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制作(通用8篇)
彩色电视制式:SECAM、PAL、NTSC 摄像机与光电转换:光电转换过程也就是摄像过程,其工作原理与所使用的摄像材料有关。可分为两大类,即摄像管和半导体(CCD、CMOS)器件。
PAL制式电视号特征:
(1)625行(扫描线)/帧,25帧/秒(40 ms/帧)
(2)高宽比(aspect ratio):4:3
(3)隔行扫描,2场/帧,312.5行/场
(4)西欧、中国和朝鲜等国家采用这种制式。
电视制作流程:构思创作阶段(节目构思、编导阐述、拍摄计划、分镜头稿本)摄录阶段、编辑混录阶段。电视节目的摄制方式:是按设备和场地的使用情况对电视节目制作方法进行的一种界定,主要分为ENG、EFP和ESP三种。(ENG即电子新闻采集,ENG方式采集的素材一般需要在电子编辑设备上进行编辑,在制作流程上,分为前期拍摄与后期编辑两个阶段。
EFP即电子现场制作,利用EFP方式,可以在事件现场制作电视节目,进行现场直播或录播。ESP即电子演播室制作,ESP可以先摄录后编辑;也可以即摄、即播或即录(实况直播或实况录像)。
镜头的光学特性:为了达到一定的放大倍数并减少像差的影响,摄像机使用的镜头不是单片透镜,而是用几个由若干个镜片组组合而成的透镜组,并且具备镜头的一般光学特性。
焦距:平行于光轴的入射光通过单透镜后,会聚在光轴的某一点上,该点称之为焦点,透镜中心与焦点之间的距离称为焦距。
视场角:视场角是用来表现摄象机镜头视场大小的参数,它决定了能在成象面上良好成象的空间范围。视场角的大小约为成象面边缘与镜头光心形成的夹角。
景深:摄像机在拍摄时,能获得清晰景象的前后距离就是“景深”。景深与镜头焦距的长短、光圈的大小以及物距的长短有关。
三基色:三个基色必须是独立的。一般用红、绿、蓝作三基色
色温:当实际光谱成分与完全辐射体,在某一温度时的光谱成分一致时,就用完全辐射体的温度表示该实际光源的光谱成分。
滤色镜:具有一定的光谱特性,它可以使非3200°K的光谱能量分布经过滤色后,变成3200°K的光源的光谱能量分布,从而消除了误差。长焦镜头:视场角小于40度,焦距大于25mm ;景深范围小;适用于远距离拍摄以及体现被摄物的局部和细节。广角镜头:视场角大于60°(60°--130°),焦距小于25㎜;景深范围大;空间距离显得比实际距离远,纵向被摄物体运动速度也显得快。
摄像机的调整:
1、聚焦的调整
2、选择滤色片
3、调整黑、白平衡
4、调整光圈。
5、调整增益
①焦距的调整:为了确保摄像机在变焦过程中,从广角到摄远之间,为能使景物的图像清晰,需要对镜头的焦点进行调整。
②选择滤色片:摄像机中设置了多种滤色片,以适应不同色温的光线条件。要根据光线的情况及时调整。否则图像的白平衡调整可能就不能进行,使图像出现偏色。
③调整白平衡:⑴首先找一个白色物体作为调整的标准。可用标准调整卡,或其他白色物体,不要用掺有蓝色荧光粉的白纸或物体作标准。为了保持一部片子色调一致,最好始终用同一白色物体作标准。⑵白卡置于被摄物的位置处,并注意不出现反光点。⑶摄像机对准白色物聚焦,并使白色充满画面。⑷搬动一下自动白平衡调整开关钮自动调节开始,约2--3秒钟,寻像器上出现白平衡调好的标志。
5)把开关拨向相反的位置(向下)自动黑平衡就开始工作,此时光圈先自动关上,然后电路再对黑平衡进行高速几秒钟后,寻像器上出现“BLACTK OK”字样,表示黑平衡调好,并存入记忆电路,注意光圈的方式要处于“自动”位置(否则无法调黑平衡)。
④调整光圈:摄像机的光圈调整有两种方式“自动”和“手动”,一般情况下,使用“自动”光圈。能够保持合适的进光量,得到规定的输出信号强度。有时用自动光圈拍出的图像也不理想,由于自动光圈是根据图像的平均亮度来确定光圈值的,所以当景物反差大时,画面个别区域很难保证图像的正确还原。
⑤调整增益:当光线亮度不够时,需要打开增益开关以提高摄像机的灵敏度,一般摄像机有三档可调,此时画面噪声也随之放大。
仰摄 :①产生净化背景,突出主体的作用;仰摄可以增强人物与环境的空间联系,制造强烈的距离感和透视感;在仰摄画面中被摄主体显得比平常高大、挺拔,可以表现敬仰、自豪、骄傲等感情色彩。②容易出现过于概念化的画面,仰摄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容易误导观众。
俯摄 :①有利于展示场景内的景物层次、规模,常用来表现场景的整体气氛和宏大的气势;俯摄镜头可以表现被摄主体的运动轨迹和被摄主体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俯摄画面也可以带有贬低、蔑视、阴郁、悲伤的意蕴。②必须借助道具,否则难以找到适合的最佳视角。这类画面不利于表现出被摄主体之间细致的情感交流;有时当被摄主体与地面景物色彩相近时,较难突出被摄主体。
景别:是指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
景别分类: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
远景:远景视野深远、宽阔,主要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和开阔的场景和场面。
远景的作用:①画面中景物范围最大、视野广阔;②用于表现自然环境和气势,介绍地理概况和喧染气氛。③(群众集会场面)用来描写景物,使之富有意境和诗意,从而抒发作者或人物的感情。
注意:①要抓住画面中的大线条、大色块和景物的大轮廓,如山脉的起伏,公路、河流线条走向,色调和影调等。②应利用前景、背景大小对比显示空间距离。③用侧光或侧逆光形成的影调层次来突出空间感受,利用早晚光线表现空气透视效果等。
全景:表现人物全身形象或某一具体场景全貌的画面。全景主要用来表现被摄对象的全貌,或被摄人体的全身,同时保留一定范围的环境和活动空间。
全景的作用:
1、表现事物或场景的全貌,有效地揭示环境,渲染情绪氛围
2、可以完整地展现人物的行为动作
3、体现主体人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表现人物之间的关系
4、全景画面经常被用作某一场景或某一段落的“总角度”镜头
中景: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局部的画面。
中景的作用:
1、表现人物的上半身动作、行为
2、展现事物最具有表现力的局部或结构线
3、表现人物之间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人物的面部表情
近景: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部分或物体局部的画面。
近景的作用:
1、表现人物的神态、情绪,展现人物的面部表情,刻画人物内心
2、充分展现景物的细部特征
3、进一步拉近人物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特写: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对象细部的画面。
特写的作用:
1、描写细节,强调细部特征加强观众的视觉感受
2、描绘人物细微的表情和情绪特征,揭示人物内心
3、合理越轴和转场
4、形成某一段落的视觉重点 运动画面与运动摄影:在一个镜头中通过移动摄像机机位、改编拍摄方向和角度及变化镜头焦距所进行的一种拍摄方式。(这三个因素其中有一个变化就是运动画面、不变则是固定画面)
推摄:推镜头有变动焦距和移动机位两种方式,表现为有明确的推向目标,景别连续变小,环境也不断变小,甚至“出画”。
1、推镜头的画面特征:⑴具有逐渐迁移、接近的运动特征⑵具有放大画面内容、缩小画外空间的画面形式⑶有强烈的视点制约性
2、推镜头的画面表现力:⑴突出主体人物,突出细节形象⑵在一个镜头中介绍整体与局部的关系⑶可以影响和调整画面的节奏,产生画外情绪
3、推镜头的拍摄及应注意的问题:⑴推镜头应具有明确的意义⑵必须把主体安排在画面的结构中心⑶落幅是推镜头的表现重点⑷推镜头的画面节奏必须合理
拉摄:主体越来越小.景别越来越大,环境也越来越大。
1、拉镜头拍摄的画面具有的特征:⑴形成远距离的视觉效果⑵被设主体的视觉重量减轻 ⑶展示环境开阔视野
2、拉镜头的画面表现力:⑴拉镜头是画面空间不断变化,呈现出多元化的构图形式⑵有利于表现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⑶具有后退是蒙太奇句式特征
3、拉镜头拍摄时应注意的问题:⑴拉镜头画面造型的重点是落幅⑵保持被摄主体在画面中的优势⑶拉的速度应与画面情绪和节奏一致⑷变焦距推拉与机位移动推拉效果的异同
摇摄:
1、摇镜头画面的特点:⑴机位不变、造成拍摄角度的变化⑵摇镜头调整观众的视线⑶保持空间关系不变
2、摇镜头的画面表现力:⑴表现较大的场景空间⑵交代同一场景种不同主体间的内在联系⑶表现特定情绪
3、摇镜头拍摄要注意的问题:⑴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⑵控制好摇摄的速度节奏⑶摇摄过程力求完美 移动摄像:
1、移动镜头的作用:⑴开拓画面空间,展示空间环境,表现宏大场面⑵表现完整、复杂的现实空间和景物关系⑶表现被摄主体的运动⑷引导观众的视线朝向⑸产生视觉冲击力 ⑹产生节奏
2、移动镜头的拍摄要求:⑴注意保证画面的技术要求⑵注意画面节奏的表现⑶注意移动摄像的起幅、落幅和过程
X切换在电视屏幕上表现为在A画面逐渐消失的过程中B画面逐渐出现,最终取而代之。也就是说,在整个切换的过程中,两个画面是同时存在的,只是原来的画面逐渐变弱,后一画面逐渐变强。
