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程序设计课介绍

2024-10-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vb程序设计课介绍(精选8篇)

vb程序设计课介绍 篇1

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程序设计语言和计算机程序以及语言的分类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总结和自主探索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了解什么是程序设计语言

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以任务为驱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教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运行游戏小程序,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打开程序的原代码说明编程并不很神秘。试运行游戏小程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讲授: 程序设计语言

教师活动: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沟通感情最重要的工具。那么语言不通的人如何交流呢?

学生活动:请一个语言翻译或自己学会他人的语言

教师活动:计算机所做的事情均为人向机器下达的命令,那么操作作者又是通过什么语言同计算机进行沟通的呢? 程序设计语言的分类及特点

1、机器语言

教师活动:①计算机能听懂的语言(机器语言)②机器语言的实质(二进制语言)③二进制语言的特点。强调计算机内部只认识二进制

学生活动:谈对二进制语言的感受

教师小结:机器语言的特点(二进制、计算机直接能懂、难以理解,与人类语言差距较大)汇编语言-用助记符号表示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使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机器不能直接识别,要由一种程雪汇编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适合编写直接控制机器操作的程序,不容易使用。高级语言-最接近人的自然语言,即简单易学,它所编制的程序计算机执行时需要“翻译”,执行速度比二进制程序慢。三:展示微课视频

VB简介、认识VB窗口、相关概念:

1、对象的概念

2、属性的概念

3、事件和代码的概念。演示设计运行程序“奔跑的小汽车”依照微课演示编写程序“奔跑的小汽车” 四:学生体验

1、学生编写程序“奔跑的小汽车”,教师巡回指导。

2、试修改程序,让汽车倒车、速度变慢。

五、教学评价:

1、教师点评教师通过巡视,把部分学生修改的结果进行点评,指出典型的错误。

六、课后小结:

vb程序设计课介绍 篇2

关键词:VB程序设计语言,问题引导,教学策略

1 概述

很多高校的课程体系中, VB程序设计语言课是作为公共基础课进行教学的。教学面临的问题往往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大班上课, 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 差别很大;另一方面是理论课和实验课之间有个时间差, 两者并不完全同步, 存在着某种程度的脱节现象。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 教师如果按部就班地讲解, 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要求是不一致的, 教师很难恰当地选择讲解内容和讲课节奏。理论课和实验课的脱节也使学生不能有效将理论课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和实践。这样, 如何使更多的学生对课堂内容产生兴趣, 如何使理论和实践结合更加密切, 则成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从我们的教学实践来看, 问题引导策略是经常应用而有效的教学策略, 其如何设置, 如何实施对教学有着关键影响。

2 问题引导策略的作用

问题引导策略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其作用主要有三, 阐述如下。

2.1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设置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对于学生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有着重要意义。一个恰当的问题, 可以将知识贯穿起来, 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也可以通过问题使学生将知识和实际情境联系起来。是比较鲜明体现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一种教学策略[1]。

2.2 在学习新知识之前, 教师可以针对新知识列出一些框架性的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方向。

2.3 提问和回答是课堂互动的主要方式。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 增进师生感情,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问题引导策略的具体设计

3.1 一堂课的教学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对旧知识进行复习:对新知识进行讲解;总结和布置预习任务。相应地, 教师在不同阶段可以分别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

课堂的开始阶段,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来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其作用一是可以对学生的课下学习进行督促, 二是可以将以往知识进行贯穿总结, 并引出新的知识。这个阶段的问题主要依据旧知识中的关键知识点进行设置。特别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 要做重点复习。问题量不宜过大, 时间花费不宜过多。应该尽量选取比较精练的而能引发深入思考的问题, 以免影响和占用对新知识讲解时间。比如在介绍VB数据类型的时候, 记忆性的知识比较多。在复习的时候, 可以给出一个简单的未声明变量的计算程序, 由学生来回答该怎样对变量进行声明。这样一个看似小的应用问题, 实际上综合了前几章的很多知识。

对新知识的讲解时, 问题设置可以按照如下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方式是通过一个综合性的案例, 将本次课的新知识都包含在内。教师将实现案例所需解决的问题一一列出, 然后按照问题列表展开对新知识的讲解。另外一种方式是先提出一个简单问题引入一部分新知识的讲解, 然后再不断深化问题引入更多的新知识的讲解。由浅入深, 层层深入, 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问题体系来贯穿所学习的新知识。

