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多重意蕴(通用4篇)
今年是《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发表 170 周年,重读《宣言》无疑具有全新意义。经过历史的洗礼,《宣言》已不仅仅是一般的宣言,还是一部记载着无产阶级革命的史书。这部史书包含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全部意义:即政治意义、经济意义、文化意义、人类意义。
《共产党宣言》的政治意蕴
《宣言》对于世界一切国家的政治意义就是要使人们学会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去理解人类社会的变迁。《宣言》的第一章以“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为开头,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阶级之间的关系告诉我们阶级斗争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分析了资产阶级统治对无产阶级的压迫时指出,现代资产阶级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马克思用一种文学性的描述肯定了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在资产阶级取得统治的地方,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牧歌式的关系都破坏了。在资本的作用下所有的关系都变成了金钱的关系,就连家庭关系也是如此。在分析了现存的几个阶级之后马克思得出:只有无产阶级才是真正的革命阶级的结论。通过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马克思得出了“两个必然”的论断,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必然胜利。
《宣言》指出,共产党人既为工人阶级的最近利益而斗争,又在他们当前的运动中代表了运动的未来方向。对于我国而言,首先,我们要明确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要长期巩固稳定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就必须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其次,无产阶级运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而《宣言》强调,共产党人既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也不能在整个无产阶级享受特殊的权益,特别强调共产党人要坚持为全世界劳苦大众谋利益,而不是仅仅为个人谋取私利。不言而喻,《中国共产党章程》与《宣言》的宗旨是高度契合的。革命导师用高度凝练的经典语言论述了共产党人的基本特质,这对于锻造当代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仍然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共产党员始终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动摇,坚决将私利置之于后,树立对党忠诚,为党为人民的事业奉献终生的理想信念。
《共产党宣言》的经济意蕴
《宣言》的经济意义就是从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和影响方式这几个方面论述了经济全球化。
《宣言》指出,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
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从资本的本质是逐利的角度揭示了经济全球化的内在原因其实就是为了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用最低的成本生产更多的用于交换的产品以追求剩余价值的最大化。世界市场的形成也在客观上为经济全球化提供可能性。《宣言》指出:“大工业建立了为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成为世界性的了。”从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来看,产品的供给已经不只是来源于国内的生产了,同时一国的产品也不是单纯供本国消费,由此带来的是生产多国化和国际贸易的趋势扩大化。而这些就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共产党人的根本任务是消灭私有制。《宣言》除了揭示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意蕴之外,还具体阐释了共产党人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那就是从根本上消灭私有制。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包括私有制成分)并存,这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消灭私有制”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私有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也必将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而消灭,在我们这样一个生产力原本不发达的国家,不仅要允许私有制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而且要“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这既符合我国基本国情,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共产党宣言》的文化意蕴
