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案例(精选8篇)
心理素质是人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发现有的学生学习非常刻苦认真,学习成绩也很好,却没有那天真可爱的笑容;有的同学虽然各方面表现都很好,却很少参与同学们的活动,甚至疯闹也局限在和几个人的范围,总是形单影只,常交流的同龄朋友也只是一个或者两个。帮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形成健全人格,是我班主任工作的一个新课题。因此,我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以下是一例教育案例:
一、学生基本情况:
学生婷婷,女,17岁,现在我班级的学生(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二年级)。身材属于高个子女生,但说话声音低弱、胆怯,很少与人交流。父亲高中毕业,母亲学历不高,父母以务农维持家业。家境算不上贫寒,但也仅能维持正常生活。父母早出晚归,很少有时间关切她的学习生活,但对她的期望很高。尤其是父亲,通情达理,很支持她的学业。
二、表现出的问题与既往史:
忧郁,总是心事重重的样子,做事认真努力,不愿与人攀谈,上课不爱发言,擅长体育,文化课成绩很好。每天很少看见她笑,很少看见她离开自己的座位,除了上厕所与上室外课。即使特别高兴的事也没有畅怀大笑,总是小心翼翼,做事很拘谨。尤其不愿意与家境较好的学生还有男生交往,发现她的心理问题就是起源与一次与男生吵架。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周三的早晨,我刚来到学校,班长和两个男生来到我的办公室,向我讲述了昨天晚上在教室里发生的事情。晚自习,因为自习纪律,其中一个男生和婷婷发生了冲突。先是男生说了脏话,然后婷婷显得非常激动,竟然走出座位和男生争吵。结果男生的脾气更胜,打了婷婷一个耳光。班长是来向我陈诉事情经过的,而男生是上来道歉的。他们知道自己错了,但是这件事情婷婷始终没有找我主动说过。我要求男生必须道歉,他们也做到了。事后我找到班长,了解事情的进展。班长说从表面看,一切都过去了,男生不在乎,但婷婷更拒绝和男生说话了,好像道歉并不是从心里接受的。于是,我找了个机会和婷婷交流,想解开这个结。但是我说了好多好多,婷婷,就是一个字“嗯”。最终,我无奈,谈话以我唱独角戏的形式结束。
不过事情到这里并没有终结,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有意无意的关注婷婷,我知道这件事情很深的伤害了她。但是事情远比我想象的要糟糕。一天上课,班长来找我,说婷婷不见了。我第一反应是往家里打电话,虽然婷婷住宿,但家离学校不是很远。她母亲说,婷婷并没有回家。反过来一想,是不应该回家,因为学校平时封闭管理,没有班主任和学校的假条她是出不去的。于是我来到了寝室,果然看见婷婷无助的坐在床上。我问她究竟为了什么,她含含糊糊就说了几句,意思大概是怕上课,怕自己学不好,还不如不上,想退学,给家里省点开销。我知道,这并不是她的真心话。于是我接通了她母亲的电话,让母亲和她谈一谈。听到母亲的声音婷婷哭了,我知道她很委屈,却又不敢和母亲说真话。母亲挂了电话后,我又和她谈了好久,经过这一次,婷婷好像开始和我说话了,我高兴极了。更让我意外的是,第二天婷婷用她不太工整的字给我写了一张字条,字不是很多,但我已经明白她的真正心结了。
婷婷告诉我一个她在小学六年级的事情:过程和今天她与男生吵架很相像,她也让一个男生给打了一巴掌。她说,如果我家里条件够好,我够出色,他们是不敢欺负我的。可现在,他们都瞧不起她,所以不把她当一回事,想打就打。换了别人,他们就不敢动手了。
在和婷婷父亲的一次通话中,父亲也表达了类似的心声。因为家里条件有限,很多东西都不能给女儿最好的,吃的、穿的、用的都很亏欠孩子,总感觉孩子不如别人家的那么快乐、幸福。婷婷性格内向,受了委屈也从来不说,怕给家里添麻烦。所以现在无论多困难,他也要供女儿完成学业,这是他仅能为孩子做的。
三、问题分析:
自卑、压抑、忧郁是关键的心理问题,条件不好的家庭环境和过往的经历造成了她自卑、胆怯、对人不信任的性格。她的心理问题是从童年时代开始的,内向的性格让她不愿意与人交流,从小就将事情往心理隐藏。父母没有时间与她交流,再加上她自己的自我封闭,使她心里的很多苦闷都不能发泄。她希望得到赞赏的目光,所以做事努力,学习刻苦。尽可能让别人高兴,害怕做错、说错,但由于很多事情并不能尽如人意,使得她胆怯,忧郁,没有安全感。对自己失去信心,甚至想以逃避来解决问题。缺乏与人的沟通、快乐无忧的生活。由此形成怯懦、自卑、畏缩、抑郁等人格特征。属自我成长问题而导致的情绪困扰。
四、教育目标:
帮助她学会自我认识和自我赏识,树立自信,寻找温暖。让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她对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
五、帮助过程:
第一阶段,通过调动寝室同学,让她感觉她也被需要,增强她的自信。婷婷在小学里的遭遇、受到的委曲和她在乎的家庭条件等问题,在她的心灵中蒙上了阴影,使她对与人交往,与人沟通感到畏惧和胆怯。在新的学校,因为想象的事情,使她原本感觉已经摆脱的问题又全部回来了,而且比以前更严重了。于是在婷婷有退缩想法之后,我找到她寝室的其他同学,和她们大概讲了一点婷婷的顾虑和心理的问题。幸运的是这个寝室班级干部比较多,都能理解婷婷现在的感受。我提议安排一次特殊的谈心,地点在我的办公室,但是我只做牵线人,操作是同学们。目的让婷婷与寝室同学来一次亲密谈话,以此让同学们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情感,也让婷婷受到感染,增强她的情感基础,让她懂得其实她有时候也被需要。
她们交谈的时候我回避了,具体内容我并不清楚。我只知道我回去的时候,她们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挂着泪痕。我看着婷婷说:留下来吧,你看,大家都需要你!婷婷回给我一个温暖的笑容,并点点头,她开始有了一点儿自信了。
第二阶段:定期谈心,消除顾虑,树立长久、健康的人生目标。
所谓“谈心”,就是推心置腹的谈话。要使“谈话”上升到“谈心”,使学生能对教师敞开自己的心扉,教师必须争取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尊重,而想要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教师就必须尊重和信任自己的学生。我和婷婷的每一次谈心都尽量建立在平等,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在婷婷面前我全力倾注自己的爱心(当然,这种爱心不是随心所欲的娇惯、是非不分的放纵,而是温柔的理性、亲切的宽容,是滋润心田的细雨和无声的鞭策)。我很快发现与婷婷的感情在不断增进。
通过与婷婷的定期谈心,婷婷开始对我敞开心扉,会向我倾诉一些自己难解的心理问题。比如:“我有前途吗?”“我将来的工作如何?”“是不是自己特别差劲?”等一些困扰她的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其实其他的学生也有存在的,婷婷不过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时,我以引导谈话为主要方式,一一解开这些困扰她的问题。或与婷婷平等地、以一个朋友的角度来探讨,几次下来婷婷开始尝试自
己去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并对未来有了信心,也有了自己的事业理想。与婷婷的真心交流确实解决了一些她的心理问题,也进一步增进了我们的关系。更让婷婷对老师多了一份信任,添上一份理解。
第三阶段:爱要自然,春风化雨。
