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传统医学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概况
开展传统村落保护,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永续发展的需要;是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需要;是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规范化是传统村落保护的抓手和创新驱动力。传统村落是我国农耕文明的精髓,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与自然生态景观资源,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国民的集体乡愁。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的扩张,在现代化、乡村城镇化、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传统村落不断遭受“建设性、开发性、旅游性”的破坏,不少承载着乡土文化和历史记忆的古村落被连片拆除,或沦为空心村。为规范传统村落保护工作,进一步推进陕西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由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牵头制定了《陕西省传统村落保护规范》地方标准。计划下达后,西北大学严格按照《陕西省标准化条列》、《陕西省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程序》等相关要求,成立标准起草工作组,开展资料文献研究、实地调研、标准要素分析、方案讨论和意见征求等工作。历时7个月的认真工作,目前已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主要起草工作过程如下:
(1)准备、策划及分析、调研阶段。
2017年6月,经过必要的准备工作,成立了《陕西省传统村落保护规范》地方标准工作组,负责组织、协调和推进标准的起草工作。工作组成员包括传统村落保护技术人员和标准化研究技术人员,确保了标准编制工作的专业性、科学性和规范性。接着拟定工作计划和方案,根据工作内容落实工作任务,责任到人。
2017年7-11月,工作组工作组通过网络、书籍、期刊等方式,首先收集和整理我国有关的标准和法律法规,其中收集到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 50357-2005)、《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 国务院令第 524 号)、《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2005]42 号)、《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建村〔2012〕184 号)、《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建村[2014]61 号)《陕西省村庄规划编制技术规范》(DBJ61/T109-2015)、《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试行)》、《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陕西省乡村规划建设条例》、《陕西省文物保护条例》、《陕西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陕西省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等。同时,工作组又收集了我国与发达国家村落保护与利用等相关文献,并系统分析了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历程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标准起草过程中的一些难点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
(2)开展分析研究,起草形成标准草案。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研究确定规范的范围、结构框架,反复征求相关方意见,提出细化的要求和内容,并适时与专家进行讨论、修改,2018年1月,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二、编制原则
执行已有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陕西省传统村落风貌特点和陕西省传统村落保护要求,本着“因地制宜、保护优先、特色鲜明、有效指导”的原则编制《陕西省传统村落保护规范》,目的是规范和指导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提高城镇化质量、效益及其可持续发展,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主要内容
标准内容吸收总结了陕西省的经验,参照相关上级标准规范编制形成。本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保护总则; ——保护调查; ——保护规划; ——保护措施; ——合理利用; ——保护管理;
(1)本标准首先给出了“陕西省传统村落保护规范”的范围及相关术语定义,明确了规范的结构框架。
(2)“保护总则”一章中,明确了传统村落的保护原则和保护对象。
(3)“保护调查”一章,对传统村落的识别、调查和建立档案等提出了相关要求。
(4)“保护规划”一章,对保护规划的编制、审批等内容提出一般要求,对保护规划所涉及的内容和规划成果提出相关要求。
(5)“保护措施”一章,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建设工作提出一般要求,对保护措施所涉及到的村落整体保护、传统建筑保护、历史环境要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提出相关要求。
(6)“合理利用”一章,对传统村落的开发利用分区分类提出一般要求,对利用形式所涉及到的文化产业、旅游休闲、教学基地等提出相关要求。
(7)“保护管理”一章,对健全传统村落保护的长效机制和加强宣传教育提出相关要求,规定了负责传统村落保护组织实施主体的责任以及监督管理的要求。
三、试验验证
本标准参照相关上级的标准规范编制形成。一部分采用相关行业标准规范的内容,科学性及合理性已经得到证实。另一部分,则是通过调研、实地考察、讨论等过程,在现有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分析研究,总结提炼其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先进性的做法,而固化于本规范中。
四、知识产权说明
无。
五、采标情况
无。
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
尚无。
七、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
建议审批发布为推荐性地方标准。
八、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无。
村落传统建筑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根据古村落传统建筑的修建年代、文物保护单位等级、传统建筑规模及环境保存、建筑工艺美学价值等多项内容认定;村落选址和格局评价指标体系从村落现有选址形成年代、传统格局保存程度、选址与规划的科学文化价值等方面进行具体考核;村落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价指标体系从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级别、种类、传承时间、传承具体情况等方面进行打分。
根据《指标体系》, 单项指标体系大于等于75分为单项A级, 大于等于60分为单项B级, 小于60分为单项C级。在三项评价指标体系中, 不少于两项为A级村落, 满足“陕西省重点传统村落”的评选条件;不少于两项为B级村落, 满足“陕西省传统村落”的评选条件。
