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少年反思总结

2024-10-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华少年反思总结(通用14篇)

中华少年反思总结 篇1

中华少年反思总结篇1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朗读在低中高三个学段中分别作了这样的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正力显了新课程提倡的“各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朗读,应该成为小语阅读教学的主旋律。在课堂上,老师应该把课堂这个大舞台交给学生,让他们有机会吐露心声,让他们无拘无束地尽情表达情感说。我在《中华少年》这课时设计是根据本文是诗歌的特点设计以感情朗读为学习方式,运用多种的朗读方法,引导学生读出乐趣。

一、配乐的朗读是有意义的在教学《中华少年》一课时,配上和谐的音乐和生动的画面进行声情并茂范读,学生自然而然就进入了文本的情感氛围之中。在朗读教学中,运用情境创设法,将学生引入情境,借助朗读,去想像,去体会,去理解,去表达,使朗读达到了语言与语境的融合,情感与情理的结合,体会与表达的结合,情思与情趣的一

二、趣味的朗读是生动的趣味的朗读方式是符合小学生心理特征的,有分角色读、加上动作读、配乐读、配音读……其中的分角色朗读是我们平时在课堂中运用的比较多的,自己寻找朗读的伙伴,对于学生来说既是练习又是提高。老师还可以根据文本的特点创造性地安排朗读的方式,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选择朗读的方式,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朗读。

中华少年反思总结篇2

评价读可以是师生间的评价,也可以是生生间的评价。学生爱挑别人的毛病。教师对这种现象加以引导,对别人的朗读要先提出优点、值得学习的地方再指出要改进的地方。如让学生评评老师读得怎样,哪个词读得好,为生生评作铺垫。通过评价,有利于掌握朗读的技巧与方法。这时,再加上赛读、挑战读,学生就更来劲了,学生的好胜心理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了,纷纷要向班里最好的同学挑战,也感受到了朗读有趣。

让学生人人都读,人人都有体会,人人有收获。改变了课堂教学以往情形以教为主。以学为辅。变学生被动学为主动学,以动带静,以优促差。全班同学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更高了。文章中重点、难点在学生无拘无束的说的过程得以消化。更重要的是朗读能力在师生间,生生间交流过程中得到提高。

这样就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这样的练习,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还可以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中华少年反思总结篇3

热爱祖国是人世间最纯洁最博大的情感,《中华少年》这首诗作者以新时代中华少年的视角激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

本诗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意象的选择极具匠心,中华少年的英姿、祖国山川的壮丽、东方文化的美丽、民族历史的苦难以及中华少年的铿锵宣告,都被作者巧妙地物化为一个个真实可感的形象,通过这些意象凝聚诗人独特感受,使情感具体化。

编排本诗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朗诵诗歌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因此,学习本诗,重在朗读。

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诵,这是分角色朗诵的基础,每个学生自由读,大声读,把诗读正确,读流畅,初步了解文中一些词句含义,弄懂每一小节的意思,整体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这样有利于准确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

然后我让他们四人一小组练习按照本诗甲、乙、丙、丁分角色练读,然后每一小组读一个小节接读整首诗,同时让他们小组竞赛,读完以后我进行评价,当然是以鼓励为主,并且让学生互相评价。

第一遍读得不够好,我范读了最难读的一个小节,学生心领神会,进步相当大,然后我让每个小组再重新练习,又接读了一遍。为了怕学生厌烦,每一小节我让他们顶多读两次,我再让他们读的时候,不再读自己已经读过的小节,而是延后一个小节。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他们充满了激情,越读越带劲,当下课铃响了以后仍然还想读。

全诗共8个小节。第1节以壮丽广袤的神州大地做背景引出中华少年的飒爽英姿,是全诗的总起。第2、3、4节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视角展开:第2节是写祖国锦绣的山川哺育了中华少年;第3小节写祖国悠久的文化滋润着中华少年;第4节是写祖国特有的民族传统风俗滋养了中华少年。这三个小节结构上都是先分后总。第5节是回顾中华母亲的艰难历程,晓喻中华少年应该继承先辈的志愿。第6、7节是写中华少年的誓言,表达了中华少年的坚强决心和豪迈情怀。第8节是全诗的总结。

中华少年反思总结 篇2

我县青少年活动中心正在建设, 工作刚刚起步, 针对我中心的现状, 结合此次培训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感悟, 我认为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工作: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

如果把活动中心比做一艘船的话, 发展规划就相当于它的目的地, 一盏指路的明灯。这盏灯不仅引领着中心的具体工作方向, 还有中心未来的整体思考, 它包括硬件建设、管理机制、人员配置、课程建设、学科建设、活动开展、队伍建设、品牌打造、经费保障等等。中心今后将发展成为集德育、科技、艺术为一体的专门的校外活动教育机构, 中心下设办公室、培训部、活动部、后勤部。发展目标是把活动中心办成孩子的乐园, 人才的摇篮。

二、创建一支优良的校外教师队伍

校外教育的本质是育人, 而育人主要靠教师来实现。通过与专家、各地学员交流得知, 各地活动中心人员都不多, 但各种培训班的教学活动及各活动室的全年正常开放都需要大量人手, 把所需要的人员都调到中心来显然是不现实的。综合各地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 思考如下:

第一, 拓宽渠道, 广纳人才, 将具有艺术、科技方面特长的教师选调到活动中心来工作。

第二, 活动中心聘请的学校艺术、科技类等兼职教师, 在中心的工作也算工作量, 并且在考核、评优上适当给予优先。

第三, 建立一套评价体系, 对专、兼职教师严格考核。如聘请兼职教师上课, 按照课时费的标准支付报酬。如果教师队伍相对稳定, 对于以后开展教学, 提升教师整体水平都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定期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 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使教师们在活动中学有所长、教有所乐。

三、做精做新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

活动是校外教育的载体, 是校外教育的最突出特征。我们将积极开展校外教育活动, 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精, 人精我新。做到:“热”:活动组织气氛热烈;“实”:活动内容实在;“新”:活动形式新颖;“情”:活动设计富有情趣;“深”:活动创意追求高深;“长”:活动要以育人为本, 立足长远。

四、加大宣传和接收新信息的力度

积极争取团委、县妇联、县科协、县关工委支持, 及时向他们汇报中心的各项工作;同时也要通过中国科技网、中国校外教育网等, 不断了解最新的校外教育动态和信息, 与全国一些大型赛事接轨, 使我们的工作与时俱进, 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中华少年教学反思 篇3

因为本文是要求一课时完成的,而内容多,朗读花的时间久,方式多,所以,一课时不够,于是我安排在下午的班队课上进行朗诵比赛。主要是分角色朗读,可以寻找自己的朗读伙伴,还可以加上动作,到台上来朗读,这对于学生来说,既是练习又是提高。中午以及课间就看到了很多学生凑在一起练习朗诵。

班队课上,利用五分钟先讲了上台朗诵的要求以及下面听众听的要求,让每一个听众都拿出笔和纸进行评分,看普通话是不是标准,感情是不是丰富,姿势是不是流利。朗诵的人以四人为小组,带上语文书上来朗诵。前面上来的都是平常在班里活跃的同学,当然他们的表现也是令他人满意的,搏得了阵阵掌声。

今天发现平常不怎么喜欢朗读的男生也鼓起了全身的勇气,用出了全身的激情,有感情地朗诵着,看得出今天他们花了很多时间准备。这让我和全班同学感动,当他们结束的时候,我又一次表扬了他们,全班送上了热烈的掌声。

语文《中华少年》教学反思 篇4

《中华少年》是一首现代朗诵诗。教学中,我主要是采用分组的形式进行朗颂表演,通过朗诵体会诗意、掌握节奏、学习集体朗诵的一些技巧。全班同学均以4人为单位自由分组,进行朗诵,大家训练十分踊跃,除三人外,其他44位同学都在同学们面前展示了风采。

反复朗诵后,学生也总结出本文是从中华的地域、文化、民族、风俗、历史、人物、近代的耻辱、旧中国的灾难、新中国的建立、改革开放的变化、我们的决心等方面来写的,视野非常开阔,文笔遒劲有力。学生在不断朗诵、不断交流中,又了解了不少中国的知识。

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总结 篇5

为了使合唱取得圆满成功,各班在几周前就开始精心准备排练。伴随着激昂的音乐响起,拉开了演出的序幕。《歌唱二小放牛郎》、《打靶归来》、《保卫黄河》、《士兵小唱》、《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曲曲历久弥新、耳熟能详的经典红歌再次唱响校园,时而轻柔婉转,时而跌宕激昂,师生们专注聆听,沉浸于歌声咏唱的一个又一个故事中。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选出特等奖7名,一等奖14名,组织奖20名。

此次活动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生活,增强了班级凝聚力,更重要的是对学生们进行了一次卓有成效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了升华,营造了黄河小学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更多相关优秀文章推荐:

1.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总结

2.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总结

3.学校开展争做美德少年活动总结

4.小学学习和争做美德少年活动总结

5.开展学习和争做美德少年活动总结

6.小学学习和争做美德少年活动总结

7.学习和争做美德少年活动总结

8.开展学习和争做美德少年活动总结3篇

9.学习和争做美德少年网上签名寄语活动总结

英国反思青少年教育 篇6

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就骚乱向全国发表的演讲中表示, 英国整个社会的“道德崩溃”是发生如此令人震惊的社会骚乱的根本原因。他说, 骚乱给整个国家敲响了警钟, 让人清楚地看到, 社会道德和价值体系长期以来缓慢而持续不断地沦丧。

卡梅伦宣布, 将对政府现行的所有政策逐一评估, 开始社会道德价值体系的重建。英国政府各个部门和行政机构将以此为指导原则, 分别对自己职权范围内的政策展开重新评估, 从教育、福利、文化、社区政策一直到司法系统。英国教育大臣迈克尔·戈夫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的采访中表示, 要强调学生纪律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他说, 这些年来英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缺乏对年轻人纪律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养成”, 这是造成这次骚乱的原因之一。戈夫指出, 贫穷和弱势地位不能成为发动骚乱的理由, 追根究底还是道德感和价值观的问题。他指出, “很多人即使生活艰难也从来不偷不抢, 把暴力骚乱和贫穷联系起来, 是对那些为生活所累的普通民众的一种侮辱”。

