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有明天

2024-06-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生命有明天(共11篇)

生命有明天 篇1

在我的耳畔无时无刻不萦绕着一句话:当生命pk面子时,谁会赢?生命?面子?我无从得知。每每当我想起这句话,我的脑海里总会重复浮现出惊心动魄的那一幕……

那是一个乌云密布的黄昏,客厅里,时时传出阵阵的“咆哮声”。“来,喝!再来一杯……”舅舅大声地忘我地说。我的酒鬼老爸已经喝得醉生梦死,嘴角溢出的“泡沫”也在日益壮大。嘴里却还在说个不停:“好,再来……”我不禁皱起了眉,我推了推妈妈,向她示意,妈妈会意后,就小声地对爸爸说了几句。随即,爸爸锁了锁眉。没过一会儿,老毛病又犯了。没想到,我的酒鬼老爸已经不省人事了。却做了一件更出格的事——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站起来,拍案叫绝,说“来,我们不醉不归!”这一切的一切,我都看在眼了。夜色如浓稠的墨砚,深沉得化不开……,我忍无可忍,实在按奈不住我的怒气,。我的小宇宙爆发了……我快步跑去,一把夺过舅舅手中正要往我爸杯中倒的啤酒。我气急败坏地吼了出来:“喝什么喝,舅舅你明明知道我爸嗜酒如命,一旦喝起来,后果不是你能负责的?”我说了一连串,诸如此类的话。说罢,我迎来了爸爸那毫不留情的一耳光。我带着利剑一般的目光刺向他,我含着泪气愤地问道:“生命pk面子,谁会赢?”我的余角瞟见老爸似乎被我的反应所吓到,脸色不怎么好看,满脸涨的通红。不只是醒酒后的震怒,还是烂醉的表现。他那浓密的八字胡下透露出无限的威严。我强忍着即将夺眶而出的东西,拂袖而去。

满天的星又密又忙,它们声息全无,而看来只觉得天上热闹。然后便是一阵骚动,外面也下起了滂沱大雨。不知过了多久,妈妈小心翼翼地推开房门,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我借着微弱的灯光看见妈妈憔悴的脸上有着几丝泪痕。妈妈心平气和的对我说:“心悦,你刚才的做法着实有点莽撞,劝爸爸不喝酒是好事,但你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达到这个目的。你让你爸怎么下台,,面子上挂不住啊!”我抽噎着反问妈妈:“是生命重要,还是你们所谓的面子重要?”妈妈进退维谷,说:“这……简单点说,对于有些人来说,生命是胜过一切的,但对于有些人来说:“面子也会是他所唯一在乎的!”而你爸则属于后者,你自己好好静一静,我先出去了!”听了妈妈的一席话。那一夜,我是在辗转反侧中度过的……面子pk生命,至今耐人寻味……

生命有明天 篇2

一、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新闻报道的内涵

1. 有思想新闻报道的含义

什么是有思想的新闻报道?首先,“有思想”是指新闻报道的核心,想要传播给受众一种什么样的思想和理念,作为主流媒体,在题材选取上,一定要注意导向的正确性,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选取有争议、歧义的典型,引起读者误解。

2. 有温度新闻报道的含义

什么是“有温度”?这个温度就是37度———这个温度是记者的体温,只有记者怀着一颗热诚的心,带着对采访对象的关切,踏踏实实地走进田间地头,坐在百姓的炕头儿,做到和采访对象心贴心,这样的稿子才有人情味儿,体现党的关怀和人性的关照,散发人性的温暖与光辉。

3. 有品质新闻报道的含义

什么是“有品质”?“品质”指“品格”和“质量”,有品质的作品应该是有着独特的新闻视角、新鲜的人物和事件、扎实的文字功底和飘逸的行文风格。这些,都会为记者的报道刻上不同的烙印。有些著名记者的经典报道,读者不用看署名,读上几段文字,就可以猜出作者,这就是新闻报道不同“品质”带来的效应。

二、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报道重要意义

“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会有非常强的代入感和感染力、吸引力,读起来引人入胜,欲罢不能,读后会引起深深的共鸣,甚至流下感动的泪水,进而,受到熏陶和感染,不自觉地内化为自身行动的动力。这样的作品会以较小的切口,生动的事例,滴水见太阳,展现时代风貌,弘扬主旋律,发挥正能量,因真实生动地记录历史而载入史册。

2011年11月8日的《中国青年报》刊发了人物通讯《6年间走遍平凉资助500多名贫困生于成学:“豪饮孤独”的大山义工》,反映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职业中学副校长于成学6年间,与蓝天助学”志愿者徒步走遍凉山,走访上千贫困户,通过网站联络资助500多名贫困生,累计发放助学金超过60万元,建54个“蓝天”图书室的感人故事。这篇报道写的是一个6年如一日,关注贫困孩子的西北男人的故事,平凡的事迹本就带着主人公于成学热心助人的灼热温度;作者又把关注的目光投射到这个常年在羊肠小道上奔波的人身上,在字里行间能明显感受到记者对好人好事赞赏、支持的温度。因为采访得详尽、扎实,记者从于成学的事迹中看到他对自己和家人“抠”,对贫困孩子慷慨的思想根源,把握了这个热心公益事业典型的思想内涵,并在结尾处画龙点睛地推出于成学的话,“是大山净化了我的灵魂,是大山让我感到生命的卑微,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活得不浮躁、活得踏实。”如此,不动声色地点名了记者的导向。使文章的思想性如春夜喜雨,润物无声,深深地感染和打动读者。

三、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新闻报道的要素

我理解,要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报道,起码要具备以下几点:

1. 牢牢掌握党和国家大政方针

作为主流媒体,只有熟知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和当前的工作重点,才能找准时代脉搏,对纷繁复杂的各类信息作出正确判断,挖掘符合主旋律的人和事作为报道对象,讴歌时代,讴歌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不懈努力的各行各业的建设者。

