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2024-08-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共8篇)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篇1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是指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所确认的或体现的、反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特征的、具有普遍指导作用的基本准则。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与具体原则的区别主要表现

(1)基本原则是环境保护法的根本准则,贯穿于整个环境保护法,统帅环境保护法飞各

项制度及规范;具体原则是某个或某些环境保护法制的一般准则,适用于特定的范围。

(2)基本原则体现环境保护法的根本价值和基本原理,是环境保护立法、执法、守法及

研究环境保护法的总的指导思想;具体原则直接反映的是特定的价值,仅仅是特定领域好环节的指导思想。

(3)基本原则是国家环境保护基本政策的最集中体现,反映的是国家对环境资源问题的总体要求;具体原则所体现和反映的是国家在某一具体领域的环境政策。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原则的特征

(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须由法律所确认或体现。

(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必须反映环境法的特点。

(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必须是贯穿于整个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的、具有普

遍意义的指导性原则。

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1)协调发展原则

(2)预防为主原则

(3)合理开发利用原则

(4)污染者付费、受益者补偿原则

(5)公众参与原则

协调发展原则又叫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原则,是指环境保护欲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可持续发展被定义为寻求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和欲望,而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和欲望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人类需求和欲望的满足是发展的主要目标

(2)人们的消费标准好生活水平必须限制在生态承载能力的范围内

(3)可持续发展要求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不应危害后代人满足其基本需要的能力。

(4)人口增长会给自然资源增加压力,因此,应保持人口的稳定。

(5)在发展过程中,人类对自然系统的干扰不应当威胁生命支持系统。

(6)可持续发展要求公平地分配有限的自然资源,特别是对于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应

考虑将自然资源耗竭减少至最小限度,其耗竭的速率应尽可能较少地妨碍未来世代的选择权好机会。

(7)可持续发展要求保护生物多样性。

协调发展在我国的贯彻

(1)协调发展原则作为国家活动的总体战略方针,贯穿于各级政府的综合决策好计划调

控中。

(2)协调发展原则贯穿于整个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和环境法制建设。

(3)协调发展原则贯穿于整个环境立法、司法和执法活动中。

在环境立法、司法及执法活动中,要以协调发展原则为指导,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预防为主原则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的简称,是指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要 把防止产生生态问题放在首位,事先采取防范措施,防止在生产、生活等人类活动中对生态环境、自然环境造成污染、破坏,防止生态失衡,做到防患于未然;对不可避免的或已经发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应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合理开发利用原则是指人们在开发利用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应当把开发利用与保护结合起来,以达到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要切实保障合理开发利用原则的实施,需要采取的措施

(1)人类必须按照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特点击客观生态规律进行开发利用。

(2)坚持自然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资源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

(3)注重运用市场机制好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办法来引导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好保护。

(4)依靠科技进步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污染者付费、受益者补偿原则是指地环境造成污染的单位和个人,有责任对其污染源和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治理;自然资源的利用人或受益人应当对自然资源的权利人或生态服务提供人给予补偿。

污染者付费、受益者补偿原则的意义在于,明确了承担治理污染好生态补偿费用的责任主体,这对于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1)污染者付费、受益者补偿原则有利于促进各企业事业单位加强环境资源管理,积极

采取措施防止其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2)实行污染者付费、受益者补偿原则,可以为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筹集到相应的基金。

(3)污染者付费、受益者补偿原则体现了社会公平和环境正义。

公众参与原则是指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依靠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公众有权参与解决生态问题的决策过程,参与环境管理并对环境管理部门以及单位、个人与生态环境保护有关的行为进行监督。

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原则的发展

(一)种际正义原则是指地球生物圈内的所有物种都是生命共同体的成员,具有存在价值

和内在价值,人类只是地球生物圈共同体中的普通成员,而非生物圈的主人,人类应当尊重其他生物生存和存在的权利。

(二)代际公平原则是指人类的不同世代之间应公平地享有地球权利并承担地球义务的原

则,或者称之为代间权原则。

(三)生态优先原则是指在处理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问题上,确立生态环

境保护优先的法律地位,作为指导调整生态社会关系的法律准则。

我国生态法理应确立生态优先原则的主要理由

(1)生态优先原则是当今世界上生态法的发展趋势。

(2)协调发展原则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成为‘经济优先原则’的代名词。

(3)鉴于目前我国经济30年来持续快速增长,者极大地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改善了国

民的生活条件,也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案例题

某化工厂是一家生产化学添加剂的企业。2004年,该厂通过了区环保局环境影响评估审批。在废水处理设施验收合格后,正式投入生产。2007年,该化工厂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企业利润,在未向环保局申报的情况下扩建了加工精制3-硝基、4-氨基苯酚(NAP)工艺和设备,但是污染防治设施没有相应改造,在投入生产使用前也未履行相应的审批手续。扩建的设备投入使用后,因原废水处理设施无法处理大量的新增废水,造成处理池废水外溢和直接排放,污染了附近的河道。区环保局接到举报后对化工厂进行了现场检查。但化工厂以保守技术秘密为由阻拦环保人员进入生产车间,并拒绝提供扩建工程的任何资料。经环保局对排污口污水排放进行监测,表明污染物排放严重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问题:请说明该化工厂的行为违反了我国哪些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

答 1)该化学厂违反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即对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开发活动和各项规划,预先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提出环境影响及防治方案的报告,经主管当局批准才能进行建设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该厂扩建的加工精制3-硝基、4-氨基苯酚(NAP)工艺和设备属于对环境会产生影响的工程,应当按照法律规定,提出环境影响及防治方案的报告,经主管当局批准才能动工建设。

(2)该化学厂违反了三同时制度,即一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包括小型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自然开发项目,以及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的其他工程,其中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和其他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该化学厂扩建加工精制3-硝基、4-氨基苯酚(NAP)工艺和设备,但是污染防治设施没有相应予以改造,违反三同时制度。

(3)该化学厂违反了许可证制度。即凡是对环境有不良影响的各种规划、开发、建设项目、排污设施或经营活动,其建设者或经营者必须事先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查批准,颁发许可证后才可以从事该项活动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该厂在扩建有关设备以前并在未向环保局申报,获得许可证。

河南省某县农民张某,承包水库水面,用网箱养鱼,并租了一条水泥船和雇佣两个工作人员在水库中日夜看护,张某本人也经常住船看护。一天早晨,张某起床后,看到许多死鱼漂浮水面,且水面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张某意识到可能是水体受到某化工厂污染致鱼死亡,于是马上到县环保局要求察看死鱼现场。县环保局的工作人员说:根据〈水污染防止法〉的规定,渔业水污染事故由渔政管理机构调查处理。于是张某又马上到负责渔政管理的水库管理局渔政管理站要求其调查处理死鱼事故。但渔政管理站的站长说,不可能是污染致鱼死亡,所以既不组织对水库水质进行监测,也不到现场调查死鱼情况。为了固定证据,张某只好让县公证处对其死鱼情况进行公证,证明死鱼损失达40万元。死鱼事件后不久,某化工厂就收到渔政管理站发出的因渔业污染事故罚款15万元的决定。由于缺乏渔政管理站的现场调查监测资料,张某无法向排污者索赔,于是便以渔政管理站不履行法定职责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以渔政管理站为被告的行政诉讼,要求其赔偿死鱼损失40万元。法院以渔政管理站不具有法人资格为由,让张某变更被告,但张某拒绝变更,于是法院裁定驳回张某的起诉。

问:(1)环保局工作人员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2)法院的裁定是否正确?为什么?

(3)张某应当通过什么途径解决死鱼损害赔偿问题?

答:

1、环保局工作人员的说法是正确的。因为《水污染防治法》第28条第2款规定,造成渔业污染事故的,由渔政管理机构调查处理。

2、法院的裁定是正确的。因为渔政管理站是水库管理局的下属单位,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张某应当根据法院的要求变更被告人。

3、在目前情况下,张某可以通过下列两条途径解决死鱼损害赔偿问题:以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为由,向法院提起以渔政管理站的上级单位水库管理局为被告的行政诉讼,要求其赔偿因不履行法定职责给张某造成的损失。对向水库排放废水的化工厂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其赔偿污染损失。

1996 年底 .某铁路分局在三十四中学西侧的铁路线弯擅自 修建

了一座公共浴池。这座浴池没有配置锅炉,而是利用蒸汽机车为其充气供热。每当充蒸汽时,机车便发出巨大噪声,犹如飞机起飞。更为严重的是,每隔三天机车就要排空残余的废气,排空的巨大响声犹如爆炸声,严重干扰了三十四中校园内的老师和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老师们多次向环保局反映,要求处理。1997 年 9 月市环监站经调查、监测证实,机车充蒸汽时发出的噪声为 72.4 分贝,所处区域为Ⅱ类混合区,严重超标。环保局向铁路分局下达书面通知,要求缴纳超标排污费,但铁路分局置之不理。1997 年 11 月,市环保局对铁路分局作出行政处罚 :(1)征收噪声超标排污费 18000 元;(2)缴纳滞纳金 1300 元;(3)罚款 3000 元。铁路分局不服,向上一级环保局申请复议。

1.铁路分局违反了哪些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

2.环保部门的行政处罚是否正确 ?为什么 ?

