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备案

2024-10-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建筑节能备案(推荐14篇)

建筑节能备案 篇1

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令[181]号和《山东省建筑节能审查监督暂行管理办法》(鲁建发[2005]30号)及聊城市建委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聊城市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聊建字[2005]99号)之规定,现做如下告之:

一、经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合格的工作项目,建设单位 须持《山东省居住(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登记表》、建筑热工计算书、工程图纸、《山东省民用建筑节能施工检查表》到新型建材革新与建筑节能办公室备案登记。

二、墙改与建筑节能管理机构指派专业人员对受检工 程建筑节能施工活动进行现场检查。检查重点是外墙、楼梯间隔墙、屋面、阳台、门窗、玻璃幕墙、地下室顶板等围护结构、照明器具和供暖制冷系统的节能做法是否符合建筑节能标准要求,对违反标准规定要求的责令改正,未进行整改的予以处罚。

三、建设单位应在墙体工程隐蔽前申请墙体验收,未进 行墙体验收的工程,墙改基金不予以返还。墙改与建筑节能管理机构就工程项目检查的内容出具《山东省民用建筑节能专项检查报告》,将其做为竣工备案资料。

四、工程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及时委托具有法定资 质的检测机构进行节能检测,检测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当填写 1

《山东省节能建筑认定申请表》于5日内向墙改与建筑节能管理机构提出节能建筑认定申请,并提交以下资料:

1、工程设计文件;

2、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书;

3、建筑节能材料、产品、构(配)件的相关性能指标测试报告、产品合格证;

4、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现场检测报告;

5、与建筑节能有关的施工、监理资料;

6、工程使用新型墙材、建筑节能技术产品管理目录。

五、墙改与建筑节能管理机构受理认定申请后于5日内 组织认定评审。经评审符合建筑节能标准要求的工程项目,颁发《山东省节能建筑认定证书》。证书做为按比例返还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的依据和办理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备案的必备资料。

(附:新型墙材、建筑节能技术产品管理目录)

建筑节能备案 篇2

本刊讯: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于近期组织了对2010年度财政奖励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核查清算工作, 在工作中核查出部分节能服务公司存在资质申报材料造假或项目造假等问题。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财建[2010]249号) 有关规定, 将七个地区计15家造假节能服务公司名单予以公告, 取消其备案资格, 并收回这些节能服务公司所有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奖励资金。

建筑节能备案 篇3

【关键词】建筑节能;建筑节能设计;重要性

0.引言

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促使了人类能源消费的不断提高,使得生态环境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与此同时,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新型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与完善,并广泛的应用在社会各行业中,尤其是在建筑行业,其应用更为广泛。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与总结,低碳经济已成为目前节能施工的主要模式,同时与传统的施工方法相比较,建筑节能是最为经济的、效果最好的工程模式。建筑节能一般都是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最基本方法来对建筑物的朝向、施工结构、空间布置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和综合处理。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能源”将成为本世纪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大力的推进节能工作,从而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一般在工程项目中尽可能的少消耗不再生的资源,进而降低对外界环境的污染,全面建设节能型住宅和公共建筑,并为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与工作生活空间。

1.建筑节能概述

建筑节能对于提高建筑施工各种材料应用已成为目前的主要手段,更是保证建筑物使用寿命的前提基础。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随着能源危机的不断出现和加剧,节能已成为推动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核心内容,一般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材料选择、产品分析和设备的选用等方面都需要进行节能分析与总结,同时在利用中对于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成本控制都是极为重要的。在现代化建筑工程项目中,建筑污染随着社会发展而越来越严重,已成为整个生态系统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和污染成分,同时在目前社会发展中仍有着逐步扩大的趋势。在住宅建筑业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各种新技术和新方法应用逐步广泛,逐渐成为当前建筑施工中的主要措施,对于促进住宅施工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和发展作用。

2.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性

建筑节能设计已成为当前建筑施工的主要方式,也是提高建筑施工材料的应用率较为完善的方式,同时对于促进企业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并促进建筑施工材料的应用效率,从根本上杜绝材料的浪费现象。在当前的建筑工程项目中,从整体以及外部设计分析,主要是针对周围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基础上通过选择科学、合理可行的施工位置、施工规划方案和建筑朝向,从而实现节能目的。

2.1合理选址

建筑选址主要是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水质、土质和地质等因素进行综合的分析,从而确定相关的工作内容和规划标准。在建筑设计中,合理的建筑场地选择不仅能够促进建筑节能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为周围环境的保护提供了有力基础,从而保持生态环境平衡。

2.2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

一般建筑地址选定应当根据周围相关气候特征来选择适合建筑功能发挥的外部微环境设计,在设计中需要通过合理的外部环境总结与统计来改善现有的微环境,同时还要对气候环境进行深入总结和分析,并在施工之中能够形成一项有利于周围环境发展的新形势和新道路。这种方法的应用主要是从:①一般都是在建筑物的周围布置科学合理的树木和相关植被,既能够有效的遮挡风沙和净化空气,还有降噪的优势。②创造人工自然环境是提升建筑物整体空间和功能发挥的主要流程,也是保障室内温度的关键环节。

2.3合理的规划和体型设计

合理的建筑物规划和体型结构设计对于周围微气候环境的适应和建设有着极大的影响,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建筑物外在组合、日照朝向以及方位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处理,同时在处理和设置中可以通过当地气候进行深入总结,如蒙古包的设计,其由于屋顶是一种圆锥形,对于抵抗草原的恶劣气候和减少建筑物的散热面积有着良好效果,同时对于降低风沙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另外对于朝阳面和背阴面的选择也并不明显,在规划布局上,可以通过建筑的向阳面和背阴面形成不同的气压,即使在无风时也能形成通风,在建筑体型设计上形成风洞,使自然风在其中回旋,得到良好的通风效果,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日照及朝向选择的原则是冬季能获得足够的日照并避开主导风向,夏季能利用自然通风并尽量减少太阳辐射。然而建筑的朝向、方位以及建筑总平面的设计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建筑受到社会历史文化、地形、城市规划、道路、环境等条件的制约,要想使建筑物的朝向同时满足夏季防热和冬季保温通常是困难的,因此,只能权衡各个因素之间的得失,找到一个平衡点,选择出适合这一地区气候环境的最佳朝向。

