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P三年级英语教学反思(精选10篇)
第一节新课,学生们不停地用“Hello, Miss Luo!”“Hello!”热情地向教师招呼。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对英语的热情似乎很高。然而刚开始的好奇与兴趣之后,学生就为掌握英语单词和基本的对话发愁了。如何有效的激发和维持学生学英语的持久兴趣,显然单纯地枯燥地模仿和机械记忆是不行的。有待思考
Unit 1 hello 第二课时 教学反思:
课堂英语化是因为语言是一种环境的产物,应尽量的给学生营造一个英语的语言气氛,所以在英语的课堂教学教学组织中尽量使用英语,做到课堂英语化,以排除学生对母语的依赖和母语的干扰。我觉得小学阶段是学习英语的关键期之一,尽管他们刚涉及英语,掌握的英语句子和单词还很少,但我觉得应该从第一节课起,坚持用英语进行教学,因为小学阶段所学的单词和句子很简单,我们可以借助于物体直接来教,帮助学生尽快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另外,还可以充分运用眼神、手势、动作、表情等形式来帮助教学。
Unit 2 Look at me 第三课时 教学反思:
针对小学生好动、好奇、喜欢亲身经历的心理特征,本课教学中可能多的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亲身体验,充分运用各种感官,让学生在说说、唱唱、跳跳、画画、演演中学英语。
Unit 2 Look at me 第五课时 教学反思:
小组合作学习,发挥集体力量。当今的时代是科技竞争的时代,而竞争的成败往往取决于人们的合作。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将不同的知识加以交流、综合、提高和运用,就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所以,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今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时下,小组合作学习正是进行素质教育,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体现。这种学习方式为每个学生创设了表现自我的宽松氛围,使学生的思维显示出积极的状态,能较大程度地发挥集体互助力量。一位学生的发言往往会引发其他几位同学的思维火花,促使小组各成员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提出更好的想法,从而达到对问题的较全面、较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Unit 3 Let’s paint第一课时 教学反思:
小学生都强烈地渴望友谊,希望扩大圈子,广交朋友,在交往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但个性非常在意自己是否被人喜欢,是否被朋友接受。特别是对同学或朋友言语的接受,对同学或朋友的言语接触很敏感,容易产生嫉妒或争夺别人关心的现象,使朋友或同学之间产生矛盾,又由于中学生大都存在着固执的心理,都不想先表示友好,从而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生生互动,使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切磋,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就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很自然地缓和紧张关系。如学生学会了三个介词后,我让同桌之间互相听命令作动作。最后我让学生分组编一个小对话.通过充分发挥发挥生生互动,使同学们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Unit 3 Let’s paint第二课时 教学反思:
人际关系好坏,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消除同学孤独感,缓解心理压力,振奋精神,培养其自信心,提高社会价值感,增进社会适应能力,形成乐观豁达的人生观,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互动,可融洽学生的人际关系。师生互动
在学生中的人际关系首先是与师长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也存在显而易见的矛盾冲突。师长的监护和小学生的独立要求,师生的保守和学生的冒险意识,常常成为师生关系失调的原因,这就须要融洽师生的关系,避免产生心理上的病变。在英语教学中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积极性,有利于师生进行交流,缓解矛盾冲
Unit 3 Let’s paint第三课时 教学反思:
通过复现和新授来掌握本课的教学内容。但无论从学生的口语或笔头上来说,掌握得并不是很牢固,经常要与It’s与is混淆,反复强调,错误仍很多.mouth的发音不到位学生很多,需要继续强调,纠正。
Unit 3 Let’s paint第四课时 教学反思:
我最后的综合操练对所学新知识进行了复习巩固,但没有
真正让学生运用身边的实物如学习用品进行替换复习综合运用,因此,语言和句型教学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在有限的教学空间内教师还必须加强知识的复现和综合运用,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Unit 3 Let’s paint第六课时 教学反思:
本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平时备课时就注意了新旧知识的串联,做到以旧引新,以新温旧。悉心钻研小学英语教材,使自己对学生已学的和要学的内容有了了解。这样,复习旧课时就能为新课埋下伏笔,教授新课时能很好地复习已学知识。于是,学生所学的知识就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滚雪球似地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增强。
Unit 4 We love animals 第一课时 教学反思:
英语表达的过程中,我把书中将要学的有关知识进行了整理,并将书上的内容进行了拓展。我先课前建议学生搜集生活中所见到的动物在班上进行汇报。比一比看哪一组最细心,发现的最多。Unit 4 We love animals第二课时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一些学生在边做动作,边说儿歌时,有些浑水摸鱼的想象。教师还得加强必要的调控措施。
Unit 4 We love animals第三课时 教学反思:
在学生已能编儿歌的基础上,运用了游戏让学生猜猜并且要编出一个儿歌。培养训练学生自编儿歌的能力。教师还鼓励学生创作出与众不同的儿歌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Unit 4 We love animals第四课时 教学反思:
在教学歌曲后,我请学生把Sam替换成friend,或其他班内同学的名字,少部分学生还不能正确运用。最后一个环节请学生自由操练到朋友家去做客,由于个别学生没准备实物,训练时比较单调,也有个别学生没有掌握知识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应从基础抓起,不断追求较高的课堂教学效益。
Unit 4 We love animals第五课时 教学反思:
培养他们兴趣的同时,适当扩大知识量,让学生说说What do you like? I like---.可以是不可数名词,可以是名词单数,也可以是名词复数。丰富学生的信息量,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上。
在操练句型时,有一位学生竟然提出和听课的老师对话,虽然说得不是最好,但他大胆的举动使课堂充满了活跃的气氛。Unit 4 We love animals第六课时 教学反思: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直观教学演示法、交际法、愉快教学法等相结合的方法,以情感培育人,以兴趣吸引人。通过媒体演示展示情景操练单词、词组时我让学生配上拍手、跺脚、说象声词,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整体感知,体验语言的真实自然及语言的交际功能。
Unit 5 Let’s eat第一课时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是一个师生交流和沟通的互动过程。它既不是教师任意、刻意灌输的过程,也不是学生学习复制、被迫接受知识的过程。它是学生生动活泼的生活,是师生共同发现和体验的过程,师生情感上的水乳交融是这种过程的基本体现。在这里教师不是一个居高临下的长者,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智者,教师是一个普通的学生学习的设计者、辅导者、参与者。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不只是学生,教师也同样会获得愉快的体验。在这堂课的教学中,以“购物”游戏贯穿于始终。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培养学生的交往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Unit 5 Let’s eat第三课时 教学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采取集体统计和个人采访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活动,给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又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友好团结,提高了学习效率。歌曲的教学教师同样注重为学生扫清难点,创设情景,使学生在音乐中感受“野餐”的愉悦,学习英语的乐趣。
Unit 5 Let’s eat第四课时
教学反思: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想要喝的饮料或食物,操练句型。当学生掌握了Can I have some…?句型后,教师提示学生用别的物品来替换食品饮料,真正地做到活学活用。整个教学过程做到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同时启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Unit 5 Let’s eat第五课时 教学反思: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放在了Let’s do部分,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和游戏,引导学生练习和运用所学的单词,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避免为学单词而学单词的枯燥。形式活泼多样,学生玩中学,学中用,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Unit 5 Let’s eat第六课时 教学反思:
学习歌谣前,略讲歌谣词意,在讲解dinner time的同时教给学生breakfast和lunch的英语表达,有助于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歌谣的操练采取了学生编演、小组比赛的形式,活跃了课堂气氛。
