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效机制模式

2024-07-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长效机制模式(精选8篇)

长效机制模式 篇1

志愿服务工作模式及长效机制研究

所在学员班:3班

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名:张田青

暨南大学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

2012年

志愿服务工作模式及长效机制研究

三期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3班 张田青

[摘要]志愿服务,作为人类追求真、善、美的一种行动过程,具有自愿性、无偿性、社会性的特性,志愿服务不仅能够为社会和他人提供关爱和帮助,还能够使志愿者自身的灵魂和精神境界得到洗礼和升华;志愿服务不仅能够充分动员和有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服务于社会,还能够有效弥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失灵,弥补政府能力与政府资源的不足。因此,在当代公共治理中,志愿服务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的重要力量,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建立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促进志愿服务的常态化与可持续发展,有其重要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目前我国志愿服务中遇到志愿者资源依然不足、流动率高,社会参与面不广,志愿服务对象及服务范围的限制,志愿者募集资金的困难,志愿组织的独立性不够强,相关法律与伦理规范缺失,志愿者的责任与权益难以保障等问题,促进志愿服务特别是青年志愿者行动形成社会功能关键在于:做好宣传工作;规范队伍管理制度;丰富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加强志愿服务资金的筹措与管理,争取各方力量支持;努力拓展志愿服务的队伍;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有效整合志愿资源

[关键词]志愿服务;现状;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引言]志愿服务,作为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高尚行动,是爱心、良知和奉献的一种展现。如今,志愿服务已成为新时期共青团组织吸引凝聚和服务影响青年的重要手段和团的活动的重要内容,同时,在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弘扬人类真善美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正处于起步阶段,面临诸多的问题和发展困境,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建立和健全志愿服务的长效发展机制,促进志愿服务的常态化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战略需要。志愿服务工作的核心及价值..........................................................................4

1.1志愿服务的起源......................................................................................4 1.2 志愿服务的核心价值.............................................................................5 1.3 志愿服务的特征:...................................................................................5

1.3.1 自愿性..........................................................................................5 1.3.2 无偿性..........................................................................................5 1.3.3 社会性..........................................................................................5 目前我国志愿服务的模式..............................................................................6

2.1 我国志愿服务的三种模式.....................................................................6 2.2 志愿服务的三种模式之间的比较.........................................................6 3 我国志愿服务的现状......................................................................................7

3.1 志愿者资源依然不足、流动率高,社会参与面不广.........................8 3.2 志愿服务对象及服务范围的限制.........................................................9 3.3 志愿者募集资金的困难.........................................................................9 3.4 志愿组织的独立性不够强.....................................................................9 3.5 相关法律与伦理规范缺失,志愿者的责任与权益难以保障...........10 3.6 管理体制与机制不健全.......................................................................10 4 志愿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建议................................................................11 4.1 做好宣传工作。...................................................................................11 4.2 规范队伍管理制度...............................................................................12

4.2.1 建立和完善志愿者服务的组织系统........................................12 4.2.2 完善激励机制............................................................................12 4.3 丰富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形式...............................................................13 4.4 加强志愿服务资金的筹措与管理,争取各方力量支持...................13 4.5 努力拓展志愿服务的队伍...................................................................14 4.6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有效整合志愿资源...........................................14 5 结论........................................................................................................15 参考文献......................................................................................................15 志愿服务工作的核心及价值

1.1志愿服务的起源

志愿者(Volunteer)联合国将其定义为“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活动者”,指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不关心报酬奉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的人。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来说,志愿者是这样定义的“自愿参加相关团体组织,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社会现有的资源,志愿奉献个人可以奉献的东西,为帮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开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实际的,具一定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性服务活动的人。”

志愿者制度的确立可追溯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福利主义抬头,但志愿者本身的存在则自古以来已经存在,古时候的赠医施药可被视为志愿者的雏型。西方志愿者起源的重要概念建基于罗马时代的博爱精神和基督教的宗教责任及救赎观念,透过义务工作表现出人性的爱及弘扬宗教的善性。而近年志愿者制度的确立,是为了弥补政府对社会支援的不足,结合政府、商界及民间的力量为社会上有需要的人士服务。志愿者就是指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在不计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的人员。

志愿服务原指恭敬地交付、呈献,即不求回报地付出。奉献精神是高尚的,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志愿服务精神提倡志愿者欣赏他人、与人为善、有爱无碍、平等尊重,这便是友爱精神。志愿服务包含着深刻的互助精神,它提倡“互相帮助、助人自助”。进步精神是志愿服务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志愿服务是公民个人基于道义、信念、良知、爱心和责任,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资源、善心为他人、社区和社会提供的一种公益性服务。在国际社会,志愿服务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它最初起源于战争救护、重建家园、安置孤儿等与战争相关的人道主义的救助活动。在当今和平时代,志愿服务已经涵盖环境保护、扶弱助残、赈济贫困、救灾抢险、维护和平、社区建设和社会进步等诸多领域,成为公民参与公共生活的重要平台,成为公民重要的生活方式。

1.2 志愿服务的核心价值

志愿服务是公民社会的基石。志愿服务可以激发人类最高贵的情操,即追求全人类的和平、自由、机会、安全和正义。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服务的本质与特征就在于它的志愿性、无偿性与公益性。志愿服务的功能与核心价值就在于:一是传递爱心;二是奉献社会;三是激发人性光辉。志愿服务是传播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的重要工具。作为人类追求真、善、美的一种行动过程,志愿服务不仅能够为社会和他人提供关爱和帮助,还能够使志愿者自身的灵魂和精神境界得到洗礼和升华;志愿服务不仅能够充分动员和有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服务于社会,还能够有效弥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失灵,弥补政府能力与政府资源的不足。因此,在当代公共治理中,志愿服务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的重要力量,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建立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促进志愿服务的常态化与可持续发展,有其重要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1.3 志愿服务的特征: 1.3.1 自愿性

自愿性是志愿服务的基本特征和首要原则。主要强调参加志愿服务的自觉性,是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前提,只有自愿才能成为志愿只有自愿才能成为持久。

