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浠水县新闻网(精选6篇)
7月30日,笔者从湖北浠水县委组织部了解到,在各级党组织和“导师”的服务帮带下,自以来,全县有26名大学生村官被各级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遴选录用,录用率达到83.8%。
据悉,浠水县委高度重视大学生村官培养工作,建立健全“5+1”结对培养大学生村官机制,选定“导师”与大学生村官结成帮扶对子,提高了大学生村官的履职能力。近日,在县委组织部的安排下,120名精选的“导师”与今年刚分配到岗的24名大学生村官签订了服务帮带协议。
发展农村沼气事业是我国当前面对能源问题、环保问题, 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一项重要的举措。沼气建设是“六小”基础设施之一[1], 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农村沼气从理论上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的农村能源消费结构, 减少柴薪在农村能源消耗中的比例, 直接促进对森林植被的保护, 而且以沼气利用为中心的农村循环经济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农村农业垃圾、生活垃圾焚烧、乱丢乱弃等处理方式, 实现了变废为宝的综合利用。
沼气建设在农村的发展很大程度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 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 促进了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由此, 各级政府近年来把沼气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计划, 沼气建设在农村快速发展。但是, 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建好池不能用, 产气不够用以及使用中沼气池维护服务短缺等相关问题,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农户接受沼气、发展沼气的信心,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沼气工程综合效益的发挥。在国家进一步推广农村沼气建设, 加大农村沼气工程投入的情况下, 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国家资源的浪费, 影响了农村沼气工程既定意义的实现。出于此笔者进行了以浠水县丁司当镇龙潭冲村60余户沼气用户为调查对象的实地走访调查。
2 调查工作概况
本次调查工作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12年6月份至2012年9月份, 本阶段主要完成的是了解浠水县龙潭冲村的沼气建设数量及质量。在走访调查中, 了解到龙潭冲村沼气建设自2010年上半年开始分两期共建成沼气池60余处, 但截止第一阶段调查完成已有5处沼气池停用, 其中一处是因选址有误, 建在水塘旁边, 由于地下水位较高, 沼气池发生渗水, 该池已无法使用。另两处是因原沼气用户为猪禽养规模殖户, 后因养殖亏损被迫放弃养殖外出务工致使沼气池停用, 余下两处则因缺乏沼气发酵原料而放弃使用沼气。
第二阶段从2013年1月份至2013年2月底, 本阶段主要完成的是调查沼气使用量冬夏季节对比情况, 分析了影响沼气池冬季正常使用的因素。在本阶段,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大多数沼气用户不能实现全年使用沼气, 这些沼气池在春末、夏季、秋初基本上产气正常, 对于发酵原料数量要求不高, 只要维持每3个月加两车猪粪的量即可。但是在春初、秋末及冬季随着气温的下降沼气发酵速率下降, 这时为保证产气量就必须加大发酵原料投入量, 但大多数沼气用户并未加料, 导致沼气在低气温时无法全天候使用。
3 农村沼气应用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走访调查中, 大多数农户都认为建设沼气池好, 沼气可以用来燃烧、照明, 沼气池发酵后的沼渣、沼液可用作有机肥, 节省化肥农药的投入, 这样不仅节约了农户生活燃料、部分化肥农药开支, 还系统的处理了猪粪、禽粪、人粪、秸秆等垃圾, 从而促进了农村环境的改善。但是, 除少数猪禽规模养殖户外, 其他大多数农户并未表现出强烈的兴趣。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可能导致该情况出现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3.1 沼气发酵原料来源有限且数量不受保障
