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生选择的认识

2024-07-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对人生选择的认识(精选8篇)

对人生选择的认识 篇1

在经济如此发达的今天,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如何坚持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尤为重要。因为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阶段正值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刻,我们对自己的未来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规划。我们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才不负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驼走大漠,雁排长空,虎啸深山。万事万物都在发挥自己的极致,用各自不同的能力,实现着自身价值。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我们应该清楚认识到人生价值的含义:【1】人生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两方面,当两者统一时,也就实现了人生价值。社会价值是指个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重要的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尺度是个人对社会和他人所做的贡献。【2】也就是说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中的重要内容。其次人生价值又是物质和精神价值的统一。无论是“社会”还是“自我”,都具有物质和精神两方面。

价值观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几乎每时每刻都碰到的问题。我们做事说话经常考虑:“有没有用?值不值得”我们赞扬杰出人物的高贵品质时常说“比金子还珍贵”,我们指责某些人的不道德时常说真“不值钱”。这些都是一种价值判断。所以我们现在正面临着人生发展的最为关键的时期。时代要求我们要在学习生活各方面全方位面对和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我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奉献,这些都是我们将来面向社会和生活所必须具有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品质。其中,最核心的学会如何做人,学会做一个符合国家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格健全的人;学会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一句话,做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会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在校大学生,必须从现在起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努力实现社会价值。

对于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而言,他们既有一般社会人的存在价值和活动价值的一般属性.也有其特殊属性。在大学的整个学习阶段主要体现了大学生在社会中的存在价值。大学生毕业以后进入社会.其人生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家庭、社会的责任与贡献方面。因此,大学生的人生价值是社会对于个人的尊重与满足和个人对于社会的责任与贡献两者的完美统一。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生中的现实问题。每个人都要正确地认识才行。作为一名大学生,目前还未完全进入社会,更应该恰当地弄清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真正理性地在社会中发展自己,把握自己。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做到:

一、要从理论上正确地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及个人在社会中的作用。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应当积极学习有关社会发展的理论,特别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思想,认识到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依存性,既不要有个人英雄主义,盲目夸大自己,觉得世界上无我不能办事,以为个人脱离社会也能照样生存;同时,也不要过于忽视个人的作用,误认为社会对个人有着“绝对支配性”。否则,一旦处于恶劣环境,就会自暴自弃,以致被不良风气濡染,蜕化变质,最终被社会淘汰。

二、摆正自己在社会中的恰当位置。社会总是时时刻在变化、发展,个人在社会中会随之相应变化,对社会的认识绝不能一成不变,要在变化的过程中学会如何把握。如不注意这些,自己的认识就有可能会产生错位,或者自恃清高,妄自尊大,或者把个人前途看得过于灰暗,丧失进取的信心与动力。其实,上述现象都是没有在发展着的社会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人们要常常提醒自己务必辩证地看待问题,努力设计好自己,及时进行自我调整,使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状态。

三、认真培养个人的社会责任感。任何人都要通过社会生活与他人、群体乃至社会接触,在这当中,就得明确相应的社会规范和社会价值标准,认清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应负的责任。为此,人们便不得不尽量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学会自尊、自爱、自律、自强,一切行动必须遵循社会规范,主动承担对社会、集体和他人的责任。一个人还要主动关心他人,人生的责任感不但是个人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维系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基本纽带,是人生一切创造性劳动和高尚行为的内在动力

我们这些新世纪的大学生,在祖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我们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培养自己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正确估价自己在社会中的作用,不轻易放弃努力,相信自己的前途,持之以恒地将个人的绵薄之力奉献给养育自己的国家和人民。“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响应前些年大学生们发出的强烈呼吁:“把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孝心献给父母,诚心献给朋友,信心留给自己。”让我们真正理解社会,做社会的人,一如既往地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本人仅仅觉得两者之间的关联很密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雷同,关键看自己的“理想”或者说的实际些就是自己的爱好、兴趣是否在大众的眼光中可以得到“人云亦云”的“认可”。实现了自己的人生观,也就表明了自己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符合了自己的价值观,也就确定了自身的人生观、、、、、、。断定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即我们所说的价值观。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者的重要主力军,不仅需要调动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做好工作,更需要我们每个大学生自觉实践,勇于探索,勇于奉献,读书好学,多思多问,革新创造,特别是注意要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与时俱进,保持蓬勃的朝气;正确对待生活境遇,丰富自己的人生;奋力拼搏,全面提高能力。加强社会价值的行为规范,经过价值实践的反复强化,锻炼敏锐的思维,形成良好的判断能力,进而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努力使自己成为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那种会生存,善学习,勇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使我们每个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摆正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关系,也才能确实地肩负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使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

理想信念是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向

理想就是人生奋斗、追求的总目标。远大的理想就像人生航船的灯塔一样,始终引领着大学生的成才方向。一名大学生对理想)的追求越强烈,他实现人生价值的动力就越大;追求的目标越明确,成功的机率就越高,对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大。远大的理想还需要坚定信念的支撑,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到达胜利的彼岸。理想信念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还影响着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信念,显得尤为重要。

(三)实现个人价值与为社会创造价值要有机结合起来

人具有社会属性.个人的一切活动离不开社会.大学生亦如此。从这个角度上讲.大学生的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生的意义在于奋斗、在于创造。奋斗和创造的过程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看重自身价值,片而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忽略为社会创造价值这个重要的内容。有的人甚至错误地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索取而不在于创造,索取的越多、价值就越大。这种观点极其荒谬,因为个人存在于社会之中,个人的需要离不开社会的供给。

一个人只有把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和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业,而有的人却碌碌无为一生甚至走向贪污腐败、违法犯罪的根木原因所在。

(四)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点滴做起

一个人追求的人生目标固然越高越好,但更重要的是要切合实际,要敢于和善于从基础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好高鹜远往往一事无成。大学生在大学时代己经开始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尝试,比如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虽然时间短暂,但对大学生毕业以后步入社会.选择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意义重大。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不仅要有马列主义、邓小理论、“三个代表”等正确的理论为指导,更要勇于实践,在具体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培养形成和提升自己崇高的人生价值。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主要内容是对人生目的、意义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态度,具体包括公私观、义利观、苦乐观、荣辱观、幸福观和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人们在人生实践和生活环境中逐步形成的。由于人们的社会实践、生活境遇、文化素养和所受教育的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人生观。正确的人生观指引人走人生的正道,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人生业绩,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高尚的人。错误的人生观将导致人背离人生的正道,走到邪路上去,甚至成为危害社会危害人民的罪人。

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包括对价值的实质、构成、标准的认识,这些认识的不同,形成了人们不同的价值观。每个人都是在各自的价值观的引导下,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追求着各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价值的内涵非常丰富,一般可以分为物质性和精神性的价值,还有综合性、复杂的价值,如人的价值(或称人生价值);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合理的价值取向,对一个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人生观+价值观=生活观

人生的目标怎样确立——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的事情需要处理,就要用你的观点和看法来处理这件事情!怎样处理?每个人我想都不尽相同,就看你看问题的深度了。在漫漫的处理过程中你有了自己的人生观。你上班了,或者是挣钱了,你就会想到你怎么花这些钱?花钱的方法有很多种,我想每个人也不会一样,慢慢的你就有了价值观!你的价值观和生活观使你变成了你自己!有了你的个性性格!有了你的为人处世的方法和原则!你就是你自己了?没有人替代!但是往往你会觉得有些不妥,你又在改变你的人生观,改变着你自己!就会变成现在的你,为了生活我们一直在改变着什么?又在为了变成自己而默默地生活着。我现在在干什么?我在改变我自己!我在为自己的将来改变着自己!我很难受做不回我自己!但是为了生活我要改变,我要放弃,我要奋起。说大道理没有意义

简单的说

人生观是就是要解决: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人应当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应当使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等等

