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测试题及答案(精选6篇)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劳动方式个体性
2.第多斯惠曾说,“教师本人是学校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A.创造性
B.示范性
C.广延性
D.连续性
3.“教育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可抄”,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A.情境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个别性
4.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的特点。
A.创造性
B.长期性
C.复杂性
D.示范性
5.教师的根本任务是(),全面实现教育目的。
A.关心学生的学习
B.教书育人
C.班主任工作
D.教学
6.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尊老爱幼
B.竞争与协作
C.集体主义
D.为人民服务
7.人类在长期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原则是()
A.社会公德
B.家庭道德
C.职业道德
D.法律规定
8.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
A.自由主义
B.平均主义
C.集体主义
D.个人主义
9.从()上看,应用文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有一套为内容服务的相应体式。
A.表现手法
B.表现主题
C.表现形式
D.写作重点
10.()是提高应用文写作质量和行文效率,以及增强权威性和约束力的重要保证。
A.真实性
B.时限性
C.实用性
D.程式性
11.“教书”和“育人”的关系是()。
A.并列的B.递进的C.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
D.互补的1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A.交往能力
B.研究能力
C.管理能力
D.学习能力
13.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予以保障。
A.国家
B.社会
C.学校
D.人民政府
14.关心教好每一堂课,关心班级大小、时间、压力等问题,说明教师成长进入了()
A.关注情境阶段
B.关注自我阶段
C.关注他人阶段
D.关注学生阶段
15.我国现行从法律上对教师职业的规定认为,教师职业是一种()
A.私人职业
B.从属职业
C.专门职业
D.附加职业
16.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制定本法。
A.宪法和教育法
B.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C.宪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17.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18.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
A.学费
B.杂费
C.学费、杂费
D.学费、杂费、住宿费
19.下列法律中含有规定我国小学生法律地位条款的是()
A.《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
B.《教育法》和《教师法》
C.《宪法》和《民法》
D.《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0.我国义务教育的立法宗旨是发展()
A.专业教育
B.中等教育
C.职业教育
D.基础教育
21.书法界常有字因人贵的说法,不无道理。而在颜真卿这里,却是字因人重,忠贞正真的人格为其瑰丽书法添辉,骨力遒劲的书法为其雄壮人生添彩,做人与写字__________,在颜真卿身上得到了圆满的统一。颜真卿书法的成就一直为后代__________,其人格同样颇具感召力。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交相辉映、尊重
B.和光同尘、尊敬
C.相得益彰、推崇
D.相辅相成、推重
22.经A省的防疫部门检测,在该省境内接受检疫的长尾猴中,有1%感染上了狂犬病,但是只有与人及其宠物有接触的长尾猴才接受检疫。防疫部门的专家因此推测,该省长尾猴中感染狂犬症的比例,将大大小于1%。以下哪项为真,将最有力地支持专家的预测?()
A.在A省境内,与人及其宠物有接触的长尾猴只占长尾猴总数的不到10%
B.在A省,感染有狂犬病的宠物约占宠物总数的0.1%
C.与和人的接触相比,健康的长尾猴更愿意与人的宠物接触
D.与健康的长尾猴相比,感染有狂犬病的长尾猴更愿意与人及其宠物接触
23.()是将考试具体化的最重要的工具,使得测验能够与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保持一致。
A.标准化成就测验
B.细目表
C.自测试题
D.案卷分析
24.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以人为本
B.发展
C.统筹兼顾
D.全面协调可持续
25.不要怕去学新的东西。知识没有__________,是可以随身携带的宝藏,没有人会被它压垮,而且愈多愈身心矫健。填入画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重量
B.大小
C.困难
D.期限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某初三生平时学习懈怠,课堂自律能力差,且经常干扰其他邻座学习,班主任教师多次教育不见改变。教师联系父母,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能联系上。班主任便三番五次找该生谈话,希望其自动退学,该生一来厌学,二来老师不断施压,最后选择了自动退学。
请就该班主任的做法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结合你的经验,给予该班主任建议。
2.为改变对教师的评价方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和课改要求。某校创造性地拟定评价方案和表格,让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逐条审核,逐项打分,以此来判断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和具体需求,美其名曰“学生参与评价”。
请对“学生参与评价”的做法阐述您的见解。
3.在课堂上运用实物投影仪直观地引导学生主动去质疑、调查、探究“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课堂案例]为什么老师给你们看的这幅画也分别画出了一大、一小的两个人物,却不能让我们产生纵深的空间感?我们来做个实验的游戏。(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演示)
第一步:将实物投影仪的摄像头对准学生们,引导学生观察银幕上的图像,第一排的同学在银幕的下方;而后面几排的同学在银幕的上方。
(1)问学生们:“摄像头比你们高还是底?它是向上看还是向下看?”
(2)得到学生的回答后,教师小结:我们把这种向下看称为俯视,往往在这种俯视中近的在画面的下方;而远的在上方。(板书:俯视“近下远上”)
第二步:将实物投影仪的摄像头对准教室天花板的日光灯,引导学生观察银幕上的图像,第一排的日光灯在银幕的上方;而后面几排的日光灯在银幕的下方。
(1)问学生们:“摄像头比日光灯高还是底?它是向上看还是向下看?”
(2)得到学生的回答后,教师小结:我们把这种向上看称为仰视,往往在这种仰视中近的在画面的上方;而远的在下方。(板书:仰视“近上远下”)
第三步:请同学们看一看你们作画的视角是俯视还是仰视?第四步:学生观察、分析自己作画的视角。
(学生们表现画面的视角一般是俯视,他们往往不太关注作画视角的问题,这个问题非常的直观,教师只靠讲解是讲不清楚的。因此,利用实物投影仪上的摄像头进行演示,并向学生提出简单的问题,让他们进行思考。再结合自己的画观察、分析自己作画的视角。)
请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原理分析以上教师运用直观性教学的优势与启示?