这两种方式都是注重问题之间的关系, 使不同的问题形成互相关联、层次分明的体系。其效果要好于松散和随机的提问方式。因为在这种问题设置方式中, 教师引导学生在逐一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 学生也逐渐将所学知识建立起关联, 能够将知识放到相应的知识体系中去掌握理解。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 讲到选择结构语句时, 多种形式的选择结构语句都是由一个成绩转换的程序贯穿的。由一个基本问题进行不断变形和深化, 然后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选择结构语句在解决问题时的应用来阐述其用法和区别。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课堂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对知识进行总结和布置预习内容。总结类问题, 一般是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应用的问题。预习类问题, 一般要能吸引学生兴趣, 并且问题应该和下次课的关键知识点相关。

3.2 课堂问题从重要程度可分为关键性问题和穿插性问题。关键性问题是在教学过程中起着转承启合作用并且对知识体系的理解比较重要的问题。一般是有一定复杂程度的高水平的问题。穿插性问题则是重要程度比较弱的问题, 可能是简单的记忆性问题, 也可能是讲课时教师随机或即兴的提问, 一般是低水平问题。关键性问题一般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后, 再由学生解答或者由教师详尽讲解。穿插性问题在回答时则可以比较随意, 提问后稍做停顿后即可由学生回答或教师主动讲解。关键性问题对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尤其大, 要由教师在备课时事先精心设置。

3.3 从提问的主体分类, 问题可分为教师提出问题和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应该该鼓励学生问问题, 并且能够引导学生善于问问题。对于课堂, 教师需要尽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气氛。回答学生的问题, 教师应该尽量用鼓励的语气[2]。对有一定复杂度的问题, 教师可以给出一个开放性的答案, 鼓励学生课下继续研究解决。鼓励学生提问, 可以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意识。同时能够增强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和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3]。

3.4 可以将学生平时的问题积累起来, 建立网络问题库, 供学生在课下学习时查阅。网络问题库同时也可以成为教师备课的素材资源。

5 结论

从本校的VB程序设计教学实践来看, 问题引导策略是可以取得良好效果的。其成功与否关键一方面在于对问题的精心设置, 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教师对课堂引导掌控的能力。问题设置如果不合理, 可能会遗漏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导致学生学习的缺乏系统。问题设置的难度如果比较大, 可能会使某些基础差的同学感到难以完成这样的任务。问题的设置应该能够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否则如果大多数学生没有对教师的提问做出思考和回答, 那么提问将不具有什么教学效果。所以问题引导策略不能是一成不变的, 教师要根据课堂效果和学生的反应即时调整问题设置和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张建伟, 孙燕青.建构性学习——学习科学的整合性探索, 2005:54.

[2]朱序来.课堂提问艺术与教学效果[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 (3) .

vb程序设计课介绍 篇3

关键词:VB.NET;面向对象编程;排课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6-0000-02

1引言

排课问题是一所学校的教学及其他活动的基准。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通常情况下,各大高校将分配到本校的计算机排课系统提交到院校的教务部,由负责的数据工作人员录入电脑。这种最基本的排课系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效率。因此,计算机系统研究人员也在不断探索更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从而使教务人员从复杂的任务中解放出来,提高老师的教学备课时间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而且还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教育管理的工作效率。如何减少教务工作者的工作强度,更有效地利用人力和物力资源,如何管理和利用好数据信息,已经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

VB就是Visual Basic 的简称,它是一种可视化编程语言,功能包括应用程序、编写代码以及用户界面设计。Visual Basic6.0中改变程序的机制,是对传统意义上的主程序的改造,它是通过子程序驱动。作为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代码和数据相结合,大大提高了程序设计的效率,当前程序员只需要编写传统上程序员函数代码中的一部分。用户在使用时,也大大简化,只需知道程序的功能,至于它是如何工作的就不必知道了。

2编程语言Visual Basic.NET概述

开发数据库系统的首选语言是Visual Basic.NET,通常被简称为VB.NET,是基于NET框架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VB.NET是可以用来创建多种程序的编程机制,包括Windows应用程序、网络服务和网络程序、智能设备等,并且支持面向对象。

Visual Basic.NET和现在所知的开发工具完全不同,Visual Basic.NET具有强大的网络功能。其一是VB.NET中有它将是DCOM的取代者;其二是VB.NET中还有Web Forms,它代表了一个一个的Web页面。它的特点包括,作用广泛,容易掌握,使用也十分方面,拥有支持可视化继承的窗口板块设计器,程序采用标准化界面,真正支持面向对象和继承性。