2. 深入基层了解实情

现在,通讯技术发达,有的记者满足于蹲在办公室,靠接收邮件和传真、打打电话获取信息,应付交差。这样“漂浮”的工作作风,根本不可能获得新闻行业所谓的“活鱼”和“大鱼”,至多会得到一些不疼不痒的过时信息或者没有多少价值的工作总结。近些年,中宣部等五部委提倡: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很多新闻人身体力行,深入到田间地头,深入到采访对象中间,采写了很多鲜活的事例,记者被他们的生动事例感动,又带着那份感动,把鲜活的事例用来自基层的原汁原味的生动语言转述给受众,使报道有了“思想”“温度”和“品质”,自然会使人耳目一新,入脑入心。

3. 具有敏锐的新闻洞察力

找到合适的采访对象仅仅是第一步,在采访过程中,还要善于挖掘,把他(或她)的闪光点挖掘出来。这就需要记者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提问能力。采访中,记者遇到很多这样的采访对象,事迹很突出,可是不善言辞,或者十分谦虚或者非常紧张,说到自己的经历,一句话带过,然后就是沉默或者微笑。对待这样的采访对象,一定要善于观察,从他(或她)身边的事物找到突破口,化解对方的紧张情绪,开启对方感兴趣的话题,设法打开对方的“话匣子”,使他(或她)不知不觉跟着自己的思路,把自己需要的素材全部提供出来。最令人欣喜的采访经历是,越深入挖掘,越体会到采访对象的闪光之处,并被这些朴素而闪光的思想感染、激动———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深入基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感觉不虚此行。

4. 力透纸背的文字功底

挖掘到基层的新鲜“活鱼”,接下来需要做的是平复心情,缕清思路,用一根金线把挖掘来的素材统起来,再用生动的语言把一个个细节串起来,成为一篇水到渠成的报道———就像一个珠宝设计师,要把系统颜色、大小和色泽不一的珍珠挑选出来,配上合适的丝线,缝制成璀璨夺目的珍珠项链。这样经过艰辛的跋涉、深入的思考和生动形象的语言采写而成的新闻报道,一定带着作者独特的思考感悟和创作痕迹而具备了不同的特色和品质。

摘要:有思想就是要注意报道的正确导向,有温度是指和采访对象贴心,要体现党的关怀和人性关照;有品质是指有独特新闻视角,新鲜的任务和事件。“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报道,会有非常强的代入感和感染力、吸引力,读起来引人入胜。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新闻报道一是要牢牢掌握党和国家大政方针;二是深入基层明察实情;三是具有敏锐的新闻洞察力;四是掌握力透制备的文字功底。

如果有明天 篇3

当然,玛格斯爬得确实很棒——随手举几个列子,就有罗布森山的“帝王之脸”路线,糜鹿齿峰东壁和猎人峰的月亮花扶壁路线。1990年初的时候,由于在宾州玩橄榄球还有登山,他的双膝受到了伤害。玛格斯蹒跚走在“美国民谣”(犹他州的著名岩场)小径上的模样看着就让人痛苦。可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下,他单人完成了麦金利峰的卡辛山脊路线,往返27小时。对攀登爱好者而言,“单日完攀”在1991年只是个刚刚开始兴起的概念,大多数尝试都发生在天气完美下的优胜美地。玛格斯在本地岩场训练、学习,然后走向了世界山峰的舞台。“卡辛山脊不是终点。”他说。当我们还都在大惊小怪的时候,玛格斯已经预见到了未来。有些人觉得他同样预见到了自己翌年将葬身麦金利的裂缝,那是他最爱的山峰。远见——这就是玛格斯。

如果玛格斯的命运有所不同,现在会是怎样?很显然,没有“玛格斯·斯坦普奖”的赞助,过去十年里重要攀登的数目将大大减少。如果玛格斯依旧在世的话,他应该会在阿拉斯加建立自己的向导服务公司,连带与国家公园向导机构的斗嘴。或者,他也可能挑战完所有的北壁,然后因为膝盖的问题只能改行玩独木舟。

“我会搬进车子里,”玛格斯经常说道。“处理掉房子。带着所有身外之物,我又如何超越物质生活?”过了50岁后,他会成为一个充满愤怒的偶像,激烈地抨击媒体所报道的攀登活动,还有那些拿赞助的攀登者。我希望他能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摄影。当然,他肯定会探索隐藏在阿拉斯加角落里的山脉,驶向南极,并且攀遍广袤雪原上的山峰。

身为装备发烧友,他在攀登时总是做到尽量精简,越少束缚越好,他还喜欢戴着一只鹤嘴状耳环作饰品。“Windstopper”和“Schoeller”会占据他衣橱的最前端。轻的就是正确的。

《生命从明天开始》读后感作文 篇4

本书记录的是两个女孩,一对轮椅女孩生命倒计时的人生历程。她们身患一种很残酷的吞噬性疾病,病魔在人体基因里潜伏可达八代之久,命运在几百年前就注定了她们今天的悲剧。但她们奋斗着、拼搏着、高贵的活着,生命从来不拒绝勤奋和美丽!本书给平凡的人们以不平凡的生命启迪!

本书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了命运是海我是帆;第二部分讲了支撑她们生命的一些美丽的亲情故事;第三部分讲了影响他们一生的人的一些故事;第四部分将两姐妹俩的爱情历程;第五部分讲了在她俩生命最后的365天里所做的事。看完之后,真的很佩服她们那种敢爱敢恨的气魄,努力创作为家庭减轻负担的毅力,以及五年来一直坚持所开通的君曼心理热线,一直为他人解答疑惑,做心灵上的辅导和慰藉,这种奉献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在她俩遭遇挫折时,总是有很多人,在默默地帮助她俩,曾得到,很多萍水相逢的人的帮助,有帮忙办书亭的,有帮忙开办心灵热线的,有主动教她俩电脑技术的,有买电脑给她俩的,还有曹仲值先生和郑春叔叔送给她们行走的腿”(轮椅),更有一些在精神上给予她们帮助的,比如,泽华姐姐,孙大姐和小晶阿姨,这么多人乐意帮助她们,才使得她们的生命更好地延续下去,“予人玫瑰,手留余香”也许就是这个道理吧!所以我们应该应该始终坚信: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

