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育方案

2024-08-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育方案(推荐16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育方案 篇1

1.让幼儿初步接触傣族舞,学会傣族舞中“孔雀指”“三道弯”的基本动作。

2.体验傣族舞优美的旋律和舞姿。

3.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4.通过教师讲解舞蹈动作学会跳。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过程:

一.舞蹈欣赏:(感受舞蹈,感受音乐)

1.欣赏教师舞蹈。

2.“你发现老师跳舞的时候像什么?”

“老师是怎么做的?”

3.请幼儿学习动作。

4.引导幼儿学习“孔雀指”和“三道弯”。

5.介绍孔雀舞的由来

小朋友你知道孔雀舞是哪个民族的吗?

“傣族人民喜爱和崇尚孔雀,不但许多人家中饲养孔雀,而且把孔雀视为善良,智慧,美丽和吉祥幸福的象征。”

6.看一下傣族人民的服装。

二.创设情景,学习舞蹈。

1.“今天,老师来做孔雀妈妈,也来跳跳孔雀舞。”(教师唱谱)小孔雀跟着妈妈散步。

2.孔雀是怎样散步的?

3.小孔雀们可爱比美了,他们的羽毛很漂亮。我们来看一下孔雀开屏的图片。

4.可以怎样理羽毛呢?

5.这一次,孔雀们要比造型,他们抬起高傲的头。

三.完整舞蹈

1.戴上头饰舞蹈。

“老师发现小朋友跳舞的时候像一只只美丽的小孔雀,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漂亮的头饰,请大家按着你标记的颜色来戴相应的头饰。”

2.请幼儿间隔站,面向圆上。

3.完整舞蹈。提醒幼儿比美时变成单圈面对面。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育方案 篇2

1 树立师幼互动的游戏观念, 是保证音乐教学游戏化的基础

在教育实践中, 很多教师常常受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方式影响, 只喜欢儿童听话守纪律, 不许儿童乱说乱动。表面上是让儿童守规矩, 实际上是不许孩子超出教师限定的范围去进行探索、发现。这样的教育显然不能培养儿童独立思考和勇于创造的精神, 相反只会让他们束手束脚, 缺乏创造力。

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游戏化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游戏观。教师要以一个游戏者的身份, 以幼儿的“合作伙伴”的身份, 站在孩子的角度, 用一颗童心去理解他们的发现和探索行为, 以积极肯定的态度来对待每个孩子的创造成果。活动中, 教师要细致地观察, 及时地发现幼儿探索过程中的需要, 通过幼儿探索中的环境、材料以及精心组织设计的提问等途径给予幼儿隐性指导。有时候, 老师的一个赞扬, 一个微笑, 甚至一句鼓励的话, 都是提高孩子创造性的良好手段。

2 挖掘生动有趣的教学素材, 是开展音乐教学游戏化的前提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在选择音乐游戏素材时, 一定要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 具有教育性、艺术性、趣味性, 能够为幼儿喜爱和接受的音乐作品。如:小班的幼儿可选择《小兔乖乖》、《好娃娃》等;中班孩子可选动画片里的歌曲《快乐蓝猫》、《小哪吒》等;大班的孩子可选简短的中国民歌《虹彩妹妹》, 婉转动听的豫剧选段《女子哪点不如男》, 脍炙人口的《军队进行曲》等优秀素材。从这些音乐作品里, 幼儿可以找到喜爱的动物或人物形象, 能被曲折的故事情节吸引。作为老师要做个有心人, 平时要注意收集优秀素材, 为幼儿储备大量的资源, 随时为他们提供。

3 整合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 是体现音乐教学游戏化的价值

中国学前教育专家陈淑琴指出:“幼儿音乐活动游戏化, 就是用游戏化的方法来组织音乐活动, 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游戏化的音乐活动应包括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 故事配乐活动, 形体优美的韵律活动, 有趣多变的造型活动及在音乐伴奏下各种创造活动等。如何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开展音乐教学游戏化活动。

3.1 营造情境化的游戏氛围, 让幼儿感受音乐

如音乐游戏《春》是经典音乐《四季协奏曲》的一个选段, 这首音乐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但教师可以通过大胆的音乐游戏情境的创设, 让孩子将音乐演绎得淋漓尽致。

3.1.1 情景再现, 感受音乐气息

在聆听音乐之前, 教师首先以PPT的形式呈现春天的景象, 为幼儿聆听、赏析音乐埋下了伏笔。

3.1.2 故事引入, 理解音乐意境

在幼儿对音乐有了初步的接触之后, 教师再以故事的形式贯穿整个音乐。通过故事与音乐的配合, 抽象、复杂的音乐就变得更加的生动。

3.1.3 游戏穿插, 诠释音乐内涵

通过故事的讲解后幼儿对音乐有了一定了解, 在此基础上教师再以幼儿喜欢的游戏形式演绎了这首音乐, 加深幼儿对音乐的理解。游戏中孩子们分别扮演农夫、小鸟、小鱼等角色, 在游戏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倾听音乐、理解音乐, 知道哪段音乐该自己表演, 还会跟着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变化自己的动作和力度, 从而使音乐具有了生命力。

3.2 提供适宜的游戏材料, 让幼儿表现音乐

“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 游戏材料的适当投入是激发幼儿音乐情感和促进游戏顺利开展的重要手段。

3.2.1 可视材料的提供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 而图谱、PPT、节奏卡等可视材料的引用可以使音乐变得看得见、摸得着。如在进行《买菜》音乐游戏活动中, 其中的歌词涉及许多菜名, 在演唱的过程中容易混淆, 从而使幼儿不能大胆地参与游戏。而恰当地引用图谱给了幼儿视觉的冲击, 彻底地解决了活动的难点, 让幼儿清楚地明白歌曲的内容及菜名的顺序, 为游戏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及幼儿对音乐的大胆表现提供了台阶。

3.2.2 操作材料的投入

音乐游戏中适宜的游戏材料运用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帮助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如在《毛毛虫和蝴蝶》这个音乐游戏中, 音乐分为三段。A段音乐是缓慢低沉, 主要表现毛毛虫伤心的一个过程。B段是具有爆发力的音乐, 表现毛毛虫变成蛹时痛苦挣扎的情景。C段是欢快的音乐, 表现毛毛虫变成蝴蝶的那种喜悦。教师通过游戏材料丝巾的一物多用, 将这三段音乐表现得活灵活现。

3.3 采用多样化的游戏形式, 让幼儿理解音乐

3.3.1 听觉游戏

听觉游戏主要是培养幼儿听觉的敏感性和对声音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等基本特征的分辨能力为目的的音乐游戏。主要包括声音配对、声音猜谜、声音辨别等声音游戏和听觉感受游戏。如:《可爱的玩具》这个音乐活动主要是通过游戏让幼儿辨别声音的强弱, 让幼儿蒙着眼睛沿着圈外找玩具, 当他接近玩具时幼儿大声唱, 当他远离玩具时幼儿轻轻唱, 幼儿通过分辨声音的强弱, 确定玩具的所在。

3.3.2 表演游戏

表演游戏是幼儿扮演音乐作品中某一角色, 通过动作、手势等情节的表演来表现音乐。如:幼儿喜欢的《小白兔和狐狸》的游戏, 主要是通过扮演活泼的小兔和狡猾的狐狸形象, 让幼儿感受两段音乐不同的艺术形象。

3.3.3 歌唱游戏

歌唱游戏习惯一边唱一边游戏, 是最常见的一种音乐游戏形式。在歌唱游戏中, 幼儿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歌唱能力以及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表达能力, 更使幼儿的身心得到了陶冶。如:在《捉小鱼》的歌唱游戏中, 请两位幼儿双手相握高举做渔网, 全体幼儿一个跟着一个, 边唱歌, 边做小鱼游的动作, 当歌唱到“捉住”时, 渔网就把小鱼套住。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育方案 篇3

关键词:大班幼儿;合作行为;歌唱活动

音乐是陶冶性情的乐园,也是一门合作的艺术。乐团演奏乐曲时,多种乐器配合默契才能奏出心旷神怡的音乐;合唱中歌唱者声音强与弱、高和低以及与乐器、伴奏之间的和谐统一才能使歌声悦耳动听;舞蹈中除了舞蹈与音乐之间的密切联系外,舞蹈者之间的肢体语言、眼神、队形等都离不开合作。而在音乐背景下的学习一方面更易于幼儿开展合作,另一方面也能帮助个性内向的幼儿在借助乐器、小道具等情景下大胆地与伙伴交流。从国内外关于幼儿合作行为和音乐活动的研究来看,大部分是局限于探索幼儿合作行为特点和局限音乐活动的教育研究,对音乐活动中的幼儿合作行为研究比较缺乏。

