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局党员发展工作总结

2024-06-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全局党员发展工作总结(精选8篇)

全局党员发展工作总结 篇1

2011年以来,党委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方针,严格落实发展党员工作公示制,不断拓宽党员发展的工作面。本,申请入党18人,有4人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5人被确定为发展对象,已发展1人,有4人在元月份发展,2名同志己按期转正。从发展的新党员来看素质高、质量好,他们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受到大家的好评。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提速增效优质便民年活动”一项重要内容

1、党委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抓。我局党委对发展党员工作十分重视,始终把此项工作列入党委工作的要点,多次在有关会议上强调此项工作的重要性。10年,元月上旬我局党委结合“提速增效优质便民年活动”专门召开发展党员工作会议,解宪荣书记在会上对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意义,对如何把握党员条件、如何考察入党动机、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和拔尖人才等问题作 1

了详细的阐述,并要求各支部在发展党员工作中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2、措施得力,主题活动形式多样。通过制订实施《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党员工作公示制》等制度较好地解决了我局党员发展的质量问题,为我局党员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11年,我局党委立足新起点,瞄准新目标,在总结前两年建设和党员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着力开展“保持先进性,争创先锋岗”的活动。三月下旬,借我局“提速增效优质便民年活动”东风,提出以开展“模范党员优质服务”民主生活会、主题演讲、党课知识讲座、评选党员先锋岗活动等。

3、成效明显,彰显党员形象。一年来在我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各支部围绕活动年工作任务,结合各自分工,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推进,取得明显的成效。不论是正式党员还是预备党员在我局窗口的工作中都能体现出优质热情、快捷高效的服务,受到了办事群众和投资者的广泛好评,树立了良好的形像。2011年以来,我局一事一评系统接受群众评议96808件,评价为满意的96756件,满意率达99.9%。

二、严格接收新党员审批手续,保证发展新党员质量

在发展党员工作过程中,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规定要求,严把质量关。在具体工作中,把握好发展党员工作的几个环节,主要是“培训一政审一考察一公

示”四个环节。

1、培训。各单位党组织根据申请人的入党动机、政治觉悟、思想品德、团结同志、理论学习、廉洁自律、工作实绩等实际表现,在听取党小组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支委会或支部大会讨论同意后,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凡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同志,由支部指定两名正式党员作为其培养联系人,负责培养、教育和考察,并选送到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培训,让他们系统地接受党的性质、纲领、奋斗目标和党员必备的条件等党的基础知识的教育,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对党的认识,打牢思想基础,端正入党动机。如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坚持做到“三定位”,即定人联系,定点培养,定期谈话。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培训,接受系统教育,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觉悟,从而保证了发展党员的质量。

2、政审。各党支部能够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政治审查,其中包括对入党积极分子直系亲属(家庭主要成员)及与之关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的政历情况审查;本人在历次政治运动中的表现,特别是在党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政治斗争中现实表现等,全面进行审查。

3、考察。考察的主要内容包括: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政治历史情况。重大政治活动中的表现、个人思想品质、理论(特别是党的基础知识)学习、职业道德、工作实绩、存在不足等。考察中既征求党员的意见,又听取党外群众的意见,既注重政治思想素质,又注重工作实绩。在全面考察的基础上,形成书面综

合材料。综合材料不合格的,进行重新整理。

4、公示。我局各支部在发展新党员时,严格按照规定,在我局局域网和电子荧屏公示7天,公示后根据反馈意见写出公示结果。

在把好培训、政审、考察、公示四个环节(四关)的同时,坚持做到“七个不发展”。即:一是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少于《细则》规定(一年以上)时间的不发展;二是不经过集中培训或虽参加培训但培训时间少于40课时.(其中包括对党的基础知识经考试成绩不合格)的不发展;三是入党积极分子在群众中威信不高的,特别是在考察座谈中党内外群众多数有意见的不发展;四是政治思想素质不高,工作实绩不突出的不发展;五是政审中问题搞不清的不发展;六是经公示不过关的不发展;七是入党材料不齐全、入党手续不完备的不发展。如有的党支部在接收新党员时,因有上述原因之一者,有的发展对象未被批准,有的暂缓审批。由于做到了以上几个方面,严把了“入口关”,2011年发展新党员的质量是好的,他们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受到群众好评。

