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学习经验
一、上课注意效率
“上课时,一分钟要有一分钟的效率”这是我们班主任常说的一句话。不错呀,是这么说,因为每一位老师上课前都是做了充分的准备,教学提纲都是有条不紊,尽最大的可能让学生听懂。所以上课一分钟,下课十天工呀。“说得轻巧,怎么注意呢?”,其实这很简单,只有一条:认真听讲,不受一切干扰。
二、课前课后搞好预习复习
以前我也不愿搞预习复习,但上一个暑假我预习了“物理”,真是尝到了甜头。上课时我一点都不紧张,暑假时已经完全理解的内容带着听一下,加深理解,还有疑惑的就当作重点,课堂效率一定会提高,也不吃亏。下课后,有时间就复习一下,再次加深印象,我想这一生都不会忘记了。
三、课后作业一丝不苟
每天都会有作业,但你完成得如何呢?有的同学将他人的作业“借阅”一下,行云流水般,就在学校做完了家庭作业。试问这样的作业除了欺骗自己,老师,父母外还有其他作用吗?这样的事我们可搞不得。作业是对自己的一次考试,也是对脑袋中的知识的一次巩固,认真完成,你就又跨越了一大步!
四、劳逸结合
作为一个初中生,我深深了解到学习的辛苦,所以有的时候我们要注意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能搞了学习忘了身体嘛。“一天到晚除了学习,就是学习,那还有什么时间注意身体?”其实,时间就是海绵中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比如上学放学,多走一走,就是一种锻炼嘛,每天早上的体操认真做也是一种锻炼嘛,还有每周的体育课……
(一) 动机的概念
学生的学习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认知因素, 智力的差异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速度和质量。认知方面的因素固然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 但不是唯一因素。大量的研究证明, 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具有较大的影响, 而动机在各种非智力因素中处于核心地位。
皮连生提出:动机是驱使人们活动的一种动因或力量, 包括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的冲动或企图达到的目标等。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 动机是一切活动的原动力。动机是以内驱力和诱因为必要条件而存在的。当有机体的行为被内驱力激发并指向一定的诱因时, 就会产生行为的动机, 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某种活动。
(二) 学习动机的含义及其外部因素
学生的学习行为也同样受到动机的支配和调节, 离不开动机在其中的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的作用。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 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的心理状态。学生只有有了足够的学习动机, 才能激发积极性和主动性。
西方心理学家根据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 将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诱因来自于学习者本身的内在因素, 即学生对活动本身发生兴趣而产生的动机, 活动本身就能使其得到满足, 无需外力的作用, 也不必施以外部的报酬和奖励而使之产生某种荣誉感。与此相反, 外部动机是指诱因来自于学习者外部的某种因素, 即在学习活动以外的、由外部的诱因而激发出来的动机。影响内部学习动机的因素称作内部因素, 而把影响外部学习动机的因素称作外部因素。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为, 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主要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 同时也受到外部矛盾的影响。内部矛盾是内因, 外部矛盾是外因, 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二者缺一不可, 但它们在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都各不相同。一般来说, 年龄越小的学生, 外部因素对他们的学习起的作用越大, 在影响初中生学习动机的因素中, 有许多外在的因素是不可忽视的。因此, 在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过程中, 应该注意初中生学习动机发展的年龄特征。
二、初中是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
学生的整个学习动机是由多种动力因素组合而成的,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动力因素的构成有一定的差异, 而且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个体身上, 占主导地位的动力因素也是不一样的, 因此, 在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教育时, 应针对特定时期学生的动机发展规律进行教育。
(一) 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青春发育期生理上的变化是多种多样、十分显著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类, 总称为三大变化:一是外形剧变, 二是体内机能增强, 三是性的成熟。初中生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青春发育期。这个阶段既不同于儿童, 又不同于成人, 其最大特点是生理上蓬勃生长、急剧变化, 因此, 国外一些学者称此期为“人的第二次诞生”。
外形剧变表现在男女学生无论在身高还是在体重方面发育迅速;体内机能的增强表现在他们心脏活动的加强、肺活量的增长、肌肉力量的变化及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上;生理发展方面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第二性征的出现及性的成熟。
由于所处环境的变化及新的学习条件的影响, 加之生理方面的变化, 初中时期学生的心理水平在原有基础上, 有很大的提高和发展。心理学家早就注意到了儿童的初中阶段心理上的特殊变化, 当代著名的瑞士儿童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皮亚杰 (J.Piaget) 认为, 在这之前的儿童只能对具体事物或事物的形象进行运算。到了初中阶段, 即儿童处于11—15岁的年龄段, 便能在认识上把事物的形式和内容做出区分, 使思维超出感知的具体事物, 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和命题运算进入所谓的“形式运算”阶段。在感、知觉方面, 初中生区别颜色的视觉精确性比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要提高60%以上。初中生注意的特点比小学生更具有稳定性、目的性和选择性。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日益发展, 并逐渐占主要地位。“身心发展不仅速度加快, 还伴随着质的变化与转折, 给教育学生提供了重要的机会”。
(二) 初中阶段学习活动的特殊性
在学校教育中初中是小学向高中教育阶段的过渡时期, 在此阶段学习活动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学习成绩差距拉大。从小学到初中, 课程门类逐渐增加, 从最初的三门功课, 逐步增加到6—7门功课, 同时, 学习内容逐步深化, 像数学从小学的四则运算和解方程应用题到初中的整式运算、函数等。这要求学生花在功课上的时间相应增多, 但是学习优秀的学生目标明确, 能巧妙安排时间, 应付自如, 而学习较差的学生穷于应付, 就会感到越来越吃力, 学习变成过重的负担, 两者间的差距也逐渐拉开。
第二, 自学能力要求更高。小学生的学习, 在学校里, 主要依赖老师的安排, 老师可以说是无所不包、无所不管;在家里, 也大都是在家长的督促下完成学习任务的。小学生的学习还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自制能力, 所以, 带有明显的依赖性和被动性, 一旦离开教师和家长, 不少学生就会觉得茫然不知所措, 无法自觉地安排学习。进入初中以后, 学生在学习上的独立性逐步增强。自学能力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明显增强, 学习依赖性强的学生成绩往往每况愈下。
初中生还处在自觉性和依赖性、主动性和被动性并存的年龄。日益加重的课业负担, 加上此时期心理的波动和生理的变化, 电脑游戏、武侠小说、通俗言情小说, 乃至有些不健康的读物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诱惑, 成为影响学习的外部因素。
三、个案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初一的小孔, 男生;初三的小茹, 女生。
(二) 研究方法
与研究对象的非正式访谈, 长达一年的观察;与受访对象的家长的访谈;与研究对象的同学、朋友的非正式访谈。
四、研究分析
(一) 两个年级学生的差异分析
当被问到学习动机的来源时, 初一的小孔回答是:“努力学习, 成绩好, 妈妈就可以满足我的要求。”初三的小茹回答是:“为了升学要好好学习。”
对于初中低年级学生来说, 他们常常以获得教师、家长的赞许或认可, 赢得学习成绩之外的奖励为满足。而初三学生面对升学的压力, 为了前途着想, 而努力学习, 这种心理或多或少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压力, “由于一定的成就总是能够赢得一定的地位, 也就是说, 一个人赢得地位通常是与他的成就或能力水平相称的, 成就的大小决定着他所赢得的地位的高低, 与此同时, 一定的地位又决定着他所感觉到的自尊心, 这种自尊心是赢得相应地位的直接反映, 所以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乃是把成就看作赢得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 它显然是一种外部动机”。对学生来说, 这种外部动机, 既可促使其把自己的行为指向当时学业上可能达到的造诣, 又可促使学生在这一成就的基础上把自己的行为指向今后在学术和职业方面的目标。
“从发展角度来看学龄儿童早期阶段的外部动机对学习具重要作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 内部动机逐渐发展起来”。由此, 可以看出两个年级的差异。
(二) 性别的差异分析
对于初一的小孔, 他的学习动力更多来自父母在物质上的奖励, 比如他曾向父母提出, 在期中考试中若取得年级前十名的成绩, 希望父母可以奖励一个U盘, 因为他是个小电脑迷, 通过他努力学习和优秀的成绩向父母争取玩电脑的时间。而对于初三的小茹来说, 她更多的是情感上的需求。她希望父母能给她更多自由的空间、爱和尊重。在小茹眼里, 同学比父母更亲近, 而父母却常常干涉她的交友自由, 且处于青春期的小茹开始对异性产生朦胧的好感, 开始欣赏班上的男生, 而她认为这在父母眼中被认为是早恋、稚嫩。当面对这一矛盾时, 小茹会觉得得不到父母的尊重和接受, 会消极地面对学业, 无法产生追求知识、实现潜能的需要。
(三) 两者的共同点
当问到学习动机有哪些, 从对自己的影响排位来说, 两个人不约而同地把老师、家长的鼓励放在第一位, 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家庭氛围及家长对待子女学习的态度因素对其学习积极性影响都比较大。可见, 教师在学校教育环境中的作用尤为重要, 教师态度、教学方法及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 同时, 家长的教育方式也对初中生的学习动机有一定的影响, 这是因为家庭的教育作用是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无法替代的。
五、启示
(一) 合理运用外部奖励和表扬