三、写作题(本大题20分)
先贤苏格拉底有句名言“美德即知识”,后人对此提出质疑道德可教吗。请以道德是否可教为话题进行写作。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解析]略。
2.B
[解析]略。
3.B
[解析]略。
4.D
[解析]略。
5.B
[解析]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6.D
[解析]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7.A
[解析]社会公德是每个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用于维持公共生活,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最起码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8.C
[解析]集体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9.C
[解析]从表现形式上看,应用文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有一套为内容服务的相应体式。
10.D
[解析]程式性是提高应用文写作质量和行文效率,以及增强权威性和约束力的重要保证。
11.C
[解析]略。
12.B
[解析]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13.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14.A
[解析]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等三个阶段。在关注情境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一般总是关心诸如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
15.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章第三条对教师的概念作了全面、科学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由此可见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的职业。
16.A
[解析]略。
17.D
[解析]义务教育起源于德国,1619年德国魏玛公国公布了学校法令。它规定父母应送其6~12岁的子女入学,这是最早的义务教育。
18.C
[解析]新法进一步明确了我国义务教育的公益性、统一性和义务性。这是义务教育的三个基本性质。所谓公益性,就是明确规定“不收学费、杂费”。
19.A
[解析]略。
20.D
[解析]《义务教育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法。”由此可以看出,《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主要是发展基础教育。因此,答案为D。
21.C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含义及实词。尊重、尊敬一般与人搭配。推重 :推崇重视,对某人的思想、行为、成就等给予很高的评价,表示十分重视。推崇:尊崇,推重崇敬。此二词为近义词。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使双方的能力、作用和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此处用相得益彰词义更丰富,更贴合语境。
22.D
[解析]如果D项判断为真,又根据题干,只有与人及其宠物有接触的长尾猴才接受检疫,则说明在接受检疫的长尾猴中感染狂犬病的比例,要高于未接受检疫的长尾猴。这就有力地支持了专家的推测。故选D。
23.B
[解析]细目表是将考试具体化的最重要的工具,使得测验能够与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保持一致。
24.B
[解析]党的报告对科学发展观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5.A
[解析]从题干中的“可以随身携带”、“没有人会被它压垮”这些字眼,可以知道这句话强调的是知识没有“重量”,而不是“大小”或者“期限”。
二、材料分析题
1.[答案要点]
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学校不得开除学生;适龄儿童少年因为身体状况需要休学,要经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案例中某初三学生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在校生,学校应当依法保护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包括“劝退”的方式,来侵犯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另外,今后如果因为学生学习差就将学生“劝退”,也不符合“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第五条)、“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第三十五条)、以及使学生“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第三条)等法律规定。关于材料中学生,有课堂自律差且干扰其他学生的行为,依据法律的规定,学校、教师首先应当批评教育,对学生负有教育的义务,不能简单地将学生推出校门,更不能随意劝退、开除学生。如果学生屡教不改,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秩序,可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的程序,将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适龄少年转送入专门的学校,继续接受义务教育,并接受对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
2.[答案要点]
(1)评价是一种手段,旨在通过评价,使教师看到自己的成功之举和不足之处,以便及时调整工作目标和进程,优化教学过程,明确努力方向,对于激发教师发扬优势,克服缺点,增强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不无裨益。
(2)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教育的直接对象,他们与教师接触的机会较多,应该最有发言权。案情中,学生参与评教,由于学生年龄还小,认识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较差,考虑欠妥,因此,他们没有能力对教师的各方面教学行为做出一个合理、科学、恰当的评价,甚至往往出现“倒挂”的现象,一旦哪位教师对学生要求比较高,就会遭到学生的非议,被学生认定为“不好教师”,普遍不受欢迎;而如果教师对学生放松要求,时时处处迁就忍让,和学生称兄道弟,对学生不负责任,反被说成是“好教师”,深受喜欢。
(3)学校在组织评教时,不能盲目追求“时髦”效应,哗众取宠,注重形式,否则评教就会偏离正确的轨道和方向,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挫伤大部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3.[答案要点]
(1)直观性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中通过直观教具和现代技术手段,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知识、概念的清晰表象,丰富学生感性认识,为形成科学概念、掌握理性知识、发展智力创设条件。
(2)“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在小学教学中正确运用直观性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知觉。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实践表明,直观性教学原则适合于激发学生自动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3)首先,在美术教学中运用直观性教学,教具要多样,有针对地选。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无意注意占主导,年级越低表现得越明显,这就对我们在制作直观教具方面提出了一个要求:考虑到学生、教师、教学条件的实际情况,直观教具应根据教学目标尽可能的丰富、多样;其次,范画要注重思考的过程,包括示范的对象要能够引起学生相关体验和熟悉事物,有助于学生联系生活、理解记忆。范画能针对性的突出直观事物局部,表现力强。教师讲解的语言要直观,用语言生动形象地描述、讲解而起到直观的作用,要直接针对教学重点、难点。
三、写作题
人文就是指人的价值是首要的。它含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人”;二是“文”。也就是说人文关乎两个方面的内容, “自己和他人”、“文化和人类”。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以及在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体现。它内化为教师的个人价值体现, 如道德观;它内化为教师的人格特质, 如性格、情感等;它还内化为教师的思维习惯, 如利他的思维模式。人文素养内化到了一个人思想的各个层面, 所以它的外部表现形式就更加的纷繁复杂。人文素养表现为教师在日常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心, 表现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教师的人文素养体现在教师的举手投足之间, 教师的人格魅力远远超过任何制度对于他的约束力。换句话说, 教师的人文素养可谓“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大爱无痕”“上善若水”就是对具有优秀人文素养的最佳表述, 它是自然的再平常不过的了, 它可谓是“行家一出手, 就知有没有。”所以人文素养就体现为在言行举止上的身先垂范, 身教胜于言教。用具体的行为为学生树立一个鲜活的, 近距离的榜样, 使得教育和自己如影随形。教师在讲台上一站, 她那得体的衣着, 高雅的气质, 潇洒的风度, 儒雅的谈吐, 缜密的推理等就是自己的治学态度, 专业知识, 人文底蕴, 审美情趣, 品德修养的最佳展示和垂范。
2 高中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
2.1 师德修养
高尚的师德修养包含4个方面:
(1) 对教育事业的全身心投入。教师要舍得奉献, 甘于奉献, 要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 对教育教学要具有开拓创新的意识, 要有求真务实的态度, 要怀有对真理的敬畏心;
(3) 对施教者要怀有“三心两意”, 爱心, 耐心, 信心, 诚意和善意;
(4) 对教育法规要了解, 比如教育机会均等, 教育民主观念, 教育法制观念等。
2.2 文化素养
这里的文化素养不仅仅指专业知识要过硬。作为新时期的教师除了必须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 还应该有广博的社会科学知识和先进的教育专业知识, 心理学知识等。
2.3 能力结构