3排课系统需求分析

3.1用户需求分析

班级信息有所在教室、所在教室上课班级的个数、班级学委的联系方式、班级专业编号;课程信息有班级专业编号、每学期总课时数目、每周节数以及是否分单双周上课、任课教师基本信息;教师信息包括手机号或其他联系方式、教师所上课程名称等;时间信息包括所上课程是第几周、第几节以及是否需要临时补课等。每门课程都有自己的期末考核办法,可以是书面作业,也可以是社会实践;每门课程可以规定禁止安排上课时间,也可以指定教师。

每个教室属于一个教学区域、教室名称、教室类型。为了考虑节约教学资源,根据教学班人数来安排合适容量的教室。同时,在同一时间每个教室只能安排某一教学班的授课。

3.2排课系统功能分析

排课系统首先需要实现系统初始化,包括设定教学区域、校区、学年学期、学期起始周次等。此外还有信息管理功能的维护,包括院系专业基本信息、基本信息、教师基本信息、教学班基本信息、班级基本信息、课程基本信息、学生基本信息及自动导入和手动录入教室基本信息。

其次是对于某些特殊情况,比如放长假之前需要补课,又比如任课老师要出差无法按时上课,这时就需要进行手动预排课。此种情况下,班级负责人就需要去上报情况,跟教务管理人员回报需要变动的教学计划,提前查看近期空教室的情况,推迟课程,重新排课。此时,需要考虑对下次授课时间的设定以及对教室容纳量有没有特殊的要求等进行排课,然后教务人员及时录入,并挂在网站上。

再次是网上查询课表、课表打印功能。排课系统提供互联网查询功能,进行计算机排课结束后,要确保学生和任课老师能够在网上查询本学年的课程安排情况,学生能够在网上打印输出自己班级的课表,教务人员可以进行简单的调课和数据修改,还可以查询各种类型课表。

此外还包括用户管理系统和数据备份与恢复。对不同级别的用户根据不同的情况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用户必须先通过身份认证后才能进入系统,进而进行权限范围内的其他操作。计算机系统排课还可以实现排课系统设计中数据库内的信息安全,包括将数据库中的重要数据进行备份、从备份文件中恢复错误删除掉的数据等等。

4排课系统模块设计

排课系统是各大高校每学年开学前排课的工具,排课系统的作用在于它可以方便快捷地生成课表,同时可以储存本学年的课表文档。根据排课系统的需求,结合各个院系班级的情况以及任课老师的分配,由于录入数据比较庞大,因此需要在系统中装载数据模块,完成了这个预备工作后在开始执行程序语言运行。排课系统需要涵盖班级、教师、用户管理多个模块,而且需要在每一个大的功能模块下分派数目不等的子模块,以此来减少教务人员工作的难度,同时也可以方便用户随时在互联网上查询或下载课表。

4.1基本信息设置模块

(1)班级设置模块。“班级设置”模块负责维护班级信息。班级信息设置模块包括班级所在院系,班级每学年课程节数,班级学生人数,班级班主任基本情况等。

(2)课程设置模块。“课程设置”模块负责维护学校的课程信息,课程信息设置项包括专业课程名称,课程每学年安排多少个课时,每周有多少节,是否分单双周上课,任课教师情况等。

(3)教师设置模块。计算机系统对教师设置模块的设计主要解决教师信息维护的问题,包括任课老师的姓名、电话、邮箱等基本信息,以及任课时间与地点的统计。此版块的功能同样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或是删除信息等。

4.2用户管理设置模块

用户管理设置板块是编写用户的基本信息,包括用户身份认证、名称、类别、密码等。用户管理模块的作用是保证用户信息添加、删除、修改的维护工作,此外用户管理要对对不同用户权限做出审查,同时,判断该用户是对数据库的访问权限达到限制额,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信息安全。

用户管理是对用户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删除和查看,并对用户信息的这些方面进行维护。基本操作流程:首先,点击添加新用户,填写用户信息点击提交,添加新用户成功。其次,删除选择要删除的用户,点击确定,删除用户。再次,修改用户信息,点击修改用户信息,选择要修改的用户,点击确定,提交修改。

