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监察体制改革

2024-08-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两会监察体制改革(精选8篇)

两会监察体制改革 篇1

今年的两会比往年召开的迟一些,因为我们遇上了百年不遇的天灾——新冠肺炎。两会上,无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代表团的讲话,还是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是最高法、最高检做的报告,无不紧盯着反腐败。两会前的民意调查显示,反腐败依然位居群众关注度第一位。

看到这些,作为纪检人,更自豪,说明我们的工作有成绩。群众为什么这么关注,还是由于我们工作的扎实推进而让更多的群众有了监督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的压力,群众的关注,说明我们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去做,还有好多干部有腐败的苗头,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的目标还远没有实现。

今天我结合自己历史学专业和从事的纪检监察工作,就学习贯彻两会精神,从反腐败角度来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腐败问题,是最容易颠覆政权的问题,不抓不管腐败必然祸国殃民。历史上,无论是夏商周,还是唐宋元明清,朝代从繁盛走向覆灭,都是腐败惹的祸,要么是国王皇帝不理朝政,要么是大臣相互倾轧排挤,小人奸臣当道而祸国殃民。为什么小米加步枪的叫花子队伍能打败飞机大炮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队?蒋介石当年曾狠狠地说过:我们不是被共产党打败的,而是被自己打倒的!共产党能战胜国民党,靠的是什么?人民!为什么群众愿意跟着共产党干革命,而不为国民党效劳?因为国民党的贪污腐败,因为国民党的人人不平等和极端压榨,逼得老百姓没有生路。所以,惩治腐败这一手绝不能松、不能退。

决不能姑息纵容腐败

我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往往是在开国之初注重选贤任能,国王皇帝也是率先带头勤俭节约,整肃腐败很严格。在此环境下,不过几年而开始政权巩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安居乐业日子的长久,渐渐地开始贪婪享受,开始不尽心尽力工作,最终积重难返。在吏治腐败、奢靡享乐中堕入“历史周期率”,导致政权垮台、更迭。纵容腐败背后往往是私念主导,而无公心做主。以公心为主,会考虑腐败对国家的长久影响、对人民利益的侵害;以私心为主,则只想着自己欲望的满足,不会在乎腐败的社会危害和历史危害。

前些年曾有错误观点认为,腐败是经济发展的“润滑剂”,“适度”腐败可以促进一些人干事。我真不知,这是谁的观点?很滑稽,因为所谓的“适度”腐败,牺牲的恰恰是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国家的前途命运。如果对腐败开了“适度”的口子,结果必然会使口子越开越大,最终无法收拾。从人性来看,谁人乐意过清贫的苦日子?谁人不喜欢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然而,资源是有限的,你吃得多拿得多,那么就得有人少占些。再者,社会财富的积累,得依靠人去创造,你嫌繁重、他嫌累,谁都只想吃不劳作,谁人能接受?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成就。正是得益于我们党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坚决态度正风肃纪反腐,一大批腐败分子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反腐败斗争进入了新阶段、取得了压倒性胜利。

不管不顾腐败必然导致政治灾难

刚才我举的例子是我国的。其实,腐败,是政治发展的癌症,是世界各国人民都十分痛恨的现象。在任何一个国家,执政者如果没有坚定的反腐败决心,不管不顾腐败,最终难免会引发亡国的危险。

环顾世界历史,由腐败导致政权垮台的案例不胜枚举,即便到了当今时代,腐败仍然是很多政治悲剧形成的重要原因。捷克前总统克劳斯由于特赦腐败官员并终止多起腐败诉讼案调查而被迫下台,最终导致了政权动荡。洪都拉斯由于腐败泛滥得不到有效治理,国家局势多年无法平稳。印度由于腐败高发,严重制约了国家治理,引发了不可忽视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阿根廷由于反腐败不力曾导致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极大影响了政治稳定。斯里兰卡、秘鲁、南非、西班牙、贝宁、哥斯达黎加、加纳、尼日利亚等国家都曾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据有关统计,2013年至2018年的五年时间里,腐败问题引起了世界上10%的国家政权更迭,其中有20余个国家的领导人因被指控腐败而下台。

