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概况

2024-10-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概况(推荐9篇)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概况 篇1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从建国后开始,伴随着制度变迁发生了重大波折。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以市场需求机制为基本特征,农业机械作为商品进入了流通领域,个体农民拥有和经营的农机数量迅猛增长,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注入了活力。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标志。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退化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农民私人为投资主体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快速推动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研究表明,土地经营规模、农民收入、农业机械价格水平、农业劳动力转移、政策变化等因素对农业机械化产生重要影响,农业机械化代表着先进的农业生产力,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农业机械化发展必然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农业机械行业市场监测及前景预测报告

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从建国后开始,伴随着制度变迁发生了重大波折。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以市场需求机制为基本特征,农业机械作为商品进入了流通领域,个体农民拥有和经营的农机数量迅猛增长,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注入了活力。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仍存在着生产结构不合理、生产规模小、技术落后等问题。因此农产品无论从价格上还是从品质上,相对发达国家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加入WTO 后,国家要降低农产品进出口关税,国外质量好、价格低的农产品会对我国农产品形成强有力的冲击,我国农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必须抓住加入WTO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机遇,实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农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其他产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业的发展。因此,农业波动将对人民生活、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不利的影响。

农业是具有食品保障、原料供给、就业增收和生态保护等多重功能的基础产业。长期以来,中国政府积极致力于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但是,受务农人口众多、农户土地规模较小和农民收入较低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一直不高,很多农田作业环节还必须依靠人力、畜力完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农业机械化事业也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机械装备总量持续增加。(2)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3)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效益稳步增长。(4)农业机械化技术创新与示范推广力度加大。

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国家重视农机化的发展,对发展农业机械化、增强技术支撑和营造社会氛围都非常有利。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概况 篇2

一、 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我国的农机化早期受着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制约, 发展较为缓慢。1980年后, 国家对土地政策进行了重大改革, 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1983年后, 农业机械的生产和销售取消了计划经济下的调拨配给制度并开始市场化运行, 农机具生产厂家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增加, 农业机械按照使用性能的要求品种越来越丰富, 产品性能也不断提高, 大中小型、高中低档的各类农机应有尽有, 国家的购机补贴政策也不断刺激着农民的购买欲。

传统农业一般是以人力、畜力、手工作业为主, 从春天开始翻整地、播种、间苗、追肥、除草、一直到收获归仓及秸秆清理, 一个壮年劳动力要付出大量体力和时间。一垧地 (15亩) 一人劳动大约需要耗时45天, 而各个环节采用农机操作总用工量不超过8天。以收获玉米为例, 如果是人力每垧地一人需耗时12天, 如果采用联合收割机只需要3 h。由此可见, 农业机械代替人力、畜力从事农业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降低了劳动强度, 同时农业机械也在增加农民收入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很多农民购机后除了自家的生产、生活使用外还将农机用于提供作业服务收取服务费, 也有一些农民农忙后将运输机械用于拉货跑运输, 农业机械已不仅仅局限于从事农业生产。

二、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应切合实际因地制宜

我国地域辽阔, 各地区气候、地势、作物分布情况有很大不同, 因而农机的使用也就存在着差异。单凭地势上来讲, 平原地区因地块大而平展比较适合大中型农业机械的使用, 如:五铧犁、旋耕机、大型镇压机具、四行播种机、多行除草剂喷洒机以及大型联合收割机等。而山区、半山区由于地块小而不规则, 有些地块有坡度及运输作业不便等原因, 农业生产机械的使用就会以中小型为主。

三、农机化的迅猛发展改变了原有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以梨树县为例, 以前基本都是每家每户自种自收, 现在由于大部分地区地块集中且地形平展适宜于大型机械化作业, 农机和农具拥有者几乎承揽了农作物从种植到收获的全部流程, 而非农机拥有者只需提供各个阶段所需的种子、化肥、农药及一定的佣金就可以毫不费力地完成全部生产活动。这样农机拥有者因此而受益, 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而其他农民则可从事其他职业以增加收入, 促成双赢的局面, 有效的形成了增产增收的局面。

四、 现阶段影响农业机械使用因素

1.农业机械的质量还有待于提高, 设计细节方面还有待于加强和改进。

以玉米联合收割机为例, 它的收获速度很快, 收获一垧地一般不超过3 h, 但是对于倒伏和植株参差不齐地块收净率不尽人意, 丢穗情况大约为每垧地100~200 kg。

2.价格因素。

国家的购机补贴政策刺激了农民对农业机械的购买欲, 大型机械购置量增大, 提高了新型农机具的存量水平, 而补贴政策促成平原地区对小型机械的重复购买, 低水平重复投资的现象已经出现, 这一点和农机化的健康发展相悖。

3.农民人均耕地面积的多少及文化水平的高低对农机使用有一定的影响。

土地分散经营不利于养机户对整块地进行农机作业, 具体表现为不能与该地每一户地块拥有者达成作业协议因而无法进行大面积作业。农民的文化水平也决定了购机者对机具的使用和养护是否正确合理以延长机具使用寿命。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之我见 篇3

关键词: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S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5-0145-1

一、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现阶段我国的传统农业正在向现代化农业发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国际竞争日益加剧,而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农产品的质量和价格优势都有很大的提高。我国现阶段农业机械化发展,是在以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为中心任务,坚持稳定求发展的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已经具备了以国家农业机械化推广机构为主体的发展体系,并且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业机械存量增长,整体的机械化水平得到的提高;第二、农业机械化的工业较为发达,有很强的自主创新能力;第三、农业机械化的科研、教学等方面都很先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氛围良好;第四、保障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法律法规较为完善,如与农业机械有关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行政许可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等。

二、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不足

第一、由于地区的科技、经济和环境等情况不一,导致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不平衡。

第二、由于农业机械的规格不全、质量和性能不稳定,不能充分满足农民对机械的要求。

第三、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农业机械化产业没有形成产业化结构。

第四、机械生产厂家缺乏市场意识和创新意识,农业机械售后服务不足。

第五、农业机械的科研单位及生产厂家的资金都较为紧缺,国家资金扶持力度不够。

三、结论与建议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新技术、新成果的产生与转化,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同时也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然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国家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在有完善、成熟的法律进行规范下,以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为中心稳定发展。从以人为本出发,整合我国的地区经济,加大对农业机械发展的资金投入,使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在现有的基础上得到更高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童志强.对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搞好农机推广的思考[J].中国农机化,2006,(04).

[2]杨华.浅谈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工作的方法和技巧[J].贵州农机化,2007,(05).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概况 篇4

近年来,循环经济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中一种新型的资源利用模式与理念,正越来越被接受和认可。现代传统农业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浪费等问题有待于运用循环经济原理与方法来解决。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能够显著缓解农业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对于破解我国农村土地矛盾尖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不足问题有明显推动作用。

根据农业循环经济的“3R”原则:

减量化(Reduce)原则要求减少农业投入,从而直接降低成本。目前我国农业普遍存在农药、化肥等投入偏多的情况,导致环境污染、土壤功能弱化、农产品易受污染等负面影响,因此农业循环经济要求在保证不降低产出的情况下,通过提高效率来相对减少投入量。

再利用(Reuse)原则要求对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通过对农业生产与加工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将废弃物污染转化为资源,不仅可降低污染,而且提高了资源附加值。

再循环(Recycle)原则要求对可再生资源进行反复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尽量少产生废弃物,少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和方法,可为今后的农业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对于循环农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评价某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的方法(流程)1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基本内容

