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研究方法论讲义

2024-07-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公共管理研究方法论讲义(精选8篇)

公共管理研究方法论讲义 篇1

一、公共管理研究方法

(一)概念

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无非:因袭、权威、常识、科学、思辨。其中关于一门学科的系统的科学方法就是方法论。科学发现由科学方法和思辨产生,但方法论只钟情于科学方法。

1、方法论(methodology)是认识论(epistemology)的分支,是验证知识与寻找新知识或新发现(new findings)的科学。某一学科的方法论就是该学科研究工作的基本原则、途径、程序和规范。从过程来看,它包括问题阐述、文献综述、假设提出、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信度效度判断、研究报告或论文撰写等环节的规范和逻辑。

2、公共管理研究方法论,就是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的基本原则、途径和程序。

(二)符合科学研究方法的公共管理研究结果的性质

1、客观性(事实的WHAT、WHY、HOW等的YES OR NO问题)

2、实证性(观察和实验)

3、规范性

①研究者用文字清楚地报告取得研究结果的整个过程,使得其他研究人员可据此判断你的观察数据的获得和分析结果以及导出的结论是否可靠;

②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即其他人能应用相同的程序和方法得出同样的结果。

4、一定的概括性(适用效度)(管理研究旨在发现、辨识和解决管理领域的各种问题,它们无论多么复杂,都可归结为一个问题,即使人及其携带的资源形成1加1大于2的局面。所以,公共管理研究的发现或结论须有一定共性才是有意义的。)

(三)公共管理研究的性质或定位

科学方法思辨方法

逻辑直觉

客体与情境分离客体与情境交融

科学艺术

学科研究的定位频谱

原因:

1、管理者的形象思维与个性(感觉、直觉、意愿、决心)

2、管理情境(系统的复杂性,社会生态、社群环境、组织系统)

3、主客体都是人,价值的偏好。(决策,两难;事实与价值的结合)

(四)(公共)管理研究的类型

1、按功能:基础研究(WHY,THEORY;FOR EXPLANATION);应用研究(WHAT AND HOW;FOR APPLICATION)

2、按研究内容的表现式样和研究目的:探索型(EXPLORATION)、描述型(DESCRIPTION),解释型(EXPLANATION),规范型(PRESCRIPTION)

四种不同类型研究的特征

3、按论证的手段:理论研究(THEORETICAL STUDIES)和实证研究(EMPIRICAL STUDIES)

①理论研究(演绎法):从更高抽象层次的公理、定律、法则或学说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得出支持或否定假设的结果;

②实证研究(归纳法)根据假设去寻找论据,从现实资料和数据来证实或证伪所提出的假设。

“以往的研究多为实证研究,本文采用规范研究”?

二、(公共管理)研究的要素

(一)概念、名词和术语

概念(concept)是对所观察对象或指称现象的本质(共同的根本属性)的抽象。概念是思维链条上的节,概念不清晰说明你还没把握该事物的属性。对个人来说,概念是一组心象的组合;概念不清说明相关心象组合存在混乱,未能明确设定,或者该心象组合不是依托可观测的事实。

名词(noun)是一个概念的语言指称。专业或学科常用的名词即术语(term)。在一项研究中,关键概念和名词,一定要做到: ①稳定而规范的心象

②清晰而正确的定义(内涵)③变量的逻辑性和可测性(外延)

④翻译过来的名词和术语的准确性(例如,political issues)研究生论文中,常出现的问题:

①概念混乱,前后不一致 ②推出年名词而无后续内容 ③内容创新变成名词创新

(二)定义

1、定义是概念和名词所表达的共同属性(即内涵)的逻辑表述或界定。

一项研究、一篇研究论文往往都涉及

一、两个关键的名词,它们的界定反映了研究者的基本功。如果关键名词定义清晰而且确切,至少表明研究者思考的成熟程度和对此项研究把握的深度,因为关键概念和名词总是与研究论文的重要创新点或贡献相联系的。如果关键

概念的内涵不界定或界定模糊混乱,该研究论文的创新点便让人难以置信,不敢引用。

2、下定义的方法

科学研究中最适用的下定义的方式是属加种差:带定义的名词为种(species),该名词隶归于属(genus),种差(differentia)指该名词与同类(属)其他名词的质的差异。

中文下定义的语法结构:被定义之物 = 种差 + 属 例如:变量是具有可测性的概念。

英文下定义的语法结构:Things to be defined + verb + general class word + “wh”word +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s.For example: externality is a situation in which a benefit or cost associated with an economic activity devolves to third parties.下定义不规范或易犯的错误:①以例代定义;

②种差描述范围不恰当③属选择不当④采用否定词

⑤词句冗长。

3、变量

(1)变量是具有可测性(measurable)的概念,其属性在幅度和强度上的变化程度可加以度量,如工作满意度、劳动生产力等。有些变量不具备可测度性,如幸福、快乐、凄凉、悲伤等。属性是指客体的某种特性。例如,性别是变量,则属性有男性和女性,可见变量是按逻辑归类的一组属性。

变量与属性

性别男,女

年龄老、中、青;少儿;成年;1—80(岁)年产量10—1000(台)

年利润﹣100—1000(万元)

质量优、良、合格、差;5、4、3、2、1、星级 开放度0,„,100 满意度0,„,1(2)变量是科学研究要素中最重要的,是否使用变量语言反映了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研究方法之间的明显差别。

(3)变量的类型

(箭头表示作用方向)

(4)变量之间的关系

相关关系:变量之间存在互动或对称关系,它们共同发生变化;因果关系:一个变量的变化明确引起另一个变量发生变化;虚无关系:变量之间不存在互动关系,即使有也是由于偶然事件或样本随机误差的结

果。

4、命题和假设

三、公共管理研究的层次和范式

四、学习管理研究方法论的意义

1、提高研究工作的效率

2、决定了研究工作的专业水平

3、采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是打好研究基础的必由之路,只有如此,今后才有可能在更高

层次上进行原创性的思辨研究。

五、参考文献

(一)著作类

1.吴建南.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范柏乃,蓝志勇.公共管理研究与定量分析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Earl Babbie[美]著,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4.Gall, Meredith Mark [美].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南京 :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5.John W.Creswell[美]著,崔延强主译.研究设计与写作指导[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6.M.N.K.Saunders[英]等著,杨晓燕主译.研究方法教程—管理学专业学生用书[M].北

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

47.美]著,张忠占译.统计学方法与数据分析引论(上、下

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8.Susan Welch /John Comer[著],郝大海等译.公共管理中的量化方法:技术与就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9.风天笑.社会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 10.风笑天.社会调查中的问卷设计[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11.米红,张文璋.实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SPSS 应用[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 12.郭志刚.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1 13.吴增基等.现代社会调查方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4.贾怀勤.管理研究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15.郭齐胜等.系统建模[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16.郭星华等.问卷调查技术与实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17.陈森发.复杂系统建模理论与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二)论文类

18.董琳.论文撰写与科技文献检索[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6(4)19.谢刚,万迪昉.管理实验—管理研究的重要方法[J].管理科学,2003(4)

20.蓝志勇.当代公共管理研究的范式观——一项经验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05(3)21.颜玖.文献检索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J].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学报,2001(2)22.任志娟.SPSS中判别分析方法的正确使用[J].统计与决策,2006(3)

23.万迪昉,谢刚,乔治林.管理学新视角—实验管理学[J].科学学研究,2003(4)24.王作成.满意度调查中的问卷设计与优化[J].市场研究,2005(3)25.王萌.浅谈访谈法中的提问技巧[J].现代教育科学,2006(10)26.陈维军.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的比较研究[J].情报科学,2001(8)

第二章 公共管理研究设计

第三章 公共管理研究的资料数据收集方法

第四章 公共管理研究的资料数据分析方法

公共管理研究方法论讲义 篇2

关键词: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方法论

每一门社会科学都有适合其研究活动的方法论。作为一门新兴学科, 公共管理学的方法论仍然处于形成阶段。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 早期的公共管理学只是一个研究领域, 绝大多数研究者都具有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或者管理学的专业背景, 这些学科有其自身的方法论, 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对公共管理领域的问题进行研究,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可以借用其它学科的方法论。但是, 随着学科的发展, 公共管理学现在已经是一个独立的学科, 许多大学在本科阶段就开设有公共管理学的专业。因此, 建立一个独立的公共管理研究的方法论体系可以说是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发展

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偏重定量分析方法到强调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并重的过程。早期的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教材基本上都是介绍定量分析方法。例如, 2002年1月出版的《定量分析方法》 (孙建军, 成颖主编) 的主要内容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回归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决策理论、优化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法。2002年8月出版的《定量分析方法》 (谭跃进主编) 的主要类容包括系统分析法、统计分析法、预测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最优化方法、对策理论、模拟方法、网络计划方法。

2006年之前国内出版的关于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教科书都以定量研究方法为主要内容 (见表1) 。另外, 这些教材还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都以研究生或MPA为授课对象, 要求学生具有相当的数学基础。因此, 对于本科阶段就学习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 往往缺乏充分的方法论上的训练。范柏乃和蓝志勇编著的《公共管理研究与定量分析方法》 (2008) 和梁莹等编著的《公共管理研究方法》 (2010)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从内容编排来看, 两者大致相同, 不过前者更侧重于对统计学方法的介绍, 后者更侧重于对质性研究和社会调查设计的介绍。

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在国外的发展也遵循相同的规律, 即由侧重定量化的方法向强调全面性过度, 授课对象由以研究生为主变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并重。1994年出版的《Decisions by the Numbers:an introduction to quantitative techniques for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以数据为基础的决策:公共政策分析和管理中的定量化技术入门) 就是一本包括统计学、预测技术、图与网络分析、存货管理、效益-成本分析、线性规划、对策论、排队论和仿真技术等对数学知识要求非常高的数量化方法。而2001年出版的《Quantitative Methods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公共管理中的量化方法:技术与应用) 则以数据收集方法、统计学、成本-收益分析为主要内容, 适合本科阶段的教学。

二、公共管理研究的方法来源

公共管理是一门交叉程度较高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和政治学以及社会学有相当的重合, 研究范式和管理学有较多的相似之处, 分析工具则大部分借鉴于经济学和统计学。因此, 一个完整的公共管理研究方法论应该对相关学科的方法论进行有机的整合, 形成一个能对所有的公共管理问题进行科学分析的思维体系。

管理学的方法来源。公共管理学在研究方式上继承了管理学研究的主要特点。和管理学一样, 公共管理学主要采取系统论的视角, 研究个人和组织组织的关系, 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更好的制度安排和工作形式, 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政治学的方法来源。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问题大多具有政治学的背景, 尤其是在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行政过程的原则与规律等方面, 公共管理学与政治学有较大的重合。政治学为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很多质性的方法, 比如行为主义的方法、理性选择的方法、制度主义的方法、结构-功能主义的方法等。

社会学的方法来源。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大多是社会问题, 因此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成为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主要来源, 在定量的方面有问卷调查方法和社会测量技术, 在定性的方面有田野调查方法、个案研究、以及社区研究等方法。

除此之外, 在对公共政策和公共项目进行评估时需要运用经济学的方法, 在对问卷调查进行分析处理时则需要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公共管理的研究不仅要关注社会问题的历史和现状, 更重要是提出可行的对策和解决方案, 因此需要运用决策科学的方法对不同的备选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