5结论

高校各个学年开课之前必然需要排好课表,排课任务重要并且复杂,是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难题。排课的目的在于保证学生上课有合适的地点,老师有互不冲突的教学时间,从而使每学期的教学工作能够有秩序的展开。在计算机系统广泛应用之前,处理数据以及管理排课日程由教务人员手工操作,任务繁琐,容易出错,出错之后难以及时更改,造成各种麻烦,严重影响教学效率。面向对象编程语言VB.NET,不仅十分轻松的完成编写任务,在代码输入上也大大简化了工作程序,并且这种语言完全面向对象,代码维护方便容易,解决原先不能及时更改错误的难题。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基于面向对象编程语言VB.NET,以设计高校课程安排管理系统的需求为目的,设计并实现了包括教室安排、班级管理、课程设置、教师设置、用户管理四个功能模块的高校排课管理系统,该系统的实现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排课系统管理的信息化和标准。

参考文献:

[1]李英杰.VB.NET2005程序设计实例教程[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11.

[2]郭瑞军,王松.Visual Basic.NET数据库开发实例精粹[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5):34-59.

[3]孙雪莲,冯毅夫.基于B/S模式下的高校食堂管理系统设计[M].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1.

[4]李春葆.VB.NET 2005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

[5]龚辉锋,赵玉意,秦立公.基于VB.6与Excel的物流软件的开发构想中国管理信息化[J].2008,12.

vb程序设计课介绍 篇4

一、课题要求

1.课题选择

每位同学任选一个课题,进行研究、PPT发布并撰写课题论文。每个课题限选4人。

2.课程小论文要求

A3,字数2000以上,1-2页,手写,可少量插图,内容要求通过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再进行撰写。具体见下发的课题论文纸。

3.2.PPT发布要求

PPT发布时间限制在5分钟之内。要求图文并茂,重点突出,举例恰当,生动有趣。形式和方式不限,实物及视频展示也可穿插。不得超时发布。每周课程的第三小节进行发布,每节课8—9位同学发布.二、研究性课题名称及说明

三、研究性课题课程论文评分标准

1.90分以上:准时出勤,积极参与。根据研究性课题的内容能发表

独到的看法。能根据作业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谈论相关问题,观点新颖,论点突出,文笔流畅。

2.80~89分:按时出勤并参与。根据研究性课题的要求能发表一定的见解。能根据作业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谈论相关问题,观点有力,论述清晰,表达到位。

3.70~79分:无迟到无早退。根据研究性课题的要求能有效表达所

见所感。能根据作业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谈论相关问题,大众观点,文字表达一般。

4.60~69分:有迟到早退现象。只能根据研究性课题的要求记录性的复述,无任何出彩点。

vb程序设计方法 篇5

教学目标:

1、知道创建一个VB程序的基本步骤

2、了解窗口、事件和消息的含义

3、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窗口,事件和消息的关系

2、属性的设置

3、代码的输入

学生分析:

高一学生,已经学习了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能辨别三种结构,但不会自己书写程序。对VB基本上一无所知。

教学方法:

采用主动式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VB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动手做一个VB程序的欲望.在布置任务的时候,不是教师指定完成什么任务,而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想完成一个样的任务,即想做一个什么样的VB程序,因为任务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所以学生肯定感兴趣的,这就避免了教师布置的任务不能照顾到全体学生装的弊端.而教师作为引导者和技术帮助者,帮助学生一步步地完成任务,引导学生分解任务,分解为界面的创建,属性的设置,代码的输入等几部分。在实践过程中,使学生掌握用VB进行程序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师:上节课中我们演示了一个抛硬币的VB小程序,大家还有印象吗?(教师演示这个程序)师:下面我再来演示几个其他VB小程序(教师演示若干个趣味小程序,如,和刘德华对话,井字棋,心情好吗,挖地雷,单选复选框与字体,测验记忆力,弹球游戏,剪刀包袱,在演示过程中,让学生注意鼠标单击按钮,或者鼠标移动,窗口上会有什么反应)

师:窗口——舞台,事件——导演的命令,反应——演员的表演,控件——演员(以对比方式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明白,需要哪个演员(控件)作出什么表演,要对这个演员(控件)发号施令,导演不能瞎指挥,不然表演要乱套的。)

师:有了舞台,演员,导演在哪儿呢?导演就是你!今天就是请大家当一回导演(出示课题:今天你来做导演!)意图:

1、在演示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窗口,事件(点击按钮或移动按钮),消息(事件的反应)。

2、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自己动手做一个VB程序的欲望。

二、形成任务 大屏幕展示:

一、确定导演的工作目标,即你想要完成一个什么样的VB程序?