戈夫表示, 9月新学期起, 英国中小学将更加认真地对待校园纪律问题。新的校园纪律措施包括:老师有更大的权力搜查学生是否携带违禁物品进入学校等。他说:“老师要有更多的权力管理学生不当的行为, 而我们的司法制度也要支持老师对学生行使管教权。”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也呼应戈夫, 提出政府应该提供公民教育课程, 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他们存在的目的和价值。

学校:强调家庭教育功能

“年轻人骚乱凸现英国教育失调”——英国校长协会负责人布莱思·赖特曼批评家长的管教缺失给年轻人造成了坏的影响。虽然骚乱也有成年人参与, 但是大多数都是青少年。赖特曼表示, 家长们应该面对这个事实, 好好管教自己的子女。

赖特曼将年轻人参与骚乱归咎于家庭功能失常、社会上弥漫错误的价值观、消费主义等等。他说, 在各种综合影响下成长的英国青少年普遍有着“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的人生态度。一名参与抢掠的女孩对英国广播公司说, “让警察和有钱人看看, 我们可以做任何我们想做的事。”伦敦奥运会形象大使兼志愿者切尔西在参与打砸之后夸耀说:“这是最美好的一天。”这些令人震惊的言论引发英国人的深思。

家长:送参与骚乱子女归案

一场打砸抢烧给英国带来极大的震撼。被拎到审判台前的, 不仅仅是青少年, 还有他们的父母。英国一民意调查机构最近的调查显示, 80%的英国人认为, 父母教子无方, 家长至少要对骚乱负部分责任。许多人批评现在的父母没有给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认为父母不够严厉, 管教孩子不得法。

伦敦奥运会形象大使兼志愿者切尔西因参与骚乱被其母举报归案。母亲亚丽安情绪激动地说, 举报18岁的女儿是一个不得不作出的艰难决定, “但是我必须做应该做的, 即使她不会感谢我”。她说:“我不后悔, 如果还有这样的事情, 我还会这样做。”亚丽安表示, 看到那些在骚乱中受到伤害的人们, 她深感身为父母不应该让孩子逃脱惩罚。她希望其他父母也能有同样的勇气。在曼彻斯特, 警方特别张贴了“举报榜”。两名分别为15岁和14岁男孩的母亲在看到自己儿子的照片上榜后, 亲自将他们送到了警察手中。

致力于影响育儿政策方向的社会组织“家长出来大声说”的创始人玛格丽特·默里希表示, 任何送孩子自首的父母都是正确的。她说, “有时候, 爱, 必须是严厉的”, 父母必须告诫孩子, “你做错了, 这就是后果”“送你去警署, 不等于我不爱你、不关心你, 而是因为我更爱你、更关心你”。虽然玛格丽特承认送孩子自首会带来“刻骨铭心的痛苦”, 但这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中华少年反思总结 篇7

一、辅导内容

1.通过舞蹈基础训练,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形体习惯。

2.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音乐、感受音乐的美感,激发学生通过舞蹈表现音乐情感的欲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舞蹈习惯和舞蹈技巧,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4.通过舞蹈兴趣小组的开展,培养了学生对舞蹈的兴趣与爱好;学到了舞蹈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了学生健康的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舞蹈能力、表演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

5.主要以排练《兔气扬眉》为主要内容进行舞蹈教学,通过观看视频对学生动作及表情的规范及学习的一个学习过程。

二、出勤情况

每周二、三、五下午,我均能按时到达教室,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以提高训练效率。学生也做到了按时到、按时走,有病有事能请假。基本做到出满勤。这学期基本上没有学生要求退出舞蹈队,这也大大加强了学生的训练积极性。

三、管理情况

由于队员基础不同,所以我尽量让有舞蹈基础的队员带动基础稍差些的队员。为了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我安排一位五年级舞蹈基础较好的负责任的队员作为舞蹈队的组长,协助我进行舞蹈训练。这样不仅便于管理,而且这位队员在队中发挥了模范作用,吃苦在先,保证了良好的训练纪律和训练作风。同时训练时,我采取集体和分组活动相结合,利用优秀队员的示范带动全体成员的训练。

四、学习成效

通过训练,队员的基本功有了明显的提高,队员在各个方面均有了较大提高,特别是一些基础稍差些的队员进步很快,大部分的成员表现较好。

中华少年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

2.为祖国拥有丰富的资源、灿烂的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美好的未来,为身为中华少年而自豪。3.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重点: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朗诵,加深对诗歌的体会。

课时安排:1课时

一、激趣导入:

展示国庆阅兵图片,当你看到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的时候,是否会为自己是一个中华少年而感到自豪呢?回顾单元前三课,不同人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今天,作为中华少年的我们,应该怎样去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爱呢?让我们共同学习诗歌《中华少年》,感受那强烈、真挚的爱国热情。

二、朗读感悟:

1、视频范读,再分角色朗读课文,遇到不会的生字、词勾出来,自己想办法解决。

2、学生读自己喜欢的部分,说说为什么喜欢。

三、学习课文,整体感知:

1:解析第一节。中华少年的飒爽英姿通过哪些词表现出来?画出词语“高原——雪莲”“宝岛——乳燕”“草原——雏鹰”“黄土坡——山丹丹”。你由这些

词产生哪些联想?(他们就是中华少年)

2:请学生读自己喜欢的小节,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设想:现在,老师想请个别同学来读一读,读读自己喜欢的小节。

那你能告诉老师你为什喜欢这一小节吗? 有哪位同学喜欢的是和他相同的吗?

