方法,碰到任何问题,都可以用它去分析、去解决,而不是遇到一个具体的问题,我们就给你一个具体的办法。我觉得这样的思想方法对于父母来说,甚至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才是最最重要的!

在海量育儿信息中没有的思想方法,才是“父母必读”独特的价值,也真正需要父母“必读”。

徐凡:始终坚持送达父母最需要的帮助

徐凡老师和《父母必读》杂志的关系可以写一部有趣的传记小说:还在北京大学读心理学时她就是她的读者,之后她以儿童心理学专家的身份为她撰稿:她为她放弃了儿童心理领域的专业研究,成为她的编者:她当主编后没多久又成为包括这本杂志在内的几家杂志的管理人:父母必读养育科学研究院正式成立之后,她是院长。身份的多次转变,却改变不了她与她“一见钟情”的初衷:要为父母送达他们最需要的育儿帮助。

一旦成为父母,我们就承担着把一个孩子带入成人社会的这个全部过程,责任非常之大,关系到未来的很多事情,关系到这个孩子幸福不幸福,关系到你自己和整个家庭幸福不幸福。因此,这本杂志所做的内容,真的是必读!很多人都是在偶尔看到《父母必读》杂志后,才突然醒悟,要是早点看到,该少走多少弯路啊!杂志里有些内容会帮助家庭减少冲突,增加和谐的氛围。当然,这也并不是说读了之后,育儿或者家庭关系的处理上就不出问题,每个家庭都需要—个摸索的过程,但是有《父母必读》杂志的陪伴,可以帮助父母在前行的道路中多些平缓,少些不必要的摩擦和冲撞。早一点儿读,就早有准备,无论是知识、物质还是情感上的。整个的养育过程中,父母都会得到很多的支持。因为我们在做的,就是全方位地陪伴父母,陪伴养育生活。

养育其实是一个跨界的课题,需要医学、营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各种研究的综合应用,还需要用心去研究我们的养育生活发展趋势。所以,主持父母必读养育科学研究院就是在整合很多外部的专业研究机构、专业的人才、专家,一起来研究和养育直接相关的具体问题,为父母提供更具体、更贴心的支持和帮助。

今天,我依然相信优质的内容非常重要。虽然现在各种新媒体的传播的信息铺天盖地,但纷杂的信息也良莠不齐。通过人们的比较和实践,鉴别能力会上升,人们还是会倾向于找到他信赖的内容。谁发布的声音里更值得信赖,谁就会一直受到青睐。所以,当现在的“父母必读”升级为全媒体的时候,也正是因为有优质的内容的基因,迅速赢得了年轻父母的认可。

中学校长访谈录 篇9

xxx中学是一所县直初级中学,地处峪口镇峪口村。学校占地面积17500㎡,建筑面积8990㎡;现有教职工62人,其中专任教师56人;有在校生552名,12个教学班。

近几年来,在县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学校硬化了操场、新建了学生宿舍楼,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特别是去年以来,县委、政府更是加大了再振教育雄风的力度,公开选聘校长、重组领导班子、整顿教师队伍、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学校又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xxx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有着近四十年的办学历史和辉煌的过去。但近年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外调、学生外流、教学成绩下滑,学校发展面临困境。振兴和发展四中教育,要认真做好以下几点:

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确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和谐发展。

二、强化学校管理。

1、坚持依法治校,规范办学行为。

2、加强教学管理,建立以学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

3、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三、积极推行素质教育,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1、坚持每学期开展能够展示学生特长的系列活动(如运动会、演讲赛、歌咏赛、晚会等),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特长,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2、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成长的教育,促进学生差异化发展、多元化成才,不断改善条件、丰富形式、创新方法,向规范化、科学化、质量化发展,逐步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四、深化课程改革,切实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业务水平。力争在一年内打造一支思想过硬、师德规范、业务精良、有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的教师队伍;两年能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三年在校生人数逐年增加,学生流失率有效降低,教学成绩有显著提高,入学率和巩固率均有明显上升。

读书的访谈录 篇10

地点:程晴家

程晴:妈妈,我来采访您好吗?

妈妈:能够阿!

程晴:妈妈,您作为一个七十年代的人,最喜欢看什么书呢?

妈妈:嗯,小说、图书、小人书,什么书都看的!

程晴:哇!(鼓掌)

妈妈:那小程最喜欢看什么书?

程晴:哇!(鼓掌)

妈妈:那小程最喜欢看什么书?

程晴:小说,故事书,有时候还看漫画书。(脸红)

妈妈:您觉得看这些书有什么用?

程晴:嗯,看这些书能够放松情绪。有烦恼时,拿起一本书,细细品读,烦恼立刻灰飞烟灭。但是,无用的一些小说、漫画还是少看点好。读书,还能够在书中画些好词好句并记住它们。写作时就能够派上用场了!妈妈,您写作有什么秘诀可传授给弟子我?

妈妈:(笑),其实也没有什么秘诀,就是写生动、真实、精彩,有自己独特的观点。

程晴:(点头)哦!那写诗呢?

妈妈:写诗要多阅读古文、多观察大自然,用心感受生活。

阿瑟.米勒访谈录 篇11

阿:我写剧本的方式就好像鸟儿回到家歇息,这是一种希腊方式。记忆在这样一种形式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现在的美国几乎找不到过去的影子,戏剧的形式更像是电影。而在电影里,我们很少问及一个人物的过去。

历史,对于人们来说,是最神秘的。我曾经试着思考人们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会是什么样子:如果我生长的年代没有希特勒,也没有大萧条,我将会是什么样子?

