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规划图纸要求(推荐10篇)
xx县xx镇(乡)xx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图纸
新农村建设规划成果一般要有6张规划图纸,其图纸名称及规划内容如下:
1、村域总体布局及产业发展图。
(与规划说明书中,第三章第一条村域发展总体布局、第三条产业发展布局内容对应。主要表现村域范围内产业布局、用地布局,应在一定比例的土地利用图上绘制。规划期限至2020年,近期实施项目另设图例)。
2、村庄建设现状图。
(与规划说明书中,第一章第三条建设现状的内容对应,反映用地性质和建筑质量。图纸比例1:500—1:1000)。
3、村庄建设规划总图。
(图纸表达要能反映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与规划说明书中,第四章总体布局、第六章社会事业设施规划内容对应,规划期限至2020年。图纸比例1:500—1:1000)。
4、村庄基础设施规划图。
(与规划说明书中,第五章基础设施规划内容对应,规划期限至2020年。图纸比例1:500—1:1000,图纸表达困难时,也可分设若干图绘制)。
5、村庄近期治理规划图。
(与规划说明书中,第八章近期治理规划内容对应,规划期限至2010年,反映建设治理的分类。图纸比例1:500—1:1000,依据规划总图在现状图基础上绘制)。
6、效果图。
关键词:老龄化,居住区,家庭养老,社会服务,太阳城,再设计
一、引言
据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 31省中, 有26个省份的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数比例超过7%, 按照国际标准, 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表1, 表2反映了有关机构对1990-2020年世界人口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一些统计与预测。无论从老龄人口的增长速度还是所占比重来看,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 我国还在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 较为主流的“421”家庭模式让子女赡养老人的负担成倍增加, 也催生了众多的老年家庭。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困境。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社会问题, 老年家庭也在与日俱增, 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应当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当代居住区规划, 应着眼于老龄化社会的大环境, 并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需求, 进行人性化设计。
二、研究思路
笔者希望通过如图1所示的研究思路, 在研究现有养老模式的基础上, 通过实地调研, 发现已有居住区内不适应“社区居家养老”这种新模式的地方, 同时了解住区内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状况及需求, 并以此为入手点, 结合相关案例, 对现有居住区进行再设计, 使其发展成为适合老年人养老居住的社区。
三、调研分析
(一) 现有养老模式比较
据一项调查显示, 35%的家庭要赡养4位老人, 49%的家庭要赡养2-3为老人。另外,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给了中青年一代巨大的生存压力, 不得不奔波于各类工作事物, 加之社会普遍认同的代沟现象, 使得家庭养老在我国面临困境。
社会养老是指由专门的养老机构 (如养老院) 将老人集中起来进行全方位照顾。但一项调查显示, 老人并不喜欢生活在纯粹由老年人组成的环境中, 他们也渴望与不同年龄层的人交流, 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笔者在问卷调查中, 也得到了类似结论, 表3反映了老年人对不同社会养老设施的需求程度, 我们可以看到, 大部分老年人需要的是社区中的服务类设施, 而并非专门的养老机构。另外, 这种养老模式所需的政府投入十分庞大, 而我国老龄化速度快于经济发展, 呈现了“未富先老”的特征, 并不适合推广这种模式。
老年人一方面希望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 不与社会大环境脱节;另一方面也需要社会提供相关的养老服务, 提高生活质量。与此相适应, 就出现了一种“社区居家养老”的新模式:老年人退休后仍住在自己家中, 由专门机构安排专业人员提供各种服务, 如饮食、交通、医疗保健、家政服务等。笔者认为, 这种养老模式综合了居家养老与社会养老的优势, 同时解决了其中的不足之处, 更为适应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与心理需求, 是适应人口老龄化社会环境的新型养老模式。但这种养老模式也对社区相关设施的建设提出了客观要求。
(二) 住区调研
基于研究的课题, 笔者对居华里和时代奥城两个小区进行了实地调研, 希望以此了解居住区内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状况及需求, 为研究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对居住区设计的客观要求提供依据。
笔者在调研时, 与很多老人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并将他们对小区的满意之处及程度归纳如图2, 将他们希望小区改进之处及解决方法总结如图3所示。
居华里在基本生活保障设施方面做得不错, 有小超市, 菜市场, 小摊点等, 富有生活气息。时代奥城则在物业管理方面较为突出, 有专门的人员为老人解决如买菜等特定的生活问题。老人们对小区中的这些方面都予以肯定。老人喜欢在户外活动, 也很满意两个小区中设置的活动器械, 但住在时代奥城的老人们则不太满意小区内散步、晒太阳的中心场所, 有一位老人甚至说他经常会到街上散步, 绕着时代奥城外墙转。
老年人对这两个小区存有一定的不满情绪, 比如很多老年人反映小区内缺少诊所、保健中心等医疗保障设施, 还戏谑地说“你们大学里都有医院吧, 我们这么大一小区里没有看病的地”, 但从图3我们可以看出, 即使现有小区有无法满足老人需求的地方, 他们也会在小区外寻求解决途径。可是, 这会加大老人对居住区的不满。笔者认为, 造成这种情绪的主要原因是:小区外各类设施的可达性以及给老人的归属感不如居住小区内部强烈。
通过这次调研, 笔者还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老人们对小区内现有的活动中心评价并不高。以居华里为例, 这里的活动中心很单一的只有棋牌类休闲, 偶尔会有合唱活动, 而且室内空气质量不佳, 甚至被很多老人误解为赌博场所。笔者通过调查问卷统计了老年人到活动中心去的频率, 结果如图4所示, 可见, 活动中心并不受欢迎。但笔者在与一位老人的交流中了解到, 安华里的活动中心每周会有京剧表演, 他经常到那里看戏。很多老人也反映了类似的情况:他们会到小区外的地方参加各类兴趣活动, 当然他们更希望小区加强管理, 多多开展有特色的社区活动, 以丰富老年人的生活。
随着“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广泛认可,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将在社区中安度晚年。这就要求当代的居住区规划要充分考虑老年人提出的这些建议, 一方面加强各类设施的建设, 另一方面加强管理, 充分利用各类设施, 使它们更好地服务于老年人。
