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精选8篇)
本文主要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对我国金融监管的新要求进行了一些探讨。首先简要的介绍了金融监管的缺失对此次金融危机所应负起的责任,接着对金融危机后我国金融监管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引言
此次发源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无异于一场发生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大地震,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其严重的损失。人们在扼腕叹息的同时,也在反思:一向自诩拥有世界最健全市场经济制度的美国为何会发生如此严重的金融危机?时至今日,国际社会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金融监管的缺失为此次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而美国的监管体系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无疑为我国金融监管再次敲响了警钟。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所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来看,我国金融体系在此次金融危机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一方面是因为我国金融机构在金融创新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全球化程度也相对较低,尚未能够深入地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从而侥幸躲过一劫。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人民银行一直很重视金融监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随着中国经济金融的快速发展和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在金融监管上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将越来越明显。当前,中国金融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市场准入的限制导致国有资本为市场主导的局面
市场准入监管是金融业监管的重要环节之一,是确保金融业安全的第一道关口。在我国,一个稳健有序的金融体系应是以国有金融机构为主,国有金融机构、民营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格局。但是在我国,不管是开拓相关金融新业务,还是设计新金融机构等,都必须要经由相关主管部门的审批。执政部门担心机构的过度准入会导致无序和失控,从而不断提高金融市场准入门槛,导致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垄断地位不断加强。
(二)退出机制不完善使得金融机构道德风险不断积累
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应是准入机制与退出机制并重的市场。目前,我国在金融法规方面日趋完善,并且出台了多不的金融法规,但是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尤其是在对问题金融机构的处理上,还缺乏相应的推出机制。所以,当金融风险暴露的时候,金融监管部门职能通过行政手段强制关铝来解除金融风险,而在救助和关闭金融机构过程中的个人债权也通常由政府垫付,这种举措不仅加剧了主要债务人的道德风险,还有可能诱发金融机构的盲目扩张,累积金融机构“大而不倒”的道德风险。
(三)监管手段落后
目前我国金融监管在综合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上的能力存在明显的不足;在监管制度上的可操作性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并且相应的惩罚措施单一;在存款保险制度,信息披露制度,银行评价制度上还存在着明显的缺位现象,并且监管的透明度相对较低;监管的信息化程度低,监管软件开发不足的现象也非常突出。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的完善
(一)加快建立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的脚步
(1)建立正确的合规性监管理念和方法。金融监管部门应转变传统的合规性监管的方法与理念,充分发挥监管的导向作用,积极音带和督促中资银行风险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建设,促使监管与合规产生有效的互动。首先要明确重点,将监管重点转向外部督促和外部评价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的建设状况,引导银行积极的参与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的建设。二是对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及时的向银行提出改建意见,督促银行进行改进。
(2)制定出台“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指导手册”。相关监管部门要根据中资银行的实际情况,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制定出台《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指导手册》,以进一步明确银行内部的`合规责任,以及相关合规部门的地位、作用、职能结构等等,从根本上保证银行合规经营目标的实现。
(二)完善并实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
首先是,完善银行的风险预警机制,以便为商业银行的退出奠定相关基础。银监会应该在借鉴国际银行相关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完善我国银行的风险评预警体系,要确定问题银行和重点的银行监控对象,并且建立这些问题银行的风险管理档案,以强化对整个银行体系的监管。
其次,要充分发挥市场手段在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过程中的作用,改变现有的行政强制干预。银监会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完善市场为基础的处理手段在金融机构市场退出中的作用,逐步减少政府在这个过程中的直接干预。
(三)完善金融监管方式和多样化监管手段
(1)由合规性监管为主转为合规性监管与风险监管并重。风险监管与风险控制不能适应金融创新发展的要求是引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风险监管是中国金融体制不断进行市场化和国际化前进的要求,也是实现我国的金融稳定以及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根据当前中国金融机构的具体情况,此种金融监管转移的过渡,可以从完善金融法规制度,填补法律漏洞,通过行政手段规范金融机构经营着手,并逐步通过市场调节预防,分散或转移风险。
(2)提高银行监管手段技术含量。改变现阶段计算机仅运用在办公自动化和支付清算系统,要加大对监管操作方面运用的投入;重视监管软件在监管工作中的运用,并加强监管软件开发;加大投入,提高跨地区、跨国境共享监管信息的电子化程度。
三、总结
自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以来, 全球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剧烈, 中国市场也受到一定影响。对于金融业刚刚发展的国内市场, 尤其是尚处于发展初期的地方金融, 怎样抓住后金融危机时代, 且经济尚未发生巨大波动的这段时期, 增强地方金融管理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 在新时期为未来平稳经济发挥更大作用。现地方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以及金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都值得众多金融经济研究者思考。笔者针对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及我国地方金融发展状况, 对我国地方金融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 以期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我国经济提供借鉴。
1 后金融危机时代全国经济发展形势
自全球性经济危机以来, 我国金融业也受到一定冲击。对于金融市场发展并不完善的国内地方经济金融来说, 在此次金融风暴中, 暴露出很多的问题。在瞬息万变的国际金融市场下, 地方金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但这同时也是一次新的机遇。
在针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关于全球经济的研究中,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 全球经济大幅度衰退的大背景下, 中国的经济发展、对外贸易、市场动向和金融发展方向势必引起众多关注。面对现阶段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只有看清局势、找准方向、权衡利弊、慎重决策, 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获得飞跃。
在后危机时代, 经济发展趋势会逐渐发生变化:其一, 发达国家储蓄资金增高、消费额减少。其二, 新兴市场经济飞速发展, 即发展中国家经济地位急速上升。其三, 回归实体经济, 减小金融危机影响和提高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其四, 低碳环保式经济发展壮大。其五, 国际化趋势加快。
在现在的经济发展趋势下, 我国经济必然会做出一些调整:其一, 企业进出口比率的变化, 出口额的大幅度缩水, 要求企业向精加工、提高出口商品质量方向发展。其二, 创业型经济急速发展, 第三产业的形成, 要求中国经济走向国际化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其三, 生产要素的转变, 减少通过消耗自然资源获得的经济增长, 提高资本、劳动和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利用来带动经济增长。
