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成长

2024-09-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运动员成长(精选11篇)

运动员成长 篇1

4月,省残联来人到他家乡选拔残疾人运动员,发现了这个大手大脚大个子的孩子,5月他便被抽到昆明参加游泳集训。王晓福牢记妈妈的话,非常珍惜这个难得机会,立志刻苦训练,立志成才。在集训期间游泳池水温偏低,一段时间他又患感冒,每天下水后身子冷的不由自主的发抖,他给妈妈打电话时禁不住掉泪,但放下电话便又跳进水中,一声不响地完成教练安排的课程。王晓福有一股强劲,他下定决心,不管游在自己前面是新运动员还是老运动员,自己都要超上去,一定要游在最前面。一开始他将与自己同级别的队友也是世界纪录保持者作为赶超目标,别人的动作他认真看,教练教的认真听,下到水里反复体会。经过拼搏他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追上并超越了队友。随后他又把目标盯上了比自己级别轻的运动员,将其保持的世界纪录作为自己赶超的目标。在训练中,他从不偷懒,上强度时每天要在水中泡7个多小时,游一万多米,起水后累得饭都不想吃,倒头便能睡著,但他自己告诫自己,只要在训练就要做好每一个动作。后来他成为教练们公认的游泳动作最规范的运动员。

由于刻苦训练,在一年零一个月中,王晓福的成绩飞长,其运动成绩已经相当于经过四年系统训练的健全人游泳运动员的`水平。

生长在大山里,从小没见过游泳池的孩子靠自己的顽强毅力很快跨入了世界冠军的行列。

王晓福在

中国残疾人游泳运动员王晓福在9月6日举行的20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担任中国代表团的旗手。晓福说:“9月6号晚上的北京让他一生难忘”。

2008年北京残奥会,王晓福共参加S8级50米自由泳、100米自由泳、400米自由泳、100米仰泳、100米蝶泳、SB8级100米蛙泳、SM8级200米个人混合泳共七个个人项目,以及男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共九项比赛。共获得2金2银2铜的好成绩。

战绩如下:

50米自由泳——金牌——26秒45——破世界纪录

100米自由泳——金牌——58秒84——破残奥会纪录

100米蛙泳——银牌——1分12秒39

100米蝶泳——铜牌——1分01秒68

4×100米自由泳接力(34分)——铜牌——3分53秒92

熊晓铭、魏燕鹏、王晓福和郭智

4x100米混合泳接力(34分)——银牌——4分12秒67

郭智、林福荣、魏燕鹏和王晓福

过往战绩

6月,他首次参加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暨世锦赛选拔赛,便一举夺得3枚金牌。同年10月参加韩国釜山第八届“远南”运动会,以绝对优势夺得5枚金牌,并被评为“最佳运动员”。月的第三届世界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中,他又夺得5枚金牌并打破4项世界纪录。

,雅典残奥会上夺得3枚金牌、1枚银牌、1枚铜牌

,在南非世界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中,王晓福又取得5金1银的成绩,打破5项世界纪录。

,在第七届全国残运会上,王晓福获得了9枚金牌,超2项世界纪录。

运动员成长 篇2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5年11月12日ATP排名前100且在青少年阶段2006年—2012年期间ITF年终排名进入前10的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 共计51名。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www.itftennis.com/juniors、www.itftennis.com/mens、www.atpworldtour.com官方网站的相关数据和资料。

1.2.2 数理统计法

选用平均数、中位数、标准差、最大值和最小值等统计指标, 对2015年11月12日ATP排名前100的100名运动员、2006年—2015年期间ITF年终排名进入前10的共计87名优秀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参赛数量和世界排名进行统计, 对达到符合研究对象要求的共计51名运动员采集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ITF年终排名进入前10且ATP世界排名进入前100的运动员基本情况分析

对符合该标准的网球运动员进行了筛选, 共计51人符合该条件。基本成长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 优秀职业网球运动员达到ATP最高排名时的平均年龄是23岁 (最小为18.8岁/最大为26.5岁) , 从ITF年终前10到ATP排名前100所用的平均时间为4.3年 (最短为1年/最长为9年) 。首次取得ATP年终排名时的平均年龄为17.6岁 (最小15岁/最大22岁) , 首次进入ATP前100的平均年龄为20.8岁 (最小17岁/最大25岁) 。运动员停留在ATP前100位内的平均时间为3.7年 (最短为1.0年/最长为10年) 。优秀职业网球运动员在青少年时期, 运动员参加了平均36 (最少12/最多61) 项锦标赛, 平均110 (最少36/最多188) 场青少年比赛。在15~18岁期间, 参加了平均41项 (最少0/最多95) ITF18岁以上年龄组锦标赛, 平均84场 (最少32/最多152) ITF18岁以上组比赛。在ITF青少年比赛中, 运动员比赛赢输比平均为3.3:1 (最小1.7/最大6.3) , 在ITF18岁以上组比赛中的赢输比平均为1.9:1 (最小为1.1/最大为3.7) , 在ATP巡回赛的赢输比平均为1.2:1 (最小0.3/最大4.1) , 职业生涯的赢输比平均为1.6:1 (最小为0.1/最大为3.9) 。

2.2 青少年阶段年龄与每年参赛数量的关系

以13岁为节点, 对13—18岁每个年龄阶段的参赛数量进行了统计, 如表2所示。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 有78%的运动员在14岁时参加了ITF比赛, 15岁时, 比例为95%, 达到了顶点。在16岁时开始下降至88%。这一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 继续下降, 17岁时为84%, 18岁时为46%。

有57%的运动员在15岁时参加了ATP及ITF18岁以上组别的赛事。这一比例在16岁时上升至82%。随着年龄的增长, 运动员在17岁和18岁时达到了顶点, 高达96%。

