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魅力培训

2024-08-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格魅力培训(共9篇)

人格魅力培训 篇1

谈起企业管理,恐怕无论是互联网,还是图书馆,这类资料都是最多的。林林总总的管理类书目里面,我们该如何学习管理知识,提高的管理能力,这可能让很多管理者都有些迷茫。即使那些公认为最先进的管理经验,就真的适合我们的企业吗?

诚然,在竞争加剧的时代,管理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企业纵向的组织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层: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处在中层的管理者是架构决策与执行的桥梁,企业的执行力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什么是管理?”、“怎样做一个出色的管理者?”是一个合格的管理人应该经常思考的问题。在现实的企业管理中,很多管理者却误读了“管理”一词的含义。

管理真的有这么难吗?我从不这样认为。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只须要具备三个要素:科学的方法论、熟练的业务知识和优秀的人格魅力。

所谓科学的方法论,指的是一种哲学方法,而不是自然方法。在运用方法论时,存在着方法论的选择问题,采用什么样方法论更适合于工作及业务的开展对于效果的产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运用自然客观发展规律的学说,选择科学的方法论是我们应该具备的能力之一。这种说法显得有些纸上谈兵,因而很多管理者缺乏对基础方法的重视,在管理实践中,总是陷入经验主义的误区里。总是用以往的经验来处理工作,其效率必然也永远停留在原有的阶段,无法实现高效,更谈不上创新了。但同时应该认识到,科学的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以实践为基础,并不断通过实践的检验来改进的。但科学的方法论不是开启成功之门的万能钥匙,方法论只是一般的思维方法,不是一种具体的行动方案。要将方法与待解决的问题最佳的组合在一起,这才是管理者的领导艺术。对此,必须熟悉业务领域内方方面面的情况,要有统筹,要抓住重点,要注重细节。管理法则不是条条框框,不是将先进的管理制度和理念照搬过来,强行灌输就可以起到理想功效的。它们需要将这些制度和理念与本企业特有的企业文化和内涵相融合。翻翻公司的管理制度,有多少是确有必要的?它们的存在是产生了效率还是制约了创新?它们的执行情况又如何?

一个企业管理者的人格魅力直接影响着他的领导能力,因此,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也意味着领导能力的提升。人格魅力则是指由一个人的信仰、气质、性情、品行、智能、才学和经验等诸多因素综合体现出来的一种人格凝聚力和感召力。长期以来,美国西点军校的学生都必须接受“人格魅力”的训练,它的精神力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员。美国著名成功心理学大师拿破仑?希尔博士也有句名言:“真正的领导能力来自让人钦佩的人格”。

企业管理者的人格魅力和领导风格也是缓解员工情绪、调动员工积极性、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的重要方面。管理不是高高在上的管制,相反,管理的本质是一种服务。上要服务于大局,不能因为本部门或个人的功绩而损害整体利益;下要服务于员工,让员工在一种在富有激励而宽松的环境下为企业做贡献。企业需要员工有忠诚度,但员工的忠诚度也是需要时间来培养的。但同时应该明确,提倡的人性化管理而不是人情化管理。该管的一定要管,该遵守的原则一定要遵守,管理者不能将破坏公司的规章制度、损坏公司利益作为换取人情的筹码。即使公司现有的制度确实不合理,也要通过正当途径反馈给决策者,严格按照程序来变更或废除。将不合理的制度置若罔闻而我行我素,这种危害远大于不合理制度存在所产生的危害,这将直接导致员工对整个制度的不重视,从而使得企业上下缺乏执行力。

人格魅力培训 篇2

一、魅力之“情”

“情”即人的感情, 它是一切高尚动人的行为的动力和源泉, 是美德和善行最初的出发点。教育是充满感情、充满爱的事业, 没有感情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 教育植根于爱。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 不仅是一名教师人品、学识、情感与亲和力的展现, 实际上更多的是倾注了我们教师对祖国、对人类、对未来的热爱。因为有爱, 我们才会有耐心;因为有爱, 我们才会有关心;因为有爱, 我们才会和学生贴心。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 实际上是我们教师最大的乐趣。

二、魅力之“德”

“德”即师德, 它是教师的职业特点和应有的道德修养, 是沟通师生之间关系的桥梁, 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 是“任何教科书, 任何道德箴言, 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 即所谓的“德高为范”。一位具备高尚师德的教师, 才会用健康、正确的思想去教育学生, 才会以高尚的灵魂和言行去感染、影响学生;才会以真教人、以真待人、以真做人;才会尊重学生, 才会让学生有亲近感, 才会走进学生的心灵;才会懂得呵护学生的自信自尊, 才会懂得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才会留心于学生点滴的发展, 着眼于学生一生的成长。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用四块糖教育犯了错误的学生的故事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 传为美谈。故事中陶先生从学生的不足中看到优点, 运用表扬的艺术, 唤醒学生内心深处向善的一面, 激励学生自我教育, 表现出教育者的大智慧, 以他崇高的师德修养为我们树立了典范。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效法和学习的。