1、违反了《噪声环境保护法》,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影响了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2、个人认为环保部门的处罚是正确的。不过9月份的时候不应该是只缴纳排污费,还应限期治理。到期仍唯治理的,可进行罚款和缴纳超标排污费。对于事业单位情节较为严重者可在其工作单位进行行政处分。

.由内蒙古某电管局承建的准格尔发电厂,于2006年12月27日剪彩发电。准格尔发电厂在生产发电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粉煤灰。由于未设计和建设储灰场,粉煤灰和冲灰水直排到附近的龙王沟,致使排污口下游约7公里处的陈家沟准格尔煤炭工业公司及薛家湾镇水源地遭受严重污染,甚至下游约20公里的黄河支流也难免其害。据统计,从2006年12月底该厂投产至2007年12月准格尔发电厂共发电11亿度,燃用煤约6.9万吨,向龙王沟排放最后进入黄河的粉煤灰约1.3万吨,废水11.04万吨。这一严重污染事故,引起了当地群众的强烈不满。环保部门获悉此事后,决定依法对准格尔发电厂予以处罚。在收集该电厂违法事实的材料时,发现该电厂选址位于严禁建设工业项目的黄河河道滩涂区,且开工前未向环保部门报送有关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请问本案中准格尔发电厂的开工投产违反了哪些环境法律制度的规定?如果你是环保部门的执法人员,你将对准格尔发电厂采取哪些处罚措施并说明理由。

解析:本案中准格尔发电厂的开工投产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相关环境法律制度。

首先,准格尔发电厂的开工投产未设计防治污染的必要设施:储灰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十六条 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作为环保部门的执法人员,我将对准格尔发电厂采取罚款;对有关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政府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理由和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对违反本法规定,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处以罚款;情节较重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政府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对于准格尔发电厂的开工投产未设计防治污染的必要设施所导致的严重水污染,同时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相关规定:我也可以依据《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建设项目的水污染防治设施未建成、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主体工程即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直至验收合格,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最后,该电厂选址位于严禁建设工业项目的黄河河道滩涂区,且开工前未向环保部门报送有关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第八条的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规划),应当在该专项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前,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向审批该专项规划的机关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篇2

1. 自然资源的概念

自然资源, 顾名思义是指来源于自然界的自然条件、物质和能量。“资源”一词来源于经济学科, 是作为生产实践的自然条件和物质基础提出来的, 具有实体性。《辞海》把资源概括为“资财的来源, 一般指天然的财源”, 把自然资源定义为“天然存在的自然物, 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料。如土地资源、水力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等。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197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指出, 所谓自然资源是指一定时间和一定条件下, 能够生产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

自然资源具有两个本质属性:有效性和稀缺性。作为资源必须具有社会性的开发和利用价值。即自然资源对于社会的有效性, 在形式上表现为人类获取的自然物质和能量。资源又必须有稀缺性。只要是物质和能量, 就人类利用而言, 它总是在被消耗, 无疑就总会是稀缺的。资源的有效性刺激人们为了更好地生活而不断地开发和利用资源, 同时消耗资源;而稀缺性则迫使人类不断地发掘新资源, 寻求替代资源, 探索资源高效利用的途径。有效性展示出资源的功能性和适应性, 决定着资源的利用方向和特征;而稀缺性影响着资源的时空组合, 在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上具有特殊意义。

2. 环境与自然资源的界定

环境与自然资源这两个概念是不同的, 两者既有相近的特性也有不同的特点。说其有相近性, 是因为除了在两者的分类中有着重叠和交叉的地方外, 同时无论是环境还是自然资源都是以物质、能量或环境要素的形式出现, 都是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其区别性在于:自然资源一般说来是一个侧重于经济的概念, 侧重点是它的经济效用、经济价值、经济效益, 对资源的保护亦着眼于“量”的状态的维持, 其基本状态往往是以单个要素且以物化的形式存在;而环境, 则一个侧重于系统平衡的生态性概念, 是一个众多要素的综合体, 具有整体性、关联性, 往往以系统形式存在。作为人类社会共同保护的客体, 它的根本目标是维护人类环境系统的平衡, 保持生态环境系统的稳定, 是保护自然界“质”的状态。所以说, 环境与资源是既有相近性又有不同点的两个概念, 不能认为资源就是资源, 环境就是环境, 把两者绝对的区别开来, 也不能把环境和自然资源者两个概念交叉使用或相互代替, 更不能干脆把环境和自然资源合二为一, 而应该用辩证的观点来理解这两个概念。

二、我国环境保护法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第2条的规定: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合, 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同环境这个概念一样, 目前我国学术界不仅对“环境法”这个概念有多种说法, 而且关于它的称谓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学者将其称为“环境法”, 表述为:环境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并由国家强制保证执行的关于保护与改善环境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 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也有的学者认为:环境保护法, 是指调整因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 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还有学者把它称为:自然资源法, 是指调整人们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3]有的学者则称为:国土资源和环境保护法或环境和国土资源法, 认为国土资源主要就是自然资源, 即能够为人们所利用作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来源的自然要素, 一般包括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旅游资源等, 将国土法和环境法、自然资源法相等同。[4]还有的学者提出生态环境法, 认为生态环境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为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调整有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规范的总称。[5]总之, 现如今的学术界对“环境”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 从而导致“环境法”的概念也没有一个定论。

从立法成果来看, 自从1978年, 我国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首次将环境保护工作列入国家根本大法以来, 我国已经制定了以《环境保护法》为首的20余部与环境与资源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 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 在该法律体系下还分别形成了环境污染防治法、自然资源法和生态保护法三大类子法体系。

因此笔者认为, 我国环境保护法体系与我国自然资源的保护是一个母法体系与子法体系的关系, 环境保护法体系不仅规制了环境保护的专门问题, 也对我国自然资源的保护进行了规制。

三、环境保护法与自然资源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下的有机统一

可持续发展, 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在强调“五个统筹” (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的同时, 已经明确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环境立法思想。

现代环境科学已经证明, 环境与自然资源都是人类生活所必需的两种物质, 二者相互依存, 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破坏了环境往往会对自然资源造成破坏, 而对自然资源进行浪费与污染也往往会造成对环境的破坏。环境保护法与自然资源法在调整对象, 调整方法与立法目的上都有很多相重合的地方。于是理论界中有些学者主张将两法合并, 可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合并立法后往往会因片面强调保护自然资源的环境功能而弱化对其经济效能的保护, 从而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担心不无道理, 也非常有必要, 因为法律往往和政策、道德、人的思想认识密切相关, 不排除人们在制定法律、政策与执行法律、政策时过分强调生态保护中心主义或者过分强调经济优先主义, 这是受到现有的物质文化水平与现实条件制约的结果。目前,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已逐渐深入人心。因此, 在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的指导下所制定的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 其目的应该在于使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利用自然资源, 使环境、资源、经济、人口相协调发展, 而不是简单地把两项合并。

在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保护有机统一的基础上, 笔者建议将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更名为《环境与资源基本法》。理由是: (1) “环境与资源”既包含了环境也包含了资源, 即把二者相区别开来, 又将二者相统一, 这符合辩证思维的特点。 (2) “基本”, 说明了法律的效力等级。既将其与单行法律区别开来, 又给人以鲜明的感官印象。并且在我国已经有以“基本法”冠名的先例了,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3) “法”, 体现了它的适用范围和性质, 即全国范围内普遍适用的基本法。一方面体现了环境法在我国的重要的法律地位, 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应该有一部法律作为其最基本的法律基础, 而环境保护工作又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 国家需要有多方面的政策、原则、制度、措施的宣示;另一方面, 作为环境保护方面的核心法律, 它又是其他环境法律和法规的立法基础。

四、结语

总之, 自然资源既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保证, 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人均占有十分贫乏的发展中国家, 自然资源的科学管理和配置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以及可持续发展。由于我国的自然资源立法受计划经济影响较深, 在立法上片面强调国家对自然资源的行政监督管理, 忽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自然资源的配置作用, 因此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保护法体系对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以及对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等价值的综合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环境与自然资源是有相近性又有不同点的两个概念, 应该用辩证的观点来理解这两个概念。我国环境保护法体系包含了我国自然资源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环境保护法》对我国自然资源保护起到了一个总则的作用。本文阐述了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关系;提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将环境保护法与自然资源保护有机统一并对《环境保护法》进行修改的建议。

关键词:环境保护法,自然资源,科学发展观,关系

参考文献

[1]金瑞林.环境法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31.

[2]韩德培.环境保护法教程.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25.

[3]肖乾刚.自然资源法.法律出版社, 1992:3.

[4]马骧聪.关于环境法、自然资源法和国土法的思考.法学研究, 1989:82-86.

