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魏书生与民主教育有感

2024-08-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读魏书生与民主教育有感(精选11篇)

读魏书生与民主教育有感 篇1

蒋仁平

在今年春季,我阅读了《魏书生民主与教育》,我们可以先看看魏书生是怎么操作差生的。当时担任主任的他,急于想调查清楚差生语文成绩差的原因,先后和很多名差生谈话,开过几十次差生座谈会,据统计,曾经和一名最差的学生同坐听过150节课,以了解差生听课的心理。调查发现,他所接触的差生形式上不愿学习,甚至厌恶学习,但其思想深处又都盼望学习好,希望自己也能成绩好。那么,使个体求知欲逐渐窒息的原因是什么?是成绩差。成绩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习方法不当是主要原因。学习个体、学习方法、学习成绩是学习过程中互为因果关系的三个环节。优等生的学习过程是良性循环过程,即欲望强、方法得当、成绩优秀、欲望更强。差生的学习过程是恶性循环的过程,即欲望低、方法不当、成绩差、欲望更低。有的差生开始欲望不低,但由于方法不当、成绩上不去,又导致了欲望低。差生和优生的区分主要在于分数。直到今天我们很多教育工作者口头上抓素质教育,实际上还把考试分数作为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而我们面对的学生又大多数属于这种情形。教育大师魏书生面对如此的班级是不埋怨、不等待,积极的行动起来,发动学生通过民主想办法,制定科学进步的方案、落实方案、总结提升。他的勇气和做法正是我所缺失的。

除此之外,我自己制作的单元测试试卷未能体现出学生的基础差

异,学生在多次测试失败之后,自尊心受到挫伤,丧失了学习的自信心,有的人甚至完全没有了学习的欲望,产生了严重的自卑感。再加上知识缺漏、性格懦弱、气质抑郁、智力差、自学能力低下等等因素形成了一条恶性循环链条,导致后进生心灵中的希望之火渐渐熄灭。

我一直以来相信一句话:“没有哪个学生不想把学习搞好,没有哪个教师不想把学生教好。”而现实中就有学生学习不好、就有教师教不好学生。有的学生甚至是家长的心病、老师的“眼中钉”,有个别老师是不受学生欢迎、是领导头痛的“异类”。针对以上的现象,我们只有积极的思考素质教育、新课改教育该怎样与我校的实际情况结合与推进,魏书生提出的民主和科学的理念或许能给我们有益的启示。这句话对教师来说可以把它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以平等的地位和学生商量教材、教法、进度、重难点等,我们宁可把一些章节内容作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基础,让学生动脑子想事情、思考问题,做到有实际效果,也比为了进度不顾学生基础要好。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可以尽情的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通过不同的学生表达碰撞出一个可以为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逐渐改变不动脑、不发言、不思考的习惯,逐渐的把自己置于学习的主人地位。有老师也许会担心要是那样,学生的方案可能会千奇百怪,怎么办?如果是这样不正是体现了新课改吗?这时候就是体现咱们教师水平的时候了,把学生往科学的学习上引导——学习要有计划、自我督查、反思总结等,这就是教师的责任了。

回想我参加教育工作以来,我也曾经彷徨过,教师这个职业是崇

读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有感 篇2

关键词:活动 经验 地理 历史

一.活动中经验的意义

首先,要明白经验在活动中的定位与作用,就不得不先搞清楚活动的意义。所以杜威开篇便明确了活动的意义:“一个活动所具有的意义是否无止境,一切取决于我们看得见多少与活动相关的联系,并且在现实联系方面想象力的范围是无止境的。”[1]为了证明这一点,接下来杜威进一步通过知识与活动的关系揭示出了经验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意义。因而他有了这样的表述:“当知识信息进入活动中,成为活动的一个因素,为了知识本身而追求知识时,无论这种知识是作为手段还是拓宽目标和内容,都会有启发作用。直接的洞见与被告知的知识就会融汇贯通起来。”[2]杜威这样确切的话语使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我初中时代的生物课,那时肥胖的生物老师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便搬来了一个成人实体大小的人体骨骼模型,并把它放在教室最前面,并配有相应的图解说明,虽然这与上课和考试的内容关系不大,但这却引起了我们不少的兴趣,每当下课包括我在内的一些同学都会驻足观察,大家都感到这十分有趣。以至于当多年以后,初中生物课本上那些需要考试的死记硬背的名词几乎全都忘记了,而我仍然能够清楚的知道自己身体的一些骨骼的名称及相应的位置。从杜威的这一点上看,这着实切重了我国应试教育的弊病,为了就应对考试,多死记硬背,唯理论而理论,与现实生活与学生自身的经验严重脱节。

由此,杜威便得出了经验在活动中的定义:“随着把自己的所作所为在时间和空间上联系起来的能力的增强,我们的所作所为就获得了有意义的内容。因此,我们的日常经验不再是瞬间之物,它获得了永恒的实质。”[3]对于杜威的这一论述,让我想起了叔本华在他的著述《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所表述的一段话:“存在这一形态在时间上就是各个形态的先后继起,在空间上就是互为规定至于无穷的空间部分。“继起”是根据律在时间上的形态,“继起”就是时间的全部本质。”[4]这是多么天才而又直切本质的表述啊。个体经验正是在连续的活动的选后“继起”中实现了永恒的实质。在时间段上,经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虽然杜威与叔本华所表述的概念不同,但就这一点上来说,却道出了多么的异趣同工的妙处,同时也进一步地关注到了经验在时间与空间中的重要意义。而在现实的环境中,人们对这种动态的经验的重大意义的发掘总是误入歧图,这也正如印度上古的智者说:“这是摩耶,是欺骗之神的纱幔,蒙蔽着凡人的眼睛而使他们看见这样一个世界,既不能说它存在,也不能说它不存在,因为它像梦一样,像沙粒上闪烁的阳光,行人从远处看来还以为是水,像随便抛在地上的绳子一样,人们却将它看作一条蛇。”[5]

二.以经验为中介,历史与地理之间的互补关系

在阐明经验与历史、经验与地理之间的关系之前,有必要先再次厘清历史与地理的互补关系。杜威的表述是这样的:“除非‘在教育中存在一个统一的社会方向’这个观念只是一个荒谬可笑的借口,否则,作为课程的历史和地理中的绝大部分内容,就必须在发展真正的社会性和理智性的经验中发挥普遍作用。”[6]而结合现实来看,我综合大多数当下教育工作者的观点后得出事实却是:地理和历史应该作为现成的两门独立学科来教授。而在这样的事实之下,很容易发生这种情况,即学生所学习的大量内容都是与日常经验无关的东西。这样一来,日常经验也不会通过获得各方面的联系来扩充它的意义,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没有生机活力也没有真实感,因为它与目前的活动没有关系。非常不幸的是,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这种学科内容与学生经验脱节的现象是非常常普遍的。就好比历史的意义好比就是记录在书本上的某个时间点,和某句史学家的结论性的定性,然后学生需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便是原文照背下来再复写在试卷上。佛朗西斯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我国的智者也说要“以史为鉴”,但这绝不是这种以应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所能达到的。真正的教育就是要使学生知道,这些活动可以用什么方式、在什么条件下进行,并使学生尽可能的认识到这些联系。历史和地理学科内容的作用在于通过提供前后联系、背景和观点,来丰富和解放比较直接的个人生活接触面。虽然地理多强调物质方面,历史多强调社会方面,但这都只是对一个共同的主题,即人类共处生活的强调而已。

