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小企业管理04任务名词解释(推荐5篇)
1、特许经营:是指特许经营人将自己所拥有的商标、名称、产品、专利和专有技术经营规模等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特许经营人使用。
2、个人独资企业:也称个人业主制企业是指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的债务承担责任的经济实体。
3、商业计划:是创业者或企业为了实现未来增长战略所编制的详细计划,主要用于向投资方和风险投资商说明公司未来战略与实现计划,从而取得投资方或风险投资商支持的一份商业计划报告。
4、利基与利基市场营销:企业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适合企业资源条件的市场利基,进而在该细分市场上开展营销活动,以树立竞争优势并获得经济利益。
5、小企业的经营方式:是指小企业在各种分析的基础上所选择的可以实现其自身发展目标的谋划方案和经营形式。
6、供应链管理:作为面向的组织、集成和优化物流的有效方法,通过缩短对客户需求的响应时间和应对市场变化时间,可以减少需求预测偏差,改善送货可靠性和客户服务。
7、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是指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和内外条件,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小企业未来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状况进行分析和估计,确定未来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差异并制定规化。
8、管理制度:是指要求企业所有的人都要共同遵守的工作规程或行动准则。
9、资产规模:是指企业现有的总资产额或者固定资产额,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的资产规模会有所增加。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公共政策是(A)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政府 B.企业 C.个人 D.社会组织
2.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A)
A.利益 B.权力 C.公共 D.权威
3.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是指(A)
A.公共政策主体 B.公共政策客体 C.非官方决策主体 D.执政党
4.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是指(D)
A.公民 B.非政府组织 C.利益集团 D.大众传媒
5.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B)
A.公共政策客体 B.目标群体 C.思想库 D.政策目标
6.(A)构成政策系统运行的外部条件,影响和制约着公共政策过程。
A.公共政策环境 B.全球化 C.国际化 D.信息化
7.国内政策环境中的文化环境不包括(C)。
A.传统习俗文化 B.政治文化 C.精英文化 D.普通文化水平
8.荷兰经济学家(D)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
A.萨拉蒙 B.罗威 C.林布隆 D.科臣
9.(C)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
A.管理 B.强制 C.管制 D.限制
10.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在(A)一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的便捷计算方法。
A.《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 B.《公共政策分析导论》 C.《理解公共政策》
D.《政策分析中的问题界定》
11.(B)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
A.政策问题 B.政策议程 C.政策目标 D.政策对象
12.政策方案制定在整个政策过程中居于(D)地位。
A.权威 B.重要 C.次要 D.枢纽
13.政策方案评估的重点内容是(B)。
A.效果评估 B.可行性评估 C.风险评估 D.价值评估
14.完全理性决策模型的理论前提是决策者是(C)。
A.政治人 B.文化人 C.经济人 D.精英 15.政策执行研究作为一种新的现象兴起是以1973年的普雷斯曼和韦达夫斯基写的(A)出版作为标志。
A.《执行》
B.《政策执行与评估》 C.《奥兰克计划》 D.《公共政策学》
16.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评估准备、(C)和评估总结三个阶段。
A.评估调查 B.评估实施 C.评估执行 D.评估完成
17.政府机构为了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为了完成行政管理任务,实现行政目标所需要的各类资源和条件的总称为(A)
A.正常利益 B.超常利益 C.失常利益 D.合理利益
18.维护和实现(B)是国家和公共权力产生的主要原因。
A.集体利益 B.公共利益 C.家庭利益 D.个人利益
19.公共政策政治学分析模型主要包括(C)和集团分析模型。
A.价值分析模型 B.史密斯模型 C.精英分析模型 D.多源流分析模型
20.公认的福利经济学之父是(B)。
A.帕累托 B.庇古 C.肯尼思•阿罗 D.萨缪尔森
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1.社会利益的内容包括(A、B、C)。
A.社会分享性的公共利益 B.组织分享性的共同利益 C.私人独享性的个人利益 D.集体分享性的个人利益 2.在我国,官方决策主体主要包括(A、B、C、D)。
