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主题班会

2024-07-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幼小衔接主题班会(精选6篇)

幼小衔接主题班会 篇1

幼小衔接班队会设计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来我校的小朋友了解小学生生活,并认识我们学校。

2、通过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倾听、合作、独立自理的意识。

3、让小朋友们从视觉、听觉、游戏中体验到快乐,对我校产生兴趣。活动准备:

1、找小一学生介绍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室、宿舍、运动场各一),制成VCR

2、收集学校各个场室的照片.3、收集关于养成习惯的卡通故事、动画片。

活动纪实:

一、活动导入,介绍学校情况:同学们,我知道你们是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下学期你们就要上小学,会成为一名小学生了。欢迎你们来到我们的课堂。

二、做游戏、讲故事,培养好习惯。同学们,我们上课了(播放铃声)

1、快来学学课前准备歌吧!

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堂,备好书和笔,准备来听讲。

2、怎样才能做个合格的小学生呢?答案就在这座迷宫里,我们赶紧去找吧!

第一关:保持正确的姿势

站要直,坐要正,手放平来脚放稳。

第二关:识字关

青蛙跳

第三关:考查专注力的游戏。

倾听模仿教师动作

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 请你跟我拍拍手,我就跟你拍拍手; 请你跟我拍拍肩,我就跟你拍拍肩; 请你跟我拍拍腿,我就跟你拍拍腿; 请你跟我做做好,我就跟你做做好。第四关:小巧手 夹豆子的游戏

第五关:爱劳动,讲卫生。知识抢答

奖励优胜者。请判断下列行为是对的还是错的。

1、早上,小刚起床后,他不自己洗脸、刷牙,等着妈妈来帮他。

2、吃饭之前要先洗手。

3、吃完水果,果皮等垃圾扔在地上。

4、小燕的手脏了,她抹在自己的衣服上。

第六关:摘苹果 口算: 第七关:礼貌关 欣赏《看谁有礼貌之歌》

回答问题:故事中,有礼貌的是小白兔,还是小黑兔。第八关养成好习惯

跟老师读一遍《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上课发言要积极。

你拍二,我拍二,学习其实挺有趣儿。

你拍三,我拍三,上课认真心要专。

你拍四,我拍四,清楚工整写大字。

你拍五,我拍五,我写作业不怕苦。

你拍六,我拍六,上下楼梯要靠右。

你拍七,我拍七,长学问得问问题。

你拍八,我拍八,团结友爱人人夸。

你拍九,我拍九,回答问题先举手。

你拍十,我拍十,认认真真学知识。

闯关成功,分发奖品。

三、认识一年级大哥哥,展示学校生活、学习、活动场面。

1、自我介绍;

2、展示学校活动图片或视频。

四、活动小结,发出邀请。

欢迎同学们到我校读书(最后出示学校标志图片:增城广外外校欢迎你)

需制作视频内容:

我是

,去年这个时候,我和你们一样还在上幼儿园大班呢,现在我是增城广外外校的一年级学生,我给你介绍一下我的生活吧。这是我的宿舍,我住在这里,我是这样上床的,有意思吧?这是我的衣柜,我学会了叠衣服,整理床铺,你说我能干吗?

这是我们的餐厅,饭菜种类很多,我很喜欢在这里吃放。这是我们的运动场,你看她们在做游戏呢!这是我们的图书馆,你看多安静啊!

这是我们的教室,我们上课的时候,老师采用多媒体教学,可有趣了。下课了,我们就在教室外面玩。

幼小衔接主题班会 篇2

关键词:幼儿园;小学;互补;衔接

为了使孩子能得到有益的发展和高效的学习能力,幼小过渡这一教育的相互衔接要做好,倘若忽视了这一衔接,可能会影响他们将来的学习生活,那么,怎样根据幼儿自身的身心特点,有效地帮助他们熟悉小学生活,完成幼小衔接这一转变呢?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一、家庭协作,帮助孩子平稳过渡

作为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了解孩子的性格和喜好,进而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接受小学教育这一过渡期。有些孩子通过在幼儿园的学习阶段,已经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环境,对于小学的学习或环境没有很好的准备,在此情况下,家长要做好引领的作用,比如,家长可以跟孩子讲有关小学的生活,小学的作息时间,小学生之间的游戏,小学可以佩戴非常漂亮的红领巾,成绩优异,品德好的学生还可以被评选为三好学生等等,让孩子了解小学的生活,进而可以帮助他们对小学生活产生期待,心里有一个大概的准备。

二、社会实践,提高孩子独立意识

我们知道,六七岁的孩子自理能力不强,在家中,一直受到家长的百般呵护,在幼儿园,每天都有老师帮忙,遇到困难,教师会第一时间出来帮助,有些孩子甚至连穿衣服、吃饭还需要别人帮忙,这类孩子上小学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因为他们的独立能力差,自信心势必也会下降,长此以往,甚至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所以,家长或者幼儿园可以组织幼儿参加社会的一些实践活动,通过群体实践活动,让他们学会表达、互助,最主要的是增强他们的独立意识。