2.3 运动员年龄与每年参赛总数的关系

以15岁为节点, 对15—18岁每个年龄阶段的参赛总数和青少年及成人赛事的比例进行统计, 如表3所示。

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 优秀职业网球选手在15岁时, 共参加了11项赛事, 所参加的青少年的比赛和成人比赛的比例分别为65%和35%, 以青少年赛事为主体;16岁时, 参赛数量增加到了18项, 比例分别为60%和40%;17岁时, 参赛数量是25项, 比例却变为50%和50%;到18岁时, 运动员参加了30项赛事, 比例分别为25%和75%, 更多地以成人赛事为主体。5%的16岁青少年、10%的17岁青少年和25%的18岁青少年参加了成年人比赛。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 在2006-2015年期间, 在ITF年终排名前10的选手中, 有59%的运动员进入到了ATP排名前100位, 首次取得ATP排名的平均年龄为17.6岁, 4-5年之后 (22岁之前) 进入到ATP前100位。从首次取得ATP排名, 到进入ATP前100位, 所用时间平均为4.3年, 约20.8岁。从进入ATP前100到达到个人最高排名的平均时间约为2年, 即23岁。在ATP前100为保持的时间平均为3.7年。

2) 优秀运动员参加青少年赛事和成人赛事的参赛比例的分水岭在17岁。17岁两种类型比赛基本各占一半, 17岁以前, 以参加ITF青少年赛事为主体;17岁以后, 以参加ATP和ITF18岁以上组别的赛事为主体。

3) 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职业生涯比赛的赢输比平均为1.6:1。ITF青少年赛事赢输比平均为3.3:1, ITF18岁以上组比赛的赢输比平均为1.9:1。

3.2 建议

根据世界优秀男子职业网球运动员的成长规律, 科学制定我国男子网球运动员总体发展规划。同时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参选赛特征和比赛胜负比率, 对我国不同年龄阶段的优秀青少年运动员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合理评估。

摘要:本文对世界优秀男子职业网球运动员的成长过程进行了分析, 分别找出青少年阶段和成人阶段的参选赛规律、年龄和排名规律和比赛胜负规律, 为科学制定男子网球运动员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指导不同年龄阶段运动员的参选赛提供智力支持。

关键词:优秀男子职业网球选手,成长规律

参考文献

[1]Advanced Coaches Manual[S].International Tennis Federation, ITF Ltd.

[2]www.itftennis.com

运动员成长 篇3

关键词:科学训练;跳高运动员;成长

跳高运动员的成长以及优异运动成绩的取得是与科学、系统的训练是分不开的。而科学训练一词是由科学和训练两个词汇组成的,即跳高运动训练的全过程要符合科学原理,也即要遵循运动训练过程的客观规律。在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下,营养的改善、有效的组织、系统的训练、各种主客观条件促发着优秀选手们不断提高其竞技运动水平。因此,有越来越多的教练员和运动员都深刻地认识到科学训练的重要性。有越来越多的运动事例证明:只有在遵循自然规律的情况下进行科学的训练,才能使运动员在训练中得到最佳的训练效果,在对抗日益激烈的竞技场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并且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

科学训练既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又是一种探索性活动。创造性和探索性是科学训练中两个最重要的特征。把科学训练看成是一些科学原理和客观规律在训练实践中的再现,这并未完全反映出科学训练的实质和核心。就科学训练其本质而言,是一种不断揭示科学训练规律、创新训练理论和方法手段的探索过程。其探索过程也是研究过程,是一种通过思考、研究,去探索运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的过程。

跳高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强的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力量、弹跳、速度、协调灵巧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要求都非常高。技术的掌握周期长,影响训练效果的因素多,因此,从事跳高运动的训练就需要教练员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及心理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以期获得最佳的训练效果。

跳高运动的训练是在教练员的指导下和运动员的积极参与下,为了不断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水平、提高和保持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而专门组织的一种教育过程。是将运动员的运动潜能充分挖掘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科学的而不是盲目的,在实施运动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员要根据运动训练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内容,有科学依据地根据运动员的实际具体情况,创造性地组织实施运动训练。

科学训练不是简单的对运动员的身心施加影响,而是根据青少年运动员自身的特点,有依据、有目标地对青少年身体、技术、心理等方面全面进行教育与改造的过程。因此,青少年跳高运动的训练应包括如下几方面内容:起始状态诊断、建立训练目标、制订训练计划、组织训练实施、进行检查评定并发出修正指令、提出调节期望、实现训练目标。

一、青少年跳高运动员起始状态诊断

所谓起始状态诊断就是对运动员的健康水平、身体机能、竞技能力、心理素质以及发展潜能等的分析与判断。起始状态诊断的主要内容有:身体形态的诊断、运动素质的诊断、运动技术的诊断、心理因素的诊断、智力的诊断。

1、身体形态的诊断

体形体态诊断的内容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有不同的特点,跳跃和跑类项目更着重于下肢和整体的形态。诊断的方法有实际测量法和目测法两种,实际测量可直接测量运动员身高、比下肢长、比大小腿、比指距、比跟腱、比踝围、比足弓、比体重、比髂宽等。目测的主要内容有:体重轻,两腿长而有力,肌肉呈条状,很有弹性;踝关节细,跟腱明显,足弓高;身体灵巧协调;遗传特点等。

2、运动素质的诊断

跳高运动属于短距离、爆发式用力的项目。要求运动员有快速的奔跑能力、出色的跳跃能力以及良好的协调能力,对青少年跳高运动员一般可根据表1的各项指标进行选拔及诊断。

3、运动技术的诊断

跳高运动技术有其自身的特点,在进行运动技术诊断时主要应观察运动员的助跑、动作幅度及身体的形态。具体要求是:助跑节奏感强、有弹性;身体重心高、动作幅度大;起跳方向性好、攻杆充分,杆上背弓姿势舒展并且实用。

4、心理因素与智力

跳高运动员需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对初始训练的运动员要挑选那些头脑清楚、反应快、领悟性强、对敏感技术一点就通的青少年。要有一种敢打敢拼、争强好胜、越有人比赛越兴奋的心理素质。同时要求文化学习成绩优秀。