A.立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司法机关 D.执政党
3.麦克唐奈和艾莫尔根据政策工具所欲求的目标,将政策工具分为(A、B、C、D)。
A.命令型工具 B.激励型工具 C.能力建设型工具 D.系统变迁型工具
4.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步骤包括(A、B、C、D)。
A.以“问题感知”体悟“问题情境” B.以“问题搜索”认定“元问题” C.以“问题界定”发现“实质问题” D.以“问题陈述”建立“正式问题”
5.政策方案优选中共识的形成途径有(B、C、D)。
A.领导 B.交换 C.说服 D.强制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学者罗伯特•达尔指出“公共政策”的意思与其字面意思相同,即为“公共”而制定的政策。(错误)。
A.错误 B.正确
2.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包括导向功能、调控功能与分配功能。(正确)。
A.错误 B.正确
3.利益集团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具有共同的利益和主张;二是影响而非主导公共政策的制定。(正确)。
A.错误 B.正确
4.按照地域原则划分,一个国家的政策环境可简单划分为国内政策环境和国内政治法律环境。(错误)。
A.错误 B.正确
5.政策环境是政策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决定和制约着政策的特性和功能,居主导地位。(正确)。
A.错误 B.正确
6.公共政策工具是在特定的政策环境下,政策主体选择的、用以影响政策客体、实现政策目标的手段和途径。(正确)。A.错误 B.正确
7.公共责任是第三部门研究中的一个核心课题。(正确)。
A.错误 B.正确
8.政策问题的论证可以分为一级论证、二级论证、多级论证和小论证。(错误)。
A.错误 B.正确
9.头脑风暴法是指基于一定数目的人员,尤其是相关的专家学者或利益当事者,从不同角度讨论相关的政策问题,在短时间内激发大量新构想的方法。(正确)。
A.错误 B.正确
10.影响政策目标确定的主要因素有价值因素、法律因素和目标的多重性及其冲突。(错误)。
A.错误 B.正确
11.成本效益分析以货币价值作为测量标准,目的在于分析方案的经济价值。(正确)。
A.错误 B.正确
12.美国公共政策专家保罗•A•萨巴蒂尔指出政策执行研究有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研究途。(正确)。
A.错误 B.正确
13.美国政治学家P•狄辛将人类社会追求的五种理性作为政策评估的标准:技术理性、经济理性、政治理性、法律理性和社会理性。(错误)。
A.错误 B.正确
14.政策终止既是公共政策过程的结束,也是公共政策过程的开始。(正确)。
A.错误 B.正确
15.公共政策终止可能遇到的障碍有心理上的抵触、组织的持久性、反对势力的联盟、法律上的障碍和高昂的成本。(正确)。
A.错误 B.正确
16.确定地方政府利益的合理范围的三大原则性标准:目的上的公益性;实现途径上公开化、制度化;内容上的合理性。(正确)。
A.错误 B.正确
17.公共利益具有主观性、客观性、独立性、稳定性、相对性和群体性等特点。(错误)。
A.错误 B.正确
18.集团分析模型的理论代表人物是本特利、杜鲁门和哈罗德•拉斯韦尔。(错误)。
A.错误 B.正确
19.从政治学角度理解公共政策,可以把政策过程看作各种政治力量相互作用、相互妥协调适的博弈过程。(正确)。
A.错误 B.正确
100%通过
考试说明:《中国教育简史》形考共有4个任务。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01任务
一、名词解释(共
道试题,共
分。)
1.六艺
参考答案:
即礼、乐、射、御、书、数(2分)。“六艺”之中,又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作为小艺,主要是小学的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3分)。
2.学在官府
参考答案:
“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1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礼不下庶人;官师不分;政教合一(3分)。在这种体制下,教育权、受教育权被奴隶主贵族所掌握(1分)。
3.文翁兴学
参考答案:
汉景帝末年,蜀郡太守文翁欲移风易俗,推行教化,选派郡吏中聪慧者到长安,就学于博士(2分)。数年后,这些人学成归来,于是文翁在成都立学,招收属县子弟入学,学成者都给予重用,或推荐到朝廷作官。蜀郡从此学风大盛(3分)。
4.苏湖教法
参考答案:
北宋著名教育家胡瑗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创行分斋教学制度。学生可以主治一科,兼学一个或几个副科(3分)。苏湖教法,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创立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分)。
5.“三,百,千,千”
参考答案:
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等明清时期的蒙学教材(2分)。前三种是以识字为主的教材,《千家诗》是诗歌类教材,合称“三、百、千、千”,是社会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蒙学教材(3分)。
6.八股文
参考答案:
明清科举考试最大的特点就是八股文取士,八股文源于宋代,通称制艺,是一种严格注重内容和形式的文体(3分)。作文题目只能出自《四书》、《五经》,作者不能作任何发挥,文章必须采用固定格式的对偶文体(2分)。
二、简答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学校教育是怎样产生的?最早的学校类型有哪些?