不记得是哪位知名人士说过:爱之于教育,犹如池塘之于水,没有水的池塘不能称之为池塘,没有爱的教育同样不能称之为教育。在与婷婷接触中,虽然已经建立在爱的基础上,但这些还不够。必要时我认为还要在理解和肯定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提出她自身的缺点,让她感觉老师与同学所作的一切都是发自内心的,并非出于同情与可怜。偶尔在指出婷婷的缺点时不仅语气中肯,更要注意语气的把握。对婷婷的关照要自然而亲切,并随时注意婷婷内心的变化和感受。期间我时刻提醒自己,应当充分地相信她。这样,一切刻意的努力应当表现得如“润物细无声”般自然,才能让婷婷感觉到“春风化雨”般的关爱和理解。
六、她开始接受别人,并学会认识自己: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婷婷的笑容多了,虽然人还是感觉内向,但已经学会和同学开开玩笑,跑跑闹闹的玩儿。上课能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和她谈话的时候,话也多了。平时出入,也多了同行的伙伴。上二年级了,很多同学开始学习第二课堂,婷婷竟也主动找我,想学习古筝。不过我考虑到古筝的价钱昂贵,于是建议婷婷学习一项技能,工作中比较实用的。在我的建议下,婷婷报名参加了国家级育婴员培训班的学习,并顺利通过了育婴师的考试。
关键词:激励教育,班级管理,案例运用
激励教育是以素质教育为中心和导向,在现代相关教育理论及心理学的理论指导下,根据教育现状和教学实践效果进行的新的教育改革和探索。激励教育就是通过一种积极的教育引导和情感体验, 以学生内部动力和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创造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的学习态度。现如今,激励教育在班级管理中是一种重要的方式和手段,教师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很好地运用激励教育呢? 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建立班级目标,设立目标激励
“成功的道路是目标铺出来的”。一个班级就是一个整体 ,班级目标有很多方面,所以建立班级目标的时候要进行多方面思考。
1.班级大目标。每学期开始之时 ,教师要带领全班同学先建立一个整体的班级大目标,为了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反映学生的意愿, 教师可以从班干部那里先了解一些情况并商议确立班级大目标。根据最后期末成绩及学生平时表现,一同制定相应的措施完善班级目标, 对成绩优异者或者表现较好的学生给予一定的鼓励。这属于长远性目标,除了长期目标之外还应当设立一些小目标,比如,每周都在班会上根据学生上一周的表现及时做出评价,并确定下一周需要实现的目标。
2.个人小目标。在班级目标确定之后 ,个人目标属于比较繁琐的环节。在每学期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学时机, 让班里每一个学生都写上自己本学期要达到的目标分数及预测的在年级和班里的排名。经过半个学期之后,教师先计算出每一位学生与前期所定目标的差距, 并对进步学生进行表扬,对退步学生不批评,而是进行原因分析,调整他们的学习方法,鼓励他们制定新的学习目标为期末鼓足信心。
3.特殊学生的帮扶目标。班里最难处理的并不是成绩不好的学生,而是平时违纪较多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要制定班级制度限定学生违纪次数,并且以此警示他们,每周最好进行一次总结,多找机会与这些学生进行面对面谈话并提出改正要求。这样通过一周一周的坚持,通过对学生的反复教育,学生违纪数量逐渐减少,程度慢慢减轻。
二、增强责任激励,凝聚班级力量
班级管理大部分都是一些常规性管理, 仅仅靠教师是远远不够的,班级正是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地点,只有将学生的积极态度充分调动起来才能在班级上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让学生形成自我管理技能, 使整个班集体都充满积极向上的气氛。责任的激励需要从不同方面插手。
1.生活方面。班级日常生活管理虽然与日常学习内容有一些距离,但是只有学会生活才能学会学习。在生活方面,如学生的考勤、卫生的值日、卫生区的管理、公共财物的管理、班级活动的安排等,教师最好通过小组划分方式,为学生提供能展示自己的平台,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班级生活中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很多学生进行卫生区打扫的时候,总是不把卫生值日放在眼里,打扫卫生的时候总是拖拖拉拉的。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将学生分组,并设小组长。每周都进行卫生评比,并设置流动红旗,对于打扫卫生积极的学生给予奖状以资鼓励。
2.学习方面。学习应当像打扫卫生一样进行分组 ,但一定要设置出班级学习委员, 每一科设置两个课代表分管学习、作业及考试等情况,为了保证学习委员和课代表工作的高效性,应当对班里学生进行分组,一般分为八组,每一个小组设置一个学习小组长。这样分工,不仅能使班干部的工作更出色,而且能提高学习效率。学习委员和课代表记录的是班级学习的总体情况, 而小组长记录的则是学生每个阶段的情况,让学生在学习中竞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小组学习的时候,由小组长组织平时学习时间和方式,平时背诵、作业等都由小组长监督检查。另外,教师应当组织一些听写比赛、英语竞赛、班级数学奥赛等竞赛活动,让学生不断融入班级管理。
三、创造和谐班级环境,整体激励学生
班级环境直接影响班级管理效果,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对于环境的创造,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教室环境宜人。谈到环境首先想到的便是硬性环境 ,如最基本的教室环境, 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学生对班级进行定期布置,通过张贴学生的书画、宣传标语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对学生加以激励; 对黑板报定期设置主题以进行阶段性激励,每一个阶段给学生不同的环境影响;通过违纪处罚警告等内容的张贴警示学生遵纪守法, 遵循班级管理规定。总而言之,教室的环境要宜人,从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班级管理提供便利。
2.参与学校重大活动。学校举行的一些活动正是为了对学生进行现场教育,现场版教育对学生的鼓励更有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给学生更多机会参加学校的一些重大活动,以此激励学生积极学习。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正是班级环境创造的关键性。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进行情感交流,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转换角色,将学生看成朋友,善意地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使学生尊师重道,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结语
摘 要:在班级内部存在一些消极型非正式群体,他们的行为不仅对自身的发展不利,而且影响着班风的建设,长期以来教师在对其教育时多采取打压措施,而不愿意花心思去思考问题背后存在的原因,仔细分析探究背景才能为教育提供针对性的措施。