三.经验与地理(空间)的联系

“在自然界的事实与社会事件及其后果相关联的方面,地理具有教育性影响。地理的经典定义就是,地理即地球这个人类家园的纪事。”[7]杜威认为,这个定义表达出了教育现实。杜威坚信,地理原本是一个可以唤起人的想象力的主题,甚至可以唤起浪漫主义的想象,地理分享着所有奇迹和荣誉,它们与人类的冒险、旅行和探险紧密相关。但要把具体的地理学科内容与人类的重要联系表达出来,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这让我联想到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的“看风水”这一传统。大到一个国家的大型建筑工程的动工,或是房地产新楼盘的开发,小到一栋民房的修建,都或多或少会请人来“看风水”。这是否具有科学性暂且不论,却不得不承认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地理知识,如地质结构,房屋建筑的方向方位,采光性等。从这方面来说,具体的地理学科内容确实表达出了与人类的重大联系。但这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在一个更广大的空间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而不仅是為了应试的需要,把所学的地理学科知识在试卷上复述出来,这没有用,因为这些东西无法与学生生活经验与周围环境联系起来,这正如卡西尔所说的,这些都是没有经过内化的没有意义的符号,是死的东西。所以杜威便明确的表达出:“追寻他们的前进路径就是扩充心智,这种扩充心智的方法不是通过把额外的知识塞进头脑,而是通过对从前视为理所当然的东西的意义进行重塑。”[8]

四.经验与历史(时间)的联系

在这段的开头,我不得不引用杜威的话来表达,因为杜威完全表达出了我内心深处的看法。杜威说:“扼杀历史的生命活力的隔离现象,就是把历史与当前社会生活的种种模式及相关事实割裂开来。”[9]有人说,过去的事件已经过去,不再与我们相干。但谁都知道的事实却是,过去的知识是了解现在的关键。历史应对的是过去,是在过去的时间里的一种存在,而这个过去的时间里的存在却成了现在的由来。也正如列宁所说的,遗忘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当然杜威的本意并不是要我们去沉浸在一些过去的事件不能自拔,而是强调过去的历史事件不能与活生生的现在隔离,否则将失去其意义。杜威同时强调了,在生活经验的形成过程中,要真正了解智力在经验中所起的作用,除了学习历史之外没有更好的方法,因为历史会说明人类从野蛮到文明的整个进步。这也形象的解释了当人们回望过去,反省历史中的错误时,人们也开始采取更多的实际行动来展望更美好的未来。比中在二战后,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惨案中死难的国民,增强现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而我国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也正是有此用意,铭记过去,反省历史悲剧,而其结果是指向现在,指向未来的,共同维护人类和平才是最终的意义。

五.总结

“任何经验,不管第一眼看起来是多么的不起眼,通过拓展其被察觉到的各种联系的范围,都能估计出他的无限的丰富的意义。”[10]正如上文中所描述的那样,各种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向外延伸,与自然和人两方面都有关联。而地理和历史作为学校课程中的两大资源,它们的主要教育价值在于在时间与空间的双向维度上,去提供一个最直接最有趣的路径,最终让学生进入到历史和地理所讲述的广阔的世界意义中去。

参考文献

[1][2][3][6][7][8][9][10]杜威著,陶志琼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210-216

[4][5]叔本华著,石冲白译.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32-33

读魏书生有感 篇3

城关镇埝城小学:王新华

我认真读了魏书生老师撰写的《魏书生班级管理艺术》一书,了解了这位站在教育界最前线的老前辈的教育思想,感到受益匪浅。现将自己的感受浅谈如下:

书中的几句话使我感触特别深:“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班主任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播种耕耘的职业,这一职业是神圣的.愿我们以神圣的态度,在这神圣的岗位上把属于我们的那片园地管理得天晴日朗.以使我们无愧于学生,以使我们的学生无愧于生命长河中的这一段历史。”“种庄稼,首先要知道各种作物的生长发育特点,才能适时适量地施肥浇水;治病要了解每个病人的具体病情,才能对症下药;教师,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选择、确定教育的方法、措施。” 教师是阳光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下一代的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魏老师认为:班主任的工作注重的并非是要交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常言道:“态度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成败。”学习也不例外。每一个正常人都有取得优异成绩的可能,那为什么学生的成绩有高低呢,并且有的悬殊还很大?一个关键的原因就在于每个人的学习习惯的不同。魏老师一直强调:“到什么时间,干什么事。”就是告诉他的学生或者是下属,有很多事情都是要在固定的时间必须做的,所以只要每个人明白到了那个时间就自觉地做规定的事就好,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这样的习惯一旦养成,不仅当事者能提前做好准备,还减轻了管理者的负担,一举两得。所以,班主任只要教会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就会自觉地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相应任务,班主任工作就轻松了很多了。

魏书生老师强调,班主任要努力改变自我,学生应是自身的主人,是班集体、国家、社会的主人,科学管理班级要靠班级的主人们等等观念引起了我极大的共鸣。“坚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是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魏老师朴实的话语中道出了真谛。不管孩子多气人,多淘气,当他站在你面前时,你都要坚信,他的内心深处总会潜在着做你的助手。你要穿透孩子那使人生气的表情,看到他那广阔的内心。教育孩子时,力争不站在孩子的对面,而要力争站在孩子的心里,站在孩子真善美那部分思想的角度,时刻反省:我们需要怎样做?我们怎样做能更好?只有这样,孩子才会觉得你不是在训斥

他,而是在帮助他,你真是他的助手。一旦和孩子建立了这样关系,就会进入左右逢源的教育境界。

我也敬佩他主要以平等思想管理学生。在他带的班级,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每个人都有机会为集体尽责任,每个人都是集体中平等的一员。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指导和学习方法法指导,强调教书必须育人。他通过轮流教唱歌,和后进生组成互助组,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等有效方式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抗挫折能力。魏老师学校里建立了“心理辅导咨询室”,班级里也有一个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心理观察室”,在问题出现前给予警示,在出现问题时给予帮助。在这样的管理思想支配下,学生在为集体做事的过程中,不但提高了办事的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对集体的责任感。育人的大事,就在班级平时琐碎的小事中不知不觉地进行着,而且收效很大。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一般都能用自身的魅力吸引学生,用独具的慧心引导学生,用独特的方法指导学生,从而激发学生诚挚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引发学生对崇高人生目标和社会理想的追求。

读魏书生《语文教学》有感 篇4

今年暑假我有幸拜读了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所著的《语文教学》,读了这本书对我做人,育人,教学都有巨大的帮助。