中国的金融业在金融一体化的浪潮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深入改革, 不断扩大发展, 一直保持基本稳定。但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明显不够成熟, 金融结构并不平衡, 国内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国内金融业如何在现阶段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 同时实现国家对金融发展的要求, 是现阶段金融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2 现阶段地方金融现状分析
地方金融, 主要是为当地居民或地方企业提供服务的。包括三类机构:A.地方正规金融机构, 农村信用社、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B.地方准金融机构, 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等。C.其他地方性机构, 贫困村发展互助资金社、农民资金合作社等。这三类地方金融业的发展并不同步, 秩序性也依次减弱。随着近几年全国性的金融业的全面开放, 地方金融业急速发展, 各类机构不断涌现, 但由于地方金融机构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 无法实施城市化金融市场监管, 造成了地方金融业管理的混乱。
现在地方金融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 各地方金融机构、同地方各类金融机构各自为政, 造成地方性明显, 使得吸纳来源广泛的外来资本困难, 不利于地方金融的发展壮大。另外, 地方金融机构对外借贷利率过高, 借贷方式单一, 这些都不利于吸引外来资本和零散资金的注入。其二, 地方金融机构的秩序混乱。城乡差异或地方差异, 导致某些金融管理制度, 在地方金融机构中并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地方金融管理部门监管力度不够, 规章制度设置不甚合理, 这些都不利于地方金融在面向本地居民和当地企业时发挥作用, 对当地经济产生更深影响。其三, 地方政府过多干预。地方金融机构在地方上建立并实现运转, 必然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协助, 但是地方金融中政府主导现象严重, 或者地方政府利用行政管理职权, 成立金融办, 并授予金融办职权主导当地金融机构运作, 如上海和宁夏等地, 这不利于实现地方金融业的市场化。在地方政府主导模式下, 应规范政府职权, 明确政府干预方式, 避免政府干预金融机构内部具体操作, 影响金融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信用度和调控能力。其四, 地方各级部门、各类金融机构之间无法实现协调统一。各级地方金融机构之间, 联系不够紧密, 内部各级监管部门责任分工不明确, 各机构之间交易手续繁杂、工序繁琐, 无法适应高速的金融业的发展, 不能实现统筹规划, 促进地方金融更深层次的发展。
3 后金融危机下地方金融管理问题的研究
在后金融危机下, 我国金融业面对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考验。在国际市场影响下, 国内金融业高速发展, 全面开放, 地方金融业纷纷增加融资, 提高经济影响力。但在现行金融制度下, 地方金融管理暴露出很多问题, 导致金融机构发展的不平衡, 因此, 地方金融管理改革刻不容缓。针对地方金融管理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来制定管理策略。
3.1 金融管理模式方面
在“分类管理, 专办协调”的模式下, 明确责任分工, 加强各级部门之间联系, 增强金融管理。实行金融控股集团模式、政府监管模式与“分类管理, 专办协调”模式相结合的方式, 完善管理制度。完善国债管理的法律法规, 明确人民银行对国债监管的工作职责和处罚措施, 为人民银行依法行政提供较高层次的法律法规依据, 使国债监管有规可循、有法可依, 为国家筹资和个人投资主体创造良好的国债投资环境。
3.2 建立健全地方金融管理制度
针对地方金融发展状况, 实时实地的实行国家相应政策。灵活运用, 积极创新, 增强地方金融管理制度在本地的适应性, 使其更好地监管地方金融的发展, 促进地方金融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和当地居民提供服务。
3.3 规范地方政府对地方金融的管理方式
规范地方政府参与地方金融管理的方式, 明确地方政府权限, 不干预金融机构自身业务操作, 将管理重心由争取资金转向协调服务, 使地方金融更好地融入市场经济, 提高地方金融的市场调控性, 为地方金融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
3.4 完善各级各部门的工作机制
利用地方政府手中掌握的资源, 发展地方金融。加强“一行三会”的监管体制, 调动税务、工商等部门共同协作, 加强联系, 相互监督, 增强监管力度, 完善各级各部门的工作机制, 增强各部门的协调统一。
3.5 加强对中小型企业的重视
地方金融管理中, 针对中小型企业的政策正在逐渐增加, 说明中小型企业在地方金融业具有巨大的潜力。在后金融危机时代, 经济发展区域平缓的背景下, 地方金融通过对中小型企业经济的调控, 吸引中小型企业资金, 在增加融资的同时, 更有利于增强地方金融业对本地经济的调控作用。但同时也应加强对这方面金融管理的重视, 提高监管力度。
参考文献
[1]夏季.后金融危机下孵化器融资服务优化[J].中国集体经济, 2016, (34) :55-56.
美国次贷问题引发了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将不直接参与过度消费、金融创新和金融交易的众多国家,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拉入到全球贸易萎缩、经济增长下挫的泥泞中。这足以充分说明当前全球金融秩序是一个具有强大负外部性、权利义务不均等、不公平的秩序。
金融危机的严重性让世界认识到改革不合理的全球金融秩序的必然性和紧迫性。只有改革不合理的经济和金融秩序,创建适应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新秩序,形成新的机制和活力,才能避免金融危机重演,才能实现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全球金融秩序中的“三个世界”
目前全球金融秩序呈现出“三个世界”格局。“第一世界”为美国,是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霸主,是全球金融秩序中的大佬;“第二世界”指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其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与美国相去甚远;“第三世界”指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其在全球经济秩序中的地位较低但是升势迅猛。在本轮金融危机中,“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受到的冲击严重而深远,将在较长时间内处于低迷状态,其金融体系的恢复也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比如问题资产处置、金融结构调整、监管体系建设等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经济规模较大、财政和金融体系较为稳定、外汇储备充足,可能在短期内实现较为快速的增长。
如此一来,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格局和垒球经济的力量格局可能发生重大变化,即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作用部分将被新兴经济体所取代,相应地,新兴经济体在全球金融体系和金融秩序中的力量将得到加强。其二,减少对美元的依赖成为新兴市场国家重要的共同利益诉求。由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权益、责任和成本的分配是不均衡的,对美元严重依赖的国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收益很低却必须承担众多金融危机的成本和进行结构调整的责任,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和政策独立性也受到挑战。因此,逐步摆脱美元依赖症成为新兴市场国家的重要政策目标。其三,逐步发挥本币的国际作用成为新兴经济体重大的政策方向,包括人民币、卢布、雷亚尔在内的主要新兴经济体货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及其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都将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最难的与最先可能被突破的
危机体现了全球金融秩序和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合理性及其改革的必要性,但是,全球金融秩序调整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可能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全球金融秩序重建需要遵循现实的选择。全球金融秩序中短期内应该是“美元独大、多方参与”的格局。其一,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短期内无法撼动,这为美元保持相对强势奠定了基本面基础。其二,当前仍然没有其他货币能够取代美元的国际地位。欧元区虽然具有与美国相当的经济规模,却无法提供与美国相当的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且金融市场规模、广度和深度都无法吸收规模巨大的全球流动资本。其三,新兴经济体的力量及其在全球金融秩序中的作用提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甚至可能出现反复,新兴经济体短期内仍然无法摆脱美元依赖的格局。因此,全球金融秩序的重构只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金融秩序重构,包括国际货币体系重建、全球金融协调机制调整以及国际金融组织改革等方面。根据难易程度,国际金融组织改革和全球金融协调机制可能率先被突破,而国际货币体系重建将是更长期的议程。在国际金融组织改革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以及金融稳定委员会,在全球金融体系和全球经济体系中的作用将可能进一步明确,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可能逐步提高。对于全球金融协调机制,G20金融峰会可能取代G8成为全球金融协调的主要平台。尽管G20峰会是否机制化仍不确定,但是G8的代表性、合法性和权威性不足已是充分体现。另外,金融稳定委员会可能成为全球金融协调的又一个重要机制。