3.绿化建筑措施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城市污染程度同时处在高峰期。危害人类的各种有毒气体大量增加,使城市居民深受其害。不但降低劳动生产率,还使人的劳动年限和寿命缩短。该问题的根本解决方法就是减少和最终消灭污染源。但是由于经济和技术的限制,还需一定的时间和过程。植物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创造者,植物是改善城市环境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城市绿化在各行各业中是唯一以“自然更新”方式净化环境的有效方法。我国有许多城市环境污染十分严重,为了使生态尽可能趋于平衡,其绿化覆盖率必须大大高于这一临界幅度,这样才能有效地改善城市环境。扩大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效的方式。

绿化可以调节温度,尤其是可以降低夏季温度,树木枝叶形成浓荫可以遮挡太阳辐射和地面、墙面和相邻物的反射热。不同的树种其生态作用和效益也不相同。有的相差很大,因此为了提高绿地的生态效益就必须选择那些与各种污染气体相对应的抗性树种和生态效益较高的树种。

4.节能设计措施

建筑各部位的节能构造设计,主要是在满足其作为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功能的同时,通过对各部位(屋顶、楼板、墙体、门窗等)的造型、结构、材料等方面加以进一步设计,充分利用建筑外部气候环境条件,达到节能和改善室内微气候环境的效果。

屋顶的节能设计。屋顶是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节能措施为:①采用坡屋顶;②加强屋面保温措施;③根据需要,设置保温隔热屋面(架空隔热屋面、蓄水屋面、种植屋面等)。

5.结语

民用建筑节能质量监督专项备案 篇4

来源:本站|添加时间:2012年02月09日 00:00:00

凡2007年1月1日开工建设,建筑节能工程于2007年10月1日以后进行施工的工程,办理民用建筑节能质量监督专项备案需提交下列材料:

1、《民用建筑节能质量监督专项备案登记表》原件一式两份;

2、《建筑节能工程竣工质量验收报告》原件一份;

3、《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表》复印件一份;

4、《外墙节能构造钻芯检验报告》复印件一份;

5、《外窗气密性现场实体检测报告》复印件一份;

6、外窗“三性”检测报告复印件一份;

7、建筑施工图节能审查意见书(复印件一份);

8、施工图审查意见书及答复意见(复印件一份);

建筑节能备案 篇5

2007-11-30

京建材字[2007]5号

各区县建委,各有关单位:

为落实《关于加强民用建筑工程建筑节能专项验收备案工作的通知》(京建材[2007]972号)文件要求,为统一备案要求,现将备案时应提交资料的具体要求通知如下:

一、京建材[2007]972号文中第三条备案时建设单位需提交的材料中,第1项到第3项为所有备案工程均应提供的基础资料,第4项到第8项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适当选用。其中:

1.2007年10月1日前开工的住宅类建筑:第4项按照《居住建筑节能保温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表A.0.3填报《单位工程节能保温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记录》;第5项及第6项按《居住建筑节能保温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现场检测部分执行;第7项不要求。

2.2007年10月1日前开工的公共建筑:除前3项基础资料外,第4到7项不要求。

3.2007年10月1日后开工的民用建筑工程需按照《建筑节能工程施

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提交所有资料。

二、提交资料中的第7项《系统节能性能检测报告》因检测受竣工季节限制,实施先备案后补资料的办法。

三、对于住宅类建筑,节能工程中的现场检测部分,可由建设单位自主选择进行外墙传热系数检测或外墙节能构造钻芯检验。

四、针对第8项资料,节能主管部门可登陆北京市建筑企业资质和人员资质动态监管系统中的“建材使用管理”查询(网址:

210.75.213.213/qdmsweb),用户名、密码请咨询各区县建委办公室。

五、资料中第1项到第4项为节能管理机构存档,5到8项核验后返还建设单位。

特此通知。

节能验收备案目录 篇6

一、墙体部分:砼普通砖、加气砼砌块、页岩多孔砖、轻质隔板墙、油漆、涂料、外加剂、瓷砖、通风道、砼构配件、胶粘剂、粉刷石膏、保温砂浆、粘接砂浆、抗裂砂浆等。

二、保温部分:聚苯板、网格布、粘接剂、聚苯颗粒、抗裂砂浆、保温砂浆等。

三、给水部分:各种管材、管件、(PPR)。

四、排水部分:各种管材、管件(PVC-U)。

五、门窗部分:单元门、入户门、外窗及型材。

六、防水部分:厨、卫、屋面(聚乙烯丙纶高分子、SBS)。

七、采暖部分:各种管材(铝塑复合管)、管件、散热器、热表等。

八、电照部分:各种管材(PVC)、电线、电缆、高、低压开关柜、配电箱、开关、插座等。

以上每一种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出厂检测、进场复检、进市证、省备案书,且按顺序装订。

九、节能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墙体、幕墙、门窗、屋面、地面、采暖、通风与空调、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原及管网、配电与照明、监控与控制)

十、建筑节能工程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十一、建筑节能工程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十二、监理节能专项验收报告

十三、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登记表

十四、节能检测报告

十五、节能质量验收记录(一式四份)