根据奥苏贝尔对课堂学习动机的分析, 学生的课堂学习动机既有认知的内驱力, 又有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 仅仅依靠认知的内驱力是不足以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 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给予外部物质奖励能有效促进其学习。
教师对学生的肯定评价具有积极的强化作用, 能够使学生产生再接再厉、积极向上的力量。然而, 表扬也不是无限地起作用的, 纳夫帕克狄迪斯指出, 表扬给予的方式比多少更重要。因此, 教师在运用表扬与批评时,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 做到客观、公正、全面、恰到好处, 既要赏罚分明, 又要以理服人, 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提高自我认知的内在动机水平。
(二) 重视家庭教育作用
在家庭的功能中, 不仅有生育功能、经济功能及休息娱乐功能, 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教育功能。在家庭环境下, 子女与双亲及家庭成员的互动方式有别于学校中学生和教师的互动方式。在学校互动中, 学生有时感到拘束, 不能完全开放地表达, 而在家庭互动中子女则会显得轻松和自然, 这样就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另外, 家庭成员之间在接触频率上要比学校环境中其他人高得多, 这使得家庭教育能在多次重复的条件下传递到受教育者身上。那么家长就要尽量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 多和学校联系沟通, 多了解孩子的动态, 以及青少年的心理知识, 注意对孩子的教育策略。
(三) 重视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
学校环境主要指学校教学活动的场所, 各种教学设施、校风、班风、师生人际关系、教师教育方式、教学水平、方法等。社会环境指的是社会制度、经济形态、科技水平、亲朋邻里关系、社区文化等。由于青少年学生品德、价值观念正处于形成时期, 缺乏价值判断能力, 因此社会风气、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的就业状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对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影响不容忽视。
教育是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中, 有许许多多的因素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所影响。由于学生本人情况的特殊性, 决定了影响其学习动机的因素也各有侧重和不同, 不同的学生由于其年龄阶段、所处的年级、家庭背景、个人的生活经历感受及在学习上成功与失败的体验不同, 因而即使是在相同的教育情境中各种外在因素对他们心理的影响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教师、家长作为学生教育的主要力量, 应总结初中生在这一发展阶段上的特点,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
摘要:西方心理学家根据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 将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学习动机与学生的学业存在明显的正相关, 同时初中又是学生身心加速发展的特殊阶段。本文结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征, 并结合个案研究, 对影响初中生学习动机的外部因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学习动机,外部因素,初中生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7, 5.
[2]李伯黍, 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3, 4.
[3]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 6.
[4]黄煜峰, 雷雳.初中生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12.
[5]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10.
[6]王道俊, 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 12.
[7]毛景焕, 毛景香.教学中的心理虐待现象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0, 3.
[8]张爱卿.动机论:迈向二十一世纪的动机心理学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9]沃建中, 黄华珍, 林崇德.中学生成就动机的发展特点研究[J].心理学报, 2001, 31, (2) .
【关键词】 中学生 历史教学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2-049-010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先生说过“天才的秘密在于强烈的兴趣与爱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乃至于成长都是至关重要的。历史学科伴随着初中生度过三年的初中生活,因而,激发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显得十分重要。但是近几年,历史课越来越处于一种尴尬境地,迫于升学的压力,学生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语数英理化等科目。同时由于课节少,课堂上大部分时间用来背书,整个历史课堂可以用枯燥乏味形容,学生普遍对历史课感到厌倦,这种情况在农村初中尤为突出。因此,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成为历史教师首当其冲的任务。
历史本应是丰富多彩的。人们常说:“历史是知识的海洋”,“读史可以明智”。但当前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普遍较低,许多学生对历史根本不感兴趣。一提到学习历史,大多数学生很自然地在脑海中呈现这样的等式:“学好历史=死记硬背”,认为只要记忆力好,历史就能轻松地学好、考好,历史课可听可不听。不少同学把历史学习理解为“背多分”。课堂上经常是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在下面无动于衷昏昏欲睡,造成历史成绩普遍较差。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观念问题,主副科的观念左右着学生的思想。在初中,由于历史学科在考试中所占的分值不大,再加上一些教师的错误引导,历史课成了学生心目中可有可无的“副科”,即使学,也只需“死记硬背”即可。这种观念一旦形成,学生是很难对历史产生多大热情的。
2.在日常教学中,历史教师不太重视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引导、兴趣的激发、情感的培养等非智力因素,而热衷于满堂灌、题海战术、训练“考试机器”等,极大地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现代化教学手段还没有真正有效地被运用到课堂上,即便用了,也主要是文字材料复制于屏幕上。另外,广大历史教师主动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不高,造成课堂缺乏生动的影像资料,空洞乏味的说教势必消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
4.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绝大多数学校的历史教师都是半路出家的,或只是兼带历史学科,历史教学基本停留在“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巴”上,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感受,由此激发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因而造成了众人对历史学科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下面我就结合初中历史教学,浅谈如何激发和培养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1.提高思想,转变认识
历史是一部综合性的社会教科书,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知识宝库,也是我们认识自我的一面镜子,从一个人、一个家庭或是一个地方的历史扩展开去,无边地延伸,就成为民族的历史,国家的历史,世界的历史,人类的历史。天地玄黄,沧海桑田,人类历史好比一个硕大无比的万花筒,色彩斑斓,千变万化,隐藏着无数的谜面和谜底。
历史讲述的是关于人的故事,生动活泼,有滋有味。所以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应感到自豪,不因从教“历史”而愧色,要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不断的研究创新,让学生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2.提高历史教师的业务水平
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重要因素。教师要从各方面不断提升自己,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发挥自己的性格优势,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
3.采取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①“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关键的一步。一个精妙的导入,能够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上《两种命运的决战》时,运用老师从梦境中拍的两组图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学效果良好。
②精心设计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问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且具有开放性,而且要简单化具体化,这样才能够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积极性的目的。
③趣味性的板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板书设计常常不被人重视,殊不知板书形式的多样化,同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一种形式的板书一直使用下去,时间久了,再好的板书形式也会变得乏味无趣,失去它的魅力。换一换形式就能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的板书设计可以使学生心情为之一振,兴趣大增。
结语
历史课教学要讲究手段多样化,教学中老师要针对学生好说、好动、好参与的特点,做到讲解与讨论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本与社会相结合等,不断变换教学方式,使学生从一种兴奋状态进入另一种兴奋状态,对教学充满新鲜感,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以最大的热情,浓厚的求知欲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我们终将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
[ 参 考 文 献 ]
[1]徐涛.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05期.