三、质性研究方法

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大体可以分为质性 (Qualitative) 研究方法和量化 (Quantitative) 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更侧重于探索新的现象, 其使用的研究方法具有更大的弹性, 其结论往往是开放式的。在公共管理学科中, 大部分的研究仍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这是因为: (1) 公共管理的侧重于研究当前正在发生的事件和现象, 需要采用弹性较大的研究方法; (2) 公共管理的研究往往包含规范性的内容, 甚至需要反映研究人员的个人价值观或者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3) 很多社会事件是独一无二的, 这种特性限制了量化方法的使用。

关于质性研究方法的具体分类还没有统一的标准。Orosz等 (1997) 认为, 公共管理中主要的质性研究方法包括案例分析、内容分析、深度访谈、焦点群体、行为研究等。陆益龙 (2011) 认为质性研究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个案研究、田野工作、内容分析、分类法和比较法。个案研究是通过对某一方面的一个或几个典型或案例进行深入、全面地考察, 由此来描述、概括个解释个案所代表的一般特征和规则 (陆益龙, 2011:98) 。在公共管理的研究中, 个案研究的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J.Perry和K.Kraemer (1986) 对《公共管理评论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杂志上从1975年到1985年期间发表的289篇论文进行了统计, 发现其中138篇属于非实证的研究, 属于实证研究的151篇论文中有56篇运用案例研究方法。

公共管理中第二种常用的质性研究方法是内容分析法。所谓内容分析法, 是指通过对人或者组织的交流内容进行分析, 从而获得和这些交流相联系的社会的特征和本质, 这里的交流内容既包括文献、录像音频等可视资料, 还包括访谈笔录等一手资料。在公共管理中, 比较常见的是通过对法律、规定、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内部文件等资料进行分析, 获得关于政策形成、政策变迁等方面的规律性认识。

此外, 分类法和比较法也是公共管理学中采用的质性研究方法。所谓分类法, 是按照某些标准对多个事实和现象进行科学的类别划分。分类法是揭示概念外延的基础方法, 尤其是对于一些公共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现象, 分类法有助于对其进行科学的探讨。比较法是通过把相似或者相近的事物或者现象进行比较, 根据其相同和不同之处寻找某些特定的现象之间的相互相影响或因果关系。

四、量化研究方法

量化研究在公共管理学的研究中虽然在数量上并不占多数, 但是随着社会科学界对实证研究的推崇和强调, 量化研究的比重在近几年来迅速增加。在公共管理领域, 越是影响因子高的学术期刊, 其发表的论文中采用量化方法的比例越高。《管理世界》、《中国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学报》是发表定量化研究论文较多的学术期刊。

公共管理研究中使用的量化方法来源非常丰富。根据傅广宛等 (2009) 的研究, 我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常用的量化方法大致可以分为运筹学分析方法、系统科学分析方法、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统计学分析方法和数学分析方法五大类Rassel (2008) 在NASPAA (全美公共事务和公共行政联合会) 2008年的年会上认为, 当前公共管理硕士 (MPA) 教育中的重要量化研究方法包括: (1) 统计学 (从基础统计到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 ; (2) 问卷调查 (从问卷调查的设计、管理到分析) ; (3) 统计学软件的操作; (4) 绩效测量技术; (5) 项目评估技术。

量化方法涉及相关学科的知识点比较多, 其中哪些可以作为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内容, 哪些必须通过专门课程进行学习, 公共管理学界还没有明确的意见。另外, 量化方法具有较强的层次性, 有些适合作为本科阶段的学习内容, 有些适合研究生和MPA阶段的学习内容。为了弄清这些问题, 笔者从2011年到2012年对浙江省公共管理学会的会员 (研究生以上学历) 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学生 (研究生以上) 进行了小规模的问卷调查, 共回收问卷44份, 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 被调查者经常使用和偶尔使用的量化方法主要集中在统计学和经济学两大类, 具体包括数据统计描述, 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成本-收益分析和计量经济模型。被调查者希望掌握的内容包括了统计学和经济学中比较高级的部分、运筹学、决策科学中的绝大部分内容。统计学中的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 运筹学中的数据包络分析、目标规划和动态规划, 经济学中的CGE模型, 决策科学中的层次分析法、预测技术, 其他类别的社会网络分析等是被调查者中表示希望掌握的比重较高的具体方法。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 公共管理研究中的量化方法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本科阶段所必须掌握的内容, 包括数据统计描述, 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成本-收益分析和计量经济模型, 这些内容是现在处于研究生水平的学生和研究人员经常使用和偶尔所占比重较高的方法。第二层次是本科高年级和研究生阶段需要掌握的量化方法, 包括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数据包络分析、目标规划、层次分析法、预测技术、指数构建法等。这部分是现在处于研究生水平的学生和研究人员特别希望掌握的量化方法。第三个层次是需要通过专门课程才能掌握的方法, 包括结构方程模型、动态规划、CGE模型、计算机模拟与仿真、社会网络分析等。这些方法在公共管理学的研究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因为涉及较多其它专业的知识, 因此需要通过专门课程学习才能够掌握。

五、结论

应急管理方法研究述评 篇3

摘要: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方法的研究是应急管理研究的基础。文章从应急管理的基本概念出发,以时间维度的应急管理过程为基础,系统阐述了运筹学、博弈论、复杂系统理论和模拟仿真等方法在应急管理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应急管理;研究方法;系统论

应急管理是指对于已经发生的突发事件。政府根据事先制定的应急预案,采取应急行动,控制或者消除正在发生的危机事件,减轻危机带来的损失,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科学问题可以归纳为突发公共时间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战略研究、典型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灾害的机理机制研究、突发公共事件的检测预警研究、应急资源管理理论与技术研究、突发公共事件的认知与决策行为研究、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测预警研究、突发公共事件的模拟仿真研究、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系统研究以及突发公共事件的后评估与重建研究等。可见,针对应急管理的研究覆盖了组织、政策、基础理论与方法、技术与工具以及集成应急平台等多方面。本文仅从基础理论与方法的角度对应急管理的相关研究方法进行阐述。

一、应急管理研究内容与原则

从时间序列的角度。可以将应急管理划分为预警、反应和善后阶段。应急管理的事前阶段主要侧重研究预警体系的建设和完善。管理原则是实施有效规避,强化预案管理和完善情景预演机制:应急反应阶段是快速评估、选择应对方案,及时启动预案。应急介入、控制事态,同时科学调度,实时决策,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对该阶段的要求是需求响应的及时性,以及响应的效率问题。善后阶段主要是建立和恢复正常秩序的过程。应急管理的整个事件过程是一个典型的离散事件系统,危机事件的发生引起系统状态的变化。

二、运筹学/管理科学的研究方法

应急管理中有关资源布局和调配、人员疏散技术与模型等问题主要采用了运筹学/管理科学的研究方法。Altay和Green(2006)系统回顾了运筹学与管理科学在灾害运作管理中的相关研究。通过关键概念的定义清楚界定了研究范围。介绍了研究的过程。对已有的109篇文献按文献作者的国籍、发表时间、所应用的方法、研究内容所属的运作阶段、灾害的种类和研究的贡献进行了分类统计,并用图表详细介绍了不同运作阶段和灾种的论文研究情况,同时依据Denizel的分类标准也进行了统计,根据统计结果分析了研究现状,最后从Multi-agent研究、方法论、技术、运作的阶段和基础设施设计等方面提出了未来潜在的研究方向。Green和Kolesar(2004)对30多年来在《ManagementScience》上发表的有关应急管理领域运筹学模型和应用进行了回顾,阐述了这些原始模型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应急反应的决策,讨论了由于恐怖主义的出现而引发的应急管理新情景下运筹学建模和应用的潜在方向。这两篇文章对运筹学,管理科学角度的应急管理研究进行了很好的总结和提炼。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运筹学领域有关应急管理的研究最为充分翔实,但对多主体、多层次应急资源的合理调配和协调等问题的研究仍较为缺乏。

三、基于博弈论的研究方法

严格来讲,博弈论是运筹学中的一部分。但经过多年的发展,博弈论已经发展出自身的方法和体系。同时,随着博弈论研究的深入,其在应急管理研究中的地位也已突显。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博弈研究主要是应急管理的主体和客体,以及应急管理不同层级主体之间的博弈分析。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过程是一个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过程。其中局中人是“危机管理者”和“危机事件”:“危机事件”的策略空间就是其状态空间。“危机管理者”的策略空间则是其方案空间;支付函数是成本最小化下的最优方案。整个博弈过程便是如何调用方案空间中的方案应对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发展的状态。计雷等(2006)描述了动态博弈网络技术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并描述了应急管理动态博弈问题的三个主要特征,即突发事件是动态演变的:关于事件发展的信息是从模糊到清晰,从不完全到完全:在不完全信息下所制定的方案要能够便于在信息完全时刻下的及时调整。将突发事件和突发事件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表述为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过程存在缺陷,原因在于所有突发事件状态和方案都是可以穷尽的。但现实的问题是我们无法预料突发事件的所有状态空间。因此对应的方案集合也是无法穷尽的。同时。对应方案的收益函数也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基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过程的研究将会是该领域的热点。同时,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存在不同层级主体之间的博弈,采用委托代理关系分析应急组织体系构建中的博弈也是主要研究方向。

四、复杂系统理论的研究方法

复杂系统研究是当前系统科学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也是应急管理系统研究中采用较多的方法。复杂适应系统是一类代表性的复杂系统,基本思想是:系统的复杂性起源于个体的适应性,系统中的个体在与环境和其他个体的交流中不断进行着演化学习,并且根据学到的经验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在整体上突现出新的结构、现象和更复杂的行为(李振龙,2003)。Jsnssen(1998)用复杂适应系统的研究工具来模拟微观层面的行为,并得出了基于宏观模型的确定性参数值,将其应用于对控制疟疾行为效率的评价,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情形的模型构建。复杂系统的信息不同于一般传统决策分析中的信息。例如,复杂系统通常会呈现对特定假设的极度敏感,通常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决策的利益相关者没有有关系统的模型和系统的输入参数,或者对模型和参数无法达成一致的意见。在这种强不确定性情况下,传统决策分析工具无法应用或者无法表达决策制订者的目标。而基于情景的计划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到,未来并不是过去的归纳总结,并且可以帮助人们达成一致意见。但情景方法无法提供量化的决策分析,并对给出的政策选择做出排序(Lempert,2002)。计算机支持推理结合了数量分析和情境分析,可以在高度不确定的情况下给出可能模型集合,从而更好的模拟未来的状况。使用者可以在这些模型中通过计算机可视化和搜寻进行选区。基于Agent的模型是将社会看成多个自主互动代理人演化系统的计算研究,是从复杂适应性系统角度对社会体系问题进行研究的工具(Janssen,2005),也是目前应急管理中最为常见的应用方法。

五、基于模拟仿真的研究方法

对突发事件起因的研究涉及对意外情况的建模和仿真。“意外建模”被《技术评论》杂志视为2008年十大新兴技术之一(Anonvraous,2008)。微软研究中心适应性系统和互动组的主管Horvi~认为使用“意外建模”技术,融合大量数据,人类心理学和机器学习可以帮助人类管理意外事件。目前有关意外建模的研究方法多数出现在计算机人工智能研究方面。

案例库的建立是应急管理中经验研究的重要部分。由于单纯的案例库并不能完全应对现代复杂突发事件,因此基于模拟仿真技术的研究方法在应急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应急管理中有关人员疏散技术与模型主要采用了基于仿真的研究方法。此类研究包括安全通道的设计、群体规划与管理以及紧急疏散仿真等方面,通过计算机群体仿真技术实现虚拟现实仿真。同时,针对复杂适应系统开发了一个基于复杂适应系统仿真的多主体软件工具集,即通用软件平台Swarm。余雷和薛惠锋(2008)从有限理性的个体出发,以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Swarm工具从进化博弈的角度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机管理进行了仿真。