国际货币体系重构将是最基础工作
在美国次贷危机演化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是重要的诱因。所谓的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一种没有体系的体系,美元成为最主要的国际货币并取得相应霸权。在该体系下,存在货币的权益和义务分配不均衡、外围国家利益受损、对单一货币过度依赖以及汇率被迫浮动等重大问题,这些问题又不断以全球金融动荡和金融危机表现出来,使得外围国家成为金融危机的重大受害者。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与宗旨成为学术界的重要问题。大部分研究认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内容有四个方面:一是如何维持国际货币调节机制的效率,即有效性;二是如何保证国际清偿力(流动性)的适度增长,即流动性;三是如何维护对国际储备货币的信心,即公信力;四是建立有效的危机防范和救助机制,即最后贷款人。目前有观点认为,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作用应更为广泛,应该可以协调贸易部门和金融部门的发展,建立主要储备货币汇率稳定机制,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强化国际货币体系的监督职能,建立起完善的信用本位制度下的全球货币体系。
对于如何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目前主要有四种方案。一是重返凯恩斯,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各国应签订国际货币合作协议,创立世界货币单位,各国货币与世界货币单位挂钩,同时将IMF升格为全球中央银行。二是强化IMF作为全球中央银行的职能,并设立一套货币合作机制以维持主要国际储备货币汇率的相对稳定,进而稳定全球金融体系。三是加强美元的作用,美联储升级为全球中央银行,全球就成为一个单一的美元区。最后是强化区域货币合作,构建美元、欧元和亚元“稳定三岛”,实现国际货币体系的区域化和多元化。
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无疑再次将国际储备货币问题置于各种争论的漩涡之中。从改革方向来看,国际储备货币需要确保供给方面的稳定,这依赖于稳定的基准和清晰的发行规则。同时,国际储备货币还应该有超越特定国家或经济体的调节能力,并能根据经济状况的变化进行灵活调整,因此超主权货币成为广泛热议的问题。
全球汇率稳定机制是重点之一
金融危机中,拥有大量外汇储备的国家遭受的冲击相对要小,出于审慎的外汇储备累积发挥了危机防范作用,因此,浮动汇率下储备可以少之又少甚至为零的假设遭遇了现实瓶颈。相反,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出于交易、保值等需要,全球对美元的需求不断扩大,导致了美元过度发行,最后造成全球流动性过剩,成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货币诱因。因此,很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应该重新审视汇率制度的选择,固定汇率制度在防范危机传染和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可能要优于浮动汇率制度。但是,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经济体短期内无法完全转向固定汇率制度,而美元、欧元和日元等国际主要储备货币之间的汇率缺乏稳定机制,使得国际货币体系存在易变性和脆弱性等风险,因此,建立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汇率稳定机制将可能成为一个重要工作。同时,允许各个经济体根据自身情况,比如经济规模和开放程度、通货膨胀水平、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国内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决策者的信誉以及资本流动性等因素,在固定、管理浮动和浮动汇率制度之间进行选择。
全球监管体系建设可能取得最有成效的进展
论文摘要:在金融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中国经历了加入世贸后的第一个五年期在中国境内享有国民待遇,由此给中国金融机构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机遇也存在着挑战,但无论一个五年承诺期,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金融机构大量涌入中国金融市场是机遇还是挑战无疑都加深了金融服务业的风险,本文从法学的角度对我国金融服务业的法律风险产生的原因和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为金融立法监管以及法律风险的防范提供参考。
一、金融业全面开放
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是一个长期以来的过程,从1978年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开放以来,金融领域作为经济的核心于次年便开展了他的开放步伐,经历了1994-1995年的全面调整阶段,1996年的迈向国际化以及2001年加入WTO,中国的金融业逐步实现了其全面开放的步伐。中国政府加入WTO做出的承诺中,逐步开放金融服务业市场是其中的内容之一。在金融服务业开放方面主要有四种承诺:加入世贸当年外资银行办理外汇业务就没有地域限制和客户限制,5年之内逐步取消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的地域限制和客户的限制,5年内取消所有现存的对外资银行的经营业务方面、设立方面的非审慎的限制,5年之内取消对外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经营业务和设立方面的限制。2006年12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首日实施。
该条例全面履行加入世贸承诺,取消了对外资银行的一切非审慎性市场准入限制。中国银行业开放迈出历史性步伐。同样也意味着外资银行在中国境内可享有国民待遇。今年第三季度第三批获批成立的外资银行中国内地法人银行将达十家这些银行预期2007年在中国的营业额增长将不少于20%,并认为今后3年的盈利将超越目前水平,总资产将于2010年前增至逾1000亿美元。除此之外保险业证券业也走上了对外开放的道路,从1992年,美中AIG公司在我国开业以来,几乎每年都有国外保险公司的子公司、分公司以及与内地保险公司的合资公司在中国境内成立。在银行保险证券三大巨头的带动下,金融服务业的其他相关行业也逐步对外开放,造成了我国金融服务业全面开放的景象。
二、金融全面开放后金融服务业的法律风险
2006年底,酝酿了近十年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在西方10国集团国际活跃银行实施,在此协议中银行业的风险范围得以扩大,具体划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其他风险。在此协议中的重举之一就是把法律风险首次列入金融风险的范围,从而加强了各国对其的重视程度。由于金融的高风险性各国政府特别重视对金融风险的监管,如何通过监管来降低金融风险从而加强交易的安全性已经成为政府和金融业内人士共同关心的话题。中国政府作为WTO中的一员,在履行其金融全面开放承诺之后,金融风险的监管与防范日益凸显出其重要性。为了应对金融全面开放后的风险,中国金融业监管部门和各大金融机构自身都采取了多项防范措施防范金融风险,但当经济学家忙于解决金融传统的内部风险时,法律风险的层出不穷把人们带入到新的研究领域。对于法律风险的研究,有的学者认为,法律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在开展业务时,面临的许多法律法规上的不确定。也有学者认为,法律风险主要是指违反或不遵守法律、法规、规则、行业做法和伦理标准等带来的风险。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认为由于交易对象的法律权利义务未能明确界定所产生的风险也属于法律风险。具体而言,法律风险起因于违反或不符合法律、规则、惯例或者交易各参与方的法律权利义务关系没有被合理地确立。因此,我们所说的法律风险通常包括二方面的内容:第一,私法方面的风险,即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不明确所带来的风险;第二,监管方面的风险,即违反监管机构的规定或有关的监管规定适用不确定带来的风险。为了更好的阐释金融全面开放时期我国金融服务业的法律风险,本文根据法律风险的成因把金融服务业的法律风险分为:外源性的法律风险、内生性的法律风险、其他法律风险。[!--empirenews.page--] 1.中国金融服务业的外源性法律风险
外源性的法律风险体现在本文中主要是指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大型金融机构走出国门在境外上市经营业务建立子公司以及实行并购等金融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国外的相关金融立法以及司法管辖等与中国企业不一致而导致的法律诉讼和相关风险。它主要包括3个方面:
1金融服务机构走向国际的合规性法律风险。从中国人寿在纽约遭遇集体诉讼到中国银行的欺诈事件,中国的金融机构相应“走出去”发展战略号召向国际市场进军的过程中屡屡受挫。咎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于中国金融企业内部的控制系统自身就存在着管理松散、制约机制分工不明、内部人员意识淡薄等方面的缺陷,金融机构高官的违规操作事件此起彼伏,但在国内上市的外部审计和监管机构的监管并没有使问题明显化,然而未明显化并不代表问题不存在反而是违规情况愈演愈烈,问题越来越严重,一旦触及关键后果不堪设想。巴林银行的倒闭就给内部控制体系松散的金融企业敲响了警钟。另一方面,国外上市的企业必须遵守国外严格得证券交易规则和法律法规并且接受当地的监管。也就是说当这些在国内受保护的并且法律风险意识不强的金融机构与打开国际资本市场时,问题就爆发出来了。以美国萨班斯法案为代表的严格证券交易的法律法规给中国金融机构涉外商事设立了很大的风险障碍,在境外上市的中国企业稍不注意就会违反其法规并遭受严厉的处罚。这些法规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确保信息纰漏为目的,为了建立合规的内部控制体系很多当地的企业承受了巨额的资金压力,而无此意识的中国企业则更要慎之又慎了。随着金融全球化的趋势的加剧,日本法国等国家也相继消防美国进行相关立法,此趋势也应当受到中国立法机关的重视。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中国金融机构能在在境外上市募集资本的屈指可数,即便能够光荣上市(如中国人寿)也难免遭受境外诉讼。