1.主动学习的习惯
别人不督促能主动学习,一学习就要求自己立刻进入状态,力求高效率的利用每一分钟学习时间。要有意识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用于学习,并能坚持始终。2.及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习惯 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把每个规定的学习时间分成若干时间段,根据学习内容,为每个时间段规定具体的学习任务,并要求自己必须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一个具体的学习任务。这样做,可以减少乃至避免学习时走神或注意力涣散的情况,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在完成每个具体学习任务后,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使自己愉快地投入到下一时间段的学习中去。
3.各学科全面发展,不偏科的习惯
现代社会迫切需要的是发展全面的复合型人才,所以要求中学生要全面发展,不能偏科。这就要求中学生对自己不喜欢的学科更要努力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兴趣。对不喜欢的学科或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科,可以适当降低标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的初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然后要求自己去完成。这是克服偏科现象的有效方法。
4.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上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预习时应对要学的内容,认真研读,理解并应用预习提示、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进行学习,对有关问题加以认真思考,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以便课上有重点地去听、去学、去练。5.认真听课的习惯 上课时,老师不仅用语言传递信息,还会用动作、表情传递信息,用眼神与学生交流。因此,中学生上课必须盯着老师听,跟着老师想,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参与学习。能否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学习,是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性因素。上课要做到情绪饱满,精力集中;抓住重点,弄清关键;主动参与,思考分析;大胆发言,展示思维。6.上课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
中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上要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积极回答问题可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创新意识的勃发。回答问题要主动,起立迅速,声音宏亮,表述清楚。
7.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
学习要严肃认真、多思善问。“多思”就是把知识要点、思路、方法、知识间的联系、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认真思考,形成体系。“善问”不仅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还要虚心向老师、同学及他人询问,这样才能提高自己。而且,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有所创造,敢于合理质疑已有的结论、说法,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敢于挑战权威,要做到决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问题。要知道“最愚蠢的问题是不问问题”,应该养成向别人请教的习惯。
8.上课记笔记的习惯 在专心听讲的同时,要动笔做简单记录或记号。对重点内容、疑难问题、关键语句进行“圈、点、勾、画”,把一些关键性的词句记下来。有实验表明:上课光听不记,仅能掌握当堂内容的30%,一字不落的记也只能掌握50%,而上课时在书上勾画重要内容,在书上记有关要点的关键的语句,课下再去整理,则能掌握所学内容的80%。9.课后复习的习惯
课后不要急于做作业,一定要先对每一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复习,归纳知识要点,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结构或提要步骤式知识结构。主动询问,补上没有学好的内容。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要注意进行交替复习。10.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自己选做的作业,认真思考,认真书写,一丝不苟,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寻找解决的办法。作业写完后,要想一下它的主要特征和要点,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作业错了,要及时改过来。11.阶段复习的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形成单元、章节知识结构,在大脑中勾画图式。这是使知识系统化,牢固掌握知识,形成学科能力的重要一环。12.自觉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习惯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的智力高度发展的表现,是创新能力的内核,是实现未来发展的关键。中学生应该随时注意运用如下步骤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1)界定自己所面临的问题。(2)搜集相关问题的所有信息。(3)打破原有模式,从八个方面尝试各种新的组合。包括改变方向,改变角度,改变起点,改变顺序,改变数量,改变范围,改变条件,改变环境等等。(4)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参与。(5)让大脑放松,让思维掠过尽可能多得领域,以引发灵感。(6)检验新成果。以上六步是解决作业难题的有效方法。学无止境,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也要善于借鉴他们比较好的学习经验为己所用。聪明的你一定能找出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乘风破浪,早日达到胜利的彼岸!
初中生学习方法
以下转载自天上风的博客
第一讲
学习要有科学的方法
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因素很多,例如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先天遗传素质、后天身体状况、教师与家长教育水平高低以及教育方法是否得当,校园小环境与社会大气候的影响、原有知识基础好差以及智力、能力强弱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两条:一是想学(目的态度);二是会学(学习方法)。
可以说,所有学生在刚进校的时候,都是想学的。但是,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同是那几个老师所教,使用统一课本,入学时基础差不多,过了一段时间,成绩就会出现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距会越来越大,初二年级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就是典型的例证。什么原因呢?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虽然开始个个想学好,但是有的会学,有的不会学。会学的学生因学习得法而成绩好,成绩好又可以激发兴趣,增强信心,更加想学。越想学知识越增加,智力越发展,能力越提高,成绩越拔尖,形成良性循环。不会学习的学生,开始学习不得法而成绩暂时不好,如能及时总结教训,改进学法,变不会学习为会学习,经过一番努力是可以赶上去的。如果任其发展,不思改进,不作努力,成绩会越越来越差。当差距拉大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容易赶上了。那时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不想学习。越不想学成绩越差,继而在思想上产生一种对自我能力的怀疑,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子,对学习完全失去了信心,厌恶、害怕甚至拒绝学习。这种恶性循环一旦形成,必将成为学习上的失败者。分析这两种学生的发展过程,前者走的是:想学--会学--更想学的路线,后者走的是:想学--不会学--不想学的路线。两条路线起点相同,分歧点就在学习方法上。
由此可见,会不会学习,也就是学习方法是否科学,对广大青少年学生来说,确是至关重要的。