二、训练目标的建立

跳高运动员训练目标的建立是在对运动员起始状态诊断的基础上完成的,是对运动员发展进行科学的预测。跳高运动员的先天身体素质对其运动成绩的影响非常大,在训练初始阶段应重视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建立训练目标还要考虑训练场地、训练经费、管理以及教练员水平等等实际情况。完整的训练目标应包括的指标:运动成绩指标、竞技能力指标和阶段序列指标。

1、运动成绩指标的建立

运动成绩指标的建立是以运动员初始状态的身体素质指标、各相关身体素质提高预期、技术及心理成熟预期、训练条件保证等前提条件为基础的,是科学的计算和推测,而不是盲目的猜测。具体方法有很多,适用于跳高运动的方法可由测验法、计算法完成。

测试内容包括:起动30米直道、起动30米弯道、起动1130米直道、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跳远、全程助跑触高、深蹲、半蹲、抓举、后抛铅球、前抛铅球等11项指标,少年应加一项起跳腿十级单足跳指标。成绩预测方程:Y2=-1.0548+0.87xH触+0.0082xL起(其中H触是全程助跑触高。L起是起跳腿十级单足跳)。

2、竞技能力指标的建立

竞技能力是指运动员充分发挥运动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前提下,充分地表现出良好的运动成绩的能力。即运动员有效地参加训练和比赛所具备的本领,是运动员体能、技能、智能和心理能力的综合。竞技能力指标的建立是在运动成绩指标的基础上的,主要是以运动员的技术指标、心理指标的预期为前提制定的。具体的指标有:肌肉力量水平、速度水平、耐力水平、技术水平、战术水平、心理能力和承受运动负荷能力。

3、阶段序列指标的建立

阶段序列指标是在运动成绩指标及竞技能力指标的建立的基础上完成的。它是指将建立的长期的运动成绩指标和竞技能力指标分阶段按序列地分配到各个中小训练周期中,将大的指标化为小的指标,将预期的指标化为具体的身体素质指标和成绩指标。阶段序列指标的建立可以对运动成绩指标和竞技能力指标进行实时监控,对预期和实际进行对比并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训练朝着正确的方向运行。

三、训练计划的制订

跳高运动训练计划的制订是在跳高运动训练周期划分的基础上进行的。青少年跳高运动员一般为在校学生,训练也属于业余训练,所以首先介绍跳高运动训练周期的划分。

1、业余训练的长期训练周期的划分:

长期业余训练是指能够常年坚持训练的业余运动员,训练的大周期一般是以年为单位的。全年训练周期又是根据全年重大比赛任务划分的。全年业余训练周期的划分应按照过度期、准备期、赛前期、竞赛期、调整期这样的模式进行。

2、短期业余运动训练的周期

短期业余运动训练是指身体素质好、竞技能力强,但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常年坚持训练的在校学生。短期业余运动训练的时间一般在2-3个月,其训练周期基本与全年训练周期相似:应包括过度期、准备期、赛前期和竞赛期。

3、制订训练计划

运动训练计划是在运动训练周期的基础上将运动训练内容具体、合理地分配到各个训练阶段中。训练计划的具体结构应由各训练周期的时间分配、各训练期的主要任务、各训练期的主要内容等组成。然后再将训练内容具体、详实地分配到各训练课中。例如3个月的短期业余训练的训练计划:首先根据运动员的比赛时间将3个月训练、比赛时间分配为2周的过度期,8周的准备期,2周的竞赛期。然后再将不同时期的训练任务内容分配到每个周中。

四、组织训练实施与检查评定、提出调节期望、实现训练目标。

完成上述内容后,训练进人具体实施阶段,教练员要根据训练周期及训练计划的安排,具体实施每次训练课,由于影响跳高成绩的因素众多,所以,教练员要对每次课的训练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估,各个训练周期结束还要进行相关素质、成绩的测评,以对各个训练周期的结果进行检查评定并和制订的训练目标进行对比,如果出现差异则需要及时调整训练计划与训练内容,同时需要调整期望目标实现最终的训练任务。

运动带给我成长初中作文 篇4

太阳的光照在我的脸上,一滴滴汗水从脸颊慢慢地流入身体里,身上的每一处细胞都随着我舞动。

当我遇到挫折时,我便一边跑步,一边思考着:“我是要在忧患中看到积极者,还是在忧患中自暴自弃的颓者?”我便用我努力的汗水来征服挫折与失败,一颗颗汗水所凝固的是努力,在操场上,我所留下的足迹,便是我所努力的步伐。当我压力过大时,我会用打网球,所释放心中的压力,目标就如正在打的球,你要描准目标,用力打下去,压力就如空气中的阻力,你要摆脱束缚,全身心地尽力去加油。

当我进入初中时,我感到自卑与焦虑。一个周未的早晨,我决定去跑步,释放压力。我把小道的境头作为自己的目标,在被树木遮盖着的小道上,吸着一口新鲜的空气,伴随着小鸟鸣叫的声音,迎风飞驰,风吹过我的身体,两旁闪过一幅幅场景,我仿佛感到自己人生中的旅途,短短十几年,却跌宕起伏,却充满着酸、甜、苦、辣。

当我脑海中印入一幅幅充满欢快的笑脸时,当我想起曾经流过的汗水时,我突然感到世界的美好,与生命的活力。这时,我跑到了这条道路的境头时,我带着气喘吁吁的呼吸声,我迎来了喜悦的心情。回头看着曾经奔跑过的足迹,流淌着我奋斗奔跑时的汗水,它仿佛见证着我过去的努力。

从那以后,我不再感到自卑与焦虑,因为我为曾经自己所付出的`努力而自豪,为我正在为梦想付出的汗水而奋斗。

运动总是见证着的我成长,它就如我成长的步伐,让我明白:“困心横虑,正是凡人磨炼英雄之时,玉汝于成。”更让我明白要为梦想而奋斗,而努力。

运动用汗水见证着我的成长,用汗水让我懂得努力,用汗水铸造了我成功的步伐,用汗水迎接着我的成功。当我跑步快要放弃时,突然的拐角,让我看到了希望,在拐弯后,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片万紫千红,是胜利的终于,运动也让我明白了:“什么事都不要放弃,因为可能成功就在拐角后头。”

运动伴我成长作文 篇5

说也是,自从学校开展了“阳光体育”,我的身体就逐渐硬朗起来。中午,阳光明媚,暖洋洋的洒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温暖的气息在湛蓝的天空中飘荡。同学们个个神清气爽,来接受阳光的沐浴。自编操、武术操、眼保健操,无一不为我们提高了自身免疫力,为我们抵抗病菌入侵做了一层很好的盾牌。最后的跑步训练当然也必可少,一声声响亮的口号,一声声沉稳的步伐,我们在阳光下成长着、锻炼着,为我们健康的身体“努力奋斗”着!