任由腐败肆虐,必然会导致无法挽回的政治灾难。纵观全球各国,尽管大多建立了专门的反腐败机构,然而由于执政者反腐败的决心各不相同,其反腐败成效也呈现出很大差异。马来西亚前总理纳吉布的腐败案件震惊世界,超6亿美元的涉案金额刷新了该国腐败案件的纪录,这与该国多年来反腐败不力具有紧密关系。巴西的腐败根深蒂固,曾因调查腐败案件而引发拉美政坛“地震”,这与反腐败效率过低不无关系。美国的政治腐败披上了合法外衣,政治献金、旋转门等腐败丑闻频发,导致民众对政党的信任度近几十年来持续下降,这与美国政党对政治腐败的容忍密切相关。深入观察这些国家的腐败现象不难发现,“西式民主”制度并未治愈腐败,由于缺乏反腐败的决心,一些西方国家的腐败问题甚至愈演愈烈。

执政者对反腐败坚定的政治决心,是取得反腐败胜利的首要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庄严宣示坚决惩治腐败的政治决心,并以坚如磐石的政治定力将政治决心转化为持续、有力、有效的政治行动,推动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压倒性胜利。中国经验表明,腐败治理与执政者反腐败的坚定决心、反腐败的科学制度更加密切相关。

党的性质决定我们与腐败水火不容

腐败是党的大敌,也是人民的大敌。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1926年8月4日,中共中央扩大会议发出的党内第一份反腐文件,就明确要求对腐化分子混入党内的现象必须高度警惕,并旗帜鲜明地指出:“应该很坚决的洗清这些不良分子,和这些不良倾向奋斗,才能坚固我们的营垒,才能树立党在群众中的威望”!

建党近百年来,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历史进程中,我们党牢牢坚持这一鲜明政治立场。1932年5月,在中央苏区,因贪污公款、谋财害命等严重罪行,瑞金县叶坪村苏维埃政府主席谢步升被判处死刑。这也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打响的惩治腐败“第一枪”。针对查处此案时面对的某些阻力,毛泽东明确指出:“这样的人必须调查处理。腐败不清除,苏维埃旗帜就打不下去,共产党就会失去威望和民心!与贪污腐化作斗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天职,谁也阻挡不了!”为切实履行好这一“天职”,我们党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不断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为保障党和人民事业的不断胜利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黄克功案、刘青山张子善案,到陈希同、陈克杰,再到现在的***、***、郭伯雄等案,无不适放出强烈的信号:共产党人与腐败是水火不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成功地把反腐败斗争推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决反对腐败,防止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腐化变质,是我们必须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我们必须下最大气力解决好消极腐败问题,确保党始终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的顽强意志品质和历史担当精神,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一以贯之、持续发力,成功夺取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胜利,向人民和历史交上了一份成绩优异的答卷,为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行稳致远提供了坚强保障。

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反腐工作举世瞩目,反腐成效有目共睹。从2013年“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到2015年“腐败和反腐败呈胶着状态”,2016年“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2017年“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2018年国家监察委员会设立和“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再到2019年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保障执行、促进发展,我们的党和国家坚持反腐败的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地“打虎”、“拍蝇”、“猎狐”,用了7年多时间打造了推进公权力运行法治化、消除权力监督真空、压缩权力行使任性空间的“反腐疫苗”,在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同时还呈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特点!

我们看一组数据:

2016年,处分省部级干部76人,厅局级干部2700余人,县处级干部1.8万人,乡科级干部6.1万人,一般干部7.6万人,农村、企业等其他人员25.6万人。

2017年,处分省部级及以上干部58人,厅局级干部3300余人,县处级干部2.1万人,乡科级干部7.8万人,一般干部9.7万人,农村、企业等其他人员32.7万人。