你可以是为别人,国家,自己,你可以 觉得天上地下我最大,也可以感觉自己如 蝼蚁,如尘土,微不足道。这不是书上的几句话可以概括的。

价值观就是为你的人生观服务的,他 是一派生出来的,简单 的说就是你对功名利禄的态度,也就是对钱的渴望度。

下面的是废话

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实践活动和万事万物进行价值评价和判断时所采取的哲学观点和社会观点,它反映了人们对某种事物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认识和态度,包括价值标准、价值评价、价值判断、价值取向、价值导向、价值实现等内容。价值观里所讲的价值,涵盖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包括物质价值、精神价值、人的价值、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道德价值等等。论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类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个五彩缤纷的社会之中。那么,到底“什么叫做人”?“社会又是什么”?“人与社会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这些问题,自古以来就是哲学家们思考、研究的对象。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如孟子、荀子在回答“到底什么是人”的问题上,不乏种种真知灼见。在西方近代思想史上,外国的历代学者也同样有所建树。他们不仅揭示了人的本质,而且提供了大量的合理论据。只不过其中大多数人的思想,都是唯心主义。到了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并运用它来观察人、分析人、认识人,因而才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人的本质问题。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书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对人的本质的真正科学论断。

每个人都生活于一定形态的社会当中,每天都在接触它,并且是其中的一员。然而,社会究竟是什么?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马克思在《致吉瓦·安年柯夫》的一封信中写过:“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归根结底,它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人类要生存就得进行各种物质生产活动,并且还需接受教育,以丰富自己的精神和情操。这样就必然会与他人交往,建立起一定的生产关系和家庭关系等。这样看来,社会就是人们的一种相互关系的总体,而这种关系又是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

由此看来,单纯的个人与社会无疑是空洞的,没有任何意义。只有把个人与社会联系起来,才能正确认识世界。而马克思则向我们揭示了个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充分科学道理。

首先,人离不开社会。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活动体。人的本质乃是由各种社会关系决定。每个人从出生时呱呱坠地那一天起,就进入到社会。最初,他处于一定的家庭关系中,随之他渐渐长大。他所接触的社会面也越来越广。慢慢地,他会置身于较多的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如果一个人生下来就脱离了社会,即使他有着再发达的大脑和健全的躯体,也决不会具备人的本质,他和普通的野兽没有什么区别。正如新闻报道中所说的狼孩,虽然他们在物质结构和功能上与人差不多,但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他们不会说话,只会像狼一样嚎叫,四肢着地,性情也与狼相似。当然,人的确具有“兽性”的一面,这不可避免。恩格斯曾说:“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了人永远不会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与人性在程度上的差异。”兽性是人的自然属性。人性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只有社会属性,而没有自然属性的人是不存在的。而只有自然属性没有社会属性的人并不是真正的人。有些人自以为人的力量是无限的,甚至可以脱离社会,殊不知他吃的、穿的、用的都是由社会来提供。他们即使不与朋友、亲人交往,也不能与社会脱离关系。试想,将一个人放在孤岛上,让其单个地在那里,也许他会自食其力地生存下去,但那些生存经验也是他从社会中学到的。再说,日久天长,他怎能不感到孤独?至于传奇中所说的奇特人物鲁宾逊,最终不也回到人群中来了吗?况且,他还有一个黑人朋友在长期作伴呢。

再说,社会也要依赖人才能运作。社会是随着人的产生与人同时出现。人是社会历史存在的前提条件,社会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形式。社会的活力必须依赖于人的活动。社会的产生、构成、发展等全部内容的连贯性,无疑要依赖人的生存机能的扩张。试想,一个没有人的社会,这将是多么荒唐可笑的事!没有人根本不会有社会。就好比一台电脑,它是由许多部件组成,离开这些部件,根本就没有电脑这个客观存在。这些部件相互作用,才构成电脑的实际内容,这样,电脑才不致是一台裸机。从古至今,社会日益发展,人类从刀耕火种进化到今天的大机器生产。有人说,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如果社会上的人都是静止的,并且安于现状,社会又怎能发展?因此,社会的发展也同样要依赖于人。社会是以人的存在为主体而形成,人类生存的基础又是社会的存在。单个的人在现实中肯定寸步难行,脱离群体人的社会亦不可想象。个人与社会息息相关、紧密融通,并相互影响、相互制衡,以致成为整个社会生活的约定俗成关系。

人与人之间不仅存在着生理上的不同,而且由于每个人都生活于一个特定的环境,受到时代、国家、阶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各人的思想意识也分别存在差异,他们看待事物、看待世界总是从自己特有的角度出发,使许多问题往往打上自身认识的烙印。但个人与社会毕竟是统一的。这主要是因为,个人的存在是以一定的社会及其关系为前提。一个人一出生便来到一个已定的社会环境。在这个环境中长大、成熟,成为接受社会和被社会接受的人。并且在社会基础上得到自身发展。当然,人在接受社会化的过程中,也在改造和发展社会,即是人对社会的能动性。人们每时每刻都在社会环境中做着什么,想着什么,丢弃些东西,改造些东西。如工人、农民通过社会劳动创造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实业家通过改革生产关系,调整产业体制,达到推动经济增长;政治家通过参与国家政治管理,促进国家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发展,从而推进社会进步。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正是运用自己的智慧与能力,团结全国人民,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打垮了国民党反动派,建立起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国家,大大推动了中国社会历史的前进。

。一个具有强烈责任感的人,即使他犯过些错误,也会受到别人的尊崇。大家十分了解,1935年在遵义会议上,象周恩来等领导人坦然以国家大局为重,对自己在战略指挥中的失误做了深刻的自我批评,勇敢地承担起全部责任。而李德、博古等人则不负责任地把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归结于敌人力量的强大,推卸自己的错误,则引起大多数与会者的不满。一代伟人是如何地负责,如何地具有责任感!如今,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我们每个单位和集体都应是互帮互助的一家人。我们不仅要对个人负责,更要对国家、对集体负责。有时候,我们代表的不仅是个人,而是整个中华民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是一个民族的主体精神所在。记得前几年某中学的一位学生受国际环保组织的邀请,赴国外参加国际会议。当她看到会场竟然没有悬挂新中国国旗时,便立即找到会议负责人,要求升起新中国国旗,原因是有中国人参加了这次会议。更感动人的是,孔繁森同志怀着对西藏人民的一片爱心,一直负责到死。可敬的白求恩大夫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竟倒在战争前线的手术台上,这是对整个世界的负责。相反,如果一个人自私自利,凡事只想到自己,从不想到自己的责任,这种人永远不会有大的成功,也永远不会受到他人的欢迎和尊敬。

四、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有人说,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主要是实践。在实践中,我们将能学到课本上不曾有的知识,通过学习怎样与别人交往,怎样将课本中的知识用于实践,我们会更加理解《思想道德修养》中关于谦虚礼让、诚实守信、勇于奉献的内涵与实质。因此我们要胸怀一颗热心主动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增多与社会的接触,关心、爱护社会这个大家庭,切实加深自己对社会的了解,争取将来能更好地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踊跃参与社会改造,致力于推动社会发展。社会是复杂的,有好的方面,也必然有许多弊端与不足。我们不应对此消极失望,而要积极地改造它,把不好的变好,把好的变得更好。人生价值的根本标尺就是乐于奉献,之所以把奉献作为标准,其道理在于它能较实际地体现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利益的完美统一。自觉地为社会做奉献,促进社会文明发展,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这些新世纪的大学生,在祖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我们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培养自己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正确估价自己在社会中的作用,不轻易放弃努力,相信自己的前途,持之以恒地将个人的绵薄之力奉献给养育自己的国家和人民。“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响应前些年大学生们发出的强烈呼吁:“把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孝心献给父母,诚心献给朋友,信心留给自己。”让我们真正理解社会,做社会的人,一如既往地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对人生选择的认识 篇2

1 概念阐释

1.1 特点的概念

《现代汉语词典》指出特点是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特别或特殊之处。就是与众不同,任何物质都有其自身的特性,也有同其它物质所持有的共性。

1.2 特征的概念

《现代汉语词典》指出特征是一事物异于其他事物的特点。

1.3 特点和特征的区别

1)侧重点不同:"特点"指事物内在、外在的独特的地方。"特征"侧重指事物外表或形式上独特的象征或标志。

2)适用对象不同:"特点"适用的范围广泛,可以用于抽象事物,也可以用于具体事物,可以指事物内容、性质上的独特之处,也可以指事物形式上、外形上独特之处。"特征"多用于人或具体事物,少用于抽象事物。