摘要:抗战时期,陕西战略地位重要性日渐显现,陕西农业得到了前所未有地重视与开发,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变的步伐明显加快,突出表现在:近代水利事业建设成效显著,农业科研力量得到增强,棉麦等粮食作物良种获得了较大范围的推广,近代农业机械及农药化肥逐步得到运用,近代农垦事业也获得了较大发展。战时陕西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变步伐的加快,有效地促进了陕西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陕西农业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抗战时期;陕西;农业现代化;传统农业;近代农业
中图分类号:K26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07(2009)06-0102-05
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日本的步步进逼,东北沦陷、华北告急、东南警报频传,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一向为国人漠视的西北地区,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国内要求开发西北的呼声日渐高涨。抗日战争的爆发,使得国民政府对于西北的开发建设,由最初的消极提倡转为积极的推进。陕西由于地理位置的独特性与重要性,既是西北开发的桥头堡,又是抗日的前沿阵地,成为华北、中原抗日军民的后方基地,更是联结西北、西南的重要枢纽。关于陕西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时人对此认识颇为深刻。如戴季陶赴西北考察时说:“若就历史上、政治上、经济上之地位而言,则建设西北国防,当先借西安为起点,现在中国整个之国防计划,主力即全集中西北,则建设国防,自当西安始。”[1]因此,国民政府把陕西的开发与建设作为西北开发的重点。1932年3月,国民政府决定“以长安为陪都,定名为西京”,认为“西京市政建设实为建设西北之起点,建设西北之策源地”。[2]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更是前所未有地高度重视陕西地区的开发,并把陕西农业建设放在西北开发的优先位置,在政策和资金扶持方面给予倾斜,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和办法,促进了陕西农村各项事业的进步。另外,陕西各级政府大都能紧紧抓住抗战赋予的历史机遇,支持和配合中央开发西北、建设陕西的举措。正是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之下,陕西农业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陕西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变的步伐明显加快。
一、近代农田水利工程的兴修
水利作为农业的命脉,对于旱灾频发的陕西,意义可谓不言而喻。自近代以来,陕西地区周期性的旱灾不断发生。从1877年到1928年的五十一年间,就有五次旱灾发生,相隔最近者为九年,最远者为十五年,平均每十年发生一次旱灾。此外,农田水利年久失修,使得百姓基本上靠天吃饭。虽然民国前期,政府对农田水利事业有所兴作,但规模并不大。据《陕西省水利概况》的调查统计,1912年至1930年共18年间,关中修建的灌溉工程一般多是几百亩的小型灌区,全部7个灌区的灌溉面积总和也才不过2060亩。[3]这对于促进农业生产、抵御旱灾的作用极为有限,突出表现在1929年开始的持续数年之久的大旱,最终酿成了“民国十八年年馑”的惨祸,导致“死亡枕籍、流徒相望,灾情之惨重实绝人寰”。[4]据记载,年馑中因灾死亡人口达250余万[5],逃荒外省者40余万,全省人口从940万锐减至650余万。正是这场劫难留下的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数字,震惊了陕西各界,震惊了全国。陕西新式水利事业建设由此发轫。1930年,时任陕西省政府主席的杨虎城延请水利专家李仪祉回陕,掀开了陕西新式水利工程大规模建设的序幕。李仪祉早年曾留学德国皇家工程大学,专攻水利工程,精通近代水利科学技术。他回到陕西后,立刻开始规划和主持“关中八惠”工程,计划首先在关中修建泾、洛、渭、梅等八个渠道,以后向陕南、陕北拓展。从20世纪30年代初到40年代末,陕西先后建成泾惠渠、渭惠渠、梅惠渠、黑惠渠、沣惠渠、涝惠渠、洛惠渠、泔惠渠、汉惠渠、褒惠渠、定惠渠、织女渠等13项新式水利工程,具体情况见表1。
表1中显示,位于关中的水利工程总灌溉面积达109000公顷(1635000亩),相比1930年时关中地区的2060亩,增长了792倍。1938年至1945年共建成7处大型水利工程,可灌溉田地783000亩,灌区绵延11县,每年增产食粮约400000市石,棉花约3650000市斤。[7]这些新式灌溉渠的建成,对于改善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提高农产品产量,增加民食,抵御自然灾害,发展本地区社会经济都起了重要作用。[8]据有关资料统计,陕西主要农作物经过新式灌溉后,小麦及稻米平均亩产量提高近3倍,玉米、小米等杂粮亩产量提高2.5倍以上[9],棉花平均亩产量提高3倍以上,有力促成了陕棉在全国的首要地位。[10]由于粮食的增产,还使得当时河南、山东、河北和山西等省来陕的大量难民得到救济。尤其是在抗战爆发后,抗战前线对于粮食、棉花等战略物资的需求激增,东部各主要粮食、棉花产区又相继沦陷,陕西新式水利灌溉工程的建成,有力保障了粮食、棉花的增产增收,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抗战前线对这些战略物资的需求。这对于支撑持久抗战,作用显著。
抗战时期陕西修建的新式水利工程,不仅规模大、数量多,而且技术含量高,从勘测、设计到施工组织均采用近代科学手段,有些设备材料(如大坝闸门、钢筋、水泥等)均使用进口或国产工业品料,修浚维护也是在近代科学知识的指导下进行的,同以往的旧式水利工程相比有着很大改进。可以说,陕西水利建设成就在西北各省中首屈一指,[4]不仅在战时全国水利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也对新中国的水利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农业科研力量的增强与棉麦良种的推广
抗战前,陕西近代农业教育和农业技术的应用,落后于东部及东南部沿海地区达十多年之久,农业技术学校的数量、设备、技术人才都极为匮乏,对促进农业生产作用非常有限。抗战爆发后,由于大批农业技术人员流落到陕西,为陕西农业改良和农业新技术的推广提供了专业技术人才,陕西地区的农业科技力量得到加强。农业学校方面,1938年,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与西北联大农学院合并组成西北农学院,专业一度发展到10个系和1个农田水利学部,为陕西培养了大批农业科技人才,促进了先进农业技术的传播。1938年10月,陕西省农业改进所成立,主要从事棉麦良种的培育、畜牧配种及治疗。除此之外,在陕西,还相继建立了一批中央和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如国家农林部在陕西武功设立了农业推广繁殖站;中央大学农学院在陕西泾阳设立了农事试验场,1938年后又相继设立了各类农业改进所和实验(推广)场(所)。各类农业科研和教育机构的设立,为陕西培养了大批的专业技术人才,增强了陕西农业科研的实力,促进了陕西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突出表现在棉麦等良种的培育与推广方面。
战前陕西棉花良种的培育,主要依赖从国外引进,但也开始了自行选育的尝试,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1936年,国民政府从美国购买棉种,拨给陕西“斯字棉”籽1万磅及“德字棉”籽8000磅,进行试种推广。[11]抗战期间,“斯字棉”、“德字棉”分别在关中、陕南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引进良种的同时,陕西还先后培育出“斯字棉571号”和“陕斯棉”等良种,“陕西棉花改进工作,颇有相当成就”。[10]这些良种的培育与推广,促进了陕棉产量的不断增加。1936-1938年,陕西棉花连续3年获得丰收,皮棉产量分别达到1110000市担、1068000市担和1055000市担[12],达到1919年以来的历史最高产量。在战时,陕西全省棉田种植平均数由战前的3882千市亩减少到3420千市亩,减少了11.9%,但每亩皮棉产量则由28.4市斤上升为29.7市斤,增加了4.6%(见表3)。这主要归功于陕西棉花良种的改良,得益于农业科技的应用。
