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题库全部

2024-12-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信息化题库全部(推荐7篇)

信息化题库全部 篇1

10发展党员,必须经过党的支部,坚持择优吸收的原则。(个别吸收)

11党员的党龄,从支部大会通过他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转为正式党员)

12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是党员应享有的权利。(义务)

15凡是成立党的新组织,或是撤销党的原有组织,必须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决定。(上级党组织)16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委员会的产生,要体现选举人的意志。选举采用记名投票的方式。(无记名)17一般情况下,对党员的纪律处分由党组直接决定,不需要支部大会讨论决定。(必须支部大会)18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和选举办法,由同级党的委员会批准,并报上一级党的委员会决定。(决定和批准颠倒)

20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两次)

21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如提前或延期举行,由它选举的委员会的任期不变。

22党的基层组织中,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或五年。(二到三年)

23基层委员会由党员大会或总支部委员会选举产生。(代表大会)

24总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或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党员大会)

25党的领导干部是可以终身制的。但年龄和健康状况不适宜于继续担任工作的干部,应当按照国家的规定退、离休。

27党组织对违犯党的纪律的党员,一律给予纪律处分。(批评教育或处分)

29对党的中央委员会和地方各级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开除党籍的处分,必须由本人所在的委员会全体会议一半以上的多数决定。(三分之二)

30党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党的中央委员会领导下进行工作。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基层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同级党的委员会单独领导下进行工作。(和上级纪委共同领导)

32由领导机关任命的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职务是终身的,不能变动和解除。

33预备党员的义务同正式党员一样。预备党员的权利也同正式党员一样。

35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都由选举产生。

36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是党员应享有的权利。(义务)39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强国之路,改革开放是我们的立国之本。(颠倒了)

42对于严重违犯党的纪律、本身又不能纠正的党组织,同级党的委员会在查明核实后,应根据情节严重的程度,作出进行改组或予以解散的决定,并报上一级党的委员会审查批准,正式宣布执行。(上级,报再上一级)

44《廉政准则》是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制定的。(党章)

48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同级党委(党组)共同抓好本准则的落实,并负责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协助)

53领导干部因被问责受到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影响期满拟重新任用的,在作出决定前无需征求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的意见。

56党员领导干部离职或者退休二年后, 可以接受原任职务管辖的地区的民营企业的聘任。(三年)57党员领导干部不准买卖股票或者进行其他证券投资。

59某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严某挪用住房公积金500万元购买理财产品,一年后获利50万元,严某将挪用资金归还,获利部分用来为本单位职工发放福利,严某的行为没有违反《廉政准则》。

60某县副县长高某的儿子高中毕业后自费到加拿大读大学,高某的妻子辞去工作到加拿大照顾儿子,因属个人隐私,高某可以不向党组织汇报。

61某建筑开发企业老板李某为感谢某市副市长对其生意的帮助,出资安排副市长全家到海南三亚度假一周,该副市长没有违反《廉政准则》。

66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党员领导干部可以通过知悉或者掌握的内幕信息为本人或他人谋取利益。68《廉政准则》规定,党员领导干部可以以借用的名义长期占有或者使用财物,但不能划归自己的名下。76《廉政准则》规定党员领导干部离职或者退休后不准从事与原任职务有任何关联的行业。(三年内不行)81对民主推荐、民主测评、考察、酝酿、讨论决定等有关情况,任何个人不得擅自外传,但可以向当事

人透露。

87《廉政准则》规定,禁止党员领导干部决定或者批准兴建、装修办公楼、培训中心等楼堂馆所。(不准违反规定决定或者批准)

89党员领导干部用公款将某个宾馆的一个或多个客房租下来,如果没有居住,就不违反《廉政准则》规定。

97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向党组织报告个人有关事项,但涉及个人隐私的内容可以不汇报。101领导班子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直接领导责任。(班子全面领导责任,正职负总责,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负直接领导责任)

105在述职述廉前,党委(党组)要广泛征求干部群众对领导班子成员的意见,并由上一级纪律检查机关和组织(人事)部门反馈给本人。(主要负责人)

109《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中明确,检查考核情况应当及时向同级纪检监察机关报告。(党委、党组)

110《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中明确,纪检监察机关应当将检查考核情况在适当范围内通报。对检查考核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督促整改落实。(党委、党组)

112《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中明确,纪检监察机关(机构)开展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的检查考核,或者根据职责开展检查工作。(纪检监察机关(机构)、组织人事部门协助同级党委(党组)113因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受到责任追究的人员对责任追究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责任追究决定的机关提出书面申诉。申诉期间,暂停责任追究决定的执行。

116《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中明确,实施责任追究不因领导干部工作岗位或者职务的变动而免予追究。但已退休的不再追究相应的责任。121领导干部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应当列为行政班子会、述职述廉报告的一项重要内容。(民主生活会)125党风廉政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巩固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26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反腐倡廉工作)

131《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明确,要把反腐倡廉理论作为各级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不定期安排专题学习。(定期)

135《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中明确,由党委书记担任同级党委反腐败协调小组组长,加强对重大案件的协调、指导和督办。(纪委书记)

138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非领导职务和专业技术职务。

149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在机关外兼职,应当经有关机关批准,可以适当领取兼职报酬。(不得)

152厅局级副职以下领导职务或者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出现空缺,可以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产生任职人选。(厅局级正职以下、副调研员以上)

153公务员晋升领导职务,视情况实行任职前公示制度。

159某市政府办公室主任李某因挪用公款受撤职处分,李某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应申请复核或者申诉。)

162对国务院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应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复议,国务院依照行政复议法规定作出最终裁决。

165国务院有关部委等制定的部门规章有权设定一定范围内的行政许可事项。

166经人民法院三次合法传唤,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二次)

167依国务院部、委规章授权的组织有权以自己的名义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168行政拘留不属于行政处罚,属于司法措施。

169法律、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

171公务员只能在公务员队伍中进行内部交流。

172公务员降级、撤职处分解除后,原级别、原职务自动恢复。

173根据公务员法规定,被辞退的公务员,可以领取辞退费但不可以再享受失业保险。(可以享受)174根据公务员法规定,因公致残,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工作能力的,单位可以与其本人协商后将其辞退。(不得辞退)

176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由省级人民政府规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184行政监察机关作出的监察决定、监察建议可以以书面形式或口头形式送达有关单位或者有关人员。(书面形式)

188监察机关根据检查、调查结果,对拒不执行法律、法规的,可以作出监察决定。(监察建议)

195监察机关依法提出的监察建议,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采纳。(无正当理由的,应当采纳)

196监察对象包括国家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国家行政机关)

197监察人员办理的监察事项与本人或者其近亲属有利害关系的,视情况由有关领导决定是否回避。199某县团委书记是县监察局的监察对象。(不是行政机关)

200监察机关作出的监察决定,有关部门必须执行。但监察建议则没有约束力,有关部门可自行决定是否采纳。(无正当理由的,应当采纳)

208上级监察机关可以办理下一级监察机关管辖范围内的监察事项;但不可以办理所辖各级监察机关管辖范围内的监察事项。

211上一级监察机关认为下一级监察机关的监察决定不适当的,不能直接作出变更或者撤销的决定。214交通协管员不是行政监察对象。(是,行政机关中执行公务的工作人员)

216上级党组织对违犯党纪的党组织和党员作出的处理决定,下级党组织认为有错误的,可以暂缓执行。217对于受到留党察看二年处分的党员,期满后仍不符合恢复党员权利条件的,再延长一年留党察看期限。(察看一年可延长,最长两年)

218受到改组处理的党组织领导机构成员,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后,还可以担任其原来的领导职务。219对于受到解散处理的党组织中的党员,应当逐个审查,其中不符合党员条件的,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除名)

220故意违纪受处分后又因过失违纪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应当从重处分。(故意违纪)

222被法院判决单处剥夺政治权利的党员,可以不开除党籍。(开除)

228撤销某党员党内职务的处分并不影响其担任党外组织的职务。(建议党外组织撤销)

237党员嫖娼的,可以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开除党籍)

239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只能是撤销受处分党员由党内选举的党内职务。(党内选举或者组织任命)240《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规定的从轻、从重处分,是指在本条例分则中规定的违纪行为应当受到的处分幅度以外,给予较轻或者较重的处分。(内)

245如果一个党员的行为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没有规定,那么即使侵害了人民的利益,也无法处理。

247《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规定的直接责任者,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对造成的损失或者后果负次要领导责任的党员或者党员领导干部。(起决定性作用)

251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地(市)级以上纪委可以批准对违纪党员予本条例规定的量纪幅度以外减轻处分。(中央纪委)

252党员一人犯有两种以上(含两种)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违纪行为,可按数种违纪行为中应当受到的最高处分给予处分。(最高处分加重一档)

253《党纪处分条例》没有规定,但确需追究党纪责任的违纪行为,各级党委、纪委可以比照最相类似的条款处理。(中央或省纪委批准)

257对于全体或者多数党员严重违犯党纪的党组织,应当予以改组。(解散)

258对违纪后下落不明的党员,应当一律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区别情况,开除或除名)

263行政机关公务员受记过处分的,可以晋升工资档次,但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不得)

264行政机关公务员同时受两种不同处分,先执行其中最重的处分,再执行较轻的处分。(执行最重)267行政处分期满后,处分自动解除。(解除处分,不自动)

268《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施行后,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如果是缓期执行的,可以给予撤职处分。(开除)

269一切党员看文件,听传达,参加党的会议,都要严格遵守保密纪律,但可以把党的秘密泄漏给家属。273对行政机关公务员给予处分,只能由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决定。(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

277行政机关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级别,但不影响职务晋升。(不得晋升职务)

278违纪的行政机关公务员有《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中规定的从重、从轻情节的,应当在条例规定的处分幅度以外给予处分。内

280给予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应当自对其进行初步调查之日起6个月内作出决定,特殊情况下办案期限可以延长,但是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批准立案)

281《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是对《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贪污贿赂行政处分暂行规定》的及时补充,因此,在实践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同时适用。(公务员法和行政监察法)

282受到开除之外行政处分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如果在受处分期间内表现突出,可以提前解除行政处分。(期满后)

284有违法违纪行为依法应当给予处分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在处分决定机关作出处分决定前已经依法被罢免的,不再给予处分。(给予处分)

287对行政机关公务员给予处分,由任免机关按照管理权限决定。(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

289任免机关有关部门经初步调查认为该公务员涉嫌违法违纪,需要进一步查证的,报上级机关批准后立案。(任免机关负责人)

292《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中规定:违纪后,因自身或者与违纪有关联的人、事被查处,为掩饰违纪而退还或者上交的,不认定为违纪。

293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以合作开办公司或者其他合作投资的名义,没有实际出资和参与管理、经营而获取“利润”的,不以违纪论处。

294党政领导干部只能从党政机关选拔任用。(也可以从党政机关以外)

295对确定的考察对象,由党委(党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严格考察。(组织(人事)部门)296党委(党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履行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的职责。党委(党组)及组织(人事)部门297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时,必须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口头、举手、无记名均可)

300担任县委书记、县(市)长职务以及县(市)纪检机关、组织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门主要领导职务的,一般不得在原籍任职。(县级以下地方人民政府领导职务)

302党委推荐、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任命的领导干部人选落选后,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条件,可以推荐为其他职务人选,但不得在下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上再次推荐为同一职务人选。(可以)

303某单位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该单位行政一把手有权决定任命中层干部。(党委讨论)

304某单位所属副局级干部职务被列入向上级党委(党组)备案的干部职务名单,因管理权限归该单位所有,可先任命,后向上级人事部门备案。

305配备某单位领导班子的副职时,主要看该单位一把手意见。

306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组织(人事)部门作出任免决定,或者决定提出推荐、提名的意见。(党委(党组)集体讨论)

307属上级党委(党组)管理的党政领导干部,本级党委(党组)不能提出选拔任用的建议。(可以)308党委(党组)有关干部任免的决定,需要复议的,应当经党委(党组)全体成员同意后方可进行。(超过半数)

311党政领导干部因工作能力较弱或者其他原因,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应当降职使用。降职使用的干部,其待遇保留不变。(按照新任职务的标准执行)

313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应当由上级党组织提出考察对象。(本级党委常委会)

317领导班子换届,由本级党委常委会根据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反馈的民主推荐情况,对考察对象人选进行酝酿。(书记办公会)

318考察中了解到的考察对象的表现情况,一般由考察组向组织(人事)部门主要领导成员和本人反馈。党委(党组)

320党委推荐、由人大常委会任命、决定任命的领导干部人选在人大常委会未获通过,不可以在另一次人大常委会上继续推荐。(可以)

322问责机关作出问责决定后,由组织人事部门办理相关事宜,或者由问责决定机关直接办理相关事宜。(责成有关部门)

323受到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都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取消当年年度考核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的资格)

324受到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涉嫌犯罪的,问责决定机关可依法处理。(移送司法机关)

326由于政府职能部门管理、监督不力,在其职责范围内发生了特别重大事故,不论是否造成重大损失,都必须对部门领导干部实行问责。(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

331在实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中,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不可以同时使用。

333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受到责任追究的人员对责任追究决定不服,可以提出申诉,申诉期间,暂停责任追究决定的执行。(不停止)

335引咎辞职和受到责令辞职、免职、降职处理的党政领导干部,应当综合考虑其一贯表现、资历、特长等因素,合理安排工作岗位或者相应工作任务,职级待遇保持不变。

338党的各级领导班子讨论决定事项,对于少数人的不同意见不予考虑。

340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向党组织如实报告个人一般事项和重大事项,自觉接受监督。(重大事项)346罢免或撤换要求可以口头或书面形式署真实姓名提出,并有根据地陈述理由。(口头不行)350党的各级委员会是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纪律检查委员会)

351按照议事规则应当由集体讨论决定的事项,可以列入会议议程。(必须)

353党的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应当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支持领导班子成员在职责范围内相互协调地开展工作。(独立负责)