沼气是微生物在厌氧 (无氧) 环境中分解有机物所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气体。有机物在厌氧 (无氧) 环境中被分解转变为沼气的过程称为“沼气发酵”, 而在发酵过程中提供有机物的原料被称为“发酵原料”, 是生产沼气的物质基础。在农村可以用作发酵原料的主要是人畜的粪便, 其次是秸秆 (表1) [2]。
根据表格数据显示农村的各种发酵原料在以不含水分的干物质重量计算的情况下, 产气潜力较接近, 均在 (0.4~0.6) m3/kg的范围内, 发酵原料的利用率一般只有50%左右, 因此, 1kg (干物质) 发酵原料实际上只能产生 (0.20~0.30) m3的沼气。按照这种标准计算, 一个人、一头猪、一头牛, 全年排出的粪便分别可产出沼气5m3、80m3、200m3, 而平均每个农户一天需要沼气1.2m3~1.5m3。因此, 一户一年的沼气量需要约5头猪或2头牛的粪便来提供。但是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 生产结构的变化, 很多农户已不再进行规模化的禽畜养殖, 在此次调查的60余户沼气用户中, 只有13户为猪、鸡的规模养殖户, 这13户, 也几乎是全村的规模养殖户, 而也只有这些规模养殖户有充足的发酵原料, 保证沼气的全年、全天候提供。而那些非规模化的养殖户, 获得原料一般有两个途径:一是购买、二是接收规模化养殖户多余的原料。对于第一种获取方法, 投入成本较高, 而第二种方法则因供给量不稳定, 并且劳神劳力。因此, 由于发酵原料的短缺及获取的不便利, 很多农户对沼气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使沼气工程的综合效益大打折扣。
3.2 沼气建设资金投入较大, 很多农户不愿承担
农村沼气工程一直是国家财政扶持的项目, 从2009年起, 中央对户用沼气的补贴标准进行了调整, 东北和西部地区1500元/户, 中部地区1200元/户东部地区1000元/户[3]。但农户进行“一池三改”项目一般需投入3000~3500元。就龙潭冲村为例, 因一次性投入过高, 大多数沼气用户只接受“一池”建设, 并未完成“改厨、改厕、改圈”, 这就使若经改造后的厕、圈的人粪、猪粪等实现自动入池, 变成人粪、猪粪需经过人工中转才能入池发酵, 这不仅增加了人工投入成本, 而且还大大减少了沼气池的发酵原料供应。因投入太高所带来的“一池三改”项目的缩水,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户对沼气使用效益的认识。另外, 高额的投入与政府补贴的较大差额, 使得沼气池建设的普及难度大大提升。
3.3 沼气使用成本相较于其他能源无优势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不再由柴薪占统治地位, 而是由煤、电、柴薪、沼气分而共之。在走访中发现, 全部实现了电能的应用, 拥有煤炭的用户占1/3, 柴薪虽然仍是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能源, 但其所占比例已大大下降, 绝大多数农户表明愿意使用煤气和电能。如果使用电能, 一般农户每天消耗的电能约3kW·h, 而电价是0.6元/kW·h, 一户一天的电价约是2元, 一个月也就60元;而如果使用煤气, 一般农户每3个月会消耗一罐煤气, 按照现今市价每罐160元左右, 一年下来也就600多元;而如果全部使用沼气, 没有进行规模化养殖的农户, 一般要每3个月加入2车猪粪作为发酵原料, 每车猪粪50元, 加上运费50元, 一年下来投入也有600元。这样来看三者的投入是差不多的, 但沼气池在建设、维护上的费用使其平均投入大增。另外, 由于电能、煤气的稳定性、便利性、清洁性, 一般农户都比较乐意接受。现今农村大多是留守老年人和儿童, 老年人有大量的闲余工夫采集成本最低的柴薪。基于便捷性和利益性的考虑, 沼气并非是农村最佳能源。
3.4 农村沼气后续服务管理系统不够完善
农村沼气后续服务管理, 包括农村户用沼气的管理服务, 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的管理服务和规模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额管理服务[4]。而龙潭冲村所建设的沼气池都为户用沼气池, 没有修建大中型沼气工程。在此探讨的也仅指户用沼气池的管理服务, 为了服务农村沼气用户及时高效的解决沼气用户在沼气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一般会在乡镇建设沼气服务点。服务点应具有“六个一”, 即一套制度, 一处服务场所, 一套进出料设备, 一套检测设备, 一套维修工具, 一批沼气配件。做到服务有人员, 有场所, 有设备, 有配件[5]。服务点基本有专业技术人员值守, 有相应的配件及维修工具, 但是在进出料设备, 尤其是出料设备, 虽有, 但是却被闲置。很多农户的沼气池建池3年来, 未有一次清池。沼气池在夏天每40d应抽渣出料一次, 冬天应每60d抽渣一次, 每年应大出料1~2次。长时间不出料, 会使已经发酵过的原料和随加料进入的不可分解的杂质淤积池底, 占用沼气发酵空间, 使得沼气池发酵效率降低, 从而使农户产生沼气使用效益低的错误认识, 影响沼气建设的后续发展。