3)二者的关系:特点包含特征,范围比特征更广,特征是特点的突出表现。

2 该题型设问方式、特点及能力要求

1)设问方式。在非选择题中特点类试题的设问关键词通常是问特点或特征,大多表达为主要特点、新特点、时代特点、基本特点、显著特点、突出特点、发展特点、共同特点、不同特点、风格特点、主要特征、共同特征、不同特征、基本特征、阶段特征等或直接设问“哪些特点”“什么的特点”、“什么的特征”。

2)设问特点。特点类试题设问时常常要求回答某一方面的特点或比较下的特点或某一时期的特征,并且要求结合材料或所学知识归纳,运用概括性的语言进行文字表达。

3)能力要求。特点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归纳、概括、描述、语言组织等综合学习能力,考查的能力要求比较高,一道特点题虽然分数不是很高,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却不容忽视。

3 该题型解题思路及方法

第一步:分析设问,明确要求。

应对特点类非选择题首先从设问入手。看清设问的关键词是问“特点”,然后依次返回阅读,看明白特点一词前面的各项限定语,弄清题干问什么特点?哪方面的特点?哪阶段的特点?根据材料还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分别指出还是共同特点等?通过对题干各项限定语的分解,明确设问的主旨意思,分析清楚设问的答题方向和要求。

第二步:细读材料,确定主旨。

分析题干之后,细细阅读、反复阅读文字材料。先粗读,了解文字内容描写的是什么史实?是关于史实的背景、过程、内容、性质、结果还是影响等?了解大方向之后,再细读材料,逐句阅读,分句划层,先分后总,运用语文学习中分析文章段落句意的方法,逐句抓关键词,提炼历史信息,找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是不同层次还是相同信息,文字内容总体又有何信息,将分层和总述进行组合,找到概括特点的入手点。

第三步:联系知识,梳理要点。

分层逐句细读材料后,联系所学知识,辨析所学与材料文字内容是否有联系,如果有,则寻找其相通点,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就直接用;如果没有联系,则根据材料逐句分层将材料中的史实或现象进行归纳和概括,切忌不能脱离材料、偏离材料,或者直接运用材料中的史实或现象、表现、内容等作为回答特点的答案,一定要发现现象反映出的特点。

第四步:看分答点,组织答案。

组织答案要点时,可以根据设问后面的分值拆分答点,通常是一点两分,虽然全国卷有时分值为单分值,也可以按两分一点的方式整理答案。答案文字的表述要求运用概括的语言,简短、精炼、准确、言简意赅、论从史出,切忌抄写原文材料,可以运用材料中的部分关键语进行语言的组织,也可以自己运用历史术语组织答案。

总之,面对特点类非选择题审题是关键,读材料要细致,组织答点得精简。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加强该题型的练习,经常接触、思考、归纳、总结;并且分析参考答案,从答案中去领悟得分点;通过不断地练习去体会、探究,形成一定的思维习惯,此题解决也就有的放矢、有话可说了。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5版.商务印书馆,2005.

[2]高考文综复习中如何来分析概括历史特征.百度文库,2011.

从《未选择的路》看人生选择 篇3

关键词:选择;路;人生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5-0181-03

一、引言

《未选择的路》一诗中叙述者在清晨时候独自散步,他漫步来到了林间的一个分岔路口,面前是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其中一条小路显得十分僻静,应该鲜有人至,而另一条路则有纷杂的脚印,显然是行人平时多行走的道路。然而那天早晨,两条路上的小草挂着的露水都还未被行人破坏,这两条路都还未有人途经。面对着两条不一样的道路,叙述者踌躇片刻,经过思量,他选择了人迹稀少的一条路。当他踏上自己选择的道路的时候,他好奇和怀疑,如果他当初选择了另外的一条路,现在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结尾他话锋一转,领悟到一念之差的选择往往会给我们带来截然不同的生活经历,但正是这些独一无二的选择让我们的人生如此不同。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借助叙述者之口,看似叙述者在倾诉个人经历,实际上则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从而表达人们心中共同的感受。本诗中,罗伯特借用树林中一个岔路口这一具体意象,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来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烘托出人生岔路这样具有哲理寓意的象征。该诗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在写实实在在摆在我们眼前的道路,实质却是在暗示我们的人生之路。短短的一首诗折射出深刻的人生哲理:人生的道路有千千万万,但我们不可能都去驻足,我们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去探索、去前进。所以当我们面对人生的选择时必须慎重思考,不可随波逐流,要勇于运用自己的智慧,追随本心,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

二、选择——人生中必答之题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诗中第一节诗人就向读者抛出了人生中一个无法逃避的现实问题——选择。

本首诗的开头诗人就给我们设置了一个场景:清晨,诗中的叙述者一个人漫游到林子里的一个分叉路口,在这里,他久久伫立着,眼前是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他显得无奈又无助,因为他不可能同时都去涉足,因此在这里他必须做出一个选择,选择其一舍弃另一条。他久久的凝望着其中一条渐渐模糊消失在林子中的小路,独自陷入了沉思。在这静默的沉思中,他心里已经暗暗地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丛林深处的路很自然就使读者想到我们的人生之路,我们可以走的路有很多,但我们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时光不会倒流,当你的脚步踏上自己选择的道路时就如同那离弦之箭,无法收回。但我们有选择的机会,在所有人的生命中,除了自己出生的家庭无从选择,其他的一切,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我们拥有并且无可避免地需要选择。对待选择,泰戈尔也是这么认为的:人就是那小小的岛屿,危险和怀疑就像是广袤的海洋,它重重围绕着小小的岛屿。当人们面对着那无法逃避的波涛汹涌的大海,面对着挥之不去的乌云密布的天空,我们只能做一件事情——做出自己的选择。我们可以选择勇敢,化作一只矫健的海鸥,在大海上欢快地高歌,此时此刻,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是多么的美丽;如果你畏惧了,选择了退缩、逃避!那么上天便会对你嗤之以鼻,嘲笑戏弄会,给你披上野鸡的外衣。那刺破长空的耀眼电光,会毫不留情地燃气你的外衣;当你打算逃之夭夭时,刺耳的雷声会吓破那膽小如鼠的你。因此有人是这么描绘人生的:综其所有,人的一生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这句短短的话囊括了人生里最朴素也是最深刻的哲理。无独有偶,对此有深刻感悟的,除了罗伯特·弗罗斯特,还有许许多多的名人志士。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鲁迅则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古今中外,诗人学者往往把人的一生比成路,而对道路的选择也象征了人生不同的选择。只有选择,人生才有主题;只有选择,人生的坎坷才会被踏平;只有选择,人生才能冲破世俗的藩篱;只有选择,人生才能演奏出生命的华彩乐章[1]。

三、选择——要勇于追随本心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叙述者自己经过一会的思考和犹豫,最终决定选择向那条人迹稀少、幽深僻静道路的道路前进。而不是像大多数人一样,选择那每天都有很多人走过并留下很多足迹的路。他选择这样的一条路走的人少,更鲜有人知,在他看来这样的道路更有挑战性也更具有探索的价值。人总是习惯于走自己熟悉的道路,人迹繁至的道路也许会更加平坦和安全,但也许更陌生的道路上,沿途的风景会更美丽。

奥巴马在《我父亲的梦想》说过,“外祖父总是不断在寻找新的开始,不断从熟悉的环境中逃开。”如果人们总是不敢挑战新鲜的事物,思维就会变得大众化。尝试少有人涉猎的地带会让我们看到很多不一样的新奇事物,也会为我们在生活中处理事物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国难当前,鲁迅先生选择弃医从文,他认为医治伤病除了他还有很多人可以做,但是用文字唤醒国人却很少人做,虽然这更危险,但是其意义却远远大于仅仅医治中国人的躯体。如果马云在他的网络帝国兴起之时听了朋友们的“规劝”,放弃当时在中国还鲜为人知的电子商务,今天我们的生活还会有如此翻天覆地的网络变化吗?比尔·盖茨每当在被问及成功的秘籍时,他总会说,“我的成功在于我的选择。如果说有什么秘籍的话,那么还是两个字——选择。”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强者与弱者并存,成功者与失败者并存,大人物与小人物同在,人们会好奇,会感叹,为何同样的条件下,总是会铸就不一样的人生?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他们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就体现在他们对人生之路的不同选择。前者愿意选择了荆棘遍布,充满挑战与风险的道路,但也承载了机遇,它能使人生绽放异彩异彩。而后者往往屈服于现实,他们不敢去涉险,也不愿意去付出,面对艰难险阻,他们更愿意通往则一条更加平坦,但同时也是更为平庸之路。如果你不想碌碌无为,而是期待在芸芸众生之中脱颖而出,那你就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前方也许会有你想象不到的挑战,但当你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这种种挑战之后,你收获的肯定那些得过且过的人收获的不一样。如同杨澜所说,“当你为了你独特的理想去奋斗,而且经历过挫折的时候,我认为你对整个世界的理解,会更深一步。”