1.3.2 无偿性

无偿性是志愿服务的另一基本品质,强调服务的非盈利性和利他性。志愿者不计物质报酬,强调奉献精神,强调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的力量。

1.3.3 社会性

志愿服务致力于帮助有特殊困难的社会成员,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

志愿服务远远超越了道德限定的范畴,已延伸至了社会进步事业更多的空间角落。从性质上来看,志愿服务是一种社会支持。所谓社会支持,是指一定的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者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行为。志愿服务在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人与社会之间关系、人追求自身幸福与利他、社会团结、秩序、道德等方面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近年来的成功实践和有益探索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志愿服务可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许多领域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目前我国志愿服务的模式

2.1 我国志愿服务的三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自下而上发起,自上而下推广”的模式。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是中国社区层面的志愿服务及其发展。在我国很多社区,由于人口老龄化,社区居民在托老、带老人外出游玩、带老年人看病、老年人理发、设家庭病床、儿童入托、拆洗做卫生、提供换煤气罐等方面的需求较大,问题较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民间率先作出了回应。积极分子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了为民服务志愿者小组,无偿为孤寡老人、病残和特殊困难户提供服务。

第二种模式是“自上而下发起并推广”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是青年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的发展。中国的青年志愿者活动是由共青团系统自上而下发起的,即使是早期深圳市的青年志愿者活动也是在团市委的发起与领导下推广的。从中国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团系统在发起和推广青年志愿者活动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事实上,改革开放以后,不仅民间有了志愿服务的意识和行动,而且一些政府或半官方的人士也开始认识到志愿服务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并直接发起和推动了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的发展。

第三种模式是“自下而上发起,自下而上发展”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是一些草根组织如“北京市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

2.2 志愿服务的三种模式之间的比较

总的来说,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模式大致包括以上三种类型。第一种模式是

群众自发组织起来通过志愿服务的形式回应社区弱势群体的需求。它与中国传统的邻里互助文化相适应,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因此,在民政部门的推动下,社区层面的志愿服务得以迅速推广。然而,从调查的情况看,这种模式也存在一些局限。虽然民政部门能够通过健全的组织网络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建立社区志愿者协会,但是,它的弊病在于这些自上而下成立的协会往往缺乏相应的独立性。一些地方的协会甚至与街道办事处或民政部门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由于不是群众自发组织起来的志愿服务,因此群众并没有被真正动员起来,其结果是群众的自愿性不足、公众参与不够,一些地方的志愿组织与志愿服务甚至只是有名无实。第二种模式是在一些具有创新意识与远见的团干部的推动下发起的,并通过共青团的组织网络在全国范围迅速推广。从一开始,青年志愿者协会就是在共青团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的,甚至可以说青年志愿者协会是团委的一个特殊部门。然而,由于团干部本身素质较高,年轻、有创意和干劲,因此,各地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的志愿服务有声有色。但它的不足之处在于,这种模式的志愿服务缺乏与被服务的弱势群体有效结合的交点。第一种模式和第二种模式都是通过政府部门的力量自上而下推广的,它与西方国家志愿者组织的建立和志愿服务的形式不同,具有较浓的中国特色。从现有的情况看,它的局限在于这种模式的志愿服务有时会偏离志愿服务的本意,成为具有一定非自愿性,甚至强制性的活动。因此,以上两种模式都遭到了一些不同意见者的批评。

第三种模式不仅是由群众自愿发起,而且是通过民间的力量扩展。这种模式与西方志愿服务的发展模式最为接近。它的优势在于,所建立的这些志愿者组织具有较强的自治性,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公众的参与热情较高。然而,从调查的情况看,自下而上发起,自下而上扩展的模式在中国的发展较为缓慢。这一方面与中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当前中国的文化、体制环境等因素有关。在没有政府推动的情况下,民间自发的模式很难在其他地区得到大规模的推广。我国志愿服务的现状

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如参与机制不健全、社会参与面不广、人才流动过快、资金匮乏和不足、相关法律及伦理规范缺失、管理体制与机制不健全等。

志愿服务,作为在社会转型过程中诞生的新兴事物,由于适应社会成员的需求而获得较快发展。然而,受到客观条件限制以及人们观念意识差距的影响,在发展中也遇到种种困难、产生不少问题。通过调查发现,目前的青年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志愿者资源依然不足、流动率高,社会参与面不广

随着多年来志愿理念的深入人心,志愿者的人数在不断增多。截止目前,中国青年志愿者社区的注册会员数已达612882人。但是由于志愿服务的岗位也在不断增多,志愿者仍然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由于部分社会群体对志愿服务活动的理解偏差及对志愿者群体的误解,使得部分社会群体对志愿服务活动持有“敬而远之”的态度,这就致使一些典型的、集中的服务活动,由于志愿者人力资源的缺乏还没有做到将服务网络延伸至所有社区,也使得志愿服务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各种难以避免的问题。

志愿服务事业在我国刚刚起步,面临人才缺乏与人才流动过快的双重困境。首先,我国公益领域普遍存在薪酬待遇低、工作强度大、发展空间狭小、社会保险缺失等问题,严重限制了优秀人才的进入,也难以留住优秀人才继续服务,导致人才流失问题严重。依据2010《中国公益人才发展现状及需求调研报告》显示,88.5%的公益人员月薪酬集中在5000元以下,25.7%以上公益人才的工资在2000元左右,67%的志愿者反映工作强度非常大,每天工作10到12个小时,37.7%的人没有任何社会保险。其次,我国的志愿活动多以大型体育赛事和各种特定活动为多,如奥运会、亚运会、助残日、预防艾滋病日、学雷锋活动日、国际志愿者日等,这种短期化、运动化式的志愿服务活动,一方面使志愿服务活动缺乏延续性,另一方面也容易导致志愿服务人员的短视行为与心理。最后,在大多数志愿活动中,我们仍然发现,志愿者多数是由在校学生由共青团组织参加志愿活动,或退休人员居多,社会自主参与比例很小。专职志愿者相对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志愿人员职业精神的缺乏和专业能力的不足,从而影响志愿服务的效果和质量。人员流动过快,人才结构不合理,专业人才较为匮乏,人才队伍缺乏相对的稳定性,是目前我国志愿服务管理及志愿服务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也是制约我国志愿服务事业持久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3.2 志愿服务对象及服务范围的限制