2018年,处分省部级及以上干部51人,厅局级干部3500余人,县处级干部2.6万人,乡科级干部9.1万人,一般干部11.1万人,农村、企业等其他人员39万人。

2019年,处分省部级干部41人,厅局级干部0.4万人,县处级干部2.4万人,乡科级干部8.5万人,一般干部9.8万人,农村、企业等其他人员37.7万人。

这些数据都反映出,党和国家在坚决“打虎”的同时,在自上而下更大范围、更强力度地“拍蝇”,特别是针对与基层群众利益直接密切相关的领导干部,确保全覆盖。

两会监察体制改革 篇2

长期以来, 会议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变了味, “文山会海”在不少地方和部门名副其实, 会议越开越多、越开越长、越开越空, 已成为党内和社会生活中的一种顽疾。为开会而开会、为跟风而开会、为推责而开会、为吃喝而开会……极大地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中共中央政治局2012年12月4日召开会议, 一致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包括: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会议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

今年3月, 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隆重开幕, 北京的大街上, 不见悬挂的祝贺横幅彩旗;会场入口不见红毯拱门;主席台上不见花团锦簇, 搭载代表、政协委员的大巴没有封路实施交通管制。政协委员的驻地, 餐厅里只是简单的自助餐, 每道菜都是家常菜, 发给委员们的会议材料袋也十分简单。与以往相比显得格外低调, 各个细节都体现着简朴和务实, 一个个细微变化, 不难感受到两会不断改进会风的成果, 以及厉行节约、开放透明的努力。

一、主线“实”贯穿两会主体

今年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凝练且高效, 给代表、委员们最大的感受是实在。讲成绩不夸张, 说困难不回避, 订目标不好高。报告主题脉络突出、目标思路清晰、篇幅段落缩减、行文措辞简洁, 体现新的文风。多个界别委员在分组讨论时认为, 今年的两会报告最大的特点是“实”, 表述实事求是, 不做自我修饰和夸张;对问题的分析不遮掩、不回避, 直面困难, 难能可贵。在目标的制定上, 既体现出一定的超前思想, 又不好高骛远, 给人以信心的同时, 又催人奋进。

世界发展是中国的机遇, 中国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实现“中国梦”, 前路鲜花簇拥, 也荆棘遍布。发展的新动力何在?深层难题如何破解?中国推进改革又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代表、委员们的讨论发言, 实实在在、详略得当、重点凸显。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 第一次小组讨论便单刀直入, 开诚布公, 直击存在问题的破解之道。2013年, 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突破两亿大关, 老龄化百分比达14.8%, 蔚为壮观的数字, 牵动着一系列事关国计民生的话题———“未富先老”“未备先老”, 老龄人员如何安度晚年?进入老龄化社会, 人们将面对什么, 又该做些什么……代表委员们讨论着, 思考着。政协委员胡晓义表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在就应对老龄化的各种问题进行研究, 他说:“只要在中国的土地上参保了, 不论我多大年龄, 走到哪里, 这个记录一直跟着, 能够一生得到保障。”

不少委员针对报告内容, 就自己关心关注的问题, 简明扼要发表自己的观点、建议和意见。以往有的代表、委员来开会, 图的是亮个相、多拉点关系, 没有实质内容, 如此这般, 对不起代表、委员这个称号, 更对不起寄予他们很大希望的组织和群众。高效务实的文风会风, 让与会人员都感受到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坚定决心和有力举措, 传递了一种坚强的执行力。

二、会风“变”折射政风转变

自古官场多积弊, 关键是如何去化解, 敢不敢去革除。新一届中央领导要求改变会风, 细节的改变是为了官场风气的改变、办事能力的改变, 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能够真正把老百姓装在心里, 不粉饰太平, 能够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去。

会风清明与吏治清明有很大关系。会议人员构成失衡显失公允, 造成阿谀奉承的会风、照本宣科的会风, 把会议开成吹捧与自我吹捧相结合, 开成假话空话大话连篇累牍, 更有甚者把开会开成了“一言堂”, 这些都不是开会的正常形态。开会, 就应当说真话、反映真实问题、讨论解决方法, 做到发言人心里有底, 领导心里有底, 群众心里更有底。时下, 会风的转变和创新, 折射政风转变, 就是顺应民意, 想民所想, 忧民所忧。不端架子、不摆排场、不显阔绰, 清新的会风, 内容和形式都让人顿感亲近, 进一步缩短了政府与老百姓的心理距离。