参考答案:
其一,随着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发展,一部分人逐渐脱离生产劳动专门从事脑力劳动(2分);其二,教育事务逐渐复杂,需要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2分);其三,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知识的不断丰富,需要建立有计划的专门教育机构,同时也为教育提供了比较丰富的内容(2分)。古代文献中所记载的最早的学校类型有两种,第一种是“成均”;第二种是“庠”(2分)。
2.简述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内容。
参考答案:
设五经博士:汉武帝仅设执掌《五经》的儒学博士,将儒家以外的博士均排除在外,大大地提高了儒术的地位,这一措施是“独尊儒术”的集中体现(2分)。建立博士弟子制:标志着汉代太学的建立,自此,学习儒经者日益增多,逐渐成为一种社会风尚(2分)。以儒术取士:武帝时逐步确立了以察举为主的取士制度,在取士的标准上,则突出强调精通儒术和具有儒家伦理道德修养(2分)。视学制度:汉代帝王对其最高学府太学非常重视,有时亲临太学视察或指令要员视察太学(2分)。
3.简述北宋的三次兴学。
参考答案:
(1)庆历兴学,由范仲淹主持,措施主要有:第一是州县立学;第二是振兴太学;第三是改革科举考试方法。(2分)(2)熙宁兴学,由王安石进行,其主要措施,第一是改革太学,在太学实施三舍法;第二是加强地方官学建设,设置诸路
学官;第三是举办专门学校,以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才。(3分)(3)崇宁兴学,由蔡京主持进行,第一是州县普遍设学;第二是扩建太学;第三是以学校取代科举取士;第四是兴办专门学校。(3分)
4.九品中正制对教育有何影响?
参考答案:
曹魏初期,九品中正制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东汉以来州郡名士操纵舆论、左右选举的局面,中央加强了对选举权的控制,国家也能得到一些有用之才(3分)。但是自魏末晋初,世家大族的势力日益膨胀,中正官职几乎全部被朝廷的大世族所把持,致使九品中正制偏离了选拔人才的方向,逐渐蜕变成门阀世族的政治工具(3分)。九品中正制演变成以家世品评士人唯一标准的贵族化制度,以至“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严重地影响了当时的学校教育(2分)。
5.书院的管理有哪些特色?
参考答案:
书院的教学管理制度比较健全。宋代书院通过制定学规章程规范教学宗旨、方法及培养目标。如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学规》主要规定了书院的教育宗旨、教学方法和道德行为规范等(3分)。书院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组织形式,虽然同官学、私学有着广泛的联系,但它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官学,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私学(2分)。同官学相比,书院的教学组织形式更加灵活多样,课程设置也有较大的自主性,其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学派特点(3分)。
三、论述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私学是怎样兴起的?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
春秋和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取代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势力,并逐步夺取了政权,确立了封建的社会制度。贵族无暇顾及教育,不论国学或乡学都难于维持,日趋衰落。官学教育的衰落,反映了旧教育体制已经不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掌握文化的人沦落到社会下层,原来由官府所垄断的学术开始向民间扩散,造成了“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在激烈竞争的形势下,对人才与文化教育的需求更为强烈,既然官方无暇办学,新的教育形式——私学也就应运而生。(8分)私学的兴起,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它冲破了西周以来学校教育为官府垄断的局面,扩大了教育对象。私学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从政治机构中分离出来,迈出了教育独立化的第一步。私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促进了先秦教育理论的发展。私学的发展,使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产生了重大变化,突破了西周“六艺”传统,各家各派可以自由传授自己的思想观点。(7分)
2.论述科举制度对教育的影响,谈谈自己的看法。
参考答案:
科举制创立于隋朝,健全于唐朝,对教育产生了十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教育的发展。科举制的实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中小地主的学习积极性和地方官史、社会贤达兴学设教的热情,各类学校蓬勃发展起来;科举制向中小地主打开了入仕的门路,深得他们的拥护,有效地笼络了广大的中小地主,大大减少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加强了统治基础;为封建国家选拔出许多优秀的人才,提高了吏治水平,为封建国家增添了生机和活力;调动了全社会研习儒家经典的积极性,推动了儒家思想的传播和普及,促进了思想的统一。使教育成为科举的附庸,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是为了科举。(10分)
02任务
一、名词解释(共
道试题,共
分。)
1.京师大学堂
参考答案:
1898年百日维新时,京师大学堂正式建立,梁启超参照日本学规起草学堂章程,规定除大学外,兼有中学堂、小学堂,同时副设师范斋(3分)。课程分为普通学和专门学两类,最初还兼有统辖各省学堂的职责,是最高学府与教育管理机关合一的机构(2分)。
2.南洋公学
参考答案:
1897年,由盛宣怀在上海建立。先是设师范院一所,兼习中西学术,这是中国有师范教育的开始(2分)。师范院附设小学一所,称为外院,此后又办起二等学堂和头等学堂,分别称为南洋公学中院和上院,南洋公学是中国最早包含大、中、小学和师范学校的教育机构(3分)。
3.民国元年教育方针
参考答案:
1912年7月10日,在蔡元培的主持下讨论通过,于9月2日由教育部颁布实行(1分)。其宗旨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3分)。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原则和道德观念,较之清末教育宗旨具有本质的进步(1分)。
4.庚款兴学
参考答案:
即由列强退还部分“庚子赔款”,用于在中国兴办教育事业,退还庚款用于兴学的总倡导者是美国(2分)。在美国的带动下,其他列强也退还了部分赔款,“庚款兴学”反映了列强在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浪潮下,更加重视精神和文化方面的影响渗透的趋向(3分)。
5.设计教学法
参考答案:
设计教学法是由杜威的学生克伯屈以“从做中学”的理论为出发点创立的,它的基本程序是“目的—计划—实施—评价”
(3分)。设计教学法大大调动起儿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独立做事的能力,但同时也产生忽视教师的作用、使教学流于放任的弊端(2分)。
6.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参考答案:
1923年在南京成立,晏阳初为总干事(1分)。总会下设四个部,编写《平民千字课》为教材,采取办平民学校、平民读书处、平民问字处等三种形式进行识字、读书的教育,以城市平民为主要对象,在扫除文盲、促进平民教育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4分)。
二、简答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洋务派办的新式学校有什么主要特点?