生命在于运动,学校努力着,我们六五班也不甘示弱。弓老师十分费心负责,她经常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我们班举行各种各样的体育比赛。跳绳、篮球、跑步、大绳……花样百出。让我们在欢乐中收获了健康,在健康中收获了活力。使我们班的每一位同学都成为了“阳光活力”少年。

万事开头难,起初我的体育并不好。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跳小绳比赛。大家都知道小绳是女生的强项,可对于我来说却不是。我最多连跳三个,可弓老师不甘让每一位同学落后,她还专门让跳得好的同学来示范,经过我苦苦钻研和练习,我现在一分钟能跳一百四十多个。我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好,以前爱得个头痛脑热,现在也很少生病了。

运动员成长 篇6

一、部门协作, 齐抓共管, 关心和支持学校体育运动工作机制形成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 建立了教育、宣传、体育、卫生和财政等部门为成员的联席会议制度, 明确各部门责任, 形成了多部门合作、齐抓共管和统筹协调解决青少年体育工作重要问题的机制。县教育局成立了学校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 由一名副局长主抓这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体卫艺股, 负责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工作的部署、督办、检查、评估。各中小学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体育工作领导小组, 全面开展体育教育教学工作, 确保“阳光体育运动”的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二、规范管理, 科学指导, 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全面发展

1. 严格执行国家《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县教育局对各中小学体育课、课内课外活动进行全面安排, 做到明确分工, 责任到人, 完善制度, 使学校体育教学落到实处, 收到实效。全县小学1-2年级每周开设《体育》4节、3-6年级开设3节、初中开设《体育与健康》3节、高中2节, 寄宿制学校每天坚持“两操”制度。

2. 积极推进阳光体育运动。

一是统筹安排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时间。要求全县各学校每天上午安排25分钟课间体育活动, 没有体育课的当天, 学校下午课后都安排1节体育活动课, 确保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二是组织开展各项体育竞赛活动。按照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活动方案要求, 学校组织学生开展跳绳、短跑、高低杠、跳远、冬季长跑等活动, 推广“校园集体舞”, 安排高中一年级新入学学生进行为期20天的军训。教育局每年举办一次全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 涉及项目多达27项。结合我县打造乒乓球之乡、连续举办7届小学生乒乓球赛同时, 还组织了排球、篮球、拔河等项目比赛。此外, 各校每年都组织学校田径运动会、校园集体舞、广播体操比赛。2007年, 屯昌县成功承办了海南省2007年中学生田径锦标赛, 得到了组委会的充分肯定。2008年, 参加海南省校园集体舞比赛荣获二等奖。组织代表队参加海南省青少年乒乓球、田径、举重锦标赛, 共获56块金牌。其中2010年举重代表队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2009年, 屯昌中学学生劳宜应、张太宝分别获得海南省十五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1500米、3000米比赛第一名和第三名, 同年屯昌县中学生男子排球比赛获得全省第五名。2007年乌坡中心小学舞蹈《水乡童谣》及2010年屯昌小学舞蹈《姥姥的布老虎》分别获得全国第二届、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表演类节目小学组二等奖。三是协调、指导中小学校开展体育运动。基本实现了体育工作常态化、制度化。部分中小学校的体育工作还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如屯昌中学每年举行校际足球联赛、红旗中学每学期都举行篮球比赛, 向阳小学举行趣味体育比赛, 南坤小学举行野外拓展训练等。认真组织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 采取规范、严密的监管措施, 促进了体育考试公平、公正、公开地开展, 优秀率达38%, 及格率达96%。

3. 加强体育运动安全管理。

加强管理人员和广大师生的安全教育, 加强对活动场所、设施的维护使用管理, 建立起了学校体育和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的安全管理机制。组织大型体育活动时, 都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多年来, 全县学校无一人因锻炼而发生伤亡事件。各校在学生家长自愿自行购买学生平安保险的基础上, 由学校统一购买了校方责任险。

4. 强化卫生管理与服务。

树立“健康第一, 安全重于泰山”意识, 加大宣传, 开展系列讲座和咨询活动, 通过举行讲座、看专题片、图片展览等形式, 对学生进行卫生与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联合卫生部门开展食品安全、H1N1甲流防控和预防保健等监督服务, 近几年, 从未发生学生集体中毒事件。全县各中小学认真做好学生体检工作, 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 体检率均达到100%。

三、加大投入, 改善设施, 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发展条件得到优化

1. 改善学校基础设施。

近三年来, 我县共投入教育资金2.9亿元, 建设、改造项目学校48个, 新建校舍、道路、运动场等设施62 387平方米。全县16所中学、13所中心小学建有足球场、篮球场和排球场, 其中屯昌中学和思源实验学校配有塑胶跑道运动场。全县中小学均建有标准运动场、直跑道, 有单杠、双杠、乒乓球台等设施。县委县政府重金打造的文体公园建成使用, 青少年活动中心、体育馆等场所免费向青少年学生开放, 为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2. 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近三年, 到省外知名大学引进体育人才, 增强体育教师师资力量。将体育教师培训作为师资培训的重要内容列入年度培训计划, 组织全县体育教师到海口、琼海等兄弟市县进行体育教学经验交流, 近3年共选派54名体育骨干教师参加省级教师培训。2009年, 还选派部分优秀体育教师到北京进行学习。