人生的转折点有很多,我们所要做的是有充足的准备来面对这些转折点,幼儿从幼儿园进入小学这一阶段是人生转折点的起点,无论是家长、教师,需为孩子做好准备,因为对这些处在懵懂期的孩子们来说,他们能理解的实在太少太少,他们不知道小学意味着学习知识的正式开始、独立成长的正式起步,所以,为了使幼儿能独立、自信愉快地接受小学生活,我们共同努力,做一名优秀的领路人。

参考文献:

幼小衔接到底衔接什么? 篇3

进入小学后,面对新的同学老师,一些孩子难免会不适应。学习环境也发生了改变:幼儿园以游戏、活动为主,孩子们总是处在“动”中;而小学则更侧重课堂学习,还得完成一定量的作业,必须“动中有静”。

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过程在教育中非常重要,简称“幼小衔接”,一直是教育界研究探讨的问题。

除了老师做出的努力外,家长自身的努力更为重要。因为幼小衔接的重点仍然在孩子生活学习能力、性格培养方面,如果家长能在日常生活中以科学方式引导,这个过渡将会十分顺利。

1、养成好习惯熟悉新角色

小学一年级新生,常常有不注意听讲、时间观念差、依赖性强等小“毛病”。家长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培养,让孩子们提前熟悉新角色,为迎接即将开始的学习生活做好准备。

首先,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专心听别人讲话的良好习惯。比如,有意识地让孩子坐下来看看书(宜选择带有拼音、图画的经典名著);或在一小段时间里集中精神做一件事,从5分钟到10分钟,慢慢培养集中精神做事的习惯。

其次,培养良好的承受能力也很重要。幼儿园老师多是给予孩子鼓励,但到了小学,难免会受到老师的批评,没有经过挫折教育的孩子易产生抗拒心理。家长应有意识地给孩子进行挫折教育,遇到不合理的要求要坚决拒绝,不管怎么哭闹,久而久之孩子才能适应挫折。

2、培养好心态适应新环境

进入小学后,面对新的同学老师,一些孩子难免会不适应。学习环境也发生了改变:幼儿园以游戏、活动为主,孩子们总是处在“动”中;而小学则更侧重课堂学习,还得完成一定量的作业,必须“动中有静”。

许多刚升入小学的孩子无法改变爱动爱玩的习惯,家长应提前给孩子打“预防针”,使其明白“长大成人”的道理,同时帮助孩子客观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激励孩子不断向目标努力。

3、调好生物钟跟上新节奏

幼儿园的孩子中午睡午觉,有时还迟到早退。一进小学,学生们最不习惯的就是午睡时间少了。在上小学前,家长要帮子女提前调整好生物钟,每天早上6∶30起床,午休控制在半小时左右,晚上20∶30就该睡觉,保证每天有10小时的充足睡眠时间。提前将生物钟调好,这将让一年级新生轻松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节奏。

4、做好自己事认同新起点

小学一年级新生还会遇到与同学相处的问题。

幼儿园里,大家都是玩伴,团团围坐在一起;小学里则是同学,和同桌共享一张课桌,角色并不一样。暑假里,家长要有意识地让子女与同龄伙伴一起活动,找同学感觉。比如带着他们去社区会所,和小区里的同龄伙伴多接触、多玩;也可以创造机会让子女与亲戚朋友家的同龄孩子多亲近。

5、放手去锻炼自己做事情

孩子入学后,许多事情要自己做,如:系鞋带、下雨打伞、削铅笔、背书包、按课程表准备书包、根据冷热添减衣服……在日常生活中,要逐渐减少父母或其他成人的照顾,让孩子学会自己起床、睡觉、脱穿衣服鞋袜、铺床叠被、学会洗脸、漱口、刷牙、洗手、洗脚、自己大小便等。

在学前缺乏锻炼,孩子在开学后就有可能手忙脚乱。老师是不会因为一两个孩子没有做好准备,而推迟正常的教学进程的。

6、平时多劳动主动担任务

入学后,孩子们除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外,还要分担班级、学校里的一些劳动任务。平时,家长应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点简单的劳动技能,如:开、关门窗,扫地、抹桌椅,在活动、游戏或开饭前后,能拿出或放回餐具、玩具、用具等。还要学会洗涮碗筷、端菜盛饭、收拾饭桌;学会洗简单的衣物,如小手绢、袜子等。

7、生活中学习读书练能力

语文学习方面,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很重要。家长要教孩子多讲故事、背诵古诗、唱儿歌;带孩子外出时,要引导观察树木、房屋、动物等,回家后问他能否说说去过哪儿,那些地方有什么东西给自己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平时有意识地让孩子认认标牌上的字、食品包装袋上的字等,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量。

幼小衔接 篇4

一、指导思想:

幼儿园大班升入小学、小学六年级升入初中是教育过渡的关键时期,具有承上起下的作用。衔接过渡的成功与否对义务教育质量影响很大,但又是被不少学校所忽视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幼小学段的衔接教育进行研究探索,提高认识,摸清情况,掌握规律,是学生进入新的学习阶段后尽快适应不同阶段教育、高标准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现实要求。

二、工作目标

1.重视衔接工作,建立形成一套相应的制度,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学校的常规工作,列入每学期的工作计划。