目前,针对自然灾害等事件的模拟仿真系统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如美国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分布式地震模拟试验和计算技术,日本的三向地震模拟震动台等。但对其他存在人为因素影响而引发的突发事件,如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的仿真研究则较为缺乏,这也是目前较为迫切需要得到突破的方面。

六、总结

公共管理研究方法论讲义 篇4

(一)/刘双舟

就案例分析的解题而言,还是有一些特征和规律的。在复习时,了解和掌握这些特征和规律,对考试会有一定的帮助。案例分析试题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八个方面,这种归纳不一定太全面,也不一定很准确,但是通过这些特征,可以对试题有一个大体上的宏观认识。我们结合这些特征来讲解一下案例分析的解题方法。先来看第一个特征。

《拍卖法案例分析教程》的“导论”中确定了拍卖师资格考试案例分析一科中“案例”的含义和范围。拍卖案例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拍卖案例是指在拍卖活动中发生的带有一定典型性、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客观事件。包括拍卖公关案例、拍卖策划案例、拍卖营销案例、拍卖法案例等等。这些案例可以是对成功经验的总结,也可以是对失败教训的汲取,通常都具有可供借鉴的意义。狭义上的拍卖案例仅指在拍卖实践中发生的带有一定典型性、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涉法”事件。拍卖师资格考试中的拍卖案例就是指狭义上的拍卖案例。明白了“拍卖案例”的含义和范围,实际上也就明白了考试的核心。“案例分析”不是考“案例”,而是考“法律”。这样就得出了“案例分析”的第一个特征,即“因法设案”。这里“法”就是法律,“案”就是案例。名为“案例分析”,实际上是在考核相关的法律知识,案例只不过是考试运用的具体形式而已。既然是考法律,那也就意味着,考试中的案例必须有充分的法律依据才行,否者,命题者就无法制作评卷答案。命题必须紧紧围绕着法律的相关规定来进行,不能脱离法律条文的内容来随便考一些与法律毫不相干的案例。

【例1】某拍卖公司接受委托拍卖一套二手房。安排公司唯一的拍卖师李某负责竞买人的报名登记工作,并主持本次拍卖。与李某同住一小区的张某报了名。李某在收受了张某礼物后,私下告诉了张某该标的的保留价。李某因害怕事后被人发现,于是在拍卖前称病请假。无奈之下,拍卖公司临时决定由具备拍卖从业人员资格,刚刚参加完拍卖师资格考试的王某主持拍卖会。张某通过拍卖以保留价竞得该套房产。问:

1、拍卖师李某的行为违反了行业规范的什么规定?可能承担何种责任?应该由哪一部门来追究?

2、拍卖公司安排王某主持拍卖会是否合法?为什么?

这样的事在拍卖实践中是否发生过?也许发生过,也许没有发生过。但是对于考试来讲,发生或没发生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予以调整或处理。如果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就可以成为考试对象。如果现实中发生过,就在真实的案例基础上加工。如果现实中没有发生过,就自己“创造”。只要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作为评分依据即可用于考试。考试中的每一个问题都是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或行业自律依据的。考试的第一个特征就是“因法设案”。实际上是先有了这些法律、法规或行业规范的规定,才有了这个考试案例,而不是先有了这个案例然后才有这些规定。

【例2】刘备准备移居海外。将自己拥有的一辆奔驰牌轿车委托赤壁拍卖行进行拍卖,并要求赤壁拍卖行对自己的身份予以保密。赤壁拍卖行接受委托后将该拍卖业务转委托给当地名气更大的荆州拍卖行进行。双方就如何分配拍卖后的利益达成了协议。之后,赤壁拍卖行将车辆、与车辆相的关资料以及与刘备签订的委托手续等一并移交给了荆州拍卖行。荆州拍卖行于2005年3月5日发布公告,宣布3月13日前为展示期间,3月13日上午9时举行拍卖会。3月12日晚上,荆州拍卖行的工作人员张飞私自驾驶该车参加朋友聚会,酒后驾驶返回途中将该车撞坏。张飞连夜对该车进行了紧急修理。但是未敢将此事向荆州拍卖行领导汇报。3月13日拍卖会如期举行。竞买人关羽竞得该车辆,当场签署了成交确认书并付清了全部的成交价款和拍卖佣金。关羽在启动车辆准备离开时,该车突然起火,轿车失控撞在墙上,车辆报废,关羽左臂被撞骨折。事后关羽得知张飞曾在拍卖前夜对该车进行过紧急修理,于是起诉荆州拍卖行,要求确认拍卖无效,退还购车款和佣金,并赔偿其全部损失。荆州拍卖行辩称:他们的拍卖行为完全合法,对张飞私自驾车外出的情况并不知情,因此只同意退还收取的购车款和佣金,不同意赔偿,赔偿事宜关羽应当向张飞个人主张。刘备得知情况后,也向法院起诉,要求赤壁拍卖行赔偿车辆损失。赤壁拍卖行辩称:转委托荆州拍卖行拍卖是为了能卖出个更好的价钱,这对刘备也是有利的,拍卖行并无过错。至于车辆损毁则完全是荆州拍卖行的责任,刘备应当起诉荆州拍卖行。问题:

1.赤壁拍卖行的哪些行为违法或违规,请列举并说明理由。

2.荆州拍卖行的哪些行为违法或违规,请列举并说明理由。现在我们可以对“案例分析”考试中命题思路做一个简要的归纳: 第一步:确定法律法规(先确定考哪一部法律)第二步:确定具体法条(再确定考哪些法律条文)

第三步:确定关联法律(为了增加案例的难度,案例中可能要同时涉及到几个不同的法律,通常是相关的几个法律)

第四步:创设案件情节,设置干扰因素。如果有现成的案例就可能用现成的案例,或在已有案例基础上改编。

第五步:设计分析的问题。

以上五个步骤中,前三个是“因法”,后两个是“设案”。

针对这样的考题特征,我们应当采取与命题思路相反的解题思路。命题者是“因法设案”,考生要完成的任务就应当是“凭案找法”。案例分析的解题过程首先是一个找法的过程,是司法工作中“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一原则的集中反映。案例本身就是“事实”,需要你去找“法律准绳”并运用“法律准绳”来分析问题。

上述两个案例还反映了案例分析的一般解题思路,即如何组织和安排语言的问题。第一步:亮明观点。第二步:写出法律依据。第三步:结合案情进行分析。第四步:进一步明确和强调结论。结论:第一个特征是“因法设案”。

考试中的案例是指涉法的拍卖案例,这一点现在是非常清楚了。但是拍卖师资格考试毕竟不同于律师、法官、检察官等资格的司法考试。拍卖师资格考试中的“法律”本身也是有特征的。案例都是紧扣“拍卖”的案例,而考试的重点是这些案例所涉及到的法律。这个问题归结到一点实际上是考试的“涉法范围”问题。这就是案例分析试题的另外一个显著的特征,即考试的涉法范围是以拍卖法为主的。考试的基本原则是“以拍卖法为主,强调知识的综合性”。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地理解“拍卖法”。对于拍卖法的含义也有狭义上和广义上的两种理解:狭义上的拍卖法又称形式意义上的拍卖法,是指国家颁布的关于调整拍卖活动的专门性法律文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这是一个非常小的法律文件,统共只有69的条文。广义上的拍卖法又称实质意义上的拍卖法,是调整拍卖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除了《拍卖法》外,还包括散见于其他实体法和程序法中的有关拍卖的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规范拍卖活动的司法解释。此外,考试还包括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规章和行业协会在法律授权或主管部门委托下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自律性规定。拍卖案例分析考试中,拍卖案例所涉法律指的是“广义上的拍卖法”。《拍卖相关法律与规则》就是广义上的拍卖法,也是拍卖案例分析命题的涉法范围。

拍卖师资格考试中的案例分析考题的第二个特征,这就是“紧扣拍卖(法)”,尤其是狭义上的拍卖法占的比例相当高。因此狭义上的拍卖法是历年考试的重点中的重点。在复习时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考试中虽然以拍卖法为主,但是与拍卖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也不应忽视。因为案例分析的命题原则是“以拍案法为主,注重考试的综合性”。拍卖行业虽小,拍卖活动涉及到的领域非常广泛。仅就拍卖的对象而言,就涉及到有形的房地产、艺术品、机动车,无形的股权、知识产权以及其他财产权利。如果忽略与这些拍卖对象相关的法律法规,命题是不可想象的。在同一案例中,往往同时要考查几个不同的法律内容。从19期开始,考试有了一个新的趋势,就是考点越来越模糊。以往对拍卖法条文的考查一般是直截了当的,能够清楚地说出一个案例考查的具体是哪一法律的哪一个条文。但是从19期之后,对于法律条文,尤其是对拍卖法条文的考查开始由直接转向了间接,可以看出某个案例是在考查拍卖法,但却无法说出具体的条文。这种倾向尤其在选择型题目中较为明显。因为传统的解题思路是先找出并写出具体的法律条文,然后用法律条文来分析案情。但是在选择题型中,不要求写出具体条文,只要求在几个选项中作出选择,这种情况下,正确的理解法律条文的真正含义和精神可能要比你单纯的背诵法律条文要重要的多。仅仅背下了法律原文,但是如果不能正确理解条文的含义,那照样会选错。

【例3】青竹拍卖公司为了保证拍卖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成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请分析该公司所采取的下列措施中,正当的措施有()

A.为了吸引更多的竞买人参加竞买,拍卖公司除了发布拍卖公告外,还在媒体上做了大量的商业广告,对此次拍卖进行了广泛的宣传 B.为了防止拍卖中可能出现的竞买人之间的恶意串通,拍卖公司在拍卖会上将竞价方式由英格兰式调整为荷兰式

C.为了保证拍卖活动满足法定的竞价条件,拍卖公司向经常参加拍卖会的一些老客户发出邀请函,建议他们报名参加竞买

D.为了帮助未能到场的竞买人参加竞买,拍卖公司在拍卖会现场设置了委托竞买席

有考生反映:“我把拍卖法都背下来了,甚至可以倒着背下来了,为什么我还是不会做题呢?” 结论:第二个特征是“紧扣拍卖”。

从以往的考试来看,新出台或新修订的法律法规往往会成为考试的重点。这个特征是比较明显的。比如,《拍卖管理办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若干规定》都是2005年1月刚刚生效的。在当年的考试中,这两个新法律都出了考题,而且所占比例还不小。在18期考中,有一个案例专门考了《抵税财物拍卖变卖试行办法》。这个办法是2005年7月刚出台的,在2006年刚刚收录到《拍卖相关法律与规则》中,当时没有人注意到这个新的法律文件。这个案例后来经过改编后收录到我们的教材中了。

【例4】某县国税局准备对一批依法扣押充抵税款的香烟进行拍卖。国税局委托具备省政府指定拍卖资格的东方拍卖公司进行拍卖。由烟草专卖部门对该批香烟进行了质量鉴定,并比照市场价确定该批香烟的价格为38万元。国税局和东方拍卖公司协商后将保留价确定为37万元。第一次拍卖中的最高应价仅为21万元。流拍了。东方拍卖公司认为保留价定得太高是导致不成交的主要原因。国税局经与东方拍卖公司协商后将保留价调整为24万元,并举行了第二次拍卖。最终竞买人甲公司以25万元竞得该批香烟。事后,竞买人乙公司向有关部门举报称:本次拍卖的标的物属于“公物”,在拍卖前应当由依法设立并具有相应资质的评估鉴定机构进行质量鉴定和价格评估,本次拍卖没有经过评估程序,因此本次拍卖无效。

1、本次拍卖未经评估,而是比照市场价确定了拍卖标的的价格,这种做法是否合法?为什么?