魏书生老师所著的这本《语文教学》内容包括自强篇、育人篇、教书篇三个篇节。

自强篇中我感受到了魏书生老师为了自己喜爱的教育教学事业的持之以恒、自强不息与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做人的伟大人格魅力,同时也学习到了他的为人处世的良好态度。魏书生老师在如何对待别人与自己的问题上提出“多用力气改变自己”,从而使自己能够在各方面不断进步。他提出要笑对人生,并指出从以下十个方面努力提高笑的水平:

1、首先要做实事。

2、对别人要一片好心,与人为善。

3、要看到自己的长处,特别是别想自己一些无法改变的弱点。

4、要看到自身的渺小。

5、对待人生的不幸要笑。

6、做感兴趣的事情。

7、唱几支歌。

8、拖拉法。

9、冥想。

10、善于寻找欢乐等等。怎样看待困难和失败中他提出要感谢困难。他指出人都是平等的,要不断提高尊重人的能力。他的一些良好习惯也值得我们学习,每学期都写文章,持之以恒的写日记,并提出 对待工作生活中的压力要练习放松,学会放松。所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努力学习锻炼的。

育人篇中魏书生老师指出教书必须育人,至于育什么样的人,他指出:“我们应该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人。我们应该培育德智体美劳几方面都发展的人。我们应该培育有科学精神和献身精神的人。我们应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有文化的一代新人。同时。我觉得还应该培养学生从自己、从身边、从眼前、从小事做起的精神。”他指出育人寓于讲读课之中,育人寓于写日记之中,育人寓于作文之中,育人寓于课外阅读之中,将学生培育成语文学习的主人,育人重在培养良好习惯。

教书篇中魏书生老师提出了课堂教学的六个步骤: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课堂教学的这六个步骤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仔细揣摩好好运用。对于讲读课魏老师指出要少讲多读,他提出了课堂激发学生兴趣的十法:

1、组织教学。

2、设计导语。

3、设计板书。

4、注意教态。

5、说话声音变化。

6、引导想象。

7、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

8、请学生猜测教师。

9、适当用一点班级用语。

10、请学生说、读、写。他提出了引导学生画语文知识树,引导学生自学整册教材,引导学生自学一类文章,引导学生自学一篇文章等这些方法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他的许多词语,修辞教学方法都值得我们学习,他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要靠实践,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这些都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读魏书生班规班纪有感 篇5

黄兆梅

思品探究课《我的班规我做主》和《纪律是集体生活的保证》两节课,涉及到纪律内容,我让学生学习了《魏书生的班规班纪》,学生一片哗然,有的说会有这样的班规吗,有的说这是什么样的老师,学生犯了错要写2000字的说明书,那不要活啦,听了同学的反映,我才意识到,时代不同,对象不同,班规就不同,魏老师的班规适合那个时代的那个班级,魏老师的学生可是甘心乐意地去执行班规呀。

魏书生老师,辽宁盘锦人,18岁当老师,先后被评为全国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劳模、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他,身为市教育局局长没有手机,坚持每周都到学校讲课,自己照着镜子理发,不吃请也不请吃;他,嗜书如命,买书、读书,自己写书,在30多年的教书生涯中,他把教书当成享乐。

80年代,我们就学习过魏老师的事迹,印象不深。现在,有了网络,可以看到魏老师讲座视频,看了讲座,觉得魏老师平凡而非同寻常,他的博大精深不是想学就能学到的,尽管这样,我们还是可以从他的教学经验中获取有价值的方法。

魏老师有一套独特的班级管理方法,在学习上,学生能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学生自己不能解决由学习委员解决,学习委员不能解决,再请教老师,这样的学习管理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权,真正把“老师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魏老师还把“早上背起书包,来到学校,走进教室,打开教材,等着老师来上课”改成这样的说法,“早上背起书包,来到学校,走进学室,打开学材,开始学习”,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魏老师的班规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内容包罗万象,事无巨细,写入班规。班级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班规第一部分是岗位责任制,有专人管学习、管思想、管纪律、管体育卫生。管思想的是宋君,职责是,检查日记,没按时完成者,当天补完,写500字说明书;每拖一天加500字。未经本人允许,私自看人日记者写1000字说明书。管学习的王磊,负责检查作业。可定期检查,亦可抽查。未完成者,立即补上,打水一桶。管纪律的雷蕾,负责自理叫别人外号或骂人者,叫别人侮辱性外号者写2000字说明书,赞誉性外号另当别论。骂人者,写2000字说明书;王海鸥负责监督不爱护粉笔者。知乱扔粉笔头,一次写500字说明书,擦窗户一扇。管体育卫生的 吕冰,负责监督眼保健操。发现有一次睁眼者,写250字说明书。张士英负责检查是否有电子游戏厅的同学。发现认进一次,则罚其写1000字说明书,并每天早自习扫操场,连扫一周。这些条款都是学生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有可操作性。第二部分是各种常规,分一日常规,一周常规,每月常规,学期常规。这个班实行岗位责任制,所有事情责任到人,每个同学知道自己做什么,违反班规要受惩罚,写说明书。

怎样使班规发生作用?魏老师的班级管理,一靠民主,二靠科学。他说,讲民主就要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尊重学生的意愿,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当作实实在在的“人”,而不是驯服物,讲科学,就要使班规有系统性。一要建立计划系统。二要建立监督、检查系统。三要有总结反馈系统。有了这个管理系统,即使遇到魏老师外出做报告,班级的日常工作也常进行。学生执行班规是会遇到困难的,遇到困难怎么办?魏老师凭着自己的智慧帮助学生,让班规切实可行,他规定学生每天写一分钟日记,开学第一天,有个学生说,“老师,我不会写日记”,老师说,你这样写“今天几月几号,我背着书包来上学”。第二天,你写老师叫什么名字,多高个子,长什么样,脾气怎样。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学生告诉魏老师,“老师,我的日记,竟然能写到500字了”。象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听来让我受益匪浅。

读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有感 篇6

曹学均

前段时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体会到;班级纪律,要维护;班级卫生,要督促;学生做操,要到场;学生纠纷,要调解;学生成绩下降,又心急如焚„„总之,事必躬亲,忙得不可开交。虽然班级工作从表面上看似乎是“风平浪静”,也是“井然有序”,但这是用累作为交换的,并且说不定什么时候,几位捣蛋学生又会生出些是非,直搅得你焦头烂额。能否有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把这项许多人都感到又苦又累的工作,干得轻松,干得快乐,干得效果更好一些呢?在读了魏书生的《班 主任工作漫谈》一书后,我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体会一:最喜欢的话“许多事情是没办法选择的,但你可以选择态度”“笑对人生”“变换角度思考问题,选择积极角色进入生活,容易使人成为一个成功者”。

做班主任不能选择学生,什么学生进来,你都得接受,但只要我们尽心尽力,问心无愧,积极面对学生的实际状况,总有一天,学生会提高,会进步的。书中“尊人 者,人尊之”,“能受委屈的人才是强者”,“每天点燃一盏思想的明灯”„„这些内容都给了我很多启示,教书先育人,育人先做人,他的思想,他的班级管理,他的一切,都是真真切切地从学生怎样做人开始的,教会了学生怎样做人,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体会二:爱的教育如何实施。