抗战时期,陕西省的小麦良种推广同样卓富成效,成为这一时期西北地区小麦良种的培育基地和扩散源。20世纪30年代初期,陕西省建设厅农棉试验场利用混合法纯系选种首次选育成功“兰花麦”。随后,金陵大学农学院西北农事试验场、国立西北农学院、陕西省农业改进所、农林部武功农业推广繁殖站等单位,又选育出金大西北系列、武功系列、西农系列、泾阳系列、西北站系列等10多个新品种[13],这些小麦良种每亩平均比当地小麦增产22-50斤[14],最高增产可达到70余斤。[13]如1937年陕西小麦产量由9429000市担提高到1944年的33136000市担,这是1914年以来30年间的最高产量。[15]1939年至1946年,陕西省农业改进所推广小麦良种5164902亩,几遍关中与陕南,增产小麦758207市担[16],金陵大学西北农事试验场推广39140亩,西北农学院推广951亩,农林部陕西农业推广繁殖站推广4528684亩。[14]陕西还培育出了“武功白玉米”、“野鸡红”等玉米优良品种,被甘、宁、青等省竞相引进,得到广泛种植。水稻、谷子等农作物良种培育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农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三、近代农业机械及农药化肥的运用
20世纪30年代以前,陕西地区几无近代工业可言,发展农业所需之机械、化肥和农药等,均需由国外引进。1933年邵力子任陕西省主席期间曾引进美国拖拉机一台,这是陕西引进的第一台拖拉机,先在西安西关农场试用,后转交西北农学院作为直观教学之用。[16]此后,陕西农业技术专家李国帧又从美国购进一台手扶拖拉机。1937年6月,陕西省泾阳植棉指导所采取招商承造办法制造出以拉锄机为主的新式农具,由于经济适用,很受农民欢迎。此后,陕西省棉产改进所将1934年推广的棉花条播机,改为棉花、小麦播种两用机。1938年,陕西省农业改进所在关中地区推广棉花单行、双行条播机,改良拉锄机和五齿中耕机,并开始在农业生产中使用背负式喷雾器防治病虫害。这些新式农具的使用,大多限于农场及铁路沿线交通便利的少数重点农村,未能大面积全面推广[17],但新式农业器具发挥了新技术的示范作用,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农药化肥的使用也是抗战时期陕西地区推广近代农业生产方式的重要内容。战时,为了防治当时流行的麦类黑穗病,陕西省开始采用近代农业化学方法,普遍推行了温汤浸种及碳酸铜拌种二法,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在防治虫害方面,陕西为了杀灭危害农作物和园艺作物最为严重的蚜虫,利用近代农业化学方法,研制杀虫农药,并将其运用和推广,取得了不小的成效。1939年,陕西防治棉蚜虫面积为1万余亩,1940年为33万余亩,1941年为17万余亩。[18]对于红铃虫的防治,则利用密室驱除法、捕杀法、自然裁制法分别进行。1939年捕杀红铃虫约6万余斤,1940年为28万余斤,1941年为2万余斤。[18]抗战期间,陕西化肥工业生产也取得了较大进步。1933年创办的西安集成三酸厂在战时发展壮大,成为西北最大的化工企业,其农业化肥的生产水平大为提高,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收。
四、近代农垦事业的发展
近代以来,陕西饱经战乱,加之旱灾连年,造成地广人稀,存在大量荒地。据调查,1936年3月陕西31县荒地荒山总面积为1940117亩,其中官荒1545092亩,民荒395025亩。[18]大量宜垦荒地为大规模垦殖提供了可能。另外,三四百万移难民涌至陕西,给陕西造成巨大的压力。难民安置成为陕西省政府必须正视和解决的严峻问题,大规模垦殖成为政府解决问题的良方。1938年,国民政府颁布《非常时期难民垦殖规划》。陕西省组建了由建设厅、民政厅、财政厅、赈务委员会组成的垦务委员会,采用了移垦就食办法,先后开办黄龙山、黎坪、汧山、眉扶等农业垦区,开展生产自救。
黄龙山垦区,1937年10月筹建,1938年正式成立。垦区范围为延安县的临镇以南、宜川县的茹平、韩城县的柳沟以西、富县的牛武城、洛川县的烂柯山以东,白水县的纵目,澄城县的关家桥,合阳县的皇甫庄以北,全区土地面积约有4.5万平方公里,除山坡森林不能施垦外,其中可耕地面积:川地75万亩、原地110万亩、梯田28万亩,合计200余万亩。[19]建立最初目的是安置河南省“黄泛区”10万难民。1939年4月,安置垦殖难民7849户、2.61万人,垦殖土地4.77万亩,垦民共有耕牛1707头、马50匹、羊约20000只、猪1000头。1943年时,安置难民总数已达到6.9万人。[19]
黎坪垦区,1940年3月建立,位于陕西省南郑、勉县、宁强及四川省南江、旺苍等县交界处,全境多山,土壤肥沃,土地面积约为6900平方公里。垦区物产丰富,有林产、畜产、漆、木耳、药材等物产,还有砂金、铁矿等矿产,有很大移垦价值。全垦区荒地除坡度在15度以上作为林地,15度以下之坡地尚有10余万亩不计外,平荒地有2.4万亩,每户授田按20亩计,可容移垦民1200户,合6000人。[19]1942年1月,“垦区有难民垦户五百余户,及原有居民共一千余人,计口授田,各安其业、情形甚好”。[20]
汧山垦区,1939年10月建立,包括凤翔、岐山、扶风3县北部、永寿县西部、千阳、陇县东部及麟游县全部。全区大部分为土山荒地,宜垦荒地约20万亩,可容垦民2万余人。1942年,垦区移垦经费达67.7万元,移垦4000人。到抗战胜利后,共垦荒58995亩。
眉扶垦区,位于眉县、扶风县交界处,太白山下渭河以南的滩涂地。1938年,河南省黄泛区的西华、扶沟、太康等县难民22户、80余人逃难至此,在此垦殖生产,共垦殖土地1150亩。1940年,眉扶垦区改为第一集体农场,农场采取集中劳动统一管理、统一分配的经营方式。1941年改名为陕西省眉扶垦区难民集体农场。
抗战期间,陕西还先后开办宽滩、太白山、终南山等垦区,但其规模较小,影响有限,这里不再详述。1944年,陕西所属40个县预期垦荒20万亩,实际开垦荒地20.6万亩,共收获玉米、高粱、豆类、荞麦等作物249670市担,其中城固县开垦荒地最多,达4.52万亩,收获90400市担。[21]可见,陕西省政府的垦荒工作成效不小。
陕西农垦事业发展不仅解决了难民、垦民自身的生活问题,避免大量难民流离失所,稳定了大后方的社会秩序,而且还增加了社会财富,有力地保障了军需民用。通过垦荒,陕西农村地区的近代化进程也取得很大的进展,原来许多草木丛生之地成了良田,荒凉之所有了人烟。最重要的是当时垦殖单位尝试采用新式的农业经营理念,积极开展合作经营方式,以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例如1942年陕西黄龙山垦区内就有互助社96社,信用社25社,生产运销社16社,消费社1社。[22]大多数垦殖单位不仅仅进行农作物种植生产,而且还积极开展交通、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建设,使陕西农村出现了一些新气象、新变化,例如设立小学及半日学校、建立图书馆、修治道路、安置电话、设置邮局、设立医院以及建立民众体育场等新式社会事业工作,这在当时是一个崭新的有意义的尝试,为陕西农业现代化发挥出良好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云峰,曹敏.抗日时期的国民政府于西北开发[J].抗日战争研究,2003(3):133-136.
[2]西安市档案局,西安市档案馆.筹建西京陪都档案史料选辑[G].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88.
[3]尹洁.西北近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42.
[4]陕行汇刊[J].陕西省银行研究室出版发行,1944,8(2):3,8.
[5]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党史研究室.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陕西大事记述[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185.
[6]李振民.陕西通史•民国卷[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51.
[7]柏丛.陕西省新兴水利工程与农田水利贷款[J].陕政,1945,6(7):35.