在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减少废物的产生与排放量,加大对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农业生产系统的产出量,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双赢”是循环经济型农业的总体目标。因此,对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可以结合农业生产的行为以及相应的结果来考察,据此建立一个BPEIR概念模型,即行为-压力-效果-冲击-反应模型(图1)。因为区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存在一个循环总量,而且该循环总量大小取决于系统外的投入以及系统内的消费量。如果对于一个区域系统投入加大,消费量减少,则循环总量会增大,对于系统产生的压力增加,从而会造成系统内各组分向不利的方向发展,比如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使用过多,促使其有效利用量下降,则会带来土壤退化、作物产量下降等负效果。负效应集聚对系统的冲击,促使人们通过各种措施减少系统的循环总量,减小系统的循环压力,比如农业中种植模式的改变、废弃物资源化等措施,均为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效率,减少对于系统的投入;反之,如果对于区域系统投入减小,消费增加,说明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则系统内循环总量减少,压力减小,使系统各组分良性发展。因此,从农业生产行为以及产生的效果出发,考虑系统的输入端、过程、输出端来进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

1.1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技术路线

评价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农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农业循环经济系统进行综合评价。通过综合评价,反映某一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整体情况;二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障碍因素诊断,具体是通过因子贡献度、指标偏离度和障碍度3个指标来进行分析诊断,找出制约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促进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信息(图2)。

1.2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依据循环经济的“3R” 原则,即以“ 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 为内容的行为原则,并根据研究区域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认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必须兼顾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以及核心技术指标,全面准确地反映农业系统输入、输出终端和运行过程的复杂内容。因此,为选取有效的评价指标,本文根据图1中BPEIR模型以及特尔菲法,对众多因子进行分析,筛选出20个参评因子构成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主要涉及四方面内容: 一是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标,该类指标主要用来反映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即系统输出终端的效果。其中,采用农机总动力与农林牧渔商品率作为反映农业产业化基础条件以及农业产业化效益的指标; 二是资源减量投入指标,该类指标用来揭示区域农业生产系统投入端的现状;三是资源循环利用评价指标,用来体现农业生产过程中对于系统内资源循环利用的程度; 四是资源环境安全评价指标,反映农业发展中对于生态环境和资源安全的影响。

1.3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指标的权重是指在相同目标的约束下,各指标间的重要性关系 "#$。因此,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权值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主要采取层次分析法(AHP)对评价指标赋以权重(表1)

研究区域实证分析 2.1评价指标的标准化

从以上选取的指标中可以得知,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指标性质各不相同,数据之间缺乏一定的可比性。为使各指标具有可比性,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参照值标准化法主要适用于评价指标与参照值之间相互关联且有所区别的情形。具体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应用有两种类型:

一是正作用指标。该类指标值越大,所反映的循环状况越好;

二是负作用指标。该类指标值越小,越有利于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针对这两种类型,指标标准化处理的公式如下:

Xij为某一指标的原始值,Xi为具体研究对象某一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第i指标原始值。

2.2综合评价结果计算

由于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复杂性与层次性,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一项指标均需从不同层次与侧面反映农业循环发展的状况。因此,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是一项综合性评价,采用加权函数法进行计算,即

式中,Xi为各单项指标的标准化值;Wi为与各指标相对应的权重;S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综合水平得分。

2.3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诊断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是对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现状的考察,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找出阻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有的放矢地对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行为与政策的相应调整,从而有效地减少系统投入、提高系统产出,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统一的目标。具体方法是采用“因子贡献度”、“指标偏离度”、“障碍度”3个指标来进行分析诊断。

3做出结论并提出具体政策建议

下面就分别以2000~2009 年甘肃省、1991 ~ 2005 年黑龙江省、1990~2008 年吉林省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为例具体分析

甘肃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结果

2000-2009 年甘肃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态和质量,在总体上呈现出不断图3 2000-2009 年甘肃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结果

提升的趋势,2009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值是 2000年的 2.76倍,年均提升速率为11.95%(图3)。分类指标评价结果比较分析

2000~2009年甘肃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准则层中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数、资源循环利用指数和生态环境安全指数评价值,均高于2000年的水平,资源减量化评价指数值从2004开始才高于2000年的水平,按照各项分类指标评价指数值年均提升速度的高低来排序,依次为资源循环利用指标(21.63%)、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标(7.27%)、资源减量减量化指标(2.21%)、资源环境安全指标(1.61%)。说明2000~2009年资源循环利用因素对甘肃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提升的拉动作用较强,经济与社会发展因素的推动作用也较为明显,而资源减量化和资源环境安全因素的作用非常有限,是限制甘肃农业循环经济进

图4 2000-2009 年甘肃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分类指标评价结果

一步发展的主要约束条件。3 分类指标的约束度判断

为了进一步判断各分类指标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约束程度的大小,将单项指标的约束度进行加总,得到各分类指标的约束程度的度大小。从图7可以看出,2008年影响甘肃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集中在资源减量化因素,其约束度为57.03%,然后依次是资源环境安全因素(20.06%)、资源循环利用因素(17.12%)、经济与社会发展因素(5.79%),说明甘肃通过控制农业资源投入减轻农业循环系统压力的任务还很艰巨,未来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在提高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效率的同时还要格外关注生态环境问题。

图5 2008年甘肃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各分类指标的约束度

4政策建议

①在优化资源减量投入的前提下,提高资源循环再利用的效率,特别是要在加大科研投入强度和提升科技支撑能力的基础上,研究探索和示范推广环境友好技术和废弃物资源无害化处理技术

②构建和完善科技支撑体系,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方式尽快向包容性增长转变主攻方向为:加强以农产品加工为载体的环保型产业间循环链接技术和农业产后剩余资源及废弃物多功能化循环利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

③研究和推广应用农业洁净生产技术。主攻方向为:研究和推广以科学施肥技术、高效农药综合防治技术、农膜高效利用和回收循环利用技术为主的无公害生产技术,并加强生物农药、优质复合肥、基因技术等替代物质的开发和应用技术研究

④开发和推广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主攻方向为:研究开发农业废弃物资 源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先进适用技术,示范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和农业技术体系,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降低能耗

⑤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长效运行机制

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1.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1991—2004年,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逐渐向前发展。2004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数是1991年评价指数的1.37倍。依据图2和中国经济发展的五年规划的时间发展顺序,可将1991—2004年黑龙江省循环农业发展进程大致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八五”期间(1991—1995年):起步发展阶段,该阶段循环农业发展评价指数在[0.87,0.95]内波动,发展状态呈现上升趋势,上升速率比较缓慢。第二阶段“九五”期间(1996—2000年):平稳发展阶段。该阶段

图6 1991—2004年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结果

循环农业发展指数在[0.96,1.04]内波动。虽然该阶段黑龙江省循环农业发展总体水平高于第一阶段,但该阶段也明显表现出平稳趋势。第三阶段“十五”期间(2001—2004年):提升发展阶段。该阶段黑龙江省循环农业发展处于一种相对较快发展的状态,其综合评价指数主要分布在1.04左右。其中,2004年出现黑龙江省循环农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数的最高值(1.194)2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分类比较

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效益较高,产出水平提高幅度最大,对整个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起较强的拉动作用;农业生产的投入方面,在“八五”期间发展逐年下降,对农业整体发展起制约作用,但在“十五”期间,情况有所好转,资源的减量化投入日益贯彻到农业生产中;在资源的利用环节,总的有效利用效率

图7 1992—2005年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各分类指标评价指数

不高,循环利用的水平低,1995年后逐年下降,对整个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起 阻碍作用;生态效应方面,其发展水平低于或等于农业总体发展水平,但仍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

1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综合评价

图8 1990-2008年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综合评价图

(1)1990—1996年停滞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各年份的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数均低于1990年,综合评价指数平均为4.18,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处于低水平波动阶段。该阶段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注重粮食产量,依靠高投入、高消耗获得高产出,以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为主,忽视农业资源在生产过程中的节约和循环利用。

(2)1997—2002年缓慢波动上升阶段。这一阶段循环农业指数小幅升高。除了2000和2001年受自然灾害影响以外,综合评价值均高于1990年,综合指数平均为4.77。国家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视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积极推进生态农业模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上升态势

(3)2003—2008年快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农业循环经济指数快速升高,年均指数为7.01。随着国家重视“三农”问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并明确提出发展循环农业,将发展循环农业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吉林省作为国家农业大省是这一政策的主要受益地区。农民在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支持鼓励下,提高了循环利用意识,重视利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废弃物综合利用、相关产业链接、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等农业技术。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得到快速提高。