四、案例研究
笔者在对两个小区进行了实地调研的基础上, 对美国位于亚利桑那州距凤凰城12英里的太阳城养老社区 (sun city west) 进行了研究分析, 并由此得到一些有益的启迪。
太阳城养老社区占地37.8平方公里, 其建设为老年人选择“社区居家养老”的新模式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这里的样板房价格适中, 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有商业中心、餐厅、邮局、大型综合医院以及遍布大街小巷的心脏中心、眼科中心和数百个医疗诊所等生活保障类场所, 也拥有方便老人生活的相关法规。图5反映了社区内某一地段各类场所的分布情况。可以清楚地看到, 这样的场所在社区内分布较为密集, 极大程度地方便了老人日常生活之需。
特色鲜明, 数量众多的休闲娱乐设施是太阳城的一大特色。这里有1200亩的高尔夫球场, 球场草地不仅给居民提供了健身娱乐的场所, 也使整个太阳城空气清新, 赏心悦目。社区同时兴建了许多其他类型的休闲娱乐设施, 以丰富老年人的生活, 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太阳城拥有完善的生活保障和服务周到的物业管理, 这使其早已成为老年住区设计的典范, 笔者认为, 这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是分不开的:
1、建城之初就有统筹性的规划思想, 做了完备的规划设计。太阳城内以高尔夫球场为主题进行设计, 房屋均为平房或别墅, 街道井然有序, 各种设施遍布其中, 并确定以高尔夫球车为居民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整个居住区大环境层次分明, 设施齐全, 独特交通工具——高尔夫球车的引入使各部分联系得更为紧密, 大大增加了各处的可达性;
2、太阳城地处亚利桑那州距凤凰城12英里处, 地广人稀, 广阔的土地资源为社区的统筹规划提供了有利条件。加之这里阳光明媚, 干燥少雨, 适于老年人居住, 自然条件本身就很有优势。配以合理地住区设计, 显现出其独特的吸引力及优势;
3、各类设施的设计主次分明, 有集中式的商业中心、活动中心、综合医院等, 也有散布在住宅间的小型超市、俱乐部、小诊所等, 既能满足老年人在社会大空间中活动的需求, 也能满足日常之需。
4、社区的物业管理、服务与社区建设相适应, 维持着社区的正常运转, 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一步一步走向完善。同时, 管理机构也通过安排特定的培训, 组织舞会等社会活动, 来丰富老年人的社区生活。
五、社区再设计
笔者对住区进行实地调研, 是希望了解居住区内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状况及需求;进行案例分析, 是希望从优秀实例中得到有益的启迪, 但最终是希望对现有小区进行再设计,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小区存在的问题, 使其有利于“社区居家养老”这种新模式的推广。
太阳城取得成功的一大优势就是占地面积巨大, 虽然现有小区的面积不可更改, 但可不可以将各个小区联合起来组成大的社区进行再设计?于是模仿太阳城, 将生活保障和休闲娱乐设施进行分级设计:在整个华苑社区 (包括安华里, 居华里, 碧华里, 天华里, 长华里, 绮华里, 地华里等) 中设计一个核心区, 容纳着如综合医院、大型超市、宾馆、大型活动中心等一系列满足生活保障及休闲娱乐秩序的大空间;综合老年人满意的场所及希冀的空间, 将基础设施——菜市场、小超市、餐厅、医院, 有体育器械的活动场地等进行组团归纳, 出现在每一个小区中, 以满足每一个小区中老年人生活的日常之需。
老年人普遍青睐于户外散步及器械活动, 于是设想在每一个小区中保留中央室外活动空间。虽然居华里的活动中心管理的并不好, 也不是老人们常去的场所, 但活动中心存在于每一个小区中。而且居华里的老人们会选择到小区外参加兴趣类活动, 说明他们其实是愿意参加这种活动的, 只是目前小区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笔者认为, 可以通过管理, 将每一个小区的活动中心发展出一种特色活动, 以吸引不同的人群, 丰富老年人的生活。笔者希望通过这种室内外活动的组合设计, 使每一个小区在满足老年人户外活动需求的同时, 又有室内的特色活动。
这样的设计会带来一个问题:相同爱好的老年人并不住在同一个小区中, 老年人在不同社区中穿行依然很不方便, 如何提高其可达性呢?太阳城内比较有创造性的规定, 就是将高尔夫球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之一。笔者受到启发, 加之在天大校园里的生活经验, 就在想是不是可以用类似天大校园中的电瓶车作为联系各小区的交通工具呢?通过出示特制的老人乘车证件, 让华苑大社区中的老人可以免费乘车, 以便快捷地到达各个小区。这就解决了各小区间相互联系的问题。有特色的交通工具、免费的乘车制度, 在提高社区各处场所可达性的同时, 也会大大提高老年人的社区归属感, 进而提升老年人对社区的满意度, 让他们放心地选择社区居家养老的新模式。
通过这样的小区联合再设计, 相比太阳城而言, 华苑大社区还有了一些自身独特的优势:在发挥大型社区力量 (如数量众多, 种类齐全的生活保障及休闲娱乐设施, 可以为老人的生活提供基本保障及丰富的休闲方式) 的同时, 可保有一般规模小区的优势, 如小区中尽端路的设计, 可提高小区安全性, 小区中适宜的楼间距、较为熟悉的住户关系可使邻里守望成为可能。
六、结语
随着人口老龄化成为社会问题, 老年人对养老模式的选择也成为了关注的重点。“社区居家养老”这种新模式在综合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优势后, 也克服了它们存在的不足, 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所选择。
在我们不断倡导构建和谐社会, 推广人性化设计的同时, 应当更多地关注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状况及需求, 并以此作为当代居住区规划、设计的一项重要任务, 以适应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对社区建设的客观要求, 让更多老人无顾虑地选择这种更为人性化的养老模式。
参考文献
[1]阎春林.老年居住环境的创造[J].新建筑, 2001, 02.
[2]高洁.人口老龄化对城市居住区规划的影响[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 19.
关键词:培育;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D42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07—0053—02
一、新型农民的内涵分析
1.新型农民是有文化的农民。“有文化”就是对新型农民的文化素质提出的要求。要求农民至少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能力和自学能力,注意知识的更新,具有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并形成终身学习的思想,崇尚科学,不断深造,能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实践当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民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基本文化能力。不仅要能说会写,具有相应的文化基础,而且能辨别是非,自立自强,同时具有先进的思想观念,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民主意识,能依法办事,崇尚科学和技巧,实现科学种田、养殖和从事其他生产活动。只有具备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技能技术的新型农民,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成为领军人。