3.5 农村剩余人群文化水平低, 观念保守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 加之大量知识青年外出求学, 使得农村人口主要为老人和儿童。他们整体文化水平较低, 对沼气用途的认识、沼气池建设维护等相关知识缺乏, 观念保守, 自然不会主动地接受“沼气”这一相对较新的事物。
4 对策与建议
通过两个阶段对龙潭冲村60余户沼气用户的调查分析, 从小范围的研究, 推及整个农村沼气工程, 对比其他文献资料, 发现了龙潭冲村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对龙潭冲村在沼气应用中的问题分析研究, 同样对于其他地区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于问题的解决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 基层审批工作要确立科学的标准
在农村沼气发展过程中, 不能只仅仅着眼于沼气池建设范围的扩大, 沼气池建设的数量增加, 而更应注重沼气建设质量。建池只是沼气建设的开端, 笔者认为让有条件的农户使用沼气, 不够沼气维护条件或者经改造无法达到条件的, 应该不批准建设。这样虽然在表面上看减缓了沼气池规模, 但从长远来看是可以让农村沼气工程稳固、长足发展。
4.2 保证农民的知情权
目前, 在整个农村沼气国债项目政策执行中, 农民更多的是政策的被动接受者, 沼气的建设与发展更多的是一个外部干预的过程。很多农户对沼气的了解只停留在当时村干部宣传的层面。很多乡、镇政府、村委在宣传时往往加大力度宣传使用沼气的好处以及国家政策的优惠, 但并没有为农户算清楚投入产出的账。很多农户也正是基于此被“诱骗”建池。另外, 为完成指标, 出现了将沼气池硬塞给农户的现象。在走访中, 出现一户两池, 甚至一户多池的情况, 这不仅缩小了农村沼气这一惠民工程的惠民范围, 而且资源的分配不均会导致农村不和谐因素出现。是否建池应当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同样也应该对农民述之利弊, 保证农民的知情权, 这样农民才会对沼气的维护产生责任感, 促进农户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沼气池建设。
4.3 扩大政策优惠,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虽然自2009年起, 中央对户用沼气的补贴标准进行了调整, 在全国范围内补贴金额都有20%到25%的增长, 但是这一标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再变动, 考虑到物价上涨的因素, 这些补贴用来购置水泥等建材、沼气灶具及配件等相关设备以及支付技术人员工资等已经远远不够。国家补贴与农户投入的差距增大, 这导致很多贫困地区的农户经济负担加重, 降低了农户对沼气建设的积极性。中央政府应进一步提高沼气项目补贴标准, 但是这个补助可以由各级政府财政共同分担, 如一农户建设沼气池需要3000元, 中央财政可以补贴1000元, 地方财政可以补贴500元, 这样可以使农户的负担大大减少, 同时也有利于防止沼气建设事业出现“两头热, 中间冷”的现象。另外, 国家也可以集中资金对沼气事业实行区域集中发展, 当一区域的发展饱和后, 可集中资金再发展其他区域, 实现全国均衡高质发展。
4.4 沼气池的建设及沼气后续服务应该技术化、规范化
沼气池的建设技术含量较高, 其内部容量的大小, 直接影响到发酵空间的大小, 影响沼气池的产气量;其池壁的厚度及严合度直接影响到池壁可承受的压力和是否漏气;其选址的好坏则更直接影响了沼气池能否使用。因此基于对技术的要求, 应该有一支专业的施工团队进行沼气池的建造。从其选址、建造材料、各个技术参数等进行全方面的考虑, 尽最大可能减少建好池不能用的情况。沼气的后续服务因为具有准公益性质的特征, 所以后续服务体系的建立也应由政府来主导。为了最大程度的方便农村用户, 该服务体系应分为县、乡、村三级服务, 各级服务由各级服务站点完成。每个站点应实现管理制度化、设备齐全化、人员专业化[3]。服务体系的运行由各级站点带动, 如就发酵原料来源难的问题来讲需要发酵原料的农户可以向村级服务站点反映, 站点则与各规模养殖户联系, 长期收购发酵原料, 再由站点负责运输、增加, 而农户只需要付给站点费用;另外就沼气池出渣出料的问题来讲, 站点可以就近培训专业人员, 当有农户需要时, 专业人员就可以进行上门服务。沼气后续服务管理体系的建立将很大程度消除农户在沼气使用中遇到的困难, 使得农村沼气的利用更加方便。