2、在充抵税款的烟草专卖品的拍卖中,我国法律、行政法规对拍卖人和竞买人的资格有何特别规定。

3、两次保留价的确定是否合法?请说明理由。

4、本次拍卖是否有效?说明理由。

在拍卖师资格考试中,不仅要兼顾新出台的法律法规,而且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也往往会成为命题的对象。比如,18期考了外国公民报考我国拍卖师资格的问题等等。19期考了拍卖企业设立分公司的问题、外资设立拍卖企业的问题、拍卖师的刑事犯罪问题,拍卖合同审查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当年我国拍卖业发展中面临的热点问题。20期考了《物权法》和《企业破产法》的内容。21期考了联合拍卖和物权法中的善意取得制度。等等。22期行业关注的主要是拍卖人的法律地位,司法强制拍卖等问题。23期考了最高院最新的司法解释。

结论:第三个特征是“兼顾新法”

第四个特征是精心加工。什么样的案例可能成为考试中的案例?拍卖实践中的疑难案件是否会成为考试中的案例?每年考生都会这样的问题。可以肯定地讲,现实中的案例不管它容易还是疑难,都不会直接成为考试中的案例。因为考试中的案例有自己的特征,都是人为加工的结果。考试是有目的性的,考题必须要符合考试的目的,因此就必须有可考性。这就要求必然要有一个加工过程,这个过程就叫“命题”。考试中的案例是命题人员经过自己的思维,按照法律的规定创造出来的。有的可能参考现实生活中的案例,但并不完全相同,因为命题人员必须通过加工使题目具有“可考性”。有的案例则纯粹是命题人员自己造出来的,现实生活中很难发生。案例分析题一般由两部分构成。不论是传统的综合性案例分析,还是后来增加的选择型案例分析,都不例外。一部分是题干,就是我们平常讲的案情;另一部分是问题,就是考试中要求考生回答或通过分析做出选择的部分。案情的设定遵循“因法设案”的规律,一般是从法条到案例。首先确定要考哪一个或哪几个法律条文,然后再依据这些法律条文来设定案情,而不是相反。真正考试中的案例不但与拍卖实践中的真实案例有区别,与我们教材中的案例也是有区别的。教材中的案例很大一部分是真实的案例,是先有案例,然后再找法律依据,按照法律规定来分析案例。而考试中的案例是命题人员经过自己的思维,按照法律的规定加工出来的,一般都具有明确的“考试”目的。

对案例进行加工的过程主要包括这样一些内容。第一,语言文字的加工。即通过加工使案例变的更为简洁,以便减少考试中的“阅读量”,为考生节省宝贵的时间。从历年的考题可以看出,真正的考试案例的语言是非常简洁的,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包括标点符号,都是有其特定“含义的”,字里行间都在传递考试信息,而考生应当找的“法律依据”就藏在这些细微的信息中。因此,考试时一定要认真阅读给定的材料,不要放过任何一点蛛丝马迹。

【例】长城拍卖公司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本5000万元。出于开展业务的需要,长城拍卖公司计划成立一家分公司。

关于长城拍卖公司成立分公司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的表述,正确的是()A.长城拍卖公司应当最近3年连续盈利,其上年拍卖成交额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 B.长城拍卖公司应当最近2年连续盈利,其上年拍卖成交额达到5000万元人民币; C.长城拍卖公司应当最近2年连续盈利,其上年拍卖成交额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 D.长城拍卖公司上年拍卖成交额达到两亿元人民币。

举这个例子是想告诉大家,考试的案例都是经过加工的,加工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要使语言简洁。

加工的第二项任务是设定案例的情节。案例的情节包括两类:一类是传递正面信息的情节,即引导你作出正确判断的情节,大部分属于这种情况;另一类是传递反面信息的情节,即命题者故意安排的干扰信息,我们俗称“圈套”和“陷阱”。拍卖师资格考试不像考驾驶执照,只有符合条件的,都让通过。拍卖师资格考试带有一定的“选拔性”,考试必须要能将考生分出个“三六九等”来。通过设定干扰信息来使考生的成绩拉开距离,便于国家选拔。所以考试中经常会出现“声东击西”的情况。

这就是加工的重要性。考试中的案例与拍卖现实中的案例是有区别的,都是经过认真加工的案例。现实中的疑难案件大家要关注,有可能成为考试案例的素材,但从来没有出现过照搬现实案例的情况。经过加工的题目必然具有一个特征,即不再是疑难案件。即便以现实中的疑难案件为原形,也要进行加工,使案例本身不再具有疑难性。考生不会做的原因并不是考题疑难,而是考生的基本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所以在案例分析考试中,注重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案例分析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能踏踏实实地看书、思考和总结。历年来考试本身确实不能算难,更算不上偏题和怪题,是否通过主要还是要靠自己。

第五个特征是侧重能力。目前案例分析的题型已基本上趋于稳定。不但有了教材,而且有了《考试大纲》,明确了考试的范围。考试大纲中要明确告诉了考生每一门考试科目试卷的题型结构和分值分配。所以拍卖师资格考试越来越规范了。

今年的案例分析题型与24期的题型基本一致,还是由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综合案例题三种大的题型构成。在考试题型走向稳定的同时,案例分析考试也越来越注重对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查了。

按照拍卖师资格考试的要求,考生都应当是有一定拍卖从业经验的人员,因此结合拍卖实践来考查实际能力历来是案例分析考试的一种重要目标,但是由于以往考试不够规范,这一要求的体现不是太明显。从19期开始,能力考查成为了考试的一个重要特征。

第六个特征是追求通说。案例分析的考试重点是拍卖法以及与拍卖联系比较紧密的一些法律。但是拍卖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拍卖法颁布也才10年多,拍卖业还不成熟,对拍卖理论研究还非常肤浅,而且研究人员也非常稀缺。因此实践中,对于拍卖法还存在许多争论,有许多问题到今天为止仍没有定论。因此,在考试命题问题上,就必须有所选择,选择那些没有争议的或认识一致的问题来考试。我在编写《案例分析教材》时,将关于拍卖法的争议分为了三种类型,对不同的类型的争议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对待。

第一类争议是认识错误造成的争议,这些争议实际上可以用现有理论解释清楚,我就通过分析点评尽量予以澄清和解释。这类争议事实上已经不是争议了。可以纳入考试的范围。比如拍卖的竞价条件问题,即一个竞买人是否可以拍卖的问题。

第二类是拍卖界有争议,但是没有本质上的争议,对于这类争议,我在写教材是就采用了拍卖界的通说为准。比如落槌的同时又有人应价,拍卖是否成交的问题。这类争议问题是可以考试的,只不过要以拍卖界大多数人的“通说”为评分标准。

第三类争议是由于立法上缺陷造成的争议。这类争议在拍卖法修订前无法解决。这样的问题就在教材中点出,或者仅作为每章节后的思考题供大家思考。如拍卖师主持权的具体内容,强制执行中人民法院的地位,强制拍卖中的佣金比例等。这一类争议不会成为考试对象,或者仅作为“干扰信息”来使用。

第七个特征是“不漏细节”。前面我们举了一个单项选择题,大家可能已经感觉到了案例分析考试是非常细致的,细到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的程度了。除了考试注重细节外,考试还是非常全面的。可以说案例分 析考试就法律条文的意义上讲,不存在所谓的重点法条问题。尤其是拍卖法,可以说每一个法条都可能考试,而且重复考试的几率很高。所以在考前辅导中无法划考试重点。

最后一个特征是考试“紧扣大纲”。我们现在有了教材,但大家一定要正确对待和使用教材,因为从案例的角度讲,考试是可能超出教材的。大家可能会问,既然有了教材,为什么考试还有可能超出教材呢? 对于这些疑问我在这里再说明一下。我说的考试会超出教材是指:考试的案例不一定是教材中的原案例;考试涉及到的法条范围比教材大。因为案例教材与一般的理论教材不同,内容总是有限的,它不可能穷尽所有案例。

首先,考试案例会超出教材案例。作为案例分析的教材,所选择的案例只能是典型案例,数量总是有限的,不可能囊括所有的拍卖案例。考试涉及到的知识点应该是教材中的内容,但是考试的案例本身不可能采用教材中的原案例,而是命题人员选择和加工的考试案例。考试案例与教材案例是有区别的。教材选择的案例有所侧重。按照原有的编写规划,这本教材共设计了24个章节,除了现有的12个章节对反映拍卖共性的问题运用案例进行分析外,还有12个章节是按照不同拍卖标的物进行的案例分析,比如文物艺术品、机动车、房产、土地、证券、无形资产等。在编写的过程中,考虑到时间的紧迫以及教材作为考试用书的篇幅,决定选择其中总论的部分章节作为考试教材的内容。因此,教材中选择的案例侧重于拍卖共性的案例,拍卖个性的案例,即各种不同拍卖标的的案例数量较少。但是涉及不同标的的拍卖知识也是要考的。虽然占的比重较小,但却不能忽略。

内审与管理评审讲义 篇5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审核评价中心

2010年06月02日

目 录

一 监督评审.1 1 监督评审的目的 2 监督评审的策划 3 监督评审的内容 4 监督评审的处理结果 二 内审 1 定义… 2 内审的目的 3 内审的方式 4 内审的频次 内审计划与实施计划 6 内审的实施 7 内审报告的编写

三 管理评审 1 管理评审的目的 2 管理评审的时机 3 管理评审的形式 管理评审的 管理评审计划与管理评审实施计划 5 管理评审的实施 6管理评审报告的编写 附件

附件1 内审计划表 附件2 内审实施计划表

附件3 实验室资质认定内审现场检查表 附件4 签到表 附件5不符合项报告 附件6 管理评审计划 附件7 管理评审实施计划表 附件8 不合格报告 附件9 纠正/预防措施报告单

内审与管理评审是质量体系运行中的两个重要环节,一个是检查质量体系运行符合质量体系文件要求的程度,一个是评价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及质量体系文件的适宜性和充分性。无论是实验室资质认定还是9000认证等其他形式的各种认证,都缺少不了内审和管理评审。

在取得实验室资质认定证书后的18个月前后3个月,发证机构组织相关部门对取得资质的实验室进行监督检查,而监督检查的重点项目之一就是内审和管理评审。

内审和管理评审是《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中19个要素中的2个要素,是现场技术评审中的两个重要内容。

自治区审核评价中心

何兆梅

联 系 方 式:0991-2841385

***

监督评审 监督评审的目的

为保证实验室在取得实验室资质认定后的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体系运行的持续有效性。监督评审的策划 2.1监督评审的频次

监督评审在资质认定有效期3年内,进行一次监督检查评审,时间一般安排在取证后的18个月前后3个月(即15个月—21个月)期间进行。

2.2 监督评审的组织及方式

2.2.1 监督评审由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实施。

2.2.2监督的方式有:定期监督、比对试验、能力验证、监督检查等方式进行。

a定期监督:由发证机关下达定期监督评审计划,委托有关评审机构实验室进行监督评审;

b 比对试验、能力验证、监督检查:依据国家认监委和地方质监部门下达的文件进行。3 监督评审的内容

监督评审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有关条款进行,主要内容如下:

3.1对上次评审中提出的整改意见的落实情况进行验证。3.2 通过审查实验室的质量记录(尤其是管理体系内审和管理评 审的记录)。

3.3对上次评审后的变更(检验标准变更、名称变更、组织变更等)进行确认,发现不具备条件的,予以取消或增加限制条件。

3.4对检测项目进行现场试验考核。现场考核试验项目一般不超过认证项目的50﹪。尽量选取有代表性的、检测标准变化的项目做现场试验考核。

3.5监督评审结束,应填写《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报告》。4 监督评审结果的处理