老师引导,启发学生,使每个学生能确定自己的目标,即要完成一个什么样的VB程序,即名称是什么?功能是什么?……。(对于不能确定的学生,建议参考老师演示的例子,从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

意图: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过程,要很好地引导学生,使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任务,即自己要做什么?

三、分解任务

(以演示中的一个小例子,来说明如何完成一个VB程序)大屏幕展示:

二、导演如何完成任务?

师:导演正式上任了,大家都胸有成竹了,明确了要做一个什么样的VB程序,首先做什么呢?

1、界面的设计(舞台的布置)师:一个程序,你最先看到是什么?

师:舞台如何布局?演员如何选取?窗口如何布局?上面要放哪些东西?这些东西怎么放比较好看?……

意图:引导学生从界面设计入手,学会用控件来输入文字,图片,通过对文字的修饰,图片的插入,引入属性的设置,突破这个难点。

2、如何让对象动起来?

师:窗口布置好了,舞台拱建好了,演员也到位了,那么让演员如何表演呢?每个演员做什么动作呢?导演发布命令的时候(输入代码)的时候,一定要看清对象,不要乱发命令啊!意图:

引入代码的输入。为节省时间,提供演示程序的代码,避免自己书写代码。

四、动手实践

师:各位跃跃欲试的导演们,按照自己刚才确定的任务,动手来完成自己的第一个VB小程序吧!可能问题:

有些学生在输入代码的时候,为分不清代码需要给哪个控件加上,这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白,导演的指令必须是针对某个演员发的,不能乱发。对于学生碰到的问题,老师做好技术指导工作。

五、评价交流(展示学生作品,交流评价)

师:不同风格的导演设计的效果是不同的,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各位导演的作品吧 意图:

通过电子教室软件,转发一些小组完成的作品,能过交流了解其他同学的制作成果,吸取他人经验

提醒学生在程序中加入制作人信息,即导演的信息,有初步的版权意识

有些学生可能设计的任务比较大,在课内无法完成,则鼓励在课后继续完成,作为拓展作业。

五、总结

师:各位导演感觉如何?做一个导演不容易吧,做一个好的导演更不容易。创建一个VB程序的基本步骤:界面设计,属性设置,代码输入。

导演有大有小,但是基本工作是一样的,就是上面这些步骤,今天我们是小导演,明天我们可能是大导演,期待欣赏到同学们的大作!意图:回顾过程,总结提高。

附:学案

今天我来做导演

——VB程序设计方法

一、明确目标

身为导演,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明确自己的目标,请确定你的目标,即你想做个什么样的VB程序?

提示:如果一时之间想不出来,可以参考老师演示的例子

二、设计舞台(界面的布局)

1、如果你想在窗口上输入文字,方法如下:

(1)用鼠标选择左边工具栏中的“LABEL”标签

(2)在窗口上拖出一个大小合适的矩形(矩形的大小可以用矩形边上的八个小方块进行调整)

2、如果你想插入一张图片,方法如下:

(1)用鼠标选择左边工具栏中的“IMAGES”标签

(2)在窗口上拖出一个大小合适的矩形

3、如果你想在窗口上增加一个按钮,方法如下:

(1)用鼠标选择左边工具栏中的“BUTTON”标签

(2)在窗口上拖出一个大小合适的矩形

4、如果你想在窗口上增加一个文本框,方法如下:

(1)用鼠标选择左边工具栏中的“TEXT”标签

(2)在窗口上拖出一个大小合适的矩形

:),增加其他控件的方法类似,相信自己,试一试!

三、对演员进行分工(属性的设置)

1、如何在窗口上显示文字?

方法如下:

(1)用鼠标选中Label控件

(2)在右边的属性窗口中找到“Caption”属性,在右边输入要显示的文字 思考:如何修改文字的字体?颜色?大小? 提示:修改相应的属性

2、如何插入图片?

方法如下:

(1)用鼠标选中Image控件

(2)在右边的属性窗口中找到“Picture”属性,点击旁边的省略号按钮,选择要插入的图片

3、如何修改Text显示的文字? 方法如下:

(1)用鼠标选中Text控件

(2)在右边鼠性中选中Text属性,输入要显示的文字

4、如何修改按钮上显示的文字? 方法如下:

选中按钮,修改“Caption”属性

四、让演员动起来(输入代码)选择演员,输入想要演员实现的代码

五、检查一下导演工作进展如何? 方法: 运行、播放

六、你是个合格的导演?还是个优秀的导演?