4.5 加强沼气相关知识在农村的推广力度
一般而言, 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的程度越高, 采纳新技术的可能性越大[6]。各级政府、农技推广部门、学校及新闻媒体等作为宣传主体应该通过学校教育、技术培训、新闻专题报道等方式, 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系统的向农民宣讲农村沼气相关知识, 引导他们认识农村沼气工程是一项惠民工程, 指导他们建设以沼气利用为中心的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提高他们实施生态农业的自觉性, 掌握生态农业建设的知识, 消除思想观念上的障碍。
5 结语
在第十二个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期间沼气发展应该实现户用沼气、大中型沼气工程和服务体系建设这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同步发展。“十二五”已经实行了两年, 农村沼气工程也在蓬勃发展, 但是随着新农村及城镇化的发展, 一些新的因素势必会影响到沼气事业发展。面对问题, 各地应在中央的政策指导下, 结合自身实际, 因地制宜, 探索适合本地的沼气事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充分发挥农村沼气既定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参考文献
[1]樊磊, 丁晓玲, 李莉, 等.沼气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浅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J].2009 (1) :13~14.
[2]汤云川, 张卫峰, 马林, 等.户用沼气产气产量估算及能源经济效益[J].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3) :281~288.
[3]郑军.我国农村沼气国债项目:政策特征、政策绩效与政策优化[J].2012 (7) :55~62.
[4]颜雯婷, 詹志均.关于农村沼气后续服务管理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8) :246~258.
[5]郑军.我国农村沼气国债项目:政策特征、政策绩效与政策优化[J].2012 (7) :55~62.
本刊讯 3月25日,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良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马莉等一行五人到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走访座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魏玉山,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荣庆祥及研究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座谈会。座谈中,张良成局长介绍了湖北省新闻出版行业的整体格局与现状,重点介绍了华中数字出版基地和华中版权保护中心的具体情况,肯定了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在行业内的独特地位,希望能与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进行深度战略合作。他具体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湖北省新闻出版局与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二是建立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华中分院;三是在全民阅读指数发布和全民阅读活动策划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四是以华中数字出版基地为平台,加强双方在新闻出版项目研发及推广方面的合作。
在座谈时魏玉山说道,湖北省新闻出版局与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进行深入的战略合作应努力做到双赢,研究院拟由办公室牵头,负责起草战略合作的相关文本;全民阅读方面的合作由出版研究院牵头,具体落实;建立华中分院的有关事项,由办公室具体负责,分院应是事业结构,应以具体项目为研究重点,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可以在项目、课题上给予支持。荣庆祥也表示,张良成的建议符合国家改革和发展的大思路,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并建议在华中数字出版基地的建设中利用武汉地区高校集中的地域优势,加人人才培养的要素。