各部分的资料之间用彩色隔页纸分隔,并上述资料按栋号整理成卷。

建筑节能备案 篇7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条例》, 2014年10月, 芜湖市墙散办印发《关于联合开展墙改、散装水泥行政执法检查工作的通知》 (芜墙散办字[2014]26号) , 联合各县区墙散办加强对全市建筑工地、新农村建设集中区及墙散预生产企业开展执法检查, 使建设工地、相关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受我市墙散行政执法威慑力的影响, 2015年4月15日, 浙江大经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我办申请其承建的芜湖市宏金·金色水岸一期工程欲使用袋装水泥。我办领导对此高度重视, 4月20日, 我办联合镜湖区经发委组成5人检查组对该项目建设施工现场进行检查, 并对其申请材料提出补正要求。经现场核实, 该项目建设单位为芜湖市金宏尚润置业有限公司, 工程总造价达8419.36万元, 项目施工总面积达70351.34平方米, 该工程由浙江大经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建, 目前, 该项目一期工程1#~3#楼、5#~9#楼已全部封顶, 进入砌体砌筑及粉刷抹面阶段。从对该项目东南西北四至检查情况看, 受限于客观条件影响, 散装水泥运输专用车辆确实无法到达施工现场, 该公司反映情况属实。5月10日, 我办收到该项目承建单位相关补正材料。为不影响该工程施工进度, 我办及时要求镜湖区经发委墙散办作进一步的核实并予以说明, 起草了《关于浙江大经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宏金·金色水岸建设工程使用袋装水泥现场检查情况的报告》, 依据《安徽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条例》第二十六条第 (一) 款规定, 按程序呈领导审批, 同意其使用袋装水泥。5月20日, 我办首次为该项目承建单位颁发《同意使用袋装水泥备案通知书》, 并强调其要做好环境保护和市容卫生, 采取有效措施, 严格控制噪声和粉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废水排放应当符合规定的排放标准, 不得现场搅拌混凝土和砂浆, 违者将依法进行处罚。

我办首开对建筑工地使用袋装水泥核准备案, 这是我市认真贯彻落实《条例》的典型案例, 也是按照中央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新要求, 真正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 实行“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有规定必须为”的具体实践, 为我市建筑工程使用袋装水泥、现场搅拌混凝土和砂浆实行核准备案积累了经验。今后, 凡类似没有核准备案的, 将依法予以查处。

建筑节能与低碳建筑 篇8

【关键词】建筑节能;低碳建筑;对策

当前,地球正在承受着有史以来最大的考验,环境危机考验。在这个过程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温室效应等问题极为严峻,严重的影响着当前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高速阶段,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的同时,也促使了我国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基于此,做好低碳工作已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也是人类生活追求的主要目标。建筑事业作为人类生活和生产中关系最为密切的环节,也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因此,在工作中做好建筑行业的发展需要极为关键,也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种种之中。

1.我国建筑业现状

世界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于常规能源的依赖日益明显,这种高能耗、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严重的阻碍和制约着国际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巨大的环境问题出现。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截止2030年,全世界能源需求将增加至55%以上,石油、天然气、煤炭资源的需求量更是会高达82%。因此,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做好节能减排已成为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当今世界性话题。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极快,各项社会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是也造成了众多问题的产生,如能源消耗、环境破坏等代价严重。尤其是在建筑领域中,我国每年建成的城乡面积高达20亿平方米,其中大多数的建筑工程施工还是以传统的施工措施和方法为主,是一种粗放型、高能耗的建筑施工方式。截至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已经占据了整个社会能耗的1/3以上,而在二氧化碳的排放方面更是高达一半以上,因此在现代化建筑工程项目中,倡导节能减排、发展低碳建筑已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当今建筑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我国目前正处于城镇化建设的高速发展阶段,城镇人口和大规模城市建筑工程项目的涌现使得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尤为迅速。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建筑行业的繁荣,建筑能耗也在急速增长,根据分析统计,我国目前的建筑能耗与其他时间段相比较有着明显的变化,其能耗量更是增加了2.5倍。

2.建筑节能与低碳建筑概念

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黄金阶段,但是与此同时造成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也极为严重。基于此,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做好建筑节能和低碳建筑工作尤为关键,也是保障建筑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前提。

2.1建筑节能

所谓的建筑节能主要指的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以遵循建筑物周边气候环境为基础,采用节能的手段和方法来进行施工。这种方法的采用是以建筑规划为基础、群体和单体建筑、建筑朝向、建筑之间的间距、阳光、空间环境等内容为核心进行的,这也是建筑工程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环节。

2.2低碳建筑

所谓的低碳建筑主要指的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采用的建筑材料、施工器械、施工设备、工程结构、建筑使用周期都是以低碳、环保的材料为主,能够减少和降低各种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形成的一种建筑结构方式。

2.3我国低碳建筑现状分析

建筑活动是一项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作模式,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影响最大的活动之一。在目前的建筑工程中,所谓的建筑活动就是建筑物的施工、建设、使用等多个工作中的活动流程,在这些工作中都容易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从而造成能源浪费现象。如今社会发展中,我国政府、企业和公众都对低碳生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形成了低碳建筑这一新概念,使得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手段和方法得到了一定的优化与改进,从而有效保障了建筑节能和低碳建筑结构的出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3.建筑节能与低碳建筑

3.1低碳建筑的实施性质

在低碳建筑工程的实施工作中,其主要的工作流程和工作理念在于做好建筑节能工作。而建筑节能则是一个前瞻性、远见性的工作模式,也是整个建筑行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在目前的建筑工程领域中,要想落实建筑节能和低碳建筑需要,就需要从相关政策上入手分析,这些政策和措施主要包含有:(1)实行比现行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更严格的新标准;(2)实行比现行耗能设备能效等级标准更高的新标准;(3)加强建筑节能运行管理,实施节能量绩效评估和收购制度;(4)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5)更多地应用被动式节能技术;(6)在园区开发中实施能源规划和低碳规划。

3.2低碳建筑发展的策略

3.2.1地域环境属性

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低碳建设不仅仅是完成减排政治人物和社会效益的过程,更是提高经济效益,进行产业结构调节的过程。低碳设计意味着整个设计、建造、使用与废弃环节都要考虑到低能耗、低污染与低排放。在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建筑的闹就行和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拆除设计、节约资源设计和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建筑师们创造出一批具有可识别性的标志性建筑,在设计建筑物的过程中一般都采用独立于其他建造环境的独特标志,展现自我风采。但是也有建筑师始终关注在具体环境中解答问题,让建筑成为特定环境所创造出的物体。