1、你知道如何做一个VB程序了吗?(知道/不知道)

vb程序设计课介绍 篇6

UDP 协议是一种无连接协议,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类似于传递邮件:消息从一台计算机发送到另一台计算机,但是两者之间没有明确的连接。

由于UDP 协议不需要显式的连接,就需要在两个Winsock控件中间发送数据,关键需要完成以下的三步:

1.将RemoteHost属性设置为另一台计算机的名称。

2.将RemotePort属性设置为第二个控件的LocalPort属性。

3.调用Bind方法,指定使用的LocalPort。

因为两台计算机的地位可以看成“对等的”,这种应用程序也被称为点对点的应用程序。

下面将创建一个聊天应用程序,两个人可以通过它进行实时的交谈。请按照以下步骤制作:

1.创建一个新的 Standard EXE 工程。将缺省的窗体的名称修改为frmPeerA,将窗体的标题修改为“Peer A”。

2.在窗体中放入一个 Winsock 控件,并将其命名为 udpPeerA。在“属性”页上,单击“协议”并将协议修改为 UDPProtocol。

3.在窗体中添加两个 TextBox 控件。将第一个命名为 txtSend,第二个命名为 txtOutput。

4.为窗体添加如下的代码。

Private Sub Form_Load

′控件的名字为udpPeerA

With udpPeerA

′重点:必须将 RemoteHost 的值修改为对方计算机的名字。

RemoteHost= ″PeerB″

RemotePort = 1001 ′连接的端口号。

Bind 1002 ′绑定到本地的端口。

End With

frmPeerB.Show′显示第二个窗体。

End Sub

Private Sub txtSend_Change()

′在键入文本时,立即将其发送出去。

udpPeerA.SendData txtSend.Text

End Sub

Private Sub udpPeerA_DataArrival _

(ByVal bytesTotal As Long)

Dim strData As String

udpPeerA.GetData strData

txtOutput.Text = strData

End Sub

要创建第二个 UDP 伙伴,请按照以下步骤执行:

1.在工程中添加一个标准窗体,将窗体的名字修改为 frmPeerB,将窗体的标题修改为“Peer B”,

2.在窗体中放入一个 Winsock 控件,并将其命名为 udpPeerB。

3.在“属性”页上,单击“协议”并将协议修改为“UDPProtocol”。

4.在窗体上添加两个 TextBox 控件。将第一个命名为 txtSend,第二个命名为 txtOutput。

5.在窗体中添加如下代码

Private Sub Form_Load()

′控件的名字为 udpPeerB。

With udpPeerB

′重点:必须将RemoteHost的值改为对方计算机的名字。

RemoteHost= ″PeerA″

RemotePort = 1002 ′要连接的端口。

Bind 1001 ′绑定到本地的端口上。

End With

End Sub

Private Sub txtSend_Change()

′在键入后立即发送文本。

udpPeerB.SendData txtSend.Text

End Sub

Private Sub udpPeerB_DataArrival _

(ByVal bytesTotal As Long)

Dim strData As String

udpPeerB.GetData strData

txtOutput.Text = strData

End Sub

运行工程,然后在两个窗体的txtSend TextBox中分别键入一些文本。键入的文字将出现在另一个窗体的 txtOutput TextBox中。

这样,一个十分简单的实时聊天工具就做好了。

(广东 刘亮)

vb程序设计课介绍 篇7

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的操作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由于知识点多而广, 往往是 “一学就会, 一考就忘”。 由于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普通的教学模式无法做到因材施教, 老师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 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点的掌握却总是差强人意。 为了解决这个教学难题, 开始尝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借助自己开发的基于VB.NET的微课教学软件 《Office自主学习系统》, 实现了翻转课堂教学, 使得学生的操作水平大幅度提高, 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2 相关技术

《Office自主学习系统 》 的开发语言是VB.NET, 制作微视频的录屏软件是Camtasia Studio, 对学生操作结果的自动评分功能采用的是VSTO技术。

VB.NET的全称是Visual Basic.NET, 它是基于微软.NET Framework之上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 可以看作是Visual Basic在.Net Framework平台上的升级版本, 增强了面向对象的支持。

微课程由文字、 声音、 图像3 部分组成,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文字、 聆听解说、 观看画面等方式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微课制作的方法有很多种, 个人喜欢不上课的时候, 在信息技术机房使用Camtasia Studio录制视频, 然后再经过剪辑、 整合、 修饰、 包装等, 形成完整的微课程。