最后郝振省总结指出,张良成的建议具体可以归纳为“一总四分”。“一总”是指总体战略。“四分”一是华中分院的建设;二是在“全民阅读活动”方面的合作;三是研究院在项目上给予湖北省一定支持;四是以华中数字出版基地为平台,加强双方在数字出版方面的合作。而且,这些建议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真正做起来,对行业、对两家单位都是十分重要的设计。
(闻轩)
民营书业迎来单笔最大投资红杉资本1.5亿投向新经典
本刊讯 被称为VC中的传奇,曾投资并帮助孵化过苹果、思科、谷歌、甲骨文等公司,在国内投资过新浪网、阿里巴巴集团、京东商城等公司的国际风险投资巨头红杉资本,出资约1.5亿元人民币投向新经典文化。该投资是迄今为止民营书业获得的最大单笔投资。目前,新经典已经开始动作,正在大规模收购民营渠道。
据悉,在磨铁文化和新经典两家公司中,红杉资本最后选择了更为“专业”的新经典。去年年末开始,新经典持币收购民营渠道。其具体做法是,选择各省排名第一的社科文艺图书经销商注资并控股,各经销商将自己原来的公司关掉,注册名为“新经典”的新公司。目前,成都新经典、南京新经典、济南新经典、长沙新经典等公司均已成立。而在1.5亿风投中,用于收购渠道的经费可能在三四千万左右。
显然,新经典的步伐还将迈得更大。有消息人士称,除了收购渠道外,“打动红杉资本、获得1.5亿元投资的计划案应该非常完美”。由于新经典和红杉资本对下一步的计划和项目皆秘而不宣,据判断,有可能是买断作者,或买断版权,或拓宽运营范围,或数字化转型。
(文杯)
春雨集团爱心助学注入新内涵
本刊讯 今春开学后,春雨集团为南京市六合区的2个“春雨班”和徐州市各县区增补的9个“春雨班”配齐新学期辅导用书及课外读物,春雨志愿者奔赴各地“春雨班”,把书送到孩子们手中,圆满完成2013年春季的公益助学计划。
3月6日,春雨志愿者们乘着“雷锋日”的契机,载着满满的一车新书,驱车两小时,前往位于南京市六合区竹镇的乌石希望小学和泉水希望小学,为“春雨班”的孩子们送去新学期的辅导用书。去年秋季开学,春雨集团在六合区启动了第二轮为期六年的“春雨班”捐建活动。
记者了解到,此次活动,春雨集团捐建9个“春雨班”,捐赠各类图书5万余元,资助农村留守中小学生443人。
严军表示,春雨的公益助学活动不分淡旺季,没有休息日,多年来一直关注农村贫寒学子的生活学习情况,持续开展爱心助学活动,始终如一。2013年春季,春雨深入宁徐两地农村中小学校捐建“春雨班”的行动,是春雨在全省范围内无偿捐建40个“春雨班”的延续。这次行动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为主题,春雨志愿者亲赴各个农村中小学“春雨班”,赠书慰问,爱心助学,为春雨人一贯坚持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公益信念注入了新内涵。
暨“醉美修水
经典江南”摄影比赛活动
结束时的讲话
各位摄影朋友:
经过两天精心组织,九江日报新闻摄影培训班暨“醉美修水
经典江南”摄影比赛活动今天就要结束了。
这次培训班,既包含一个现场摄影比赛活动,又是提高特约记者、通讯员新闻摄影水平,为报社、为各地方党委培养新闻摄影人才的积极之举。在活动期间,中共修水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袁汝琴在开班仪式上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通过昨天一天的采风活动,大家领略到了袁部长推介的“六色”(绿色、红色、古色、特色、秀色、黄色)修水。今天袁部长又参加我们的评选和颁奖活动。九江日报总编辑周振华对学习班提出了要求。江西日报九江分社副社长燕平作了《从23届省展谈摄影创作方向》,我作了《组照,让摄影更具活力》,修水县摄影协会主席梁海作了《魅力修水,光影之海》,九江日报机关党委副书记蔡杰作了《摄影艺术作品欣赏》,市摄协副秘书长张项理作了《狂野非洲》等讲座。在此,我们非常感谢修水县委宣传部的重视与支持;感谢各位讲课老师的精彩讲座;感谢各位参加这次摄影培训朋友的积极配合;感谢修水县委宣传部、修水报社张副部长、黄一魏、黄喆、王江明等几位在生活、学习、采风中的精心安排;也感谢江西飞扬数码公司、九江摩码置业满庭春公司和青峰寨发展公司提供的赞助支持!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再次对他们表示感谢!希望通过这次培训班,各位新闻摄影爱好者的水平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在今后能多为九江日报和其他媒体提供更及时、更丰富、更感人、更精彩的好图片。在此,也向在“醉美修水
经典江南”摄影比赛中获奖的各位选手表示热烈的祝贺!