命运对待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他给你关了一扇门,就会给你一扇窗,看你懂不懂得如何去打开它。而不是一味的抱怨命运对你的不公平,然自己更加失望落魄。要靠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经过磨练,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她们用不多的生命岁月,诠释了生命的真谛!让人们佩服她们。珍惜自己的生命,顽强,创造属于自己独特的辉煌。

生命从明天开始,我们应该把握好每一个今天,迎接美好的明天,谁都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事情,所以,我们应珍惜眼前的事物,努力去奋斗,去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吧!书中两姐妹在很小的时候就患了脊髓萎缩症,虽然她俩行动不便,但毅然拼命地接受新事物、学习新事物,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姐妹俩想方设法做一些事,办书亭、开通君曼心灵热线,努力创作、写文章投稿赚取费用等等,这在我们这些正常人来看,都是难以坚持下去做好的!的确,我们应不断反思自我,尽力去做好每一件我们力所能及的事,珍惜我们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并充分利用好它,不要等到失去时才后悔,那将于事无补。

我与明天有个约定作文 篇5

镜中的自己告诉我:怎么,现在开始反省自己了?

为什么不呢?还有两岁就已成年,现在约定明天的自己应该不迟吧!”“那应该怎么办?是坚持自己的原则:能玩就玩;还是为了明天的自己拼搏呢?”面对着镜中的自己,看着他不断闪烁的眼睛,我告诉他:“都不重要,现在与未来的我都是同一个人,拼搏明天如何?能玩则玩又如何?我想,只要自己高兴,欢快,快乐的度过每一天就可以了。知足常乐吧!毕竟我只想快快乐乐的度过每一天。”

“那你是否想过,如果明天的你沦落成乞丐的话,又会怎样?”镜中的自己面无表情地问道。“如果成为百万富翁,但却没有快乐,我宁愿将钱财散尽;如果成为乞丐,但我会快乐的生活,即使是金山银山,我也不会交换。”“你确定?以后的你是由现在的你的态度来决定的。”“是的,我非常的确定。”看着镜中的人眼神变得坚定起来,我微笑着回答道。

我想我与明天的自己的约定便是:高高兴兴每一秒,快快乐乐每一天,成长的烦恼抛脑后,开心快乐最重要。

希望未来的你不会怪我,因为我只想快快乐乐的生活,我认为快乐是人生最重要的态度。因为你快乐的过一天是一天,不快乐的过一天也是一天,与其不快乐的过这一天,还不如快乐的过这一天。我想,未来的自己也不会后悔我做的这个决定。

尘埃也有生命 篇6

陶行知四块糖果的教育故事过时了吗?

似乎我们的世界里,这样的教育在日新月异的教育观的涌现面前,它的理念在黯然。但是,教育的本质难道不就是爱吗?爱一个学生,发自内心,无须花哨,更不需要假情假意;对待学生,用心至深,用情至真,这难道不是改变一个学生的最伟大力量吗?

每每这时,我总是会不由地回味布罗茨基的那句话:

“‘记住我。’尘埃低语。”

每一个人,哪怕是渺小如尘埃,都有权利去享有属于他的梦想。而教育,就是帮助孩子实现属于他自己的“大梦想”,这个“大梦想”可以大到兼济天下,也可以小到独善其身。这就是自己当时还很青涩的教育梦想,然而回到当下,时间的指针拨转了多少圈之后,我竟然只看到了这样的自己:像身边大多数同仁一样,千篇一律地带着身边那些涉世未深的孩子疲于奔命于考试选拔的博弈,圈囿于各种常规的管理,我们似乎早已忽略了孩子本身生命的珍稀可贵,早已把“诗意地栖居”、尊重并倾听他们小小的梦想看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是不是因为走得太快,反而把最重要的教育梦留在了灰尘满面的记忆里?

幸好,适当的时候又看到了像陶行知先生这样的文字。

我想,那些教育界大师们之所以吸引我,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真诚、朴实。朴实,之于这个喧哗的世界已经稀缺而且不被喜欢,多少人还能够静下心去看一看那些朴实无华、发自本心的教育故事?也许大家都认为教育就是复杂的,就是喧闹的,甚至是跌宕起伏的。但我们忘记了,我们教育的对象只是孩子,孩子都复杂了,谁还能简单?所以,在真实稀缺的当下,看到陶先生的文章,不能不说是一种安慰:以真诚的态度面对学生,以真诚的态度面对教师,以真诚的态度面对读者,以真诚的态度面对思考,以真诚的态度面对教育的原本梦想,这便是教育之“真”。

夏丏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教师应该有一种庄严的使命感,要以真诚的态度认真对待这个职业,对待学生。哪怕社会弥漫的虚假之风已经渗入学校这块净土,教师也要有知识分子的自觉意识和尊严拒绝虚假的教育!“让教育充满诚实,其道德基础是教育者人格的真诚”,只有这样,梦想才能绵延,孩子们的梦想才能被我们自身的梦想所点燃,于是彼此之间才能真诚唤起真诚,信仰唤起信仰。

作为一名走上教坛十年的教师,我似乎已经到了成长的关节点,要学习的东西也还很多,教育的路很漫长,危机会有,困惑会有,阵痛也必不可少……我们站在教育的舞台上,面对决定我们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教育现状,不仅要为陶行知先生捍卫教育梦想的真诚与执着喝彩,更要呼唤更多的老师,用单纯的教育梦想重建我们的理想。这样的教育,才能更加健康,更加有未来。

民进党是否有明天? 篇7

2011年新年刚过,台湾的国、民两党及相关政治人物都在盘算着如何进行2012年大选布局。对国民党来说,相对比较简单,即没有卡位问题,也没有两岸政策问题,马英九仍将是泛蓝唯一共主参加竞选连任。对民进党来说,就不那麽单纯了,不仅有「天王」和「派系」 卡位之争,而且还要面对两岸关系定位与表述。