在《宣言》1883 年的德文版序言中,恩格斯指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基础。政治和精神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从而铸造一个时代文化的重要内容与灵魂,文化的发展样态是由这个时代的社会生产力决定的。在《宣言》中,恩格斯对这一基本思想的论述,从源头上阐释了全新的文化观。《宣言》的主要文化意义就是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文化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出发,解释了资本主义文化产生的根源和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提到了资本主义文化发展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
《宣言》蕴含的文化思想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首先,要发扬民族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植根于中国五千多年历史之中、最能反映中国人内心思想的文化。其次,要使中国文化走出国门积极参与世界文化交流。任何国家文化都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我们也要辩证吸取、为我所用、切忌完全照搬。最后,加强文化建设同时要注重文化安全。我们提倡求同存异在和平、友好、平等的前提下进行文化交流。我们在繁荣发展文化的同时要坚持传承与发展、保护与交流相结合,并将文化保护与交流置于安全的环境之下。
《共产党宣言》关于人类发展方向意蕴
《宣言》里面关于人类解放的思想是从揭示资本主义对工人的剥削开始的。
在《宣言》里面写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
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阐述了人要想全面的发展就必须消灭国家,凸显了其价值指向,“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句话阐释了每个人的发展与一切人发展的辩证关系,一切人的发展是每个人发展的前提条件,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最终目的,二者互为条件、互为前提。《宣言》提出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宣言》表述的一个极其重要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最终归结点和共产党人的最高奋斗目标。在十八大提出的“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就明确而响亮地提出“自由”一词,这无疑是对《宣言》的一种回归。
现阶段,有很多人提出《宣言》的思想已经落伍了。仔细领悟之后觉得真正落伍的不是《宣言》本身,而是人们没有用前瞻性的眼光去审视《宣言》这部经典文献带来的深刻启迪。只有认真学习这些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原著,才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找准方向;只有认真解读这些马克思经典原著才能更好地教育当下人们尤其是青少年一代正确认识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态势,正确理解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真正内涵,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象征,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是用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或形象等来暗示和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小说充满大量象征意象,从树、水、红丝带到人物、房屋,遍布全文,相互呼应,莫里森“以诗话现实主义的手法将丰富的象征意义和隐喻意象与黑人历史文化和主人公的心理真实结合起来,虚实相衬,巧妙地神话了全书的主题,重现了黑人经历的诗一般的美妙和痛苦”(孙薇,2002)。本文主要分析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和人物,揭示其丰富而深刻的象征意蕴。
一、事物的象征意蕴
许多事物在小说中多次出现,往往具有象征意蕴,既为情节发生提供了场景,又推动了情节发展。
1.“甜蜜之家”
“甜蜜之家”是塞丝在奴隶制下生活过的一个南部种植园,一个美好的名字。那里有如天堂般迷人的风景,似乎是一个甜蜜而温暖的港湾。正是在这个所谓的“甜蜜之家”,六个黑奴没有任何自由,只有无止尽地“被租用,被出借,被购入,被送还,被储存,被抵押,被赢被偷被掠夺”。在这个如监狱般的农庄里,黑人饱受着各种各样奴役生活的煎熬,黑人的悲伤、恐惧、愤懑、孤独和冤屈等都在这个所谓“甜蜜之家”的农庄里的黑奴们的身体上清晰地铭刻出来。正如保罗所意识到黑人被隔绝在“美丽的谎言”里一样,因为“那儿并不甜蜜,当然也不是个家”。塞丝也意识到“甜蜜之家”的欺骗性,憎恶“甜蜜之家”展现的“无耻的美丽”。“甜蜜之家”,名为甜蜜温暖之家,实为白人压榨并迫害六千多万黑人的充满奴役和残暴酷刑的地狱,隐喻了白人文化的“理想和科学”工程———披着虚假外衣的罪恶的奴隶制。
2.“124”号房屋
“124”号房屋,蓝石路上这所灰白两色的房子,并非作家虚设的数字,而是匠心独运的巧妙设计,蕴含丰富而深刻的意义。“124”号农舍曾经是白人鲍德温兄妹的住所,废弃后贝比·萨格斯入住并进行改造。从后门进入是白人给黑人订下的规矩,贝比破坏了这个规矩,封上了后门,试图开始重建黑人自由的家园。“124”号收留了逃命的塞丝及其子女,成了她们的避难所。“124”号曾是黑人们歇脚的驿站、集会和交流的地点,最终成为黑人自由家园的象征。但是她们的自由并没有得到保证,白人们还是进了它的院子,塞丝还是被迫杀死自己心爱的女儿。“124”中间少了“3”,正暗示了塞丝死去的第3个女儿。“124”号也象征了在白人主流文化的挤压下,黑人自由的不完全。