2.新型农民是懂技术的农民。“懂技术”是对新型农民掌握技能技术的要求。是新型农民必不可少的能力。新型农民就是通过新的科学技术和专业技能提高农业产量和农业效率,所以新型农民要通过各种现代教育手段学习现代科学知识和技能,使自己拥有科技致富的能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民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劳动经验和生产技能,包括现代农业种植、养殖技能、农产品加工经营技能及专项职业技能等。这就要求农民具有较高的科技素质,熟练掌握一至多项从事现代农业和农村生产的技能和技巧,实现科学种田、养殖和从事其他生产活动。只有具备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技能技术的新型农民,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成为领军人。
3.新型农民是会经营的农民。“会经营”是对新型农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的要求。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民适应市场经济,具有一定市场意识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这不仅包括观察能力、应变能力、风险承担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科技信息与市场信息获取的能力,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素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总的讲,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1]这就需要广大农民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掌握市场经济运作规律,根据市场需求安排生产,按照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调整产品结构,通过市场把产品变成货币,在流通过程中,把货币变成资本和财富,这样实现良性循环,靠经营致富。只有具备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营能力的新型农民,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当排头兵。
4.新型农民是具有良好身体素质的农民。身体素质主要是指健康程度、体质强弱、寿命长短、营养状况、抗病能力等。现代农业生产劳动中虽然机械化的作业增多,但仍然有较多的体力劳动支出,大部分工作仍然在野外进行,环境相对艰苦。尤其在农忙季节往往需要超负荷劳动,因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水平对于生产效率的提高作用较大,要求农业劳动者具有健康的体魄。
5.新型农民是具有高尚品德的农民。精神文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新型农民不仅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思想品德是指人的信仰、理想、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等倾向。理想、道德、情操等就好比人的灵魂,是一切活动的主宰,决定人们行动的目的和方向。
6.新型农民是具有民主法制意识的农民。新型农民具有一定的民主意识和法律意识,既能遵纪守法,又能学会用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正当权益。新型农民要知法、懂法、守法,理性地用法律解决自己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掌握一些应知应会的法律常识,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制意识和政策法规水平,维护自己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人翁地位。新型农民要正确认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既要充分享受权利,又要自觉履行义务,实行权利义务的统一。促进新型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切实增强新型农民的法制意识,维护新农村建设的稳步前进。
7.新型农民是具有现代观念和行为的农民。新型农民就是现代农民,现代农民要有现代的观念和行为。一个国家,民众的行为和观念能够反映出这个国家整体的经济水平,一个村庄也是如此。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就应以现代意识在社会生活、社会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要有市场观念、信息观念、价值观念和效益观念,有开拓意识、创新意识、增强商品经济观念,放眼全球,具有平等竞争、自主创业、主动参与、追求先进生产方式等观念,敢于面向社会,走向社会,在社会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新农村建设要求“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新型农民就应当树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增强环保意识、卫生意识、保持农村环境卫生整洁的自觉意识。新型农民还应该自觉更新消费观念,适当增加在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消费比例,力求提高生活质量。
二、高度重视新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作用
“三农”问题中,农民问题是根本之根本。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是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落脚点和内在动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十分重视农民在改革开放中的作用,对农民在改革中迸发出来的高度热情,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在1992年视察南方的谈话中,邓小平说:“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2]农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是我国各项事业建设最坚定的拥护者。在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我们已经看到:第一,农民的社会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二,农民的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第三,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三、充分发挥新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1.