2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分类指标评价

图9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分类指标评价指数

依据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分类指标评价结果,2008年吉林省经济社会产出指数、资源循环利用指数、资源环境安全指数均高于1990年。1990年以来资源减量化指数不断下降,单位面积上物质量增加,循环系统内消费能力下降,导致循环农业系统内循环总量增加,促使系统内压力加大,对系统的负面影响增强。资源循环利用指数变动与经济社会产出指数变化趋势相似,2002年以后经济社会产出指数和资源循环利用指数迅速提高,说明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系统开始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资源投入,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和循环使用率,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高。吉林省经济社会产出与资源循环利用是相互促进的关系。2003年以来,随着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农业产出提高,农民开始更加关注农业资源减量投入和循环利用。

3障碍性因素分析

根据农业循环经济障碍因素诊断计算得到,2008年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障碍性因素依次为人均沼气量、农用柴油使用强度、农民人均纯收入、农药使用强度、农村用量强度、单位面积农业产值、化肥有效利用水平、农膜使用强度、单位畜禽产品率和农机动力产值。尤其是人均沼气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和柴油使用强度是成为制约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重要因素。因此,提高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首先要提高农村户用沼气建设质量和数量,充分发挥沼气在循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减少购买性外部资源的投入,降低化石能源消耗。从分类指标上看,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障碍主要集中在资源减量化、资源循环利用和经济社会产出指标。说明长期以来吉林省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物质要素投入过多,而系统内消费能力没有提高,导致投入的物质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系统内循环总量增加,制约着吉林身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因此,当前吉林省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如何提高资源投入的水平,在同等产出情况下降低单位面积上的物质投入,从而达到高效利用资源的目标,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有效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4结论及政策建议

(1)减少农业生产外购性物质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资源减量投入是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一限制因素。因此,按照农业循环经济原理,减少和优化对化石能源消耗结构,解决滥施和偏施化肥、农药的现象,以及地膜回收不力等问题。

(2)建立农牧结合循环生产模式,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循环水平。农业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是制约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二限制因素。因此,吉林省应建立适宜的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与模式,尤其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和农业高新技术,促使资源得到高效利用。

(3)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水平低,农业经济发展滞后是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另一限制因素。今后,吉林省应当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资本、技术、信息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产业带动、村企互动、投资推动、科技驱动、服务拉动、外向牵动等不同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4)建立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鼓励机制。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政府需要规范引导农业经营主体的行为,激发他们参与农业循环经济的积极性。

中国铁路物流发展概况 篇5

基于铁路货运组织改革的现实需要和社会物流体系的迫切期待,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己成为铁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而铁路现代物流中心是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突破口和基点。系统梳理与回顾铁路物流中心形成与发展历程,不仅有助于发现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而且有助于把握其发展的趋势与特征,从而推动铁路货运的科学发展,促进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的高效运行。

(一)铁路物流中心的含义

铁路现代物流中心是在国内外现代物流业迅猛发展、铁路生产力布局不断调整、运输能力不断释放的情况下产生的,以铁路货运场站等资源为基础,融合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和服务理念,为客户提供以铁路运输为主的全方位、一体化现代物流服务的空间场所,其既可作为铁路自身提供物流服务的场所,同时也可作为公共性物流基地吸引相关物流企业入驻共同开展物流服务的场所。铁路物流中心一般具备适度超前、功能齐全、能力强大、装备先进、辐射广泛等特点,它与传统的铁路货运场站相比,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二)我国铁路物流中心的发展历程

我国铁路物流中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以传统货运场站发展为主的萌芽起步期,二是以集装箱中心站、大型装卸车点等具有物流发展理念的节点为主的探索发展期,三是铁路物流中心布局规划方案提出标志着进入系统发展期。

1.萌芽起步期(2003年之前)

自建国以来,随着铁路网的逐渐完善,铁路货运场站也随之发展,并逐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铁路货运场站网络。进入上世纪80年代,公路运输迅速发展,铁路运量出现了下滑态势,铁道部重点进行了零担运输集中化改革,“七五”期间停办了2000多个车站的零担业务,全路大部分区段取消了沿途零担列车;“八五”期间又重点进行了整车集中化运输的理论分析和局部试点工作,整顿了加冰冷藏车办理站和危险货物办理站;在理论研究和部分路局试点的基础上,铁道部从1996年开始在全路推行货运业务集中化,要求停办日均装卸车数在1车以下的565个车站的货运业务,将平均站间距延长到14公里,1997年停办日均装卸车在3车以下的1042个车站的货运业务,到“九五”末封闭日均装卸车数小于5车的车站货运业务,将平均站间距延长到22公里左右,货运营业站保留2500个左右[ ]。

在货运业务集中化办理、关闭小型货运场站的同时,铁路货场自身也在不断加强服务水平的提升,以实现增运增收,更好地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上世纪八十年代,部分铁路局结合多元经营发展实际开始尝试修建用于企业开展铁路延伸服务的经营基地;九十年代后,铁路多元经营系统为有效缓解铁路货场能力不足的问题,开始大规模建设适应经营需要的自有货场,但普遍规模较小、设施简单。与此同时,铁道部推出多份规范性文件,积极鼓励货运场站拓展服务功能,强调车务段和二等以上货运站要以货场中的相关部门为基础,成立货运营销机构[ ];鼓励发展货场办市场,以形成新的物流集散地,盘活存量资产,有效吸引货源[ ]。

上世纪末,“现代物流”一词在中国大陆掀起了一片热潮,2001年原国家经贸委联合铁道部、交通部等六部委下发了《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铁路系统逐渐认识到物流对于提高运作效率、降低运作成本等方面的巨大作用,这为铁路物流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较好的思想基础。

总的来说,这一阶段的发展以传统货运场站为主、多经物流基地为辅,在公路运输迅速崛起的背景下,形成了优化既有货运场站布局、拓展货场服务功能的发展特色,但并未形成自上而下、具有全局指导性的统一布局优化方案,拓展服务功能多从提升自身收益的角度出发,“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尚未形成。

2.探索发展期(2003年~2010年)

200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联合铁道部研究提出了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并于2004年1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2003年3月国家发改委批复“全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总体规划方案”(计基础[2003]36号),明确了全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建设方案,提出规划建设上海、昆明、哈尔滨、广州、兰州、乌鲁木齐、天津、青岛、北京、沈阳、成都、重庆、西安、郑州、武汉、大连、宁波、深圳等18个集装箱中心站,以及40个左右靠近省会城市、大型港口和主要内陆口岸的集装箱专办站。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具有综合物流和多式联运的各项功能,如仓储、拆拼箱、加工、包装、配送、商贸、信息处理等,是以铁路集装箱服务为主导的综合物流基地,是铁路物流中心的重要表现形式。

2003年12月,铁道部正式组建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中铁特货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这标志着铁路专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开始了新的探索,对于铁路物流中心发展融入现代物流理念,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在此之后,由三大专业运输公司主导,建设了一批具有典型物流运作特色的行包行邮基地、商品车物流作业基地和专办站。

这一阶段,传统货运场站业务集中化工作继续推进。2003年以来,一些运量较小的货运站已经被逐渐整合,努力实现铁路货运“集中受理、优化装车”,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和管理效率。至2006年,5万吨以下的货运站已减少到925个,平均每100公里营业里程上的小型货运站个数由2001年的2.56个下降为1.26个,小型货运站在路网上的密度减少了大约50%,货车周转时间由2001年的5.08天缩减到4.92天,铁路货运效率有了显著提升[ ]。铁路货运场站的布局调整向着集中化、大型化方向发展,此举适应了现代运输物流的基本需求,符合铁路物流中心的总体发展方向,并已取得较为明显的成绩。