三、魅力之“识”

“识”即为教师所具备的学识水平, 包括文化素养、专业知识、专业经验等。“学高为师”“要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处于“知识爆炸”时代的青少年学生, 无论在知识的来源渠道、知识的种类范围还是运用知识的能力方面, 都具有迥异于前辈的特点和优势。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 更要是“水长流”, 除了要具备本学科坚实的知识基础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还要了解当代最新学科和最新知识, 形成多维的立体知识结构, 做到“精、专、博”。试想, 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 如何真正给学生学识上的权威力?所以做一个现代读书人, 以书为友, 培养书生气质的同时, 还必须具有学科敏感, 敢于学习, 善于学习, 树立终身学习观, 成为容纳学科百川的“知识之海”。

四、魅力之“思”

“思”即思想, 做个真正的人就要有思想。时代在变迁, 当我们经常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的时候, 我们是不是先问问自己:我们有没有在变?我们有什么样的思想, 就有什么样的境界。想要创造自己事业的辉煌, 就要让自己的思想先辉煌起来。对教师来说, 有这样一个说法:“三等教育教知识, 二等教育教理论, 一等教育教思想。”而要教学生有思想, 教师自己必须首先有思想;要教学生有个性, 老师自己必须首先有个性。正如李镇西先生所说:“只有个性才能造就个性, 只有思想才能点燃思想。让没有思想的老师去培养富有创造性素质的一代新人, 无异于缘木求鱼。”教师是行者, 更是思想者。思想有多远, 我们就能走多远。一个有思想的教师, 他有主见, 不盲目, 更不盲从, 他知道吸收, 也知道鉴别, 他知道选择, 更知道拒绝;他有责任心, 他知道应该负责的, 明白应该担待的, 清楚将会面对的;他有使命感, 不因循, 更不保守, 他知道探索改变, 他能够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更加准确有效、更合具体要求、更富人文关怀;他更清楚自己对教师这一职业和教师这一事业的理解。一个有思想的老师, 会在行走中反思, 在反思中成长, 反思后再行走, 行走后再反思。在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活动中, 突破创新, 成就自己的教学风格。

谈谈名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 篇3

古今中外的教育史证明,名师大都是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拨动学生的心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言行。所谓人格魅力,就是名师凭借自身的品格、个性、气度、爱好等内在特质对学生产生影响力和感召力。通常说某师受学生欢迎、爱戴,往往是指他(她)们富有人格魅力。颜渊师于孔子,“三盈三虚”而不去。鲁迅讲学于北师大大操场,寒风扑面而听者众。以上两例,足以说明人格魅力的神奇。

名师不仅具有人格魅力,而且具有学识魅力。所谓学识魅力,就是名师凭借自身渊博的学问、敏锐的识见、严谨的治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咸宁市鄂南高中有位化学教师,在讲授“碳酸钙”一节时,引用民族英雄于谦的《石灰吟》做开场白:“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别开生面,几句话就撩起了学生的兴趣。咸宁市广播电视大学有位副教授,在讲授《政治学》时,先分发自己新近发表的学术论文《应对群众骂娘之三策》。尚未開口讲课,台下就纷纷投来机关干部学员们期待与敬重的目光。很显然,这一切均应归功于学识魅力的作用。

两魅力之所以能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其根本原因就是其影响力和感召力被学生欣然吸收并内化,促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说,这是典型的外因促使内因转化的生动实例。名师凭借在学生心目中树起的“老师妈妈”和“老师爸爸”的形象,使学生深信其表扬是爱、批评也是爱,从而激发了学生发扬优点、改正缺点的决心与信心。名师凭借在学生心目中树起的“专家学者”的形象,使学生深信其任何教学要求都是恰当合理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名师凭借在学生心目中树起的“事业成功者”的形象,使学生深信其人生轨迹就是自己的未来,从而激发了学生模仿心中“偶像”的热情。

名师人格魅力的形成,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起决定作用的则是其自身的“修炼”。欲培养人格魅力,应首先追求三境界:一要“志存高远”,采取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认定目标不动摇,不达目的不罢休。二要“淡泊名利”,加强职业责任感,不能满足于当一个“良心型”的授业师,而应争当“学者型”“殉道型”的育人师。三要“爱生如子”,做到慈如慈母,严如严父。应懂得:“爱”是人格魅力之魂!