一、大班幼儿音乐活动中合作行为的现状

1.主体互动是幼儿合作的主要方式

大班幼儿已经有了初步的合作意识倾向,多采用协商的策略。大班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出现比较多的是语言协商和分工合作行为。

2.音乐活动中幼儿合作意识缺乏

3.音乐活动中幼儿合作能力具有差异性

(1)幼儿合作能力存在性别差异。

通过观察音乐合作行为发现女幼儿的合作能力略高于男幼儿,他们之间合作能力存在差异性。

(2)合作小组人数对合作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

4.音乐活动中幼儿合作方法的缺失

(1)幼儿的合作方法单一。

(2)幼儿无法运用有效的合作方法。

大班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尚处于初级阶段,幼儿可能不会在需要合作的情景中自发地表现出合作行为,也可能不知如何去合作,更不能根据情境需要运用有效的合作方法。

二、大班幼儿音乐活动中合作行为问题形成的原因

1.内在的因素

(1)自我中心

现在的幼儿中独生子女较多,许多家长对他们一味迁就、百依百顺,幼儿只想到自己,很少想到别人,以自我为主。

(2)性别

许多研究者发现,女幼儿更看重合作,男幼儿更看重竞争;女幼儿比男幼儿更善于分享,更注重分享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同伴的评价,更倾向于对同伴进行安慰。

2.外在的因素

(1)合作要求形式化

合作行为是一种很好的认知方式,但是如果只注重形式,合作将成为一个“摆设”。

(2)忽视幼儿的个体差异

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努力将幼儿之间的差异控制在最小,培植、利用幼兒的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

(3)教师自身音乐素质欠缺

教师在听、唱、演奏等必要的音乐技能方面普遍存在较大的差距,幼师教师运用自身的技能去感染和带动幼儿参与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不够,直接影响幼儿音乐活动中合作行为的发生。

三、加强大班幼儿音乐活动中合作行为的策略

1.树立新观念,强化合作意识

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自信,学会与他人公平竞争等。所有这些能力的培养,都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

2.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

(1)分工

分工使合作的任务具体化,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和责任心,促进共享等有效行为的发生。

(2)倾听

合作学习的重要特点就是互动,它需要表达者,更需要倾听者。因此,告诉幼儿同伴发言时,要对同伴有礼貌,眼睛尽量看向对方,听清发言的内容,不随便打断和插话是非常必要的。

(3)讨论

鼓励幼儿积极地参加讨论,甚至争辩非常重要。幼儿的不同观点,就是最好的学习资源。

3.音乐活动组织形式多样化

(1)歌唱活动

进行合唱活动时,应兼顾个体性和集体性的特征,把个别化学习与人际互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每个幼儿在反复的演唱体验中学会如何与他人、与集体融合,包括声音的融合、速度的融合、情感的融合,力求体现集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2)打击乐活动

不仅能让孩子通过身体动作来识谱,还能使他们很快掌握节奏型及演奏方法。

(3)韵律活动

从两三个人合作发展到十几个幼儿的大组合作、创作表演。而交流则更多以舞蹈语汇、情感为主要内容。通过交流告诉大家舞蹈所要表达的故事情节、美的意境,传递一种美的信息。

(4)适时鼓励和引导

当幼儿做出合作行为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如:“你们俩配合得真好!”教师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语言、微笑的面容,以及轻抚孩子的肩膀,对孩子亲切地点头、跷起大拇指等,都能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励。

总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虽然相对地分出了五大领域,但也同时要求各领域要相互渗透、有机联系,音乐活动中的合作渗透了社会性教育的内容,在日常的学习中就应强化幼儿的社会性学习,那么在需要合作时幼儿则会自然的反应,处理与同伴之间的分歧意见时也会比较的得当,音乐教育的乐趣幼儿也容易体验到。

参考文献:

[1]王坚红.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01.

[2]李幼穗.儿童发展心理学[M].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1998:219-243.

[3]屠美如,楼必生.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8.

大班幼儿心理教育活动设计方案 篇4

一天,我看到宋老师的儿子一边听音乐一边非常开心地跟着音乐哼唱“棒吧嘎、棒吧嘎”,我觉得这首歌曲非常有意思,他告诉我这是龚琳娜演唱的新神曲《金箍棒》。我观看了龚琳娜表演的《金箍棒》视频之后,对作品进行了分析,发现整首乐曲包含中国传统京剧、民间以及流行的音乐元素,同时音乐里隐含着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富有神话色彩的故事情境,比如孙悟空的“百变”、“棒吧嘎”的打斗情境、“吧嗄嘀、吧嗄嘀”跑的情境等。因为曾经看过有老师将神曲《忐忑》设计成非常有意思的《狐狸和小鸡》的音乐游戏,我就想利用《金箍棒》音乐设计一个音乐游戏活动。

但如何让这首家喻户晓的神曲《金箍棒》成为很好的幼儿音乐教学素材呢?怎么组织相应的音乐活动才能让幼儿始终积极地投入其中呢?为此,我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1.重新编辑音乐,让作品更符合孩子的兴趣和需要

为了能让《金箍棒》的作品更加符合幼儿的兴趣和内在需要,我们对音乐做了编辑,让音乐长度、速度、情节更适宜,能真正地被孩子们所喜欢。《金箍棒》整首曲子的时间太长,有5分多钟,同时音乐元素比较多。A段乐曲相对舒缓、悠扬,对于幼儿来说显得比较拖沓;B段音乐速度则太快,幼儿较难合拍。根据孩子们最喜欢的神话故事情境,如“变”的情境、“棒吧嘎”的打斗情境、“吧嗄嘀、吧嗄嘀”跑的情境,我先选取了以叙述孙悟空为主线的A段音乐,并在不改变音乐性质的情况下加快A段速度;再选取了打斗情境的B段音乐,并放慢了B段乐曲的速度,让幼儿能够合拍进行游戏;其次选取了“变”和“吧嗄嘀吧嗄嘀”的音乐元素,最后将音乐编辑成1分15秒,ABCD格式。虽然音乐有4段,但每一段音乐之间变化非常明显,而且每段音乐都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同时音乐本身的歌词也能提醒幼儿随乐表现,降低了音乐的难度。可以说改编后的音乐无论是长度、速度还是情节都更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更符合孩子的兴趣和需要。

2.挑选并讲述故事,让活动对孩子更富有情趣和意义

《西游记》是家喻户晓的故事,孩子们通过动画片和故事书早就熟悉故事情节,而主角孙悟空更是孩子们崇拜的偶像。应该说作品中的故事和角色是孩子们喜欢的,并符合儿童经验的。我在《西游记》众多的故事中选择了《真假美猴王》的情节,使故事中的角色更加符合音乐的逻辑。并增加戏剧冲突让“打斗”、“7 2变”更富有情趣和意义,如,在感受B段打斗乐曲前,我渲染了故事:真猴王虽然被师父赶走了,但他还一心想着师傅,当他得知假猴王打伤了师父后,非常伤心,火速跑去找到假猴王,拿起金箍棒朝假猴王打去。故事的讲述不仅使打斗富有情趣,而且让孩子感受到孙悟空是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在活动快结束前、在音乐尾声处则增加了如下故事情境:经过打斗和72变,真假美猴王还是分不出输赢,最后如来佛让假猴王现了原形,真猴王赶紧跑上前去高举金箍棒打假猴王,假猴王被打后晕倒在地。这时孩子们要表现假猴王各种晕死的样子,同时真猴王要用对方舒服的动作去检查。这一情节的设计不但使得活动更富有情趣,使孩子对活动始终保持很大的兴趣,同时向孩子传递了“我成长、我担当、我幸福”的人格品质教育。

3.游戏设计层层递进,让孩子在每个环节体验成功的快乐

音乐活动中无论是动作的编排、师幼互动以及空间位置都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上肢到下肢,从坐到站再到找空位,层层递进。比如游戏一开始先利用故事和创编简单动作完成整首曲子的合乐,然后一遍遍进行累加,由开始的挥棒击打,到迅速躲闪、对打动作,再到加入了加油鼓劲的“吼嘿”,动作逐渐丰富。再比如在互动环节中,先是教师对全体幼儿的互动,然后是教师对一位幼儿的互动,再到幼儿对幼儿的互动。层层递进的设计让孩子在每一环节中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

4.在与幼儿互动中了解幼儿的兴趣和经验,调整活动目标和内容

为了了解孩子们是否喜欢这个音乐、是否熟悉孙悟空以及真假美猴王的故事,我找了几个孩子先尝试来玩一玩,结果发现孩子们很喜欢,也都熟悉这些故事。我尝试让孩子们变蜘蛛精,有些孩子变出凶狠的造型,一位男孩子马上就说:“不对,蜘蛛精是这样子的!”把手放在下巴下,作出很妩媚的样子,由此可以看出,他们不仅有兴趣,也有一定的经验。

