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热点专题

2024-10-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19高考历史热点专题(精选7篇)

2019高考历史热点专题 篇1

06年历史热点专题梳理(一)

一、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1、萌芽��简单协作时期(14�16世纪)

重大事件: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2、兴起��工场手工业时期(17�19世纪初期)

重大事件: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三大革命)、欧洲封建国家改革、启蒙运动。

3、发展��蒸汽时代(19初-1870年)

重大事件: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美国内战、日俄改革、意德统一)、社会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一国际、巴黎公社)、民族解放运动(亚洲革命风暴)。

4、成熟��电气化时代前期(1870年�1917年)

重大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产生、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一战爆发。

5、相对稳定发展��电气化时代后期(1918-1945年)

①战后初期(1918--1923),一战给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造成严重破坏,美国开始取代英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②二十年代(1923--1929),经济复苏,相对稳定繁荣。

③三十年代(1929--1939),爆发世界经济大危机,法西斯上台并对外侵略扩张。

④二战时期(1939--1945),二战爆发,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的矛盾成为世界主要矛盾。

6、进一步发展��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1945 年-至今)

①1945-1950年,西欧、日本经济快速复苏并达到战前水平,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②1950�197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强(西德、日本经济崛起),经济格局由美国独霸发展美日欧三足鼎立。③1973-80年代初,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相互交织(“滞胀”阶段)。④1980初-90年代初,经济回升并增长。

⑤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知识经济兴起。

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1、形成过程

①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后。

原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加强各地之间的联系,早期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初步形成: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工业资产阶级对外强占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世界各地许多国家和地区被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其标志是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③最终形成:二十世纪初

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掀起瓜分世界的高潮,世界被瓜分殆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世界市场的作用(评价)

①促进了世界各国生产力的蓬勃发展。

②进一步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冲击了当地落后的社会生产方式。

③加强了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联系,导致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三、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演变1、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确立原因:①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经济实力最强。

②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丧失原因: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资本家不愿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

②美德经济的迅速发展,超过英国。

2、二战后初期,美国确立了世界经济霸权地位,日本、西欧受控于美国原因:①美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②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大必横财。

③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力量在战争中被削弱。

3、二十世纪六七十年年代以后,出现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原因:日本、西欧经济崛起,开始冲击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美国经济实力则相对衰落。

4、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原因: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

06年历史热点专题梳理(二)

世界近现代史上资本主义经济有四次快速发展,是哪四次?原因分别是什么?分别造成什么影响?

1、第一次:19世纪中期。

原因:①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②新兴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抢占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特点: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影响:①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浪潮掀起,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②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对外侵略扩张,最终东方从属于西方。

③促进社会进步,工业文明逐渐取代农业文明。

④三大进步潮流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相位而生

2、第二次:1870~1913年。

原因:①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②帝国主义疯狂瓜分世界,促进经济的发展。

③欧美处于相对和平发展时期。

④资本主义产生了垄断组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特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美德经济迅速发展,英法相对缓慢,英国丧失世界工厂地位,俄日发展较快,但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影响:①列强疯狂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②帝国主义矛盾加深,最终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3、第三次:1923~1929年。

原因:①欧美各国重视技术的革新,注重调整政策。

②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对殖民地进行瓜分。

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世界形势相对和平。

特点:美、日发展突出,美国掌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权。德国经济重新崛起。

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加据,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日益尖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最终爆发1929-1933年经济危机。

4、第四次:20世纪50~70年代。

原因: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②发达国家利用国际经济旧秩序,加强对第三世界的掠夺。

③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在一定时期内使世界局势相对安定。

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空前发展。

特点:日本、西欧发展迅速,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影响:①70年代,美、日、欧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形成。

②西方大国利用雄厚的经济实力,加强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干预。

③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科教在国际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附:

列举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阶段上的三种经济思想,简要指出它们的核心内容,实践措施,并分析它们兴衰的原因。

1、重商主义※

2、自由主义

核心内容: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实践措施:资本家自由经营工厂,国家不干涉其内部事务,消除关税堡垒,各地正常贸易。

兴衰原因:为各私营企业发展消除了限制,自由资本主义盛极一时,但无法调整各企业间的无政府状态。

3、凯恩斯主义

核心内容:政府从信贷、投资、生产、销售各方面干预经济。

实践措施:加强对经济的宏观管理,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政府直接投资高风险工业,不同程度地推行国有化政策。

2019高考历史热点专题 篇2

由于摩擦力是高中物理的重点、难点, 因此, 几乎每年都会在高考试题中出现.下面就摩擦力的变化问题进行粗浅的分析, 希望能对广大考生的复习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静—静突变

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由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决定, 0<f≤fmax, 高中阶段如无特别注明, 一般认为fmax=μFN, 即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为零的状态, 是静摩擦力方向变化的临界状态;静摩擦力到达最大值, 是物体恰好保持相对静止的临界状态, 也是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突变的临界状态.

【例1】如图所示, 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顶端安有滑轮, 两物块P、Q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轮 (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 , P悬于空中, Q放在斜面上, 均处于静止状态.当用水平向左的恒力F推Q时, P、Q仍静止不动, 则 ()

A.Q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小

B.Q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C.轻绳上拉力一定变小

D.轻绳上拉力一定不变

【解析】P受重力和绳的拉力, 二力平衡.在没有施加外力F时, Q受重力、弹力、绳的拉力 (大小等于P物体的重力) , 可能受静摩擦力 (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 也可能沿斜面向下) , 可能不受摩擦力, 分情况讨论:

(1) 若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上, 施加外力F, 静摩擦力可能减小方向不变;也可能为零;还可能反向, 大小不定, 可能比原来更大.

(2) 若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下, 施加外力F, 静摩擦力变大.

(3) 若原来不受摩擦力, 施加外力F, 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下.

所以选项D正确.

【点拨】静摩擦力大小方向都不确定, 施加外力F后使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发生了改变, 静摩擦力发生大小、方向的突变, 充分体现了静摩擦力的被动性, 静摩擦力要随着物体的受力和运动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例2】如图所示, 电阻不计的平行金属导轨固定在一绝缘斜面上, 两相同的金属导体棒a、b垂直于导轨静止放置, 且与导轨接触良好, 匀强磁场垂直穿过导轨平面.现用一平行于导轨的恒力F作用在a的中点, 使其向上运动.若b始终保持静止, 则它所受摩擦力可能 ()

A.变为0

B.先减小后不变

C.等于F

D.先增大再减小

【解析】设导轨与水平面夹角为θ, 对a棒:据牛顿第二定律F-Ff-mgsinθ-BIl=ma, 由于a棒速度增大, 感应电流增大, 安培力增大, 加速度减小, 说明a棒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直线运动, 当加速度为0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所以a棒所受安培力先增大后不变.

b棒开始受重力、支持力和沿导轨向上的静摩擦力, 随着a棒的加速运动有了感应电流, b棒受到了逐渐增大的安培力:

(1) 如果F=Ff+2mgsinθ, 则最大安培力为mgsinθ, 则b棒所受静摩擦力先减小最后为0, 选项A正确.