2006年全路运输工作会议提出“两整合、一建设”,即整合零担业务、整合运量小的货运站,建设战略装车点(后称为大型装车点),进一步推进货运场站布局优化调整。同年,铁道部发布《关于结合“两整合、一建设”工作大力促进多元经营发展的通知》,开始大力推进以大型装车点为重点的物流节点建设,鼓励开展运贸、代理、仓储、流通加工、配送等物流服务。大型装车点是为保障大宗货物运输、缓解货运场站能力不足而兴起建设的。它以稳定的货源条件为基础,要求大宗物资货源量达到日均1列以上、单一品类年运量达到150万吨以上,并配有智能化的装载系统,具有大容量的仓储能力,以及高效率、规模化的作业方法,成为铁路物流中心的又一重要表现形式。至2010年底,全路已经建成大型装车点近710个,这些装车点的货物发送量约占全路货物发送量的40%以上。

2006年《铁路“十一五”发展规划》指出加快落实“集装箱物流中心”建设规划,这是铁路系统的规范性指导文件中首次出现“物流中心”专业名称,表明铁路系统已正式接受“物流中心”的理念并加以推广。同年,由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等五方股东共同组成了中铁联合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主要负责承担18个铁路集装箱物流中心的建设和运营,现已建成运营9个,分别为上海、昆明、重庆、成都、郑州、大连、青岛、武汉、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初步形成了铁路集装箱运输节点网络。

2006~2008年,铁道部科技司、运输局联合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等单位成立项目组,针对“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建设发展规划、发展时机和发展模式”开展了系统研究,提出了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功能结构体系、空间布局宏观规划方案、建设发展模式和运营管理模式等系列研究结论与成果,受到了路内外的广泛关注。2007年,铁道部在青藏铁路建成通车的基础上启动了西藏那曲物流中心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工作;2008年厦门前场特大型货场按照现代物流中心的理念开始了前期市场分析和可研设计。自此,不同铁路局针对货运场站转型升级、多经物流基地,专业运输公司针对行邮行包基地、集装箱物流中心、商品车作业基地等各种形态的物流中心展开了较为广泛的探索实践。

在这一阶段中,铁路物流中心的表现形式不断丰富,三大专业运输公司构建了一批具有现代物流发展理念的物流节点,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特点。但受经营体制的影响,不同经营主体所规划建设的不同物流节点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合作,重复建设、资源利用不足等现象开始出现,如何规范引导既有节点向着合理化、可持续方向发展成为摆在铁路系统面前的重要问题。

3.系统发展期(2011~)

2011年,铁道部在前期研究与探索的基础上,制定并发布了《铁路“十二五”物流发展规划》(铁运[2011]69号,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了我国铁路物流中心布局方案,要求“十二五”期间在规划的全国性42个铁路物流节点城市、区域性98个铁路物流节点城市,建设80个左右一级铁路综合物流中心、160个左右二级铁路综合物流中心、300个左右专业型铁路物流中心。《规划》对于铁路物流中心的发展途径也给予了明确的说明:“新建货运场站和铁路物流企业经营基地均应按照物流中心要求进行规划建设,既有货运场站和铁路物流企业经营基地应逐步向物流中心转型,以推进信息化、改善铁路线路、装卸机械、堆场仓库、场内道路和拓展现代物流服务功能为重点进行改扩建;对于受各方面因素制约、发展空间不大的货场,采取关、停、并、转等措施进行优化整合。”《规划》既指明了铁路货场向现代物流中心转型的发展方向,又为各铁路局开展铁路物流中心选址规划提供了可遵循的宏观布局依据。2012年以来,各铁路局和专业运输公司针对铁路物流中心的设计、建设与运营服务等后续重点工作展开了系统性的实践。

二、我国铁路物流中心的发展现状

近两年,随着我国铁路系统在铁路建设中引入了现代物流理念,逐步建设了一批有别于传统货运场站的物流节点,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铁路物流中心规划建设工作扎实推进

根据《铁路“十二五”物流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全国、区域、地区三级物流中心布局方案,各铁路局铁路物流中心选址规划与建设工作稳步推进,铁路物流节点网络进一步完善。目前主要有如下两种做法。

南宁、昆明、兰州等铁路局分别对管内铁路物流中心进行了分级分类规划.铁路物流中心分级分类规划是铁路物流中心规划与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对铁路物流中心进一步建设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有利于我国铁路物流中心规划建设及后续运营的快速推进与实施。

(二)铁路物流中心功能和设施设备配置初步规范

为进一步推进铁路货运场站向物流中心转型,适应物流市场的需要,铁道部运输局在上海铁路局、成都铁路局出台的铁路货场、专用线货运设备、设施建设相关指导意见的基础上,联合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典型铁路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资储运协会等有关单位和专家学者,积极推进铁路物流中心功能和设施设备配置等相关指导性文件的起草论证工作。至2013年3月,先后发布了《铁路标准化货场管理办法》、《铁路运输装卸机械发展政策措施》、《关于加强铁路货运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铁路货运标识暂行技术规范》、《关于加强铁路货运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铁路货运标识暂行技术规范》、《铁路货运场站功能和设施设备配置指导意见》等文件,对铁路物流中心设计与建设发展提供了较好的规范指导。

其中,《铁路货运场站功能和设施设备配置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铁路物流中心基本功能、增值功能以及辅助功能的具体内容,从选址要求、功能设置、功能区划分与平面布置、货运物流设施设备、信息化等方面对铁路物流中心的平面布局规划与设计建设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基于提高货物门到门运输联运中转和全程物流节点服务效率的理念,在有机吸纳铁道部计划司、建设司、工程鉴定中心的意见建议基础上,文件详细制定了铁路物流中心内仓库宽度、面积,站台宽度、高度以及道路硬度等重要设计建设参数。这对铁路系统建设铁路物流中心、推进铁路货运场站转型升级正在发挥着重要指导作用。目前,新的《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铁路站场客货运设备设计规范规范》正在原铁道部建设司的主持下研究修订。

(三)信息化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近年来,铁路货运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货运管理和客户服务水平也相应提升。铁路货运场站陆续应用了视频采集、条码、RFID、手持终端等物流信息技术设备;车站综合管理系统、车号识别系统、列车预确报系统、运输调度信息系统、铁路办公信息系统不断完善,增强了铁路物流在准时性、货物追踪、车辆识别、信息提取和查询等方面的技术保障,为优化作业流程、提高货运与物流作业组织效率和服务及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铁路口岸站推广应用了口岸信息平台,实现了与海关、质检部门的信息交换。

2012年9月20日,铁路货运电子商务平台在全路范围内投入使用,基本实现了货运需求网上受理,同时为客户提供了业务办理、运力资源公示、信息查询等多样化服务,使铁路运力更加公开、公平地服务于客户。铁路货运电子商务平台的全面推进改变了传统铁路货运场站的生产作业和经营管理方式,实现了铁路货物的装卸、运输组织一体化管理,适应了现代物流的市场需求,有力地推动了铁路传统货运场站向物流中心的转型升级。

(四)营销及全程物流服务理念迅速推广

为适应货运组织改革的需要,实现从以大宗货物为主的货物运输向全方位物流承运转变、从按计划组织运输的生产模式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生产经营模式转变[ ],各路局积极引入现代营销理念,制定并实施货运营销组织方案。截至2013年5月31日,北京局、上海局、济南局等13个铁路局已经成立铁路货运营销中心,哈尔滨铁路局与广铁集团分别成立了货运营销部和货运营销处。通过简化手续、拓宽渠道、敞开收货,取消了货运计划申报、请求车、承认车等繁杂手续,有力地促进了客户在铁路物流中心中接受到最直接、最简便、最快捷的服务。

同时,铁路系统大力发展全程物流,整合运输与物流服务资源,快速构建“门到门”运输体系,推动铁路物流中心延伸功能,在现有装卸、仓储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上门取货装车、送货到门卸车、短途运输等服务领域,搭建“门到门”接取送达网络,推动铁路货运加快向现代物流转型。

三、我国铁路物流中心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铁路物流中心经过多年的发展,努力转变发展方式、积极转变发展观念,挖掘物流资源、拓展服务功能,逐渐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但面对改革的新形势,还面临着服务功能不完备、营销意识较薄弱、技术装备水平较低等问题。