V切换是在A路信号逐渐消失之后,B路信号才逐渐出现。在电视屏幕上表现为前一个画面逐渐变暗到完全消失之后下一个画面才逐渐出现。
线性编辑系统:线性编辑是采用两台录像机进行有选择的复制的过程,一台录像机重放录像带,将选好的素材镜头录制到另一台编辑录像机的磁带上,精确地控制两台录像机的伺服与同步,可保证镜头间连接点的准确与稳定。
基本设备:1)放像机;2)录像机;3)监视器;4)编辑控制器 基本工作方式①组合编辑②插入编辑
基本操作:1.组合编辑 将节目素材磁带上的画面及其声音按照事先编排好的顺序,一个接一个地记录在母带上,串编成一个完整的录像节目带。
2插入编辑 是在一个有节目磁带上的某一部分换上新节目,即将母带上不需要的部分用有用的素材替换下来。(插入编辑磁带上必需保证有控制磁迹)
磁迹分布:音频磁迹、视频磁迹、控制磁迹(CTL控制磁迹和TC时间码)
基本操作步骤:编前准备,选择编辑模式,选择编辑入点,设定编辑出点,编辑预演(可省),启动自动编辑,结束编辑(按STOP)
演播室基本设备:录像机、摄像机、控制器(CCU)、监视器、示波器、切换台、调音台、字幕机、提词器、通讯设备等
节目控制区(导播间):(1)灯光控制区(2)视频控制区(3)声音控制区
演播室灯光类型:
1、卤素灯:传统的光源,属于热光源,它们大都具有自身难以避免的缺点:高热量、高耗电,色温3200K。分聚光灯(强、集中)散光灯(辅助、背景光);
2.镝灯:是金属卤化物灯,镝灯色温5500K~6000K,发光效率高。
3.三基色柔光灯:三基色荧光灯管是一种低温光源,色温3200K,它不会给演播室带来高温而影响摄像工作,还可以减少演播室的空调容量,降低成本。
三点布光:三点布光指人物照明的主光、辅助光和轮廓光处理。这三种光线分别承担着不同的造型任务,并互相制约、互相补充,共同形成对人物照明的一个完整的光效效果。
虚拟演播室的关键技术:摄像机跟踪技术;计算机虚拟场景生成;色键技术(虚拟演播室的抠像主要是靠色键器来完成的,效果取决于色键器的质量)
电视新闻镜头语言:叙述镜头,描写镜头,说明镜头,关键镜头,细节镜头,资料镜头
1、叙述镜头:反映的事物一般具有比较明显的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内容上的逻辑关系或因果关系,事物在发生的形态上表现为线性、运动的结构。
2、描写镜头:描写镜头所反映的内容一般不表现为一定的过程,而表现为一定的情景。
3、说明镜头:现实中的有些内容,因其缺乏形象性,往往要通过说明性镜头予以反映。
4、关键镜头:关键镜头是最能反映、提示和说明新闻事实的形象语言。
5、细节镜头:细节镜头的表现对象是新闻事件发生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细微的情节。
1电视品牌节目制作中出现的问题
1.1节目内容存在问题
当前我国各大电视节目品牌节目以真人秀节目为主, 例如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快乐大本营》, 江苏卫士的《非诚勿扰》, 浙江卫视的选秀节目等, 这些品牌节目以独特的创意而大获成功。但是我国的电视节目都普遍存在着模仿现象, 一旦有的电视节目取得成功之后, 就会出现一系列的模仿节目, 严重影响了节目的社会价值。同时存在着电视节目只注重短期的经济效益, 没有创新的意识, 对于节目内容创新不足, 造成品牌的过度消费。例外我国的电视节目版权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 这不仅影响了电视台的节目收益, 也打击了创意人的工作积极性。
1.2节目中的版面设计问题
节目的版面设计包括节目中的色彩搭配和节目内容位置的设置, 电视节目的色彩和流畅度是节目质量的重要评估参数, 而且电视画面的色彩运用反映了制作人的水平。在节目版面设计中, 首先要结合节目的内容决定节目的主色调, 例如对于内容较为时尚的节目, 要选择颜色差异较大的色彩画面;对于主体较为严肃的节目, 设置庄重的色彩画面;对于相亲类节目, 要营造浪漫的节目现场画面, 否则就会造成节目内容和视觉的不搭配, 影响节目收视率。节目色彩搭配完成后, 要重视内容板块的位置设置, 尤其是对于娱乐性较强的节目, 要注重广告的摆放位置, 同时节目主题要素的画面大小、比例、距离要始终, 保持节目版面的美观。
1.3节目中的广告问题
当前的电视节目中都会引入广告赞助, 对于广告的处理体现了电视节目制作人的水平。有的节目的广告植入过于明显, 容易引起观众的反感, 影响收视率。另外部分电视节目中对于广告的制作不够专业, 造成广告的播放流畅度不足。
2提升品牌节目质量的制作技巧分析
2.1提升品牌节目的创意
首先是要提高品牌节目的制作创意, 相关节目制作人要敢于挖掘最新的节目资源, 拓展思维, 深层次的了解观众的心理需求, 把节目内容和需要结合起来, 从根本上创新节目制作技巧。
2.2优化非线性编辑系统
目前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由传统的制作技术向非线性编辑系统转变, 要提高节目的制作质量, 就要优化制作系统的相关技巧, 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
2.2.1计算机技术的有效应用
利用计算机技术革新节目制作模式和细节处理, 通过计算机技术可以模拟电视节目的录制和播放, 此外计算机技术在电视节目后期的制作中, 可以处理数字化图像和音频, 使节目的质量更加优化, 增强了电视节目的整体质量。
2.2.2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
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电视节目的制作技巧是发展的趋势, 制作人员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做到广播的操控、传输、发射系统不断完善, 并且通过系统调整促进声道、图像、数字信息的传输技术, 丰富电视节目的内容。
2.3注重节目美感的设计
电视节目的独特点就是其蕴含着极强的美感, 提升节目美感的技巧处理, 可以使节目更加有吸引力, 在提升节目品味的同时增加收视率。
2.3.1注重节目的社会人生美与主体性情美
电视节目是一种文化形式, 在电视节目制作中要把握好节目的主题, 形成自我的独特风格, 要表现出对社会百态的主体性情, 又要有人文关怀, 使节目能抓住观众的心。在节目制作中不能光表现出艳丽的节目画面, 也要凸显社会的现实面, 体现社会人生美的表现。所以电视节目要把思索人生作为节目的灵魂, 从思想上提升节目的制作技巧。
2.3.2注重节目中生活真实美与意象物化美
电视节目要贴近生活, 认真挖掘观众的审美心理, 迎合观众的心理需求, 是节目制作的关键。制作者要把观众熟知的对象加工成更具有感染力的节目内容, 正确引导观众的理性思考。以鲜明的情感充盈节目的画面和光影, 通过生活中喜怒哀乐满足观众的审美快感。
2.3.3注重节目中的直白浅切美与深蕴含蓄美
娱乐是人们追求的一种本能需求, 电视节目有娱乐大众的职责, 但是不能利用低俗的表演形式来取悦大众, 更不能以牺牲文化作为提升收视率的噱头。电视节目制作人要用直白的美拉近观众的距离, 侧重节目的蕴含美的流露, 通过提高美感制作技巧来提升节目的品味和格调。
2.4节目后期制作技巧
节目的后期制作技巧关系真节目的整体质量, 节目制作人要注重节目后期的制作技巧, 保证节目的质量。
2.4.1镜头的处理技巧
电视节目制作是后期工作, 节目的质量的关键是场景的组合和剪切工作, 要凸显节目的主题性, 感染和触动观众的情绪。所以节目制作后期要保证镜头的处理强化主体, 迎合观众需求;同时要根据拍摄场景的不同, 镜头的推行时间要有适当差别;要处理好镜头的过渡, 避免出现镜头的跳轴现象。
2.4.2画面的处理技巧
节目镜头的处理技巧包括把握观众视觉审美的需求, 按照审美规律进行长短镜头的切换;同时把握节目的画面节奏, 防止画面出现混乱, 影响视觉效果;最后要符合画面的切换规律。
2.4.3字幕的制作技巧
对于一些字幕需求较强的节目, 要使字幕清晰, 不要出现叠加、重影的现象。同时字幕的效果要符合节目的内容, 能够起到对补充解释画面的内容的要求。在字幕字体选择上, 要选用适当的字体和颜色, 增强字幕的视觉装饰和内容提示作用。
3结论
总而言之, 要提升电视节目制作的品牌节目的质量, 就要从节目制作的细节入手, 巧妙的利用制作技巧, 提升节目的收视率。本文提出了节目制作要从节目主题选择、节目美感设计和后期节目制作三个方面出发, 充分利用节目制作技巧, 提高电视节目的竞争力。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电视节目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载体, 在为大家带来欢乐的同时也传达了人生的价值观。当前我国的每个电视台都有自己的品牌节目, 有着巨大的观众资源, 但是在品牌节目的制作中存在着一些不足, 影响了其节目的质量以及电视收视率。本文阐述了电视品牌节目制作中存在的问题, 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几点制作技巧。
关键词:电视节目制作,品牌节目,制作技巧
参考文献
[1]姜婷婷.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的技巧艺术[J].广播电视, 2012, 4.