(2) 如果F<Ff+2mgsinθ, 则最大安培力小于mgsinθ, 则b棒所受静摩擦力一直减小最后不变, 选项B正确.

(3) 如果Ff+3mgsinθ>F>Ff+2mgsinθ, 则最大安培力大于mgsinθ小于2mgsinθ, 则b棒所受静摩擦力先减小直到减小为零, 后反方向增大最后不变.

可以看出b棒所受摩擦力先变化后不变, 选项CD错误, 选项AB正确.

【点拨】静摩擦力大小及方向发生了突变, 解决这一情况的关键是分析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的变化情况, 由于物体所受的其他力的变化导致相对运动的趋势发生了变化.本题体现了静摩擦力的被动性, 静摩擦力要随着物体的受力和运动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二、动—动突变、动—静突变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由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的方向决定, 若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则物体的滑动摩擦力方向变化;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μFN, 若正压力的大小发生了变化则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变化.若物体间的相对运动变为相对运动的趋势则发生滑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的突变.

【例3】如图所示, 传送带与地面的夹角为θ, 并以10m/s的速度逆时针转动, 在传送带上端轻轻地放一个质量m=0.5kg的物体, 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已知传送带从A→B的长度为L.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 当θ=37°、μ=0.5、L=16m时求物体从A到B需要的时间;

(2) 当θ=30°、μ=0.6、L=16m时求物体从A到B需要的时间;

(3) 当θ=37°、μ=0.9、L=50m, 传送带顺时针转动, 将物体先放在B端, 求物体从B到A的时间.

【解析】 (1) 物体刚放到传送带时, 受到沿传送带向下的滑动摩擦力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有

当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发生位移

物体与传送带速度相等后由于mgsinθ>μmgcosθ, 物体受到沿传送带向上的滑动摩擦力, 做匀加速下滑

从A到B共用时

(2) 物体刚放到传送带时, 受到沿传送带向下的滑动摩擦力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当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发生位移

物体与传送带速度相等后由于mgsinθ<μmgcosθ, 滑动摩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 方向沿传送带向上, 物体随传送带匀速下滑, 用时t2, 有

从A到B共用时

(3) 物体放到传送带上, 相对传送带向下滑动, 受到沿传送带向上的滑动摩擦力, 先做匀加速运动

达到与传送带速度相等发生的位移为

然后物体由于mgsinθ<μmgcosθ, 滑动摩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匀速运动到A端, 所以物体从B到A先匀加速运动, 用时

匀速运动的时间

共用时t=9.17s.

【点拨】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确定物体有相对于它接触的物体的相对运动、相对运动的趋势, 在物体的运动过程中若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发生变化, 则可能引起摩擦力种类或方向、大小的突变.

【例4】把一重为G的物体, 用一个水平的推力F=kt (k为恒量, t为时间) 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平整的墙上 (如图甲所示) , 从t=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随t的变化关系是图乙中的 ()

【解析】首先, 物体受到的动摩擦力F滑=μkt, 随时间的增加而从零开始增加.开始时, F滑<G, 物体向下做加速运动;当F滑=μkt=G时, 物体的速度最大;此后F滑>G, 物体做减速运动;当速度减速为零时, 物体静止, 动摩擦力变为静摩擦力, 大小突变为与重力大小相等.所以选项B正确.

【点拨】题中同时出现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变化与动—静摩擦力的突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 正压力增大,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增大;物体的相对运动变为相对运动趋势时, 摩擦力的种类发生了突变, 由滑动摩擦力变为静摩擦力.但一定要注意:除非题中有特别说明二者相等外, 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

三、静—动突变

由于静摩擦力f的大小范围0<f≤fmax, fmax=μFN, 超过最大静摩擦力, 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的趋势变为相对运动, 摩擦力的种类发生突变, 由静摩擦力突变为滑动摩擦力.

【例5】如下图所示, 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 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 (k是常数) , 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和a2, 下列反映a1和a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 ()

【解析】木块和木板相对静止时, 所受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

在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前, 木块和木板以相同加速度运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点拨】当两物体间由相对运动的趋势变为相对运动时, 由静摩擦力突变为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大小据牛顿第二定律来求解, 0<f<fmax,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据滑动摩擦定律来求解.木块和木板相互叠放形成连接体, 采用整体隔离法来分析.

【例6】如下面图甲所示, 长直木板的上表面的一端放有一个铁块, 木板由水平位置缓慢一向上转动 (即木板与地面的夹角α变大) , 另一端不动, 则铁块受到摩擦力f随角度α的变化关系图象是图乙中的 ()

【解析】 (1) 开始时, α=0, F静=0.

(2) 静摩擦力的大小分析:开始时物体相对木板静止, 所受的是静摩擦力;缓慢竖起时, 可认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静摩擦力大小等于物体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F静=mgsinα.因此, 静摩擦力随α的增大而增大, 图线为正弦函数图象.

(3) 在物体刚好要滑动而没滑动时, F静达到最大值.角α继续增大, 物体将开始滑动, 静摩擦力变为滑动摩擦力, 且满足F静max>F滑.

(4) 开始滑动后, F滑=μmgcosα, 因此, 滑动摩擦力随角α的增大而减小, 呈余弦规律变化.图线为余弦函数图象.

综上分析可知:选项C正确.

【点拨】此题体现了随着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向相对运动的变化导致了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突变, 同时随着相对运动趋势的变化, 静摩擦力的大小也在变化, 随着正压力的变化,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也在变化.此题涉及多种变化.

四、摩擦力有无的突变

【例7】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煤块 (可视为质点) , 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初始时, 传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的.现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a0开始运动, 当其速度达到v0后, 便以此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 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后, 煤块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求此黑色痕迹的长度.

【解析】根据“传送带上有黑色痕迹”可知, 煤块与传送带之间发生了相对滑动, 煤块的加速度a小于传送带的加速度a0.根据牛顿定律得

设经历时间t, 传送带由静止开始加速到速度等于v0, 煤块则由静止加速到v, 有

由于a<a0, 故v<v0, 煤块继续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再经过时间t′, 煤块的速度由v增加到v0, 有

此后, 煤块与传送带运动速度相同, 滑动摩擦力消失, 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 不再产生新的痕迹.

设在煤块的速度从0增加到v0的整个过程中, 传送带和煤块移动的距离分别为s0和s, 有

传送带上留下的黑色痕迹的长度

【点拨】当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消失时滑动摩擦力由“有”变为“无”;当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消失时, 静摩擦力由“有”变为“无”.

综合以上分析, 发现了摩擦力的被动性与接触性, 同时也凸显出摩擦力的多变性.当物体受力或运动情况发生变化时, 可能会导致摩擦力的种类、大小、方向、有无发生变化.摩擦力的突变, 又会导致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性质的突变, 其突变点 (时刻或位置) 往往具有很深的隐蔽性, 稍不留心便会出错.解决摩擦力发生突变时的临界问题的关键在于分析突变情况, 找出摩擦力突变的点.

