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克和克的教学反思

2024-07-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千克和克的教学反思(精选6篇)

千克和克的教学反思 篇1

1、在实际操作的活动中,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

2、在测量活动中,初步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1、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kg)=1000克(g)。

2、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 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

五、教具准备:课件、台秤、各种实物。

六、教学过程:

(一)趣味引入、初步感知:

1、同学们都玩过跷跷板吧?如果老师和明明玩跷跷板,会怎样呢?为什么?

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物体是有轻、有重的。说一说,你身边那些物体轻,那些物体重?

3、感受身边物体的质量

拿出包装大小相似的一袋盐和一袋薯片,分别掂一掂,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充分感受、自主探究:

1、认识计量工具“秤”。

(1)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有质量。要准确地知道物体的质量,就要借助测量工具“秤”去称。生活中有哪些秤呢?

(2)把你认识的秤介绍给大家。(课件演示:台秤、电子秤、杆秤、盘秤、弹簧秤、健康秤)

2、认识常用的计量单位“千克”、“克”。

(1)测量长度要用到长度单位,称物体的质量要用到质量单位。你们知道有哪些质量单位吗?

(2)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和“克”(板书课题)。“千克”用字母kg表示,“克”用字母g表示。(对于学生提到的“斤”、“两”,告诉学生是我们生活中人们习惯的说法。)

(3)认识台秤:当指针指向1时,表示1千克,指向2时表示几千克呢?看一看,想一想最多能称几千克的物品?

3、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

(1)我们每组桌上都有一袋盐,请把它放在秤上称一称,看看这袋盐的质量是多少?

(2)每个同学把这袋盐放在手上掂一掂,感受1千克的物品到底有多重,把你的感受告诉小组同学。

(3)请各组称出1千克的苹果,装在塑料袋里掂一掂,再数一数有多少个?

(4)想一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那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一千克?

4、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

(1)每个同学都有一枚2分硬币,把它拿在手中掂一掂,感觉怎么样?(很轻)一般,称比较轻的物体的质量,我们通常用“克”作单位,用天平来称。

(2)简单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

(3)操作实践:小组合作用天平称2分硬币的质量,并汇报称得的结果。

(4)把1克重的2分硬币拿在手中再掂一掂,闭上眼睛感受一下1克的质量,换只手再掂一掂。

(5)用天平称出1克瓜子,看看有多少粒。

(6)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大约重1克?

(7)再掂一掂100克的薯片大约有多重,500克的饼干大约有多重。

5、千克与克的关系。

(1)谁愿意把你们手中的100克的薯片借老师用用?(向学生借100克的薯片,装在一个大袋子里,边借边数,借了多少克。)

(2)老师借了1000克的薯片,放在台秤上称一称,是多少千克?1000“克”是以克作单位,1“千克”是以千克作单位,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3)小结、板书:1千克(kg)=1000克(g)。

(4)对比:一手掂2分硬币,一手掂1千克的物品,有什么感受?想像:多少个2分硬币的质量是1千克?

(三)、解决问题、拓展延伸:

1、分别称出1千克的毛线和1千克的钉子,说说自己的感受。(体会要知道物品的质量,不能仅凭它的外观、用处去判断,而要实际去称一称。)

2、先估计物品的质量,再称一称,填入表中。(表略)

3、小组活动。课下称出本组同学的体重,填入表中,并提出问题。(表略)

(四)质疑小结、概括评价: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感受,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千克和克的教学反思 篇2

在讲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时, 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

1. 数学→生活. 现实生活是数学的来源 , 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素材, 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数学知识的源泉, 从现实生活中引出数学问题, 发现数学规律. 这一方式可以被称为“生活的数学化”.

2. 生活→数学. 即表明现实生活是基准 , 是数学的归宿 , 将抽象的数学对象与感性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使抽象的数学获得直观、感性的整体意义. 对此, 我们可以称之为“数学的生活化”.

而此时, 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 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对于他们有些漫长 , 不可能从始至终集中注意力, 因此要把握好课堂的前10~15分钟, 要把握教学内容“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的理念, 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 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 使学生感到学而有用,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因此, 与生活相联系, 打造兴趣课堂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应多角度、多方式地探索研究和精心设计.

二、以“千克和克”的教学为例, 体现“生活即教育”的思想

教学中首要的难度来自学生的心理特点,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 他们对物体的关注, 往往先关注物体的大小、长短甚至颜色等表面性的特征, 而对于重量的本质性的关注则较少, “克”“千克”这两个概念的建立非常具有挑战性. 一是因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克”“千克”的接触比较少;二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重量关注和经历轻重的体验比较少; 三是“克”这个单位比较小 , 学生更是很少有对这个重量单位的感受与体验.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 力求加强学生对生活的体验, 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 在比较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物体重量的关注;2. 通过操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去感悟和体验, 初步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

在教学“认识千克”之前, 笔者布置了体验型的学生预习作业, 先让学生在生活中得到体验, 再学习知识, 可以得到更加直观的感受, 对“千克”能够有更深刻地理解.

师: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广泛的, 希望同学们到商店去看一看, 记一记, 哪些物品重1千克;星期天和妈妈一起到菜场去买菜, 看一看妈妈买了哪些菜, 各重几千克, 试试你能帮妈妈拎起几千克重的物品.

在新课的教授过程中, 笔者主要安排的是学生们的“生活体验”活动, 在初步感受了千克的大概概念之后, 再在课堂上有准备地体会1千克究竟有多重. 于是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 试一试

(1) 小组合作派一人称出重1千克的物体装在袋子里 , 用手拎一拎, 说说你的感受, 并记在心里. (2) 把自己带的称好的1千克的东西比一比是不是与1千克盐一样重, 体会出1千克到底有多重.

2. 估一估

(1) 请你猜一猜老师体重大约有多少千克? 看一看, 抱一抱.

(2) 同学间相互估计对方的体重有多少千克 , 再把自己的真实体重告诉猜的同学, 看谁估得准.

3. 进一步感受和体验 1 千 克

称一称、掂一掂、数一数1千克的鸡蛋.

小组合作称出1千克的鸡蛋, 合作数出1千克鸡蛋的个数. 问:为什么同样是1千克的鸡蛋, 但每组数出的个数有些差别呢? 想一想:1千克鸡蛋大约有17个, 照这样计算, 2千克鸡蛋大约有几个?

在笔者对所带两个班级执教后, 对本节课进行了反思.

审视这节课的教学, 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学生对概念的自主建构, 让学生充分地经历、体验、探索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

新教材中把“千克”与“克”这两个重量单位放在一起进行教学, 是充分地利用学生对“克”“千克”的认识基本上是一张白纸的情况下, 将这两个重量单位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概念的形成. 事实证明, 学生只要对其中的某一个重量单位掌握了, 那么另一个概念也就自然掌握了. 当学生建立“1克”概念以后, 要建立“1千克”的概念, 学生在初步关注到物体的重量有重有轻后, 让学生大胆估计这些物品的重量这一环节中, 尽管学生估出来的重量不符合实际标准答案, 但相差并不是很大, 但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要使学生产生了想知道这一物品实际重量的强烈需要, 同时为建构“1千克”这一概念埋下伏笔. 因此, 整个教学环节, 从1克到十几克、几十克、几百克, 最后到1000克, 将克与千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将克与千克作为一个整体在重量体系中加以构建, 这样就可能使概念教学较为丰富与深入.

三、结合教学实际, 感悟陶研思想

有句话说得非常好,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没错, 学生们在学校学习的很多知识在生活中都能得到体现, 在生活所学习到的很多也都能运用在新知识的学习中. 从本节课来看, 从生活着手的这一课, 班上的所有学生都清楚地认识到了千克和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成果非常显著.

我们能够发现,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得数学不再那么枯燥无味, 数学也能够有趣味, 变得生动活泼, 更容易让孩子们亲近. 可是我们同时也能看到, 并不是所有的数学知识都能够联系生活实际, 不能过分依赖生活现实, 不能把现实生活绝对化, 而是应该从可操作性方面入手, 结合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思想, 辩证地对待, 正确地吸收, 努力实现数学教育生活化.