3. 加大“阳光体育”运动宣传力度。

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 以举办全国山地自行车比赛为载体, 扩大“阳光体育”宣传, 通过征文、诗朗诵、简报等形式, 营造了良好的阳光体育运动氛围。

四、完善考评, 强化督查, 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

1. 完善体育工作考核。

坚决实施素质教育, 将中小学体育教学计划执行、课外活动、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情况纳入中小学年度考核目标。

2. 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检查制度。

学生视力检测做到每学期不少于1次。学生视力状况监测率达到100%。县教育局与县疾病控制中心密切配合, 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 防艾知识宣传教育面达100%, 健康课教师培训率达100%, 中学生防艾知识知晓率达100%。开展新生预防接种工作, 确保每一位新生按时完成预防接种工作, 实现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率100%, 去年在全县中小学校还开展了甲流疫苗接种工作。

3. 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把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按评定等级记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 小学生列入学生素质报告书, 初中以上学校列入学生档案, 作为学生参加三好学生、奖学金评选和毕业、升学的重要依据。2009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显示, 屯昌县中小学校学生指标均达到要求, 上报率100%, 合格率达89%以上。

4. 加强体育工作督查。

各校将课程表、作息时间表、课外活动安排表统一上报教育局备案, 教育局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 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督办落实。

让幼儿在运动中健康成长 篇7

激发幼儿运动的兴趣

在环境创设中,幼儿园本着“全面规划、充分利用、因地制宜、丰富充实”的十六字原则,整体规划户外环境,巧妙整合室内空间,打造了立体、多维度的健康教育环境,激发了幼儿运动的兴趣,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整体规划,创设良好的户外运动环境  山东省东营市实验幼儿园占地面积20615平方米,户外活动场地八千多平方米,生均活动面积11平方米,有着得天独厚的活动条件。结合幼儿发展及园所发展需要,本着优化布局活动场地的目的,幼儿园把户外场地划分为游戏活动区、轮滑区、器械区与沙池戏水区,做到了平面立体结合,实用美观兼顾。科学有序的运动区域,激发了幼儿的运动兴趣,让幼儿在良好的户外环境中充分地自选区域、自选内容、自由结伴、自主探索,提升了幼儿的运动能力。

巧妙整合,拓展室内活动空间  根据幼儿发展和特色课程建设的需要,幼儿园设置了形体训练室、感统训练室、跆拳道兼武术训练馆、围棋室、乒乓球训练厅等,并配有相应的活动器械。安排园内与社会优质师资,开设相应微型活动课程,确保孩子一年四季都有良好的运动场所进行有效锻炼。

巧妙利用室内公共区域  学校对室内公共区域进行整体设计。利用门厅及墙壁的区域,安装了地图攀岩墙、海洋球池等,拓展室内活动空间。

深化健康教育活动,感受运动的乐趣

幼儿园以“激发运动兴趣,提高运动能力,感受运动乐趣”为目标,深入开展“体育器械的有效利用”“家园互动的教育策略”等多项子课题的研究,变“被动体育”为“快乐体育”“阳光体育”。让幼儿在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活动中得到健康发展。

活动器械是户外体育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操作材料。幼儿园本着“购置与自制并举、废物巧妙利用、安全实用牢固”的原则,不断丰富活动器械。

购置活动器械  根据幼儿动作发展需求和规律,幼儿园购置了功能不同、玩法不一、锻炼目的不同的10大类1160件活动器械,以满足幼儿动作发展的基本需要。

自制活动器械  幼儿园采取“教师自制为主,亲子制作为辅,专项定制为补充”的方式,就地取材,共同开发制作富有本园特色、适合不同年龄幼儿锻炼的活动器械730件,使体育活动更加多样化、趣味化。

探索器械玩法,提高运动能力

掌握活动器械的常规玩法  为了促进幼儿动作发展,幼儿园制定了《幼儿动作发展达标标准》,规定了每个年龄段幼儿必须熟练掌握3—5种活动器械的玩法。保障幼儿在三年时间里掌握大部分器械的基本玩法。

探索活动器械的创新玩法  在幼儿掌握了活动器械的常规玩法之后,教师要对幼儿给予支持、帮助,引导幼儿选择器械进行探索、创新,实现一物多玩。

挖掘特色器械多种玩法  所谓特色器械,就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动作发展水平,选择一种或者两种幼儿喜爱的活动器械,不断探索挖掘、组织排练,最终呈现出与其他班级截然不同的特色活动。

优化组织策略,体验运动的乐趣

创设游戏情境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游戏对幼儿来说具有魔法效应。在器械活动中,幼儿园将比较枯燥的体育锻炼项目赋予游戏的情节,使之趣味化,让幼儿在充满挑战、富有情节的游戏中体验运动的快乐,在快乐体验中实现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合作的态度。

组织展示活动  为了诠释“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健康教育理念,幼儿园定期组织开展“四个一”活动,尊重幼儿的探索,分享幼儿的成功。“四个一”活动即:每年开展一次动作达标活动,组织一次特色器械展示活动,举办一次庆“六一”趣味运动会以及一次亲子运动交流活动。

构建微型课程  根据幼儿兴趣和课程需要,幼儿园开设了形体训练、围棋等微型课程。微型课程分为三个层面,首先是面向全体、全面推开的必修课程,如从中班开设的形体训练、武术,大班开展的轮滑等课程。其次是面向个别、强化优势的特色课程。针对有优势特长的幼儿开设的特色课程,如围棋、乒乓球、跆拳道等。经过循序渐进的训练,发展了幼儿的优势领域,提高了综合素质。再次是面向特殊幼儿开设的活动课程。针对感统失调的幼儿,开展了感统训练课程,提高幼儿的动作协调与专注能力。

让健康陪伴,不但成就了幼儿快乐成长,还成就了教师专业提升,成就了幼儿园科学和谐的发展。作为教育者,又何乐而不为呢?