由于志愿服务观念上的差异,使得服务领域的开发受到阻碍。国外的志愿服务已经从神圣化向日常化转变。神圣化是指专门从事特殊的、有崇高意义的服务;日常化是针对社会成员任何合理的利益需求开展服务,服务内容十分广泛,服务领域不断扩大。我国许多志愿者,仍然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志愿服务就是专门针对老人、残疾人的服务,或者特殊者的服务,而不能将服务视野扩大到社会成员的全面需求。这样,严重局限了志愿服务领域的开发,使得很多可以由志愿者完成的领域无人问津,加重了政府机构的负担。甚至出现了“事没人干,有人没事干”的状况,降低了服务效率。

3.3 志愿者募集资金的困难

我国国家财政有大批资金用于志愿服务,目前,东莞市已经把志愿服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但是由于管理上的障碍,资金无法高效地用于很多小型、个人组织的志愿服务。

事实上,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多数志愿服务活动都是自发组织的,在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所需资金也大都来自于民间募捐所得或是志愿者个人。而仅仅依靠者两方面的力量筹集资金十分困难,耗时耗力,是难以保证资金的有效及时提供的。所以,如何实现资金筹集的及时、充足、有效依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4 志愿组织的独立性不够强

许多志愿者组织是与共青团组织合成一体,团干部是志愿组织管理者,团员也是志愿者。这样的体制使志愿者的人数得以扩充,易于管理,也让团员团干得到很好地锻炼。但是,在某些实际的志愿工作中,服务活动难免流于形式,缺乏生命力。由社会人士独立组成的志愿团体,独自策划服务活动,逐渐成为社会的中间团体。然而,由于仍有传统计划经济及管理模式的影响,志愿服务也受到传统组织模式的制约,对“人治”的依赖程度较重。总而言之,我国目前的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在近几年取得了长足进步并积累了极为可贵的经验,但是,与社会成员的需求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与外国青年志愿服务水平比较也有极大差距。

3.5 相关法律与伦理规范缺失,志愿者的责任与权益难以保障

经过不断努力,我国的志愿服务立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存在诸多问题。目前我国出台的专门规范志愿服务的立法均限于地方层面,仍有约75%的地区处于志愿服务立法的空白地带,全国至今没有一部统一的志愿服务法。在现有的立法中,多以原则性的规定为主,可操作性不强,而全国性立法则是倡导性的,相关规定不具体。由于多方主体的法律关系、权利义务、责任承担等问题没有形成统一完善的制度,从而导致志愿服务具有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和无序性。法律规范不完善,法规效力等级较低,有关的规定过于原则和笼统、缺乏可操作性等是目前我国志愿服务立法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首先,法律法规的缺失和不完备,导致相关主体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各主体之间的关系界定不清晰,职责权限难以明确和落实,志愿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志愿行动难以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其次,相关伦理规范与行为守则的缺失,容易导致志愿者行为的失控和伦理道德的失范,容易引发志愿者和服务对象之间不必要的误解与冲突,容易导致相互间的不信任,从而影响志愿组织的公信力和志愿者的社会形象。因此,制定志愿服务法和志愿者伦理守则,约束和规范志愿者的行为,使志愿者在完善的法律保护和伦理规范下,充分发挥和实现志愿服务的功能与使命,是我国志愿服务管理中亟待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3.6 管理体制与机制不健全

我国的志愿服务活动起步相对较晚,制度化建设相对滞后,缺乏长效的管理机制和工作机制,在服务领域、人员招募、项目策划与推广、组织管理、组织发展等方面均存在着系统化、组织化、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持久化不足等缺陷与问题。如志愿者登记注册制度不严格,导致临时性不在册的志愿者人数往往超过登记注册志愿者人数,造成情况的不掌握和资源的闲置或流失;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志愿服务活动缺乏计划性和规范性;长期服务项目少,没有专业化的项目策划、运营与推广,导致服务项目缺乏恒久性和可持续性。我国志愿组织本身制度建设上的缺陷及其运行机制的不完善,使志愿服务活动缺乏制度上的保证,使志愿服务活动容易陷入短期行为和功利主义的境地,影响和制约了志愿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志愿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从调查中发现,现在志愿者的志愿服务理念呈现多元化、复杂化倾向,在社会转型期,志愿服务本身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针对志愿服务工作的现状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就今后一段时期如何推进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4.1 做好宣传工作。

诚然,青年志愿服务的目的不在于宣传,重要的是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弘扬一种精神。但是,在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其间的一些宣传工作又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进行适当的宣传并保证力度到位,才能更好的将志愿服务活动为更多得社会群体知晓,并籍此呼吁更多的人积极主动投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之中。同时可以利用现代网络平台来进行青年志愿者的招募、登记、宣传、投诉、咨询、表彰等一系列的活动,来优化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并以此壮大青年志愿服务队伍的力量,弥补志愿者资源不足的状况。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志愿服务的文化氛围还没有形成,社会认知度、公众参与度相对来说都比较低。据全国政协调查,目前我国各类志愿者人数仅占总人口的5%,这与发达国家的40—60%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据黑龙江省的一项调查,63%的人不太了解志愿服务,68%的人不知道如何参加志愿服务,甚至一些人对志愿服务还存在这样那样的误解或偏见。如有的人认为志愿者是“廉价劳动力”甚至“免费劳动力”;有的人认为志愿服务是“青年人的事情”;有的人认为志愿服务太“崇高”、太“神圣”,不是普通人的行为。所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健康与持久发展。因此,从公民教育和舆论导向入手,扩大志愿服务的社会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参与志愿服务的风尚和文化,引导和培养公民志愿服的热情和意识,培育公民志愿服务的精神和理念,形成关心、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为志愿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和社会基础,是促进我国志愿服务常态化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