摘要:数学教育向来与生活紧密相连, 小学数学课程的内容更要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 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 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笔者以“千克和克”的教学为例, 从生活着手的这一课, 使学生们发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原来数学也是充满趣味的.

千克和克的教学反思 篇3

教材是从学生的生活场景引出质量单位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再教学一些质量单位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初步建立对1克与1千克的认识,通过实践活动亲自感受1克、1千克的重量,知道1千克=1000克。

学情分析:

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的知识。虽然在生活中他们接触过质量问题,但对质量单位克与千克的实际意义还缺乏了解,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所以在让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时,重视学生动手操作,通过猜一猜、称一称、掂一掂让他们亲自感受1克和1千克的实际重量,建立1克与1千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2.通过实践,探索出质量单位“1千克=1000克”的进率。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的意识。

4.初步学会用秤称物体的方法,通过操作。观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能力和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建立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准备:盘秤、5袋1千克物品、1袋3千克物品、1袋500克的物品、一些1克重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师:瞧,春天的景色多美呀!真是郊游的好季节,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去超市购买一些郊游时所需要的物品吧!

师:(出示主题图。)孩子们,来到了超市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呢?

生:饼干110克。

生:苹果1千克。

生:豆油5千克。

师:你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你们所说的“克”和“千克”就是世界各个国家统一使用的质量单位,也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师:克和千克是它们的中文名字,它们还有英文名字呢?你们想知道吗?

生:想。

师:g是克的英文缩写,kg是千克的英文缩写。如果在包装袋上见到5只要读5克,那见到5kg呢?

生:5千克。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促进对新知识的理解。]

二、联系生活,初步感知

师:5克和5千克都是用来表示重量的,那知道物品重量的方法有哪些呢?

生:看包装袋上的标志。

生:用秤称。

师:那么,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秤呢?

生:我在蛋糕城见过电子秤。

生:我在小卖店见过盘秤。

生:我在姥姥家见过磅秤。

师:同学们可真了不起,认识这么多秤啊!请大家看大屏幕,看看这些秤中有没有你们见过的,然后和同学们说一说。(生交流。)

师:这节课我们主要就是用盘秤来称量一些物品,谁会使用盘秤呢?

生:把要称量的物品放在盘上,指针指向几就是几千克。 师:你的生活经验可真丰富,这么小的年纪就会用秤了。

[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激活了学生的数学经验和数学思维。]

三、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认识克。

师:老师这有一枚2分硬币,它有多重呢?谁来猜一猜?

生:1克。

生:2克。

生:3克。

师:看来大家意见不统一,谁愿意来称一称呢?

(生称2分硬币。)

师:有什么发现?

生:指针没动,量不出来。

生:看来一枚2分硬币实在是太轻了。 师:那怎么办呢? 生:用天平称。 师:同学们,用天平称量物品和其他的秤可不一样呀!你们要认真观察。(课件演示。) 师:现在屏幕上是一架调好的天平,指针正好指向“0”刻度,我把这枚2分硬币放在左盘,有什么发现? 生:向左倾斜了。 师:现在老师把右盘放上1克的砝码,怎么样了?

生:指针又指向“0”了。

师:说明什么呢?

生:说明一枚2分硬币正好重l克。

师:那这1克重的2分硬币放在手中是什么感觉呢?想不想亲自感受一下?

师:谁能说一说,1克放在手中是什么感觉?

生:1克实在是太轻了,就像没拿东西一样。

生:就像拿一片羽毛一样。

师:同学们,根据这1克的感觉,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1克重呢?

生:一小块海绵。

生:3粒黄豆。

生:2粒花生。

师:一枚2分硬币是,1克,那2枚、3枚……5枚呢?下面就请大家把你们小组的硬币放在一起,来感受一下1克与2克、3克……5克的不同吧!(小组活动。)

师: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一下?

生:我们组是拿1克和2克进行比较的,觉得2克比1克稍微重一点。

生:我们组是拿1克和5克进行比较的,觉得5克比1克重一些。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认识了1克和几克,并且亲自感受到了它们的实际重量。现在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是用什么方法认识克的。

生:我们是用猜一猜、称一称、掂一掂的方法来认识克的。

师:下面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认识千克。

2.认识千克。

师:现在老师这有3袋物品。(一袋1千克毛线、一袋1千克大苹果、一袋1千克小苹果。)哪一袋重一些呢?请来猜一猜。

生:毛线会重一些,因为毛线比较多。

生:大苹果重一些。

师:看到大家的意见还是不统一,那谁愿意来称一称。(生称3袋物品。)

师:有什么发现?

生:都是1千克。

生:数量多的物品不一定重。

师:你们可真丫不起。有这么多的发现,你们想亲自感受一下这1千克的实际重量吗?(生小组活动。)

师:1千克拎在手中有什么感觉?

生:比1克重多了。

生:拎在手中胳膊都酸了。

师:现在大家就拿出身边的物品和这1千克比较一下。看看谁重一些呢?

师: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一下呢?

生:我们组是拿5本书和1千克进行比较的,我们认为5本书比1千克重。(生到秤前验证。)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把这1千克拎在手中的感觉牢牢地记在心中,那我们就用这种感觉做一个游戏,每组选一名感觉最准的同学到台前来做游戏。

师:现在老师来宣布一下游戏规则,每名选手闭上眼睛,师会递给你两袋物品,其中一袋正好是1千克,另一袋不是1千克,请你闭上眼睛选出1千克的物品。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都是拿一些物品和1千克比较的。其实比一比也是学习数学的方法,以后我们会经常用到。

3.探索1000克=1千克。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不仅认识了克和千克,而且感受到了他们的实际重量,那么克和千克会不会有联系呢?

生:会有联系。克轻千克重,克多了就变成了千克。

师:那么多到什么程度是1千克呢?

生:1000个1克就是1千克了!

师:你们同意他的意见吗?

生:同意。

师:我们来验证一下吧!现在老师手中拿的是一袋500克的盐,那两袋呢?

生:1 000克。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500+500=1 000。

师:很聪明。那么我们这两袋盐放在秤上称一称是多少?

生:1千克。

师:说明什么?

生:说明1 000克:1千克。

师:孩子们又有了新的发现,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师:规在请大家打开书做第4题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猜一猜、称一称、掂一掂等活动,充分感知1克和1千克的重量。]

四、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师:看来同学们对这节课的知识掌握得都不错,不知道淘气学的怎么样?我们赶快来看一下淘气的记录单吧。

(我是淘气,听说要郊游了,我们买了许多好吃的:一个200千克的大苹果、5克的水、120千克的面包、一个4克的大西瓜,我会分给你们吃的,同学们我记录的对吗?) 生:不对。200千克的大苹果应该是200克。

生:5克水还不够一口喝的呢!应该是500克。

生:应该是120克的面包。

生:没有4克的西瓜应该是4千克。

哪节设计主要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训练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

反思:

审视这节课有3个优点:

1.教师智慧的引领,激发了课堂的生气。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学习,应当是学生在教师充满智慧的启迪引领下,积极主动地学习。本课的教学,拓展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开放式空间,把枯燥的数学学习设计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可探究的动态学习活动,从而使学生感到所学知识是真实的、亲切的。教师注重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在体验与探究中构建知识,并能根据他们的情感需要进行智慧的引领,激发了课堂的灵气。一个又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像磁石般吸引着学生,再加上教师评价方式由个人到小组,充分调动了孩子们自主参与的积极性,课堂上散发出生命的灵性和无穷的魅力。

2.学生经历了充分体验,体现了探究意味。

传统的教学知识的形成是由教师讲的,在本节课教师充分给学生提供了“做活数学”的机会,使学生对克和千克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1克和1千克到底有多重,是由教师教的,而是让学生通过估、称等方式亲自体验到的,使孩子们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显然,只有让孩子在充分的体验和感悟中才可以获得更为准确的感受。

学生在体验中理解了数学知识,感悟了数学方法,学生们通过充分的想象、推理、猜测、判断等一系列活动,挑战自己的思維,特别是一次又一次的发现,使学生的探究欲望一浪高过一浪。