关键词:非正式群体;案例描述;正面鼓励
一、案例描述
侯××、李××、李×是我校18班的学生。他们性格相同,对学习得过且过,经常一起玩耍,形成了一个非正式的小群体。三名同学自升入高中以来,学习成绩较差,上课不爱听讲,爱插嘴,影响老师的教学和其他同学的学习,同时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情况差,喜欢玩手机,晚上在寝室不按时就寝,逆反心理强,而在教育他们时,他们总是不屑一顾,因此教育效果不理想。
侯××,性格外向,脾气较倔强,喜欢玩手机,爱出风头,在群体中起着核心的作用。其父亲是村干部,母亲在外打工,因是家里的独生子,父母对其宠爱有加,使其养成了娇生惯养、任性的性格,以自我为中心,什么事情只有顺其心意才行,不然当众反抗。父母也缺乏对其管理和教育,与父母沟通也很少。
李××,身体偏瘦,火气很大,很讲哥们义气。本来初中在外地读书,在其父母的管理和监督下。现在,回本地上学,父母在外打工,缺乏父母的管教,并且在初中非住校生,自由散漫惯了,现在住读使其特别不适应、不自在,多次违反寝室规定,屡教不改。
李×,性格懦弱,没什么主见,特别爱面子,喜欢撒谎,喜欢玩手机,初中成绩很不错。其父母离婚,现在跟随父亲生活。母亲自己经营一个公交车,父亲也忙于生意,没时间管教孩子,缺乏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当孩子犯错后,老师请其父亲来学校谈孩子配合教育问题,但父亲找到孩子后,耐心不够,三言两语就要动手,父子关系紧张。
认如何转化这三位同学,使其小团体中的每位同学在德智体上得以均衡的发展,我做了如下探索。
1.多正面鼓励。他们这类学生因为缺乏自信,因此想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就采取课堂上接老师的嘴,引得其他同学哄堂大笑和老师生气就觉得有面子。我在与科任老师沟通交流,尽量创造条件让他们单独回答问题,及时抓住他们的“闪光点”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其增强对学习的兴趣和对老师的尊重,让他们自己感觉到再也不好意思在课堂上接老师的嘴。
2.与家长配合。通过电话、面谈等方式与家长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以前的学习生活习惯,并告知家长学生的境况。希望家长不仅关心自己孩子的成绩,还要关心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并能够采取恰当的方式处理孩子的错误,而不是简单的拳脚相踢和臭骂一顿,要懂得尊重孩子的人格和自尊,多鼓励和关心自己的孩子。
3.个别谈话,分化瓦解。不厌其烦地对他们进行个别心理辅导,采取“各个击破,分化瓦解”的方法。和侯××谈话,着重情感教育,让他认识到父母的艰辛,肯定他的号召力,分析其违反学校纪律的危害性。尤其对李×,让其利用周末参与母亲的工作,让其体会父母挣钱的辛苦,从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对待李××,让其多与父母电话交流,用溝通去化解他们心中的不理解。并诚恳地提出希望和要求。
二、案例分析
客观环境使得接触机会多。有些以前是同班同学,或者是邻居,或者父母是同事等,接触机会多。班级某些具有号召或影响力同学的带动。班级中的特长生、身体特别强健高大的学生等,他们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自然成为非正式群体重要的核心人物。
三、案例启示
(一)做为班主任,感觉最揪心的那便是学生的安全问题了,于是,每天强调,时时警惕,可还是会有很多事情发生。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安全教育固然有效,但是总是免不了出点状况,主要是因为低年级学生无意识运动占了优势,所以就算老师苦口婆心的强调,他们也很难做到。所以在低年级学生的安全教育中,安全教育相对难执行。但是对低年级学生的安全教育又是刻不容缓的。
记得有一个故事。几个学者与一个老者同船共渡。学者们问老者是否懂得什么是哲学,老者连连摇头。学者们纷纷叹息:那你已经失去了一半的生命。这时一个巨浪打来,小船被掀翻了,老者问:“你们会不会游泳啊?”学者们异口同声地说不会。老者叹口气说:“那你们就失去了全部的生命。”
虽然这只是一个故事,但其中蕴含的哲理却耐人寻味。灾难的发生对每个人来说,不分贫富贵贱,不论性别年龄。孩子、学子、工人、知识分子,人民公仆„„无论咿呀学语,还是学富五车,无论幼小纤弱,还是身强力壮,如果缺少应有的警惕,不懂起码的安全常识,那么,危险一旦降临,本可能逃离的厄运,却都会在意料之外、客观之中发生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连安全都不能做到,那么河谈好的身体。所以对于低年级学生安全工作的教育,还是应该以预防为主,尽量做到不让事故发生。
记得刚开学的时候,由于刚度过一个漫长的暑假,行为习惯又非常散漫了。课后会有学生爬上栏杆和围墙,我们是在二楼的。那栏杆和围墙可想而知爬上去有多可怕。于是,在课堂上开展了安全教育班队课。在班队课上一一列举一些课后不安全的课间娱乐活动,并让学生自己说说像这样的事情,你觉得该不该做?为什么不该做?让学生在谈话的过程当中,了解到课间爬栏杆或者围墙的不安全。在课堂上学生都非常专注,非常积极的参与了讨论,都知道了课后不应该在栏杆或者围墙上爬走。从此再没看到有人在课后爬栏杆或者围墙。
对于学生的安全工作教育,很多时候老师的喋喋不休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厌恶,反感的情绪,所以很多时候对低年级学生的安全教育,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体会一些不安全实例的危险性,让学生在不用老师教的情况下,自己就能很自觉得改正课后一些不安全的娱乐方式。甚至一些学生还会提醒别的一些在玩此类游戏的学生,告诉他们课后一些游戏是不能玩的。
当然在班主任工作中,学生的安全隐患远远不止这些,课后学生可能会玩一些不安全的游戏,一些不安全的工具也是不适合低年级学生适用的,比如:学生用的剪刀应该是圆头的,不然可能会伤到手;在没有老师的允许下,学生不能带小刀或者刻刀之类的裁剪工具。对于这些问题也是需要教师的反复强调的,不然学生只会随心所欲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班主任工作中,除了学生的学校生活需要保障之外,在离校后的安全也应该时刻放在心上。比如饮食安全以及交通安全,应该时刻提醒学生引起注意。总之,对于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
2012班级安全教育案例
(二)一、谈话引入: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备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
下面就谈谈家居安全要注意什么:
1、用电安全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电常识。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电源。2)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3)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4)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直接救人。
2、安全使用煤气
1)燃气器具在工作时,人不能长时间离开,以防被风吹灭或被锅中溢出的水浇灭,造成煤气大量泄露而发生火灾。
2)使用燃气器具(如煤气炉、燃气热水器等),应充分保证室内的通风,保持足够的氧气,防止煤气中毒。