此外,从1863年《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的颁布至1987年《宠儿》的出版这一段时间,是美国黑人获得法律上自由的124年(杜维平,1998),作者似乎在警醒酣睡了124年的黑人同胞重新思考自由的涵义,因为黑人从来没有获得完全的平等与自由。所以124号象征着黑人们的亟待修复和守卫的精神家园。
3.“树”型伤疤
在奴隶制下,白人奴隶主随心所欲,肆无忌惮地对黑人女性进行杀戮、残害和玷污,对她们施行身体政治。在小说中,贯穿始终的是身体暴力,伤痕累累的身体随处可见,而莫里森最为关注的是黑人女性身上的创伤:塞丝母亲身上的记号,塞丝自己后背上的“樱桃树”,以及宠儿脖子上的伤痕,等等。黑人女性是悲哀的,塞丝不停地被白人侵犯,还要遭受白人的责罚:“‘学校老师’让一个家伙划开我的后背,伤口愈合时就成了一棵树。”通过白人姑娘,塞丝知道在自己的后背上留下了皮鞭永久的痕迹———一颗苦樱桃树,树干“通红通红的,朝外翻开,尽是汁儿……还有树叶……”。在白人姑娘眼里,那是一颗树,美化了的树,可是在塞丝心里,那是遭到毒打后留下的伤口,是白人奴隶主对黑人女性欺凌的证据。塞丝背上的树代表白人奴隶主对以塞丝为代表的千千万万的黑人奴隶的残酷迫害,同时,树和塞丝那“铁的眼睛、铁的脊梁”一样,又是黑人那饱经折磨却顽强挺立的生命力的象征。
二、人物的象征意蕴
莫里森在小说中塑造了许多典型人物形象,具有深刻的象征意蕴。
1. 塞丝
塞丝是小说中具有典型象征意蕴的女主人公。她的身上体现了十足的母性:丰富的乳汁、无私的母爱和顽强的生命力,因而她成了母亲的象征,非洲黑人母亲的原型。塞丝丰富的乳汁象征着悠久绵长的黑人文化,是哺育黑人儿女的精神食粮。塞丝每回忆起奶水遭抢的过去,就痛苦地重复:“还抢走了我的奶。”“还抢走了我的奶!”这是白人奴隶主对黑人母性的践踏,同时也象征了白人对黑人文化的掠夺与破坏。塞丝爱自己的儿女们胜过自己的生命,在白人奴隶主追来时,为了使子女避免做奴隶的悲惨命运,宁愿为女儿选择死亡。塞丝的行为,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杀戮,而是为了保护而杀,为了自由而杀。从黑人的价值观看来,它是爱,是反抗。
2. 宠儿
宠儿是小说中具有深刻象征意蕴的人物形象。小说的扉页上,赫然写着“六千万甚至更多”。这六千万是什么?在小说中,莫里森通过丹芙和宠儿的对话,以及宠儿的独白,使我们了解到了她有极深的冤屈和愤怒。她的描述含糊不清语序颠倒,一方面是多年前被母亲所杀又以肉身还魂的宠儿出现,另一方面她又象征着从非洲到北美的运奴船上的黑奴。她既代表个体,又代表深受奴隶制迫害的六千万甚至更多的黑奴。这种超现实主义的描写,对奴隶制进行了血泪控诉。她对丹芙说:“别跟我说该怎么做,永远永远别跟我说该怎么做。”这不但是一个婴儿的祈求,而且是六千万黑奴的愤怒之声。宠儿是惨无人性的奴隶制对黑人无法抹去的阴影,提醒每个黑人那不堪回首的过去。而宠儿终于被逐出“124”号,象征黑人最终会推翻奴隶制,取得自由而重获新生。
3. 贝比·萨格斯
贝比·萨格斯是另一位极富神秘色彩的人。在奴隶制下生活了60年之后,孝顺的儿子黑尔竭尽全力赎出了母亲,使贝比获得自由。来到自由之地的贝比成为一名不入教的牧师,走上讲坛,把她伟大的心灵向那些需要的人们打开。当与塞丝一样的黑人逃亡到她那里时,她用一颗博大的爱心接纳并爱护着他们。她教会黑人们什么是自尊、如何自爱,并鼓励他们否定和抛弃白人强加在他们身上的歧视和侮辱,坚强而勇敢地生存下去。自由后的贝比成为医治黑人心灵创伤的牧师,成为黑人社团的精神领袖,象征着黑人自救的一盏明灯,预示着黑人的名族意识的觉醒。
4. 加纳先生和“学校老师”
加纳先生和加纳夫人是“甜蜜之家”的主子,他们采取较为温和的方式奴役黑人。正如米歇尔·福柯所言:“对人体的操纵、塑造和规训的中心观念是驯顺性。”(福柯,1999:154)对身体的规训是一种蒙蔽性更强的暴力,正是在这种温和而隐秘的管理下,黑人被占有、被驾驭、被改造并且被驯顺。
加纳先生去世后由其妹夫“学校老师”来接管“甜蜜之家”,而把奴隶主称作“学校老师”是极有讽刺意味的。“老师”本应该是知识的传播者,道德观的捍卫者,平等、正义与奉献的代言人,但小说中的这位“学校老师”却是典型的白人奴隶主形象,一位极端的种族主义者。他“总戴着硬领,在田里也不例外。举止讲究,轻声说话,痰吐在手绢里,在很多方面都很绅士”,外表俨然一个优雅绅士,其实他冷酷虚伪、专横暴力。他测量黑人的身体、数他们的牙齿、记录他们的生活习惯,视黑人为动物,用皮鞭抽打奴隶,容许自己的两个侄子侮辱塞丝,而他站在一旁做笔记。他仅仅把黑人当作是会说话的工具,正如贝比亲眼目睹和亲身经历的,黑人“只要没有跑掉或吊死,就得被租用,被出租,被购入,被送还,被储存,被抵押,被赢被偷被抢夺”。
由此可见,无论是使用的隐蔽的身体暴力的加纳先生,还是使用比较暴烈的管理形式的“学校老师”,他们都代表居主导地位、掌控主流话语的“下定义”的白人奴隶主。
三、结语
莫里森在《宠儿》中对独特的象征艺术手法的运用可谓精心设计、匠心独运。作者借助一系列有着丰富内涵的象征意象,不仅铺陈故事背景,刻画人物心理,推动情节发展,而且对深化作品的主题意蕴和领会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注:文中引文均出自托妮·莫里森著.潘岳,雷格译.宠儿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年.
摘要:托妮·莫里森是美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黑人女作家。其巅峰之作《宠儿》运用了大量象征手法, 对深化和充实主题起到了点睛作用。本文通过详细分析《宠儿》中主要事物和人物的象征意蕴, 旨在揭示其深刻的主题、领会作品的思想内涵、丰富和拓展作品的阐释空间。
关键词:小说《宠儿》,象征意蕴,事物,人物
参考文献
文中引文均出自托妮·莫里森著.潘岳, 雷格译.宠儿.中国文学出版社, 1998年.
[1]孙薇.打开记忆的闸门——莫里森《宠儿》中水的意象和象征[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2002, (4) .
[2]杜维平.呐喊, 来自124号房屋——《彼拉维德》的叙事话语初探[J].外国文学评论, 1998, (1) .
[3]福柯著.刘北成, 杨远婴译.规训与惩戒[M].北京:三联书店, 1999:154.
[4]胡笑瑛.托妮·莫里森《宠儿》中人名地名的象征意蕴[J].宁夏大学学报, 2008, (9) .