31思想方法的归纳,使教学溢光流彩。

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深化改革的突破口,我在教学的同时,注重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机渗透,使学生能更好地形成数学知识结构,提高思维品质,尽管二年级的学生还不能准确地归纳学习方法,但教师能经常渗透,就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 篇4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千克和克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1

前几年曾经教过这部分内容,当时也是头一次教所以没有经验只是就教材讲知识,所以学生时常会出现:人的体重300千克,一个鸡蛋重7克,一袋大米重50克------一些笑话。而今再一次的拿起教材,想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处理这部分内容才能恰到好处。

克和千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重量单位,也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与之经常打交道的。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课前安排调查活动:到超市里找一找物品的重量标签,在家里找一找标有重量的东西,把找到的东西和重量记录下来,并注意观察商家用什么来称量物体的重量。这次调查活动的目的是充分开发学习资源,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分散学习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周后,课中汇报:在生活中你都认识了哪些重量单位?你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吗?你见过哪几种秤?能不能介绍一下你所调查的物体的重量,那你能不能说出和它重量差不多的物体?小组互相看一看、说一说、称一称、掂一掂、比一比-------在交流汇报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受,克与千克的实际意义。

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孩子们真切的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在拓展思维的同时也增加了数学本身的无穷魅力。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2

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直观,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为了让学生了解克与千克每一个单位质量实际有多重,理解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并学会初步的估测和实际应用,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凸显以下几个特点:

1、引导学生到熟悉的生活中,观察、收集信息,从中了解数学知识。

课前有意让学生到超市收集一些常用物品的质量标识,再到课堂上一起交流。不仅使学生明白了表示比较轻的物品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物品用“千克”作单位,而且使学生感受到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2、让学生动手“做数学”,亲身体验感知,形成质量观念。

为了让学生了解克与千克这些眼睛看不见的每一个单位质量实际有多重,教学中,让学生分别掂量1个2分硬币的重量、500克盐、1千克的洗衣粉的重量等,感受1克、1千克有多重,然后让学生掂一千克的苹果、1千克的铁块等体积不同,但质量都是1千克的物品来估计它们有多重。通过以上动手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从而帮助学生形成1克、500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3、引导学生通过算一算、称一称和评一评,建立克和千克的进率关系,形成1千克里面有1000个1克的观念。

教师先拿出两袋盐,每袋重500克,提出“两袋盐一共有多重?”的数学问题。学生有的用算的方法算出500+500=1000克;有的用称的方法知道重1千克,从而得出1000克=1千克的等量关系。这时教师并没有满足于克与千克这一进率关系的建立,又通过让学生来评1000个1克的2分硬币和1个1千克的铁块谁轻谁重,让学生在头脑中直观而又形象地形成了1千克里面有1000个1克的质量观念。

4、把猜一猜,估一估贯穿教学全过程,注意培养学生的估测和应用意识。

在实际生活中除必要的精确的称量物品质量外,更多的情况下要用到估测。教学中当学生初步建立了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后,教师都不失时机地给学生提出估测再实测的练习。如分小组估一估大家带来的物品有多重,再选合适的称一称,看谁估得准。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3

关于教学目标:

教学中首要的难度来自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物体的关注,往往先关注物体的大小、长短甚至颜色等表面性的特征,而对于重量的本质性的关注则较少,有的也相对较为间接。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克”、“千克”这两个概念的建立非常具有挑战性。一是因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克”、“千克”的接触比较少,二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重量关注和经历轻重的体验比较少,三是“克”这个单位比较小,学生更是很少有对这个重量单位的感受与体验。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力求体现以下二个方面:

1、在比较一定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物体重量的关注;

2、通过操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去感悟和体验,初步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同时培养学生估量的方法和意识。

因此,教学设计中关于教学目标的定位为: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并沟通克与千克的联系,知道1000克=1千克,并知道它们的区别。

2、在建立重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方法和意识。

反思一:

审视这节课的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学生对概念的自主建构,让学生充分地经历、体验、探索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新教材中把“千克”与“克”这两个重量单位放在一起进行教学,是充分地利用学生对“克”、“千克”基本上是一张白纸的情况下,将这两个重量单位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认识和建构,来完成概念的形成。事实证明,学生只要对其中的某一个重量单位掌握了,那么另个一个概念也就自然掌握了。因此,整个教学环节,从1克到十几克、几十克、几百克,最后到1000克,将克与千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克与千克作为一个整体在重量体系中加以构建,这样就可能使概念教学较为丰富与深入。

反思二: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掂一掂2分硬币的质量,说说感受,初步感知1克是一个很轻的单位,人们是几乎感觉不到的。之后,我让学生找一找桌上约重1克的物品,交流估量的方法以培养他们的估计能力,再揭示学生找到的物品都约重1克,为丰富克的感知,让学生感知10克要几个硬币,20、50克呢?并让小组6、8个同学合起来掂掂,20克,50克、100克有多重?在此充分感知的情况下再让学生估量苹果与盐的重量,在估量过程中又注重估量方法的优化。可惜在估量确定出苹果重量之后,忘却了让学生感知200克的重量。在教学1千克的时候,我请学生猜一千克米和一千克废纸哪个重,哪个轻,由于两者体积相差比较大,学生很好的认识了千克,知道比较物品的轻重要看质量而不是体积。最后我请学生比较了1克与1千克的不同,他们明显感受到1克比1千克轻得多,这为他们今后在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理解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通过各种练习强化认识克与千克。

反思三:

在教学完千克后,因为时间关系,遗憾地没让学生感受几十千克有多重。另一个值得反思之处就是在回归课本的整理知识的环节中,该思考适当的引导学生整理、回顾知识。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4

1、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

本课设计力求体现数学知识、数学问题来源于又归宿于生活的思想。学生虽然对千克与克还不熟悉,但他们已经知道物体有轻重并能分辨物体的轻重,能用手或其他部位的感觉去感受体验物体轻重。所以教学这一课我选择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的事和物作为教学资源。让学生课前调查,课中体验,给学生提供充裕的动手实践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逐步感知并建立1千克和1克的质量观念。

2、关注过程强调体验。

本课采用小组合作的组织教学形式,设计了让学生称一称、掂一掂、抱一抱、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操作活动中,学会学习。

3、关注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方法。

教法与学法理念:“教育走向生本”,“以学生好学而设计教学”。重视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会理解与创造。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出发,先让学生用弹簧秤称出1千克水果,当学生遇到问题时,这时教师给予学生有的放矢的指导,而不是先教给操作方法,然后让学生去称。这是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欲望出发。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继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有意创造矛盾,用秤称2分硬币时,发现指示针几乎一动不动,学生产生了疑问,这时才引出天平来认识“克”感知克,并通过推理建立起1000克与1千克的联系。为了学生进一步建立千克的概念,猜老师的体重有多少千克(50千克)。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体重(约25——30千克),互相抱一抱感受二十多千克有多重,现场当小记者采访听课老师的体重。这些有趣的课程资源的开发,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

学生始终处于注意力的“兴奋期”。

4、教材的认识与处理

认识与处理的原则: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

学生对1克与1千克到底有多重缺乏感性认识。所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选择学生所熟悉的身边的生活中的事和物作为教学资源,作为学生学习研究操作实践的“源”。在教材处理上,从整体——部分——整体,先认识千克后认识克,再建立克与千克的联系,这也是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本节课给学生提供了充裕的动手实践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逐步感知体验。感知1千克时,通过分组合作,称一称,掂一掂,并将1千克转化成具体的数量:8个苹果,6根黄瓜,7支香蕉,12个桔子,6个梨子,都是重1千克。一枚2分硬币约重1克,10克豆子有47粒。将抽象概念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5