其实,早在2010年底的「五都」选举时,民进党为减少因两岸关系处理不当对选票造成冲击,已改用模糊策略,「少谈」或「避谈」两岸关系,使「两岸问题」在「五都选举」中侥幸过关。接下来的2012年大选,就不是靠侥幸就能过关的,在两岸关系发展越来越密切的今天,民进党不可能视而不见,更不可能「绕道而行」,必须面对。犹如美国在台协会(AIT)台北办事处前任处长包道格(Douglas H. Paal)2010年底接受媒体专访时所表示的:2012年的大选跟「五都」选举不同,民进党不再能以模糊的方式回避两岸问题。

为了2012年大选获得更多选票、为了民进党能够再度执政,蔡英文及民进党新一派当权者深知,民进党必须拿出魄力和能力逾越如下三个「坎」:

一是两岸关系快速发展的「坎」

由於陈水扁执政期间把两岸关系搞得「鸡飞狗跳」,使得两岸关系剑拔弩张,台独路线在大陆全面打压下,不但一事无成,反而把整个台湾折腾的人仰马翻、怨声载道;陈水扁的「烽火外交」不但无法燃烧到国际,而且是经常「引火烧身」,搞到台湾整天被「穷、小、黑」国家「敲诈」;陈水扁一心一意推动的「公投绑大选」,不但於事无补,而且搞得台湾「族群更加对立」;陈水扁一直推动的「台湾加入联合国」,结果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连美国都认为他是一个「麻烦制造者」……

2008年5月马英九执政後,两岸关系发展开始平稳、有序、良性,不仅前後举行的「江陈六次会谈」签署了14项协定,而且「由易到难」「先经後政」「民行官随」的两岸关系发展路径也愈加明晰。民进党已无法回避当今的两岸关系发展问题,就连蔡英文都要自己投资2000万台币成立一个专门研究大陆的智库。民进党已很难再置身两岸关系发展事外,除非民进党主事者继续对两岸大环境的变迁麻木不仁。也就是说,在未来,蔡英文领导的民进党必须面对快速发展的两岸关系。

二是两岸经济深入发展的「坎」

对台商了解的人都知道,尽管台商投资大陆已逾20年,并且有数不清的台商抓住机遇在大陆获得重生与振兴的机会。但是,台商在大陆仍错过很多机会。最典型的,就是台商在大陆投资或发展时,全靠「自有实力」,特别是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台商,能够发展起来已非常不易。在过去民进党执政期间,不仅政策上阻碍台商投资大陆,而且在政治上还经常恐吓台商,动不动就要查台商;对台商投资大陆采取种种限制,仅限制金融业投资大陆一项,就让台商失去很多机会。

因为在失去台湾政策支持,又得不到金融支援的情况下,使得融资难的台商只能「绑住手脚」和大陆民营企业竞争,只能以「爱拼才能赢」的斗志与跨国公司进行不对称竞争。最新消息称,由於台湾一直禁止面板业投资大陆,致使2011新年後获准投资大陆的友达7.5代厂面临有名无实的局面,因为韩国三星、乐金显示器已提前卡位,在大陆高世代面板厂执照有限情况下,友达已经「落後一步」,恐只有透过参股大陆面板厂,才有机会进入大陆设厂。

友达的案例说明,因民进党大陆政策耽搁失去机会的台商还有很多。尽管马英九执政後大力推动两岸经贸交流,开放三通、签订MOU和ECFA,但是,仍很难在短短2年时间里把民进党执政8年给台商造成的「机遇流失」再找回来。值得庆幸的是,两岸两年多的经贸交流已日益深入,禁止台商投资大陆的政策也已大幅「松绑」,两岸经贸往来的「单行道」也因ECFA实施开始变为「双向行驶」,台湾免税产品抢占大陆市场的份额正在逐渐增加,随着指日可待的大陆民众自由行,两岸经贸交流给台湾带来的经济助力将越来越明显,正如包道格所说,「除了两岸政策外,另一个影响台湾2012年大选的因素是台湾的经济,不过,随着台湾经济情况的改善,民进党在经济议题上比较难以取胜。」在台湾现有的县市首长中,现在还有哪个人敢说不欢迎大陆观光客、拒绝农产品卖到大陆?

对民进党来说,欲打好2012年选仗,如何跨过两岸经济深入发展这个「坎」,将显得很关键,如果还是延续陈水扁时代的「禁止台商」、「限制投资」政策,不管谁代表民进党参选,都很难获得广大台商认可。

三是大陆正在崛起的「坎」

最近国际社会流传和讨论一种观点,叫做「全球实力大转移」,其重点说的就是「大陆崛起」事实。

2010年8月的资料显示,中国大陆经济规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有人说再过15年,有的说再过17年,大陆的GDP规模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尽管中国大陆在未来若干年内都无法取代美国,但是,如果说其中揭示了什麽的话,那就是中国大陆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正与日俱增,在国际社会日益扮演的举足轻重地位已无可争议。

当然,大陆崛起和影响力增加的事例有很多,如2010年以来,欧盟内部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深化,美国对欧元不断唱衰时,是中国大陆伸出了援手,在欧元国家陷入债务危机的时刻,购买欧元国家国债;在东盟10+1迈出步伐後,又决定投钜资兴建从昆明途经老挝、泰国和马来西亚到新加坡的高速铁路。尽管美国近一两年来采取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多种「围堵中国」手段,但是,面对自身千疮百孔的经济,美国所施展的各种「搞垮」中国大陆招数,如三番五次给人民币汇率施压、接连不断地在中国大陆周边搞军事演习、利用APEC瓦解东盟10+1、不择手段向中国大陆输出热钱和通胀……最後彰显出的效果都十分有限,都在被中国大陆一一化解。胡锦涛1月18日起对美国进行的为期4天国事访问显示,美国最终采取的还是拥抱和爱戴人民币的政策。