(一)基础设施能力不足,服务功能有待完善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中心区空间急剧扩张,许多传统铁路货运场站和线路被包围于城市中心,如北京铁路枢纽内的和平里站位于二环路内、广安门站位于二环路和三环路之间,逐渐被居民区、商业区包围,使得货运场站转型升级为铁路物流中心的发展空间严重受限,面临急迫的外迁需要。此外,与当前铁路大规模路网建设相比,铁路物流中心建设速度则相对缓慢,尚未形成良好的铁路点线协调能力,甚至影响了百千战略中准时制列车的开行,急需加快落实《铁路“十二五”物流发展规划》的铁路物流中心布局方案。铁路物流中心的服务功能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当前铁路货运场站的服务功能仍具有明显的传统货运服务特色,依然以货运基本功能为主,缺少仓储、配送、流通加工、包装等多样化的物流增值服务,与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理念要求的服务功能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难以适应当前市场从“少批次、大批量、长周期”向“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及时性”转变的物流服务要求。

(二)经营范围亟待拓展

目前,铁路货场的经营范围受到限制,不能经营仓储、加工、包装等现代物流服务,与“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2003年,铁道部出台的《铁道部关于规范铁路货运营业行为的若干规定》(简称“八不准”),规定了“不准要求货主通过延伸服务或运输代理办理货物运输”等八项禁令。“八不准”的提出杜绝了当时存在的利用铁路运能谋取私利的行为,一些铁路人员间接或直接通过手中紧缺的计划数强制要求货主进行货运延伸服务的手段被禁止。从规范铁路服务行为、树立铁路良好服务形象的角度出发,“八不准”在当时具有较强的必要性和针对性,且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物流市场需求逐渐向包装、加工、“门到门”全程物流等多种延伸服务拓展。同时,随着我国铁路路网的大规模建设,铁路运能得到逐步提升,铁路运输计划的供需状况也将随着运能的提升发生变化,争取更大的服务市场、吸引更多的货源将逐渐成为铁路货运场站经营管理的重要目标,铁路货运场站运营管理的内容也需逐渐向延伸性物流服务发展,而“八不准”的有些内容无疑与此新形势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

另外,我国铁路货运、行包、装卸、货代等部门仍处于分散经营状态,组织机构多、管理层次多,路局、站段各部门实体之间条块分割,致使整个物流供应链中各环节脱节。由此造成运营管理工作中的信息流不畅,整体协作性差,加大了货运作业成本,从而影响了铁路货运与物流集约化经营优势的发挥和铁路物流服务的拓展与运营。

(三)技术装备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铁路物流中心虽然已经装备了相当数量的专业技术装备,但物流技术装备的应用规模和现代化水平仍有待提高。具体表现在技术装备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和配合不力三个方面。

首先,作为现代物流高效搬运和装载工具的托盘没有在铁路物流中心广泛应用和推广,龙门吊、正面吊等大型机械化装卸工具在铁路各物流节点装备的数量也不足,相当数量的货运场站仍以人力装卸为主,不仅装卸效率不高,而且安全保障不足。其次,铁路物流节点内存在很多超期服役、技术状态不良的设备,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先进装备的应用仍然不足[ ]。第三,各种设施设备相互衔接配合不力问题在铁路物流中心中表现明显,例如,由于站台、各类货车车底板高度不尽相同,且缺乏托盘等搬运工具的配合,致使多数叉车作业衔接不畅,影响了效率。

四、我国铁路物流中心的发展趋势

2013年6月15日,中国铁路总公司正式实施货运组织改革,将推动铁路货运全面走向市场,从而实现货运物流一体化发展。在改革货运受理方式、大力发展铁路“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的形势与要求下,铁路物流中心的发展将朝着建设合理化、功能多样化、装备现代化、办理便利化、服务全程化等方向进一步发展。

(一)物流中心建设将向合理化方向发展

为贯彻落实《铁路物流“十二五”发展规划》中铁路物流中心的布局方案,各路局必将加大对既有货运场站的改造提升,以信息化和拓展现代物流服务功能为重点,重新审视、调整铁路货场的定位、布局、分工和功能设置,更新货场设计理念,加快建成一批现代化的铁路物流中心。同时,跨局协调机制的建立又将大力推进全国铁路物流中心的联合发展,提高铁路物流中心综合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快铁路物流网络资源集聚,促进铁路物流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为符合综合运输体系建设要求和现代物流发展需要,加快货运组织改革进程,全面提升铁路全程物流服务能力,各铁路局将会加强铁路物流中心与相关基础设施的有效衔接,加快建设联运中转设施,大力发展海铁联运、公铁联运等为主的多式联运,增强各种运输方式物流设施的衔接和配套,促进完善综合运输网络布局,从而提高物流资源使用效率和物流整体运行效率。

(二)服务功能将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面对客户全程物流服务需求,铁路物流中心将强化运送、装卸、包装、仓储、配送、信息管理等功能的供应链管理与衔接,并且对物流运输实行功能系统化、组织一体化的综合管理,最大程度地为顾客提供全过程、综合性、高质量的增值服务,从而满足顾客多方面的需求。同时,铁路物流中心将积极拓展新的服务范围和经营项目,不断提高铁路货运经营层次和利润水平,将铁路货运从原来的交通运输节点转变为内涵更广、层次更高的物流网络节点。

按照《铁路货运场站功能和设施设备配置的知道意见》(铁运[2013]57号)的要求,铁路物流中心在巩固完善货物到发、中转、装卸搬运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必将拓展仓储、堆存、配送、联运、包装、流通加工、金融物流等增值功能,积极探索自营、外包、联盟的发展模式,以确保中心所承担的货物交付任务能以最合理的方式、尽可能小的成本来完成;除此之外,完善工商税务、银行、海关等配套功能,以方便物流中心核心功能的实现,以吸引更多的客户,产生经济与物流活动集聚效应。

(三)技术装备将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传统货运场站转型升级为铁路物流中心,必将带动铁路传统货运设备的改造升级,陈旧落后、超期服役、技术状态不良的设备将加快淘汰。叉车、龙门吊、正面吊、堆垛起重机、旋转式起重机、超偏载检测装置、动态轨道衡等大型先进机械的投入力度也会不断增强;在拥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铁路物流中心,有望加速建设和改造一批立筒仓、预冷设施和立体仓库等现代物流设施,从而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电子汽车衡、自动分拣设备、堆垛起重机、叉车、托盘等多种现代物流设备也有望配备齐全;无线射频识别、煤炭专用抑尘设备等低能耗、轻污染的高新技术装备亦将广泛应用。

(四)业务办理将向便利化方向发展

当前中国铁路总公司所实施的货运组织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便是改革货运受理方式,做到“简化手续、拓宽渠道、敞开受理、随到随办”,给客户提供最直接、最方便、最快捷的服务。而传统的铁路货运站基本作业包括受理、验收、制票、承运、装车、整理换装、货票交接、卸车、货物交付和搬出等,托运人要按照铁路规定完成其他多项工作,如进货、取货、货物包装、货车或集装箱的施封及特殊货物作业等。在改革的推动下,铁路物流中心的业务受理必将发生重大变革,从繁琐的现场办理到电子商务下的“我要发货”一键受理,业务受理进一步向便利化方向发展;而铁路物流中心内相关管理系统通过与12306有效连接,可实现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增加客户满意度;同时,作业内容和服务方式将由客户决定,货物发送前由铁路物流中心负责取货、仓储,途中作业由铁路物流中心组织开展以铁路运输为主的多式联运服务,货物到达后由铁路物流中心组织货物的分拣、配送等作业,在整个过程中还需要按照客户要求提供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多种物流增值服务。