4.1对于监督评审中发现的的问题,实验室应在15天内完成整改,整改报告表评审组,评审组检查合格后报发证机关。

4.2 监督评审发现严重问题的,有发证机关核实后暂停该实验室的资质,停止其使用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标志。暂停到期不符或复审不合格的,由发证机关注销其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证书并予以公告。

4.3获证实验室已达不到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受理条件的,由发证机关注销其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证书并予以公告。

二 内 审 定义 1.1 内审

由质量负责人组织的对质量体系的运行是否持续地符合质量体系文件要求的一种检查。(符合性检查)

1.2 内审员

指受过培训和由有资格的人承担,审核质量体系是否持续地符合要求。(内审员应独立于本部门)1.3 管理评审

由最高管理者组织(主持会议)对质量体系的持续有效性的评价(有效性评价)1.4监督员

单指业务技术上的监督,按监督计划对在培人员、新上岗人员、关键步骤及重大检验任务进行检验过程的监督(本部门监督本部门,监督的对象是人,连续的解决过程中的弊病,以保证最终检验结果的正确性)。1.5合同评审。

合同签订前,为了确保质量要求规定的合理、明确并形成文件,且供方(检验方)能实现、由供方所进行的系统活动。1.6 预防措施

为了防止潜在的不合格、缺陷或不希望情况的发生,消除其原因 所采 取的措施。(防患于未然、新衣服纽扣加固)

1.7纠正措施

为了防止已出现的不合格、缺陷或其他不希望情况的再发生,消除其原因所采取的措施。(亡羊补牢、将已掉的纽扣缝上)1.8期间核查(运行检查、中间检查)

以维持设备的可信性,二次校准检定中间,恰当时机进行运行性检查,以维持校准状态的正确性。(核查条件)

1.9 质量记录

使用预先制定的格式化表格,降低抄录的数量,节省时间,只记可变信息。【记录的三性:可追溯性、可复现性(再现性、复现性)、见证性】 2 内审的目的

2.1 内审是第一方审核(自己审自己),审核的目的是改进。(外审是评价)

2.2 内审是自我诊断、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一个过程。2.3 内审是发现事实(符合和不符合),而不是吹毛求疵。3 内审的的方式 3.1集中式

在规定时间内,按《实验室资质认定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内容进行全要素、全领域审核。

特点 :a 一次性覆盖全要素、全领域;

b 适用于中、小型规模的实验室。3.2 滚动式

在不同的时间内对不同的要素、不同部门进行审核,全年覆盖全要素、全领域。

特点 a 同一时间审核不同部门的同一要素或一个一个部门单独进行全要素的审核,全年覆盖全要素、全领域; b适用于大型实验室。4 内审的频次 4.1每年审核一次

内审的频次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言,内审应该每年进行一次。

4.2 试运行3月

新建实验室或体系文件转版时,应适当增加审核频次,一般情况下,通过三个月试运行进行内审,进而检查质量体系文件编写是否满足“准则”要求、是否结合了本实验室的具体情况而具有可操作性。

4.3 资质认定前的追加内审

如果资质认定(首次、复查、扩项、复查+扩向)评审时间既不在年初也不再年末,而恰恰是安排在年中,为了保证质量体系运行的符合性使实验室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给评审组提供一个实验室近期质量体系运行的概况,以达到质量体系运行持续地符合要求的目的。内审计划与内审实施计划

内审计划由质量管理部门(如综合管理室、质量技术管理室等)编写,内审计划的编写有:内审计划和内审实施计划。

5.1 内审计划

内审计划,一般在年初(时间不超过一季度)进行编写,内审计 划的内容有:时间、目的、依据、审核组成员及被审核部门。

5.2 内审实施计划

内审实施计划的制定,一般在原审核计划规定的时间提前一周下达,目的是为确保被审核部门关键岗位人员及内审核员都在岗位,以有效的实施内审,达到内审的目的和效果。内审实施计划内容,除包括审核计划内容外,还应有被审核部门、审核组长、审核时间及审核程序。6 内审的实施 6.1 内审前的准备

各审核组在审核前应做好审核的准备工作(如内审签到表、内审检查表、不符合报告等),根据审核分工,组长应做好内审检查表(如果组长对审核准则很熟悉也可不编写)。

6.2 首次会议

6.2.1由内审组长组织召开首次会议,明确内审目的、依据、方法、范围及对审核的要求;

6.2.2审核组长指定一名审核组成员,做好首次会议签到及会议记录; 6.2.3被审核部门指定一名陪同人员,做好陪同及在内审过程中内审员提出的一些问题或建议的记录(有些细小问题不在末次会议上反馈)。

6.3 现场审核 6.3.1不符合事实的确认

a在现场审核中,审核组成员依据审核分工实施审核。对照检查表对体系运行中的“符合”和“不符合”事实进行确认;

b凡是不符合项,应记录不符合事实的时间、地点及不符合体 内容(事实描述要清楚、要具有可溯源性); 6.3.2不符合报告的出具

审核工作结束后,审核组长主持召开内审组会议,对内审情况进行讨论并出具不符合项报告,出具不符合项报告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a不符合事实表述要事实清楚,要具有可溯源性; b不符合事实应与“准则”条款要求相对应。6.3.3 与被审核部门负责人交换意见

a 审核组与被审核部门就不符合项进行交流,达成一致致意见; b 对达不成一致意见的应进行协商;

c 对不符合项不能进行最后确定的,审核组应进一步落实,直至事实清楚,条款明确。

6.3.4 末次会议

a 由审核组长向被审核部门反馈审核情况及不符合项报告; b 参加末次会议人员在末次会议签到表签名,记录员做好会议记录。

6.3.5整改工作的完成

a 末次会议结束后,被审核部门根据审核组出具的不符合项7 报告,由责任部门(或人)提出纠正措施计划;

b 内审员对纠正措施计划进行确认,并根据问题的大小和整改的难易程度与责任部门商定整改完成时间;

c 质量负责人对整改计划进行批准;

d 在规定时间内,内审员对不符合项的整改情况进行验收。7 内审报告的编写

7.1内审工作结束,内审组长应在一周内完成内审报告的编写也可在整整改完成后编写内审报告。

7.2内审报告的内容应包括:内审综述、质量体系运行符合性的评价、存在的问题及整改的要求。

7.3 整改报告完成后,由质量负责人批准后,发放到相关部门。三 管理评审 1 管理评审的目的

管理评审是对质量管理体系评价的重要方式,是质量管理体系改进循环中最高管理者的重要活动.1.1管理评审的目的是评价质量体系运行的持续有效性及体系文件的编写适宜性和充分性即体系文件的编写是否能满足“准则”要求,又能结合实验室自身的具体情况,使体系文件具有可操作性。

1.2管理评审是对实验室制定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实现程度进行评价和审议。管理评审的时机

2.1 定期管理评审,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由实验室最高领导主持,质量负责人协助,各部门负责人及内审员、监督员等相关人员参加;

2.2 质量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时,由实验室最高领导决定是否增加管理评审次数。管理评审的形式

管理评审除定期形式外,还包括以下形式:

a 专题会议;

b中层领导会议(适用于大型实验室)。

根据不同层次的评审,将评审结果形成评审报告,由实验室最高领导评审报告进行评审并批准。4 管理评审计划及管理评审实施计划 4.1管理评审计划 4.1.1管理评审计划年初下达,内容包括管理评审的目的、评审依据、评审形式、评审时间。

4.1.2管理评审计划由最高领导批准。4.2 管理评审实施计划

4.2.1 管理评审实施计划在管理评审计划的一周前下达,根据当年体系运行的情况决定会议的输入内容。

4.2.2管理评审实施计划由实验室最高领导批准。5 管理评审的实施 5.1 管理评审的实施

管理评审的实施划下达后,各责任部门(人)准备相资料,如质量负责人准备近一次的内审情况资料、监督员根据全年监督情况准备监督报告、各部门准备体系运行情况及存在问题及建议等。5.2管理的评审输入

5.2.1 管理评审的输入包括以下内容:

a 政策和程序的的适应性; b 管理和监督人员的报告; c近期内审的结果 d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e 由外部机构进行的评审;

f 实验室比对和能力验证的结果;

g 工作量和工作类型的变化; h 申诉、投诉及客户反馈; j 改进的建议 k质量控制活动、资源及人员培训情况等。

5.2.2管理评审的输入虽然由10方面的内容,但并非每次管理评审都千篇一律,要结合实验室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及时要解决的问题。即使每次管理评审能解决自身的一个问题就可以(见“指导书”P141)5.2.3 评审输出

a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 b 与顾客要求有关的改进决定和措施;

c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和改进中必要的资源要求(如对人力资源的补充调整等);

d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有效性评价。6 管理评审报告的编写

6.1管理评审报告由质量管理部门编写,质量负责人审核,实验室最

高管理者批准管。

6.2 管理评审报告的内容 管理评审报告包括5个内容:

a实施管理评审计划的全过程情况;

b 对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报告中提及的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评价; c 对《质量手册》和相关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适用性提出意见; d 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及适用性等情况做出综合性的评价; e 提出改进目标。7 整改的验证

讲义一商标管理保护 篇6

商标局案件指导处 陈文彤 第一节 商标使用的管理

商标使用的管理是由国家指定的商标主管机关---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和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根据《商标法》和《商标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对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使用注册商标和未注册商标行为的管理。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在以任何方式使用注册商标或未注册商标时,不仅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同时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义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通过加强对商标使用行为的管理,维护了消费者的利益和良好的商标法律秩序。一:注册商标使用行为的管理

对注册商标使用行为的管理,主要是围绕保持注册商标的有效性和维护商标法律秩序的目的来进行的。商标注册人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同时为了维护这个权利就要相应的承担一定的义务,否则可能导致商标专用权的丧失。

(一)使用注册商标不得实施的四种行为

1、自行改变注册商标的

根据《商标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使用注册商标需要改变其标志的,如改变文字、图形及其组合等,应当重新向商标局申请注册。如果注册人将其注册商标改变后,仍作为注册商标使用,加注注册标记,即构成自行改变注册商标的行为。在注册商标使用管理过程中,对注册商标的改变,主要是指在不改变原商标本质特征前提下的改变,经改变后的商标与原注册 商标仍属于近似商标。

2、3、自行改变注册商标的注册人名义、地址或者其他注册事项的 自行转让注册商标的

正如注册商标权利的产生必须通过商标局核准授权一样,注册商标权利的转移也必须通过商标局的批准才能实现。自行转让注册商标不仅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而且触犯了国家商标管理秩序,必须加以禁止。

4、连续三年停止使用

对于连续三年不使用的注册商标,任何人可以向商标局提出撤销申请,商标局要求商标注册人限期提供使用证明,逾期不提供或提供的证明无效的,撤销其注册商标。(使用的内涵、证据问题)

(二)使用注册商标,其商品不得粗制滥造,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

使用注册商标,其商品粗制滥造、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的,由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分别不同情况,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予以通报或处以罚款,直至由商标局撤销其注册商标。

二、未注册商标使用行为的管理

对未注册商标的管理不是对其进行法律保护,而是从保护已经注册的商标专用权、保护消费者利益和维护商标法律秩序出发,对未注册商标进行规范。使用未注册商标,必须遵守相应的法律规范。

(一)不得违反商标法禁用条款的规定 《商标法》第十、十一、十二条规定了若干标志不能作为商标注册和使用,尤其是第十条规定了禁止作为商标使用的标志,这就说明,这些禁用标志不仅不能作为商标注册,而且不能作为未注册商标使用。