若说人格魅力可获得学生的热爱与尊重,那么学识魅力则可获得学生的钦佩与敬重。欲提高学识魅力,应向如下四个方面下工夫:(1)注重教研。教材是教学之依据,应吃深、吃透。教法是实现教学目的之手段,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学生是教学之对象,亦是学习之主体,应认真研究其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2)潜心科研。只有及时探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才能迅速提高教学水平;只有不断探索未知世界,才能开拓眼界,提高境界。研而有果,才会有成就感,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3)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口头讲述,是教研、科研成果的展示,是对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的检验。三尺讲台,犹如十丈大戏台,教师应像诗人那样抑扬顿挫里饱含激情,更应像艺术家那样举手投足间尽显才华。(4)树立强烈的育人意识。既要培养“人中人”,更应重视培育“人上人”。否则,科学家、文学家从何而来?心血熬干终不悔,“师因徒贵”莫嫌迟。

人格魅力的高低是能否成为名师的前提,学识魅力的大小是能否成为名师的关键,二者缺一不可。俩魅力既是名师的本质特征,也是对广大人民教师的殷切期望和时代的必然要求。

教师人格魅力 篇4

教师人格魅力,是实施教学的有效条件,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和最直接的示范、导向作用。本文阐述了人格、人格魅力的含义、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及教师完美人格的塑造。

关键词:教师人格魅力 学生的影响 塑造

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育人,而育人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人最核心的是要有人格,否则就会只有人形而无人实。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教师的理想信念、生活态度、价值取向、道德品质、治学方法、为人处事等都决定着教师以德育人的成效。教师人格比教师的智力和知识水平对学生的影响更显著。因而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影响教育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条件。人格的涵义

人格,从心理学上讲,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即个性。从伦理学上讲是指人的道德品质;从法律的角度讲,是指人的能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社会学中把人格定义为人品。“格”即标准、度量、规格、品质,“言有物而行有格也”就是讲人要有良好品行和做人标准。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古训在当今教育工作中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教师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品格高尚,可以感染学生,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进而自塑完美人格。教师的人格魅力是由理想信念、学识水平、知识能力、个性情趣、品质修养、形象气质等综合素质熔铸而成,是吸引学生的主要源泉,在润物细无声中感染、教化学生。高尚的教师人格是学生效仿的榜样、崇拜的偶像,是一面旗帜、一盏航灯,是无声的号角,会对学生产生无形而强大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影响力,会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成人、成才的影响

教师的人格魅力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比有形的言语教育具有更强的心灵渗透力,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和最直接的示范、导向作用。在当今时代,大多数人知识的快速增长,能力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初步形成,是在学校完成。因此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成人、成长影响巨大。

2.1 教师的广博学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学生非智力因素,对于学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学是知识与智慧的交流,教师充满创新的教,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内在的人格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具有宽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系统精深专业学科知识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满自信与激情,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得他的教学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学生,使学生乐于学习,对本学科产生强烈的兴趣,始终保持求知的热情与动力。

教师的学识不仅表现在对本学科知识的了解上,对教育心理学知识的熟悉上,还表现在对现

代科技、经济、政治、国际关系的了解程度上;甚至还表现在对当前乐坛、影坛、文坛、体坛等信息的了解上。假如教师在讲解问题时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对学生感兴趣的国际时政、流行音乐、畅销小说或时尚体育能侃侃而谈,娓娓道来,科技风那学生必然是“信其道而亲其师”。

2.2 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的影响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思想道德、作风仪表、为人处世乃至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孔子说过:“其自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不仅对教师听其言,而且观其行。教师如果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爱岗敬业的崇高精神,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对待学生多一份关爱,多一份温情,多一份信任,学生就会从教师的言行身教中明白做人的道理,就依照老师的言行来调节自身的行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的高尚品德,对学生有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教师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待学习态度,也会对他们日后的工作态度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以身作侧,为人师表,做到育人先育已,育已先育德。用自己良好的品德修养、坦荡的胸襟、高尚的情操、正直的为人去熏陶和感染学生,教育和规范他们的言行,发挥榜样的作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3 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性格特征的影响

教师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教师,一般性格开朗,不怕挫折,遇顺境时不骄傲,遇逆境时不消沉,头脑冷静,处理问题稳妥得当,自然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和拥戴。每位教师都有自己不同的情感表露,在教师人格的内涵中,教师个人的情感是制约人格形象最基本的要素,情感智慧确定教师的人格,没有真挚情感的教师永远不能具有自己的人格魅力。教师善良、真诚会在人人平等的基础上去接纳每一个学生,不会因为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家庭背景的不同而区别对待或歧视某些学生。胸怀博大,能容下个性不同和兴趣爱好各异的学生,用善良与真诚感染每个学生。构建“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蹲下来和他们进行心灵对话,用浓浓的情去温暖学生的心。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

2.4 教师正直、宽容能给学生自尊和自信

教师的人格魅力 篇5

魅力是一种精神境界的体现,是一种足以使人感动、觉悟和振奋的,具有很强吸引力的力量。它包括品格魅力、气质魅力、学识魅力、仪表魅力等.“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是一种品格魅力;口若悬河、文彩纷呈是一种学识魅力;美而不妖、靓而不俗是一种仪表魅力;秀外慧中、儒雅风流是一种气质魅力。而人格魅力是指一个人的行为道德标准、渊博的学识、高尚的性情及其融洽的处事能力等综合素质对周围人的影响。

我认为,教师的人格魅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具有堪为人师的高尚品德——这是教师人格魅力构成的根本。