4.2 规范队伍管理制度

要保证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持续深入健康发展,首先应建立健全符合实际并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可以通过修订相关章程,明确青年志愿者的定义、基本条件、权利、义务、注册程序、管理和培训、激励表彰等制度,实现以制度促规范,以规范促工作,使青年志愿服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同时可结合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根据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对志愿者进行考核和评优,激励志愿服务行为并保障志愿者权利,更好地发挥注册认证制度的积极作用。

4.2.1 建立和完善志愿者服务的组织系统

中国的志愿者服务组织,应该从初创期的混合一体、层次不明、职责不清向系统分工、层次分明、职责清晰转变,要建立完善的、合理的志愿服务规章制度和管理体系。转型的关键是从单层结构向三层结构转变,即:第一,策划咨询层由高素质的志愿服务专家和资深的志愿服务骨干组成。主要研究志愿服务发展趋势,提出志愿服务工作创新思路,策划重大志愿服务项目,评估志愿者服务效果。第二,管理协调层由志愿服务专业人员和骨干人员组成,主要安排服务项目,拓展服务领域,整合服务资源,处理志愿者与服务对象的矛盾。第三,实施操作层由广大热心的志愿人员组成,开展各种各样的服务活动。当然,三个层次的人员可以互相流动。同时,志愿服务还要形成自上而下形成网络。

4.2.2 完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确保志愿服务具有活力的重要措施。要建立以社会激励为基础,并与组织激励和自我激励相结合的志愿者激励机制。可以探索运行普遍奖励与重点表彰相结合的多层次社会化表彰奖励机制。要对成绩突出者发给勋章以资纪念与鼓励,也为他们在晋级、晋职、晋薪等切实利益方面的落实疏通渠道,提供优惠。通过舆论媒介大力表彰他们的事和业绩。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一些成功的激励机制,如青年者志愿者协会进行的杰出青年志愿者评选活动;上海社区志愿组织实施的时间储蓄制度等都值得推广。

4.3 丰富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形式

目前,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形式普遍呈现单一化的特征。随着当代青年人自主意识的不断增强,他们更喜欢独立地观察社会、透视人生,形式单

一、形式主义的活动形式已经不能适应他们的要求。志愿服务从招募之时就应该贯彻着一种自主、自愿的思想,根据实际,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形式,使之更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作为青年人,也有义务将自身的奉献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把志愿服务活动形式拓宽到更为广泛的领域,将视野扩展到社会成员的全面需求。只有这样,青年志愿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充分的发挥,同时才能使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在大力拓展志愿服务活动内容及服务领域的同时还要注意品牌活动的打造。活动的形式既要结合时代的需要,也要充分考虑各青年志愿服务组织自身的特点,发挥自身的优势来组织具有代表性的活动,脚踏实地地把活动做好做精。

4.4 加强志愿服务资金的筹措与管理,争取各方力量支持

志愿服务本身也是有成本的,充足的资金是保证志愿服务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根据国外开展志愿服务的经验,资金主要来自这样几个方面:政府拨款、企事业单位赞助、海内外企业和个人捐赠、志愿者捐款、通过创办实业等方式自筹。我国志愿服务经费应该由国家从财政预算中拨出。同时,志愿服务要积极争取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给予赞助,鼓励企业支持志愿服务。除利用国内资源外,还要着眼于海外热心于公益事业的企业和个人。通过多种途径向社会筹集资金后,建立自愿服务专项基金,在得到有效监督和风险保障的前提下,通过经营投资渠道,推动基金增长。在资金的管理上,要着重建立资金监督机制,把好资金的进出关,同时增加透明度。

志愿服务活动归根结底是一个社会性的活动,只有得到更广泛的社会支持,活动才能更好地展开。目前,我们的首要工作就是应该从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上争取社会认可,吸收社会上更多的人对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予以重视,共同来关注和关心青年志愿群体。从实际出发,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争取社会力量,为个社会群体参与志愿服务提供保障,以保护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在这个问题上,社会也应该主动承担部分责任。政府在关于政策、法规、资金等方面都应该大力支持,帮助解决志愿者行动长期发展的瓶颈制约。这对于建立良好的社会风

气,形成较高的社会影响力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在当代中国,由于各种客观现实性原因,中国的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依然存在种种问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社会各项体制的愈加完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志愿服务工作定会取得更好的发展。

4.5 努力拓展志愿服务的队伍

志愿服务作为一种非正式支持,是一种基于初级群体和个人的资源,要面向社会,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来推动。目前,我国志愿服务的参与主体还不够多,组织发展还不够。因此,我们必须加大舆论宣传力度、争取社会各界的踊跃支持。要创造志愿服务事业的良好环境。良好的环境是志愿服务蓬勃发展的添加剂,它既从内部督促志愿者组织扩大自己的队伍,壮大实力,又从外部扩大支援者形象,加强志愿服务在公众中的影响力。社会媒体要加大对志愿服务的报道,让社会了解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利用各种有利时机,以各种方式广为宣传志愿服务理念、志愿者工作和典型事迹,弘扬倡导志愿精神。具体途径可以是:创办志愿服务杂志,或在各类报纸上开设志愿服务专栏,还可以建立完善的志愿服务广场等等。

4.6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有效整合志愿资源

众所周知,互联网在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目前我国志愿服务管理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资讯网络不发达,信息化程度较低,难以实现志愿资源的有效整合和资源效用的最大化。建立发达、方便、快捷、灵活、程序简洁的志愿服务信息库和信息管理平台是我国志愿服务走向网络化、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利用互联网,建立全国志愿者数据库,通过建立志愿者电子信息档案,详细收录每一位志愿者的性别、年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及所在单位等情况。志愿资源管理的电子化和信息化,有利于实现志愿资源的共享,有利于志愿资源的科学调配,有利于避免志愿资源的重复利用或闲置,有利于志愿资源效用的最大化。同时可以实现志愿资源的网络化管理。通过专业化的信息管理平台,使人们能够便捷灵活地登陆和了解有关志愿组织及其相应服务的基本信息,及时获取有关志愿服务的需求和供给情况。志愿服务及其志愿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有助于志愿组织、志愿者和服务对象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互动,有助于科学