[5]王守仁, 吴新云.性别·种族·文化·托妮莫里森与二十世纪美国黑人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6]汪顺来.《宠儿》中的象征和隐喻意义[J].常州工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06, (2) .
关键词:《围城》;主题意蕴;悲悯;人类关怀
中图分类号:I2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8-0142-02
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真正成功的作品总是善于把隐秘的意识形态掩藏或渗透在审美的诗意世界之中,并赋予这种诗意的审美世界以多重读解的可能性。同时文学作为一种话语系统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一定的作品总是以一定的话语形态去蕴涵多重复杂意义,或是把多重复杂意义蕴涵在一定的话语形态之中。作家的创作是话语蕴藉的创作,读者则在文学接受和消费过程中,经过认识、审美和阐释,力求解读作家创造的这种话语蕴藉,把作家蕴藉在有限的话语之中的无限意味挖掘出来。正是由于文学的这种特殊的审美意识形态和话语蕴藉性质,以及作者和读者的双重创造,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藉蕴涵了多重而不确定的意义,一部优秀的用品往往如此。《围城》正是这样一部有着多重主题意蕴的小说。
一、爱情婚姻的悲喜剧
关于《围城》的主题,历来说法很多。有人说它是“男女间爱情之神的围困与跳脱”,把《围城》说成是地地道道的一部“爱情小说”。因为《围城》“从头到尾离不开女人”,“实在与鸳蝶一墙之隔”。也有人认为《围城》在“描述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时,呈现了一种腐朽、没落的社会画面,揭示了这个社会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还有人认为“《围城》是一部以旧中国中上层知识分子病态畸形生活为描写对象的幽默而辛辣的讽刺小说”。这些说法虽有一定道理,都能在作品中找出相应的事实加以证明,然而都有其片面和不足之处。作为文学作品的主题不是假设一个观点,再从作品中找出例子加以证明,也不是从作品中反映的部分社会生活中总结概括出来的,而是“作品中所描绘的社会生活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作品的主旨。
我们具体来看作品,《围城》写于1944年至1946年间,是钱钟书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出版后声誉极佳。小说的情节很简单:写了一个游学回国的学生方鸿渐,在回国船上,空虚无聊之际,遇上了一个放荡不羁、耐不住寂寞的女性——香港的鲍小姐。二人打得火热,但很快一切化为乌有,方鸿渐得到的仅是被玩弄的屈辱。船到上海后,百无聊赖之中,又和船上相遇的国内大学同学、留法博士——官宦千金苏文纨恢复了交往。经她介绍,认识了苏文纨的表妹唐晓芙,一个甜美纯真的少女。一面是方鸿渐暗中追求唐晓芙,一面是苏小姐苦苦期待方的表白和求婚。到最后摊牌时,苏恼羞成怒,唐也因误解而去。事业不顺,感情受伤,方鸿渐到内地教书,糊里糊涂地在无任何打算的情况下,中了孙柔佳温柔的圈套。结婚之后,觉得自己要娶的不是这个人。新家和旧家两个家庭之间的矛盾激化了他们之间的冲突,家庭就这样不离而散。丢下了昨日的失望,怀着莫名的希望,方鸿渐又开始了新的流浪。据次,有评论者说这是一出方鸿渐与四个女人的恋爱悲喜剧,它形象的描绘了人们婚姻生活中的这种“围城”状态,没有结婚的想结婚,结了的又想离,而且用文中人物引用的英国古语(结婚就像金漆的鸟笼,笼外的鸟想进去,笼内的鸟想出来,所以结了离,离了结,没有结局)和法国古语(结婚就像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内的人想冲出来)来证明他们的看法。实际上通过对作品的深层思考,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写作品的意图并不仅如此。《围城》写了爱情婚姻,但并不着意于爱情婚姻,而是穿着恋爱的外衣,进行更深刻的人生思考。主人公方鸿渐口中这样说:“我记得那一次褚慎明还是苏文纨讲的什么围城、鸟笼,我近来对人生万事都有这个感想。”可见《围城》的主题比爱情这一单一主题更为深刻丰富得多。
二、知识分子精神病态的揭露和批判
依据国内学术界对本文层次的研究,本文可以分为文学话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和文学意蕴三个层面。前两层反映的是本文的表层意蕴,后一个指本文的深层意蕴,而文学意蕴层又可分为历史内容层、哲学意味层和审美意蕴层。据此我们可以认为爱情小说只能属于《围城》本文层次的表层,而那种认为《围城》“呈现了一种腐朽没落的社会画面,揭示了这个社会必然灭亡”的主题论,它也只是反映了《围城》主题的一个层面,属于本文的历史内容层(文学意蕴层面的第一层面)。作为一部作品,它产生于一定的时代,作品中的形象本身就必然要包含或暗示一定的社会内容。抗战时期主人公方鸿渐到内地,沿途的经历生动地展示了抗战时期大后方社会的风俗画:蚤虱云集的“欧亚大旅社,”苍蝇、妓女与国民党大兵出没的鹰潭小饭馆,浑身颤抖的破旧的公共汽车以及在钱钟书笔下那群丑态毕露的儒林知识分子,读者不难看出大厦将倾、为时不远。