在这个活动中重点要完成打斗动作,因为“变”对于大班孩子来说很容易,他们可以自己表现。在试教的时候我将活动设计成选拔代理猴王的故事情境,不但有两两合作打斗,还有圈上追逐游戏,希望一节课有许多精彩的场面,但是发现容量太大,在短短的30分钟里,就像做压缩饼干一样,流程很快,没有让孩子充分体验、感受音乐,学得不扎实。为了能在单位课时内,让孩子充分体验、感受音乐,我们必须进行价值取舍,最后决定只完成两两合作,在第二课时再进行“选拔代理猴王”的游戏。

点评

从活动设计意图的表述中可以看出,教师是既有能力从教材中挖掘出各种能够挑战儿童兴趣和能力的有趣活动,又能够关注并实事求是地根据儿童在有限时间内可能承受的负荷进行选优取舍,这是难能可贵的。因为,根据我们大量的教师行为观察发现,有些教师要么就是很难设计出真正有趣、并且又有发展挑战、又紧扣教材潜力的活动,要么就是把许多设计堆积在一起,不愿取舍或不能选优取舍。因此,该教师在这里所表现出的这种综合能力是非常难得的。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段的起止,合拍地做动作表现乐曲的结构。

2.在“打斗"的互动情境中,尝试通过两两合作一对一“挥棒击打”、“快速躲闪”、“对打”动作,创造性地表现B段乐曲的三段乐句。

3.假猴王迅速倒地造型坚持不动,真猴王检查时要用让对方舒服的力度。

点评

此目标撰写充分体现了对“本学科素养目标、学习素养目标和人格素养目标”的全面关注,且全部使用了以儿童为主语——即以儿童为主体的学习目标(而非以教师为主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目标)的语法结构。最难能可贵的是,全部使用了目前学习心理学倡导的“行为目标”的撰写方法,所有目标都是教师完全可以直接要求和观察的儿童行为,同时所有行为又都是紧紧扣住了该活动中儿童必然要面对的具体发展问题的行为。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真假美猴王的故事。活动前幼儿有过两两合作进行游戏的经验。

2.剪辑好的《金箍棒》音乐。

活动过程

一、师生共同回顾故事,并根据故事尝试创编简单的动作。

师:孩子们,金箍棒是谁的武器? (美猴王孙悟空。)是美猴王孙悟空的。他经常得意地称自己为“俺老孙”。

师:美猴王的家在哪里? (花果山。)花果山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师:美猴王得到了如意宝贝是什么? (金箍棒。)金箍棒怎么拿?

师:美猴王有哪些本领? (7 2变。)如果你是美猴王你想变什么?(假如幼儿回答小兔,教师就和幼儿尝试玩变小兔的游戏,即教师说“变”的时候幼儿就慢慢变出小兔的造型。)你还想变成什么? (教师和幼儿继续玩“变”的游戏。)

点评

这个环节我们通常称之为“难点前置环节”。本环节的重点在于帮助儿童提取自身原有经验,准备好将在后面用于动作表演的动作语汇。

下面的环节是使用附有故事意义的表演动作来感知音乐的主要环节。许多人都以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所以感知音乐只要用耳朵来听就可以了。实际上,尽管音乐常常被称为感性的艺术,但音乐的许多概念(音乐的形式、结构成分和结构方式)同时也是可以抽象出来的。这些被抽象出来的诸如节奏、旋律、乐句、乐段、篇章结构等的概念,在仍旧以动作思维作为主要认知方式的学前阶段,还是需要学习者使用动作来进行认识的。当然,单纯的抽象概念学习,是不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的,因此,将抽象概念的学习和儿童使用生活经验能够理解的简单故事相结合,就成了这一阶段儿童感知音乐形式结构所需要使用的重要手段。

二、师幼一边随意做动作一边完整感知音乐,共两遍。

师: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关于美猴王孙悟空的音乐,我们一起来玩一玩。(播放完整音乐第一遍。)

师:音乐里最后两句美猴王在干什么? (好象在追,打妖怪。)

师:我们再来玩一玩,看看是不是像大家说的在追打妖怪呢? (播放完整音乐第二遍。)

点评

一般来说,在这种律动表演游戏的教学设计中,让儿童在一开始接触音乐时,就完整感知音乐是比较好的`选择。因为完整的音乐和完整的故事在学习初期就完整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幼儿形成二者相结合的完整感知印象和动作表演的动力定型,从而对于后期表演和游戏时的流畅感觉非常有帮助。以前,许多教师倾向于将音乐和动作表演切割成一段一段的片段进行教学,希望以此减轻幼儿感知和记忆的负担。但是,这样做很容易导致在最终完整表演或游戏的时候,因段落之间没有机会形成动力定型,而影响表演或游戏的流畅性。当流畅性缺乏的时候,表演或游戏的快感也会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进一步感知B段音乐,尝试用打斗、躲闪、对打动作表现B段乐曲。

(一)教师哼唱,师幼尝试用打斗、躲闪、对打动作表现B段乐曲。

1.教师一边哼唱B段第一乐句一边示范打斗动作。

师:在《真假美猴王》的故事里,虽然美猴王孙悟空被师父赶走了,但他却一直想着师父。当他知道假猴王打伤了师父,就立刻找到假猴王,拿起金箍棒向假猴王打去。仔细看,他是怎么打的?

2.教师哼唱B段第一乐句,幼儿模仿教师练习打斗动作。

师:在“金箍”的时候做好准备,在“打斗”的时候打斗,一起来试一试!

3.尝试练习加油后说“吼嘿”为真猴王鼓劲。

师:刚才我看到一位小朋友一下一下的打斗,和音乐非常合拍。等一会儿我说完加油,你们就为真猴王鼓鼓劲说“吼嘿”!

4.教师哼唱,师幼尝试用躲闪动作表现B段第二乐句。

师:当真猴王挥棒打假猴王,假猴王马上要反击,真猴王就要躲闪,怎么躲?做给我看看。现在我们想象一下假猴王在反击你,我们一起来躲闪。

5.教师哼唱,师幼尝试用对打动作表现B段第三乐句。

师:经过了打斗、躲闪、真假美猴王开始对打了,一边对打,一边神气地告诉对方:我是真的美猴王。在对打的时候,我说完加油,大家说:我是真的美猴王。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二)师幼随B段慢速音乐尝试表现打斗、躲闪、对打动作。

师:现在我们合着音乐来试一试,注意了在打斗的时候打斗、躲闪的时候躲闪、对打的时候对打。(播放慢速B段乐曲。)

(三)师幼随B段原速音乐尝试表现打斗、躲闪、对打动作。

师:这一次音乐变快了,有没有信心跟上? (播放原速B段乐曲。)

点评

由于为B段音乐设计的表演和游戏对动作合乐的精细水平要求比较高,因此教师在此设计了突出重点的学习环节。而且,这位非常有经验的教师还在该环节的初始几步采用亲自慢速哼唱音乐的方法,以便能够让幼儿从容感知音乐与动作的关系,并有充分的反应时间逐步适应录音音乐的速度。只有这样循序渐进、从容不迫的设计,才能够切实保证绝大部分幼儿的学习质量,而且只有这样长期坚持,才能够有效落实培养“从容淡定,稳健扎实”的学习习惯的目标。

四、师幼共同扮演真猴王完整表现音乐一遍。

师:现在我们都是真的美猴王,我们合着音乐完整来玩一玩。要注意音乐里先说了什么,等音乐说打斗的时候我们再打斗。(播放完整音乐第三遍。)

五、教师扮演假猴王,全体幼儿扮演真猴王,师幼互动完整表现音乐一遍。

师:现在你们当真猴王,我当假猴王,你们打的时候,我假猴王要(躲闪),我反击时你们要(躲闪),然后我们一起对打,这一次在打斗时我不用动作提醒你们了,你们可要自己提醒自己。(播放完整音乐第四遍。)

六、教师扮演真猴王,全体幼儿扮演假猴王,互动完整表现音乐一遍。

师:你们当真猴王表现那么好,我也来试试真猴王,你们来当假猴王,假猴王反应要快,我打你们的时候你们要先(躲闪),再(反击)接着对打。(播放完整音乐第五遍。)

七、教师与一位幼儿商量好选择的角色,两两互动完整表现音乐一遍。

师:现在我要请一位小朋友和我一对一来玩一玩,你想当谁,真猴王还是假猴王?举手告诉大家。注意了你先(打或躲),大家帮我们加油鼓劲。(播放完整音乐第六遍。)

教师引导幼儿积极地评价,如,和音乐很合拍,变出了各种各样造型,打斗的时候反应很快,美猴王神情很生气,两位在合作的时候眼神是有交流的,等等。

八、幼儿和幼儿两两商量好选择的角色,坐在位置上两两合作完整表现音乐一遍。

师:现在你们也和旁边的朋友一起来玩玩,商量好谁当真猴王,谁当假猴王。真猴王举手告诉大家,假猴王举手告诉大家。准备好了,等会儿提醒自己先打斗还是先躲闪。(播放完整音乐第七遍。)

老师引导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刚才你们在合作的时候有什么困难?