配置志愿资源,有助于保障和提升志愿服务的品质和效率。因此,建立志愿资源信息共享机制,有效整合志愿资源,实现志愿资源效用的最大化,将使我国志愿服务的管理得到长效可持续发展。结论

经查阅多方有关志愿服务研究的文献、收集各地志愿服务进展的报道以及亲身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志愿服务正在大力开展,取得了很多喜人的成就,但是,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制约着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志愿者资源依然不足、流动率高,志愿者募集资金的困难,相关法律与伦理规范缺失,志愿者的责任与权益难以保障等问题较为突出。促进志愿服务特别是青年志愿者行动形成社会功能还需社会各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研究,祝小迁,窦贤琨,2011

2、关于建立长效志愿服务工作机制的几点建议,胡娜,2011

3、关于我国志愿服务立法的几点思考,朱恒顺

4、志愿服务的内涵、功能及模式简评,王士恒,2011

5、志愿服务的模式与思考,舟渡,周慧敏,2009 6现阶段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对策研究,何艳,2011

7、青年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探析,王辉,2011

8、论志愿服务发展——基于和谐社会视阈,曾武成,2009

9、论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及其形成,廖恳

10、论志愿服务的常态化与可持续发展,党秀云,2011

11、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李维意,郭广伟,2011

12、建设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张小勇,范璐,谷晓红,吴思渊,屈欢欢,2011

长效机制模式 篇2

1更新观念

高职院校“订单式”工学结合模式的创建, 教育思想必须转变。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有自身规律、特点突出并独立的教育类型, 全面推行“订单式”教育模式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思想的一次根本性变革。转变过去本科压缩型、专科延伸型的办高等职业教育的观念, 重新认识已有的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 树立高等职业教育的新理念、新思想, 必须在高等职业院校的领导层、管理层和教师中掀起一场思想风暴。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目前, 高等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存在两大劣势, 一是师资结构不合理。目前国内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的学历、职称结构偏低。原因是许多高职院校是由中专、技校、成教等改制过来的。二是教师实践能力弱。现有的高职院校专任教师大多数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任教的, 这些人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匾乏, 极不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

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案要求有一只过得硬的教师队伍, 在基础平台教学阶段, 主要基础课程要由教学能力强、水平高、学生口碑好的教师担任。在专业教学阶段, 要求教师要具备双师资质, 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较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 这些教师要经常深入企业, 不断更新知识。

3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试方式

3.1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改革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 大力提倡在用人单位或实训基地现场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模拟教学等教学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改革落后的教学手段, 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完善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 增加课堂的信息量。

3.2改革考试内容, 采取合理的考试方式

新形势下高职教育考试改革就是要按照素质教育的方针, 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 在深入研究考试功能以及合理设计课程大纲和实施方案的基础上, 通过考试内容、形式的改革, 充分发挥考试的功能, 从而实现教育目标。

4坚持开展学生和用人单位评教活动

在国外, 大学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主要由学生来完成。在国内, 由于传统教育思想和师道尊严的影响, 学生评教活动的开展受到了一定制约。其实学生评教应该说是公正的、真实的, 关键在于引导, 应该提高学生对评教的认识和教师的承受力。为此高职院校应当做到:第一, 搞好教学质量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教育。让每个学生把教学质量的高低与自己利益挂钩, 从思想上重视评教活动, 在行动上乐于参与评教。第二, 评教的评价标准要科学、具体, 方便学生测评。第三, 经常请已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参与评教。把学习期间最大的收获和欠缺告诉学校, 以提高在校生的质量。

用人单位是学校“产品”的用户, “产品”质量是否合格, 要看用户的意见。为此高职院校应当经常走访用人单位或把用人单位专家请进来, 听取他们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提高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

5加强教学内容的课程体系研究, 积极开展教材建设

通过对企业的调研, 对学生的职业岗位进行分析, 确定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 以就业为导向, 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以及国际通用的汽车高技能人才职业资格标准,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分层次递进课程体系。

6法制建设

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实行开放办学, 政府的重视和投入、社会的关注和支持是重要保障。高职院校的管理、行业企业的运行, 规律与模式各不相同, 但高职教育的特点却要求高职教育将“教育性”与“生产性”有机结合, 实现校企合作。企业技术人员到校授课、学生到企业实习, 只是校企之间的“形合”, 要达到“神合”还有不少矛盾需要解决。如高职院校和企业双方在理念上“教育性追求”与“经济利益追求”的矛盾, 管理中“民主性”与“层级制”的矛盾, 运行中“技术指导”与“安全责任”的矛盾等, 都需要政府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明确企业在高职教育制度中的责任, 在政策服务、投入税收诸方面建立一套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的有效机制和保障体制。

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整体优化, 高职教育“订单式”工学结合模式的建立是一个观念更新、借鉴实践和创新创立的过程, 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所涉及的问题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研究、多角度的实践探索, 确实解决建模中存在的问题, 就一定会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全面健康发展。

摘要:“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 从实践过程来看, 该模式却面临着深层的矛盾和问题, 这就需要建立该模式顺利运行的有效机制。

关键词:“订单式”培养模式,有效机制

参考文献

[1]龙德毅.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32) .