四、选择——迷茫挣扎中成长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此节诗中,诗人描述叙述者自己独自踏上了自己选择的幽静、人烟罕至的小路,开始了属于自己的艰难跋涉。一方面,虽然他已经做出自己独特的选择,但此时此刻,正在行走的他在内心里也悄悄对另一条路向往着,对另外那条自己没有选择的路也心怀好奇,他的心里仍在悄悄地嘀咕和想象着,假如当时自己不是选了如今这条幽静的小路,而是迈向另外的那条路,那么现在的他又会遇见什么不一样的风景呢?从这几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叙述者虽然已经做出了他心中的选择,但他也不能预知前方,他的心中也充满着怀疑和困惑还有踌躇,这里诗人也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主人公,他不是勾勒出一个完美的英雄,没有顾虑,没有困惑,只有满满的梦想。力克?胡哲如此坚强的人都表示,“艰苦难熬的时光和困境会引发自我怀疑和绝望。”这样一个真真切切的主人公更加能够引起广大读者的强烈共鸣,而这也是我们凡人都有的一种心理。

但是在他心中,他并没有打算要返回重新涉足另外一条路。他知道自己已经选择了一条路,已经不可能再回返。另外一条路他会憧憬和好奇,也是因为他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遇见了障碍和困难,但是他理智地意识到我们生命的时光有限,我们需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全责。即使目前犹豫和怀疑,但是不可放弃,任何道路都是需要克服艰难险阻的,世界上没有一帆风顺的路。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讨论人生问题时,跟他的弟子说,“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其意思是,孔子十五岁的时候就立志做学问,此后经过十五年的人生磨练,他才有了丰富的经历,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如何为人处事的道理也通了,并由此认定了自己的人生非走这个路子不可。但是在探索的过程中也仍然有怀疑和动摇。因为人要到了四十岁的时候才不怀疑,但是这些都仅仅只是针对为人处世而言。人还要等自己的岁月到了五十岁,才能对宇宙人生有自己较全面的体认。到了六十岁,人的为人处世以及学问修养才能有定性,可以接受自己任人评论,即使自己听到了也可以毫不动心,毫不动气。而人活到了七十岁,才能真正做到人生自由但又不逾矩。从这里,我们看到,伟大如孔子也不是从不怀疑,从不迷茫,但是他在挣扎和徘徊中并没有放弃,没有因为前进道路上的困难而退却或返回,而是不断在挣扎和摸索中前进。这一切,既是帮助他自己实现了伟大的人生目标,也塑造了中华民族独一无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五、选择——塑造独特的人生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在诗歌的最后一节,诗人把思维放到了未来,他遥想着未来的某一天,他静静地回首往事:在一片幽静的小树林里出现了两条路,一条是大家经常途经的,而另外一条芳草萋萋,显得更加神秘,他驻足片刻,选择了其中那条幽寂的路,从此决定了自己一生的道路。写到这里,我们并不知道叙述者沿着他选择的那条路走下去结果如何。也许这根本就不是三言两语能够交代清楚的,诗人这样写反而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我们可以自己去体会去想象各种情境。但是我们都知道,无论他选择的是哪一条路,都会有艰难险阻和沿途美景,我们播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

当吴若增先生讲述起从事的文学事业时,他是这么说的,“我们都知道,文学是很讲究灵感的,我知道身边许多作家选择从事文学事业,乃是因为他们内心深处对于文学那股深沉的热爱和痴迷。坦率地说,我跟他们并不一样,我之所以从事了文学这份事业,乃是我当时一个理性的选择。而关于这个理性的选择,我付出也克服了很多困难挑战,现在我可以对大家说,这是我对于自己人生的一次最最重要的选择。”吴若增先生对文学的选择决定了他自那以后三十几年的生活,他更加知道这样的一个选择将决定今后一生的成败。这样的选择就如同站在林间分岔路口的叙述者,树林很大,人生苦短,你选定了走下去也许就不能回头了。我们每个人的时光和能量都是有限的,人倾注一生之力能干好一件事情就很了不起了。在他的人生当中,也同样出现过让他犹豫的交叉口,他曾经在律师、作家和理论家这三者之中徘徊,经过反复的思考,他最终选择成为一个作家。如果说成为一个作家是很多人的个人愿望和理想,实现它并不容易。但吴若增先生对此的理解却有所不同,他不仅仅把写作当作实现个人价值的途径,更把它当作是启蒙中国人的方法。而他不辞辛劳,无怨无悔,认为自己能够参与其中甚是荣幸。现在,三十几年过去了,他站在当下,回首过去自己的选择,他也感慨良多,他在这条道路上已经走得很久,走得很远。他不知道自己当初如果选择了另外的道路,现在又会怎样,但他说他觉得自己算不上失败,也算不上成功。只是他并不后悔,因为他一直行走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虽然路途中布满荆棘,但是自己认为自己一直做得事情是有意义的。衡量成功至少有两个标准,除了公认的社会的标准,更重要的一个是自设的标准,我们应该在意的不是别人的评价和眼光,而是自设的标准。他说只要他还活着,就能继续思考,他的思想给了他写作的动力,这就是他永远的未来。是他曾经的选择,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他可以感慨,可以回首,但他不后悔,不放弃,他将在这条改变他人生的轨迹上一如既往地走下去。

我们的选择最终会改变我们的人生轨迹。世界上的每个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当你回首时,你会蓦然发现,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许多人,而他们人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我们,我们每一次的选择都会转变我们的人生轨迹。人的一生,长路漫漫,每一个踏上征程的人脚下都有自己那一条宽广的道路,这一条路会衍生出许许多多蜿蜒狭窄的小路,沿着这些小路走去,它们都延伸到独自承载的风景里,而每一种景色似乎都在昭示着涉足者的命运。

六、总结

《未选择的路》一诗用了“未选择”来命题,实则描写了叙述者选择了其中一条人迹较稀少的道路,在这里,未选择其实就是一种选择,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选择其一的同时你就放弃了另一种事物。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欧阳永叔),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辛幼安),此第三境界也。而这恰好呼应了《未选择的路》,第一节诗主人公独自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前是两条他都想去涉足的道路,心中犹豫不决,充满了孤独迷惘。接下来两节诗则是描绘他最终选择了人烟稀少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沿途既有芳草,也充满了艰险挑战。他想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来走,但路程很长很长,他心中很明白自己再也不可能回来了。他要做的就是沿着自己选择的道路积极坚定地走下去,不留遗憾地倾尽全力去描绘好自己的人生。最后描写他想象多年后回首往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感叹起“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我们的人生充满着选择,我们无法逃避并且需要这些选择,当我们面临种种选择的难题时,应该拿出心底的勇气,结合自身的实际,智慧地做出独立的选择。选择过后,我们会遇到许多纷繁复杂的艰险与挑战,我们会犹豫徘徊和迷茫,但是我们不可能每次都后退,很多时候,我们选择了就要勇往直前,在历经磨难的洗礼之后,会绽放出不一样的美丽,而当一切都成为往事,我们也可以无憾地说,曾经的选择给了造就了不一样的美丽人生!

参考文献:

〔1〕何國松.选择决定人生[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306.

〔2〕奥巴马.我父亲的梦想[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15.

〔3〕杨澜,朱冰.一问一世界[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92.

〔4〕力克·胡哲.人生不设限[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1.

〔5〕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97.