民进党欲在2012重新执政,首先要告诉选民应当如何面对正在崛起的中国大陆。

民进党须面对和转型

如上三个「坎」不仅直接检视民进党的选举策略,也关系到民进党是否有机会重新执政。若要跨过如上三个「坎」,民进党就要先拿出一整套「大陆政策论述」,让台湾绝大多数支持两岸交流与发展的民众,切实相信民进党一旦重新执政,不会重蹈阿扁覆辙,能与大陆和平相处,能为台湾民众带来切身好处。

也就是说,不管谁代表民进党参加2012年大选,都要对「两岸关系」进行定位与表述,而不是象民进党发言人蔡其昌2010年12月29日所重申的那样:两岸没有「九二共识」、也不存在「九二共识」,更没有接不接受的问题。

众所周知,「九二共识」是马英九上台後一直延续的国民党政策主张,正因为马英九坚持「九二共识」,才使得两岸「两会」重新复谈,才结出「陈江六次会谈」丰硕成果。正如马英九所说的:若没有1992年的「九二共识」,就没有1993年的第一次「辜汪会谈」,当时还达成4项协议,也为两岸制度化协商做了很好的开端。

2010年12月23日马英九在接受《联合晚报》专访时又表示,「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基石,如果民进党主席蔡英文不承认,将陷於不确定状态;没有这个东西,两岸关系要和平发展,是很大的问号。

马英九2010年12月28日再次表示,民进党可以反对「九二共识」,但不能否认「九二共识」,否则万一有一天执政了,民进党主席蔡英文要如何延续前朝的政策?

马英九说的一点不错,他非常明白「九二共识」在两岸关系发展中的重要性,而且也希望在野的民进党能像他及国民党一样,认同「九二共识」,将台湾前途引向光明的一面。现阶段,两岸交往的基础就是「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在「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原则共识下,两岸间才有可能稳定、良性、顺利发展,否则,两岸关系就不稳定,台湾和平发展经济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就难以存在。

蔡英文2010年9月29日公开说过,民进党必须调整大陆政策,计划出台的民进党「十年政纲」就是要两阶段处理大陆政策。

没有「九二共识」,两岸就没有「和平发展」。否认「九二共识」,就是要否认两岸现已建立起来的「和平发展」。这是任人皆知之事,民进党不会不知,蔡英文更不会不知;但民进党及蔡英文为什麽要大声否认「九二共识」?

难道蔡英文心目中规划的「大陆政策」就是「否认九二共识」?如果这样,又何必「脱裤子放屁」专门成立智库研究「大陆政策」?

国民党副秘书长张荣恭分析认为,蔡英文过去在李登辉的「两国论」和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论」中,都扮演主要的角色,「用她自己的话来讲,就是横柴入灶,不仅做不到他们所鼓吹的言论,而且制造台海危机」。

政论家南方朔认为,台独党纲是民进党最基本的立场,也是民进党对外的一个象徵性符号,不是随便说拿掉就可以拿掉的。因此他认为,民进党将来会考虑拿掉,但现在不会做这个动作。民进党目前对台独的立场还不能松口,如果民进党再次执政,与大陆友善来往,对等协商,看协商效果如何,民进党才有可能放弃台独党纲。

美国在台协会(AIT)台北办事处前任处长包道格说:「我认为国民党在2012年选举上仍占有优势,因为民进党还是受限於台独党纲的问题,若在两岸议题上对中国大陆让得太多,得小心失去三成五到四成的选票。」

民进党将如何解围

在外界都不看好蔡英文领导的民进党愿意及能够接受「九二共识」、「放弃台独主张」的情况下,民进党凭什麽能在2012年大选中夺回国民党主导的两岸关系「话语权」?如果民进党无法象国民党那样承认「九二共识」和大陆建立沟通平台,一旦民进党重新执政,两岸协商就不可能再继续下去,两岸的制度性协商就无从延续。民进党发言人蔡其昌对此的说法是:「若执政再找两岸新共识。」

那麽,这个「新共识」可能是什麽?肯定不叫「九二共识」,也不可能叫「台独政纲」。

台湾淡江大学战略研究所兼任教授王昆义认为,蔡英文在五都选後不承认「九二共识」的说法,可能是为了2011年3月民进党大选候选人提名拉拢主张台独的深绿人士。

有人说,蔡英文的「新共识」正在酝酿,计划农历年过後,提出一套自己的论述来作为与大陆进行政治对话的基础,具体的策略将会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台独党纲」束之高阁,把「台独党纲」恭恭敬敬地「供奉」起来。一方面安抚台独教义派,一方面降低台独气氛,与大陆坚持的「一个中国原则」讨价还价;二是重新创立与「九二共识」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民进党语言」。因为「九二共识」是国共两党「达成的共识」,高举绿旗的民进党必须拒绝承认。在不用这四个字而又能让民进党实质认同「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创造共、民两党得以继续制度性协商的前提与基础。

王昆义估计,民进党的两岸政策,也就是包含在其「10年政纲」中的大陆政策论述,内容恐怕还是离不开「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基调,在这个概念下,去创造新的名词出来。因为蔡英文也知道,不去接受这个东西的话,要和大陆对谈的机会恐怕是没有的,甚至延续马英九的所谓的前朝政策都很困难。

台湾政治大学国际事务学院院长邓中坚认为,「九二共识」原本就是因两岸对「一个中国」的内涵无法达成共识而故意创造的模糊空间,双方都尽可能避免去触碰彼此对「一个中国」内涵的诠释,以免造成无法对话的僵局。

淡江大学教授陈一新认为,「九二共识」本来就是为民进党无法接受大陆的「一中原则」而设计的模糊概念,「九二共识」将「一中」字眼拿掉,就是为方便民进党和大陆谈判。

民进党前主席谢长廷2010年12月26日也说,高喊台独没有实质意义,必结合「一边一国」、独派及维持现状派,才能凝聚逾6成社会支持。在他提出「宪法一中」後,立刻遭遇台独教义派围剿,足显民进党内对抢夺「大陆政策话语权」的重视。