2012年高考历史热点聚焦 篇3

【热点透析】社会转型期在历史长河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多方面的变革,成为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以中国历史而言,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论述的“春秋战国至秦汉”“清末”就是两个非常重要的转型期。第一次转型表现为废井田开阡陌、废分封设郡县、由百家争鸣到思想专制、统一;第二次转型则化君权为民权(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化农业经济为近代工商业经济(洋务运动、民族工业兴起)、化控制思想为思想开放(学习西方、新文化运动)。近几年高考特别重视对中国历史上社会转型的考查,尤其是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如2010年高考全国卷I明中后期商业及薛福成主张题、全国卷Ⅱ明清江南市镇题,2011年全国卷古代民本与近代民主思想题、新课标全国卷清末德才观题。因此,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应为复习的重中之重。鉴于高考主观题具有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特点,我们不妨把古今中外社会转型期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进行梳理。(参见表一)

【核心梳理】

【备考策略】高考命题偏重于考查历史事件、概念、进程的原因和影响,对原因和影响的分析都应该是多角度的,即从政治、经济、文化、国际、国内等多方面分析。因此,从宏观上把握重要转型期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阶段特征,并加以中西对比,在高考实战中是非常有用的。

【热点演练】

1.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尤其是崇古的儒家学派的学者,面对着这么大的巨变,大惑不解。”儒家学派的学者“大惑不解”是因为“巨变” ()

A.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B.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础

C.加剧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

D.削弱了宗法制的作用

2.下表数据的变换表明 ()

A.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基本形成

B.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建立

C.产业结构调整趋向合理化

D.公有经济不再占主导地位

3.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随之共振。并对历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1)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服务于“专制主义”的表现,“私学文化”反映了该时期社会转型的哪些基本特征?

材料二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2)李贽的思想跟文艺复兴在“个人理智上的自由”方面有何相似之处?二者在促进社会转型方面起的作用有何不同?请指出导致这种不同的经济根源。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独特性既是中国所以取得成就,向“法治国家、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三元并存互补的现代社会模式演进的原因,也是何以在社会转型中出现制度转换代价、蕴藏社会矛盾的原因。“旧辙已破,新轨未立”,这种转型社会的特点突显出社会转型的风险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

——刘燕 万欣荣《中国社会转型的表现、特点与缺陷》概述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社会转型中向“三元并存与互补的现代国家治理模式演进”的表现,在该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做了哪些理论创新?

【参考答案】1.D2.A

3.(1)表现:荀子提出治国要礼法并施;韩非子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

基本特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形成(或小农经济的发展);分封制遭到破坏;在各国的改革中,“士”阶层的活跃;学术下移,私学兴办,出现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2)相似之处:都提倡个性的自由发展,反对权威。

作用:李贽的思想未对社会转型发挥重大作用;文艺复兴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和近代科学的进步,从而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或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

根源: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

(3)表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政治体制改革,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政治协商制度,实行基层民主选举;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建立较完善的法律体系,实行依法治国。

理论:形成了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以美国为代表的大国制度创新(政治、经济)

【备考策略】关于近代资本主义代议制,高考命题多采用新材料、新情境的方式,考查一些重大事件和历史概念的内涵。复习时首先应注意理解一些概念(如代议制、共和主义、分权制衡、君主立宪等)的内涵与外延;其次,既要把握各国政体的共性,更要掌握其个性,比如英国、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差异,美国共和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差异等。关于现代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可以罗斯福新政为复习重点,掌握其内容、特点、实质、影响。

【热点演练】

1.“民主人士的民族之梦,被一个绝顶聪明、敢想敢干的大地主,在封建主义本能的驱使下,靠着不抱任何成见的智慧实现了。这实在是一种反常现象。”符合以上描述的相关史实是()

A.中国的洋务运动

B.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建立

C.《权利法案》的颁布

D.《日本帝国宪法》颁布

2.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件史事:“顺利地在旧瓶里装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的爆炸。”并认为:“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一种惊人的技艺”。汤因比所评价的是()

A.美国联邦共和国的确立

B.法国共和制度战胜君主制度

C.近代德国宪法和议会装饰下的皇帝专制

D.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3.罗斯福在1932年4月的一次全国广播讲话中说: “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订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放弃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制度

②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形成

③希望依靠社会底层渡过危机

④开始关注对困难民众的救助

A.①②B.②④C.③④ D.①③

4.史学界认为:“二战后西方世界普遍推行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的继续和发展。”“发展”在这里主要表现为()

A.政府加大公共工程投资,刺激经济发展

2010高考政治热点专题三 篇4

会)

1.联合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气候变化峰会2009年9月22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峰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此次会议目的是敦促各国领导人为当前的气候变化问题国际谈判提供政治指导,推动国际社会在年底举行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达

成新的温室气体减排协议。

来自美国、中国、日本、法国、卢旺达、瑞典和哥斯达黎加等国的领导人在开幕式上发表了讲话,就气候变化问题阐述了本国立场。此次联合国气候高峰会议给全球组织气候变暖的努力注入了新的动力。

2. 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这一会议也被称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2012年即将到期,本次会议主要任务是确定全球第二承诺期(2012年到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的安排。中国在至关重要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前夕宣布量化减排目标,显示了中国继续加大力度、减少经济发展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坚定决心。中方希望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并切实坚持和兑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旨在给地球降温的这场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表面上是各国就温室气体排放额度讨价还价,但更深层次的问题,则是各国关于能源创新和经济发展空间的博弈,进而影响长期的国际权势转移。暗战主要是三大阵营:首先是欧盟;其次是以美国为首的伞形集团,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还有包括中国在内的77个发展中国家。阻碍哥本哈根大会达成全面气候协定的因素有两个,即发达国家的中期减排目标问题和资金问题。对中期减排目

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分歧较大。

3.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2月17日在哥本哈根会见了巴西总统卢拉。温家宝说,中国和巴西都是发展中大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上有着广泛的共识。两国坚定地同其他广大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维护共同利益。同时,与有关各方加强沟通协调,增信释疑,凝聚共识,为推动哥本哈根会议谈判进程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体现了对世界和未来负责的严肃态度。发达国家应该支持发展中国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努力,这有利于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卢拉表示,巴西对哥本哈根会议谈判的立场与中方完全一致。巴西和中国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必须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不能要求发展中国家做超出自身发展水平和能力的事。巴西愿与中方保持沟通协调,加强发

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各方共同努力,争取哥本哈根会议取得成果。

4.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12月18日在丹麦举行。10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以及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等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了会议。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会并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 加强合作 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中国政府