书中魏书生老师说“以德治教”,当学生犯错误后,他不是责骂、体罚,而是写说明书,写心理病历。魏老师在书中也谈道:“光强调教师要爱学生是不全面的,还应具体研究怎样去爱,想爱还要会爱。如果不会爱,原来想爱,后来也变得不爱了。”通篇看来,魏老师的管理班级的观点就是要平等、要民主。他从来都把学生看做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每一位学生,平等的和每一位学生对话、交流,总是用“商量”贯穿他的教育教学全过程。从而使学生从心底认同这个班级,认同班主任,自主的树立起真正的主人翁意识,真正让班级处于“自治”的状态。魏书生在书的自序中写道:“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 大很大。班主任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播种耕耘的职业,这一职业应该是神圣的。愿我们以神圣的态度,在这神圣的岗位上,把属于我们的那片园地管理得天清日朗,以使我们无愧于自己的学生,以使我们的学生无愧于生命长河中的这段历史。”读完这段话.我 一下子觉得“班主任”这三个字是那样的神圣而高贵,班主任的形象在我心中也越来越高大,痴痴地觉得自己不能愧对“班主任”这三个神圣的字眼。

体会三:让自己对工作产生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读了《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我有着很深的感触,发觉与优秀班主任比起来,差距实在是太大了。有时觉得做班主任工作压力很大很累,现在却体会到,我们的工作是充实的,意义是深远的,职业是幸福的,班主任应时时以“爱心、耐心、细心”,去关心每一位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是我们的责任,教育这些孩子是我们的神圣事业。用爱心去感化、去关心、去教育,全面关心学生的进步,是作为一名班主任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体会四:教师必须做到信任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

阅读《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这本书,我更进一步认识到,渴望理解,渴望信任是人们的一种正常需要。对于学生更需要理解、信任和鼓励。作为班主任,首先应走近他们,尊重他们,在学习上耐心引导,生活中热心关怀,经常同他们交谈,了解思想状况,抓住时机,尽量做到多表扬,多鼓励,多给他们改错的机会,树立自信 心,使他们感受到在快乐中成长,在快乐中学习。

对于如何当好班主任,魏书生老师在书中也给了我们很好、很切实的建议:

一、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

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

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先适应环境,才能改变环境。

人定胜天,人改变了,环境也就改变了。魏书生老师刚开始也埋怨过环境,但后来他首先改变了自己,然后学校彻底改观,成为省重点学校。我们也只有把心融入教学中,适应新的环境,适应新的集体,不断的努力,好好钻研,才会有所进步。我现在能做好的就是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各项工作,不断的向其他老师学习各种他们身上的优点,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

二、选择积极角色进入生活

变换角度思考问题,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容易使人成为一个成功者。其实教师可以扮演多种角色,可以是传道者、“严母严父”、“兄妹”、也可以是心理咨询师等等。我想如果我们老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传道者姿态自居的话,成功离我们是相当遥远的。不同的场所,不同的情况应当有不同的角色。

在适当的时候选择合适的角色和学生沟通,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在生活中也是一样,如换位思考可以减轻很多负担和不必要的烦恼;比如上课时我们是传道授业者,学生遇到生活问题时我们是他们的朋友,学生心理有问题时我们是心理咨询师,有时甚至我们也可以是学生的学生。在某方面有可能他们比我们懂得更多。

三、多互助

班主任常常觉得那些班干部、好学生能帮自己做工作,而那些淘气的学生就不是助手甚至是工作的阻碍了,这样的思考问题就真的容易把助手逼到对手的位置上。

我们必须坚信,学生不管多么难教育,他毕竟是青少年,他的内心深处一定是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世界必然是假丑恶与真善美并存的世界。

不管学生多淘气,当他站在你面前时,你都要坚信,他的内心深处便潜在着你的助手。你要穿透学生那使人生气的表情,看到他广阔的内心。坚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

其实每位学生都应该有他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比如有些学生成绩很好,考试的时候他的价值就体现了,但有时工作不积极,只顾学习,对班级管理不大理会。有些学生成绩很差,但体育运动很好,在运动会上或其他体育比赛上总能给班级争得荣誉。实际上班级的学生都应该是班主任,学校的“小助手”,评价一个学生除了学习成 绩,作为一个“人”而言,其他品德同样不能少。我想一旦我们和学生建立了互助关系,就会进入左右逢源的教育境界。

四、少互斗

独 木桥上二人相遇,谁也不肯相让,于是二人在桥中对立着,坚持着都想当胜利者,其实此时,他们已经都是失败者了,先退回来让对方过去。首先他们都已成了鼠目寸光,低层次的人;其次,他们都已失去了想要得到的东西,抢先过去的那段时间,并且不知已失去了几倍于那段抢先过去的时间。

五、多学习,少批判

魏老师认为批判培养了吹毛求疵的坏毛病,使人变得孤独,而且很容易学坏,失去相互学习的机会,而且浪费了生命。

用学习吸收的观点看待别人、看待学问、看待事物,会使人变得强大、乐观、胸怀开阔。不管你有多少缺点,不管别人对你的评价如何,反正我们要学习那长处,要把别人的长处变成是自己的长处,这样每个人才会有真正的发展。班主任的做法和观点常常会影响学生,比如老师的一句口头禅也会变成学生的口头禅,老师的一些话学生也会深深地记住脑子里如果老师变得攻击性、喜欢批判指责的话,学生也会纷纷效仿,班级就会显得乱了。所以在平时如何引导学生少批判、多学习,大家相互学长处,长处越来越多,同学间的关系越来越好,班级的管理自然而然就会好了。

六、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

我想很多的工作能力都是可以培养起来的,只有试过了才会知道其中的奥秘,而增强能力的有效途径就是多抢重担,少推卸责任。人的工作能力强是工作多逼出来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件事情都是展示自己的一个舞台,只有在舞台上演出了,才知道舞台的精彩,才能锻炼自己,挑战自己。虽然可能刚开始不会很出色,但我想随着实践机会的增加和学习的深入,一定能成为一名成熟的班主任。

七、提高笑对人生的能力

一位班主任积极乐观,笑对人生,容易使学生受到感染,容易使学生性格开朗乐观。

生活像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那如何提高笑的能力?魏老师给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首先要多做实事、对别人要一片好心,与人为善;要看到自己的长处,特别要少想一些自己无法改变的弱点;但同时也要看到自身的渺小;对待人生的不幸要用笑来使它减半;平时多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唱几首歌,采用拖拉法,冥想,并且善于寻找欢乐。

„„„„„„„„„„„„„„

读魏书生的《谈班主任工作》有感 篇7

高年级教研组

苏艳萍

魏书生,为书而生。作为一个教书的人,不爱书是难以想象的,不读书是不可思议的,不作书则是缺少了提升自己的宝贵机会,魏书生不但做了,而且做得很好,他当之无愧地成了我们教师的楷模。