试谈保护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制建设 篇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以及一系列规章制度相继在我国确立起来。但是法制建设中的不足仍旧显而易见:立法有待完善;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与规章间协调性不足;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存在不适应之处。这些现存的问题需要我们对现有的法律法规加以修改和完善,主要可以从明确公民权利和义务、细化监管职权、协调环境与经济的关系三大方面加以着手。

一、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的现状

(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的成果

我国资源与环境的法制建设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较大的成果。第一步是1979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其中提出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基本方针。接下来到1982年又出台了“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的规定。到了1992年,我国制定的环境与发展的十大对策中明确提出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之后可持续发展一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选择,与之相关的战略和行动方案也陆续出台。

与环境和资源保护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一样,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体系的构建也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1.目前,我国环境保护的专门法律以及相关的资源管理的法律主要有:《水土保持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森林法》、《农业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等。

2.一大批环境与资源保护相关的单项法规相继制定,这其中既有出于实行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基本法和法律而出台的实施细则或者条例,又有为应对环境与资源保护中的新领域和新问题而出台的单项法规。比如《森林法实施细则》、《海洋倾废管理条例》、《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等。

3.在制定了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基础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方法标准和样品标准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我们的环境标准的法律体系。

4.地方性法规建设稳步推进。

5.积极参与环境与资源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先后缔结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核材料实物保护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数十项条约以及公约和协定。

(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1.立法有待完善

我国《环境保护法》在一些重要领域仍存在立法空白,如生物安全和土壤污染。同时,环境与资源的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处罚较弱,没有强制性手段,导致违法成本较低,难以真正起到震慑违法者的作用。在实际的贯彻执行中,又由于一些相关的配套法规的滞后,导致环境资源法律法规在操作上存在较多难点。另外,由于未能根据社会发展及时跟进,我们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对于一些新的保护理念和制度未能及时有效的吸纳。这些都是我们的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立法工作中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2.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与规章间协调性不足

当前我国处于同一层次或者不同层次的法律法规和规章间互相冲突的状况较为普遍,环境与资源保护中存在立法之间的不统一,这样就对有效推进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造成了严重的阻碍。譬如,我国《标准化法》规定强制性标准如果是由国家制定的则必须执行,要对违反标准者处以罚款甚至严重者追究刑事责任。然而,我国现行的环境法中只规定了超标排污的要缴纳排污费,并且不认为超标排污是违法行为,这就明显与《标准化法》规定的要求相违背了。法律体系内部寻找的不协调严重损害了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影响了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与效果。

3.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存在不相适应

由于我国相当一部分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立法工作是在1992年之前制定的,也就是仍然存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这样背景之下诞生的法律规定无可避免的带上了计划经济的特征。因而,与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例如,我国的环境资源被行政区划分割,这就是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延续。这样一种管理体制之下,就存在多个主体共同行使管理权,再加上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不同,对地方和部门利益加以平衡和限制的机制的缺乏会导致管理失效,乃至最终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二、对策与建议

(一)明确公民权利和义务

要保证资源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的有效性,就必须明确公民在环境资源保护中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让民众参与到法律体系的维护中来。这既要求对公民环境与资源的保护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作出原则性规定,又要及时制定一些具体的细则来对公民的这些权利的行使加以保障。

(二)细化监管职权

对于环境与资源保护部门“统一监管”的职权和一些其他行政机关“协同监管”的职权这两个大方面都要加以细化。再者就是建立环境保护相关行政机关的垂直领导的体系,同时加强各行政区域间的有效协调。如此便可减轻地方保护主义在资源与环境问题中的各种争议与分歧。

(三)协调环境与经济的关系

为对高能耗、重污染的行业的盲目扩张和无序发展有效地加以限制,我们的环境与资源保护在法制建设中就可以通过提高金融信贷领域的环境标准,提高其市场准入的环境门槛来加以实现。同时,可以调整目前有些过低的资源税,,对环保型的产品给予税收上的优惠,而对于“两高一资”则征收高税收。此外,也可以在调整贸易政策上下功夫,致力于改变单纯追求经济数量的增长的状况,有效地平衡贸易的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利益关系。

总之,环境与资源保護的法制建设虽然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在我国的环境与资源的保护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立法方面和协调性方面仍然存在很多不足,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与社会市场经济尚有颇多地方不相适应,所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完善和改进的。

【作者单位:辉县市环境保护局】

【参考文献】

[1]陈孝劲,郝举.环境保护与环境法制建设[J].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全国地学哲学委员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5(09)

[2]杨裕利.加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制建设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J].21世纪可持续发展之环境保护论文集,2001(04)

[3]张华生.浅谈我国环境与姿源保护法制建设[J].科学时代,2010(03)

[4]何沙,李桂东.透视我国环境与资源法制建设[J].油气田环境保护,2005,15(3)

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 篇4

摘 要: 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还处于“综合防治”阶段,没能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建立符合生态规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的调整社会与环境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现有的法律法规亟待修改和完善。环境管理上则偏重于微观管理工作,体制上“块块”管理,没有站在社会经济发展转变的角度,开展环境保护的管理工作和引导行业发展。解决资源环境问题,也不能仅仅单独对资源环境加以保护的问题去考虑,应当综合衡量环境与发展、科技进步与居民消费之间的生态系统,制订一系列具有指导性的、原则性的环境战略、法律政策。基于这种情况,本文从我国环境与资源的现状出发,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制建设。全文着重论述我国环境立法的修订与机构设置,以使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制体系畅通。

关键词: 环境;资源;保护;法制

引 言: 回顾中国改革开放近30年的环境保护工作,我们不可以否认的事实是:尽管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确立了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体系和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是,环境问题产生的速度仍然远远大于环境问题解决的速度。中国社会几十年间经历了西方国家几百年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在这数十年急剧恶化,中国大众深刻体会到“千山鸟已绝,深溪不见蓑笠翁”的环境现实。为什么会这样?现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究竟有那些不足之处?“保护环境防治污染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这种目的二元论在实践中是否可以做到协调和平衡?如何实现《“十一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相较2005年环境统计结果减少10%和“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左右的约束性指标。虽然2007年这两项指标 首次实现双下降,但任重道远,环境与资源保护形势仍然不容乐观。突发性的破坏大事件时有发生,这和我国的环境状况相关联,有一定的必然性。如何理解并坚持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的论断?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不以损害环境与资源为代价。本文试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逐一具体分析。

一、我国环境与资源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在追求GDP增长的同时,环境一直在默默承受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沉重负担。工业污染、洋垃圾的流入和处理、水污染、空气污染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沱江特大污染事故”、“福建屏南环境污染索赔大案”、“松花江水流域污染”、“太湖蓝澡”、“塔斯曼海轮污染案” 等一系列危害环境的典型事件。

(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1、大气污染状况。伴随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迅猛发展,空气污染日趋严重。由于我国以煤为主要能源,大气污染物中烟尘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大部分来源于燃煤,使得工业和人口集中的城市产生严重的大气污染。2006年,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588.8万吨,烟尘排放量为1078.4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为807.5万吨。全国酸雨发生频率在5%以上的区域占国土面积的32.6%,酸雨发生频率在25%以上区域占国土面积的15.4%。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能源,因此,控制煤烟型大气污染是我国大气污染的重中之重。同时,2006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已达4985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汽车1399万辆),城市机动车排放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2、水体污染状况。我国地表水总体水质属中度污染。在国家环境监测网监测的745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I-III类,IV、V类,劣V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40%、32%和28%。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和氨氮。七大水系中,珠江、长江水质良好,松花江、黄河、淮河为中度污染,辽河、海河为重度污染。太湖、滇池为劣V类水质,巢湖为V类水质。全国地表水总体水质形势仍然严峻,没有明显好转的迹象。

3、其它污染状况。2006年,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为15.20亿吨,比上年增加13.1%。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为1303万吨,比上年减少21.3%。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为9.26亿吨。2006年,全国近岸大部分海域水质良好,局部海域污染依然严重;远海海域水质良好。全国近岸海域一、二类海水比例为67.7%,比上年上升0.5个百分点;三类海水为8.0%,下降0.9个百分点;四类、劣四类海水为24.3%,上升0.4个百分点。全国海域共发生赤潮93次,较上年约增加13%,累计面积约19840平方公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遏制。

(二)自然资源减少失衡

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太大,致使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在世界平均值以下: 水资源为1/4(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但人均占有量2 200立方米,被列为世界13个贫水国之一),森林资源为1/10, 耕地资源为1/5(为美国的1/10), 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为世界人均的1/2。加之资源的分布不平衡,气候、地形条件的限制,以及多年来开发利用不尽合理、科学,造成资源的巨大损失和浪费.联合国《2002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指出,环境问题使中国损失GDP的3.5---8%。中国作为世界受污染最严重的国家,正处于十字路口,目前的路是“危险之路 ”。

(三)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保护和改善生活、生态环境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目标在实践中相冲突,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

1、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资源的不可持续性消耗。(1)我国工业“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资源型)特点显著,且产品出口较快增长很快,如2007年上半年,钢材出口量增长97.7%,钢坯增长40.9%。(2)产业政策的不合理。《2007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鼓励类第十三篇明确要加快汽车制造业的发展。而在《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中,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篇第十九条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2,3,4,5)款也明确了加快汽车制造业发展。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大力发展作为消费主义驱动器的汽车工业,是否可行,有待讨论。(3)产品过度包装,回收利用少。由于没有针对性的法律规范,引发的资源浪费现象涉及普通生活方方面面。一盒巨大的保健食品礼盒,只有中间位置摆放着几个小巧的瓶状物;一盒大红袍茶叶,包装得更为繁琐,除了外层的手拎袋和雕花木盒,还有内层的两个独立的小木盒以及盒内包衬的黄色绸缎、造型精美的密封罐,最后才是装在塑料包装袋内的茶叶„„。2007年8月26日,首次提交审议的国家性法规《循环经济法(草案)》针对过度包装仅做出了原则性确定。

2、节能环保新产品的缓慢发展。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关系民众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我国常规能源资源仅占世界总量的10.7%,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水平。在能源供应拉响警报的同时,各个城市的“亮化”工程毫无顾虑的美化着夜空。节能灯具、太阳能电池、风能、地热资源、小型水电、生物质能能源的开发和使用进展缓慢,缺乏政府大力支持。