3.2.2积极开发新技术,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国家应当积极吸取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但低碳经济的发展根本离不开我国自主开发的支持。政府可以投入资金鼓励个人和社会团体开发绿色节能减排新材料、新技术,并提供补助和指导建材和建造企业进行应用。中国需要设计、研发和建立适合国内市场需求且经济奉上可行的建筑技术体系。通过这种体系,更有效地降低二氧碳排放量,使之成为切实降低建筑物碳排放量的建筑结构体系,建立轻钢、新型轻质混凝土结构、复合材料结构体系等的追踪,建筑材料的碳排放量计算有科学依据。最后在设计和开发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如要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进建筑开发的规划设计、建筑结构的造型、建筑材料的选择等。

3.3低碳建筑技术措施

3.3.1实质性节能

作为无碳资源低碳建筑要实现能耗“减量”化,需要提高需求侧(终端)能源利用率,从而将节约的资源统一作为一种替代资源看待,形成零碳排放的虚拟能源。

3.3.2将低碳管理融入建筑合同能源管理

随着碳交易、碳贸易的开展,既有公共建筑的碳管理将会提上日程。在英国和我国香港,已经在培养碳审计师。

4.结束语

建筑实质性节能,提高建筑能效,是发展低碳建筑的根本手段。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低碳建筑的建筑形态必然是紧凑型的、有较高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的,以减少土地利用的碳排放。在大规模旧城改造的形势下,低碳建筑应更多地采用回收的废旧建筑材料,更多地发展工厂化、装配式建筑,减少废弃物和固体垃圾。在建筑能源利用上,要实现“高效、低碳、集成”,一方面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和低品位能源,另一方面将节能作为一种无碳替代资源。同时,要重视能源规划和低碳管理。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R].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Keyworldenergystatistics2008[EB/OL].http://www.iea.org/.

建筑节能备案 篇9

1、资质、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盖公章(2套);

2、外地来汉企业提交武汉地区建筑业分包施工企业登记证复印件盖公章(2套);

3、预算书需造价师和造价员盖章

4、提交项目经理的一、二建造师证或者市建委备案及项目经理证(2套);

5、项目管理人员名单及电话,施工人员上岗证(2套)。

6、专业分包合同(合同范本)4本

7、施工总交底

8、安全协议

材料采购须知:

建筑工程备案资料目录 篇10

1、开工报告

2、备案表

3、监督报告

4、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5、档案馆备案手续

6、竣工验收记录

7、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检查报告

8、监理单位的质量评估报告

9、施工单位的工程竣工报告

10、规划许可证

11、计委批文

12、施工许可证

13、施工图审批准书

14、建设单位工程决算书

15、房屋保修书

16、商品住宅的《住宅质量保修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

17、消防验收报告

18、沉降观测报告

19、室内环境检测报告

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 篇11

摘 要: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其核心为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绿色建筑设计为绿色节能建筑的根本实现提供根本性指导,而绿色节能建筑又在设计理念、设计原则以及设计要求上对这种设计进行约束。

关键词:建筑设计;节能建筑;绿色环保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建筑碳排放所占比例在进一步上升,无论未来碳减排成本如何变化,建筑领域始终是成本效益最大的。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把研究、设计、建造低碳建筑作为控制建筑碳排放的重要途径,例如:英国提出住宅和公共建筑的采暖、照明和家用/办公电器分别在2016年和2019年实行净零碳排放;德国正在制定法定标准,到2020年所有新建的住宅和公共建筑实现零化石燃料消耗;荷兰提出到2020年住宅和公共建筑都实现建筑产能和用能持平等等。有专家预言,未来的建筑将成为微型发电厂,就地收集可再生能源;每栋建筑使用储存技术,以存储间歇式能源;利用互联网技术使成千上万栋建筑生产的能源联网共享,未来建筑不仅是零碳排放,还将是能源的生产单位和储能设施。

一、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所谓绿色建筑指的是,在建筑物整个寿命周期内,最大程度地节约各种资源,同时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从而为使用者提供一个集多种优势于一身的使用空间,且可以和自然生态和谐相处的建筑。我国的绿色建筑起步较晚,发展比较缓慢,与国外绿色建筑的发展相比差距较大,我国现有的绿色建筑项目主要向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及部分大城市集中,从数量上看,我国城市建设每年完成建筑面积11亿~12亿m2,其中真正属于绿色建筑的并不多。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绿色建筑的发展,国家制订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7年正式启动了我国绿色建筑评价工作,截至目前为止,已有包括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心在内的两批来自上海、深圳、无锡等城市的10个建筑项目获得了“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现在,以绿色建筑评价、住宅性能、建筑节能为蓝本的三大性能指标体系为根本,以节能环保、舒适生活、节能科技为主要技术集成,以实现当代城市科技绿色生活品质为目标,国内绿色建筑评价机制正在蓬勃发展。

二、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的关系

无论是绿色建筑设计还是绿色节能建筑,其在具体内涵上都表现出一种较为丰富的特点,而这种特点实际上又在另一个层面上使得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变得更为密切。一般来说,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建筑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互相影响、互相补充以及互相融合的关系。因为从上面的叙述中可以知道生态环境、环境保护及节省能源并不是孤立的,也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自主建造的建筑内部环境能给使用者带来一定舒适感,但是舒适感也依赖于照明、空调、通风等高耗能设施。然而在满足人们舒适度的前提下,又可能增加能源消耗,这种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能源和环境危机,严重时会使生存发展和安全保障受到威胁。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消耗也越来越多,其能源消费总量在不断的上升,每一年新建和改进的建筑都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加剧自然环境恶化。在建筑过程中也会存在水污染严重、土地资源利用率低、建筑耗材高等严重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防水污染、土地和空气污染,绿化和水面就会不足,空气会更加污浊,气温也会随之升高,甚至使能耗不断的增加。环境不断的恶化,不仅会使环境日益恶化,也会是建筑系统内外的物质循环及能量转换受到严重破坏,事实上也是良性环境的破坏。绿色建筑设计不仅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再生能源消耗,同时也能促进人、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三、绿色建筑设计的对策分析