什么叫学习方法?就是学习时采用的手段、方式或途径。只要在学习,就必然采用某种方法:这种方法是科学的还是不科学的?是主动学习掌握的还是无意之中形成的?对促进学习成绩上升、学习能力提高,作用是大还是小?只是没有想过,或虽想过但没有认真注意和研究罢了。通过调查和观察,就会发现,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上课前,有的学生对老师这堂课要讲的内容一无所知,坐等老师上课讲解,老师讲什么就听是什么,老师叫干什么就干什么,显得呆板被动,缺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的学生课前认真预习,听课时有的放矢,对预习发现的难点、重点和关键的地方细听详记、思考理解,当堂掌握,在学习中较好地发挥了主体作用。同是预习,方法也不一样。有的看起书来,象是看小说似的,不大容易发现问题,更难掌握教材的内在联系,即使发现什么问题,也不停下来问个为什么,不去追根求源搞清楚;有的看书时动手又动脑,把新课中的旧概念、旧知识查个水落石出,对新课中的问题能理解的就当时弄通,弄不通的就记下来,等上课时集中注意力听老师分析讲解。
课堂上,有的学生全神贯注,专心听讲;有的分心走神,瞌睡打盹。同是听课,有的象架录音机,全听全录;有的象个速记员,边听边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一大堆;有的以听为主,边听边思考,有了问题记下来;有的干脆不记,只顾听讲;也有的边听讲边划书边思考。同样是思考,有的思考当堂内容,有的思考与本课相关的知识体系,有的思考教师的思路,有的拿自己的思路与教师的思路相比较。
下课后,有的学生抢做作业,作业一完,万事大吉;有的先回忆复习课上讲的内容,然后看书整理笔记,把教材充分理解掌握了,才开始做作业。有的课上未听懂,下课也不问,随它去了,玩得天晕地黑。
同样,在看参考书、做习题、阶段总结、考前复习以及考后分析等其它环节上,也都存在着种种不同的做法。
以上是从每个具体学习环节上看的。如果从学习整体过程上看,也是形式多样,方法各异。有的先预习后上课;有的不预习就上课;有的只重视上课,课后抄抄作业就算;有的课上未听好,课后一头钻进作业堆里面;有的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也有的课前认真预习,课上专心听讲,课后及时整理,独立完成作业,按期做好阶段复习总结;还有的定有周密的学习计划,合理地安排时间,科学地进行预习、听课、作业、复习、总结,考试时胸有成竹,每考必胜......以上方法是怎样来的呢?通过调查可知,来源与五个方面:(1)向别人学的;(2)自己摸索“悟”出来的;(3)同学之间研究切磋得来的;(4)老师断断续续指点的;(5)从某些书中受到启发的。不管从哪个方面得来的,难免是片面体会或“一孔之见”,往往属于经验型,带有片面性,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适用性。需要教者帮助找到一种便于学生掌握和运用的学习方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哪儿呢?近几年,笔者共问卷调查了一万多名(8000名初中生,2000名高中生,540名中师生)成绩较好的学生,并分别邀请其中成绩拔尖、学习有法的同学开了几十次座谈会,让他们介绍学法,总结经验,探求规律。大家倾向一致的意见是:每天六节课中的新授课,都要按照
:
预习--上课--整理--作业这四个步骤组成的环节滚动一次。一个章节结束,都要进行系统复习总结这一步骤,使每课时的小环环环相扣,形成整体,不仅如此,他们在每个步骤上都有许多具体做法和严格要求,对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也都有得力的措施。把这些做法、要求和措施集中起来,把前四个步骤称为环节,构成完成每一课时的学习不可缺少的四环,加上最后一个步骤,合称“四环一步”。按照这一过程去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按每一环节和步骤上的科学方法去做,就称为“四环一步”学习法。
如果从一个阶段或一个章节来看,教师在教几个课时之后,一般要按章节,按单元把所学内容联系起来复习总结一次,学生也往往要根据所学内容的知识结构进行复习总结,使自己的知识前后衔接,融汇贯通,达到系统掌握之目的。
综上所述,学生学习过程应由每一课时的四大环节加上阶段系统复习总结这一必要步骤组成,“四环节”以上课为中心,每天必做;“一步”按章节,分单元进行。四环节一步骤节节相连,步步相通,构成了学习过程的有机整体。预习是起始环节。为上课扫清障碍,开辟道路,做好知识上的准备;上课是中心环节,既是预习的目的,又是对预习的检验,同时对下面几个环节起到关键作用;课后整理消化是中继环节,是上课的延续和加强,又为顺利做作业创造条件;独立完成作业是深化环节,既巩固前面的成果,又为阶段复习提供了典型材料;系统复习总结是贯通步骤,是对本阶段诸课时学习的回顾与总结、提高与升华,又为转入下一阶段学习奠定了基础。“四环一步”缺一不可,否则,就使学习过程中断,破坏学习的连贯性和方法的整体性。运用这一方法进行学习,符合中学生掌握知识的心理过程,又与教师教的过程相配合,相辅相成,浑为一体,符合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
第二讲
认真预习
初步加工
预习,即课前自学。是学习新知识的起始环节。一般指在教师讲课之前,自己先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做到初步理解,为上课做好知识上的准备的过程。
预习从时间和内容上说,大致可以分为三种:(1)课前预习。是在老师讲课以前,先自学下一节课要讲的新内容;(2)阶段预习。指预习下一个阶段的学习内容,范围往往是一章或几章,需要一个比较完整的时间才能进行;(3)学期预习。指开学前在假期里,把新学期的教材先自学一遍。这三种预习,一个比一个线条要粗。
课前预习有以下几点好处:
1.预习可以提前消灭听课中的“拦路虎”。
通过预习,必然会有部分内容弄不懂。为什么看不懂呢?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原因是没有掌握好有关的旧知识,也可以说没有掌握好新课的预备知识。预习就象“火力侦察”,可以发现知识上的薄弱环节,在上课前迅速补上这部分知识,不使它成为听课时的“绊脚石”。这样,在学习和理解新知识时就会很顺利。有的学生之所以听讲效果差,有一条原因,就是没有准备好听课前所必需的旧知识,从而给听课带来了各种困难,很难做到当堂理解。结果上课时间被白白浪费。而预习,就可以避免这种被动局面的出现。例如,课前预习到初一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和它的解法》一节时,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就是求这个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它的一般步骤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但一定要注意当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必须改变”。如果不预习,上课时老师又不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直接讲“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必须改变”的内容,有的同学就会听不懂。如果停下来,去问同学或查书,就会耽误了听课,结果,一步掉队步步掉队,再听也接不上了。这节课可能弄得心烦意乱,毫无成效。如果在预习过程中及时补上旧知识,上课听讲,接受新知识就会比较顺利。2.预习可以提高听讲水平。
一般说来,预习不可能把新教材全都理解了,总会遗留下一些不懂的问题,盼着上课时解决。这样听讲目的明确,态度积极,注意力也容易集中,听讲效果好。比那些老师讲什么听什么、主观上没有思想准备、没有重点、没有具体目标的学生,要主动得多。当老师讲到自己预习时已经理解的部分时,就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要看老师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拿自己的思路与教师或同学的思路进行比较,看教师或同学高明在什么地方,不足在什么地方,自己还有哪些理解不够的地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假定书上有一道题,有A、B、C三种解法,你预习时掌握了B种解法。课堂上老师把问题提出后,你就会胸有成竹地期待着,看老师或同学是怎样做的。如果有同学用C种方法解时,就可以举手提出你的B种解法,因为你的解法比较高明,教师、同学都会向你投来赞赏的目光,你心里就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愉悦感。如果那个同学也用B种方法解,你会因为与他不谋而合而高兴。如果老师在总结同学们的解法之后,提出了A种解法,你就会感到惊喜不已,心中有顿开茅塞、别有洞天之感,佩服老师高明,更加虚心向老师学习,拍脑袋责备自己为什么没有想到这一步,从而提高学习兴趣,激起今后预习的欲望。可见,预习后上课不是没事干,而是听有重点,看有“门道”,学有目标,重在思考。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掌握新知识,而且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发展。
如果先不预习,不管用哪种解法解,都认为对,不会产生上面的情感体验,印象淡薄。由于盲目的听课,听和记本来就够紧张的了,哪里还能够匀出精力来思考理解?更谈不上与教师同学比较思路了。
3.预习可以提高笔记水平。
由于预习时看过课本,所以老师讲的内容及教师板书,书上有没有,心里一清二楚。凡是书上有的,上课可以不记或少记,也可以留下空白待课后记。上课时,着重记书上没有的或自己不太清楚的部分,以及老师反复提醒的关键问题。这样做,就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思考理解问题上。有的同学课前不预习,不知教师板书的内容书上有没有,从头抄到底,顾不上听课,更来不及思考,失去了许多宝贵时间。后来翻翻书,原来许多内容书上都有,根本用不着抄。着种盲目性的听课,大大影响了听课的效果。
那么应该怎样预习呢?