因为九曲黄河的百折不挠,莽莽昆仑的立地顶天,都象征着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每一位中华的少年。

通过诗歌的前两节,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 生:感受到祖国: 山河壮丽 3:分析3、4小节。

设想:这首诗中,作者向我们介绍了祖国五千年灿烂的文化,是那几节呢?同学们找一找,看看这节诗中出现了哪些你熟悉的人和事。对,3,4节,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有着五千年的文化,我们应该为此——自豪。

(学生分男、女读3、4两节)现在,让我们用自豪的语气去领略一下祖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吧。(感受到祖国:悠久历史以及民族传统文化)

4:朗读第五小节,感受祖国曾经历过的故事。师:“春天的故事”指的是什么事件?出示图片2,师:与文中那句话相关?为什么纤夫拉不直问号般的身躯?(感受到祖国是一位坚毅的母亲)

5:学习第6~8节,有感情的朗读,理解诗句。展示重点句子,四“不”和“四”要,说出自己的感受,说出中华少年的铿锵誓言。(让祖国成为我们的骄傲,把诗中的誓言变成自己的誓言)

板书:骄傲

自豪

四、深究整诗,体会感情:

通过朗读全诗,说说整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通过激情朗读,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感世界,达到“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地。)

让学生体会到作为一名中华少年的骄傲与自豪。

五、课堂小结: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六:板书设计:

8*中华少年 骄傲

中华少年反思总结 篇9

一篮球意识的内涵及评价

作为一种竞技集体体育项目, 当今世界篮球运动正向高速度、高空优势、高技巧和强烈对抗方向发展, 需要在激烈的对抗中求胜, 也对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的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篮球意识的培养成为现代篮球运动的灵魂所在。篮球意识, 是指篮球运动员从事篮球实践活动中, 经过大脑积极思维过程而产生的一种正确反映篮球运动规律性的特殊机能和能力。它是篮球运动员在长期篮球实践活动的认识过程中提炼积累起来的一种正确的心理和生理机能反射性行动的总称。篮球意识是篮球运动员的一项重要素质, 篮球意识的高低直接决定一名篮球运动员职业生涯发展的走向。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是我国未来篮球运动的主力军, 篮球意识的培养意义重大。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良好的篮球意识是整体提高我国篮球运动竞技水平的前提和保证。它对提高比赛质量、增加竞技比赛的观赏性、理解和执行教练员意图, 进而争取比赛的主动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从“林书豪现象”反思青少年篮球意识的培养

1. 重视青少年篮球兴趣的培养, 注重篮球气氛和篮球文化的积累和沉淀

兴趣是以需要为基础的, 是推动青少年队员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 是影响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直接因素。当青少年运动员从事感兴趣的运动时, 可以在运动中体验到自我需要得以满足所带来的精神的愉悦, 这种精神的愉悦可以升华为一种自我前进的鼓舞力量, 从而起到调动青少年热爱篮球运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反思“林书豪现象”也可以看出我们在篮球氛围、篮球文化积累和沉淀上的不足。相应的体系没有建立起来, 这是影响我国篮球运动发展、篮球意识培养的最大问题。一位CBA教练这样比较中美篮球观念, 他说:中国人是在大个子里面找打篮球的, 而美国人是在打篮球的人里面找大个子。同样是找“大个子”, 但差之毫厘, 谬以千里。篮坛泰斗钱澄海曾忧心忡忡地说, 中国篮球近年来是“没有好小个, 累死一群大个儿。”林书豪的成功, 不但给身体条件平平但篮球天赋极高的球员以希望, 也会让选材的基层教练和拍板的领导眼光更开阔一点。

2. 用团队精神来激励青少年篮球意识

篮球是一项典型的集体运动项目。球队实力的强弱与球队的团队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一支球队在比赛中只依靠一两名球员的核心作用来赢得比赛, 是难以保证在比赛中创造出稳定佳绩的。当球员较稳固地形成团队意识后, 队员与教练员、与其他队员之间就会达到一种融洽的团队精神理念, 在比赛中球员间的战术意图和战术行动就可以相互给予鼓励和支持, 从而带动球队的整体战斗力得到最大的发挥争取在比赛中取胜。在林书豪所在的纽约尼克斯队与国王队的比赛中, 林书豪仅仅拿下了10分, 球队却获得了20多分的大胜。取胜原因就在于该队团队精神、整体意识得以激发, 林书豪见队友手感出色, 主动调整了自己的攻击模式, 用助攻帮助球队获胜。

3. 提高文化素养

随着世界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 运动员的智力水平成为一个比赛中能否取胜的关键。林书豪向全世界展示了一个优秀组织后卫的素质:头脑清醒, 传球朴实无华却非常实用, 选择突破的时机和线路都非常合理—这就是教练经常叫的“打球要动脑子”。正如美国篮球界专家所指出的:“现代篮球比赛的取胜, 60%靠思维, 40%靠体力, 而且水平愈高, 这种趋势越明显。”这里所说的智力水平、思维能力, 实际上是指篮球意识。哈佛这样高等学府的训练, 让林书豪不仅拥有了很高的智商, 更拥有了机敏应变能力, 还让他更具备运动修养和全局眼光。反思国内传统的篮球人才培养模式, 重视体能训练, 训练课没日没夜, 文化课得过且过, 篮球训练成为本能的反应而缺少思考的乐趣。对一名篮球运动员来说, 既需要好的身体条件也需要一个好的头脑、好的文化修养。不会思考的球员, 最容易在关键时刻“脑子短路”。