高中英语教师应该具备全方位的能力结构。比如:学习新知识, 乐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发现新事物的能力;教育教学能力, 教育研究的能力, 运用现代先进的教育媒体和工具的能力, 团队合作的能力等。以“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精”的理念去不断的完善自己的能力结构, 不能够倚老卖老, 固步自封。
2.4 心理素质
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 一线的每一位英语教师都应该掌握基本的心理咨询和简单的治疗技术。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 以使其健康的成长, 对于工作压力大, 工作强度有增无减的高中英语教师本身也非常有必要。教师的倦怠, 教师的压力都要通过适当的心理调试才可以改善。
3 高中教师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现状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 高中英语教师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和从事同一学科教学的幼儿教师和小初中教师相比在一些方面是不容乐观的。笔者在兰州市所属的两所市级重点示范性高级中学的英语教研组做了一项调查。这两所学校分别是兰州市第27中学, 共有英语教师18名, 兰州市第2中学, 共有英语教师16名, 两所学校共有34名教师, 他们全体都参加了这次调查并回复了调查问卷。本次调查一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34份, 覆盖面100%。
调查的结果似乎真如他所言。在有效调查问卷的结果中显示34人次当中26%的高中英语教师把读书作为自己的爱好;44%的高中英语教师把参加体育锻炼作为自己的爱好;44%的高中教师会给学生加课;44%的老师加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高中英语教师每天在工作上所使用的时间平均为5小时;35%的高中英语教师认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太辛苦;21%高中英语教师认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很辛苦;他们都考虑有机会更换目前从事的繁重工作;38%的教师热爱自己目前所从事的工作;24%的高中英语教师认为有偿家教有害;32%的高中英语教师认为如果经济效益提高后会放弃有偿家教;5%的教师认为没有必要进行有偿家教;18%的教师认为有偿家教是个人的事情, 别人无权干涉;21%的英语教师没有就此项调查作回复。82%的高中教师无法回答出当前国内外知名的英语教育专家;40%的高中教师不能说出两位国内外教育专家的名字。
综合以上的调查结果, 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
(1) 绝大多数的英语教师满足不了现代教师所具备的基本综合素质;
(2) 高中英语教师的心理素质还需要调试;
(3) 从高尚的师德修养方面来讲, 高中英语教师还有一段比较长的距离要走;
(4) 拥有过硬的文化素养和全方位的能力结构也已经是迫切的要求;
以上的调查结果和“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的结果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特别是在心理素质方面的调查结果。全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
29%的教师经常会感到疲倦, 58.5%的教师有中度的职业倦怠;28.8%的高中教师心理状况比较良好;34.6%的高中教师感到教育教学的压力非常大, 47.6%的高中教师觉得压力越来越大, 以上的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不得不让我们高中英语教师深思。作为高级中学英语学科教师, 尤其是西北地区的高中英语教师, 教育教学工作的难度是很大的, 由于时间安排的紧迫和自身的压力, 高中英语教师在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方面有很多困难。
但是, 根据调查的数据结果显示, 值得我们高兴的事是高中英语教师比较容易接纳新鲜的事物等。调查结果显示82%的英语教师把互联网作为自己学习和工作的得力助手。还有, 尽管老师们的时间有限, 可还是有将近一半的英语教师喜欢体育锻炼, 有规律的参加体育锻炼可以较好的调节高中英语教师所承担的压力和职业倦怠。当英语教师具备了乐意学习和主动调整这两个基本条件以后, 提高英语教师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就变得从容和简单多了。
4 几点建议
笔者认为要进一步提高高中英语教师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 学校要提供教师人文学习的氛围。
(1) 学校要为老师提供人文学习的氛围, 如阅读的资料, 场地等。 (2) 学校要为老师提供良好的运动场所。 (3) 通过音乐的熏陶, 美术的欣赏, 环境的濡染来提高教师的音乐素养。
4.2 良好的心态的外部体现是提高人文素养和高素质的平台
教师应当具有长远的目光。在这个越来越多的人趋与浮华的大社会背景下, 教师如何去应对, 如何去选择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是, 作为教师不应该忘记用高尚的师德修养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 万万不可在讲台上慷慨陈词, 在讲台下蝇营狗苟。那样的老师即便在外表上下多大的功夫, 都不会掩盖住骨子里的惟利是图。要想做一位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的高素养的老师必须要注意拥有一颗恬淡的心灵。
参考文献
[1]李增, 狄艳华.论中学英语教师的人文素养[J].当代教育科学, 2003.19.
[2]徐敏飞, 刘晓才等.合训学员综合素质评价方式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9.1.
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地方人民政府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拖欠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应当责令其()。A.立即改正 B.限期改正 C.双倍发放 D.如数奉还
2.下列关于教科书的说法正确的是()。A.国家实行教科书审定制度
B.教科书的审定办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C.未经审定的教科书。选择性出版、选用 D.国家不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
3.下列可以在学校周围设置的场所有()。A.营业性歌厅 B.网吧
C.综合性超市 D.营业性舞厅
4.若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让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由()对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责令其立即改正。A.县级人民政府 B.公安机关
C.当地教育行政部门 D.儿童福利机构
5.学生小龙放学回家途中乱穿马路,被汽车撞倒在地,导致肋骨骨折。对于小龙所受伤害,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学校存在过错.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B.学校没有过错.但要承担赔偿责任 C.学校没有过错.无需承担赔偿责任 D.学校存在过错.但可免除赔偿责任
6.某学校初三(二)班的班主任周老师,为了提高班级升学率。安排学生在午休期间进行模拟考试,同时占用学生体育课来进行答疑。该老师的做法()。A.正确,学校要保证自己的升学率 B.正确,体育课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 C.错误,学校要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D.错误,学校要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两小时
7.小壮由于玩耍鞭炮导致左手残缺,但智力未受损,六周岁父母送其入学时,某小学以其身体有残疾为理由拒绝其入学,该学校的做法()A.正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B.正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错误,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D.错误,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http://
描写的()。A.中秋 B.端午 C.重阳 D.清明
9.以下选项中,曲子与乐器对应有误的一项是()。A.《梅花三弄》——笛曲 B.《十面埋伏》——古筝曲 C.《汉宫秋月》——二胡曲 D.《高山流水》——古琴曲
10.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哪个国家的?()A.意大利 B.法国 C.土耳其 D.俄罗斯
参考答案
1.【知识点】教育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八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对违反本法规定,拖欠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2.【知识点】教育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答案】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国家实行教科书审定制度。教科书的审定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未经审定的教科书,不得出版、选用。第四十一条规定.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
3.【知识点】教育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小学校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
4.【知识点】教育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五十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违反本法第十九条的规定.让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的,由公安机关对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责令其立即改正。
5.【知识点】教育法律法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答案】C。
【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
http://
6.【知识点】教育法律法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答案】C。