(五)全程物流服务能力将会显著提升

全程物流服务需要铁路运输企业深入客户供应链,结合客户产销节奏设计服务内容。按照货运组织改革的要求,全程物流要重点突破“站到门”“门到站”的运输配送阶段,因此,承担末端配送的铁路物流中心将会改变过去基于运力配置运输资源的经营理念,深入分析客户的需求,全面利用运输、仓储以及社会物流资源,为客户提供便利、高效、不易被替代的全程物流服务。同时,铁路物流中心的网络化经营优势将会日益明显,积极对接全国性、网络化的大型制造、商贸等企业,承担其他物流企业难以实现的全程物流业务,展开深入联动,灵活采用整合手段进一步提升铁路物流中心网络的广度和服务能力,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全程物流服务的网络分析、开发等方案解决能力,灵活应对不同客户对全程物流的需求。

中国古代侦查活动发展概况 篇6

侦查学的萌芽是一个漫长的时期,是侦查活动从无到有,进而发展、完善的时期,是为侦查学的诞生创造条件、奠定基础的时期。所以,要学好侦查学总论这门课程,我们就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古代侦查活动的发展。

中国是东方古老文明的发源地,其侦查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共产主义制度崩溃的最后岁月。那么纵观整个中国古代史,我们可以把侦查活动分为初具雏形时期即中国奴隶社会的侦查和缓慢推进时期即中国封建社会的侦查。但无论是哪个历史阶段,从总体而言,中国古代侦查被包含于司法、行政、军事体系中,而未能有独立形态的侦查职权机构出现。

中国奴隶社会的侦查初具雏形,它作为一项国家职能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必然出现的。夏代,刑起于兵,兵刑同制,掌管军事和司法的官吏统称为“士”、“司寇”、“廷尉”,其职能就包含了刑侦。到了商周两朝,负有侦查之责的官吏有“司寇”、“正史”、“蒙士”等,特别是西周时期在周王之下设专理刑狱的“司寇”,“司寇”之下设“士狮”、“士”,它们为侦查权的主要拥有者。在春秋时代,各国的官吏设置并不统一,具有侦查之责的官吏有“司稽”、“禁暴士”、“禁杀戮”、“司隶”等等,它们分别有不同的职责分工。

在奴隶社会中,由于受到低下的生产力和社会制度的限制,侦查没有获得蓬勃发展的空间,侦查制度还十分简朴,侦查方法还带有原始社会中已存在的那种简单的、粗陋的特点,浸染着浓厚的“天罚神判”色彩和原始的公正理念。比如说通过神示来判断案件事实,通过沸水审、滚油审的方式来查明事实。不过,这一时期的侦查还是跳出了原始社会中完全依靠神示、占卜来作出决定的框架,摸索出了自己的刑事侦查方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突破。尤其是西周,它在审讯方面有着杰出的成就,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狱讼不席”,即审讯时,要求当事人都必须到庭,坐席对质的制度;第二,“听狱之两辞”,审讯时重口供,且不排除其它有意义的人证、物证、书证;第三,“五听”,最杰出的成就就是把朴素心理学的知识运用到侦查中,即“以五听狱讼,求民情”。这些侦查方法证明了我国侦查较早地在崇拜神的同时对人的威力的认同,体现了华夏文明中蕴含的人本主义,这些因素潜在的影响了后世侦查领域中礼治观念和人道理念。

随着铁器和农耕的使用,社会生产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中国较早地进入到封建社会的发展阶段,侦查在奴隶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得以进一步专业化。

秦汉时期,在中央集权的统一封建王朝中,形成了与当时实行的郡县制相对应的侦查职能机构。在国都中,设置“中尉”负责巡查禁备盗贼,执行拘捕等侦查行为;在地方的郡县内,分别设有“郡尉”和“县尉”来处理辖区内的侦查事宜;而县以下的区域,则设置“亭”作为治安机构,亭的最高行政长官叫做“亭长”,下设“亭父”专事追捕盗贼的工作。秦末时,刘邦就曾作泗水亭长,负责维护辖区内的治安和盗匪追捕工作。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侦查高度军事化的时期。战争频仍,国家的军事职能得到空前强化,社会秩序的维持和侦查工作往往交给军事长官来负责。唐宋时期,随着封建制度的逐步成熟,侦察机构在整体上形成了多重并列体系和分工合作的格局。唐朝的左右金吾卫是专门执掌京师治安的两大中央机构,负责捕盗侦查。宋代时期,在全国设有两套具有侦查职能的机构,一套是朝廷委派到地方追捕的机构体系-巡检司,其职责是维护农村、城市、河上、海上、驿道以及边境地区的

社会治安,其主要任务是巡逻、捕盗、缉私和消防;另一套系统则是县尉司系统,由县尉主管,负责辖区内捕捉盗贼。

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代,具有侦查职能的国家机构极为庞杂,并开始出现了专门化地趋势。明朝仅负责京师的犯罪侦查职能的就是锦衣卫、五城兵马司和皇帝随时委派的官员;各地方官吏都有捕盗的刑事司法职能,府州设有专职捕盗官员“捕盗通判”、“捕盗同知”,在郡县中,“判官”和“捕盗主簿”专司侦查工作。其中,明代的特务机关锦衣卫、东厂、西厂、内行厂也都具有特种侦查机关的性质,合称为“厂卫”,它们直属于皇帝,可以侦查、逮捕和预审。清朝时期,中央设有刑部督捕司、内务府负责管辖负责侦查的番役;京师的侦查工作由步军统领衙门和五城兵马司负责,五城兵马司又被划作十坊,各坊设有“司坊”负责本坊的捕盗和治安工作,“司坊”下又设置了“捕役”专责在所辖地区捕盗。地方各省设有五城察院、按察使司、巡检等负责犯罪侦查事宜。在鸦片战争爆发后的清末,这种侦查格局划分才被打破。

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侦查方法也在历史的沉积中缓慢积累,形成了曾经世界领先的侦查体制。

在秦朝,它的侦查成就集中体现在审讯和勘验两个方面:在审讯上,提出了细析详查得真情为上、刑讯逼供为下的审讯原则,三步骤的审讯程式和迂回包抄、分析矛盾的审讯策略;在勘验方面,重视现场勘验和法医鉴定,并对此作出详细的笔录。在秦朝的基础上,汉代对侦查的手段进行了丰富,产生了多种秘密侦查方法,并将其广泛用于侦查实践的侦查方面。例如秘密侦查方法的产生,“以侯侦探,使用罪犯”,即用秘密警察来侦查犯罪动向,同时在打击犯罪集团的首领、惯犯中,对于罪行轻微而愿意改过者,便暂缓追究,责令其立功自赎。例如“以罪犯对付犯罪”的侦破方法,再例如建立犯罪情报资料档案,专门记载与社会治安有关的情况。到了唐朝,法律首次明确规定了勘验鉴定的责任问题,这是勘验方法的一次飞跃。而要说勘验鉴定制度最为完备的时期,我们不得不提宋朝,宋代的刑事检验制度是当时世界上最完善的,这主要体现在宋代三大刑侦著作中,即《疑狱集》、《折狱龟鉴》、《棠阴比事》。同时世界上第一部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也产生在这一时期,《洗冤集录》是一部比较系统的总结尸体检验的法医学著作,它系统地阐述了法医学的尸体检验方法和检查所见。其作者宋慈认为,办案人员到达现场后,应当先询问了解事件发生的粗细经过,然后再行勘验,也就是强调现场访问在司法办案中的作用。最后到了明清两代,司法官员们经查访而公判狱讼的案例屡见不鲜,而且随着办案经验的积累,查访的方式也日益多样化、策略化,既有派员走访,又有亲自调查;既有明查,又有暗访。

总而言之,中国封建社会的侦查方法在勘验现场、调查访问、缉捕人犯、侦查询问、侦查实验、秘密侦查等发面都得到了运用提高,这是两千多年来侦查经验积累的结果,是刑事司法人员在前人的经验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侦查破案、决狱断案的侦查时间,形成的世代相传的一系列的侦查方法。