4. 适应竞技体育, 培养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

比赛期间的心理训练是培养和强化篮球意识的重要手段, 即通过赛前、赛中、赛后的心理训练, 使运动员处于最佳状态, 促进运动员的篮球意识得以正确及时的运用和超水平的发挥。青少年篮球意识的培养应该注重竞争意识的强化。林书豪的成功离不开从小就适应的这种篮球竞技比赛的竞争。对青少年篮球意识的培养应该尽可能多地在对抗比赛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和提高。林书豪在比赛场上的表现对尼克斯队至关重要。我们见过很多人在大赛中被压力搞得崩溃, 不得不折服于林书豪能有0.5秒的绝杀。

5. 加强思想意志品质的教育和培养

篮球比赛中, 运动员的精神风貌对于比赛的胜负至关重要。运动员必须树立必胜的信念, 意志要坚定, 行动要果断, 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沉着冷静, 富于自控力, 对强手要敢于并善于进攻。林书豪的理念是在挫折中坚守, 在逆境中前行, 在兴趣中乐享。他在美国篮球界里是“小个子”, 但他不离不弃的兴趣加志趣成为NBA世界里顶天立地的巨人。

三结束语

总之, 青少年篮球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是一个复杂、全面的过程。从“林书豪现象”中进行反思, 通过科学、全面的系统训练,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才能不断地增强青少年的篮球意识。

摘要: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是我国未来篮球运动的主力军, 篮球意识的培养意义重大。林书豪的成功有其必然性, 从“林书豪现象”反思青少年篮球意识的培养, 需要兴趣的提升和团队精神的激励、文化素养的提高和运动员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以及重视思想意志品质的教育和培养。

关键词:林书豪现象,篮球意思,培养

参考文献

[1]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1]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

[2]青少年篮球意识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4[2]青少年篮球意识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4

中华少年教案设计 篇10

学生:自学课文,找一找,你可以从诗中找出哪些有所了解的景物、人物和事件?收集相关的资料。

读通,把课文读得字正腔圆

1.自由朗读课文,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划出自己觉得最难读好的句子。

2.同桌之间读一读课文,指出对方读得特别好的地方,一起读一读这些诗句。

3.把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大组,分别承担“甲、乙、丙、丁”四个角色,一齐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适时纠正、指导。

读懂,把课文读得有声有色。

1.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诗歌的情境,说说自己最喜欢读哪一个段落。

2.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师适当指导与点拨。第1自然段:我们都是中华少年

引导学生划出“高原──雪莲”、“宝岛──乳燕”、“草原──雄鹰”、“黄土坡──红高粱”。

自由说说:

(1)透过这些词语,你有哪些与此相关的联想?(2)把四组词语联系起来想一想,你又想到了什么? 指名四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一段诗句。第2自然段:共同的家园 放声朗读。

祖国的大好河山还有哪些给了你人生的启迪,借鉴诗歌的表达试着说一说。指名四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二段诗句。第3.4自然段:千年文化、中华精神

在这两段诗中,出现了哪些你熟悉的先人与先烈?你最想跟同学们介绍的是哪一位? 指名学生作简要的发言,特别要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用典,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由五月端阳与爱国诗人屈原;中秋月色与中华传统等。

第5自然段:苦难的母亲,惊醒的睡狮 出示:

黄河的纤夫拉不直问号般的身躯,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

多次指名朗读这两句诗,引导学生联想,描述仿佛看见的场景。出示并提问:

啊!是七月的星火,南湖的航船,让东方的雄狮从噩梦中奋起。

教师:本句当中涉及的是哪儿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 “春天的故事”响彻大江南北,中华啊!展开了崭新的画卷。教师:这句诗写到了什么历史事件? 指名四位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三、四段诗句。第6.7.8自然段:中华的未来,少年去开创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练习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遇到不明白的诗句,可以问老师。

指名小组,汇报朗读。教师作精要的点评,以肯定与鼓励为主。读美,把课文读得声情并茂

1.自由朗读全文,试试用一两句简洁扼要的话,说说读了这一首诗的体会。2.推荐班级当中朗读最好的4位同学,分别担任“甲、乙、丙、丁”四个角色,表演朗读。在表演之前,提醒四位同学,先在自己的课文里做一些记号,以免在表演朗读的时候,读错句子。

3.四位学生表演朗读,有条件的为朗读配上背景音乐。4.自由组合,排练诗朗诵:《中华少年》。

四、课外延伸

中华少年励志语录 篇11

2) 人生又有许多意外和错过,握在手里的风筝,也会突然断了线……

3) 不怕路远,就怕志短;不怕缓慢,就怕常站;不怕贫穷,就怕惰懒;不怕对手悍,就怕自己颤。

4) 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会以为这就是世界。

5) 爱情是盏灯,友情是影子,当灯熄灭了,影子却还在。

6) 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了时间。

7) 人越是转向光明,他身后的阴影就越大。人的能力越大,他的责任就越大。

8) 或许是时间炖化了他们的异端,或许是岁月油炸了我的坚持。

9) 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只要后者再向前几步。

中华少年反思总结 篇12

1. 问:请简单介绍一下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出台的背景和起草过程。

答: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 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和灿烂文化正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当前,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是教育系统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和关键环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十八大对这一问题进一步做出了战略部署, 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为新形势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明了方向, 提供了强大动力。

自去年六月以来, 教育部成立了文件起草组, 就如何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深入调研, 先后有100余位专家、教师、教育管理人员参与了文件研制或提出建议意见。经过将近一年时间的修改完善, 起草小组认真研究、充分吸收了中宣部、文化部、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人社部、民政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等部门的意见, 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审议同意, 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2. 问: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如何?还存在哪些不足?