运动员成长 篇8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阳光运动,健康成长》。

在这金秋十月,我们即将迎来我校第十二届田径运动会。这将是我们师生展示自我、公平竞争、弘扬临中精神的一场盛会,这里将成为我们一个竞技的舞台,一个欢乐的海洋。

运动会上,运动员们自然会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重在参与”展现着你们的积极心态,“为班争光”则蕴含着你们的集体主义情怀,“虽败犹荣”更是深含着你们乐观向上的情操。校运动会将与奥运同精彩、放光芒。赛场上人人都是胜利者。结果并不重要,但智力与体力、竞争与拼搏将是我们追求的方向。运动会中,我们的老师和同学,我们的裁判员和运动员,都应表现出一种积极参与、勇于拚搏、团结合作、相互关爱、认真工作、全心投入的人文精神。把比赛和友谊,把体育和人格,把运动和人生演绎得崇高而伟大。运动不仅让人健美,而且让人健全。目前我们的老师自发的组成了各种运动俱乐部,如羽毛球,乒乓球,健美等。我希望我们的同学也应该自觉地、积极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坚持“阳光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运动会上,我希望我们全体同学能团结友爱、文明参赛,严格遵守竞赛规则和大会纪律。我们要求参加比赛的同学能遵规守纪,比赛期间不要在场地之间随意跑动;每个班级都有明确的休息场地划分,当比赛结束后,地面都要保持洁净。在比赛期间,希望各班能踊跃投稿,通讯报道既要追求数量,更要讲究质量。你们在报道中既可以为自己班级同学加油,也可以为对手喝彩。

运动会上,希望全体裁判员师生能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忠于职守、坚守岗位、积极热情、以身作则,确保运动会的圆满成功。希望全体班主任、任课老师、我们广大的同学以及所有工作人员,都能热情服务、积极参与。运动会后,我希望同学们能把竞技的精神,“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迁移到学习和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去,使你的生活更具魅力、人生更加精彩。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动起来吧!

运动员成长 篇9

大家早上好!

我是初一(3)班的徐楚然。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我运动、我拼搏、我成长!》。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在这美丽的秋天,我们远翔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秋季田径运动会。面对即将到来的赛事,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去迎接呢?我想,是“拼搏”两个字。

很多同学都读过高尔基的《海燕》吧!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连乌云都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在即将到来的运动会上,我们每个人都要拿出海燕这样的拼搏精神:不畏挑战、不惧困难、充满信心、发挥潜能。

运动会不仅是对我们个人运动水平的检验,也是一次集体活动。赛场是我们每位运动员精彩的舞台,而其他同学的声声“加油”更是给予每位运动员的最强有力的激励。同学们,让我们为运动健儿们喝彩,为运动喝彩吧!

最后,我想提醒大家,运动会也是对我们个人素养的检验。团结友爱、公平竞争、相互理解和彼此成就,也是我们在运动场上应该弘扬的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曾说过:“对人生而言,重要的决不是凯旋,而是战斗。重要的不是取胜,而是参与。”比赛终将分出胜负,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它。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在拼搏的过程中,在超越自我的过程中,让我们共同收获成长的快乐吧!

请允许我代表初一(3)班预祝本届运动会取得圆满成功!祝同学们在赛场上比出成绩、比出风度!

【我运动、我拼搏、我成长演讲稿】相关文章:

1.快乐运动我成长作文

2.《快乐运动我成长》作文

3.我运动我快乐我成长小学作文

4.我经历我成长作文

5.我运动我Happy作文

6.《我运动,我健康》的演讲稿

7.我运动我健康演讲稿

8.我运动我健康演讲稿

运动员成长 篇10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洛阳市洛龙区教育局没有把阳光体育运动简单地看作是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一种手段,而是把阳光体育运动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创造性地提出将阳光体育运动课程化,并深化为“大课间行为艺术”课程体系,从而拓展了各学科教育教学的时空。如今在洛龙区各个学校,“每天锻炼一小时,精神振奋一整天,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校长主抓,“大课间是校长的优质课”

洛龙区教育局始终把“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自2D05年开始了大课间实践的探索。从到北京史家胡同小学大课间的学习,再到辽宁盘锦新兴学校的实地考察,在不断地探索中,他们逐步认识到只有将大课间课程化,才能够走出大课间总是学生做广播体操的传统误区,才能够提高学生进行锻炼的兴趣,继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健康成长。2008年9月,洛龙区教育局正式将大课间活动命名为“大课间行为艺术”,并将其排进了课程表,明确提出“大课间是校长的优质课”,要求“由校长亲自主持、召集、编写和负责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进度以及教学评估。体卫站每季度对各学校的大课间进行专项评估,评估结果报教育局并公布:期末由局长或副局长带队到各学校考核,考核结果与校长的任免挂钩”。

洛龙区教育局局长张欣说:“‘大课间行为艺术课程是一门以体育学科为主,多门学科共同参与的时间性非学科综合性课程(即有固定的教学时间。不属于国家规定的任何一门学科课程的课程)。课程的综合性决定了课程的召集人只能是学校主持全面教育教学工作的校长,因为只有校长才能有效地设计、组织、协调、权威性总结好这门课程。你校长如果上不好这个课,还有什么权力去管理、评论其他老师上的各门课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校长们对此一开始多有质疑,甚至抵触。洛阳八中实验初中学校党委书记胡立松说:“最初我们思想上不认可。认为大课间应是体育老师的工作。后来看到大课间在校长的主持下的确带给学生全新的变化,像学生精神焕发、团队意识增强等,对此慢慢理解了。因为‘大课间行为艺术要融入其他学科的知识,就需要学校在人、财、力方方面面紧密配合,而这是体育老师个人所不能驾驭的。”校长主抓大课间制度有效解决了体育运动的持久性问题,保障了阳光体育运动的高质量开展。而校长们也在实践过程中,逐渐转变观念,“大课间行为艺术”课程成为洛龙区各校推进教学改革的有力抓手。