参考答案:
第一,它在国家教育体制中尚无一席地位,这些新式学校都是以个案处理,零星举办,只能算做是封建传统教育之外的点缀和补充。第二,其范围局限在外语和军事两个方面,体现的是狭窄的实用性,实际上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原则的具体运用。第三,从教学到管理,大权多被外国人所把持,中国新式学堂一开始就带有半殖民地的强烈色彩。第四,仍保留着封建教育的主要阵地,必须是具有一定的旧学基础的人才能入学,学校均有中国教习负责传统儒家经学的教学和考核,新教育其实仅仅表现在教学内容方面。(以上各点每点2分)
2.简述科举制的废除及意义。
参考答案:
1901年和1903年,张之洞会同他人,两次上疏提出废除科举的这一主张。1905年,张之洞、袁世凯等六名地方督抚联名上奏,要求立即停止科举,以促进学校的广泛发展。清政府不得不采纳了这一建议,规定从1906年起,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4分)。存在于中国一千三百年之久的科举制度,终被送进了历史的博物馆。科举废除,意味着由封建王朝扶植的“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教育体系的彻底崩溃。以习举业为主的旧式官学及私学犹如树倒猢狲散,师生都不得不自寻前程。而对新兴的近代教育事业来说,则意味着消除了最大的障碍(4分)。
3.简述新文化运动对教育改革的影响。
参考答案:
(1)声讨封建礼教的浪潮,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将批判的矛头首先指向了封建礼教,主张实施包含科学、崇尚自然、注重启发、发展个性的新教育,为五四时期的教育改革作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2)国语和白话文教学的开展。新文化运动中一项重要的主张便是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其目的在于推动文学革命和普及教育,使更多的人能接受文化教育。(3)男女平等教育的确立。1920年,北京大学首次招收女生,以后南京高师也招收女生,改变了数千年以来男女教育不平等的历史。(4)各教育团体纷纷建立,这些教育社团在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下对推动当时的教育改革、提倡新教育运动起了重要的作用。(以上四点各2分)
4.阐述乡村教育运动兴起的背景和主要实施情况。
参考答案:
20世纪20年代以后,教育界逐步认识到,中国社会主要还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国的命运取决于农村社会的发展,中国教育的出路也在于解决农村教育的问题;乡村教育运动的产生和发展也受到了西方教育思想及其教育科学试验方法的影响;乡村教育运动的出现是中国近现代教育改革的继续和深化,也是中国农村社会矛盾极端尖锐化的反映(4分)。在乡村教育的活动中,影响最大的是黄炎培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开展的农村改进实验;陶行知开展的生活教育实验;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开展的平民教育实验,梁漱溟进行的乡村建设实验活动等(4分)。
5.简述革命根据地教育的主要特点。
参考答案:
为适应革命斗争需要,根据地教育打破了旧的“正规化”的框框,采取各种切合实用的教学制度和教学方式(2分),主要有:缩短学制,干部学校一般都是半年至一年,迅速为革命斗争输送人才。教学紧密联系实际,各类教育一般都精简课程门类。群众教育以扫盲为基础。注重实效的教学方法,不受正规的教师、课堂制约,“小先生制”广泛运用于各类学校和群众教育中(6分)。
三、论述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评述1922年学制的产生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参考答案:
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下教育改革不断兴起,各教育团体纷纷建立,教育改革实验也纷纷出现。五四前后,一些教育社团积极倡导学制改革。1919年和1920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的两届年会均讨论了学制的改革。1921年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孟禄来华讲学,也研讨了学制改革问题。同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七届年会在广州召开,以学制为主要议题,改革学制的热潮迅速遍及全国。1922年,颁布了“新学制”,亦称“壬戌学制”(7分)。新学制的内容:指导原则,学制规定了“七项标准”,即,发挥平民教育精神,注意个性之发展等。学校系统采用“六三三”分段的形式,即初级小学4年,高级小学2年;初级中学3年,高级中学3年,大学4年至6年(4分)。新学制缩短了小学年限,有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延长了中学年限,有利于提高中等教育的水平;取消了大学预科;在中学开始实行选科制和学分制。“六三三”学制的基本结构,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故一直延续下来(4分)。
2.试述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的改革举措,谈谈自己的看法。
参考答案:
(1)整顿校风,改变学生观念。他对学生提出了三点要求: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2)整顿教师队伍,广招人才。蔡元培主张学术自由、言论自由、思想自由,故他在延聘新教员时,只问学识不问派别、资格、年龄、国籍。(3)改革管理体制,提倡教授治校,目的是要让真正懂得学术的人来管理学校。(4)改革教学体制,1919年,废科设系,共11个系,要求文理兼习,学文科的兼习理科,学理兼习文科。经过蔡元培的整顿,从而使北大逐渐地走上了现代大学的轨道,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0分)