2.每学期都能开展相应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活动。

3.通过活动,使各学段教师了解其它学段学生的行为习、心理特点和学校的教育目标、要求、方法、风格等,从而使处于衔接年级的教师能有意识地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相邻学段、主动适应学生特点,为学生尽快适应新学段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4.通过活动,使学生能顺利过渡,从生活、活动、学习、心理等方面较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减少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学困生和后进生的比例。

5.以课题形式开展研究,积累材料,丰富理论,形成报告、论文等研究成果。

三、具体的幼小衔接工作计划如下:

(一)期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二)利用家园共育栏目,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这样做的目的,一可以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为入小学的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二可以培养幼儿责任性,使幼儿进入小学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以防出现在学习上的虎头蛇尾。

(三)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和相互间的联系。这种沟通和联系,除了要加强本园大班老师之间的,同是还要加强与小学一年级老师之间的以及与家长之间的相互沟通和联系。这样做的目的旨在能够及时的探讨在具体操作上所遇到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尤其是对教学大纲内容上的衔接进行探讨和研究。

(四)改变以往的一些习惯做法,带幼儿多次去小学观摩,从单一的观摩小学的教学活动,可以涵盖到观摩小学的各种活动、环境布置、校舍面貌等,从而进一步的激发幼儿向往对小学的学习生活,更进一步的培养幼儿入小学的兴趣。

(五)建立家长活动小组。让家长自行或幼儿园帮助,与已进入一年级学习的本园毕业生联系,并结成相应的对子,加强家长们之间的互相交流和沟通,从而让大班的家长们能够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准备,并能够让这些家长有针对性的为自己的孩子进行各种有目的性的训练和培养。

(六)请已上一年级的本园毕业生来园,向大班幼儿讲述小学生的各种生活,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和感觉,为大班的孩子上一课,因为同年龄孩子之间的沟通是非常之必要的。

(七)组织大班幼儿进行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表演赛,并注意对大班幼儿在书写,阅读等方面的良好习惯的培养。

(八)适时调整大班幼儿的生活作息时间表,使幼儿能够逐步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的节奏。

(九)向大班幼儿家长进一步宣传和教育,如何做好孩子的幼小衔接工作——开办大班年龄段家长学校。

(十)利用家访、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十一)认真做好幼小衔接各项工作的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2013.9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总结

幼儿园时代是人生充满快乐的时代,也是孩子走向知识与文明的起点,幼儿园时代的欢乐是无限的、最难忘怀的,随着四年幼儿园生活的结束,孩子们将步入一个更加独立自主、更加复杂多变的生活天地--小学。现把我们在幼小衔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养更为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

首先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非常重要。小学生课间和课余时间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这就要求他们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所以,在大大班要特别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虽然孩子经过三年多的集体生活,在自理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普遍存在着做事拖拉、不爱整洁等毛病。于是我们就时时提醒幼儿准时入园,不迟到和无故缺席,抓紧课间10分钟休息时间解大小便,能较快地吃完午点,不影响安排好的活动,用给小学生的要求来要求自己。特别针对平时做事拖拉,不拘小节的孩子,要求他们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其次让幼儿学习模仿小学生的自我服务劳动。在“走近小学”的活动中,幼儿逐步学会了背书包,卷铅笔,整理书包,学会管理自己的衣物和文具用品,每周我们都定期检查,持之以恒,让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孩子在学习兴趣和能力上的差距很大,有些孩子思维敏捷,反应快,学习兴趣浓厚,可也有些孩子多学习根本没有兴趣,不爱动脑思考。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自信地走进小学,应将目光投向那些能力较弱的孩子。首先从倾听习惯入手,通过听故事、儿歌、古诗等,让孩子从最自然的方式开始接受并模仿。在教学时教师注意语言的精炼,提醒幼儿听清问题,根据问题回答。帮助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幼儿组织语言,让他们消除紧张心理,逐步学说、会说、大胆说。做练习题时采用先统一倾听老师读题后再动笔的要求,并逐步减少重复读题的次数,帮助幼儿养成专注倾听的习惯。同时增加幼儿的阅读机会,在图书角提供书籍,鼓励孩子大胆表达。中午开展“故事会”活动,在倾听完故事后让孩子来复述故事,鼓励孩子把家里听过的故事与大家分享。对于那些能力强的孩子,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独立的思考能力,在活动中多设疑、设困,鼓励幼儿大胆地思考,培养发散型思维。面对象班级中的“小问号”们,在回答他们问题时先卖一下关子,让他自己去想,这样会比大人搜刮肚肠满足其好奇来得更有效。在一学期的活动中,教师要始终围绕“爱听”、“会读”、“勤思考”、“善表达”,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孩子学习的方法。

三、储备必要的知识经验

从幼儿园到小学,正规的课业学习取代游戏成为孩子主要的活动方式。数学和语文将成为孩子主要学习的科目。所以在入学前,认识汉字是很必要的。因此可以每周安排一次生动有趣的识字教学,采用分组的形式,让幼儿在有趣的故事、儿歌中学习汉字。日常生活中帮助幼儿逐步积累常用的汉字如:利用评比栏、请幼儿分发课本,让幼儿认识同伴的名字。再如利用活动区,让幼儿认识标题字;利用晨间和中午的时间指导幼儿书写自己的名字,和少量学过的汉字。这样的学习方式使汉字不但没成为幼儿的负担,而且激发孩子学字的兴趣,很好地与小学一年级语文衔接了起来。