我这样问是因为当我回首过去我总是意识到:我们这一代已经被历史扭曲。在这个国家,不论我们做什么,我们总是比其他任何人都要快。这个国家也是走向深渊路上的先锋。我们可以做的好或做的坏,但我们总是第一个。

在美国,一桩最大的出口不是钢铁,也不是货物,而是文化。美国从文化出口获得的钱要多于其他东西。那就意味着我们是那些创造岁月的人,是坏也罢,是好也罢。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困惑比其他任何人少,只能说明我们做事的方式稍微现代一点。但最根本的,需要予以关注的事情在哪里都一样。

问:你认为悲剧场景中的生活是我们所谈论的美国状况的另一种描述方式吗?写作的目的是加速人们心中的悲剧感吗?

阿:20世纪有一位批评家曾说过:在美国没有悲剧性的创作。这个批评家说我们有太多的机会去逃避现实而不是去承受。

奥尼尔写过一封信,说如果那都是真的,那么对于美国和美国人的性格是一种诅咒式的诬蔑,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对生活的意义已经没了渴望。

“我们非常满足于从一处漂流到另一处,做一些没有什么意义的事情。”奥尼尔说。我们很难创造悲剧,这是事实,但是,我们却要创造最著名的悲剧,原因就是我们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善于幻想。

我们也许是唯一真正在尝试写悲剧的国家。如果我们只能懂得如何组织,使用,表现悲剧,我们也会有力量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活着?一切都有什么意义?这些都是最著名的悲剧问题。面对它们,你需要巨大的勇气和胆量。你要有疯子般的勇气。悲剧不与小心谨慎的文化一起;它和疯癫的文化一起,就像我们的一样。

我不认为每个人都是孤立的,而文学,剧院做的工作加起来也只是为了艺术家的快乐和把人们从现实的世界中转移开来。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无法逃避,应该思考政治,思考社会的原因。

我讨厌提及这样一个事实:当战争发生的时候,价值观的问题才会凸显出来。如果一个士兵背叛了,我们不会为他的不顾一切的行为而争论。我们不是第一个走到这一步的文明,但我希望这只是一个很短的旅行。

问:你在纽约市的犹太区长大。但当读你的戏剧的时候,我发现关于犹太人的内容很少。你是否做出过明确的决定:即不以犹太人方式写到你的家庭,你对这种涉及又抱什么态度呢?

阿:我写的第一部戏剧是关于我的家庭。不管批评家们说了些什么,这种带有自传性的因素在之后被抛弃了,我不认为这是一个明智的决定。我认为每个人都有一样的东西,当我在世界各地有了越来越多的经历之后,我发现几乎没有理由因为他们的伦理背景将他们区分开来。在《全是我的儿子》、《推销员之死》等戏剧里,我不认为如果他们是天主教徒,新教徒,他们会有什么区别。

在过去的30年里,我曾经公开地讨论犹太人的问题。在所有人物性格中,我最喜欢的是《代价》里,一个家具交易商,一个犹太人。

几年前,我曾在埃及摔伤了脚踝,所以不能自由的到处乱逛。我们的船沿着尼罗河一会儿停在这里,一会停在那里。我可以坐在船上和当地的人谈话。有一天,在很远的地方,我就看见一个人飞奔过来,一个男子骑在马背上,穿着制服。他跳下马很急切地冲到我面前,说:“您是米勒先生吗?”我说:“是的。”他又说:“我是尼罗河这一带的警察局局长,我想问你一些问题。”我说:“好。”他说:“写戏剧很难吗?”我说:“是的,为什么问这个?你想写剧本吗?”他又说:“你知道我们刚刚在我们的杂志上刊登了《代价》。”我说:“《代价》在警察杂志上?”他说:“剧本中有一个警察。剧本中的警察和我们这些现实中的警察几乎是一样的。”

你问我为什么没有犹太人?我想,应该是有的,里面有许多种人。

我的问题是我不能把自己与现在的宗教连为一体。我一直认为在我和上帝之间有一种特殊的沟通。我不需要特意的去安慰他;我们相互之间用眼神交流。

问:你能谈谈中国版的《推销员之死》吗?我们总是在一个有限的范围谈论戏剧,给予美国人在成功与失败之间的两难境地以戏剧的形式。就好像问题都出自美国。但是中国人怎么谈论戏剧呢?

阿:在中国,对《推销员之死》的反响的唯一不同就是他们认为威利·洛曼这个人物形象应该是一个女人。在中国,是母亲将子女送入社会,并且告诉他们将要完成的东西。但是除了这一点,反响可以说完全一样。

我认为我们总是把生活中一些表面的现象作为根本的东西,比如说礼节。举个例子,在中国即使和父亲很亲也不会称呼其为pal。在法国接受类似不正式的做法也有一定困难。但是《推销员之死》却是由一个法国著名演员出演,并风靡整个国家。

我们在语言和表达事物的方式上有着差别,但我们表达的东西从根本上讲是相同的:生活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不知所措。我们用我们的生命去学会如何生活:如何对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如何抚养小孩子。解决关于正义的问题,如何实现正义而不成为一个独裁者。

问:你的整个一生被20世纪的一些事情所扭曲,而且在你的作品中,你经常会提到绝望和一种感觉:生活是失败。你有什么信仰吗?在绝望中,你从哪里找到力量让你继续你的写作?

阿:为了写出悲伤的戏剧,我必须学会为一些事情快乐。在给《纽约时报》写一篇书评时我意识到我们总是试图向所有的人诠释一样的东西。痛苦的章节让我们充满幻想,这些幻想制造出绝望。真理让希望变成可能。当我看见真理,我就会变的充满希望,力量油然而生。

伟大的戏剧有幻想,有现实,有信仰,也有信仰的缺席。但是在这个国家没有信仰你也能够处理的很好。你必须相信股市可以赚钱。除此之外,我们不需要走任何极端。

上一篇:如何加强承包商HSE管理下一篇:教科版物理必修一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