一是要妥善安排时间。最好在前一天晚上预习第二天要上的新课,这样印象较深。新课难度大,就多预习一些时间;难度小,就少预习一些时间。应选择那些自己学起来吃力,又轮到新讲课的科目进行重点预习,其它的科目大致翻翻即可。某些学科,也可以利用星期天,集中预习下一周要讲的课程,以减轻每天预习的负担。
二是要明确任务。预习总的任务是要先感知教材,初步处理加工,为新课的顺利进行扫清障碍。具体任务,要根据不同科目、不同内容来确定。一般有:(1)巩固复习旧概念,查清理解新概念,查不清、理解不透的记下来。(2)初步理解新课的这部分基本内容是什么?思路如何?在原有知识结构上向前跨进了多远?(3)找出书中重点、难点和自己感到费解的地方。(4)把本课后面的练习尝试性地做一做,不会做可以再预习,也可以记下来,等老师授课时注意听讲或提问。
三是要看、做、思结合。看,一般是把新课通读一遍,然后用笔勾划出书上重要的内容,需要查的就查一查,需要想的就想一想,需要记的就记。做,在看的过程中需要动手做的准备工作以及做做本课后的练习题。思,指看的时候要想,做到低头看书,抬头思考,手在写题,脑在思考。预习以后还要合上书本,小结一下。做好预习工作,还要注意几个问题。如果以前没有预习的习惯,现在想改变方法,先预习后上课,一下子全面铺开,科科课课都搞提前预习,时间就会不够用,弄得十分紧张,质量也未必能够有所保证。解决的办法是:先选一两门自己学起来感到吃力的学科进行预习试点,等尝到甜头,取得经验后,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再逐渐增加学科,直到全面展开。二是预习应在做完当天作业之后进行。时间多时,就多预习几门,钻得深一点;否则就少预习几门,钻得浅一点。切不可每天学习任务还没完成就忙着预习,打乱了正常的学习秩序。前面讲过,预习、上课、整理、作业四个环节组成了每课时的一个圆环,只有当前边一圈滚过之后,方才能滚下面的一圈,不能因重视一个环节而打乱了圆环滚动“轨迹”,影响其它环节的运行。三是学习差的同学,课前不预习,上课听不懂,课后花大量时间补缺和做作业,整天忙得晕头转向,挤不出时间预习。其实,这种同学差的根本原因可能就在“不预习”上,因为前面一个圆环“欠债”,而影响了下面环节的顺利进行。这些同学在短时间内要多吃些苦,在完成每天学习任务之后,加班个把小时预习。这样做虽然费了时间,但上课能听得懂,减少了因上课听不懂而浪费的时间,花在课后整理消化、作业上的时间也可以减少许多,时间一长,运转正常了,学习的被动局面改变了,就不需要再加班了。四是根据学习的惯性理论,在各门学习成绩都很好的情况下,有特殊原因,时间太紧,对自己擅长学科也不一定要课课预习,不是重点、难点的章节也可以不预习。思路照样联系得上,好象铁轨上留有缝隙,火车照样通过一样,但是距离不能太远,否则就会造成“翻车”。
第三讲
专心上课
积极思考
上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一个中学生,每天大部分时间在课堂上度过,各科知识的获取以及智力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上课这一环节完成。从学法调查中可知:凡是学习得法、成绩好的学生都十分重视上课这一环。凡是未学好、成绩差的同学,最主要就差在没有专心上课上。
那么怎样才能专心上好课呢?
1.重视听讲。充分认识到老师在上课时的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在上课时表现得最充分,时而指引方向,时而启发诱导,时而鼓劲加油,时而扶持帮助,教者始终处在学生的前列,为学生引路导航、指点迷津。老师的分析讲解、启发点拨,不管从内容的连续性、生动性还是从方法的系统性、灵活性,都比课后的辅导详细得多,更是同学们自己看书远远不能比拟的。不仅如此,教师还能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应,不断调整教学的进度和方式。千方百计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可以说,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走的是一条最简捷的认识道路。每位同学应虚心向老师学习,在老师指导启发下上好每一节课。有的同学认为,父母懂得数理化,回家补补就行了,这些想法千万要不得,有了这些念头无意之中就会放松听课,降低四十五分钟的效率。
2.专心听讲。课上应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解,眼睛要盯着老师的嘴;看老师表情;耳朵听老师讲课的声音;头脑思考老师所讲的内容,思路应与老师保持一致。有的同学努力这样去做了,但是,有时听着听着,自己的思路离开了老师讲解的思路,独自思考起来。我们说,上课向老师学习是有时间性的,千万不要丢掉这个宝贵的机会。要尽量强制自己,使自己的思路与老师的思路保持一致,同步前进。如果自己在老师启发下有了比较好的想法,可以在笔记本上记下几笔,等下课后再去深入思考。在课堂上思路不可离开“向导”,单独行动,更不能乱发奇想,思想上“开小差”。课堂上“分心”、思想上“跑马”是学习的大敌。
3.会听门道。一般老师上课分成几个大步骤:开始复习与新课有关的旧知识,接着引入新课,进行分析、论证、推理。启发引导同学们理解掌握新课的内容,最后还要概括小结一下。如果是数理化英语等科目,中间可能还要进行一些必要的练习。同学们要听得出来,明白每一步骤讲话的目的。
另外,在听课时,有的同学从兴趣出发,对自己想听的认真听,对那些理论性强、比较枯燥的内容就不认真听,这样也是不行的,因为知识是有连续性的,忽视了哪一部分都会破坏知识的系统性,降低学习效果。
4.当堂弄懂。指课堂上就要基本理解掌握所学的新内容。一堂新课,总要介绍一些新概念、新关系、新技巧、新方法。那么,课堂上就要搞清楚每一个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弄清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对数理化中的公式、法则、定理、定律要知道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以及如何变形和运用。对政史地文中的原则、要点、方法要当堂理解和记忆。对英语中的新词、句型、语法关系要及时熟记和掌握,当堂任务当堂完成,尽量不留尾巴,不增加课后负担。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当堂懂呢?这与个人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以及预习程度都有关系。在课堂上教师讲到哪里,你就想到哪里,教师讲什么问题,你就理解什么问题,教师“启”,你就“发”,始终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在思考理解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下面两种情况,要学会处理。
一是在理解过程中出现不理解或者理解不透的地方,应争取在老师允许下提出问题。当场把它弄懂。如果课堂上不允许停下来解答你的问题,这时的思路就不要停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不休,应该暂时跨过去,继续听老师分析讲解下面的内容,等下课后再去请教老师,把课上“卡壳”的地方弄懂。
二是有的同学由于把主要精力放在思考理解上,顾不上记笔记。一课下来见别人记了很多,自己记的甚少,心里不踏实,怀疑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对。这个问题必须搞清楚。记笔记是为了帮助理解记忆的,记是手段,理解是目的。如果上课时既能理解又能记好笔记,当然更好。如果二者之中只能顾其一的话,那么就干脆不记,以保证专心听讲和当堂理解。等下课后,再借别人的笔记补一补。课上虽说顾不上记,手里也要拿一支笔,当老师讲到某个问题对自己有启发时,或某个问题不懂、或有什么好的想法时,可在纸上或书上简要地记上几笔或画个符号,留待课后重点解决,防止关键地方或有价值的地方漏掉。有的同学认为,不管懂不懂,先记下来,等课后再慢慢理解、消化、吸收。本意并不错,但是一旦有了这种想法,上课脑筋不大动,拼命记笔记,下课笔记一大本,问题一大堆。想把一个一个问题都思考弄通,但时间和精力都不允许。无行当中“欠”了帐,欠帐多了,成绩就拉下来了,智力发展也就慢了。
5.理清思路。指自己的思路不但要跟着老师走,而且要把知识发展思路及教师引导思路理清楚。知识发展思路,在预习时可能理过,但不一定理清楚。上课时就应特别注意,弄清楚本节课所学的新内容,是怎么从上节课发展来的,在本学科知识体系中处在是什么位置,有什么作用,等等。这样理,有利于理解也有利与记忆。
教师讲课时,不但要理清知识发展思路,而且要想方设法讲解、启发,让同学们懂,这就是教师的引导思路。怎样理清教师的引导思路呢?一般来说,应做到如下四点:首先应认清“一条大路”,即老师每上一节课,从头至尾所走过的路。这节课主要内容是什么,老师开头怎样引入的,中间怎样分析引导的,最后怎么解决的,都应瞻前顾后地认识清楚。其次看怎样“过关斩将”。一条大路不是直的,看有几道弯,有几个关卡,老师带领学生怎么过去的。第三看是否步步有据,环环相扣,每转一个弯,每过一个关,是否顺利通达,还有没有“含糊”的地方。第四要评价老师思路。一般来说,老师思路是高明的,要搞清高明在什么地方,用哪些思维方式,思维过程怎样,虚心向老师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但是,有时老师的思路不一定是最佳的,同学们可以用自己的思路与其比较,通过比较一定受益匪浅。
有的学生课上不大注意老师的讲课思路,而偏重与记忆老师推导、总结出来的公式或结论,认为这是一条“捷径”。其实,这是一条“死路”。因为学习是为了达到增长知识和发展智力这两个目的,跳过认识事物的艰苦思考过程,死背结论是记不住的。就是记住一些,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死知识。死知识忘得快,又不能用于解决问题,更谈不上发展智力。
6.抓住关键。指抓住本节课知识内容上的关键和学科特点上的关键。知识内容上的关键因学科及具体内容而异。一般而言,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关系式是关键,当老师讲到这些关键地方,你一定要特别注意,紧抓不放。例如讲到“勾股定理”一节,一定要抓住定理的内容(怎么回事?)定理的证明(怎么来的?)定理的应用(怎么用的?)这些关键的地方抓住了,十分有利于定理的理解和掌握。
对于学科特点,不少同学往往容易忽视,不管上什么学科的课,总是“听、记、想”,不懂抓住不同学科的不同特点。例如,有的学生,外语课上不愿意跟着老师大声朗读,做分组实验时,自己不动手,光看别人做,自己抄个结果;老师做演示实验时,不注意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观察和思考,只是看热闹,这些都是未抓住学科特点学习的具体表现。长此下去,必然会影响学习效果。实际上,各门学科的内容体系、发展思路、训练要求及教的方法各有特点,学习中非抓住这些特点不可。例如,生物课经常使用实物模型、标本和挂图进行教学,物理和化学课,则经常要做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来认识物质的理化性质,因此,在上物理、化学、生物课时要特别注意观察和实验,并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思考来掌握科学的概念和规律。代数的内容体系是通过运算种类的增加和数域的扩大来展开的,几何的内容是通过由简单的图形到复杂图形的认识逐步深入的,学习时就要抓住知识发展脉络,通过大量演算、证明等练习,获得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能力。语文和外语课就完全不同了,主要学习字、词、句、章节等基本知识,并通过听、说、读、写来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和文字。