[8]王建军,刘建平.试论陕西近代水利工程及其影响[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6):535-540.
[9]田霞.抗日战争时期的陕西经济[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24.
[10]陕行汇刊[J].陕西省银行研究室出版发行,1943,7(7):22,34,40.
[11]张波.西北农牧史[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415.
[12]许道夫.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及贸易统计资料[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212.
[13]何炼成.历史与希望——西北经济开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143-144.
[14]原鸿儒.陕西小麦改良工作[J].陕政,1945,7(9):37,52,58.
[15]杨洪,朱小秋.试论西北近代交通建设[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4(85):60-65.
[16]李万忍.近代陕西科学技术史[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71.
[17]陕行汇刊[J].陕西省银行研究室出版发行,1945,9(2):476.
[18]西安市档案局,西安市档案馆编印.陕西经济十年(1931-1941)[G].1997:35,43.
[19]郑长庚.陕西省志•农牧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419.
[20]中央日报[N].1942-01-21.
[21]陆和健.抗战时期西部农垦事业的发展[J].民国档案,2005(2):87-92.
陕西四高校入全国临床医学专业硕士改革首批名单
12日从陕西省教育厅获悉,首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名单日前揭晓,全国64所高校入围,陕西省西安交通大学、延安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和西安医学院名列其中。
该试点项目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共同组织实施,支持有条件的省市和高等医学院校,开展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效衔接的综合改革试点,探索建立“5+3”(五年医学院校本科教育加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培训,为培养大批高水平、高素质临床医师打下坚实基础。
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大,Xi’an Jiaotong University),创建于18,坐落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与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属于“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该校入选国家“七五”“八五”首批重点建设高校、中国九校联盟、“珠峰计划”“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计划”,是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发起高校。
我省召开学习贯彻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发言摘登
来源:陕西日报 作者:齐小英 字数:7,664 点击数:384 发表时间:2016-07-05 09:38 编者按 7月4日上午,省委在西安隆重召开学习贯彻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高教工委、省委党史研究室、省委党校、省社科院、省社科联等部门负责同志,全省重点社科研究基地、陕西中特研究中心等方面的专家学者,青年学生代表参加座谈,大家一致认为,总书记的讲话气势磅礴、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论准心和实践指南。
座谈会上,9位受中、省表彰的先进个人和集体及专家学者、党员代表先后作了大会交流发言,他们回顾党史、笃定信念,畅谈感受、共话发展。现将他们的发言整理摘登,供学习参考。
认认真真地学 踏踏实实地干 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 毛万春
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我们党如何对待历史、如何认清责任、如何继续前进的三个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是一篇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和时代光芒的纲领性文献,是指引中国共产党更好担负起历史使命的行动指南。
6月30日,省委隆重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娄勤俭书记紧紧围绕“抚今追昔、展望未来”,提出的“四个必须”体现了对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重要思想的深刻思考和准确把握,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针对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把学习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娄勤俭书记重要讲话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认认真真地学、踏踏实实地干”。所谓“认认真真地学”,就是要把学习两个重要讲话纳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重要内容,通过中心组学习、集体研讨、个人自学、宣讲解读等多种形式,组织各级党员干部原原本本学、结合党史学、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准确把握讲话的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所谓“踏踏实实地干”,就是要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围绕总书记对陕西提出的“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紧紧围绕总书记提出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八个方面要求和娄勤俭书记提出的“四个必须”要求,找准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契合点,继续坚持“低调务实不张扬、埋头苦干”,继续坚持“踏实干事、不搞花架子”,奋力谱写陕西追赶超越新篇章。
认认真真地学、踏踏实实地干,就要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四个自信”上下功夫,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牢牢把握“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在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补齐工作短板上下功夫,实现更有效率、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站稳群众立场、实现群众利益、做好群众工作上下功夫,努力让三秦父老拥有更多的获得感;牢牢把握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转变作风、夯实基础、建强队伍上下功夫,自觉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
对当今陕西而言,面临的历史性任务有三个:第一是发展,第二是民生,第三是党建。这三个历史性任务光荣地落在陕西11万多个基层党组织和259万余名党员身上。我们要进一步振奋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埋头苦干、踏实干事,为全省发展拼搏奉献,为鲜红党旗增光添彩,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奋力谱写追赶超越新篇章。以赶考的姿态推动陕西发展进步 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 梁桂
7月1日,中央召开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全面回顾党的光辉历程,系统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展望光明前景,是全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守初心、继续赶考的政治宣言。
这次座谈会认真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深入解读重要讲话的内涵实质,全面贯彻娄勤俭书记重要讲话要求,生动回答了“中央要求是什么、陕西怎么学、党员怎么干”等重要问题,是一场精彩的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辅导报告。我们要认真领会、深入贯彻,全面抓好落实。