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立场、主张和举措。

5.2009年12月2 2日,大唐鲁北生态电厂2×330兆瓦热电联产项目2号机组顺利通

过168小时满负荷连续运行正式投产发电,标志着我国首座2×330兆瓦生态电厂经过4年的建设顺利竣工投产。位于山东无棣县北部的大唐鲁北生态电厂采用海水冷却,海水温度和卤度升高后,送鲁北盐场制盐、提溴。电厂排出的炉渣,一部分送水泥厂作掺加混合料,另一部分送制砖厂生产粉煤灰砖。电厂锅炉烟气经脱硫后所产石膏渣送硫酸厂作原料,整个电

厂形成了一条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

6.低碳经济 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7.2009年9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更加

注重推进结构调整,更加注重加快自主创新,更加注重加强节能环保。

8.2009年9月28日,环境保护部公布2009年上半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结果,污染减排继续保持双下降的良好态势。结果表明,上半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657.6万吨,与2008年同期相比下降2.46%;二氧化硫排放总量1147.8万吨,与2008年同期相比下降5.40%,污染减排继续保持双下降的良好态势。但上半年仍有一些地方和企业在污水

处理、脱硫设施运行等方面存在问题。

9.第五届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以“科学发展直面金融危机、结构调整推进能源战略”为主题,坚决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依靠科技、保护环境、推进国际互利合作为宗旨,通过论坛的召开,加快我国能源领域节能技术的推广步伐,鼓励各行业在关键技术创新的能力,提升能源行业整体装备制造水平,更好的服务于我国能源事业,同时加强能源领域前沿技术的研究。努力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持经济的可持续

发展。

(一)从经济常识角度分析

经济学角度说明加强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因(依据,为什么)

1.资源是有限的: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

须加强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2.加强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

下实现经济较快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3.加强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障,有利于

缓解资源供求矛盾,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4.依靠科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控制和降低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保障经

济安全和国家安全。

5.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经济效益。

从经济学角度说明如何加强能源节约,促进建设生态文明?

1.从消费角度:提倡文明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改变

消费模式。

2.从产业结构调整角度: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3.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角度:一靠科技、二靠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使经济增长方式

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4.从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角度: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宏观调控可以防止和克服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严重失衡,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避免经济资源的巨大浪

费。

5.坚持和发展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6.大力发挥财政的巨大作用,财政具有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通过加大扶持新能源企业财政力度,减少新能源企业税收,从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

展。

7.经济全球化,使得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国家间应共同应对全球气候

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加强交流与合作。

(二)、从哲学常识角度分析

哲学角度说明加强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因(依据,为什么)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资源越来越短缺,能源越来越紧张,环境越来越恶化,生态越来越脆弱。从国家长远发展看,建

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正是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

能动性的体现。

3.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要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资源

节约和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4.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准备,事物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如果任由资源浪费与环境破坏而不加以扭转,必将对我们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严重威胁。每个公民也应该树立环保意识,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等,最终促进整个世界的和

谐发展。

5.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

众的利益而奋斗。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归根到底是为了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

在保护全球气候,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给我们哪些哲学启示?

1.世界是物质的,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承认和尊重自

然界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本前提,要学会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2.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自然界运动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但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

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3.坚持联系地、发展地、全面地看问题。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我们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我国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同时,经济的发展与节约资源、环境的保护,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应该全面的看待二者的关系。

4.人类认识要在实践基础上要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实践表明,一味的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忽略社会效益、环境保护,最终只能使得社会的倒退,遭到自然的报复。人类的认识应该不断的在实践基础上深化认识,树立环保理念,发展低碳经济。

5.要树立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和人类根本利益的正确价值观。科学的价值观要求我们既要重视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又要重视其生态价值;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体现了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三)、从政治常识角度分析

国际社会关注全球气候变化政治学依据是什么?

1.主权国家具有管理社会事务的社会属性。关注全球气候,节约资源,发展低碳经济,是国家管理社会事务的社会属性的体现。同时,也是主权国家的应有义务。

2.国家利益决定国家关系的变化。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利益相悖是冲突的根源。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上,各个参会国家有着广泛的共识。因此,国家之间需要加强交流与合作。但是,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对于中期减排目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

家的立场分歧较大,这表明利益相悖是冲突的根源。

同时,国家利益是国家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中国切实坚持和兑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

任原则,是根据本国具体国情和国家实力出发的。

3.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及作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要求加强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体现了联合国的巨

大作用。

4.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加强国际交流,共同关注全球气候变化,推动世界发

展,体现了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5.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在给地球降温的这场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表面上是各国就温室气体排放额度讨价还价,但更深层次的问题,则是各国关于能源创新和经济发展空间的博弈,进而影响长期的国际权势转移。加强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怎么做)

1.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政治领导,不断提高党驾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2.政府要切实要履行政治、经济、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和对外交往职能,要坚持对人民

负责和依法治国的原则,加大对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力度。

3.公民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履行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义务,增强节约意识和环境意识,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贡献。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原则。增强公民的义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参与建设生态文明是公民承担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的体现,应当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坚持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原则。积极参与建设生态文明,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保护环境。

从依法治国角度说明怎样解决资源短缺问题?

1.国家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为解决能源短缺问题,提供法律保障。

2.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促进能源的合理有序利用。

3.司法机关要严格司法和公正司法,对破坏能源安全,违反能源保护法规的行为,依

法处理。

2011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 篇5

一、热点问题

1、中日关系问题

(1)列举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侵华史实;抗战中中国人民的斗争。

A、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开始);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全面抗战开始); 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事变(进攻上海); 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

B、国民党:台儿庄战役(李宗仁);共产党:平型关大捷((4)如何才能发展健康的中日关系?(或:日本应怎么做?)①正视历史;②以史为鉴,反省战争罪行;③信守和平承诺;④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⑤与周边地区、国家友好相处,开创中日关系美好未来。

(5)参拜靖国神社,修改历史教科书等事件说明什么? 日本不能正视历史,军国主义势力有复活、抬头的危险。(6)你认为近年来中日政治关系结“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

日本前政府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文部省通过美化侵略战争的新教科书等。(或:日本政要不能正视侵华历史。)

日本政府应教育国民正视历史,反思历史;中日之间应建立互信机制,加强经济、军事、文化和人员间的交流、对话和协商等。

(7)近代历史上日本发动和参与的侵华战争

发动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900—1901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动1931—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

(8)日本古代学习中国进行的改革是:大化改新(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近代学习西方进行的改革是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启示: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应善于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9)青少年应怎么做?