(二)不得冒充注册商标

冒充注册商标是指使用未注册商标而伪称是注册商标,或者擅自在未注册商标上标注注册标记的行为。冒充注册商标的行为一般表现为:在未注册商标上使用注册标记;虽然已经向商标局提出注册申请,但在商标局核准注册之前就在自己的商标上使用注册标记;在注册商标核定使用商品之外的其他商品上使用注册标记;注册商标的有效期届满后未续展,继续使用注册标记的;注册商标被注销或撤销后,继续使用注册标记的。

(三)不得侵犯其他在先权利

未注册商标不能侵犯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也不能侵犯他人的其他在先权利。首先,未注册商标不能与他人已注册商标相近似,否则构成商标侵权;其次,未注册商标也不能与他人的姓名权、肖像权、著作权、企业名称权、外观设计专利权等发生冲突,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

(四)不得粗制滥造、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

三、奥林匹克标志的管理

1、奥林匹克标志的范围、奥林匹克标志权利人和奥林匹克标志的商业性使用(1)奥林匹克标志的范围

根据《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的规定,奥林匹克标志的范围包括;A、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奥林匹克五环图案标志、奥林匹克旗、奥林匹克格言、奥林匹克徵记、奥林匹克会歌;B、奥林匹克、奥林匹亚、奥林匹克运动会及其简称等专有名称;C、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名称、徽记、标志;D、北京2008奥林匹克运动会申办委员会名称、徽记、标志;E、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吉祥物、会歌、口号,“北京2008”、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及其简称等标志;F、奥林匹克宪章和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城市合同中规定的其他与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有关标志。(2)奥林匹克标志权利人

根据《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的规定,奥林匹克标志权利人,是指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和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

(3)奥林匹克标志的商业性使用

根据《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的规定,奥林匹克标志的商业性使用,是指以营利为目的(-含潜在商业目的),以下列方式利用奥林匹克标志:A、将奥林匹克标志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以及商品交易文书上;B、将奥林匹克标志用于服务项目中;C、将奥林匹克标志用于广告宣传、商业展览、营业性演出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D、销售、进口、出口含有奥林匹克标志的商品的;E、制造或者销售奥林匹克标志;F、可能使人主为行为人与奥林匹克标志权利人之间有赞助或者其他支持关系而使用奥林匹克标志的其他行为。

2、奥林匹克标志的备案和管理

根据《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2002年发布的《奥林匹克标志备案及管理办法》,奥林匹克标志权利人应当将需要保护的奥林匹克标志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申请备案,并提供申请书和相关材料。申请备案的标志符合《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和《奥林匹克标志备案及管理办法》的,商标局予以备案,书面通知权利人并予公告。

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许可他人为商业目的的使用奥林匹克标志的,应当签定使用许可合同。自签定使用许可合同之日起一个月内,奥林匹克标志权利人应当将使用许可合同副本报商标局备案。商标局备案后书面通知权利人。经许可使用奥林匹克标志的,应当在使用时标明使用许可备案号;没有标明的,由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罚款。

3、奥林匹克标志的保护

未经奥林匹克标志权利人许可,为商业目的擅自使用奥林匹克标志的,即侵犯奥林匹克标志专有权。奥林匹克标志权利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纠纷,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专门用于于制造侵权商品或者为商业目的擅自制造奥林匹克标志的工具,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侵权人侵犯奥林匹克标志专有权的,还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包括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被侵权人的损失或侵权人所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奥林匹克标志许可使用费合理确定。销售不知道是侵犯奥林匹克标志专有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第二节 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是《商标法》的核心,也是《商标法》的基本目的之一。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就是运用法律的手段,制止一切对商标专用权侵害的行为,从而保护商标专用权人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一、注册商标专用权范围和注册商标专用权保护范围

注册商标专用权范围,是指商标注册人对其所注册的商标所享有的使用权的范围。注册商标专用权保护范围,是指商标注册人根据法律的规定,可以请求司法机关或行政执法机关制止他人一定形式的商标使用行为,以保护其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范围。

根据《商标法》的规定,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范围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它表明商标注册人有权在自已已经注册核定的商品上独占地使用自己的注册商标,在超出这个范围之外的商标和商品上,就无权以注册商标的形式使用。而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范围则超出了这个范围,不仅包括了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有权禁止他人擅自在相同的商品上使用与自已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同时还包括了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有权禁止他人擅自在相同的商品上使用与自己注册商标相近似的商标,有权禁止他人在自己核定的商品相类似的商品上使用与自己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有权禁止他人以法律规定的其他形式侵害自己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由此可以看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范围要大于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范围,而且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品表现形式、商品交易方式的不断增多和商品流通领域的不断扩大,商标法律制度的不断健全,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范围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这有得消除因商品来源产生言听计从而导致的市场混淆现像,从而切实保护商标注册人的权益,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维护社会正常的经济秩序。

二、商标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

现行的《商标法》和《商标法实施条例》以列举方式,明确规定以下行为属于法律禁止的商标侵权行为: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行为

这种行为是我们行政执法和司法实践中最常见的一种商标侵权行为。它主要包括四种行为:一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二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三是在类似的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四是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近似的商标。

应当注意的是,这里所讲的“使用”是一个广义上的概念,包括将商标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吧及商品交易文书上,或者将商标用于广告宣传、电子商务、展览以及其他业务活动。销售发票、合同等商业性文件,是商品交易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商业性文件中使用商标,应当视为商标的使用。同时,这时的“使用”应当仅仅限于商业性使用,当事人在教育、科研等公益活动中对商标的使用行为并不包括在内。

(二)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这是《商标法》关于销售行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规定。在商标行政执法和司法实践中,由于故意实施商标侵权假冒行为的企业往往具有较大的隐蔽性,销售商标侵权商品的行为就成为我们最容易发现,也是最常见的商标侵权行为。由于商标侵权商品要通过销售环节,才能使侵权人实现非法获利,才能使消费者产生误认和混淆,才能对商标注册人的权益造成损害,所以查处销售环节的商标侵权商品是制止商标侵权行为的一个重要手段。

(三)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商标标识是商标的载体,是商标的物质表现形式。有人将制造和销售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的行为,比喻为商标侵权和假冒行为的源头。因此,我国《商标法》将此类行为明确规定为商标侵权行为加以禁止,是从根本上防止商标侵权假冒行为的发生。应当特别指出的是,我国新修订的《刑法》将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行为确定为可以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四)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这项规定是新增加的规定,学理上称之为“反向假冒”。具体是指在商品销售活动中将他人在商品上合法贴附的商标消除、变动或者更换,冒充为自己的商品予以展示或者销售的行为。一般来说,这种做法是居于市场垄断地位的经营者扼杀新生的潜在的竞争对手,使其商标永远无法与消费者建立联系,无法形成自己独立的销售市场的不正当竞争。在国外,一般用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调整。由于是利用商标进行的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我国则利用《商标法》对其进行调整/

(五)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由于我国《商标法》对商标侵权行为采用列举的方法,但在实际生活当中,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不断出现新的商标侵权形式,无法准确加以预测,需要在今后的行政执法和司法实践中加以补充,所以《商标法》作出这样的规定,属于兜底条款。

《商标法实施条例》第五十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所称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1、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品装潢使用,误导公众;

2、故意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的”。从表面上看,这一条规定似乎是对《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的解释,但无论从理论上或是实践上,这一打规定都无法穷尽《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所指的行为,不能说除这两种行为以外的其他行为都不构成侵权了。

三、商标侵权案件的认定

商标侵权认定是法律的适用过程,是有权适用法律的机关将法律规定的行为与实际发生的行为相比照,从而确定是否适用法律禁用性和惩罚条款的过程。认定商标侵权行为,是查处商标侵权案件的关键环节,所以经过商标法授权查处商标侵权行为的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都有对商标侵权行为认定的权力。那种认为只有商标管理的最高主管机关---商标局,才有认定权的认识是错误的。

(一)一般商标侵权行为的认定问题

这里所说的一般商标侵权行为,是指《商标法》第五十二条和《商标法实施条例》第五十条中规定的,不属于其他行为或其他领域,与其他权利没有冲突的商标侵权行为。这是我们最常见的商标侵权行为。

1、相同商标、近似商标、相同商品、类似商品

这四个概念是商标注册与保护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也是《商标法》和《商标法实施条例》中使用的法律概念。《商标法》和《商标法实施条例》没有对这些概念作出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对这些概念的含义作出了明确的确定。

根据该《解释》第九条第一款的规定,“相同商标,是指被控侵权的商标与原告的注册商标相比较,二者在视觉上基本无差别”。根据该《解释》第九条第二款的规定,“近似商标,是指被控侵权的商标与原告的注册商标相比较,其文字、读音、含义或者图形的构图及颜色,或者其各要素组合后的整体结构相似,或者其立体形状、颜色组合近似,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的来源产生误认或者认为其来源与原告注册商标的商品有特定的联系”。

根据该《解释》第十一条的规定,“类似商品,是指在功能、用途、生产部门、销售渠道、消费对象等方面相同,或者相关公众一般认为其存在特定联系,容易造成混淆的商品。类似服务,是指在服务的目的、内容、方式、对象等方面相同,或者相关公众一般认为存在特定联系的,容易造成混淆的服务。商品与服务类似,是指商品和服务之间存在特定联系,容易使相关公众混淆”。

该解释没有对相同商品和相同服务作出解释,但是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法律适用中不会发生误解。

2、判定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方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次以有法律效力规定的形式,明确了判定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方法。根据该《解释》第十条的规定,认定商标相同或近似应当按照的原则,一是以相关公众的一般注意力为标准;二是既要进行对商标的整体比对,又要进行对商标主要部分的比对,比对应当在比对对像隔离的状态下分别进行;三是判断商标是否近似,应当考虑请求保护注册商标的显著性和知名度。

3、正当使用的问题

《商标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九条规定,“注册商标中含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或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或者含有地名,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无权禁止他人正当使用”。正如我们知道的,商标专用权是一种独占性的权利,一旦获得注册就获得了对其他人使用该商标行为的禁止权。同时,商标法也允许一些表示商品本身固有特性的标志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后注册,也允许一些有其他含义的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名称注册。这样,就会带来在同一个标志上,商标专用权与其他社会公众的合法使用权的冲突。比如,“青岛”商标的注册人排斥本地的其他啤酒生产企业在啤酒上使用“青岛”字样。在查处商标侵权案件过程中,我们必须在两者之间划定正确的界线,准确把握正当使用的法律内涵,既不能使注册商标专用权疏于保护,也不能使公众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1)正当使用的范围

根据《商标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包含以下标志的商标有可能面临被他人“正当使用”的问题:A、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和型号;B、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别的标志;C、地名。这是由于含有以上标志的商标独创性较差,显著性较弱,并且有国家法律规定的情形才允许他人正常使用。同样显著性较弱的其他情形的商标,比如“长城“牡丹”,就不存在他人正当使用的问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地名问题。地名包括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名称,也包括县级以下的乡、镇、村落的名称,还包括一些山川、河流、地貌特征的名称。商标法允许第一类地名在符合一定的条件(具有第二含义)下注册,同时无条件的允许第二、三类地名注册。但是,这些地名在注册后,无权禁止他人正当使用。(2)正当使用的方式

《商标法实施条例》没有规定他人正当使用的方式。根据个人的理解,我认为,以这些标志本身常用的方式去使用,就是合法的正当使用方式。在商品上正常地使用商品名称、图形和型号;在商品的包装、说明和广告中正常的描述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等特点;在商品上和广告中合理地使用地名,都应当属于合法的正当的使用。但是,不能将这些标志用颜色、字体、文字的大小等方式突出出来,不能使之成为商标形式的使用,更不能与商标注册人的使用方式完全相同,否则就构成了商标侵权行为。