小学的数学是从最简单的计数和运算开始的,许多在幼儿园学习过的10以内的组成和加减运算在小学还要学,如今小学的数学教学十分注重对孩子思维能力和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因此,开学初就把计算教学的要求认真定位。如:“在幼儿园数学的基础上略有提高,重点训练幼儿逻辑思维能力,面向小学,突出衔接。”对计算教学的内容进行系统地安排,增加一些相应的内容。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以采用直观的图示运算向抽象地数学运算过度,重视让幼儿把单纯的运算,排序运用在游戏和生活中。利用午间让幼儿练习口头叙述的应用题。为了更好地与小学数学衔接,还可以选择一些课外补充练习,如:《学前准备100题》,作业单等,让父母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指导完成,通过多方面提高了幼儿的计算能力,照顾到个别差异。

四、增强幼儿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感

幼儿参与活动往往从兴趣出发,进入小学后,仅从兴趣出发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有时难以奏效,因此,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入手,使其对任务的责任心为活动的动力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我们加强了值日生的运用范围,使每位幼儿一周内都有事情做,在值日生栏目中不仅任务交代明确,而且随时了解幼儿的任务完成情况。我们还尝试着培养一些组织能力强的幼儿担任组长、检查员。在临近期末时为了激发幼儿的上进心,每天选出一位幼儿进步最大担任小班长,告诉他们小学里的好孩子能当班干部,激发幼儿的荣誉感。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幼儿的责任感明显增强,完成任务由老师提醒变成幼儿间相互提醒或自己自觉完成。

另外,进入大大班后,我们经常布置一些任务让幼儿回家完成,我逐渐改变以前写通知的形式,让孩子当小传令兵,把回家所要完成的课前准备和任务转达给家长听,这样既加强了幼儿的任务意识,又能够锻炼幼儿准确转述他人意图的能力,以便入小学后,孩子们就清楚地向家长传达学校信息,并能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任务。

五、养幼儿大胆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

小学是一个更加独立、自主,更加复杂多变的生活天地,培养幼儿乐群、恋群,学会交往、善于交往,具有良好的个性,对幼儿愉快、成功地开展新的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幼儿,我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品性,良好的品性是成功与同伴交往的基础,我发现那些乐于将自己的玩具、图书、食品与人分享,对人热情有礼的孩子常常成为许多孩子的玩伴,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常通过一些有趣的故事、榜样、游戏等培养孩子真诚、善良、热情、守信的良好品质。另外,我还常常要求家长们多让自己的孩子与不同年龄的孩子交往,多带孩子走出家门,广泛结交伙伴,使孩子们得到愉快的同时,成为一个乐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的人。

经过一学期的全面有效地培养,孩子们成长地很快。现在每当听到孩子被某一小学录取,被老师夸“你真棒”时,每当看到孩子脸上露出喜悦自信的神情时,作为老师都特别地高兴。我衷心祝福每一个将要踏入小学大门孩子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道路上健康成长,做一个为人真诚,活泼自信,不怕困难,好学上进的小学生。

2013.12

活动名称:小兔运南瓜

执教老师:李晓红

一、教学要求

1、动脑筋想出小兔运大南瓜回家的办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2、积极参与讨论,能把自己想到的办法说清楚,并能对别人说的办法进行评论。

二、教材说明

本课有三幅图。第一幅,小兔站在南瓜地边望着大南瓜想:怎么运走呢?第三幅,南瓜已经运到家,兔妈妈奇怪地问小兔怎么运回来的,小兔平静地告诉了妈妈。小兔究竟怎样运南瓜,这幅图空缺,留给学生想象。

教学重点是说出小兔运南瓜的办法,知道什么办法好,好在哪里。

三、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孩子们,小兔刚才打来电话,说是妈妈让他到菜园里去摘南瓜,可是南瓜太大,他搬不动。他知道我们班同学聪明热情,想请大家来帮忙想个办法。他还在菜园里等着呢,大家愿意帮这个忙吗?

2、思考问题:小兔会用什么办法运南瓜?先每个同学独立思考,再把想出的办法与同桌的同学交流

3、全班交流。

师:谁愿意帮小兔的举手,(把手机递给手举得最早的孩子)你亲自跟小兔说吧。其余同学认真听,听听他的办法跟你的一样吗。学生:对着手机说出自己的办法。

师:接过手机,(假装跟小兔通话)小兔,这个办法行吗?(转过来对刚才发言的同学说)小兔让我谢谢你,还夸你真聪明。小兔运南瓜优秀教案设计 师:小兔还想给别的同学一次机会,谁还想帮帮小白兔? 生:„„

师:小白兔说,大家的方法都很好,可是他不知道究竟用哪种办法更好。我们来讨论一下,拿出最佳方案,好让小兔早点把南瓜运回家。生:小组讨论。要说说哪种办法最好,为什么? 组长汇报,讨论的结果。

4、讨论评议:哪种运南瓜的办法好?为什么?