(一)绿色建筑设计的前期策划

建筑设计是为了人们服务的,应该做到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性化的设计理念。绿色建筑设计应该是建筑师和建筑用户共同完成的,首先,应该由建筑设计师提出设计方案,再交由用户审查,用户再根据设计方案提出自己的见解,反馈给设计师,通过两者的有效沟通,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为了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确定方案后还应该邀请专家进行论证,优化设计方案,尽量在设计阶段解决方案问题,避免因方案的不合理造成后期资源的浪费。

(二)绿色建筑方案设计中的重点方面

绿色建筑方案设计的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建筑所在地的自然资源丰富,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不仅会节约资源,还会减少因资源的消耗给环境带来的危害。于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物的长期的成本计算,一些开发单位为了眼前的利益,使用一些低成本的建筑材料,给建筑物的后期使用维护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从而增加了建筑物的能耗和长期成本。

(三)多工种协同工作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建筑设计也开始朝着更加节能的方向发展。现代建筑设计中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功能将各个专业的信息进行整合,通过系统集成及时调整绿色建筑设计方案,避免因设计方案的变更而造成材料和人工的浪费。使各个阶段和专业的设计人员能够及时有效地沟通,通过沟通增强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打破了传统的繁琐的建筑设计过程,提高了绿色建筑设计的可行性。传统的建筑设计往往分为很多阶段,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设计时间,同时建筑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也得不到保证。而多工种系统共同工作的绿色建设设计方法能够有效避免传统建筑设计方法的弊端,缩短设计时间,提高工程效益,值得大力推广。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一项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它能够环保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充分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鉴于绿色建筑设计对于我国建筑工程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本文研究这个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邱海峰.浅谈未来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J].民营科技,2015.

建筑节能备案 篇12

国务院发布《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73号),自2017年2月1日起施行。根据该文及其新旧对比,项目选址意见书、环评批文、用地预审意见、节能审查意见等都不再是项目立项核准或备案的前置条件,详见下文:

原规定

原《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发展改革委令第11号)第十二条规定:项目单位在报送项目申请报告时,应当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附送以下文件:

(一)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选址意见书(仅指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项目);

(二)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用地预审意见(不涉及新增用地,在已批准的建设用地范围内进行改扩建的项目,可以不进行用地预审);

(三)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

(四)节能审查机关出具的节能审查意见;

(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文件。

可以看出,原《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项目选址意见书、环评批文、土地预审意见、节能审查意见等都是项目立项核准的前置条件。

新规定

国务院令第673号《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规定:

第三条 对关系国家安全、涉及全国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实行核准管理。对前款规定以外的项目,实行备案管理。

第六条 企业办理项目核准手续,应当向核准机关提交项目申请书;由国务院核准的项目,向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提交项目申请书。项目申请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项目情况,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等;

(三)项目利用资源情况分析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四)项目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分析。

第十三条 实行备案管理的项目,企业应当在开工建设前通过在线平台将下列信息告知备案机关: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

(三)项目总投资额;

(四)项目符合产业政策的声明。企业应当对备案项目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备案机关收到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全部信息即为备案;企业告知的信息不齐全的,备案机关应当指导企业补正。

在这个由国务院公布的文件中,可以看出,不管是实行核准管理的项目,还是实行备案管理的项目,项目选址意见书、环评批文、土地预审意见和节能审查意见,都不再是项目立项核准或备案的前置条件。

并且新条例对项目备案更简单,不需要办理任何批文,备案机关收到企业报送的全部信息即为备案。

同时,新《环评法》第二十五条也明确规定: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依法经审批部门审查或者审查后未予批准的,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

也就是说,环评批复不再是项目立项之前必须完成的,但在项目开工前必须完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673号

《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已经2016年10月8日国务院第14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2月1日起施行。

总理

李克强 2016年11月30日

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

第一条 为了规范政府对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和备案行为,加快转变政府的投资管理职能,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企业投资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是指企业在中国境内投资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第三条 对关系国家安全、涉及全国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实行核准管理。具体项目范围以及核准机关、核准权限依照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执行。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提出,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并适时调整。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对前款规定以外的项目,实行备案管理。除国务院另有规定的,实行备案管理的项目按照属地原则备案,备案机关及其权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四条 除涉及国家秘密的项目外,项目核准、备案通过国家建立的项目在线监管平台(以下简称在线平台)办理。

核准机关、备案机关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统一使用在线平台生成的项目代码办理相关手续。

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在线平台管理办法。

第五条 核准机关、备案机关应当通过在线平台列明与项目有关的产业政策,公开项目核准的办理流程、办理时限等,并为企业提供相关咨询服务。

第六条 企业办理项目核准手续,应当向核准机关提交项目申请书;由国务院核准的项目,向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提交项目申请书。项目申请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项目情况,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等;

(三)项目利用资源情况分析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四)项目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分析。企业应当对项目申请书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作为项目核准前置条件的,企业应当提交已经办理相关手续的证明文件。

第七条 项目申请书由企业自主组织编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企业委托中介服务机构编制项目申请书。

核准机关应当制定并公布项目申请书示范文本,明确项目申请书编制要求。

第八条 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核准的项目,企业可以通过项目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以下称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转送项目申请书,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自收到项目申请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转送核准机关。

由国务院核准的项目,企业通过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转送项目申请书的,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将项目申请书转送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国务院核准。

第九条 核准机关应当从下列方面对项目进行审查:

(一)是否危害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等国家安全;

(二)是否符合相关发展建设规划、技术标准和产业政策;

(三)是否合理开发并有效利用资源;

(四)是否对重大公共利益产生不利影响。

项目涉及有关部门或者项目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职责的,核准机关应当书面征求其意见,被征求意见单位应当及时书面回复。

核准机关委托中介服务机构对项目进行评估的,应当明确评估重点;除项目情况复杂的,评估时限不得超过30个工作日。评估费用由核准机关承担。

第十条 核准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予以核准的决定;项目情况复杂或者需要征求有关单位意见的,经本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核准期限,但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40个工作日。核准机关委托中介服务机构对项目进行评估的,评估时间不计入核准期限。