克和千克这一单元主要教学目标是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并且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课前,我让学生准备了2分的硬币两袋500克的盐,学生自带了一些物品。精彩两分钟学生介绍了千克的由来,为下面的学习作了铺垫。接着,我拿出准备好的质量都是1千克的四样东西,一捆作业,4盒牛奶,4盒粉笔,2袋盐。让学生掂一掂,并且估计一下哪样东西比较轻,哪样比较重?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的步骤就完成了。接着下一步就是探索交流,解决问题。通过投影图片我们知道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作单位,引出课题,板书:克和千克并且让学生知道克和千克都是质量单位。要知道物体的轻重可以用秤称。接下来学习了盘秤的使用方法。利用盘秤称一称那四样物品。他们都是1千克。这一千克到底有多重?让每小组的同学轮流掂一掂,把1千克的感觉牢牢记在心里。找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质量可以用千克做单位?对于千克的教学到这里就完成了。

接下来就是教学克的有关知识。一个两分的硬币,它的质量大约是1克。小组轮流掂一掂一个两分的硬币,感受一下,一克到底有多重?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小组之间轮流掂一掂,找同学说说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

在接下来就是克与千克的关系的教学。一袋盐,它的质量是500克,两袋盐的质量就是1000克。称一称这两袋盐。盘秤上指针指向1,说明是1千克。1000克=1千克。接下来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本节课内容并不难,学生实际生活中也经常接触质量问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本节课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质量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学生掌握较好。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6

回顾反思《克和千克》的教学过程,感到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一、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在生活中感受数学。

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已有的生活经验(比轻重)出发以及课前布置到超市调查物品的净含量来揭示课题,学生感到很亲切,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是缺乏认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教学中我采取了多种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千克的观念:

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如通过1个2分硬币和2袋食盐,让学生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并通过游戏抱一抱同桌同学,来感知比1千克重的物品。

2、给学生提供实际测量物品的机会。如说明“要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用秤称”,让学生说说你认识哪些秤,再通过课件演示介绍一些常用的秤及认识盘秤的使用方法。再如让学生自主动手操作称出1千克食盐,1千克的苹果,1千克的梨。

3、采用估测方法。如:在学生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后,给他们提供先估测再实测(猜一猜1千克苹果、梨各有几个;估估文具盒、擦子各有几克等)的练习,让学生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所得结果的差别,让学生在修正的过程逐步建立质量单位与具体实物的关系。

4、运用对比的方法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如一手掂两袋食盐,一手掂1个2分硬币,这样通过比较,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轻重”形成较鲜明的表象,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关系。

三、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建构概念

体验学习,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在教学中先让学生亲身感受物体都有轻、重,使学生对看不出、听不见的质量能够用手或身体的其他部位的感觉而感受到,体验并比较什么“重”,什么“轻”。再想方设法使学生亲身感受“1千克”“1克”的实际重量,进而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称出1千克的食盐、拿起1个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感受这1千克与1克放在手上的感觉;再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如:1千克苹果、梨大约有几个,1个文具盒、1个擦子大约有几克,让学生借助对苹果、梨、文具盒、擦子的质量的感知,迁移到对1千克、1克重量的感受。所有的这些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都能较为深刻地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并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交流、实验等能力。

四、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新课程的新理念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我们采用小组合作实践(如称一称)、合作验证(验证估测的结果)、合作交流(统一估测的意见)的方式,给学生创造了自主探索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们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观察、猜想、操作、讨论、验证交流之中。

在听课老师和教学行家的指点下,认识到本节课存在的不足:学生对“克”、“千克”的质量,体验还不够丰富,判断物品有几克、几千克,估测值与实际值误差较大,说明学生对“克”“千克”的观念的建立,还需要通过更为丰富的实践活动来促进,教学中,如果大胆让学生举例估测生活中常见物品的重量,教师再加以引导修正学生的估测误差,这样会取得更佳教学成效。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7

摘要

新课程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不再偏重书本知识,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更为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全面发展。

教学《克和千克》这节课时,为了唤起学生有关台秤的知识经验,课前就布置学生在家搜集有关物品重量的素材。课中就出示一台秤,这是什么,干什么用的,台秤怎么称物品的重量?接着让学生认识台秤及使用方法,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称出1千克的橙子。学生有的说1千克的橙子有4个,有的说有5个,有的说小一点的有6个。学生发现每组1千克的橙子的个数是不同的。然后让学生用手掂一掂1千克的物品有多重。

这时教师拿出一些袋子,问:“在这些袋子里装上多少东西,就可以达到1千克的重量了?看谁猜得准。”学生兴趣盎然,纷纷寻找身边的物品,进行猜测。

生1:我想在袋子里装5本语文书和5本数学书。

生2:我想在袋子里放2袋食盐。

生3:我想在袋子里装上5袋洗衣粉。

生4:我想在袋子里放上9个沙包。

生5:我想在袋子里放2瓶营养快线。

……

一会儿,学生的兴趣上来了,都迫不及待的想说。我于是话锋一转:你想验证刚才所装的袋子是否是1千克吗?如果不是1千克,你有办法使它成为1千克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一位学生把原来猜想的9个沙包放台秤上一称,羞涩的笑了,觉得相差太远了。有的小组在操作称物品时一会儿多,一会儿少,一会儿换个大点的,一会儿换个小点的,一直到刚好1千克为止。最后,学生展示汇报小组的成果,教师给猜测正确或接近的学生奖励智慧小花。学生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

反思

一、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这节课中,精心的设计,组织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学生在称物品,掂物品,数物品的活动过程中加深了对千克的认识,让每一名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同时在活动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这个实践活动也让每一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通过称一称、掂一掂而真实的感觉到“1千克”的物体到底有从重。从而把本节课推向了高潮。因为物体的重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让学生通过现实的称一称、掂一掂才能让学生感觉到物体的重量。这也体现了“新课标”中要重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感悟能力这一教学理念,又体验到了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不但学会了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去思考,起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而且形成了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让学生经历生动的学习过程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教师的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灵活地组织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教学中,对课本的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删减和增加,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生动的学习过程,从而把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引向最佳状态;同时分小组验证,把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千克”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切身感觉到“几千克”的物体到底有多重。学生对1千克的实物称重量的展示过程,正是一次科学实验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火花碰撞,经验共享的过程。教师更加关注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的培养。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丰富的实际体验,不仅让学生获得了知识,而且也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让不同的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得到了不同的发展。他们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得以培养,并从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三、让学生享受自主探究的乐趣

新课程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不再偏重书本知识,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更为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全面发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在这个片段中,教师采用小组合作验证,合作交流的方式,给学生创造了自主探索的课堂教学环境。在学生小组合作“称一称”的反复尝试中,教师为学生准备了丰富的,有探究价值的学习材料,以具有较大思维空间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观察,猜想,操作,讨论,验证,交流之中。当学生在认真活动的时候,教师认真地听,准确的理解,热情的鼓励,并给予学生帮助,进而营造了一个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这样,学生享受到了自主探究的乐趣。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8

开学的第一天,从学生们那一双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中,我能读出大家对新学期满满的信心,对新的知识的好奇和期待!在这样良好的学习愿景和对师生温馨、和谐关系的期待和开始经营中我和同学们一起探究学习了《认识克和千克》的学习。

今年很荣幸又一次任教三年级,虽然对于备教材这环节感觉容易了些,可面对全新的学生仍不容懈怠。由于这部分知识与学生生活机紧密联系,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就在前一天的新生报到时,我就给大家布置了学前准备任务:每人准备少量花生米、黄豆粒,一枚2分硬币、一枚5分硬币,一粒纽扣等物品。并询问或回忆跟父母到超市购物时看到的称重的工具及购买物品有多重,记录有关克和千克的相关物品。

教学中学生在观察了信息窗,聆听了学生认真读的四条信息后,思考很积极,提出了许多的问题:1、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1吨有多重;2、150吨有多重;3、还有的同学提出了这样的问题:50千克、90千克有多重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很有探究价值,看得出学生们的发现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还是比较强得!