答:改革开放以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得到了大力的发展与弘扬, 中央和各级政府为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1993年,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199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 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1999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 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 理想、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2006年, 中央印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出了具体部署。

教育部多次下发相关文件。2004年, 与中宣部联合发布《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2010年, 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开展创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活动的通知》。2013年, 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等等。

此外, 上海制定了《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 对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和任务目标;山东出台《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实施指导意见》并编写《传统文化》 教材, 在全省中小学投入使用;江苏在全省小学中开展“中华经典诵读”系列活动, 举办经典诵读比赛, 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感受传统文化教育魅力。这些探索都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从调研情况看, 当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还不尽令人满意, 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比较普遍。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有些学校以应试教育为导向, 偏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灌输, 单纯地让学生记忆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 相对缺少对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的深入挖掘和宣讲。这是当前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二是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不足。很多地方和学校对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认识不到位, 对教育内容缺少系统规划, 对教学环节缺乏整体设计。往往是众多课程各自为战, 课内课外无法衔接, 导致课程门类孤立化、教育内容碎片化、教学设计随意化现象的出现, 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三是教育教学中的技术性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从事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师资力量不足,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教育教学的感染力不强, 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滞后。课程体系和教材编写相对缺少统一的技术规范指导。四是全社会关心支持的合力有待形成。目前, 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主体还是教师、场所还局限在校园、手段还主要依赖于课本, 还没有完全形成全社会参与、多元化支撑的良好态势。

3. 问: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何提炼适用于教育教学的核心内容, 是文件起草的重点, 也是难点。对此, 起草小组系统梳理了目前正在使用的教材中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认真听取多方意见建议。坚持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 与时代精神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 与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相结合,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避免复杂深奥的学理之争。在反复论证基础上, 最终形成了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 从爱国、处世、修身三个层次概括凝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一是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深刻认识中国梦是每个人的梦, 以祖国的繁荣为最大的光荣, 以国家的衰落为最大的耻辱, 增强国家认同, 培养爱国情感, 树立民族自信, 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共同理想追求。二是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 学会心存善念、理解他人、尊老爱幼、扶残济困、关心社会、尊重自然, 培育集体主义精神和生态文明意识, 形成乐于奉献、热心公益慈善的良好风尚。三是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明辨是非、遵纪守法、坚韧豁达、奋发向上, 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思想, 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通过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三个层面的教育, 培养青少年学生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 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 知荣辱、守诚信、敢创新的中国人。

4. 问:各学段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文件的这一部分需要解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各学段“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起草小组力求根据各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 设计教育要点, 使之相互衔接、层层深入, 螺旋上升, 形成一体。在小学低年级, 以培育亲切感为重点, 开展启蒙教育, 培养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在小学高年级, 以提高感受力为重点, 开展认知教育, 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在初中阶段, 以增强理解力为重点, 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 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在高中阶段, 以增强理性认识为重点, 引导学生感悟精神内涵, 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在大学阶段, 以提高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 培养文化创新意识, 增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时, 在各学段的教学要点和教学任务中, 力求做到三个“全覆盖”:一是学科课程全覆盖, 将教育内容体现到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主要课程中去。二是教学环节全覆盖, 包括课堂教学、课堂外教学、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是教育人群全覆盖, 从小学一直到大学, 整体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兼具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但更为强调指导性。考虑到地域文化差异, 既要为各地各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指导和遵循, 还要为未来的课标修订、课程开发以及各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留有一定空间。

5. 问:教育系统在落实 《指导纲要》 方面将采取哪些重点举措?

答:教育部将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任务, 逐步落实课标修订和课程开发工作。目前, 正在启动的高中阶段课标修订将把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列入修订内容, 小学至初中阶段的课标修订工作, 也会按照时间进度安排适时启动。此外, 还将在全国高校推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文化概论》。在职业院校教育中, 将建立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 制定传统手工技艺、民间美术工艺、民族表演艺术等民族文化相关专业教学标准, 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编写相关专业校本特色教材。

要培养和造就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推动师范院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在“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示范性项目中专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 建设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特色学校和基地, 完成“中华经典资源库”建设, 出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读物。

同时, 还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和研究, 动员组织传统文化名家、一线教师共同研究如何改进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 加强传统文化研究机构的建设, 以便更好地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指导。

6. 问:除教育系统外, 社会其他领域还将有哪些举措?