360党员有权阅读所有党内文件。

364党组织对党员作出处分决定所依据的事实材料和处分决定,视情况同本人见面,听取本人说明情况和申辩。(必须)367党员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有权向党组织申请暂缓执行。(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

368党员有权在党组织讨论决定问题时按照规定参加表决,表决可以采用表示赞成或不赞成两种方式。(还有第三种:弃权)

372《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中规定,领导干部应当于每年12月30日前集中报告一次上一年度本规定关于应予报告的事项。1月31日前

374《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中规定,报告人未按时报告的,有关纪检监察部门应当督促其报告。(组织(人事)部门)

376《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中规定,副调研员以上非领导职务的干部和已退出现职、但尚未办理退(离)休手续的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不适用本规定。

377《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中规定,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相应的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受理。(组织(人事)部门)

380《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中规定,领导干部在执行本规定过程中,认为有需要请示的事项,可以向受理报告的纪检监察部门请示。(组织(人事)部门)

382《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中明确,纪检监察机关(机构)和组织(人事)部门对每一个申报的领导干部的个人有关事项都要进行调查核实。(举报、问题反映突出)

388《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中明确,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在国外留学的,也需要进行填报。(没说要报)

391巡视组进驻被巡视地区、单位前,应当向被巡视地区、单位的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通报开展巡视工作的计划安排和要求,说明巡视目的和任务。(后)

392巡视期间,发现被巡视地区、单位存在群众反映强烈、明显违反规定并且能够及时解决的问题,()巡视组应当及时向被巡视党组织或者其主要负责人提出处理意见。(报经派出它的党组织同意后)395巡视组对被巡视地区、单位干部群众反映强烈、属于巡视工作职责范围内的重要问题,疏于职守,应当了解而没有了解,应当报告而没有报告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巡视组组长的责任。(责任人)

396巡视工作领导小组不能直接听取被巡视地区、单位有关整改情况的汇报。(可以)

397对县(市、区、旗)党委和同级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委员会党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巡视,由其上一级党委确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

399巡视组不干预被巡视地区、单位的正常工作,但可参与查办案件。(不查办)

401巡视组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直接向上一级党组织主要领导同志汇报巡视组认为应当及时报告的其他事项。(派出巡视组的党组织主要领导同志)

402除特殊情况外,被巡视地区、单位应当将整改情况在全社会公布。(一定范围)

405《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明确,群众路线是党制定和执行政治路线的基础。(思想路线)407《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明确,选举要充分体现选举人的意志,不得规定必须选举或不选举某个人,但个别有特殊情况的人,可以不用选举。

414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个人有权决定本级领导人员的薪酬和住房补贴等福利待遇。

417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个人可以在本企业的同类经营企业中投资入股。

420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在企业拖欠职工工资期间,不得购买小汽车、添置高档办公设备,但可以装修办公室。

426《干部任用条例》适用于选拔任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及其工作部门或者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也适用于选拔任用乡镇(街道)的党政领导干部。(乡镇级由省党委定办法)

429党政领导干部应当逐级提拔,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由本级党委(党组)研究决定越级提拔。(越级提拔的,应当报经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同意)

431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可以不经过民主推荐提出考察对象。

437领导班子换届时,党委推荐人民法院领导成员人选,应当事先向民主党派主要领导成员通报有关情况,进行民主协商。(民主党派和工商联主要领导成员,无党派代表)

438党委推荐、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任命的领导干部人选落选后,不能再次推荐为同一职务人选。439在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中,报上一级职位的,需在本级职位任满两年;越一级报名的,应当在本级职位任满四年。(一年)

441引咎辞职的党政领导干部,不能重新或者提拔担任领导职务。

444如遇特殊情况,可以用领导圈阅等形式,代替党委(党组)会集体讨论决定干部任免。

456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不能同时使用。

459对即将离任的市县党委书记任职期间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情况和市县党委近期新任用的干部进行民主评议,对民主评议中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总体评价“满意”、“基本满意”两项比率合计不足二分之一,或者用人风气总体评价“好”、“较好”两项比率合计不足二分之一的人员,经组织考核认定,要采取相应的组织处理措施,其中拟提拔使用的,应当取消其资格。(三分之二)

480在特殊情况下,允许用其他形式的组织取代党委会及其常委会的领导。

信息化题库全部 篇2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主干课程, 其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是极其重要的, 而考试又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和难题。

在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中, 命题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起指挥棒作用。长期以来, 高校各学科的考试命题工作缺乏较客观统一的标准。在以往的考试中, 我们常会发现如下问题:

(1) 命题时掺杂主观意图, 经常出现试题偏难或偏易。

(2) 所命题目的难度和分量不一致。

(3) 学生总是运用各种手段从出卷老师处提前获得考试题。

(4) 手工出题费时费力, 不符合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步伐。

(5) 试题内容不能及时更新。

由微机管理的试题库进行命题则可避免以上弊病, 建立微机管理的试题库对学科建设、教学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1]。

1 题库理论

1.1 经典测试 (测量) 理论

国际上, 在教育测量方面占主导地位的是经典测试理论, 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 信度要求:

信度指同一测验对同组被试施测两次或多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 即测验的可靠性。

信度常用α系数公式:

其中, k为题目数, st2为总分方差, si2为每个测题分数的方差。

(2) 效度要求:

效度指实际测验得到的与所要测验的目标之间相符合的程度, 即测验的准确性。效度有内容效度、效标效度及结构效度等, 但主要强调内容效度。

(3) 难度要求:

试卷的整体平均难度一般应保持在0.4~0.6之间, 计算机试卷整体难度公式为

其中, W为试卷满分, p i, W i分别为第i题难度和满分值, n为试卷题目总数。

整卷难度相对于区分度而言, 一般在0.5左右, 会达到较高的区分度, 即更能考查学生的差异。

(4) 区分度要求:

试题的区分度指测题对被试反应的区分程度和鉴别力, 实质是考试中高能学生与低能学生得分率之差。

其公式为

其中, ph为高能学生 (以高分段1/3的学生为代表) 的得分率 (由该段学生得分的平均分Xh除以满分W) 。pl为低能学生 (以低分段1/3的学生为代表) 的得分率 (由该段学生得分的平均分Xl除以满分W) [2]。

1.2 试题响应理论

该理论是美国的Lord教授针对经典测试理论所存在的问题, 而提出的一种新理论。试题响应理论的主要优点是参数不变性, 试题的参数评估独立于参加实测或预测的考生组特性, 考生组的任何变动不会影响试题的参数量。

1.3 拉西模型理论

拉西模型是丹麦数学家Resch通过与Lord完全不同的途径推导出来的, 它假定试题都有相等的区分度, 而且试题猜测因素都是零。拉西模型计算简单, 设置不用计算机也能进行运算, 这就为它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条件[3]。

2 试题库的知识构成

(1) 本次试题库设计是针对《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这门课程而设计的, 主要基于以下两本书:A、《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修订版) , 黄杏元、马劲松、汤勤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B、《地理信息系统导论》, (美) Kang-tsung Chang著, 陈建飞等译, 科学出版社。除此之外, 还有国际国内最新的研究动态、相关学科与GIS的应用等, 这些知识很好的弥补了以往的考试内容的局限性。

(2) A r c V i e w软件及其书本教材、电子版教材:GIS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故该题库中有1/4是关于Arc View的知识。在此, 选用的是E S R I公司的Arc View GIS 3.2, 教材是《Arc View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 汤国安、陈正江、赵牡丹、刘万青、刘咏梅著, 科学出版社。

3 试题库平台的选定

本次设计选用了基于Word平台的题库系统, 该软件有以下特点:

(1) 基于Microsoft Word平台:系统安装后嵌入在W o r d工具栏内, 与W o r d融为一体, 操作简便。

(2) 多种组卷方式:由计算机自动组卷, 快速简便。

(3) 没有题型限制, 各学科特有的题型都可以接受, 题型由建库者按照规定格式自己定义。

(4) 通用性强:本系统提供的是一个题库建设的软件平台, 各类学校、各类学科都可以使用。

(5) 便于更新:本系统安装后嵌入在Word工具栏内, 可以直接在题库中更改、增加试题内容。

4 建库方法与过程

4.1 结构设计

该题库由理论和应用两部分构成。理论部分题量设计为3/4, 应用部分 (即第七章《0 7 Arc View应用》) 题量设计为1/4, 总题量约为15~20套题。

理论部分包括以下六章:《01GIS概论》、《02空间数据结构》、《03空间数据库》、《0 4空间数据的采集和质量控制》、《05空间数据的处理》、《06空间分析的原理与方法》。理论部分共527道题, 占总题量的75.3%, 约3/4。

应用部分作为单独的一章《0 7A r c V i e w应用》, 共1 7 3道题, 占总题量的24.7, 约1/4。应用部分着重涉及的是Arc View的用法和相关理论, 知识点主要是矢量数据分析、栅格数据分析、空间分析等, 旨在考察学生对于A r c V i e w的用法的熟悉程度, 以及对一些重要方法的掌握水平。

4.2 题型设计

GIS课程有许多需要记忆的概念, 也有许多需要理解的逻辑性很强的计算, 而且GIS处理的大部分是地图数据, 这就必然涉及到一种很重要的题型——作图题。因此, 我们共设计有八种题型, 除传统的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之外, 本试题库还设计了作图题和计算题。

(1) 作图题:这是GIS特有的题型, 大量的图形操作技术才是学GIS的最终目的, 因此, 作图题是必不可少的。如:

198、对下列的缓冲区作相应的处理, 画出处理后的缓冲区图。

对于这道题, 只有让学生亲手作图才能知道其是否已经掌握对于特殊情况缓冲区的处理, 简便又直观。

(2) 计算题:计算题主要考察学生对GIS数据的处理能力, 学生必须对考察的数据处理方法完全掌握, 才能得满分。如:

0 8 6、根据下图, 建立多边形P 1的连接编辑。

要做正确这道题, 必须对多边形的连接编辑方法的每一步都了解才可以, 很好地考察了学生对这种处理方法的掌握程度。

4.3 试题录入

按题型录入通常会造成某些知识点的重复录入, 而有的重要知识点又会被遗漏, 采用按章节录入法, 即按照各章节的知识点讲解顺序, 依次设计题型, 并录入, 然后在该知识点处标注好该知识点的题型, 以免以后过多重复运用该知识点。

4.4 抽题组卷

当打开所有的题库文档, 然后点击页面左上角的“抽题组卷”按钮, 即可抽题组卷。抽题过程很简单, 由计算机自动完成, 抽题者只需输入相应的信息即可。需要人为选择的信息有试卷类型、章节、题型、输出结果、各题型数量、各题型分值、试卷份数等。

5 题库知识点构成分析

根据上表, 各章节所占的总题量以及题型所占的比例有很大的差别, 第一章基础理论部分和第七章具体应用部分的题量最多, 这是符合课程大纲要求的。中间章节是在第一章的基础上, 更具体更深入的阐述, 因此, 题量的分配有所减少, 以避免和前面章节的重复。第七章的内容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 也是教学培养的核心目标, 因此题量最多是十分必要的。

6 结语

GIS试题库的建立与不断完善对我校地理信息系统的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有着深远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GIS试题库建立起来之后, 我校以后的GIS课程考试就不再需要任课教师手工出题, 节省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

(2) 克服了手工出题易受个人主观喜好的影响, 使试卷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 更能全面的考察学生对GIS课程的掌握程度, 培养学生的专业热情。

(3) 完全避免学生猜题, 就特定考试范围而复习等现象, 就算学生知道了题库内容也无关紧要, 因为题库涵盖了所有的知识点。

(4) 不同班级使用的是同一套试卷, 能够较客观地反映不同班级学生之间的水平差异, 而且有利于考后总结分析。

摘要: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基础上, 根据试题库建设的原则和特点, 对地理信息系统试题库的建设进行了分析研究, 应用基于Word的通用试题库系统, 建成了简洁实用的试题库, 为该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提供帮助,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题库

参考文献

[1]傅金民.农业院校通用题库微机管理系统研究.高等农业教育[J].1994, 5:41~42

[2]刘新平, 刘存侠.教育统计与测评导论[M].科学出版社.2004年3月

[3]章国英.计算机外语试题库理论及题库系统的建立.电化教育研究[J].1994, 3:5~8

[4]张定国, 梁平.试论题库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抚州师专学报[J].1998, 57:43~45

[5]房蔓楠, 王斌伟, 王立柱.“电路分析基础”题库系统的实现.长春邮电学院学报.1995, 13 (1) :45~48

[6]梁荣辉, 陈及治.体育统计学题库管理系统.上海体育学院学报[J].1998, 22 (3) :6 1~6 6

信息化题库全部 篇3

关键词:ASP.NET 信息化 题库 软件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a)-0045-01

1 概述

1.1 考试软件开发的背景

从我国制定的教育信息化长远发展规划来看,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作用是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而不仅仅是把信息技术当作一种工具来使用。学生希望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个性化的满足,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同时也希望得到科学的评价;教师希望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提高考试效率;教学管理部门也希望能够给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灵活的管理服务,全面、准确地对学生进行跟踪和评价。

1.2 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该文针对目前学校考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设计并实现了基于ASP.NET的信息化题库软件系统。系统的目标是实现考试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提高考试效率,有效降低考试成本,促进教育行业的信息化发展水平。本软件的开发,起到了对传统学科考试进行信息化的提升和集成的作用,使考试管理信息、试题信息、成绩信息以及考生信息通过一个软件系统进行有效地整合和利用。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建设具备先进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的物理在线考试系统,以提高整个教育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形成行业竞争优势,促进整个教育行业的发展。

2 软件开发环境的搭建与需求

基于ASP.NET信息化题库软件系统是一款B/S结构的网站类型的软件。软件的程序开发环境为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3企业版,程序开发语言为ASP.NET+C#,网站服务器运行环境是Microsoft.NET Framework SDK 4.0,Web服务器软件为IIS6.0,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了SQL SERVER 2012,本软件运行于操作系统Windows 7/Windows 8/ Windows Server 2008,客户端浏览器为IE6.0及以上版本。