Unit 7 Happy birthday第二课时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通过为学生创设情景----分小组为学生们开生日聚会,使学生更真实的操练,体会交际的感受。最后通过学生表演对话、游戏和活动,巩固所学的知识。
一、学生学情与教学目标定位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 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方面都应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明确的目标使教学活动自始至终都处于期望的、有目的地控制之中。在这堂课上, 两位老师对教学目标有不同的定位, 分别确定为:
1. 结合学生起点, 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一切教学都必须从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 这是最好的教学观念之所在。大多数教师对于本课教学内容中出现的例词, 确定教学目标为感知和了解, 只要求学生在例词的首字母和所教字母之间建立相应的联系, 不需要认读 (如教学目标A) , 但是就本地城区学校而言, 学生英语学习起步早, 很多学校在一二年级就开设了英语课, 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校外兴趣班接触了英语。所以, 尽管这节课是“Letters and Sounds”教学的第一节课, 也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教师B在目标定位上略有提升的做法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基础, 而且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顺利地达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2. 根据学生特点, 关注隐性教学目标。
很多教师都认为:“Letters and Sounds”这种课型枯燥乏味, 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 更谈不上学生情感的渗透和培养。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 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 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 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两位教师在教学目标定位上均未涉及此类隐性教学目标。其实,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尤为重要, 而对于初学者, 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规范的养成则是重中之重, 教师应在此方面进行相应的目标设定, 并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和体现。
二、教学内容与学习策略培养
英语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等,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透学习策略的训练,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有意识地尝试和使用学习策略。课型不同, 教学内容不同, 学习策略培养的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 在本课教学中, 两位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策略上应做到:
1. 凸显学生主体, 全方位引导学生自由表达。
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 而是主动的参与者。在教师示范到位的前提下, 教师能够做到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在pair work, group work等形式中自主学习, 自由表达, 把更多的说话权还给学生, 学生参与面广, 质量高。比如, 教师B在教学字母Dd发音中做到:
(1) T:What about letter Dd’s sound?Read!Duck, dog, duck, dog!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单词发现D在单词中的发音。
(2) 请学生看“发音动画”的视频, 让学生发现D的发音。
(3) T: (模仿视频) ddddd, ddddd! (学生说一说)
(4) T:Dd, Dd, ddddd, ddddd, duck!Together!… (学生齐读)
(5) T:What about dog?
学生同桌练习chant, Dd, Dd, ddddd, ddddd, dog!
(6) T:Make a new chant in group. (请学生任选一个字母, 四人小组, 自编chant。)
Aa, Aa, aaa…, (a______)
Bb, Bb, bbb…, (b_______)
Cc, Cc, ccc…, (c______)
Dd, Dd, ddd…, (d_________)
在这一环节中, 教师只是起到了一个示范引领的作用, 而留足时间让学生自己说, 同桌练习说, 小组合作说, 学生通过大量的有梯度的练习, 激活了思维, 训练了语言。
2. 重视学习规范, 多维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在义务教育阶段, 学生逐步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十分重要。在初学阶段, 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规范、学习方法的养成。比如:在教学字母Aa读音环节——教师A通过让学生看口型, 听音, 模仿, 辅以手势表达等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字母Aa书写时, 教师B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落实书写规范:
(1) T:Look, this is letter Aa.Big A, small a. (大小写字母单独出示, 引导学生发现大小写的概念。)
(2) T:Let me write.Show me your pencil.Write!1—2—3!1——. (教师拿记号笔在四线格纸上示范, 用缓慢朗读的声音驱动笔画的起止时间, 同时学生一笔一笔跟着书写。)
(3) T:Check in pairs. (看一看同桌的书写, Yes or no?让学生在校对、比较中互相学习和提高。)
(4) 看动画, 再次整体感知笔画顺序。又如, 教师B在拓展延伸环节, 自制简易教具如左图:
各个位置的字母设计如日历可以翻页, 教师在使用时, 中间的a不变, 两边的音素不断替换, 通这样多层次地重复基本音, 引导学生学会基本的拼法。“Letters and Sounds”教学中学生看形、听音、模仿、跟读、书写、交流等习惯和规范的养成是非常关键的。教师应在课堂上逐步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形成良好的学习规范, 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文本拓展与情感态度渗透
不少教师都可能会认为字母、语音教学关注更多的是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从教学内容来看, 是很难找到情感激发的切入点的。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既要有机地结合课程教材内容的性质和特点, 又要把握课堂教学活动的情境和氛围, 做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教师B在本节课的拓展延伸环节, 自编绘本故事“cat and dad”, 如右图所示:
教师B通过音乐情境让学生感受故事的氛围, 通过夸张的图片让学生理解故事的内容, 通过让学生朗读最喜欢的一句话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从朗读中去感知情绪, 体验心情, 相同的语言如果以不同的心情, 不同的语调来朗读, 效果会有很大的不同。比如, 在朗读“Mad cat!Sad dad!Bad cat!”等语言时, 学生运用丰富的语调配以适当的表情和体态, 这时, 学生不仅仅是在说语言, 而是融合了自己的想法、感受和理解, 用心在表达情感。学生在充满情感的体验中学习语言, 提升了语言学习的意义。
四、教学实效与细节处理
本课为新教材“Letters and Sounds”第一课时, 两位教师在接触新教材时间短, 准备时间紧, 资源相对少的情况下, 能够分析教材, 尽可能地读懂教材设计者的编写用意, 尽可能地增加学生输入的机会。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 关注教学环节的实效性。充分利用好课本、作业本, 有选择地使用“phonics”配套教学资源, 为教学目标服务, 具体做法如下:
1. 利用字母栏, 渗透字母的概念和意识。
“Letters and Sounds”这一页安排了Listen, repeat and chant, Listen and circle, Write and say以及字母栏这四块教学内容, 有些教师在教学时可能会忽略这26个字母的排列或者不知道教材这样编排的用意, 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点用意: (1) 对26个字母的整体感知, 让学生初步感知字母的形和26个字母的简单信息。 (2) 了解今天所学字母在字母表中的大致位置 (以红色标注) 。 (3) 不断复现, 让学生不断接触、渗透并强化字母的概念和意识。教师A关注了这部分细节并做了相应处理, 如:
T:Do you know all the letters?Look at this page, here it is. (PPT呈现课本第16页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最下面的26个字母, 用红色圈出)
T:How many letters can you see?
T:Next time, if you want to know some letters, you can find them here.
T:Today we will learn four of them. (我们将学习最前面的四个字母) They are A, B, C and D.
教师通过明晰的语言, 唤起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注意, 同时指导学生使用字母栏。
2. 善用教学艺术, 激活学生的多样感官。
英语教学艺术经常使用一些艺术表现手法, 如:幽默、机智、比喻等, 使枯燥、呆板、平淡的教学变得风趣、灵活、新奇, 从而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 提高了教学效率。让枯燥的字母教学灵动起来, 带有一定的幽默元素, 教师B通过幽默卡通的“Fun with phonics”视频材料, 让学生通过看视频, 了解字母的发音, 在操练时, 让学生的嘴巴、耳朵、手、脚都动起来。比如, 在教学发音d时, 通过拍手有节奏地打节拍, d-d, d-d-d-d-d, d-d-d-d, 通过跺脚, 模仿走路“得得”的声音, 吸引学生注意, 有利于对语言的理解。又如, 教师B设计找房子活动:
T: (教师拿出ABCD四座印刷体门牌的房子) They are house… (引导学生说ABCD)
T:Where is cat’s house? (移动图片cat) A?B?C?D?