今年两会名单, 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委员代表结构进一步优化, 构成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数据显示, 在2987名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 来自一线的工人、农民代表401名, 比上届提高了5个多百分点, 其中农民工代表数量大幅增加, 代表结构明显优化, 基层代表比例的上升, 体现出国家对基层事务的重视。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说:“各级中共党委的领导要有雅量, 要容得下不同意见, 要听得进批评的声音。”当前, 越是在社会层次日益复杂的时候, 越需要更多地倾听来自基层一线民众的心声, 这就需要参与国家的议政过程, 有更多的代表从基层一线实际出发, 向高层传递更多真实的声音, 让百姓真切地感受到了正能量的时代新风。

三、改革“强”推进职能转变

“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空谈就是夸夸其谈, 发现不了问题, 找不到办法, 只能搞形式主义, 走过场, 空谈的结果就是不实干, 实干的前提就是不空谈。要求真, 求真就要说真话, 说人话, 说有用的话。如何避免空谈, 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会风、文风, 将会议上和文件中的那些空话去掉, 开短会、讲短话、讲实话, 这样才会让民众看到实干的精神。

今年两会一个明显的特征, 就是对重大、敏感、突发事件话题不回避。两会讨论触及政治、经济、民生、文化等方方面面, 其中不乏批评、“带刺”的言论, 这些都是民主进步的具体表现。如3月6日下午, 8个民主党派中央及全国工商联主席亮相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首场记者会。谈及民主监督应该如何完善发展, 陈昌智说:民主党派要有胆量, 要敢于讲真话, 不要怕得罪人。又如3月12日的记者会上, 记者对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提问尖锐, 颇具针对性。类似的情景在这次两会的新闻发布会、代表团开放日很普遍, 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有记者发问统计局, 为何不公布基尼系数, 有记者追问教育部长, 考研泄题是否存腐败, 有记者斥责相关部门, 提案四次为何无人答复……这些交锋, 被质疑、被追问的部门或高管都积极应对, 并没有阻止或回避尖锐提问, 而是逐一说明, 认真解答, 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

两会是一个很好的观察窗口, 会风本身是政风的一部分, 形式主义的会风, 必然是形式主义的政风使然。会风的改革, 从本质上讲是改革政风的第一步, 通过会风的改革可以倒逼政风的改革。各级官员如要把会开好, 必须在平时的政务工作中, 熟悉情况、勤于思考, 深入体察民情。追求求真务实的作风, 才能推进政风的整体改革。

两会 紧缩与改革 篇3

英国《金融时报》文章总结,本次“两会”与过去相比,提及较多的经济领域的词汇是 “减税”和“利率”。尽管改革仍然有待推进,问题依然严峻,但本届政府为进一步推进改革留下了大量资源,包括健康的财政状况、巨额外汇储备以及运转良好的国有经济体系。与深陷债务危机的欧洲国家相比,中国的状况事实上要好很多。朝前看,中国改革将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使更多企业和人群受益,所以改革的共识更强,阻力应该更小。政府和民众也应该运用这样的良好条件,进一步推动整个经济的转型和“再平衡”。

《金融时报》另有文章报道,2012年中国“两会”有很多亮点,但最值得关注的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2012年GDP增长目标调为7.5%,明显低于社会各界的预期水平,这是经济增速预期增长目标8年来首次低于8%,引发社会各界热议。

美国《商务周刊》报道,中国一直以来以8%作为GDP增长的基准线,今年两会突然降低为7.5%。首要原因是欧洲经济危机的影响。欧债危机导致中国对欧洲出口大幅下降,另外,中国进入增长放缓的阶段。维持多年的高增长是时候放慢一些了。8%几乎成了口头禅,但是现在这个数字没必要这么强调。最后,经济快速增长与计划生育让中国的的人口结构发生的巨大变革。“其实中国并不需要过去那么多的就业机会”。在有些地方还出现了“用工荒”。