第四讲
及时整理
理解消化
下课后,有的同学就忙着做作业,课间十分钟也不休息。自习课上,作业多纪律就好,作业少纪律就差。课上听得很好,甚至还有什么好的想法,但几天就忘了。这些现象,都说明还有一部分学生忽略或不重视课后整理、理解消化这一环节。按照正常学习程序,下课后,应把当天所学内容及时复习整理、理解消化吸收。具体地说,应做好下面四件事:尝试回忆、看教科书、整理笔记和看参考书。
1.尝试回忆
就是独立地把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回想一遍,逼着自己专心致志地去动脑筋。象过电影一样,在头脑里“重映”上课时的一幕又一幕,理解、消化一个又一个关键问题。好比牛吃草反刍那样,吃的时候为了抢速度,狼吞虎咽地吃下去,其中有“夹生”或“生吞活剥”的地方,休息时,再把食物回到口腔里,细细地加以咀嚼。
尝试回忆的好处:一是可以检查当天听课的效果。如果自己能回忆出全部或大部分内容,就说明自己预习和上课的效果是好的。如果大部分回忆不出来,或关键的地方回忆出现中断,思路连不起来,就应当及时寻找原因,改进预习和上课的方式方法。二是可以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培养爱动脑筋的习惯。因为尝试回忆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动脑筋思考。使学生的知识在大脑中“重现”。使其显得突出、显眼、深刻,起到巩固强化记忆的作用。经常这样回忆,不仅记忆力大增,而且能养成爱动脑筋的好习惯。三是能提高看书和整理笔记的积极性。回忆是学习成果的无声表达,如果表达不出来,自然会很着急地看书翻笔记,自觉地把遗忘部分作为重点来看。从而使看书和整理笔记有了明确的目的,提高积极性。
那么,怎样进行尝试回忆呢?
第一,回忆预习的经过。有哪几个新概念,哪些地方懂了,哪些地方当时还未懂,自己是怎么查的,怎么记的,怎么想的。
第二,回忆上课的经过。老师是怎样引入新课的,自己懂的部分老师是怎么讲的,自己理解与教师讲的是否一致?自己不懂的部分老师又是怎么讲的,关键的地方老师又是如何启发、引导点拨的?为什么自己预习时弄不懂,老师比自己高明在什么地方?
第三,回忆刚学的知识。是否真正理解,知识点是否衔接?尤其是理科内容,新知识是如何从旧知识推导或引入的,思路是否贯通?新知识与旧知识有哪些联系?
回忆时,可以边回忆边对照课本和笔记,也可以先全部回忆一遍,把回忆不起来或理解不透的地方记下来,一起看书、查笔记,或请教别人把它弄通弄懂。
2.看教科书
尝试回忆后,不管你回忆起来还是回忆不起来,都应该从头至尾、逐字逐句地看教科书。丝毫马虎不得,要一面看书、一面思考。因为这时已不是初次看书,而是在预习、听课和回忆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可以全面过目,重点思考。对前面环节中已经理解和记住的部分,不必再花很多的时间,要在那些回忆不起来、思考不连贯、理解不深的地方多花些时间,直到彻底弄懂记住为止。
看书时,可用彩色笔把书上的重点、新概念、关键地方、容易忽略之处勾划出来。在书的四周空白处,可以记上一些自己的简要体会、高度概括课文内容的语言以及有利于记忆、带有提示性的语句。如果书上写不下,也可以写在一张纸上,贴在书上的眉头或边角上。以便今后看书时,从这些地方迅速得到启示,回忆起书中的主要内容和关键之处。有的同学平时只重视做题目,而不重视看教科书,事实上,这是舍本求末。近几年高考和中考之后,有许多同学说:“都是书上的题目,太浅了,所以我未考好。”这些同学吃的就是不重视看教科书的亏。教师教书有句至理名言:“以纲(教学大纲)为纲,以本(教科书)为本。”同样,这对同学们的学习也是适合的。
3.整理笔记
整理笔记,主要是把上课时未记下的部分补起来,把记得不准确的地方更正过来,把次序颠倒、逻辑顺序不清的地方整理一番。笔记的内容应当简练明白,提纲携领,详略得当。一般来说,笔记的主要内容有:(1)预习时,发现自己掌握不太好或已忘了的旧概念、定理、公式等。(2)预习时发现的问题或体会。(3)自认为的重点、难点、关键。(4)听讲看书时自己悟出的重要体会。(5)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或结合点。(6)容易发生错误和混淆的概念。(7)补充书上或老师讲课中的不足。(8)从参考书上摘录下来的,对本课内容有极强针对性的材料等。
如果平时每课都把笔记整理好,阶段复习就有稽可查了,打开笔记本要有尽有,检检顺顺就行了。一旦复习考试,花点儿时间把笔记本翻翻,眉目清楚、中心突出重点、难点、关键地方一目了然,大大省去了考前突击查找资料,重新思考,临时归纳总结所花的时间。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整理笔记是把知识深化、简化和系统化的过程。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和特点。经过整理的笔记无疑是一份珍贵的复习资料,应该妥善保管,以备需时之用。
4.看参考书
现在参考书很多,有的学生不加选择,乱看一气,实在是利少弊多。因为参考书是根据读者的不同层次,从理解问题的不同角度,围绕要解决的不同问题而编写的。有的参考书内容超纲,或深或浅,还有少数参考书粗制滥造,错漏百出。乱看参考书犹入把自己带入山高路险的歧途上跋涉,事倍未必有功半,危害甚大。
那么,是不是就绝对不可以看呢?也不是,看看适宜的参考书还是很有益处的。特别是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应该多看一些参考书。问题在于看什么样的参考书和怎么看。下面提几点意见供同学们参考。
(1)选择深浅相宜,解疑释难的参考书。每门课程可以选一本主要的参考书,这本主要参考书的编排体系应与教科书相同或相近,水平相当或略深一点,作为课本的伴读本,其它的作为一般的参考书。
(2)有时先看教科书,对课本上知识基本理解后,再去看参考书。有时课本上的某一内容难于理解,也可先看参考书,看它是怎样分析阐述的,从中受到启发。
(3)紧紧围绕老师讲的中心内容去看参考书。参考不能“参”得太远,如果脱离当时所学的中心内容,参考就会变成“干扰”了。
(4)参考书中有精彩的论述、精彩的题目,可以缩写注在课本上的有关地方,也可摘录放入笔记本的相应部分。
1、要会读
学习历史,我们需要阅读历史的教材,在阅读教材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到粗读,就是大略的阅读教材,做到理解文章的大意,然后要细读,做到将教材的内容都了如指掌,比如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等关键内容都要知道,最后就是精读,就是对教材进行分析理解,分析其的背景、作用、意义等。
2、找准学习重点
历史教材里的内容非常多,在学习历史的时候一定要学会抓住重点,那么什么事重点呢?那些产生重大历史意义与影响和转折的就是重点,对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就是重点,所以我们复习遇到这些内容时要重点关注。
3、解题技巧
【简单学员小档案】
姓名:张同学
年级:新初三
就读学校:太原市和一中学
听课时长:101天(时长126小时)
进步情况:语文由78分到88分,英语由80分进步到87分;班级排名由23名进步到15名,年级名次由231名进步到181名。
最喜欢的老师:李丽娟老师
这次期末考试中,取得了一个对我来说还比较满意的成绩,在年级中进步了50名,班级进步了8名。语文和英语进步还算比较大,所以和大家分享一下语文和英语的学习方法。
语文需要提前学习
对于语文我可能不太擅长,因为从小我就不爱看书,对文学接触较少一些。但在语文课上,老师教的内容,讲的方法,都认真听了,有的同学大概和初一的我一样,觉得语文阅读对自己来说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堑,成为了语文学习上的障碍。但在初二,我找到了一个方法,就是赶在老师讲解之前学习。在寒暑假期间,要是用大量的时间做好一件事,你的假期就不算荒废。在语文方面,我会利用假期的时间来提前背记下个学期要背的课文或是诗词,这样开学后就有时间去复习老师在课上讲的内容;第二,安排时间听简单学习网的课,听一听老师讲解阅读和写作的方法。在开学以后,一定要认真听老师讲课,老师不仅是在讲课文更是在帮助你理解,只要抓住课堂和假期的时间,语文学习中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英语必须得背
接着再来谈谈英语,在英语方面,没有多余的,就一个字:背。老师在课上讲的词和词组,以及延伸拓展的短语,再加上必要的语法句型,只要你能记住,考试做题没有什么能难住你。在假期,同样要把时间利用起来,最要紧的就是背单词,单词是英语的根本,没了根本,什么都是空的。
假期的合理安排
我多次提到了假期,是因为我认为假期是超过别人的绝佳时机,也是弥补自己不足的最好机会。别人玩,你学;别人学,你还学;两个月下来,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成。
对于假期,我来说说我怎么过,暑假是养精神的好时候,要早睡早起,万万不能熬夜;其次要在假期开始之前,详细的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将要做的事,怎么做,什么时候做,做到什么程度,要有个计划。
一个假期,至少要读一到两本好书,并且要做读书笔记,写心得,这样才能提升你的阅读素养。当然,读得越多越好,但不要走马观花,与其走马观花读十本,不如精益求精品一部。
一、“基于问题的学习”的内涵
20世纪60年代,国外的教育理论研究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即鼓励学习者自主探究,通过个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其目的是改变传统意义上学习者被动学习的方式,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个人素质。这种学习方式被称为“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
但是,学术界对“基于问题的学习”(PBL)的内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PBL的创始人巴罗斯(Barrows)教授认为:PBL既是一种课程形态又是一种学习方式。作为课程形态,包括在课程中选择和设计问题,旨在要求学习者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作为学习方式,教师不直接把知识的结果传授给学生,而是在其指导下,培养学生运用系统的方法自主发现问题,获得知识的能力。杜赫(Duch)认为:PBL是一种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以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问题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达到获得知识的目的,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芬克(Finkle)和托普(Torp)认为:PBL是一种激发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策略。[1]