[2]尹力.电视节目制作的几个美学原则[J].网络与通信, 2007, 3.
专题电视节目由于它的专业性,决定了节目内容应以专业知识介绍为主,艺术形式服务于内容需要。一般性制作的专题节目,不容易引起观众的热烈反应,往往是专业人员看得津津乐道,其他观众却感到很枯燥,观众收视率比较低。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使更多的人们接受专题片的内容和形式,是摆在专题电视节目制作者面前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题目。下面提出个人在这方面的一些见解,供参考。
首先是选题,选题是专题片制作中非常重要的一步,选题是否适当,直接影响到此专题片是否成功。如何确定准确的题目呢?一般情况下,题目设定的内容范围越小、越明确,就越容易介绍清楚,内容介绍清楚了,观众就愿意看。相反,题目过于大,涉及的内容就多,面面俱到,就不容易讲清楚,节目就不容易达到目的。比如,做一部介绍沿海海岸线的专题节目,片名可以取为《中国的海岸线》也可以取为《中国海岸线的植被》,两个题目涉及的范围和内容以及要求有着明显的区别:前者需要介绍有关海岸线的方方面面,而后者就具体到海岸线的植被,只需把沿海植被的情况分层次介绍清楚就可以了。前后两个题目相比较,后一个制作起来比前一个更容易介绍清楚。所以,选题准确,内容就容易把握,节目制作的思路就清晰。
选题确定以后,内容的把握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首先是知识和内容层面的定位,然后是量和度的把握。过去,由于公众文化水平普遍比较低,所以,要求专题节目在内容表现上要容易理解,一点就透,不要求深入解释内在的知识层面。现在,公众的文化水平比过去大大提高,知识面也比较宽,理解能力增强,对专题节目内容的表现形式和节奏方面的要求,和过去相比有很大的区别。比如,介绍一种自然现象,过去,由于很多人没有见过,甚至都没有听说过,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把现场的场面展示出来,再作简单的原理介绍,观众就感解说、音乐、字幕、图表、动画等内容的统筹安排,需要提前做出制作方案,逐项得以实施。
目前的电视专题片的创作,其情节结构有以下几种:(1)时间线索式,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安排、搭配内容。采用这种方式结构简洁明了,条理清晰。(2)空间线索式,主要是按照地域、地理的不同分布来排列和搭配各个部分的内容。(3)主题表现式。其结构方法就是围绕着某一个主题,按照主题的思想的内容增加、减少各个方面的内容。这种结构方法主题突出,主次分明,脉络清晰,便于撰稿者阐述理论,也便于观众的观看与理解。(4)集纳式,或称板块式或典型集合式。这种形式的特点是,内容往往相对比较分散,常常被分成平行的几块,这几块的内容在同一个主题的观照下被组合起来,从不同的侧面展现主题的内涵。这种结构像“搭积木”。在一个总体的构思下进行组合。(5)平行对照式,在内容构思中采用两条交错的线索,互相对立而又相互关联,此类专题常常提炼出对方冲突的方面来进行比较、冲撞,从而表现出主题凸现的思想。(6)传统故事式,是一种“走马观花式”的线形的讲故事的方法,类似中国古典小说(传奇)的写法:利用一个完整的故事结构、曲折的情节、详细的细节来打动读者,所以直叙式电视专题片的写作的主要的特点就是讲好故事。
以上介绍的几种专题电视节目的结构形式,各有利弊,在选用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内容和要求,以期制作出更完美好看的专题片。
1.电视具有的教学功能
①知识传授功能
②技能训练功能
③扩大教学规模的功能
2.教育电视的含义
教育电视是研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教育电视设备和电视教材、利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以期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的一门学科。
3.电视节目制作课程的主要内容
①电视教材的基本知识:电视教材的含义、特点、功能、类型和编制过程;
②电视教材编制的理论基础:综合应用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和艺术、美学的理论作为指导;
③电视教材编导的知识:电视教材文字稿本、分镜头稿本的编写创作知识,电视教材导演的工作过程和艺术;
④电视教材制作技术:摄像、录像技术,电视特技和动画技术,电视编辑和配音技术等;
⑤电视教材评价方法:电视教材评价的标准和常用方法。
第二章
4.电视教材的定义
电视教材是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培养目标要求,用电视图像与声音去呈现教学内容,并且用电视录像技术进行记录、存储与重放的的一种视听教材。
5.电视教材的电视特点
①以视觉形象为主,以活动图像为主
②利用电视表现手段呈现事物现象的本质特征
a.变小为大,变大为小
b.化快为慢,化慢为快
c.变远为近,变内为外
d.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e.化虚为实,化实为虚
③试听结合,多维度传递信息内容 ④存储再现、克服时空局限性
⑤传送方式多样化 适宜多种教学方式 ⑥电视手段呈现教学内容的局限性
6.电视教材的主要类型(表达形式)
①讲授型:
a.课堂式讲授型
b.外景式讲授型
②图解型
③戏剧型
④综合型
7.编制电视教材的教学原则
①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
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③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原则
④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
⑤启发性原则
8.知觉的共同特征
①知觉的整体性
②知觉的选择性
③知觉的相对性
④知觉的理解性
9.编制电视教材应注意的感知规律
①刺激强度规律
②整体规律
③对比规律
④主体对象与背景的相关规律
⑤言语引导规律
10.电视教材常用符号 I.视觉符号 1)图像符号 2)图画符号 3)目视符号
4)电视特技符号 5)文字符号 II.听觉符号 1)语言符号 2)音响符号 3)音乐符号
11.电视教材要体现美的特性
①形象性
②感染性
③社会性
第三章
12.专题电视教材的编制过程
1)稿本阶段: ①确定选题 ②选定表达形式 ③选择素材 ④编写文字稿本 ⑤编写分镜头稿本 2)拍摄准备阶段: 拍摄准备
3)现场录制阶段: ①外景录制 ②演播室录制 4)后期加工阶段: ①图像编辑 ②配音合成 ③完成稿本 ④完成电视教材 ⑤教学指导书 5)使用评估阶段 ①使用评价 ②反馈
13.编导的任务和要求 ①编稿:
任务:
a.确定电视教材选题
b.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编写电视教材的文字稿本
c.协助导演指挥电视教材录制工作
要求:
a.学科专业知识
b.教育科学知识和教学经验
c.电视教材编制的知识 ②导演: 任务:
a.协助编稿确定电视教材课题
b.根据文字稿本写出符合录制要求的分镜头稿本
c.指导录制工作全过程,直到最后编制完成教材
要求;
a.熟练掌握影视艺术的理论与技巧
b.熟练掌握电视制作设备系统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c.具有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掌握基本的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d.具有比较广泛的学科专业知识