建设“生产发展”的新农村,离不开新型农民主体性的发挥。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农业是农村的产业基础,生产发展首先指的是农业的现代化,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十一五”时期,不仅工业要转变增长方式,农业也要加大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家一户的农民由于生产生活分散,信息不灵,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带领农民致富过程中有很大优势,要鼓励发展各种类型的新经济组织,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为了促进农民合作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就应明确政府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政策。所以在建设新农村建设期间,各级政府和干部都应充分听取农民的意见,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使农民自觉主动地登上新农村建设的舞台,展示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风采。使农民真正地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参与者、管理者和监督者。
2.建设“生活宽裕”的新农村,离不开新型农民主体性的发挥。生活宽裕主要是指农民的收入逐步提高,衣食住行条件不断改善,生活水平、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明显上升,生活满意度较高,这既是当前紧迫而繁重的任务,也是今后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目标,也是整个经济工作的重大课题。要达到生活宽裕的目标,就是要处处为农民着想,以农民为本。首先要通过开辟各种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民增收势头不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得到广大农民支持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其次建设与改善农民生活直接相关的基础设施,是农民生活宽裕的条件之一。再次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为解决农村公共事业滞后的现状,政府要通过公共财政补贴,帮助农民建立起包括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障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3.建设“乡风文明”的新农村,离不开新型农民主体性的发挥。乡风文明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内容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乡风文明就是要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近年来,虽然一些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但文化生活却单调乏味,同时一些不良文化有所抬头。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适应,主要问题是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有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文化体制不顺、机制不活。
4.建设“村容整洁”的新农村,离不开新型农民主体性的发挥。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整洁”的要求,最主要的是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也就是说村容整洁就是要改善农民生存状态。长期以来,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不能令人满意。“露天厕、泥水街、压水井、鸡鸭院”,是对农民生活居住环境的形象描述。农村的房舍、街道建设缺乏规划,浪费大量土地;通行条件差,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由于缺少硬件设施,加上农民的不良生活习惯,垃圾污染严重。另外,随着一些农村地区非农产业的发展,工业污染问题凸显,亟待改变。要改变这一状况,在新村镇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要尊重农民意愿,在国家、社会力量的支持下,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量力而行,避免搞成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二是要根据当地的文化传统等,做一个长期规划,在规划过程中不能搞一刀切。
5.建设“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离不开新型农民主体性的发挥。管理民主就是要健全村民自治制度。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实行村民自治制度。从全国来看,各地具体情况差别比较大,但基本制度已经确立起来。完善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实现乡村管理民主的关键所在。从国家层面来讲,要出台村民自治法的实施细则。2006年我国已全面取消农业税,在“后农业税”时代,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是“管理民主”的要求之一。乡镇政府要为本地经济发展创造条件,要担负起社会管理的职责,为乡村提供公共服务。
只有让农民既能成为创造财富的主体,又能与其他社会主体一样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才能真正全面地发挥和实现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可以总结出:农民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什么时候尊重农民的意愿,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村和农业就获得发展;什么时候违背农民的意愿,挫伤农民积极性,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就会受到挫折。[3]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在六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2-12-25(01).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
[3]瞿振元.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49.