特地学习了魏书生的《谈班主任工作》一书,如获至宝。因为不仅给班级的日常管理注入了一股活水,而且里面有许多实用的工作方法可以借为己用,真是一本可以现学现用的好书。我对魏老师广博的学识和对教育的用心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教师这个职业是需要爱心的职业,没有爱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师的。魏书生是个平凡的人,但有着不平凡的境遇,干着不平凡的事业。他之所以事事比他人做得好,首先取决于他崇高的精神境界。

魏书生和我们一样也是一位平凡的教师,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语言是那么的质朴充满风趣。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的小事,让他看重了,利用了,研究了,解决了;学生的“灵光一闪”被他记下了,思考了,发挥了,验证了。正是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使他从一个普普通通通的农村教师一步步走到了闻名于全国乃至全球的著名教育家。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在有一章里,魏书生讲了很多班主任的个人修养问题,也偶尔涉及了我所感兴趣的关于如何对待学生的问题,我想作为一个班主任是有别与普通任教老师的,他对学生的影响不光是在课堂上,而是融合在日常教学以外的点点滴滴,班主任对人对事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观点和习惯的形成,因此班主任的个人修养也非常重要。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魏老师热爱他的教育事业,他做到了教书育人;他理解教师这一职业,体会出为了孩子们付出本身就是一种快乐。教师这个职业是需要爱心的职业,没有爱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师的。魏书生爱自己,爱家人,爱他人,尤其是爱学生。他说:“教师对学生关心得越多,师生感情就越密切,一位教师不仅重视教给学生知识,提高学生成绩,还要关心他的身体,关心他的生活,关心他的思想……”魏老师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为了让学生有一个好的身体,他倡议学生每天坚持锻炼身体,从跑步到腹卧撑。一天两天,学生们感受到的是一种乐趣;一个月两个月学生们体会到的是一种自我的挑战;一年两年,学生们领悟到的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毅力的磨练……正是这种磨练,帮助了学生在遇到困难时选择的不是逃避,迎难而上,思想、学习双丰收。

魏老师非常热爱他的学生,有人称赞他:“想着的是全体学生,要把所有的学生教育好才甘心,有一个学生没有教好心里就不安。他把学生看得比自己重要,自己可以忍受生活上的种种不便、种种困难,目的是把这些学生一个一个地教育成才。”魏老师热爱学生也尊重学生,用唱歌、做好事、写说明书、写心理病历等形式让犯了错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其结果就是使学生在自我教育中幡然悔悟,弃旧图新。多么巧妙的教育,多么智慧的做法。看魏老师的教育是一门艺术,观魏老师的管理是一门科学。

魏书生的书中有这么一段话:“管理是班集体的骨架,班级是个小集体,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有良好的管理,事情就有头绪,集体就像一架机器健康而有序地运转。作为班主任,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健全一套自己的班级管理模式,形成班级强大的凝聚力,让每位学生都能在班集体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一段话时时提醒我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科学制班,给班上的每一位孩子一个健康成长氛围,养成良好习惯,培养自信心。

一、健全评价机制,实施科学管理

没有规则就很难进步,良好的规则可以促进发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期初,每个学生出谋划策,制定班规,把学习、纪律、卫生等量化为可操作的加分和扣分,张贴于墙,让学生时常将自己的言行举止与班规对照,反省自己。

二、无为而治,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学中,学生是主体、主角,要使学生主动发挥内在的潜力,就要努力做到无为而治,培养好用好班干部,大胆放权,做他们的顾问、导演。遇到他们工作上的失误,多找班主任自己的原因,充分信任、理解、支持,让班委各显神通,出谋划策。他们管理班级的能力渐渐提高,积极性也充分调动。每次的活动也是每一位同学展示自我,培养能力的舞台。从主持到内容的编排,每天可分配专人负责,大家参与,并形成制度。

三、角色体验,帮助特殊学生 特殊学生对班级的影响力显而易见。一类是顽皮捣蛋的,还有一类是内向悲观的。

人之初性本善,捣蛋的学生往往智力水平良好,只是自制力相对较弱。这时我们首先要善于发现他的长处,让他知道自己也是同样优秀,老师和同学会发自内心的帮助他,为大家一起创造健康向上的集体。不及时完成作业就让他当组长收作业,纪律不好让他当列队管理员,纪律监督员。上课不守纪律就让他当一回小老师,让他体会下面的学生不守纪律给自己这个小老师和同学造成的影响。

我们往往重视调皮学生,而忽视内心封闭、自卑悲观的学生。对这类学生我们要善于发挥他们的长处,给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把赞美声送给他们,让每一位孩子心理健康成长。

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之所以干得如此出色,就因为他善于思考、尝试和总结。同样的工作,却能做出不同的业绩,这就是把教育当作“事业”和“职业”的区别,也是教育工作的魅力所在!

读魏书生与民主教育有感 篇8

------读魏书生《我是这样做教师的》有感

徐家瑞

初为人师时,从培训老师的讲课中初闻魏书生的大名,他在我心中简直就是一个神话。魏书生身兼校长书记,任教两个班的语文,担任班主任,他一年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外讲学,而他所任教的班级自主管理有效,成绩突出,听说他的学生也能像模像样地上课呢;十几年前,有幸在平阳影城聆听魏书生教书育人的报告,此时他已任盘锦市教育局长,却还兼任校长及一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一个深度痴迷教书的传奇人物久久在我脑海里定格。至今还能清晰记得他讲述的教育故事片段:为了鼓励不会写作文的孩子能动起笔来,就要求孩子今天写一句,明天写两句,就这样坚持每天比前一天多写一句,三个月下来,孩子们渐渐地会写长篇作文了;同样,为了鼓励跑不动1000米长跑的孩子坚持锻炼,就从200米开始,每天多跑一点点„„

我完整地读完魏书生的《我是这样做教师的》一书,在魏老师娓娓道来的朴实讲述中,感受到了他在当时特定环境下申请了150多次终于重回学校当一名教师的欣喜。从初中学历的代课教师到6年中学语文教龄就成为省特级教师,从他传奇般的从教经历中,感动于他对教育的热爱,对课改的勇于探索„„在“我是这样教书的”、“我是这样带班的”、“我是这样做教师的”等篇章里,他总能给我们在教书、育人及为师方面以方法的引领、智慧的启迪和心灵的洗礼。

一、基于和超越教材,世界即教材

作为集人类知识精华之大成的教材,始终是教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但魏老师对教材讲述得不多,这并不代表他对教材讲授的忽视,他认为教师可以超越教材,但绝不能忽视或者漠视教材。在中学语文教材之内,魏老师主要讲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现实重点和难点,讲教材之内的系统关联。魏老师认为,他之所以教得比较轻松,原因之一就是从对教材的精雕细琢中解放出来,根据自己的实际,觉得“少讲多读”之路存在着“能促使师生更加珍惜讲课时间的意识和提高孩子阅读能力”的道理。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有一个总的框架和图式,都可以按照某一种逻辑和线索进行归纳、归类和总结,把各个看似零散的知识点,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在系统整理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孩子在学习时要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魏老师在20世纪80年代时期对中学语文教学的观点,对我们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同样有着相通的指导借鉴作用。分析教材的逻辑起点,研究尊重孩子的现实起点,课堂上把握重点,分散难点,少讲精练,把时间舍得用于孩子的探究交流中。在知识系统更强的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分析中,时刻关注教材的前后知识联系,把握知识脉络,教学中逐渐让知识网络清晰地呈现在孩子们的脑海里。