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制现状

(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相关规定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是指由国家制定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改善环境的各种法律规范所组成的相互联系、互相补充、内部协调一致的统一整体。

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主要包括下列几个组成部分:

1、宪法关于保护环境资源的规定

2、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

3、环境资源单行法规

4、其他部门法中关于保护环境资源的法律规范。

(二)立法中的不完善

自《环境保护法》1989年修改至今近20年。面对日益恶劣的自然环境,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是覆盖领域不全,存在着一些重要的立法空白,如缺少土壤污染、生物安全、遗传资源保护、核安全等。而据报道,中国的入侵物种占世界危害性入侵物种的50%。由于法规、政策的实施作用范围广,影响深远一旦有误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环境法律配套滞后,不易操作、原则性规定多,影响了法律的贯彻执行。在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法》中虽然明确规定了公众参与,却没有明确参与范围。大项目或污染重的项目,各级政府可以重视把关,中、小型建设项目却不在“评价”之列。而这些中、小项目不可能都建在园区,有些甚至紧挨居民区,却没有明确标准规定公众参与范围,使基层环保部门难以操作。3,许多新的制度与理念未能体现。排污权交易都没能在法律中规定。4,对当前环境问题针对性不强,缺少一部专门约束政府行为的环境法律。如地方保护问题等。5,环境法律法规中的处罚力度弱,缺乏强制手段,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建设单位未依法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擅自开工建设的,由有权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补办手续;逾期不补办手续的,可以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建设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的规定,江苏罚款的数额极其有限,最低的仅在1万元以下,而江苏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最高只可决定20万元以下的罚款,超过20万元的,必须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如此处罚力度,对于大的项目犹隔鞋搔痒,客观上甚至有鼓励违法之嫌。

三、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制建设

社会快速发展与污染加剧、自然资源减少相伴随,现有法律没有很好的协调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提出,环境保护要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只有在法律、财税、金融、信贷等公共管理和服务领域普遍地建立起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体制,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才更能有力和规范,才更能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影响。同时,环保部门的各项监管措施才更能有效得到落实并产生强有力的作用。从法制建设的角度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完善:

(一)加快现有法律体系的完善与顺畅

我国已基本形成的环境体系偏重于污染后的治理,未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落到实处。法律上虽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许可证等一些预防性制度,但这些制度本身的规定都不十分完善,缺乏必要的配套法规,并且也有浓厚的末端控制痕迹。要从根本上解决这种状况,当务之急应着眼于:

1、在现行《宪法》中增加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可持续发展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为基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和环境保护是紧密联系的,他们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应在国家的根本大法中得到体现。1982年10月28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自然宪章》就指出:“每种生命形式都是独特的,无论对人类的价值如何,都应得到尊重,为了给予其他有机体这样的承认,人类必须受行为道德准则的约束。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生命有赖于自然系统的功能维持不坠,以保持能源和养料的供应。”

2、重新审视《环境保护法》。我国环境保护法制定已达20多年之久,经过几十年的施行,已与当今环境防治要求不相符合,应尽早修改。(1)立法目的二元化,即既要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又要促进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平衡很难把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后一目的占据了优势。有鉴于此,应明确环境保护法的终极价值目标是“人与自然和谐”。建议以“人与自然和谐”替换原第1条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2)确立有效的政府环境责任制度体系,建立细化、可操作的责任追究机制。(3)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保证环境政务公开,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4)建立有效的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扩大公众参与环境事务的范围。(5)赋予公众环境诉权,建立健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6)加大处罚力度,赋予环保部门行政强制权(限期、限产、停排、查封、扣押、没收),提高法定罚款上限(最高为100万元)。

3、加强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地位和其它单行法规的修订。(1)环境影响评价法是从源头防治污染的关键,却势单力薄,收效甚微,环评范围狭窄。而放眼国外,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将该制度扩展到战略层次。80 年代末,战略环评开始为全球广泛接受,作用于战略实施全过程(政策、计划、规划、项目),新的环评体系逐渐形成。如今,美国政府已经编制了好几百部“战略环境影响报告”。而在我国如影视拍摄、自然保护区及名胜古迹的参观游览活动等,在目前都尚未纳入。不过,在地方法规中曾有一次不错的尝试。如2006 年 5 月,黄山市依据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制定的《黄山风景区管理条例》规定,在黄山境内景区拍影视剧必须先进行环境评估和论证,否则将被禁止拍摄。(2)环评法规定的法律责任承担存在不足,客观上有鼓励建设单位违法之嫌。(3)部分单行法规急需修订。如《水土保持法》1991颁布、《矿产资源法》1996年修正、《海洋环境保护法》1982年颁布,都早已不能适应现今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趋势。

4、环境经济政策。人的环境利益分为经济、资源、生态、精神四大类,环境与资源的使用是有价值的,应当实行有偿使用。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的《21 世纪议程》明确提出:在决策中把环境与发展综合起来(Integration of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in Decision-making)。因此,环境保护中的经济措施更为必要。具体要重视以下几方面:(1)调整税收政策。对“两高一资”产业高税收,对环保产品给予税收优惠,调整现阶段过低的资源税。(2)资本市场的调节。通过在金融信贷领域建立环境标准提高准入门槛,可以有效地限制高耗能、重污染行业无序发展和盲目扩张。此前,环保总局和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推出的绿色信贷政策就是一个有益的尝试。(3)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将环境外部的不经济性内部化,优化环境容量资源配置。(4)贸易政策调整。改变我国单纯追求数量增长,忽视资源约束和环境容量的发展模式,平衡好进出口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利益关系。(5)建立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变资源低价、环境无价的认识误区,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考虑、综合决策。

(二)倡导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可以有效地制约政府的自由裁量权,确保政府公正,合理地行使行政权力。公众参与要求政府机关在做出有关环境的决定之前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并予以适当的考虑。公众的不同意见可以帮助决策机关及早发现问题,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增加政府环境决策和管理的公开性、透明度,使政府的环境决策与管理更加符合民意和反映实际情况;同时公众也将能充分了解政府环境决策的理由和依据,使普通民众的意愿能够得到充分表达,从而能够认同有关行政机关的环境决策,减少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冲突,使有关决策得到顺利实施。公众参与的方式是多样的,当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民间环保组织NGO(非政府组织)成为政府和社会的桥梁。据介绍,我国目前民间环保组织已有2700多家,近年来这些组织日趋活跃,成为连接政府与公众的纽带。

2、新闻媒体对环境的深度关注,使得破坏环境的行为赤裸裸的曝露在公从的视野下,为我们所熟知的有影响环境事件中都有媒体的身影。不久前围绕厦门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PX项目 之争。最终市政府不仅邀请200名市民代表,面对面征询意见,且遵照了大多数的意见砍掉了巨大的环境隐患,让公众体察了政府对民意的重视。但若是没有媒体的广泛参与,很有可能我们只能在某一次重大环境问题反思中才能知晓PX项目。

3、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倡导公众参与环保。减少和拒绝一些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消费行为。如减少和拒绝一次性用品(筷子、杯子、纸巾、袋子)的消费;节约用水、用电、用油;反对奢侈豪华的生活方式。

结 语:环境法的基础是人的利益需求的多样性和环境满足人类多种需求的能力,环境问题发产生的本质原因是人类在追求和实现生存和生活质量的利益要求时单纯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环境生态利益所导致的。近年来不断发生的环境事件,表明公众基本生存权、健康权日益普遍受到侵害,突出了中国环境法制度体系的缺失和弊端,迫切需要修改现行法律体系,完善法制建设。唯有如此,才可确保每个人享有一种富有自然美的自然资源的权利、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 以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活情趣的权利。

参 考 文 献

1.《国家环保局2006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007-06-19。2.《国家统计局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篇5

A、是我国的基本国策B、有利于经济发展

C、对于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有重要作用D、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2、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有()

A、人口基数大B、新增人口多

C、男女性别比失衡D、人口素质偏低

3、下列对计划生育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A、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制定的基本国策

B、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目前的一切工作的中心

C、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目前条件下解决人口问题的惟一正确选择

D、实行计划生育,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材料一:由于长期沿用以追求增长速度、大量消耗资源为特征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在由贫穷落后逐渐走向繁荣富强的同时,我国自然资源的消耗也在大幅度上升,致使非再生资源呈绝对减少趋势,可再生资源也呈现明显的衰弱态势。

材料二:首部中国环境绿皮书——《2005:中国环境危局与突围》指出,目前,我国1/3国土已被酸雨污染,主要水系30%成为劣五类水,60%的城市空气质量为三级或劣三级,市民呼吸不到清洁的空气。

材料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你认为怎样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重点复习资料 篇6

第一章

绪论

1、“人类环境”这个概念是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

2、人类环境的概念

人类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天然的和人工改造过的各种自然因素的综合体。

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关于环境的定义和范围

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定的环境的范围同环境科学中的环境的范围并不完全相同,这是因为:

(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把环境作为法律的保护对象看待的。

(2)从环境科学的理论来说,一切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环境要素、成分、状态都是人类环境系统的组成部分,都是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

(3)人类环境的结构具有相关性。

4、生态学的概念

生态学的概念,是德国人伊.海克尔在1866年提出的。它是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目前,生态学的范围已超出了生物学,扩大到其他领域。生态学的任务就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与机理。

5、生物放大的定义

在环境科学里,把同一食物链上某些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在生物体内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称为“生物放大”。