九、幼儿交换角色,站在座位边上两两合作完整表现音乐一遍。

师:现在交换角色,刚才的真猴王,现在变成了假猴王;刚才的假猴王现在变成了真猴王。现在的真猴王举手告诉大家,现在的假猴王举手告诉大家。这一次在鼓劲的时候声音要更响亮。(播放完整音乐第八遍。)

点评

以上两个环节,教师使用了非常精密的双角色教学设计步骤:师、生同角色继续熟悉真猴王动作——生继续巩固真猴王、师新增假猴王示范与全体幼儿互动——师生交换角色——师与一位幼儿结伴示范真假猴王互动——幼儿两两结伴尝试真假猴王互动。这样精密的设计,不但有利于保障绝大多数幼儿在独立结伴操作的时候已经基本清楚所有的表演和游戏配合细节,还有利于避免许多幼儿由于没有弄清楚细节在完整随乐结伴表演或游戏的时候产生迷惘、焦虑的情绪体验,长此以往更有利于避免幼儿产生退缩性的学习态度或不求甚解马虎了事的学习习惯。

十、幼儿尝试表现最后假猴王晕倒的样子。

(一)一位幼儿尝试表现假猴王晕倒的样子。

师:真假美猴王经过了打斗、72变,还是分不出输赢,故事结尾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如来佛让假猴王现了原形,美猴王一棒打晕了假猴王。)

师:在音乐快结束“金箍棒”时,真猴王就高高举起金箍棒挥向假猴王,假猴王就被打晕倒在地上了。谁来试一试,假猴王晕倒在地的样子? (请一位“高级榜样”上来表现假猴王晕倒在地的样子。)提醒幼儿注意假猴王要在音乐结束“金箍棒”后马上晕倒在地并造型。

(二)集体尝试表现假猴王晕倒的样子。

师:现在我们大家都找个空的位置一起来试一试假猴王晕倒在地的样子。

教师表扬快速晕倒、并摆出不一样晕死造型的幼儿,如,他的舌头都吐出来了,嘴巴都弯了,脚翘那么高。

点评

装死或假装晕倒对于幼儿来说是与前面的“打斗”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有效的“刺激”。如果说前面的一“打斗”是一种“动”的刺激,现在“装死”则是一种“静”的刺激。这一动一静的巧妙衔接,便恰到好处地将表演和游戏更进一步地推向了高潮!教师设计的高明之处更在于:在整个活动的前面部分,把这个故事的最终结果隐藏了起来,最后“抖”出这一情节,能够产生出更强烈的激发效果。

十一、幼儿和幼儿再次商量好选择的角色,找到空位置两两合作完整表现音乐一遍,假猴王在“金箍棒”后晕倒在地。

师:现在请你们和朋友商量好谁来当真猴王,谁来当假猴王,请假猴王先找到空位置准备好了,请真猴王找到你刚才的朋友站好。注意了,等会儿假猴王在音乐结束“金箍棒”后马上晕倒在地。(播放完整音乐第九遍。)

师:真猴王看看假猴王是不是真的晕死过去了,要用让对方舒服的动作去检查一下。

十二、幼儿邀请客人老师,并商量好选择的角色,在空位置上两两合作完整表现音乐一遍,假猴王在“金箍棒”后晕倒在地。

师:我们邀请客人老师和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商量好谁当真猴王,谁当假猴王。(播放完整音乐第十遍)

师:今天我们用这个音乐玩了真假美猴王的故事,下次我们再用这个音乐玩一玩关于美猴王的其他故事!

点评

该活动的设计充分体现幼儿音乐教学心理学的设计原则和技巧,值得学习和借鉴。

活动延伸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设计方案 篇5

第二层次目标--音乐教育总目标

第三层次目标--各年龄段音乐教育目标

第四层次目标--具体音乐教育目标

(二)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基本原则

1、“以美感人”--以“审美”为核心的幼儿音乐教育

用美好的音乐感召幼儿,引导幼儿感受和体验生活环境和音乐中蕴含的美,熏陶自己心灵世界的美,插上想象的翅膀,进入音乐美妙的境界。

2、“以乐施教”--以游戏为手段的“愉悦性”的幼儿音乐教育

让幼儿与音乐一起玩,在快乐的游戏中自主探索音乐的奥秘,学习并大胆尝试用个人喜爱的方式来抒发和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3、“以情动人”--以幼儿作为“教育主体”的幼儿音乐教育

大班音乐活动方案 篇6

活动预设:

这是一首比较经典的幼儿歌曲,曲式欢快,歌词熟识,能表现幼儿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愉悦心情。

首先,在开始部分,按歌曲学习的常规流程让幼儿熟悉歌曲的基本节奏;其次,在幼儿比较熟悉歌曲的旋律的情况下学会歌曲的演唱。接下来,结合歌词,学习韵律操。

活动目标:

1、体会歌曲轻松、活泼、快乐的情绪。

2、学会演唱这首歌曲。

3、根据歌曲及歌词,跳韵律操。

4、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让孩子们了解春天,培养儿童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情感。

活动对象:大班

活动领域:韵律

活动准备:

1、《春天在哪里》歌曲。

2、较大的活动场地,可以是室内也可以是室外的草地等。

3、每个人两个手花。

活动过程:

1、播放《春天在哪里》歌曲,让孩子们了解歌曲旋律和节奏。

2、学习演唱这首经典歌曲。

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中的问题及对策 篇7

1 幼儿音乐教育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音乐课堂教学设计不足

首先, 在幼儿音乐教育开展中, 音乐课堂设计不足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很多幼儿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进行音乐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并且一些幼儿园也缺乏相关的高素质教师人才。因而就使得一些幼儿园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完全没有任何设计方案, 也没有任何课前准备, 完全是教师在课堂上依照相关教学材料“照本宣科”。同时, 在幼儿音乐教育开展中, 音乐课堂教学设计不足问题还体现在个性化教育的缺失方面, 很多幼儿音乐课堂教学设计趋同化现象严重, 教师并没有针对幼儿的具体情况对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加以改变。音乐课教学设计是较好开展相关教学活动的基础, 音乐课堂教学设计方面的不足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因而也就较为凸显。①并且由于缺乏较好的音乐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也大大降低了幼儿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 没有真正让幼儿在音乐课堂中学习到一定的音乐知识, 或者掌握一定的音乐能力。可以看出, 音乐课堂教学设计方面的不足, 对于幼儿音乐课堂教学活动开展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是体现在多方面的。

1.2 音乐课堂教学活动内容单一

在当前的幼儿音乐课堂教学中, 教学活动内容单一问题也是一个十分普遍的问题。例如在幼儿音乐课堂教学中, 相当一部分幼儿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只是教授幼儿一些简单的儿歌, 或者欣赏一些歌曲, 很多幼儿教师认为在幼儿音乐课堂教学中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就是歌曲, 事实上这是不正确的。在幼儿音乐课堂教学中, 可以选择的音乐类型有很多, 如打击乐、轻音乐、民乐民谣等等, 这些都能够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起到较好的熏陶作用。②同时, 在这种教学方式下, 幼儿只是被动的接受者, 没有充分调动起幼儿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 特别是对于一些有着音乐天赋的幼儿, 这种被动式教学法是非常不利的。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也在于很多幼儿教师缺乏较好的音乐素养, 在教学活动安排上缺乏积极有效的创新, 从而使得原本生动的音乐课教学活动变得枯燥乏味。在幼儿音乐课堂教学中, 教学活动内容单一也不利于幼儿受到更好的音乐熏陶, 限制了幼儿对于音乐的良好认知。

1.3 幼儿在音乐教学课堂结束后未有效地巩固复习

对于幼儿音乐教学来说, 幼儿的思维能力的锻炼需要良好的课后练习作为保障。而在当前的幼儿音乐教育中, 音乐教学主要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开展的, 缺乏较好的课后练习作为保障, 这就使得幼儿在音乐学习中得不到有效的巩固复习, 从而没有形成较好的记忆效果。从这一角度来看, 很多幼儿园对于音乐教育也缺乏足够的重视, 仅仅将音乐课堂教学当作一种常规的幼儿教学活动, 而没有认识到音乐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在开展幼儿音乐教学中, 缺乏有效的巩固复习, 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开展幼儿音乐教育的意义, 使得幼儿没有在音乐教育中得到较好的熏陶, 对于音乐知识的学习没有形成较好的记忆。③例如很多幼儿园在音乐课堂开展中, 教学活动仅仅是在课上进行, 课后教师对幼儿的音乐练习情况“放任不管”。同时, 一些幼儿在课后练习中由于缺乏较好的指导, 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也很难及时得以纠正, 这些都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从这一角度来说, 幼儿音乐教育中有效巩固复习的缺失, 也不利于较好地开展其它幼儿教育活动。