三、规范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吸引力、凝聚力

1、发展党员工作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我局党委一直把着重点放在建立发展党员工作的长效机制上。推行推荐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对象制度,不断扩大发展源头;坚持发展党员预审制、发展党员培训制,以发展对象的合理结构

来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实行发展党员公示制,严把党员“入口关”;试行谈话回复、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发展党员工作的监督,扩大透明度。通过建立发展党员工作的各项制度,用制度来保证发展党员工作的健康进行,既保证质量,又确保“入口”畅通,使党的组织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2、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吸引力、凝聚力。我局党委认真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切实抓好自身建设,通过自身形象激发广大职工群众对党的热爱与信任。去年,我们相继树立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陈林荣等一大批党员先锋岗,在职工群众中产生了良好反响。在开展 “创新优质增效”等党建活动中,广泛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使他们在工作和社会实践中受到锻炼和教育。通过这些措施,不但加强了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增强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而且提高了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的威望和吸引力,越来越多的优秀分子自觉心系党组织、靠近党组织,一年来共有18余名优秀分子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

2011年,我局的党员发展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党员先进性也得到充分的发挥,要求进步的团员、群众得到良好的培养,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由于我局工作时间的特殊性,所有党支部活动时间只能安排在业余时间,导致活动时间安排上还不够充分。我们将在2007年党建工作中,按照市级机关工委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党织组建设,广泛开展各项活动,积极吸收新生力量,为不断增强我局

全局党员发展工作总结 篇2

六是切实加强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牧业防灾减灾工作。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措施落实, 坚决防止重大动物疫情暴发流行。切实加强免疫、监测、检疫监管、消毒及无害化处理等综合防控措施, 严格疫苗质量监管。强化人畜共患病防控。大力推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 启动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县创建活动。加大对草原鼠虫害、毒害草的防治力度。坚持防抗结合、综合减灾, 加强田间基础设施建设、调整种植结构、推广抗逆品种, 发展适应性农业。积极发展避灾畜牧业。充分利用国家生态建设项目资金, 改善畜牧业生产基础条件, 增强抗灾能力。加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 加大抗灾物质贮备, 保证牧区牧民最基本的生存、生产。密切与气象等部门协调配合, 把握灾变规律, 强化监测预警, 完善应急预案, 科学开展抗灾救灾, 实现减灾增收。继续强化农机、渔业、农垦安全生产和草原防火工作。

七是加大农牧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坚决执行最严格的耕地和基本草牧场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 强化基本农田和草牧场保护和建设质量。全面启动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 力争推广应用面积达到1360万亩。强化草原战略资源的地位和作用, 实施草原保护建设重大工程项目, 落实基本草原保护、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轮牧三项制度, 力争2010年全区禁牧休牧、划区轮牧草原面积达到7亿亩以上。继续推进退牧还草和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 积极推动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健全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大草原执法力度, 完善草原监理、监测体系, 坚决制止并严厉打击开垦草原的行为。做好草原防火和草原生物灾害防治工作。积极推进农牧业农村牧区节能减排, 加大农村牧区户用沼气建设力度, 强化科技支撑与服务体系建设, 切实提高已建沼气池完好率和利用率。促进秸秆综合利用和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加快推广农机、渔船节能减排技术, 继续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和村庄环境整治, 实施畜禽养殖粪便无害化处理。大力推广科学施肥和科学用药技术。把测土配方施肥作为农业的一项基础工作, 全面推广, 深入实施。积极推广节约型农牧业技术, 搞好清洁生产, 提高资源和投入品利用效率, 发展循环经济。

八是继续推进农牧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按照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要求, 依法落实和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管理和服务, 健全土地流转市场,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推进草原基本经营制度改革, 扩大草原承包经营规范化试点范围。加快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 落实扶持政策, 加强宣传培训, 发挥带头人作用, 深入开展示范社建设行动, 提高管理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水平, 增强合作社带动能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集群。继续深化兽医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推进执业兽医和官方兽医制度。深化农垦体制改革, 积极推进国有农场管理现代化, 完善农垦社会保障和农工负担监管制度。加快推进农牧业综合执法, 强化执法督查、人员培训、项目建设等工作。大力发展农牧业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农牧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全面推进基层农牧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 健全乡镇苏木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创新农牧业公共服务机制。积极探索公益性农牧业公共服务的多种实现形式。发展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农牧业社会化服务。