6、生态系统的的定义和功能

生态系统,是指自然界里由生物群体和一定的空间环境共同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综合体系。

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通过食物链进行的。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周而复始地循环,被反复利用的现象。

第二章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概述

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

(1)综合性。保护对象的广泛性和保护方法的多样性,决定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一个极其综合化的法律部门。环境保护的范围、对象、调整的社会关系更加广泛,所采取的法律措施也具有综合性。

(2)技术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采取了大量的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环境标准、控制污染的各种工艺技术要求等包括在法律体系之中,具有很强的技术性。

(3)社会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公益性,最明显的体现了法的社会职能的一面。

(4)共同性。环境问题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各国的环境法有较多的可以相互借鉴的东西。

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特征

(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有通过人与人的关系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调整对象)

(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一种思想社会关系,但决定这种思想关系的除了社会经济基础外,还有自然因素;

(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具有广泛性。

第三章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产生和发展

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产生阶段的特点

18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这一阶段是公害发生期,也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产生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为:

(1)西方国家早期的环境立法,主要是针对当时的环境污染,即大气和水的污染,防治范围比较狭窄。

(2)立法措施主要是限制性的规定或采用治理技术,较少涉及国家对环境的管理。

2、1893年的美国与英国的“太平洋海豹案”第一次确认,国家无权对其管辖权以外的自然资源主张管辖权,要求对国家管辖权以外的自然资源给予适当保护和保存。

3、1935年,美国与加拿大之间的特雷尔冶炼厂烟雾争端是第一个跨界污染引起环境责任的案例,第一次确立了一国对损害他国环境的行为承担国际责任的原则。

4、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发展阶段的特点

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是西方工业化国家公害发展和泛滥时期,这一时期的环境立法有两个重要特点。

(1)许多国家加快了环境立法的步伐,制定了大量环境保护的专门法规,从数量上说,远远超过其他的部门法。

(2)制定了一些新的环境法规,使环境法调整的对象和范围更加广泛。

5、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完备阶段的特点

20世纪70年代至今,这一时期的环境立法有如下特点:

(1)为了提高国家对环境管理的地位,很多国家在宪法里增加了环境保护的内容,有的国家把环境保护规定为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能;

(2)不少国家制定了综合性的环境保护基本法;

(3)各国环境政策和环境立法的指导思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发生了根本转变,采取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政策和措施;

(4)把环境保护从污染防止扩大到对整个自然环境的保护,加强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保护的立法;

(5)法律“生态化”的观点在国家立法中受到重视并向其他部门法渗透。

(6)环境立法的完备化和对环境保护这一社会关系的全面调整,使环境法从传统法律部门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6、西周颁布的《伐崇令》是中国较早的保护水源、森林和动物的法令。

7、秦朝的《秦律.田律》对水道、森林、野生动物等的保护做了明确的规定。

8、唐朝的《唐律》中设有“杂律”一章,更详细、更具体的对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做了规定。

第四章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体系1、1989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

2、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大体可分为:土地利用规划法、环境污染防治法、自然保护法、环境管理行政法等。

3、环境标准

我国的环境标准分为国家环境标准、地方环境标准两级,另外还有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主要适用于尚未制定国家环境标准,但又必须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规范领域。

我国的环境标准有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及环境基础标准。其中在我国环境标准中数量最多的是基础标准、方法标准和样品标准。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有关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相关规定

(1)关于国家和集体所有的土地、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矿藏等自然资源,一方面规定了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受法律的保护,同时也规定了使用单位或个人有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的义务。

(2)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动、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邻方造成妨碍或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

(3)对公民人身权利的保护方面,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由于污染环境而危害公民生命和健康的行为,应该属于民事侵权行为。]

(4)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危险的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5)《民法通则》对侵害公民身体造成损害,进行赔偿的范围做了规定。

(6)《民法通则》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民事权利的一般诉讼时效为2年,最长为20年。

第五章

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

1、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指导原则

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指导原则,是指为实现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的目标,在法律上充分体现环境与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在起草、修订或修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草案的过程中,对立法者具有指导意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其中包括:尊重和体现生态规律的原则;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原则;突出运用环境经济学方法的原则。

2、生态学的基本规律

(1)“物物相关”律。即自然界中各种事物之间有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改变其中的一个事物,必然对其他事物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

(2)“相生相克”律。即生态系统中,每个生物种都占据一定的位置,具有特定的作用,相互依赖、彼此制约、协同进化。

(3)“能流物复”律。即在生态系统中能力在不断的流动,物质在不停的循环。

(4)“负载定额”律。即任何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大致的负载能力上限。

(5)“协调稳定”律。即只有在结构和功能相对协调时生态系统才是稳定的。

(6)“时空有宜”律。即每一个地方都有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组合,构成独特的区域生态系统。

3、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这一概念最初是又挪威前首相布兰特朗夫人领导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于1987年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首先提出的。在报告中,可储蓄发展是只“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解释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发展,其目的是为了增进人类的福利,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

(2)要实现发展满足需要,但同时应当为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而限制某些行为,不至于因为当代人类的发展而危害满足后代人类发展所需要的物质基础。

(3)应当把经济发展与生态的可持续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6、突出运用环境经济学方法的原则的含义

突出运用环境经济学方法的原则,是指在进行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时,应当将环境效益的损益分析方法和对法律规范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分别运用到对开发行为的预测、评价、管理以及拟定(或即定)法律制度的设计与分析之中,作为指导(修订或决定)法律以及确立法律规范的理论基础,以真正通过立法实现社会、经济、环境三方面效益的均衡和综合决策。

7、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体制

(1)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2)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除了有关环境保护法律的实施细则或者实施条例外,还有《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理》等国务院行政法规;

(3)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以及较大的市及其常委会可以指定地方性法规;

(4)国务院各部门可以制定规章,省级人民政府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制定地方政府规章。

第六章

国家对环境与资源的管理1、1983年12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制定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统筹兼顾、同步发展的方针。

2、环境管理的概念

环境管理是国家采用行政、经济、法律、科学技术、教育等多种手段,对各种环境影响的活动进行规划、调整和监督,目的在于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维护生态平衡。

3、环境管理的原则

环境管理是国家管理职能的一个组成部分。环境管理除了遵循国家管理的一般性原则外,还要根据环境管理的特点,遵循一些特殊的原则。主要包括:

(1)综合性原则,在管理措施和手段中,需要采取行政、经济、法律、科学技术、宣传教育等多种形式,具有高度综合性。

(2)区域性原则,我国复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各地区的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分布、管理水平差别很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3)预测性原则,必须掌握环境状况和环境变化趋势,进行经常性的科学预测。

(4)规划和协调原则,指定环境规划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实行有效的环境管理的重要方式。环境管理不是环境保护的专门机构能够单独完成的工作,需要进行各部门的协调和监督。

第七章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1)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

(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3)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的原则;

(4)公众参与原则。

2、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实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原则。

3、如何贯彻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

(1)把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制定环境保护规划。

(3)把环境保护纳入有关部门的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中。

4、为什么说在处理环境问题上,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是极为重要的?

因为:

(1)环境污染和破坏一旦发生,往往难以消除和恢复,甚至具有不可逆转性。

(2)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以后,再进行治理,从经济上来说是最不合算的,往往要耗费巨额资金。

(3)环境问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可变性很大,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又有一种缓发性和潜在性,再加上科学技术发展的局限,人类对损害环境的活动造成的长远影响和最终结果,难以及时发现和认识,但到后果一旦出现,往往为时已晚,无法救治。

5、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原则

公众参与原则,是指环境法律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事业,保护他们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依法进行监督的权利。也称为环境保护民主原则。

第八章

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

1、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

(1)土地利用规划制度;(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3)“三同时”制度;

(4)许可证制度;(5)征收排污费制度;(6)经济刺激制度;

(7)其他重要环境保护制度。

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概念

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经主管当局批准才能进行,这就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2002年我国专门制定了《环境影响评价法》。

3、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意义

(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改革,它可以把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起来;

(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贯彻“预防为主”原则和合理布局的重要法律制度;

(3)从法理上说,把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一种强制性的法律制度,是民事侵权法律原则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里的运用。

4、不征收排污费的三种情况

(1)向城市污水集中吃力设施排放污水,按规定缴纳污水处理费的;对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达到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排放的水,不征收污水排污费。

(2)对机动车、飞机、船舶等流动污染源暂不征收废气排污费和噪声超标排污费。

(3)对建成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设施或场所并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不征收固体废物排污费。

5、经济刺激的几种形式

(1)财政援助;(2)低息贷款;(3)税收;(4)征收排污费。

6、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

2006年2月22日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规定,公众参与环境评价实行公开、平等、广泛和便利的原则。对依法应当征求公众意见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应当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规定,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编制公众参与的篇章。这就是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的法律规定。

7、其他重要环境保护制度

(1)物质循环与清洁生产制度;(2)限期治理制度;

(3)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度。

8、物质循环与清洁生产制度

从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看,当某些污染物质进入环境且超过环境容量的最大负荷时,就会发生环境污染。对已经产生的污染,实行末端控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应当在物质的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废弃等各个环节均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进入环境,使得物质从开发利用到废弃回收各个环节循环再生,这样就能够减轻物质进入环境造成的环境污染或破坏,清洁生产制度,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由于物质循环的目的是促进社会经济的循环,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因此,从宏观经济管理的角度出发,也将物质循环与清洁生产制度统称为循环经济制度。