期待蔡英文的「新共识」

不少民进党人也认为,台湾民意结构已经发生改变,台湾现在只有「维持现状派vs.统一派」,已经不是「统独对立」局面。过去「独立建国」理念,经陈水扁疯狂尝试後,在现实就意味着战争,蔡英文当然不会继续再玩这种「损人不利己」的危险游戏。

但是,也有学者认为,蔡英文的「新共识」未必就是围着「九二共识」打转,也可能「另辟蹊径」。因为民进党有识之士早就察觉对大陆的态度不能一直回避,如果说过去「九二共识」不过是「一种人为的政治创造(作)」,那就有被改变的可能性;另外,「一国两制」也是上个世纪的东西,三十多年过去了,必须「与时俱进」提出新的论述不受过去的局限,而这一个新的「创造」的主张,像是「有中国特色或华人特色的邦联制」,也就是先回到两边的「宪法」加以论述、阐释,在各自拥有对方主权的「相对主权」、「分享主权」的核心概念上,寻求两岸「宪法」的彼此定位,这类说法其实就是没有说出口的「邦联制」、「联邦制」。

在此基础上,再按照蔡英文的设计往前推进:第一步,只要大陆不设置前提,民进党都持续欢迎他们来对话、强化彼此的了解,克服因为误判或不了解而可能衍生不信任的政治问题。也就是「积极营造与大陆对话的环境」;第二步,民进党会持续集成党的意见,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持续讨论、提出有关「中国政策」、对外政策的十年政纲。也就是「凝聚党内对於大陆政策的共识」;第三步,成立一个智库,做为强化对「中国政策」,不管是论述或者回应的能量,以及直接跟大陆交往的能量。也就是「正式成立与大陆谈判的机构」。

不破「一中原则」底线就有机会建「交流平台」

不过,中华大学副教授曾建元的预言就没有这麽乐观。他认为,蔡英文主导的「十年政纲」不会有太大突破,民进党只要回到基本路线,重申立场就可以了。他说,有人过分乐观期待民进党把台独党纲拿掉,这样的期待不切实际,民进党不会有这个动作、也不需要。他进一步分析称,蔡英文的中国大陆政策论述,到目前为止,相当一致,不论在她主导大陆事务期间,或是担任民进党主席後,都没有太大变动、更没有跳跃。蔡英文的两岸政策在稳定中微调,有脉络可寻,让人放心。

不管蔡英文如何规划民进党的「大陆政策论述」,也不管她如何利用「巧妙文字」,但是站在北京的角度是「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如国台办发言人杨毅2010年5月12日所说,「我们注意到蔡英文女士近期有关与大陆对话的言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大势所趋。我们希望民进党能够真正认识到,不放弃台独主张是没有出路的,也是不符合台湾同胞根本和长远利益的。对於两岸民间机构和人士就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交换意见,我们一如既往地鼓励和欢迎。」

也就是说,大陆自始至终不排斥与民进党个人或民间机构进行「交换意见」。若以「党对党形式」进行交流,就必须「放弃台独」。任何以「假包装、真台独」面貌规划的「两岸交流」「陷阱模式」都是北京难以接受的。

明天过后,一定会有彩虹 篇8

・ 抬头仰望,天边的云已不是那么洁白无暇,寒冷的天空,显得庄严神圣。走在北京的大街上,整个心冷冷的。现在已经是午夜十二点了,我失落到了极点。我把自己爱,抛到离我很远的地方,在霓虹灯的刺激下,我的思想像野马一样狂奔。激情与力量冲击着我的头脑,马不停蹄的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不顾一切地释放自己。把明天的命运当做儿戏,一切只为那微不足道的满足感。

・ 深深地吸一口气,点燃手中的香烟,把它当做缓解压力的解药,一边走一边倾倒,最后完全沦落在人群中。

・ 由于没有赶上末班车,只能在地铁里徘徊,在地铁的一角,我发现里旅馆,我匆匆忙忙走进深巷,却发现鼾声,才知道宾馆人已满。我只能坐车回到原点。

・ 我反思自己走过的路,却不敢想明天过后。我的内心里充满了忏悔。祈求上帝,惩罚我吧!我虔诚的祈祷,我所犯下的错,愿意受到惩罚。

・ 我知道这次真的再也回不到以前了,我深邃的眼睛里,看不到路的尽头,延绵不断的的崎岖和坎坷,压碎了这颗柔弱的心,

资料

・ 噪噪嚷嚷世界,漆黑的路口以及那下水道发出的臭气,把我这颗漂泊的心禁锢在一点。我把这场戏剧唱出悲剧,戏剧性的东西在这里失去了色彩,仿佛所有的`悲,更能渲染氛围。

我与明天的自己有个约定 篇9

我和自己有个约定,那就是把握好时间,把每分每秒抓住,要对自己有信心。俗话说得好——光阴似箭,所以我要把握身边的每分每秒,我一定一定要实现自己的约定。

我和自己有个约定,我想长大之后报答父母,我要好好学习。父母叫我复习功课,叫我做作业,我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复习。那时我也后悔:在学校不认真听讲,回家后复习有困难。我的成绩很差,后来我给自己下了一个约定,就是上课时一定要认真听讲、课下认真复习,回家按时做作业,果然,我的成绩上升了不少,但是我要想今后的学习更好,我必须遵守我的约定。

我和自己有个约定,我对自己说:“约定了就要服从。”以前,我经常浪费时间,有时间学习,而我不去学习,现在我明白了,时间就是生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以后会更加珍惜时间,我不会让有限的生命变成无限的结局。

我和自己有个约定,在下一次考试中,我要进步,目标并不过分,但我要努力去做到。父母对我的期望很高,考差了总是愁眉苦脸,我不想在看到。

我和自己有个约定,我有不懂的题课下绝对要去请教老师怎么做。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辉煌的明天 篇10