二、游泳时要注意安全
1、游泳需要经过体格检查。
2、要慎重选择游泳场所。
3、下水前要做准备运动。
4、饱食或者饥饿时,剧烈运动和繁重劳动以后不要游泳。
5、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跳水。
6、发现有人溺水,不要贸然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
三、交通安全
1、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2)集体外出时,要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穿越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
2、骑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未满十二岁的儿童不准骑自行车上街。
四、发生火灾怎么办
1、要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报警时要向消防部门讲清着火的地点,还要讲清什么物品着火,火势怎么样。
2、一旦身受火灾的威胁,千万不要惊慌,要冷静,想办法离开火场。
3、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
五、小结:
只要我们处处小心,注意安全,掌握自救、自护的知识,锻炼自己自护自救的能力,机智勇敢的处理遇到的各种异常的情况或危险,就能健康地成长。
2012安全教育案例
(三)(一)火灾事件介绍
方法:运用幻灯片展示各种火灾现场图片,学生谈观后感受 教师总结:“生命如此美丽,又是如此脆弱 爱惜生命提高防火意识”
(二)认识灭火设
方法:通过观看幻灯片了解家用灭火器的种类和使用
1、分清灭火器上的标识
2、了解灭火器分类
清水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1211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三)区分火灾类别,牢记灭火方法
I、火灾的定义: 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GB5907-86)
I I、火灾的分类 火灾分为A、B、C、D四类(GB4968-85)1.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2.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3.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4.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指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I I I、根据不同火灾特征选择不同灭火工具。
(四)安全用火
1、容易发生火灾的时间
2、发生火灾的原因
1.1厨房用火不慎 2.2生活、照明用火不慎 3.3吸烟不慎 4.4小孩玩火 5.5人为纵火
3、提高安全用火意识(燃放烟花、郊外野炊、实验室用火、在学生中开展禁烟活动、)
(五)灾害面前不旁观、提高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作业:
参照家庭消防安全对照表开展家庭火灾隐患调查活动
2012安全教育案例
(四)灭火器是一种轻便的灭火工具,它可以用于扑救初起火灾,控制蔓延。不同种类的灭火器,适用于不同物质的火灾,其结构和使用方法也各不相同。灭火器的种类较多,常用的主要有: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和1211灭火器。下面分别介绍这几种灭火器:
一、干粉灭火器:
1、干粉储压式灭火器(手提式)是以氮气为动力,将筒体内干粉压出。适宜于扑救石油产品、油漆、有机溶剂火灾。它能抑制燃烧的连锁反映而灭火。也适宜于扑灭液体、气体、电气火灾(干粉有5万伏以上的电绝缘性能)。有的还能扑救固体火灾。
干粉灭火器不能扑救轻金属燃烧的火灾。
使用时先拔掉保险销(有的是拉起拉环),再按下压把,干粉即可喷出。
灭火时要接近火焰喷射;干粉喷射时间短,喷射前要选择好喷射目标,由于干粉容易飘散,不宜逆风喷射。
注意保养灭火器,要放在好取、干燥、通风处。每年要检查两次干粉是否结块,如有接充装。
2、干粉推车使用时,首先将推车灭火器快速推到火源近处,拉出喷射胶管并展直,拔出保险销,开启扳直伐门手柄,对准火焰根部,使粉雾横扫重点火焰,注意切断火源,控制火焰窜回,由近及远向前推进灭火。
3、干粉灭火器(MFZ)2-3kg有效射程距离2.5m,4-5kg射程为4m,时间8-9秒。8kg射程为5m,时间12秒。(MFTZ)35-50kg推车有效射程为8m,时间20秒。70kg推车射程9m,时间25秒。二、二氧化碳灭火器
1、二氧化碳灭火器都是以高压气瓶内储存的二氧化碳气体做为灭火剂进行灭火,二氧化碳灭火后不留痕迹,适宜于扑救贵重仪器设备,档案资料,计算机室内火灾,它不导电也适宜于扑救带电的低压电器设备和油类火灾,但不可用它扑救钾、钠、镁、铝等物质火灾。
使用时,鸭嘴式的先拔掉保险销,压下压把即可,手轮式的要先取掉铅封,然后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手轮,药剂即可喷出。注意手指不宜触及喇叭筒,以防冻伤。
二氧化碳灭火器射程较近,应接近着火点,在上风方向喷射。
对二氧化碳灭火器要定期检查,重量少于5%时,应及时充气和更换。
推车式使用方法:同干粉推车一样。
三、1211灭火器
1、“1211”灭火器是一种高效灭火剂。灭火时不污染物品,不留痕迹,特别适用于扑救精密仪器、电子设备、文物档案资料火灾。它的灭火原理也是抑制连烧的连锁反应,也适宜于扑救油类火灾。
使用时要首先拔掉保险销,然后握紧压把开关,即有药剂喷出。使用时灭火筒身要垂直,不可平放和颠倒使用。它的射程较近,喷射时要站在上风,接近着火点,对着火源根部扫射,向前推进,要注意防止回头复燃。
“1211”灭火器每三个月要检查一次氮气压力,每半年要检查一次药剂重量、压力,药剂重量若减少10%时,应重新充气、灌药。
“1211”推车灭火器使用方法:同干粉。
2、“1211”灭火器,1kg有效射程2.5m,2-3kg射程3.5m,4kg射程4.5m,时间为8秒。“1211”推车有效射程:25kg射程8m,时间20秒,40kg射程8m,时间25秒。
四、泡沫灭火器
1、目前主要是化学泡沫,将来要发展空气泡沫,泡沫能覆盖在燃烧物的表面,防止空气进入。它最适宜扑救液体火灾,不能扑救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火灾(如:醇、酯、醚、酮等物质)和电器火灾。
使用时先用手指堵住喷嘴将筒体上下颠倒两次,就有泡沫喷出。对于油类火灾,不能对着油面中心喷射,以防着火的油品贱出,顺着火缘根部的周围,向上侧喷射,逐渐覆盖油面,将火扑灭。使用时不可将筒底筒盖对着人体,以防万一发生危险。
筒内药剂一般每半年,最迟一年换一次,冬夏季节要做好防冻、防晒保养。
泡沫推车使用:先将推车推到火源近处展直喷射胶管,将推车筒体稍向上活动,转开手轮,扳直阀门手柄,手把和筒体立即触地,将喷枪头直对火源根部周围覆盖重点火源。
2、泡沫MP6m灭火器(10公升)喷射距离5m,时间35秒;65L的射程9m,时间150秒左右。
3、清水灭火器喷出主要是水,作用与酸碱灭火器相同,使用时不用颠倒筒身,先取下安全帽,然后用力打击凸头,就有水从喷嘴喷出。它主要是冷却作用,只能扑救一般固体火灾(如:竹木、纺织品等),不能扑救液体及电器火灾
2013班级安全教育案例(五)
(一)汇报家庭火灾隐患调查结果强化安全意识。
(二)展示幻灯片学习自救知识,几种逃生方法的总结:
1、关门求生
2、测试门的温度
3、从窗户逃生
4、高层建筑火灾逃生
5、公共场所火灾逃生
6、安全出口逃生
(三)教师介绍火灾报警须知:
1、牢记火警电话“119”,事发时可用任何一部电话播打(注:无论欠费与否)。
2、火灾情况要报详细:×××单位、××区××街××号发生火灾,×××物质在燃烧,火势很大,请速来扑救,我的电话是×××××××。
3、要派人来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车。
(四)教师引领学生在校内考察逃生路线 a)制作逃生路线图 b)制作逃生路标
(五)深入学习火场逃生十三诀
第一诀:逃生预演,临危不乱。
第二诀:熟悉环境,暗记出口。第三诀:通道出口,畅通无阻。
第四诀:扑灭小火,惠及他人。
第五诀: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
第六诀:不入险地,不贪财物。
第七诀:简易防护,蒙鼻匍匐。
第八诀:善用通道,莫入电梯。
第九诀:缓降逃生,滑绳自救。
第十诀:避难场所,固守待援。
第十一诀:缓晃轻抛,寻求援助。
第十二诀:火已及身,切勿惊跑。
第十三诀:跳楼有术,虽损求生。
六)组织学生研究探讨火灾时人心理与行为的误区
一、走进还是心灵帮助适应小学生活。
由于小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独立意识较差,所以小学生很容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近年来,小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因此,通过讲故事、学生表演小品、小组讨论、学生点评的方式,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接受相关的知识。在家长开放日,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和家长及时交流。给家长相应的指导,让他们多关心孩子的成长,多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
二、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知识。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从教材内容看,各科内容都是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联系家庭,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新世纪对人的基本素质赋予了新的要求,注入了新的内涵。21世纪的一代新人,应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做人的基本素质培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是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对待生活积极主动,乐观向上,自尊、自信、自律、自强,有迎接挑战的勇气;具有关爱和尊重他人的意识和能力;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环境意识;等等。为此,在今年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我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健康的教育原理和适当的教育模式进行了下列尝试:
一、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提高自身心理健康修养,让健康的心理成为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石。
教师职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职业。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的乐观、豁达、宽容、富有同情心等情绪特征对学生的影响极大。教师心理健康,可以使自卑怯懦的孩子昂起自信的头,使孤僻多疑的孩子绽开笑脸,使暴躁易怒的孩子拥有平和的心态……相反,教师遇事急躁,学生情绪就不稳定。教师心里不健康,会把不良情绪带到教室,甚至采取不正当的方式惩罚学生。鉴于此,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成为我今年做好班级工作的起点,首先,不断要求自己学会解除或缓解高压心态,不再主要以学生分数论成败;第二,努力培养自己高尚的爱生情怀,时刻提醒自己要公平、公正地面对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第三,学习先进的教育艺术,掌握先进的适合当代学生特点的教育方法;第四,学会把办公室当作“教师心理健康成长的工作坊”,经常把遇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与其他同事讨论。一系列心理健康知识的积累使自己的心里有了与以往不同的管理工作的理念和方法,我适时地运用这些理念和方法在班级工作中取的了事半功倍的成效。例如:我在与学生交往时,就比较注意自己的情绪,每当遇到学生违纪时,总是提醒自己不要发火,先让学生自己说说原因,继而问道:“你认为这样做,对吗?你这样做影响了谁?个人?还是集体?”或是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好好想想,明天再说。运用这些方法,不仅给了当事的学生一个思想缓冲期,而且让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来进行自我反省,等到时机成熟,再找当事人谈话,效果是很明显的。
二、营造班级“亲情”氛围,努力使自己成为班集体的一员
人为心理问题所困,无异于陷入一座“围城”。“开始,学生有点不良表现,受到老师批评,此后老师的工作又没跟上,学生受到冷落,思想开始消沉,表现更加„不良‟,于是遭遇老师更加严厉的批评、同学的歧视、家长的训斥以至打骂。此时学生呢,越发„逆反‟,轻则以恶作剧,重则以„破坏性‟行为发泄不满,表示抗争。学习成绩每况愈下,从而被视为„屡教不改‟者。”这是班主任司空见惯的现象,也是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在班里的滋生,我开始注重进行“亲情”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营造一个宽松而富有吸引力的班级环境。
1、“教师寄语”:“进门来,你是初
一、3班的希望;出门去,你是初
一、3班的自豪。”
2、利用新学期开学召开主题班会,精心设计的开场白令学生耳目一新:“同学们,我是你们的老师,更愿意成为你们的朋友,过去的一个学期,我们彼此尊重、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在此谢谢大家。希望我们继续保持,共同度过今年的教与学时光。” “过去的一学期,有些同学表现得很好,有些同学在努力追赶,大家都为集体作了或大或小的贡献,为此,我们班取得了 „校双文明班级‟的光荣称号。(掌声)今天,让我们一切从零开始,共同创造初
一、3班新的辉煌。”一句句诚恳而热情的话语,我和学生的距离又拉近了。3、抓住学生生病的契机,提升学生的亲情意识。6月6日,我班学生王某某因出水痘而请假留在家里休息,于是我就利用班会的时间让在班里的学生写慰问信,一开始有的学生不愿写,我就引导道:“一个人在生病的时候,最需要的不是药物上的治疗,而是精神上的慰籍,作为同学和朋友,我们有必要把自己的关爱奉献给别人。……”在我的引导
下,大家都开始写了,就连一开始最不愿意写的学生杨某某也动笔了,有的学生写完后把信纸叠成纸鹤,有的叠成小船,有的学生主动要求放学回家时去送,有的学生当场就说:“我好羡慕王某某,真希望自己也得场病。”
“亲情”的营造,让学生对班级有了家的感觉,学生也更注重塑造自己在集体中的形象了。