经济增长放缓和提高工资水平是中国经济的两个新元素。香港Barclays Capital的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现在需要学习的是应对通货膨胀,与未来预期约5%的通胀率相比,在过去10年的2%的通胀是小儿科。中国并不需要在创造就业机会方面担心。“中国正从奇迹般的增长过度到一个比较正常的增长阶段。”

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把换届当成重点,对汪洋的活泼幽默表示赞许。报道,随着今年晚些时候中国领导层换届的日益临近,目前正在召开的“两会”具有了一层额外的重要意义,这次聚会给那些有望进入下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人提供了证明其有资格担当此任的绝佳机会。文章称,汪洋的形象与邓小平时代以来一直主导中国高层政坛的那些严肃、古板的政治家们形成了鲜明对比。汪洋在“两会”新闻发布会上与记者们开玩笑,引发了会场内的一片笑声。当被外国记者问到他计划如何让外界相信自己有资格出任政治局常委时,汪洋回答说,谈论领导层问题似乎不太合适,让我们等到一个更合适的时间再谈。

英国《经济学人》发表《满足人民》的文章重点报道中国的贫富差距问题。文章称,2012年中国政府的数据中,基尼系数再次被忽略。基尼系数正式发布的最后一次是在2000年,系数为0.412。当时美国的系数0.408,但印度的0.32。一些中国学者认为,中国的现在是高于0.5。世界银行的报告说,中国是现在亚洲最不平等的国家。

两会监察体制改革 篇4

《两会关于收入分配改革,2018年全国两会关于收入分配改革提案政策解读》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两会关于收入分配改革,2016年全国两会关于收入分配改革提案政策解读 收入分配改革将深入 民众腰包将更鼓

收入是民生之源。近日,一项约350万人次参与的两会网络调查显示,“收入分配改革”成为网民最关注话题的第一位。

自2013年《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出台以来,收入分

配改革呈现各个击破的态势,央企高管今年开始限薪,个人简历养老金也正式并轨,这些改革措施更多着眼于“控高”,谋求缩小收入差距。

在“控高”取得阶段性进展后,今年两会对收入分配改革的布局,预料将偏重于“扩中”、“提低”上发力。

观察可见,收入分配改革在地方层面正加速推进。近期,四川、广东等地出台了“地方版”收入分配改革实施意见,均提出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建立最低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据最新统计,2016年来,已有北京、天津、湖南、海南、西藏、广东等多个地区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

随着收入分配改革的全方位深入,中低收入者的腰包将会变得更鼓,热门思想汇报收入分配差距也将加速缩小,“橄榄型”的收入分配格局可期。(记者 李金磊)

两会监察体制改革 篇5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两会关于出租车改革提案,2018年全国两会关于出租车改革政策热点解读》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http://]。

两会关于出租车改革提案,2016年全国两会关于出租车改革政策热点解读

一边是不少百姓在寒风中因“打车难”苦苦守候,另一边却是出租车行业改革依旧步履蹒跚。今年“两会时间”开启之际,一些代表委员热议出租车经营放权、斩断牌照垄断背后的“利益链”,他们为了让公众能够享受更为方便快捷的出