3 题库软件界面设计

基于ASP.NET信息化题库软件系统界面设计风格的主色调为桔黄色,桔黄色鲜艳醒目,轻快明亮,色调活泼,能够使学习者在心理上感到轻松愉快,减轻学习压力,减少焦躁和厌烦情绪,有利于集中精力进行学习。页面布局采用了“厂”字型布局方式,设置了一级导航菜单和二级导航菜单,分别分布在页面的左侧和上部,点击导航链接便能够快速跳转至相应页面。在页面中应用了AJAX技术,解决了由于操作页面而引起的页面闪动问题。在软件界面的设计过程中,使用Visual Studio 2013将页面布局设置为母版页,其他页面均能应用母版页,减少了开发工作量,且页面风格整齐统一。

4 题库软件的详细设计

4.1 用户登录模块设计

在本系统中,用户的身份有管理员、教师和学生。用户登录系统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若用户为已经注册成功的用户,只要求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即可登录系统。若是第一次使用系统的新用户,则需要注册一个账号,然后登录题库软件进行操作。

4.2 自主学习模块设计

自主学习模块中包含课程内容,专家辅导视频和自我测试,学生可选择自己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观看课程视频,完成每个阶段的自我测试,以检测学习效果,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学习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4.3 在线考试模块设计

在线考试模块中包含的内容是本课程的综合性考试,试卷内容可以由教师指定,也可以由系统在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组成试卷。学生提交试卷后,系统自动评分,给出考试成绩,并显示学生的考试结果分析,以便学生巩固学习知识,促进学生快速掌握知识点,考试结果有评测,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

4.4 成绩管理模块设计

成绩管理模块的作用是对学生的练习成绩、考试成绩进行管理,由管理员操作,其主要功能是可以浏览学生的历次考试成绩,可以增加、删除、修改、查询、打印学生的考试成绩,能够将成绩导出为Excel格式,能够显示学生的成绩统计分析数据,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4.5 套题管理模块设计

套题管理模块的作用是对题库软件中成套的试卷信息进行管理,由管理员操作,其主要功能是可以增加、删除、修改、查询、打印、导出成套试卷信息。学生通过反复练习,加深印象,巩固学习知识。

5 结语

基于ASP.NET信息化题库软件系统,运行于B/S的系统架构下,系统采用了ASP.NET和AJAX技术。本系统改变了以往传统的考试模式,可以进行日常的教育教学授课,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考试练习。考试内容由软件在题库中自动抽取,考试结束后由系统自动进行判定,给出相应的评价,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过程性的控制,提高了教学效率,其应用前景是十分广泛的。

参考文献

[1]仰燕兰,金晓雪,叶桦.ASP.NET AJAX框架研究及其在Web开发中的应用[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1(6):195-198.

[2]俞敏.基于ASP.NET的在线考试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5):,272-273.

[3]彭锦强.基于.net的中职学校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J].职教现代化,2014(4):222-223.

[4]陈君涛,展金梅.AJAX技术在竞赛考试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世界,2014(2):106.

信息化题库全部 篇4

A.对 B.错(第十六条 …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应当选乘相对经济便捷的交通工具。)

370.《山东省实施〈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办法》规定:严格控制出国培训规模,凡属国内培训能解决问题的,不到境外培训,省级及以下党委组织部门不得直接组织境外培训。(B)

A.对 B.错(第十八条 …地级市和县(市、区)党委组织部门不得直接组织境外培训。)

371.《山东省实施〈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办法》规定:纪检监察机关应当加强因公临时出国(境)审批管理,严格审核团组出访任务的必要性和人员构成、行程安排的合理性,对违反规定、不适合成行的团组予以调整或者取消。(B)

A.对 B.错(第十九条 外事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因公临时出国(境)审批管理…)

372.《山东省实施〈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办法》规定:无出国(境)经费预算安排的一律不予批准。(B)

A.对 B.错(第二十条 …无出国(境)经费预算安排的不予批准,确有特殊需要的,按规定程序报批。)

得到上级部门许可的情况下可将非公务活动纳入接待范围。(B)A.对

B.错(第二十三条 …严禁将非公务活动纳入接待范围。)

375.《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凡是改变办公用房使用功能的,应当恢复原使用功能。(B)

A.对 B.错(第四十三条 …凡是未经批准改变办公用房使用功能的,原则上应当恢复原使用功能。)

380.《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任何情况下,都只能按照标准配置使用一处办公用房。(B)

A.对 B.错(第四十九条 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应当按照标准配置使用一处办公用房,确因工作需要另行配置办公用房的,应当严格履行审批程序。)

381.《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领导干部不得租用宾馆、酒店房间作为办公用房。(B)

A.对 B.错(第四十九条 …领导干部不得长期租用宾馆、酒店房间作为办公用房。)

383.《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已到更新年限尚能继续使用的办公家具,可以报废处置。(B)A.对 B.错(第五十三条 …已到更新年限尚能继续使用的,不得报废处置。)

390.《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所有信息都应以适当形式进行公开(B)

A.对 B.错(第五十四条 党政机关…除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要求须保密的内容和事项外,…以适当方式进行公开)

394.《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违反《条例》规定造成浪费的,一律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B)

A.对 B.错(第五十七条 …对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浪费的,应当依纪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对负有领导责任的主要负责人或者有关领导干部实行问责。)399.《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未按照规定程序履行审批手续、但已开工建设的办公用房项目,视情要求停建或没收。

(B)

A.对 B.错(第三十五条 …凡是未按照规定程序履行审批手续、擅自开工建设的办公用房项目,必须停建并予以没收…)

400.《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凡是超规模、超标准、超投资概算建设的办公用房项目,应当全部没收、拍卖。(B)A.对

B.错(第三十五条 …办公用房项目,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限期腾退超标准面积或者全部没收、拍卖。)

《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及我省实施办法

403.要厉行勤俭节约,个人不得公开出版著作、讲话单行本,不发贺信、贺电,不题词、题字。(B)

A.对 B.错(除…统一安排外,个人不公开出版著作、讲话单行本,不发贺信、贺电,不题词、题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

419.《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规定,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已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以行贿罪追究刑事责任。(B)

A.对 B.错((五)行贿案 …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已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以行贿罪追究刑事责任。)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及相关规定

432.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完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政府的领导核心作用。(B)

A.对 B.错(《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433.查办腐败案件以同级党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B)

A.对 B.错(《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

434.遵守组织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B)

A.对 B.错(遵守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435.领导干部不得互相宴请、赠送节礼。(B)

A.对 B.错(中纪委三次全会公报 严禁用公款互相宴请、赠送节礼、违规消费。)

436.对考察人选有问题反映正在核查的,可以提交党委(党组)讨论决定。(B)A.对 B.错(《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意见》

二、严格把好人选廉政关,…对有问题反映应当核查但尚未核查或正在核查的,不得提交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对有反映但不构成违纪的要从严掌握。)

437.个人向党组织推荐领导干部人选,必须负责地写出推荐材料,可以不署名。(B)

A.对 B.错(《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二十一条 个人向党组织推荐领导干部人选,必须负责地写出推荐材料并署名。)

443.对拟破格提拔的人选在讨论决定前,必须报经上级组织党委(党组)同意。(B)

A.对 B.错(《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三十五条 …对拟破格提拔的人选在讨论决定前,必须报经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同意。)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452.征信系统是由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构成的。(B)A对 B错(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记录,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

456.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发挥着主力军作用。(B)

龙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全部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以制作“好朋友通讯录”为切入点,以一个学生们感兴趣的实例为主线,使学生们了解并掌握Excel软件的一些基本的操作。具体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启动并运行Excel;认识Excel窗口界面;数据的输入;自动填充有规律的数据;保存文档等。本课知识点相对简单,但是内容深度能体现出层次性和实用性,可以很快地使学生感受到Excel软件的优越性,调动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Word软件的使用,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应用Excel软件处理电子表格问题的需求越来越高。这样,经过老师引导,学生很快可以通过对比学习法进行学习(由Word软件迁移到Excel软件)。同时在班级内部已经形成了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氛围。

【教法选择】 采用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分组协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法。【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Excel软件的窗口界面;

◆掌握Excel软件的启动或运行方法; ◆掌握数据输人的方法;

◆基本掌握自动填充有规律数据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序号”的设置,掌握自动填充有规则数据的操作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掌握运用Excel软件制作简单电子表格的基本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教学重点】

◆Excel软件的运行、数据的输入。【教学难点】

◆自动填充有规律的数据。【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人新课 教师活动

1.设置情境:你究竟有几个好朋友?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好朋友。既然是好朋友自然就要经常联系,但有的时候我们却经常忘记好朋友的联系方式。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生,我们今天就制作一个电子通讯录,牢牢记录上好朋友的联系方式吧。

2.引入课题:引出本节课课题——好朋友通讯录。学生活动 倾听、思考。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分析思考。

二、出示目标、任务分析 教师活动

展示完成本课知识内容将要分为几个过程。学生活动

讨论分析完成作品需要运用到哪些设置。

三、自主学习,任务探究(结合师生分析结果依托教材进行实践)教师活动

巡视辅导,分层次教学。学生活动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四、作品展示、归纳总结 教师活动

1.启发引导学生完成教材“博弈舞台”中的任务。

2.提示学生将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记录到“成长基石”中。学生活动

1.组间互评。

2.完成“博弈舞台”中的任务。3.保存学习成果、记录学习感受。

第2课 结识新朋友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通过对“好朋友通讯录”的进一步编辑来学习数据修改;插入、删除行或列;合并单元格;单元格对齐;调整高度和宽度等知识。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在学习方法上,都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对Excel软件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同时也已经创建了一个新的通讯录,对新知识与新任务有较强的兴趣。但是对知识的整体结构还不是很了解,需要进一步深入学习。

【教法选择】

采用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分组协作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法。【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数据修改的方法;

◆掌握添加和删除行或列的方法;

◆掌握合并单元格、单元格对齐的方法; ◆掌握调整高度与宽度的具体方法。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Word软件进行学习,掌握对比学习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掌握对Excel软件进行编辑的相关操作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激发学生的个性创作精神;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教学重点】 ◆数据修改: ◆添加、删除行(列); ◆合并与对齐单元格; ◆调整高度和宽度。【教学难点】 ◆数据修改。【教学过程】

一、刨设情境,导人新课 教师活动

1.设置情境:展示“实例素材”文件夹中的“课程表”文档。2.引入课题:引出本节课课题——结识新朋友。学生活动

观察、分析、思考。

二、出示目标、任务分析 教师活动

展示完成本课知识内容将要分为几个过程。学生活动

讨论分析完成作品需要运用到哪些设置。

三、自主学习,任务探究(结合师生分析结果,依托教材进行实践)教师活动

巡视辅导,分层次教学。学生活动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四、学习评价、归纳总结 教师活动

1.启发引导学生完成教材“博弈舞台”中的任务。

2.提示学生将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记录到“成长基石”中。学生活动

1.组间互评。

2.完成“博弈舞台”中的任务。3.保存学习成果、记录学习感受。

第3课 美化课程表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通过对课程表的进一步编辑和美化来实现对前三节知识的综合应用。因此,本课是学习Excel软件的关键。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电子表格有很强烈的兴趣,大部分同学对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已经掌握,但知识整合能力不强。同时在班级已经形成了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小组合作探究氛围。

【教法选择】

采用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分组协作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法。【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和掌握表格边框的设置方法; ◆了解和掌握绘图工具的简单应用; ◆掌握单元格背景颜色的设置方法。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掌握对电子表格的编辑、美化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培养学生合理美化表格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教学重点】

◆表格边框的设置、单元格背景设置及绘图工具的应用。【教学囊点】

◆表格边框的设置。【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1.设置情境:展示计算机教师自己的课程表。2.引人课题:引出本节课课题——美化课程表。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观察。学生活动

观察、分析、思考。

二、出示目标、任务分析 教师活动

展示完成本课知识内容将要分为几个过程。学生活动

讨论分析完成作品需要运用到哪些设置。

三、自主学习,任务探究(结合师生分析结果,依托教材进行实践)教师活动

巡视辅导,分层次教学。学生活动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四、学习评、价、归纳总结 教师活动

1.启发引导学生完成教材“博弈舞台”中的任务。

2.提示学生将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记录到“成长基石”中。学生活动 1.组间互评。

2.完成“博弈舞台”中的任务。3.保存学习成果、记录学习感受。

第4课 计算智多星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电子表格基本编辑操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电子表格中数据计算的操作。以“零用钱的支出”电子表格为例,通过解决问题来展现知识点,先介绍了与数学知识相近的方法,用学生常用的数学公式来计算电子表格中的数据,在学生对数据处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之后,再引入电子表格中的函数,介绍用函数来计算,这样逐层深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本课的知识,本课在第一单元中是重点内容。

【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三课里,学生已经了解Excel软件中的表格和数据编辑方面的知识,本课所学的数据计算能帮助学生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由此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初中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逻辑思维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加强,并且由于有数学学科所学的一些知识作为基础,学生在学习本课公式计算时比较容易,对函数的使用可能会稍有困难,特别是应用本课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学生来说是难点。

【教法选择】

知识迁移、观察比较、任务驱动、演示讲解。【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和使用公式求和及计算平均值,培养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准确、快速计算数据的能力;

◆通过学习和使用SUM函数及AVERAGE函数,培养学生化繁为简,寻找解决问题快捷路径的意识和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利用公式法求和及计算平均值的操作,学会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计算 数据的方法;

◆通过合作学习SUM函数及AVERAGE函数的用法,使学生掌握准确快速计算数据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使用电子表格计算实际生活中数据的意识;

◆通过完成“各显神通”栏目中的任务,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和意识;

◆通过完成“博弈舞台”栏目中的任务,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

◆用公式求和、计算平均值的方法; ◆SUM函数、AVERAGE函数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

◆对“单元格相对引用”的理解;