对Office操作采用自动评测的方式可以减少教师批改作业时的重复劳动以及可能因此带来的批改错误, 使得作业的评阅更加客观、 准确和公正。 VSTO是一套用于创建自定义Office应用程序的Visual Studio工具包, 它能使人用Visual Basic或者Visual C# 扩展Office应用程序。

3 系统开发设计与实现

3.1 用户管理

《Office自主学习系统 》 拥有一套完整的用户管理功能模块, 它让每个学生拥有一个独立的账号, 防止学生之间的操作信息相互干扰, 如图1 所示。

3.2 主界面

为了让大家深入了解 《Office自主学习系统》, 我将逐一介绍主界面中按钮的功能及实现代码, 如图2 所示。

axwindowsmediaplayer控件帮助人们实现了视频的播放功能, 它有很多属性、 方法, 大家可以从互联网上查阅。

单击 “全屏播放” 按钮, 可以实现视频全屏播放的功能。代码如下:

单击 “查看教案” 按钮, 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本节PPT课件的功能。 代码如下:

单击 “边看边练” 按钮, 可以帮助学生打开试题素材的功能, 让学生边看微视频边进行操作, 从而实现自主学习。代码如下:

单击 “测一测” 按钮, 可以帮助学生打开试题素材, 让学生进行操作, 并对操作结果自动评分。 评分的代码如下:

3.3 学习笔记

如图3所示。

为了让学生养成自我反思的好习惯, 《Office自主学习系统》 专门设计了 “学习笔记” 的功能模块。

4 结语

《Office自主学习系统》 是依据翻转课堂教学理论设计开发的微课教学软件, 它具备较强的实用性和实践参考价值。 目前该软件已经投入使用, 性能稳定、 交互界面友好, 达到了预期的设计要求, 大大提高了学生对Office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操作水平。

摘要: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的操作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由于知识点多而广, 往往是“一学就会, 一考就忘”。为了提高教学效果, 开展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正所谓“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根据自身教学的需要, 开发了一款基于VB.NET的微课教学软件《Office自主学习系统》, 利用它实现了翻转课堂教学。重点讲解了该软件的开发技术, 并简单介绍了该软件的使用方法。

关键词:微课,VB.NET语言,翻转课堂,Office软件

参考文献

[1]熊守丽, 蒋世华.基于翻转课堂的《Office高级应用》教学改革.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 11:161-162.

[2]周顺, 朱成彪, 辛皓炜.一种基于VSTO的Office操作题自动评分算法.软件开发, 2013, 2:102-103.

[3]吴新刚.基于VSTO的Office操作技能自动评测方法.技术在线, 2009, 13:77-78.

浅析中高技VB程序设计教学 篇8

Visual Basic以其简单易学、功能强大而得到广泛应用,并且成为各技工学校程序设计课程的首选语言。而学生如何学好这门课以及老师如何教好这门课,也成为值得探讨的话题。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中高技学生学习VB的一些实例,总结出技工学校VB程序设计教学的一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供广大技工学校的师生交流与学习。

VB语言比较枯燥、难以理解,特别是中技的学生普遍是初中文化水平,缺乏相应的知识背景,比如数学和英语知识就比较缺乏,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恐惧心理,丧失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分析、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才有可能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激发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下面首先谈谈中、高技校学生VB程序设计教学都适用的一些教学方法。

一、从演示学生感兴趣的游戏程序入手,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将是枯燥无味的,也是很被动的。笔者在5年的VB程序设计教学中,每次在上第一堂程序设计课时都给学生演示事先准备好的游戏程序,让学生一下就对程序设计产生浓厚的兴趣。笔者在2004担任本校0316班的VB程序设计老师时,第一堂课就演示了一个打老鼠的游戏程序,给全班同学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大部分同学当时就表示要好好学习该门课程。

二、打破课本原有的体系结构,大力推行实例教学,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大部分VB教材总是一开始介绍对象、属性、方法和事件等等一系列的在程序设计中比较抽象难懂的概念,然后介绍VB数据类型、常量、变量、数组、函数与过程,其次再介绍VB的语句类型如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最后才介绍常见控件和实例。从知识的逻辑结构体系来看,这样安排无可非议,但是大部分技工学校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再加上一些学生的厌学情绪会感染班上其他同学,使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因此,我们在技工学校的程序设计教学中首先应从最基本的实例入手,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能编写不用写太多代码的程序,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找到“我已经能做程序了”的成就感。