核准机关对项目予以核准的,应当向企业出具核准文件;不予核准的,应当书面通知企业并说明理由。由国务院核准的项目,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根据国务院的决定向企业出具核准文件或者不予核准的书面通知。

第十一条 企业拟变更已核准项目的建设地点,或者拟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等作较大变更的,应当向核准机关提出变更申请。核准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同意变更的书面决定。

第十二条 项目自核准机关作出予以核准决定或者同意变更决定之日起2年内未开工建设,需要延期开工建设的,企业应当在2年期限届满的30个工作日前,向核准机关申请延期开工建设。核准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同意延期开工建设的决定。开工建设只能延期一次,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年。国家对项目延期开工建设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十三条 实行备案管理的项目,企业应当在开工建设前通过在线平台将下列信息告知备案机关: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

(三)项目总投资额;

(四)项目符合产业政策的声明。企业应当对备案项目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备案机关收到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全部信息即为备案;企业告知的信息不齐全的,备案机关应当指导企业补正。

企业需要备案证明的,可以要求备案机关出具或者通过在线平台自行打印。

第十四条 已备案项目信息发生较大变更的,企业应当及时告知备案机关。

第十五条 备案机关发现已备案项目属于产业政策禁止投资建设或者实行核准管理的,应当及时告知企业予以纠正或者依法办理核准手续,并通知有关部门。

第十六条 核准机关、备案机关以及依法对项目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落实监管责任,采取在线监测、现场核查等方式,加强对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

企业应当通过在线平台如实报送项目开工建设、建设进度、竣工的基本信息。

第十七条 核准机关、备案机关以及依法对项目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建立项目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在线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企业在项目核准、备案以及项目实施中的违法行为及其处理信息,通过国家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向社会公示。

第十八条 实行核准管理的项目,企业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办理核准手续开工建设或者未按照核准的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等进行建设的,由核准机关责令停止建设或者责令停产,对企业处项目总投资额1‰以上5‰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依法给予处分。

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项目核准文件,尚未开工建设的,由核准机关撤销核准文件,处项目总投资额1‰以上5‰以下的罚款;已经开工建设的,依照前款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 实行备案管理的项目,企业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将项目信息或者已备案项目的信息变更情况告知备案机关,或者向备案机关提供虚假信息的,由备案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条 企业投资建设产业政策禁止投资建设项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投资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或者责令停产并恢复原状,对企业处项目总投资额5‰以上10‰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

人员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依法给予处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二十一条 核准机关、备案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项目核准、备案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非企业组织在中国境内投资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适用本条例,但通过预算安排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除外。

第二十三条 国防科技工业企业在中国境内投资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根据本条例的原则另行制定。

市外入渝建筑企业备案 篇13

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对市外建筑施工企业入渝从事建筑活动的管理,维护我市建筑市场秩序,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重庆市建筑管理条例》、《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决定》(渝府令第251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市外建筑施工企业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建筑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市外建筑施工企业,是指依法取得市外城乡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且工商注册地不在本市的建筑施工企业。

第四条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城乡建委)负责对市外建筑施工企业入渝从事建筑活动进行统一监督管理。

各区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按照本办法,负责对市外建筑施工企业在其所辖区域内从事建筑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第二章 登记备案管理

第五条 市外建筑施工企业入渝从事建筑活动,实行分支机构入渝登记备案制度,并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备城乡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建筑施工企业资质证书;

2、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3、有固定的办公场地,办公场地面积不小于180平方米,办公设备等应与分支机构的人员规模相适应;

4、具有相应且固定的工程经济技术管理人员。入渝建筑施工企业应一次性确定申报在渝分支机构的登记备案人员,总人数不少于15人。其中,负责人1名应从事本行业工作5年以上;技术负责人1名应具备本企业资质等级标准的技术负责人或总工程师的从业条件,且持有安全生产考核A类证书;注册建造师不少于3人,且持有安全生产考核B类证书;质检员、安全员、施工员各不少于2人,安全员应持有安全生产考核C类证书。

5、近三年,建筑施工企业无不良行为记录;

6、法律法规和市城乡建委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六条 申请分支机构登记备案的市外建筑施工企业,应向市城乡建委提交书面申请资料,市城乡建委依照本办法对申请资料进行核查。对符合条件的市外建筑施工企业在20个工作日内颁发分支机构入渝登记备案证。

第七条 市外建筑施工企业在渝从事建筑施工活动应取得我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地税部门颁发的分支机构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

第八条 市外建筑施工企业取得分支机构入渝登记备案证后,方可入渝从事建筑施工活动。入渝登记备案证实行复核制度。在有效期内承接了我市工程项目且无不良行为记录的企业,如需在渝继续从事建筑活动,应在有效期届满30日内向市城乡建委申请入渝登记备案延续;有效期内未在我市承接建筑施工业务或有不良行为记录的企业,其入渝登记备案证期满后自动失效。

第九条 分支机构登记备案人员和办公地点发生变化的,应于变更发生后10日内到市城乡建委办理变更手续,变更后的人员资格、数量等应符合本办法第五条的规定。

市外建筑施工企业的单位名称、资质等级、营业范围、注册资本金、法定代表人、单位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等发生变化的,应自变更之日起10日内将相关情况抄报市城乡建委。

第十条 市外建筑施工企业因破产、倒闭、撤销、歇业的,应将入渝登记备案证交回市城乡建委予以注销。

第三章 监督管理

第十一条 市外建筑施工企业入渝从事建筑活动时,应组建与建设工程项目规模、技术复杂程度相适应的建设工程项目部,建立工程项目现场质量、安全管理等制度。项目部的主要管理和技术人员必须是入渝登记备案人员,并到岗履职。

第十二条 市外建筑施工企业承接工程后,应组织拟派驻该工程项目部的主要管理和技术人员参加市城乡建委质量标准、安全管理培训,并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