03任务
一、名词解释(共
道试题,共
分。)
1.“越名教而任自然”
参考答案:
这是嵇康教育思想的核心(1分)。“越名教”就是批判和否定儒家“名教”教育思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任自然”的教育主张,让人象自然界万物生长一样,自然而然的发展(3分)。这对于促进教育领域中的百家争鸣,全面认识教育的属性,是有积极意义的(1分)。
2.豫时孙摩
参考答案:
是《学记》总结概括出的重要规律,包含四条原则(1分):“豫”是预防性原则,“时”是指及时施教原则,“孙”是指循序渐进原则,“摩”指学习观摩原则(4分)。
3.教、养、取、任
参考答案:
王安石在给宋仁宗的上书中提出了“教,养,取,任”的造就人才的四项纲领(2分):“教”是培养人才;“养”是合理对待人才;“取”是选拔人才;“任”是任用人才
4.明人伦
参考答案:
是孟子概括的学校教育的目的(1分)。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4分)。”
5.三纲五常
参考答案:
“三纲”、“五常”是董仲舒提倡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1分)。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2分),所谓“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旨在培养封建统治阶级的忠臣顺民(2分)。
6.三纲领八条目
参考答案:
《大学》提出的教育目标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朱熹称之为“三纲领”(2分);为实现这三个目标,《大学》又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步骤,朱熹称之为“八条目”
二、简答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简述颜之推关于家庭教育的主要观点。
参考答案:
颜之推写成《颜氏家训》一书(1分):(1)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强调要特别重视家庭教育,而且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1.5分)。(2)要爱与教相结合,主张父母对孩子要严格要求,不能溺爱和放任(1.5分)。(3)要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颜之推认为早期教育要特别注意行为习惯的养成(1.5分)。(4)要重视“应世经务”的实学教育,除《五经》之外,还应“涉百家之书”,强调要掌握一技之长(1.5分)。(5)要培养虚心、勤勉的学习态度(1分)。
2.简述荀子论教育作用的基本观点。
参考答案:
荀子从“性恶论”出发,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化性起伪,改造人的恶的本性,使趋之为善”,认为教育是不断地积累知识、道德的过程(4分)。他更强调“外铄”,在学与思的关系上,更侧重于“学”(1分)。提出了注重“积”、“渐”,闻、见、知、行的教学认识过程,虚壹而静、专心有恒,解蔽救偏、兼陈中衡等教学原则和方法(3分)。
3.简述王夫之关于学与思的观点。
参考答案:
王夫之主张学思结合,他在《四书训义》中强调二者不可偏废,而且是必须相互资助(3分)。
学和思可以相互促进,他说:“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而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博学是思远的基础,而思考遇到困难,就要加倍的勤学。王夫之的观点,是对儒家学思结合的精辟总结(5分)。
4.简述王守仁在儿童教育方面的主要见解和主张。
参考答案:
(1)教育方法上,采取“诱”、“导”、“讽”的“栽培涵养之方”,即教育儿童应从他们的特点出发,以诱导、启发、讽诵的方法,来代替“督”、“责”等方法,在古代封建专制社会能出现如此重视顺应儿童身心特点的教育观念,实属难能可贵(3分)。(2)教学内容上,发挥诗、书、礼等各门课程多方面的教育作用(2分)。(3)教学安排,教学活动要注意多种形式搭配进行,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王守仁主张分班教学,这样的教学安排,比起每天一味地读书、背书,确实是充分注意到学童的身心特点(3分)。
5.简述朱子读书法的基本内容。
参考答案:
其一,循序渐进:读书要按照首尾篇章的顺序依次阅读,必须在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基础上,领会经典的思想内容。其二,熟读精思:阅读正文,记住注解,要做到熟读成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刻理解经典的内在含义及思想的真谛。其三,虚心涵泳:读书应当虚心静虑,不可先抱有成见,而应该虚怀若谷,以客观公允的态度平心取舍,同时要反复玩索、体会书中的旨趣。其四,切己体察:读书不仅是要从书本上获得知识、寻求义理,还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反求诸己。其五,着紧用力:读书学习不可松懈,一定要持续努力,发愤进取。其六,居敬持志:读书要专静纯一,要抱有远大的志向。
三、论述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试述孔子在教育实践和理论方面对中国教育的重要贡献。
参考答案:
孔子是世界公认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毕生从事教育事业,许多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教育思想和经验,大多可以追溯到孔子(3分),他对教育所做的贡献主要有: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籍教育体系的基础。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对教育教学方法有许多新的创造,他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原则等都揭示了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10分)。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2分)。