我们先来解决提出了1克有多重的问题,在经历了摸一摸,掂一掂,估一估的同桌活动中学生们很快想到了一片口香糖,一枚1分、一枚2分、一枚5分硬币大约重1克,一枚纽扣大约重1克等;继而出示并认识天平的构造,演示天平称硬币的过程,学生见证了一枚2分硬币约重1克,1分硬币比1克轻一点;5分硬币比一克重一点;再次演示验证了一粒花生米约重1克;之后,让学生再次掂一掂2分硬币和一粒花生米有多重,感受进一步体验一克有多重;之后演示称一些比一克重或轻的物品,增进学生的感悟,这一环节的学生也体验活动较为充分。在接下来引导学生:如果物品比较重,我们还用克做单位吗?由1000粒花生米约重1000克,让学生读出1000克,也可以写成1千克,引入千克,这时有的学生想到了语文课本、数学课本的质量约是1千克;还有的同学生想到了一袋洗衣粉,两袋食盐,两包白砂糖,4包200多克牛奶的质量,这些学习资源很有用,我首先肯定了一袋洗衣粉重1千克,两袋食盐重1千克;接下来,我选择了让学生用天平来称数学课本的质量,得出了数学课本约重245克,从而否定了一本数学课本的质量是1千克的说法。于是,我抛出了这样的问题:大约几本数学课本的质量是1千克?大家很快思考得出了4本数学课本的质量是1千克。于是,我要求4人学习小组中把数学课本罗在一起,轮流掂一掂看4本数学课本有多重,再通过如出示演示称过的200g的牛奶,几包牛奶大约重1千克等问题,从而引导进一步体验了1千克有多重。

在千克和克的名数换算练习环节中,我主要调查了学生的体重,借助了这项资源进行巩固练习。第二个调查的是王义轩同学:我的体重是62公斤,同学们居然多还没有反应,应该立刻大笑起来才对,看来他们还没反应这是错误的,于是,说:看来,王义轩同学需要大家的帮助?于是,不出意料的回答对了,王义轩的体重是62斤,31公斤就是31千克。接着又叫了几个同学说了体重,大家从自己体重的数据中明确了千克与公斤、斤与克的换算关系;然后,我引导学生思考1千克又叫1公斤,那么,1千克=()斤。学生顺理得出了1千克等于2斤,1斤=500克。

在本课克和千克的教学中,我也努力尝试了借助学生的思考与交流的生成资源作为新知探究的载体,在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再次交流思维碰撞中不断反思学习从而获得并内化知识。感觉尚不理想之处是有的环节如调查体重,给学生时间用天平称物品的质量时,放的时间较多,从而拖延了探究时间,使达标练习时间紧张了,未能按时完成。因此在今后,提升课堂生成资源的利用率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方面,需更加努力!

同时令人值得高兴地实践是课前活化心脑操的练习及指动游戏的使用让学生们得上课情绪得以更高涨,对于新课的期待更显强烈,表现专注而轻松。课中对于学生进行了较及时、恰当的评价让可以说大大激发了学生们思维的积极性和交流更大胆而热烈了,体现在学生们无论是提出问题,还是合作提出解决问题或是互相提问概念等都很投入。比如在10-15秒的小概念记忆如:计量较轻的物体质量用“克”作单位,用符号“g”表示等句子。就涌现出了很多的记忆小能手如:王义轩、王伟杰、张栋梁、赵传瑞、李新阳等,欣喜地发现赵传瑞同学在发现约3粒玉米重1克时,最先发现了3000粒约重1000克,掌声四起!有不少学生发现老师体重约50千克,约有20个老师体重1吨;4个小朋友体重约100千克,40个小朋友体重约1吨。今年还有一个巧合我教了我的小外甥,平常很腼腆得他也特别的踊跃,1千克-300克=700克,答案很正确,但在给大家讲解时有些紧张与激动,说成了1千克=10000克,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还有可喜得是有的同学新发现了词语,我说ⅩⅩⅩ得左邻右舍,被另一同学纠正了是左邻后舍,那时那刻是那么确切,很有才啊!

在本节课中对于专心励志语的使用很少,我想如果用的适时些,全体的参与度可能会更高些!由于教学融合专注力的时间较长,因此检测评价,智慧提升环节仓促,习题设计及使用方面尚不够合理充分,这也是在今后的实践中值得继续探索的。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9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有关物体质量的知识,学生并不陌生,在生活中也有一定的感性经验。所以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上,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实现有机统一、协调发展。

1、强化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课前请学生调查市场上物品的质量,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秤。让学

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发展数学。课后请学生在家里用手掂一掂家里的一些物品,然后看看上面写的质量是多少。

2、突出体验在学习中的意义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领悟。本课为了让学生建立一定的数感,感受1克、1千克有多重,让学生课前拿来2分钱的硬币和1千克的物品,在课堂上用手掂一掂,并找一找身边1克重的物品,学生找到了许多,如笔头、小橡皮等,并利用了橡皮、直尺、2分钱和硬币做成了小天平自己检验。再掂一掂一个苹果等自己带的物品的重量,然后再称一称。又让学生自己从书包里拿1千克的书本。然后,拎一拎自己的书包大约有多重,发现学生基本有了质量的概念。

3、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在充分的实践活动中亲身感受1克和1千克究竟有多重。

学生已经学习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等,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具有直观性、形象性,而对重量单位克、千克的感知,则较为抽象,在生活上接触也少,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实践操作,自主探究,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学会使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猜想、尝试并验证,在对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推理、论证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新知,从而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而在课堂中设计“开放型”的教学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全方位参与创造了条件;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启迪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

4、指导学生回顾学习历程

发现一些规律或研究成果,同时,课外延伸,回家调查研究“成长中的我”和自己能拎多重的物体,让学生自由组合,在校园、家中、商店、或菜场,学会估计物体重量或看标注,把研究成果以学习日记形式进行交流,这样加深对克、千克的认识,还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我课后进行总结与反思,找学生进行个别访谈,了解学生参与研究后的感受,为后阶段指导学生探究和实践提供经验。

不足之处:这样的教学,只是让学生在填写质量单位时有个支点,会与掂过物品的实际重量来作比较,然后选择用克或是千克作单位,从而帮助学生会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填空,如果要让学生直接估计出这种物品有多重,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我想仅靠课堂上学得一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引导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能多观察,估一估,掂一掂,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孩子接受知识必须是一个过程,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必须经历的过程,而不能由老师来代替。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10

1、为了让学生能比较好地掌握“克和千克”这部分知识,并能在生活中运用,课前,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到商店、市场、超市等一些场所调查采集关于“克和千克”方面的信息。通过实践,学生了解了很多商品上都标有质量,如50克、100克、450克、500克、1000克等,知道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还知道了轻的东西是用克来做单位的,重的东西是用千克来作单位的。所以在课的一开始,我就从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出发“关于克和千克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让学生回忆熟悉的生活情景,从而抓住数学教材中新知识的切入点。

2、在建立1克的概念时,让学生掂一掂一个2分的硬币,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加深了对克的印象。在建立1千克的概念时,我把内容分层细化,让学生亲手掂一掂100克、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具体物品。通过掂一掂、比一比、称一称、说一说的系列活动,充分感受100克、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实际重量。再利用台秤验证出1千克就是1000克。让学生在动手体验中,准确建立概念。

3、指导学生回顾学习历程,发现一些规律或研究成果,同时,课外延伸,回家调查研究“成长中的我”和自己能拎多重的物体,让学生自由组合,在校园、家中、商店、或菜场,学会估计物体重量或看标注,把研究成果以学习日记形式进行交流,这样加深对克、千克的认识,还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我课后进行总结与反思,找学生进行个别访谈,了解学生参与研究后的感受,为后阶段指导学生探究和实践提供经验。

教学经验告诉我:孩子接受知识必须是一个过程,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必须经历的过程,而不能由老师来代替。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11

《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质量单位的起始课。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物体的轻重问题,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具体、直观,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本节课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了解每一个单位实际有多重,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因此,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掂一掂、找一找、比一比、猜一猜、称一称、看一看、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了解1克、1千克有多重,从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

回顾反思《克和千克》的教学过程,感到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一、强化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利用超市购物引出课题,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感受生活,体味数学,发现生活中的数与量。然后再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克,说明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连。