2跨国金融服务机构的多重司法管辖的法律风险。随着中国金融机构的发展与壮大,我国多家银行已经拥有境外分公司和子公司,依照我国法律法人登记注册地对其具有管辖权,母公司或总公司所在地对其也拥有管辖权,然而,美国法律的域外适用范围十分广阔,其不仅可以对在美国“经营”的跨国公司进行管辖并且美国法对世界任何地方的普通法侵权行为都有管辖权。美国法中涉及到很多域外管辖的条款,各州的立法涉及美国经济间谍法、安全和健康法、养老金和税收法、海外反腐败法;另外联邦立法包括联邦证券法、商品交易法、联邦邮件欺诈和电报欺诈法、洗钱法。美国反欺诈法中规定了境外投资者的违法行为的域外管辖规定,违法行为包括电报欺诈、邮件欺诈和洗钱,其惩罚也是非常严厉的,赔偿是民事诉讼中的三倍,法院已经对美国域外的行为使用过该法了。以美国法院为代表的其他发达国家也扩大其法律的域外效力,金融全球化导致金融业务的跨国性越来越明显,一个金融机构同时要遵守不同国家的法律接受多个国家的管辖,对于我国保护性的内部管理控制机制上不健全的金融机构而言无疑是很大的风险。[1][2]下一页[!--empirenews.page--] 2.中国金融服务业的内生性法律风险
内生性的法律风险是指由于金融机构规章制度、体系结构、内部人员的操作行为违反了法律法规的规定或由于执行不力而又给金融机构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这些风险本身存在于中国的金融服务机构内部,但是由于金融业的全面对外开放和外资金融机构的涌入,而使得这些风险的表现更加明显并且风险率更高了。
1中国金融服务业混业经营的法律风险。以混业经营方式为主的跨国金融集团公司已经纷纷从各种渠道分别进入中国的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行业。如何在分业监管下更加严格地监管由于不断出现的交叉业务和企业本身引出的混业现象,成为监管部门面临的一个新问题,监管难度在提高。目前中国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监管体系业已形成,对一些混业经营的跨国金融集团而言,各个监管当局对其在华业务都负有一定的监管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充分整合各监管当局的资源,加强协调和沟通机制,以便提高监管效率和监管效果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2中国金融服务业内部合规性法律风险。我国金融服务业在很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内部高管人员和雇员的商业贿赂、欺诈现象一直是我国金融行业的一大障碍。新近发生的全球性欺诈案中中国银行就占有一席之地,中国银行纽约分行诉美国NBM公司案,此案中犯罪嫌疑人通过与银行高官勾结,制造交易假象,提供伪造文件,取得银行信任,套取资金8500万美元,几乎影响到中银香港的上市。中国建设银行原董事长张恩照涉嫌受贿在美被诉一案,在国内也引起极大反响。这两个案件虽然最后都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但其中所暴露出的“冰山的一角”——包括银行业在内的商业贿赂问题,却值得深刻反思。
3.中国金融服务业其他法律风险
金融创新诗歌过发展金融业大力倡导的政策,但是由于金融创新的不确定性,金融制度、机构、市场、产品和服务等方面的每一次创新,金融机构在获得丰厚回报和得到较快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金融风险。中国金融业在创新过程中也不例外。因此,如何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之间的关系,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实现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的良性互动,始终是摆在监管部门和各类金融机构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林德诉阿拉伯银行——以色列恐怖事件中的美国幸存者及受害者的后代在纽约联邦法院起诉约旦银行分行,指控其向恐怖组织成员提供财务资助。这个案件给我国的启示在于我国的金融机构在对贷款对象进行审查时应该考虑到政治发因素引起的法律风险。在重人权保护的国家,金融业的发展还要考虑到其所引起的政治风险而引发的法律诉讼。此外还有汇率风险等等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三、金融服务业全面开放金融服务业法律风险的理论分析
1从公平价值角度分析金融法律风险产生的原因
公平是法律的永恒价值诉求,自我国金融全面对外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逐步履行入世承诺,市场准入的门槛逐步降低,外资金融机构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享有与中国金融机构相同的国民待遇。这样对中国金融机构来说,看似实现了形式上的公平待遇,但是未考虑到中国金融机构的现状远远落后于其他有着深厚发展背景和强有竞争力的国际金融机构。目前,一方面,仍然存在对外资金融机构的限制;另一方面,外资金融机构在某些方面也享受到了超国民待遇。外资金融机构的一些超国民待遇损害了国内金融机构的利益,也形成了非公平竞争的环境。这种非公平的竞争环境直接导致了反垄断法的管制。除此之外,中国金融机构在国外投资市场上的竞争,同样苛刻的上市规则对于金融内部规范制度层次不同的国家而言,也是一种形式公平制度下的实质不公平,为了防范金融法律风险的扩大,政府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和金融监管权的拥有者,一方面,在国内政策的制定时要考虑到为国内企业的发展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另一方面,也要尽量的与国际规范接轨,避免中国企业的境外法律风险。当然,这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同时也是金融机构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empirenews.page--] 2从秩序价值角度分析金融法律风险的影响
法的秩序价值是指法有效地调整社会秩序,实现了法所预定的秩序目标,并使依法建立的秩序得以维持、巩固和发展。金融法律制度的秩序价值在于以法的强制力规范金融市场以及市场主体的组织和经营活动,维护金融交易的安全,保障金融市场有秩序和健康的发展。金融监管不可能是自发的任意行为,它必须以法律制度为依据,在一定的法律制度的构架中进行,金融监管机构的设置及其监管权限的取得与行使,监管内容和监管方式的选择和界定,都离不开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否则不仅金融监管机构无法树立其地位和权威,也会使得金融监管活动无法可依、无所适从,其结果必然是金融市场及市场活动失去控制和规范,导致市场的无序和混乱。而金融法律风险正是对于这种法律的权威性和金融活动的合规性的挑战,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金融法律风险在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以及健康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把金融法律风险的防范提升到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高度。
3从安全价值角度分析金融法律风险的防范
“安全有助于使人们享有诸如生命、财产、自由和平等等其他价值的状况稳定化并尽可能地继续下去。”金融业的安全稳健经营在整个金融法中具有核心价值。在金融安全的状况下,一国金融发展应该展现出的是运行稳定、持续向上的态势;该国对于逐渐增多的金融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不断得到提高;金融主权独立,对关键性的金融资源具有相当的支配和控制能力。尤其是当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后,金融风险加剧,金融安全的价值不仅影响到一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和有序,将会对整个金融体系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体系造成巨大的影响,甚至可能影响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因此,世界各国或地区的金融监管当局都非常重视通过市场准入等制度来加强对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在安全的基础上将那些资本充足、声誉卓越、经营管理水平高、竞争力强的外资金融机构引入本国的金融市场,而防止那些可能危及东道国金融安全的外资金融机构进入金融市场,从而维护本国金融体系的安全。
金融法律风险作为金融风险的新兴成份在金融开放的中国金融市场的安全稳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监管当局和金融机构应当给予相当的重视;金融法律风险在中国面临着潜在性、高风险、低防范的缺陷,金融监管和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
参考文献:
社保卡管理科 沈磊
近些年来,我国许多地方都发放了社保卡,但是这些社保卡都“各地为政”,不能在全国范围内通用,给人民群众异地就医与养老保险接续等带来不便。而今年,我国最受关注的新闻之一无疑是人社部和人行决定将在社保卡里加载金融功能的消息。一张小小的社会保障卡,却是事关十几亿公民的民生大事,因为未来我们每个人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种社会保险的缴费、报销、待遇领取等,都需要通过这张卡片来实现。所以,这张卡片的任何重大变化,难免牵动众人心。