◆能使用电子表格计算实际生活中的数据。【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1.设置情境:先展示“×X中学初一(1)班学生一星期零用钱支出情况统计表’’让学生观察,再展示求和及计算平均数以后的表格让学生观察。

2.引入课题:我们经常要根据需要对数据进行求和及计算平均值的操作,展示本节课题。学生活动

观察比较电子表格,明确学习目标。

二、展现目标,探究学习教师活动 教师给出“××中学初一(1)班学生一星期零用钱支出情况统计表”,要计算出相应数据的和及平均值,用数学方法怎么计算呢?在电子表格中我们可以用公式来计算也可以用函数来计算,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学习的内容。

学生活动

结合数学知识,说一说如何计算总和及计算平均值,列出数学式。教师活动

1.布置学习任务一

阅读教材,和小组同学合作研究利用公式求和的操作方法。

2.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式合作学习。鼓励完成快的同学当小组长,帮助操作有困难的学生。

3.布置学习任务二

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利用公式计算平均值的操作方法。

向学生提供网上学习资源,如太平洋电脑网站、Excel精英培训网站等供学生学习使用。(也可以先将相关教程放到教师机中,通过共享让学生自己学习)学生活动

1.结合教材和小组同学共同学习完成任务一

在练习过程中,完成快的同学辅导操作有困难的同学。2.结合教材及网上教程完成任务二

在学习过程中,收集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协作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活动

引导和激励各组的探索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探究、合作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归纳出利用公式计算总和及平均值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单元格中输入公式时,一定要先输人“=”,所引用的单元格范围要准确。2.出现错误时的修改方法。

3.对“相对引用”的理解。可以让学生在求和以后的“总数”列单击不同的单元格,观察在单元格变化时,“相对引用”有什么变化,由此来加深理解。学生活动动手实践,遇到问题,小组内解决;共性问题和大家一起交流解决。

教师活动

1.布置学习任务三

阅读教材,和小组同学合作研究利用SUM函数求和的操作方法。2.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式合作学习。鼓励先完成的同学当小组长,帮助操作有困难的学生。3.布置学习任务四

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利用AVERAGE函数计算平均值的操作方法。

向学生提供网上学习资源,如太平洋电脑网站、硅谷动力网站等供学生学习使用。(也可以先将相关教程放到教师机中,通过共享让学生自己学习)学生活动

1.结合教材完成任务三

在练习过程中,先完成的同学辅导操作有困难的同学。2.结合教材及网上教程完成任务四

在学习过程中,收集出各组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协作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师活动

引导和激励各组的探索学习,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实验,归纳出利用函数求和及计算平均值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理解如“B4:Bl0”所代表的含义,单元格相对引用的含义。2.一定要检查参数后面文本框中的内容是否正确。.

三、巩固提高,各显神通

提示学生完成“各显神通”栏目中的操作,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相应的题目。也可以通过和小组同学研究解决问题。

四、学习评价、归纳总结

1.在小组活动中,谁表现得最出色,小组成员是否都能积极参与探究学习,做好组内自评、互评。

2.启发引导学生完成教材“博弈舞台”中的任务。

3.提示学生将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记录到“成长基石”中。学生活动

1.对本课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做出评价,自评、他评。2.完成“博弈舞台”中的任务。. 3.记录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

五、拓展延伸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电子表格方便、快速处理数据的方法,这些方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是非常实用的。希望同学们能利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更好地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第5课 节约小能手

【教材分析】

本课仍通过与学生贴近的零用钱为例人手,进一步介绍了Excel软件处理数据的操作方法,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由比较简单的“排序”操作开始,然后又介绍了设置稍复杂的RANK函数,这样由浅人深地学习,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本课的知识。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注重了对学生节约意识的培养。

【学情分析】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Excel软件中的数据处理有了一定的了解,接触到了函数的使用方法,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一些基础,本课所学的排序操作和RANK函数能进一步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由此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初中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逻辑思维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加强,学生在学习本课排序的操作时较容易,对RANK函数的使用可能会稍有困难,主要是单元格的绝对引用比较难理解,所以,对学生来说是难点。

【教法选择】

任务驱动、教师演示、设疑、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对数据进行排序和用RANK函数统计排位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 要,准确使用“排序”及“排位”操作。2.过程与方法 .

◆通过学习排序及用RANK函数统计排位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统计数据的方法:

◆通过自主、合作学习,使学生掌握对数据处理之后分析数据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表格数据的处理、观察、分析使学生树立节约的观念;

◆通过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

◆对数据进行降序排序的方法;

◆RANK函数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对“单元格绝对引用”的理解;

◆能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1.设置隋境:先展示“×X中学初一(1)班学生一星期零用钱支出情况统计表”让学生观察。2.引入课题: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排序的操作以及利用RANK函数统计排位的方法,展示本节课题。

学生活动

观察表格,明确学习目标。

二、展现目标,探究学习

教师活动

教师给出“X×中学初一(1)班学生一星期零用钱支出情况统计表”,让学生观察。

教师活动 ’

1.布置学习任务一,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学习小组,小组同学合作研究:对“总数”项进行降序排序的操作方法。

2.提示完成快的学生试着完成“升序排序”的操作。3.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式合作学习。

学生活动

1.结合教材,和小组同学协作完成任务一。在练习过程中,完成快的同学辅导操作有困难的同学。

2.向学生提供网上学习资源,如太平洋电脑网站、Excel精英培训网站等供学生学习使用。(也可以先将相关教程放到教师机中,通过共享让学生自己学习)提示:一定要让学生注意,在排序时要先选中所要排序的区域,否则操作是无法完成的。

教师活动

布置学习任务二,阅读教材,小组合作学习:利用RANK函数统计排位的操作方法。

教师设疑:为什么要用$H$4和$H$107也就是为什么要用这样的绝对引用呢?可以试试比较用H4和Hl0相对引用和用绝对引用得到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

结合教材,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RANK函数的使用方法。针对教师所提的问题展开小组讨论,通过讨论得出结果。

教师总结:绝对引用和相对引用的区别。

学生有问题可以提出,师生共同解决。

三、巩固提高,各显神通

提示学生完成“各显神通”中的操作,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相应的题目,也可以通过和小组同学研究解决问题。

“各显神通”的第3题要提示学生注意0rder参数的使用。

四、学习评价、归纳总结

1.在小组活动中,谁表现得最出色,小组成员是否都能积极参与探究学习,做好组内自评、互评。

2.启发引导学生完成教材“博弈舞台”中的任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3.提示学生将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记录到“成长基石”中。

学生活动

1.对本课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做出评价,自评、他评。2.完成“博弈舞台”中的任务。3.记录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

五、拓展延伸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更进一步掌握了电子表格处理数据的方法,通过今天对“X×中学初一(1)班学生一星期零用钱支出情况统计表”的数据处理,你有什么想法呢?在今后你打算如何节约使用你的零用钱?请同学们制定出可行的计划,打造出更多的“节约能手”。

第6课 暖冬看环境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数据输入、工作表的编辑以及数据计算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分析的一节新授课。对数据进行逻辑判断,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筛选是本单元学生必须掌握的几个重点之一,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个综合运用,也是学习用图表表示数据的重要基础。教材中以分析哈尔滨市冬季气温状况为载体,引导学生学习IF函数、根据需要对数据进行条件格式设置、筛选操作等,其中有详细的操作步骤,给学生学习提供参照。最后引导学生根据判断的结果分析造成暖冬现象的原因,培养了学生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意识。“各显神通’’栏目中的内容是对本课知识的一个补充,学生通过探究即可完成,有助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博弈舞台”栏目中关于学生视力状况的统计分析有助于引导学生利用所学技术分析现实问题,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学情分析】 ‘

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Excel软件中求和、计算平均值、对数据进行排序等基本操作,有了一定的数据处理的基础。学习IF函数的使用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它涉及到逻辑判断,这也是初中学生首次接触的知识点。教学时教师可针对这一知识点多举实例,帮助学生尽快理解并掌握逻辑判断中条件表达式的含义。

【教法选择】

演示讲解法、练习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熟练通过输入公式的方式对指定单元格区域进行计算;

◆明确IF函数功能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能够根据需要对指定区域进行“条件格式”设置;

◆能够利用“筛选”命令,将满足一定条件的记录显示出来;

◆学会分析表格数据所蕴涵的信息;

◆培养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使用电子表格处理数据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

◆通过使用IF函数判断哈尔滨近年来冬季平均气温状况,掌握数据分析的一般方法;

◆通过利用“条件格式”命令、数据“筛选”命令进行数据处理,掌握有效呈现信息的方法;

◆通过学习体验函数优点,使学生掌握利用函数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数值计算的方法;

◆通过学习IF函数的使用,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进行迁移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同学交流、讨论,提升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增强协作意识;

◆通过完成“各显神通„‘博弈舞台”栏目中的任务,培养学生积极探索、敢于实践、大胆创新的意识;

◆通过分析暖冬出现的原因,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I,IF函数中条件表达式的写法;“条件格式”命令中条件的设置方法;“筛选”操作。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和复制函数;正确理解IF函数条件表达式的含义,掌握其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1.设置情境:展示有关暖冬方面的视频新闻报道或网页报道。

2.引入课题:提出问题:怎样判断一年是否为暖冬?暖冬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出示课题。

学生活动

了解暖冬的相关知识及暖冬的判断方法,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

二、展现目标,引入任务

教师活动

教师给出“1991—2006年哈尔滨月气温”数据表,引导学生根据上节课所学内容,计算出每一年的冬季平均气温。

学生活动

上机操作,计算出每一年的冬季平均气温。

三、自主学习,任务探究

教师活动

1.布置学习任务一

阅读教材及教师提供的相关资料,自学IF函数的功能及使用格式等。2.教师演示、讲解IF函数的使用方法

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鼓励完成快的同学当小组长,辅导操作有困难的学生。3.布置学习任务二

通过分析“实例资源”中给出的范例文件,学习条件格式的设置、数据的筛选。

学生活动

1.结合教材完成任务一。在练习过程中,完成快的同学辅导制作有困难的同学。

2.结合教材及网上教程完成任务二。在学习过程中,收集出各组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协作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分享学习的快乐。

教师活动

1.引导和激励各组进行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探究、合作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学会IF函数的使用,掌握条件格式设置方法,能够根据需要对数据进行筛选,学会取消自动筛选等。

2.引导学生完成“各显神通”栏目中的任务。

学生活动 .

动手实践,遇到问题,小组内解决。

四、学习评价、归纳总结

教师活动 1.利用教学平台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进行自评和他评;通过归纳总结,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

2.启发引导学生完成教材“博弈舞台”栏目中的任务。

3.提示学生将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记录到“成长基石”文件夹中。

学生活动

1.操作练习,进行自评、小组内互评。2.完成“博弈舞台”中的任务。3.记录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

第7课 图表看变化

图表功能是Excel软件中的最常用、最重要的功能,它在数据处理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学好本课对帮助学生利用图表工具分析数据内在的规律与特征、得出结论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课以黑龙江省1996~2007年稻谷、玉米产量统计图表的制作为例,介绍了利用“图表向导,来创建图表的方法,学生在学会图表制作同时,体会利用图表工具去探索解决问题,很好地体现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工具性。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对Excel软件的操作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简单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数据进行处理。本节课的学习能使他们学会运用Excel软件中的图表来处理数据,而这些数据又跟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他们在学习时会有较高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学习中可能会存在以下一些难点:有些同学不能正确选择创建图表的数据源;不能选择正确的图表类型。由于学生在上学期学习过演示文稿中图表的插入和编辑方法,因此这部分内容可以采用自主学习方式来进行。利用图表向导创建图表的操作比较简单,但图表向导的四个步骤包含了很多的知识点,需要学生深入理解。此外,如何根据数据信息选择适当的图表类型对学生来说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由于学生有了Word软件图文混排的基础,关于图表的移动、调整图表的大小以及图表类型的转换等操作,教材中虽没有涉及,但可利用知识迁移提示给学生。

【教法选择】 .

任务驱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能够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类型的图表来表达数据;

◆能够正确选择用来创建图表的数据源;

◆掌握使用“图表向导”创建、编辑、修饰图表的方法;

◆能够从图表中获取数据信息,对数据进行分析;

◆能够建立数据之间的图形关系,发现事物的性质及变化规律。2.过程与方法

◆通过建立黑龙江省1996~2007年稻谷、玉米产量数据图表,掌握数据分析的方法;

◆通过对图表类型的修改,体会不同的图表所表达的不同含义,掌握有效处理数据信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利用图表来表示数量变化的意识:

◆养成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思考、乐于交流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各种图表类型的特点;

◆图表的创建;

◆利用图表分析数据。

【教学难点】

◆正确选择创建图表的数据源;

◆根据要表达的主题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

【教学过程】

一、知识迁移,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1.通过多媒体网络电子教室软件向学生们展示多种形式的统计图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在PowerPoint软件中图表的建立方法以及图表的作用,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学生活动

简述在PowerPoint软件中建立图表的方法。

二、展现目标,引入任务

教师活动

教师强调在Excel软件中创建图表,必须先建立数据表格。

为学生提供带有原始数据的电子表格,出示学习任务:

问题A图表有哪些类型7.各适合在什么情况下选用? 问题8创建图表有几种方法?如何实现? 问题C利用图表向导创建图表,需要几个步骤来完成?每一步骤分别完成哪些工作? 问题D在创建图表的步骤中,哪些步骤可以跳过? 问题E图表由哪些部分组成? 问题F如何更改图表的类型? 问题G根据制作好的图表,关于稻谷与玉米,可以得出哪些方面的结论?