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是以培养人为终极目标的,因此在担当培养人的任务之前,教师自己就必须造就成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教师一直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见他是学生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人格特征的过程中,教师言行举止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示范性,其不仅指导着学生掌握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更充当着示范者的角色,其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学习的活生生的榜样。这种感染力和示范性是其他任何一个职业都不可替代的,也无法达到的,教师职业的这一特殊性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人格。学生从教师那里学习到的,我认为最重要的不是课本知识,而是教师言谈举止所表现的操行和道德。古人即有三不朽之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德在一个人的人格构成中占首要位置。对学生来说,有德无才的教师固然留有遗憾,但有才无德的教师却是有害无益、断然不可取的。因而我认为,具有堪为人师的高尚品德,是教师人格魅力构成的根本。

那么,一个教师具有怎样的品德才能算是堪为人师呢?

我想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首先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什么是人生观?一般来说,人生观是一个人对生活的目的、意义和价值的总的看法,是人为什么活着、人怎样生活才最值得的一种根本的认识和观点,它是一个人的理想信仰。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一定要树立起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多作贡献的人生观,一定要把祖国繁荣、人民富裕、社会进步作为自己人生的终极追求,一定要把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社会作为自己为人处世的根本态度。只有具备了这样正确的人生观,才不会为个人得失而斤斤计较,不会陷入“自我中心”而难以自拔;才能够为了崇高的理想,以顽强的意志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不被矛盾所困扰,不向挫折屈服,不为冲突而忧虑;才能热爱自己本职工作,积极努力做出成绩,奉献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大众共享幸福之乐。教师只有具备了这样正确的人生观,才能堪为人师。

其次要有忠诚事业的责任感。我们每一个人从诞生那天起,就生活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和他人、集体、社会之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责任关系。因此,在生活中当我们做出某种满足自己需要和愿望的个人决定并且付诸行为的时候,都应该考虑对个人、对他人、对集体、对国家、对社会甚至对整个人类所应当承担的责任。这种高度的责任感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基本品德,是我们学会做人的基点。作为教师,必须要有高度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责任感,热爱教育,献身教育。教师只有具有了对自己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国家负责、对社会负责的高度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才能真正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走”。

其三,要有正直诚实的做人态度。要做事,先做人,这说明了做人态度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师这一职业虽很清贫,但我认为教师的做人却应正真诚实,刚正不阿。在大是大非面前一定要挺直腰板、坚持原则、爱憎分明,要经得起金钱美色、灯红酒绿的诱惑,同时要淡泊功名利禄保持平常心,这样才能教书育人。

其四,要有任劳任怨、勤勤恳恳、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这是社会对每一个人的提出的要求。教师这一职业既崇高又很平凡,它需要教师有甘为人梯的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地战斗在工作岗位上,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任劳任怨,勤勤恳恳。“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这一著名的诗句是对教师工作最形象的写照和最深沉的要求。

教师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强烈的责任感,正真诚实的做人态度,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我认为这样的品德就可以堪为人师。

第二、具有诚挚博大的无私爱心——这是教师人格魅力构成的前提。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情感交织在人们的思维中成为一种刺激,往往对人的认识和行为起着调节作用。一个要让学生真正喜欢的教师,必须要有诚挚博大的无私爱心,如慈母般地用真挚丰富的情感去感染、教育学生。一个教师是否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主要是看他是否真正地去关心爱护学生。具有诚挚博大的无私爱心,是教师具有人格魅力的前提。

这要求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切忌当众让他们难堪、丢脸,尤其是女同学,她们更是将教师对自己的尊重和关心作为好教师的重要条件之一。

其次,教师要真情付出,以平等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个学生,重视与学生在同一水平线上的情感交流。作为老师要善于创造条件,帮助学生调节情绪,使之心理上获得平衡。当学生的学习不尽如意时,要帮助找出原因,肯定成绩,多发掘他们的“闪光点”予以表扬,指明方向,使学生振作起学习的精神。当学生的生活遇到困难时,要尽可能给予帮助,困难时拉一把会使人感激不尽。当学生的情绪低落时,教师应从分析心理入手,耐心地帮助学生解开思想疙瘩,从烦闷中解脱出来,使之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再次,教师要公平公正,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学生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能力,切实帮助他们。

最后,教师要有宽容的胸怀,当学生犯错误时,教师要有和风细雨的心态,给予包容,用慈母般的、发自内心的爱批评指教。

第三、具有高超精湛的教学艺术——这是教师人格魅力构成的关键。传授知识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教师是通过教学来实施教育职能,实现教育目标的。教育的过程就是教师通过“教”的高超艺术把自己所具有的各种品德、知识、技能等信息以最易被学生接受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再通过学生的参与、吸收、内化,最后形成学生自身素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的技巧甚为重要,它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教师本身内在素质再高,如果没有合适的教学方法,以较好的方式传授,也收不到应有的效果,结果是“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因此,是否具有高超精湛的教学艺术,是教师人格魅力构成的关键。要让自己的课堂充满艺术:

首先,教师必须较好的掌握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方面的知识,合理、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做到因材施教、深入浅出。如果能做到“忽然间我能顺利念完我的课本,我竟然没有察觉是因为她的指导”,就是达到了教学的最高境界。

其次,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做到确切明白、简洁通俗、风趣幽默、形象优美。确切明白是指语言要符合科学性、有逻辑性。简洁通俗是指语言必须干净利索,尽可能地接近生活,使概念形象化,具体化。风趣幽默是指教学语言的表达应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智力的开发,起到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形象优美是指教学语言的直观性和启发性,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联想,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最后,教师应在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审美教育和人格教育。高超精湛的教学绝对不是仅仅只给学生传授课本知识,而是既教书又育人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把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和人格教育融会渗透其中。

课堂教学既教书又育人,而且是通过艺术的语言,在不知不觉中传授给学生。学生在充满激情的课堂中,轻轻松松地就学到了科学知识和做人的道理,这就是高超精湛的教学艺术。

第四、具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这是教师人格魅力构成的保证。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新思想、新观念、新产品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才能让自己紧跟时代的步伐。

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大力培养创新意识。二十一世纪需要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教育的创新,教育创新的根本在于教师的创新精神。要贯彻好创新精神,一方面要求教师自己不要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只懂得对权威的崇拜,对习惯的妥协,而不懂得注意接受新事物。教师要勇于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创造性地去发现问题、探索未知,不断地开拓进取。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把从以传授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教育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开发学生实践能力的新型教育,即要让学生在学到知识基础上,铸就创新素质。事实证明,只有不断地推陈出新,才能更好地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要让自己具有创新精神,教师要不断学习,重视自身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人类知识创新步伐的不断加快,教材体系在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在不断丰富,而且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日益现代化,学生课外的知识面正在不断拓宽,信息量急剧增加,求知欲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与学生的知识关系量已无法体现“一桶水”与“一杯水”。所以教师再也不能靠吃老本,不能满足已有的学识水平和知识视野,而应该要加倍努力,在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不断为自己“充电”,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教学信息,注意把教育科研的理论成果和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并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尤其是要掌握与使用新出现的现代教育技术,以此来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

一个教师要想一辈子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必须是一个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的人,必须是一个不断学习、勤奋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勇于进取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在他们的身上应具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精益求精的优良品质。只有对知识永不满足的教师,才能成为学生学习、追赶的榜样;只有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创新精神,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具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是教师具有人格魅力的保证。

堪为人师的高尚品德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诚挚博大的无私爱心可以赢得学生的信任,高超精湛的教学艺术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健全完美的人格,会像细细的春雨一般,潜移默化地深深地洋溢在学生的心田,直到一生,直到永远。教师的人格就像一面镜子,让人性的阳光照进校园,照亮学生一生的前程吧!

教师的人格魅力 篇6

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本事,具备这样条件的教师不但在教育教学上游刃有余,并且善于处理、协调跟学生以及同事之间的关系,创造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以利于获得事业的成功。马克思说:“性格是环境的.产物。”从这样的教师身上,学生性格能受到各方面的良好影响,受益终身。

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善良和慈爱,他们会在平等的基础上善待每一个学生,不会因为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家庭背景的不一样高看或歧视某些学生。在他们心里,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他们胸怀博大,容得下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兴趣爱好互有差异的学生。他们不仅仅是学生的良师,也是慈爱的长者,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他们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更把学生的喜怒哀乐、寒暑冷暖放在心间。

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学生的信任和宽容,在课堂上他们不是一味灌输,包办代替,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之中享受成功。他们是指导者和引路人,从不把学生看做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他们相信学生的本事并想方设法锻炼提高学生的本事。他们很少对学生说你必须这么做,他们更喜欢对学生说:想一想,你应当怎样做。在人品上他们更是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哪怕是学生有过失的时候,同样相信学生改正过失重新开始的本事。他们不光看到学生的此刻,更关注学生的将来,从而利用此刻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基础。他们既是学生此刻的引路人,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设计师。