综合以上定义我们认为:PBL既是一种课程形态,又是一种学习方式。它是以问题为基础,把学习过程设置在某一个特定领域或情境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习者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用科学研究的方法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PBL亦可以看做是一种教育理念,每一门学科的教学都应该遵循这种理念,即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知识。[2]
二、“基于问题的学习”的实践运用
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主要表现,PBL以建构主义为心理学基础,以杜威的经验主义为哲学基础,它将学科内容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将个人经验和集体经验结合起来,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方式,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体系。[3]杜威提出的“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体现了PBL的实践取向。[4] 1969年,加拿大的麦克玛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医学院率先构建了PBL的课程模式,包括课程内容、过程、因素以及评价等方面,促进了课程理论的完善,[5]并在欧洲和北美的大学医学院迅速传播,成为教育研究领域的焦点。20世纪70年代,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大学(Maastricht University)作为基地率先开始实践,在此影响下,我国学者也开始构建适合本国的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模式。[3]
1.学习目标
学术界对PBL的学习目标存在不同的看法。根据麦克玛斯特大学医学院实施的课程模式的经验,巴罗斯较早提出了PBL的学习目标:(1)建构研究性课程领域的知识基础;(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3)培养学生成为有效的合作者。[6]在巴罗斯提出的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很多学者对其作了有益而必要的补充(如Savery和Hmelo)。综合起来可以认为PBL的学习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2)建构合理的和实践相联系的知识基础;(3)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5)培养合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2.组织形式
PBL的组织形式通常分为三种类型:(1)个人独立研究;(2)小组合作研究;(3)个人研究结合全班集体讨论。具体选择何种类型可以由初中的班级和学生决定。[7]由于PBL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强调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因此PBL一般采用的组织形式是小组合作研究。[8]
小组合作研究一般由初中班级内的3~6名学生组成,由本校教师或者聘请的专家作为指导教师。小组成员在研究的过程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首先,可以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围绕一个课题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学生可以开展实践活动,搜集资料,开展自主探究活动,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获得课题的初步结论和观点;最后,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研究的方式,讨论所获得的初步结论和观点,并试图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这种组织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全员参与和合作的机会,达到共同建构知识的效果。[9]
3.实施步骤
PBL的实施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1)进入问题情境阶段;(2)实践体验阶段;(3)表达交流阶段。[8] PBL主要是把学习的过程与问题情境联系起来,在实践体验和表达交流过程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意味着建构知识的过程既是学习的过程也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巴罗斯提出的学习目标的基础上,从这种意义上说,我们认为PBL的实施过程可以包括几个环节:[10]
(1)组织课题小组。
巴萨德(Basadur)认为,在比较复杂的环境下,个人的力量有时很难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组织一个团队共同协作解决问题,获得共识。[11]首先,按照小组合作研究的模式把学生分组,建立合作研究的规则;然后,让教师和学生彼此熟悉,建立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课题组成员在准备阶段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2)确定问题。
以问题作为学习的动力是PBL所强调的重点,但并不能为了问题而设置问题,在确定问题时,尽量与之前学生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并能够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贴切,用较少的信息量确定一个较复杂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具体内容包括:确定问题现有的信息、解决问题的假设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等。在这一阶段,课题组成员要对所要解决问题的目标达成共识。通常指导教师会向学生询问他们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想要学习到的内容,看看学生对这个问题是否感兴趣,是否需要重新修正或者调整目标。学生如果向指导教师询问问题的基本信息,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信息后,可能会由于知识的匮乏无法解决已经确定的问题,课题组成员可以分工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信息,最后达到小组合作研究的目的。
(3)自主探究。
包括独立探究和小组合作探究。首先,在确定问题之后,学生了解解决问题应该掌握的相关理论与知识。其次,学生可以联系所学过的知识假设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且预先评估哪种假设方案最恰当最合理。最后,学生可以通过亲身实践检验自己所预先设定的方案,把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形成初步的结论。[12]
(4)小组汇报。
把自己所获得的信息跟小组的其他成员分析与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总结自己的成果,也可以评价他人的成果,包括成果的来源、可靠性以及对解决问题的有效性等。小组交流的结果可以补充或者修正最初的假设,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小组确定解决方案之后,向全班汇报该小组的研究结论和解决方案,通过小组自评、小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给出结论,为今后的研究性学习积累经验。
(5)总结反思。
汇报之后,学生应该反思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与之前的问题有何联系和区别。学生可以通过自我评价和对其他成员的评价反思独立研究和小组合作研究的有效性,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思维能力有重要的作用。最后,指导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4.学习评价
评价是PBL模式的重要部分。评价的原则和方式需要与学习过程紧密结合,强调自主探究,重视交流和合作。具体包括几个方面:(1)评价主体。由于PBL模式所获得的学生学业成果,不仅反映出学生对所学过知识的运用,还要反映出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这也要求评价标准不能具体化和指标化。评价的主体可以包括指导教师、小组成员或者与研究课题相关的企业和公众部门等。(2)评价方式。PBL模式的评价可以采用小组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也通过学生汇报过程中的书面材料、口头报告、成果展示的质量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但由于PBL模式的性质,主要采用定性评价为主。[13]
三、反思与评价
近年来,PBL模式越来越受到关注,其涉及的教育层次不仅限于高等教育和师范教育,也逐渐扩展到基础教育的中学阶段。欧美国家的很多中学传统的教学目标都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为主。[14]在我国教育政策的指引下,各省市学校也都纷纷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活动,很多省市的中小学校增设了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并且逐渐开始关注农村中小学校。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PBL模式的优势在于:
第一,教学理念不同。
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植于洛克的白板说,把教学看成是知识的传递,学习看成是知识的获得。教学过程就是信息传递的过程,信息传递中所谓的内容(即问题)是单一的,[15]考核和评价主要来自对学生所传授知识的记忆检验,通过评价确定学生的等级。而PBL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强调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学习活动都是围绕问题开展的。一方面问题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并始终贯穿在学习过程之中;另一方面学习的过程可以被看做是发现问题、确定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16]
第二,教师角色不同。
在PBL中,教师是促进者、指导者、合作者。作为促进者,最重要的不是直接将问题结果告知学生,而是在解决问题中将知识和策略展现出来。作为指导者,要求教师转变角色,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知识的指导者,担负起为学生提供各领域知识的责任。作为合作者,教师承担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任务,范围涉及经济、文化等很多领域,很难独立完成课题任务,师生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学生角色不同。
在PBL中,学生是学习者、合作者、研究者。作为学习者,PBL更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生需要自我设定学习目标,独立探究,将现有知识应用到复杂的问题情境之中,并且需要反思。作为合作者,学生在确定问题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共享知识,共同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增强合作意识。作为研究者,问题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多视角看待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适宜方法。
第四,学习环境不同。
传统的学习环境,学生总是被剥夺决定权,这对于积累良好的学习经验是十分不利的。PBL的核心价值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所创设的环境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因此他们会更愿意承担责任。PBL鼓励培养学习者的开放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加强小组合作意识。这与传统教学中教育者很大程度上控制着学习环境和学习过程存在很大区别。
关键词:自主学习;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256-01
自主学习策略是促进学习能力的重要条件,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强弱与自主学习策略的选择密切相关。物理教学中,通过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借组外力(老师或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建构的方法获得新知。体会物理知识之间、与其他学科之间、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其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其科学素养是培养自主学习策略和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策略和学习能力
学生根据教师展示的问题情境,阅读材料、理解知识、思考问题、发现质疑,构建新的认知结构,在疑难困惑中产生质疑,在矛盾冲突中发现问题,在探究研究中升华兴趣,为知识内化、合作交流创造积极条件。创设自学的教学情境,真正还课堂给学生,就要把更多的课堂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学生能做的老师决不去做,让学生自己去感受、探索、发现,促使其在旧知和新知之间的不断碰撞中激出思维的火花,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例如在学习“流体速度越大压强越小”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在一段视频中,两艘轮船在并排快速行进的过程中,当它们靠的很近的时候,突然相撞在了一起,发生了撞船事件,事故的原因与船速和水速是否有一定的关系呢?结果科学家们答案各不一样,请同学们给科学家们当裁判,学生的思维立即活跃了起来,学生们纷纷阅读材料寻找方法,设计实验验证,有一个同学想起了小时候用小麦杆吹豌豆的悬浮现象,于是用饮料管和一个小钢珠做了类似实验,非常形象。既突破了难点,掌握了流体的压强和流速关系的知识,又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和培养。
二、走向生活自主实践,积累经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新课程倡导“依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此,教师要不断地反思,注重培养自主探究能力,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物理中来。在自主探究中,问题的提出、猜想和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而且要有一定的经验做铺垫。而我们现在学生,大多脱离生活实践,生活经验很少。为此我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这一节内容之前,我让学生礼拜天回家后自己磨刀砍柴、自己打一个木桩,自己用钉子为腿做一个木凳,把他们的感受体验和作品带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进行了一些生产实践活动。上课时,我先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或讨论观察到的现象,展示自己的作品,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想法很多,整个探究过程我完全放开,学生课堂自主探究气氛很浓烈,学生通过阅读,积极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讨论,完成了本节知识内容的学习,增强了学生制定计划设计实验的能力,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上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首先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观点,提倡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物理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物理教学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要求学生乐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产品中的物理学原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为此笔者认为,老师可以让学生走进生活,安排一些课外自主观察、实验、制作和调查活动,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还应将学生认识到的物理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应用到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去,即把生活问题物理化,物理问题生活化,以此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其探究能力得以升华。
三、运用物理知识,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自主学习的目的是将获得的新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达到对新知识的消化和运用,这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也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延伸和提高。例如,我们的学生对自行车不陌生,而自行车中所包含的物理规律是很丰富的,可以依次作为学生自学的知识背景,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设计“物理化”的问题:
1、自行车在前进的过程中,是什么力推动自行车前进?前后轮所受地面的摩擦力是那种类型?方向怎样?
2、如果自行车一个轮子被制动,摩擦力又属于哪一类型?方向呢?
3、观察自行车的构造,哪些部位用到了杠杆的知识?
对于摩擦力的慨念很抽象,大多同学很难理解到位,根据人们的实际需要,杠杆的形式多样,学生很难辨清,学生在课外通过对自行车的观察思考、亲身体验,在问题的解决中,直观的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在实践中会发现:自行车的手把和轮胎上为什么会有一些花纹呢?自行车的座椅下为什么有一些弹簧呢?没有它会怎样?等更多问题,自主地通过回顾知识、查阅资料等途径探索,最终达到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一种方式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又锻炼和提升了学生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生学习经验】推荐阅读:
初中生学习心得和经验07-21
初中生学习的方法07-24
初中生学习经验交流发言稿11-04
初中生应该怎么好好学习06-06
初中生学习方法总结07-11
初中生学习雷锋倡议书借鉴06-27
怎样学好初中物理,初中物理学习方法总结11-12
初中学习论文06-02
经验初中作文11-12
关于初中生暑假学习生活的调查问卷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