作者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对现代知识分子进行了刻意的描绘。对他们的钩心斗角尔虞我诈,他们的贫乏、卑微和空虚,痛加指责:满口仁义道德,满腹男盗女娼的李梅亭,外形木讷、内心龌龊、伪造学历、招摇撞骗的假洋博士韩学愈,道貌岸然、老奸巨猾,口称维护教育尊严其实却是酒色之徒的伪君子高松年,依附官僚,意在结党自固终于自蹈覆辙的汪处厚,一心攀龙附凤,专事吹拍的势利小人陆子潇,此外还有虽然混迹学界,却以在情场上施展手段,争强斗胜为己任的大家闺秀苏文纨、范懿,尤其是方鸿渐、赵辛楣等留洋归来的学生们,接受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但他们有的沉沦、有的堕落、有的一事无成,在传统的围城中消磨着人生。作者正是通过他们的彷徨无主,空虚和爱情发酵,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乱世中一代清醒文人的宿命感,展现了知识分子在封建传统文明与西方现代文明夹击中的精神病态。并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作为一部多层意蕴的小说,这是《围城》主题最显然的一个层面。那么什么是《围城》的真正意图?《围城》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三、人类命运的关怀与思索
我们认为那种超越了话语、形象及历史内容层面这些形而下的具象之上,表现了人类对宇宙人生更高一级的认知和思考的深层文学意蕴——哲学意蕴层,便是《围城》的真正主题。
《围城》作为全书的标题,它是一种隐喻或象征,蕴涵着一种复杂的哲理和丰富的意蕴。它不是肤浅的就事论事,而是站在哲学的高度俯视人生,揭示了人类生存的“围城”状态。
作品主人公方鸿渐的活动主要集中于1938-1939年间,此时中国已进入全面抗战阶段,战争的阴云笼罩了整个世界,不难想象它给每个人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动荡的局势,使知识分子对前途充满了迷茫,作为一个时代的思想波动,这些不能不在知识分子方鸿渐身上表现出来。而到了钱钟书成书的时候(1944年-1945年),人类刚经历了二战的灾难,战争把人类抛向了一个精神荒原,信念的支柱倒塌了,曾经憧憬过的光明在一夜之间荡然无存。因为旧的秩序的破坏,二战后的西方,那些经历创伤的一代年轻人,看不到希望,徘徊在痛苦与迷茫、悲伤与困惑之间,命运的不可预测、不可抗拒的孤独和无所适从就像瘟疫一样,到处蔓延。作为个体,弱小的心灵难以承受社会的灾难,他们寻求着一种精神保护,把自己的心灵封闭起来,在难忍的孤独和欲望的焦灼中品尝着生命的痛苦。出没于人生的一个又一个围城之中,每一次从理想的峰巅跌入现实失望的谷底,每一次在欲望满足的快感中品尝完稍纵即逝的快乐,换来的却又是长久的痛苦,像钟摆一样永远在希望和失望,快乐与痛苦之间两极运动。海明威笔下的“迷茫的一代”,艾略特的《荒原》,萨特的“存在主义”,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就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人类社会的精神写照。
“生命整个地根本就是痛苦,它是和痛苦不可分割的。每一部生命史就是痛苦史。”《围城》书中280页讲述的“贝尔纳驴”,就是人生的隐喻,希望、理想就像那块挂在驴头前面诱人的胡萝卜一样,明知道永远得不到,却要永不停息的奔波。理想与现实的不可缩短、希望与失望、欢乐与痛苦的交织、人类无限的追求和追求的无意义之间的矛盾,这些编织在人间万事中的痛苦,构成了人类的“围城”状态。作为20世纪初期的知识分子徘徊于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明相互碰撞的空间里,他们同样也经历着裂变的痛苦。一方面无法割舍传统;一方面在扑面而来的暴风骤雨中无所适从,在痛苦和寂寞中,他们寻找着出路,但前途渺茫,只能在黑暗中瞎撞,无目的的走向人生的一座座围城,这就是传统文化走向现代文明转型期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在方鸿渐身上集中地体现了20世纪西方“迷茫的一代”的困惑和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
四、结语
钱钟书作为一位现实主义大师,驰名中外的学者,他对中国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对立与冲突、文化价值的混乱与尴尬,予以了深切的关注与深广的表现。他对人类在20世纪面临的精神困境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清醒的认识,他站在人类精神阵地的前沿,怀着一颗大悲之心,用他清晰而锐利的目光,揭开了知识分子在乱世里的心理特征,展示了20世纪人类生存的困境。他锐利的笔触直指人类精神的内核,表现了作家对人类命运的悲悯、忧虑和思索。正因为如此,《围城》表现出了深广的主题,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小说。
参考文献:
[1]李健吾.重读《围城》[J].文艺报,1981,(3).
[2]周锦.《围城》研究[M].台北:成文出版社,1980.
[3]高月娟,谈《围城》的主题意蕴[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1996,(4).