备课组长的人格魅力 篇7

一、“才气”吸引人

俗话说打铁还须自身硬, 备课组长要想有效开展教研工作, 让“手下”心悦诚服, 就必须要有过硬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 要以自身的文化底蕴和自身的科学素养吸引周围的人。如果说教师有一桶水, 备课组长必须有一大缸水, 当组员遇到学术上的困惑或教学上棘手的难题时, 你才能挺身而出, 指点迷津, 开出“良方妙药”, 你的同事才会自然而然地从内心仰慕和敬佩你。只有当你具备足够文化专业知识的积淀, 才配得上“组长”这个称号, 才能成为“大师”, 你身上散发出的才气才能吸引组员, 让他们陶醉。一个知识渊博的教师会让学生感到教师的伟大, 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同样备课组长的知识渊博与否, 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同组成员的期望值和可信度。因此备课组长要加大自己的知识储备, 学习学习再学习, 从书籍中学、从实践中学、从网络中学、从媒体中学、从教师中学、从学生中学。不仅要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文化专业等知识, 还必须广泛汲取中外教育文化、古今教学精髓和名人教育教学思想等, 也要涉猎一些政治、经济、文学、历史、哲学和人物传记等方面的书籍。向他人学习, 向身边的同事学习, 向专家学习, 向本学科的教师学习, 也向非本学科的教师学习, 向成功人士学习, 也向暂未成功的人士学习, 充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只有阅历超群、经验丰富和知识渊博的组长才是优秀的, 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如果组长的学识平平, 对组员的问题一问三不知, 对他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了解甚少或者一无所晓, 他们就会对你见而远之, 甚至从内心瞧不起你, 对你产生抵触情绪, 你就会在组内渐渐失去话语权。因此备课组长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不断提升专业素养, 更新知识结构, 永葆学术鲜活。备课组长的才气不单指他的学问, 还包括他对教学的建树。备课组长必须把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要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掌握教育规律, 把握教育发展的新动态, 宏观有规划, 微观能出彩。要时时处处走在组员的前面, 对教学工作精益求精, 吃准课标, 吃透教材, 站在教学第一线, 从教学的每个环节入手, 大胆改革创新, 张扬自身个性, 彰显独特品质。还要常反思, 常总结, 从中探索到新的教学思路和新的教学策略, 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让自己的“旗帜”在组内外飘扬, 以此来推动全组教师的教学改革, 促进他们的创新意识, 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组长不仅要上好示范课、观摩课, 还要经常走进组员的课堂, 进行聆听和学习、指导和评价。更要经常走出校门, 向兄弟学校学习, 及时了解外界的教学动态, 不断汲取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新方法。也要总结自己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 不断调整教学策略, 与时俱进, 把握教育教学最新改革动向, 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 把想法变为现实。只有这样, 备课组长才能成为教学的行家里手, 才能成为组内的业务骨干和领军人, 才能让组员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身上所散发出的专家大师气息才能深深地吸引组员。这样组员才会对组长言听计从, 兢兢业业地、一丝不苟地完成组长布置的工作和任务, 使教研活动有声有色。如果备课组长业务上没有特色, 没有亮点, 没有过硬的本领, 且实绩非但不出众, 有时甚至还会“掉队”, 作为一组之长, 就会底气不足, 威信打折。甚至会导致备课组教研活动举步维艰, 即使勉强开展, 其效果也是微乎其微, 最终只能草草收场, 组长也免不了遭受“弹劾”。总之, 备课组长既要有渊博的知识水平又要有精湛的教学水平, 两者兼备, 才气四溢, 这样才能引领自己的团队成为一个学习型、研究型的集体。

二、“和气”感动人

一个备课组犹如一个大家庭, 组长就是这个家庭中的“户主”。要想让组内的所有教师都紧紧围绕在组长周围的话, 组长一定要默默地为这个家付出, 把组员当作自己的亲人, 时时关心他们, 呵护他们, 用和善的行为去感动大家, 用滚烫的心去温暖大家。无论是在生活上、工作上还是学习上, 当组员需要帮助时, 组长就应立刻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 时时刻刻注意倾听他们的心声, 体味他们的困惑, 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 与他们同甘共苦, 一起品味酸甜苦辣。成员取得了进步, 为他自豪;成员有了喜事, 为他高兴;成员碰到了困难, 帮他克服;成员遭遇痛苦, 给予关怀。这些举动, 虽微不足道, 却温暖人心, 组长的心拉近了大家的心, 大家的心又靠着组长的心, 这样才心心相印, 凝聚力才更加牢固, 亲和力才更加长久, 和气才能“财源滚滚”。

作为一组之长, 要处处以身作则, 宽厚待人, 见荣誉就让, 见困难就上, 把成绩永远记在别人的功劳簿上, 为组里的每位成员营造一个团结协作、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 这样全体成员就会心甘情愿地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 就会创造出最大价值。人们说孩子成长家长有责, 同样组员进步也离不开组长。备课组长作为组内的领军人, 应毫不推卸地担负起指导和培养本组教师的重担, 这既体现了组长的责任, 也体现了组长对成员的和气与友善。组长应积极引领本组教师解放思想, 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学习新理念, 优化教学方法, 开创新局面, 迎头赶上。“木通原理”告诉我们, 一个备课组的整体战斗力不是靠个别“长板”教师, 而是取决于“短板”教师“板子”的“延长”。要想提高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 组长要有先全组之忧而忧, 后全组之乐而乐的精神, 关怀新教师, 关注“短板”教师, 关心他们的成长。

组长要有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 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全部与大家分享, 让组员踩着自己的肩膀迅速进步。避免他们走弯路、走错路, 增加他们的教学经验, 增强他们的教学自信心, 在最短时间内使他们赶上“长板”教师, 打出自己的教学品牌, 独当一面。让组员能挑起教学重任, 成为学校主力军中的一员, 从而真正实现全组教师“共同富裕”, 整个备课组“百花齐放”的理想目标。备课组长要讲究工作方法和工作艺术, 在领导面前要多讲教师的长处、优点和闪光点, 要多表扬和多鼓励教师。当教师有缺点和不足时, 选择好时机和场合面对面开诚布公地推心置腹地说出来, 这样组员就会正确理解, 欣然接受, 你的和善将会永远感动着他们。