三、自主学习,任务探究

学生活动

学生阅读教材,自学、小组合作学习,完成问题A~G。

教师活动

1.教师引导学生汇报学习成果,对学生学习过程做出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探究学习。2.引领学生完成“各显神通”栏目中的第l题,自行选择图表类型绘制图表,并说明理由。3.提问:你选择了什么图表类型?这种类型的图表所要反映的内容是什么? 学生回答,总结出选用各种类型图表的原则,利用教师提供的原始数据表,完成“各显神通”栏目中的其他题目。

四、学习评价、归纳总结

教师活动

1.利用教学平台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进行自评和他评;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进一步强化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

2.启发引导学生完成教材“博弈舞台”栏目中的任务。

3.提示学生将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记录到“成长基石”文件夹中。4.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示其自学“资源视窗”栏目中的内容。

学生活动

1.学生操作完成后提交作业,开展自评、互评。2.学生在“成长基石”文件夹中记录学习过程与收获。3.师生共同总结。

第8课精彩呈现

【教材分析】

教材是在默认打印机已经安装的情况下介绍打印操作的。这部分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学生之前很少接触打印,因此对这部分内容也是比较感兴趣的。针对打印的所有操作教材并没有介绍得面面俱到,而是将适合学生探究完成的知识点设为了问题,安排在“各显神通”栏目中了,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通过探究即可解决问题,使学生较容易获得成就感:在“资源视窗”栏目里给出了“照相机”工具按钮的使用,适合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在介绍完各种规格表格打印方法之后,适时地给出了“冻结窗格”的操作,很好地解决了在浏览表格时表头看不到的问题。

【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初中的学生,他们求知欲强,思维活跃,视野开阔,他们渴望有机会来彰显自己的个性。能够将制作好的电子表格呈现出来,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内容。由于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在教学中为学生留出自由发挥的空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能够合理地设置表格的打印标题,将需要的内容准确地呈现出来,会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教师要提示学生多借助打印预览来对比查看不同设置所获得的效果。

【教法选择】

任务驱动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教学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够根据打印需求,合理设置页面格式;

◆学会选择不同的打印方式,打印不同规格的表格;

◆学会利用“冻结窗格”操作浏览表格。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打印不同规格的表格、利用“冻结窗格”操作浏览表格,学会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应用知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打印各种规格的表格,培养学生从实践中获得成就感,增强学习的兴趣;

◆通过小组协作学习,提高学生协作能力;

◆通过完成“各显神通”“博弈舞台”栏目中的任务,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浏览表格时,能根据表格大小合理使用“冻结窗格”命令;

◆能根据表格大小,对页面进行合理设置。

【教学难点】

◆表格打印时顶端标题行与左端标题列的选取;

◆冻结窗格时光标位置的确定。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人新课

教师活动

1.向学生展示不同大小的表格,提出问题。

2·引入课题:本节课主要学习表格的打印。通过合理设置页面,可以使打印出来的内容既美观又方便阅读。

二、展现目标,引入任务

教师活动

打开“素材资源”文件夹中的“2005年国土面积和人口”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情况,“2006年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工作簿,向学生展示不同大小的表格,引出学习任务:

问题A:如何选择打印的纸张大小?如何确定打印时的页边距? 问题B:打印时,如何使“2005年国土面积和人口”表格垂直居中、水平居中? 问题C:在打印“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情况”表格时.如何保证第二页纸张上面也打印出表头? 问题D:在打印“2006年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表格时,如何让所有的纸张上面都打印出顶端标题行与左端标题列? 问题E:打印时如何为表格加上页眉、页脚? 问题F:在窗口中浏览“2006年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表格时。怎样使表格的顶端标题行与左端标题列保持不动?

三、自主学习,任务探究

学生活动

1.学生阅读教材,自学解决以上问题。2.学生自学中遇到的问题组内解决。

3.汇报学习结果,演示操作步骤。教师给予适当的积极的评价。

教师活动

1.小结操作要点,布置“各显神通”栏目中的任务。

2.教师提示学生将学习过程中的点滴收获记录到“成长基石”文件夹中。

学生活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协作学习,完成“各显神通”栏目中的任务。

四、学习评价、归纳总结

教师活动

1.利用教学平台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进行自评和他评;通过归纳总结,进一步强化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

2.启发引导学生完成教材“博弈舞台”栏目中的任务。

3.提示学生将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记录到“成长基石”文件夹中。

学生活动

1.欣赏作品,自评、他评。

2.完成“博弈舞台”栏目中的任务。3.记录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

第9课 介绍我自己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FrontPage课的第一节,信息技术学科是螺旋形的知识结构,在小学所学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学习FrontPage 2003的更多知识。通过设计及创作“我的网络家园”网站及主页使学生明晰网页制作的流程,学会在具体制作前细致规划网站,能够编辑主页,引导学生在创作中追求个性,标新立异。

【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初步学习过FrontPage软件,对网页制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并不陌生,学生们都很期待能在网上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因此,希望掌握FrontPage软件的更多技能。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深入学习过Word软件,而FrontPage软件和Word软件又有许多相通之处,可通过知识迁移进行该软件的部分知识的学习。

【教法选择】

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创建网站的基本流程,并根据主题规划自己的网站;

◆创建只有一个主页的站点的方法; .

◆用模板创建个人网站的方法;·

◆认识FrontPage中的各种视图方式;

◆掌握预览网页的方法;

◆使学生能够简单编辑、制作网页。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建“我的网络家园”网站,使学生熟悉网站制作的流程,认识规划网站的重要性,掌握创建只有一个主页的站点的方法;

◆通过利用“个人网站”模板创建网站使学生熟悉模板的使用方法;

◆在创建网站及制作主页的过程使学生了解各种视图方式;

◆通过“介绍我自己”主页的制作,训练学生编辑网页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合作填写“网站设计方案表”,增强学生的协作意识,提升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及沟通能力;

◆通过主页的编辑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审美情趣;

◆通过展示个人作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

【教学重点】

◆创建只有一个主页的网站;

◆美化、编辑主页。【教学难点】

◆制定网站设计方案;

◆美化编辑主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1.让学生欣赏一些制作精美的个人主页,引领学生分析这些个人主页的构成。

2.引入课题:教师告知学生本章通过对FrontPage 2003的学习将能够在互联网上占有一席之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FrontPage的兴趣,引出本单元及本节课的主题。

学生活动

欣赏个性化网页,了解网站及网页的组成,明确本单元及本节学习目标。

二、展现目标,引入任务

教师活动

在欣赏完别人制作的主页后,畅想对自己的主页的想法和设想,引出“我的网络家园”网站的主页——“介绍我自己”的制作; 学生活动

打开“素材资源”文件夹中的“网站设计方案表”认真构思,细化每一环节,填写表格中的内容。

三、自主学习,任务探究、教师活动

1.布置学习任务一

阅读教材,熟悉网站制作的流程。2.布置学习任务二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打开“素材资源”文件夹中的“网站设计方案表”,填写表格,确定各自网站的风格、内容等,画出网站结构图,确定并搜集网站中要用到的图片、声音、文字等素材。3.布置学习任务三

创建只有一个主页的“我的网络家园”网站。4.布置学习任务四

根据要求编辑主页内容。

向学生提供网上学习资源供学生学习时使用。5.布置学习任务五

通过模板创建个人网站。

学生活动

1.结合教材完成任务一。

2.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任务二。通过小组互助完善各自的网站结构图。

3.结合教材提示步骤,自主探究,创建站点并创作主页内容,浏览主页内容。4.体会通过个人模板的方式创建个人网站,并尝试更改其中内容。

四、学习评价、归纳总结

教师活动

1.利用教学平台展示学生的网站结构图及主页,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并由教师进行点评;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进一步强化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2.启发引导学生完成教材“博弈舞台”中的任务。

3.提示学生将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记录到“成长基石”中。

学生活动

1.欣赏作品,自评、互评。2.完成“博弈舞台”中的任务。3.记录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

第10课 成长大事记

【设计思想】

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首先请学生讲 述自己的成长故事,哪些瞬间为你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接下来学习如何在网页中合理布局呈现这些内容。学生可通过网络课件提供的开放平台和访问Internet,结合自身情况,掌握知识和技能,完成学习目标和任务,形成能力,并结合自己所学知识综合出所需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二单元中的第二节课,通过讲述表格的布局让后面的网页制作能更规范。通过记录成长大事的任务使学生掌握网页中表格的使用方法。【学情分析】

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对网页并不陌生,也能够理解布局的意义。并且,学生在Word软件中已经学习过制作表格的知识,能够对表格进行简单的处理。

【教法选择】

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够创建表格;

◆掌握编辑表格的方法;

◆掌握设置表格属性的方法;

◆掌握设置单元格属性的方法;

◆了解文本与表格的转换方法;

◆能够根据需要合理设置、美化表格。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讲述自己成长中的感动瞬间,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提高与他人交流沟通自:能力;

◆通过对“成长大事记”表格的设置、修改的过程,使学生掌握合并单元格、拆分单元格添加行或列等修改表格的方法;

◆通过对表格的美化过程,使学生掌握设置表格及单元格属性的方法;

◆通过对已设置好的文本内容依据需要转换成表格的过程,使学生掌握文本与表格的转 换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通过完成“各显神通”“博弈舞台”栏目中的内容,培养学生积极探索、敢于实践、大胆仓,新的意识;

◆通过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引导学生接受感谢生活、珍惜时光等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

◆编辑及修改表格的方法;

◆设置表格及单元格属性的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内容需要美化表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人新课

教师活动

1.让学生欣赏一些制作精美的个人主页,引领学生分析这些个人主页的构成,理解布局的意义。

学生活动

欣赏个性化网页,观察这些网页的布局。

二、展现目标,引入任务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讲述自己成长中的故事并思考,怎样把这些内容通过表格布局规范地展现在网页中。

学生活动

回忆自己成长中的故事,并思考怎样在表格中表现这些内容。

三、自主学习,任务探究

教师活动

1.布置学习任务一

通过知识迁移掌握创建表格的方法。2.布置学习任务二

根据文字内容需要修改表格。3.布置学习任务三

设置表格属性美化表格。4.布置学习任务四

设置单元格属性美化表格。5.布置学习任务五

把主页的内容根据需要转换成表格。

学生活动

1.结合教材,通过知识迁移完成任务一。2.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任务二。

3.结合教材提示,组内互助,自主探究完成任务三。4.结合教材提示,组内互助,自主探究完成任务四。5.通过教师演示完成任务五。

四、学习评价、归纳总结

教师活动

1.利用教学平台展示学生成长大事记网页,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看谁的规划合理。教师进行点评,尽量发现每一个人的闪光点;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进一步强化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

2.启发引导学生完成教材“博弈舞台”中的任务。

第11课 我的七彩生活

【设计思想】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单向地传递知识,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相反,他要对外部信息主动地选择和加工。因此,我在本节课教学中首先设计时下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在网页中添加图形的兴趣,重点通过构建可自主交互的网络课件平台(其中综合了评价标准、学习任务、课程内容、信息资源等),学生可通过网络课件提供的开放平台和访问互联网,结合自身情况,掌握知识和技能,完成学习目标和任务,并结合自己所学知识综合出所需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协作、探究学习。

【学生分析】

这部分的内容是针对初二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对计算机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贯彻“激趣、质疑、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来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协作、探究学习。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掌握了网页编辑的基本方法,并且能够建立一个简单的网页。其次,学生能够利用网络课件自主、协作学习。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加强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其在未来社会中的信息素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够在网页中插入图形;

◆掌握运用“图片”工具栏修饰图形的方法;

◆熟悉缩略图的创建方法;

◆了解图形与文本的对齐方式;

◆能够在网页中合理添加并运用图片;

◆增强在FrontPage软件中利用文字、图片等基本素材合成一个简单的网页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在Word软件中插入图片的方法进行知识迁移,使学生掌握在FrontPage中插人图片的方法;

◆通过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掌握运用“图片”工具栏修饰图片的方法;

◆通过教师演示,使学生了解图片与文本的对齐方式;

◆通过小组合作,并结合教材,使学生掌握自动缩略图的创建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图片’’工具栏工具按钮的自主探究学习,增强学生的协作意识,提升其合作学习能力,养成其自主探究学习的习惯;

◆通过在网页中合理运用图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其美学修养。

【教学重点】

◆运用“图片”工具栏修饰图片;

◆缩略图的创建。

【教学难点】

◆如何利用“图片”工具栏合理修饰图片。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分层次学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网络教室,可自主交互的网络课件平台。

【教学结构】

导课--提出问题--自主学习--反馈--提高应用--展示评价--反馈小结。

【评价标准】 1.技术应用上

(1)是否在网页中插入了图片;(2)图片与网页内容能紧密结合;(3)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对图片进行适当的处理。2.内容上

(1)主题突出;(2)内容完整;(3)健康向上。3.创造性上

(1)富有创新精神,选题不拘一格;(2)画面设计有新意。‘ 4.艺术效果上

(1)形象生动;(2)色彩和谐。

【教学过程】

导言激趣,明确任务:

请同学们欣赏一些图文并茂的个人主页,然后出示一个没有图片的网页和漂亮的图片集,激发起学生在网页中添加图片的欲望,从而引出这节课的学习任务。

通过设计时下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网页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在网页中添加图片的兴趣。

突破难点: 请学生回忆在Word软件中插入图片的方法,然后进行上机实践看看这些方法在FrontPage中是否也适用,再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猜想总结出在FrontPage软件中添加图片的方法,并通过结合教材和运用人性化的语言引导学生掌握图片的存放位置这一知识难点。

利用学生的知识迁移和丰富的想象力很快速地使其掌握插入图片的各种方法,并易于记忆。

自主学习:

通过设计网页中的图片的各种问题进行质疑,采取小组间竞赛的形式完成“图片”工具栏中各工具按钮的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自学“知识拓展”中的内容,体现分层次学习。

学生带着老师出示的任务,利用网络课件中的内容进行自主分层次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协作精神。

学习反馈:

小组内部讨论产生三名选手和组内其他成员相互配合向大家展示各工具按钮的使用方法。

学生在教师机上边演示边讲解,遇到不会的问题组内互助,其他组的成员可随时质疑。教师从中发现问题,适当引导,并帮助学习吃力的同学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既可充分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又可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提高应用:

学生根据各自主题为已经创作好的纯文字性网页添加图片,教师根据各组主题每组赠送一幅图片,该图片必须经过处理(融合进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才能应用。同时,学生还可利用Internet资源获取各类图片,并根据图片具体情况进行适当处理做一个简单的网页,进行综合性的应用。

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始终利用投影出示作品评价标准,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作品展示:

教师通过投影向大家展示一些学生的作品,并请作者根据评价标准介绍自己的作品。

有些学生的作品会运用知识拓展中的一些知识点,给予表扬,并鼓励其他学生进行课后学习。

总结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并由教师进行点评,从而巩固新知,并使课堂教学得到升华。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希望同学们利用所学新知在FrontPage软件中运用图片制作出更多、更美、更有意义的作品,用美来点缀我们的网页,点缀我们的人生。

3.提示学生将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记录到“成长基石”中。

学生活动

1.欣赏作品,自评、互评。2.完成“博弈舞台”中的任务。3.记录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

第l2课 神奇的百宝箱

【教材分析】

本节课学习超链接的创建方法,包含创建内部链接、创建外部链接、电子邮件地址链接及程序的链接等;学习超链接的颜色设置。

【学情分析】

这节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充满着兴趣的,利用“宝贝”收藏的引导,使学生掌握超链接的创建方法,为今后制作关联网页的链接奠定基础。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独立页面的制作已经掌握,但是对怎样把各独立页面链接起来,把网上其他网页链接到自己的网页中等内容还是不知如何解决,因此,这节课是对学生网页制作技巧方面更进一步的提高。

【教法选择】 任务驱动、教师讲授、探究学习、协作学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创建同一站点内网页的链接,使学生了解创建内部链接的操作方法;

◆通过与青少年门户网站“雏鹰网”建立连接,使学生了解创建外部链接的方法:

◆通过将好友的电子邮件和常用的软件程序建立连接,使学生了解创建电子邮件地址链接和程序链接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 .