第十三条 市外建筑施工企业在渝参加招投标活动时,其在渝负责人必须到场。

第十四条 市外建筑施工企业禁止将在渝工程项目的劳务作业分包给无资质证书及安全生产许可证书的建筑劳务分包企业。

第十五条 市外建筑施工企业入渝从事建筑活动,应当遵守国家和重庆市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规定,自觉接受各级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十六条 市外建筑施工企业在渝从事建筑活动期间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依法作出整改、罚款、纳入不良行为记录、市场清出等处理,对被清出重庆建筑市场的市外建筑施工企业,3年内不予办理入渝登记备案,并通报企业注册所在地省级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1、未办理入渝登记备案手续,擅自入渝施工的;使用虚假证明材料或将资质证书借给他人在渝承接工程的;

2、在渝施工期间,发生较大质量事故以及一般生产安全事故的;

3、与建设单位及其委托的招标代理机构或其他施工企业之间相互串通投标,或以其它不正当手段谋取中标的;

4、在渝从事建筑活动期间,将其承包的工程转包或违法分包的,或有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隐瞒或拖延报告质量安全事故等违法违规行为的;

5、在渝中标工程派驻的注册建造师、技术负责人、专职施工员、专职质检员、专职安全员等主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未按投标时承诺配备,或未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同意随意更换的;

6、在渝中标工程派驻的注册建造师、技术负责人、专职施工员、专职质检员、专职安全员等主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不是已备案人员的;

7、恶意拖欠分包企业工程款或农民工工资的;

我国建筑节能概述 篇14

【关键词】建筑能耗; 建筑节能; 节能现状; 节能意义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5-0261-02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现代文明的物质基础,安全、可靠的能源供应和清洁地利用能源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在我国,建筑是节能大户,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采暖范围日益扩大,空调建筑迅速增长,建筑能耗增长速度将远远高于生产增长速度,尤其是电力、煤气、热力等优质能源的需求正在急剧增加。目前,我国的城乡建筑总面积约400亿平方米,这些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其采暖、空调、通风、照明等消耗的能源已占全国总能耗的30%左右,大型公共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大约是普通住宅建筑的10倍左右,堪称能耗大户。

1 建筑能耗与建筑节能

建筑能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建筑能耗是指在建筑产品生命周期内所消耗的全部能源,包括建造运行使用过程的能耗和拆除过程的能耗这两个方面。运行使用过程中的能耗是指在建筑中的采暖、电气、空调、炊事、照明、热水供应设备等所消耗的能源,其能耗占到整个建筑能耗的80%-90%[1] 。拆除过程的能耗是指建筑物在拆除过程中所消耗的各项材料和土地资源。狭义上的建筑能耗是指維持建筑功能所消耗的能量,包括照明、空调、电梯、供暖、热水供应、烹调、办公设备以及家用电器等的能耗,通常所说的建筑能耗就是指使用能耗。国际惯例一致认为建筑能耗仅指建筑使用能耗。[2]

国际上,建筑能耗是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能耗并列,属于民生能耗,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建筑能耗在整个国家能源总消费量中占的比例都很大,一般都占到全国总能耗的30%~40%。 建筑节能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最初的为“在建筑使用中节约能源”;不久改为“在建筑中保持能源”,即减少建筑中能源的散失;近来则普遍称为“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效率”,也就是说,建筑节能不仅是消极意义上的节省,而且还是积极提高利用效率[3] 。

我国节约能源法对“建筑节能”的法律规定也是国际能源委员会的节能概念。节能的核心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能源利用率是指为终端用户提供的羡慕服务与所消耗的能源量之比。建筑节能是确保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现代人与后代人的和谐共处的系统工程,具有几个方面特征:①实施的政府主导性,建筑节能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从范围上来讲,关系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是否能够和谐共处:从时空上来讲,关系到现代人与后代人能否和谐共处;从涉及对象来说,是个人、社会、家庭都必须产参与,但又不是能主宰的系统工程,必须由国家和各级政府来主导实施。②标准的动态推进性, 建筑节能标准是国家资源状况、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以及国家对此不同的认知力而表现出一定时期的不同标准幅度。③方案的多样性,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和采暖、制冷以及其它家用电器能效比的途径多样性。④广泛受益性,建筑节能是对能源的节约、是对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抓好建筑节能受益到每个人。⑤前景可观性,由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有限存量及与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少与人类不断增加,对建筑物的不断扩大的需求,以及人们对建筑物舒适度的逐渐提高,决定了建筑节能具有广阔、长久的发展前途。

2 推进建筑节能的目的

节能建筑可以形象地说是给建筑物“穿鞋戴帽加棉袄”,同时使用节能型的门窗,利用它的隔热性能和密闭性,使得冬季室内热量不容易散失夏天室外的热能不容易侵入,从而使建筑达到冬暖夏凉。

第一,节能并不意味着要降低我们的生活水平,建筑节能也不是要在建筑物的建设和使用中不用或少用能源,而是要在满足人们生活所需要的亮度、室温和通风条件下尽可能少地消耗能源。这是实行建筑节的根本目的,也是建筑节能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节约不可再生的能源资源,节能是资源有限性的客观要求。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能源资源是有限的,包括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其储量总量是一定的,开采一点就少一点。对建筑能耗的节约就相当于增加煤炭产量、减少对环境的压力,给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财富。

第三,建筑节能对保护我们的生活和生存环境也是非常重要。据研究,每吨标准煤燃烧将产生二氧化碳约0.044吨,二氧化硫0.025吨,悬浮物0.0035吨,氮氧化合物0.0126吨。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带来的温室效应,将引起海平面上升,危及河流三角洲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一些城市因空气污染严重,患呼吸道疾病的人数剧增,因而增加治疗费用。因此,节约建筑能耗也就是保护环境,两者是有机的统一。