【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我们要增强学生体质,科学安排学习、生活、锻炼,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7.【知识点】教育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答案】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九条规定,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8.【知识点】文化素养——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答案】C。
【解析】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故选择C项。
9.【知识点】文化素养——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答案】B。
【解析】《十面埋伏》是琵琶曲。
10.【知识点】文化素养——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答案】C。
以下为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
1.历史课上,教师讲到“楚汉战争”中项羽自杀时,一个学生突然说:“项羽真是大傻瓜!”此时教师恰当的处理方式是 A.批评学生扰乱秩序 B.视而不见继续上课 C.引导学生开展讨论 D.要求学生不乱说话
答案:C
2.“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体现主体教育思想 B.强调学生自主发展 C.鼓励学生自我成才 D.注重对学生的引导
答案:C
3.青年教师小王每次课后都认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把成败之处记录下来,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这体现了小王老师注重 A.教学反馈 B.教学反思 C.教学创新 D.情境创设
答案:B
4.于老师总是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设计课堂提问和练习。这表明于老师 A.遵循教学规律,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B.关注学生差异,促进全体学生发展 C.注重分层教学,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D.注重循序渐进,实现师生教学相长
答案:B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不包括 A.提高教师地位待遇 B.提高教师也不水平C.健全教师管理制度 D.大力推进依法治校
答案:D
6.关于图1中教师的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利于行使教师的权利 B.有利于学生的进步成长 C.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D.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答案:C
7.年满14岁的初中学生张某学习成绩不好,不想上学。父母让其辍学到城里务工,一家汽修厂安排张某学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张某父母的做法合法,父母有责任帮助孩子成长 B.张某父母的做法不合法,侵犯了张某的受教育权 C.汽修厂的用工合法,张某已经年满14岁
D.汽修厂的用工不合法,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答案:B
8.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领导责任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负责人 A.应该引咎辞职 B.应被就地免职 C.应承担刑事责任 D.应受行政训诫
答案:A
9.放学后,15岁的李某与同学王某在酒店和朋友聚餐,在喝完从酒店买的酒后,李某与王某发生了争执,李某拿起酒瓶击中王某的头部,致使王某成为植物人。此次伤害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李某应承担刑事责任
B.未满16岁的李某不承担刑事责任 C.酒店应该承担王某的全部赔偿责任 D.李某的学校应承担王某的部分赔偿责任
答案:B
10.15岁学生张某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留张某一个人独自在家生活和学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留张某独自在家可锻炼其生活能力 B.父母在外地也可以履行其监护职责 C.不得让生活能力差的孩子独立生活 D.不得让张某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
答案:D
11.初中生王某因犯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王某不可继续回学校读书 B.学校可以取消王某的学籍 C.王某只能够到工读学校就读 D.王某可由政府依法收容教养
答案:C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上述内容是对未成年人实施 A.家庭保护 B.社会保护 C.司法保护 D.学校保护
答案:C
13.关于班主任工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教师担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时间一般应该连续一学期以上
B.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药向班主任倾斜 C.教师初次担任班主任应该受岗前培训,符合选聘条件后学校方可聘用 D.合理安排班主任的课时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般计入
答案:A
14.学习一直不好的张同学这次考试得了59分,老师给他评分为“59+1”,并在发试卷时悄悄对他说:“这一分是预支给你的,希望你下次考得更好些,再把这一分还给老师好吗?”该老师的做法 A.虽未按常规处理,但有利于激励学生 B.虽缺乏教育技巧,但有利于学生发展 C.虽有违教育原则,但有利于保护学生 D.虽有失教育公正,但有利于教育学生
答案:A
15.家境困难的马老师辅导学生的经验非常丰富,为了补贴家用,每周有4天晚上在家里辅导学生,但所收费用不高。由于精力不济,只能推脱学校安排的课外活动课程,马老师的做法
A.可以理解,因为学校的安排本就不合理 B.无可厚非,因为生活所迫而且收费不高 C.应予制止,这已影响了师生关系的和谐 D.应予处理,违规违纪且影响了正常教学
答案:D
16.学科组长匡老师从教30年,每逢他们组有新入职的老师,匡老师都会把自己的教案直接提供给他们,要求他们严格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开展教学,并坚持推门听课。匡老师的做法 A.有利于与同事搞好关系 B.有利于教师质量的提升 C.不利于新晋教师的成长 D.不利于自身的专业发展
答案:C
17.“春秋五霸”中,最早称霸的是 A.秦穆公 B.晋文公 C.齐恒公 D.楚庄王
答案:C
18.1945年秋,国共两党重庆谈判的主要成果是 A.签署了《双十协定》 B.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 C.通过了《合同纲领》
D.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答案:A
19.下列近代著名历史人物中,属于洋务运动代表人物的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张之洞 D.章炳麟
答案:C
20.美国最早实现了载人登月,其载人登月计划的名称是 A.空间站计划 B.曼哈顿计划 C.阿波罗计划 D.星球大战计划
答案:C
21.某些物质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电阻会降为零,这一现象被称为 A.超导 B.消磁 C.量子干涉 D.绝对零度
答案:A
22.图2所示为中国春秋时代就已经应用的机械工具“桔槔”,它所利用的物理学原理是
A. 热胀冷缩 B. 杠杆原理 C. 浮力原理 D. 能量守恒
答案:B
23.下列诗歌中,不属于白居易作品的是 A.《琵琶行》 B.《长恨歌》 C.《卖炭翁》 D.《石壕吏》
答案:D 24.小王对小李说:“令尊常对我说,活在世上,最为重要的是清清白白做人”中,加点的敬辞所指的人是 A.小王的父亲 B.小王的母亲 C.小李的父亲 D.小李的母亲
答案:C
25.一般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另一半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的名画是 A.清明上河图 B.富春山居图 C.六君子图轴 D.韩熙载夜宴图
答案:B
26.关于Word中的查找与替换功能,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不可以指定查找文字的格式,可以指定替换文字的格式 B.可以指定查找文字的格式,不可以指定替换文字的格式 C.不可以按指定文字的格式进行查找及替换 D.可以按指定文字的格式进行查找及替换
答案:D
27.当Excel中图表的数据源发生变化时,下列关于图表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不跟随变化 B.会自动更新 C.需要手动更新 D.不受任何影响
答案:B
28.找规律填数字是一种很有趣的游戏,特别锻炼观察与思考能力,下列各组数字填入数列“1、3、7、13、23..、..107”空缺处,正确的是 A.28 57 B.29 6 C.37 59 D.39 65
答案:D
29.国庆黄金周,小白和朋友们商量去外地旅游的是,小米说:如果不去绍兴,就去杭州吧。小黄说:如果不去杭州,就不去绍兴了。小刘说:咱们只去其中一处吧。小白据此提出的大家都能接受的意见是 A.另去他处 B.两处都去 C.只去绍兴 D.只去杭州
答案:A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
任教六年的李老师回忆道:读初二时,新来的语文老师以“春游为题”,让我们写一篇作文。我写了一次与爸爸上山采杨梅的经历,由于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所以写的有声有色。这个语文老师对班上的情况不了解,并不知道我是班里最差的学生,在批改完作业后,我的作文成了班上唯一优秀的范文,老师拿着我的作业本声情并茂地大声朗读着,我一听是自己的作文,心狂跳起来。语文老师读完了以后,就对全班同学说:“请写这篇作文的同学站起来。”我在后排怯生生的站了起来,全班同学以惊奇的目光注视着我,我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老师在读完了我的作文后,还分析了作文好在什么地方,并给了我几张空白稿纸让我再写一遍,然后在班里墙壁上开辟了一个作文园地。我的作文就是园地里的第一篇范文。由此,我找到了自信,发现自己原来并不是一无是处,我也有很多闪
光点。自从那以后我开始要求自己坚持写周记和日记,并送给老师批改。老师在看完之后要么写一句评语,要么盖上一个“优秀”字样的图案,我非常满足,写日记这个习惯初二开始一直保留至今,现在我的日记本已经达五十多本了。
问题:
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材料中语文老师的教学行为。(14分)
向美教育小编在整理参考答案时,部分题目汇总了两份参考答案,拓展考生的思维,希望小伙伴们通过真题以及参考答案充分把握基本规律和特点,从中挖掘有益于备考的部分,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回扣课本、完善知识体系!预祝大家考试顺利!