新闻图片在报纸宣传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一张报纸如果只有文字报道而没有图片报道,就不能称其为一张完整的报纸。在报纸的新闻报道中,新闻摄影作品确实起着文字报道所起不到的特殊作用。一幅好的新闻照片,具有真实生动、形象直观、现场感强、视觉冲击力大等特点。报纸多了,看报的时间少了,自然要求文字要精,标题要大,图片要突出。人们拿到报纸,总是习惯于先看图片,从图片了解新闻。报纸要扩大发行,就要提高新闻作品整体质量。报纸上刊登的新闻摄影作品是报纸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必须依靠图片质量争取广大读者。以前是“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现在进入了“读图时代”。我们九江日报一直非常重视新闻图片的使用,也常常为版面上缺少抓人眼球的好图片而困惑。这次培训班的举办,将对我们报纸新闻图片的质量提升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希望大家能够按照在开班仪式上周振华总编提出的“有心、上心、用心”的要求,多为报社提供好图片。
对于新闻摄影,我从一个办报人、一个摄影记者的角度,谈一点个人体会,仅供大家参考。我个人认为,一幅质量上乘的新闻图片,首要的条件就是,关注人们普遍关注的重大事件、社会热点和突发事件等新闻。思想性强的不一定都是表彰先进,揭露阴暗面的,也可以有很高的艺术性。思想性强也不一定是主题多么重大,有时候从一件很平凡的小事中也能抓拍出对人们具有深刻启示的优秀作品。新闻摄影作品也应讲究艺术性。新闻图片与艺术图片相比,前者是在充分传达新闻信息的前提下讲究技巧,后者是在追求艺术效果的前提下关注情感、情趣或思想等。虽然,两者的前提、目的、手法与要求不同,但两者都能借助艺术力量感染人和征服人。可以说,好的艺术照片不可能成为新闻照片,而好的新闻照片则可以同时又是艺术照片,全国、全省的届展都有纪录类作品,而且占的比例都很大。如果我们在重视新闻摄影的思想性、新闻性的前提下,同时注意提高它的艺术性,我们的报纸宣传的效果一定会更好,就一定会更受读者的欢迎。
各位摄影朋友,今年九江日报社将要进行集团化改革,成立九江日报传媒集团,将日报、晚报、晨报的摄影力量整合在一起,建立一个统一的发稿平台和图片资料库。这样给各位爱好新闻摄影的朋友也提供了一个更大、更广的平台。希望大家今后更踊跃的来稿。
各位摄影朋友,为期两天的修水县新闻摄影培训班暨“醉美修水
版必修1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合作学习,把握新闻中的新闻事实、背景材料和作者的主观评价三方面的内容。
2、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一篇新闻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教学重点
1、体会《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现实场景和背景材料的有机融合。
2、分析《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与常见的消息有何不同之处。教学难点
把握新闻的背景材料的新闻细节,仔细揣摩、品味文中具有深刻含意的语句。教学方法
讲解法、探究法、品味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磁带 教学时间
安排两个课时
(一)知识积累
1、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1997年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盛事,新华社四位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文,齐声朗读全文。
2、上节课我们一同学习了新闻的特点和创作手法,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新闻报道有什么特点?
明确:真实、新鲜、迅速及时、具有重要性。
(二)信息筛选
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这篇短新闻,哪些写的是新闻事实?哪些是背景材料?想想可以分为几部分?
明确:第1、2、3、5、6、7、8、9段。
2、那么第4段和最后一段就应该是什么? 明确:背景材料。
3、那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
明确:第1段为第一部分,剩下的为第二部分。
4、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前面学习的有关新闻的知识,消息一般由哪两部分组成?
明确:消息一般由导语和主体两部分组成。导语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者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而主体则具体展开新闻事实的叙述。本文就是以这样一种结构组织材料的。我为大家朗读课文的导语部分,同学们边听边画出关键词句,想想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新闻事实?
(三)分析鉴赏
3、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最别致的一篇,既报道重大历史事件,描述现实场景的同时,又兼顾历史的回顾。请同学们结合具体段落,说说课文如何将这两方面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明确:作者在介绍每一种仪式后总要引用一些背景材料。比如第3段的港督降旗仪式,作者说“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
4、那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明确:用了对比手法,强调这次降旗是最后一次。还有第7段,7时45分的第二次降旗仪式,也只是一笔带过,但作者把这一事件放在历史今昔的对比上。
5、将背景材料引入现实场景不会冲淡新闻的新鲜度吗?