◆通过建立内部链接和外部链接,使学生掌握内、外部链接的异同,学会总结事物的联系和区别;

◆通过链接自己喜欢的媒体或程序,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递进式的任务布置,使学生学会整体规划,培养学生热爱事物的情感;

◆通过展示环节,提高学生的表现欲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内部链接和外部链接创建的方法;

◆了解创建电子邮件地址链接的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创建程序链接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通过演示操作,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网页中鼠标的不同状态,引入本节的主题——超链接。

二、展现目标,引入任务

教师活动

演示实例作品,链接对象为不同的类型。提醒学生观察,链接载体和链接对象分别为什么类型。想一想如何实现。

学生活动

思考、讨论、回答。

三、自主学习,任务探究

教师活动

提供素材资源中“我的百宝箱”网页,练习尝试创建到主页的链接。

学生活动

自主探究或根据教材提示的创建内部超链接的一般步骤进行练习。

操作练习,教师总结学生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活动

根据创建内部链接的一般步骤,结合教材自己探究下面的知识。

布置学习任务一:

1.阅读教材,自学外部链接、邮件链接、程序链接的创建方法。

2.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式协作学习。鼓励完成快的同学当小老师,辅导制作有困难的学生。

学生活动 学生记录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有问题小组内解决。

教师活动

对学生进行整体评测,查看学生自学掌握情况。

学生尝试完成“各显神通”栏目中的1一3题。热区部分是新概念,可以采用演示法。

四、学习评价、归纳总结

教师活动

1.利用教学平台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进行自评和他评;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进一步强化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

2.启发引导学生完成教材“博弈舞台”中的任务。

3.提示学生将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记录到“成长基石”中。

学生活动

1.欣赏作品,自评、互评。

2.学生从分散的知识里总结概括,记录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

第l3课欢迎光临

【教材分析】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在网页中应用Web组件的方法,学会制作字幕、站点计数器、交互式按钮及横幅广告管理器。

【学情分析】

这节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添加一定的动态效果也是初中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内容,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可以制作网页了,但是网页的友好性还不足,因此,这节课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一个再提高。

【教法选择】

任务驱动、教师讲授、探究学习、协作学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添加并设置字幕;

◆学会添加站点计数器并了解站点计数器在预览状态下不能显示的原因:

◆学会添加交互式按钮,更改其设置:

◆学会添加并合理运用横幅广告管理器;

◆能够合理规划、运用组件,使网页更加美观。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添加、设置字幕,培养学生自主实践、自我发现的学习方法: ◆通过添加站点计数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意识:

◆通过添加交互式按钮,形成在不知不觉中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的习惯;

◆通过添加并合理运用横幅广告管理器,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字幕的设置.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激发学生的个性创作;

◆合理运用横幅广告管理器,让学生学会恰当地表达思想;

◆添加组件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意识;培养参与活动的积极态度与良好习惯,塑造学生终身学习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学会制作交互式按钮; ◆学会制作横幅广告管理器。

【教学难点】

◆站点计数器在什么情况下正常工作;

◆将横幅广告管理器组件添加到插入菜单中。

【教学过程】

本节课有四个教学内容,难易程度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教师可以采取启发、教授、练习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教学过程。

一、字幕

教师活动

1.设置情境:通过教学系统展示带有字幕的网页,引入情境。2.引入课题:引入本节课的第一个教学内容——字幕。3.提示完成“各显神通”栏目中的第l题。

学生活动

观看教师演示,明确学习目标——字幕,学生通过独立探索的方式完成任务。

二、站点计数器

教师活动

教师提出“想知道有多少人访问我的网站怎么办?”为引导,激发学生兴趣,引出任务站点计数器,教师演示操作。

在如何让计数器正常显示部分,学生一定会有疑问,教师要予以解释。

学生活动

观看教师演示,结合教材完成任务,并观察结果。在练习过程中,完成快的同学辅导制作有困难的同学:

三、交互式按钮

教师活动

教师讲授创建交互式按钮及按钮选项卡部分,引领学生分析问题,引出活动任务,让学生依据教材实例,结合自己网页情况完成交互式按钮的设置。对于学习成功的同学,可以完成“各显神通”栏目中的第2题和“博弈舞台”栏目中的第1题。

学生活动

观看教师演示,依照教材自主探究及小组学习的方式自主完成。在字体选项卡中有初始、悬停、按下时字体颜色,设置为“博弈舞台”的内容,可以由那些学习成功的学生选择完成。

四、横幅广告管理器

教师活动

教学演示如何将横幅广告器组件添加到插入菜单中,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网页适当位置添加大小合适的横幅广告。对那些学习成功的学生,可以鼓励学生完成“博弈舞台”的内容,用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将这一组图片调整到相同的尺寸,然后再插入到横幅广告管理器中。开拓学生创作思路,巩固本节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动手实践,完成“各显神通”栏目中的第3题,遇到问题可在小组内解决。

五、学习评价、归纳总结

教师活动

1.利用教学平台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进行自评和他评;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进一步强化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

2.启发引导学生完成教材“博弈舞台”中的任务。3.提示学生将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记录到“成长基石”文件夹中。

学生活动

1.欣赏作品,自评、他评。

2.学生从分散的知识里总结概括,记录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

第14课 我和我的朋友

【教材分析】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学习掌握创建及保存框架网页的方法,了解调整框架网页的方法。

【学情分析】

在前面一节课中,学生已经通过前面的学习学会了制作一个普通的网页的方法,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制作使用了框架的网页。学生的作品现在已经比较完善了,他们现在非常想展示自己的作品,学生这种强烈的展示欲成为一种动力,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教法选择】

任务驱动、协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框架网页的概念;

◆学会新建框架网页的方法;

◆了解如何选择网页模板;

◆能够理解“设置初始网页”和“新建网页”的区别;

◆能够在网页中合理使用框架,布局网页;

◆了解调整框架网页的技巧。2.过程与方法

◆通过明确框架的概念,使学生了解框架网页的应用范围、培养学生通过类比法联系实际学习概念的习惯;

◆通过创建目录框架网页使学生初步了解如何恰当选择网页模板的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完成创建网页,链接“好友”部分,培养学生展示自我,开放合作的意识;

◆通过保存框架网页的方式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好友秀”的链接环节,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正确评价的意识,引导他们学会乐于被人欣赏与欣赏他人;

◆通过调整框架环节,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激发学生个性创作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创建框架网页的方法和过程;

◆掌握框架网页的保存方法。

【教学难点】

◆框架网页的概念及应用范围的理解;

◆保存框架网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人新课

教师活动

1·设置情境:展示学生个人网页作品,给予激励,再展示框架网页供学生欣赏。2.引入课题: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展示本节课题。

学生活动

观看教师演示,了解框架的概念及其应用范围,明确学习目标。

二、展现目标,引入任务 ·

教师活动

教师展示素材资源库中的框架网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领学生分析问题,引出活动任 务及任务的处理方法。

学生活动

通过观察,进一步了解框架网页的概念及其应用的方法。

三、自主学习,任务探究

教师活动

1.布置学习任务一

创建框架网页。在创建框架部分,要明确“设置初始网页”和“新建网页的区别”。在链接好友的部分,提示可以使用素材中的网页,也可以链接小组其他成员的网页。2.布置学习任务二

教师讲授、演示如何保存框架网页。在相应部分结合“各显神通’’的内容。在任务的设计中要注重体现分层次和探究式教学,要照顾到学生间的差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3.布置学习任务三

自主探究调整框架网页的方法。对那些学习成功的学生,可以鼓励完成“博弈舞台”的内容。完成“各显神通”栏目中的第3题。

学生活动

1·结合教材完成任务一。在练习过程中,完成快的同学辅导制作有困难的同学。2.完成任务二,如有问题,小组内解决。

3.调整框架网页,对那些学习成功的学生,可以鼓励完成“博弈舞台”的内容,开拓学生创作思路,巩固本节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博弈舞台”栏目中的任务,可提示学生小组讨论完成。

学生活动

动手实践,遇到问题,小组内解决。

四、学习评价、归纳总结

教师活动

1·利用教学平台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进行自评和他评;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进一步强化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

2.启发引导学生完成教材“博弈舞台”中的任务。

3.提示学生将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记录到“成长基石”中。

学生活动 .

1.欣赏作品,自评、他评。2.完成“博弈舞台”中的任务。3.记录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

第15课 美好的祝福

【教材分析】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在网页中添加音频、视频及Flash动画的操作及设置方法,了解操作中网页布局的重要性以及音频、视频文件和.swf文件必须要保存在站点内部。从而制作出精美的网页作品:

【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如何在网页中添加文本、图片、超链接等操作,并能够制作出简单的网页作品。那么学生通过互联网上的网页和自己的作品相对比,肯定觉得自己的作品过于简单,对于学生而言,应该是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想制作出精美的网页作品,学生的这种求知欲应该为本课的学习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教法选择】

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分组协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掌握在网页中如何添加音频插件的方法;

◆掌握在网页中添加背景音乐的方法;

◆学会如何插人视频文件和Flash动画。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媒体文件的存放、规划,使学生了解在网络的世界里也存在一定的规则;

◆通过在网页中添加音频、视频文件及Flash动画,提高美化网页、修饰网页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在网页中添加媒体元素操作,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合理布局网页元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掌握在网页中添加音频插件的方法;

◆掌握在网页中添加背景音乐的方法;

◆学会如何在网页中插入视频文件和Flash动画。

【教学难点】

◆掌握在网页中添加音频插件的方法;

◆网页元素的合理布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1.设置情境:展示“美好的祝福”网页作品让学生欣赏。

2.引入课题: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一定有很多好朋友,想把你对好朋友的祝福用网页展示出来吗?我们一起来试一下!引出本课课题。

学生活动

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二、展现目标、引入任务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分析在展示的网页中除了文字、图片外,你还看到了哪些元素?那么这些元素是 怎么添加到网页中去的呢? 学生活动

观察网页,了解在网页中添加了哪些新的元素,明确学习目标。

三、自主学习、任务驱动 任务一:自学网页背景音乐的添加。

教师活动

1.根据教材内容布置学生自主学习“添加背景音乐”部分。2.发现问题及时指导解决。

学生活动

1.通过自主学习完成背景音乐的添加。

2.一名学生演示并讲解网页中背景音乐的添加方法。3.评价演示学生的操作。

任务二:合作完成“添加音频插件”的操作。

教师活动

1.通过分析网页中音频插件的添加方法,学习声音的录制,Web组件中声音插件的添加及设置方法。

2.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协作学习,发挥操作快的学生的优势。

学生活动

结合教材及与教师共同的分析完成本部分操作,遇到问题及时寻求解决方法,可以借助于网络,请教老师或本组同学。

任务三:视频及Flash动画的添加。

教师活动

鼓励学生在完成任务一及任务二的基础上继续自学这两部分的操作。

学生活动

动手实践,遇到问题,寻求多种解决方法。

任务四:拓展延伸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利用本课内容结合社会问题或自己关心的话题制作主题网页。

学生活动

操作快的同学在帮助完其他同学的基础上可自选主题进行网页作品的创作。

四、学习评价、归纳总结

教师活动

1.鼓励学生自己组织活动,完成评价部分。

2.教师做验收总结并将优秀网页作品进行展示,激励学生更加热爱网页制作。

学生活动

1.自荐或推荐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并说明创作意图及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2.完成“博弈舞台”的任务。

3.将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记录到“成长基石”文件夹中。

第16课 超级家园秀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一个总结性和提升性的综合实践活动,容量较大,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活动时,要注意掌握好时间,把握好进度,使网站作品“合成”一“上传”一“展示”这三个环节够较好地实现,在展示环节,建议至少预留l0分钟时间,让学生通过充分的展示交流,得到促进和提高。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简单的网页制作技术,学会了运用表格、框架布局、添加动态组件、创建超链接等。本节课将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进行整站规划,通过网络上传并展示自己的家园。

【教法选择】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建议主要采取分组协作的方法,在申请空间和上传网站环节,可以结合演示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网站制作在最后环节应实施的具体程序和应把握的原则;

◆通过“申请空间”环节的操作,使学生了解“注册”的一般过程;