A、牢记历史,珍爱和平。B、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使祖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C、呼吁日本右翼势力,面对历史,深刻反省,不能再把日本人民和世界人民拖入战争泥潭。

2、关于西藏问题

(1)西藏的和平解放: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一五计划期间(1953—1957年):川藏、新藏、青藏公路(课本八下)。

(3)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西藏自治区(课本八下)。(4)1959年,西藏地区胜利完成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了主人,进入社会主义阶段,今天西藏成为我国的重要牧区。

(5)山东援藏干部孔繁森,被藏族群众称为“活菩萨”。(6)我国对少数民族实现的两项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各民族共同发展。

(7)从西藏民族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中,得到哪些启示?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必要前提和必然结果;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才能促进共同发展、繁荣。

藏族:《弦子舞曲》;现宗教首领:十一世**(经中央政府批准)。

3、关于台湾问题

(1)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

①三国时,孙权派大将卫温到夷洲(今台湾),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②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③1661—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管辖台湾,隶属福建省,加强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④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签订《马关条约》,台湾割给日本,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2)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或:解放台湾问题的有利条件):

①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②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③都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有共同的语言、文字、共同的传统文化。④有“一国两制”等正确的方针、政策。⑤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有能力实现祖国统一。

(3)历史上两次被割占及回归:

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1—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台湾割给日本,1945年抗战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4)今天台湾与祖国不统一问题的由来: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949年解放战争结束后,国民

党残余势力退到台湾,从此,与祖国大陆分离。

(5)解放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前提;1995年,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6)今天祖国统一的阻碍因素:“台独”分裂势力的分裂活动(最大威胁);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

(7)解决台湾问题的两种方式: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必要时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8)在祖国统一(台湾问题)上,青少年应怎么办? ①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②同“台独”等破坏祖国统一,分裂祖国的言行作斗争;③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本领,报效祖国,使祖国强大。

(9)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1992年)。

4、中美关系

(1)两次鸦片战争中侵略中国。

((5)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6)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最主要、最核心的问题。

现阶段美国对台军售、维护台湾“不统不独”等问题的实质是为了维护美国的全球战略。

5、改革问题

(1)资产阶级改革:戊戌变法;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2)社会主义改革:苏联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匈牙利改革;中国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

6、民生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政策的四次调整(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①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②农业合作化(1953—1956年):即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农业生产合作社。结果:提高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结果: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农村生产力,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灾难。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今):作用: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大发展,农村富裕起来。

(2)其它涉及农村、农业或土地问题的知识点。

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改革土地制度,解脱

劳动者的贫困,做到“家给自足”。日本大化改新关于土地问题规定(课本九上)。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课本九上),日本明治维新关于土地问题规定(课本九上)。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在农业上的弊端(课本九下P10弊端③):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农村政策、制度的调整应遵循原则(启示): ①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④调动农民积极性。

7、江泽民十五大报告中所讲的“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前进道路上的三次飞跃”是指哪些事件?(三位走在时代前列的伟人)

(1)孙中山,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2)毛泽东,1949年新中国成立,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1956年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3)邓小平,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8、中共所开辟的两条正确道路

(1)毛泽东,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起点标志: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2)邓小平,建设道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两条道路的共同点(启示):立足国情、实事求是,把马列主义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道路。

9、执政党建设(党的重要会议)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中共成立。

(2)遵义会议(1935年1月,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4)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资产阶级激进派;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两面旗帜:民主和科学)。

感悟(结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

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经历了哪些变化? 学技术——学政治制度——学思想文化。

11、列举中国和世界近代思想解放运动近代:

(1)新文化运动。(2)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3)欧洲启蒙运动(伏尔泰等)。

12、中国是怎样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1840—1842年,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3、历史旅游、考察活动

(1)重访丝绸之路(课本七上地图;课本七下甘肃:敦煌莫高窟,飞天)。

(2)重走长征路(课本八上地图)。

(3)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做导游、北京(故宫、长城)长征精神: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胜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依靠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抗战精神:不畏强暴、不甘屈辱的自强精神,万众一心、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中华儿女舍生忘死、前赴后继的牺牲精神,百折不挠、奋斗到底的坚韧精神。

奥运精神:团结拼搏、为国争光。

抗震(灾)精神:不屈不挠、团结拼搏、众志成城、共度时艰、自强不息、志在必胜的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15、三次科技革命

(1)影响:①生产力:推动生产力高速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②社会关系:产生垄断组织,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③国际格局:东西方经济联系密切,但差距进一步拉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英、法、俄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形成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疯狂地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3)美国独立战争的《独立宣言》。

(3)列举法西斯国家践踏人权的罪行:日本——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

德国——反犹狂潮。(4)过渡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大成果——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54年,今还没有定型。

总之,20世纪至今,国际格局历经三次变化: ★①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②二战后——苏联解体:苏美争霸的两极格局。

★③目前: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格局正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18、列举世界史上的主要国际组织

政治:联合国(UN)(1945年,雅尔塔会议)。经济:欧盟(EN)(1993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世界贸易组织(WTO)。

对峙的集团:一战时(19世纪—20世纪初):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二战时:德国、意大利、日本结成的轴心国集团——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二战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1991年苏联解体后华沙条约组织不复存在)。

19、为建立和巩固资产阶级专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颁布了哪些文献?

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独立战争——19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

法国:《人权宣言》。1787年宪法。

《拿破仑法典》。南北战争——《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

20、美国历史上发生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其要解决的问题分别是什么?两次革命途径和过程有什么相同之处?取得胜利的共同原因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1)解决问题: 8日,美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5)走向联合:1942年1月1日,华盛顿会议(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6)转折点: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7)开辟 人类应当避免战争,维护和平,加强多国的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殖民主义;用和平的方法解决各国的争端;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等。

设计反战宣传标语,如:珍惜和平,反对战争。

二、重要历史认识及启示

1、近代列强侵华战争中中国失败结果的认识:落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一个国家的尊严要靠实力来维护。

2、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及历程的感悟: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心理,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感悟: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3、近代史上国共关系变化的启示: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4、抗日战争的胜利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5、劝戒日本“历史不容忘却”、“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一个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的民族会得到全人类的谅解;违背民意,逆潮流而上,必将遭到世界人民的唾弃;正视历史,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

6、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日本政府应教育国民正视历史,反思历史;中日之间应建立互信机制,加强经济、军事、文化和人员间的交流、对话和协商等。

7、重庆谈判体现中共的精神:为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

益,不顾个人安危,深入虎穴,勇于斗争的革命精神。

重庆谈判中中共的努力让人们从中感悟到的基本认识:表明中共是中国人民利益的代表者,是中华民族复兴事业的领导者。

8、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结论:社会主义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艰辛的、曲折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符合国情,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规律,要警惕错误思想倾向。

9、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的原则: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有利于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制定政策必须从国情出发,不能脱离实际。

10、对台湾问题的看法: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的;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统一大业必将实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发展两岸关系和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符合当前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台独”势力逆历史潮流而动,是不会得逞的;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任重道远,需要我们长期奋斗。

11、如何巩固和进一步提高我国国际地位:(1)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的独立完整。(2)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提高综合国力。(3)适应世界潮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迅速发展。(4)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加强同世

界各国联系,提高国际影响等。

12、日本学习中国和西方进行改革给我们的启示: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应善于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13、面对战争的悲惨和血腥的启示及人类该如何制止战争,维护和平:人类应当避免战争,维护和平,加强多国的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殖民主义;用和平的方法解决各国的争端;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等。