14.摄像师的要求
①熟悉摄像机的性能,掌握摄像机的各项操作技术
②能熟练并平稳操作摄像机的镜头运动
③熟练掌握画面构图、摄像布光等摄影技术
④摄像要熟悉稿本,在编导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15.文字稿本的特性
①教学性
②科学性
③形象性
④专用性
16.选材原则
①直观形象性
②动作性
③典型性
④真实性和科学性
⑤广度和深度
17.结构的类型
①时间结构
②空间结构
③扩展结构
④螺旋上升结构
18.解说词的作用
①概括画面
②补充画面
③强化画面
④提示画面
⑤转场
19.画面要富有视觉形象
①画面要写得形象具体,具有动作性
②画面素材要有获取与录制的可能性
③画面内容要有鲜明的目的性,要突出主体
④画面内容要符合教学要求,符合科学性
⑤画面设计要与解说词配合
20.镜头、镜头组
镜头:镜头就是摄像机从开始拍摄到停止拍摄之间所拍下的连续画面
镜头组:由若干镜头构成的具有完整意思的片段
21.景别的区分
①远景:摄取远距离景物,交代事物发生的地点环境
②全景:表现事物的全貌,揭示事物与环境的关系
③中景:表现人物膝部以上的活动,既能表现环境又能表现人物活动
④近景:头部至腰或肩之间,介绍人物,表现人物情绪
⑤特写:肩至头部,突出刻画被摄对象
⑥大特写:表现某一局部细节,留下强烈印象
22.运动镜头
①推镜头
a.突出介绍重点,强化事物特征
b.展示巨大空间,产生纵深感
②拉镜头
a.表现主体空间位置及周围环境
b.表现主体与周围事物的关系
③摇镜头
a.展示空间环境和位置关系
b.展示主体间的空间关系,使活动与环境结合表现
c.介绍大面积主体事物
④移动镜头
a.表现事物间的空间关系
b.逐一连续展现事物
⑤跟镜头
a.突出表现运动事物
b.突出表现技术性操作
⑥变焦距镜头
a.获得连续变化的不同景别图像
⑦升降镜头
a.展示更多的空间层次,表现环境与事物的规律
⑧虚镜头
a.增加纵深感的变化
⑨甩镜头
a.产生回闪感和紧迫感
⑩转镜头
a.从不同角度观察被摄物
11.晃镜头
a.产生晃动效果
23.蒙太奇定义
蒙太奇为电影用语,为表现影片的主题思想,把许多镜头组织起来,使构成一部前后连贯,首尾完整的电影。
24.蒙太奇的形式
①连续式
②平行式
③对比式
④比喻式
⑤重复式
⑥积累式
25.镜头组接的原则
①镜头组接要合乎逻辑
②要遵循镜头调度的轴线规律
③景别过渡自然合理
④动接动,静接静
⑤光线、色调过渡自然
26.节奏的概念
节奏是事物均匀而有规律的发展过程
27.电视教材节奏分类 根据内容情节节奏: 1)缓慢型 2)舒展型 3)紧迫型 4)跳跃型
根据表现形式节奏 A空间节奏(视觉)1)画面主体物运动 2)摄像机镜头运动 3)景别变化 4)蒙太奇组接 5)镜头长度
B时间节奏(听觉)1)解说 2)音响 3)音乐
电视教材《镜头组接原则》学习效果自测试题P144-146
1、如一组反映用稀碳酸与锌反应制取氢气的化学实验的镜头,为了能突出主题,组接时应选用: a·整个实验准备和操作全过程的素材
b·整个实验中几个关键和主要操作过程的素材。
2、在下面一组镜头里
(1)全景:一位教师在上地理课。(2)中景:学生们在聚精会神听课。(3)全景:教师手持教鞭指向地图。(4)如需要选择第四个镜头,您是选择: a.特写:教师所指地图的位置;b.特写:某个学生在认真听课;c.特写:教师在黑板上板书。
3、试判断下图中3个摄像机机位拍摄的镜头,哪些镜头能组接在一起? a.1、2、3 号镜头可组接在一起 b.1、2 号镜头可组接在一起 c.1、3 号镜头可组接在一起 d.3、2 号镜头可组接在一起
4、在下面一组镜头里,选择合适的镜头进行组接。(1)全:一排学生在进行军训实弹射击。(2)中:一学生趴在地上瞄准,扣动扳机。(3)______ a.中:一组学生在观看篮球比赛。b.特:一个射击靶,子弹中靶。c.全:一学生正走出教室门口。
5、无落幅+无起幅应采用的组接方法是
a.静接静;b.动接动;c.静接动;d.动接静。
6、下列一组镜头采用的组接方式是:(1)全景:足球场上,一群学生在踢足球。(2)中景:一学生起脚射门,球向球门飞去。(3)近景:对方守门员飞身扑球。
a.动接动;b.静接静;c.静接动;d.动接静。
7、在同一场景拍摄的几个镜头,下列哪些组接会出现视觉跳动? a.不同景别的镜头组接在一起;b.不同机位的镜头组接在一起;c.相同景别和机位的镜头组接在一起。
8、根据景别过渡原则,如一组介绍抛物面天线构造的镜头:(1)全景:抛物面天线。
(2)特写:抛物面上的溃源。(3)远景:旋转的抛物面天线。(4)中景:抛物面。正确的组接顺序是: a.(1)(2)(3)(4);b.(3)(1)(4)(2);c.(3)(2)(4)(1);d..(2)(1)(4)(3)。
9、一组反映学生物理实验操作示波器的镜头,要求介绍其中几个学生操作示波器的情况。组接时连续把几个由实验室全景推到学生操作近景的镜头进行组接,这种组接方式: a.正确;b.不正确。
10、镜头组接时,相邻镜头间的光线强弱对比______时,画面与画面之间衔接流畅,不会产生视觉跳动感。a.强烈;b.一致。
11、为了保证画面效果连贯,不产生视觉跳动,请选择做法: a.镜头组接时,相邻镜头间的色彩对此应明显;b.镜头组接时,相邻镜头间的色彩应一致。
12、请选择合理说法: a.容易理解的内容,画面停留时间最好长一点,可以加深印象;b.内容复杂的画面停留时间最好长一点,以利观众有充分的时间理解画面内容;c.最好每个镜头时间都留长一些以加深感知。
13、下列镜头中那一种组接更符合事物发展逻辑:(1)刚刚出土的树木幼苗。(2)已长大的树木成苗。(3)一片枝叶茂盛的森林。
a.(1)(2)(3)b.(1)(3)(2)c.(2)(1)(3)
答案:babbb acbab bba
28.拍摄材料的准备
①美工、动画、材料的准备
②演员的排练和演示过程的试演
③现成视听材料的准备
④外景素材拍摄的准备
⑤录制设备、灯光、布景的准备
29.导演的录制后期工作
①检查素材,整理修改稿本
②指导画面编辑与配音合成 ③编写完成稿本与教学指导书
30.摄像用光的概念
摄像用光是利用各种摄像照明器材进行人工照明布光和利用不同光位的太阳光线进行采光的总称
31.控制灯光的亮度
①选用不同功率的电光源,功率越大亮度越大
②改变灯具到被摄物的距离,距离越近亮度越大
③在灯具前装网罩或柔光纸使灯光软化
④调整聚光型灯具的会聚或发散,使亮度增强或减弱
⑤调整调光设备改变亮度
32.白天日光一般可分为日出光和日落光、斜射日光、午间顶光三类
a)日出光和日落光(0-15°)
特点:日光照射角小,物体垂直面受光多,水平面受光少,阴影少投影长,光线柔和且偏橙红色。
b)折射日光(15-60°)
特点:照射角适中,亮度较强,地面反射光和散射光较多,物体影调层次丰富,增强画面立体感和空间感。
c)午间顶光(60-90°)
特点:垂直面受光少,水平面受光多,阴影多,投影短,暗部与亮部反差强烈,难以表现立体感和空间感。
33.日光光位
34.摄像机的调整
①聚焦调整
②滤色片调整
③黑白平衡调整
④光圈调整
⑤增益调整
35.摄像要领
①画面要平:地平线要保持水平
②摄像要准;拍摄对象与范围、起幅落幅、镜头运动、景深运用、焦点变化、色彩还原都要准确
③画面要稳:消除任何不必要的晃动
④摄速要匀:摄像机镜头运动的速度要保持均匀
36.摄像构图含义
摄像构图是把客观事物和各种造型因素,按照主题思想的需要和审美原则及构图规律,有机地组织在摄像画面中,形成一定的画面布局
37.摄像机位 1)拍摄方位
a)正拍:易于表现事物基本特征,但画面感不强 b)斜侧拍:立体感较强
c)侧拍:表现轮廓,但立体感较差 d)反拍:突出陪体与环境 2)拍摄高度
a)平拍:画面具有真实感和结合感 b)俯拍:纵深感强,气势辽阔壮观 c)仰拍:气势高大雄伟 3)拍摄距离
a)景别变化方法 b)焦距与距离
38.画面布局
画面布局是指构思、组织、安排画面主体、陪体、前景、背景、空白各个成分的相互关系,组成内容思想与表现形式统一的完美画面
39.动态构图要注意运动方向、速度、节奏、对象、范围等因素的变化
40.电子特技
①录像重放特技
②模拟电视特技
③数字电视特技
④虚拟演播室特技
41.镜头操作特技
①光圈操作
②聚焦操作
③停机再拍
④定时拍摄
⑤高速拍摄
42.录像重放特技