S:C!
T:Yes?Let’s read like this:Cc, Cc, cat! (拿出ant) What about ant?
(请几人上台把ant, bird, duck, dog放入正确的房子里, 同时拿出apple, crayon, book, bag。)
T:What about this? (也让学生移动)
T:Let’s check...Yes?Very good! (拍手) Let’s read like this:Aa, Aa, apple!Aa Aa ant!1, 2, go!
T: (点题) Good, Aa, Bb, Cc, Dd, They’re letters (字母) .
教师B这样的设计形式活泼, 充满童趣, 让学生在动手找房子的过程中认知字母Aa, Bb, Cc, Dd, 同时在字母和单词之间形成了联系, 为读音教学作铺垫。通过分类和图片对比, 了解字母的形状, 有助于学生音形义相结合。
3. 巧用教学资源, 及时巩固并检测。
学习过程中的检查能够为教师及时地提供反馈信息, 有助于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适当地安排, 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 为学生提供适性的教学, 教师利用课堂练习等活动, 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效, 并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关于课堂检查, 两位教师做法如下:
教师A通过摆一摆、读一读的活动, 检测学生对所学字母音、形、序的掌握情况, 通过听一听, 做一做, 让学生在兴高采烈的气氛中巩固字母的相关内容。教师B利用书本中的听音练习, 及时巩固新学, 对学生进行检测。又如:
在书写检查过程中, 两位教师分别借助书本和作业本, 学生进行练习, 教师检查。比较两种做法, 教师A的做法不建议采用, 原因在于书本上的字母不是规范字体, 和学生四线格上的书写是不同的, 教师要利用好手头教学资源, 正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师B利用课堂作业本进行规范书写是可行而有效的。教师利用不同的检查方式和手段, 其目的都是为了了解学生新知的掌握情况, 为进一步改进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对于新增“Letters and Sounds”板块的把握和处理, 教师们有很多的困惑和问题, 但如果教师们能坚持以课程标准为导向, 以生为本, 关注个性差异, 以学生基础为出发点设定目标, 以学生能力发展为方向的设计教学, 立足教材, 善用巧用资源, 最终肯定能探索出一条有效的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之路。
然而,传统的英语书面作业均以抄写为主要形式,作业内容机械、重复,缺乏趣味性、选择性和层次性,没有思维训练价值,更谈不上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们对这样的作业又持怎样的态度呢?
现象一:抄写作业≈无趣作业
师:今天的作业是抄写第一单元的英语单词表,每个单词抄两行。
生:(一脸苦恼)老师,我可不可以不抄?我的书写都很漂亮了,再说今天的语文、数学和科学作业都很多,再加上英语,晚上又不知道要到几点了!
思考:有人认为英语属于“死记硬背”课,抄抄写写即可应付考试。于是乎天天抄:抄单词、抄词组、抄课文、抄对话、抄习题。学生也因此怨声载道,对抄写作业大多是任务观点,敷衍了事。若长此以往,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便被这机械重复的作业给淹没了。
现象二:复习作业≈题海作业
师:同学们,最近上的是复习课,家庭作业是一天一张试卷。
生 :(集体编写诗歌抱怨)复习的日子真痛苦,语数英科样样补,试卷漫天在飞舞,成绩原地在踏步。
思考: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当然,也就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同样的作业要求,对不同的学生来说,就会有不同的作业表现。学优生学得轻轻松松,甚至出现“吃不饱”的现象。而学困生连随堂知识都来不及消化,作业更是没办法完成。于是,作业也成了“两极分化”的主要“元凶”之一。
面对上述现象,笔者在实践中对书面作业设计做了如下改革,收效颇大。
一、书写作业——花样写 殊途归
新PEP三年级上册六个单元的单词内容分别是“文具,颜色,身体部位,动物,食物,数字”。以前教学时发现学生经常能快速说出单词,但不能快速认出单词。怎么办呢?为此设计了如下作业。
1.贴标签。
适用第一单元。
把学过的pen,pencil,pencil-box,ruler,bag,book,eraser and crayon 做成单词标签贴在相应文具上。为了达到美观,孩子们用心书写单词,一次写不好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有的学生追求完美,甚至写了不下十次,并精心装裱,贴到各类物品上。就在这一次次地修改完善中,学生提高了书写水平和辨认单词的能力。
2.用环环相扣的绘画代替抄写。
适用于一、二、三、五单元
第一次作业:画学具,标单词。
第二次作业:给学具加标颜色单词。
第三次作业:用学具装饰五官,图颜色,标单词。
第四次作业:用食物装饰身体,图颜色,标单词。
3.变体力劳动为脑力劳动。
适用于《英语抄写本》
对于一些必需重复几次才能记住的单词,笔者也是想方设法让学生边动脑边抄写。例如,教学了B2 U3 lets learn “big, long, small, short, fat, thin”后布置如下选做作业。A.按你喜欢的程度抄写。B.按单词在字典里出现的顺序抄写。C.搭配反义词并抄写。学生们把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作业。
4.利用学具拼写单词。
适用于lets spell。
新PEP更加重视语音教学,重新安排了语音学习的顺序:字母名称音——辅音字母发音——原音字母发音——字母组合,体现了语音学习的规律性和渐进性。如三年级下册的lets spell,从教材内容设计和排版上都更有韵味,符合儿童认知特点。为此,家长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或购买了英语拼读学具。每次的lets spell教学后,孩子们总是能乐此不疲的翻动学具拼读单词,提高了单词拼读的正确率,也增加了学生的词汇量。
二、复习作业——重梳理 自复习
1.利用思维导图梳理单词。利用思维导图不仅有助于课梳理庞杂的知识, 而且对于学生思维的训练也大有裨益。如图:
学生从字母b联想到三个以b开头的颜色单词,再联想到有这些颜色属性的物品单词,并进行归类,提高了词汇复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2.根据疑问词梳理问答句。新PEP三年级上册出现的问答句还不是太多,但授予学生归类梳理的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建构知识。
香山农场学校
赵慧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本着这一目标,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反复钻研教材,经过一遍又一遍深加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延深、扩展了教材的内容。除了教授课文中的重点单词以外,还扩充了一些相关的单词,同时让学生自主创设情境,操练所学过的单词。
一、发挥学生的表演才能,在真实的情景中灵活的运用英语,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应体现它的交际功能,我一贯认为学生会运用英语是关键。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通过小组合作,让他们充分的发挥想象,运用所学的内容自编自演谈话场景。这样学生可以活学活用英语,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表演才能。有的学生极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有一些新点子自创情境,而且往往不局限于本节的内容。学生的表演的成功与否是我教学的成功与否的一大衡量标准。
三、单词呈现单调、课堂设计不够丰富。
四、从整节课来看,有三个地方没掌握好,第一,教学时间安排的不够合理,课堂所学内容学生没有得到充分练习,第二,没有能够很好的利用充分的想象力创设情境,使学生不能大量的运用英语。第 三,没有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如果能够给学生更多参与的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操练,课堂效果会好一些。