一、验收报告
验收报告采用A4版面,封面均采用白色,具体格式如下:
(一)封面:页边距上2.5cm,下2.5cm,左2.5 cm,右2.5 cm。具体样式见附件。
(二)目录:页边距上2.5cm,下2.5cm,左2.5 cm,右2.5 cm。具体样式见附件。
(三)正文:页边距:上2.5cm,下2.5cm,左2.5 cm,右2.5 cm。1.文字,采用word,一级标题(章)用黑体小3号字,二级(节)用黑体4号字,三级标题用黑体4号字。正文用宋体小四号字;报告正文内单位符号采用国际标准单位,形式为:单位:万m3/a。正文内行间距采用1.5倍。
2.标题编号顺序:标题编号顺序为(如《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1.、1.1,1.1.1,1.1.1.1,(1),①。
3.表格采用word或excel;表头用黑体4号,表号按章排列如第1.3章表10,写为表1.3-10(word宋体小4或excel 10号字),位于表的左上方,单位在表的右上方,用国际标准单位符号表示,形式为:单位:万m3/a。(宋体小4或10号字)。表格中字为小4或12号字。
二、竣工图纸
图幅采用蓝图,不少于4套,按照GB10609.3-1989《技术制图复制图的折叠方法》统一折叠成210×297(A4)图幅,内折式,外翻图标。竣工图纸的封面:参照验收报告封面。二〇一一年六月九日
XXX(标段名称)XXX(单位工程名称)(居中,黑体,三号,段前间距1行))
XXXXXXXX报告
(居中,黑体,小初号,段前后各一行间距)
编号:
XXX(单位名称,居中,黑体,三号)
XXX(时间,居中,黑体,三号)(空2行)
目 录(居中,黑体,三号,段前间距2行,段后1行)2.1 工程概况.............................................................................1 2.2 工程投标.............................................................................8 2.3 工程总布置..........................................................................22 2.4 主要施工方法........................................................................26 2.5 施工质量管理........................................................................30 2.6 文明施工,安全生产............................................................36 2.7 价款计算与财务管理...............................................................44 2.8 施工经验及教训.........................................................................48 2.9 附件...................................................................................66(1)施工管理的机构设置及主要工作人员情况表
(2)投标时计划投入设备、人力、物力与工程实际消耗情况表(3)工程施工管理大事记
部门工作计划既是为了总览分团委学生会整体活动的开展情况,更好地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也是方便各位部长更好地转变位置,依据工作计划来指导接下来的工作,带好新干事。因此对部门工作计划说几点需要注意的方面:
1、一份部门工作年度计划,一份本学期计划,包括电子档和纸质
档,电子档发到外国语学生会邮箱:wgyxsh@163.com.注明:第十二届分团委学生会某某部门年度工作计划,上学期工作计划。纸质档标题同样,上交时间再另行通知。
2、各部门依据部门具体情况,计划侧重点可不同,主要包括部门
内部建设和部门日常工作活动。
3、年度计划要简洁明了,主要把部门活动理清,尽量具体到月份
甚至是几日。
4、本学期计划相对要详细,无字数限制,但要有重点,活动具体
到月日。
5、如有不太明白的地方,大家既可与往届部长相互交流,也可以
在外国语学院学生会邮箱 wgyxsh@163.com中多了解以前的资料。密码是waiguoyu。
6、各部门要保留底稿,方便以后工作按计划落实。
7、电子档最迟在9月7号发到公共邮箱。
作为农村党员干部,必须努力做到“三讲三能”,在建设新农村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要讲政治,能致富。这是对农村党员干部的素质要求,也是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根本要求。讲政治。首先要做到党性观念强,就是政治上要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把党对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群众中去。其次是道德品质要好。第三是大局观念要强。农村有句话叫“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干部看一把手”。如果村级班子团结,干部顾全大局,村支书、村主任坚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相互宽容,相互理解,相互维护威信,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做事就会得到群众的支持、拥护。能致富。就是要树立“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不能带领富不是好干部”的观念。当前,我们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如何确定村级经济发展的路子?如何根据市场需求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如何因地制宜探索农民增收的新途径?等等,这些都需要农村党员干部去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所以农村党员干部要提高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带领群众走优势互补、经济协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之路。
要讲奉献,能干事。由于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农村党员干部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不仅要有想干事的意识、能干事的本领,还要有讲奉献的精神。一要真正树立甘于奉献、乐于奉献的观念,把心甘情愿为村里做贡献作为自己人生的一大追求。二要强化“能干事、干成事”的理念。农村工作中,只有事情做成了,群众从中得到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人心才会更齐,发展才会更顺。所以,农村党员干部一定要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扎扎实实地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三要切实提高干事的本领。为农民群众服务,光有想法,没有本领不行,必须具备相应的谋划规划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科学实施能力。所以,农村党员干部应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做事、干事的能力和本领。