一个教师,不给学生讲教材,这是一位不负责任的教师。一个教师,只给学生讲教材,这也是一位不负责任的教师。魏老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经常给孩子们讲一些名篇时文,讲教育、心理学方面的资料,讲学习方法方面的资料,介绍国内外科技动态,指导学生写一些其他学科的文章。而在上世纪80年代,不少老师对此是心存疑虑的,认为这些东西和语文没有多大关系,还不如老老实实讲教材,因为那时大多数人的思想意识里认为“教材即是学生的世界”,魏老师坚信自己的教育理想信念,勇于课改实践,以独到的见解、丰厚的课改实绩证明此路的可行性,成为我国课改路上的领路巨人。如今,“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世界是学生的教材”的理念,早已为每一位教师所熟知,越来越多的教师不再满足于教教材,开始尝试整合教材、自编教材、超越教材等形式,比如我们名师工作室正在进行的小学中年级数学拓展课研发工作,就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开展的研究活动,以期望拓宽孩子们的知识和视野,提升综合实践能力及数学素养。魏老师指出:磨刀不误砍柴工,无论哪一门学科,都不应该只将眼睛盯着教材和练习册,而是应该尽可能扩大自己的视野,扩大学生的视野,多给学生讲解一些相关的背景性知识。只要老师用心去做,都会有很多可以拓展的资料值得我们带领学生一起去研究,去发现,去思考,去探索。

二、自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从一位只有初中学历的代课老师,能成长为全国著名的影响深远的特级名师,除了需要一些做教师的天赋,更多的是魏老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思考的结果。从念初中时开始自学《哲学讲义》、《论共产主义》等书籍,在工厂劳动时心怀教育梦想自学教育理论书籍,到学历进修自考,至今依然不断自学,魏老师曲曲折折地走过半个多世纪的自学道路。中师毕业后即走向讲台,我也曾庆幸自己有过学历自学考试的经历,自学路上不仅需要较强的记忆力、集中的注意力、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更多的需要自己的理想、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参与。新时代需要终身学习型的教师,学习方式多种多样,而自学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在自学过程中,魏老师的体会能给我们指点方向: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增强筛选信息的能力,看多家之言,读写结合。曾经对名师工作室每人每月写一篇读书心得的任务感到“压力山大”,几番适应渐成习惯,与书籍为友,与大师对话,时而拾几片心得,自学一定能助推教师的专业成长!

“能认真学习的孩子会优秀一阵子,能有效自学的孩子会优秀一辈子”,我想,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魏老师出差在外的日子里,孩子们没让功课落下,靠着自学习惯是原因之一。自学能力从心理学上讲,既是一种优良的心理品质,又是一种个性特征,任何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的形成,都要经历知、情、行、恒的心理过程才能形成和发展。魏老师多年来坚持探索和研究的提升学生兴趣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是启迪我们教育方法的宝贵财富。如果学生既想学习又会学习,那他就掌握了受用一生的本领。而教育,也正是要教给学生受用一生的本领。

三、班级管理有法才有效

一谈到班级管理,众多的学生,众多的事务,不管是任课教师还是班主任,都感到十分头疼。所以,学校一分配班主任的活儿,大多数老师都不情愿,或是避而远之。从魏老师的班级管理故事中,我才发现当老师或是当班主任也可以当得轻松、自在。在他的班里,一切事务,甚至学生的学习也不用他操心,而班级仍然井井有条,让人羡慕不已。原来他在班级中实行的是学生自动化管理,班里的一切都责任到人,做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学生相互监督管理,不用教师事事亲临。在教育中,魏书生非常重视学生的养成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教育归根到底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我们教师要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良好习惯,也增长了学生做事的能力,教师对于班级的管理,也可以感到分外轻松。

四、做一个胸襟开阔的教师

读魏书生服装与发型心得体会 篇9

看了他的报告与书籍,我明白了,魏书生能有这天卓著的成就,决不是因为机遇与巧合,而靠的是他自强不息的精神,靠的是他教学中的睿智,靠的是他把钻研作为一种欢乐来经营的用心态度……我想从我感受最深的几个方面来谈几点体会:

一、多改变自我,少埋怨环境

魏书生谈到: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我,只能让自我适应环境。大的环境人是没有办法选取的,只能在既成的环境中用自我的主观努力,来适应环境。魏书生在一次演讲中说:人不要埋怨境遇。

命运把你放在皇家花园,你就应长成参天大树;命运把你甩到千山的石头缝中,你就应紧紧地抓住大地,依然生机勃勃,郁郁葱葱。魏书生做到了这一点,因而在他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把一个农村中学转成了全国闻名的省级重点中学,他自我也发奋图强,从那里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这一点对我来说有不小的启发。

我担任二年级的班主任,由于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自我约束潜力差。由于从没有教过一年级,习惯了学生在上课时认真听讲,所以在平时上课的时候,我一看到学生上课乱七八糟,总是爱发火,爱发牢骚:“怎样这么倒霉,教上一年级学生?”牢骚满腹但无济于事。为什么不学习魏书生先生?既然教了一年级,这就应是现实了,那么,你就就应想办法改变自我的心态与方式,尽快的适应环境。

二、科学管理班级工作

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概括起来就两个字“商量!”他做班主任,凡是和同学们商量,没有一件事是他主观臆断的。他们班上的班规班纪,没有一条是他定的,都是全班开会,然后同学们讨论,最终全体透过,就定下了。

联想到自我的班主任工作,班中也有班干部,并且班干部所占的比例还不小,可为什么他们凡是还都来问我:“教师,这件事该怎样做?那件事该怎样做?”当他们问我的时候,还搞得我情绪烦躁,心想呀,你是班长,是班干部,怎样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来问我呢?殊不知,这是因为自我并没有真正的给过学生权力,在班级管理中没有体现出真正的民主。

自我只抱怨:班主任真累呀,真操心呀,那为什么不把权力还给学生,透过科学的管理,到达“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事干”的效果呢?