三、让学生在关爱中找回自信
“育人为本”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信念。为此,在工作中,我努力用“师爱”抑制不良,慢慢地将心灵受伤的学生搀扶到正路上来。
“拉一拉 送一程” 当学生“旧病复发”,或犯了新的错误时,我先不忙给予批评和警告,就为了防止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通常我是陪伴学生“走”一程,相处之中指出发展下去的危险“前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言行“似有不妥”,帮学生辨别是非,分析利弊,让学生自省、自悟。以赞代贬促其发展一次,刚响过上课铃,我走上讲台,一个学生发出了一声怪叫,全班皆惊。我见状依旧镇静如常,和颜悦色:“刚才的叫声很好听!请你给同学们再表演一次,如何?”该生的脸一红,不再吱声。眼看一场要爆发的冲突,平静收场了。还有一次,刚响过预备铃,可一些学生没有意识到已经上课了,还在说说笑笑、吵吵闹闹,整个班级也没有静下来,而邻近的班级纪律又出奇的好,我不由有些生气,刚想大声训斥学生,但一看还有几个学生正在读书,于是我数了数人数,在黑板上写下数字,趁学生一发愣的机会,我就说:“刚才有这么几个同学在认真读书,我向他们表示祝贺,也希望其他同学能赶上他们。”于是,纪律立刻好转,大家都在读书了。
小题大作督促进步注意寻找“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一要降低“标竿”,二要手持显微镜。学生刘某,学习成绩极差,平时什么作业也完不成,但他的纪律很好,也很愿意为班级出力,在一次班级任务——系、放窗帘的布置大家都举手的情况下,我特意点他让他做,接到任务后他十分高兴,第二天他认真地做好了,再一天也不错,又一天,他因事忘了,我发现后并没有批评他,而是鼓励他说:“你已经做好了两次,老师相信你还能坚持做得更好。”从此以后,他都坚持下来了;在学习上,我放低对他的要求,哪怕有一次他作对了题,都及时给予鼓励,期中考试结束后,我发现他的成绩有了一个名次的进步,就在班里当众表扬,并第一个给他发了学习进步奖,此后的月考,他又前进了5名,我又及时地给予了奖励。学生们也以热烈的掌声表示祝贺。
互相尊重,平等相待 从接手初
一、3班,我就发现班内个别学生极度缺乏尊重他人的习惯,比如:随意打断他人的讲话,和老师见面不习惯打招呼,和同学说话不经意就冒出一句不文明的话,等等,为此,我和学生约定好,如果哪位同学和我打招呼后,我没有应答,我将在全班同学面前向这位同学赔礼说:“对不起”,同时还要连声说:“你好,你好”。另外,我在每日的班级汇报时,从不随意打断主持人的讲话,都是在他说完后,才补充说明或举手示意放学。从这两方面入手,我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正逐步稳定在互相尊重,平等相待上。而在我的示范下,班内的文明之举正逐日增多。
循着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我渐渐走进了学生的心灵,有了诸多的成功体验。这成功,又帮助我树立起新的教育理念。
四、将学生心理负担降到最低
很显然,民主型的教师比较顺应学生的心理,有利于学生情感与个性的发展。因此,我积极创造一种民主氛围,让学生释放“能量”。这“能量”,不管是建议还是意见,是牢骚还是委屈,不断地宣泄,对于化解矛盾、保持心态平衡,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建立申诉制度,让学生直接在大家面前倾诉心声每日下午的值日班长汇报会,都有一些学生在为自己当天的行为申诉,有的合理,值日班长就免去给他的扣分,有的不合理,大家就举手表示意见,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意见来定论;有一些学生感到委屈时,我就在放学时和他及时交流。交流后,学生都能较好的认识到问题出在哪了,心情也好转了。加大力度普及心理科学知识我从心理健康教育杂志上收集一些好的经验和方法,然后指导学生去学习,较好地对学生进行了心理调节,如面对一些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我就选择了这样的一首诗来激发斗志:《挑战生活——我能行》 相信自己能行/才会我能行/别人说我行/努力才能行/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今天若不行/明天争取行/受挫折不行/锻炼准能行/心态若不行/调节一定行/能正视不行/也是我能行/不但自己行/帮他人也行/互相支持行/合作大家行/争取全面行/创造才最行//以此告诫学生要正视自己的不足,努力去改正,发现他人的不足,及时去帮助;为了加深学生对此问题的认识,同时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我给学生又介绍了一首诗:《搀扶》 你的脚陷进泥淖,搀你一把就会走上来;我的身体失去平衡,扶我一把就会站稳。生活中,你我-需要搀扶!//搀扶,一种心灵的抚慰,一种友谊的闪烁,有时就这么平易的举动,就能帮你摆脱困境的苦恼,能为我绽开信心的花蕾。//无需躲避直率的目光,这是发自心灵的呼唤。搀扶的力量在你我之间架起了桥梁,还惧怕什么山川沟壑?//来,伸出你的手吧,伸出我的手吧,让我们用心紧紧相握,共同搀扶着跋涉人生……"
心与心的交流,让学生更体会到了自己与集体的不可分割性,也加深了学生对“班荣我荣,我耻班耻”的认识。
五、以“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中学阶段是完善学生自我意识,增强独立自主能力,健全学生人格的关键时期。教师应根据青少年心理、生理发展的特殊规律,充分利用这一阶段学生独立性明显增强的优势,激发他们开展自我教育的愿望,培养他们具有“自学、自理、自强、自律”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自我教育的关键是如何把学生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实施教育者。
贝多芬有句名言:“为了获得„更美‟的效果。没有一条规律不可被破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也必须对传统的工作方法进行改革,舍其不合时代特点的观念、做法。人都有这样一种心理,如果自己主观上认准了的事,难度再大,也会想方设法去完成。根据这种心理,我就为了发挥学生自己的教育作用,而让他们的位置有所改变,即从“受教育者”变成“教育者”,变换一个角度,变换一个位置,从被动接受教育到主动教育自己和别人,从而依照正确的思想,自己从主观上改造自己,心悦诚服地约束自己,这就是“自我教育”。
今年,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我追求的是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的自我管理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力争学生人人自觉参与,各司其责,自己管理自己,以便使学生在自我管理的实践中,约束自我,教育自我,并增长工作和活动的才能。我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始终树立民主意识,努力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认真起好调控、引导、服务的作用,决不包办代替。如:在班级实施的个人量化管理模式中,每天设立两个值日班长,值日班长在两操、卫生、个人仪表、课堂及课间纪律、出勤、早读等几方面全面检查,并于当日下午放学前公布个人一天的表现情况,主持人-----班长根据反馈的问题进行评价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加强和改善管理;然后班长将统计表收齐后,再交到周统计员手中,第二天一早,统计员再将统计好的表交到绘制笑脸的同学手中进行笑脸评价。这样做,一方面教师可从班级日常管理事务中解脱出来,以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学和教育研究;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自我管理,形成自我督促的良好习惯,增强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能力。让每个人都参与集体的管理工作,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工作积极性,也推动了班级工作的正常运转;然而,一段时间,学生对由班长担任每日的班级工作汇报主持人有了看法,虽然没有明的要我改变模式,但我意识到了问题所在,那就是有一些学生也想成为汇报工作的主持人,想在这方面一展个人的风采,抓住这个苗头,我立刻有了新的举措,让那些学生到班长处报名,然后按照顺序一人一天试着主持,效果很不错。