(二)服务商标的侵权认定问题

1、服务商标侵权的认定

服务商标侵权认定的过程中,应当考虑以下因素:

第一,服务商标侵权的认定,原则上只有在核定的服务项目上或与该服务相类似的服务上使用他人已注册的服务商标才构成侵权。如果在服务中所涉及的商品上使用他人服务商标,或通过带有该服务商标的商品提供服务,消费者可以通过服务商标地域特点(即在特殊的地方得到特殊的服务)加以辨别,如果没有误认的就不构成侵权。商品商标的侵权一般不考虑误认的后果,但服务商标侵权认定过程中,是否发生误认是判定是否构成侵权的重要因素。

第二,由于服务必须通过商品来提供,所以商品商标的使用有可能对服务商标构成侵权。比如,一家美容院用带有另一家美容企业注册商标的美容工具、员工穿着带有该字样的服装,为客人提供服务,则有可能使用消费者产生误认。从另一个方面讲,服务商标的注册人应当在其服务涉及的商品上注册,以求得更加全面的保护。

第三,涉及服务商标的商标侵权、假冒行为给商标注册人带来的主要是信誉损失、精神损害,侵权行为的经营额难以计算。所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应以制止商标侵权为主,对于有确凿证据的,可以按照法律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2、服务商标的继续使用权

《商标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四条规定,“连续使用到1993年7月1日的服务商标,与他人在相同或类似服务上已注册的服务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可以继续使用;但是,1993年7月1日后中断使用3年以上的,不得继续使用。”然而,这种使用也不是没有限制的。根据国家工商局《关于服务商标继续使用问题的通知》中第三打的规定,服务商标继续使用时,使用人须遵守下列规定:(1)不得扩大该服务商标的使用地域;(2)不得增加该服务商标使用的服务项目;(3)不得改变该服务商标的图形、文字、色彩、结构、书写方式等内容,但以同他人注册的服务商标相区别为目的而进行的改变除外;(4)不得将该服务商标转让或许可他人使用。我们在办理服务商标侵权案件中,应当注意服务商标继续使用权的问题。

(三)涉及异议、争议商标的商标侵权行为认定问题

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查处商标侵权行为的过程中,经常遇到涉嫌侵权的商标或请求保护其商标专用权的商标处于商标异议或争议程序中的问题,给行政执法工作带来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在1996年制定了《关于商标侵权案件涉及异议、争议等程序问题的处理意见》。

1、被投诉人使用的商标已经向商标局提出注册申请但尚未核准注册(包括处于异议期)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如认为该商标与投诉人注册商标相近似,构成侵权的,有权立案查处。对于未注册商标与注册商标的对抗,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依职权保护注册商标。未注册商标提出注册申请的,经审查和异议程序,有可能被驳回,也有可能核准。在前一种情况下,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立案查处未注册商标的侵权行为,是完全合法的。在后一种情况下,如果尚未作出处理决定,则可以撤销案件;如果已作出处理决定并执行,则维持原处理决定,是因为该商标被核准注册后,对在核准注册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出并已执行处理决定,不具有追溯力。

2、被投诉人在被查处过程中以注册不当为由向商标评审委员会请求撤销投诉人注册商标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中止处理,但被投诉人应当提供相应的经济担保。

一般来讲,中止处理需要具备四个条件。第一,在被查处过程中提出注册不当请求。如果在查处前提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侵权的投诉不予受理;如果在处理后提出,且处理决定已得到执行,则不存在中止问题。第二,商标评审委员会已受理,并有书面通知。第三,是否中止,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视情况决定。一般来说,如果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为撤销的可能性较大的,可以中止处理;反之,也可以不中止处理。第四,中止处理应当提供相应的经济担保。经济担保的目的,是为了便利今后对案件的处理和执行。经济担保的方式,主是是金钱,还可以是其他动产和不动产。如果被投诉人提供了相应的经济担保,被封存的物品应当发还;如果投诉人提供了相应的经济反担保,可以不发还被封存的物品,并可以不中止处理。

3、投诉人对被投诉人的商标注册提出争议,同时又请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查处商标侵权行为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不予立案。争议是前一个注册商标对后一个注册商标提出的权利之争,在后一个注册商标被撤销之前,其本身享有商标专用权,理论上不存在侵权前一个注册商标专用权的问题。只有在后一个注册商标被撤销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存在侵犯前一个注册商标专用权的问题,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立案查处。

(四)定牌加工中侵权的认定问题

1、定牌加工的概念和形式

定牌加工,一般是指生产加工企业接受他人的委托,按照委托方提出的产品质量和包装要求,生产产品并使用商标的行为。在现代国际贸易中经常出现的OEM方式结算的经营方式,其内容主要是指定牌加工,俗称贴牌。OEM是ORIGINALEQUIPMENT MANUFACTURE的英文字头缩写,意为原厂装配品,主要指制造厂商虽然以自己的商标销售,但实际却由另一个制造厂商制造的产品。定牌加工的主要形式包括,委托方提供全部的原辅材料和商标标识的加工方式;委托方提供商标标识和部分原辅材料的加工方式;委托方仅指定商品所使用的商标,所有商标标识和原辅材料由加工方自己提供的加工方式。

2、定牌加工中商标侵权行为的认定

定牌加工中的侵权行为,主要表现为《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一项所述的行为,即擅自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的行为。其中的“擅自”又有两种情况:一是加工方在定牌加工合同规定的数量、范围之外,自行生产加工带有注册商标的商品,这是我们常见的侵权情况,大家没有异议;二是委托方在没有商标专用权的情况下,定牌加工产品,侵犯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情况。对于第二种情况中,委托方在其他国家享有合法的商标专用权,但在我国该商标由他人注册,委托方的定牌加工行为和受委托方的加工行为是否构成侵权,目前存在较大的意见分歧。有一种意见认为,加工企业是接受国外合法商标注册人的委托加工生产,所有的产品全部交还,不存在对国内商标注册人利益的损害,因而不构成商标侵权。我认为,商标专用权是一种地域性的权利,在一个国家注册的商标只能受到其本国法律的保护,到另一个国家就要受到该国法律的调整,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商标的行为是一种受商标法律调整的使用行为,如果侵权应当受到查处;同时,商标侵权行为的构成不以是否给商标注册人造成损害为前提,即使没有损害也要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当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查处此类的商标侵权行为时,对确实没有给商标专用权人造成损害的,可以考虑从轻处罚。

3、免责条款问题

公共管理研究方法论讲义 篇7

管理研究方法论探讨管理研究工作过程的规范和结构, 亦即研究逻辑问题, 旨在提高研究和论文撰写的效率和质量。[1]该课程阐述管理学科研究工作的基本原则、途径和程序, 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有效的研究工作规范, 包括问题阐述、文献综述、假设提出、数据收集、统计分析、信度和效度判断以及研究报告或论文的撰写等各个环节的规范。[1]管理研究方法论从管理学科研究与自然社会及人文学科就的关系出发, 论述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管理研究的设计, 描述、规范研究工作的各个环节, 给出为论证研究假设而采用的各种数据观测方法, 总结撰写管理专业论文的要点。[2]

该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使学生在管理专业学习过程中习得正确合理的思维逻辑和研究规范, 实质上就是学习和培养研究工作的思维方法。思维模式的培养和形成受多方面的影响, 包括个人的知识结构和固有的思维模式以及外部环境的氛围等因素。因此在本科阶段开设管理研究方法论, 对管理专业学生学习、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和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是非常必要的。基于管理专业本科生已经具备经济管理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一定的解决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虽然国内所选用的教材为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推荐的研究生教学用书, 但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学习和研读管理研究方法论, 帮助学生弥补传统思维方法的不足, 改善国内学生的知识结构弱点, 进而掌握进行学习、工作的科学方法和基本步骤。

本文根据笔者近年来对管理研究方法论的学习与应用经验以及教学、科研工作的经历, 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模式与实践等各方面进行探讨, 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提出改进教学的相关建议, 以期有效提高本科生学习、研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研究方法论作为教授学生培养思维逻辑和研究规范的深化课程, 越来越受到各个高校相关专业的重视和欢迎。该课程在经济管理本科相关专业已经逐步得到开设, 然而由于这门课程的开设时间不长, 在某些专业还未受到重视, 结合多次教学实践, 总结教学过程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 教学重点难以把握

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内容丰富, 但由于受课时安排的限制和教育背景的影响, 授课教师往往将教学重点集中于向学生传授基础的研究方法论和研究方法的理论知识, 而忽视实际案例的讲授, 缺乏对实际管理问题的合理分析和设计, 不能促使学生主动有效地运用研究方法进行学习。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常常将管理研究方法论看作一门讲授科学的理论方法的课程, 而不是运用理论方法来解决研究问题的课程。从而导致学生花费大量时间思考复杂难懂的理论知识, 而轻视从现实中寻找和提出实际需要解决的管理问题, 以致无法利用正确的研究方法去解决管理问题。

(二) 教学模式枯燥单一

在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教学中, 多数教学模式始终以教授讲授为主, 缺乏课堂中的研讨性学习, 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 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导致学生没有选择的自由, 只能被动地接受枯燥的知识。面对实际的管理问题时, 学生缺乏组织和管理知识的能力, 不具备灵活的创新思维, 不能掌握进行学习、工作的科学方法和基本步骤。

(三) 动手实践环节缺失

管理研究旨在发现、辨识和解决管理领域中发生的各种实际问题, 而管理研究方法论则是讲授如何利用技术方法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课程。对于有些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只开设了课堂理论教学, 没有设置相应的实践环节。比如关于教材第五章“数据分析”, 没有安排与相关的统计软件的学习和应用课时, 使数据分析的教学仅仅停留于软件理论讲解层次。另外, 有些专业在教学实验过程中, 为了简化教学工作, 通常采用单人单机的教学实践模式, 实验方案单一。现实中的管理问题, 是涉及众多的人和物等方面的复杂问题, 仅依靠一个人往往无法解决, 简单的实践环节导致学生难以体验真正现实环境下的管理研究过程。

三、课程教学的探讨与建议

目前, 国内大多数高校都为研究生开设了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 对发展我国的经济管理类科学研究、促进国际学术交流提供了巨大的理论方法支撑。考虑到本科生与研究生学习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差异, 对于该课程在本科生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本文将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致力于合理安排课程学习, 提高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学习、研究管理科学的能力。

(一) 教学目标内容设计

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教学目标是介绍严谨的组织与管理研究方法论, 保证研究过程和结论的严谨性。科学研究方法论在管理研究中的运用, 主要强调研究途径要以管理研究过程为依据。管理研究过程应该包括管理问题的产生、理论构建、计划和设计研究、结果讨论等环节。

鉴于本科生学科背景及课程学时的限制, 我们将该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集中于管理问题的产生和计划设计研究两大部分。根据管理类各个专业的学科属性, 按照不同专业对相关学科的研究前沿理论和方法进行有选择性讲解, 必要时将聘请各专业骨干教师介绍其所属专业的学科知识和方法。将管理学方法论与专业课程的学习相结合, 在各专业相关领域寻找实际研究问题。在研究设计方面, 教师讲授不同的研究方法 (包括实验法、调查法、案例法) 的适用条件、使用步骤, 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 让学生从不同的研究方法中选择一种进行相应的研究设计, 对研究问题进行解决。

(二) 理论教学与课堂研讨

在管理研究方法论基础理论知识讲解的基础上, 积极开展课堂研讨性学习。教师根据课程进度, 按照相关理论知识设定某些特定研讨题目, 安排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由教师制定评分标准, 由学生形成评委组投票打分。例如, 在确定研究问题章节, 可以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收集相关领域国内外最新研究文献, 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文献, 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文献中研究方法理论知识进行评价, 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 从中可以找到某些问题作为管理研究的对象。

(三) 个人和团队实践学习

根据管理类各个专业的不同学科知识, 合理安排理论实践。要求不同专业的学生掌握相应的模型和统计分析软件, 并利用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以及学会利用所学理论验证和分析结果。比如, 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可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软件AMOS进行相关管理问题的分析和研究。

另外, 管理研究问题普遍是很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解决实际管理科学问题时通常需要团队合作的智慧和力量。以调查问卷方法为例, 该方法包括设计问卷、问卷调查以及问卷分析等多个步骤, 这就需要学生组成调查小组, 分工协作, 定期进行研讨与互动, 共同完成问卷设计、数据收集和结果分析等实践环节。

摘要:管理研究方法论阐述管理学科研究工作的基本原则、途径和程序。基于管理研究方法论的教学经验, 分析管理专业本科生开设管理科学研究论的必要性, 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模式以及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探索, 指出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提出改进教学的相关建议, 以期有效提高本科生学习、研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李怀祖.管理研究方法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4.