第九章

自然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

1、自然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

(1)自然资源权属制度;(2)自然资源规划制度;(3)自然资源调查和档案制度;(4)自然资源许可制度;(5)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2、自然资源权属制度的概念的内容

自然资源权属制度,是法律关于自然资源归谁所有、使用以及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谁承担的一系列规定构成的规范系统。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自然资源所有权;一是自然资源使用权。

3、1954年《宪法》明确规定:“矿藏、水流,有法律规定为国有的森林、荒地和其他资源,都属于全民所有。”

4、按自然资源的主体,自然资源所有权可分为: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个人所有权。在我国,自然资源所有权的客体是无限的,国家可以取得并成为任何自然资源的所有权;集体所有权的客体是有限的,矿产资源、水资源、野生动物资源和城市土地资源都不能成为集体所有权的客体;我国基本上没有完整意义的自然资源个人所有权,只存在某自然资源个别部分的个人所有权,其取得方式主要是开发利用和继承。

5、自然资源费的分类

(1)开发使用费,即单位或个人直接开发、占用、利用、使用自然资源时所交纳的费用。

(2)补偿费,是为弥、修复、更新自然资源的减少、流失或破坏而向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者收取的费用。

(3)保护管理费,是为解决培育、维护、管理自然资源的费用支出而向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者收取一定的费用。

(4)惩罚性收费,是行政机关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者不按照规定要求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而让其缴纳的带有制裁性质的费用。

6、渔业、狩猎权等是不能转让的,在一定范围内,矿权、林权可转让,经济林、用材林的使用权可因破产、抵债而变更。土地使用权可因合同内容变更而变更。

7、有偿使用制度的概念和作用

有偿使用制度,是指国家采取强制手段使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单位或个人支付一定费用的一整套管理措施。这一制度的建立,具有多方面意义和作用。

(1)有利于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

(2)有利于为开发新的资源筹集资金,并有利于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恢复;

(3)有利于保障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十章

环境标准

1、环境标准的概念和性质

环境标准是国家为了维护环境质量、控制污染,从而保护人群健康、社会财富和生态平衡,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各种技术规范的总称。其性质主要表现为:

环境标准具有规范性;(2)环境标准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3)环境标准的制定要经授权,由有关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颁发。2、ISO系列环境管理标准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纷纷以环境法律和标准为由拒绝或抵制不符合本国环境法律要求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为此国家社会出现了以产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控制为中心的新一轮市场竞争。在这个背景下,国际标准组织(ISO)于1987年制定并在世界范围内实施了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标准。1992年又组织制定了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ISO9000和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设立的目的在于实现自由贸易和环境保护的统一,既不因为环境管制而影响资源贸易,又不至于因为自由贸易而增加环境成本。

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适用的对象,是所有与环境利用行为相关的主体,包括企业事业单位、地方政府、法人团体、社会组织等。

3、环境标准的法律意义

(1)环境质量标准是确认环境是否已被污染的根据;

(2)污染物排放标准是确认某排污行为是否合法的根据;

(3)环保基础标准和方法标准是环境纠纷中确认各方所出示的证据是否是合法证据的根据。

第十一章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

1、行政责任的概念及构成要件

行政责任是指违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和国家行政法规所规定的行政义务或法律禁止事项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作为构成行政责任必备的条件有:

(1)行为的违法性;(2)行为人的过错;(3)行为的危害后果;

(4)违法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2、民事责任的概念及构成要件

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违反民事义务或侵害他人的财产权利或人身权利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其构成要件有:

(1)无过错责任原则;(2)行为的违法性;(3)损害结果;(4)因果关系。

3、免责条件,是指因环境污染造成他人财产和人身损害时,因有法律规定的免除责任的条件而不承担民事责任。

4、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排除危害、赔偿损失、恢复原状。

5、追究民事责任的程序——行政处理、司法解决两种。

第十二章

环境污染防治法概述

1、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概念

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是指由于人类生产、生活等活动产生的已知或者未知的某些物质进入环境,导致环境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特性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环境质量下降、自然生态改变、生物物种减少或灭绝以及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环境的有效利用或破坏环境的现象。

2、我国环境污染防治法的体系

(1)海洋污染防治法;(2)大气污染防治法;(3)水污染防治法;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5)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6)反射性以及其他危险物质污染防治法。

第十三章

大气污染防治法

1、针对大气污染物及其产生设施实行的控制

(1)推行清洁生产,对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实行淘汰制度,(2)推广实行清洁能源技术或措施,改善燃料质量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措施;

(3)加强区域性大气污染防治,实行酸雨和二氧化硫控制区划定制度;

(4)实行逐步减少生产和使用含铅汽油的措施。

2、对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行为的行政处罚

为保障《大气污染防治法》各项制度措施的具体施行,该法在法律责任一章专门对违法行为所应当承担的行政法律责任做出了规定,其中,针对不同的违法行为,分别规定了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或者除以罚款等行政处罚措施。

第十四章

海洋环境污染防治法

1、海洋环境的监管体制的主要内容

(1)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主管全国海洋环境的保护工作;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检查本行政区内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并主管防止海岸工程和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环境保护工作。

(2)国家海洋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海洋环境的调查、检测、监视,开展科学研究,并主管防止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和海洋倾废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环境保护工作。

(3)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负责船舶排污的监督和调查处理,以及港区水域的监视,并主管防止船舶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环境保护工作。

(4)国家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负责渔港船舶排污的监督和渔业港区水域的监视工作。

(5)军队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军用船舶排污的监督和军港水域的监视工作。

2、海洋生态保护

《海洋环境保护法》对海洋生态的保护主要从两个方面作了规定,即特殊海洋区域保护和对海洋生态有影响的行为的管制。特殊海洋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中包括国务院和沿海地方人民政府采取措施保护特殊的海洋生态系统以及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海洋自然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设立海洋自然保护区;设立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洋自然保护区,是指以海洋自然环境和资源保护为目的,依法把包括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海岸、河口、岛屿、湿地或海域划分出来,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凡具有特殊地理条件、生态系统、生物或非生物资源及海洋开发利用特殊需要的区域,可以建立海洋特别保护区,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和科学的开发方式进行特殊管理。

第十五章

水污染防治法

1、设立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的有关规定:

(1)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依法划定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

(2)禁止向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水体排放污水;

(3)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已设置的排污口,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限期拆除或者限期治理。

第十六章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声环境质量标准

0类标准:昼间50dB,夜间40

dB。使用于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1类标准:昼间55dB,夜间45

dB。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

2类标准:昼间60dB,夜间50

dB。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3类标准:昼间65dB,夜间55

dB。适用于工业区;

4类标准:昼间70dB,夜间55

dB。使用于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

2、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基本制度

(1)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单位,应当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并缴纳排污费;

(2)对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的区域内造成严重环境噪声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限期治理;

(3)对于在城市范围内从事生产活动确实需要排放偶发性强烈噪声的,必须事先向当地公安机关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当地公安机关还应当就此向社会公告;

(4)在对环境噪声进行检测方面,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建立环境噪声监测制度,制定监测规范,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网络。

3、对违反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行为的行政处罚措施

(1)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排污费的,可以给予警告或者处以罚款;

(2)对经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可以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处以罚款,或者责令停业、搬迁、关闭;

(3)对违法未经当地公安机关批准,进行产生偶发性强烈噪声活动,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或者处以罚款;

(4)对建筑施工单位违法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的集中区域内,夜间进行禁止进行的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的,由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并处罚款等。

第十七章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1、固体废物管理的原则

(1)对固体废物实行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三化”原则)

(2)对固体废物实行全过程管理;

(3)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管理。

2、《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的其他禁止性规定

(1)禁止擅自关闭、闲置或者拆除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设施、场所。确有必要的,须经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批准,并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环境。

(2)在国务院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禁止建设工业固体废物集中贮存、处置设施、场所和生活垃圾填埋场。

3、关于防止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的特别规定

(1)实行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制;(2)实行危险废物识别标志制;

(3)实行危险废物经营许可制;(4)关于危险废物的处置规定;

(5)有关危险废物发生污染事故时的强制应急措施和处理规定。

第十八章

放射性污染防治和其他危险物质管理的规定

1、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的规定

放射性污染防治立法所要控制的对象,就是人工放射性辐射源及其物质以及从事放射性活动的人为活动。

2003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了《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规定,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实行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严格管理、安全第一。

第十九章

自然资源保护法概述

1、自然资源的种类和特征

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被用来改善生产和生活状态的物质和能量。可分为耗竭性资源和非耗竭性资源。

自然资源的特征表现为:

(1)自然资源具有可使用性;(2)自然资源具有相对性;

(3)自然资源具有整体性;(4)自然资源具有地域性;

(5)自然资源具有有限性。

第二十章

土地资源保护法

1、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即国家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三类。

2、保护耕地的主要措施

(1)实行耕地占有补偿制度;(2)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

(3)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4)节约使用土地,禁止闲置、荒芜耕地;

(5)鼓励合理开发未开发利用的土地;

(6)鼓励土地整理,防止土地破坏和污染,提高耕地质量。

3、土地复垦的责任原则是“谁破坏,谁复垦。”

4、基本建设过程中破坏的土地,土地复垦费用从基本建设投资中列支;

生产过程中破坏的土地,土地复垦费用从企业更新改造资金中列支;

经复垦后直接用于基本建设的,土地复垦费用从该项基本建设投资中列支。

第二十一章

水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法

1、水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

(1)水资源国家所有原则;(2)全面规划、综合利用的原则;