洛龙区“大课间行为艺术”课程由三部分构成:一是指令性内容部分,如国家指定的广播操、眼保健操和冬季长跑等;二是指导性内容部分,如洛龙区教育局根据区情指定的跳绳等项目:三是学校创新内容部分。由各学校自主开发,多学科相融的、以活动行为表现形式的项目,如舞狮子,滚铁环,踢毽球,跳竹竿舞、橡皮筋,做韵律操、武术操等。

各科每天切出5分钟,精讲课堂更高效

在洛龙区,全区所有学校上下午都开设大课间,全区师生共同参与。自2008年秋季开始,学校从其他学科每节课切出5分钟。每天上午和下午第二节课后统一安排大课间、一改以往的25分钟大课间,变为上午大课间40分钟(初中30分钟),下午大课间30分钟。在时间上保证了师生除体育课外每天锻炼一小时。

从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重点学科中每科切出5分钟,变为下午的大课间时间,这会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锻炼身体时间较之以前增加,学生会不会感到疲惫,无法适应呢?

洛阳四中二(3)班的班主任认为,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后,班级凝聚力增强了,学习氛围也变好了,好多学生都有了“我也要争第一的想法。该校李小小(化名)同学说:“有时在跑完大课间的1200米后,我们几个同学还会比赛看谁先跑到教室,没有感到疲惫和压力,觉得身体比以前好多了。”

大课间时间的增加,促使教师向课堂耍效率,精讲后的课堂更受学生的欢迎。该校二(3)班李丽瑾同学告诉记者:“每天课堂上老师都会把重点内容和案例给我们,引导我们学习。我觉得跟以前比,自己有了更多享受和放松的时间。”

学校把每天要上的学科课程切过来5分钟划入“大课间行为艺术”。各学科教师都在“大课间行为艺术”课程里设计本学科教学内容的训练点,换一种教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练中玩”“学中玩”“玩中学”,有效提高了身体素质和学习成绩。学生家长阎晨元、阎晨宵(双胞胎)的妈妈说:“以前孩子都是坐车或者骑车回家。现在经常参加运动,精力充沛,学习也比以前好了。”

洛龙区经过两年多大课间的实践,学生体质明显得到增强。洛阳四中体育老师许秋丽说:“大课间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耐力得到了提高。特殊体型的孩子(男生)由以往1000米跑5分多钟,到现在1000米跑4分多钟,成绩提高了三四十秒。”而洛龙区第一实验小学学生体育达标情况数据则显示;在学生人数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学'生体育达标及格率由2006年的96.7%上升为2008年的98.5%,体育达标良好率由2006年的72.63%,上升到了2008年的90%。共青团中央新时代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中心主任刁铁民评价说:“如果一些地方的学校能按照这种做法实施的话,那么阳光体育运动三年目标的实现,即‘85%以上的学校能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85%以上的在校学生能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及格等级以上是没有问题的。”

向科研要质量,逐渐向品质教育转变

“大课间行为艺术”课程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以大课间形式为载体,在教学内容上常上常新。为此,以张欣为首的洛龙区教育局局领导班子要求各学科教师开动脑筋,向科研要质量——教师不但要把本学科内容想办法融入到“大课间行为艺术”课程中去,各学科之间还要相互融合,使“大课间行为艺术”课程不仅能随着体育课的计划来实现自己的进度,还能配合其他学科的进度。

把方方面面的知识尽量融在“大课间行为艺术”课程中,这实际上拉大了各学科教学方法的框架,使得洛龙区的大课间课程已超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的范畴,在教学上追求更高的境界——课程整合。学科渗透,课程整合,也促使洛龙区的教育向品质教育转变,并逐渐形成了“以长跑为载体,各校各具特色”的“大课间行为艺术”。如洛龙区龙城双语实验初中的大课间与经典诵读的融合,洛龙区第三小学的语文、数学、外语与大课间的融合。洛龙区第一实验小学的校本韵律操palapala舞,洛阳八中实验初中的《笠翁对韵》武术操等都初见成效,广受好评。

在洛龙区第一实验小学,学校发动全体教职工参与“大课间行为艺术”,积极为大课间贡献智慧:体育教师与音乐教师共同创编校本韵律操palapala舞,美术教师开发了“让地面长出智慧(地砸游戏)”,综合组创编跳绳花样,成立了教师palapah舞表演队。在此基础之上,学校还创新了大课间形式——在眼保健操、广播操后,加上校本韵律操palapala舞(或动感韵律操)。然后是路队行进(冬季长跑),体育教师点评,各班点评(或诵读),自由活动(或玩地面游戏)。一实小校长魏明奎告诉记者:“经过调整后的大课间既有规范统一,又有自由放松:既有体育锻炼,又有学科渗透:既有习惯养成,又有团队教育。老师和学生的体质增强了,校园生活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天对地,雨对空,大陆对长空……”操场上,学生们一边背诵着诗歌,一边一招一式、有模有样地做着相应的武术动作。这是洛阳八中实验初中根据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李渔的著作《笠翁对韵》,结合武术中的基本功练习编排出来的《笠翁对韵》武术操。《笠翁对韵》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学生可以在背诵时了解到许多关于语音、修辞的用法。同时,每句诗词都代表一个武术动作,学生在打这套武术操的时候,能够一心二用,开发大脑。

“大课间行为艺术”课程由阳光体育运动演变而来,却远远超出了原本只为落实阳光体育运动各项指标而设置的意义本身。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丰富着素质教育的内涵,真正让孩子们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健康成长、尽享快乐。张欣说:“这实际上是给学生换了一种学习方法,将各科的学习融合到了一起。大课间不再是单一的体育锻炼,已经成为对学生进行生理、心理、伦理、学科理论、人生理想的‘五理教育。”

运动员成长 篇11

关键词:体育能力,控制性,运动训练,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快速发展, 对未来职业者的身体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对其体育能力产生了较大的考验。作为高校需要立足未来职业实际对其体育能力的稳定成长开展控制性训练, 确保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与前瞻性。