[日期:2009-8-2 15:23:49] 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字体:大 中 小]
一、本课的难点没有突破到位。
本节课内容较少,认识学习四个表示水果的单词:banana, apple, strawberry, grape.其中strawberry的读音是难点.在由图片导入单词后,板书,领读,跟录音读,学生当老师领读,最后又设计了一个找一找的活动来巩固这个单词.但最后总结时仍的不少学生将strawberry 读成/sdV b ri/。当时感觉这学生真是朽木不可雕也。但课下细思量,其实责任还是在我。我只让学生从形,音上进行了整体的感知学习,学生呢,只是机械地模仿,没有弄清楚为什么这样发音。议课时有老师建议将这个单词分成两部分来教。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这个方法我也曾不止一次地用过,但今天由于心理素质差,太紧张,竟没有想起。当局者迷。
二、游戏活动设计较多,课堂气氛活跃,但游戏有形无神。
1、在检查复习阶段设计的开火车读单词游戏,只让两排学生读,覆盖面不广,且节奏慢。如果节奏再快一些,让全体学生参与,不仅教师了解了每个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而且在学生中间也会形成竞争。
2、猜一猜这个活动信息差不够大,学生兴趣不高。若改为只露出一小部分,根据局部猜整体,可增加被猜物品的神密感,让学生充分练说所说单词。
3、找一找这个游戏是为突破strawberry的读音这一难点设计的,但在活动时由于没讲清游戏规则:找东西的人离目标近时要高声读单词,反之,声音要低。从高到低这个度学生把握得不好,致使找东西的学生很茫然。其实,当时我只要示范一下这个游戏,学生立即就会明白。这个游戏做起来会更有趣味性。
三、歌曲教学方面。学习歌曲是本节课的目标之一。课始颀赏了这首歌,单词掌握之后,让学生学唱此歌,我先领读歌词,之后让学生跟录音唱。无奈歌中生词较多,学生只听了个大概。也没有学会此歌。
【重点】
1.句型:Who’s that man(boy)? He’s my…Who’s that woman(girl)? She’s my…
2.词汇:father, mother, mom, woman, man
【难点】
he和she的意义区分和发音。
【教具准备】
1.教师和同学的家庭照片
2.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课件
3.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 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播放Unit 1 B Let’s talk动画,让同学模仿扮演。
2.同学3人一组做对话扮演。
二 出现新课(Presentation)
1.教师将一位新朋友介绍给大家。教师扮演这个新朋友,问一个女生:What’s your name?引导这个女生回答:My name’s(Diana).教师对其他同学说:She’s(Diana).并示意同学跟着重复这句话。
2.教师指着离自身稍远的女生问:Who’s that girl?引导同学回答:She’s…
3.用同样的步骤问一个男生,用he 代替she。
4.教师指着离自身稍远的男生问:Who’s that boy?让同学回答:He’s …
5.让同学指着班里的同学做问答:Who’s that girl? She’s… Who’s that boy? He’s …
6.教师拿出同学们所熟悉的教师的照片,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出来。询问同学:Who’s that man? Who’s that woman? 引导同学回答:He’ s Mr… She’s Miss/Mrs.…
7.教师可向同学出示几张明星的照片或图片,让同学做Who’s that man? Who’s that woman?的问答练习。
8. 教师出示自身的家庭照片说:This is my family.Do you know who they are?鼓励同学对照片中的人物提问,教师用She’s my mother.He’s my father.来回答,并重复单词father, mother。教师再次用mom, dad代替mother, father进行回答,向同学指出mom和dad更多地用于日常口语中。
9.让同学观看教学课件或VCD展示Let’s talk的内容。
10.让同学看书听录音,跟读课文对话。
11.让同学分组扮演课文并展示。
三 趣味操练(Practice)
1.Who’s family is this?
教师先收集几张同学的全家福,出示其中一张问:Who’s family is this ? 引导该家庭的同学迅速反应:This is my family.然后让其他同学对照片中的人物发问,该生回答。
2.猜人
请一名同学到前面,蒙上他/她的眼睛,再叫一名同学说几句英语,让全班同学问:Who’s that boy/girl?猜的人说:He’s… /She’s…猜对了,就蒙住说话同学的眼睛,继续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播放英语歌曲,创设愉快氛围。)
四 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Draw your best friend.发给同学每人一张图画纸,让同学以最快的速度画出自身的家长或好朋友。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画的画做句型练习:Who’s that boy/girl/man/woman? He’s… She’s…
【板书设计】
Unit 2 My family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1clip_image001.jpg 作业:
1.跟读课文录音带三次。2.抄课文,标中文。教学反馈:
1.局部同学混淆she和he的使用。
2.局部同学混淆Who,s that womam?和Who,s this woman?的区别。
3.由于用了同学熟悉的人物:各科教师的照片来引入课文,同学反应积极,便于句子的实际运用。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单词:father(dad), mother(mom), grandfather(grandpa), grandmother(grandma), man, woman 【教学难点】
家庭成员单词的认读。了解口语和书面语的不同表达法。
【教具准备】
1.有关家庭成员的图片
2.单词卡
3.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 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教师让同学拿着自身的家庭照,通过实物投影展示给大家,并指着其中的人物做介绍:He’s my father.She’s my mother.2. 让同学两人一组面对面站着,举起自身的家人照片做问答练习:Who’s that man? Who’s that woman?
二 出现新课(Presentation)
1.教师出示Chen Jie的图片问同学:Who’s this girl?让同学回答:She’s Chen Jie.并把图片贴到黑板上。
2.教师分别出示father, mother的图片,问同学:Who’s that man(woman)?引导同学说出:He’s Chen Jie’s father(dad).She’s Chen Jie’s mother(mom).并把图片贴到黑板上。
3.出示单词卡,让同学认读father, dad, mother, mom, man, woman, 让同学把这些单词卡贴到黑板上相应的图片下。
4.教师:There are 4 people in Chen Jie’s family, too.Do you know who are they?可先让同学猜,再出示图片教读单词:grandfather(grandpa), grandmother(grandma), brother, sister, 并把图片贴到黑板上,形成family tree.注:教师向同学说明grandpa, grandma多用于口语中。brother, sister不是本课内容,稍带即可。
5.教师出示单词卡,让同学先试着把单词garandfather(grandpa), grandmother(grandma), brother, sister贴到相应的图片下,再教读单词。
6.让同学看黑板。教师:This is a family tree.How many people in Chen Jie’s family? Who are they?
7.播放Let’s learn A局部的视频,同学边观看边跟读。再让同学扮演Chen Jie介绍自身的家庭成员:This is my family.He’s my… She’s my…
8.让同学拿着自身的家庭照片向大家介绍自身的家庭成员。
当同学介绍到家长时,教师可问:Do you love your 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my father and mother.What about you?