①快动作:提高走带速度
②慢动作:降低走带速度
③倒退动作:倒转磁带走带方向
④静像:停止走带让磁头重复扫描同一画面
42.编辑系统连接p249图10-2
43.组合与插入编辑
组合编辑:组合编辑是将分段录制的图像、声音、控制信号按分镜头顺序同时记录在编辑带上,每个镜头有连续的编辑入点和连有空白的编辑出点,不能修改编辑好的节目,磁带第一个必须选用。
插入编辑:插入编辑图像信号与声音信号可以单独或同时记录而控制信号保留不变,每个镜头有连续的编辑入点和出点,可以用来修改已编好的电视节目,进行“先声后画”的配画和“先画后声”的配音
44.半自动编辑
半自动编辑是利用编辑控制器对放像机和录像机磁带上的控制磁迹进行相对计数,并以帧为单位。用相对于编辑控制器计数零位的“时分秒帧”读数标志图像磁迹位置,即磁带的相对长度;编辑控制器的旋转搜索圆盘能快放、慢放、正放、倒放搜索画面,通过监视器选择画面的最佳编辑入点、出点便暂停,然后同时按记忆键、入点键、出点键记忆编辑入点或出点
45.防止视觉跳动
①两个镜头组接时,景别变化不要太大
②相同背景的主体,景别或拍摄方位要有变化
③停机再拍特技与动画的主体不能错位
④主体的位置、方向或视线要相互匹配
⑤主体运动或镜头运动的方向、速度要一致
⑥动静变化不要太突然
⑦色调明暗不要反差太大
⑧色彩过渡变化要和谐自然
46.电视教材评价标准
①教育性
②科学性
③思想性
④艺术性
a.形式生动,手法新颖,能充分运用蒙太奇手法引起学生兴趣
b.构图讲究、布局合理、运动平稳、用光合理、层次分明、影调和谐、色彩鲜明,画面清晰美观,富有感染力。
c.合理运用特技手法,造型形象生动,字体工整美观,场景和谐,艺术感强。d.按照镜头组接原则编辑,画面变换连贯,节奏合理,流畅生动富有表现力。
e.解说词生动准确,音色动听,感情丰富,节奏合适,音响效果逼真同步,音乐选取合理,富有感染力,三者处理得当。
⑤技术性
47.文字稿本的格式
48.分镜头稿本的格式
名词解释:
镜头:是指摄像机从开始拍摄直到停止拍摄之间所拍下来的一段连续画面。
镜头组:由一个或几个镜头连接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一组镜头。
分镜头:是将文字稿本上描述的画面意义分成若干个镜头,并将它们组成镜头组表现文字稿本的内容。
教育电视:是表示具有教育功能的电视设备系统。电视特技:运用特殊的技法进行拍摄、制作,以得到特殊的电视画面效果。
蒙太奇:为电影用语,有剪辑和组合的意思,它是电影导演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为表现影片的主题思想,把许多镜头组织起来,使之构成一部前后连贯、首尾完整的电影。
节奏:是事物均匀而有规律的发展过程。
组合编辑:就是将不同场景分段录制在素材带上的图像、声音、控制信号,按分镜头顺序同时记录在编辑带上。
插入编辑:是在已录有连续控制信号的节目磁带上,同时或单独更改图像和声音信号。
电视教材:是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培养目标要求,用电视图像与声音去呈现教学内容,并且用电视录像技术进行记录、存储与重放的一种试听教材。
摄像用光:是利用各种摄像照明器材进行人工照明布光和利用不同光位的太阳光线进行采光的总称。
摄像构图:是把客观事物和各种造型因素,按照主题思想的需要和审美原则及构图规律,有机地组织在摄像画面之中,形成一定的画面布局。
画面布局:是指构思、组织、安排画面主体、陪体、前景、背景及空白各个成分的相互关系,以便组成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统一的完美画面。
文字稿本:是一种用文字符号阐述电视教材编制内容和形式的书面材料。
提笔间,我真的是百感交集,感触万千。说实话,在电视台学习、工作的这些日子里,学到了不少在学校从未接触过的东西,不仅增长了自己的生活阅历,也学到了许多生活、社会经历:怎样做人、怎样工作、怎样与人相处等等;但最让自己钦佩和受用的是那种吃苦耐劳、不畏艰难、团结协作的精神。
第一天踏进株洲电视台《触点》栏目办公室的门时,我对这个节目还一无所知,从何学起都不知道。也由于一些手续上的问题,原本打算学编辑的我因进不去编辑房而在办公室足足坐了一天。然后接下来的一星期,每天按时来电视台却学不到任何东西,这对怀着信心来求知的我打击很大。有时像上课点名似的在办公室打了个转就回家,人际关系也得不到很好的处理。后来,通过心情的调整,觉得自己不能把实习当做好玩,这毕竟关系到以后的前途问题,于是主动找栏目的记者说话,希望能带自己出去采访。既然不能做后期,就先做好前期吧。然后,有了第一次外出采访的经历。之后的一星期就跟着记者出去采访了。每天积极地行动是十分重要的,不要仅仅是记者出去采访你就跟出去一下、看一下,而是在去采访之前,尽量了解采访事件的信息,构思接下来的采访与拍摄,采访回来后,要写稿,跟着记者去编片,这里的每一项行动都要求你自己积极争取,因为对于记者而言,每天的工作都很忙很紧,你要大胆争取参与这里面的每一个过程,只有这样你才能全面地锻炼到采、编、写能力。
后期制作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到了栏目的编辑室,因为里面只有一套设备供编辑使用,所以我只能认真观察他的操作流程,遇到不懂的问题就问。果然专业的老师就是不同,对镜头的运用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在剪辑技巧上,画面剪得流畅,专题片艺术性强,蒙太奇用得巧。在操机水平上,速度快,非常熟练。以前在学校花两天时间编一个十分钟的片子,我就自鸣得意。在这呆了一个星期后,我才知道自己是多么渺小和无知。我还领悟到编辑人员不仅仅要技术过硬,而且个人修养上也要过关。一是要细心和耐心,把时间精确到帧;二是心态要好,避急躁,能够应对稿件的突然调整。欢迎访问(第一.范文网)。
在整个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贫乏和在实际运用中的困难。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我对一些采访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在学校,自己学的本来就不是很多,现在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付出自己更大的努力去学习、去历练,为自己的人生创造更丰富的色彩。
第一把钥匙:真诚
你可以伪装你的面孔你的心,但绝不可以忽略真诚的力量,其实不仅待人要“真诚”,对事也要“真诚”。
节目组的摄像师在制作《音乐不断歌友会》节目的时候,有几个镜头总觉得感觉不对,我是一个毫无经验的晚辈,我只是用观众的角度提醒一下,他们很快就接受了。也没有人觉得我只是个毛头小孩就不理不睬。
第二把钥匙:沟通
人与人之间要用心去沟通,其实你会发现你们也没有什么不同。
第三把钥匙:激情与耐心
刚进节目组的时候,汪涵大哥就对我说了一句话:“言多必失,祸从口出”,而激情与耐心就像火与冰,看似两种不同的东西,却能撞出最美的火花。
节目组的一位新闻出身的导演说,假设你从事报业投入100%的精力,那么若你从事电视业就必须投入150%的精力。
提高型实验报告
实验课题: 校园专题片的拍摄
√综合型
□√设计型
□应用型 实验类型:□实验课程: 电视节目制作
专 业: 广播电视编导 班 级: 0908班 学 号: 200918240808 实 验 人: 乐婷 实验时间: 2012.3.10
新闻传播学院
提高型实验报告
实验课题 《校园专题片》节目制作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本次综合型、设计型实验,达到对前面所学的拍摄、编辑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巩固。2.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从电视节目的构思,到策划统筹、前期的拍摄采访,后期剪辑合成的全套工作,以求掌握电视节目制作的流程。