[2]陈丽.帮助你提高论文撰写工作的效率和质量[J].科技导报, 2005 (4) :62.

[3]吴金南.研究生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教学探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3) :91-93.

高等教育学《讲义》风波 篇8

2009年6月16日,厦门大学外语系退休教师李荷珍致信教育部,举报厦门大学原副校长潘懋元剽窃他人文章,将集体成果占为己有,特别是把厦门大学原副教授陈汝惠主持编写的《高等学校教育学讲义》(以下简称《讲义》)说成是自己的专著。

潘懋元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顾问、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名誉理事长,被誉为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而这本编写于1957年的《讲义》,也被视为中国第一本初具雏形的高等教育学著作,关系到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起源问题,因此该举报是否属实影响重大。

一封举报信

9月6日,记者在李荷珍杭州家中见到了这位93岁的老人。由于年事已高,李荷珍听力有所衰减,但思维清晰。

李荷珍是陈汝惠的遗孀,陈已于1998年过世,生前曾长期在厦大工作。李荷珍在信中说:

“1955年至57年,作为厦门大学直属教育学教研组主任的陈汝惠在校长王亚南的支持下,组织教研组的同事们编写出全国最早的一部《高等学校教育学讲义》,他拟定编写纲目,组织分工,并带头撰写了全书12章中的6章,总纂定稿后又写了前言,提出高等学校教育学是一门新的学科,是整个教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言的最后一段还把参与编写、协助工作的人员一一具名列出。”

在厦门大学,记者找到了一本已经发黄的《讲义》原件,前言的最后一段写道:

“这份讲义是由教育学教研组编写的,并承教学研究科协助。其中第一、二、七、八各章由潘懋元同志执笔,第三、五、六、九、十、十一各章由陈汝惠同志执笔,第四、十二各章由张曼茵同志执笔。教育学教研组的李培囿、汪西林诸同志,教学研究科的林鸿祺、杨菊卿、黄碧钦、刘淑珍诸同志,协助校订或收集材料的工作。”

李荷珍说,让她感到气愤的是:

“1997年陈汝惠在杭州老年痴呆病重,潘公然在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潘懋元高等教育学文集》里把整本《讲义》占为己有,列入‘潘懋元专著;而那篇前言也被删去了写明参与者协助者的最后一段,收进了‘文集。”

“之后,潘又通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潘懋元教育口述史》进一步捏造事实,把厦大乃至全国高等教育学的创始和发展归功于他个人名下,《讲义》的诞生过程更被歪曲。”

如今,已90高龄的潘懋元仍是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名誉所长。

缘起

在采访中,李荷珍告诉记者,“多少年来,(这些事)我一直放在心里,没有告状的想法”,但去年发生的一件事让她“忍不下去了”。

2008年10月,为了纪念陈汝惠逝世10周年,厦门大学举办了“陈汝惠创作与学术研究研讨会”。李荷珍与子女们参加了这次会议。

“在会上,自然提到了陈汝惠主持编写的《讲义》。”李荷珍说,“但一位来自深圳大学、与陈汝惠毫不相干的青年教师李均却在发言中硬说《讲义》从构思到主编都是潘一人所为。事后才知道,他是潘懋元的学生。”

“研讨会后,我本想这个事情就到此为止。但树欲静而风不止,李均还不罢休,仍隔三差五在网上发表文章,继续贬陈捧潘。陈汝惠都去世10年了,怎么还要打压他呢?”

记者与在深圳的李均取得了联系。他解释说:“去年参加陈先生的纪念会议,是厦门大学中文系发函邀请我的。虽然我并没有见到陈先生,但他是我敬仰的前辈,接到邀请后,就去开会了。”

在会上他讲那番话,是因为“当时个别学者的发言和文章中都直接提到是‘陈先生提出编写并主编,我认为这样的表述其实并不是真正对陈先生的尊重”。

对于“护师”的指责,李均则认为“未免有点狭隘”,因为“《讲义》编写问题是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史上一个必须探讨的重要问题……这本是一个很严肃的学术探讨”。

写不写这封举报信,李荷珍自称也曾反复斟酌。“我也想过,这样告状不太好。”她说,“但这口气实在咽不下,反正我也快死了,有责任可以往我身上推,我不怕。”

信今年6月中旬寄出后,很快有了回音。

7月25日,厦门大学党委书记朱之文专程从厦门前往杭州看望李荷珍。“我很感动,也觉得很过意不去。”李荷珍回忆说,“朱书记对我说,我受教育部领导的委托,来看望你,你给部里写的信,我们收到了,部领导也看过了,他们说情况已经知道了。”

几方说法

9月7日,记者在厦门当面向潘懋元了解了《讲义》的编写情况。虽然已年过90,潘懋元仍精力充沛,思维清晰。

他告诉记者。最初编写《讲义》的想法是他“1956年,在一次教研组会议上提出的,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他之所以有这个想法,是因为当时他除了在教育学教研组工作外,同时还兼任学校教学研究科科长,工作中“深深地感到大学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不同”。但当时的教育学只有普通教育学,主要以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不是针对高等学校的,“于是,萌发了写一本高等学校教育学的想法”。

潘懋元说,“我首先根据自己对高等学校教育的一些认识,写出了全书的整体构思和提纲,然后组织教研组和教研科的教师干部一起讨论,分工撰写。”

当时教研组只有3个人,为了加快进度,潘懋元说,他还把教研科的人拉进来,参与讨论,收集资料。不过,执笔的还是教研组的3人,“我写了其中的4章,第一、二章基本原理、定义、概念,全书定调主要是这两章;还有第七、八章教学内容、方法,大学与中小学教育最大的不同就在这部分。”

对于潘懋元的说法,李荷珍认为“完全是颠倒黑白”。她说,编写《讲义》时,陈汝惠是教研组主任,而潘懋元是教研组成员,潘虽兼任教研科科长,但《讲义》前言写的很明白,“由教研组编写,教研科协助”,“潘怎么可能主持编写呢?”

李荷珍还提到了陈汝惠生前与同事林其泉的一次谈话。林其泉是厦大历史系教授,上世纪60年代,曾担任当时厦大校长王亚南的学术秘书。

在厦大,林其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对《讲义》主编的争议,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已经出现。“当时出于好奇,我曾当面问过陈先生,他回答说,《讲义》不是我一个人写的,但是我组织和主持编写起来的,这一点谁敢否定,我可以与他辩论!”

当时,林其泉还专门就此事给厦大校刊写过一篇文章《陈汝惠与我国第一部(高等学校教育学讲义)》,但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发表。直到2008年8月,《炎黄纵横》杂志才刊登了这篇文章。

在厦大,记者还找到了两位当年参与《讲义》编写的当事人张曼茵和杨菊卿。

年过80的杨菊卿当年在教研科工作。她回忆说,她曾帮助收集过编写《讲义》的资料,但是至于谁主持编写的自己并不清楚,“教研科是行政职能部门,不参与具体的编写过程,只是有时过去讨论讨论,提提意见”。

与杨菊卿相比,作为三位执笔人之一的张曼茵,无疑对《讲义》的编写过程更加了解。82岁的她告诉本刊,“当时,大家分头编写。每次讨论时,谁编的章节,谁就把情况讲一讲,其他人再提意见。参加讨论的人比较多,有十几个,发言也很热烈。每一章每一节都是经过集体讨论,最后定稿的。”

记者问当时主持会议的人是谁,张曼茵说“应该是陈先生,因为他是教研组主任”。但编《讲义》最初是谁提出来的,整体构思和章节分工是谁拿的,张曼茵说,她“都记不清了,时间太长了”。

记者又问,“最后是否有人统稿,你编写的两章交给了谁?”她回答说,“陈先生和潘先生都是我的老师。哪位老师最后帮我改的,我也记不清了。”

《讲义》地位与《高等教育学》

李荷珍在举报信中,检举潘懋元把陈汝惠撰写的《讲义》前言占为已有,并在文集中将集体编写的《讲义》说成是自己的“专著”。

记者找到了一本《潘懋元论高等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书中确实收录有“《高等学校教育学讲义》前言”一文。比对后,记者发现所收录的文章少了原文最后一段文字。

在另一本《潘懋元高等教育文集》(新华出版社,1991年)中,记者看见《讲义》被列为“专著”的第一本,署名“潘懋元编”,而“厦大教育学教研组”被归入“出版社”一栏。

对于收录《讲义》前言,潘懋元解释说,“前言是我执笔写的,成稿于1957年7月,按那个年代集体写书的习惯,最后署名‘厦门大学教育学教研组,但那的确是我的东西。”

他还拿出一份1957年9月出版的厦门大学《学术论坛》杂志,指着上面一篇署名潘懋元的文章《高等专业教育问题在教育学上的重要地位》给记者看,说那是他当时与《讲义》前言同时写的,“文风、内容基本上都是相同的”。同一期杂志中还有陈汝惠的一篇文章。

至于剽窃集体的成果,潘懋元断然否认。他表示,“文集是别人编的”,删除文字、把《讲义》列为“专著”,他自己并不知情。“我在《潘懋元教育口述史》中说得很清楚,(《讲义》)除我之外,陈汝惠、张曼茵两位教师也是主要执笔者。”他把《讲义》列为个人专著的不规范做法归责于出版社。

在李荷珍看来,潘懋元之所以“要抢这个头功(指《讲义》前言的撰写),是因为这篇文章分量比较重,关系到他‘高等教育学创始人和奠基者的头衔”。

在《潘懋元教育口述史》中,潘对《讲义》前言有过论述。他说,“这本书(指《讲义》)最重要的是前言部分,最大的创新也在前言部分,特别是对高等学校教育学的定义和高等教育的特点的论述……这是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正式提出要建立一门‘高等专业教育学或‘高等学校教育学,明确地界定了一些基本概念,如高等教育的定义、高等教育的特点和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等。”

潘懋元向记者谈到了高等教育学的奠基之作,“并不是《讲义》,而是1984年我的那本《高等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1984年)”。他指着《讲义》对记者说,“这本东西并没有正式出版,不算数。”

据潘介绍,《讲义》1957年完稿后,只油印了几百本,主要供厦大校内使用,仅有少量作为交流材料,寄给其他院校。

上一篇:小学教师个人成长报告下一篇:政治经济学考试重点-打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