明确:中国的山水画讲究浓淡的对比,远景淡墨、近景浓墨,远景衬托近景。新闻中的现实场景就好比是近景,背景材料就好比是远景,背景材料的引入更能突出现实场景的意义。
这篇文章之所以出色就在于(幻灯显示)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着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比如提到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而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
(四)合作探究
1、本篇报道,作者以眼睛为“摄像机”,以耳朵为“录音机”,简笔勾勒出清晰可视的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为我们真实地记录了英国撤离香港,香港回归祖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同学们想一想,文中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明确:英国曾自封为“日不落帝国”,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2、那又该如何理解“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呢?
明确:当年英国殖民统治者是从海上乘船登陆香港的,现在他们又坐“不列颠尼亚”回 2 去了。这既是现实的场景,也是一句概括性很强的话,把香港百年历史的沧桑巨变凝聚其中,暗含着历史和现实的对比。文中像这样有深刻含意的语句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自己找找看。
3、现在让我们纵观全文,该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的含意? 明确:永别了,一去不复返了,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
三、课堂小结
日薄西山的大英帝国从海上走了,永远地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也终告洗刷。请不要忘记香港的过去,也不要忘怀香港回归的喜悦。让我们为香港的未来欢呼,为我们中华民族明日的腾飞欢呼。
四、作业设计
关键词:大庆至广州高速公路,现浇桥梁,支架受力设计,计算,分析,理论依据
1 工程概况
大庆至广州高速公路湖北省麻城至浠水段位于湖北省东北部, 路线呈北南走向, 北起鄂豫交界处的麻城市周家湾, 南止于浠水县散花镇。本段起点K12+100至终点K23+920, 路线全长11.820公里。
本桥上跨乘马岗互通E匝道, 左幅起点桩号为MK18+825.055, 终点桩号为MK18+866.445, 右幅起点桩号为MK18+825.075, 终点桩号为MK18+866.425, 桥梁全长41.35m, 上部构造采用25m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箱形梁, 下部结构为重力式U型现浇混凝土扩大基础桥台。本桥位于R=2000m, 缓和曲线LS=230的曲线段, 主线与被交叉E匝道右夹角100度。左幅桥面净宽 (0.75m波形护栏+11.50m行车道+0.5m防撞护栏) , 单箱双室;右幅桥面净宽 (0.5m防撞护栏+15.0m行车道+0.75m波形护栏) , 单箱三室。箱梁设计梁高1.4m, 翼板宽2m, 右幅设计顶板宽16.25m, 底板宽12.25m;左幅设计顶板宽12.75m, 底板宽8.75m。
地质状况:本工程开挖区内均为强风化片麻岩, 上附亚砂土0~2m。基础持力层设在强风化片麻岩层上。
2 E匝桥现浇箱梁支架受力设计说明
根据K18+846上跨E匝中桥施工现场实际地形, 该处E匝道路基均为开挖地段, 路基开挖施工时预留足够进行整根钢管 (6m) 支架及其上部顶托、方木条、模板的基础搭设净高, 两侧翼板部位可适当降低要求。桥台施工时基础开挖形成的基坑应利用附近土石填筑至基础预留面, 反铲整平基础, 钢管支架基础顶面高程由测量工程师即时控制。基础整平后用20t振动碾碾压密实, 碾压密实度应达到94%以上。
利用附近桥梁拌和系统拌制C20混凝土, 5吨农用车水平运输, 人工入仓浇筑钢管支架基础混凝土垫层, 垫层厚度20厘米, 垫层顶面高程由测量工程师根据钢管支架搭设必须的净高控制, 偏差不超过2cm。混凝土垫层为整体浇筑, 两侧超出箱梁投影线1m, 两端应到已施工的桥台台身处。