3.通过小组协作及分工,每个人在节目创作中明确自己的定位和职责,锻炼个人的专项能力(如策划、导演(导播)、拍摄、编辑、灯光、音响、制作、主持或解说等),同时锻炼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实验设备:摄像机 手机 电脑 灯具 耳机
三.实验内容:
1节㈠电视节目的策划: 2节目名称:校园专题片 3节目类型:专题片
4节目内容:拍摄黄冈师范学院校园风光,人文风情。
5节目风格:抒情,优美,诗画结合,具有意境美,声画结合的风格。6节目时长:10分钟
7节目配乐:钢琴曲,舒缓的音乐 8节目受众:以大学生为主 8节目拍摄提纲:
师资力量:将学校老师的教学研讨以及教书育人的场景进行场景互动。
教育教学:各个教学研究室的教学成果。
管理体制:展现学校管理层的构架、管理体制等工作体制
校园文化:学院发展中进行的各类活动,无论是学生性质的还是老师教职工娱乐性质活动一一展现,为
的是将学院活泼的教育氛围表现出来。
学风建设:表现学校的学习风气、学习氛围、学生考学以及学校就业率等。9节目人员:导演,摄像师,音响师,配音,后期制作人员等。10播出时间:每周五上午9点整
㈡电视节目的前期准备:
1对黄冈师范学校的过去,现在的音频视频资料进行收集。2依据上述资料写解说词。
3关注近期天气预报,尽量选择晴天,避开阴雨天气。以免影响画面效果。4借摄像机并进行检查,确保设备能够使用。5进行多次小组讨论以得出最佳方案。6就讨论结果写出本期节目的策划。7节目选题与主题
8节目风格与形式
9节目结构
10节目定位
--
提高型实验报告
11技术手段策划
12人员策划
13策划拍摄制作时间表
㈢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
1.电视专题节目同样采用ENG方式制作,以校园为主,以小见大,可以记人或记事,也可以是纪录片。要以画面说明问题,还需把问题说清楚。时长控制在5-10分钟之内。
2.按正规的电视专题节目制作的要求,调动一切因素,讲究画面的艺术美和内在美,以情感动人、鼓舞人。
3.专题片开头应该出现片名。专题片的每一句解说,同时会在屏幕下方出现对应的字幕。字幕中不能出现标点符号。若有采访,字幕应采用不同的字体(如楷体、黑体)加以区别。被采访者出现画面时,应在屏幕一侧竖行打出身份及姓名的字幕。
4.好的画面需要配好的解说,专题片的解说尤其重要。语言应亲切、流畅、感人,不要说教,不说大话、空话。注意解说的语调、语气,不能照稿念读,应该是说或讲或谈话的感觉,使人感到亲切、自然。
5.专题片中应配有适当的背景音乐,注意调整好解说与背景音乐的音量的大小比例,不要使音乐掩盖了解说,否则失去了解说的意义。6.节目最后,片尾有职员表的字幕(可以在影片最后出现,也可以影片结束后单独出现),要有背景音乐。职员表结束后,是一屏静帧5秒的“黄冈师范学院 电视台”字幕,背景音乐渐淡,节目结束。
四.节目制作环节:
㈠节目制作过程(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结果):在3月10日的黄冈师范校园,我们这一小组对学校专题片进行了拍摄并录音,在寝室里用视频和音频制作软件对片子进行了后期制作。
㈡本人在节目制作过程中担当的角色(什么角色?干了什么活?表现怎样?结果如何?):
本人这次在节目中担任音响师和配音工作。
一则好的专题片,必须是画面与声音相互补充,和谐相处,优秀的校园专题片更是如此,目前校园专题片配音的声音技巧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校园专题片解说词,专题片的音响,专题片配音的背景音乐。
(1)校园专题片解说词。
解说词是每一则校园专题片的重要组成部分,解说词与配音直接相关,因为解说词是配
--
提高型实验报告
音的重要发挥基础。好的解说词可以让配音产生更加强烈的表达效果,可以让校园专题片的配音锦上添花。好的校园专题片还必须拥有优秀的解说词对这些事情进行充分的解说。而完成的解说词也不能只呈现在画面上让观众自己来看,还必须通过人的声音,对解说词进行再度创作的人声进行补充。启发观众,吸引观众,从听觉上牢牢抓住观众的心思。校园专题片的制作,要把校园的每个方面都有所说明,有所解说,所以校园专题片的解说还要具有高度概括性,对于重点需要表达的东西话多一点的时间解说,对非重点的内容则采用概括性的语言将其一笔带过。
专题片配音的解说词,解说词以第三人称的出现可以使得画面更加自然放松。有时候为了讲述不同的事物,必须要穿插不同的画面,画面的突兀转变可能会产生一种不连贯的感觉,而校园专题片的解说词配音可以消除这种画面转变上的突兀感。解说词的声音运用还可以为专题片承上启下,过度连接,创作出合适的氛围迎接下一阶段的专题片进程。解说词的声音运用还可以更加深刻揭示主题,单纯的画面可以给不了观众这种感觉,对比较抽象的东西,诸如感情的升华,校园未来的希冀和联想,专题片的画面往往对这些无能为力,在此,解说词的声音就不仅仅是声音,它的补充出现就仿佛为校园专题片抛砖引玉,带来更棒的效果。
(2)校园专题片的音响。
制造校园专题片配音,音响是必不可少的。校园中方方面面的音响效果既可以增加观众对校园专题片的亲切感,也可以增加校园专题片的真实感,现场感。淋漓尽致的校园专题片配音可以在想象的空间延伸校园专题片的意义。有些事物,虽然不可以在画面上出现,但随着音响效果的安排,观众可以发展无限的想象。如听到了学生们的朗朗早读声,观众也可以想象得到学生们正在课堂上认真求知,音响效果还可以帮助校园专题片中得画面连贯,比如说画面的转化,可以先随着音响的出现,让观众知道了下一个段落出现的内容的出现,从而避免了不同画面造成的突兀感,如在校园中进行校园中学生的读书声,下课了学生们的步伐声,谈笑声,老师在课堂进行授课的声音等,都可以增加校园专题片的现场感,让观众也随着音响的出现,仿佛也步入了阳光活力的校园之中。这种真实感,现场感,又是解说词的声音和校园的画面所起不了的重要。
(3)专题片配音的背景音乐。
--
提高型实验报告
校园专题片配音中的背景音乐运用指的是不包括音响在内的音乐。在专题片配音中运用背景音乐,可以增加校园专题片的感染力,可以让各种感情的抒发更加自然。如莘莘学子的好学,追求的感叹等。让校园专题片配音更加有价值,更加有意境,在观众在看收看专题片的时候也感受到如唐诗宋词般的深远意境。此外,音响也有不足之处,背景音乐可以帮助音响更自然的出现,背景音乐可以是古筝,可以是钢琴,甚至有节奏的雨水滴落声都是很好的背景材料。
结果:使本次校园专题片具有文学之美,以情动人,声画结合,增强了节目的感染力。
五、实验总结:
㈠对节目的总体评价:我们通过视频、图片等影像资料和相关学校发展等素材进行后期剪辑,结合相匹配的音乐素材和配音效果,三者右击相结合起来,将学校的教育、科研、师资、人才培养等各方面,以及学校发展历程、人文精神;通过对学校基础设施、校园环境等的拍摄以及校园生活的演绎反映出学校的精神面貌和师生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本小组人员在这次节目的制作上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终于完成了校园专题片的制作。总体上片子做得不错,画面具有意境之美,体现出黄冈师范学院的校园之美,人文之美,文化之美。剪辑流畅,声画结合,影调丰富,色彩鲜明,又一次的锻炼了全体小组成员的能力。当然,限于经验,环境,设备等方面,我们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㈡实验的得失与反思:
通过本次节目的制作,觉得自己与专业人员的差距还很大,需要加强练习,对优秀作品进行学习和总结,把别人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要把书本和实践结合,积极思考存在的问题,想方设法的解决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只有这样自己的能力才能进一步提高。
实验成绩
评阅教师 批改日期
关键词:电视节目,制作,规则
【本文献信息】潘雷.探讨电视节目制作发展趋势[J].电视技术, 2013, 37 (16) .