另外,根据初一学生喜欢表现自己的特点,我还组织学生进行了(1)“等明天”、“人际——怎样做
(一)”“人际——怎样做
(二)”三次心理活动剧的表演活动,(2)读好书活动;等等,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多搞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中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培养学生对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一个人的行为都是由一定动机引起的。动机是推动个体活动的动力, 是行为的一种内在原因。他随着个体的发育成长会逐步出现从低到高五个层次的需要, 其中最基础的是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在满足这种基本生理需要之后, 更深层次就是一种归属与爱的需要。只有使学生对班级有归属感, 才能使班级在个体的力量之上向前发展, 要产生这种归属感, 又必须使学生对这个班级有种认同感:他能否接受这个班级, 取决于他在这个班级中能否按他的理想发展, 能否满足他在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需要汲取的营养, 这包括必要的人际关系, 是否受到必要的尊重, 是否被别人认可等属性。
青少年有很强的归属心理, 倾向于寻找能确定自我价值的组织, 如果他们不被班级接纳和认可, 年轻的冲动的情欲就会使并不坚强的理智土崩瓦解。在长时期的校园生活中, 班级的面貌是这个班级内部文化底蕴的一种外在体现。一个班级众多的学生, 家庭情况复杂, 心理状况也很复杂。有很多很多孤僻的冷漠的学生, 成绩也很不理想, 但实际上只能说明他对学习缺乏必要的认识和兴趣, 并不能说明他的其他方面。即便没有过人之处, 也不能断定他一无是处, 也应该使用鼓励这种驱除心理阴影的良药。针对这种实际情况, 我们在班级内部开展丰富的业余文化活动, 比如棋类比赛, 男女混合篮球比赛, 或是小型的自编自导的晚会, 使许多学习上不是出类拔萃的学生能在他所擅长的领域向班上同学展示他的另一面, 实际上也有助于班级同学对他的一种重新的全面认识, 培养对班级的亲近感和一种家的归属。在这儿没有批评, 只有鼓励, 形成一种积极的活泼的班风, 为培养一种积极健康的个性添砖加瓦。
二、培养学生对家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仅仅让学生对班级有一种融合的感情归属, 只能使班级很团结。要使班级向前进一步发展就应该让学生肩负起作为集体一员的责任意识, 一个人缺少进取心将会碌碌无为, 一个班级如果不能对自己的纪律, 班风, 学习等方面提出高标准和严要求, 是不会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这种群体精神是由个体对同一目标的认可凝结而成。班主任作为一个家长, 只是在班级生活中起一个平衡与决断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适应青少年心理的发育过程和渴求成熟的愿望, 培养一种自立精神, 使他们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 管理班级全方位事务。同时, 学生以班级为家, 就可以向学生提出一种责任感, 要求他们承担一定的义务。在实践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互相认识和磨合以后, 开始由全体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符合班级实际的班规。因为现行的许多规章制度尽管很全面, 但是比较抽象, 因此很容易流于形式。这种实践性强的班规有针对性, 而且给学生灌输一种主体意识, 从人格与道德的角度要求学生言出必行。有很多学生在家里与家长沟通很少, 原因在于家长总认为孩子太小, 没有把他也当成家庭的一个成员, 家庭事务从不顾及孩子的意见, 忽视了孩子日益增强的主体意识。要建设班级文化氛围决不能忽视这种意识。这种主体意识实际上是责任意识的一种雏形。珍视和逐渐培养他们这种责任意识对于他今后、对事业、对工作、甚至对民族、对国家的责任意识都是一脉相承的。
三、通过责任感的培养塑造学生人格
当学生逐渐担负起对班级的责任感, 那么班级就会朝着共同的良好的预期目标发展。在这种良性发展过程中, 随着班级的凝聚力增强, 同时也促进学生人格的塑造。个体人格表现为一种独立思考, 独立选择的权利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创新精神。学校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 很多观念逐步成型。所以这个时期的心理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全心理, 塑造学生完整的人格。在实际操作中, 我们首先选择了班级管理这个角度, 让学生由过去的管理的对象变成管理的主动参与者, 在这种角色变换中加强自我控制与自我监督。在班干部产生上, 采取竞选制和轮任制, 不仅加强班级工作透明度, 而且增强了学生的民主意识。与此同时, 在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同时, 还应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来拓展思维的外延空间, 营造一种浓郁的人文精神氛围, 而不是靠一味的说教。
四、通过人格塑造完成素质教育任务
教育归根到底是塑造具有健全人格和心理的人, 而不是培养一批考试机器, 或是只知道学习而不知道艺术与生活的人。马斯洛动机理论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作为一名学生, 能够在班级里做到自我管理, 自我激励, 自我追求的统一, 说明他的自我意识能够令他实现自我价值。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疏导;塑造者;维护者
【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125-02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不久前,有人预言心理疾病将是21世纪之患,有关调查表明,当前中小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比例也相当高。1998年天津师大教育学院对1782名中学生的调查表明,有心理问题的比例平均为35.31%,有明显问题的比例为16.72%。而笔者在从事班主任期间也深刻体会到许多学生在行为表现中成表现的种种异常如:好动、多话、厌学、打架等并不是单纯的品行问题,而往往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因此,将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1 了解当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是教育成功的前提