三、“睿气”召唤人

一个智慧聪颖、决策英明的备课组长能率领团队里的所有组员一起开展形形色色的教研活动, 并以最佳方法和手段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因此备课组长必须具有能召唤人的睿气, 这种睿气主要表现在他的组织能力、策划能力、沟通能力和决策能力上。每次活动总要精心设计, 认真安排, 充分准备, 反复酝量。这次教研活动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话题是什么, 确定谁为中心发言人, 要想得到什么效果, 解决什么问题, 取得什么资料, 是否邀请学校领导、教研组长、教研员、其他学科的教师以及校外兄弟学校相关同志参与。教研活动结束后要理性反思和总结:这次教研活动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成功在哪里, 不足有哪些, 需要亟待改进的地方是什么等, 这些都需要组长通盘考虑, 需要组长有过人的睿气。

备课组长要根据每位成员的教学进度安排, 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以及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等做好调查了解, 科学地、恰当地、合理地安排集体教研的时间:在什么时段里讨论什么内容, 解决什么问题;什么时段里研究什么计划, 确定什么方案;什么时段里制定什么措施, 进行什么操作等, 将集体教研时间恰到好处地与当前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更加有效地完成近期的教育教学任务, 真正让集体教研活动为教育教学服务。每次活动都要确定好地点, 布置好活动场所, 让大家在一个轻松、和谐、安静、祥和的氛围中围绕主题, 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畅所欲言, 百家争鸣, 实现智慧与智慧的碰撞。为了确保每次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集体活动前, 组长都要预先确定活动主题, 预见教师可能出现的观点与存在的困惑, 指导中心发言人“备课”, 做到有的放矢, 让活动产生最大效益。活动中备课组长还要进行宏观和微观调控, 以便活动朝着既定目标有序进行, 使教研活动更加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组长要根据本组人员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以及他们的“拿手戏”, 以自己独到的见解为本备课组量体定制一整套符合本组特色的活动方案, 要求形式别具一格, 内容丰富多样。可以是切磋教材内容、研究教学技艺、排解教学疑点、分享瞬间灵感、探寻纠错技巧、分析学生现状、制定学法指导策略、设置学生作业、反思教学理念、总结教学成败、聆听专家学者讲座、学习和研讨教改 理论等。组长可以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 主动与其兄弟学校联系, 开展跨校教研, 结成对子, 校际间互动。组长还应提倡和鼓励并指导组员充分利用网络等途径, 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延伸教研活动, 进一步打开教研工作的新思路, 拓阔组员的眼界。

在集体备课研讨活动中, 由于每一成员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认识是不一样的, 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加工处理也不尽相同,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而集体备课是求同存异的集体思维指向, 能让教育教学资源达到最优化, 产生最高质量和最佳效益。要想让集体备课达到这个目的, 不流于形式, 作为备课组长, 在组织这样的活动时, 应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与决策能力。特别是当组员们“碰撞”最激烈时, 组长的沟通力与决策力就格外能显现出他的睿气。组长要善于将“碰撞”双方或多方进行有原则、有艺术的沟通与说服, 对不同的意见或建议作充分的比较、思考和判断, 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与体会, 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权衡利弊、去伪存真、取优汰劣、优中选优, 形成更科学、更优化、更合理、更可操作的集体智慧结晶, 真正实现1+1>2。

教师的人格魅力 篇8

教师的人格魅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人有自发调整自己的倾向,有自我成长、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功能。人自身有认识自己并改造自我和指导自己行为的能力,只要提供适宜的环境氛围,这些能力就能开发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责任就是要提供适宜的环境氛围。因此,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比其学识水平更重要。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说的恐怕就是这个道理,问题是师傅(教师)有没有这个本事,将徒弟(学生)引进这学习知识的大门呢?教师的人格魅力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有的老师水平很高,对教材钻研得非常透彻,可学生就是不喜欢他,并由此不喜欢他所教的这门课程;而有的老师很受学生欢迎,无论他教什么学科,学生都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有位小学教师,教过我女儿的语文、数学、自然等课程,他教什么课程,我女儿就喜欢什么课程。究其原因,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教师的人格魅力使然。

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人格的形成

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人格的形成起着培育、引导、感染和促进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教育影响力,是因为它有直观示范性的特点,即教师以自己的人格、行为表现等给学生树立榜样,而学生正处于长身体、增知识、立意志、塑人格的重要时期,其情感、意志和行为都具有不稳定性,教师的榜样形象会成为他们最直观的模仿对象。正如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所认为的,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待儿童没有同情,他们就变得没有同情;而以应有的友情对待他们,就是一种培养他们友情的手段。