2.论述韩愈和柳宗元关于师道观的异同。
参考答案:
韩愈总结和发展了历代尊师爱生的思想,提倡“尊师重道”(1)关于教师的作用,“古之学者必有师”,他认为人没有生而知之者,谁都会有不解的问题,如果不从师学习,就永远不会弄懂。(2)关于教师的任务,韩愈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认为,教师在“传道”和“授业”过程中,学生会有疑惑之处需要教师去解释。韩愈关于教师任务的概括,是他主张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集中体现。(3)关于择师的标准,韩愈认为,有道者即可为师,鼓励人们抛弃各种顾虑和成见,勇于拜师求学。这一见解是十分深刻的。(8分)
柳宗元非常赞赏韩愈的《师说》之论,也十分佩服韩愈不顾流俗、勇于为师的精神,柳宗元与韩愈一样,充分肯定了教师在传道、授业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无师便无以明道,要“明道”,必从师。他不赞成韩愈不顾世俗嘲骂而“抗颜为师”的作法,柳宗元并不是拒绝为师,而是谢绝教师之名,不敢受师之礼。但对来向他请教问道者,他无不尽其所知给予解答,诚恳地指导后学者。他提出“交以为师”的主张。他认为这样既可以避世俗之议,又可以遂“好道”之心(7分)。
04任务
一、名词解释(共
道试题,共
分。)
1.万木草堂
参考答案:
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长兴里设立万木草堂,兼授中学和西学(2分)。学生每日要写札记,隔日有体操,每月初一、十五练习演说,逢假期出门游历,显然引进了近代西方的教学方法,造就了一批维新运动的骨干(3分)。
2.《天演论》
参考答案:
严复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首次把进化论的思想传播到中国,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进化论观点,唤起国人救亡图存(3分)。对整个中国知识界产生了震撼性的影响,激励爱国志士奋发图强,在历史上有着重大的进步意义(2分)。
3.晏阳初论平民教育的四大教育
参考答案:
晏阳初针对中国农村“愚、穷、弱、私”四大顽症设计了“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大教育(2分),即以文艺教育攻愚,以生计教育攻穷,以卫生教育攻弱,以公民教育攻私(3分,缺一点扣1分)。
4.洪仁玕“三宝”之说
参考答案:
洪仁玕在《资政新编》中提出“三宝”之说,主张以宗教道德、科学技术知识和文学艺术作为教育内容(2分)。他把宗教道德教育视为“上宝”,将西方的先进制度和科学技术称为“中宝”,把诗画美术,作为培养新人的“下宝”(3分)。
5.山海工学团
参考答案:
1932年9月,陶行知在上海与宝山之间筹办了山海工学团(1分)。山海工学团包括有青年工学团、儿童工学团、妇女工学团等。山海工学团的教学活动完全体现了陶行知的办学思想(3分)。抗日战争爆发后,山海工学团的试验停止(1分)。
6.《新教育大纲》
参考答案:
杨贤江的主要著作(1分)。在这本书中,他用历史唯物主义解释教育产生发展的规律及其本质,论述教育与政治的关系,还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有关“教育与劳动的结合”等观点(3分)。对中国革命的教育产生过积极的影响(1分)。
二、简答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简述魏源“师夷长技”的主张及其意义。
参考答案:
魏源比较清楚地意识到西方在工艺技术方面确实有许多先进于中国之处,正是依靠这些先进技术武装,才能入侵中国。在《海国图志》序言中明确指出作此书的目的就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只有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才能富国强兵,抵御侵略(4分)。尽管魏源要向西方学习的只是某些“长技”,其目的也只是为了“制夷”而已,其限定性很强,并不涉及中国自身的变革,但他毕竟是中国最早提出要了解西方、学习西方的思想家,在教育方面也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可以说是近代教育改革在观念上的先导(4分)。
2.简述并评价黄炎培大职业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黄炎培于1925年底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的观念,概括说,就是办职业教育要参与一切,有最大的度量容纳一切,提倡职业教育的同时,须分一部分精神参加全社会的运动,办职业学校,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的沟通和联络(4分)。大职业教育主义的提出是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升华,揭示了局限于职教办职教是办不好的,必须参与到社会运动中去,必须与整个教育界和职业界沟通协调。另一方面也说明,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职业教育难以搞好(4分)。
3.简述“活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参考答案:
陈鹤琴认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具备健全的身体,要有建设的能力,要有创造的能力,要有合作的态度,要有服务的精神。陈鹤琴认为
“活教育”要向大自然、大社会学习(4分)。“活教育”课程有两条原则:一条原则是按照国家教育部统一颁布的课程标准,另一条原则是根据当地儿童与环境实际需要而灵活安排。陈鹤琴认为活教育的教学方法就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4分)。