行、增加人民在改革中的“获得感”而献策建言。对症下药,要先理清病症源头。代表委员和专家学者的调研表明,出租车专营导致的“牌照垄断”,容易衍生出租车行业的“封闭利益链”;特许经营许可下的牌照总量控制,导致出租车数量与激增的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出租车运营牌照的稀缺,也使其成为一种“无形资产”。在这种经营模式下,乘客和出租车司机成为链条上弱势的一环。打破利益固化“坚冰”、打破出租车牌照垄断式管理,才能让改革突破利益的藩篱。应当看到,随着近年来专车服务的兴起,出租车行业依靠“特许经营”“牌照垄断”牟取高额利益的体制正在受到冲击。TOP100范文排行专车服务对于满足运输市场高品质、多样化、差异性需求产生了积极影响。但能否在改革中继续放权,让专车在正规、完善的管理轨道上更为顺畅地行驶,关乎出租车改革下一步走向。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正如一些代表委员的建议,在放宽专车准入的同时,还应探索借助市场化方式,进一步放开经营资格、打破僵局,为更多传统意义上的“黑车”成为“正规军”开通管理渠道、准入渠道。同时,辅以从业资格的细化要求以及标准认定,实现市场“无形之手”和管理“有形之手”相得益彰,这样不仅能更好满足公众的出行需求,也倒逼出租车行业服务质量和水平稳步提升。百姓利益,应是深化改革的出发点;打破垄断,应为出租车改革的突破口。克服利益掣肘,找准改革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并适时以法律法规形式进行相关授权,出租车行业的改革才能驶入“道”。今年的“两会时间”为出租车行业改革深化提供了新契机,我们期待相关部门能够真正重视代表委员的真知灼见,拿出“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充分展示改革的“含金量”,增加人民的“获得感”。

2015两会出租车改革制度分析——据了解,目前北京登记在册的出租车大致是7万多辆,分别隶属于新月、首汽、银建等少数几家出租车运营公司,每名司机每月需向公司上交5000~8000元的“份子钱”。

资料显示,所谓的出租车“份子钱”即出租车司机交给出租车管理公司的费用,其中涵盖运营管理费、税费等。

经过估算记者发现,北京出租车公司仅“份子钱”每年的收入就达到了336亿元。而这些出租车公司每年的运营成本,记者在当时从多名出租车司机口中得知,除了一些工作人员的工资支出和公司日常运营费用之外,大部分“份子钱”进入了“老板的腰包”。也就是说,取消出租车准入审核相当于砍断了背后受益群体最大的利益来源。而这也是出租车改革最大的障碍。

对于份子钱引发的出租车司机疲劳驾驶、服务质量差、打车难等现象,李书福曾多次强调,目前我国的出租车

市场,由政府和经营老板把持,由此而产生的管理部门、地方保护和运营老板的既得利益,已形成一种利益固化形态和一种被默认的社会文化环境,严重侵害了消费者、广大出租车司机的利益。

如何破除类似出租车这样的垄断行业,已然成为我国未来“二次变革”中最大的改革对象。而在过往的文件中记者也看到,从2002年~2013年,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几乎每年成为重要内容写进了中央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来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

但时至今日,垄断行业改革进程仍十分缓慢,中国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戚聿东对此评价:“垄断行业改革依然给人火车进站的感觉。热门思想汇报吼声大,行动缓。”

犹记得2014年两会时,李书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外呼吁:“我们的改革正是需要去触碰这些‘深水区’的东西,让市场在未来真正的其支配作用。我想

两会监察体制改革 篇6

《两会关于收入分配提案,2018年全国两会提案关于收入分配改革》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收藏。

两会关于收入分配提案,2016年全国两会提案关于收入分配改革

收入是民生之源。近日,一项约350万人次参与的两会网络调查显示,“收入分配改革”成为网民最关注话题的第一位。

自2013年《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出台以来,收入分配改革呈现各个击破的态势,央企高管今年开始限薪,养老金也正式并轨,这些改革措施更多着眼于“控高”,谋求缩

小收入差距。

在“控高”取得阶段性进展后,今年两会对收入分配改革的布局,预料将偏重于“扩中”、“提低”上发力。

观察可见,收入分配改革在地方层面正加速推进。近期,四川、广东等地出台了“地方版”收入分配改革实施意见,均提出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建立最低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据最新统计,2015年来,已有北京、天津、湖南、海南、西藏、广东等多个地区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

随着收入分配改革的全方位深入,中低收入者的腰包将会变得更鼓,收入分配差距也将加速缩小,“橄榄型”的收入分配格局可期。

相关阅读:

社保减负是收入分配改革的有效路径

在2月27日举行的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首届峰会上,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

长姚余栋表示,目前我国的社保费率超过了40%,明显高出发达国家,建议迅速降低五险一金费率,主要是养老保险,在十年之内要下降一半,单位缴费从现在的20%降到10%。(2月29日《经济参考报》)