9.播放歌曲“Father and mother”的视频文件,同学反复学唱。
10.鼓励同学把其他家庭成员也编成歌曲,并扮演给大家看。
三 趣味操练(Practice)
1.Listen and show
教师说:Show me the picture of your mom.同学立刻高举Mom的照片说:She’s my mom.举错的退出游戏。
2.Listen and choose
教师请一名同学读出黑板上的单词,另一个同学要根据所听到的从黑板上拿下该单词卡,直到黑板上只剩下图片为止。
3.Make a family tree
以小组为单位,让同学看着黑板上的图片位置,用自身的单词卡在图画纸上粘贴family tree.四 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出示Let’s learn(A)局部的课件,向同学展示。
请同学上台操作动画,问:Who’s this/that man/woman? 其余同学回答。最先答出来的同学应和时给予奖励。
【板书设计】
Unit Two My family
由图片和单词组成的一个family tree.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1clip_image002.jpg 作业:
1.认读家庭成员的英语名称。2.抄单词,每个4个。教学反馈:
课堂气愤活跃,教学效果良好。由其是扮演各种人物的动作,大家都充溢兴趣。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和书写字母Ff, Gg;
学习单词fish, goose, girl, father。【教学难点】
1.字母印刷体与手写体的区别。
2.单词“fish”中字母组合“sh”的发音。
【教具准备】
1. 图片fish, goose, girl, father
2. 写有大小写Ff, Gg的字母卡
3. 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 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复习已学字母Aa-Ee。²抢读字母
教师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然后逐个出示字母卡片,同学们举手抢答,教师让最先举手的同学读出该字母,读对的给该组记10分,最后得分最多的组为优胜。
²看谁快
将全班分成两组,一组同学持大写字母,另一组同学持小写字母,教师快速念字母,要求持有该字母的同学迅速站起来,最先站起来的人得两分,后站起来的得一分,没站出来的得零分,得分多的组获胜。
2.教师出示图片,让同学说出单词以和该单词的第一个字母。
3.播放Unit 1的字母动画,复习字母A-E。
4.播放Unit 1 Let’s do的录音,同学边听边做动作。
二 出现新课(Presentation)
1.教师让同学看Let’s say局部的动画课件,出现情景。
教师问: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鼓励同学学过的单词尽量用英语表达。
2.学习字母Ff和单词fish, father。
1)教师点击小女孩的爸爸,问同学:Who’s the man? 让同学回答出father 一词。
2)教师继续问:What is he doing? 然后用鼠标点击鱼:Look!What’s this? Can you tell me in English?
3)点击鱼,让同学听单词的发音,并模仿。
4)教师带读单词fish并告诉同学: He is fishing.(边说边做动作,协助同学理解。)
5)教师问:你们能猜一猜这两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是什么吗?(教师要对说对的同学进行褒扬)
6)教师出示father的单词卡,让同学认读。
7)教师出示字母卡,让同学区分字母Ff的大小写。
8)教师在四线三格中按笔顺书写字母,让同学仔细观察后,做书空练习。
3.学习字母Gg和单词girl , goose。
1)教师点击小女孩问:Can you speak this word? 让同学说出girl。
2)教师继续问:What is she doing? 然后用鼠标点击鹅:Look!What’s this? Can you tell me in English?
3)点击鹅,让同学听单词的发音,并模仿。
4)教师带读单词goose并告诉同学: She is playing with the goose.(边说边做动作,协助同学理解。)
5)教师问:你们能说出这两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发的是什么音吗?同学说出后,教师说:那好,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哪个字母发出的音是这样的。
6)教师出示字母卡,教读字母Gg。
7)教师出示girl的单词卡,让同学认读。
8)让同学区分字母Gg的大小写。教师在四线三格中按笔顺书写字母,让同学仔细观察后,做书空练习。
4.让同学在活动手册上把所学字母Ff, Gg进行描红。教师在教室中巡视,和时给同学进行辅导。
5.让同学听录音带跟读模仿。[使用Let’s say/A相配套的录音带。]
6.教师出示图片,让同学看图片说出单词和第一个字母。
7.播放Let’s chant(A)动画前,协助同学理解歌谣大意,并教读歌谣。
8.同学跟着动画学唱歌谣,可用手打节奏。
三 趣味操练(Practice)
²大写找小写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一组大写字母,每组找一名同学到讲台上来,教师发给他们打乱次序的小写字母卡片,在教师宣布“开始”后,他们要尽快按大写字母找出相应的小写字母。
²找字母
找一个同学站在教师前面背朝其余的同学。教师将Ff,Gg 分别写在四张纸上,藏在四个同学的课桌里,请这位同学猜。全班用声音提示找字母的同学。假如位置离字母近了,就大声说Big(F)或small(f)。假如离远了,就小声说Big(F)或small(f)。无论找到哪一个字母,全班同学都要给与掌声鼓励。再换另一名同学继续找,直到4张字母全部找出来。
四 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学过的字母。让同学读一读,然后找出这些字母的邻居(即与之相邻的字母,是大写的配大写,是小写的配小写。)
【板书设计】
Unit 2 My family
黑板上方:上课前打好的四线三格,在课堂上随讲随写的字母Ff, Gg。
黑板下方:单词图片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1clip_image003.jpg 作业:
1.抄字母Dd Gg 每个两行以和单词每个4个。2.背读单词的拼写。教学反馈:
清早, 三 (3) 班的英语晨读非常热闹。走进教室, 同学们就高叫着“Miss Lu, Alice他们真的拿蛋糕来了”。放眼望去, 教室后排确实多了三只大小不一的蛋糕。他们班的班主任得知此事后, 前来询问缘由。学生想要真实体验用英语过生日的情景和氛围, 将真蛋糕拿来做道具。怕在课堂上分蛋糕占用时间, 笔者将这三个表演组安排在最后。Chris这组拿蛋糕当了“花瓶”, 笔者还没提醒到位, 他们已经表演结束。笔者在即兴点评中沉痛地替蛋糕大呼不值。Alice这组的表演确实很好地利用了他们的蛋糕, 从打开蛋糕盒、点蜡烛、许愿直至最后激动人心 (场外观众们兴奋得像第一次见到蛋糕似的, 将Alice五人组围在最中心) 的切蛋糕, 提供了各种用英语的语言环境, 提升了学生用英语生活的能力。在给他们小组进行即兴评价时, 笔者大力赞扬并及时教授生日情景中的英语语言。Todd这组站在比较高的起点, 将笔者的补充意见和Alice组的精华融合, 成为一个较好的《过生日》生活剧。
“他们怎么都是演这个内容?是你要求的吗?”他们班的班主任在观摩了全体同学的英语才艺汇演之后提出了这样的疑问。笔者否认了她的想法, 并告知原因。我们刚结束的第六单元就是表演《过生日》场景, 可能课堂上的演示很精彩, 吸引了学生的眼球, 因此大部分的学生都选择“过生日”这个内容展示自己的英语才华。
紧接着三 (2) 班的同学进行才艺汇演。有很多小组都在玩“故事串串烧”, 即集中堆砌英语书上的story, 每个小故事都很精彩, 但缺乏统一的主题。一连3个小组, 相似的内容和雷同的表演形式。其中, 最先表演的Jennifer小组看到别人的表演时, 忍不住叫屈:“他们都抄我们的!”
三 (3) 班的《过生日》生活剧出现雷同, 可能是因为刚学过这样的课文, 那么三 (2) 班的故事串串烧的相似是什么原因呢?两个班级都出现了“抄袭”现象, 有什么共性?与什么有关?