自我认识对职业选择的影响 篇4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们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对自己有足够的了解,但许多错误生涯的抉择即发生在对自己认识不清。自我评估的目的即是要通过对以往成长经验的反省,检视自己的价值。在求职之前,大学毕业生一定要从自己的专业、性格、兴趣、特长等诸方面进行通盘思考,进行深层次的自我剖析。要了解自己的能力大小,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根据过去的经验选择、推断未来可能的工作方向,给自己一个科学、正确的社会定位,从而为自己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生涯发展方向,解决“我能干什么”的问题。

自我评价应当客观而全面。首先,评价应是客观的,是在正视自己、面对现实的基础上做出的,过高或过低的评价都会给自己的求职心态带来不利影响;其次,评价应是全面的,既包括自己的特殊素质,又包括综合素质;既包括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包括缺点和不足。

(1)优势分析

个人优势是我们求职就业制胜的法宝。我们要找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形成鲜明的自我定位,在招聘者面前亮出一个独特的招牌,让自己的价值更好地为招聘单位所认识。对于自己的优势,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

知识经验成绩

(2)劣势分析

很多人都不喜欢直面自己的缺点和短处。讳疾忌医,是许多人的通病。其实,劣势并不总是一无是处。知道自己的劣势,不至于使自己盲目自信,趾高气扬;分析自己的劣势,不至于使自己因为劣势而无端自卑,垂头丧气。与优势分析相似,劣势可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

知识不足 性格弱点经验缺乏

了解自己的劣势,在求职的时候可以避免产生的突发事件由于自身缺点处理不当,导致用人单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所以对于自己的缺点在平时就要对症下药,努力改正。第一,要加强学习。针对自身劣势,制定出自我学习的具体内容、方式、时间安排,尽量落于实处便于操作。第二,投身社会实践。主动参与学生活动,接触各色人群,“不耻下问”,对应的锻炼自己能力欠缺的方面。尽可能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才干,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如果可能的话,不妨多看、多听、多写,把自己的收获体会用文字表达出来,这对帮助提高更为直接。第三,要虚心请教。家庭、同学、朋友、师长和专业咨询机构都可以成为个人提高的有力支援,要学会求得他人帮助。对自己了解最深的莫过于你周围最亲密的人,多听听他们的经验与教训以及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注意他们对你的职业选择和人生发展方向的建议与评价。各类专业咨询机构在指导个人认识和选择职业方面都有一套比较完整的测评手段,也可以借助他们加深自我认识,全面了解。

给自己一个成功的心态

心态关乎成败,许多人都会赞同这一点。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是有一份好心态的前提条件,求职时揣一颗平常心,找一份好工作对优秀的人来说并不会是一件太困难的事。面对求职择业,大学生的心理复杂而多变。一方面,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如今即将走向社会一展身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很多毕业生都迫不及待跃跃欲试。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十几年的埋头苦读,已经习惯了封闭的学校环境,社会经验相对缺乏,如今需要自己主动走向社会,许多人都会存在一些紧张甚至胆怯的心理。因此,调整好求职择业的心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积极参与竞争,勇敢迎接挑战,在求职就业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么,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求职?要做到以下几点。

(1)乐观、自信(2)认真、审慎

(3)积极、主动(4)诚实、坦率

不要先被自己打败

哲人说,一个人最大的敌人就是他自己。又有人说,坚固的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这说的大概都是一个意思: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自身的努力。我们说不健康的求职心态是成功求职的大敌绝不是危言耸听。大学生在求职时,要注意克服以下几种心态:

(1)盲目自信心理(2)自卑心理

(3)急功近利心理(4)羞怯心理

(5)造假心理(6)依赖心理

(7)患得患失心理(8)害怕失败心理

(9)树立应有的自信

对人生选择的认识 篇5

1.2014年,日本方面认为美国某出版公司出版的教科书《传统与遭遇:环球视角看过去》中有关“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等内容与其立场“有出入”,要求修改。鉴于教科书中的内容和历史事实相符,该书作者明确拒绝了日方的“请求”。由此可见()①尊重历史事实是形成正确价值判断的前提 ②价值判断因具有主体性而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③历史事实随价值判断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深受历史观的影响

A.①② C.②③ 答案 B 解析 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日方罔顾基本事实,在此基础上作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是错误的,①正确;②错误,价值判断具有主体差异性,但只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作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才是正确的;③错误,历史事实是客观的,而价值判断是主观的,客观事实不会随着主观判断的改变而改变;价值观对人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具有导向作用,在不同价值观指导下,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不同,故④正确。

2.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从哲学上看,这里强调青年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因为()A.一切工作都应该从正确的价值观出发 B.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C.价值观对人生实践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D.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答案 C 解析 “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形象地说明了价值观是人生道路的重要向导,C项符合题意。一切工作都应该从实际出发,A项说法错误。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B项说法错误。D项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排除。

“乡愁抹不去,乡愁又回不去。”完成下题。

3.人们在感怀乡愁的同时,把梦想留在他乡,把匆匆的背影留给故乡。这说明()A.梦想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B.价值观念决定人的行为选择 C.奉献他乡才能实现社会价值 D.价值选择以价值判断为基础 答案 D 解析 “把梦想留在他乡”体现价值选择,其基础在于价值判断,故D项符合题意,当选;A项中认为梦想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的说法错误;价值观念影响人的行为选择,B项说法错误;C项的说法绝对化,排除。

B.①④ D.③④

4.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习近平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据是()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②价值观作为个人行为准则,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制约和规范作用 ③价值观作为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决定事物的性质和价值 ④价值观作为一种理想追求,决定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

A.①② C.②③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价值观。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不能决定事物的性质和价值,不能决定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③④错误。①②正确切题,故选A。

5.漫画揭示的哲理是()

B.①④ D.③④

①价值判断超越社会历史条件 ②价值判断应基于价值选择 ③价值判断往往是因人而异的 ④要用正确价值观指引人生

A.①② C.②③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价值观与价值选择。价值判断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不能超越社会历史条件,①错误;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②错误;③④本身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D。

6.漫画“好大的手笔!”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B.①④ D.③④

①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②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④价值观对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A.①③ C.②③ 答案 D 解析 本题以漫画为背景,考查真理、世界观和方法论、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价值观等知识,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漫画讽刺了某些领导干部在错误世界观、价值观的指导下,做出了错误的行为。②④符合题意,①③与漫画寓意没有直接关系。正确选项为D项。

7.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中央政法委原书记***受贿、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2015年6月11日,***一审被判处无期徒刑。这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①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对人生作出正确选择 ②要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③要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 ④要把人民利益作为最高的利益,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不应追求个人的利益

A.②③ C.①③ 答案 A 解析 ***犯下罪行,主要是因为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坚持个人利益至上,而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②③可选,①过于宽泛,没有切中问题要害;④完全否定了个人利益,说法不准确。

8.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启动以来,各地群众踊跃参与,推选出一批感人至深的身边模范。他们孝老爱亲、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敬业奉献、见义勇为的美德善行,正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弘扬的精神能量。越来越多的典型人物被推选出来,成为引领公民道德建设的一盏盏明灯。这启示我们要()①发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②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③发挥先进意识的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④发挥先进人物的模范作用,消除腐朽落后思想的影响

B.①④ D.②④

B.②④ D.③④ A.③④ C.②③ 答案 D

B.①④ D.①③

解析 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引领公民道德建设,体现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和先进社会意识的作用,①③可选;②范围过大,没有直接切题;④中“消除腐朽落后思想的影响”的表述过于绝对化,排除。

9.中国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直到2013年底,才实现了从双独二孩到单独二孩的转变,但单独二孩政策在全国范围内遇冷。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人口已经进入了老龄化与少子化并存的新常态。为此,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这()①说明社会存在的变化必然导致社会意识的变化 ②启示我们要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否定旧事物 ③说明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说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A.①② C.①③ 答案 D 解析 社会存在的变化不一定导致社会意识的变化,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①不选。②中“敢于否定旧事物”观点错误,旧事物中也有合理成分,应辩证否定旧事物。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计划生育政策体现了③④。

10.2015年11月2日韩国总统朴槿惠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青瓦台举行会谈,其中以慰安妇问题为主要议题,朴槿惠在会谈上提出,日军慰安妇问题是改善韩日两国关系的绊脚石,日本应拿出韩国国民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日本则坚称这些问题已在1965年的邦交正常化条约中解决。这表明()①正确的社会意识建立在对社会存在正确反映的基础上

②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总是不一致的 ③尊重社会历史事实是人们形成正确价值判断的前提 ④主体差异性使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具有不确定性