学习贯彻习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中央办公厅专门发出通知,作了全面部署;省委也下发了通知作了周密安排。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要围绕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及时组织中心组学习,开展专题研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主动站位、自觉担当,一方面要抓好自身学习,做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排头兵;另一方面要立足自身职能和优势,发挥好举旗、定调、引路的作用,推动学习活动深入开展。各级各类媒体要开设专栏专题,深入解读讲话精神,广泛宣传全省干部群众的热烈反响、各地各部门的学习成效;社科理论界要对讲话蕴含的重大观点、重要创新做好研究阐释;各级党委讲师团要组织好专题宣讲活动,帮助干部群众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讲话精神,切实把大家的思想和行动凝聚到中央要求和部署上来。全省259万余党员是事业发展的中坚,要争做追赶超越的先锋,以“两学一做”为契机,向中央基准看齐,保持精气神在位,示范带动更多的人投身三秦大地改革发展的宏大进程。“赶考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我们要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齐心协力,以历史的担当、赶考的姿态,担负起推动陕西发展的重任,共同向党中央、向陕西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引导青年学生笃信笃行 省委高教工委书记 董小龙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面提出了新一代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锐意开拓进取的决心、意志和勇气。讲话在全省高教系统引起强烈反响。省委高教工委7月1日下午专门召开工委委员会议,深入学习讲话原文,各高校这两天也积极组织认真学习。
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光荣使命,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任务,在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上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引领者。各高校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高校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建设得更加牢靠、坚固,培养更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实践者、传播者、维护者;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要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管党治党的能力、引领思想文化的能力、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通过优质服务将广大师生团结凝聚在党组织周围;要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强化自觉抓落实,联系实际抓整改,坚持高标准把学习教育落细落实,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确保学习教育抓得实、学得深、做得好,让学习教育真正深下去、实起来,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导 阎树群
总书记“七一”讲话要求全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对于更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长河中,发生过多次历史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提出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和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治国理政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治国理政新理念方面,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和五大发展理念;在治国理政新思想方面,提出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等经济思想、全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等政治思想、文化思想、社会思想、生态思想及思想建党、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相结合等党建思想;在治国理政新战略方面,把“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为战略目标;把“四个全面”作为战略布局和治国理政总方略;把“一带一路”作为战略平台;把战略定力作为实现战略目标和实施战略举措的重要保证。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及时总结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奋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中积累的新鲜经验。一是坚持问题导向,二是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是坚持与时俱进,四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五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让“奔小康”成为集结之号 全省优秀共产党员、长武县亭口镇党委书记 李建清
7月1日,亭口镇59名机关党员和33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在集中收看了总书记的讲话后,引发了强烈反响和共鸣。我将以总书记“七一”讲话为统揽,牢记使命,强心铸魂,勇担重任,下大力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让“学讲话”走进千家万户,唱响“两学一做”主旋律。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学习教育格局,让38个党支部1109名党员都接受学习教育的洗礼。引导镇党委中心组成员带头落实“两学一做”主体责任,充分发挥机关党员、农村党员、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员、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的作用,真正让每名党员都成为一面旗帜。
二是把“抓党建”作为政治自觉,打好“四位一体”主动仗。“强魂”就是“强党建”,“党建强”则“发展强”。将突出抓好“一个中心、两个侧翼、三个机制”,“一个中心”即以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提升年活动为龙头;“两个侧翼”即提升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水平,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三个机制”,即镇干部驻镇便民机制、村干部坐班为民机制、干群帮扶惠民机制。
三是让“奔小康”成为集结之号,让1330户4246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一是让脱贫的路子“多”起来;二是让脱贫的双手“动”起来,树立“创家业”的意识,依托“四大基地”,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培育壮大现代农业;三是让脱贫的心“热”起来,将33个行政村规划建设为10个新型农村社区;四是让群众的钱袋“鼓”起来,利用农村闲散土地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为贫困群众增收提供稳定来源。
立于时代之巅的政治宣言 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余少松 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思想深刻,内涵丰富,眼光深邃,气势磅礴,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重要文献,是我们党站在新的时代之巅,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纲领。纵观讲话全文,可谓新意迭出,亮点纷呈。
一是博大的历史智慧。体现在习总书记深厚的历史涵养、深远的历史眼光、深邃的历史思维,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察、分析、研究各种历史问题和现象等方面。二是非凡的理论勇气。进一步论述了理论创新与理想信念的关系。三是自觉的时代担当。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四个自信”就是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保证。四是坚定的人民立场。这既是对我们党执政为民理念的生动诠释,也是他对人民群众真挚感情的深切表达。
作为党史部门和党史工作者,要深刻学习和领会习总书记的人民立场人民史观和历史智慧,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坚持党性原则和科学精神的统一,坚持“党史姓党”,以马克思主义为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强化阵地意识,提高鉴别能力,真正发挥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使更多的党员和群众集结在党的旗帜下,自觉捍卫真理、捍卫党的旗帜,永远不忘初心,在历史性考试中交出合格的答卷!