[案例分析]
“学生在进行才艺汇演前, 都需要为期一周的排练时间。在排练时间内, 学生须找到合作伙伴, 确定表演的内容, 准备相关道具, 自行练习彩排。为了合作得顺利, 每个小组都是在课间十分钟的时间里完成由生疏到熟练的练习任务。”
“三 (3) 班和三 (2) 班教室中间隔着一个门厅, 两个班的同学经常同时段同地点练习自己的生活剧。两个班之间并没有发生‘抄袭’现象。”
“才艺汇演中‘被抄袭’的都是一些课堂上老师经常表扬、英语表达能力强的尖子生。而他们汇演的主要内容来自于课堂教学中的文本表演。”
以上是笔者根据访问和观察获得的信息, 其中同一个班里尖子生被抄袭而平行班之间互不抄袭的现象值得深思。于是, 笔者依据儿童心理学的原理对此现象作出了这样的分析。
1. 主观原因:儿童的心理暗示作祟
(1) 期望定律, 萌发进取之心
每个学生都怀着对才艺汇演非常强烈的期望, 希望自己的才艺获得老师的赞扬、同伴的赞叹, 但对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又自信不足。他们期望通过某种帮助获得成功的体验。这种帮助来自于老师、同学和家长。当家长和老师都没有主动给予帮助时, 他们就将希望全部寄托在同伴身上。他们会选择那些具有“尖子生”声誉的同伴, 在无法了解平行班的同学水平高低的情况下, 选择自己班的“尖子生”成了唯一的办法。这便是同一个班里尖子生被抄袭而平行班之间互不抄袭的现象产生的起因。
(2) 吸引定律, 产生借鉴之念
尖子生自信满满地沉浸在自己的生活剧时, 那智慧和快乐的光芒像磁石般吸引着班级中的每个拥有进取之心的学生。这些学生在痴痴地观赏之余, 顺便将那些精彩记忆在脑海中。当他们演练时, 脑海中残存的内容作为背景知识被无意识地提取出来。
(3) 惯性定律, 误把“抄袭”当“借鉴”
这种背景知识, 使那些抄袭的学生比较轻松地开始他们的生活剧。他们的生活剧从语言到动作, 从表情到道具, 都表现出粘贴的痕迹。发展到后来, 这种“抄袭”已成为习惯。
2.客观原因:教师的方法指导与帮助不到位
出现这种抄袭现象与教师的观念意识不正确、方法指导不够、帮助不到位密切相关。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文本表演时非常重视示范和指导, 但对于“回家作业”性质的此类活动缺少方法指导。教师想当然地认为课堂上提供了较多的文本表演范本, 学生只须动脑筋组合即可成功。殊不知, 学生并没有习得组合这些材料的方法和能力。在为期一周的练习中, 没有及时给予帮助, 导致部分学生只能靠“抄袭”获得“灵感”。
[活动反思]
基于以上分析, 笔者认为应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采取措施。
1.学生:对抄袭说“不”
一方面, 正视学生间的互相“抄袭”现象, 理解这种“抄袭”的初衷缘于学生的期望;另一方面, 要鼓励学生自立自信, 对抄袭说“不”。
(1) 做勤劳的小蜜蜂, 多渠道获取信息
教师在布置汇演任务时, 建议学生像勤劳的小蜜蜂般到处采集不同的“花蜜”。从班级、平行班、教师、家长和其他各种渠道获取帮助, 多渠道学习和借鉴。
(2) 当打不死的小强, 高频率应用练习
有为者比无为者多的是自信和敢于面对失败的勇气。教师多鼓励学生当打不死的小强, 在多方借鉴和学习之后, 整合至少3种不同的表演方案, 糅合成自己的方案, 多加演练, 在失败中找到成功的秘诀。
(3) 成闪亮的萤火虫, 小切口展现新意
教师指导和帮助学生在高频率的练习后小切口展现新意, 勉励学生有一点闪光, 尽可能发挥出来, 从而照亮前进之路。
2. 教师:对借鉴说“行”
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期望让抄袭不再出现。但教师应鼓励学生借鉴前人与同学的好的做法, 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下面从表演内容和表演形式两方面, 简述教师在学生才艺汇演前的方法指导。
(1) 组合排序法, 表演内容人有我新
才艺汇演的内容来源于生活, 即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这三大类内容排列组合之后, 可以产生18种方案。单选时, 产生6种;双选时, 产生6种;全选时, 产生6种。
以PEP Book 1 Unit 5 Let’s eat话题为例, 学校生活中, 学生可以情景表演同伴间友好地互赠食物和饮料, 同时表达感谢之情“What do you like?I like....I don’t like....”“I have a hamburger.”“Have some Coke.”。以妈妈或爸爸的角色代表家庭生活的参与, 设计父母与孩子一起去超市购物或饭店用餐的情景“Mom, can I have a hot dog, please?Sure.”“Have some fish.No, I just like hamburgers.”“This milk is for you.Thank you.”。在上学路上或购物途中遇到亲戚或熟人, 即社会生活内容, “Uncle, what a surprise.I have a hamburger.”“Really, may I have a look?”“Pass the hot dog, waiter.Thank you.”。
教师根据生活内容的三种类型, 设计不同的语言文本, 构成三种基本的表演方案;然后指导学生在这三种基本方案的基础上, 进行双选或全选, 组合成合适的表演方案;促使学生从表演内容上避免了简单的抄袭, 成功地将学生从抄袭的困苦中解救出来, 使学生知道借鉴的定义和方法。
(2) 舞台表现法, 表演形式人无我有
【教学背景】
新课标主张小学英语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合理利用并开发多种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倡导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为学生提供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与充分表现和发展自我的空间,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并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句型What does your father\mother do ?等询问他人的工作情况,并给出相应的回答He\She is a \ an …。
(2).能够按要求较好完成group work活动。
2.知识目标:(1).能够掌握A部分let’s learn 的四会单词和句子:
Singer, writer , TV reporter , actor, actress , artist
——What does your father\mother do ?
——He\She is a \ an …。
(2).了解 “动词+er\r” 变成名词的构词方式。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劳动,从小热爱生活,树立自己的理想。
4.学习策略:能积极和他人合作,运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共同完成group work学习任务。
5.文化目标:了解英语中职业名称对于不同性别的差异。
【教学重难点】
1.本课重点是掌握A let’s learn部分的六种职业的英文表达,并能简单回答、介绍、表达自己的理想。
2.本课难点是正确运用冠词a \ an ,如: a singer , an actor…
【课前准备】
本课课文磁带,本课单词卡片, 对应本课职业的名人图片, 学生准备本课单词小卡片。
【教学过程】
Step 1 . warm up (热身),greeting, free talk :
Good morning\ Nice to meet you\ How are you …
What’s your hobby?
What’s your mother’s hobby?
Does your mother teach English?
Does Miss Tang(老師自己) teach English?
Step 2 . 呈现新知:
1. T : I teach English, so I am a …
S s: Teacher.
教师板书teach → teacher,并呈现teacher卡片,说:so ,today, we’re going to learn: Unit 5 What Does She Do ? (她的职业是什么?),并板书课题。
2.教师带读teacher ,并要S s 区别teach → teacher的由来, 再用彩色粉笔在teacher 前写上”a” 让学生明白 a teacher(一位老师)。
(设计意图:简单的过渡使学生心里清楚今天的课堂主线,并充分想象各种职业。)
3.教师出示”周杰伦”的图片,并问:Who is he ?
S s: He is周…
T : I s周…a teacher? (指到黑板,边指边出示teacher卡片,边问)
S s: No, he isn’t.
T : What does he do? (边问边板书句子)
S s:…
学生回答不出来,教师马上出示” singer ”的卡片,并带读,齐读,小组读,板书在teacher的下面,并用分解的形式在teach下填入 sing 变成sing→singer ,教师再问What does周do? 教师引导回答:He is a singer.并在singer前板书” a ” 。
4.再出示”writer” “TV reporter” 的图片,以齐读,小组读,个人读,同桌读,开火车一个一个连接读来教授单词,并指导用He\She is a \ an ….回答. 分别在sing和singer下面板书write, TV reporter 和a writer, a TV reporter .