【参考答案1】
语文教师的行为符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处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强的发展潜力。材料中,教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对于学生的作文非常认真详细的加以指导,并且给予不断的鼓励,不但促进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更给予学生未来发展的自信。
其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独特的人,不同的学生之间有其独特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材料中,语文教师发现了学生在写作上的闪光点,基于有的放矢的教育,帮助学生批改日记,不断鼓励学生在写作上的成就,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积极性。
其三,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教育公平,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材料中,语文教师并没有关注“我”在班级中的“差劲”表现,而是一视同仁,对学生的作文大加赞赏,评选为范文,给予学生莫大的鼓励,促进学生发展。
因此,作为教师,要践行以人为本的教师观,公平公正的面向全体学生,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具有自身独特性的人,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答案2】
语文老师的做法值得认可。
从学生观的角度来说: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1)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虽然李老师中学时是班里最差的学生,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表扬学生、并通过开辟作文园地等活动,使李老师写作文找到了自信,发现了自身的闪光点,激发了学生的潜能。
(2)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语文老师在对班级情况不了解时对学生的作文作出了正确评价,给予了学生发展的动力,在给学生批改日记和周记时能够给予学生的评价和“优”,正是体现了将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看待,不断帮助学生改进。
2、学生是发展的主体。
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李老师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各种途径激励学生学习动力。
31.材料:
一位语文老师在作文平讲课上朗读一位学生的作文时,将文中“渗茶郁垒”(分别是两个降服恶魔的神)的“茶”读成“图”,并严正板书,强调不能与“荼”混淆。该学生当即指正,说不该念“图”,应读shu,与“如火如荼”的“荼”读法不同,并说是爷爷教自己的。这位老师脸上一阵发烧,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说:“不可能有这种读法”。另一学生连忙查新华字典,说上面并无shu的读音,为老师解了围。后来这位老师在电视中看到了这四个字的正确读法,应是“shenshuyulv”,四个字自己竟然错了三个,受到强烈震动。第二天就在全班学生面前做了慎重订正,并坦诚叙述了自己从不知到知的经过,检讨了怕“输面子”的内心活动。学生对此报以热烈的掌声。事后几位学生对教师说:“我们知道您读错了音,但就是不敢向您报告。”这位老师深有感慨,并就此公开发表了题为《为教戎装》的体会文章。问题: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材料中语文教师的教育行为。(14分)【参考答案1】
该老师教育行为体现了教师的自我反思过程,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的要求,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首先,该老师开始时怕“输面子”的行为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爱岗敬业的要求。爱岗敬业要求教师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材料中教师对学生的质疑敷衍而过的行为不符合爱岗敬业的要求。
其次,该老师后来更正自己的行为符合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为人师表的要求。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材料中教师发现自身失误后敢于在学生面前坦诚以待,对学生起到了良好的榜样作用。
最后,该老师发表文章反思教育行为的做法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终身学习的要求。终身学习要求教师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材料中教师就自身失误事件进行了积极地反思并发表文章体现了终身学习的要求。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并在实践中认真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对待教育教学工作,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并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参考答案2】
(1)材料中的语文老师先是课堂上选择故意忽略同学的不同意见,随后发现错误,在全班同学面前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这位老师不会因为之前的错误受到同学们不好的评价,反而因为错误的改正进一步赢得了同学们的尊重。(2)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为人之表中要求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要求教师在职业道德活动中对自己要严格要求,要以自己的行为作为他人,特别是学生的楷模。(3)该语文老师知错能改,赢
得了同学们的尊重,为同学们树立了正确的榜样。教师通过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及时纠正,不断实现自我更新,对学生施以积极的教育影响,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更好的评价了自己,促进了自己的职业发展。
32.材料
孙犁论 贾平凹
读孙犁的文章,如读《石门铭》的书帖,其一笔一划,令人舒服,也能想见到书家书时的自在,是没有任何病疾的自在。好文章好在了不觉得它是文章,所以在孙犁那里难寻着技巧,也无法看到才华横溢处,郑燮的六分半也好,但都好奇与怪上,失之于清正。
而世上最难得的就是清正。孙犁一生有野心、不在官场、也不往热闹地去,却没有仙风道骨气,还是一个儒,一个大儒。这样的一个人物,出现在时下的中国,尤其天津大码头上,真是不可思议。
数十年的文坛、题材在决定着作品的高低,过去是,现在变个法仍是,从此走红过许多人。孙犁的文章从来是能发表了就好,不在乎什么报刊和报刊的什么位置。他是什么都能写得,写出来的又都是文学。一生中凡是白纸上写出的黑子都敢堂而皇之地收在文集里、既不损其人亦不损其文,国中几个能如此作品起码能活半个世纪的作家,才可以谈得上有创造,孙犁然未大红大紫过。作品却始终被人学习且活到老、写到老、笔力未曾丝毫减弱,可见他创造的能量多大。
评论界素有荷花淀派之说,其实哪里有派而流孙犁只是一个孙犁、孙犁是孤家寡人、他的模仿者纵然万千、但模仿者只看到他的风格,看不到他的风格是他生命的外化,只有看到他的语言,看不到他的语言有他情操的内涵,便把清误认为了浅、把简误认为了少。因此,模仿他的人要么易成名而不成功,为一株未长大就结穗的麦子,麦穗只能有蝇头大,要么忘洋生叹、半途改弦,天下的好文章不是谁要怎么就可以怎么的,除了有天才、有夙命,还得有深厚的修养,佛是修出来的,不是练出来的。常常有这样的情形,初学者都喜欢涌集孙门,学到一定水平了,就背弃其师,甚至生轻看之心,待最后有了一定成就,又不得不再来尊他。孙犁是最易让模仿者上当的作家,孙犁也是易被社会误解的作家。
孙犁不是个写史诗的人,但他的作品直通心灵。到了晚年,他的文章越发老辣的没有几个人能够匹敌。举一个例子,舞台上有人演诸葛、演的惟妙惟肖,可以称得活诸葛、但活诸葛毕竟不是真正的诸葛。明白了要做活诸葛和诸葛本身就是诸葛的含义,也就明白了孙犁的道行和价值所在。
(摘编自《当代作家评论》)
问题:
(1)文章最后一段中“活诸葛”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2)本文对孙犁的作品有怎样的评价?(10分)
【评分标准】
(1)文章最后一段中“活诸葛”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得分要点】
模仿者(2分)只得其形,没有抓住内在神韵(“老辣”、“直逼心灵”)(2分)
【参考答案】
“活诸葛”指孙犁的模仿者只得其形没有领悟内在。
(2)本文对孙犁的作品有怎样的评价?