质量全局观 引导乳业未来发展 篇3

如果说国内乳业的发展是一条高速增长的曲线的话,那么,在2008年,这条曲线出现了异常剧烈的震荡与波动。一场关平牛奶品质底限和行业良心的大事件,令几大乳品企业阵脚全乱,众多知名品牌也未能脱清。一时间,公众对乳品行业的信任度几乎降至冰点。据行业数据显示,2008年10月,液态奶市场消费量总体下滑近50%,到2008年年底,白奶市场消费量近10年来首次出现下滑。

其实,三聚氰胺事件看似偶然,却蕴藏着必然性。国内乳业近年一直处在高速发展中,笼罩在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下:面对巨大的市场前景和懵懂无知的消费者,一味追求扩张的速度与广度,却忽略基础的深度;偏重市场与渠道的开拓,却忽略产品质量的把控;执著于产品端的开发和推广,却忽略了原料端的建设完善以及生产管理各环节的规范和保障:多数企业对奶源失控,完全倚重散奶收购,现有的质检机制无法确保原料奶的品质,更遑论对原料源头进行跟踪监测。一味追求高产量低成本,一旦产销过程中出现因原料、生产等环节产生的质量问题,就无法追踪源头,质量安全事故不可避免。

其实,在乳业发展过程中,问题和调整是不可避免的。即使在美国、日本这样公认食品安全度很高的国家,食品安全事故也曾频频发生。不过,他们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而是从中吸取教训,找到了很好的解决方法,使他们的食品安全体系得到不断的完善。经历了三聚氰氨事件的震动,大多乳品企业“概念取胜”、“市场为先”的观念已为“重源头保奶源”所取代,开始把目光集中在奶源上。作为乳品行业的自身调整,偏重于对“奶源好才有好品质”的意识和概念的灌输,这种思想似乎无可厚非,但对于一个从畜牧业延伸至最终销售终端的超长产业链,奶源仅是其中的一环,当然这一环的重要性无人质疑,但作为与全民体质的提高,与祖国未来的健康成长息息相关的行业,单纯将所有的关注及眼光聚焦于一点,无疑是一叶遮目,以偏赅全了。

好奶源固然极其重要,但我们不能因为某一个事件给我们的提示,就只抓住一个点不放,而顾此失彼。对于一个负责任的乳品企业而言,应该具备的是一个对于产品质量的全局观,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从奶源建设、原料进厂、生产加工到产品检验,层层把关,这样才能把放心奶带到消费者面前,也只有这样才能重塑乳品行业在消费者心中的信任度,确保乳品行业的健康正常发展。对消费者而言,成熟消费理念及理性消费观的形成,也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催化剂。

全局党员发展工作总结 篇4

巴音朝鲁

(《求是》2004年第16期)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妥善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是确保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保证,也是当前摆在各级领导班子面前一项十分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宁波作为我国东部沿海港口城市,改革开放20多年来,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目前,我市人均生产总值已超过3000美元,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根据世界发展经验,这一阶段既是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各类矛盾的凸现时期。如果处理不好,就有可能出现贫富悬殊、失业激增、环境恶化的局面,导致经济社会长期徘徊不前。在实践中,我们也碰到不少新问题新矛盾,如水、电、土地等要素的瓶颈制约开始显现,生态环境压力增大,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增加等等。新阶段新情况,是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水平、执政能力的严峻考验。我们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提高驾驭现代化建设全局的能力,推动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一、加强学习,提高开拓创新能力

领导干部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不仅是时代进步的要求,也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们把理论学习放在领导班子建设的首位,加强对重大问题的集体学习,并与专题研讨、调查研究相结合,努力提高学习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同时发挥各级党校的主渠道作用,抓好领导干部的理论培训工作,使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有了较大提高。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全面系统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各级党委都要广泛深入地开展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教育,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吃透精神、领悟真谛、学以致用,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结合起来,坚决破除一切阻碍科学发展观落实的观念,坚决纠正一切偏离科学发展观的行为,凡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地去做,不符合的就毫不迟疑地去改,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中去。