关键词:主体地位 学校教育 心理素质

一、还学生以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获得发展

班级管理应该是以学生的自我管理为主,要真正还学生以主体地位,班主任必须有民主思想,实行民主治班,每届新带的班级,在接班开始,我就召开班会和同学们一起分析我们班的特点,长处与短处,我向他们介绍我带的上一届班级所走过的路,以及她最后取得的辉煌成绩,然后和同学们一起酝酿、讨论班级发展规划。我特别要求每一位同学都要参与到这件事中来,因为每个人都是班集体的主人,都有义务有责任决定集体的未来。我认为,讨论制订目标的过程,就是学生受教育的过程,这种目标,对学生将起着长期的激励作用。而且这一活动,也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

班干部是班集体的核心,是班主任的助手。更是班集体的服务员。在班干部的作用上,我的作法是民主选举,动态组合,能者上,庸者下。把班干部的任免权,奖惩权交还给学生,我戏称这叫:"还政于民"当然班主任不能当"甩手掌柜"只要班主任精心引导,就不会出乱子,民主的前提是信任。放手当然需要胆识,但不敢放手,"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还学生主体地位"也就成为一句空话,学生就不能在锻炼中提高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

为了实现全员参与班级管理,增强每个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我开始实行轮值班长制度,每位同学都有任班长的机会,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同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每任轮值的班长谢任之前,都要在班会上认真总结自己的工作情况,谈体会,并向下一位交接工作,也要接受同学的评议。这样,每个同学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通过这一形式,也使同学们增强了责任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也有助于团结、和谐的班集体氛围的形成。

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关爱每一颗心灵

班主任应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自由,健康的发展,有一次我翻看学籍卡片,发现在"特长"一栏绝大多数同学都填"无"。于是,深思之后,我决心从"评价"入手,扭转这一局面,我专门为此开了主题班会。我们还决定,每学期,全班要对每个同学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此前每位学生先进行自评。当然,评价不是目的,评价是为了激励,要让每个同学发现自己的长处,树立信心,同时也明白自己的短处,这比班主任学期末"一纸定乾坤"要好得多,学生易于接受,且自评与互评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受教育的过程。

魏书生老师说过:"要珍惜学生心灵中闪光的东西,以他们自己的光芒,照亮自己的黑暗。"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和意志品质方面较差的学生,我不歧视,对于这些学生,激励永远比批评更奏效,让他们找回自尊与自信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班有一名男生,学习成绩一直较差,且较散漫,违纪现象较多,一些老师对他有看法,连家长也绝望地声称无可救药,我却发现他集体荣誉感强,讲义气、重感情,且字很有个性,我找到他,让他担任班上的板报组组长,他惊讶地说:"我能行?"我说:"尊严要靠自己去赢得。"然后,我帮他分析了他的长处和短处,并帮他制订计划和努力目标。他决心很大。果然,一学期下来,他不仅学习成绩提高了一大块,而且还受到了学校的表彰。

三、拓宽教育空间,稳固学校教育的另一个支点

学校是学生受教育的主要场所,但我们也绝不能忽视家庭、社会对学生的影响。每学期,我都把家访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我认为,家访的目的至少有四种:一、通报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情况;二是了解学生在家中表现。三是倾听家长的心声;四是传播家教知识,协调家长与学校老师的关系研究共同教育的方案。一位男生家里条件好,父母工作忙,就给他很多钱,我几经周折,见到了这位男生的父亲,给他介绍家教知识,介绍学生心理特点介绍放任纵容的危害,终于打动了这位家长。他答应限制孩子花钱,并每周了解一下孩子的各方面情况,尽量同他多交流思想。

除此之外,我还定期召开家长会,让家长相应交流家教体会,向家长介绍家教知识,受到了家长的热烈欢迎,他们都称赞此举令他们受益匪浅,一些学习较差的学生的家长也说:"以前我们就怕开家长会,自己孩子学习差,我们脸上无光甚至还要受班主任的'教训',现在我们不必担心了,因为李老师是让我们长知识来了。"教育学生不仅仅是教师的事,也不仅仅是家长的事,而是教师和家长共同的事,争取家长的支持,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是

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一条重要经验。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人格

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几年前,我感到自己在这方面的欠缺,于是,我找来大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书刊,研究学生心理发育的特点,常见心理障碍及其排除,并开始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我给学生提供了演泄情感的渠道──班主任"心灵热线"。这个热线不是靠电波联结,而是靠文字。 "班主任热线"有两条:一是班上专门准备了一个硬皮本,命名为《心声》,学生可以在上面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二是学生还可以通过周记,或者写信等形式,将内心感受直接传达给班主任,而我则认真读学生的"心声",并及时给予答复,很受学生欢迎。

在抓好德育的同时,我也非常重视抓学习成绩,我所带的班级在每次考试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成绩对于我们这样一所普通中学很不容易的。我个人积极撰写论文,并多次获奖。

构筑有生命的思想品德课堂 篇11

在上述教育理念指导下, 我们有必要让学生直接去参加一些与思想品德课内容相关的各项活动, 亲身体验, 让他们在活动中理解思想品德, 并发现思想品德学科的魅力和价值, 让思想品德课构筑起学生灵性的空间以及多姿多彩生命的空间。

一、创设课堂情境, 焕发学生关爱生命的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善于用知识来唤醒信念的生命, 使他要播种真理种子的那块土地恢复生命力。”学生就是一块待开垦的土地, 在这块土地上, 如何让他们充满生机与活力?“如果我们积极创造条件, 使知识、真理和教师的话成为学生的信念, 那么这就是强大的教育力量。”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使学生的生命融入课堂, 让课堂教学在学生、教师、情境诸因素的互动过程中开展, 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达到最佳状态, 主动投入、主动参与, 获得主动发展。“当教育拨动了学生生命情感的琴弦时, 教育便能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促成师生之间情感的愉悦, 心灵的默契。”因此在教学中要通过创设恰当的课堂情境, 激发学生把书本理论知识与生活情境融合, 培养他们热爱思想品德的积极情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和谐、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思想品德, 掌握知识, 变枯燥乏味的思想品德课堂为兴趣盎然的学习活动, 让学生在自己经历、感受的过程中理解知识的产生与发展, 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思想品德实践的热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努力构建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心理体验 (即情) 与课堂氛围 (即境) 最终达到高度的和谐。这样的课堂情境可以使教学内容触及学生的生命情感领域, 让学生深切感受学习活动的全过程, 感受关爱他人生命的过程, 并把热爱思想品德提升为自身的素质的需要。除了创设幽默情境外, 还可以创设新颖、惊愕、问题、讨论等各种课堂情境, 在不同的思想品德内容背景下激发学生热爱思想品德的灵性, 关爱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快乐成长。