什么是好办法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判定。如果有人顺路带回,请人帮助这个办法好;如果路平好走,自己推着滚回家这个办法好;如果路上有障碍,说不定用小车推也好。在讨论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有自己的主张,只要能说清理由都应加以肯定,以培养学生喜欢讨论、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的习惯。

5、小结

小兔打来电话,用同学们想的办法,他把西瓜搬回了家。他说谢谢大家,还夸大家真聪明呢!

四、课后延伸:在小兔运南瓜的办法中选一种,画一幅画。

2013.10

课题:认识人民币

执教老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应用意识及观察、比较、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和爱祖国、爱护人民币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人民币的形状、颜色、图案、字样认识人民币. 教学难点

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口答:10个一是多少?2个十是多少?6个十呢?80里面有几个十?

二、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图片“购物”,同时口述:

星期天,小芳来到商店买文具.你们看,她买尺子用的是什么?(钱)在生活中,钱有什么用途呢?谁知道世界上都有哪些钱?我们中国的钱叫什么?(人民币)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三、探索新知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

(1)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人民币,给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学生独自分类,教师巡视)

(2)学生汇报分类情况.(可能分成纸币和硬币,也可能分成分币、角币和元币)

(3)师:“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用“分”做单位的人民币有哪些.

2、认识分币

(1)认识1分、2分、5分的硬币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向大家介绍一下用分做单位的人民币有哪几种?

学生回答后,教师质疑:你怎样辨认1分、2分、和5分的硬币?(看硬币的大小、看上面的数字或文字).板书:1分、2分和5分的硬币

师: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分币的正面和背面都有什么图案?

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这是我们祖国的象征,看到它,我们就会想到自己的祖国.

(2)分币间的兑换关系

老师这有1个2分的硬币,要把它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怎么办?能不能掰成两半儿?(兑换成两个1分的硬币)

1个5分的硬币可以兑换成几个1分的?要换成2分的呢?

(3)角和分的关系

师:老师这有很多1分的硬币,你们愿意帮我数一数吗?(学生1分1分地数到10分).板书:10个1分的硬币

师:10个1分的硬币拿着太不方便了,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兑换成两个5分的或1角的).板书:1角的硬币

师:10分和1角是什么关系?(相等).板书:1角=10分

除了1角的硬币以外,还有1角的纸币,请你找出1角的纸币指给同组的同学看一看.

3、认识角币

(1)认识各种面值的角币.

师:谁到前面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用“角”做单位的人民币有哪几种?

随学生的介绍,老师板书:1角、2角、5角的纸币和5角的硬币.

师:怎样区分这些角币?

学生观察后分组说一说,然后指名回答.(从大小、颜色、文字等方面区分)

(2)角币之间的兑换关系

同桌同学做兑换游戏:1张2角的可以换()张1角的.

1张5角的可以换()张1角的.

(3)元和分的关系

板书:1元的纸币.

师:请你们找出1元的纸币举给老师看.同学们手里都有1元的,你们能帮老师一个忙吗?老师这有很多1角的纸币,你们能给我换成1元的吗?

老师分别把装有10角、9角、11角的信封发到各组.各组讨论能否兑换.

小组汇报:10角的可以兑换,9角和11角的不能兑换.

师质疑:为什么10角的可以兑换,9角和11角的不能兑换?1元和10角是什么关系?(相等).板书:1元=10角

4、认识元币

(1)认识各种面值的元币

师:用“元”做单位的人民币还有哪些?谁来介绍一下?

随学生的介绍,老师板书:1元的硬币、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的纸币.

同桌互相说一说怎样辨别这些元币.

出示流通中不同版本的50元和100元的纸币,学生辨认.

(2)元币之间的兑换关系,出示图片“人民币的兑换”:第42页的例4.学生口答.

5、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你知道哪种人民币的面值最小?(1分的)如果我们班每人节约1分钱,凑起来就可以买1个本,支援贫困山区的孩子学习用,你们说是不是?

今天,老师在操场上捡到了1张破旧的1元钱,(出示:1元纸币)如果是你捡到它,你会怎么做?(把它粘好,交给老师)

四、巩固练习

1、识别人民币

出示图片“识别人民币”(遮住一部分的纸币),这些人民币的面值分别是多少?

2、第43页第1题和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

3、点清钱数.出示图片“小动物买冰棍”

谁能买走这种冰棍?谁不能?为什么?

你能帮助小兔想一想办法,让它也能买走这种冰棍吗?(向小羊借1角钱„„)

4、购物游戏

在讲桌上摆放一些标好价格的物品,请一名同学扮演售货员,其他同学扮演顾客,准备好钱来买东西.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六、实践作业

请你和妈妈一起买一些日用品.