三、在实例教学中巧妙地添加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

在VB程序设计的学习中,一些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如数据类型、变量、常量、函数与过程。由于这些知识都比较枯燥,讲纯粹的理论课学生不太愿意听。笔者在0714班的教学中就没有抽专门的时间讲这些东西,而是把这些知识点融合在实例中。比如,在讲数据类型时,就是在程序实例中故意把变量类型定义成错误的类型,当程序运行出错时,找到出错的原因,把变量类型改正过来以后程序的错误排除,让学生感到变量类型的重要性。然后讲解几种常见数据类型的用法和变量的定义及分类。

四、采用“循序渐进法”,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

程序设计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经过学习语言、阅读程序和编制程序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将这些训练分解成三个阶段,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

1.模仿阶段

该阶段的教学目标是熟悉VB程序开发的基本步骤,笔者教给学生的是四步骤(第一步添加控件、第二步改属性、第三步写代码、第四部调试运行),使学生初步掌握 VB编程的基本过程,为下一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一阶段主要采用模仿式的教學方法,结合程序讲VB的基础知识,以讲实例程序为主,并通过模仿来编制类似的程序,提高简单程序设计的能力。

2.简单编程阶段

这一阶段教学目标为在熟练掌握 VB语言的基本语句和了解简单的数据结构的基础上,使学生能脱离老师的原程序自己编写比较简单的一些程序,同时培养学生一定的程序阅读能力,引导学生能从网络上下载一些带有原代码的程序并能读懂它,培养学生理解程序流程,能根据程序结构流程图编制程序,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3.综合编程阶段

该阶段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通过实际问题讲解使学生能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较为简单的问题,从而提高开发简单实用系统的初步能力。

五、适应中级技工教学的方式

以上主要就技工学校的学生在学习程序设计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然而技工学校的学生又存在中级和高级之分,特别是对于中级班的学生来说,学习程序设计就显得尤为困难。下面笔者从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出发来谈谈中级技工学校的教学方式。

1.对中级学生实行手把手教学和组建学习小组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由于中级班的同学大部分是初中毕业,有极个别的学生甚至只上了初中二年级就来读技工学校了,所以说基础非常薄弱。笔者在0614班的VB教学中就遇到在编写计算圆柱体的体积的程序时,班上有一大半的同学都不知道计算公式。面对基础薄弱的学生,笔者并没有放弃,而是在课堂练习上重点辅导,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并没有因为他们成绩差而放弃他们。同时把班上的同学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让程序设计水平比较欠缺的同学担任组长,这样对他们有一个促进作用。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多去做才能发现自己的缺陷。通过两个月的努力,该班同学的程序设计水平有比较大的提高。

2.在平时的教学中多讲一些中技学生感兴趣的程序

由于中级班的学生比较贪玩,特别是由于网络游戏的兴起,很多学生对游戏和病毒很感兴趣。笔者抓住这一点,在平时的教学中穿插讲一些游戏和病毒的小程序。比如在讲到有一些带有恶意的病毒程序有删除文件的功能,笔者就编写了一个如何删除指定目录下的文件的小程序,学生很感兴趣,课堂练习时全班同学做得非常认真,就连平时很少做作业的同学都在认真做,下课了还不愿意离开,最后还用笔记本抄了原代码才离开机房。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还编写了一些和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的程序,比如“电脑开奖”“计算器”“猜数字”“打字游戏”“交通红绿灯”“秒表”等一系列的程序,大大提高了中级学生的学习兴趣。

3.抓住中级班学生的思想特点,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笔者真正体会到,作为一名老师,一定要放下架子教书,平等地对待学生,不要高高在上地上课。以前,笔者总爱在课堂上批评学生没做作业不守纪律成绩不理想等等。中级班的学生处于心理发育期,很容易有逆反心理,越是正面教育、讲大道理,有时候结果偏偏适得其反。后来笔者改变了方法,不刻意去强求学生做什么,而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首先是要让自己的课变得有趣一些,同时课后多和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心里到底在想什么,笔者总在课堂上强调:“上课时我是老师,课后我们就是朋友”,师生的距离一下就拉近了,只要学生喜欢你了,就很容易把他们拉到课堂上来了。

笔者将以上一些改革和探索用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取得了一些效果。技工学校的VB程序设计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为了使同学们基本掌握VB这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具备学习其他程序设计语言的能力,能成为软件产业的蓝领工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地、创造性地掌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应用程序开发能力。

上一篇:法律监管下一篇:永远讲不完的故事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