加载金融功能是社会保障信息一体化建设的重大进展。具体而言,对咱老百姓最明显的好处,首先是社保卡将实现“五险合一”和异地使用的功能。以往,社会保障体系中,每个人手里有多个存折、卡,比如养老金的领取有专门的存折或者卡,看病得用医保卡,领失业保险或者享受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相关待遇,也是各有各的凭证。然而加载金融功能后,未来社会保障卡将是多功能多领域跨区域使用,除了已有的医疗保险费用可即时结算外,领取养老金、失业保险金以及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待遇,都有望通过这一张卡在全国任何一个地方解决。在此我结合现有社保卡的实际状况,做以下调研分析:
一、医疗异地结算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加快,城市中的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异地就医的客观需求不断增长。然而,由于目前我国医疗保险采取的是本地化管理模式,异地就医管理缺乏全面统一的政策标准和管理办法,异地就医的管理方式已远远无法满足现实需求,越来越多的流动参保人员开始感觉异地报销医疗费难,异地就医难。
我市参保人员异地就医时,需要由本地三级医院开具转院证明,然后才能进行外地就诊。在治疗结束后,拿发票、住院明细、病例、转诊单、身份证到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进行审核报销,审核材料后在十五个工作日内才能把钱报销出来。除了这些繁琐的手续外,异地就诊时还需要参保人员预先垫付费用,几万,甚至是几十万的手术费、医药费,这对于普通的市民来说,虽然只是预先进行垫付,但也会造成巨大的支付压力。市内就医报销我们已经实现了全市定点医保的联网,只要参保人员手持一张社保卡就可以在本市内任何一家医保网点进行买药、住院结算等相关业务。虽然我市异地就医问题涉及到的人数和费用占医保总量的比重虽然不是很大,但异地就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客观需求,如何通过一张小小的社保卡解决好异地就医问题,既是对参保人员的基本诉求和期盼,也是建设公平医保,便捷医保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具体建议如下:
1、通过建立社保机构和银行的前置机系统来实现社保卡 异地就医。
银行通过银联网络已经实现全省乃至全国互联互通,银联系统本身具有自己完善的网络和终端体系,社保卡加载金融功能后,我们首先至少建立省级的统一的医保政策标准和管理办法,并以银联的网络为基础,同时在局部各地市利用现有系统和网络,采用统一技术平台,实现数据交换、传输和资金结算两大功能,相当于建立了一个枢纽平台,各地的社保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只需要和这个平台对接,就能满足参保人异地就医的需要。同时各个地市的医保经办机构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快融合到省级异地就医结算平台中,逐步统一全省基本医疗保险药品、诊疗项目、服务设施和疾病病种编码,统一门诊慢性病种,规范异地就医结算、基金划转的业务流程。
银联系统因其特殊的安全机制是不允许外界接入,所以我们可以建立与银行之间的前置机系统,通过双方单向访问前置机系统来进行数据的转移和访问,在这里根据我市社保卡的具体情况来分析,我们的社保卡为虚账户,就是说我们的社保卡本身没有具体的实际金额,而是一个虚账户,居民消费的金额可以通过前置机系统来扣减和结算,月底统一由银行访问和转移前置机的结算数据,把结算后的实际金额 打入医院和药店的实账户里。这样我们可以根据每个地市的实际情况都在本地建立一个前置机系统,然后通过省级医保平台作为一个社保卡异地使用的判断工具,通过银行的网络来实现异地就医。在这中间并不产生货币的流通,这么做的好处是减少了流通环节,并大大的减少了流通成本。
2、通过社保虚账户和金融实账户的转移来解决社保卡异地应用。
我们可以在银行内部建立独立的医保系统,通过银联的网络和POS机来实现异地就医。如果居民到异地就医,我们可以通过严格的医保机构审批的方式,把个人的社保虚账户转移到金融实账户,转移账户后的社保卡相当于一张银行卡,可以在任何有银行POS的药店或者医院购药就医,银行做好结算后再回传给当地医保机构备案,这样,我们就不需要经过大范围的的技术改造,就能实现异地就医功能。
二、养老异地衔接问题
目前,社会保障卡主要用于医保结算。然而,社会保障的范围不仅仅是医保,还有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等。
当今,无论你是想跳槽到另外一个城市工作,或者是退休后想到别的地方养老,异地养老保险转移手续很难顺利衔接。以前的养老转移手续复杂繁琐,需要参保人员提供各种转移手续、开具各种证明,在两个城市之间来回好几趟也不一定能办妥,给参保人员造成了极大的负担。社保卡加入金融功能后,如果你更换工作城市,社保关系的转移、接续也不再遥不可及。
我们可以利用银联网络搭建互通互联的网络平台,并且搭建跨地区的交换接口,从技术上能够提供全国社保转移、接续的技术环境。这样我们就可以手持一张社保卡在全国任何一个地方查询个人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等各种险种的缴费情况并办理保险转移、领取退休金等相关的社保业务。
三、就业信息异地资源共享问题
现阶段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一大难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信息的不流通性和目前我国仍然缺乏全国性的统一标准造成的,因此,社会保障一直都无法在全国范围内流动并衔接,全国性的人员流动因此大受限制。全国社保卡的统一标准后,为居民社会保障在全国范围的流动提供了基础,将大大有利于人才的全国流动。
如何建立起一份个人的电子用工档案并实现资源共享,对国家及百姓来说至关重要,我们以后只要手持一张社保卡,通过银联网络搭建的可以互通互联的网络平台就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查询自己的基本个人简历及用人单位的用工情况,这就无形中建立了一个巨大的就业信息平台,个人的用工情况就不仅仅局限于本地市,而是面向全国,用人单位只要通过这个平台就可以查询人员情况,切切实实的解决了单位用人荒的难题。而个人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了解单位用人状况,不但可以解决就业问题,还可以通过社保卡的资源共享及法律效应有效地维护自己的个人权益。
结论:
今后人社部门还将不断地积极探索社会保障卡的跨地区和跨领域的应用。随着全省性、全国性数据中心和信息平台的建立,跨地区养老保险转移、异地就医、退休人员管理以及公共就业服务等政策的实施,我们将逐步实现社会保障卡异地使用,与此同时,在惠民、利民、便民的基础上,人社部门还将与其他政府职能、社会事务等部门进行跨行业合作,扩展社会保障卡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的社保卡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实现多卡合一、全国通用,只是社保卡的第一步。社保卡的异地转移使用有利于打造和谐的社会秩序,人人有社保,人人都能够自由转移,人与人之间就有了更多的平等了,平等了,必然产生和谐,可以说一张小小的社保卡是公民幸福发展的需求,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求,是城市人口合理流动的需求。
我期盼,在不久的将来,每个人手里的社保卡,不仅能用来享受社会保障的各种便利与福利,还能成为另一种身份证明,上学、存款、申请贷款、办信用卡、找工作都得用时,这张社保卡就成了现代信息社会不可或缺的“信用证”。由此,不仅可以避免层层重复建设,节省个人和社会的资源,更为重要的是,将利于降低社会的整体交易、运营成本,打造出人们呼唤已久的和谐社会。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在金融危机刚刚出现回暖之际,我们正式进入了后金融危机时代。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显著特征是大多数企业会陷入较之金融危机爆发前更为激烈和残酷的竞争环境中。企业面对新的经济形势、新的消费者心理、新的挑战,如何化解困境,树立信心,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发展问题,选择何种经营管理模式,是我国企业关注的焦点。
后金融危机时代简述
1.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发生背景
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相继引发了地产泡沫、股市泡沫,进而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经济衰退和消费者的恐慌心理,各国经济状态萎靡不振。从经济衰退时起至经济明显复苏回升之前的这段动荡时间,被称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其周期长短没有确切答案。各国政府和企业都在努力采取各项措施稳定本国经济,以期将金融危机的损害降到最低,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经济下滑趋势受到遏制,一些国家开始出现经济回暖现象。
2.后金融危机时代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全球的经济发展都在“次贷危机”后遭受了重创,很多国家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现象。后金融危机时代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最为显著的体现在GDP增长率。2007年我国的GDP增长率为13%,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2009年GDP增长率降至8%。尽管保持了8%的经济增长率是可喜的,但是由于我国具有较大的出口额,而且在当时的出口商品中,低附加值的工业产品占了贸易总额的很大比例。虽然GDP增长率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动力,但依然不容忽视经济危机后出现的企业利润下降、外贸公司倒闭、就业率下降、企业生存压力加大的情况。后金融危机时代对我国企业的影响依然是负面的,企业如何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缓解冲击,平稳度过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重重困难,如何制定经营管理策略,对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是极大的挑战。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观念正处于转变的关键时期———从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转变。但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企业存在着很多不利因素,面临着诸多困境。例如,企业生产规模与经营情况不匹配、资金存在缺口、融资困难、生产设备低于国际同类生产企业水平、产品竞争力较弱、纯利润率较低等问题,严重阻碍了企业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