经过长期观察,笔者认为当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情绪方面的极不稳定,喜怒无常。当其情绪喜悦时,学习积极性高涨,与别人相处和谐;当其情绪烦躁忧郁时,学习积极性低落,与别人难以友好相处,甚至出现逃学、打架、斗殴等现象。
1.2 意志方面一般为忧柔寡断、虎头蛇尾,自制力差,易受暗示。当其情感冲动时,自制力较差,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控制自己,当外界诱因强烈时,容易动摇。当学习中碰到困难,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表现为悲观、失望,甚至退缩,意志崩溃,破罐子破摔。
1.3 性格方面的因素是中学生心理问题中较为典型的一种,一般表现为:①自私狭隘型,常为一点小事而跟别人闹意见,斤斤计较,并且在很长时间内不能自解脱,甚至耿耿于怀;②自大自负型,自以为是,瞧不起人,缺少对别人的欣赏与尊重,且受挫能力差;③ 自卑怯懦型,这类人较为孤僻,不合群,做事忧柔寡断,唯唯诺诺。
1.4 青春期综合症。表现为:①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的发育发展,心理上也发生变化。一些学生情感上有了纠葛,情绪变得不安和烦躁,有时感到孤独、忧虑和苦闷,抑称为青春烦恼;②从某个时候起很快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意志,打不起精神听课,称为青春抑郁,还有青春期幻想与所谓的“早恋”的问题等。
这些主要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尽管十分复杂,但由于中学生心理的可变性与可塑性、过渡性与动荡性等特点,因此只要班主任有的放矢地加以正确地引导、扶持、帮助和教育,这些学生所谓心理问题是能够得以纠正与调整的。
2 对症下药,开展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消除心理障碍,相互沟通,它能使师生在互动中产生潜伏的积极影响,同时它还有利于教师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1 针对一部分学生缺乏恒心、毅力、对学习存在惰性,从而使他们智力因素受到极大束缚的特点,我开展了“学习为了什么”、“磨砺坚强的意志”等主题班会,帮助学生制定了不良学习习惯治疗卡,制定了系列监督机制,并配合“学习竞争伙伴”、“进步之星”,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使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在活动中,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起到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控制和强化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习两极分化的局面。
2.2 针对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冷漠、自私的心理特點,我又先后开展了“九班的故事”,让每个学生寻找、发现本班的故事,让每个学生共同创作班歌,唱班歌,共同参与班级公约的撰写与讨论,让学生与兄弟班开展辩论赛、拔河比赛、篮球赛等,在活动中,学生开始变得热情,开始团结,开始互相关心帮助,整个班集体开始形式较强的凝聚力。
2.3 笔谈——开启学生心理的一把钥匙。我发现,要想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要想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笔谈比个面谈更加行之有效(特别对于一部分特殊生而言)。
笔者在开学伊始就让每个学生制作一本“交心本”,要求字数、内容不限,一周与我交流一次,刚开始学生并不习惯,东搬西凑或词不达意,渐渐地,学生敢说悄悄话,知心话了,每次与他们的交流都是一种心灵的对话。
笔者曾经有这么一个女学生,成绩优异,能力强,却过于要强,要斤斤计较,一次在“交心本”中她谈到自己竞选班长落选后颇多微辞的看法,我随即也在交心本中写了一封诚恳的回信,其中信的末尾我是这么写的“一个人衡量能力的大小不在于职位的高低,只有输得起的人才可能赢得真正的人生,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得失,然而与年龄不相称的衡量得失实在是最大的悲哀。”此后这个女学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爱计较的毛病也收剑了不少。
再有一个男生曾经为自己迷恋某个女生而陷入矛盾和痛苦中,我也给他回了一段话:“欣赏别人人的同时,不是要你忘了自我。与其匆匆涉入爱河,不如静静等待成长,干任何事都要有一个高的起点,爱情也一样。我始终相信,当你事业成功的时侯,幸福就会来临。”事后我又反复与该生进行了交流,最后该生终于平稳地渡过那个悸动的阶段。
此外,这里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时,无论是个别面谈,还是笔谈都必须注意几个原则:①平等性与民主性原则:师生间的民主与平等,才可能产生依赖与信任的力量;②共情原则,注意倾听,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学生的各种内心感受,并将其表达出来,与学生产生共鸣;③ 保密性原则,只有在这个前提下,学生才有可能毫无顾忌,畅所欲言。
总的来说,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班主任工作的全部内容,若想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严格意义上,必须配合一定的心理健康课程与学校专门的心理咨询措施,但是作为一名班主任,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来开展工作,又是必要和有效的。当然以上仅是笔者的一些粗浅探讨,那么如何在二者间寻找更加有效和完美的切入点,需要我们德育工作全体同仁继续探讨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许瑛国,张梅玉.《青少年心理学知识丛书·成长篇》.冶金工业出版社.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推荐阅读:
大学学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策划书12-22
班级心理委员培训心得10-21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12-07
班级心理委员工作计划和总结12-16
班级德育教育案例09-24
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班级建设中的作用07-06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集12-26
各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案例10-11
家长教育心理案例解析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