一位小学老师以前在课堂上习惯用粉笔头,投掷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时隔不久,他惊奇地发现全班同学都开始效仿,学会了用粉笔头投掷别人,弄得满地都是粉笔头不说,有时老师上课粉笔还不够用。从那时起,这位老师认识到自身的行为竟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于是非常注意自身修养,在点点滴滴中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最终成为了学生的良师益友。

从这个案例中不难看出,教师高尚的人格、自觉的良好行为,可以为学生所效仿;同样,教师的不良习惯等也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研究表明,学生具有强烈的向师性和模仿性,幼儿和初入小学的儿童,这种向师性表现为对教师的情感依赖,之后逐渐发展为满足求知欲和人格完善的需要。因此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种现象的态度都深深影响着全体学生。“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教师应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来教育和塑造学生的人格。

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拥有人格魅力的老师

教师高尚的人格对学生不是一种暂时性的教育因素,它像一粒播撒在学生心田的种子,将来会结出灿烂美好的果实,这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会成为学生人格形成的“参照系”。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人格魅力、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呢?

首先,要注意个人的人格修养。教师不仅要重言教,更要重身教,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感化学生。可以说应先自立,再立人;先正己,再正人。因此,教师应加强自身的人格修养。

其次,要爱学生。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学生是有能动性、自主性的人,所以教师爱学生,就应热爱一切学生,把爱撒向每个学生,教师要“有爱无类”、一视同仁。并且要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严之有度,爱之有恒;以爱动其心,以严促其行。

最后,要有洁美的外表。教师站在讲台上,从头到脚都是教材,注重仪表美不仅是热爱生活的表现,也是对自己和学生负责的表现,更是教师人格的一种外在表现。我想一个举止文明优雅、态度和蔼可亲的教师,必然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总之,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不仅需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更需要有高尚的人格。因此,教师要注重自己的人格修养,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来为广大青少年学生点燃心灵的火种,成为他们心中永恒的灯塔。

作者单位 山东省惠民县辛店第二中学

人格魅力 演讲稿 篇9

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的***。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大学生人格魅力的培养!

在当今社会中,为人处世,待人处物的基本点就是要具备人格魅力。何为人格魅力?首先要弄清什么是人格。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能作为权力、义务的主体的资格。而人格魅力则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在今天的社会里一个人能受到别人的欢迎、容纳,他实际上就具备了一定的人格。(例子:如果你走在路上,你的回头率很高,那只能说明你很有外表的魅力,但是人格魅力确实要经过

接触才能体现出来的,优点类似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关系)

其实,很多人对人格魅力很熟悉但同时又很陌生,熟悉?因为大家都不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语

了,陌生?是因为绝大部分的恩都没有意识到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对自身有多重要。

个人魅力在我们处理人际关系时的作用是最明显的。我们每个人在工作与生活中都有着同样的感

受,我们总是希望与那些热情、友善的人相处,也总是对那些谦虚、严于律已、坚决果断、光明磊落的人充满好感。事实上就是他们的人格魅力在无形中吸引着我们。与品行高尚的人在一起,是一种品味,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快乐。相反,我们讨厌与那些丑恶的,对待生活消极的,做事有个阴暗面的小人交往。我们是这样子选择朋友的,那么我们自然也要同样的要求自己!

那么,我们该怎么培养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人格魅力呢?又要从哪些方面去培养呢?让我告诉你

吧!

人格魅力的性格特征表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在对待现实的态度或处理社会关系上,表现为对他人和对集体的真诚热情、友善、富有

同情心,乐于助人和交往,关心和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对待自己严格要求,有进取精神,自励而不自大,自谦而不自卑;对待学习、工作和事业,表现得勤奋认真。(讲身边朋友的例子。)

第二,在理智上,表现为感知敏锐,具有丰富的想像能力,在思维上有较强的逻辑性,尤其是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讲自己对一些蠢人的看法,引用在校庆表演的例子)

第三,在情绪上,表现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开朗,振奋豁达的心境,情绪稳定而平衡,与人相处时能给人带来欢乐的笑声,令人精神舒畅。(讲自己在这方面做的不够,希望各位同学加以监督)

第四,在意志上,表现出目标明确,行为自觉,善于自制,勇敢果断,坚韧不拔,积极主动等一系列积极品质。(这是大家做的最不好的一个方面,问观众说有做过大学生职业规划,结果一定是大部分都没有,讲职业规划的好处,建议大家要及时做好职业规划)

如果大家能把上面几点都做到的话,我相信大家的人格魅力就达到了一个质的飞跃了,当然,这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做到的,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是一场持久战来的,希望大家能够持之以恒,(也希望自己能够坚持)人格魅力的培养刻不容缓,大学四年是我们培养自己人格魅力的最后机会了,你还想等到什么时候呢?难道等到我们出去社会打拼的时候吗?到那时一切都迟了,出了社会,我们将面临各个方面的压力,还要担当起来自不同方面的责任!我并不是危言耸听,这是

基本大学生所应有的危机感。

上一篇:信息管理学专业自荐信下一篇:中班数学教案玩具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