答: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离不开全社会的关心支持。我们既要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 又加强家庭、社会与学校之间的配合, 形成互为补充、相互协作的传统文化教育合力。具体来讲, 学校应充分依托校内文化资源和主题活动, 发挥独特的校园文化育人功能。有关部门应发挥其职责功能, 促进传统文化的教育。建立中小学生定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遗址等公共文化机构的长效机制;文化、新闻出版广电等部门应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类文艺作品创作, 着力提供丰富、生动的教育资源;中小学家长委员会以及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应积极组织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传统文化体验、实践活动, 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氛围。此外, 还要加强网络教育平台建设, 打造一批有广泛影响的传统文化特色网站, 制作适合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精品。

读《中华少年》有感 篇13

回忆往日的神州,三千载醇醇古国,五千年熠熠文明,独领于世界,威遍全球。开明君主随时势而生:秦王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文明盛世一兴再兴;从文景之治到光武中兴,开从杨坚开皇到武则玄宗,再到康熙乾隆,天朝巨国,物产丰盈。

古人的精湛技艺令古今中外的人扼腕敬佩;秦砖汉瓦,唐彩宋雕,明琉璃,清珠宝;文化一直繁荣在华夏;唐诗宋词,各领百年风骚。10前的唐代,我国强大而富有,当时的经济总量排列在世界榜首。商旅云集,车水马龙,人口数量数不胜数。

再回首现在中国已由一个弱不禁风的孩童变成了久经沙场的英雄壮汉,真正成为世界的一大强国,永远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条条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上飞驰着亮丽的轿车。

多年来,我国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使中国成功的加入WTO,特别是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更令世界华人惊心动魄。“神舟”成功带着航天英雄杨利伟飞上了太空。五年后,“神舟七号”又成功发射,航天员现在还在太空漫游。这些成功都意味着什么呢?这就意味着中国正在不断的走向富足,不断的走向强大;亚洲这条巨龙还会再次以至不断的腾飞。

拿破仑口中的“东方睡狮”,日本人眼中的“东亚病夫”,已随这金秋溯风飘落于历史的角落,一个更强大、开放、只有、昌盛、繁荣的中国必将展现于世界时代之巅!

中华少年朗诵串词 篇14

▲《木兰辞》(北朝民歌)张丽达作曲 童声合唱戎马关山报国志,魂牵梦绕女儿情。一身戎装透出一股勃发的英雄气,我们看到的是英姿飒爽的少年将军;对镜梳理云鬓,秋波顾盼流转,我们看到的则是一位楚楚动人的闺中女红妆。这二者在花木兰身上的统一,世世代代向人们传达着这样的信号:中国女性的伟大、坚韧与温情。

▲《山鬼》(屈原)叶小钢作曲 梁宁演唱 苦恋与思念,是文学的永恒主题。屈原的传世之作《九歌》中的山鬼堪称翘楚。这是一篇热恋中少女的内心独白,也是大胆而泼辣的爱情宣言。它不重在描绘少女如花的容颜和婀娜的身姿,重在袒露少女忍气吞声的内心世界,传达一种追求爱情的热烈情绪。

▲《招魂》(屈原)王西麟作曲 汪燕燕演唱如同一个迷路的孩子,一个满腔爱国热血而又报国无门的人,他的失意、彷徨乃至失魂落魄,我们都很容易理解,甚至被他汹涌的情感所征服,他就是早已仙逝千年的古人——屈原。为了表白自己的心境,屈原找到了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招魂。有人说,这是屈原在招楚怀王之魂,有人说是屈原为自己招魂,还有人说是宋玉在招屈原之魂。这无关宏旨,要紧的是,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招魂》这份宝贵的遗产。一声声对“魂兮归来”的呼唤,含着泪,带着血,透着恨,有高洁人格的表白,有对黑暗势力的鞭挞,有对故乡和祖国的牵念。我们也禁不住要对着遥远的星空,对着这位伟大的爱国者长长地呼唤一声:魂兮归来!

▲《洛神赋》(曹植)莫凡作曲 迪里拜尔演唱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曹植这十六个字一出,洛神之美便立刻一洗铅华,脱俗为另一境界。洛神的妩媚与妖娆,洛神的圣洁与飘逸,不过是诗人心目中美的幻化形式。人类对美的追求是不可阻挡的,洛神之美就是凭借曹植的传神之笔,穿越了千年的时空隧道,折射到今天。第二部:光焰万丈星河耿耿,银汉迢迢。从远古奔来的中华文明的长河,千回百转,千淘万漉,使一颗明珠浮出了水面,它的异彩流光,穿过时空,照亮了中国文学长廊,它就是滋养了中华民族文化近千年、并让世界为之回首的唐宋文学。徜徉在这座文学珍宝馆,我们目不暇接,我们留连忘返。在这里,我们与中国文学史上的众多名流巨匠擦肩而过:迎面走来的是“天子呼来不上船”笑傲红尘的李白,眼望“国破山河在”老泪纵横的杜甫;这一边有听一曲琵琶泪洒青衫的白居易,那一边有登楼远望心忧天下的范仲淹;苏东坡月下把酒,声声向苍天发问,辛弃疾挑灯看剑,夜夜梦里沙场秋点兵;柳永为“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吟咏歌唱,李清照则为“梧桐更兼细雨”黯然神伤。唐宋诗词歌赋是一座巍巍丰碑,它计数着中华文明的历史遗产;唐宋文学又是一顶灿灿王冠,缀满了浓缩中国文学智慧的奇珍异宝。这里,你能找到“大江东去”的豪放,也能找到“人比黄花瘦”的婉约;能听到“磨损胸中万古刀”的愤懑呐喊,也能听到“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浅吟低唱;有怒发冲冠的报国志,也有窗前明月的故乡情,有独上西楼的长相思,有草长莺飞的梦江南,有春光乍泄的蝶恋花,有斗霜傲雪的一剪梅。捧出这部宝典,我们能感觉到它的分量:刻写历史,它刀刀见血,鞭笞黑暗,它字字带泪,思索人生,它笔笔入理,憧憬光明,它声声不倦。含英咀华,我们也能体味到它的博大:它是历史的凝固,也是现实的观照,是文人的妙笔,也是哲人的沉思;是千里莺啼的锦绣江山卷,也是宫廷王朝的血雨腥风图;它的大漠孤烟,它的塞外鼓角,它的新坟旧鬼,它的金风玉露,共同托起的是中国文学界史上的一座珠穆朗玛。今天晚上,在这个古来圣贤千百次吟咏过的新年之夜,让我们共同举起唐宋名篇这樽美酒,邀明月至花前,引诗情到九重,在一声声荡气回肠的千古绝唱中,开启一次美的旅程。