不忘初心 用红色基因铸魂育人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付建成
总书记提出,我们要坚持不忘初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我校将充分利用设在我校的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核心价值观培育与红色文化基因传承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以红色基因铸造青年理想信仰之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红色文化涵养青年心灵,让红色基因融入青年血脉。我们党的队伍里始终活跃着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激情的青年人,这是我们党历经95年风雨依然保持蓬勃生机的一个重要保证。我们要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使广大青年充分认识红色历史、红色传统、红色精神,以红色文化涵养青年的心灵,让红色基因融入青年的血脉。
在激活红色基因中,铸造青年理想信仰的政治灵魂。理想信仰既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也是广大青年的政治灵魂,无论现在过去都是如此。激活红色基因,以红色基因铸造青少年的政治灵魂,就是要用伟大的革命精神、优良的革命传统、崇高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激发青少年灵魂深处理想信念的伟力,在理想信念的引领下成长,用行动践行理想信念。
总书记在谈到红色基因传承时指出:“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以红色基因铸造青年理想信仰之魂,要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要注重创新,二要突出实践养成,三要建好阵地,使其成为对青年学生进行红色文化基因传承和理想信仰教育的平台。
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西安市雁塔区小寨路街道红专南路社区党委书记 闫中华 总书记重要讲话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有很强的理论性、战略性、指导性,是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作为一名基层社区书记,行动上要始终与党保持一致,深刻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贯彻落实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结合当前开展的“两学一做”教育活动,联系社区工作实际,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着力抓好党员教育管理,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增强党性观念、强化党员意识,不断提升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基层党组织更好地服务改革、服务发展。
要认真带领社区党委班子及党员认真学习总书记讲话,切实做到学以明理、学以养德、学以修行,坚定不移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作为一名党员,要始终在灵魂深处树立共产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致力实干,以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度的自觉性,不断鞭策、警戒、完善、提升自己,力争从实践中获取经验,履行好社区书记的职责,永葆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本色。我将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目标,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努力为党旗增光添彩。
民族复兴的指南 强国蓝图的擘画 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蔡钊利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了党在95年历史进程中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和形成的重要历史经验,提出了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八个方面要求,号召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是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光辉的纲领性文献。
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政治誓言,向全世界、向全国各族人民庄重宣誓:我们党在95年的光辉历程中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使命担当;我们党在新起点上定能完成好历史性“赶考”、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重要讲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重要讲话吹响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嘹亮号角,指出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必须矢志不渝改进作风、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总书记重要讲话为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今后我们将把贯彻落实讲话精神作为坚持党校姓党、履职尽责的重要政治任务,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意识、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绝对忠诚的核心意识、积极主动的看齐意识,不断提升理论素养、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
这是广大基层党务工作者的荣誉
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省优秀县委书记、镇巴县委书记 赵勇健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之际,我被表彰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全省优秀县委书记,这不仅是我个人的光荣,也是全省广大基层党务工作者的光荣。在此,感谢组织的多年培养和各位领导的悉心帮助和指导。下面,我就如何贯彻落实习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谈一些理解和想法,概括起来就是“四个紧紧围绕”。
一是紧紧围绕讲话精神夯实党建责任。要带头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带头在政治定力、担当精神、工作方法上向党中央和省市委对标看齐,真正把抓党建作为第一责任。二是紧紧围绕讲话精神实施追赶超越。无论是发展经济,还是搞各项基础建设,都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十二五”期间,我们县上下发扬“吃苦耐劳、甘于奉献、激情实干”的精神,全县GDP年均增长13.1%,县域经济在全省综合排名五年提升了18位。先后荣获国家级荣誉9个、省级荣誉30多个。“十三五”时期,将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追赶超越”发展战略,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三是紧紧围绕讲话精神改善民生。近年来,我们坚持把每年新增财力的90%用于改善民生,每年为群众办好10件实事。下一步,力争到2018年与全省同步实现整体脱贫,切实解决好老百姓在出行、看病、住房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四是紧紧围绕讲话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用全新的理念、创新的思维和革新的办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今后一段时期,将从解决好发展瓶颈、制度障碍、体制壁垒出发,积极吸取发达地区改革的成功经验和有益探索,实现保稳定、促发展、惠民生。
让青春在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 西北大学研究生 马珂琦
“七一”这天,西北大学举行了庄严的升旗仪式,当国歌奏响、国旗升起,当我们全体师生举起右拳齐声宣誓时,同学们激动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一时间成为校园新媒体平台上热议的高频词汇。
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的研究生,我对党的历史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感。这不仅是书本里供我学习研究的理论知识,更是每一个青年人在实际生活中看得见感受得到的伟大成就和巨大变化。专业的学习、现实的体验,使我牢固树立起“坚定不移跟党走”的信念。