1 大学生体育能力稳定成长控制性运动训练的必要性

作为一种现实适应性强的能力, 体育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 再者由于当前大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较低, 需要教师加强各种控制在实现其兴趣激活的情况下, 推动其体育学习与体育能力的稳定成长。

1.1 夯实体育知识与技术技能基础

在各种教育教学目标严格控制的情况下, 高校体育教师会积极地根据个人与学生的实际开展教学, 实现在较短的课堂时间内把各种知识与技术技能传授给大学生, 并学会运用这些技术技能。因而, 在实际的教学中, 会把各种相关项目与科目的基础知识, 如理论知识、体育项目发展历史、体育项目目前发展的现状等, 运用创新的教法传授给大学生。并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 创新课堂形式让大学生得到相关技术技能的训练, 实现当堂学习当堂消化掌握, 并以后的学习与课外活动中得到全面地巩固。因而, 控制性运动训练, 要切实地表现为既有强制性的, 如纪律与考核要求, 也有自觉内驱性的, 如个人健康与成长需要等。

1.2 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创新能力

根据当前大学生的体育能力现状, 针对大学生的体育创新能力培养需要分为三个层次:个人适合性体育能力创新。即依据自己的体质、体育知识与技术技能掌握的情况, 做出适合自己开展体育运动的方式与项目来, 以满足其体育运动的需要。带动性群体体育能力创新。即根据自己及周边人员的情况, 创新体育方式方法来满足自己其周边的体育需要。具有推广性的体育创新能力。这是对普通高校大学生最高的体育能力要求, 即他们根据自己的知识与经验等, 创新出适合在一定地域与范围推广且得到大家认可的体育方式方法和项目来。在高校教师的控制性运动训练下, 能让大学生们以更加理智的心态, 去积极地开展体育学习与创新, 既满足其个人成长的需要, 也实现其个人体育创新价值的追求。

2 大学生体育能力稳定成长的控制性运动训练路径

控制性运动训练, 就要有着严格与规范的制度与方式方法, 既实现大学生的被动适应性, 也要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兴趣, 进而让他们能自觉地投入进来。

2.1 训练目标控制

在实际的教学, 目标可以分为三类:个体目标。由于每个大学生的体质与体育知识与技术技能掌握的基础不同, 因而, 在实际的训练中就要制定不同的目标。让每个同学都有个人的成长目标, 有长远性的也要有每次学习性的。如某个学生短跑速度目标的确定, 教师可以通过这种目标成长的控制, 来切实地培养他们日常运用各种场地开展切实性运动体育能力。分类目标。即把班级的学生根据不同的体质或体育知识与技术技能基础分成几类, 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如针对耐力差的学生制定其训练目标, 在开展基本训练的过程中, 去培养他们长跑与耐力训练的技巧与方法, 并能运用学习与生活环境的条件开展自己的训练。整体性目标。即班级目标或院系目标等。教师根据学生的平均情况, 制定出来的适应性目标, 为大学生的整体性进步提高相关宏观的指导。如大学生的心肺功能目标, 教师可以制定不同训练项目, 以满足他们逐渐提高的成长需要。在目标教学的控制下, 能让大学生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 也能在切实的成长目标中, 看到逐渐逐渐成长的方向, 并积极地配合教师与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开展学习, 实现个人健康改善与提高的同时, 去培养个人的体育能力。

2.2 训练强度控制

由于当前大学生体质下降是普遍性的事实, 因而, 教师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 必须立足大学生的体质实际开展训练。在实际的训练中重要把握好三个度:学生体质基础度。即运动训练要从大多数学生的体质基础切入, 注意训练符合的强度, 既不要太低, 也不要太高, 避免因为强度大造成的身体伤害。例如在学生的耐力训练中, 在一堂课中开展一次这样的训练, 如1000米或1500米训练即可, 尽管学生所跑出的成绩可能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但只要能坚持下来, 且不发生什么意外伤害, 基本上能达成强度的要求。学生短期体质提高度。即在一个月或两个月以内, 大学生的体质提高水平。如上述耐力训练, 教师在每次强度的训练下, 去测试学生的耐力成绩, 只要每次都有进步就行, 如有的学生在第一次训练时无法跑完全程, 第二次能跑完全程就是进步。以此类推, 实现每个学生的循序渐进, 最终达成学生体质达标。学生长期坚持提高度。即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整体情况, 对学生长期训练的可能追求的效果做出预设, 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学生训练的强度, 即采取的总强度的控制法。这种强度的控制, 主要是为了避免训练中符合过大造成的伤害与学生负面感受过于强烈的情况, 并积极地激活与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训练效果控制

所谓效果, 就是每次训练目标的实现。即教师根据大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 把其训练的成绩提高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尤其是避免过犹不及与目标过低的情况。因而, 要立足两个层面开展效果控制:避免目标超前性效果。即让学生的训练进步成绩, 按照教师的教学计划与学生的体质实际水平实现切实地提高。由于在实际的教学中, 教师或许会定的目标相对较低, 使得很多学生自认为可以超前实现, 在这种情况下, 极有可能造成学生的过度训练的不利后果, 如身体的负面反应等, 反而制约大学生的下一次学习。避免目标过低性消极效果。即教师为学生确定的目标太低, 甚至低于大多数学生的平均水平。由此造成其他体质较好素质极高的学生出现了学习“吃不饱”的现象, 制约或者误导了大学生体育学习。因而,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 务必立足在班级或院系学生的平均水平上, 制定每次教学目标, 以此目标的实现为基本的控制效果。由此, 让学生在这种训练中, 获得关于体育学习与体育方式的切实性经验, 并促进其以后的体育能力的稳定成长中。

结语

大学生体育能力稳定成长是一种循序渐进的成长, 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控制来培养他们的控制能力, 以实现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的体育学习、体育方式方法的创新, 为自己未来的成长与职业发展, 以及周围人群的健康做出基本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非.关于大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11, (6) :87-90.

[2]苏玉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13.

[3]朱雯.江苏省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 2012.

上一篇:孵化器项目可研报告下一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督导工作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