一是新民居抗灾性能必须提高等级, 要建设安全民居。新民居规划前必须通过安全论证并在一定技术监督下建设施工, 应建立相应的水文地质勘测和环境许可制度和预审机制。
二是环境适应性应该成为建设的核心要素。新农村开发和新民居建设, 要保护地下水, 避免集中建设的农村住房, 因生产生活污水渗透和排放影响地下水资源安全。要最大程度地限制亲水住宅的规划和建设, 要合理保护地表径流等陆地水资源, 还要在规划中考虑到中水 (再生水) 的处置、开发和循环利用。
三是保障清洁能源实现综合高效利用。要建立集中供暖机制, 解决困绕北方农村几千年以来的原始采暖方式, 供暖落后局面。要充分利用农村风能、太阳能等自然能源, 要实施相关的政策对接机制。
为了建设宜居、安全, 适合农村未来发展的新民居, 应该对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进行科学调研和论证, 其规划指导体系应该具有一定程度的法律约束效力, 为此建议:
1、新农村规划和新民居建设应采取立法机制
在进行新农村规划和新民居建设时, 可以考虑以地方人大立法的方式, 确立新农村地方法规的建设。在规划、设计、开发、管理、利用上依法实施, 科学建设, 公平覆盖。规划上要形成科学的预留机制, 也就是要以保护耕地为前提, 在开发中还要保留一部分未来发展空间。建设前要考虑规划编制审定工作和预可研报告机制;建设中要强化质检、监督、纪检三到位, 确保过程进行科学管控;建设后要实施科学验收和管护、维护机制, 可以引入市场竞争手段, 促进农村公共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在保障上, 要建立新民居规划地方立法检查听证制度。新民居不能一建了之, 要考虑后续建设。在建设前要有“新民居建设规划听证机制”, 积极发扬村民民主监督的作用。对于村级教育、医疗、购物、文化等固定场所, 要依法强制推行其建设和达标标准。
2、科学配置农村公共配套服务建设
必须加强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 要建立集成化高的农村沼气池和无害化转化利用工厂, 促进农村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农村文化和科技服务设施规划要与当地文化相协调一致, 要保持农村原有的传统文明, 特别要注意保护田野文物和非物质文化。加大对村级体育和文化娱乐场所建设, 要实现村村有文化活动场所, 村村有娱乐事业项目。必须高度重视新农村和新民居建成后的农村物流业发展, 要协调处理相关规划和发展制度。建立适用农村的物业发展体系, 建设和使用新民居要提倡“农村住房大项维修基金”制度, 并建立“农村业主管理委员会”, 方便农村物业和农民业主等各方面建设, 让农民享受到该项基金的保值和增值利益。建立农村住房保障制度, 一要方便农村整体规划建设, 提供资金支持;二要对农民购置统一的建设用房进行小额或一定额度的信用贷款。同时, 国家应编制相应规划, 按实际情况, 有比例地建设“农村安居住房”和农村“廉租住房”;三要在建设农村商用住房时, 考虑商住科学规划, 避免出现新的建设和使用问题。
3、合村并镇方式
合村并镇可采取农户宅基地退出机制, 以“退宅还耕、退宅还林”的方式, 允许进行土地流转和林权转移。扩大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利用率, 有效整合邻近村落进行统一编制建设规划, 可以合村置镇、合镇建城, 搞现代城镇化发展建设。农村现有条件下很难实现公共资源共享, 原因是大杂居、小聚居的生活居住特点形成的。因此可以打破村组建制, 有条件的地方应该实施合村建设、合镇建设, 有效充分利用资源, 提高建设利用率和公共资源保障力。
在合并建设的过程中, 原有农户的宅基地面积不可小视, 国家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 帮助农户复耕、复种, 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一是要建立“农户宅基地退出机制”。对于建设新民居的农户, 国家可以采取有偿收购原宅基地的办法进行整体回收, 这样也减轻了农户建设购置新民居的经济负担。应把此项用地建设成耕地指标或林地指标, 纳入当地农业用地整体规划。二是要实施“退宅还林、退宅还耕”的农户宅基地退出机制, 鼓励建设新民居的农户利用原有旧宅基地进行整体绿化或其他农业、林业、养殖业发展和建设。三是可以把农户退出来的宅基地核算成“农户自留地”, 解决农村一部分因人口增减造成的农户耕地分配不平衡的现实问题。要按一般农业用地进行统一编制和规划, 可以放宽原有农户对该自留地的使用权限。四是鼓励农户退出的宅基地, 实施“土地流转”, 对于可耕可种的宅基地, 应纳入流转体系, 分级处理。五是对于退宅还林的农户, 应该登记核算其所属林权, 允许进行林权转移。
4、建设信息化新民居, 打造“农业电子商务平台”
关键词:城乡规划标准;新农村建设;误区;思考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23-0152-02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乡镇建设规划中必须立足我国广大农村的客观现状,克服盲目跟风、盲目建设等弊端,结合不同村落条件,因地制宜的展开新农村建设,避免新农村建设中的规划误区,最大程度的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人们生活水平,实现农业发展的科技化、现代化和农村居住条件的改善,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
1 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误区
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不切实际的大兴土木是新农村建设的最大误区,一方面,受传统思想影响,一些人认为新农村就是农村的城市化、现代化,将楼房、别墅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而不够重视新农村建设的文化、科技发展,往往劳民伤财,还达不到预期的农村建设发展目标,造成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农村乡俗文化的畸形发展。另一方面,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过于追求政绩,追求表面的浮华,却忽略了新农村长期的、持续的发展,导致农村大众不能充分的享受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富裕和实惠。
其次,新农村建设中对于城乡统筹规划考虑不足,致使城乡不能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只是乡村追着城市跑,模仿城市建设形势,而不能很好的结合自己资源、文化等特点,发展特色的新农村建设。
又或忽略城市与乡村的相互联系,使之形成独立的发展模式,在自给自足的禁锢中难以进步,不利于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和农村新科技、新技术的接收和应用,致使农村生产力落后,生活条件艰苦,难以体现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优势。