2 针对幼儿音乐教学开展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2.1 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

幼儿教师在开展音乐课堂教学前应当首先制定出完善的教学方案, 进行相关的课堂教学设计, 这是较好开展幼儿音乐教学的基础, 在制定教学方案的过程中, 应当充分考虑幼儿的具体特点, 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同时, 教学方案应当体现出一定的教学目的, 不能进行无目的的音乐课堂教学, 应当注重提高幼儿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幼儿园也应当积极重视音乐教学方案的制定, 可以在全园制定统一的音乐教学方案, 借鉴一些成功的经验, 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加以改变。同时也应当积极引进高素质的相关教师人才, 特别是具备较高音乐素养的幼儿教师人才, 这对于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幼儿音乐课堂教学方案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④另一方面, 在制定教学方案中, 也要打破传统的观念, 正确认识到在幼儿阶段开展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和核心内涵, 在幼儿音乐课堂教学方案中融入一些全新的教育思想。

2.2 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 调动幼儿互动参与

在幼儿音乐课堂教学中, 要提升教学效果, 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就是应当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 调动起幼儿的参与积极性, 使得幼儿能够在互动参与中体验到音乐的魅力。这就要求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形式, 打破单一的音乐课堂教学活动思维, 在音乐内容选择上应当更加丰富。例如可以选择一些世界名曲或者我国的传统名曲, 虽然幼儿并不一定能够理解音乐的深刻内涵, 但是却能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受到一种熏陶, 培养幼儿对于音乐的感知力。同时, 在音乐课堂教学方式方面, 也可以进行较好的创新, 关键便在于要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 应当以激发幼儿兴趣, 调动幼儿互动参与为核心, 这样一来, 就能够变幼儿音乐课堂教学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⑤因而可以看出, 在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方面, 调动幼儿互动参与的关键便在如何有效激发幼儿的兴趣, 幼儿教师在这一方面就可以选择一些幼儿感兴趣的内容, 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

2.3 教师在课后对幼儿及时进行复习指导, 共同练习巩固教师在开展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中, 不能仅仅在音乐课堂

教师在开展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中, 不能仅仅在音乐课堂上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 还应当在课后对幼儿进行相关的复习指导, 要正确认识到幼儿的记忆特点, 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巩固才能让幼儿充分学习到相关的音乐知识。教师在课后对幼儿进行复习指导, 也可以给幼儿布置一些相关的课后练习作业, 例如让幼儿在课后自行练习某一儿歌, 在下次音乐课堂上对幼儿的练习效果进行检查。同时, 教师在幼儿进行课后练习的时候, 应当进行相关的指导, 不能放任不管, 要引导幼儿以正确的方法进行音乐练习。⑥对于幼儿练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也要进行总结, 如果某一问题是幼儿课后练习中普遍存在的, 就要针对这一问题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重点讲解。良好的复习指导和练习巩固对于幼儿更好地学习音乐知识有着重要作用, 也是较好开展幼儿音乐课堂教学的基础, 幼儿教师应当积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幼儿音乐教学已经成为幼儿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 它在幼儿音乐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幼儿的发展和成长起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但是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制约幼儿音乐教学发展的首要因素, 因而应当积极解决音乐教学中的问题, 这对于更好地在幼儿教育中开展音乐教学, 提高教学效果有着重要作用。

注释

11 李云秋, 王园齐.幼儿音乐活动中渗透蒙氏生活教育内容的策略探究[J].黄河之声, 2014.7:82-84.

22 佟凤仙, 严亚娜.我国幼儿园音乐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1:182-185.

33 程英.对幼儿园音乐教育游戏化问题的检视与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2.12:141-144.

44 赵银屏.音乐·情趣·审美——浅谈幼儿音乐教育方法[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4:105-108.

55 巩庆华, 史爱华.幼儿音乐教育活动的价值与培养途径探索[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6.5:100-103.

幼儿音乐教育活动开展研究 篇8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活动;音乐课堂;教育改革;发展进步

幼儿音乐教育是幼儿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幼儿音乐教育的开展和发展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都有着非常良好的促进作用,幼儿音乐教育能够陶冶孩子的情操,培养和提高幼儿善良的心灵,最大程度的增强幼儿学习音乐的欲望,启发和培养孩子活跃的思维,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等其他能力。

一、现阶段幼儿音乐教育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1)音乐教学的课堂设计存在缺陷。在幼儿音乐教育的活动过程中,音乐教学的课堂设计不足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我国大多数的幼儿园教师并没有充分认识到音乐教学课堂设计的重要性,并且部分幼儿园的教师队伍缺乏专业性的高素质教师人才。所以这就导致了在幼儿园在音乐教学的开展过程中缺乏专业性的指导意见和基础的设计方案,个别教师也没有进行过任何课前的准备,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教师按照教材中的内容采用照本宣科式方式来进行教学活动,在幼儿音乐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音乐教学活动的设计缺陷问题还体现在个性化教育的方面,很多幼儿的情况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是非常不适应的。幼儿音乐课堂的教学是其他课程开展的前提和基础,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会在其他课堂方面被无限的放大凸显出来。

(2)幼儿音乐教育活动的内容单薄。在当前幼儿音乐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学内容的单薄的问题也是幼儿音乐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例如在幼儿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幼儿园的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知识教授幼儿基础的儿歌或者就是不断地放一些音樂给幼儿听。相当一部分幼儿教师认为幼儿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选择的那些歌曲就可以作教学的内容,事实上这个说法是不全面的,在幼儿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的音乐种类有很多,例如民谣、轻音乐和打击乐等,不同的音乐类型对于幼儿的音乐教育的启发和培养是不一样的,但是这种纯粹欣赏的方式对于幼儿来说只是被动的去接收,并没有有效的调动起幼儿的兴趣和爱好,特别是对于一些有着音乐天赋的人来说,这种被动的教学方式是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的。还有部分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安排上缺乏足够的创新性,这也是导致幼儿教育活动中内容单薄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如何提高幼儿音乐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水平

(1)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幼儿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之前就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并且制定完善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这是开展良好的幼儿音乐教育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在制定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幼儿自身的兴趣特点,针对幼儿的基本特点来针对性的制定教学方案,同时教学方案的制定应该体现出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基础,不能盲目的去进行音乐课堂的教学,应增强对于音乐教学方案的制定和完善,在全园内制定统一的音乐教育活动的方案,从而得出一些成功的经验,并且根据自身的情况来不断的完善和改变教学计划。同时幼儿园也要加大对于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引进,特别是具有音乐素质的教师,这对于幼儿音乐教育活动的开展和完善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2)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在幼儿音乐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就是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使得幼儿能够在音乐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体会到音乐教学的魅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幼儿音乐教育的活动过程中不断的丰富音乐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推陈出新,在音乐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更加丰富自然,例如可以选择一些世界名曲或者我国的经典歌曲,虽然对于幼儿来说可能还不能理解歌曲中的内涵,但是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却能提高幼儿的音乐感知力和欣赏水平,同时,在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可以进行创新式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幼儿对于音乐教学的参与度。

幼儿的记忆是非常短暂地,所以教师在开展音乐教育的活动过程中要针对幼儿的记忆特点来不断的联系和巩固幼儿对于音乐的理解。反复进行练习和指导,例如可以给幼儿布置一些课后练习作业,在课后练习一首儿歌,并且在下次上课时进行检查。

三、结束语

幼儿音乐教育活动的开展是当前幼儿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育以及兴趣爱好的培养会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在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应该积极解决音乐教学中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幼儿音乐教学。

参考文献:

[1]葛成凤.大班幼儿歌唱教学现状调查及教学方法研究——以松江区30所幼儿园为主要考察对象[D].上海师范大学,2012-02-13.

[2]马磊.柯达伊音乐教学法在农村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以甘肃省榆中县永丰小学学前班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2014-12-13.