Step 3 .练习:
1.闪卡game:教师快速闪各种职业卡片或是只露出卡片的一角,让学生大声说出英语。
2.打牌游戏: 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六种职业卡片,抓在手里,教师出一张,学生要快速地找到自己手里的一张抽出来,并大声地读出单词,并抽一名学生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做,速度可以越来越快。
Step 4.巩固与延伸:
1.听录音读本课学习内容。
2.学生听录音,吟唱let’s sing 部分的歌谣。
3.结合歌词,让学生谈论group work 部分的句子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 I am going to be a \an …。
【教学反思】
有效降低教学难度
--Happy birthday!教学设计 泥沟镇中心小学
宋焕国
内容简析
本课时pep英语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Section B第一部分Let’s talk和Let’s play两部分内容,前三课时学生学习了询问年龄和数字1-10。在本课中将主要呈现Zoom和Zip关于一个生日聚会的对话,就数量的的多少进行提问和回答。
目标定位
一、知识目标
1、能够听、说、认读单词:balloon gift.2、能够运用语言:“How many „?”和“This is for you!”
3、了解圣诞节,并且能够为别人唱生日快乐歌。
二、能力目标
1、通过猜手指的游戏成功由旧知导入新知“How many „?”.2、通过实物的展示,让学生对balloon 和gift两个单词有音、形、义相结合的认识。
3、通过猜数游戏,进一步巩固“How many „?”这一句型,并在语境中不断重现新知“This is for you!”。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态度。
2、引导学生在特殊的节日中学会祝福他人、关心别人的良好品质。方法阐释
运用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和实物,让学生对比学习、理解、运用。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方面,我设计了竞争性的游戏;创设学生熟悉的语境;运用学生喜欢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亲自体验等方法。在词汇的听说认读等方面,我坚持音、形、义相结合,义领先于其他的原则,渗透语音,引导学生形成学习策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力求体现《课标》的“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主导,以活动为方式”的理念,通过设计难易程度适中的、具有可操作性和趣味性的教学任务,同时采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活动方式,促进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发展,从而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语言,运用语言。
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
1、课前播放:“Ten little black cats”。
2、将班级学生分成三个大组。【设计意图】
第一步的音乐播放为了让学生熟悉1-10数字,更快的进入课堂。第二步的分组为下一步练习做准备。环节一
热身及复习
1、展示圣诞节图片(渲染节日氛围)问:What’s the date tomorrow? 并向学生打招呼“Merry Christmas!”板书并引导学生与老师相互问好。
2、教师自我介绍:My name is Song Huanguo.I’m from Ni Gou.You can call me Mr Song.并说:Hello.Everyone.Merry Christmas!引导学生说:Merry Christmas!Mr Song.3、向学生提出问题:What i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教师每认识一个学生要与学生握手说:Nice to meet you!Show me 8等并和学生一起做动作表示数字。
4、Can you do like this? Show me 1and 2.show me 3 and 4.„Show me 9 and 10.这一活动。【设计意图】
1、因为本课时是圣诞节的前一天,一方面介绍西方的文化,另一方面谈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2、我的自我介绍是为学生的自我介绍做下铺垫,利用刚刚接触的Merry Christmas!和老师互相问候“圣诞节快乐“。
3、步骤3和4着重复习数字从1-10。并利用手指的比划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从而达到单词的音和形的结合。环节二 课文的导入及新知的呈现
1、无规则的说:Show me 2 and 4.Show me 3 and 6.Show me 1 and 5.教师这时提问:How many fingers? 板书。并不断变化手指的数量,提问,让学生数手指的数量。
2、Let’s play a game.找一个学生到教室前面,面背着学生,教师在学生的后面任意出示手指,班级中其他的同学问:How many fingers? 让这个学生猜,直到猜正确为止。
3、接着教师拿出事先放进了7个气球的大箱子,教师先让学生猜:What’s in the box? 然后教单词ballon。并注意ballon的拼写与发音。然后把所有的气球都从箱子中取出,问:How many ballons? 和学生一起查one ballon two ballons three ballons„.让学生熟悉ballloons这个单词.4、Play a game 用PPT出示游戏规则:教师拿出不同数量的物品,学生来猜数量,猜对的同学会获得一个气球,获得的气球最多的小组将是获胜者,会得到a gift.教师拿出一个礼物盒并板书这个单词.接着游戏开始:教师拿出几本书问:How many books? 学生猜,猜对了,教师拿一个气球送给学生并说:This is for you!并引导学生说:Thank you!教师接着展示物品并提问 How many pens? How many pencils? How many erasers? How many rulers? 每有一个学生回答正确时,教师奖励他一个气球并说: This is for you!当游戏结束时,教师说:Show me your ballons.并提问How many ballons?和学生一起数班级中的气球,把礼物颁发给获胜的小组说: This is for you!在黑板板书这个句子.【设计意图】
1、由学生熟悉的手指活动,导入新知:“How many „?”这一句型。不仅打破了教材的顺序,而且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然而然地由旧知过渡到了新知。
2、在游戏中进一步强化学生对“How many „?”这一句型的认知,活动中学生的提问和积极动脑的猜数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
3、通过实物让学生对ballon和gift这两个单词有音、形、义的结合的认识,特别是拼音拼读法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
4、在游戏中不断重复“How many „?”和“This is for you!”这两个句型,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构建,而且学生更会明白知识运用的环境。环节三 进入文本
1、教师说:Today is Zip’s birthday.Many friends give her many gifts.Let’s read the dialogue and answer the question: How many gifts? 学生读完对话后回答问题。
2、Close your books.Listen to the tape and answer the question: How many cakes?
3、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ad following the tape.分角色朗读对话:Group 1 is Zoom.Group 2 is Zip.Group 3 is Sarah.I am John.4、小组内扮演角色朗读对话,三分钟后,找学生上前面表演对话,比一比哪一个小组表演的出色。【设计意图】
在学生对课文中关键的单词和句子认读以后,开始进入文本,先是整体感之对话,然后听录音,帮助学生正音。另外,步骤4分角色朗读对话,又为下一步组内扮演角色朗读对话打下坚实的基础。环节四 拓展练习
利用图片进一步巩固“How many „?”这一句型。环节五 教师说:Today is Zip’s birthday.Let’s sing a song for her.播放Happy birthday!和学生一起唱,在歌声中结束本课。
教有所思
1、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进行操练和交流,学生学习兴趣比较浓厚,能够积极的获取知识,同时我也注意语音教学时的音形义的渗透,每个环节过渡较为自然。
2、巧妙处理了句型“This is for you!”.我把“This is for you!”在游戏活动中作为与学生交流用语,频繁的用在发给学生礼品的时候,并引导学生在语境中进行对话,这样不用单独花费时间学习,学生却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会了这个句子。
一.考考自己:自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听听、说说、读读下列单词吗?
Unit 1学习文具:
pen (钢笔) pencil (铅笔) pencil-box ( 铅笔盒) ruler(尺子) eraser(橡皮) crayon (蜡笔) book (书) bag (书包) school (学校)
Unit 2身体部位:
head (头) face( 脸) nose (鼻子) mouth (嘴) eye (眼睛) leg (腿) ear (耳朵) aarm (胳膊) leg (腿) foot (脚)
body (身体)
Unit 3颜色:
red (红色的) yellow (黄色的) green (绿色的) blue (蓝色的) white (白色的) black (黑色的) orange (橙色的) brown(棕色)
Unit 4动物:
cat (猫) dog (狗) monkey (猴子) panda (熊猫) rabbit( 兔子) duck (鸭子)pig (猪) bird (鸟) bear (熊) elephant (大象) tiger(老虎)
Unit 5食物:
cake (蛋糕) bread (面包) juice (果汁) milk (牛奶) water (水) fish(鱼)
Unit 6数字:
one (一) two (二) three (三) four (四) five (五) six( 六) seven (七) eight (八) nine( 九) ten( 十)
二.牢记下面的对话,会让你的英语说得更好!更棒!