【得分要点】
文章写得自在(2分)创作题材广(2分)他的语言有他情操的内涵(3分)孙犁的作品直逼心灵,晚年的文章越发老辣(3分)
【参考答案】
孙犁的文章写得自在,读孙犁的文章如同“书家书时”的自在,是没有任何疾病的自在(2分);孙犁创作题材广,什么都能写,写出来的又都是文学(2分);犁的文章有深厚的修养,天下的好文章不是谁要怎么就可以怎么的,需要有深厚的修养,孙犁的语言有他情操的内涵(3分);孙犁的作品直逼心灵,晚年越发老辣,没有几个人能够匹敌(3分)。
三、写作题(本大题一小题,总分五十分)
33,根据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许多植物自身都有队自然界灵敏的反映,并且不断调整自身的生存状态,如干旱可让植物的根深于泥土中,风力大的地区的植物长的更牢固,肥沃的土地生长的植物往往材质松软,贫瘠的土地生长的慢的植物常常材质坚硬,植物如此,人也一样。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1000字。
【评分标准】
一等(50-38)紧密围绕教育学背景、教师身份写作,中心切合“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挫折教育”、“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等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情真意切、结构严谨、文体明确、语言优美、引经据典、字体优美;(教育学、心理学、教师职业素质,结合教育场景、学生心理,站在教育事业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维度书写)
二等(37-25)站在教师立场思考问题,中心符合教师“挫折使孩子奋进”“引导孩子要用于战胜困难”等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文体突出、语言通畅、字迹清楚;(符合教师的职业素质,稍微联系理论和现实)
三等(24-12)站在普通个人角度,中心基本符合“人应该多读书,保持人的优势”等题意、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结构基本完整、文体基本符合、语言基本通顺、字迹潦草;(行文相对幼稚,没有联系教师身份与教育发展,仅谈人生道理)
四等(11-0)围绕扎根基层,人生需要奉献等角度或“三观”观念错误,中心偏离题意、不明或立意不当、内容空洞、文体不明、矫揉造作、结构混乱、语病多、字迹难辨。(不具备作为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基本写作能
力欠缺)
写作与文章相关的硬伤主要集中在内容残缺和语言表达基本功上,主要几大硬性扣分项目有:
标题,不写,扣5分
文章结尾:不写,字数多于600字,扣10分;少于600字,残文11分以下 语句错误:2个扣1分,5个扣3分,多于5个,字句错误降等,降12分。
【参考文章】
适者无疆
人的一生,其实质是一个不断适应的过程,伴随着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我们便与外在环境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的一生都在不断地适应着,调整着我们与外在世界的关系和状态。
新生入学、新员工入职,新的生活状态,每一个阶段都是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我们要学会尽快地适应新环境,主动地适应新规则,用新思想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孟 子》一书中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我们的生活环境生存状态往往有很多难以预料的因素,当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确定时,我们首先能做的是主动调整 心态,俗话说“心态决定一切”。要积极主动地去进行心态的调整,不断提高生活上的自理能力,尽快适应新的生活方式。我们的生存状态,我们的言谈举止,无不 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外在的世界是我们内在世界的一面镜子,积极生面、奋斗上进的态度会让我们收获丰盛的果实,而消极负面、麻木无望的态度则会成为我们心 灵的障碍,阻碍我们的生活和命运。
我们的生活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困难、磨难的在所 难免的。成功的秘诀就在我们面对困难时,不妨再拼一次,再坚持一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水浒传》中武松正凭这股劲儿赢来了千百年的美誉,也告 诉我们:成功只属于迎难而上的人。相反,见了困难就退缩的人必将一事无事。诺贝尔发明炸药时失败了无数次,他的家人因此死去了,他自己也受了伤,但他并没 有被困难所吓倒,最终成功。试想,诺贝尔在遭受失去亲人的打击后一蹶不振,那会怎样?他将永远沉沦下去,不但一无所有,还会无尽空虚。
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与压力和痛苦中挣扎的历程。人生或许会有很多挫折、坎坷与无奈。可是,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失意而一蹶不振,徘徊不进。我们只有经过了千百次磨砺与洗礼,才慢慢变得成熟,长大与稳重!
学会适应,是对人生的一种理解一种领悟。热爱人生就必须学会适应。用淡然的心寻觅人生的真谛,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可以让单纯的心在默然中得到净化。在生活 中,一定要让自己坚强一些,懂得坚强的人也才能乐观进取。因为,坚强者在灾祸中看到机会;懦弱者者在机会中看到灾祸!
即使是曾经一度使我们难以承受的痛苦和磨难,但不会是完全没有价值的。它可以磨练我们的意志,使我们的思想、人格更成熟。因此,当困难与挫折降临时,我们应该用平和的心态,坦然的面对,乐观地处理。用自己的快乐去感染别人,让生活中的气氛显得更加轻松快乐。
人的生命就是不断的适应与再适应。当环境不能改变时,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互相融合了,才能更轻松的成长、学习。
1.【答案】D。
2.【答案】A。解析:干扰项是C,政治经济制度是决定教育性质的直接因素。
3.【答案】C。解析:考察教育研究方法中历史法的概念。
4.【答案】B。
5.【答案】B。
6.【答案】A。
7.【答案】C。解析: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活动、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8.【答案】C。
9.【答案】D。
10.【答案】B。
11.【答案】A。
12.【答案】C。解析:注意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转到无关对象上去的现象。
13.【答案】A。
14.【答案】B。
15.【答案】C。
16.【答案】A。解析:多血质的典型特征是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热爱交际,能说会道,适应性强,具有明显的外向倾向,粗枝大叶。
17.【答案】C。
18.【答案】B。
19.【答案】D。解析:品德的形成要经历依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20.【答案】B。解析:学生兴趣小组属于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促成的纪律是在集体舆论和集体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的群体行为规范,属于集体促成的纪律。
21.【答案】D。
22.【答案】×。解析: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由此可知,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动物界所谓的“教育现象”只是动物的一种生存本能,不符合教育的本质,所以动物界不存在教育。
23.【答案】×。解析: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从本质上讲,知识属于认识的范畴,而能力属于实践活动的领域。知识与能力是互动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知识的积累,知识的积累会更好地促进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但能力又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知识是能力转化的基础与前提,没有知识的吸收与积累,能力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能促进能力的发展;能力对知识的获得又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能力越强,获得知识越快、越多。机械地说知识与能力成正比,说法有失片面。
24.【答案】×。解析: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学习迁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如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来划分,可以把学习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其中正迁移对学习起促进的积极作用,负迁移对学习起干扰、阻碍的消极作用。由此,笼统地说学习迁移对学习新知识起促进作用是不准确的。
25.【答案】×。解析:道德认识亦称为道德观念,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道德认识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它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道德行为的形成受到主观和客观等各方面的影响,有了好的道德认识,不一定能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所以二者不一定完全一致。
26.【参考答案】
课程计划是指导和规定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
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包括: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其中,教学科目的设置是课程计划的中心内容。
27.【参考答案】
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说服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一般都相互配合、综合运用。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必须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1)说服教育要有针对性。这是提高说服教育实效性的前提和条件。针对性即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及心理状态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说服教育。