二、统筹兼顾,提高总揽全局能力

统筹兼顾是我们党长期执政过程中形成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同志在著名的《论十大关系》中,把统筹兼顾、综合平衡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基本方针。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调节各种利益关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统筹兼顾,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实质上是统筹兼顾原则在领导和管理经济社会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去年,省委从我省实际出发,作出了“发挥八个优势,推进八项举措”发挥机制体制优势,推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发挥区位优势,推进接轨长三角;发挥块状特色产业优势,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发挥城乡协调发展优势,推进城乡一体化;发挥生态优势,推进生态省建设;发挥山海资源优势,推进海洋经济;发挥环境优势,推进软硬环境建设;发挥人文优势,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的重大决策,这是科学发展观在浙江的具体实践,也完全符合宁波实际。目前,我市在城乡、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还存在着“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状况,同时宁波又是一个资源约束较为严重的城市,人均拥有土地少,水质性缺水,能源、原材料主要依靠市外,发展的均衡性、协调性和安全性问题比较突出。必须统筹兼顾,紧密结合宁波实际,推动城乡联动、产业联动、港桥海联动、内外联动、生产生活生态联动、经济社会联动,努力实现协调发展、整体提高。要全面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种重大关系,加快工作指导思想的转变,从过去城乡相对独立的发展转向城乡良性互动,建设城镇型新农村,为城市化奠定社会基础,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从突出经济增长转向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大市和法治城市建设,切实改变社会事业相对滞后的状况,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从注重生产力发展转向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加快生态市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努力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空间。要正确处理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自觉服从服务于大局。当前,特别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既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化发展意识,保护发展的积极性,又要把宏观调控作为加快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 1

一个重要机遇来看待,着力解决经济生活中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素质性问题,下决心淘汰一批高能耗、高水耗、重污染、低效益项目,努力实现经济增长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同时,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各方面的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更快更好地推动宁波发展上来。

三、求真务实,提高为民谋利能力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准则。”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第一,努力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以人为本的观念渗透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去。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努力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情系百姓,心悬民情,时刻想着群众,经常深入群众,关心群众安危冷暖,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当前,要认真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加强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建设,坚持就业服务进社区、进家庭,保证充分就业。要千方百计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跳出农业抓农业,实施“百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加快农民非农化步伐。今后5年内,力争全市有50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50万农村劳动力转岗转业。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中,要高度重视被征地人员的利益保护问题,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之尽快覆盖到全市所有被征地人员和农村,努力使广大农民成为工业化、城市化成果的受益者。要把积极进取精神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真正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观。政绩有“显绩”和“潜绩”的区别,有短期效应和长期效果的区别。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着眼于打基础、求长效,不但要把有条件去做的事情办好办实,还要为后人的发展铺路。要自觉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加强调查研究,察实情、重实效,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创造为人民群众真心拥护的政绩,绝不搞损害群众利益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这些年来,我们在加强作风建设上进行了积极探索:连续4年抽调6000余名机关干部进村入户,开展“固本强基”活动;连续3年开展民主评议机关活动,把对领导机关工作的评判权交给群众,较好地解决了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一致的问题;推行领导下访制度,减少群众上访。今年以来,围绕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实行禁止工作日午餐饮酒等“四条禁令”,开展整顿学风、文风、会风、事风的“四风”活动,作出减少会议和文件数量、改革会议形式、控制会议时间等六项规定,收到良好效果,得到了基层组织和广大群众的肯定。