1.企业管理方式较落后
我国企业尚未完成从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管理模式的过渡,因此企业在管理手段上依然明显低于国际先进管理水平。由于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落后,在市场综合表现中企业呈现出竞争力不足、应对市场变化能力差等问题。金融危机爆发后各类问题集中体现,企业利润急剧下降,甚至导致停产、倒闭。
2.企业管理人才缺乏
充足的人才储备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金融危机的到来加剧了企业间的竞争,其中就包括人才的竞争。企业研发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提升都要依靠人才竞争来支持。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企业普遍暴露出优质人才的缺乏和使用不利现象。随着全球经济进一步复苏,我国经济也将随着发生变化。要想抓住宝贵机遇让企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就需要企业将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和管理人才的能力不断提高。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体现在利润方面,但是企业不能为提升利润而忽视对人才的投入。我国很多企业在全球同行业中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管理经验不足、管理知识薄弱、管理方法单一等问题,管理水平的发展跟不上企业发展的脚步是我国企业的共性问题。
3.企业管理创新力度不够
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直接影响企业经营管理策略的制定,因此在新的经济背景下就要有新的管理运营模式。我国企业长期以来一直采用粗放型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在经济不景气、企业利润率下降的情况下缺点日益凸显。经营管理是与企业内部所有部门和企业实施的所有项目都相互关联的,而在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中,财务、人力、项目开发、生产过程等与企业管理区分的较为明显,这样的管理方式不利于企业内部信息的及时交流和资源的统一调配。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如何加大企业经营管理创新力度、节约各项管理成本、保障企业稳健运行,是企业渡过经济困难时期需要思索的重要问题。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的策略
1.更新观念,建立高效的管理制度
经营管理理念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无论员工还是各个管理层,都应该对现代管理理念有最基本的了解,管理者应正确认识企业管理制度,并树立正确的企业管理观念。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是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发展问题的重要手段。
(1)更新员工的观念。后金融危机时代同时也是知识和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时代,要在企业内部更新管理观念,需要从更新各部门员工的观念做起。企业要鼓励各部门员工在工作中做到与时俱进,了解所处行业的最新发展情况,把握发展动态,及时补充最新专业知识。以销售部门为例,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心理会发生转变,由金融危机前的冲动型购买行为较多,转变为更注重产品的功能、耐用性、性价比等主动搜集产品信息的理性消费行为居多。销售部门应根据新形势下的市场需求,分析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配合其他部门,制定适宜经济状态的营销策略和促销手段,将营销重点放在产品本身,简化产品包装,使产品亲民又不失品牌形象,迎合消费者信心低沉的心理,提高产品市场份额。
(2)建立高效管理制度。企业的管理制度是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包含生产经营的所有部门和环节。因此要使每个员工都有具体的责任担当,形成良好的互相监督、互相帮扶的管理模式。一是完善管理决策体系。企业要在熟悉法律法规和相关行业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市场环境,完善决策机制,尽量缩减决策传导过程,提高决策制定、执行的效率,降低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二是完善沟通机制和渠道。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经常要与外部进行联系和沟通,其中包括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供应商,企业应细分对外沟通结构,形成与外部的良好沟通。例如,与银行等投融资机构的高效沟通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争取到更多资金支持,帮助企业渡过特殊时期。
2.人力重组,优化资源配置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很多企业都面临经营困难,为了缩减经营成本,有些企业采取了裁员、降薪、增加临时工雇佣数量等方式。但是后金融危机时代是企业抓住经济变化形势的重要时期,这种方式不能继续使用,因其会导致员工工作主动性下降、优秀人才流失。企业可通过对人才进行重组,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实现人才的充分利用,让企业和人才形成相互依赖、同心共进的双赢局面。
(1)建立员工职业规划体系。对员工的短期工作目标和长期工作规划进行合理设定,让员工从入职开始就树立明确的前进目标,并设置相应的考核评估机制,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给予员工自身价值提升空间,形成人才不断优化的状态。
(2)充分发挥员工个体的才能。企业应注重团队合作和个人工作的有机结合。团队力量的发挥不是个体力量加和的结果,而是需要团队内每个成员人尽其用,领导者、执行者、沟通者都在团队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企业管理者需要根据员工的个体情况,为其安排合适的职业角色,充分发挥员工的才能。
(3)提升员工职业能力和素养。员工的知识和技能要随着行业发展不断更新和提升,企业可以适时组织员工进行培训学习。可根据企业的实力和发展战略制定合适的培训计划、培训规模、培训内容和期望达到的培训目标。
3.节约成本,强化财务制度
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不是营利性工作,但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整体收益,它是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体现。
(1)企业的每个项目能否实施、如何实施,要经过财务部门的严格评估和预算,衡量每项决策的资金投入和风险情况。管理者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要注意企业对经营风险的承受能力和生产经营成本的控制。
(2)随着经济逐渐复苏,会涌现出新的机会和市场,但同样也伴随着新的财务风险,因此企业需要专业的财务管理团队和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实现财务工作各个环节的精细化、标准化,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3)财务管理是实现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资金流通约束机制可对企业财务情况进行全面监控,掌握资金使用和财务运行信息,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4.改革创新,制定适宜的管理策略
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间的竞争更为激烈。企业为了保持市场份额和市场竞争力,需要在管理策略的制定方面不断改革创新,为企业长足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管理手段创新、生产研发技术革新、营销模式创新等都是企业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机遇和挑战所必须采取的措施。企业应不断掌握信息,研究新的经济情况,学习国外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探索适于我国国情和企业自身情况的管理策略,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抵御外部经济风险的能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恶劣的经济环境中仍能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2008年秋季以来, 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肆虐全球。金融危机的诱因是衍生金融产品及其过度杠杆化, 而制造和炒作这些金融衍生产品的证券公司则被认为是罪魁祸首。“贝尔斯登”和“莱曼兄弟”这些如雷贯耳、呼风唤雨华尔街多年的世界超级投资银行在自己一手制造的危机中“玩火自焚”, 率先倒下;参与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机构无一幸免, 损失惨重, 大量倒闭。衍生金融工具何以导致了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留给世人不尽的反思。