(2)说服教育要有感染性。感染性是指能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情感,以达到师生双方心理相容,提高教育效果的目的。要使说服教育具有感染性,一要从爱护和关心中学生出发,抱着尊重和信任的态度,设身处地地为中学生着想,循循善诱、推心置腹、坦诚相见,而不能以惩罚等手段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二要使说服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说服要注意给学生以知识、理论和观点,使他们受到启迪、获得提高;同时选用的内容、表述的方式要生动有趣,使他们喜闻乐见,留下深刻的印象。三是使说服真诚自然,不能言不由衷或装腔作势。
(3)说服教育要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所谓科学性,即阐述的道理必须符合客观真理、符合实际,要对学生讲实话。所谓艺术性,即是说要灵活运用说理的方法和方式。这就要求讲的道理符合客观实际,所举事例是真实的,而不是杜撰或歪曲的;注意营造相宜的环境和气氛,注意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加强语言修养,讲究言词和方式。
28.【参考答案】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根据迈克尔等人1990年做出的分类,可将学习策略分为三部分:
第一类是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即信息加工的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第二类是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即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第三类是资源管理策略,是指有效地管理和利用环境和资源,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包括时间管理策略、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资源利用策略。
29.【参考答案】
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分成各有侧重、互相连接的八个发展阶段,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上都会面临一个确定的主题,或是说一个特定的心理危机。
其中,0-18个月左右为婴儿期,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该阶段的目的是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
18个月到4岁是儿童早期,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自主对羞怯与怀疑,该阶段的目的是培养自主感,克服羞怯与怀疑。
4~6岁是学前期,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主动对内疚,该阶段的目的是培养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6~12岁是学龄期,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勤奋对自卑感,该阶段的目的是培养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12~20岁是青年期,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该阶段的目的是建立同一性,防止同一性混乱。
20~24岁是成年早期,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亲密对孤独,该阶段的目的是发展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24~50岁是成年中期,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充沛感对颓废感,该阶段的目的是获得充沛感,避免停滞感。
50岁以后是成年晚期,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完善对绝望,该阶段的目的是获得完善感,避免绝望与沮丧。
30.【参考答案】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首先,该老师既将备课知识系统地传授给了学生,还对课堂上学生的“刁难”灵活处理,对该生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体现了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此外,该教师善于利用提问的方式,将词语语气使用的知识通过启发性教学原则很好的体现了出来。
31.【参考答案】
青春期是人生中的一个激动而且混乱的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等心理素质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处于这一特殊的发育阶段的青少年,由于生理、心理方面疾风骤雨式的千变万化,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材料中张琼的典型心理问题是强烈的自卑意识和失落感,常常把别人无意的话、不相干的动作当做对自已的轻视或嘲笑。自我意识强烈,自尊的要求迫切,产生了强烈的不安、焦虑和恐惧,造成神经过敏、多疑,最终严重影响自己的学习成绩。
对怀有自卑感的人,应摆脱孤立无援,独自苦恼的状态,将自己的困惑向周围人诉说,帮助分忧解愁,体谅,理解其苦恼心情,争取周围人及家属的“共鸣性理解”,对消除自卑感具有良好作用。
(十)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所以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A.苛勒 B.桑代克 C.布鲁纳 D.斯金纳
2.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订的学习计划,由()构成。
A.意识和能力 B.规则和技能 C.认知和策略 D.经验和方法
3.在群体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就是()。
A.从众 B.集体观念 C.服从 D.群体凝聚
4.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育内容 B.教育质量 C.教育目的 D.教育方针
5.有时学习者为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经常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这样的学习策略属于()。
A.元认知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复述策略
6.对同一问题所提的意见越新奇独特者,则其思维的()越高。
A.流畅性 B.变通性 C.独创性 D.结构性
7.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的绝对尊敬和顺从的道德阶段是()。
A.自我中心阶段 B.他律道德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
8.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二是寻求发展。
A.行为矫正 B.学会适应 C.克服障碍 D.学会调适
9.苏联()主编的《教育学》对中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
A.叶希波夫•冈察洛夫 B.斯米尔切诺夫 C.凯洛夫 D.申比廖夫
10.依照法规必须保证实施的国民教育是()。
A.高等教育 B.职业教育 C.义务教育 D.中等教育
11.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没有体现在()。
A.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发展速度不同 B.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达到成熟的时间不同 C.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发展的最佳时期不同 D.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发展条件相同
12.“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心理属于()。
A.本能活动 B.无条件反射 C.条件反射 D.第二信号系统
13.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决定人们行为的最大力量是()。
A.大脑和神经系统 B.潜意识 C.环境 D.知觉和价值观
14.注视一个红色的正方形一定时间后,再将视线转到白色的背景上,就会看到一个蓝绿色的正方形,这种现象称为()。
A.知觉 B.适应 C.对比 D.后象
15.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与()。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回避困难的倾向 C.回避失败的倾向 D.追求刺激的倾向
16.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叫()。
A.原型 B.原型启发 C.问题对象 D.问题情境
17.对于缺乏毅力的学生,应特别注意培养他的()。
A.果断性 B.坚韧性 C.自制性 D.自觉性
18.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管理制度是实行()。
A.国家统一管理制度 B.国家和地方二级管理制度 C.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制度 D.学校校本管理制度
19.课的类型的划分根据是该节课的()。
A.教学目的 B.教学结构 C.教学任务 D.教学种类
20.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下列选项中属于缺失需要的是()。
A.自我实现的需要 B.尊重的需要 C.认知的需要 D.审美的需要
21.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的观点,与德育中的()精神相一致。
A.说服教育法 B.事实说服法 C.陶冶法 D.锻炼法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2.非正式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主要取决于教师对它的管理。
23.教师在教授思维方法时,应遵循由外而内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学生不必要的盲目摸索。
24.个体心理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
25.课堂练习时,专家型教师要求学生做作业时要安静,并把这看作课堂中最重要的事情。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简述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27.心智技能形成理论包括哪三个阶段?