▲《琵琶行》(白居易)顾冠仁作曲 孙道临朗诵 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样清脆美妙,白居易的《琵琶行》已经在这个世界上弹奏了一千多年。它和它的姊妹篇《长恨歌》一道,成为奉献给千秋万代艺术精品,人道是“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一曲《琵琶行》,司马青衫湿。这是同情的泪,表现了诗人对被压在最下层的艺妓的理解和同情。这也是伤感的泪,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心灵呼应,使白居易不能不联想起他自己遭贬流落的命运。然而,这首传世绝唱的奇妙在于,作者对自己命运经历的描绘,在诗中却是淡入淡出,只把一怀愁绪倾泄在琵琶曲的美妙和歌女的凄凉身世中。《琵琶行》所以能响彻千年,大概正是这种悲剧美的力量。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古曲伴奏 姚锡娟朗诵嫩绿的春色,宛转的江流,半开的花蕾,银色的月光,静谧的夜晚,大自然设计了这些良辰美景,愉悦人类的心灵,陶冶人类的情操。其中的哪一道景色都足以叫人浮想连翩,心旷神怡。然而,盛唐之初,一位诗坛俊杰张若虚却神奇地把这五种景色凝结在一首诗作之中,成为响彻历史长廊的盛唐之音,诗中之诗。即使是在千年之后,我们如今来吟咏这篇美文,依旧是齿颊生香。它分明是一幅朦胧而空灵的水墨丹青,月夜里的江花,江花下的春水,春水边的游子,游子心中的怨妇,诗情画意、儿女情长与历史沧桑浑然一体,水乳交融。它又分明是一首清丽而委婉的江南丝竹,以哀而不伤的浅吟低唱,赞美自然,歌唱爱情,感叹人生。“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但愿我们美好的人生路上,永远有这样一片皎洁的月光。

▲兵车行 配乐:顾冠仁 朗诵:孙道临 一首《兵车行》,伴随着隆隆兵车,嘶嘶战马,碾过了几个世纪,永远凝固在历史的画廊上。杜甫用他那枝神奇的笔,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幅战乱时代生离死别的长卷。展开这轴画卷,悲切惨烈的场景扑面而来:一阵阵捶胸顿足的哭号,一声声依恋心酸的叮嘱,一双双紧紧扯住亲人衣襟的手,一团团兵车疾驶扬起的尘土,还有那边塞血流成河,白骨累累,家园满目凋敝,民不聊生,激愤哀怨都从诗人的笔下喷涌而出,直刺穷兵黩武的黑暗王朝。这是带血的控诉,这是对历史的拷问。第三部:凤凰涅槃走过洪荒,走过秦汉,当唐风宋韵也渐去渐远的时候,我们见到了二十世纪初露的曙色。轻轻推开现代文学之门,一阵现代白话的清新之风拂面而来。它一扫骈文八股整齐划一的晦涩与沉闷,开始在现代生活的黑白琴键上弹奏自由、潇洒而灵动的旋律。我们和戴望舒相逢在迷蒙的雨巷,和老舍一起品评红墙碧瓦的北京城;林语堂点起烟斗思量秋天的况味;徐志摩挥挥手与康桥话别;鲁迅笔走龙蛇写下没齿不忘的纪念;方志敏激情无限在铁窗下吟颂可爱的中国。一样的符号系统表达喜怒哀乐,一样的思想脉搏为兴衰更替跳动。大师们没有走远,他们也正在倾听。

▲《可爱的中国》(方志敏)李默然朗诵 不分肤色,无论地域,在人类拥有的优秀品质中有一项永远光芒四射,那就是爱国。屈原叩问苍天,怒沉汩罗江;辛弃疾梦里沙场秋点兵;谭嗣同横刀向天笑,迸发的无不是爱国情怀的万丈光焰。而方志敏一篇《可爱的中国》,则点亮了中华民族爱国方阵中一支最亮的火炬。在这篇绞刑下的报告里,我们透过鲜血浸透的模糊字迹,读到了这位伟人的倾诉和挚爱;在这曲屠刀前的歌唱中,我们透过槖槖的镣铐声,听到了愤怒和呐喊。

上一篇:博士研究生专家推荐书 范文下一篇:评选优秀教师会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