降低社保负担则等于直接增加居民收入,对收入分配的调整作用明显;这个问题各界呼吁已久,民众期盼已久,那么,民有所呼,政府应有所应。

降低社保负担,提高社保待遇,是一种类似“全民分红”的普惠式受益机制,能有效避免收入倍增过程再次出现“马太效应”。每次说到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大多数人所以“不买账”,主要因为“提高”的总是“平均收入”;而目前这种“平均增长”,平均线以下为大多数,是不争的事实,否则,基尼系数也不会愈发不好看。

近日北大发布的《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5》披露,中国目前的收入和财产不平等状况依然较为突出。这再次提醒

两会监察体制改革 篇7

一、新老交接

(一) 新一届国家领导人

两会期间,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国家军委主席;根据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提名, 会议决定李克强任国务院总理;张德江当选为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俞正声当选为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主席。

(二) 新一届国家领导人语录

1.习近平:人民共享人生出彩机会

“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 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 有机会, 有奋斗, 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3月1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在全国人大举行闭幕会上的讲话中详细阐述了实现“中国梦”所要凝聚的力量和途径。

中国梦是2012年11月29日,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 习近平发表的重要讲话之一, “我以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 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 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国梦代表了新一届国民政府对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和信心。

2.李克强:既然当官就要断掉发财梦

“自古有所谓‘为官发财, 应当两道’, 既然担任了公职, 为公众服务, 就要断掉发财的念想, 我们愿意接受全社会、接受媒体的监督。”——3月17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闭幕会,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回答记者有关反腐败的提问时强调, 为政清廉应该先从自己做起, 己正, 才能正人, 这是古训, 也是真理。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政府就要过紧日子。

克强指数是英国著名政经杂志《经济学人》推出的一项经济指标, 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名字命名, 用于评估中国GDP增长量。该指数由耗电量、铁路运货量和银行贷款发放量这三种经济指标组成。

美丽中国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的概念。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 “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 “改善环境质量, 维护人民健康, 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与此同时, PM2.5监测指标也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3.张德江:法制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而改变

“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 我们党、国家和人民得出一条重要结论, 就是为了保障人民民主, 必须加强法制,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3月17日, 全国人大举行闭幕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发表讲话。

二、大部制机构改革

大部制, 即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 将那些职能相近的部门、业务范围趋同的事项相对集中, 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 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 从而提高行政效率, 降低行政成本。

3月10日披露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表明, 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即将启动, 国务院组成部门将减少至25个。

改革的重点是, 紧紧围绕转变职能和理顺职责关系, 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 改革后, 除国务院办公厅外, 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5个。按照方案, 新组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不再保留铁道部、卫生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铁路局, 重新组建国家海洋局、国家能源局。

这次改革, 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 其中组成部门减少2个, 副部级机构增减相抵数量不变。

三、部委人事变动, 财经部门备受关注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6日举行第六次全体会议。根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名, 会议经过投票表决, 决定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审计长、秘书长。

在新一届国务院多部委“掌门人”中, 除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等16人留任外, 有九人是新任。其中,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商务部部长高虎城等备受瞩目;两会后, 蒋洁敏履新国资委主任、党组副书记广受期待。

四、改革催动“民生梦”

在今年的两会上, 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快环境治理力度、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人均收入倍增、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一系列民生政策的推出或实施讨论, 将让百姓的“医疗梦”、“住房梦”、“养老梦”、“环保梦”、“财富梦”、“食安梦”这些“民生梦”, 镌刻上“中国梦”的幸福。

(一) 医疗梦:

新一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启动, 将组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王峰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把卫生和计划生育两个部门合并, 是为了充分利用两个体系的资源, 解决老百姓看病不方便、医疗机构服务不到位的问题。

(二) 住房梦:

在肯定保障房工程为圆百姓住房梦作出贡献的同时, 部分代表委员也指出, 保障房建设和管理还存在不少问题, 要让百姓真正住上“放心房、满意房”, 政府还需烧旺监管、分配、后续管理“三把火”。全国人大代表孙晓梅说:“公平分配是保障房管理的‘生命线’。保障房不是过去那种福利房, 要坚决防止不符合条件者获得保障房。”