关注幼小衔接 篇5

崔秀娟

幼儿园教育是学前准备教育,幼儿从幼儿园毕业后就要开始接受小学的系统、规范性教育。每年的九月都有一大批孩子进入小学,想想儿子刚入学的那会儿,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被搞得手忙脚乱:孩子情绪紧张,家长也跟着着急上火。和儿子一起入学的其他孩子们也都存在着这样的情况:刚开学的第一天,孩子们背着新书包由家长带领着走进校园,小脸上洋溢着欣喜,充满了对小学生活的无比向往,可是不到一周,问题就接踵而来了:有的孩子不活泼了,眼里失去了光彩,看上去像是蹲了一天的牢房;有的孩子嚷着老师不好,一点也不温柔;有的孩子变得特别爱发脾气;有的孩子干脆说不想上学,更有甚者,一送到学校大门口就又哭又叫不肯进去……看到曾经朝气蓬勃的孩子变成这样,作为既是幼儿教师又是新生家长的我,顿生许多感慨。为什么曾经活泼可爱的孩子失去了往日的活力呢?究其原因,我觉得主要是孩子们不适应小学生活引起的。亲历儿子入学的林林总总加上和其他新生家长的交流,我了解了孩子们的不适应大致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不适应学校严肃的教育环境。学校的老师为了让孩子一入学就养成好的习惯、规矩,对孩子要求比较严厉,造成了孩子心理上有恐惧感和压抑感,从而产生排斥心理;二是孩子们缺少规则意识,完成任务意识差,记作业的能力欠缺。上课时坐不住,不专心听讲,注意力不集中,爱搞小动作或说话甚至唱歌。上课了才想起去厕所。老师布置的作业记不下来,左一条右一条,乱七八糟,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回家后还得让家长打电话咨询。有的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甚至忘记完成。三是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太差,丢三落四,做事拖拉。经常丢书、丢本等;放学了忘穿外衣,大冷天穿着毛衣就跑出去。更有很多孩子表现出精神紧张,过渡疲劳,身体不适体质下降,三天两头生病,心理压力过大等等。这些不适应导致有的孩子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跟上小学的学习、生活节奏。如何才能让孩子们顺利地走好学龄期学习的第一步,这正是我们幼小衔接工作研究的主要问题。我觉得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幼儿园学前班或大班老师要正确认识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区别不同,把握幼小衔接的关键,然后在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同时,有效地接近小学教育方法和管理模式。

幼儿园和小学虽然同属基础教育,但在教育内容和形式、教学要求和方法、环境设置、作息制度和生活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幼儿在玩中获取一些知识经验;而小学是以学习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社会道德行为规范为主要活动,并以严格的学习和作息制度为保证。学生要承担对学业成绩的考察和考试。幼儿园里,幼儿的学习、衣食住行是在老师的细心照料下进行,而在小学里,老师不仅对生活照顾很少,而且与学生的接触大多集中在课堂上。老师主要负责学生的学习、品德和集体的文体活动。这些差异在客观上形成了幼小衔接中的坡度。从儿童身心发展上看,从学前进入小学是儿童身心发展的过渡期,这个时期的儿童保留了幼儿的某些特征,又拥有学龄期刚刚出现的某些特征。幼小衔接课题研究结果也表明:幼儿入学后学习感到困难的真正原因是幼儿能力发展水平低和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差。因此我们了解了两个不同教育阶段的特殊性和幼儿入学准备的核心――一是发展幼儿与学习活动有关的心理能力,即:观察、比较、归纳、概括、表达等能力;二是发展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即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与执行规则的能力,培养幼儿任务意识与完成任务的能力,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与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等,及时在学前班或大班设置过渡阶段的适应教育,使幼儿在离开幼儿园前做好入学前的准备工作。例如没有特殊原因,必须每天背着书包按时来幼儿园,有事应向老师请假,不许像小中班那样来去自由。适当延长上课时间,在教学中逐渐减少游戏化模式,尽量少使用在小、中班时物质奖励,多注重激励幼儿发自内心的对事物的专注和兴趣,提高使用黑板的频率等。

二、幼儿园要和家庭取得一致,注重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简单的劳动能力。

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不是一天两天培养出来的,而是从小一点一滴开始慢慢养成的。幼儿园应从幼儿一入园起制定适宜的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目标并和家长取得一致,让幼儿逐步学会自己入厕、洗手、整理衣裤、自己吃饭等等。孩子到了大班或学前班,老师们更应该把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的培养提上重要日程,为幼儿上学做好基本准备。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幼儿学习照顾自己,会根据天气冷热加减衣服、定时饮水,便后学会自己擦屁股,会自己整理衣裤。

(二)学会保管自己的学习用品及其他物品,学习分类摆放,学会正确整理学习用具和书包。很多幼儿一入学经常丢笔、丢本甚至丢书,结果有的孩子一整天都在找学习用具。有的孩子书都丢了,家长不得不到处买书,给学习带来很多麻烦,所以让幼儿学会保管物品是很重要的。在幼儿园时要让幼儿自己整理学习用具、装书包,在家里也要让幼儿自己装书包,如果落东西,家长可以提醒但不能包办,要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自己想着,而不是父母或老师的事。