衍生金融工具是从传统金融工具中派生出来的一种金融交易工具。国际互换衍生协会对其是这样描述的:“衍生性金融工具是有关交易者转移风险而互换现金流量的双边合约。合约到期时, 交易者应付对方的金额由商品、证券指数的价格来决定。互换交易、远期交易、利率上限、利率下限等都由双方协议确定。期货和认股权证则是在交易所交易的标准衍生工具。”它具有以下特征: (1) 波动性, 其价值随着标的价值的变动而变动; (2) 杠杆性, 衍生金融工具不需要交纳合同所载的全部金额, 只需交纳少量保证金等费用即可进行交易。由此可知, 衍生金融工具是具有高风险的, 尤其是随着经济的发展, 不断创新的金融工具越来越复杂, 使用者的目的越来越偏离避险保值功能而追求投机获利, 这使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越来越高。衍生金融工具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越来越大, 对金融市场正常运行的威胁也越来越大。正是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复杂性和杠杆性, 再加上全球金融市场监管的松懈, 导致金融市场的过度泡沫化, 在美国次贷危机的诱发下, 脆弱的全球金融体系终于瘫痪, 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二、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现状
以前我国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仅在表外披露, 并未纳入表内核算。2006年2月财政部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中第22号、23号、24号和37号明确规定了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具体处理, 将其纳入了表内核算。
根据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 衍生金融工具可划分为三类进行核算, 即交易性金融资产或负债、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的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负债和套期工具。交易性金融资产或负债为除以下之外的衍生金融工具: (1) 被指定为有效套期工具的; (2) 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 (3) 在活跃市场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工具除外。前两类在取得时以公允价值作为取得成本, 第三类即属于套期保值的衍生金融工具满足条件的运用准则规定的套期会计方法进行处理。企业应该按照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 且不扣除将来处置该金融资产时可能的交易费用。但是, 下列情况除外: (1) 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及贷款和应收款项, 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 按其摊余成本计量; (2) 在活跃市场没有报价其公允价值不可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 以及与该权益工具挂钩的并需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 应当按成本计量。在后续计量中, 套期工具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属于有效套期的部分直接确认所有者权益, 其中在处置境外经营时形成的, 计入当期损益;属于无效套期的部分计入当期损益。当合同的权益或义务终止或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规定时进行终止确认。
三、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方法利弊分析
从现阶段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 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在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上实现了重大改革。首先, 突破了传统的会计要素定义, 将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核算;其次, 发展了会计的计量基础, 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基础;而且, 还创造性地提出了再次确认的会计确认方法。这对更准确地计量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有着积极的意义。首先, 随着经济的发展, 衍生金融工具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它对企业的经营成果也有极大的影响, 因此, 将其纳入表内核算是一种必然趋势;其次,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与市场密切相关极具波动性, 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不能真实计量其价值, 用公允价值计量更具相关性;再次, 衍生金融工具是在未来某一时期进行交易, 合约标的在合约签订后交易发生之前所发生的价格变化对于企业财务状况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因此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再确认也是保证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和客观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这些方面的突破, 使我国会计核算方法与国际惯例接轨,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然而, 衍生金融工具的处理方法也好似一把“双刃剑”, 虽然现有方法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 但它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 其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不少困难。
1、公允价值的确认方面。
公允价值是在公开活跃市场上买卖双方在自愿平等原则上的交易价格, 但是我国市场经济还处于初级阶段, 金融市场还不够健全, 有很大一部分的金融工具的价值都不能从活跃市场上取得。会计准则又规定对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企业应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然而, 在我国独立的评价机构尚不健全, 该类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这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操纵利润的空间;而且即使是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 由于我国金融市场的监管不力, 再加上信息的非对称性和道德风险等因素, 其价值也不一定公允。
2、混合计量基础的矛盾。
将衍生金融工具纳入报表核算后, 表内核算项目既有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数据, 又有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数据。这造成在计量口径上不一致, 其经济意义也不一样, 影响了财务报告的可比性, 纳入同一报表内势必会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
3、确认时点的选择。
具体包括初始确认时点的选择和再次确认时点的选择。衍生金融工具是在未来时点发生的交易事项, 在签订合约时不需要或仅需要少量净投资, 但又能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较大影响。如在签订合约时予以确认, 衍生金融工具在未来是否交易具有很大的不确定, 但它又对未来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合同到期再次确认不能反映企业存在的风险及收益, 不利于报表使用者做出决策。再者, 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波动频繁而且剧烈, 何时进行再确认才能反映其真实情况也较难确定。
金融危机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思考
□文/马广奇钟有儿
四、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改进建议
针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上存在的问题, 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善:
1、分别计量。
即对具有活跃市场的衍生金融工具按公允价值计量, 不具活跃市场的衍生金融工具按历史成本计量, 并于每年末进行减值测试, 复核其账面价值。这样更符合我国现阶段金融市场尚不健全的特点, 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企业操纵利益, 同时也增强了企业间的可比性。
2、明确标注。
将衍生金融工具纳入核算时应将按公允价值计量和历史成本计量的分别统计, 清楚标注出来, 这样会计信息使用者就可以对报表有更好的理解。
3、增加明细。
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应在考虑成本效益的原则下, 尽量缩短再确认的时间间隔, 使之更好地反映衍生金融工具的真实情况。可适当增加衍生金融工具明细表, 详细列示企业所持有的金融工具在一段时间内不同时点的价值, 这样就能动态地反映衍生金融工具价值。
4、完善制度。
从长远看来, 应该汲取金融危机的教训, 加强我国金融市场体制建设, 完善市场监管制度, 提高会计人员的金融知识。只有将我国的市场机制完善了才能更好地使用与衍生金融工具更具相关性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 才能更好地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在进行会计核算过程中, 会计人员只有具备了丰富的金融知识才能洞悉每项衍生金融工具的实质, 才能更好地进行职业判断。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2
[2]徐筱婷, 马广奇.《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对基金投资的影响[J].投资研究, 2007.10.