二、在动手体验中感受知识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学生最能理解的是自己动手实践感受过的东西。本节课重点就是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我主要立足于让学生动手体验感受,让他们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建立1克的观念时,让学生两次掂一掂一枚2分硬币,充分感受1克的质量,再让学生动手找一找,找出生活中大约重1克的物品,然后让学生猜一猜1克黄豆大约有几粒,最后师生共同演示称1克重黄豆的过程,并让学生亲自观察称重结果,加深了对克的印象。在建立1千克的观念时,让学生掂一掂500克、两个500克(1千克)的盐,通过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等系列活动,充分感受500克、1千克的质量,让学生在动手体验中,准确建立1千克观念。

为了有机地把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把抽象的质量单位更形象具体化。我让学生先估一估自己的书包有多重,再用秤称一称,验证估计的是否正确。学生通过这些操作,对千克的质量观念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

三、运用对比的方法建立知识间的联系。

在学生充分感受到1克和1千克有多重后,我让学生一手掂2袋盐,一手掂1枚2分硬币,来对比感受一下它们的轻重,这样通过比较,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轻重”形成较鲜明的表象,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关系。

四、在练习中巩固升华知识

练习题的设计形式多样、有趣,进一步巩固和升华了质量概念,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乐趣,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这节课中,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真正亲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乐趣中理解、升华了对克和千克的理解。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开心,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同时,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以下不足:

1、给学生掂量、感受的时间较短。

教学千克时只让学生掂了掂2袋盐的重量,学生的体验时间短而少。

2、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较单一,没有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事实证明多元化的课堂评价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随时注意学生专注性及学习习惯的培养。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12

本节课是属于《量的计量》的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质量进行量化把握的手段和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轻、重的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轻重,但是如何进行量化比较?对于学生来说还是难点,因此,本节课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时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学生初步了解天平和常用的用“千克”做单位的称,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之间的关系,会以此为标准估量物体的质量,同时体会学习质量单位的必要性,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如下:成功的地方:首先将学生置于与学习新知相关的生活情境中,将这种生活经验变成数学资源,让学生自然地实现由生活到数学的转化。比如:在教学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题图,或在课前让学生进行相关的收集工作,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素材去认识克和千克的不同作用,使课内、课外互补,以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其次:在教学中,设计各种有效活动,让学生具体感知1克、1千克的物品实际有多重,逐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如:我设计了让学生掂一掂、称一称、找一找等活动,让学生掂2分硬币、一根香烟、几粒黄豆等来感受1克有多重,这样不仅有身体的感受,还有对物品数量的感受,对1克的质量感受就更生动了,很好的落实了教学目标。不足的地方及对策:克和千克的认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教学时应时时把估算的教学贯穿始终,使学生在估算的过程中不断体会、理解,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加强估算教学。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13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

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建立1克、1千克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具准备:一个蜗牛(重1克)、盐(500克)两袋、多媒体课件、天平、砝码、2分硬币、弹簧秤、实物投影。

学具准备:小天平、2分硬币、大米、石子、弹簧秤、各种物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我听说咱班有两名同学跑的很快!他们是谁啊?

师:今天让他们举行一场比赛怎么样?

师:今天的比赛要增加难度,让他们每人背一个同学来比怎么样?

(学生活动)

师采访冠军:你为什么要选“XX”,不选“XXX”呢?

师:“XX”多重?“XXX”呢?

除了“斤”以外,你还知道哪些表示物体质量的`单位?

师小结:“斤、两”是我们国家常用的单位,你知道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是什么吗?

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板书)

二、探究新知

1.交流汇报。

师:前几天老师让同学们广泛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质量现在交流一下好吗?

师小结:同学们说了那么多,你有什么发现吗?

2.认识秤。

师:要知道物品的轻重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

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种常见的秤?

(多媒体课件出示盘秤、台秤、电子秤、天平、弹簧秤、磅秤。)

师:你在哪见过这些秤?

师:同学们都没见过天平,下面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下天平。

(介绍天平的组成、用法)

3.认识“克”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小客人──“蜗牛”

你们想不想知道这只蜗牛的体重?

(学生兴趣高涨)

师:那我们应该选择什么秤来称呢?

师:那我们一起来称一称这只蜗牛的体重。

(示范操作)

师:我们来看游码的左端停在刻度几?

师:以蜗牛为标准,你能猜一猜一枚2分硬币有多重吗?

师:我们分小组来称一称看谁估量的最准。

(小组活动)

师:每个同学拿一个2分的硬币掂一掂试一试,感受一下1克有多重?

你能说出大约重1克的物品吗?

师:同学们的桌面上有一些物品,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称一称,好不好?

听清要求:(1)先掂一掂,估计一下物品的质量,然后再用天平称出物品的质量。

(2)称好的物品的质量用近似数表示就可以。

师:刚才有的学生想知道我们的数学书有多重,用标尺上的刻度不够,我们还有个办法用法码来称。

说明:游标拨回刻度0,在右盘放入砝码,直至天平平衡。

将砝码和标尺上的质量加起来就是数学书的质量。

师(拿出一袋盐):谁来估量一下一袋盐的质量?

师:我们来一起看一看质量标注,一袋盐500克,那两袋呢?

(板书1000克)

5.认识“千克”

师:如果再重一点的物品用天平来称还合适吗?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家里常用的弹簧秤,谁知道弹簧称的用法?

我们分小组从你的材料袋里称出1千克的物品。

在1000克右边(板书:1千克)

师:我们称出了分别1千克的大米和石子,你有什么发现吗?

师:虽然体积不一样,但质量是相同的。

师:同组同学依次掂一掂1千克有多重。

师:你能估计一下你的凳子、书包有多重吗?

称一称试一试吧!

小组活动并汇报。

6.认识1000克=1千克

师:1千克大米和刚才称的1000克的盐比较,请小朋友来猜一猜,谁重?

(学生猜)

师:我们用弹簧秤来称一下这两袋盐的质量。

师:也就是说 1000克=1千克(补充“=”注意读法)

也可以说1000个1克是1千克。

三、应用拓展

1.认识常用的台秤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天平和弹簧秤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下台秤,你能读出台秤上的数据吗?

2.认识健康秤

师:谁能说出他们的体重?

3.连线

西瓜 100克

方便面 5千克

4.判断

(1)一个乒乓球约重3克。()

(2)小胖今年7岁,约重2千克。()

(3)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课后小结:

为了让学生能比较好地掌握“克和千克”这部分知识,并能在生活中运用,课前,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到商店、市场、超市等一些场所调查采集关于“克和千克”方面的信息。通过实践,学生了解了很多商品上都标有质量,如50克、100克、450克、500克、1000克等,知道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还知道了轻的东西是用克来做单位的,重的东西是用千克来作单位的。所以本节课的一开始,我就从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出发“关于克和千克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让学生回忆熟悉的生活情景,从而抓住数学教材中新知识的切入点。

本节课重点是建立1克、1千克概念过程,我主要立足于让学生动手体验感受,让他们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全过程。

在建立1克的概念时,让学生掂一掂一个2分的硬币,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加深了对克的印象。在建立1千克的概念时,我把内容分层细化,让学生亲手掂一掂100克、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具体物品。通过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系列活动,充分感受100克、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实际重量。再利用盘秤验证出1千克就是1000克。让学生在动手体验中,准确建立概念。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14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根据这一理念,我在教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克与千克》后有点感触,现作一下反思。

一、成功之处:

1、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学生虽然对千克与克还不熟悉,但教师可以从生活中唤起对它的感受。先让学生背一背感受人的身体有轻重之分,再让学生掂一掂自己的学习用具来感受物体也有轻重之分。选择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的事和物作为教学资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是缺乏认识。为了让学生建立克与千克的认识,教学中我采取了多种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千克的观念。

A、通过实际感受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如通过1个二分硬币和1袋洗衣粉,让学生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并从中感知一千克比一克要重,再通过加1、2、3、4个硬币来感知5克的重量,找一找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大概有1千克,这样学生初步具备了克与千克的表象。