长效机制是个什么机制? 篇3

如今,建立长效机制成了很时髦的说法,不仅解决农民工欠薪要建立长效机制,反腐败要建立长效机制,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要有长效机制,整治官煤勾结要建立长效机制,治理公款吃喝、公费出国旅游、公车私用要建立长效机制,就连市长热线空设等等问题,都需要长效机制。于是,建立长效机制,就成了一些人推诿为人民服务,不高效廉洁办事的托词,就成了官僚主义的一块遮羞布。

“建立长效机制”本来是件好事,是深得民心、利国利民的大事,但是,如今这样的一句话儿,却令百姓非常害怕,让一些官员和既得利益集团非常喜欢。由于禁止非法用工的长效机制未建立,黑砖窑猖獗的地方相关部门,就可以面对童工父母亲人的呼救视而不见,纵容奴役犯罪。追讨农民工欠薪的长效机制如果真的建立了,东源事件中农民工还会如“定性”的那样,被双方资本家所利用,相互斗殴?追讨农民工欠薪的长效机制如果真的建立了,富源集团还用得着为对方被打的农民工的医疗费“埋单”?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篇4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础。党的整体能否强大有力,党的执政地位能否坚如磐石,都与这一基础是否健康牢固有着密切的关系。江泽民同志曾尖锐地指出:“要防止出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现象。”

要想做到坚如磐石这一点,就要随着形势的发展,时刻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体现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党的基层组织是一个整体,共产党员就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要想创建先进的基层党组织,就要有一批模范的共产党员作表率,党组织的先进性就体现在每一个共产党员身上,要始终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就要时时刻刻“创先争优”,不能只局限于一次活动,局限于一次评比、表彰。活动只是一个载体,通过一次集体活动,大家在一起学习、交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查找自身的不足,通过查漏补缺,不断健全和完善各种制度,作为长效机制长期坚持下去,使我党始终走在前列。因此建立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奇台农场开垦庙社区一队建立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的基本措施

奇台农场开垦庙社区一队自2010年5月开始按照兵师党委的要求,认真组织,加强领导,扎实在全连5个党小组,32名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连队党支部成立了由党支部书记任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及成员包片的检查指导组,围绕“跟党走、做表率、我带头”的实践载体,制定了实施方案,实现党组织和党员全覆盖。各单位党支部按照创建先进基层组织和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五好”、“五带头”标准全面开展了争创活动:

(一)建立完善党员干部管理机制

1、抓好干部作风建设,改进干部作风机制,坚持服务群众常抓不懈是“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载体。切实解决“三少一低”和干部“走读”问题,充分学习借鉴“四议两公开”工作方法,连队领导干部坚持记好民情日记,社区党总支定期组织评阅、点评,对不认真落实民情日记制度的干部进行通报批评,并把民情日记的落实情况作为考核、评优、干部使用的依据;党员干部要坚持做好入户走访工作,入户走访率达100%;定期召开季度座谈会、民情日记分析会,及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2、坚持开展“双培双带”,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连队通过在能人中培养党员、在党员中培养能人、以及带领困难职工致富、带领全连职工群众奔小康的“双培双带”活动,进一步巩固了党在基层的群众基础。首先是党支部通过加强引导,积极培养一线能人入党。2011按照发展党员“16字”方针,严把党员入口关,发展了4名党员。其次是党支部充分利用连队远程教育站点、连队综合活动室等阵地,充分加强对党员教育培训,不断拓宽培训内容。使党员成为致富能手,使其起到引领作用,带动职工共同致富。七一前夕,连队举办了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和举办“怎样当好党支部书记”的专题讲座。再次是充分利用党员电教设备,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弘扬正气,形成了向先进学习的浓厚氛围。

3、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党员群众一帮一活动,抓好党员宗旨观念教育。“七一”期间,积极开展“党员奉献日”、“新党员入党宣誓和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进党员家、知党员情、解党员难、暖党员心”、开展屯垦戍边核心价值观教育知识测试及组队参加师知识竞赛、庆“七一”黑板报展评、组织老干部、老党员座谈会、阅读一本党的理论书籍、进行党员远程教育操作技能比赛等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开展义务劳动、政策宣传、法律咨询、走访慰问老弱病残、生活困难的党员及群众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积极引导和鼓励每位党员在“七•一”期间为群众办1—2件实事,过好一个有意义的政治生日。

(二)建立健全长效学习机制

1、创新学习培训制度,构建学习的平台。连队健全和完善了各种学习制度,组织党员学习每年不少于12次。落实岗前培训、业务培训、理论培训等,要求每个党员年内参加教育时间累计不少于12天。通过举办业务知识和重大问题认真研读和理解。把学习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综合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把理论素养、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形成了注重学习的用人导向。

2、多种渠道为载体,制定了不同学习套餐。一是坚持每月一次的党支部组织生活,将党支部打造为支部党员深入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党规党纪,交流学习心得,提高政治素质的平台。二是坚持每周一次的部门组织学习,将部门打造为部门职工学习工作相关业务知识,学习各项工作部署,提高业务素质的平台。三是坚持党支部“三会一课”学习形式,党组织要根据自身条件,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党课,确定党员教育日教育主题,组织全体党员积极开展创先争优和学习教育实践活动。

3、考核激励机制,确保学习效果。要合理运用考核评估结果,促使党员提高学习深度和效果,确保广大党员干部及时、经常、有效地接受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和作风等方面都能始终保持先进性。

(三)建立公开承诺长效机制

在基层党支部和党员中全面推行承诺制活动,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亮明身份、公开承诺,听取职工群众意见、接受职工群众监督,在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干好事、解难事中创先进、争优秀,努力把创先争优活动办成群众满意工程。

1、突出先锋作用,分类设置承诺事项。着眼于创先争优四个目标要求,按照党组织“五个好”、党员“五带头”具体要求,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出有针对性的公开承诺,展示先进形象。基层连队党支部和党员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和增强致富带富能力、服务职工群众、弘扬新风正气等方面作出承诺。党支部和党员围绕服务中心、改进作风、提高效能和改革创新、认真履职、勤政廉政等方面作出承诺。

2、抓好关键环节,严把公开承诺程序。

一是调研提诺。深入调研走访,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了解职工群众所思所盼,把职工群众的意愿和需求作为承诺的重要内容和依据。在调研的基础上,基层党支部结合单位职能职责和工作,提出让职工群众得实惠的承诺意向;党员结合岗位特点和本人实际,提出为群众办实事好事的承诺意向。二是组织审诺。由上一级党组织对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承诺事项进行逐一审查把关,确保承诺事项既体现先进性要求和岗位职责特点,又符合群众意愿、切实可行。三是公开示诺,承诺事项确定后,上级党组织和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之间签订承诺书,明确承诺单位或承诺人、承诺事项、完成时限等,并通过会议、公开栏等形式向党员、群众和社会公布。全连32名党员围绕党性修养、作风养成、履行职责等方面提出参加活动的具体打算和个人关于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承诺,向社会公开承诺,积极接受群众监督,承诺事项50多条。四是民主评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公开承诺以党支部为单位,分在每年年终进行。结合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对落实承诺情况进行认真自查,接受党员群众评议。采取自评、群众测评、党支部讲评相结合方式开展评议,并将评议结果作为评先评优重要依据,纳入年终考核内容。