A.①④ C.②④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朴槿惠在会谈上提出,日军慰安妇问题是改善韩日两国关系的绊脚石,日本应拿出韩国国民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日本则坚称这些问题已在1965年的邦交正常化条约中解决”,显然日本的做法不符合历史事实,日本的态度不是正确的社会意识,正确的社会意识应建立在对社会存在正确反映的基础之上,①符合题意。尊重社会历史事实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③正确。②中“总是不一致”说法错误。④说法错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有确定的评价标准。

11.2015年10月,总书记对全国道德模范表彰活动作出重要批示,要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因为()A.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B.②④ D.③④

B.②③ D.①③ B.时代发展要求人们主动放弃个人利益 C.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D.价值观能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 答案 C 解析 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是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A错误;B错在“放弃个人利益”;C是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因;D说法错误,正确价值观才能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

12.以P2P网贷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存款到银行”“积蓄不多,没法理财”等传统观念。通过网络来实现财富增值,让自己成为时代的受益者正成为人们的追求。这表明()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②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生产力对生产关系具有反作用 ③人们的价值选择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要求 ④新的适应时代要求的观念必须能满足人们的利益需求 A.①③ C.②③ 答案 A 解析 原来人们“存款到银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如今人们改变了一些理财的传统观念,很多人选择了互联网金融,①③符合题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②说法错误;④说法绝对。

1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加快,社区组织职责不清、居民参与不充分、部分干部群众法治意识不强等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凸显,社区治理法治化水平亟待提高。

H市坚持与时俱进,大胆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法治思维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具体做法有:以社区党建为抓手,以党代表工作室为平台,听民意解民困,依法推动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市政府梳理相关法律法规,出台《关于深化社区治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社区行政工作站、居委会、社区服务机构等7类治理主体,制定社区工作清单,让社区机构的职责法定化;支持居民依法选举产生居委会、议事监事会等自治组织,按照居民自治章程管理社区事务;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进社区”活动,引导社区干部和群众自觉守法、办事依法。经过改革实践,富有活力的基层协同共治局面正在形成。

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相关知识,分析H市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的合理性。答案 ①针对存在的问题,以法治思维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在实践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②坚持与时俱进,着力提高社区治理法治化水平,把握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③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完善基层法治体系,改革上层建筑,遵循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④依法推动社区协同共治,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

解析 本题设问指向明确,考生在审题时首先要明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包括哪些

B.②④ D.③④ 内容,然后结合材料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社会历史性、客观标准等角度组织答案。

14.今年,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举办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展现共同维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的决心,警示世人勿忘历史,珍惜和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世界范围内举行反法西斯纪念活动的意义。

答案(示例)①活动让人们进一步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和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平与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反对侵略、爱好和平、促进发展是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②活动可以让人们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既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也符合世界人民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共同愿望。③活动可以让人们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凝聚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国际组织和人民的力量,有力促进世界和平。

人生的几个认识错误 篇6

谬误1.个人只能被现实改变。

如果你变得足够强大,别人就无法拒绝你;如果你可以命令自己,困难就无法阻碍你„„只有首先改变了你自己,你才能去改变你的世界,改变你的生活。

谬误2.为何怀才不遇的总是我。

世上没有怀才不遇,只有不懂得自我推销的人;怀才不遇的真相就是自己不够优秀,不够努力。

谬误3.凡事有他人相助,才会轻易成功。

人生路上,一切都得靠自己——靠自己的理解,靠自己的意志,靠自己的追求„„人生是一张单程的车票,一去无返,我们能做的只有不断努力,我们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谬误4.做任何事,给自己多留后路好。

给自己一片没有退路的悬崖,是给自己一个向生命高地冲锋的机会,也是给自己一张出类拔萃的入场券。

谬误5.多才多艺,苛求全面发展。

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任何人都不可能成为知识全面的全才,而只能成为掌握某一方面知识或某种技能的专家。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多才多艺者,往往敌不过独专一门的专才。

谬误6.不听话的坏小子,难成大器。

世界上从没有完美的人和事,从不犯错的孩子长大后要么成为庸才,要么早晚要犯大错。因此,我们要适度降低对孩子的期望与要求,鼓励他们真实地面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鼓励他们在尝试中不怕犯错误,注重过程的体验和收获,摘掉“好孩子”的面具。

谬误7.凡事不能把它想得太简单。

大道至简!经典是简单的,真理是简单的,最有用的东西也是较简单的东西。复杂会造成浪费,而效能则来源于单纯。找到关键的部分,去除多余,成功并不那么复杂。

谬误8.任何事情,都要打破沙锅问到底。

有些事你非要弄个明白,也许会使自己很疲惫,而结果往往不像你想象的那样。因此也就没有必要任何事情都打破沙锅问到底。

谬误9.生理上的缺憾,让我自惭形秽。

小坏何妨?小烂可以使桔子更甜,小毛病可以使男人更可爱,小痣使美人的脸蛋更妩媚。有些缺陷是上帝送给你的礼物,善待它们,你将会另有意外的收获。

谬误10.有仇不报,非君子。

古人云“隐忍不怒的人,胜于勇者”、“修己冶心的人胜于攻城掠地的将领”。生活中,宽容可以减少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可以让大家更好地沟通,彼此多一些体贴和关怀。

谬误11.为何失败的总是我。

磨石是快刀的朋友,草原是骏马的朋友,障碍是意志的朋友,困难是胜利的朋友。命运不是天能注定的,命运是依人奋斗的程度、由人自己来决定的。

谬误12.做人不能说谎。

《闯关东》中的夏掌柜说:“没有人愿意和总是虚伪、圆滑的人打交道,但是一味的诚实,却也容易伤害人。所以,生意人讲究的是大诚实,即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人,说适当的话。”可见,每个人说实话的机会其实是很少的。如果坦率无忌是一种伤害,那么,请选择机智的“谎言”。

谬误13.沉湎于昨天的遗憾,难以自拔。

要想成为一个快乐成功的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记得随手关上身后的门,学会将过去的错误、失误通通忘记,不要沉湎于懊恼、悔恨之中,要一直往前看;时光一去就不复返,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不要使过去的错误、失误成为明天的包袱。

谬误14.贫穷天注定,是无法去改变的。

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少自强自立的精神;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遇难而退或甘愿平庸、贫穷而导致持久贫穷。意志上对贫穷的妥协,会导致行为上对改变贫穷的放弃,最终会让贫穷伴随一生。

谬误15.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现代人总结成功的几大要素:正确的思想、不懈的行动、伟大的性格、娴熟的技能、天赐的机会、宝贵的健康。可见,想取得成功,不仅要吃“苦中苦”,也要相关条件的配合支持,那些光知道吃苦的人,那些吃了不值得吃的苦的人,那些把吃苦当成解决一切问题法宝的人,恐怕只能继续在“苦中苦”的怪圈里徘徊。

谬误16.每个人生来就应该是做大事的。

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我们现在做的工作,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人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对于敬业者来说,凡事无小事,简单不等于容易。

谬误17.时间有的是,不必操之过急。

树欲静,而风不止。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任何事情,想到了就要去做,永远不要去等待和拖延。人生的路谁也无法重走,今天,虽不是最好,但正是可以努力的地方。时间是变化的,关键在于把握当下

谬误18.问题来了,学鸵鸟将头埋进沙堆里。

遇到问题和困难,有的人学鸵鸟,将脑袋埋入沙里;有的人则是学猛虎迎面而上。但是,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人是前者,而后者却是寥若晨星。人生难免会陷入低谷,这个时候你要敢于站出来,做影响所有人的源头,这样才可能抓住机会,脱颖而出。

谬误19.同时做很多事情,把精力分散。

歌德说:“一个人不能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要丢掉那匹,聪明人会把凡是分散精力的要求置之度外。”人的生命和精力是有限的,我们要学会将聚光镜一样,排除一切琐事的干扰,将所有的资料、精力、热情聚焦并锁定你的目标上,如此一来,你不想成功都难。

谬误20.从来不把梦想当一回事。

人类因梦想而神奇,但你有没有发现你的梦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离你渐行渐远,直到最后的消失。这个时候,你才确认自己的梦想已经被偷走了,而且没有了重新找回的勇气和能力。

谬误21.疏于对个人坏习惯的改变。

古人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坏习惯是我们打不开的心锁;坏习惯是我们转不过的弯;坏习惯是我们看不见的障碍„„好习惯要保持,坏习惯要改正,永远别让坏习惯左右我们的未来。