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这是作为学生党员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第一要义。我们要把自觉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各项方针政策作为一种习惯,学会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学习和科研实践。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三下乡”、“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结合自己的专业开展社会调查、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实践,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在服务基层中受锻炼,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陕西关中传统民居指渭河两岸宝鸡、武功、西安、华阴一带,俗称“八百里秦川”区域内有成熟于明清时期的民居类建筑。该地区为陕西的主要产粮区,也为历代建都之地,特定的地理、气候、人文、历史条件造就了关中民居体系鲜明的地域特征,比较著名的代表性大宅有三原孟家店的周宅、泾阳县的安宅、旬邑县的唐家大院、长安县的郭家大院和韩城城关的王宅等;寨韩城党建村(1)为现存的大型村。此类民居在平面关系和空间组织上的特点是中轴线强烈,多沿纵轴布置房屋,以厅堂、厦房层层围合组织院落,形成向纵深发展的狭长平面布置形式。院落层次较多,一般为两进院或三进院,但平面布局紧凑、空间逻辑清晰,而且局部也往往呈现较为程式化的外观模式(2)。但宅院面宽较窄,平面狭长,一般为面宽三间,10m左右,而进深多在20m以上,深者可达30m以上,划分为几进院落,给人以“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幽静、恬适的院落意境(3)。其平面独有与空间组织体现了中国传统院落式民居模式,而窄院形式却是关中传统民居独有的特质。窄院不仅节约用地,也解决遮阳、避暑、通风和室外排水等问题(图1)。
二、文脉语境对建筑创作的影响
全球一体化作为当代文化的强势语境,己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也对地域建筑文化产生了冲击。在全球化语境下,如何保护、继承和发展地域建筑文化成为当代建筑文化研究的重要使命。文脉语境对建筑创作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可以说特定文脉语境下的建筑创作是写就一篇严格的命题作文。所谓的特定文脉语境就是以某一类传统建筑体系或者建筑遗产为主体、具有清晰文化意义和形象特征的建成环境,可以是一个传统村落、一个历史街区,甚至是深受某种传统文化所浸染的城市,古都西安便是一例。文脉语境体现着所处地域文化底蕴和形象特征,无论作为主体的文脉语境的体现者—历史建筑是否依然存在,形体是否依旧完整,都会对周边建筑所表达的文化意义和形象特征产生影响。包括地段功能组织、空间形态的控制、建筑体量与形式的塑造,甚至地段内生活的表现方式等方面,只要建筑师承认建筑作品确实存在于某种特定的文脉语境中,那么他就必须接受特定文脉语境中表现主体的主导和控制,进一步说,这个主体所产生的效应路径就是建筑创作思维活动的指令轨道。
基于特定文脉语境的建筑创作要重点考虑三个影响的因素—历史文脉环境中的主体、建筑师和社会公众,如果要求其相互关系的表现是正面或积极的,那么势必要求主体意向、建筑作品、社会影响协调一致或相得益彰。特定历史文脉语境具有统辖力量和控制作用,而建筑师和社会公众则分别起到协调与评判作用。
关中传统民居是当地居民为了获得理想的栖息环境,自觉利用当地自然、经济、技术条件,在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基础上而创造的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地域建筑。韩城党家村作为典型关中传统民居村落的代表被学界公认为民居瑰宝,其建筑在空间构成、结构布置、装饰手法等方面均有鲜明的特色(4)(图2)。对传统民居的地域特质进行分析总结,为当代地域建筑创作提供理论支持,成为当前迫切需要深入的课题。下文将结合曲江民俗商业街设计案例,探讨特定文脉语境下的建筑创作策略。
三、案例概况与其所处文脉语境
曲江民俗商业街项目基地位于曲江新区,南面与南湖遗址公园北侧隔曲江池北路相望,北邻大唐芙蓉园。两大遗址公园均为本土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先生所担纲设计的新唐风官式园林建筑,中外游人不断,无疑成为曲江区域的标志性建筑。然而在一定区域内如果将所有建筑都做成标志,标志性的意义就会丧失殆尽。因此本项目定位为体现民俗与市井民风的非标志性建筑,力求顺应城市肌理,织补城市风貌。西安属于关中地区,现存大量传统民居类建筑,其独特风格已经是公认的城市名片,这为本项目的设计提供了主导性的创作语境。
在如此一个特定文脉语境中,城市意象是清晰完整的,因此本项目的功能组织、空间形态、建筑体量、风格形式各方面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若想协调好环境主体、建筑师、社会公众的相互关系,就要求建筑师表现出必要的恭谦态度。显而易见,这种命题明确的建筑创作是相当困难的,然而只有与文脉语境保持协调一致的文化意义和延续完整的城市意象、巩固业已形成的文化场势才能体现出其价值。
四、特定文脉语境下的建筑创作策略
该项目力求打造为曲江新区的高档文化体验、休闲娱乐与购物场所。整个商业街在功能上大致分为零售商业区、民俗餐饮酒吧区、民俗文化体验区和民俗博物馆区四个板块,将富于关中风情的文化体验与物质享受整合于街区内。整个基地规划用地面积约4.37hm2,总建筑面积约1.71万m2,由南湖与芙蓉园的连接水系将基地分为东、西两个区域,两组建筑群隔河相望,以三处廊桥相连。东侧建筑群体围合形成封闭的街巷;西侧则面对河岸开敞,河岸美景尽收眼底(图3)。在创作过程中,我们明确提出要注重保护和体现特定文脉语境的整体性,不仅要保护语境中的建筑等物质遗产,同时还要注意保留其中的非物质遗产和文化积淀。物质遗产是非物质遗产的存在基础,非物质遗产是物质遗产的灵魂,两者互为因果地存在。如果失去了当地居民传承的聚居方式、产业形势和生活习俗,便丧失了原真性的传统文化生气,其结果不是冷冰冰的传统建筑博物馆,就是一个闹哄哄的仿古观园。为此在创作过程中,我们提出如下三个策略(图4~图7)。
1. 规划布局:延续传统民居风貌肌理
传统民居聚落的整体风貌往往是人们基于当地地域环境和生活方式创造并逐渐形成的。由点发展为线、由线发展为面的综合的聚落空间呈现给世人独特神韵。因而在地域建筑的创作过程中,首先要对地域传统风貌的形成有全盘的理解,尊重其所处环境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将其融合到建筑创作构思中。延续传统民居风貌并不是照搬传统民居的布局方式与建筑体系,而是通过对建筑体量、密度的控制,维持其空间比例尺度关系,保留其整体空间轮廓形象,并将各种传统民俗艺术活动吸纳到整体规划布局的设计中,形成富于文化内涵和精神取向的特色风貌体系。曲江民俗商业街的总体规划便以此为出发点,采用传统街巷式的内向型布局方式,将整个建筑群体划分为场所、街巷、院落、单体四个空间层次,彼此联系紧密、过渡舒缓。规划通过线性的街巷将一个个院落和建筑单体串联起来,严格控制沿街建筑的高度,以保持曲江地区平缓开阔的整体空间格局,并在街巷的几个重要节点处形成开阔的场所空间。通过一系列场所空间的围合,利用不同属性空间的划分将各种功能模块化处理,以线性空间梳理整体空间关系,完善交通流线组织。
2. 建筑风格:重构传统民居的建筑意象
民居以其建筑实体来体现其价值可视性(包括单体、群体空间及环境空间的综合体),所以建筑形式才是根本性的(5)。形式重构是继承传统的建筑单体设计常用的手法之一。建筑是由各种不同意义的符号构成的物质形态,它通过历史积淀而成的形式向人们传达建筑的精神内涵,反映出一定社会形态对物质世界的主观影响。这种形式的隐喻是指人们通过对建筑造型和空间的处理,表达出对传统哲学、历史文化和风俗传统的认知。
在继承传统的建筑创作中,如果形式重构的手法运用恰当,可以使人们从建筑中获得对历史文脉与传统文化内涵的丰富联想。一般的重构手法是通过对传统建筑元素(如材料、质感、构造方式等)加以解析、提炼、移植、抽象,在保持与本体符号、元素“神合”的前提下,将其以现代建筑的表达方式融合到新建筑中。
商业街入口处的会所设计着意刻画关中传统民居朴素的文脉与苍古的意境,挖掘和提炼出传统建筑文化及建筑符号的形式元素,将其融汇于现代建筑中,形成新的秩序。
中国传统建筑引人注目的还包括其屋顶的多样形式。在商业街的建筑单体设计中,也大量采用了关中传统民居中最常见的屋面形式—双坡和单坡屋顶,两厦单坡,山墙临街,并结合两种屋顶形式的特色,创造出与传统建筑屋顶神似而又富于现代特色的组合形式,使建筑群体展现出变化丰富而又和谐统一的群落天际线,进一步实现了传统民居建筑意象的重构。
3. 景观环境:展现民风民俗
商业街的创作结合场、街、院等不同空间层次设置了大量的景观与环境空间,在商业业态定位的基础上,不仅满足游人视觉感官体验,而且作为开展各种民俗活动的场所,如民俗工艺品制作展示、饮食文化展示以及传统演艺等。
除了规模较大的场所景观,细节设计中也体现了传统文化内涵。如在街巷空间的设置中,将传统装饰纹样的图案融合于地面铺装与标识牌的设计之中,形式特色与传统美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人们对地域特色的理解。古老与现代、粗犷与精细,在这个空间内融合,既寓意了传统的延续,更引发关于时间和空间的遐想,使身处其中的人们在欣赏精致的现代工艺的同时品味传统空间的古典意韵。
五、结语
通过对课题的研究,并结合实践项目的创作,笔者尝试梳理出特定文脉语境下的建筑创作的以下原则:第一,要尊重文脉语境中所有起主导作用的元素,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切忌喧宾夺主;第二,要维护整体区域的风貌特色,不要以求新、求奇为目的,做到恭敬谦让;第三,在追求建筑文脉意义的同时应兼顾建筑的功能,盲目地追求建筑符号表现、象征意义和商业效果而不顾功能经济的合理性是不可取的,只有反映建筑的真实内容,意义丰富的象征形象才真正有效并充满活力;最后,要以发展的眼光,充分利用新材料、新技术,积极营造传统文脉与现代建筑的共生机制,同时激发文脉语境的生存活力。