(3)节约用水原则。

2、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有关规定

(1)对水资源进行综合科学考察和调查评价;

(2)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实行统一规划;

(3)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遵循相关原则;

(4)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5)水运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6)水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

3、水土流失区域的主要治理措施

(1)因地制宜,综合治理;(2)鼓励和支持农民治理;(3)明确治理责任。

4、水资源保护的主要管理制度]

(1)水资源规划制度;(2)水资源中长期规划制度;

(3)用水总量控制制度;(4)水功能区划制度;

(5)饮用水源保护区制度;(6)取水许可制度;

(7)征收水资源费的制度;(8)用水收费制度。

第二十二章

森林资源保护法

1、关于林权的规定

(1)我国森林法把林权分为国家林权、集体林权、机关林权和公民个人林权;

(2)部分森林、林木、林地的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也可以依法作价入股或者作为合资、合作造林、经营林木的出资、合作条件。此使用权包括:①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林地使用权;②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使用权;③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的林地使用权;④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森林、林木、林地的使用权。

2、退耕还林制度

退耕还林后的承包经营权期限可以延长到70年。

退耕还林的对象是(1)水土流失严重的耕地;(2)沙化、盐碱化、石漠化严重的耕地;(3)宜林荒山荒地;(4)生态地位重要区域内的耕地。

退耕还林的基本原则是生态优先原则。

在退耕还林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2)政策引导和农民自愿退耕相结合,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

(3)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综合治理;

(4)建设与保护并重,防止边治理边破坏;

(5)逐步改善退耕还林者的生活条件。

第二十三章

草原资源保护法

1、关于草原纠纷的处理

由当事人本着互谅互让、有利团结的精神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有关人民政府处理。全民所有制单位之间、集体所有制单位之间以及全民所有制单位和集体所有制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或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或县级人民政府处理。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通知起一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二十四章

渔业资源保护法

1、我国渔业生产的基本方针是以养殖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

2、关于渔业养殖和捕捞作业的规定

(1)实行渔业养殖使用证制度;(2)鼓励和扶持外海和远洋捕捞;

(3)实行捕捞许可证制度;(4)限定捕捞场所、时间、方法和工具。

第二十五章

矿产资源保护法

1、国家对国家规划矿区内的矿产资源、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内的矿产资源、国家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实行有计划的开采。

2、法律关于集体和个体采矿的规定

国家对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实行积极扶持、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鼓励集体矿山企业开采国家指定范围内的矿产资源,允许个人采挖零星分散资源和只能用做普通建筑材料的砂、石、粘土以及为生活自用采挖少量矿产。矿产储量规模适宜由矿山企业开采的矿产资源、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和国家规定禁止个人开采的其他矿产资源,个人不得开采。

第二十六章

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

依照《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为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必须从野外获取种源的,应当向野生动物管理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

依照《野生植物保护法》的规定,未定名或新发现并有重要价值的野生植物,禁止出口。

第二十七章

特殊区域环境保护法

自然保护区氛围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自然人进入;缓冲区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禁止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性活动;自然缓冲区外围为实验区。

第二十八章

国际环境法概述

1、国内环境法与国际环境法的关系

(1)国内法与国际法的关系问题上,一方面是一个重要的国内法问题,另一方面也是一个重要的国际法基本问题。

(2)我国宪法对国际法在国内法律体系中的效力没有明文规定,但是在一些全国性的立法中有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国际条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这一规定包含三层含义:①国际条约可以直接适用,不需要国内立法机关将其转化为国内法;②国际条约具有优先于我国国内法的效力;③对于国际条约中我国声明保留的条款,仍适用国内法的规定。

(3)由于我国宪法没有明确的规定,还不能说这是完全确立的规则,只能说这是在作出上述规定的立法范围内适用的原则。

2、国际条约是国际环境法最主要的渊源,其次包括国际习惯、一般法律原则、辅助性渊源和“软法”。

3、1913年在伯尔尼签订的《关于建立保护自然国际咨询委员会的文件》。

1972年6月的斯德哥尔摩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通称《斯德哥尔摩宣言》),第一次概括了国际环境法的原则和规则。

1982年内罗毕召开的人类环境特别会议,通过了《内罗毕宣言》。

1992年的里约会议通过了《里约宣言》。

了解三个宣言的内容及作用。

第二十九章

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1、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2)人类共同利益原则;

(3)国际环境合作原则;(4)共同但有差别的责任原则;

(5)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特殊情况和需要的原则。

(6)各国环境主权和不损害管辖范围以外的环境的责任原则。

2、国际环境法实施的手段与方法

(1)命令——控制措施。指那些由政府通过法律或行政手段制定,并且以公权力作为后盾监督和强制措施的环境保护方面的规则、标准。包括:①环境标准;②环境影响评价;③风险评估;④许可证;⑤限制或者禁止性措施;⑥环境管理方面的措施。

(2)经济刺激制度。指政府利用经济手段来引导或抑制市场参与者的决策和市场行为,以期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在国际条约中规定、使用比较多的是保险、弹性许可证和联合履约、标志。

(3)综合污染防治措施。指以消除或至少减少任何可能造成污染的物质为目的的预防性措施,尤其是根据物质、产品的周期,从其生产、生产到最终消灭进行全过程管制,有时被称为“从摇篮到坟墓”的管制。

第三十章

国际环境与资源的法律保护

1、环境与资源的国家法律保护条约的种类

(1)大气与外层空间的环境保护;(2)海洋环境保护;

(3)淡水资源保护;(4)废弃物与有毒有害物质和行为的国际管制;

(5)生物多样性保护;(6)两级和世界遗产保护。

2、淡水资源的保护国际条约、协定主要有:1966年的《国际河流利用规则》(《赫尔辛基规则》)、1992年的《21世纪议程》、1997年《国际水道非航行使用法公约》。

《国际河流利用规则》是淡水资源保护方面最早、最经常被引用的国际文件,第一次全面对当时已有的保护世界淡水资源的相关国际法规则作出编纂,同时对国际河流的利用提出指导性原则。

《21世纪议程》对淡水资源的开发、管理和利用提出了一系列的综合性方案。

欧洲国家签订的《保护和利用跨界水道和国际湖泊的公约》适用于所有缔约国与非缔约国的境内的跨界河流和湖泊。

《国际水道非航行使用法公约》是这一领域最中要的多边条约,宗旨是实现国际水道的利用、开发、养护、管理和保护,为了当代和后代的利益促进国际水道的最佳和可持续的利用。

3、《巴塞尔公约》的内容及特色

(1)公约要求出口国必须得到废物过境国事先的、知情的和书面的许可之后,才可以出口废物。

(2)公约要求对越境废物的移动采取符合环境保护的合理方式进行管理。

论煤炭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篇7

关键词:煤炭资源,环境保护,绿色开采

1 引言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据统计, 中国的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约占70%, 根据目前的情况而言,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 煤炭依然是我国的主要能源。近年来, 矿区煤炭资源的开采、洗选、深加工及利用等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绝大多数的矿区在开采之后, 强烈的人类活动严重破坏了原来的生态平衡, 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如使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土地资源遭到破坏, 煤炭资源开采还将诱导各种地质灾害, 造成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因此, 科学合理地开采和利用煤炭资源, 及时有效地处理矿井涌水、矸石淋溶液等污水;充分利用煤矸石及开发复垦技术;切实完善煤炭行业的环境保护法规政策, 以减轻甚至避免煤矿区环境问题的恶化。

2 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形成的主要环境问题

煤炭资源开发形成的环境问题是随着煤炭和矸石的采出, 矿井水、洗选排水、矿区生活污水及矸石淋溶液的排放而引发的, 主要问题是土壤环境的破坏, 水环境、大气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2.1 煤炭资源开发破坏土壤环境

煤炭开采过程中直接挖掘形成的大坑及矸石等废弃物如直接外排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 还可能引起土壤退化、水土流失加剧等环境问题。

降雨时煤矸石堆场产生的淋溶废水渗透到土壤环境中, 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增加, 从而破坏了土壤的理化性质, 危害周边的土壤环境。

另外, 煤炭资源开发形成的采空区会诱使地面塌陷及地裂缝的产生。地面塌陷及地裂缝在严重破坏各类建筑物和各种设施的同时, 也使得土壤质量下降。

2.2 煤炭资源开发污染水环境

矿区煤炭资源开发从勘探到开采都会对水环境产生污染和破坏。在煤炭资源开采前的勘探过程中, 钻探使用的化学泥浆材料会污染到水环境, 钻探中留下的钻孔, 若封闭不良会直接破坏水资源的平衡。

矿井水和矿区生活污水无较好的处理排放是地表水受到污染的主要原因。矿井水的水质特征除悬浮物浓度较高外, 矿化度及总硬度液较高, 有的已超过农业灌溉的水质标准。如乌鲁木齐河上游的南山矿区就是典型的例子, 乌鲁木齐市的水源, 乌鲁木齐河水质中硫化物超标, 经分析与上游煤炭资源开发有关。另外, 由于过去各矿区在开发中投入不足, 重开发轻保护, 矿石生活、生产区环境脏、乱、差, 生活污水及其他的污染物未经处置直接进入外环境, 严重污染了地表水源。