14、斯大林模式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启示: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实践中,直到改革开放前,也一直实行计划经济的运行机制,这是受到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就是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也是斯大林模式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15、对历史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竞争并存的局面认识:两种社会制度是可以合作共存的,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和斗争是长期的,我们应防止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建设应注意借鉴资本主义发展经济的有益经验。

16、罗斯福新政的启示:“新政”是一次创新。它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为当今的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借鉴。

17、罗斯福新政对当今经济活动的启示:国家应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以保证经济的均衡发展。

18、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给我们带来的启迪:(1)结合国

情,实事求是地进行改革,就能促进经济发展。(2)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就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3)政通人和,经济发展。(4)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19、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取得反法西斯斗争胜利的经验启迪联合国应如何去应对现今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各国应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或: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加强合作与交流,实现共同发展,构建和谐世界。

20、欧盟成立的启示:国家之间的合作将促进和平与发展,实现“双赢”和“多赢”。

21、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1)国家统一,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2)国家要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3)科技是 进步,所有国家、民族都在国际舞台上拥有相同的地位和权利;世界人民和平共处,谈判成为解决一切争端的唯一方法;人类不再有战争,让世界充满爱。

2019高考历史热点专题 篇6

【背景材料】

2014年12月20日上午,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十五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在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表示,“一国两制”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牢牢坚持这项基本国策,是实现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澳门整体和长远利益,符合外来投资者利益。国家主席习近平于19日晚出席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欢迎晚宴并发表重要讲话。20日早晨,矗立于金莲花广场上的“盛世莲花”雕塑,在冬日晨光映照下显得格外亮丽。澳门举行隆重升旗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人们仰望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和澳门特区区旗,同庆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20日上午习近平主席还视察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代表党中央、中央军委向驻澳门部队全体官兵表示诚挚的问候,要求大家牢记强军目标,依照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驻军法履行好防务职责,坚定不移维护“一国两制”,坚定不移维护澳门繁荣稳定。

一、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公民应履行的政治性义务,也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体现。澳门同胞以高度主人翁责任感落实“一国两制”,践行“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积极推动澳门与内地经济合作、发展互利,为保持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第一届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宣告成立,标志着澳门回归祖国,澳门同胞回到母亲怀抱。在“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指引下,澳门翻开历史新的一页。

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牢牢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是实现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澳门整体和长远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二、从国家和国际组织角度分析

1.“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和平统一的基本国策。“一国两制”的涵义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主权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2.“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行使主权后的香港、澳门和统一到祖国的台湾都将设立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直接受中央人民政府管辖,两者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的关系。

3.我国是一个单一制国家。“一国两制”下设立的特别行政区,除外交和国防事务外,享有行政管理权、地方立法权、独立的司法和终审权。在中央授权下,可以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处理某些涉外事务。尽管如此,一国两制并没有改变我国单一制结构形式。

三、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 1.坚持用联系和发展的的观点看问题。推进“一国两制”事业,必须坚持依法治港、依法治澳,依法保障“一国两制”实践。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推进“一国两制”事业,继续保持香港、澳门的长期繁荣稳定。

2.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推进“一国两制”事业,必须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

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当民族遭遇存亡危机,一批澳门热血青年奔赴抗日前线,为国家民族救亡图存而战。今天的澳门同胞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高度主人翁责任感落实“一国两制”,践行“澳人治澳”、高度自治。

【跟踪试题】

1999年12月20日,中国开始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央政府向澳门特区政府赠送“盛世莲花”雕塑,寓意澳门永远繁荣昌盛。这份别具心思的礼物,成为澳门的重要标志,也见证了这座城市回归祖国怀抱15年来的发展和重要里程。据此回答1—2题:

1.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对此认识错误的是

A.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B.对内具有至高无上性,对外具有独立性

C.国家主权的大小程度由国家的强弱决定 D.主权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

2.中国人民历来十分重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在澳门问题上,我们的立场都坚定不。这说明我国十分重视维护国家的

A.政治利益

B.经济利益

C.安全利益

D.文化利益

3.澳门回归前,民生凋敝,治安混乱,不时发生黑帮冲突、枪击事件。15年后的今天,澳门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社会和谐,市民安居乐业,民众幸福感居世界前列。这再一次向世界证明了我国“一国两制”是

①使祖国实现了完全统一 ②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③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 ④使我国进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习近平出席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时发表讲话。他表示,“一国两制”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牢牢坚持这项基本国策,是实现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澳门整体和长远利益,符合外来投资者利益。据此回答4—6题:

4.在习近平主席的监誓下,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崔世安宣誓就职。这表明

①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行政区域 ②我国是单一制的主权国家 ③我国政府在干预特区的内部事务 ④澳门特别行政区不享有任何外事权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5.澳门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下面对“高度自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高度自治就是完全自治,使我国只有复合制国家的某些特点 B.高度自治就是享有同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一样的自治权

C.高度自治是说它享有其他省、市、自治区所没有的自治权

D.高度自治是说它拥有行政管理、立法、司法、终审权和外交权

6.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长官由特别行政区人民自己选举产生,又必须经中央人民政府任命。这表明

A.“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

B.特别行政区不享有行政管理权

C.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D.“一国两制”要求在“一国”的前提下,实行高度自治

7.澳门基本法是由

A.澳门特区立法机关制定的 B.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D.全国政协制定的 8.澳门等特别行政区的设立使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A.由单一制变为复合制 B.由单一制变为“一国两制”

C.保持一成不变

D.仍是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9.15年来,澳门对祖国内地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祖国内地的发展又为澳门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强的后盾。这表明

A.澳门的回归,是祖国繁荣强盛的体现

B.澳门的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治理好澳门

C.澳门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

D.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澳门的繁荣和进步

10.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继续推进“一国两制”事业,是中央政府、特别行政区政府和包括港澳同胞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使命,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对“一国两制”方针的信心和决心都绝不会动摇,我们推进“一国两制”实践的信心和决心都绝不会动摇。澳门的明天会更好,有赖于

① 澳门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②坚持“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基本方针长期不变 ③澳门特区政府和民众自强不息、百折不饶 ④伟大祖国始终是澳门的坚强后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习近平强调,作为前无古人的事业,“一国两制”实践不会一帆风顺。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前提 B.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探索真理的过程中要正确地对待错误

当民族遭遇存亡危机,一批澳门热血青年奔赴抗日前线,为国家民族救亡图存而战。今天的澳门同胞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高度主人翁责任感落实“一国两制”,践行“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积极推动澳门与内地经济合作、发展互利,为保持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彰显澳门同胞的赤子之心和爱国情怀。这说明

A.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C.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基础上形成的 D.不同时代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一定不同

13.继香港回归后,我国政府于1999年12月20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这是世纪之交我国人民的两大重要喜事之一。据此回答:

(1)澳门回归祖国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2)澳门回归对解决台湾问题有何指导意义?