4.简述梁启超关于培养“特色之国民”的观点。
参考答案:
梁启超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由“力”而趋于“智”,提出“开民智”,即普遍提高民众素质,其意义不仅是促进国家富强,而且能促进社会进步。基于这一思路,梁启超指出:“教育之意义,在养成一种特色之国民(3分)。”他认为传统教育最大缺点是培养的人缺乏国家观念、公共观念和自治观念,只求个人完善,或者就想升官发财,奴性、作伪、自私、怯懦、麻木是人们的通病。他要求培养的新式国民,应具有独立的人格,权利义务并重的思想,有知识、道德和才干,既能自主、自立,又有团体协作精神。这些主张已显然具有反封建的色彩(5分)。
5.简述张之洞《劝学篇》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张之洞有大量的关于教育改革的奏折和论著,其中以1898年发表的《劝学篇》影响最大,分内篇、外篇,内篇专从“中学”发题,外篇专从“西学”发题,基本观念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4分)。
他所说的中学指传统的中国学术,以儒家经典为主体,又以三纲为核心。西学主要是指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中学是本体,是基础,西学只能在不触犯传统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伦理纲常的前提下适当引进并发挥作用,这奠定了清末新教育制度建立和教育宗旨的思想基础(4分)。
三、论述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论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参考答案: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与传统的旧教育相对立的,并且是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病提出来的(2分)。生活教育理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3分)。所谓“生活即教育”,即是要求教育与实际生活联系,克服传统教育脱离生活,甚至与生活相对立的弊端(2分)。所谓“社会即学校”,来源于杜威“学校即社会”的理论。陶行知主张扩大教育的范围,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教育的场所(2分)。所谓的“教学做合一”,脱胎于杜威的“从做中学”,而又加以改造。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中,“生活即教育”是实质,“社会即学校”是课堂,“教学做合一”是实施的方法(10分)生活教育理论是在反对封建的旧教育、探索中国教育发展出路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克服传统教育的弊端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3分)。
2.论述蔡元培“完全人格”的教育思想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B2、B3、B4、B5、D6、B7、B8、A9、C10、B
二、多项选择
1、ABCD2、CD3、BCDE4、ABCDE5、BCD6、AC7、ABCD8、ADE9、ABC10、CD
三、判断(A----表示对B------表示错)
1、A2、B3、A4、A5、A6、A7、B8、B9、A10、A11、B12、A13、B14、A15、B16、A17、B18、A19、B20、B
四、计算题
1、(1)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
传统成本法作业成本法
甲产品***017.14
乙产品7644001057982.86
合计23520002352000
(2)产品总成本与单位成本
传统成本法下作业成本法下
总成本单位成本总成本单位成本
甲产品698760034.946694017.1433.47
乙产品336440084.113657982.8694.45
合计10352000——10352000——
(3)比较分析差异原因
作业成本计算出的乙产品成本比传统成本计算法的大,而甲产品成本比传统成本计算法的小。原因是甲产品的直接成本是乙产品的2倍多,按传统成本计算法,其分摊的制造费用较多。而制造费用中的不少项目的发生并不与直接成本相关。如材料验收、产品验收成本,它们与定购次数有关,而乙产品订购次数较多,因此在作业成本法下,乙产品就分摊到较多的成本。故成本数值增大。
2、① 质量成本/实际成本=146482/3896765×100%=3.76%
② 质量成本/预算成本=146482/4147500×100%=3.53%
③ 预防成本/预算成本=13316/4147500×100%=0.32%
④ 鉴定成本/预算成本=9005/4147500×100%=0.22%
⑤ 内部故障成本/预算成本=108079/4147500×100%=2.61%
商业银行:是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为主要业务的企业法人,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以货币信用业务和综合金融服务为经营对象的综合性、多功能性金融企业。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外资产、表内负债,形成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是指商业银行依法将反映其经营状况的主要信息,如财务会计报告、各类风险管理状况、公司治理、年度重大事项等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向投资者、存款人及相关利益人予以公开的过程。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对外负债方式筹措日常工作所需资金的活动。分级授权:是指商业银行进行贷款业务活动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指在统一法人管理体制下,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逐渐向下授权和转授权,下级行必须在上级行的授权范围内和权限内从事信贷业务,超过权限必须向上级行审批。