3、健全三项机制,增强公开承诺实效。一是健全领导机制。党支部书记均亲自担任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抓谋划、抓部署、抓落实,推动公开承诺活动全面启动、深入开展。社区建立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成员联系点制度、不定期召开沟通会、碰头会,加强对连队创先争优活动的跟踪管理,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动公开承诺工作落到实处、实现长效。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参加公开承诺,深入基层和联系点指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搞好公开承诺工作。二是健全督导机制。建立公开承诺活动分析例会、台账管理、督导检查等制度措施,基层党组织结合召开座谈会、经常性督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加强对践诺情况的督促和检查。对公开承诺落实不好、党员和群众不满意的,及时提出批评限期整改落实。三是健全宣传引导机制。依托电视台以及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党员电化教育和手机短信平台等载体,大力宣传公开承诺的目的意义、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和方法步骤,发现和推广公开承诺、扎实履诺、民主评诺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典型,总结开展公开承诺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发挥示范引导作用,促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

长效机制建设材料 篇5

长效机制建设方案

建立健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长效机制,是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环节,是巩固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的必然要求。目前,鸬鹚渡镇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已转入整改落实阶段,整个学习实践活动处于最后攻坚阶段。根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求,全镇各参学单位在解决突出问题、抓好整改落实的同时,切实做好长效机制建设工作,努力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造良好的政策制度环境。

一、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办法

将招商引资、计划生育、政法综治、民生工程、农业农村工作、基层组织建设等全年主要工作进行指标量化,分月逐项考评,年终总评。加大重点工作的督查力度,实行“一事一评”。考核实绩与镇村干部的评先评优挂钩,促使干部积极主动工作。

二、建立完善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制定了《鸬鹚渡镇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方案》,《鸬鹚渡镇学习实践活动时间安排表》,派出了指导组,对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提出了具体要求,进一步强化干部队伍的理论武

装,为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增强工作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三、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民主政治建设 实行村民自治制度,建立健全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加强依法行政和作风效能建设,为改进村干部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奠定了基础。

四、建立完善加强廉政建设的长效机制

修订《机关财政管理制度》,加强财经管理。对公务接待管理、公车管理、学习培训、政府采购、财务审批、印章管理等多项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提出了厉行节约、增收节支的新要求,减少了奢侈浪费。2009年,组织全镇15个村支部书记进行了述职述廉,大塘村、学堂湾村的村干部向本村全体党员、部分群体代表进行了述职述廉,党政班子成员、各办站所负责人对各支部书记进行了民主测评,并当场公布测评结果,2010年将在全镇铺开。

五、建立企业党员长效管理机制

成立中国共产党桃江县兴旺竹木生产专业合作社支部,加强对企业党员的管理,建立企业党员长效管理机制。

六、建立完善推动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走访企业长效机制 篇6

———XX街道建立健全走访企业长效机制

今年2月中旬至3月底,XX街道在“走社访企”大走访活动,累计对企业进行走访 次,收集意见建议 次,解决问题 次,以高效热情的工作态度、勤廉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企业的大力拥护和支持。为了巩固 “走社访企”大走访活动的成果,XX街道三管齐下,建立健全了定点走访企业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为企业服务的品质,确保地区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规定具体内容,确保走访到位。

街道对领导干部走访企业的内容做了详细的规定,走访中要熟悉和掌握企业的发展和基本经营情况,了解并帮助企业解决在筹建、建设和生产阶段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企业发挥现有优势做强做大,并积极为企业争取有关扶持优惠政策、探讨有关企业经济指标的落实和工作措施等,通过各项工作促进XX企业发展壮大,为XX地区的经济发展增添活力。

二、创新走访形式,确保渠道畅通。

定人定点定期走访。街道领导干部每半年至少一次做好定点企业的走访工作,走访中深入了解企业发展状况,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实际困难,积极做好政策宣传和业务指导工作。通过定人定点定期走访,进一步了解企业需求、加强和企业的交流沟通,同时深化街道对企服务的各项措施,有针对性的为企业提供更加行之有效的服务。

多渠道全天候访谈。除了面对面的走访交流,街道拓宽和企业交流平台,以党建群、工会群等各种企业群创新交流形式,不但可以及时对企业在生产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给予及时答复协调,走访前也可就走访时间、地点、内容等先行和企业进行沟通,确保更具针对性、有效性。

多角度多平台搭建。以党建平台入手,重视企业中党员发展,通过他们更好了解企业需求、宣传街道政策,使得他们成为街道与企业之间沟通的坚固桥梁,促进街道为企业服务工作更好的开展;搭建社企平台,走访中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对有着回馈居民、承担社会服务愿望的企业,街道适时建立社企平台,打造企业和居民之间互相支持、更加和谐稳定的关系;建立企业信息平台,根据不同企业特点定期邀请企业共同交流讨论,以企业信息平台的建立和沟通,促进企业及时了解信息实现互助双赢;依托企业物管平台,定期联系各商务楼宇物业,做好企业需求调查,更好协调处理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促进楼宇企业健康向发展。

三、重视进度督办,确保走访实效。

长效机制模式 篇7

关键词:工学结合,双导师制,长效机制

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下的“双导师制”培养模式, 是目前高职院校进行合作教育而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理念下提出来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双导师制”主要是由校内专业导师和企业实践导师共同组成的导师负责制。校内专业导师即为传统意义上的专业基础课教学指导教师, 企业导师是校外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水平、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专家或能工巧匠。工学结合“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核心就是学校专业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完成培养学生的任务。