谬误22.怕犯错而拒绝尝试。

没有人喜欢犯错误,但有人说:犯错是最好的学习,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就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能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自己所犯的错误,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我们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驱使我们进步。

谬误23.盲目的坚持。

适度的放弃是豁达、是自信、是超越自我,是放下沉重给自己一份轻松。生活没有绝对的绝境,当无路可走的时候,镇定一下自己,放弃,一份新的希望就会展现在你的眼前。

谬误24.为人处世,过于张扬。

古人有云:“海不辞其水,所以盛其大”。大海之所以能够容纳千川百流,就是因为总把自己的位置放得最低,所以变得博大而精深。做人也是如此,应该时刻把自己的位置放在低处,以谦虚的态度应之,这样才能博采众长,才能缔结良好的人缘。

谬误25.缺乏从头再来的勇气。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为何而败。善于总结失败的教训,剖析失败的原由,获取难得的经验,失败才能变成比金钱还珍贵的财富,才是新的起点,才是成功的驿站。

谬误26.跟着大众走,绝对不会错。

做自己的主人,拥有自己的思惟,支配自己的言行,珍惜自己的情感„„因为主宰了自己,所以更能深刻地了解自己。由于接受了自己,所以更喜欢自己,进而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出来。

谬误27.生活只要维持现状就行了。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其实就是告诉我们要远离舒适的圈套,要不断让自己处于“不舒适”的状态,才可以有大的作为。

谬误28.绝不做被人笑话的傻瓜。

一个人只有经过东倒西歪的、让自己像个笨蛋那样的阶段才能学会滑冰,的的确确,在任何事情上,只有勇敢地让自己学一个傻瓜,他才能取得进步(萧伯纳)。

谬误29.人际交往中太过于亲密无间。

亲密有间,妙就妙在距离的美感。水中望月,雾里看花,隔帘观美人,深山探珍宝。一切迷人的魅力,莫不在于神奇的距离效应。保持距离,有时会给人一种希望和信心,感觉到那样

一份淡淡的温暖与馨香。

谬误30.山不过来,我也不过去。

当困难的“大山”不主动挪位时,面对困难的我们就应该主动走近它们。与其等待造势,不如立马借势。当我们无法使山向我们靠拢时,我们能够采取的最好的办法便是主动向山走近。

谬误31.别人的话总是对的。

别人的一些评价,也许令你难过,但不要忘记“天生我才必有用”这句话。不过于迷信他人的话,不以别人的目标来衡量自己的价值。学会接纳自己,不要低估自己,要始终相信总有一天自己将拥有一个自己的舞台。

谬误32.眼睛看到的绝对不会错。

泰戈尔说:“我们看错了世界,反说世界欺骗了我们”。这世界不是以你想像的对等方式在运行,我们之所以会看错世界,根本原因不在于生活中的假象,而是因为我们的直觉在欺骗自己。

谬误33.过多的指责别人,而不反省自我。

人们看到外面的问题,总比看到自己内在的问题容易些,而把错归于别人,也比检讨自己来得容易。于是,愤世嫉俗的人从年轻愤怒到老,斜视久了的眼睛看什么都不顺眼。“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对自己有更全面的认识,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切入点。

谬误34.过去太沉重和刻骨,难以割舍。

很多的人之所以难以快乐,就是因为心中放不下对别人的仇恨。他们不知道仇恨其实是把双刃剑,伤人也伤己。

谬误35.不分是非的做“老好人”。

好心没有错,但也要分清是非,不分原则的善良,是“愚善”,就像东郭先生一样。因此,在没有搞清一件事是否值得做之前,要敢于说“不”,不要被他人利用,更不要一不小心成为他人的替罪羊

谬误36.为何总有人和我过不去呢。

感谢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感谢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感谢中伤你的人,因为他砥砺了你的意志„„感谢一切使你成长的人,因为有他,你才会不断进步。

谬误37.老是批评别人的人,最令人讨厌。

能够刚正批评、指责我们缺点和错误的人是我们难得的诤友,善意的批评就像是一壶美酒,当我们开怀陶醉在这种朋友同事间畅饮的世界里,批评的因子仿佛蕴藏在每个直观的感觉细胞中。

谬误38.总为自己的挫折感到不幸。

遇到挫折,你应该感到庆幸,因为它证明,你将面临更大的难题和挑战,也就证明你还有提升的空间。

谬误39.常为失败找借口,却不为成功找方法。

美丽的“借口”只会让自己失去意志和信心。只要我们学会想尽一切办法、穷尽一切可能去努力,世界上就没有“天大的问题”,仅有不够努力造成的失败和遗憾。

谬误40.只顾匆忙赶路,不懂得给自己放假。

俗话说,“偷得浮生半日闲”,我们无需行色匆匆,活得很累。当失意和彷徨燃烧着我们每一根神经的时候,当无奈的惆怅涌来,我们需要给心情放个假,因为活着,并仅仅是为了赶路。

谬误41.幸福总是在别处。

人性最可怜的就是:我们总是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开在我们窗口的玫瑰。

谬误42.没有别人的鼓励,就缺乏动力。

别人看得起自己,不如自己看得起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学会把微笑送给自己。加足了油,打足了气,还有什么困境过不去?

谬误43.工作忙得没有暂停的时间。

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被一条无形的线拉紧,于是你挣扎、奔突,拼尽全力,但结果却无异于自杀。有时候,你休息一会儿,打个盹儿,反而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暂停,是为了给你的人生旅途加油,为了更好的重新上路。

谬误44.由着性子来,才能活出自我。

愤怒时,不能制怒,使周围的合作者望而却步;消沉时,放纵自己的萎靡,把许多稍纵即逝的机会白白浪费。在成功的路上,最大的敌人其实并不是缺少机会,或是资历浅薄,而是缺乏对自己情绪的控制。

谬误45.用自己的标准衡量和要求别人。

很多时候,人们本着“好心”,却做了“坏事”,因为我们错把自己的喜好当作了别人的喜好,并按照自己的喜好去要求了别人。

谬误46.为人刻薄,难以宽容他人。

宽容者像充满生气的春风,令人亲近;刻薄者充满杀气的秋风,令人疏远。一般的说,与其选择刻薄,不如选择宽容。

谬误47.对“破坏分子”毫无防范之心。

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总是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到处搬弄是非,惹人讨厌,是自己所在的圈子中的名副其实的烂苹果。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跟他们“划清界线”,或者保持安全的距离,以免被他们“传染”。

谬误48.老跟自己过不去。

很多的烦恼都是庸人自扰之,要学会放自己一马,世上没有不快乐的人,只有不肯让自己快乐的心。

谬误49.忧心忡忡,总担心发生不好的事。

事实证明,人们所焦虑和担心的事情,绝大部分从来没有发生过,别被没有必要的“包袱”

压垮,学会从容,笑对人生。

谬误50.知足常乐,平庸一点也无妨。

实现人生价值从认识自我开始 篇7

一、奉献精神是人生价值 观的体现

奉献精神是指义务性地为国家或社会公众做事,即列宁所说的“奉献精神是一种为社会进行的无报酬的劳动”, 奉献精神不是某人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他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本文所谈的奉献不是无私的奉献,而是建立在一定物质利益基础上的奉献。从经济学的角度讲,笔者认为“一定的物质利益基础”就是劳动力价值,它由三部分构成: 第一是劳动者自身生活的费用。劳动者当然也要给予自我奖励,收入比社会平均水平高一些,能在花园社区买套房,拥有较高的生活品质。第二是为家人尽义务的费用。儿女对老人有尽孝的义务,当你赚钱了要记得给父母尽孝。第三是自身学习提升的费用。社会的知识更新太快了,劳动者技能每三五年就要更新一次,不然就会被时代淘汰。

二、实现人生价值的阻碍 因素

( 1) 过分讲面子的传统意识。中国社会对人的约束主要是通过廉耻和脸面, 一切以面子为重,人一旦养成“死要面子”的人生态度,就会害人害己。过分讲面子表现在工作和现实生活中,死要面子就是怕做错,怕出丑,以为这样可以树立自己的权威,建立影响。其实,有时出出自己的丑,是很有必要的,要敢于出丑, 这就是“自我批评”。人不要为面子所限,坦然地面对自己的错误和缺陷,更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这比那些“打肿脸充胖子”的做法效果更好。