四、发扬民主,提高科学决策能力

只有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要充分发挥班子集体领导的作用,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党委内部决策机制,健全党委全委会和常委会议事规则,正确处理好全委会、常委会和书记办公会之间的关系。凡重大事项都要充分发扬民主,集体讨论决定,决不能一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要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制度,地方党委要把方向、谋全局、管大事,集中主要精力,抓好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问题。班子成员既要按照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又要关心全局工作,积极参与集体领导。要大力推进民主制度建设,规范人权、事权和财权运行,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和风气。近年来,我们在干部工作中建立了公开推荐、公开选拔、考核公告、任前公示、政绩公议、廉情公布等“六公开”制度,试行了全委推荐重要干部表决办法,较好地落实了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实行经营性土地使用出让拍卖、建设工程项目公开招投标、政府采购、产权交易进入市场等制度,开展了三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阳光办事大厅,对确需保留的审批事项,制定严密的内部监督措施,建立行政审批责任追究制度,增强了事权运作的透明度和约束力。推行部门预算制度,实行预算硬约束;实施“收支两条线”改革,做到预算外资金全部上缴国库,各项财政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收付;推行机关财务“四统一”,建立会计核算中心,把各单位财务活动纳入“笼子”进行监督管理;扩大财务公开,实行财务民主监督和大额资金安排集体决策制度。今后,要进一步完善各项民主制度,明确决策权限和程序,确保依法、按章办事;进一步扩大民主渠道,充分集中民智,作决策、办事情都要多听取基层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保证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决策过程;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既保证地方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又充分发挥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和其他方面的积极作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合心、合力、合拍地推进现代化建设。

五、廉洁自律,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廉洁自律、拒腐防变,是领导干部挺直腰杆抓别人的资本,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政治保证。领导干部的权力,说到底,是人民赋予的。权力意味着责任和义务。职务越高,责任越重;权力越大,义务越多。只有把权力看作是责任和义务,才会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压力,才会有干不好工作无法向党和人民交代的忧心,才会真正做到用权不滥,理财不贪。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切实解决好权力为谁服务的问题,始终遵守行使权力的正确原则,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加强道德修养,永葆共产党人本色。人的一生,贵在立德,难在养德。“求名心切必作伪,求利心重必趋邪”。只有克己自律,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才能真正做到本色做人,廉洁谋身,获得不令而从的人格效应。要加强党性锻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端正人格品行,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干事。要正确对待名利,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做到为人处世,常留一份宁静给自己,履职从政,多存一点淡泊在心底。要严格遵守各项廉政规定,凡是要求别人做的,自己带头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并切实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要认真贯彻《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党纪处分条例》,自觉接受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在加强廉洁自律的同时,各级领导干部还要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原则,敢抓敢管,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切实承担起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责任,使各级领导干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做勤政的模范、廉政的表率,以优良的党风政风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全局防汛工作会议总结 篇5

迅速反应,全力投入防汛救灾工作

面对汛情灾情,市民政局第一时间深入一线了解受灾情况和群众生活需求。连日来,市民政局班子成员带队奔赴各乡镇指导抗洪救灾工作,检查避灾安置点和物资准备情况。

不仅如此,市民政局机关严格落实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全体工作人员严阵以待,以战斗状态投入到防汛救灾中。根据灾情,市减灾办及时启动市级自然灾害救助Ⅳ级应急响应,并与应急办、防指办等单位做好灾情会商,强化灾情统计与核查,确保信息报送及时、准确。

自大洋镇传来告急消息之后,市民政局及时调配11艘橡皮艇到受灾严重的大洋镇开展紧急救援。有序引导建德市扬帆救援服务中心、民安救援队、新安山地救援队、水上救援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救援队,出动150多人参与救援,用橡皮艇、冲锋艇接送被困群众、协助转移物资。

指导各乡镇、街道根据需要,及时开放避灾安置场所,调拨救灾物资,备足水、食品等生活必需品,切实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全市共启用避灾安置点30个,集中安置127人。

未雨绸缪,狠抓避灾安置场所建设

我市于就开始启动避灾安置场所建设工程,为推进避灾安置场所服务全覆盖,今年,在全市主要地质灾害点所在乡村新建或新确认50处以上避灾安置场所,这也是今年市政府民生实事工程之一。为确保该项目顺利实施,市民政局前期开展大量调查排摸工作,会同国土资源部门梳理出43个有地质灾害隐患点未建有避灾安置场所的村(社区),2月16日下发了《关于落实避灾安置场所建设目标任务的通知》,计划新建53处。2月22日召开全市民政工作会议,53个有建设任务的村(社区)负责人参加避灾安置场所建设培训。3月份,联合国土资源部门安排专人,到建避灾安置场所的村(社区)实地踏勘,因地制宜指导选址和分类建设,对不符合选址要求的现场予以调整。