◆通过上传操作,让学生掌握使用FTP软件发布网站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网络环节的操作,使学生驾驭网络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掌握网络的基础性操作为今后技术能力的增长奠定基础;

◆通过对网站的规划、完善等操作,指导学生学会自我审视,自我提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展示环节,锻炼、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用比较专业的语言呈现技术,用具有感染力的语言呈现内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让学生通过体验和交流,提高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发挥个体在团队中的积极作用:

◆通过展示环节的评价功能,让学生学会被人欣赏和欣赏他人,学会表现自我。

【教学重点】

◆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对小组网站进行规划和完善;

◆利用网络实现空间的申请和上传网站;

◆网站作品的展示。

【教学难点】

◆教师对整个活动进程的引导和时间上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布置任务

教师活动

1·以布置任务,引出活动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指导学生根据分工表的工作内容,自由组合进行分工,要求学生在活动中,各环节的负责人发挥带头作用,通过协作,完成本次活动内容。

2·教师要掌握好时间,把握好进度,以保证各环节的正常实行:

学生活动

小组合作,完成整站规划、制作。

二、作品发布、交流展示

教师活动

1·学生作品完成后,提示:网站建设完成后需要上传到服务器才能被浏览者访问.可以通过试用虚拟主机上传发布。

2·在注册环节和上传环节进行演示,在“用户名”‘密码’’和“重复密码”及“验证码”几项内容做重点强调。对FTP设置的“标签”项、“主机地址”项、“用户名”项、“密码”项的填写进行演示。学生活动

申请并上传网站。

教师活动 1.利用教学平台展示小组作品。要求“发言人’’在展示过程中注意提炼出特色,语言精练、体现制作技术。

2.引导本组同学及其他同学重点在特色、栏目、版面、链接、艺术性等方面,进行自评评、互评。

学生活动

由发言人代表进行展示,进行自评和互评。

三、归纳总结

教师活动

总结活动情况,可以说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各组可以根据同学的意见和建议对网站进行完善,同时尝试使用“导航”功能进一步规划网站结构和增加及时反馈表单。

学生活动

1.根据同学的意见和建议对网站进行完善。2.完成“博弈舞台”中的任务。

管理信息系统题库 篇6

一、填空题

1.信息系统包括()系统和()系统两个方面。

2.管理系统按层次可分为战略管理、()、和()等三个层次。

3.数据通常按四个层次进行组织。这四个层次是:数据项、()、文件和()。

4.所谓数据的组织(),指的是由计算机操作系统提供的数据组织功能。而数据的()组织,指的是对相关记录进行逻辑上的编排。5.数据模型有层次数据模型、()和()等几种。

二、选择题

1.下列系统开发的各阶段中难度最大的是()A、系统分析B、系统设计C、系统实施D、系统规划 2.数据库的组织结构中包括的模式有()

A、内模式B、(概念)模式C、外模式D、前三个选项都对 3.U/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没有包含的一种是:()A、完备性检验B、准确性检验 C、一致性检验D、无冗余性检验

4.文件系统中最小的数据存取单位是()A、数据项B、记录 C、文件D、数据库

5.某公司把库存物资出入库和出入库财务记账处理综合成一个应用子系统,这种子系统 是将()

A、供销职能和生产职能关联在一起B、供销职能和财务职能关联在一起 C、财务职能和生产职能关联在一起D、供销职能和市场职能关联在一起 6.下列关于结构化方法和原型法的描述错误的是()A、结构化开发方法是以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进行开发 B、对于运算量大、逻辑性较强的程序模块可采用原型法来构造模型 C、结构化方法要求严格区分开发阶段

D、原型法要求的软件支撑环境比结构化方法高

7.可行性分析的内容包括()A、业务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决策上的可行性 B、技术上的可行性、业务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 C、经济上的可行性、技术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 D、经济上的可行性、业务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 8.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A、数据库 B、操作系统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数据库系统 9.某企业建立了生产、销售、人事等从基层到高层的MIS,这种MIS的结构为()A、职能结构B、横向综合结构C、总的综合结构D、纵向综合结构 10.绘制系统流程图的基础是()

A、数据关系图B、数据流程图C、数据结构图D、功能结构图 11.VFP语言属于第()代计算机语言。A、一B、二C、三D、四

12.在银行财务和一些企业的核心系统中,系统切换应采用()方式。A、直接切换B、并行切换C、分段切换D、试点后直接切换 13.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是()

A、数据集中统一,应用数学模型,有预测和控制能力,面向操作人员 B、数据集中统一,应用人工智能,有预测和决策,面向高层管理人员 C、数据集中统一,应用数学模型,有预测和控制能力,面向管理和决策 D、应用数学模型,有预测和决策能力,应用人工智能,面向管理人员 14.系统分析报告的主要作用是()

A、系统规划的依据B、系统实施的依据C、系统设计的依据D、系统评价的依据 15.下列地址属于C类的是()A、210.42.35.43 B、172.17.13.2 C、61.126.5.150 D、240.4.3.5

三、判断题

1.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主要方法包括CSF、SST和BSP方法。()2.人是信息化的社会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3.系统开发是系统建设中工作任务最为繁重的阶段。()

4.系统建设中面临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科学的、有效的系统规划。()5.某种物料的需求量可由企业内部其他物料的需求量来决定的称为相关需求物料。()6.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能够替代人的工作的系统。()

7.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明确的工作目标。()8.信息的价值关键在于对数据解释的正确性。()

9.从信息的使用频率来看,越是企业的高层(战略层)信息使用的频率越高。()10.对于大系统来说,划分子系统的工作应在系统规划阶段进行。()

四、简答题

1.MRPII的基本思想和特点是什么?

2.系统的好坏可从哪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3.简述管理信息系统的含义。

4.简述结构化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

五、分析论述题

1.设要建立一个企业数据库,要求如下:

(1)某企业各部门有许多职员,但一个职员仅属于一个部门;

(2)每个职员可在多项工程中承担工作或负责管理,每项工程可有多个职员做工,但只有一个负责管理者。

试根据以上要求画出该问题的E-R图 试题二

一、填空题

1.所谓管理就是去营造一种激励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挥群体的协同效应,以实现企业或组织的目标。

2. 一般将系统产生、发展和灭亡的生命历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3. 模块的耦合方式有三种,即数据耦合、________

和________

。4. 从数据流图推导出模块结构图一般有两种方法,即事务分析和________。

5. 管理信息系统的三大支柱是:________、________

和现代化的管理。

6. 数据流图的四种基本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7. 可行性分析的四个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系统设计可分为系统总体设计和________

两个阶段。

9. 按照结构化思想,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划分为总体规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运行维护等5个阶段。

10.人们经常用________ 和内聚的概念衡量模块之间的独立性。

二、选择题

1.C/S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计算机模式,其含义是:()A、客户/服务器模式B、文件/服务器模式 C、分时/共享模式D、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2.系统开发过程中的第一个正式文档是()。

A、系统说明书B、评审报告C、开发合同D、可行性报告 3.下面哪句话最准确地概括了结构化方法的核心思想()A、由分解到抽象

B、自顶向下,由细到粗,逐步抽象 C、自下而上,由抽象到具体

D、自顶向下,由粗到细,逐步求精 4.参加系统分析的人员不包括()

A、系统分析员B、程序员C、系统设计员D、业务人员和领导 5.系统设计时()

A、按用户要求划分子系统B、按领导要求划分子系统 C、按逻辑功能划分子系统D、按机构划分子系统 6.原型化方法一般可分为三类,即()A、探索型、开发型、直接型 B、探索型、实验型、演化型 C、灵活型、结构型、复杂型 D、目标型、实验型、探索型

7.比较常见的电子商务模式B2C(或称B to C)是指()A、消费者之间的直接电子商务

B、企业与直接个人消费者间的电子商务 C、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 D、以上都不对

8.一般情况下,可将管理分为三个层次,即高层、中层和基层,其中高层管理属于()。

A、战术级管理B、战略级管理 C、控制层管理D、作业层管理

9.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是信息系统开发时常用的方法,按其生命周期特征,它应属于()。A、螺旋模型 B、喷泉模型 C、混合模型 D、瀑布模型

10.一个合理的模块划分应该是内部联系()。A弱B强C独立D简单

三、判断题

1.中继器、网桥、路由器、网关都属于局域网互连设备。()2.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方法之一是对用户合法身份的确认和检验。()3.会编写程序就能够开发管理信息系统。()4.当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问题是技术问题。()5.任何组织内部均存在有一个管理信息系统。()6.数据库管理系统也应根据用户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和设计。()7.现代企业进行业务流程重组一般需要有信息技术的支持。()8.一个组织内各部门的信息需求在范围、内容、详细程度和使用频率等方面有差别。()9.在系统切换方式中,直接切换方式比较适合设备和人员培训费用较少、属于低风险的方式。()10.实体代码的设计与程序的编写都是在系统设计阶段完成的。()

四、简答题

1.简述系统分解的目的和原则。

2.请画出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模型,并说明各阶段的主要内容和文档。3.简述系统设计的目的、任务和方法。4.简述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试题库3

一、填空题

1.三种常见的数据模型为:①、②和③。

2.结构化的开发方法将系统的开发分为以下四个阶段:①、②、③、④。3.计算机网络由①、②两个子网构成。

4.数据流程图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元素:外部实体、①、②、③。5.在管理信息系统中,MRP的中文含义是:①、BSP的中文含义是:② 6.系统实施中的系统切换方式主要有:①、②及③。7.U/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主要有:①、②及③。

二、选择题

1.业务信息主要提供给企业的()人员使用。A.高级管理B.中级管理C.基层管理D.其他

2.数据库的数据都存放在一台计算机中,并由它统一管理和运行的数据库系统称为()。

A.分布式系统B.单用户系统C.集中式系统D.共享式系统 3.在表单文件的扩展名中,()为表单的备注文件。A.SCX B.SCT C.FPT D.DBF 4.下列()符号不能作为Visual FoxPro中的变量名。A.ABCDEFG

B.K1234 C.12ASD

D.xyz 5.将逻辑值赋给内存变量X的正确方法是()。

A.X=”T”B.STORE ”T”TO X

C.X=TRUE

D.STORE.T.TO X 6.Visual Foxpro 中的索引文件分为单索引和复合索引文件,复合索引文件的扩展名为()。

A.IDX B.NDX C.EDX D.CDX 7.执行下列三个命令后,输出结果是()。A=CTOD(”05/23/99”)B=CTOD(”05/03/99”)? B-A A.20 B.–20 C.„05/20/99‟ D.„05/-20/99‟

8.对于用文字说明的信息,长度在()个字节以内的可以使用字符型字段。A.128 B.254 C.256 D.512 9.在Visual FoxPro的命令窗口中,利用()命令,可以退出系统的环境。A.QUIT B.EXIT C.CLOSE D.USE 10.通用字段内容的输入,可以用鼠标双击该字段的“gen”,也可以按()。A.Ctrl+Home B.Ctrl+W C.Ctrl+End D.Ctrl+V

三、判断题

1.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要解决系统“干什么”,同时也要解决系统“如何干”等问题。()

2.业务流程分析主要是为了描述现行系统的物理模型()

3.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合成系统,但计算机并不一定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条件()

4.系统切换的方式有多种,其中最安全的是直接切换()5.巧合内聚是指模块内各成份之间的联系紧密()6.系统测试的目的就是要证明程序没有错误()

四、问答题

1.试述信息处理的内容和现代企业对信息处理的要求。2.对比系统开发的主要方式,说明各种方式的优缺点。3.试述在系统分析阶段进行系统初步调查的内容。试题库4

一、填空题

1.管理信息系统的三要素是:①、②、③。

2.信息是经过①_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它对接收者的_②_具有价值。

3.计算机的网络的功能有①、②、③和分布处理。4.管理信息一般分为三级:①、②、③。

5.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包括四部分内容:①、②、③、④。6.传统DSS有三个主要部件:①、②、和③。

7.在管理信息系统中,MRPⅡ的中文含义是:①、ERP的中文含义是:②。

二、单项选择题

1.在一个关系R中,所有的非关键字字段之间,不存在传递依赖关系,那么我们称它是()A、第一范式B、第二范式 C、第三范式D、以上都不是

2.在系统设计中使用U/C矩阵方法的主要目的是()A、确定系统边界B、确定系统内部关系

C、确定系统与外部的联系D、确定系统子系统的划分

3.下列工作哪些都属于管理信息系统实施阶段的内容?()A、模块划分,程序设计,人员培训

B、选择计算机设备,输出设计,程序调试 C、可行性分析,系统评价,系统转换 D、程序设计,设备购买,数据准备与录入 4.系统分析报告的主要作用是()

A、系统规划的依据B、系统实施的依据C、系统设计的依据D、系统评价的依据 5.系统调试时,当程序全部调试完成后,首先应作的事是()A、系统试运行B、系统正式运行C、编写程序文档资料D、系统交付使用 6.MRPII的实质是一种()

A、计算机模式B、数学模式C、管理模式D、数据库模式

7.某企业建立了生产、销售、人事等从基层到高层的MIS,这种MIS的结构为()A、职能结构B、横向综合结构C、总的综合结构D、纵向综合结构 8.下列不属于传统的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是()A、BSP B、SST C、CSFD、MRP 9.计算机设备的购置应在()

A、系统开发之前B、系统分析阶段 C、系统设计阶段D、系统实施阶段 10.下列关于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信息不因共享而减少所以要大力提倡信息的无偿共享

B、信息的价值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少

C、所有的信息都应该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 D、管理信息的等级越高,它的精度就越高

11.系统实施中的系统切换方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直接切换B、并行切换 C、分段切换D、分时切换

12.管理信息系统概念的正确描述之一是()A、由计算机、网络等组成的应用系统

B、由计算机、数据库等组成的信息处理系统 C、由计算机、人等组成的社会技术系统

D、由计算机、数学模型等组成的管理决策系统 13.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的功能包括()

A、查询、定义、数据操纵功能B、查询、定义、数据操纵和控制功能 C、定义、数据操纵和控制功能D、查询、数据操纵和控制功能 14.下列信息系统中最先将资金流纳入整个系统的是:()A、时段式MRP

B、MRPIIC、闭环式MRP

D、ERP 15.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存取的最小单位是()A、字节B、数据项C、记录D、文件

三、名词解释

1、数据库的三模式结构

2、原型法

3、客户机/服务器

4、数据库的逻辑设计

5、项目管理

四、简答题

1、请简述面向对象法开发系统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

2、如何进行系统功能结构的划分?子系统和模块划分的方法有哪几种?