再次,很大一部分人将新农村建设看成农村的城市化、现代化,在农村建设规划中不注重耕地的保护和利用;不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发展;不注重农村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致使新农村发展成为城市的缩影,失去了其独特的魅力,使中国农村文化逐渐的消失殆尽,不利于我国农村建设的持续、稳定发展。
2 基于乡镇规划建设标准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思考
乡镇规划建设标准是在节约可耕地、不占良田、不污染环境等理念下发展起来的,要求新农村建设达到交通便利、环境可持续发展、农业实现生态循环发展等,总之,不可陷入建设规划误区,要联系实际,结合城市建设规划经验和农村特色及农村客观现状,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村,提高农村的居住、生产环境和人民的生活质量。
2.1 新农村建设应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变农村面貌的基本建设,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应着重考虑。
①重视农村建设中的路、桥建设,统一规划乡村道路,对占路建筑进行劝阻、疏通,确保农村道路的宽度和统一,并且对高低差距较大的庄基进行规整,使农村房屋看上去井然有序。
②采用水泥铺设村路,将村道与交通主道通畅的连接起来,方便村庄交通,实现乡镇规划的交通标准,提高乡村与外界的连通性。此外,如村庄靠近河流,要规划修建实用、结实、美观的桥梁,以满足村庄的交通需求。
③规划建设乡村饮水工程,实现农村的自来水到户,让每户村民吃上放心水、方便水,完善村庄的水道网,解决各家各户的供水、排水问题,提高农村大众的生活方便性和生活质量。
④重视村民健身场地、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为广大村民提供良好的健身环境,满足村民的运动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提高村民的身体素质,促进村民身心健康,使其为新农村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⑤规划修建村委会,宣扬法治、民主,促进农村的法治、民主建设,提高农村民众的法律意识,使其能够依法致富,同时利用村委会宣传国家政策,实施村民选举等,促进农村精神文化发展。
2.2 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农业发展规划
生态、环境问题是新农村建设乃至城市建设的关键问题,在环境日益恶化的大背景下,新农村建设更要重视生态的优化和环境的保护。
①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重视农业的高效、生态发展,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依然要走农业为主道路。例如,发展林业,建设林下养殖、种植,林地可为畜牧业、种植业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提高了畜牧业、种植业的收益,而且双方相互影响,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发展,如林下养鸡,林地为鸡的养殖提供了丰富的天然食物,鸡的排泄物又为林地提供了天然的肥料,促进了林地树木的生长。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因地制宜的规划生态农业的发展,促进乡镇农业经济的崛起和农产品附加值的提高。
②新农村规划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决不可以毁坏生态谋求发展,一定要避免新农村建设规划误区,决不能大搞拆毁房屋,盲目建设楼房、别墅等,避免新农村发展陷入僵局。
③重视古民居的保护和开发,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生态经济,让农村成为农民生存的依赖。如发展乡村旅游业,树立标新立异的“农家乐”品牌,以旅游业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新农村的繁荣、兴盛。
2.3 新农村建设规划中要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
传统文化是我国文明的重要组成,是我国深远文化历史中的瑰宝,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对促进新农村发建设展有积极意义。
①规划开发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使农村文化融入社会发展之中,得到更多传播和发展的机会。例如,古居民居的保护和开发,使城市人领略乡村建筑风情的同时,体验乡村文化,促进乡村建设发展。
②新农村建设中避免模仿,要有自己的特色,保留独特的本土文化,从而促进乡镇整体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例如,房舍建设中,避免模仿城市建筑、澳洲风情等,保留我国乡村的独特建筑风格,展示我国传统文化之美,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
③农民是一个实践生活非常丰富的群体,他们对美、对艺术有着独特的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要适当的听取“民意”,结合当地的风土民情、自然条件、地理条件等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高新农村建设的特色性、艺术性、文化性,提高新农村建设的综合经济效益。
3 结 语
综上所述,乡镇规划建设标准下新农村的建设规划要避免传统思想下的建高楼、建别墅等行为,要避免简单的复制城市建设规划模式,应结合乡村特点,因地制宜的进行布局和规划,注重规划中城乡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以城市经济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将乡村建设成为城市的花园,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健康质量,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生态发展、持续发展,共建文明、特色、繁荣的中国新农村。
参考文献:
[1]章朝辉.基于乡镇规划建设标准的新农村建设规划[J].江西建材,2013,(4).
[2] 方丽琴.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意义及发展策略探讨[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8).
[3] 刘瑞强,张沛.西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地域特色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4] 任致远.关于我国城乡规划法规体系建设简议[J].城市发展研究,2015,(1).