科学选址,完善避灾安置场所建设

各乡镇(街道)按照相对集中、便于转移、就近安置、确保安全要求,在民政、国土资源部门指导下,科学合理确定好新建避灾安置点建设场所。对通过初审的,委托有资质的房屋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进行鉴定确认,做到保质保量。

按照浙江省民政厅关于避灾安置场所两个标准要求,督促乡镇(街道)做好避灾安置场所功能区的划分、救灾物资储备、安全消防设施配备、防灾减灾领导体系建设及重点人群的网格化管理。对3处新造房屋因内部装修不到位6月底不能投入使用的村,重新进行调整,先启用应急场所,按要求配备到位。

统一制作避灾安置场所标志牌、指示牌、制度牌和防灾减灾宣传挂图,下发安装到位。完善避灾安置场所准入登记、应急处置、日常运行、生活保障等制度,规范场所管理,落实人员责任。

示范引领,推进避灾安置场所落实

指导寿昌镇山峰村、钦堂乡葛塘村成功创建省级避灾安置场所示范点,6月6日在寿昌镇山峰村组织召开了全市避灾安置场所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现场观摩、介绍经验和开展业务培训,重点推广村灾害风险示意图、防灾减灾救灾科普图、村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展示图、村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明白表、村防灾减灾领导体系职责表等特色亮点,有效推进建设。

全局党员发展工作总结 篇6

同志们:

新年伊始,我们X局召开党员干部警示教育大会,集体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通过深入剖析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教育党员干部以案为鉴、警钟长鸣,纵深推进廉洁X建设。新年第一个会议就是警示教育大会,充分表明局党组坚决贯彻X决策部署,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的意志决心,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警示教育专题片剖析的案例,深刻警示我们,腐蚀和反腐蚀斗争的严峻性、复杂性,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决不能有任何松口气、歇歇脚的心理,决不能滋生已经严到位、严到底的情绪;深刻警示我们,制度的笼子仍然没有扎紧扎牢,制度的执行也有许多不够严格到位;深刻警示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提高反腐败斗争本领,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深刻警示我们,任何时候都要绷紧拒腐防变这根弦。必须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牢记总书记殷殷教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放松,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以腐败分子为镜鉴,进行坚决的、彻底的自我革命,自我警示、有错必纠,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把党在X的各级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始终成为推动X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全局上下受到了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炼、精神洗礼,更加深刻认识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更加深刻认识到

“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对党绝对忠诚最根本的就是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必须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为信仰之心、外化为忠诚之行;更加深刻认识到百年党史既是一部波澜壮阔的社会革命史,也是一部激浊扬清的自我革命史,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历史担当推动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将自我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一切损害党先进性纯洁性的因素,我们党都绝不容许,一切侵蚀党肌体健康的病毒,我们党都坚决清除。

同志们!在新的赶考路上,我们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和挑战,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勇于自我革命,永葆政治本色,坚决捍卫“两个确立”、自觉践行“两个维护”,忠诚干净担当、为民务实清廉,在新的赶考路上始终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是要经常性警示自己“政治信仰有没有动摇”。

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杜绝“七个有之”,切实做到

“五个必须”,始终做习近平总书记的坚定维护者和忠实追随者,始终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坚定不移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以实际行动过硬成效更加自觉地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经常性警示自己“人民立场有没有偏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牢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政绩观,树牢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的权力观,树牢甘于奉献、甘当公仆的事业观,更加自觉地涵养赤子情怀、践行为民初心,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过硬实绩。

三是要经常性警示自己“党性原则有没有弱化”。

公生明,廉生威,清正廉洁是形象更是力量。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持党性原则基础上的团结,严守政商交往界限,更加自觉地坚守政治规矩、发扬斗争精神,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持续向好。把严管作为对干部最好的保护、最真的爱护,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四是要经常性警示自己“纪律底线有没有触碰”。

以无我大我为境界,以慎独慎初为坚守,以良好家风为屏障,从点滴之处做起,更加自觉地从严修身律己、筑牢廉洁防线,做到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春节即将到来,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拒收礼品礼金,带头杜绝违规吃喝,严防