14.习近平强调,继续推进“一国两制”事业,必须牢牢把握“一国两制”的根本宗旨,共同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必须坚持依法治港、依法治澳,依法保障“一国两制”实践;必须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

结合材料,请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推进“一国两制”事业的上述要求。

【参考答案】

1.C 2.C 3.C 4.A 5.C 6.D 7.C 8.D 9.C 10.B 11.C 12.A

13.(1)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建立并坚持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党的正确领导。(2)继香港回归之后,澳门的胜利回归,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又一次成功实践,再次证明“一国两制”构想是科学的、可行的。澳门胜利回归的实践,已经并将继续为我们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澳门继香港后胜利回归的实践证明“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好方式。

2019高考历史热点专题 篇7

热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颁布60周年、12月4日中国宪法日。

【考向分析】

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颁布的背景和内容及特点、意义及其彼此内容变化的原因;考查中国宪法日的历史根源及现实意义(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强调要加强宪法实施,决定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

【命题预测】

比较法是历史学习、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历史上宪法或宪法性文件的巨大差异。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

A.①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②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①新中国成立后 ②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③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C.①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②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D.①三大战役胜利 ②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解答本题,可采用排除法。《共同纲领》颁布于1949年9月,新中国尚未成立,排除B项;1954年宪法正式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国家性质的是《共同纲领》,故排除D;21世纪初,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才形成,排除C项。答案选A。

热点二:2014年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 、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纪念日、2015年二战胜利70周年

【考向分析】

考查考生认识抗战胜利在中国及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及产生影响的能力;考查考生分析日本发动这场战争的原因及给本国和中国带来的影响的能力;考查考生探究中国能够取得抗战胜利原因的能力;考查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人文素养。

【命题预测】

彭德怀曾含泪写下《左权同志碑志》:“……迨乎七七事变,倭寇侵凌。我军奋起抗敌,作战几遍中原。同志膺我军副参谋长之重责,五年一日,建树实多。不幸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十五日,清漳河战役,率偏师与十倍之倭贼斗,遽以英勇殉国闻。得年仅三十有六。壮志未成,遗恨太行……”不能从中提取的有效信息是( )

A. 左权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

B. 八路军坚持敌后抗战

C. 日军疯狂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D. 国共两党对左权牺牲同哀

答案:D

解析:可从《左权同志碑志》与“遽以英勇殉国闻”中体现A项;可从“作战几遍中原”、“清漳河战役”中体现B项;可从“不幸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十五日,清漳河战役,率偏师与十倍之倭贼斗”中体现C项;“彭德怀曾含泪写下《左权同志碑志》”说明共产党对左权牺牲哀悼,不能说明国共两党对左权牺牲同哀。因此,A、B、C三项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热点三:2014年北京APEC峰会召开

【考向分析】

考查考生对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的理解认识能力,具体一方面可以考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的背景、发展过程、组织特点、产生影响等识记、理解、评价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考查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联系与差异。

【命题预测】

某同学把区域性合作组织几种模式的特点作了如下归纳。下列正确的是( )

A.模式1——北美自由贸易区

B.模式2——上海合作组织

C.模式3——亚太经合组织

D.模式4 ——欧洲联盟

答案:C

解析:据模式1中的“司法统一”可知该组织模式重经济的同时,还重政治,即经济和政治一体化,应为欧盟,故A项错误;上海合作组织是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更侧重于政治方面,故B项错误;据“共同兴趣、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有法律义务”及所学知识可知,该组织为亚太经合组织,即其运作是通过非约束性的承诺与成员的自愿,强调开放对话及平等尊重各成员意见,采取自主自愿、协商一致的合作原则,所作决定必须经各成员一致同意认可,故C项正确;“结伴而不结盟、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应该属于上海合作组织而非欧盟的特点,故D项错误。

热点四:2014年甲午战争120周年 、2015年二战胜利70周年、 中日领土争端

【考向分析】

命题设计考查学生对中日甲午战争发生的背景、过程、结果、对双方的影响及世界格局影响等方面基本史实的识记理解评价能力,问题可以考查学生对日本发动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史实的比较和认识能力。命题设计还可以考查学生对近现代史上中日关系变化发展历程的理解能力,考查学生如何评价现实中日之间领土争端问题的能力。

【命题预测】

直到现在,日本国内部分历史学者仍然这样审视甲午中日战争,其一般看法是“虽说战争的事实是日中两国之间引起的战争,然而寻其真因却是文明开化谋求进步与妨碍进步之战,决非两国间的战争”即“文明和野蛮之战”,“吾人的目的是为惊醒支那,朝鲜战争乃义战”。此种观点的本质是( )

A.战争是有助于中国开化

B.认为此役非为国家利益乃为文明冲突

C.认定为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冲突

D.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视角主观化

答案:D

解析:战争是有助于中国开化,不是观点的本质看法,故A项错误;文明冲突掩盖了侵略的罪行,故B、C项错误;日本为了掩盖侵略中国的罪行,主观地用文明冲突来解释,故D项正确。

热点五:乌克兰内战、美俄关系

【考向分析】

考查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考查二战后美国针对苏联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措施、产生影响;考查考生理解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基本史实以及美苏两级格局受到冲击出现多极化趋势的史实;考查考生分析认识当前一超多强的国际政治格局的能力。

【命题预测】

朝鲜内战爆发后,杜鲁门曾在一份文件中说:“唯有通过行动显示美国的坚定意志,才能威慑苏联不在世界其他地区采取新的行动。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去保护我们帮助建立的国家……位于亚洲、欧洲和中东的与苏联相邻国家的人民对我们的信心将受到极大打击。”由此看出,美国的战略意图是( )

A.扶植盟国,实行“热战”

B.扩张势力,巩固同盟

C.与苏对峙,实施冷战

D.遏制苏联,称霸全球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美国认为如果“不采取行动去保护我们帮助建立的国家”就会危及美国的全球战略。故D项符合题意。

热点六:2014年中美关系建交35周年

【考向分析】

考查考生对近现代史上中美关系发展的识记、理解、评价能力,尤其可以考查考生对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取得重大突破对中美及地区世界格局产生的重大影响的分析理解能力;考查考生对美国对台湾问题态度变化原因的分析能力。

【命题预测】

1971年,一份美国文件记载:“在很机密的基础上,我想请你让你的助理人员起草一份研究材料,对我们在联合国接纳中国问题上将采取什么方针提出建议。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我们确实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逐步造成一种形势,使我们既能保持对台湾的义务,而又不致遭到接纳赤色中国的人的抨击。”材料表明( )

A.美国企图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

B.美国企图继续阻止中国加入联合国

C.美国认识到第三世界国家已经控制了联合国

D.美国继续准备武装干涉中国并继续控制台湾

答案:A

解析:从“1971年”可以判断,这是美国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召开前对是否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商讨资料。从材料中“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可知,美国政府已知道很难把中国拒于联合国大门之外,因而提出既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进入联合国,又保留台湾在联合国代表权的议案。故答案选A。