作者简介: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育方案 篇9

幼儿园大班教案:大班音乐活动《风爷爷》教案

范文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风爷爷 活动目的:

1、通过看、找、说让幼儿体验感受风的存在,体验同伴合作成功的乐趣。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能根据歌曲尝试用肢体语言表现风来了的事物的变化。

3、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及与同伴合作的能力。活动准备:

自制ppt课件(被风刮起的景物),及录音《风的声音》 实物:纱巾

幼儿已有风的生活经验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听声音导入

教师播放风的录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是谁来了? 你喜欢风爷爷吗?喜欢大风还是喜欢小风?为什么? 基本部分:

一、辨别风爷爷

1、欣赏歌曲:

教师:风爷爷的脾气可真不好,生气的时候是什么声音?高兴的时候呢? 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听一段音乐,静静地和风爷爷来个亲密接触吧,让风爷爷来给我们吹吹,感觉一下风爷爷今天心情是怎样的?(我们闭上眼睛)

2、幼儿用语言描述感觉。

教师:刚才风爷爷给我们带来了一段音乐,那么你听出来它是风爷爷心情如何呀?为什么?音乐听上去感觉怎样?

二、唱风爷爷

http://tj.zgjsks.com/

1、教师:今天来做客的一定是个小风爷爷,那么大风爷爷的音乐应该感觉是怎样的呢?你们怕不怕? 春天,我们北方的城市风沙特别大,你们怕不怕?我也不怕!现在我要用好听的歌声勇敢地告诉风爷爷“我很勇敢!”

2、教师:你们听到我是怎样跟风爷爷说得?(幼儿识记歌词)

3、还有哪些孩子也想用歌声告诉风爷爷:“我很勇敢!”,就请你勇敢的站出来,跟我一起唱吧!幼儿集体演唱2次。

三、感受风爷爷

1、请幼儿观看演示课件,找风爷爷。

教师:风爷爷会捉迷藏,就是不出来,到底去哪里呢?它走过许多地方,你看„(教师演示PPT)请幼儿用语言讲述并分别用肢体表现风爷爷到过的景物变化。

2、幼儿用肢体动作分别表演看到的“迎风吹”的变化。

教师:快来跳跳风爷爷来了以后发生的事情吧!用舞姿告诉大家在这些地方能找到风爷爷。(幼儿在音乐与多媒体画面的伴随下,大胆地用动作表现风爷爷到来时的变化:落叶在风中打转;丝巾在风中轻轻移动;树上的叶子在风中哗哗作响;晾晒的衣服在风中翩翩起舞;路上的行人的头发在风中轻扬飞舞;操场上的红旗在风中神气的抖动等情景,重点让幼儿合作表现)结束部分:

幼儿一起呼唤风爷爷,与风爷爷一起做游戏

1、交待游戏规则:

教师:我们听音乐一边唱歌曲一边用动作告诉大家,风爷爷在哪里? 唱到最后一个字“吧”赶快保持最后一动作静止不动。风爷爷吹到你身上任何一个部位都不动,谁动了就算是被风刮走了,或者害怕风爷爷,回到座位停止游戏。

2、幼儿游戏若干次。

3、结束部分: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 篇10

1、欣赏并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和意境,理解歌曲内容。

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能自由创编动作,表达多歌曲的情感。

3、初步学唱歌曲,激发幼儿对音乐教学的兴趣。

4、尝试根据歌曲创编歌词。

教学准备:

1、媒体课件。课件中设置歌曲录音。

2、电脑、大电视机,录音磁带《小鱼的梦》,空白磁带,录音机,话筒,歌曲伴奏带。

3、小鱼头饰若干,鱼妈妈头饰一个,星星宝宝头饰若干,风娃娃装饰物等。

4、布置一个美丽的池塘。

教学过程:

一)幼儿两人手牵手随着音乐《小鱼的梦》做交替步进入教学场地。

二)欣赏并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和意境。

1、听录音感知音乐性质。

提问:这首曲子是几拍子?听了这首乐曲你有什么感受?

2、演示课件,理解歌词内容。

1)教师边操作课件边将故事:

图1、在一个美丽的池塘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小鱼。

图2、到了晚上小鱼玩累了,就在池塘妈妈的怀抱里睡觉,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看着他们,星星的影子映照在水面,好像给小鱼盖上了一床珍珠被。

图3、风儿轻轻地吹,就好像在为小鱼唱摇篮曲。

图4、小鱼甜甜的睡着了,梦中看见了妈妈在亲吻他。

2)请幼儿完整欣赏动画及歌曲。

告诉幼儿歌曲的名字并提问:小鱼梦见了什么?它为什么会做这么美的梦?

3、学唱歌曲,表达感情。

1)幼儿扮小鱼听音乐自编动作进行自由表演。如:小鱼游泳、小鱼睡觉、星星眨眼睛、小鱼盖被、风儿唱歌、小鱼做梦等

2)幼儿进入池塘,自选头饰及装饰物,扮小鱼、鱼妈妈、风娃娃、星星宝宝等,听音乐在美丽的池塘里自由表演,进一步表达对歌曲的理解与感受。

3)幼儿跟唱歌曲1―2遍。

三)进一步感受歌曲,大胆仿编歌词。

1、提问:在这么美的夜晚,除了小鱼会做梦,还有谁会做梦?

2、将个别幼儿的想象讲述进行仿编。并请大家学唱。

3、将幼儿仿编成功的歌曲,伴着旋律用话筒演唱并进行录音。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育方案 篇11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

建构式课程中各年龄段幼儿的艺术发展目标是紧紧围绕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所提出的总目标确立的。但在实际教学中,该如何把握教学内容,确定重难点,在建构式课程的主题性教学活动中,如何开展有效的活动,有机地与其他领域相融合和渗透,以促进幼儿获得积极的人生体验,保证幼儿的全面发展。下面结合自己的幼儿教学实践,谈谈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一些想法。

一、充分发挥幼儿教师的主导地位,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音乐艺术是情感的艺术,是情感启迪、情感交流、情感表达的最有效的手段,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工具。教师作为音乐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音乐鉴赏力和音乐素养,掌握不同年龄班幼儿学习音乐的特点而选择适当的策略进行音乐教学。同时,要创设宽松、和谐的幼儿心理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幼儿学习音乐的积极和主动性,给每个幼儿创造发展的空间,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产生探索的欲望,发展幼儿的创造品质,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独特感受,理解他们欣赏时的行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幼儿,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不必过分追求音乐知识本身的系统性,而应着重体现把音乐作为促成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载体,着重于幼儿的趣味、情感、美感、想象力、创造性和人格的培养。以情感人,以美育人,让幼儿在感受音乐之美的过程中形成健康、美好、向上、崇善的心灵和文明优雅的气质风度。

二、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活动

1.幼儿的歌唱活动教学

经常和幼儿一起唱歌,让幼儿尝试用歌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同时,欣赏和回应幼儿的哼哼唱唱、模仿表演等自发的艺术活动,赞赏他独特的表现方式。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歌唱组织方式,以调动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

(1)在情景表演中开始

例如,在教小班幼儿学习《谁饿了》时,先以形象的动作给幼儿表演歌词的内容:“一只大猫出来了,肚子饿得咕咕叫,看见了小老鼠,啊呜啊呜吃完了。”幼儿被教师的表演所吸引,接着再演唱歌曲示范给幼儿听,最后邀请幼儿一起边唱边做动作,在欢快的表演形式下,幼儿的歌词也就自然而然地记住了。

(2)在游戏活动中开始

幼儿都喜欢游戏,在游戏中他们可以尽情地表现自己。例如,在教中班幼儿《丢手绢》时,和幼儿一同做丢手绢的游戏,在开始时,教师做丢手绢的人,并在丢的过程中清唱歌曲,再让学生轮流做丢手绢的人,引导全体幼儿一起清唱歌曲。

2.幼儿的韵律活动教学

韵律活动教学有助于幼儿身体动作节奏感和协调性的发展,培养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他对音色、强弱、快慢的感受。在动作设计上要尽量简单、易学,增强幼儿学习的信心,同时节奏感要强,要短小有趣。

例如,让小班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开始动作模仿,可以让他们模仿大自然中一些的现象(花开、下雨等)、动物(鸟飞、鱼游)的动作、日常生活中的动作(洗脸、摘菜)等,让他们随音乐做简单律动。例如,在教学《小鱼游》时,可以先组织幼儿共同观察鱼缸里小鱼在水里游的情景,然后播放音乐,让幼儿伴随着音乐,自由表现鱼游的样子,接着再和幼儿一起踮着脚,轻而快地移动,同时用手臂模仿游的动作。在活动中,我们要对幼儿的创造性表现多加鼓励和赞赏,让幼儿体验在韵律活动中表达情感、体会创造和与小朋友合作、交流的快乐。

3.幼儿的音乐欣赏活动教学

音乐欣赏活动能够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我们要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和心理发展水平以及幼儿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宜的作品。同时,幼儿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即兴模仿等,我们要理解和尊重幼儿的这些行为,鼓励幼儿收集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并和他们一起欣赏。