[4]郭志刚,孙中田.中国现代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童庆炳.文学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
意蕴之一:欲、爱完满结合之情
欲, 本是一种最基本的生理需要, 这是人之常情;情, 也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它是具有实质内涵的。马克思说:“人与人之间的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是男女之间的关系。”恩格斯也指出:“人与人之间的、特别是两性间的感情关系, 是自从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但杜丽娘从小出生在官宦之家, 受的是“足不出户”的闺中教育, 整天做的是一些打发时间的女红, 是古代女子“在家从父”的典型。由于长期养在深闺, 受到生活范围的局限和传统礼教的约束, 所以对于男女之事羞于启齿。在中国封建社会“无性文化”传统中, “女性爱欲有如潜藏于海底的沉默冰山, 阴云遮蔽的黑暗大陆, 被压抑、被禁忌、被异化, 始终无法以主体的身份名正言顺地存在于文本”, 而这也恰恰导致了杜丽娘后来的触景伤情而怀春, 最后甚至不惜以死“寻情”。《礼记》云:“饮食男女, 人之大欲存焉。”《孟子》亦云:“食色, 性也。”杜丽娘, 一个对两性世界从未接触的女子, 用一颗蠢蠢欲动而又好奇的心观察周围的世界, 也顺应人的基本生理需要, 对男女之事特别敏感、好奇。而正在这怀春季节又突然间梦见自己与一男子亲密接触, 这便大大激起了她内心对情欲的好奇和向往。“心内思梦中之事, (未) 尝放怀。行坐不宁, 自觉如有所失。饮食少思, 泪眼汪汪, 至晚不食而睡”, 以及饭后她仍对梦中与那男子的鱼水之欢恋恋不忘, 可见她对男女之事的欲望是多么强烈。如果这不足以证明杜丽娘的那种对欲的强烈追求, 那么在后文中的她不请自入、自荐枕席, 与柳生相会就足以说明她对这种欲望的渴求。在她的心中, 情欲已然萌发, 而却不知如何宣泄, 难遣的情欲在体内堆积, 等待着一次爆发, 一次冲击。可是当时的环境还没成熟, 情欲想要而不可得, 于是便有了“可惜妾身颜色如花, 岂料命如一叶耶!”的感叹, 最终“饮食少思, 泪眼汪汪”郁郁寡欢而死。
当然, 杜丽娘的这种情欲并不足以支撑她对柳梦梅的思恋甚至以死相寻, 而只有当她的这种欲上升为爱, 在她对柳生动了欲爱之真情的时候, 她才会做出这样为寻真爱而死的举动。“欲”的确是一种最基本的生理需要, 但若仅仅只是为了欲, 那么她大可以只寻求肉体上的一种满足, 又何必“朝思慕之, 执迷成性”, 要求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呢?小说中处处见到的是杜丽娘对柳生的无限期待与追求, 在杜丽娘身上真正体现的是“问世间情为何物, 只叫人生死相许”世间真情!她已经由肉体的满足上升为精神的追求, 在她的心中存有的不仅仅是“欲”, 更是“情”。自在梦中相遇之后, 她“思梦中相遇书生, 曾折柳一支, 莫非所适之夫姓柳乎?”从此她心中便认定了柳姓的这个人, 而姓柳的这个人并不是其他人都能替代的, 因为他梦中与丽娘相会, 是年轻貌美的杜丽娘在情欲世界里第一个相伴的人, 虽说是梦中虚境, 但这个人促使她接触情欲, 大胆的表现对男女之情的渴求。
皇天也终不负有情人, 三年之后, 柳梦梅在后房的草茅杂纸之中获得了杜丽娘临死之前的自画像, 且“早晚看之不已, 懒观经史, 明烛和衣而卧, 思何时得与丽娘会合”。而丽娘也是阴灵不散, 当看到柳梦梅晚间在家时, 便来与其枕席之欢, 云收雨散时便是“妾千金之躯, 一旦付与郎矣, 勿负奴心, 每夜共枕席, 平生之愿足矣”的倾心相诉, 此后也冒着被遗弃的危险告诉柳梦梅事实的真相, 还原自己的真身。而在当时男性普遍漠视女性爱的权力、爱的地位的封建社会, 在默许“始乱终弃”情爱哲学的世俗民风里, 她难道就不怕柳梦梅知道自己与鬼魂长期相处, 且同床共寝而后怕, 弃自己于不顾吗?而她也完全可以不告诉柳梦梅真相, 一直与柳梦梅进行人鬼的结合, 这样不仅完成了自己一直能与柳梦梅相伴的愿望, 同时也可以使自己免遭抛弃。但是杜丽娘是至情之人, 她深爱着柳梦梅, 不仅仅是一种欲望的驱使, 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爱, 她要的不是阴阳两世的情欲之欢, 而是阳间真情的相依相伴, 白头偕老。这就说明杜丽娘已然欲爱完满结合, 已至至情之境, 在她的心中, 柳梦梅就是她托付一生的对象, 已经没有什么能阻挡她对柳梦梅的深深爱意。
意蕴之二:女性自我独立之意识