关键词:金融监管改革;金融危机;系统性风险
金融监管是对“市场失效”的纠正,只有不断完善金融监管,才能使世界经济快速平稳发展。2008年金融海啸,随着全球经济链条迅速扩展到世界各地,全球面临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而探寻这次金融危机的原因,表面上是次贷衍生品的滥用,深层次的则是金融监管的严重缺位。所以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都酝酿着金融监管的改革,弥补监管漏洞。
一、美国:创造更稳定的监管制度
作为金融危机的发源国,美国的金融系统无论是发达程度、透明度、金融产品多样化等都堪称世界之最。美国长期的监管放松导致了美国经历长达十年的繁荣,同时也为此次金融危机埋下祸根。美国在此次金融危机后,通过了大萧条时期以来最大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旨在创造“更稳定的监管制度,既灵活又有效”,同时也要防止制度本身“过度”。监管改革的核心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调整监管权利结构。赋予美国联邦储备局更大权力,以监管庞大的金融机构;同时美联储的独立性也被削弱,自身将受到更严格的监督。
二是填补金融监管漏洞。实现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金融交易的全覆盖。特别是将之前缺乏监管的场外衍生品市场纳入监管视野。
三是对金融企业实施并表审慎性监管。
四是由财政部长牵头,成立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负责监测和处理威胁国家金融稳定的系统性风险。
五是完善投资者保护体系。将建立独立的消费者金融保护机构(CFPA),统一对消费者和投资者免收金融伤害提供综合保障。防止对消费者发放掠夺性贷款,以及负责对消费者进行教育。
此次金融危机起源国——美国的监管改革方向有巨大调整,向“全面监管”靠拢。在各国中美国的金融监管改革也是力度最大的,但其改革方案是否能真正起到效果,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二、欧盟:增强经济体金融监管的统一性
欧盟委员会2009年4月也出台改革方案,试图设立一套泛欧金融监管体系,加强欧盟层面上的金融监管,改变目前成员国条块分割的局面,被称为是“双轨制方案”。欧盟的金融监管是分散的,成员国各自实行监管,欧洲央行只有调整利率的职能,没有监管权力,而此次欧盟改革方案的重点就是增强了整个欧盟作为一个经济体金融监管的统一性。
这套改革方案由宏观和微观两大“支柱”组成。在宏观层面上,改革方案建议设立一个由欧洲中央银行牵头组成的“欧洲系统性风险理事会”,负责监测整个欧盟金融市场上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风险,及时发出预警并在必要情况下建议应采取何种措施。而在微观层面上,欧盟将强化现3个专门委员会(监管局)的角色,以保证各国监管标准一致。这3个委员分别负责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的监管协调。欧美一直的监管改革方向一直是向混业监管发展,即由一个金融监管机构监管所有金融行业。这次的改革可以认为是一种对分业监管的回归。
从美国和欧盟推出的金融监管方案来看,当今金融体系较成熟的发达国家改革方向有这些相同点:
一是全面监管理念的确立。针对现行金融监管体制中存在的“监管重叠”和“监管漏洞”对现有监管机构进行协调和制衡,并扩展金融监管覆盖的机构范围,实现场内场外市场的全面覆盖。
二是金融体系稳定性监管的加强。强化货币当局的金融稳定职能和系统性风险监管职能也是此次金融监管改革方案的共性,并且这一职能基本都被赋予了中央银行。
三是投资者和消费者利益保护的强化。此次金融监管改革方案的又一重要内容是保护投资者和消费者的知情权和索赔权。通过此次金融危机反映出各类金融衍生产品设计得过于复杂,投资者和消费者难以准确评估其蕴涵的风险,易造成投资者利益的巨大损失。各国已认识到,如果仅仅关注各金融机构的利益诉求,而忽视对消费者利益的切实保护,那么将会损坏未来金融发展的基石,不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
四是监管当局危机处理权限的明确。次贷危机在很快的时间内向世界范围内扩散,原因之一也是监管当局缺乏法律赋予的有效手段来对问题金融机构进行处置。
五是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加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在金融危机前,很少有国家能独善其身。加强国际金融监管的协调与合作不仅反映在欧美的改革方案中,也是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改革的趋势。
三、中国:进行一些前瞻性的金融监管改革
由于我国的资本账户尚未完全开放,我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影响有限。我国目前是“一行三会”分业监管金融监管体制,各监管机构在应对相关业务机构实行“审慎监管”,化解各行业存在的金融风险。金融危机后,我国也应吸取美国和欧盟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监管失败的经验教训,可进行一些前瞻性的金融监管改革。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是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完善事后追偿和事后赔偿。同时强化消费者投诉信息披露,强化对消费者的教育。
二是加强资本约束的普遍性。不仅要对证券公司进行资本充足性检查,还要对各项金融创新不断更新监管要求。
三是完善系统性风险的处置制度。我国目前的分业监管对于应对系统风险是不够的,需要在国家层面上建立针对系统风险的跨部门委员会。
四是加强与国际及地区金融监管当局合作交流,信息共享,共同应对危机。
参考文献:
[1]魏紫川,姜俊吉.国际金融监管的走向[N].金融时报,2010-2-8.
[2]巴曙松,牛博坤.金融消费者保护:金融监管改革重点[J].西部论丛,2010,(4).
[3]连平,孙兆斌.从欧盟金融监管方案看金融改革趋势[N].上海证券报,2009-10-29.
[4]盛仲麟,荆克迪.发达国家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和启示[J].中国证券期货,2009,(8).
【后金融】推荐阅读:
金融危机后的审计应对07-25
金融机构管理课后答案11-12
美国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感想06-16
金融危机后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机遇与对策研究06-05
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10-14
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论文10-06
金融审计和金融监管的区别05-25
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