我国电视传媒业在过去的几十年发展中取得辉煌业绩, 在营销模式、电视节目制作水平方面得到全面进步。电视传媒在发行、交易、电视节目制作、社会事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桥梁性作用。
1 传统指导思想分析
我国电视传媒指导思想前传是“形式为主, 内容为王”, 此种指导思想在推动我国电视媒体事业发展过程中起到基础性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 电视媒体节目的形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传统表现形式需要全面优化, 才能提升电视媒体的影响力, 适应时代变迁对电视传媒的要求。
1.1 形式为主的电视节目指导思想分析
从电视媒体营销角度看, 电视节目是电视传媒产业发展的主旋律, 因此做好电视节目工作直接关系到电视传媒的发展。节目生产经营的过程需要坚持相应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是电视节目的灵魂。节目制作过程首选从形式入手, 传统电视传媒节目制作形式主要有新闻、专题等。电视节目在传播过程中也是多样形式, 主要有电视、广播、网络等。电视节目形式是节目制作的重要内容, 需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 电视节目才能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电视节目在录制过程中需要传递一种正能量, 因此节目制作过程中需要考虑社会效益。电视节目在充分考虑社会效益的同时还要重视经济效益提升, 在坚持主指导思想的情况下, 需要走多元化发展之路, 全面提升电视媒体事业的综合发展水平。电视节目产业也被看成是一种内容产业, 电视节目象征一个电视机构的综合实力, 对整个传媒行业发展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随着近几年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电视媒体的广告竞争力越来越强, 广告是电视媒体经济效益提升的主要来源, 因此做好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的广告工作, 对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电视节目制作也是电视节目营销的过程, 需要从形式上多做文章, 传统的电视节目形式需要不断丰富, 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实现电视节目业务拓展和增值效应。电视节目形式发展过程中需要坚持拓展业务和增值业务并发的发展之路, 改变以往通过电视节目形式实现广告收入的模式, 当前需要大力发展广告产业, 不断注入新的电视节目形式, 让电视节目焕发新时代的光彩, 促使电视传媒产业得到全面发展, 促使电视节目制作规则创新。
1.2 内容为王的电视指导思想分析
电视节目是电视传媒发展的基础, 电视节目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在内容方面进行优化, 只有做好电视节目内容, 其丰富的内涵才能充分展示出来。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需要坚持内容为王的基本方针, 内容是电视节目的灵魂所在。随着电视传媒的发展, 世界需要不断了解中国, 中国也需要了解世界, 我国与世界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 其中很大一部分工作都是通过电视节目完成的, 电视节目在传媒工作营销方面也发挥重要的作用, 其内容直接关系到电视节目的广告收入。电视节目内容也是电视节目质量提升的重要内容, 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一批高素质的电视节目制作团队, 不断从内容上进行改进, 把有价值的电视节目内容推向世界, 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电视节目内容优化可以在国际电视市场上建立畅通的渠道, 全面解决电视事业走向世界的各类问题。随着数字电视、网络电视的发展, 互联网在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电视节目内容需要和互联网渠道紧密结合在一起, 改变传统思维模式, 实现电视节目内容创新, 在发展网络电视媒体方面多做文章做好文章。
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的融合是电视节目创新的重要方向, 当前电视节目制作人员需要全面了解网络媒体的特点[1], 在电视节目内容上进行各类指标分析, 电视节目需要积极寻求新的内容方向, 探寻与网络媒体共同发展之道。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二次创业已经成为电视节目内容创新的重要内容。网络媒体对电视媒体产生了冲击, 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需要把内容为王的思想进行优化, 不断融入新的血液, 为电视节目注入新的活力, 全面提升电视节目制作水平, 提升电视节目制作团队的综合素质, 为电视传媒行业综合竞争力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电视节目内容变化需要向互动电视方向转变, 促使传统电视节目与数字电视、有线电视、互动电视、网络电视结合在一起。电视节目制作团队在改进节目内容的同时, 也需要加大对电视节目内容拓展方面的投资融资渠道, 从多角度促使电视节目创新。国家在扩大投融资渠道的同时, 需要不断放宽市场准入条件, 允许不同的机构进入电视媒体行业, 促使电视媒体内容向纵深方向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电视节目内容需要向市场化方向发展, 通过电视节目市场化, 可以更好地促使电视节目能够在一个平等的竞争环境下实现发展, 让更多优秀的电视节目能够步入荧屏。由于电视节目具有特殊性特点, 电视节目产品在制作和营销过程中需要坚持走自身发展道路, 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存, 不断推动电视节目模式优化和创新, 提升电视节目品牌价值, 为其不断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1.3 电视节目内容坚持走市场化发展道路
市场经济环境电视节目也需要坚持走市场化发展道路, 市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追求投入最少、效益最大, 电视节目需要建立完善的营销网络, 促使其在发展过程中实现良好的效益。广告商网络是电视节目优化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 发行网络需要不断向基层落实, 确保基层网络营销平台符合电视节目内容优化的要求。电视节目内容创新过程中需要不断增强营销意识, 提升节目内容营销管理水平, 为实现电视节目步入新的方向创造平台。
电视节目内容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突出全员营销的理念, 通过营销能力提升不断提升电视节目的品味和影响力。电视节目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坚持市场第一位的思想, 经营理念需要不断转变和改进, 让更多的人关注新型电视节目内容。电视节目内容创新需要和市场这个主体紧密结合在一起, 不断提升电视节目整体管理水平, 电视节目在新的发展环境下, 需要把节目内容和市场发展整体情况融为一体, 确保电视节目反映时代潮流。电视节目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优化市场环境, 提升市场竞争力, 才能获取良好的市场效益, 最终电视节目才能被市场认可, 电视节目内容与营销管理水平具有很大的关系, 电视节目需要融入市场元素, 才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电视节目内容才能步入市场化轨道。
2 电视节目内容创新研究
电视节目内容创新已经成为传媒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也是一种创新意识的体现, 对提升电视传媒产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关键作用。电视节目在创新过程中不仅要在形式、内容上下功夫, 更要在电视节目规则上进行创新, 通过规则创新实现电视节目全方位创新, 为电视节目制作者为市场提供具有消费价值的电视节目创造良好的平台。
2.1 电视节目内容供求关系创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价值规律对电视节目内容创新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供求关系不对称问题逐步突显出来, 电视节目内容要在制作过程中进行信息交换, 确保电视节目在供求关系创新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价值规律在电视节目流动和生产过程中不断产生调节作用, 电视节目内容需要从市场供求关系出发, 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 提升电视节目的核心竞争力[3,4]。电视节目制作部门在电视信息交换过程中需要坚持等价交换基本原则。电视节目内容制作过程中只有通过市场, 才能更好地实现等价交换, 把自身的利益全面实现。电视节目内容需要通过消费者评价才能更好地体现自身的价值。消费者也可以根据自身消费实力向电视节目内容制作市场提出要求。从电视节目内容市场供求关系角度看, 当前存在很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一方面是电视台推出了大量的电视节目, 另一方面是消费者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电视节目, 存在吃不饱的问题, 因此电视节目内容制作过程中需要不断优化制作过程, 丰富电视节目内容, 为电视节目更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平台。
2.2 电视节目内容需要坚持规则创新
电视节目内容规程创新过程中需要坚持频道专业化的道路, 逐步实现制播分离、收费频道科学实施, 保证各项规则能够在专业化风潮下顺利实施。当前各地出现了很多特色电视节目, 对电视传媒产业化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电视节目变迁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典型的案例, 比如从《荷兰好声音》出发, 逐步产生《美国好声音》, 随后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产生, 对整个社会产生了一阵音乐旋风, 在社会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通过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电视节目的设计, 可以看出电视节目制作的灵魂是规则创新。从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电视节目特点看, 只突出声音, 不论其他, 此种电视节目内容的特色赢得了社会的肯定的。从《英国达人秀》到上海卫视《中国达人秀》节目创新看, 主要突出海选表演选手的个性和特点, 让每个选手都能充分展示自身的能力和才华, 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广告效益。
电视节目创新需要从每个规则出发, 积极引导节目内容实现规则创新。规程创新还可以通过频道创新实现, 逐步呈现一批专业化电视频道, 实现频道资源优化, 解决频道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 逐步催生一批优秀的电视频道, 对电视产业化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2.3 电视节目内容需要实现制播分离模式
电视节目内容在节目制作过程中需要坚持自主制作的基本原则, 不断把节目推向市场, 实现市场价值效应。电视节目内容在制作和播放过程中实现分离模式创新, 可以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求[5]。电视节目内容在制播过程中实现分离, 可以实行企业化管理, 实现自主运作、自负盈亏, 全面完成电视台制定的节目内容制作任务和目标。中央电视台在我国电视产业发展过程中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我国电视行业相关文件也支持制播分离模式, 对电视节目内容创新起到了积极作用。电视节目在制播分离的过程中可以解决终端垄断控制的问题, 实现电视节目制作和播放的自主性, 对电视产业产生自由竞争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电视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在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实现体制机制创新, 积极引导创新内容不断步入荧屏, 实现电视节目制作的全方位突破。
3 电视节目制作市场总体规划
电视节目制作需要建立符合市场要求的制度, 才能推动电视节目健康稳定发展。在网络化发展的今天, 电视节目需要紧紧围绕网络市场, 实现多元化突破, 提升电视节目制作水平。
3.1 电视节目制作网络传播市场规划
我国电视改革已经向纵深方向转变, 在网络化、数字化发展的今天, 电视在不同层面实现改革, 这意味着我国电视产业从一种垄断行业逐步向有限开放的社会行业变化。网络是传播电视节目的重要载体, 网络传播可以让电视节目制作更加符合时代特征和要求, 电视媒体功能更加优化, 实现大众媒体观念转型。从优酷网《我是传奇》节目制作可以看出, 各大卫视已经逐步利用网络媒体实现电视节目制作模式创新, 并且产生了积极影响, 扩大了电视节目的影响力。从韩国《顶级歌手竞赛真人秀》到湖南卫视《我是歌手》节目播放之后, 在网络上产生了极大的反响, 通过这些典型案例可以看出网络与电视节目是不可分离的, 需要在两者之间形成互动, 全面发挥网络传播的积极作用, 引导电视节目制作向网络传播方向发展。
3.2 电视节目制作符合市场供求要求
电视节目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市场供需情况, 只有符合市场战略要求的电视节目, 才能产生最大的效益。电视节目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符合价值消费的要求, 电视节目的提供者只有通过市场方式, 才能实现等价交换。如果是优秀的电视节目必然会产生更大的价值, 电视节目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抓住市场灵魂, 逐步引导电视节目创新, 推动电视节目制作模式向纵深方向转变。电视节目在市场信息供需不对称的情况下, 需要优化电视节目制作流程, 根据不同观众制作不同风格的电视节目, 让更多的观众能够体会电视节目带来的生活乐趣和人生价值, 电视节目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实现市场供求的平衡。
4 总结
电视节目制作是个系统化过程, 电视媒体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坚持规程创新的同时, 更要发现规则的链条效应。从《中国好声音》电视节目规则链条看, 实现了节目制作的链条, 主要包括制作团队、广告赞助商、播出平台之间的交易合作规则, 这对节目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电视节目《第一财经》同样在制作过程中实现了链条效应, 把产业发展的链条同上广集团、《第一财经》、宁夏卫视等之间的合作规则充分的体现出来, 提升了整个节目的影响力。电视节目制作过程需要和市场紧密结合在一起, 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效应。任何电视节目制作的灵魂都是要发挥市场价值作用, 不断推动电视节目在形式、内容、规则上的创新, 积极引导电视节目制作改革之路向纵深方向发展, 全面提升电视节目的社会影响力。电视节目制作一方面需要同优秀节目内容结合在一起, 另一方面需要利用网络媒体传播平台, 实现节目信息的全方位传播, 最终能够实现电视节目规则链条之间的共赢, 为电视节目创造良好的价值效应, 不断推动我国电视媒体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林容.浅谈网络编辑思维方法[J].中国编辑, 2010 (5) :56-60.