一、工学结合“双导师制”的分析

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目标主要是以学生的就业、职业生涯为目标, 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学校获得更加宽的职业生涯发展空间, 并能够为其终身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现代的高等职业教育中就要加大力度的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 充分发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 建立有效的“双导师制”, 能够在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 建立相关专业课程体系, 制定教学计划、共同开发教材等, 极尽全力为学生服务, 提升学生的发展潜力。

工学结合的“双导师制”, 就是指学校与合作企业的两位导师各有侧重、合作指导、优势互补、互相配合, 把学校的优势和企业的优势紧密结合起来, 为学生提供成才的空间。通过工学结合“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 一方面可以加强高职院校专业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拓宽知识面, 真正参与到现场, 为将来的就业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通过工学结合“双导师制”培养模式, 学校与行业企业可以合作开发课程, 共同开发实训指导书, 而且还可以整合实验实训资源, 降低实训基地建设成本, 实现资源共享, 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一批专兼结合的双师型专业教学队伍, 专兼结合, 取长补短, 满足了教学实践的要求, 保证了教学质量,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直接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锻炼, 形成学校的专业特色和品牌优势;

二、工学结合下“双导师制”的运作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双导师制”主要是通过校内专业导师即为传统意义上的专业基础课教学指导教师和企业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水平、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专家或能工巧匠担任的导师共同完成培养学生任务的一种制度。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双导师制”的实施体现在学生在第一学年配备校内导师, 第二学年、第三学年配备校外导师, 即1+2模式。每位校内导师至少每星期指导学生1次, 一般以集体指导为主, 指导时间和方式由导师和学生协商约定, 时间不少去4天, 但指导学生最多不超过12人。校外导师至少每两周指导1次, 时间和方法由导师与学生约定, 最多指导人数不超过5人, 每月平均辅导时间不少于2天。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共同承担着培养一批学生的艰巨任务, 因此他们之间具有相对固定的对应关系。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双导师制”实现了学生从校园经历与社会实践经历的深度融合, 开阔了他们的专业视野, 丰富了他们的人生经历, 通过在企业的锻炼, 在双导师的指导下, 有力的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 激发了他们从事该专业的热情。

三、工学结合“双导师”长效机制的构建3.1择优选聘校企双导师

在选聘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时, 根据培养工作实际需要, 按照“标准明确、程序严格、公平公正、宁缺毋滥”的原则择优选聘导师。韩愈的《师说》曰: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 不只是简单的教书匠, 还要教授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与主动学习得可贵品质。换句话说, 无论是校内导师还是校外导师, 教书和育人是他们必须具备的两大基本职责, 导师要教学问、教做人,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与科学的世界观, 培养其严谨治学的学风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因此, 校内导师教学业务能力强, 教学效果好, 而企业导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专业知识强的能工巧匠, 然后由学生根据专业方向和所学知识选择导师, 达成双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 为学生提供更有力的发展空间。

3.2定期考评校企双导师工作并建立双导师数据库

要发挥校企双导师的积极作用, 就必须加大工作考核力度。根据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明确校企双导师的岗位职责, 对校企双导师在师德、课程教学、实践指导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 主要包括双导师述职, 学生测评、专业考评、系部考核、学校审定的方式进行, 每年集中考评一次, 考核结果记入导师业绩档案。

学校与企业行业结合, 共同培养学生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之路。为了使学校与企业行业能够建立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 可根据学校相关专业与企业的有利资源, 建立相关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数据库, 并动态跟踪, 以此来充分提高双导师的水平, 尽可能的使得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扩大到1:1, 为工学结合“双导师制”的导师选择创造条件。

四、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措施和保障机制

为了使得高职院校在动态的运行过程中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 高职院校应当配之以一定的经费投入、工作考核及奖惩机制。工学结合中“双导师制”的培养作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改革, 不但需要积极鼓励校内外导师的共同参与、投入和配合, 而且需要探索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和保障机制。通过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措施、奖惩制度、监控反馈系统、质量过程记录等行之有效的手段, 来确保工学结合“双导师制”的推行。

五、结束

为了适应了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 通过工学结合“双导师制”的成功运作, 把学校的智力优势与企业的资源优势更好地结合起来, 使得校内课堂教学与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 把学生培养成素质高、能力强的现代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从而更深层次的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而服务。

参考文献

[1]于春滨, 研究生培养实行“双导师制”值得借鉴, 云南大学新闻网, 2008-09

[2]杨忠旺, 郭修远, 张萍露.论新形势下本科生“生涯-学业导师制”长效模式的建构[J].商情, 2009, (29) .

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篇8

国务院召开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专门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在新中国成立以来还是第一次。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实事求是地总结了近年来的安全生产工作,深刻地分析了当前的形势,提出了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会议传达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和措施。这对于统一思想,把握全局,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基本任务,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表现。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一个时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安全生产领域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从法制建设、管理体制、财政投入等方面相继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安全生产工作得到切实有效的加强和改进,促使全国安全生产总体上呈现出相对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但是也要看到,由于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目前全国的安全生产形势仍然相当严峻。要实现我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必须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落实会议精神,关键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上,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观念,进一步增强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从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协调发展的科学发现观上,认识和把握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任务,把安全生产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按照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积极推进安全生产理论、监管体制和机制、监管方式和手段、安全科技、安全文化等方面的创新,加快实现安全生产工作的五个转变:一要推进安全生产工作从政治向法治转变,依法规范,依法监管,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法制秩序;二要推进安全生产工作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建立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严格市场准入,管住源头,防止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进入生产领域;三要推进安全生产工作从集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向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管理转变,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四要推进安全生产工作从事后查处向强化基础转变,在各类企业普遍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五要推进安全生产工作从以控制伤亡事故为主向全面做好职业健康工作转变,把职工安全健康放在第一位。我们要通过五个转变,把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努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新格局,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这就要求各级政府把安全生产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形成强有力的安全生产工作组织领导和约束激励机制;要求加快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和队伍建设,落实编制、人员和经费,理顺各方面关系,依法履行职责,严格考核奖惩,尽快形成责权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要求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地位。

各级党委、政府应当迅速行动起来,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安全生产工作第一线,把安全生产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真正做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防患于未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

上一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之秦兵马俑作文下一篇:难忘的春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