( 2) 浮躁愤世的个性习惯。如果一个人有轻浮急躁的习惯,肯定一事无成。轻浮表现在学习上无目标、无计划、无准备,只凭个人主观臆断,结果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 急躁表现在做人做事上的情绪化倾向,不理性,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不假思索地表态,事情结果不尽如人意。

( 3) 夜郎自大的自满心理。夜郎自大心理的弊端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闭关自守,自以为是。自以为是表现为我很好,别人都不如我,我就是“天下第一”。第二,不思进取,思维定势。思维定势表现在总是用老眼光看问题,用固有的方法应对事情,不学习、不接受外界的事物,当面对新鲜事物时,就会形成对自我创造力的障碍。

( 4) 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近些年,由于市场大潮的冲击和教育上的失误,有的人道德开始出现滑坡,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出现了一些混乱现象,道德评价标准失衡,诚信危机显现。如果每个人都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只顾自己,不顾社会,不顾他人,那么这个人就不能很好地在社会上立足。

三、实现自我价值的必要 要素

如何实现自我价值,笔者认为应该从改变观念,战胜自我,培养积极的进取心、强大的学习力和强烈的责任感来实现。

( 1) 进取心。进取心,是指不满足于现状,坚持不懈地追求新的目标的蓬勃向上的心理状态。显然,一个人如果没有进取心,那么他将终身无所事事,碌碌无为,难以度日,只能做一些打发日子的事,如睡觉、上网、早恋等。

部分学生以为自己一旦进入高一级学校就“高枕无忧”,这种心态上的“自满”导致行动上“迟缓”,所以学习效果不佳。而学校录取你,是因为你具备学校规定的基本条件,有继续学习的基础和潜力,而一旦你不思进取“吃老本”时,遭遇的结果就可想而知。所以如何在学习上保持长久的进取心,就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了。

如何做到拥有持久的进取心呢? 做到三点就可以了。首先,你得常给自己施加压力,“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其次,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确定发展方向,有方向就有持续的动力; 最后,开拓人际关系,学习为人处世的能力。这三点都要坚持下去,进取心才能得以持久。

( 2) 学习力。天下事没有生而知之,只有学而知之。谁的学习力强,谁就能在同等条件下成为第一赢家。而这里的学习力不是简单地看几本书、学几项技能,而是多方面的知识,比如综合素质的培养、组织活动能力的培养等, 而且还要在学习上能够创新,计划能够执行,目标能达成,这就是学习力的要求。

( 3) 责任感。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下一代接班人的熔炉,从现在起就要培养学生树立责任心和责任感的意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将来走上社会岗位时具备强烈的责任意识,从而创造好的业绩。

四、如何在实践中实现自 我价值

学校、社会和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和游戏规则,问题是学校、社会和企业适应“我”还是“我”适应学校、社会 和企业? 我想大家要实现人生价值,只要完成“三个一”工程,就能够学得好,做得好,有尊严地实现自我价值。

( 1) 坚定一个信念。当你完全相信一个人时,你就愿意追随他,为之奉献。为了他你可以牺牲一切,这叫信念———对人的信任; 对你所学的专业也是如此,你相信它能够让你实现价值,你会为之勤奋刻苦拼搏,这也叫信念。当你们选择学校和所学专业的那一天起,没任何理由说“我不该来到这个学校”。所以我们要在学校一定能够为实现我们 的人生价值做好充分准备,获得我们需要的东西。没有这一个信念,我想你在学校是完成不了学业的。

( 2) 认识一个自我。按照马斯洛的人生需求理论,最基础的生理需求 ( 衣食住行等自然性质的需求) 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基础的需求,这是公认的理论。那么,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作为一名学生,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分析自己,发扬优点,克服不足, 做好自己能掌控的事情,不要把时间耗在无法掌控的事情上。

( 3) 处理一个矛盾。就是正确处理物质与精神的矛盾。在冲突中始终保持物质与精神的基本平衡,实现矛盾冲突的统一,人生就成功了,人生价值也在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得以实现。

选择自己的人生风景 篇8

高中时我就读的是重点高中,竞争异常激烈。老师每天耳提面命,告诫我们要把分秒都用到学习上,否则别想考上理想的大学。可到了高一下学期,随着学习强度的增加,我逐渐出现了偏科现象。文科成绩较为突出,理科的学习则显得力不从心。高二文理分科,我毫不犹豫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文科。可当我把这个选择告诉爸爸时,爸爸坚决反对。他觉得我应该读理科。理由是我们学校理科升学率高,而且学理科出来找工作相对容易得多。爸爸认为我理科成绩不理想只是暂时的。只要努力一定是可以提高的。就这样,我选择了理科。

本以为只要端正好学习态度、调整好学习方法奋勇直追,我的理科成绩就可以很轻松赶上去。可事与愿违,数学里面的正比函数、反比函数弄得我晕头转向,无论我费多大的劲,我始终搞不懂物理里面的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区别。一个问题没弄懂,下一个问题接踵而至,于是我的学习成绩开始下滑。随之,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最终出现了恶性循环的现象。意料之中,我的高考成绩很不理想,只考取了一所一般学校。

填报志愿时,颇费了一番周折,眼花缭乱的专业,众说纷纭的评论,还有亲朋好友七嘴八舌的劝告,叫人难以决断。当时社会流传比较广泛的口号: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于是,在爸爸的指点下,我选择了生物工程专业。

大学,在专业与爱好间挣扎

走进大学,脱离了高中沉闷的学习气氛,我像一只出笼的小鸟,尽情地呼吸着大学校园里新鲜的空气。虽说我并不太喜欢自己的专业,可大学里各种社团众多,让人应接不暇。针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我加入了校学生记者团,每天利用课外的时间采访、写稿,忙得不亦乐乎。犹记得第 次,当我熬了几个通宵把采写的人物通讯稿刊发在当地晚报时,我激动得眼泪直流,忙打电话把这一喜讯告诉爸爸。爸爸也鼓励我再接再厉,争取发表更多优秀的文章。

我像一个热情高涨的士兵,发誓要在新闻这块热土上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大一学期由于学习压力不大,我在专业与爱好之间游刃有余。

大二之后,学校增加了专业课,课程难度明显增大,我们需要做大量的实验来强化理论的学习。每天面对着试管、仪器,但我的脑子里只有采访和新闻。为了能顺利通过学校的各项考试,我只得硬着头皮去学习枯燥的专业知识,而只能利用零散的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因为专业课的学习不能怠慢,我只得珍惜每一个课外的空档时间。当别的同学悠闲地享受周末时,我却奔波在采访的路上;当室友已经进入梦乡时,我还在挑灯夜战写采访稿。即便是专业学得有些不尽人意,可让人宽心的是,凭借对文字的执着,我在校内外媒体上累计发表文章百余篇,被学校宣传部评为优秀学生记者,还获得院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

在专业课的学习上,我无疑是一个“差生”,而我的业余新闻撰写水平,告诉老师和同学,我是最有成就的学生。

就业,在爱好中找到人生理想

大四下学期是实习找工作的时期,各高校的毕业生浩浩荡荡的涌向了招聘会。我也不例外,奔波在各个人才招聘的摊位前。有时,一个与生物相关的工作岗位,竞争者多达百人。对我来说,专业本身就学得马马虎虎,在强大的竞争对手面前,更是显得底气不足。

经过一个月的寻觅,一家生物制药公司终于录用我去做办公室文员。即使是份不起眼的文员工作,但由于是自己好不容易争取的,所以我还是愿意试试。本以为在制药公司,工作会与专业相关一点。可我每天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整理文件,负责公司文件的收发,渐渐我的锐气被消磨,激情被殆尽。看着镜中自己日渐憔悴的面容,思前想后,我还是辞掉了文员的工作。

没有了工作,未来一片迷茫。这时,我不得不调整战略决策,主攻文字。于是,我重新设计简历,突出自己在文字方面的功底,简历后面还附带自己的新闻文学作品。很快,我被家杂志社相中,出任记者编辑。

终于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我像一只快乐的小鱼,畅游在文字王国里。工作上,我用自己的勤奋垒起一座座文字宫殿,工作之外的时间,我刻苦钻研新闻业务知识,得到了领导的一致认可。很快,我成为了杂志社的骨干记者。

上一篇:乌拉哈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下一篇:汽车销售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