侦查学1005

张爽

学号31

翟飞

学号26 丁玉松

学号02 阮利辉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概况 篇7

一、南方地区农业机械化展成效显著, 但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仍然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深入实施, 开辟我国南方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黄金十年, 农机装备总量及农机工业都实现了持续的高速增长,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农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显著增强。但是受地理条件、耕作制度和种植规模等因素的影响, 南方地区农业机械化还刚刚步入中级阶段, 南方地区仍然是我国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中的一块短板, 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仍然低于全国农业机械化平均水平, 尤其是北方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已迈入高级阶段, 南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

二、全面推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 重点在南方、难点也在南方。

全面推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 南方地区能否实现全面机械化是关键。如果没有南方农业机械化发展, 就没有全面推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础;没有南方农业机械化全面发展, 就没有我国农业机械化全面健康发展。当前, 我国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突破了60%, 农业生产方式已经实现由人畜力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 农业机械化正处在向高级阶段迈进的关键时期, 但我们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还是不全面、不平衡的, 即使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迈入了高级阶段, 也是如此, 因为这主要表现在南方地区农业机械发展。南方地区农业机械发展水平较低, 大部分作物机械化技术处于改进熟化或示范推广阶段, 目前, 南方地区水稻水稻插秧水平未超过20%,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近19 个百分点;蔬菜瓜果、薯类、甘蔗、麻类、烟叶等还缺乏适用农机具;同时, 农业机械化基础设施落后, 公共服务能力不足。在“十三五”期间, 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实现更有质量、更有效益、更加均衡、更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加快打造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升级版, 重点和难点均在南方地区。

三、农业机械化发展投入应向南方地区倾斜, 支持南方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实现后发赶超。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概况 篇8

基于运行特点,可以将通用及小型运输航空公司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A类:仅按照CCAR-91运行的公司,主要从事航空作业;

B类:仅按照CCAR-135运行的公司,主要从事小型运输,包括通勤和商务包机;

C类:A+B混合运行;

D类:按照CCAR-91部运行,依据CCAR-141部训练的飞行学校;

E类:同时具有CCAR-91、CCAR-135和CCAR-141运行的公司。

经统计,截至2014年12月31日,除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救捞局、校飞中心等单位外,我国共有164家实际在运行的通用及小型运输航空公司,其中,A类119家(同比新增35家,恢复运行1家,暂停4家,转成C类6家,转成D类2家,净增24家),B类9家(同比新增4家,转为C类8家,净增-4家),C类23家(净增12家,均由A、B类企业转化而来),D类12家(净增2家,均由A类转化而来),E类;仅中国飞龙通航1家,保持不变;从业飞行人员2191名(含中国籍飞行员2043人,外籍飞行员148人),其中,航线照534人,商照1404人,飞行教员253人;航空器1174架,其中飞机805架,直升机354架,飞艇1具,运动类飞行器14架。

总体上看,我国通航及小型运输企业数量及飞行员人数增长速度迅猛,增长率达到30%左右,但航空器增长速度偏慢,增长率仅为12%,略显不匹配。全行业平均每家企业拥有的飞行员数量为13.4人,同比略微上升,拥有的航空器数量为7.2架,同比下降,人机比平均约为1.9,同比略有回升。

分类来看,A类企业主要从事工农业作业,企业数量众多,投资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但个体规模较小,平均每家企业拥有的飞行员数量仅为7.0人,拥有的航空器数量为5.1架,这两个指标均比2013年有下降的趋势,人机比平均约为1.4,比2013年略有回升。

B类企业主要从事通勤和包机业务,2014年,该类企业数量有所下降,原因在于很多B类企业2014年成功转型为C类企业,走向了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与A类企业一样,B类企业的实力也不强,平均每家企业拥有的飞行员数量为10.4人,拥有的航空器数量为3.8架,人机比平均约为2.8。

C类企业主要是从A类或B类企业转化而来,或以A类主营业务为主,或以B类主营业务为主,这类企业数量2014年增长迅猛,翻了1.5倍多。总体来看,C类企业实力较强,平均每家企业拥有的飞行员数量为37.3人,拥有的航空器数量为10.1架,人机比平均约为3.7,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D类企业数量2014年略有增长,均由A类企业转化而来,平均每家企业拥有的飞行员数量为21.1人,拥有的航空器数量为20.6架,人机比平均约为1.0。

E类企业仅飞龙通航一家,2014年发展势头总体不错。

从地区角度看,2014年,西南地区通航企业总数增长较快,增长率达到了50%左右,新疆地区没有增长,其他地区增长速度相当,均在27%左右。其中,西南地区的A类企业数量增长速度最快,中南地区的B、C类企业数量增长速度最快。

分类来看,A类企业仍然集中在中南、华东、华北地区,这三个地区的A类企业数量占比分别达到25%、21%、16%,总占比达到60%左右。B、C类企业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企业总数占比接近50%。D类企业依然集中在华东,中南地区。

从业务角度分析,我国通用航空企业现有的运行种类主要包括农林喷洒、旋翼机外载荷、训练飞行、空中游览、航空器代管业务等。小型运输类航空公司现有的运行种类主要包括通勤和包机等。从2013-2014年的数据看,从事训练飞行和农林喷洒的企业仍占主流,两者总数占比达到50%;从事空中游览和包机的企业有后来居上的趋势,2014年的增长率分别达到43%和42%;而航空器代管企业,尤其是小型航空器代管企业的数量2014年发生了锐减,跌幅接近60%。

按照CCAR-91部K章分类,航空器代管业务分为两种。一种是小型航空器代管,主要用于作业飞行;另一种是大型航空器代管,主要用于私用远途飞行。目前我国从事航空器代管业务的公司19家,其中从事小型航空器代管业务的7家,从事大型航空器代管业务的11家,两者兼有的1家。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统计数据仅包含商业类企业数据,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救捞局、校飞中心等单位数据单独统计,具体见表5。

中国人寿普惠保险业务发展概况 篇9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国有大型金融保险企业,始终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责无旁贷的时代使命。近些年来,通过积极拓展以小额人身保险为代表的普惠保险业务,大力探索提高农村和城镇低收入群体风险保障水平、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路径,促进了我国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的协调发展,为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发展历程及主要特点

2008年6月,中国保监会下发《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工作方案》,同年9月中国人寿在全行业率先启动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小额人身保险是一种保费少、保额低,专门针对低收入人群最迫切的疾病、死亡和残疾等特定风险提供的一种综合保障服务。小额保险关注民生,着重解决好低收入群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六年来,中国人寿小额保险的承保人数增长了近20倍,占全行业的80%以上,被社会各界赞誉为“小险种,大领域;小产品,大市场;小业务,大文章”,为普惠制保险在我国的深度覆盖及持续推广,做出了一定贡献。

1、覆盖人群逐步扩大。从2008年小额保险试点启动至2013年,公司累计为超过1.2亿人次的低收入者提供了20449亿元的保险保障,小额保险覆盖人数占全国农村人口的比例,从2008年的0.35%上升到2013年的7.5%。2014年6月底,小额保险新增承保人数5442 万人,同比增长65%,占全国乡村人口的8.5%(数据来源《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乡村人口64222万人),成为我国发展小额保险业的生力军。

2、服务领域深入农村和城镇。2012年7月保监会下发《全面推广小额人身保险方案》,小额保险服务对象从农村地区的农民扩展至城镇地区的低保人群、优抚对象和进城务工农民,标志着小额保险结束试点、进入全面推广阶段。中国人寿响应号召,新开发6款城镇小额保险产品,并在江苏南通、北京房山、浙江温州等地,为城镇失独家庭、低保人群和农民工提供小额保险保障。小额保险在统筹城乡发展、完善社保体系、提高保障水平、辅助社会管理等方面的优势逐渐显现。

二、主要做法

1、量身打造契合低收入人群需求的特色产品。中国人寿紧密结合低收入群体的现实情况和投保需求,坚持自主创新,在产品、服务、销售模式和管理等方面开展了多种有价值的创新活动,破解了小额保险在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许多难题,在“降低成本、让利与民”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促进了小额保险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人寿的小额保险产品紧紧围绕低收入群体现实需求,突出强调了低收入人群对小额保险的可获得性,使低收入人群买得起、买得到自己需要和满意的保险,逐步改变了低收入群体保险供给和保险需求整体失衡的现状。目前,小额专属产品已达23款,产品具有保障性、惠民性、通俗性的鲜明特点。