3 我国建筑节能的利用现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三高局面“高增长、高消耗、高污染”使我国陷入能源紧张的困境,建筑业是一国的重要产业,而建筑业的发展的原料主要是矿产资源、土源等。按我国现有的建材工业产量,每年消耗各种矿资源及土源约35亿吨,水泥工业每年耗13亿吨矿物资源,墙体材料耗约17亿吨土源,而在墙体材料中仍有60%的产品是实心黏土砖等等,由于生产技术落后,耗用大量能源,每年要毁坏几十万亩的耕地。另一方面,我国每年产生的各类工业固体废物达1亿多吨,累计存量已达几十亿吨,这些废物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其中所含的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着周围的土壤、水质和大气环境。正是由于建筑行业耗能巨大,对环境有重大影响,因此实行建筑节能在我国正在蓬勃兴起,已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每年我国城乡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近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都为高耗能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2~3倍以上。我国有既有建筑约400亿平方米,95%以上都是高耗能建筑。尤其在我国严寒地区,累年日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5℃的天数,一般都要在90天以上,这一地区习惯上被称为采暖地区。从总体上看,在这些采暖居住建筑中,平房及低层建筑,在围护结构保温水平大体相同条件下,其耗热量指标要比多层建筑高出10%~30%,有的甚至更高。按照目前建筑能耗的发展水平,到2020年,中国建筑能耗将达到10.89亿 吨标准煤,是2000年的3倍,空调高峰负荷将相当于10个三峡电站满负荷出力[4] 。中国目前的建筑能耗以供暖、空调和通风为主三项之和占到了建筑总能耗的2/3。

4 我国建筑节能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随着人们的现代生活、生产的不断提高对能量的大量需求与能源相对短缺之间的矛盾已日益尖锐,正是由于这种矛盾的出现,促进了世界范围内节能工作不断发展。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加大对环境资源保护,建筑节能更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热点。同时,政府部门为此制定并颁发实施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配合节能工作的开展,我国的建筑节能取得了一定得成绩,但不可否认,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目前进展还是比较缓慢,遇到了很大的阻力,这些因素是多方面的,具体包括:第一,实施建筑节能的开发成本相对较高,开发商建造节能建筑必然要增大设计预算成本,在缺乏相关的激励措施和高标准的要求下,对他们来说只要达到一般的要求就可以了,不愿意去花费这样的财力和物力;第二利益驱动原因,开发商的最大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而且是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如果建造节能建筑而不能获得更大的利润,开发商是不愿意去做的;第三,复杂性,节能建筑从开发设计、材料的选用、施工和运行维护都是更加耗时耗力的;第四,政府官员的认识不足,现在很多官员对政绩认识不足,喜欢做些“政绩”工程,而不顾这些工程项目对今后将造成的影响,缺乏持续发展的眼光;第五,建筑节能在材料的选购和工艺技术方面也还没有形成体系;第六,建筑节能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所需资金不是个人、家庭还是国家一方可以解决的,需要多方共同合作才能解决。

这就要求我们及时总结经验,找出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设法加以解决,同时找到更有利于应用和推广的节能技术措施和相应的制度保障,只有这样,才能使建筑节能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5 我国实行建筑节能的可行性及战略意义

建筑耗能、工业耗能交通耗能被称为我国的三大耗能,尤其是建筑耗能随着人类的需求其总量的不断攀升和居住舒适度的提升,急剧上扬趋势。由于建筑节能存在着巨大的空间和潜力,因而实行建筑节能具有可行性:

第一,高耗能建筑加剧了能源危机,首先我国目前我国的既有建筑有400亿m2,大部分都是高耗能建筑,新建建筑有80%以上也是高耗能建筑。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当前我国的建筑耗能巨大,严重制约了我国的可持续化发展。2000年末,我国建筑年消耗能源共计3.76亿吨标准煤,占全社会总能耗量的27.6%,现有建筑的用能对温室气体排放也达到了25%,仅北方采暖地区每年多耗标准煤就达1800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达70亿元。其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室内环境居住的舒适性要求也日益提高。住户使用生活热水日益普遍,空调的房间越来越多,家用电器数量与日俱增,这些都是建筑能耗增加的重要因素。预计到2020年,全国房屋建筑面积将接近2000年数量的2倍。如果不进一步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建筑能耗将会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数量。

第二,我国节能现状与国外差距巨大,1973年,世界石油危机爆发,致使发达国家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来实现节约能源,都将建筑节能列为议事日程。进入80年代以后,由于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导致了很多生态灾难,而建筑业排放的二氧化碳约达到全社会的一半。现在,我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是他们国家标准的3倍以上,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较大的差距。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建筑节能标准起步较晚,缺少法律约束和强有力的执法机制,从执行上看比较弱,远远不能满足建筑节能工作的需要。

第三,生态建筑是建筑节能的一个发展方向,目前许多欧美发达国家在建筑节能、自然通风等许多单项生态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取得大量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较完整的适合当地特点的绿色建筑集成技术体系。节能建筑与高耗能建筑相比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比同类建筑可降低75%的综合能耗。住节能房更舒适、健康还有居住节能房维持费用低。节能房由于保温隔热性能好,大大降低供热和制冷的能耗。新建的节能建筑都按分室、分时间段进行温度调节,既保证了舒适度,又避免了浪费。分戶计量收费也有利于节约能源。

建筑节能对我国实现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具有十分的重要战略意义

第一,建筑节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工业的增长、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使得人们对能源、经济资源的需求更加迫切。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能源资源相对缺乏,但我国又是一个能耗大国,能耗消费总量排在世界第二。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建筑能耗已占到全社会总能耗的30%左右。目前我国能源形势相当严峻,在今后的长时期内也将难以缓解的状况下,节约能源已是刻不容缓。如果再不节约能源,将严重制约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二,建筑节能是降低能耗、提高能源效力的战略举措,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能源紧缺问题突显,已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现有的建筑总面积以每年15%~20%的速度递增,而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直接消耗的能源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以上,并呈继续上升趋势。要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建筑节能潜力巨大。切实落实我国建筑节能工作,有利于降低建筑能耗,有效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状况,促进我国能源、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其意义和影响十分重大。

参考文献:

[1]《什么是建筑节能》http://hi.baidu.com/toanenue/blog/item/f663e95816615b80810a18a5.html.

[2]张丽:《中国终端能耗与建筑节能》,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第96页.

[3]毛义华、蔡临申:《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及其对策分析》,《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年第1期,第58页.

上一篇:可口可乐分销渠道分析下一篇:小学防踩踏疏散演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