三、用平常之心追求卓越

魏书生身兼数职,却简单自如,用他自我的话说:“我是提倡苦中求乐、忙中求闲、失中求得、闹中求静。也不能说我生存的环境不喧嚣,但我的内心能够说是比较宁静的。我这些工作加在一块就外人来看,就应说比较忙,可是不管怎样忙,我真的是感觉很轻闲。

因为即使有一万件事,也只能选取干一件,我只能是不慌不忙,乱没有用,急也没有用,所以好多人说我是慢性子。”几十年来,魏书生先生倍受世人推崇,他的社会兼职多达近40项,国内外请他作报告的络绎不绝。他从来没在成就面前骄傲,也从来没在任何困难面前退缩。

他没有因权势、名利而冲昏头脑,而是以一颗平常心、淡泊之心对待世俗的权势、荣誉、名利。多么可贵的平常之心!如果每个人都能以一种平常之心对待自我的周围的人,周围的事,对待自我的本职工作,那么你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抱怨,那么多的不如意。应对失败,你会变得从容;应对成功,你不会忘乎所以。

读魏书生的 篇10

-------巾帼文明岗读书心得体会

《班主任工作漫谈》,一看书名,觉得这是一本写给班主任的书,其实不然。魏书生不仅是一个班主任,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语文老师。他的理念总是会贯穿在各个教学和管理环节中,因此哪怕是一个普通的任课老师,也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一 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

前一段,总是为学生不听话而头疼。尤其是一上公开课,学生总是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耍无赖,无组织、无纪律地乱跑,注意力不集中等等。我抱怨是因为他课间跑出去玩了,上课铃声响后才不情愿地被老师叫上来,情绪不好,又一下子看见那么多老师,适应不了才以耍无赖的方式抗议;埋怨那个孩子是上节课坐得太久了,课间还没调整好;埋怨其他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因为受到太多外界环境的影响。是的,这些情况确确实实存在,那么完全是因为这些造成的吗?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有办法迅速来应对这样一个局面。看到表面,认识到问题,谁都会,但是遇到问题能马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得到的。这需要历练。这种历练不仅要用心了解学生,更重要的是从学生实际出发,找到相应的对策。也曾和同样是教师的朋友,谈到自己的困惑,说自己驾驭不了学生,课上得一团糟。朋友马上纠正道:“你的观点错了,学生不是用来驾驭的,而是你最真诚的合作者。”没错,合作者。那么,要互相合作,首先就要有活动内容让他与你合作,并且心甘情愿,保持浓厚的兴趣。这就需要有足够多的,让孩子非常感兴趣的活动。这一点,田老师的课,让我收获颇丰。其次就要让对方明白他该如何与你合作,我想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听指令。其实让孩子学会听指令的过程是一种习惯的养成过程,也是一种慢慢地理解规则的过程。当然自己的指令要明确,语言要简洁明了。

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 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是啊,方法少。孩子那么多,个性又一个比一个强,难道我们要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方法去管理、教育我们的孩子,把他们的棱角全都磨平1 吗?这不是制造机器人,一个程序就可以把所有事情搞定。我们需要用心了解每个学生,找到应对每个学生该有的对策。

二 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

魏老师曾多次和青年教师谈心:“每月给你200元工资不变,面前放着两副工作担子,一副100斤,一副200斤,挑哪一副占便宜?”有的青年教师说:“当然挑100斤占便宜。”魏老师问:“为什么?”答案是省了力气。魏老师觉得不少青年人能力差,工作平平,原因恰在这个观念上。工作挑轻的,力气是省了,增长力气的机会也放过了。

没错,人都是有惰性的,不到迫不得已,似乎很多事情就会这样日复一日的过去。但人的潜能是无限的,而且是需要激发出来的。多挑重担,多经历事情,才会把自己逼出来。就像是我在找工作的过程中。第一次,一点面试经验都没有,遇到问题,也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去回答,没有一个体系和完整的思路。但是经历了一次之后,就自觉不自觉地去思考。如果这个问题出现在面试过程中,我会怎么回答?我该怎么回答?慢慢地就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思路。后来,朋友们去面试回来,经常会有一些讨论,说不知道该怎么去回答考官的这个问题。而我总是能竹筒倒豆子般说出一大堆来,而且很有逻辑。甚至有一些问题根本是我没接触过的行业,我只是凭着自己的直觉说了一下自己的思考角度,却同样得到朋友们的认可,并且说我最近进步好大啊!我调侃地说:“这就是经历过和没经历过的区别。等下次,你们也会了。呵呵。”找工作的阶段总是会迷雾重重,山穷水复,让人一次次觉得自己又回到了原点,不知道自己走的这些路有什么意义?但柳暗花明的那一天,我们却会发现自己的任何一条路都不会白走,沿途的美丽风景,或是荆棘,总会给我们留下印象,并在适当的时机激发出来。我相信,只要走过了,就会有收获。

我们应该储备能力,增强能力,而增强能力的有效途径便是:多枪挑重担,少推卸责任。如果一个人工作量不足,有充分的剩余时间没法消磨,便只好闲思,或用忧伤,或用牢骚,或用闲话,或用百无聊赖的心绪,或用自责懊恼的感情,或用玩扑克、打麻将来消耗掉剩余的时间,那么,他就只能一年又一年重复着自己低水平的工作。

年轻人不应该怕工作多,而应该怕工作不够多。听过这么一句话:“如果你最近太闲,那么你该好好反省一下,看自己是否有可能要被炒鱿鱼了。”所以,不要让自己太闲,多做事,多挑担子,才能多长经验。

三 犯错误,不用老师批评,学生自己写说明书、写心理病历、唱歌、做好事等等。

这一条可以看出,错误有轻重缓急之分,不同的错误,也需要用不同的方式来解决。而且关注的不是错误结果本身,而是造成这种错误时的心理历程,好思想与坏思想的挣扎对抗。通过这种方式,孩子总是能心甘情愿的改正自己的错误。在低年级中,最容易出现的就是一个孩子把其它孩子抓伤、推倒这样的问题。这时候,请不要只让孩子说一句对不起就相安无事。推倒了,至少该把人家扶起来;把人家抓伤了,就需要慢慢地帮孩子敷着毛巾,平静自己的心情,并看着对方的眼睛,深刻体验自己对别人造成的伤害有多深。渐渐地,孩子幼小的心灵也会受到感化,也会为自己范的错误感到愧疚。

四 做事讲究效率。

魏老师的书中,有很多这样的事例:一分钟竞赛,大扫除15分钟结束,一分钟内全班调动完座位,两分半钟收好书费等等。那么他是如何完成的呢?一是引入了竞赛机制,孩子们积极性很高。二是很多问题都是孩子自己发现,自己找到解决办法的,让孩子真正地成为主人翁。

所以,要想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我们还是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和需要出发,调动孩子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

魏老师的书中还有许许多多值得学习的地方,需要慢慢品读和体会。但作为教师,学生始终是我们的根,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对学生细致入微地了解,使教师的教育工作如同有了源头活水,常做常新。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外面观望,更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对面牢骚,叹息,愤慨,而应该在这心灵世界中耕耘、播种、培育、采摘、流连忘返。

教师工作,从心开始!从生开始!