B、让学生实际测量物品的质量。在上面估测的时候,往往结果与实际质量有出入,这就得需要提供帮助验证的工具---“称”。学生知道要知道物体的轻重需用秤称,此时让学生说说你认识哪些秤,再通过课件演示介绍一些常用的秤及认识盘秤的使用方法。

C、运用对比的方法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如一手掂一袋洗衣粉,一手掂1个二分硬币,这样通过比较,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轻重”形成较鲜明的表象,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关系。

二、不足之处:

1、没做到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享受学习的乐趣,新课程的新理念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由于没能很好处理好时间的把握情况,致使小组合作匆匆忙忙,没能起到很好的实践效果。

2、学生对“克”、“千克”的质量的体验还不够丰富,判断物品有几克、几千克,估测值与实际值误差较大,说明学生对“克”“千克”的观念的建立,还需要通过更为丰富的实践活动来促进,教学中,如果大胆让学生举例估测生活中常见物品的重量,教师再加以引导修正学生的估测误差,这样会取得更佳教学成效。今后,我的教学将继续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从学生学习的需要出发,让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效。

千克和克教学反思15

一、在生活中感受数学。

《新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重要理念之一。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及课前布置到超市调查物品的重量来揭示课题,学生感到很亲切,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归宿于生活,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学生虽然对克与千克还不熟悉,对1克与1千克有多重?缺乏感性认识,但他们已经知道物体有轻重,并能用手或其他部位去感受体验质量,分辨物体的轻重,所以学习这一课我选择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的事和物作为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充裕的动手实践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逐步感知认识质量单位,并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如通过1个2分硬币和2袋食盐,让学生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并通过游戏抱一抱同桌同学,来感知比1千克重的物品。同时引导学生“要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用秤称”,让学生说说你认识哪些秤,再通过介绍一些常用的秤及认识盘秤的使用方法,给学生提供实际测量物品的机会。并运用对比的方法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如一手掂两袋食盐,一手掂1个2分硬币,这样通过比较,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轻重”形成较鲜明的表象,也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克和千克》教学反思集二》这一教学反思,来自网!http://

易掌握单位间的关系。所有的这些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都能较为深刻地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并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交流、实验等能力。

三、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通过自主探究享受学习的乐趣。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给学生提供了“用数学”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更多实物材料,让学生通过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说一说、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从而形成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然后又充分地去掂量、去感受,并列举了许多生活中的实物,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如:1千克苹果、大约有几个,500克盐有多重,1个文具盒、1个擦子大约有几克,让学生借助对苹果、盐、文具盒、擦子的质量的感知,迁移到对1克、1千克重量的感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大量的操作培养学生自己去解答问题、去验证答案。对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盘秤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这些生活中的数学不是由教师教的,而是孩子们自己体验到的,并形成一定的技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千克和克的教学反思 篇5

主备人:杨卫星

千克和克单元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千克和克。教材是这样安排的,先教学千克的认识,再教学克的认识,接着安排了一个练习,巩固对千克和克的认识,最后还安排了一次实践活动《称一称》。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质量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已经明确要想知道物品的轻重不能靠眼睛观察,必须要用秤称一称,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如果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他们进行估测或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反过来,学生在进行实际测量的活动中,也能进一步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为了达到这种相互促进的效果,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教学中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同时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物品的机会,从而有效地培养估测意识。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概念,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并能灵活运用;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了解称物体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估测,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 4.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学习了千克和克两个质量单位的基础上,加深对千克的认识,并以此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应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千克和克的教学反思 篇6

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中,千克和克都是质量单位,物体有多少物质称它质量。我们民间习惯把物体有多重来代替物质有多少,生活中常常把千克和克作为计量物重的单位。《课程标准》和教学参考书里把千克和克称质量单位,是规范的说法。教材说成物重单位,是考虑了民间的习惯与学生的生活环境。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有三条:1.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克、千克;2.知道千克与克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3.能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简单计算。感受克和千克,体会1克、1千克有多重,形成初步的观念是教学的重点。

内容分三部分编排:

P29~P32教学千克。初步感受物重,知道秤可以称物重;感受1千克和几千克,知道千克是计量物重的单位。

P33~P35教学克。知道克是较小的计量物重的单位,感受1克与几克,了解克与千克的进率。

P36~P38单元练习和实践活动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联系生活,了解有关物重的一般性知识。

千克和克都是计量物重的单位。教学千克和克必然涉及什么是物重、怎样计量物重、有哪些工具……一般性知识。这些知识在学生的经验里都有,只要想办法把它们提取出来。第29页呈现两袋大小差不多、轻重差许多的食品,问“哪一袋重些?”引导学生感受有的物体重些、有的物体轻些,各个物体都有它的物重。回忆物重是可以比较的,还可以用秤称。生活里有各种各样的秤,用于测量不同物体有多重。

2.引出、讲解,感受千克和克。

第30页首先指出: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还在底注里介绍表示千克的符号“kg”。引出了学习内容“千克”。

接着讲解1千克。左边台秤上没有放物体,秤的指针指向“0”;右边台秤上放1袋红枣,秤的指针指向“1”。教材告诉学生:指针指着1,表示这袋红枣重1千克。在现实的情境里,联系具体的物品,让学生初步知道什么是1千克。还通过在秤面上找2千克、3千克……,进一步体会几个1千克是几千克,为用秤称物重作了准备。

然后让学生感受1千克和几千克。称、拎、数1千克大米和1千克鸡蛋,到商店里寻找重1千克的物品,都是体验1千克的活动。只有反复地称、拎、掂重约1千克的各种物体,用心感受,才会形成关于1千克的初步观念,并保存在经验系统中。

第33页首先指出: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不但引出了“克”,还让学生在“食品净含量135克”的图片中,产生认识1克的愿望。

接着观察天平的砝码,并用天平称出10克黄豆,数数10克黄豆的粒数,体会1克很轻。

然后掂一枚2分硬币,感受1克是多重。知道有比1克轻的物体,也有比1克重的物体。尤其是比1枚2分硬币和1支直尺的重,体会1克。

3.发现进率、应用进率。

千克与克的进率是在计算、称重的活动中,通过推理得出的。取2袋盐,每袋重500克,算出它们一共重1000克;把两袋盐放到台秤上称重,是1千克。从1000克和1千克都是这两袋盐的重,得到1千克=1000克。由于上面的计算、称重和推理都是学生能够进行的,所以教材把进率留给学生发现。

把千克为单位的数量与克为单位的数量相互换算,能巩固进率。由于没有教学多位数的乘、除计算,只能应用整千数的知识进行换算思考。如2千克是2个1000克,等于克;5000克是5个1千克,等于5千克。

第36页第3题尽管思考和方法可以多样,但仍以单位换算为基本思路的。

4.通过估计或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估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和方法,尤其在不要求精确结果时或较复杂的问题情境中,应用比较多。第32页第4题让学生理解4千克多一些是大约4千克、2千克少一些是大约2千克,为估算作准备。第37页第6题,先求得半杯橙汁的重,再估计大半杯橙汁、1杯橙汁的重。培养通过估计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第36页第4、5题都要通过计算解答。从此以后,可以让学生解决有关物重的实际问题了。

第四单元 加和减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加、减口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在加、减口算这部分内容里,以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不超过100)为主,还有整百数加整百数(进位)与相应的一千几百减几百(退位)。教学的实际问题是较难的两步问题。

全单元内容分三部分编排:

P39~P42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各有一道例题。其他口算在练习里带出。

P43~P45教学解决实际问题。以一道例题带出一串变化了的实际问题,突出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

P46~P48单元练习。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加法与减法分开编排;不进位加与进位加、不退位减与退位减连续编排;鼓励独立思考、算法多样;以估算促进口算。

第39页教学加法,第41页教学减法。加法与减法分开编排,是因为它们的算法和过程不同,尤其是进位和退位。在加法的例题里,先教学不进位的,再教学进位的,使计算的思路在由易到难的问题情境中迁移、发展。在减法的例题里,先安排不退位的,再安排退位的,编排意图和加法相同。