28.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29.简述我国中学课程设置的要求。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王老师的数学课教得非常出色。一些数学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一旦经他指点,不久数学成绩便有飞速的提高。他除了教数学外,还是班主任。但是,他的班主任工作进展得不太理想。有的学生数落说,王老师的全部心思都在数学上,组织课外活动、开班会,都是讲数学题。王老师偏爱数学成绩好的学生,班委会由数学尖子组成。每当遇上学生不守纪律,王老师就把全班学生训一顿,而且采取枪打出头鸟的办法,狠狠地惩罚闹事者。但这并没有改变班上一团糟的局面,看到自己的班级,王老师很无奈。他认为自己尽了力,班会没少开,课外活动经常搞,也经常找学生谈话,做思想工作,但效果总是不明显。问题:(1)从上面的材料来看,王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没有做好。请问,王老师陷入班主任工作困境的原因是什么?试给予分析。(9分)(2)从王老师的经历来看,作为班主任,除了要具有一般教师的素养外,还应具有哪些特殊的素养?(9分)
31.材料昆特女士教八年级的英语课。一天,刚上课时她就很兴奋地宣布:“我想告诉你们,咱们班出了一个诗人。弗兰克写了一首很美的诗,我想读给大家听听。”昆特女士朗读了那首诗,它的确很美。然而,昆特女士注意到弗兰克的脸红了,看上去非常不安。班上有些同学在窃窃私语。后来,昆特女士问弗兰克是否愿意再写一首诗去参加全市的诗歌比赛,他说再也不写了,因为他真的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并不擅长,并且也没有时间写。问题:(1)你认为弗兰克为什么会有上述反应?(9分)(2)为了鼓励弗兰克,昆特女士应该怎么做?(9分)
2017中学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提分试题及答案
(十)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题干是布鲁纳认知结构说的核心思想。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2.B【解析】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在学习活动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和使用的有关学习的方式和方法,由规则和技能两方面构成。
3.A【解析】在群体的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称为从众。从众现象的发生,一般被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人们往往相信大多数人的意见是正确的,觉得别人提供的信息有助于他的决定;二是个人为了避免他人的非议或排斥,避免受孤立,因而出现从众现象。专家点拨在历年考试中,从众的概念经常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从众是社会中人们相互影响的一种表现,这在班级中也时有发生。如教师或成绩优秀的学生认为正确的,其他学生也不加思考就说是正确的。这种现象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也抑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4.C【解析】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专家点拨教育目的的相关知识是历年考试中的重要内容,多以单项选择题、辨析题、简答题的形式出现。重要考点包括教育目的的概念、地位、层次结构(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有关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生活本位论、文化本位论),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等。
5.B【解析】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习的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提问是精细加工策略的一种重要方式。
6.C【解析】创造性有以下特点:流畅性、独创性和变通性。独创性是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眼,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同辈的方法,具有新奇性。对同一问题,提意见越新奇独特者,其独创性越高。
7.B【解析】在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在该阶段,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的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
8.D【解析】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第二是寻求发展。这两个目标中,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调适性辅导;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发展性辅导。筒言之,这两个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达到基础层次的心理健康与高层次的心理健康。专家点拨心理辅导的目标和主要方法都是历年考试中经常出现的内容,前者一般以单项选择题和辨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后者涉及的题型则比较丰富。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中,需要重点掌握的是:强化法、代币疗法、自我控制法、全身{松弛法、系统脱敏法和理性~情绪疗法。
9.C【解析】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一书对中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
10.C【解析】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11.D【解析】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体现在: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发展速度不同;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达到成熟的时间不同;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发展的最佳时期不同。
12.C【解析】条件反射是指动物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适应环境变化,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它是由信号刺激引起,在大脑皮质的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射是脑的一项高级调节功能,它提高了动物和人适应环境的能力。
13.B【解析】潜意识是由弗洛伊德首先提出的,是指潜藏在我们一般意识底下的一股神秘力量,与意识相对。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决定人们行为的最大力量是潜意识。
14.D【解析】在刺激停止作用之后,感觉印象仍暂留一段时间的现象,叫做后象。后象的发生,是由于神经兴奋所留下的痕迹作用。
15.C【解析】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他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类:追求成功的倾向与回避失败的倾向。
16.A【解析】原型是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专家点拨本题的B项较有迷惑性,但是考生应将重点放在题干所述的“事物”上,既然是事物,就不可能是原型启发,原型启发是指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产生新的设想和创意,这是一个过程。
17.B【解析】坚韧性是指一个人以坚忍不拔的毅力、顽强不屈的精神,克服一切去执行决定。对于缺乏毅力的学生,应特别注意培养他的坚韧性。
18.C【解析】我国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体制是为了通过确立地方和学校参与课程改革的权力主体地位,完善课程管理体系,进一步增加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19.C【解析】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种类。一般有两种划分方法:一种是根据教学的任务,可分为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另一种是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可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专家点拨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最直接的体现。在上课的相关知识中,课的类型经常以单项选择题和辨析题的形式出现,上好课的具体要求经常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考生要重点记忆。
20.B【解析】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需要层次中,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属于低一级的需要,也称为缺失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最高级的需要。
21.D【解析】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锻炼法与杜威所说的“教育即生活”的观点不谋而合。
二、辨析题
22.错误【答案要点】非正式群体对个体活动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既可能产生积极作用,也可能产生消极作用。非正式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主要取决于非正式群体的性质及与正式群体的目标一致程度。专家点拨按照构成群体的原则和方式的不同,可以将群体划分为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群体,其成员有固定的编制、职责权利明确、组织地位确定;非正式群体是指学生在相互交往的基础上,形成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群体。
23.错误【答案要点】教师在教授思维方法时,应遵循由内而外的方式,即把教师头脑中的思维方法或思路提炼出来,给学生示范,并要求学生模仿、概括、总结,这样才可以避免学生不必要的盲目摸索。
24.正确【答案要点】个体心理发展具有定向性与顺序性。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尽管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
25.错误【答案要点】专家型教师将课堂练习看作检查学生学习的手段,新手型教师仅仅把它当做必经的步骤。在学生做练习时,新手型教师常常要求学生做作业时要安静,并把这看作课堂中最重要的事情。
三、简答题
26.【答案要点】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主要包括:(1)时间因素。根据遗忘规律,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速度快,之后逐渐变慢。(2)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一般认为,对熟练的动作和形象材料遗忘得慢,而无意义材料比有意义材料遗忘要快得多;在学习程度相等的情况下,识记材料越多,遗忘得越快,材料越少,则遗忘越慢。(3)学习的程度。在识记材料时,如果达到恰能成诵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称之为过度学习。实验证明,低度学习容易遗忘,而过度学习的记忆效果要好一些。(4)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人们发现在回忆系列材料时,回忆的顺序有一定的规律性。最后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遗忘最少,叫做近因效应。最先呈现的材料较易回忆,遗忘较少,叫做首因效应。这种在回忆系列材料时发生的现象叫做系列位置效应。(5)识记者的态度。研究表明人们需要的、感兴趣的事物,遗忘得较慢。另外,经过人们的努力、积极加工的材料遗忘得较少,而单纯地重述材料,识记的效果较差,遗忘得也较多。
27.【答案要点】安德森提出,心智技能的发展包括以下三个阶段:(1)原型定向。所谓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如何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2)原型操作。所谓原型操作,就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3)原型内化。所谓原型内化,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这一过程又可划分成三个小的阶段.即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和内部言语阶段。专家点拨心智技能是程序性知识(也称操作性知识)的一种类型,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加工外在的信息,如心算、阅读、写作等技能。心智技能的相关考点包括心智技能的概念、特点、形成阶段。
28.【答案要点】(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②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③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①保护好奇心;②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④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可通过各种专门的课程来教授一些创造性思维的策略与方法,训练学生的创造力,常用的方法有: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和头脑风暴训练等。
29.【答案要点】(1)初中课程设置的要求:①符合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②体现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③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④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2)高中课程设置的要求:①符合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②以分科为主的课程设置;③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构成课程;④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四、材料分析题
30.【答案要点】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和学生团队组织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桥梁。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扮演着多重角色,担负着多种责任,发挥着特殊的作用,班主任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1)王老师陷入班主任工作困境的原因是:①对班主任的地位与作用认识不清;②对班主任的岗位职责认识不清;③在班级管理和建设方面缺乏实践策略;④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理解不够。(2)作为班主任,除了具有一般的教师素养外,还应包含以下素质:①班级建设与管理的素养;②学生班级活动管理与指导的素养;③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与协调的素养;④协调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影响的素养。
【中学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测试题及答案】推荐阅读:
202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11-10
教师资格综合素质试题06-22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学11-28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真题答案解析12-09
浙江省教师资格证教育学(中学)04007-28
申报中学一级教师资格述职报告05-24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中的名人总结07-07
初级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09-07
申报中学英语一级教师资格述职报告10-31
中学教资综合素质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