贷款风险分类:又称为贷款五级分类,是指商业银行按借款人的最终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实际能力,确定贷款的遭受损失的风险程度,将贷款质量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的一种管理方法,其中后三种被称为不良资产。
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又具有未来现金流的信贷资产集中起来,进行结构性重组,将其转变为可以在进入市场上进行流通的证券,据以融通资金的过程。存款保险制度:是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稳定景荣体系的事后补救措施。
网上银行:又称网络银行,是依托信息技术、因特网提高各种金融服务的一种全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或是一种全新的银行服务手段。
利率敏感性:是指银行资产的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受市场利率变化影响的大小以及它们对市场利率变化的调整速度。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对银行的资产和负债规定一系列的比例,从而实现对银行资产控制的一种方式。
巴塞尔协议:全称是《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该协议于1987年7月15日由西方12国中央银行行长签署,目的是通过订立资本和风险的比例的方法,达到加强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康和稳定发展,以利于各国商业银行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竞争。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无力为负债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
全面风险管理:是指对整个机构内各个层次的业务单位,各个种类的风险的通盘管理,这种管理要求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及各种其他风险以及包含这些风险的各种金融风险与资产组合,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对各类风险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测量并依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
市场细分:是按照购买者所需的产品或者产品组合,区分不同的消费者群体及其需要从而知道营销策略的手段。
抵押贷款: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保证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财产作为抵押物发放的贷款。
协定账户:是银行对自动转账账户的进一步创新发展,它是一种存款按照约定可以在储蓄存款账户、支票存款账户和货币市场互助基金账户之间自动转账的账户。
通知储蓄存款:是我国商业银行退出的一种适合于需随时支取较大款项的存款人使用的存款业务品种,它是由存款人一次存入本金,银行发给存折,存款人凭存折可以不限次数支取款
项,取款需在取款日前以书面通知银行的储蓄存款。
担保类中间业务(担保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客户债务清偿能力提供担保,承担客户违约风险的业务,主要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备用信用证、各类保函等。
财务顾问:是指商业银行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人才、技术、信息优势,以顾问的身份,为客户的财务管理乃至经营管理提供咨询服务的业务。
个人理财服务:从消费者的角度讲,就是确定自己的阶段性生活与投资目标,审视自己的资产分配状况及承受能力,在专家的建议下调整资产配置与投资,并及时了解自己的资产账户及相关信息,以达到个人资产收益最大化;从金融企业的角度讲,一是研究开发个人理财产品,二是提供专业的理财服务。
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通行的会计准则不计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但能改变当前损益及营运资金,从而提高资产报酬率的活动。
网上支付:是指网交易者通过网络完成货币给付行为。
实收资本:是银行投资人(股东)实际投入到银行的资本。
关联贷款:是指银行向在所有权、直接或间接的控制权方面与银行有关联的个人或公司发放的贷款,因为对有关借款人信用水平的审查缺乏客观性,可能造成严重问题。
骆驼评级体系:是一个具有很大影响力的美国银行评级制度,这一制度的正式名称是“联邦监督管理机构内部统一银行评级体系”。其具体内容是: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从资本充足度、资产质量、管理水平、盈利状况以及资产流动性等五个方面对银行进行检查,然后对商业银行进行综合评级并采取不同的监管策略。
【电大小企业管理04任务名词解释】推荐阅读:
小企业管理04任务09-27
电大企业信息管理排序10-12
电大企业战略管理考试06-01
电大财务管理考试名词解释小抄01-01
电大企业文化试题06-26
电大---企业文化小抄09-07
电大审计学网上01任务10-17
电大合同法名词解释10-13
电大西方经济学任务2-00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