(三) 养老梦:

全国政协委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养老金双轨制等一系列问题正在进行综合研究和顶层设计, 正在研究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的调整机制。

(四) 环保梦:

雾霾、水污染、垃圾围城……伴随经济高速发展, 一系列环境问题困扰13亿中国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 “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 “改善环境质量, 维护人民健康, 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与此同时, PM2.5监测指标也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五) 财富梦: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呼声最高的改革之一。“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对百姓收入“同步增长”曲线的规划。

(六) 食品安全梦:

两会后,“养老” 改革全面提速 篇8

养老金正常缺口,国家支持

“很多退休老工人年轻时为共和国发展流过大汗,绝不能让他们年老时再流泪。”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参加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说,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企业利润不高,提高养老金的征缴比例会对企业造成负担。他当场承诺,对于养老金的正常缺口,国家会尽力支持。

“养老保险基金增长速度超过了财政增收和经济增长的速度,还在快速增长,不应对养老金支付过度担心。”两会上,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不赞成有些专家把不够严谨的所谓养老金缺口大的数据拿出来吓唬老百姓。

2014年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合计为39592亿元,同比增长12.3%。这一速度确实超过了2014年GDP增速的7.4%和我国财政收入增长的8.6%。但同时,社保基金总支出合计为32977亿元,同比增长18.1%。胡晓义说,对养老保险基金承受能力的讨论,表现了养老的社会忧虑。他说,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架构越来越完善,保障水平越来越高,基金的承受能力逐步加强。从2000年开始,我国建立了国家战略性社会保障基金,专门用于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支出的补充、调剂,从600亿元起家,到2014年的1.2万亿元,相当于之前的20倍。截至2014年,我国养老保险金累计结余3万多亿元,而1998年才几百亿元的结余。他强调,举这些例子是想说明,“我们正在为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做准备,可能有些人不完全了解这些情况,所以才会过于担心”。

人社部社会保障所所长金维刚表示,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实现城乡居民养老更加公平,也有利于流动人员就业,加强流动人口权益保障,特别是对农民工来说有利于养老保险的转移,也有利于跨省市的劳动力流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消除城乡差别,也更可持续性发展。但从目前的物价水平和生活品质来看,这还不能保障和改善低收入或无收入的城乡老年居民基本生活,因此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也应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看齐,按照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制定缴费费率,让养老金待遇与缴费年限、数额挂钩,让养老金能发挥对城乡老年居民的基本保障作用。

医养结合大力推进

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朱晓进认为,要真正推进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首先要对我国目前面临的养老现状和人口的老龄化趋势有足够的认识。中国在2000年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和劳动人口与老龄人口的赡养比分别达到7%和10∶1,已进入老龄社会;据预测,约在2025年将分别达到14%和5∶1,进入深度老龄社会;约在2040年将分别达到21%和2∶1,进入超级老龄社会。

我国老龄化社会有以下特征:一是老年人口数量高居世界榜首。二是老年人口有高龄化、慢病化、失能化的表现。三是家庭养老功能相当薄弱,养老相关服务严重不足。

“医养结合”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其优势在于整合医疗和养老两方面的资源,提供持续性的老年人照顾服务。医养结合的模式充分利用医疗机构的优质医疗资源,实现了医疗、护理、养老、康复等一体化服务,既能满足老年慢性病治疗在大医院,康复及护理阶段在养老机构的构想,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医院住院难的现状。因此,大力推进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势在必行。

朱晓进建议,解决好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模式建设问题,政府要制定合适的标准、进行相应的建设,推动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模式走上正确发展途径。要建立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2015年将会是养老制度改革的关键之年,一些具体细则和政策将会出台,养老公平的问题终将得到解决,我们期待养老改革能为老百姓带来更多利好,让老百姓能够更好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红利。

(综合人民网、人大新闻网)

上一篇:续写凡卡下一篇:我国科研经费投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