1、向别人问好应该说——A: Hello!(你好!)
B: Hi! (你好!)
2、问别人的名字应该说——A:What’s your name? 你的名字是什么?
B:My name’s Chen Jie. 我的名字是陈洁。
3、跟别人分手应该说——A: Bye.Good bye!(再见)
B: See you.(再见) Goodbye.(再见)
4、 A: I have a pencilag uler 我有一只铅笔书包尺子。
B: Me too . 我也有。
5、早上相见应该说——A: Goodmorning. 早上好!
B: Good morning! 早上好!
6、下午相见应该说——A: Goodafternoon! 下午好!
B: Good afternoon! 下午好!
7、跟新朋友第一次见面——A: Niceto meet you! 见到你很高兴。
B: Nice to meet you,too! 见到你也很高兴!
8、A: Let’s go toschool! 让我们一起去上学!
B: OK! 好的。
9、看见久未见面的朋友或者别人身体不舒服,你该这么打招呼-A: How are you ? 你好吗?
B: Fine,thank you我很好,谢谢你。B:Very well,thanks.我非常好,多谢。
10、A: Let’s paint. 让我们画画。
B: Great! 棒极了!
11、请别人吃东西,你该这么说――A:Have some bread. 吃一些面包。
B: Thank you. No, thanks. 谢谢你。不,谢谢你。
15、你想吃点东西,你该说――A: Can Ihave some juice?我能喝一些果汁吗?
B: Sure, here you are. 当然可以,给你。
16、表达谢意时可说—A:Thank you. 谢谢你。
B: You re welcome. 别客气。
17、朋友生日时,你应说——A:B: Happybirthday. 生日快乐!
B: Thank you. 谢谢。
18、问别人年龄时,可说---A: Howold are you? 你几岁啦?
B: I’m nine years old. 我九岁了。(要用I’m加数字回答哦!)
19、A: Let s eat thebirthday cake. 让我们吃生日蛋糕
B: Great! 棒极了!
20、问某样东西的数量时,可说---A:How many plates gifts? 多少个盘子礼物?
B: Four ten. 四/十。(要用数字回答哦!)
21、介绍朋友给其他人认识,应该说---A:Thisis Mr Jones. 这是琼斯先生。
B:Nice to meet you . 很高兴见到你。
22、要别人给某样东西上颜色可以说---A:Colour itbrown/red/... 给它上棕色/红色….
B:OK. 好的
23、请别人一起制作木偶,可以说---A:Let ’s make apuppet! 让我们一起制作木偶吧。
B:Great / OK /Goodidea. 好极了/ 好的/ 好主意。
24、问别人这是什么东西时,可说---A:What’s this ? 这是什么?
B:It’s a duck /dog /…. 它是一只鸭子/ 狗/….
25、问别人那是什么东西时,可说---A:What’s that ? 那是什么?
B:It’s a duck /dog /…. 它是一只鸭子/ 狗/….
26、喜欢某样东西时,可说---A:I like it! 我喜欢它。
B: Thank you. 谢谢。
27、表达自己想吃什么东西时,可说-- A:I’d like some juice,please! 请给我一些果汁。
B: Sure.Hre you are. 当然可以,给你。
三、 读读,记记下面的句子。你会更棒的!!!!
Unit 1
1. Show me your pencil / ruler/ eraser/crayon/ pen. 让我看看你的铅笔/尺子/橡皮/蜡笔/钢笔。
2. Open your pencil—box. 打开你的铅笔盒。Close your book .合上你的书。
Show me your pen. 让我看看你的钢笔。Carry your bag. 背起你的书包。
Go to school . 去上学。
Unit 2.
3. Show me red / blue / green / yellow. 出示红色/蓝色/绿色/黄色给我看。
4. Black, black. Stand up. 黑色,黑色,站起来(起立)!
Orange, orange. Sit down. 橙色,橙色,坐下!
White, white. Touch the ground. 白色,白色,摸摸地板。
Brown, brown. Turn around. 棕色,棕色,转个圈。
Unit 3.
5 Touch your head./ nose/ face/ ear. 摸摸你的头/鼻子/脸/耳朵。
Close your eye. 闭上眼睛。Openyour mouth. 张大嘴巴。
6. Clap your hands. 拍拍你的手。Waveyour arms. 挥挥动你的胳膊。
Shake your legs. 抖抖你的双腿。Shakeyour body. 扭扭你的身体。
Stamp your foot. 跺跺你的脚。
Unit 4.
7. Act like an elephant. 模仿大象表演。Actlike a bird. 模仿小鸟表演
Act like a tiger. 模仿老虎表演。Actlike a monkey. 模仿猴子表演
Act like a panda. 模仿熊猫表演
Unit 5.
8.Have some eggs. 吃些鸡蛋。Havesome juice.喝些果汁。
Eat some bread. 吃些面包。Drinksome milk. 喝些牛奶。
9.Drink some water. 喝些水。Eat somefish. 吃些鱼。
Eat some rice. 吃些米饭。Cut thecake. 切蛋糕。
Unit 6
10. Show me six.出示6给我看。Show meseven.出示7给我看。
Show me eight.出示8给我看。Show menine.出示9给我看。
Show me ten.出示10给我看。
三年级英语学习方法指导
1.怎么学好英语,音标是第一步
我们这一代人还有人会抱怨说以前学校老师根本不教音标,自己的音标很差,看见了都不会读。小学生英语学习音标一定要学好,学好音标对以后单词记忆、发音、听力都至关重要。
(1) 会拼读音标之后,就能根据音标记单词,单词记忆效率能大大提高。
(2) 学好音标,能够有地道的英语发音。英语的听说读写都是相辅相成的。发音好坏决定了词汇记忆、口语发音、听力水平,单词发音错了,口语不纯正,听力听不懂,这都是以后会产生的一系列恶果。
2.多听多读是学好英语的基本目标
英语想要学好,多说多听是必须的。老师和家长应该都要鼓励小学生多开口读英语,但不是像小和尚念经一样,不过脑的读,而是要动脑去读,避免形式单一,可以进行角色扮演之类的英语活动。小学生刚开始学习英语时兴趣都很浓,回到家都愿意读给家长听,但渐渐就害怕“开口”。所以这就需要家长的鼓励和表扬,增强小学生英语学习的信心。
3.大量背诵原汁原味的单句、对话、生活习语。
把每天背诵过的素材反复消化,借助想像力,身临其境把它们表演出来。小学生可以写写英语日记,把平时学习的词汇能够用上,看上去练习的是写作,其实它更是练习口语。当你动笔的同时,你的大脑正在激烈地做着英文体操。用英文进行思维是高级的口语训练方法。
4.运用现代先进科技学英语
现在中国手机英语学习软件太多了,随随便便数一数都有上百个。而且不管是内容还是整体视觉效果,这些英语学习软件都能吸引孩子注意力,学习英语,丰富孩子的学习内容,提高孩子的英语学习兴趣。
【PEP三年级英语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pep三年级英语下期末02-24
pep小学英语五年级教学反思01-22
PEP小学三年级下册英语教学计划12-07
PEP三年级英语上册公开课教案10-31
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教学反思01-09
PEP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工作总结01-17
小学英语PEP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01-23
PEP小学三年级英语微课设计07-13
PEP小学六年级英语下册 教学设计 反思03-31
三年级英语PEP下册单词表(第四单元)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