3、模块分解的原则是什么?

4、什么是程序的通用性?在设计上有哪些主要的方法?

5、制定数据分布策略的原则是什么? 试题库5

一、选择题 1.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的技术目标,是实现()基于计算机的自动化。A.系统分析B.系统设计C.系统开发各阶段D.程序编制

2.在系统开发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直接参与执行的工作包括:系统分析和()。

A.系统运行、评价B.系统调试C.编写程序D.系统设计 3.新系统的目标和范围的确定工作属于()的工作内容。A.现行系统详细调查B.总体规划和可行性研究 C.新系统逻辑模型建立D.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4.总体规划和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初步调查的内容有:企业和环境概况和()、开展系统开发的资源情况,以及企业领导、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对系统目标和范围的看法,对系统开发工作的态度。

A.信息处理状况B.系统目标和范围C.用户需求D.企业发展战略

5.系统总体方案中,对系统运行环境的描述,内容包括: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及条件;管理思想及管理方法更新的设想;管理体制改革及组织机构;和()。A.职能调整的设想B.管理工作程序的制定

C.管理标准的制定D.管理人员职责的重新划定 6.事务流程图的描述对象是()。

A.一项业务B.一项业务或一组相互关联的业务 C.多项业务D.一项信息处理过程

7.数据流程图是对原系统进行()的工具,也是用来描述新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

A.描述B.分析和抽象C.综合D.调整

8.数据字典中的条目有以下6种形式: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贮;();外部实体。

A.数据载体B.转换功能C.处理功能.D.数据说明

9.数据流程图是表达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及各功能的处理逻辑决策树、决策表等可作为其说明和补充。

A.数据字典B.数据功能格栅图C.事物流程图D.可行性分析报告 10.每个模块有自身的任务,只有接受到()的调用命令时才能执行。A.下级模块B.上级模块C.同级模块D.数据模块

二、填空题 1.管理信息定义为:经过加工处理后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影响的()。2.管理信息按决策层次分类。可分为三类:战略信息、()和()。

3.计算机应用对企业管理现代化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如下六个方面,即:管理体制合理化,管理方式有效化,管理效果最优化,基础数据科学化,()和管理劳动性质的变化。

4.管理工作标准化和程序化,是计算机应用于管理的必须具备的()。

5.企业进入管理信息系统阶段以后,信息系统的开发就不能只模仿或照搬()分散处理信息的方式。也不是各个单项的信息系统的(),而是要求将企业看作一个整体,应用()的方法,建立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

6.系统规划阶段提出的总体方案,基本内容应包括下述四个方面:系统目标与范围的描述和系统运行环境描述;计算机系统选型要求;()。7.模块间的信息联系方式,称为()。

8.为了构造好关系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常常需要将低级范式分解为若干个(),这个过程称为关系规范化。

9.硬件配置应考虑的原则是:目的性、先进性、配套性和()。

10.代码的校验位可以发现抄写错误、()、双易位错、随机错误等。

三、名词解释 1.信息:

2.信息的不完全性: 3.系统(System)

4.系统建模(System Modeling)

四、简答题

1.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2.ERP的含义是什么,它与MRPII有什么关系? 3.简要说明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及主要内容。4.简述C/S的特点。试题库6

一、选择题

1.模块的分解应使每个模块()。

A.外部互相之间的信息联系紧密B.执行更多的功能 C.内部处理相对独立D.内部自身联系紧密

2.以转换为中心结构的模块,可分解为三部分:输入、()、输出模块。A.调度B.处理C.查询D.打印

3.在计算机系统中,()都应该有代码。

A.每个人B.每件事、物C.每个部门D.每个实体

4.代码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它是实体明确的、唯一的标识;2)编码后不仅能简化程序,而且()。

A.准确B.可靠C.处理效率高D.修改容易

5.在一般信息系统运行中,绝大部分信息错误是产生于()。

A.程序错误B.输出错误C.操作错误D.原始数据的采集和输入错误 6.程序设计的任务是()。

A.画出程序框图B.实现数据库设计

C.编出实现系统功能的源程序D.给出程序任务书

7.源程序的质量要求,主要体现在源程序的()、可读性、可测试性和可维护性。A.正确性B.可扩展性C.可转换性D.兼容性

8.()的职责是研究企业对信息的需求;指导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确定系统维护与修改方案。

A.程序设计员.B.系统操作员C.维护人员D.系统分析员

9.管理信息系统的质量控制主要防止来自()的设计错误、管理不善、工作人员处理错误等而采取的保护措施。

A.系统外部B.系统软件C.硬件系统D.系统内部

10.管理信息按决策层次分类。可分为三类: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A.流动信息B.固定信息C.报表信息D.业务信息

二、填空题

1.管理信息系统MIS是英文:Management()System的缩写。

2.将CAD、CAM、MIS等不同类型的子系统集成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称为(3.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程序的流向是由用户控制的。)。4.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属于系统工程的范畴。按照系统论的一般原理,系统具有目的性、()、相关性和环境适应性等特征。5.系统测试的对象不仅仅是源程序,而是整个()。

6.系统评价主要由:()评价、性能评价及经济效果评价等方面组成。

7.评价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经济效果,应从直接经济效果和()两方面来分析。8.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工作方式是()。

9.数据库是按一定结构存储在计算机中相关数据的()。

10.数据流程图既是对原系统进行分析和抽象的工具,也是用来描述新系统()的主要工具。

三、简答题

1.请阐述计算机用于数据管理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并说明每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2.何谓原型法?它有哪些主要特点?

3.试述数据和信息的概念,并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4.什么是数据模型?数据库有哪些常用的数据模型? 5.何谓系统的生命周期?分析系统生命周期法的优缺点。试题库7

一、选择题

1.管理信息通常按管理活动的层次分为三级()A.计划级、控制级、操作级B.高层决策级、中层决策级、基层作业级 C.战略级、战术级、作业级D.战略级、战术级、策略级 2.决策过程的四个阶段是()A.收集、情报、选择、实施B.情报、选择、实施、评价 C.情报、设计、选择、评价D.情报、设计、选择、实施 3.数据的逻辑组织形式有()A.顺序组织、直接组织、链表组织B.链表组织、树型组织、直接组织 C.顺序组织、树型组织、网状组织D.网状组织、树型组织、链表组织 4.数据库的数据模型是指()A.数据项之间的联系形式B.记录型之间的联系形式 C.文件之间的联系形式D.数据之间的联系形式

5.在计算机的数据处理中,文件的组织方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种()A.层次文件、网状文件、关系文件B.链表文件、树型文件、网状文件 C.顺序文件、索引文件、直接文件D.磁盘文件、磁带文件、光盘文件 6.管理信息系统概念的正确描述之一是()A.由计算机、网络等组成的应用系统

B.由计算机、数据库等组成的信息处理系统 C.由计算机、人等组成的社会技术系统

D.由计算机、数学模型等组成的管理决策系统 7.对决策支持系统的正确描述之一是()A.能代替人进行决策的一类信息系统

B.主要支持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决策问题 C.系统内有数据库和模型库,且采用数据驱动 D.只能支持高层领导决策

8.数据字典的内容不包括()A.数据流B.处理逻辑

C.数据管理机构D.数据存储

9.数据流图中的外部实体是指()A.与系统无关的单位和个人

B.与系统有数据传递关系但不属于系统本身的人或单位 C.系统的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 D.上级部门或外单位

10.数据流图的组成不包括()A.输入B.外部实体 C.处理D.数据存储

二、填空题

1.在利润计划模型中有两个输入变量,一个是销售额,另一个是_____。

2.在企业管理中,信息系统能辅助各种管理职能,如利用信息系统进行预测,则可支持管理中的_____职能。

3.为了使收集的信息适用于计算机处理的形式,必须代码化,信息代码化被称之为_____。

4.整理数据或用某些方法安排数据是_____。

5.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一个复杂性的人—机系统,而且是一个_____系统。6.面向对象方法所具有的继承性提高了软件的_____性。

7.在MIS开发方法上,能充分发挥用户的积极性,及早发现系统开发中的问题,适用性较高的开发方法是_____。

8.绘制数据流程图采用自顶向下,_____的方法。

9.管理上的可行性是管理人员对开发MIS的_____和_____方面的基础工作。10.物理设计涉及许多有关计算机上实现的_____。

三、名词解释 1.信息系统 2.原型法 3.数据流程图 4.区间码 5.供应链

四、问答题

1.什么是数据库?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和传统文件的区别是什么? 2.试述面向对象方法的特点。

3.试述系统分析的任务和工作内容。4.简述系统总体设计的内容。5.简述系统实施的主要内容。试题库8

一、选择题

1.可行性分析的内容包括()A.业务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决策上的可行性 B.技术上的可行性、业务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 C.经济上的可行性、技术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 D.经济上的可行性、业务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 2.在系统流程图符号中,表示()A.处理B.脱机操作

C.手工输入D.人工操作

3.用于存放具有固定值属性的数据,需要长期保存并不断更新的文件,称为()A.后备文件B.主文件 C.工作文件D.处理文件

4.用TV-C-25代表25寸彩色电视机,这个代码属于()A.顺序码B.区间码 C.助忆码D.尾数码

5.来源性收集数据方式是指()A.用仪器直接输入得到数据B.从已有资料中获取数据 C.直接访问得到的数据D.直接观察得到的数据

6.购置计算机系统的原则是能够满足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要求,并且()A.选择最先进的配置B.具有一定扩充余地 C.价格低廉D.操作方便

7.对于大型程序设计来说,首先应强调的是()A.运行效率B.可维护性 C.开发成本D.使用方便

8.新系统的第一次评价,应该在()A.系统投入运行后立即进行B.系统投入运行一段时间后进行 C.系统验收的同时进行D.系统验收之前进行

9.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在结构上比决策支持系统增加了()A.知识库和方法库B.模型库和知识库 C.知识库和推理机D.数据库和推理机 10.电子商务系统的基础是()A.决策支持系统B.电子数据交换 C.商业信息系统D.财务信息系统

二、填空题

1.信息是关于_______的可通讯的_______。

2.数据库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_______。

3.数据处理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处理方式,二是_______处理方式。4.管理信息系统成功的关键包括管理方法的_______,领导者的重视和主要管理者的支持以及建立本单位自己的_______队伍。

5.将信息系统发展的过程归纳为6个阶段的模型称为_______模型。

6.管理业务调查包括系统环境调查、_______调查、功能调查和_______调查等。7.详细调查包括_______调查和_______调查两大部分。

8.如果一个系统的处理方式是_______式的,则既可以用单机系统,也可以用网络系统。

9.用两台同样的计算机同时做同样的工作,称为_______系统。10.每秒钟执行作业数称为系统的_______。

11.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两种基本类型的通信网络是_______网络和_______网络。

12.为了检验程序的正确性,在测试时不仅需要正常数据和异常数据,还需要使用_______数据。

13.群体决策支持系统类型包括决策室、局域决策网、_______和_______。

三、问答题

1.什么是数据库?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和传统文件的区别是什么? 2.试述面向对象方法的特点。

钢卷尺全部合格 篇7

抽查结果:全部合格。

红榜

卷尺的起源

在世界科技发明史册上,中国发明了世界第一卷尺,发明地在安徽省的古徽州(今黄山市)。世界第一卷尺是程大位(1533-1606年)于1578年左右发明的,他当时把它称作“丈量步车”,程大位因此被誉为“卷尺之父”。

据《明史》记载,明神宗万历六年(1578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下令全国清丈土地,并将“土地丈量”与“一条鞭法”作为其推行改革的重要措施。从程大位编著的《直指算法统宗》中获悉,程大位亲自参加了这次大规模的清丈土地工作。在此之前,“古者量田较阔长,全凭绳尺以牵量”,不但劳动强度大,而且差错率较高。因此给发明家提出了课题,逼迫他苦思冥想去创造一种崭新的丈量工具。他在设计说明中说,他的创意来自木工使用的墨斗。

“丈量步车”较之当今的钢卷尺、皮卷尺显得庞大许多,但从其原理、构造、用途和用法来看,又令人不得不承认它就是卷尺的雏形。它由木制的外套、十字架,竹制的篾尺,铁制的转心、钻脚和环等部件组成。篾尺收放均从外套的匾眼中进出,钻脚便于准确插入田地测量点,环便于提携。更为珍奇的是程大位发明的卷尺不但有实物,《直指算法统宗》第三卷中有完整的零件图、总装图、设计说明和改型说明等全套书面资料,这在世界发明史上是相当罕见的。根据这套资料,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木工都能很方便地仿制出来。

卷尺的分类、特征和工作原理

分类

卷尺的主要类型为钢卷尺,其次是纤维卷尺,就是大家常常看到的皮尺,很多人说是布尺,还有就是腰围尺(裁缝尺/量衣尺都属于此类)。在我国的南方和香港地区通常称卷尺为软尺或者拉尺。其材质是PVC塑料和玻璃纤维,玻璃纤维能防止在卷尺的使用过程中被拉长。

特征

1.卷尺变形太大不会失效。卷尺里的发条很长,它完全放松到完全缩紧区间很大,卷尺的全部行程包括其中,两头都留有余量,所以卷尺不会失效。

2.拉1m长和拉2 m长,拉力没什么区别。卷尺的发条很薄,缩紧时的变形量也很小,所以反作用力很小,拉尺时几乎感觉不到力的变化。

工作原理

上一篇:实习客服培训总结下一篇:风景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