自先秦以来, 中国女性开始沦为“第二性”, 男性成为社会的主导, 而女性只能成为男性世界的“附属物”, 无独立人格, 也无独立意识。一切政治、历史、社会都由男性主宰, 女性作为占人类总数一半左右的性别存在, 却形同虚设。“中国男权社会中的女性地位远非是仅次于男性的“第二性”的低下和不平等, 而是一种丧失了自我主体性的被物化了的东西, 女性既不会开申诉自己的意愿———没有自己的话语和话语权, 更不会反抗外界的压迫”。由此可见在封建社会中妇女是毫无社会地位而言的, 她们只是婉转于封建礼教的礼仪之下, 生儿育女、缝衣煮饭, 过着卑屈的生活。而在杜杜丽娘却看不见这样的身影, 她大胆而执著的追求着属于自己的爱情, 属于自己的幸福,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胆追求己之爱情。杜丽娘作为官宦人家的千金女, 从小接受的是三从四德的教育, 根本没有机会与外界接触。就算接触也只是她的父亲请一个教她读书学礼的教书先生, 其余的时光也是琴棋书画、嘲风咏月、女红针指, 完全处于一个封建家庭的束缚之中。但是她内心的独立意识还没完全被泯灭。因此, 当她进入充满生机的后花园时, 便激起了她内心的冲动, 于是她便有了“吾生于宦族, 长在名门, 年已及, 不得掻成佳配, 诚为虚度青春”之叹, 这是她生命的自我意识觉醒的初兆。虽说她处于封建礼教制度森严的时代, 儿女之事完全由父母做主, 但同时她也明白了自己的命运受到了束缚, 内心始终回荡着追求自己幸福权利的声音。在文中, 在爱情与封建制度的冲突下, 她毅然选择了追求爱情, 并且为了寻求到爱情, 置任何于不顾, 全身心的投入其中。而当这种爱情不能一时得到时, 甚至不惜以死相寻。这不仅成全了她自己, 同时也为同时代以及后世女性内心的苏醒, 追求自我独立意识树立了榜样, 像以后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崔莺莺等关于女性思想解放的人, 都无不受到杜丽娘这一形象的影响, 对社会也产生了极大的震撼。
2、冲破封建伦理之道德。在封建道德中, “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全部压在妇女身上, 使她们处于社会的最底层, 无法摆脱任人宰割的命运。而杜丽娘呢, 在自己的二八之年就因为与一陌生的男子梦中相遇, 从此痴迷其中不能自拔, 转而成病, 父母为此求医问佛, 无不关心。而杜丽娘却是“生寒彻骨, 转加沉重”, 因为在她的心中, 已经有自己的心爱之人了, 父母已然体味到了男女恩爱的滋味, 而她却从未涉及, 所以她也就不顾及什么束缚了, 毅然去去追寻自己的爱情, 而置自己父母的养育之恩于不顾。这在当时的封建社会来说是大逆不道的事情, 而她这样做也无非想告诉父母自己爱情的重要, 向封建道德发起挑战, 来说明妇女追求自己权利的需要, 而不是命如一叶耶!
3、不避世俗的阴阳之恋。阴阳是两个完全不相干的世界, 它们有着不可逾越的界限。而杜丽娘却将阴阳两世相互连接起来, 其一是阴阳两世鬼与人的交合, 其二是由阴转阳还魂的神奇变化, 连接起这阴阳两世的最终要的因素便是“至情”, 并且这种至情是不必世俗的。在杜丽娘看来, 自己既然已经找到了真爱, 并且为了自己的真爱付出了太多太多, 又何必在乎这些世俗的眼光, 而是要“大排筵席”, 与柳生“合卺交杯, 坐床撒帐”从而同共枕席, “受尽人间之乐”。
4、梦中共情。杜丽娘在梦中与柳梦梅共成云雨, 笔者认为, 这个“梦”不仅仅是她所做的一个平常的梦, 而是具有非常深厚的意蕴, 梦就是乔装改扮了的受压抑的欲望在幻觉上的满足, 它就更加凸显了杜丽娘的自我独立解放意识。一方面, 她在虚幻的世界里任自己情流飞泄;一方面, 在现实中她知书识礼、老成持重。要想获得自我身心的完全解放, 就只能是在梦里或死后。从杜丽娘身上, 我们可以透视那个时代女性生命被窒息的状态, 听到女性生命在呐喊的呼声。对于性爱, 《杜丽娘慕色还魂记》不再像《高唐赋》和《神女赋》那样受礼教的束缚而欲言又止, 而是细腻描写杜丽娘的性爱思想和行为, 其思想意义就显得非常深远, 可以说是对古代女性思想的一种突破。正如富龄在《文言小说高峰的回归》中评价《聊斋志异》一样, 认为“女性在经济上、人格上自立的朦胧要求, 颂扬了女性对婚姻幸福的主动追求。”由此可见, 人的觉醒, 使得性爱女神原型自觉置换移形, 推动杜丽娘这一形象对性爱女神原型的超越。“杜丽娘的身上绽放着人性复苏、人性回归、肯定人欲、张扬个性自由的思想火花”。
意蕴之三:女性追求异性之权利
由古至今, 一般的社会情形是:男子对女子一见钟情, 男女双方两情相悦, 但大都是男子主动追求女子。特别是在“男尊女卑”时代, “男女授受不轻”成为社会男女相处的不二法则。而杜丽娘, 却是主动追求自己心仪的男子, 这在当时的封建社会来说是犯了大忌, 是要受到世人的唾骂与歧视的, 甚至还有可能为了避免侮辱门声, 而被赶出家门, 断绝亲缘关系。但是杜丽娘置这些于不顾, 毅然去追求自己的“梦中情人”, 为等待柳梦梅的出现而相思成疾, 最终香消玉殒。为鬼魂时也是“愿与衙内成秦晋之欢”、“与郎共为百年夫妇矣”主动出击。正如陈湘庸先生所说“当杜丽娘以一个追求自由爱情的女性出现在人们面前时, 我们并没有看到有人为她忧思辗转, 有人拊叩她的心扉, 我们只感到她身上有一股爽朗明快之气, 她不但渴慕爱情而且主动出击, 没有过多的忸忸怩怩、矫揉造作或半推半就、忽嗔忽喜, 正是这种主动出击精神, 这种爽朗明快之气才使得丽娘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步履坚定有力, 义无反顾, 勇往直前。”