参考文献
[1]吴良镛.广义建筑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21
[2]单德启.中国民居.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3.12
[3]李允.华夏意匠.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18
关键词:陕西;传统建筑 ;建筑空间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安翻译学院一般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4B37)]
陕西作为中华文化发祥地之一,有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积淀。历代先民在陕西这片土地上为了生存与发展,不断适应环境、改造环境,从而建造出不同形态、不同功能的建筑,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资源。而现代,很多本土的建筑空间设计也越来越多地借鉴和引用不同类型的传统建筑元素,用以体现自身设计的地区性、历史性和文化性。
一、陕西传统建筑的类型
陕西由北至南为陕北、关中和陕南。由于自然环境与地域文化的差异,使得三个区域的传统建筑有着自身鲜明的特色。不论是从建筑的选址、选材,还是从建筑的形态与结构,亦或是建筑的细节和装饰,都有着明显的差异,但它们又各自彰显着本区域传统建筑的特性。
三秦大地经历了数千年来的历史变迁,如今保留的传统建筑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这些传统建筑分为公共型建筑和民用型建筑。而现存的建筑按照自身的功能可大致分为府邸建筑、宗教建筑、陵墓建筑、防御守卫建筑、桥梁水利建筑、园囿建筑、民居建筑等,其中属宗教建筑、陵墓建筑、防御守卫建筑以及民居建筑较为多见。
二、陕西传统建筑的特征
(一)建筑的选址与空间布局
因陕西地型南北走向较长,加上自然气候的不同,使得传统建筑的选址也就不同。陕北地区气候干燥少雨,建筑多选在背山面水,负阴抱阳之地。关中素有八百里秦川之美誉,建筑的选址多在地势平坦、易建之地。而陕南地势复杂多变,水资源丰富,且自然灾害较多,因此多选在地势较高、不易受自然灾害侵扰的位置。
陕西传统建筑的空间布局多为四面围合式的布局形态,这与我国其他区域的传统建筑的布局形式相同,只在空间开敞与进深上有着自身的特点。陕北地区雨水少、气候干燥,宽敞的院落空间就成为建筑空间布局的一大特色;关中的院落建筑进深较长、宽度较窄,就形成了高墙窄院的特色;陕南地区雨水充沛,为了遮风避雨,当地的院落空间相对较小,加上屋顶出檐的深远,就形成了建筑屋顶相连、四水归堂的特点,再配上高低起伏的封火上墙,形成了陕南独有的建筑特征。
(二)建筑的形态与结构
陕西传统建筑与我国多数传统建筑的形态和结构较为一致。建筑多采用围合式布局的形式,院内建筑沿中轴线左右对称而置。建筑分为屋顶、屋身、台基三部分。屋顶除了陕北窑洞建筑的屋顶外,多为硬山顶,并有其他屋顶形式;其次,屋顶多为坡屋顶,而关中地区民居建筑两侧的厢房多采用单面坡的形式。建筑屋身均由门窗、结构与围合的墙面构成。建筑的台基多为石块砌成。一些较大的建筑,会修建等级较高的台基。陕西传统建筑的结构多以木架结构支撑整个建筑,陕北、关中传统建筑多为抬梁式结构,陕南则兼有抬梁式和穿斗式结构。而一些较为宏大的建筑,会在柱与梁间修筑斗拱,来支撑房屋重量。斗拱精巧的构造,美观的造型更好地展现了传统建筑的构架美。除结构外,围合建筑空间的墙面则多为夯土墙、青砖墙和石块墙。
(三)建筑装饰艺术特征
陕西传统建筑类型较多,其自身建筑的建造方式与建筑形态各不相同,加上各地区自然环境与地域文化的影响,传统建筑的装饰也就类型多样、变化丰富。陕西传统建筑的装饰艺术体现在屋顶、屋身和台基上,且多以石雕、木雕、砖雕予以体现。
屋顶除了青瓦覆盖外,会在屋顶中间设各种题材的脊饰,屋顶两侧多为吻兽。在屋檐的檐口处,最前端的一排与瓦相连的为瓦当与滴水,表面多以祥瑞纹样为主,部分地区上有做回纹锦、斜纹锦和花草边纹饰的。
屋身的装饰多体现在建筑的墙面、墀头、影壁、梁架与门窗上,且多为砖雕和木雕装饰。墙面会在砌筑时注重材料的排列方式,或刻以纹样,或用彩绘来进行装饰。而墀头、影壁则多设有吉祥寓意的花草纹样、瑞兽和人物砖雕。因建筑自身形态和建筑用料等方面的影响,陕西传统建筑中属关中地区的木雕艺术最为精致,其雕刻的内容丰富,造型细致精美,还较好地呈现了不同的寓意。
传统建筑的坚实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台基,而台基上用于支撑建筑结构的柱础与院门、宅门入口处的石师、门枕石就成为了建筑台基的装饰,也是石雕艺术体现最多的部位。陕西三地的石雕多有不同,陕北多为砂岩雕刻而成的石雕,风格粗狂、浑厚;关中和陕南传统建筑多为青石石雕,其中关中石雕较为精细,题材丰富多变;陕南石雕则更是体现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总的来看,陕西传统建筑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发展,体现着各自不同的建筑、文化与艺术的特点。而丰富多样的传统建筑也印证了陕西地域文化与建筑艺术的多元化。
三、陕西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空间设计中的
应用现状
在多元文化交融、发展的当下,各类建筑空间设计风格并存,也各自展现着设计的个性与特点。借鉴传统元素的设计也成为当下设计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且传统文化与建筑元素也成为现代空间设计中“取之不尽”的宝库。而陕西传统建筑元素也较为广泛地应用于本土的各类建筑空间设计中,不论是对整体建筑风格、还是建筑细部或装饰艺术的应用,都体现着传统建筑与现代设计的共融。比如,关中随处可见的仿唐建筑、陕北窑洞形态的建筑、陕南马头墙坡屋顶式的建筑等,均体现了现代设计者对传统建筑文化与建筑元素的重视。
然而,就本土设计而言,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也存在着自身的局限和不足:其一,设计者缺乏对传统文化与建筑元素的运用,加之部分设计师受西方和现代设计思潮的影响,设计中缺少本土文化与建筑元素的体现;其二,设计不够尊重客观,缺乏对传统建筑设计的深入研究和思考,只是盲目复制和借鉴。
如今,虽然越来越多的本土设计者认识到传统文化与传统建筑的重要性,想方设法地将传统建筑元素应用在设计中,却出现了盲目的照搬,或是不合理的嫁接,使得设计既不能体现传统建筑元素的精髓,也未能体现设计者设计的主题,从而造成了传统建筑元素使用上的不当,设计作品也就缺乏特色。
四、陕西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空间设计中的
应用建议
陕西传统建筑是本土传统文化与建筑艺术的体现。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不仅应尊重本土传统文化和传统建筑,还应该将传统文化、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设计相融合、相适应。下文就陕西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合理应用提出一些个人观点:
(一)加强陕西传统建筑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在现代社会与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要将陕西传统文化与建筑元素很好地应用于现代建筑空间设计中,就应该更好地保护好各地现有的传统建筑,并且将传统文化与传统建筑艺术不断地进行传承和发展。
(二)深入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与传统建筑的知识
只有深入了解和学习陕西各地区传统文化、民风民俗以及当地传统建筑艺术特点,才能了解到陕西各地传统文化、传统建筑的精髓,也才能在现代建筑空间设计中将传统建筑元素予以合理应用。
(三)合理提取和重构传统文化与建筑元素
避免直接抄袭、盲目复制和应用,可使本土传统文化与建筑元素更加广泛和合理地应用在现代建筑空间设计中,也避免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设计过于生硬的结合。
(四)陕西传统建筑元素的应用应符合设计的功能性、审美性要求
对于传统建筑元素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空间设计的现状,只有借鉴、提取、应用与设计功能、设计风格相适应的传统建筑元素,才能避免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设计的不合理,使其相和谐,相统一。
五、结语
陕西传统建筑历史发展悠久,它不仅继承了我国传统建筑的特点与品质,也体现着陕西人的智慧与勤劳。而对于本土现代建筑空间设计的发展,应将陕西传统建筑元素合理应用于其中,使传统建筑文化与建筑元素得以传承和发展,也使现代建筑空间设计的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因此,设计者不但要重视传统文化与传统建筑知识的学习,更应不断创新与突破,从而使陕西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空间设计得到更好地融合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琰君.陕西关中传统民居建筑与居住民俗文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杨玉乾.论在建筑装饰工如何嵌入我国传统建筑装饰元素[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1).
[3]毛晓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4,(22).
作者单位:
【陕西传统医学】推荐阅读:
二中-陕西05-31
陕西劳务员试卷10-02
陕西省高考试卷07-10
陕西选调生考试真题06-11
陕西法院司法鉴定平台06-17
陕西省产科质量标准07-16
陕西公务员面试成绩07-20
陕西省保险高管试题07-24
陕西矿产勘探实施方案09-17
历年陕西英语中考试题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