一是扶贫小额保险。2011年5月,中国人寿与国务院扶贫办合作,在四川旺苍启动了“扶贫小额保险”试点。试点项目以村级扶贫资金互助社为平台,为互助社员提供小额保障。试点成果逐年扩大,已覆盖旺苍县70%以上的农村可保人口和90%以上的互助社社员。目前,已推广至河南、宁夏、重庆、贵州等省。

二是城镇小额保险。具体有江苏南通优抚对象小额保险、北京房山低保人群小额保险、浙江温州农民工小额保险等城镇小额保险创新项目。三是小额全家福保险(一张保单保全家)。2011年12月,中国人寿与四川资阳市政府联合启动“户户有保险,人人有保障”活动。2012-2013年小额全家福在四川、河北、宁夏等8个省区推广初显成效。

四是农牧民小额保险。2012年10月,中国人寿在西藏林芝启动了专门为农牧民开发的小额保险专项产品,意在为林芝地区农牧民提供了意外伤残、意外身故等风险保障。

2、创新销售模式,让低收人人群买得起。低收入人群大部分居住偏远分散,金融服务渗透程度低,小额保险价格便宜、件均保费低、销售和服务成本相对高,如何将小额保险以低成本、可持续的形式传递给低收入人群是小额保险发展的核心问题。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中国人寿小额保险从实践中总结了各具特色的多种销售模式,包括“全村统保”、“联合互动”、“小型团单”、“扶贫小额保险”、“小额全家福”等,这些销售模式的运用基本达到了覆盖面大、成本较低、保障适度、宣传有力的效果,初步实现了“保本微利”经营,为小额保险可持续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3、优化小额保险服务,让低收入人群买得放心。提供就近服务和符合低收入人群实际的贴心服务,让低收入人群买得放心。在承保环节,中国人寿制定并实行简化的承保流程,并针对小额保险设计了专门的投保单证,简易明晰,便于参保低收入人群理解。在理赔方面,为小额保险开通了快速理赔绿色通道。

4、区域小额保险发展各具特色,起到了良好示范效应。广西国寿与民政部门合作,为31.56万户城镇低保家庭和优抚对象提供小额保险保障。湖北国寿开展“五个一”理赔服务暖心工程,即“送上一个花篮、燃放一挂鞭炮、凭吊一篇祭文、表达一腔慰问、预付一份理赔款”,受到城乡低收入人群好评。山东、江苏国寿通过深化与老龄办、农工办、残联等单位合作,迅速提高小额保险覆盖面。四川国寿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商业运作、循序渐进”原则,注重以服务赢得政府和广大老百姓的口碑。

三、发挥的作用

小额保险为群众赢得实惠、为政府赢得民心、为公司赢得品牌,实现了互惠合作的“三赢”。

1、群众受惠。中国人寿通过开展小额保险试点,较好地解决了过去存在的低收入人群“买不到保险、买不起保险、不相信保险”等问题。农民群众把小额保险与“新农合”并称为惠农利民的“双保险”,例如山西运城夏县西山头村副村长杨国平谈到“小额保险最大的好处,就是保费低廉、保障较高”。参加扶贫小额保险试点的四川旺苍锦旗村村民感慨“少抽一包烟,就能买到全家一年的平安,巴适得很!”。浙江温州外来务工人员把小额保险称为“乡镇新居民的保护伞”,出租司机谈到:“过去从来没有想到,花几十块钱就能买到非常适合我们农民工的保险”。

2、政府放心。小额保险能够帮助低收入群体规避风险,帮助政府解决贫困和社会稳定的问题。小额保险多年来为政府排忧解难,政府对小额保险的态度从怀疑到迟疑再到积极支持,小额保险被逐步纳入政府惠农工程、民心工程,获得了政府在政策保障、财政支持、考核督导等方面的大力扶持。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农村小额保险”八字方针。2011年,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发改委将“发展小额扶贫保险”,列入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中。四川、湖北等地方政府也纷纷下文支持小额保险发展,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一体联动的局面。2012年“两会”期间,小额保险成为湖北荆门市委书记王玲代表的会议提案。党的“十八大”以后,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小额保险日益受到肯定和重视。

3、社会赞誉。通过小额保险这个半公益平台,中国人寿得到了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等多方面肯定。中组部将国寿推广小额保险的做法列入领导干部培训教材;“农村小额保险开拓与管理项目”被中国企业家联合会评选为第十六届全国企业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自2008年小额保险启动试点以来,央视新闻联播多次进行报道,包括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流传媒在内的中央级新闻单位以及地方媒体,发稿数百篇进行跟踪报道。“十八大”期间,《人民日报》专门刊登了“小额保险有大能量”的文章,指出小额保险做出了“国际金融扶贫的中国样本”。2013年1月《人民日报》内参以《小额扶贫保险产生良好社会效应》、《小保单助力农民生活保障水平提升》为题作专题报道。7月13日《人民日报》要闻版《四十元为贫困户兜底撑腰》重点介绍了扶贫小额保险。

4、国际影响。国寿小额保险“本土化经营+国际化视野”的发展道路,被保监会评价为“超越了自我、超越了国界”。2011年“小额保险中国人寿案例”登上哈佛商学院MBA和EMBA讲堂的中国保险行业首家案例。中国人寿多次参与中国小额保险国别研究专家举办的研讨会,组织专家到国寿基层公司实地调研,并提供中国人寿发展小额保险业务的典型经验。公司参加了第6届和第9届小额保险国际研讨会,赢得了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IAIS)、国际扶贫协调小组(CGAP)、世界银行、国际劳工组织等机构的高度赞许。

四、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问题

1、可持续发展问题需加以重视。近年来小额保险实现了跨越发展,但后台服务与政策支持等问题逐步显现,影响了业务可持续发展。一是监管政策的可持续问题,城镇化进程全面提速为小额保险监管带来了新课题;二是政府支持的可持续问题,地方政府对小额保险业务一般进行2-3年的政策及财务支持,后续扶持逐渐弱化;三是前后台的沟通与协调问题。小额保险覆盖人群的继续扩大,给承保和理赔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服务质量和服务品质面临巨大压力。

2、边远落后地区市场需加大扶持。边远落后地区低收入群体迫切需要小额保险保障,但小额保险业务启动以来发展缓慢。不少地区对小额保险存在思想误区和认识上的顾虑,同时经济落后、金融网点少等现状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小额保险业务推广初期销售成本高,参保人群的覆盖面难以扩大。

3、城镇小额保险市场需加强培育。城镇小额保险业务涉及面广、组织协调要求高,缺乏减免监管费等相应政策支持。据2014年上半年统计数据,低保、优抚、进城务工人员人数分别约为2277万人、853万人、1.58亿人,虽然三类人群小额保险业务都已开展了积极探索,但覆盖率远远低于农村小额保险市场水平。因此,城镇小额保险市场还需加强培育,探索真正适合城镇特点的营销模式。

(二)思考和建议

小额保险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应有贡献。今后仍将继续服务“三农”及城镇低收入群体,盼望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

一是希望协调解决在城镇销售的小额保险业务免于征收监管费问题。

二是建议小额保险业务享受与一年期以上健康保险同样的税收减免政策,有效降低销售成本,为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的小额保险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三是希望争取中央文件支持,将小额保险与农业保险一样列入服务“三农”类保险险种,提高各级政府对小额保险业务的重视程度。

四是借助国务院《若干意见》及相关配套政策密集出台给寿险业带来的种种利好,把小额保险融入整个保险业“大养老、大健康”的良性循环体系,倒逼管理思维和经营模式的突破,破除旧体制和旧机制固有的弊端和障碍,进一步释放保险业的生机与活力。

上一篇:在计生系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下一篇:2024实习医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