在混凝土垫层上用全站仪对箱梁外侧投影线放样, 用墨斗线配合钢尺放出支架立杆位置, 每排立柱纵横向应在同一条线上, 立杆纵横向间距均为70cm。在立柱点放置15cm×15cm×1cm钢板作为立柱垫块, 以增加垫层受力面积, 减少基底应力。
支架搭设全部采用Φ48mm (壁厚3.5mm) 普通钢管, 搭设宽度等同现浇箱梁顶面设计宽度。横杆及两侧翼板支架立杆采用对接扣件, 其余全部采用十字扣件连接。立杆纵、横间距均为70cm, 横杆步距120cm。每排立杆安装完后纵横方向应立即用斜向剪刀撑进行加强, 斜撑布设间距纵横向均为3.5m (即每5排立杆加强1排斜撑) 。
立杆顶端安装顶托 (顶托放置在立杆钢管内, 配有螺纹可以进行局部高度调整) , 顶托凹槽横桥向布置, 顶托凹槽内搁置Φ48mm (壁厚3.5mm) 普通钢管, 将钢管调整至与立杆钢管对中后用8#铁丝将钢管与顶托固定, 在钢管上沿纵向铺设10×10cm方木条作为箱梁底模支撑, 方木条中心间距30cm/根。
在支架安装过程中应逐一检查支架扣件, 防止裂纹、磨损等现象的出现。支架安装完成后应检查扣件安装的质量, 发现松动应立即紧固。
本支架设计验算时, 选取左幅箱梁进行计算, 右幅箱梁荷载验算等同左幅。
模板支撑方木全部采用杉木:[σ]=11Mpa, [τ]Mpa。
Q235钢管:[σ]=145 Mpa, [τ]=85 Mpa, E=2.1×105Mpa, W=5.078×103 mm3。
3 模板及支架荷载计算
3.1 单位荷载计算
为使计算更精确, 计算混凝土重量时扣除翼缘板的混凝土量, 取腹板与翼板交接处的投影面积进行单位荷载计算。
翼板混凝土量:
计算混凝土量:
投影面积:
单位面积混凝土自重:
模板自重:g2=0.5 KN/m2;
人群、机具荷载:g3=2.5 KN/m2;
混凝土倾倒冲击荷载:g4=2 KN/m2;混凝土振捣荷载:g5=2 KN/m2;
单位荷载:g= (18.4352+0.5) ×1.2+ (2.5+2+2) ×1.4=31.8 KN/m2。
3.2 模板计算
计算荷载:模板取每1米板宽为计算单位,
计算跨径:L1=0.3米;
考虑到模板自身的连续性, 采用经验公式计算:
M=q1l12/8=31.8×0.32÷8=0.358 KN·m;
σ=M/W=0.358×103 (0.0182×1÷6) =6.63 Mpa<[σ]=11 Mpa;
3.3 模板纵肋 (次梁) 计算
计算荷载:q2=31.8×0.3=9.54 KN/m;
计算跨径:L2=0.3米;
按三等跨连续梁计算内力:
3.4 模板横肋 (主梁) 的计算
计算荷载:横肋主要承受纵肋传递的荷载, 取较大值N2=3.148 KN计算, 间距0.3米;
计算跨径:L3=0.7米;
计算简图
按三等跨连续梁计算内力,
3.5 立柱的计算
计算荷载:单根立柱主要承受纵梁传递的荷载, 按承重面积计算N=31.8×0.72=15.582 KN;
计算长度:L=1.2m;
查表得准=0.7324;
3.6 地基承载力计算
计算荷载:单根立柱主要承受纵梁传递的荷载, 按承重面积计算N=31.8×0.72=15.582 KN;
C20砼承受压应力:σ=15.582×100/ (15×15) =6.925kg/cm2=0.693Mpa<[σ], 满足要求。
地基碾压夯实后其承载力应为:σ=15.582/ (0.7×0.7) =31.8KN/m2。
经过计算, 各项应力满足稳定要求。
4 结语
现浇桥梁建筑物的受力计算在施工过程中十分重要, 直接关系到结构的安全与否, 是施工过程中十分重要又必不可少的环节, 只要科学的计算, 让结构在各种受力条件下处于安全状态, 工程施工才是安全的。
K18+846上跨乘马岗互通E匝中桥施工是现浇桥梁工程, 受力条件较大, 受力条件分析十分重要, 经过现场施工的考验, E匝中桥在施工过程中是安全的, 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大庆至广州高速公路湖北省麻城至浠水段一期土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项目专用本》
[2]《大庆至广州高速公路湖北省麻城至浠水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3版
[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04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