工地产生的生活污水, 矿井水及矸石淋溶液等污水, 不仅会对周围地表水体产生影响, 而且可能会直接通过岩溶通道污染地下水, 威胁到饮用水源地和供水水源。贵州省黔西县西北部金坡乡境内的白岩脚煤矿, 由于煤矿的开发建设, 人类活动的增强, 已经直接和间接地使得该区的地下水污染问题加剧。

2.3 煤炭资源开发影响大气环境

煤炭资源开发而排出的瓦斯及地面矸石堆的自燃对大气环境造成了污染。目前我国煤矿开发产生的瓦斯, 仅有很少一部分集中回收用于发电、民用等, 其余约95%都排放到大气中。对于瓦斯直接排放不仅污染大气环境, 还造成资源的浪费。对于矸石在地面堆积, 不仅会形成扬尘, 污染大气环境, 还可能由于矸石堆自燃后能量长期积聚, 形成高温热源, 遇水易形成水煤气而发生爆炸, 造成更大的灾害。

3 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对策

3.1 科学合理地选用煤炭资源开发技术

为了实现煤炭的高效开采与生态环境可持续改善的统一, 走“绿色开采”之路是必然选择。其技术的形式主要有:保水开采技术;建筑物与土地保护技术;煤与瓦斯协调开采技术;洁净开采技术;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矿区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等。目前绿色开采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如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区, 就地取材, 尝试利用流动的沙丘作为采空区的填充材料, 既有效地阻止地表塌陷, 又使被破坏的地貌得到了恢复, 从根本上解决了地面流沙侵袭灾害, 减少地表及地下水渗漏, 保护生态环境。

3.2 充分利用煤矸石及开发复垦技术

煤矸石的露天堆放, 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 还对土壤环境, 水环境等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对煤矸石进行综合利用显得非常重要, 煤矸石的综合利用途径有发电、造砖、制陶瓷和陶粒制品、制水泥、路基填充等。通过政府的倾斜政策, 提高煤矸石的利用率, 逐渐走向工业固体废弃物集约化、产业化、资源化。

利用筛选的生物和活性土壤微生物来处理复垦土地表面, 加快土壤中有机物质的聚积, 从而改善土壤的质量。而开发复垦技术, 使其应用到采矿区的土壤中, 是当前矿区土壤环境修复的重要研究方向。

3.3 及时有效地处理矿井水、洗选排放等污水

矿井水, 洗选排放水, 矿区生活污水等污水的及时有效地处理, 已成为煤炭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可将矿井水作为电厂及选煤厂循环水的补充水,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此外, 矿井排水的矿化度采用目前常用的去除办法, 如电渗析、反渗透、离子交换等方法, 经处理达标排放的污水, 可回用到矿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及生态环境建设, 以节约水资源。

3.4 切实完善煤炭行业的环境保护法规政策

煤炭行业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应该贯穿于煤炭的生产、加工、运输、消费的全过程。为了切实完善煤炭行业环境保护的法规政策, 保证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应做到以下四个方面:其一是大力推广洁净煤技术, 走煤炭清洁利用之路, 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的产生,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其二是建立和完善煤炭行业环境监管机制, 加强环境执法, 使环境保护法规政策落实到位;其三是建立和完善煤炭行业环境保护投入机制, 鼓励各煤矿企业使用煤炭清洁生产技术;其四是提倡节能优先, 提高能源效率。通过山西省等地区的探索与实践, 煤炭资源管理得到加强, 矿山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明显,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初步形成。

4 结语

煤炭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能源之一,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因此, 加强煤炭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势在必行。只有坚持开发、保护和治理相结合, 只有处理好煤炭资源开发, 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关系, 才能保持煤炭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才能使人与自然走向和谐。

参考文献

[1]康荣.煤炭可持续开发与利用的环境控制政策问题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 2011:52-54.

[2]周涛, 闫和平.煤炭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J].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1, (21) :40-41.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篇8

关键词:地质勘察;灾害防治;矿山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社会生活对矿山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矿山产业的发展,然而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矿山灾害的发生机率。地质勘察作为矿山生产的基础性工作内容,其对于矿山的安全生产产生关键性印象。为了能够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做好对矿山地质勘察及勘察灾害的防治工作意义重大。

一、矿山地质勘察主要内容

1.矿山生产地质勘察

矿山生产勘察是地质勘察的主要工作类型,其主要目的有两个,其一是通过准确的地质勘察,来全面掌握矿山条件,制定科学的矿山生产方法及工艺措施,以确保安全生产。其二是在地质勘察基础上,实现对矿山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贫化损失。

矿山生产勘察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矿山生产前的地质勘察,这一环节工作内容主要是对采区内主矿体上盘、下盘、深边部平行,分支以及盲矿体的确定,全面掌握矿床位置的地质及水文条件,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矿产综合生产利用研究,在实现对矿山资源的最充分利用的同时,做好对后备储量的增加,延长矿山寿命。第二阶段是矿山生产过程中的补充勘察,这一环节工作内容主要是对矿山现有矿区范围内对矿产资源进行勘察,实现矿产资源储量级别的提升。与此同时补充勘探还能够实现对矿山进行探边摸底,为深部找矿与外围找矿提供支持。

2.矿山接替资源勘察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对其进行勘察,能够在主要开采资源面临采空时,及时的寻找到矿山内的其它资源,从而实现对危机矿山生产资源的接替转变,延长矿山服务年限,提高矿山的经济效益,促进矿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在进行矿山接替资源勘察时,要做好对矿山实际情况的研究,实现对成矿地质条件好、矿区潜力大、市场需求量大的优先安排,扩大矿山近期可采储量和地质储量。与此同时还要做好对矿区深部及外围的矿产预测,以实现对最佳找矿目标的确定。

3.共伴生矿与尾矿的勘察

对共伴生矿的勘察是帮助开采企业对矿山资源情况进行充分了解的重要方式,其对于提升矿山资源综合利用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共伴生矿不具有独立开发的价值,但其可以与贫矿一起进行综合开发利用,作为重庆南川铝土矿的共伴生新型矿产镓,对其进行开发对于促进我国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这一切都要以地质勘察为基础。

尾矿是矿山生产企业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排出的“废弃物”,但同时又是潜在的二次资源,当技术、经济条件允许时,可再次进行有效开发。尾矿勘察能够大大提升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效果,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并实现对矿山生产节能减排事业目标,所以做好对尾矿的勘察意义重大。

4.矿山生态环境的地质勘察

重庆南川铝土矿区地形地貌属溶蚀、剥蚀垄脊中山深切割区,地形坡度较大,属地质灾害易发高发地区;同时矿山生产技术较为传统,采空区的塌陷,对环境有相当大程度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相关灾害发生的几率和频率。为了能够在矿山有效生产的基础上,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做好对矿山生态环境的地质勘察意义重大。目前,国家已经对矿山开采企业在生产和关闭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法律法规的要求,这一方面加大了矿山企业的经营压力,另一方面也推动了矿山的环境地质勘察工作发展。

二、矿山灾害勘察、处理与預防

1.矿山灾害勘察方法

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很大一部分是由矿山采空区而导致的,因此对矿山灾害的勘察就是对矿山采空区的勘察,目前最常用的矿山勘察方法有以下三种:(1)高密度电阻率法。高密度电阻率法是以岩土体导电差异性作为基础而机械能的物探方法,其适用于较浅的采空区和地下水系的勘察。(2)视电阻率法。视电阻率法是基于矿体(导电性好,电阻低)与空气(绝缘高阻)的不同导电性能来作为基础的物探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电阻差异性的判断来实现对地下采空区位置的准确判断。(3)瞬变电磁法。瞬变电磁法是利用不接地回线向地下发送一次脉冲电磁场,在间歇期,通过对接地电极对地下半空间二次涡流场的改变情况予以观察,完成勘察目的。

2.矿山灾害防治对策

为了避免矿山采空区引发地灾害,在矿山生产过程中开采企业可以通过以下两方面工作来对矿山灾害进行防治:(1)采空区回填。开采企业可以在矿体资源开采的同时对采空区进行回填,以实现对采空区的灾害发生的防治。(2)隐患位置设警。在矿体资源开采过程中,遇到一些存在坍塌的隐患位置在所难免,在这时要及时对隐患位置设置预警机制,并在对其进行充分分析后予以处理,以实现对灾害的防治。

3.矿山灾害的预防

为了能够保证矿山生产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做好对矿山灾害的预防至关重要,这一方面工作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1)加大矿山环境保护。在这一环节中可以通过建立矿山调查、勘察、开发、评价及后续管理的矿山环境保护体系来予以实现,在坚持谁开发谁治理的原则现,使矿山开采工作能够成为一个规范化、专业化、环保化的体系,为矿山环境保护提供支持。(2)加大科学技术的应用。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得以在矿山开采及勘察工作中应用,例如GPS技术、GIS技术和RS技术都在矿山开采、勘察中得到了有效应用,且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

总结:

综上所述,做好对矿山地质勘察及资源环境的保护与灾害防治,不仅能够保证矿山生产的安全性,同时还能提升矿山生产经济效益,更是推动矿山生产良好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实际工作中,为了确保地质勘察工作能够为矿山安全生产及灾害防治提供有效支持,地质勘察人员必须要树立起超高的责任意识,并正确运用勘察技术,来完成对矿山地质的勘察,确保勘察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国铝业重庆800kt/a氧化铝采矿工程项目基建勘探总结报告》2012,04

[2]曲效健.浅析矿山地质灾害类型与防治措施[J].科技信息,2013,04:383.

上一篇:江津五心教育心得体会下一篇:保研本校中文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