当然, 作者写作本文的时候也不乏掺进了自己的主观情感, 肯定女性追求异性之权利, 让读者看到“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完满结局。所以文中在写到杜丽娘还魂后柳家致书杜府尹, 具说杜小姐还魂与柳衙内成亲之事时, 按照当时的封建习俗来说, 儿女之事尽由父母做主, 而柳家还没经过杜家父母的同意, 就已经擅自主张替柳、杜二人订婚, 说“今小姐天赐还魂, 可择日与孩儿成亲。”这不仅是对杜家父母的不敬, 更不符合当时的礼仪。在《牡丹亭》中出现的情景是“杜丽娘已死三年, 何来女婿?杜宝自然会把他当作骗子, 不肯召见”。而在《杜丽娘慕色还魂记》中, 杜家父母面对这样的情况, 反而是大喜, 尤其是夫人大喜曰:“且喜昨夜灯花结蕊, 今宵灵鹊声频”。由此可见这是作者运用的主观情感, 使文章呈现出一种喜剧色彩。说到这儿, 也许有人会发出疑问, 杜家父母的这种反常状况, 或许是出于“爱女心切”的心理。但当我们联想到封建时代的背景, 家族名声大于爱女之情是必然的, 所以杜家夫妇肯定是不会欢喜同意这件事情的, 后来《牡丹亭》出现的重重阻挠便是很好的证明。由此可以看出, 这是按作者按自己的主观意愿所进行的情节的铺叙, 对当时社会“含蓄”表达的不满, 作者也希望后世女子能像杜丽娘一样冲破封建伦理道德观, 去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 还自己自由的真身。
《杜丽娘慕色还魂记》中的杜丽娘是一位痴情女子, 是一个至情之人, 是我国古代敢于向封建伦理道德挑战的妇女勇者形象。她无惧封建的各种束缚, 世俗的眼光, 以大胆自我独立意识, 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权利, 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 属于自己的幸福。“丽娘身上沸腾的‘真情’每冲破一重阻碍, 就意味着她对礼教的背叛, 走得愈远, 愈不可收止, 最后以情的胜利, 宣判了理的失败”。这便是《杜丽娘慕色还魂记》之“色”真正内蕴所在。
摘要:在宋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记》中, “色”字是极为关键的字眼, 对其理解与阐释关乎小说的主题。小说中的“色”字具有丰富的意蕴, 包括欲爱完满结合之情, 女性自我独立之意识, 女性追求异性之权利等。
关键词:《杜丽娘慕色还魂记》,色,多重意蕴
参考文献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四十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年, 第119页、第229页.
[3]赵树勤.当代女性爱欲书写的历史演变及其审美特征[J].中国文学研究, 2001年第2期.
[4]黄唐.礼记正义[M], 阮元.十三经注疏[Z].北京:中华书局, 1980年, 第1422页.
[5]杨伯峻.孟子译注 (下册) [M].北京:中华书局, 1962年, 第255页.
[6]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M].上海:三联书店, 1984年, 第25页
[7]唐富龄.文言小说高峰的回归[M].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0年, 第23—25页.
[8]罗建新.“礼”与“理”的叛逆[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7年第6期.
[9][11]陈湘庸.论杜丽娘形象的独特性与价值[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3期.
【《共产党宣言》多重意蕴】推荐阅读:
共产党共产党建党历程07-18
共产党宣言时代05-27
共产党宣言与当代05-24
读共产党宣言感想06-09
共产党宣言故后感05-27
共产党宣言学习体会10-20
该如何对待《共产党宣言》11-01
共产党问责条例06-09
《共产党宣言》学习心得体会07-08
读共产党宣言个人心得感想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