二、培养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发挥生命的价值

大教育家张伯苓说过, 要教出“活孩子”而不是“死孩子”。教师的职责就是要给知识注入生命, 把孩子引领到美好的科学殿堂去遨游。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 绝不能把学生教成知识的容器, 做题的机器。作为教师应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讲台还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讲台的主角;把书本还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书本的主唱;把粉笔和黑板还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它们的主要使用者。过去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储存行为 (banking’concept of education) , “学生是保管人, 教师是储户”, 这样的课堂教学如同产品加工, 课堂是加工厂, 学生就是有待加工和塑造的产品。“只有教师成为真正的教育者, 他讲的话才不会是毫无热情地叙述教材, 而是向学生的理智和生命的情感进行呼唤。”只有当教师善于打动学生的思想情感, 使思想在年轻公民的意识里获得生命力———树立起信念, 形成个人的立场和观点的时候, 学生才能成为真正的受教育者。新课标倡导的课堂应是人的活动场所, 是养育人的乐园。每个人都是有情感的, 而且每个人的情感都呈波动状, 如果能将学生的学习热情转化为稳定的持久的学习兴趣, 则学生热爱思想品德的积极情感将得到强化。因为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 是学习活动的内驱动力, 是最好的老师, 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思想品德新课标的基本出发点就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了实现这种发展就意味着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浓厚兴趣, 强化学生热爱思想品德的积极情感。这种积极情感的力量是巨大的, 它可以深化学生心灵中的“冰块“, 点燃思维智慧的火花, 让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习中得到快乐的体验。如:关于初三思想品德《党的基本路线》 (人教版九年级) 一框内容的教授和学习, 学生可能感到理论知识较多, 内容比较抽象, 表现出不感兴趣。为此我先设计一个既能让学生接受又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我们每一个人都充满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想必你的父母或其他亲朋好友对于未来生活也有很多美好的愿望, 这些美好的愿望如何才能实现?推而广之全国各族人民的美好愿望又如何才能实现?通过讨论把学生引领到“这就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路线来指引, 这个路线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党的基本路线》”, 由此引入新课, 学生兴趣大增, 热情高涨, 由原来的厌学变成乐学, 热爱思想品德的灵性得到了强化, 学生热爱祖国的生命情感得到了升华。

三、小组合作互动, 延伸学生创造生命的价值

人类的生命情感是有一定感染性和相通性的, 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逐步加深并得到升华。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思想的局限性、狭隘性和封闭性会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变得空虚, 并且窒息、摧残和扼杀创造性的禀赋和才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其实是一种教师与学生沟通与合作的过程, 新课标也强调:“思想品德课教学应是学生活动的过程, 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互动发展的内容包括知识、信息、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方面, 在这一次次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得到了加深。“教育者的一个任务, 在于向每一个学生开发可以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强烈情感的一切源泉。”“教育者要帮助自己的学生听到家乡自然界中的美妙的音乐。”为了帮助学生弄清“我国的基本国情” (人教版九年级) 这一单元的内容, 我让学生组成一个课题调查组, 对乡、村的人口、粮食产量、人均收入、森林资源、乡镇企业工业产值及其发展现状和居民的文化教育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对比, 并将上述状况与全国的状况进行比较, 这不仅使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 而且透过家乡这一小视点又看到了祖国的发展变化, “教育者的一个崇高使命是教育青年能看到现实生活中、社会主义中的光明的事物, 看到在我们的生活中主要是光明的一面, 并把这一面当作追求的目标, 这是培养对共产主义思想的忠诚和做好为祖国的光荣而斗争的精神准备的源泉。”这里不再担心学生是否能接受思想品德知识了, 而是思想品德知识已真正融入学生的实践生活中, 同时通过这一实践活动, 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得到了加强。人的思想品德的情感自然得到了升华, 学生的生命价值也得到了延伸, 由关爱个人的生命发展到了关爱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生命。

四、联系学生实际生活, 提升学生生命的内涵

吴康宁教授指出, 课堂本身确实是一个小社会, 在这个社会中存在着特殊的社会组织 (班级与小组) , 特殊的社会角色 (教师与学生) , 特殊的社会文化 (教学内容、教师文化、学生文化) 思想品德起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应着力体现“小课堂, 大社会”的理念。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情境中发现问题, 探索问题, 解决问题, 在实践中发现生活、走进生活、理解生活, 从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应让学生在“课堂社会”中体验着由服从、沉默、反抗、竞争、合作、展示、回避、成功、失败等带来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要让学生全员参与, 全程参与, 有效参与。我在讲完“我国面临的资源环境形势” (人教版九年级) 一框内容后, 我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个实践机会: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 第一组调查本县境内的资源分布、种类以及开发利用情况, 由此分析我县境内的资源形势以及利用价值, 为招商引资提供理论决策;第二组调查本县境内的四条河流 (淮洪新河, 团结河, 濉河, 汴河) 的水质情况以及西北角工业园区的环境状况及污水处理情况 (可结合环保局提供的一些相关数据, 这就要求学生具备合作、协作、探求的精神)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探究, 不但培养了学生热爱集体、关爱自然、关注家乡、关心社会热点问题等情感体验, 更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到思想品德知识的应用之美, 体验到思想品德知识无处不在, 真正认识到思想品德与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 这样, 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思想品德课的内容, 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合作, 学会了探究, 学会了观察, 学会了分析和归纳, 掌握了一种学习的本领, 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上一篇:碱金属元素化学教案下一篇:我敬佩的一个人妈妈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