(三)能在老师的示范下,逐步学会正确使用清扫工具,当好值日生。

(四)培养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培养其时间观念。小学生的课间和课余时间都是由自己支配的,生活需要自理。因此我们首先要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独立意识,懂得下课后首先应该做什么并自觉去做,然后做什么,上课时不该做什么,让幼儿努力控制自己的行为。其次是创设良好的时间、空间运用表扬竞赛等方法让幼儿学会不在成人的提醒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衣食住行、吃喝拉撒能离开老师的直接照顾。在每次活动和游戏前后,能主动帮助老师准备和收拾活动器材玩具,活动时能三五成群自由结伴做一些安全的游戏活动,并能自己协调解决自由活动中遇到的偶发事件。

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初步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班或学前班的孩子年龄大都在5――6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求知欲很强,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学习活动中,我们要十分注意对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认为主要包括:

(一)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及有意注意的能力,强化规则意识。

幼儿的规则培养特别是倾听习惯的培养是幼儿老师们最为头疼的事。孩子们爱插话,经常听上句不听下句,注意力也极易分散。在组织幼儿的教育活动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注意倾听的习惯。在主题谈话活动中,让幼儿学会认真倾听同伴讲话,听完后自己再发言;老师在讲话时,让幼儿耐心倾听,不能乱插话;在日常交往中不打断别人的谈话,让幼儿学会控制自己养成耐心倾听、先举手再说话的好习惯。当然,在教育活动中我们老师也要注意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尊重孩子,认真听完孩子的话不随便打断孩子的话。

(二)培养幼儿爱阅读的习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有句格言说得好: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看书可以使幼儿增长很多知识,能极大的满足幼儿的求知欲。幼儿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应在幼儿园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首先幼儿园从小班到大班要有计划地、系统地开展识字活动。识字是阅读的前提,在活动中尽量学习生活中常见的高频字,学习与复习并行,识字后结合简短的儿歌进行阅读,这样学以致用不易忘记;其次幼儿园大班或学前班可以开展简单的拼音教学活动,通过认识拼音、拼读音节识字进行初步的阅读。幼儿开始练习阅读的时候有些困难,我们要把握由易到难,由短到长的原则,让幼儿逐步习惯阅读并发现阅读的乐趣从而喜欢上阅读。同时我们也要经常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无论在家还是在园都有专门的阅读时间,让幼儿感觉到阅读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

(三)培养幼儿初步的书写技能,学习保持端正的坐姿进行听、读、写活动。

现在的小学校有的教学进度很快,入学时的过渡期很短,一点不会书写的孩子入学后会有很大的困难,所以要求我们幼儿园在大班或学前班期间要培养幼儿初步的书写能力。学习写一些简单的汉字、数字、拼音字母。要求书写时要规范,坐姿要端正,学习正确的执笔姿势。老师要注意及时纠正幼儿错误的姿势。

(四)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要求幼儿完成作业又快又好,不拖拉。

幼儿在刚开始书写时可以先不要求速度,熟练后就要要求幼儿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不能边写边玩。老师可以制定一系列奖励措施如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给他在作业本上画一只小兔子(快的标志)否则画一只小乌龟(慢的标志)。

(五)培养幼儿做事认真的习惯,能认认真真地完成作业不敷衍了事。

(六)培养幼儿自己记作业的能力。

孩子们刚一上学最让家长头疼的是不会记作业,记完的作业孩子自己也弄不明白。在学前班期间,我们要有意识锻炼幼儿这方面的能力。每天离园前,我们要把作业逐条清晰地告诉幼儿,让幼儿有意识去记,用脑子记不住的可以准备一个小记事本分条记录,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或用图代替,培养幼儿有记作业的意识,而不是老是依赖父母帮着记。

四、激发幼儿上小学的光荣感,向往小学生活。

首先要培养幼儿入学的思想准备,让幼儿知道自己长大了,就要升入小学了,做一名小学生是很光荣的。上学后会学到更多的知识,结识更多的同学和朋友,小学里的活动丰富多彩,小学生活很快乐。其次要消除幼儿对学校这个陌生环境的压抑感。家长要和老师们配合带领幼儿参观小学校的环境、小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激发幼儿上学的欲望。同时也要让幼儿了解小学老师虽然不像幼儿园老师那么温柔但是只要他们表现好,老师一样很喜欢他们、希望他们进步。

五、提高幼儿与同伴间的交往能力。

幼儿一入学后课间活动时都要和同学们在一起玩耍,有的孩子表现出不会跟别人玩,总是和别人发生冲突;有的孩子找不到朋友很孤单。我们要注重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教幼儿学会自制、谦让,与小伙伴发生争执时要大度,主动表示和好;不争抢别人的玩具。鼓励幼儿要多帮助、关心别人进而增强孩子们的交往能力。

浅谈幼小衔接 篇6

摘 要:幼小衔接问题是世界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分析幼儿进入小学后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不适应现象来加强人们对幼小衔接的认识,探讨怎样使幼儿更顺利的实现由学前向小学过渡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幼小衔接;教育;儿童发展;内在规律