在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还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有这些知识和能力为基础,完全能够独立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而且算法多样。教学要引导学生把两位数加两位数,分解成两位数先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如44+38,先算44+30=74,再算74+8=82。类似地,要把两位数减两位数,转化成两位数先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经常会在进位或退位时发生错误。两道例题分别比较不进位加与进位加、不退位减与退位减在计算时的相同与不同,引导学生注意进位和退位,也为估算作些准备。

第40页第5、6两题,第42页第5、6两题都是估算,先是估算的方法,再是应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估算安排在口算后面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口算时先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识别不进位与进位(不退位与退位)的经验,从而通过估算促进口算。教材设计的一些题组,如35+32、35+38,85-63,85-68等,有利于学生掌握估算。具有“先估计得数是几十多、再计算”的习惯,能够及时发现口算的错误,这也是估算促进口算的一种体现。

2.在练习里编排其他口算内容:进位的几百加几百以及退位的一千几百减几百。

在认识千以内数时,曾经口算不进位的几百加几百,不退位的几百减几百。这里教学进位的或退位的口算,教学方法是在题组里类比迁移。如第40页第4题从60+70=130(6个十加7个十得13个十),带出600+700=1300(6个百加7个百是13个百)。第42页第4题从140-60=80(14个十减6个十得8个十,)带出1400-600=800(14个百减6个百得8个百)。在理解算理以后,计算几十加几十、几百加几百甚至几千加几千,都可以先想20以内的加法。计算一百几十减几十、一千几百减几百……都可以从20以内减法类推。

3.解决实际问题: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以解题思路带动一题多变。

第43页例题先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再求两个数的和。这道题里只有两个已知条件,其中一个条件在解题时要连续使用两次。教材引导学生画线段图理解题意,研究数量关系。表示裤子价钱的线段已经画出,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让学生画。可能出现两种画法:或者

前一种画法容易得出“蘑菇”的解题方法,后一种画法。会得出

“辣椒”的思考和解题。要注意的是,教学应该鼓励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多样化,但不要求学生一题多解。解法多样化是学生群体的、在交流时表现出来。解法多样化能开拓视野、开放思维,激起相互倾听、评价、吸收的合作热情。一题多解则会加重学习负担,没有必要。

教学解决实际问题,要学会思考,也就是要形成解题思路。例题的两种解法中,“蘑菇”的方法比较适宜多数学生,无论是分析法思路还是综合法思路,都能想到这种解法。教学时要适当突出分析思路,即:求一套衣服的钱只要把裤子的价钱加上衣的价钱,上衣的价钱还不知道,需要先算它。

教材从几倍求和的问题(例题)带出几倍求相差的问题(试一试),又在练习里带出比多(少)求和的实际问题(第6~8题)。只要教学时重视解题思路,尤其是分析问题的数量关系,从例题到试一试不会有困难。为了从几倍求和发展到比多(少)求和,“想想做做”第1、2两题利用线条图引领,第3题利用连续两问铺垫。充分发挥这些题的作用,仍然要突出从问题出发的分析法思路。如求两条彩带一共多少长,需要先算另一条彩带的长度。求小华两次一共跳多少下,需要先算他第二次跳的下数。

4.单元练习注重培养能力。

练习五是本单元的综合练习,先练习口算,再练习解答实际问题。

练习口算以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为主,通过题组55+32和55+38,55-32和55-38回忆算法、比出要领,从整体上掌握口算时的思路和注意点。然后利用抽拉数字卡片的教具,组织较大量的训练,在口算练习中插进估算,使估算与口算相互促进,有机融合,提高口算速度和正确率。第4题是口算能力检查,了解学生用2分钟时间能不能说出12道题的得数,以及是不是全部算对。第5题是应用口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第10题渗透加法运算律和加、减运算的部分性质,结合实例体会一些数学内容。

练习解决实际问题,加强解题思路的养成。通过第6、7、8等比较熟悉的问题,熟练从问题想起,分析问题的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步骤。在第9题里把“倍”与“相差”两个概念相复合,理解“3倍多9只”的含义以及它的数量关系,知道求“3倍多9”的数要先算“3倍是多少”。第11~13题通过问题情境的新变式,促进从问题想起的思路。如第11题两次求三班借书的本数,选用的已知条件不同。

第五单元 24时记时法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在学过时、分、秒,能够认读钟面上时间的基础上,教学24时记时法。教学目标是:1.了解24时记时法的记时原理;2.会使用24时记时法;3.会计算经过时间。教学内容分成三段编排。

P49~P52教学24时记时法的记时原理和方法。

P53~P55教学求经过时间,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

P56~P57实践活动中应用学到的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周末生活。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讲述记时法的原理:两次图示。

日常生活里已经较多地使用24时记时法,学生都有过接触。教材从电视节目预报引出24时记时法,缩短新知识和学生的距离。教学记时法需要讲述它的记时原理和方法,学生才能意义接受并掌握。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上午8时、下午4时、晚上9时等也是记时,但不是24时记时法。

第49页的钟面图,左边钟面表示0时(晚上,时针与分针都指向12),是一日的开始。中间钟面表示12时(白天,时针与分针都指向12),是一日的中午。从0时到12时经过了一天里的下半夜、早晨、上午,共12个小时,钟面里的粉色圈说明了这些。右边钟面表示24时(晚上,时针与分针都指向12),是一日的结束。从中间钟面时间到右边钟面时间经过的12小时是一天里的下午、傍晚和上半夜,钟面外的蓝色圈说明了这些。钟面图清楚地展示了一天有24小时,如果把一天里的整时,按0时、1时、2时……依次编号,那么中午后的时间就是13时、14时……24时。这就是24时记时法的原理。

线条图再次展示一天里的24小时,左边红色部分是一天里的前12小时,右边蓝色部分是一天里的后12小时。线条上的0、1、2……24是一天里的全部整时时间。其中24时,既是一天的结束,又是新一天的开始(应看成0时)。

2.教学使用24时记时法。

第49页的下面部分教学使用24时记时法记时。左边图画里的女孩向国旗敬礼,钟面上刚好8时。升国旗是每天上午的学校活动,这个8时应是一天的前一个12小时内的8时,记作8时,中间图画里的男孩在吃饭,钟面上为12时。很清楚,这个时间是一天的中午,记作12时。右边图画里的男孩正脱衣睡觉,钟面上刚好8时。显然这个时间在一天的后一个12小时内。因为12+8=20,所以记作20时。教材选择这几个典型的时间,尤其是一天里的两个8时,帮助学生理解:从中午起到午夜,是一天里的第二个12小时内的时间,要用13,14……24时表示,需要时可以通过“12+a”计算。

教材让学生回答“16:00是下午几时?18:30呢?”能进一步体会24时记时法。16:00和18:30都是12时以后的时间,在一天里的第二个小时内,把它们表示成下午几时,应该进行16-12、18-12的计算。

第50~51页“想想做做”第1、7题把钟面上的时间或者已有的上午、下午时间用24时记时法表示;第2~5题对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间作更具体的解释,这些都是理解和使用24时记时法的练习。

3.求经过时间。

生活中经常需要计算经过时间,有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本单元求经过时间的问题情境比较简单,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同一天内的整时到整时、整时到非整时、非整时到整时,同一小时段内的几十分到几十分。至于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不在同一天内的,仅以小学生睡觉时间为素材出现一次。

求经过时间的方法多样。看着钟面数、列算式求、画图找答案……都可以。要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和学生的状态灵活选用。尤其在整时与非整时的经过时间,一般不列式计算。

教材由简单到复杂安排求经过时间的问题。第53页例题先求“六一剧场”的播放时间,开始和结束时间都是整时。“萝卜”想钟面上的14:00到16:00,用淡蓝色的扇形表示这段时间里的时针,从指向“2”移到指向“4”,经过了2小时。“蘑菇”采用列式计算,如果用下面的线段图配合,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这样算。

“金色的童年”从8:10开播,到8:40结束,它的播放时间是同一小时段里的10分到40分。教材用画图的方法看出答案,学生也可以用数的方法,算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4.开展实践活动,学习合理安排时间。

上一篇:春秋战国的纷争下一篇:政治纪律教育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