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
答: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中,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1)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
目标的物质基础;
(2)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
作的基本尺度。
(3)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
建设的要求。
(4)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
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5)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
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
为有序推进村庄规划建设与环境整治,加快我村新农村建设进程,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加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佛发„2010‟6号)文件精神,现就我村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与建设提出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届三、四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民意,规划先行、节约用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出、稳步推进,政府引导、民主管理”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村庄建设规划体系,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人居环境,达到村庄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美化的目标。
二、目标任务
采取“突出重点,先行试点,分期实施,稳步推进”的办法,计划用1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鑫源村示范村的规划建设与环境整治任务。
(一)规划目标任务。按照“因村制宜,突出特色,改善环境,促进发展”的原则,高标准编制村镇规划,构建示范村规划体系。
(二)设施建设与环境整治目标任务
1、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即村庄主要道路硬化、绿化工程:村庄组级主要道路平整、硬化,道路两旁净化、绿化;建筑物整饰工程:村庄建筑物达到风格基本统一、色调基本协调、窗檐基本规整的标准;房前屋后平整绿化工程;农户庭院整洁,并种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人居环境;饮水清洁工程:保护水源地、保障人畜饮水质量,实施集中供水;农村节能推广工程:积极推广太阳能、沼气等绿色清洁能源;圈、厕、厨改建工程:开展猪圈鸡舍、厕所、厨房的改建,根治全乡污染源头,有效改善农村卫生环境;垃圾及农肥集中堆放处理工程:垃圾和农肥集中堆放,进行简易的无害化处理;村庄污水有组织、成系统排放工程:污水集中汇集,避免污水横流的现象,从根本上杜绝蚊虫滋生。
2、电力电讯。加强供电设施与信息网络建设,大力实施农村通信、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供电实行“一户一表”,对供电线路进行整治,减少交叉、跨越,并与电信线路实行隔离。“十二五”期间,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0%以上,固定电话入户率达95%以上,移动通讯信号覆盖率达100%,100%农户用上安全电。
3、公共设施。积极配套和完善文化、娱乐、医疗等公共设施。文体活动场所可与打谷场统一设置,综合利用;村委会设立村务公开栏、科普宣传栏、阅报栏、旗杆等;中心
村设立卫生室;建连锁化“农家店”或便民商店。
4、住宅改建。按照“使用功能方便合理、日照充足、通风良好”的要求,对农民住宅采取抹灰粉刷、加檐、平改坡、外装饰、改建外立面等多种方式进行整治与改造。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住宅内设水冲式卫生间,逐步取消分散的户外厕所。大力推广建房新图集,新建住宅使用耕地的农户不超过120平方米,层数以2-3层为宜,体现单体建筑个性与整体风格和谐统一,形成地方特色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的村庄风貌。
5、村容整治。农户建沼气池、改厕、改圈、改厨率达到90%以上;公共活动场所设置公厕,标准不低于30-50m2/千人,建筑面积不低于30m2;家庭散养家畜做到人畜分离,合理集中布置牛栏畜养用地;逐步取消分散的户外生活垃圾池,实行集中处理。拆除影响村庄规划和村容村貌、压占道路红线与地下管线、河道控制线、高压走廊、公共绿地、文物古迹等违章建筑物及其他设施;对废弃池塘、沟槽进行平整,优化村庄出入口环境面貌。
6、生态绿化。按照人均不低于1.5m2的标准布置中心绿地及公共活动场所绿化场地,充分利用村旁、宅旁、路旁、水旁及宅间空地种植经济作物和乡土树种;推行农作物秸杆还田或用作禽畜饲料;对公用池塘进行定期清淤,保持水面洁净。
7、防灾减灾。地处洪涝、滑坡等自然灾害易发地区的村庄及时修建防洪堤、截洪沟、泄洪沟、护坡、挡土墙等防灾减灾设施。杜绝在山体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山洪冲沟等地质危险和隐患地段新建建筑,对此地段上的建筑要逐步迁移到安全地带。公共活动场所要设置灭火器等防火、灭火设备。2层以上住房应进行抗震设防设计。
8、文化保护。列入县级以上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的,要按已批准的规划实施保护;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民居建筑和公共建筑,有关专业部门要进行充分论证,确定保护、修复的原则和方法,不得随意整治;对古树名木进行登记,挂牌予以保护,不得砍伐、移植、出售,不得在古树名木树冠直投影外5米范围内进行影响其正常生长的各类活动。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成立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支部书记组长,陈邦友、杨能娥担任副组长,张建军、罗明友、慧心骑为成员。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定期对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检查和通报。
(二)因地制宜,彰显特色。根据各户的经济水平、自然条件、产业特色等,按照“不求其大,但求其美”的原则,因地制宜地规划建设一批“传承历史文化、巧借山水景观、反映地方特色、体现田园风光、融合现代文明”的新村庄。
要以产业为支撑,突出发展旅游型的新型村镇,促进经济发展
(三)完善政策,构建平台。一是盘活土地,筹集建设资金。在节约用地的原则下,实行总量控制、占补平衡,边建设,边复垦;二是加快人口聚集。鼓励农民进集镇生活、居住,对条件恶劣地区的分散村民实施集中搬迁;三是完善机制,鼓励多方投入。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的原则,鼓励集体、个人及社会各方参与村镇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经营。
【新农村规划图纸要求】推荐阅读:
村新农村建设规划06-28
县新农村建设规划07-01
新农村建设与发展规划07-18
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整体规划10-01
×市新农村规划建设的经验和启示09-17
乡新农村建设五年工作规划10-15
对我市新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调查报告09-19
农村供水工程规划09-11
农村学校发展规划09-21
农村中学发展规划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