热点七:当前中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考向分析】

考查考生对中苏关系发展变化的识记、理解、评价能力,尤其可以考查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结盟对中国产生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中苏关系不结盟变化的原因、苏联解体后中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结成的原因;考查探究当前中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加强的原因。

【命题预测】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所所长冯玉军说:“有人将中俄关系解读为应对美国霸权的类似同盟的关系,这是不对的。……中俄关系发展的动力在于它本身,在于它在政治、经济、安全、社会、人文等方面各自的需求。如果把它的价值单纯地归结为针对某个第三方,它的重心就偏了,会滑向不正确的轨道。”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根本上取决于国家内在的利益要求 ②新中国初期中苏关系的发展为作者观点提供有力证据 ③中俄之间的合作存在着反对美国霸权的意图 ④中俄关系的发展顺应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新时期中俄关系是不结盟的,它是结伴不结盟的新型大国关系,不针对某个第三方,故中俄之间的合作不存在着反对美国霸权的意图。因此答案为D。

热点八:2015年中共七大召开70周年、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

【考向分析】

考查考生对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基本史实的识记、理解、比较、分析、评价能力,考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影响与中共七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等会议在中国历史发展上的地位和影响,凸显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在现代化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命题预测】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了“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表明( )

A.经济发展速度必须与科技发展能力相一致

B.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成熟

答案:D

解析:“大跃进”运动超出了当时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可排除A;选项B在材料中无法体现,也可排除;C项“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说法错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同时期的继承、发展,不存在变化一说。材料反映的变化表明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乃至成熟,故答案为D。

热点九:2015年华约成立50周年

【考向分析】

考查二战后两级格局形成的原因、过程、影响,考查华约解体的原因以及给世界格局带来的影响。

【命题预测】

“和平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维护世界和平秩序应运而生的。20世纪60年代末的北欧学者区分了“积极的和平”与“消极的和平”。 “消极的和平”,意指战争及战争因素的消除;“积极的和平”,则意指在更为深刻的社会文化基础上,结构性暴力的消除。这里的“消极的和平”是指( )

A. 美苏核军备竞赛 B. 越南战争 C.冷战 D. 不结盟运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冷战的影响。从时间上看,A、B、C、D项都发生在二战后,无法排除;从“消极和平”的含义来看,A项是战争爆发的因素,B项是属于战争,D项是冷战时期反对霸权主义、殖民主义的发展中国家走向联合的开端并成为一股重要的国际力量,都不符合题意。而冷战是指除武力外的一切形式的对抗,符合题意,故 C项正确。

热点十:201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

【考向分析】

考查考生对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制度确立、发展完善的识记、理解、评价能力,考查考生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的目的、制度特点、发展过程、产生影响方面的探究能力,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特别行政区 、经济特区的区别,考查考生比较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美国联邦制异同的能力。

【命题预测】

周恩来1958年在青岛民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中国适宜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而不适宜于建立也无法建立民族共和国。历史发展没有给我们造成这样的条件,我们就不能采取这样的办法。”这一论述( )

A.指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缺乏历史基础

B.要求给予民族区域自治地区自主自治

C.旨在说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合理性

D.表明建立民族共和国的时机尚不成熟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建国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解能力。从周恩来的谈话中可以看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行的。

热点十一:2014年香港“一国两制”基本法颁布20周年 、 澳门回归15周年

【考向分析】

考查祖国统一方针即“一国两制”提出的背景、形成过程、实施结果,考查实施“一国两制”方针在解决祖国统一大业上的意义,从香港、澳门回归后繁荣发展角度考查考生论证“一国两制”方针实施的科学性。

【命题预测】略

热点十二:2015年同盟会成立110周年 、孙中山逝世90周年

【考向分析】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三民主义,考查考生比较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能力,考查考生运用多元史观认识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能力。

【命题预测】

孙中山说:“伦敦脱险后,则暂留欧洲……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以下言论能够体现孙中山“一劳永逸之计”思想主旨的是( )

A. “敢有垄断以制国民之生命者,与众弃之”

B. “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

C. “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D. “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暂留欧洲”、“国家富强……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表明孙中山在暂留欧洲期间,看到欧洲国家因私有制导致贫富悬殊、劳资对立、工人运动、社会主义革命运动不断。鉴于此,孙中山要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一劳永逸,故提出民生主义。B、C、D三项涉及民族主义、民权主义,与题目要求不符。

热点十三:2015年新文化运动发生100周年

【考向分析】

考查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原因、过程、影响,考查考生对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地位的认识能力,考查新文化运动精神对现实的指导意义,考查新文化运动与西方启蒙运动的异同。

【命题预测】

梅光迪说:“吾国近年以来,崇拜欧化,智识精神上,已惟欧西之马首是瞻,甘处于被征服地位。欧化之威权魔力,深印入国人脑中,故凡为‘西洋货’,不问其良否,即可‘畅销’。然欧化之真髓,以有文字与国情民性之隔膜,实无能知者,于是作伪者乃易售其术矣。国人……对于本国一切,顿生轻忽厌恶之心,故诋毁吾国固有一切,乃时髦举动,为戈名邀利之捷径。”以下事件与上述说法相符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D

解析:题干信息大意是:近年来中国逐渐西化,理智和精神上都为西方国家马首是瞻,甘愿处于被征服地位。西方文化的魔力已经深深印入国人的大脑中……。由以上分析可知,对中国文化和事物全盘否定的是新文化运动。

热点十四:201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60周年

【考向分析】

考查考生对中国现代史上中国与亚非关系三个发展阶段的理解能力,考查20世纪70年代中国与亚非关系发展的方针以及亚非发展中国家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考查当今中国与亚非关系现状。

【命题预测】

1960年1月28日,中缅两国总理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政府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之间的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中缅边界条约是新中国与亚洲邻国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为今后解决类似问题树立了良好范例。这表明( )

A.中国开始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B.中国开始重视发展与周边邻国的关系

C.中国与邻为善,首次打开了与亚洲国家友好交往的大门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答案:D

解析:材料强调中缅两国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及边界问题协定的签订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此前我国政府已经开始重视发展与周边邻国的关系,选项A、B、C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选D。

热点十五:201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20周年

【考向分析】

考查考生对经济全球化发展阶段以及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原因、表现、影响的识记与理解能力,考查考生对经济全球化历史现象的评价能力,考查考生对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背景、意义的理解能力,考查考生对世界贸易组织与关贸总协定比较分析能力,考查考生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影响的认识能力。

【命题预测】

2014年3月26日,世界贸易组织公布了美国、欧盟、日本起诉中国稀土、钨、钼相关产品出口管理措施案的专家组报告,裁定中方涉案产品的出口管理措施违规。这主要说明( )

A.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已经实现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弊大于利

C.发达国家是世贸组织的最大受益者

D.世贸组织具有仲裁国际贸易纠纷的职责

答案:D

上一篇:描写小河污染的句子下一篇:商业计划书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