(1)为幼儿选择适宜的欣赏作品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可接受水平、兴趣、心理需求等选择形象鲜明、结构清晰、风格多样、具有较高思想性和艺术水平的作品。比如,反映社会生活的,关于大自然的,表现幼儿游戏和学习生活相关的,从歌曲到乐曲,从民间音乐到西方音乐,开拓幼儿艺术视野,丰富幼儿音乐欣赏经验。例如,富有情节和形象的乐曲《摇篮曲》,浅显易懂,非常适合小班幼儿;诙谐有趣的《啤酒桶波尔卡》适合中班幼儿欣赏;而欢快活泼、富有丰富内涵的中国民族乐曲《金蛇狂舞》,能让大班幼儿对乐曲的结构、风格、表现力等的了解更加深刻,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2)引导幼儿用动作、语言、图画等多种方式与音乐对话

情感在音乐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音乐欣赏活动是感受音乐、体验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过程,通过作用于音乐作品的多种感官通道、多种艺术形式来帮助不同差异、不同爱好的幼儿积极地参与音乐,建构相关的音乐知识。这是幼儿学习音乐的一个主要特点,也是我们教师应该把握的教育策略。所以说,幼儿的音乐教育不是以幼儿掌握音乐技能为目标,而是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让幼儿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融入作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总之,我们要把握音乐教育活动的目标,不断探索有效的活动组织策略,促进幼儿认识音乐、感知音乐、创造音乐,使幼儿得以进入音乐的殿堂,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如何指导大班音乐区域活动 篇12

一、投放的材料的问题

卢梭说过:要在自然状态中, 让孩子率性发展, 在至善至美的体系中, 成为聪明和善良的人.区域化学习活动正是这样一种以“幼儿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新型教学活动, 教师根据活动目标、幼儿需求, 选择设计多种活动内容, 以材料的形式呈现给幼儿。而幼儿就在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中, 根据自己的需要、爱好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进程, 从而逐步形成学习的积极态度, 积累学习的经验和方法, 提高学习能力。

1.在投放材料的过程中, 发现幼儿的爱好已经不高了, 没有及时的调整材料, 材料也比较单一。

探究爱好是引起和维持注重的一个重要因素, 是推动人探究活动的一种精神力量, 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最具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因素。可见幼儿探究爱好的培养比幼儿获得知识的多少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创设一种丰富的、适宜的物质、心理和有情感的环境, 让幼儿获得充分的大量的自主活动与探索的机会。

2.没有考虑到个体差异, 进行投放材料。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 这些个体之间难免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 而幼儿教育要答应幼儿以适合自己的方式、速度去学习、探索, 只有这样, 才能让每个幼儿都体验到成功, 从而满怀信心地对待生活, 对待明天。区投放的材料不是一成不变的, 应该是按从简到繁, 从易到难的方式进行有计划的投放, 维持幼儿持久探究的爱好。

3.材料的提供要有利于幼儿创造性的发挥。

这次提供的材料对于幼儿的创造性方面有很大的提高, 因为幼儿可以随心所欲的进行摆放敲击, 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师的指导

在区域活动中, 教师是观察者、引导者。我们支持、鼓励幼儿自发地探索和操作材料, 根据幼儿在区域中的表现, 随时给予一定的帮助、指导。我们建立区域活动常规, 引导幼儿自主地进行区域活动, 培养幼儿自主自律能力。我的指导对于幼儿来说没有具体的评价, 幼儿在游戏中没有爱好, 出于我的威严才继续游戏的, 没有足够的空间给他们, 应该给予鼓励, 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

三、对策与思考

(一) 对材料重新进行调整。

1.材料太单一, 而且没有层次性, 针对这个问题, 我在《小小演奏家》的区域版块当中, 我要进行观察、评估每个幼儿的发展状况, 根据教育目标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 使学习活动体现“下能保底, 上不封顶”的要求, 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积累各种经验。所以除了保留排颜色卡片敲音块以外, 还编了小曲子、并填了词, 让幼儿演奏, 增加幼儿演奏的难度, 保证幼儿玩的持久性和创造性, 也提高了他们的注重力和记忆力的发展, 这样就不会出现胡亦辉无事可做的现象了。

2. 针对幼儿的爱好投放材料。

随着幼儿学习水平的提高, 要及时进行补充、调整, 根据幼儿的爱好和需要, 改进或摒弃不适合的材料, 开发挖掘新材料, 使投放的材料更具有针对性, 更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

在音乐角里, 除了音块以外, 可以投放一些小乐器, 有的幼儿敲, 有的幼儿拿乐器进行伴奏, 这样孩子的爱好就会调动起来, 进行合作游戏。

(二) 在活动当中发挥孩子的创造性。

在区域化学习活动中, 我们注重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具有启发性的活动材料, 从而解放幼儿的头脑和手脚, 给予幼儿足够的自由度, 使幼儿充分地表现自我, 勇于创新。

(三) 指导到得当、适时, 有针对性。

在观察指导的时候, 要给幼儿一定的空间去发挥, 给他们宽松的环境去讲述他们的需求、困难等等。要仔细的倾听幼儿的“秘密”, 要站在孩子的视角去想、看问题。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推进幼儿游戏。

区域活动由于为幼儿提供了较多的自主选择、自我探究、自我表达的机会, 创造了较为宽松, 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 而且又能满足不同发展需要的孩子, 能使幼儿通过自身积极主动的活动, 激发他们探究的信心, 获得成功的体验, 让幼儿乐学、会学, 促进了幼儿学习能力的发展。

(四) 把握指导重点培养音乐区角中的创造意识。

音乐活动包括感受、想像、理解、创造等思维阶段, 它对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及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因此, 在音乐区域活动中, 不要一再强调音乐技能技巧的训练, 而应重点引导幼儿去寻找美、感受美、创造美。当然, 培养创造力并不是要摒弃模仿, 在音乐活动中模仿是需要的, 它是最初的学习方式, 但必须较快地跨越这一分阶段进入探索期, 引导幼儿大胆地尝试和创新, 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在此基础上, 还应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环境, 由浅入深地引导创造, 展示自己的才能。从改编歌词、敲奏简单乐句开始, 发展到为创编节奏型, 节奏动作等等。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设计 篇13

1、欣赏并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和意境,理解歌曲内容。

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能自由创编动作,表达多歌曲的情感。

3、初步学唱歌曲,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4、尝试根据歌曲创编歌词。

理解歌曲内容,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在歌曲意境的感染下,体验喜爱杜鹃鸟的美好情感。

1、在理解故事情景的基础上,感知音乐的欢快节奏。

2、尝试用不同的节奏型表现动物角色,体验共同表演的快乐。

艺术:歌曲《小鱼的梦》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内容,能初步跟唱歌曲。

2、能用语言、动作自然表达对歌曲的理解。活动准备;

歌曲录音《小鱼的梦》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幼儿发声练习。

二、感受音乐的性质:

1、欣赏音乐,出示池塘画面。(1)听到了音乐,你想到了什么?(2)为什么会想到这些?

(3)音乐给我们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2、再次欣赏音乐,想象音乐内容

师:“夜晚,静悄悄的池塘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欣赏并理解歌曲内容。

三、教师示范演唱,提问:

1、歌曲的名字叫什么?

2、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3、哪一句歌词听起来特别美?

四、幼儿听歌曲并用动作表现自己对歌曲的理解。第二课时:

一、幼儿欣赏歌曲。

二、幼儿学唱歌曲。

三、幼儿创编动作。

四、幼儿展示表演。

活动目标:

、让幼儿感受三拍子音乐宁静、柔和的气氛,让幼儿在听听、跳跳、画画中熟悉歌词。

2、引导幼儿创编动作,边跟唱边游戏,培养幼儿相互合作的能力。

1、在充分感受、熟练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尝试运用形条温柔的舞蹈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与性质。

2、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角色合作创编的方法。

3、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勇于在集体面前表现表达。

1、复习歌曲《小鱼的梦》,进一步感受歌曲的优美意境;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育方案 篇14

【活动设计】

本次音乐活动的灵感来源于“超级玛丽”的电玩游戏,这个游戏的情节明了,人物的善恶清晰,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个游戏。音乐原名为《胡西尔休西波尔卡》,是手风琴乐曲,曲风较欢快、诙谐,乐段清晰,稍作剪辑,便呈现出ABA结构特点。我将“超级玛丽”的游戏情境与乐曲结合,设计出打击乐游戏“超级玛丽”,以“闯关”的游戏情境吸引幼儿积极参与。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比较等方法为乐曲匹配合适的乐器。

2、学会在图谱和口令的暗示下,为乐曲伴奏。

3、在闯关游戏的情境中大胆演奏,体验与同伴合奏的乐趣。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欣赏过“超级玛丽”的电玩游戏并会随乐律动游戏。

2、物质准备:相关图谱、音乐、铃鼓、圆舞板、碰铃各8套,大鼓一套。

【活动过程】

一、随乐进行超级玛丽的律动游戏,再次感受游戏情节的乐趣。

师:小朋友们,前几天我们玩了个超级玛丽的游戏,你们还记得吗?今天我们要继续闯关,小玛丽们准备好了吗?(随音乐闯关)

二、看图谱分角色再次表演游戏情节。

l、总结图谱与身体律动的关联,整理玛丽闯关的路线。

提问:刚刚我们闯关的时候是按照什么路线走的呢?这边遇到了谁?遇到毒蘑菇怎么办呢?一起跟图谱说第一行节奏?