[2]牟俊翰, 李昕.我国电视版权贸易现状与问题研究[J].编辑之友, 2011 (11) :102-105.
[3]严波.试论我国电视产业化发展中版权管理的作用与缺失[J].电视研究, 2011 (1) :23-26.
[4]王颖聪, 姚林青.我国常态化版权交易平台建设研究[J].现代出版, 2012 (1) :10-14.
关键词:电视节目;后期;制作;艺术
“随着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视频存储、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后期制作已成为电视节目制作进程中极其重要也是最为复杂的一个环节。高质量的后期制作可以大大提高节目的可视性,这体现了后期制作的重要性;说其复杂是因为在进行后期制作时往往要综合地协调使用多种编辑系统,而目前后期制作领域中软、硬件系统的种类非常多。”
一、镜头的处理技巧
一般来说,影视制作的后期是将拍摄下来的许多镜头按照一定的要求,重新排列、组织、编辑在一起,这个最基本意义的镜头组接,被人们称之为蒙太奇。其主要功能在于:通过镜头、场景、段落的分切与组合,对素材进行选择,使表现内容主次有序,集中概括;引导观众的思想和注意力,诱发观众的参与思考,创造独特的影视时空;形成变化多样的影视节奏,使电视节目生动自然,感染力强。充分利用蒙太奇的表现技法,同时还必须熟悉和掌握编辑中应该遵循的艺术原则,这样才能在电视节目的制作中更好地实现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达到技术与艺术的和谐统一。其基本原则:
(一)突出主题思想内容,符合观众的思维逻辑
离开这一原则,无论我们使用的编辑手法多巧妙,,选择的特技多花哨,都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我们应该从主题思想和观众的思维逻辑出发,对镜头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实现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
(二)镜头组接时不能出现“跳轴”
这是因为镜头的视角代表了观众的视角,它决定了画面中各个物体的运动方向及相互位置关系,如果摄像机拍摄时跳过了物体的运动或不同物体之间的轴线,这样的镜头组接在一起就会产生运动与位置的混乱。
(三)不同景别的镜头持续的时间长短不同
景别一般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远景是视距最远的景别,主要表现整体空间环境,镜头时间应该是最长的。特写是表现拍摄对象的某一局部特点,如人的头部、手部等,刻划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绪,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特写镜头的时间应该是最短的。全景、中景、近景这三种景别介于远景和特写之间,包含不同的内容和信息,表达不同的镜头语言。
景别的变化应该循序渐进。尽量做到舒缓平滑,避免产生突兀的感觉。运动图像与静止图像之间的过渡应该比较缓和,最好是“动接动”、“静接静”。选择合适编辑点。编辑能否成功,关键要看每个画面的转换是否正好落在编辑点上。大多数情况下要按照节目人物的情绪变化或事件逻辑规律来确定编辑点,只有恰到好处,才能使画面连贯稳定,流畅自然。光线、色调的统一。有时在前期拍摄时由于种种原因使得某些镜头的光线与色调有一定的偏差,在后期非线性编辑时,应用非线性编辑软件的技术特点对其进行调整,尽量实现光线、色调的整体统一。镜头的组接应体现一定的节奏感。镜头长度的确定:镜头的长短对主题思想的发挥和画面的表现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剪辑时,应选择给观众印象最深,最有感染力的镜头,并恰到好处地掌握镜头的长度。
二、画面的处理技巧
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最基本的工作是“电视镜头或画面的选择、剪辑与衔接,以及画面与解说词的配置。一般要求通过电视画面的选择组合,反映出事实的原貌,画面表达不了的内容,就用解说词进行补充说明。因此,要提升电视节目质量,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我认为必须有大的讲究。
作为电视节目,记者拍摄的必然只是事件过程的部分镜头。而后期制作,更是要在这部分镜头中选取更小部分的镜头,再通过对这些更小部分镜头的组接,向观众叙述所发生的新闻事实。所以,后期制作要想提升电视节目的表达,就要对画面进行精心的选择和组合。这就要求认真研究新闻题材,理解新闻事实发展的整个过程,分析新闻事件演进的逻辑要点,进而确定能反映事实整个发展过程和逻辑要点的画面;同时还要把握电视新闻的主题思想,从而选定能支持新闻主题思想,再把两者结合起来,选择既能反映新闻事实整个过程和个体逻辑要点的画面;又能体现新闻的主题思想的画面,组合成连贯的电视新闻画面。同样的多幅画面,如果组接的顺序不同,图像传递的意义也会相应变化,所介绍的事件肯定会与实际发生的事实不符,所表达的思想与新闻本来要表述的主题也会不合。
(一)尊重视觉审美规
视觉美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符合画面的编辑规律。任意两个镜头之间都应该有一条假想的连接线。在制作过程中,我们可以在两个跳跃性的镜头中加入特写或全景镜头,全景镜头可以提示正确的空间关系,特写镜头可以减弱环境所带来的方向、方位上的矛盾冲突。如在人物采访的镜头中加入话筒和脸部的特写,来过渡前后之间的镜头。
注意环境依据和人物交代的合理性。人们在观察事物时,一般总是由远及近,先粗后細。或者先知局部而后推及整体。我们在制作节目的时候,也要注意观众的视觉心理。如果画面间与事物发展进程合拍,是从大景别到小景别或从小景别到大景别这样的组接方式,在视觉上就会十分流畅。当介绍某个人时,画面上这时一般应出现包容他的镜头,或近景或全景或特写。而不是应是以别人为主体的抢眼镜头,至少画面主体是中性的。
(二)符合画面切换规律
在编辑画面时,上下镜头之间要合理衔接,按主题要求选好镜头的剪接点。
一是可以动接动,但是两个视觉上有明显动态的镜头组接时要注意两个画面之间运动的方式和记者拍摄时推拉摇移的速度是否一致。二是可以静接静,也就是固定镜头的组接,在组接时要防止同景别、同机们的静止画面的组接。三是可以动接静或静接动。动感明显的镜头和无明显动感的镜头间的切换,使画面有强烈的冲击。
(三)把握画面的节奏
镜头转换的节奏是新闻审美价值重要体现,对电视新闻的新鲜感、艺术感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影响电视新闻节奏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镜头的长短,镜头过长令人生厌,过短则让人看不明白,感觉很跳。合理的画面长度,必然由后期制作最后确定。
要依据景别来确定镜头的长度。对标准固定镜头来说,不同景别看清楚镜头内容的时间是不同的。一般全景为7-8秒,中景为4-5秒,近景2.5-3秒,特写为1-1.5秒。
要根据表达的内容确定镜头长度。重大的会议新闻,如两会报道,内容严肃、气氛庄重,政治性强,抽象的理论多,节奏就应沉稳、舒缓,景别宜大不宜小,镜头宜长不宜短,推、拉、摇、移的速度要从容不迫。因为,沉稳、舒缓的节奏便于观众去思考新闻的内容。“六一”儿童节的新闻,节奏应该活泼、欢快,镜头宜短不宜长,可多用特写和近景,以表现孩子们的天真可爱;角度也应多变,以表现孩子们的活力和朝气。
要遵循视觉效果的规律,以免造成画面混乱,影响新闻事件的表达。画面组接时我觉得最好不用平切、反切、硬切、复切,会直接影响新闻收视效果。
电视是以“视觉”为主,视听同步,声画合一,再现客观现实最形象、最生动的声像艺术。声画的合理配置很重要。有的记者往往很重视电视新闻文字稿的写作,但是拍摄到的画面往往有限,与文字不符。因此后期制作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电视新闻图像与主题严重脱节,成为“声画两张皮”,直接影响了电视节目的质量和收视效果。在具体工作上,我们既要考虑到画面的完整性和声画对位,也不能盲目地进行“图文解字”。只有这样,作为电视节目主要表现手段的画面,叙述逻辑才不会混乱,电视新闻对事实的叙述才不会颠三倒四,观众对新闻的接受与理解才不会受干扰。
【电视节目制作】推荐阅读:
电视节目制作策划10-15
电视节目制作技术作业10-16
电视节目制作框架协议11-01
电视节目节目策划11-09
浅评电视节目07-25
电视节目分析策划11-22
电视节目 栏目策划12-28
电视访谈节目策划案06-02
电视谈话节目策划方案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