读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 篇11

王仕西

“班集体,人们生于斯,长于斯,变化于斯。在其中时,关心她,爱护她,为她吃苦,为她的荣誉奋斗;离开她后,留恋她,想念她,回忆她,魂牵梦绕着她。”魏老师在书中写到,“班级像一条挺长的船,乘着它,人们越过江河湖海,奔向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高山、平原、乡村、城镇。班级像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互相鼓舞着,照顾着。一起长大了,成熟了,便离开了这个家庭,走向了社会。”

诚如他所说,班集体是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重要场所。班主任,天下最小的主任,却拥有天下最大的世界——众多孩子们的心灵,经营着最大的事业——在青少年的心灵里撒播着真善美的种子,承担着最大的任务——给每一个孩子以希望,给民族和世界以希望。

我很赞同魏老师班级管理“两大点一小点”的方法。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引导学生强健身体是必须的。与此同时民主科学的班级管理模式已深受学生、家长和老师的喜爱。把学生看做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每一位学生,把“商量”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平等的和每一位学生对话、交流,使学生从心底认同班级,认同班主任,自主的树立起真正的主人翁意识,真正让班级处于“自治”的状态。

然而我们并非魏老师,在班级管理的双向过程中作为老师的我们一方面要严格要求自己,另一方面要用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成为班集体的一份子,共同建设不断进步的家园。就自身素质而言,我们要用最积极的态度尽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选择积极角色进入生活。我们之所以埋怨,除了存在的客观条件,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我们的狭隘。地球上不少麻烦事都是有人总想高人一头造成的。变换角度思考问题,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容易使人成为一个成功者。总是牢骚满腹,其实质就是自我折磨。我们要学会豁达,忽略我们的不满,拿出我们抵抗恶劣天气的韧劲寻找有效的方法教育我们的学生。面对我们的学生,我们要持以积极的态度和他们平等交流,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和学生之间多互助。作为老师的我们一定要坚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自己的助手,而我们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不管学生多么难教育,他们毕竟是青少年,他们的内心深处一定有一个假恶丑与真善美并存的广阔世界。在挑动学生内心深处真善美与假恶丑开始斗争抗争的时候,老师也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找到了自己的助手。例如老师有内心冲突的时候,可以请同学们帮忙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学生建立了互助关系,争取进入左右逢源的教育境界。

三、少互斗,少批判,多学习。在人世间,尽可能人与人不要斗起来,不要对立起来,这样对双方都有好处。批判培养了吹毛求疵的坏毛病,很容易让人变得孤独,失去学习机会。与其把时间浪费于此,倒不如多看书多学习。

四、笑对人生,多做实事。能静则万念俱空;不能静则开始冥想,以一念压万念。对待人生的不幸要用笑来使它减半,承认自己渺小的同时也要看到自己的长处,特别要少想一些自己无法改变的弱点,使自己舒畅。平时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多干活,少闲着。这样,我们的体力就好,适应能力就强。把用来自卑的时间做实事、感兴趣的事。收获的自豪感,快乐感定会让我们笑对每一分钟。

五、不断充电,看提高自己班主任工作效率的书。每天要记些要对学生讲的话什么的。读专业书籍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度丰富自己性格的书,提高自己的性格修养;读各种各样的杂志丰富度自己的知识。

就老师和学生的管理而言,我们要以班级全员参与,相互制衡为原则,形成学生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又都是被管理者,管理因时而动,权力彼此制约,而教师则处在一个驾驭、服务位置上的氛围。在管理过程中借鉴以下几点:

一、和学生解读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让学生知道自己应该成为怎样的人。我们一定要学会挑动学生自己斗自己。想办法让学生内心深处的好坏两种思想发生冲突斗起来,倘好思想赢了,我们便坐收渔人之利;倘好思想斗不过坏思想,我们则伸出手去帮助好思想压倒坏思想。

二、带领学生一块学会驾驶大脑这部汽车。从建立计划、监督、反馈三个系统入手。和学生一块制定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各科学习计划、行为规范、做什么、不做什么等对自我的具体要求;建立对自我的监督检查系统和反馈系统,看看为自己制订的那些计划、规矩,是否符合自己的实际。自寻出最适合自己的校园生活。

三、放手请学生干班级活动。比如一个班会可以由班主任主持,也可以由班长主持,普通同学主持亦可;大家轮流主持可以,几个人同时主持也可以。找到一种方法,再找到第二、第三……第十种方法,比一比,试一试,哪种方法大家感兴趣,效果好,就用哪一种。亦或者每个人轮流办班级日报。

四、坚持道德长跑——写日记。引导学生每天都写一篇日记,记住自己做过的事、见过的人、用过的物,记住自己的经验与教训。每天站在比较正确的角度,分析自我,分析他人,分析社会,经常制定战胜自己的措施,制定为别人、为社会做实事的计划。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增强了自我教育的能力。

五、每个学生每天轮流在黑板一角写格言,点燃一盏思想的明灯。正所谓阳光、火光、电光,照亮江河山川,照亮道路,照亮物质世界。思想之光,能照亮人的观念,照亮人的思想道路,照亮人的精神世界。

六、每个学生桌角有包括自己最崇拜的人的名字或加上照片、自己要追击的同学的名字和针对自己思想弱点写一句医治这一弱点的格言的三部分内容的座右铭。鲁迅桌上有了“早”字后鲁迅再也没有迟到过,学生有了前进的信念后自然不会给自己留下倒退的机会。

七、控制“三闲”,设主题周。建议学生每天像原苏联生物学家柳比歇夫那样,细致地计算时间的利用率,然后统计一下今日“三闲”有多少。培养学生三省吾身的习惯,并有目的有计划的去克制自己的不足。

八、学生座位自愿组合。碳原子呈链状结构排列组合时,构成了世界上比较软石墨,而呈金字塔状结构排列时,便构成了世界上最硬的金刚石。秉着有利于学习和四厢情愿的原则学生自由组合,为他们理想的学习小圈子提供机会。这里需要另当别论的是对后进同学,要让后进同学相互疏远,安排先进同学接近他们。以达到大家共同进步的目的。

九、班级要做到“有生”。吸引学生为集体出力,为集体流汗,为集体贡献出一些个人的东西,吸引他为集体倾注心血。比如在教室里养一些有生命的花草亦或是金鱼,添置班级体自己的物品,请每个学生奉献自己的力量去维护爱护他们,这很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他们的主人意识。

十、学生犯错误后,写说明书或写心理病历或做好事。对犯了错误的学生请他写说明书。有的错误,有较深的思想根源,病情较重,反复较多,就让学生写包括五部分内容的心理病历(五部分内容为疾病名称、发病时间、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几个疗程)。当然在学生的同意下,某些学生犯了错误,可以用做一件好事来“赎罪”纠正错误。

十一、督促学生,肯定学生的进步。世上人无完人,每个学生都有无限的潜力和进步的空间,我们要以“当日事,当日毕”的要求督促学生做攀岩者。并且对后进学生要反复抓,抓反复,和后进生组成互助组,肯定他们的进步。我们不能看到后进学生某日努力学习了,某天遵守纪律了,就以为那是假象,以为是装的。那是真的进步了,即使是装出来的,也是进步了,那就应当表扬他。

十二、调解学生和家长的关系。在学校,竭尽全力引导学生在班会上介绍自己都为家里做了什么事,树立做家务光荣的观念;引导学生体验自己为父母分忧解愁做实事之后的幸福感和自豪感。对过多责备孩子的家长,多谈他们孩子在学校好的方面,找孩子的优点,劝家长在批评孩子的同时,肯定孩子几条优点,适时给孩子糖衣炮弹,给予前进的动力。

上一篇: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法详解下一篇:综合技能实训任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