师:遇到乌龟为什么不能动?接下来是怎么走呢?遇到了一颗大蘑菇怎么做?

2、看图谱,分角色表演动作。

师:下面请你们分工合作,请这对做走的动作,这对做跳的动作,还有一对做吃蘑菇慢慢长大。

三、探索为乐曲匹配合适的“乐器武器”并能看指挥大胆地进行间关演奏游戏。

师:太棒了,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赢得了三种武器,看,分别是小铃、铃鼓和圆舞板。

讨论:教师示范三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请幼儿讨论那种乐器可以用来表示走,遇到蘑菇的时候可以用什么武器,吃一个蘑菇慢慢长大可以用什么呢?

请幼儿将自己的讨论结果上来试一试。请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选择一样的乐器的宝贝坐在一起,一起跟着音乐来试一试。

四、闯关开始。

1、看指挥完整随乐演奏,初步感受用“乐器武器”进行闯关的乐趣(第一关)

师:请小玛丽拿起武器一起来闯关!成功后用玛丽的音乐表示成功。

2、在游戏情节进展线索的提示下,累加大鼓进行合乐演奏。(第二关)

①根据故事情节发展探索在(毒蘑菇)处累加大鼓,成功或失败根据幼儿演奏情况而定。

师:恭喜小玛丽们闯过了第一关,我们又获得了一个新的武器,看是什么?声音怎么样?

第二关毒蘑菇的毒性变得更强了,那我们可以把大鼓用到什么地方?大鼓和圆舞板一起对付蘑菇。

②如果听到的是失败的音乐,师幼共同讨论失败的原因,再次进行闯关演奏。

3、交换“乐器武器”,体验用不同的武器进行闯关的乐趣(第三关)

刚才我们小玛丽都是用自己的武器,接下来第三关又增加了难度,你们会使用别人的武器闯关吗?

五、活动结束。

大班音乐活动角的创设与指导 篇15

一、音乐活动角的创设

●音乐活动角场地的选择。

我们将音乐活动角安排在教室内靠近窗户、钢琴、电视机、录音机的一角,占整个班级活动区域相对较为宽松的一侧。这样的安排主要是考虑到幼儿可以近距离地借助电视机、录音机等设备,满足幼儿多样化的需求。在活动前后幼儿可以欣赏、感受、理解、借鉴、编排一些自己喜欢的成品歌舞表演节目,方便幼儿自己动手开关电视机、录音机等设备。教师在使用钢琴为其伴奏时也能随时观察到幼儿的即兴发挥和临场表现,以方便适时地介入指导。相对宽松的空间可以让幼儿在动作的幅度和队形的变化上发挥自如。另外,在活动时可以打开窗户,减少音量,避免对其他较为安静游戏的干扰。

●音乐活动角环境的创设。

营造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搭建一个符合童心的舞台能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我们在小舞台的顶上用湖蓝色的皱纹纸组成了三股具有弧度和立体感的波浪,在面对观众的两侧我们用蓝色和绿色的轻纱做成有褶皱的垂帘,其间点缀着闪闪发光的银须,在垂帘上端有“123小舞台”的红色标记,色彩搭配得恰到好处。另外,在小舞台的外围两侧排了L型的小椅子,椅背上用白色的布进行了软包,软包上标有座位号,方便观众对号入座。小舞台地面上有红色和金色的小地贴作为队形的站点。我们还准备了可以自由组合的彩色塑料地垫,以满足幼儿跪地、仰卧、下腰等多种造型动作的需求,保护幼儿的安全。

●音乐活动角资源的利用。

一是充分利用大班幼儿的自身资源。如:让幼儿制作各种道具和饰物,将幼儿美术活动中的成果拿来装饰小舞台,请幼儿为小舞台制作节目单并编号等;二是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如:请家长对表演的道具、服装和一些装饰品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请有特长的家长参与设计舞台或制作道具等。三是充分利用各种电教设备。如:用数码相机捕捉幼儿一些精彩的活动瞬间,然后让幼儿欣赏,学习同伴的丰富表情、优美的舞姿、不断积累经验,拓展思路。

二、音乐活动角的指导

●内容的选择。

音乐活动角内容的选择应尊重幼儿的需求,多倾听幼儿的意见,在师幼共同交流、互动中确定。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我们初步选择以下内容:⒈儿童歌曲与舞蹈。一般是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歌曲、舞蹈、音乐游戏、集体舞的复习和延伸。⒉幼儿喜闻乐见的《白龙马》《巧虎》《喜羊羊和灰太郎》等动画片插曲。⒊改编并应用的《洗刷刷》《三只熊》等流行歌曲。⒋《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小红帽》《丑小鸭》等经典童话剧。⒌《茉莉花》《新疆舞》等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表演。⒍幼儿个人才艺特色展示。

●教师的介入。

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幼儿对音乐游戏目的不明确,无任务意识,敲敲乐器,舞舞彩带,游戏成了“放羊”式的玩耍。这就需要我们的支持、引导和适时的介入。比如,在排童话剧《白雪公主》的过程中,幼儿出现了争抢角色的现象。大家都喜欢扮演善良的白雪公主,谁也不愿做恶毒的皇后。为此,我们引导幼儿协商解决办法。幼儿通过自愿报名、评委打分、点评和观众投票的竟标方案解决了这一问题。

●多方面的互动。

大班音乐活动:卷炮仗 篇16

1.结合图示,复习走步、跳步、踮步、小跑步4种基本步伐。

2.知道螺旋形的运行轨迹,尝试合拍地边听音乐边呈螺旋形走。

3.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会唱歌曲《卷炮仗》,玩过“卷炮仗”游戏,4种基本步伐、螺旋形图示(见附件一),歌曲步伐说明(见附件二),歌曲步伐图示(见附件三),教师自制的火柴道具。

活动过程

1.感知图示,回忆4种基本步伐的动作要领。

(1)出示图示,提问:4个小娃娃在做什么动作?

结合幼儿回答,教师依次重申各动作要领,并带领幼儿随口令练习。

走步:双脚自然交替向前走,手臂随着步伐前后自然摆动。跳步:双脚同时向前跳,脚尖先着地,注意控制与前面小朋友的距离,步伐轻盈,不发出响声。踮步:双脚脚尖交替向前走,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小跑步:双脚脚尖着地交替跑动,注意步伐轻盈,不发出响声。

(2)总结图示与步伐的对应关系。

2.复习歌曲,学习用步伐表现歌曲。

(1)师生共同演唱歌曲《卷炮仗》。

(2)教师演唱,并出示歌曲步伐图示。

提问:什么地方看不懂?(发现最后一张图片中除有踮步的图示外还多了一个黑点,教师重点解答:黑点表示做蹲下的动作)

教师总结:每一张图示代表一个乐句,告诉我们在歌曲的什么地方会用到什么步伐。

(3)再次感知图示,学习用步伐表现歌曲。

A.教师边范唱边手指图示,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歌曲与步伐的对应关系。B.幼儿根据图示练习。C.撤除部分图示练习。D.完全撤除图示表演。

3.感知螺旋形,学习合拍地呈螺旋形走。

(1)出示螺旋形图示,介绍螺旋形运动的轨迹。

(2)幼儿练习。(注意提醒幼儿合拍地走)

4.结合歌曲,边表演边变化队形。

(1)教师范唱歌曲,引导幼儿发现歌曲中的队形变化。

提问:在歌曲的什么地方开始走螺旋形?“一条线”时用到了哪两种步伐?“螺旋形”时又用到了哪两种步伐?

(2) 集体练习。师生一同边演唱歌曲(速度可由慢至快)边练习,反复2次~3次。每次结束时教师点评,特别指出存在的问题,帮助幼儿进行调整。

(3) 分组练习。分成男生、女生组或2组~3组练习。

(4) 教师出示自制的火柴道具,现场点燃“炮仗”(幼儿扮)。一个个“小炮仗”自创各种动作,表现燃烧、爆炸。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创编配合相应步伐的手部动作。

2.提供头饰、火柴道具,供幼儿游戏。■

附件一:步伐图示

走步 跳步 踮步

小跑步 螺旋形

附件二:歌曲步伐说明

上一篇:部队年终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关于代价的话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