一、幼小衔接的意义

幼小衔接是整个教育阶段中第一个重要的衔接环节,衔接得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幼儿未来的长远发展,因此,这一问题历来都得到了较大的关注与重视,所谓“幼小衔接”,泛指幼儿进入小学前家长、学校、幼儿所参与的活动,可视为是为帮助幼儿衔接幼儿园和小学前后学习环境所需付出的准备。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是一个系统整体,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连续性要求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相衔接,前者为后者做准备,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一个重要转折,是儿童主体对变化的外界环境重新适应的时期,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是社会性适应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它是儿童交往、学习、生活的基础和保证,幼小衔接进行得不顺利,孩子身上往往会出现睡眠不足、身体疲劳、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现象;心理方面也会表现为精神负担重、情绪低落、自信心不足等;甚至会导致社会性方面的人际交往不良、怕学、厌学,以及学习成绩不理想。当今社会中独生子女占绝大部分,而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由于受到大人们的宠爱和溺爱,使他们形成了“唯我独尊”、“唯我独享”,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往往产生“人人为我”的心理要求,这种心理倾向和要求与社会交往所需要的“平等合作”等原则形成突破,长此以往,他们会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机会,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有着不合群、自私等影响社会过程的表现。

二、当前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1.单一性。不少幼儿园把幼小衔接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做,积极开展幼儿入学前的准备工作,无论是在教学要求、内容、方法,还是作息时间方面都主动像小学靠拢,而小学与幼儿园的衔接很少,形成衔接工作的单向性。事实证明,双向准备才是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有效途径。

2.片面性。幼小衔接工作往往出现片面性,重知识准备,轻能力培养,只关注儿童认识了多少字,会做多少算术题,部关心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不关注孩子独立生活能力、交往能力、面對挫折的承受能力等。只关注儿童的生理健康,忽视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3.表面性。不少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只停留在表面上。如:背书包上学,活动时间延长,每天布置作业等。而幼儿的适应能力,有意注意的持久性,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制力等常常被忽略了。

三、怎样做好幼小衔接

1.应端正学前教育思想

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目的是培养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人,它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养成幼儿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品质。幼儿园要切实为培养下一代负责,严格按着幼儿教育的规律组织教学,决不能拔苗助长。

作为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学习和研究幼小衔接的意义和标准。把培养幼儿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竞争意识作为长期目标。在一日活动中,采用多种形式来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2.做好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日常联系工作

建立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之间的联系。幼儿园教师可以参加小学教师的教学活动,参加研究幼小衔接的研讨会,与一年级教师之间进行教育教学双向交流活动,使双方在交流。互了解、互相配合,互相补充。这是搞好幼小衔接的主要前提。

幼儿园教师只有在了解小学一年级教学情况的基础上,如教学内容、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学形式、方法以及对学生的要求,才能为完成幼小衔接,幼儿园大班进行必要的安排和适应性训练。小学教师也应深入研究幼儿教育的特点、具体内容,然后根据一年级授课大纲要求,适当地对新生进行适应性训练,这样才能在儿童生理和心理上顺利适应幼小之间过渡。

3.做好幼儿入学前心理准备

要顺利完成幼小衔接,必须重视一个客观因素,即实现幼小之间时间和环境的柔性过渡,这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极其重要。可从以下着手:

(1)培养幼儿上小学的兴趣。可带幼儿参观小学,看小学生上课。还可以通过让幼儿在课堂上模仿小学生上课等组织主题区域游戏,在培养注意力的同时也让幼儿熟悉了解小学教育的情景。

(2)营造循序渐进的外部条件。可采用以下做法:第一,遵守作息时间,养成幼儿按时起床,按时上学,按时离园的好习惯。第二,加强幼儿体育锻炼,重视对幼儿独立性的培养使之入小学后能坚持小学的紧张生活,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如果缺乏自理能力,不会自己收拾书包,不会做值日,就容易产生自卑感。第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上课认真听讲、做事要一心一意、多思考、多提问。

(3)培养幼儿意志力。告诉幼儿小学和幼儿园的区别,侧重讲幼儿园以游戏为主,小学以上课为主。上了小学第一学期要学会汉语拼音,认识许多汉字,要考试,小学生上课要注意听讲,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都要求孩子有一定意志力。

(4)做好幼儿毕业离园工作。幼儿在幼儿园快乐地度过了自己的幼年,即将进入小学学习,这是幼儿一生中头一件大事情。幼儿应严肃认真地做好幼儿毕业离园工作,使幼儿对老师、幼儿园产生依恋的感情,这是对幼儿进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的良好时机。

幼儿毕业时,可举行班或全园庆祝大会,庆祝会上可向幼儿祝贺,对他们提出新要求;小学老师和小学生也可以参加发言,欢迎幼儿到小学去学习;也可以请家长发言。会议结束后,应有文娱节目和拍照留念。整个会议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使幼儿充满欢乐和自信,让他们带者教师的嘱托奔向新的学习生活。幼儿入小学后,幼儿园还应去小学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听取小学多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意见,总结幼小衔接经验,使今后的衔接工作做得更好。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小学和家长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搞好它需要幼儿园和小学的改革,需要家长热心支持及其观念的改变。总之,搞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幼儿园、小学和家长三方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朱慕菊“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研究报告.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2]余晓红幼儿教育不能小学化.

[3]郑立华周芳纤幼小衔接中幼儿社会适应性之我见.

[4]崔雪贯彻新《纲要》做好幼小衔接.

上一篇:一次考古体验作文下一篇:庆典会议日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