“节日腐败”,管住自己、管住辖区、管住风气。

五是要经常性警示自己“责任担当有没有松动”。

要深刻汲取教训、切实以案为鉴,进一步筑牢信仰之基、涵养清廉之风、绷紧纪律之弦,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持续深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自觉做到廉洁自律、廉洁用权、廉洁齐家。要强化责任担当、奋力真抓实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把中央决策部署和X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以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实际成效扛起光荣使命、谱写新的篇章。

全局党员发展工作总结 篇7

1 要总结经验, 协同发展, 逐步形成完整的产业化发展支持体系

一是观念创新、组织保证。

思想观念的解放是一个大的产业化发展的根本保证, 没有观念创新和组织保证, 就没有住宅产业化的今天。为推动住宅产业化发展, 这几年, 一些省市成立了住宅产业化领导小组和专职管理机构, 建立了部门协调机制, 调动各方面力量探索和推进住宅产业化。在省一级成立住宅产业现代化专职管理机构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有十几个, 比如沈阳、深圳、济南都把住宅产业化作为改造传统产业, 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柱产业、新兴产业来发展, 扶持力度超出了住宅产业化本身, 为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我在济南、烟台等地看到, 地方发展住宅产业化不但积极性高, 工作思路和发展目标也比较明确。山东的郭树清省长对我讲, 山东发展住宅产业化, 允许一些城市在没有明确的政策出台之前, 可以先干起来。如果没有改革探索精神, 没有专职机构作为组织保障, 要想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是比较困难的。

在政策探索方面, 各地政府结合当地实际, 积极探索出台促进住宅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和配套措施, 使住宅产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有机融合、协调发展。各地的政策措施主要从土地、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 对产业化住宅在开发、建设、销售及购买等环节提出要求, 并结合扩大内需、鼓励消费政策进行有效引导。如北京、上海、重庆、深圳等都提出了鼓励保障性住房采用预制装配式技术和成品住宅的支持政策, 并以此为抓手, 以点带面发展。

在市场培育方面, 一些地方政府通过政府投资的保障性住房项目, 确保了产业化住宅的基本市场需求, 产业化住宅市场逐步形成, 如沈阳在市场培育、产业配套、技术推广、工程监理四个方面培育和支持产业化住宅, 效果比较明显。同时, 国家倡导的节能减排和绿色建筑, 也激发了新型建筑材料部品的市场需求。随着产业化方式建造的商品住宅面积逐步扩大, 绿色保障性住房、被动式低能耗房屋的需求逐步增加, 供求双方自主自愿交易的市场机制开始形成。

在协同发展方面, 我们也取得了积极成效, 此前, 湖南成立了湖南省住宅产业化联盟, 包括远大住工、三一重工、中建五局、湖南省建筑设计院在内的19家单位结成产业联盟, 通过各类资源整合, 准备在长株潭地区先开展试点, 形成“集团+园区+项目”的产业链发展, 推进省内住宅产业化园区建设, 引导企业向园区聚集。据了解, 湖南省产业化住宅的开发面积已经达到了660万平方米。到2020年, 产值要超过1000亿元。比如在湖南出口成品住宅, 当地的商务、港口、检验检疫部门都比较支持。湖南的经验告诉我们, 协同发展, 是产业化取得更大成效的保证。

房地产企业对产业化的自觉性、主动性也在增强, 面对劳动力日益短缺和生产成本不断上升, 面对绿色环保的大环境, 一些企业把投身住宅产业化, 当作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绿色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如万科、远大等企业一门心思开展产业化工作, 在行业内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产业化住宅在市场和消费者面前也从过去的不认识到现在的逐步接受, 有些地方, 用产业化手段盖的房子, 价格要高出15%左右。我们在上海绿地搞得“百年住宅”, 设计、施工、运维方面都有很多产业化的新技术, 市场认可度比普通住宅要提高一个档次。

二是模式创新, 有两大亮点。

这几年住宅产业化发展的亮点很多, 但最吸引人的是模式创新。我用两句话、十个字概括, 就是:试点出经验, 基地树样板。

一是我们的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先行先试, 是改革的好办法。好了, 我们向前推进, 不成功, 我们可以总结经验。检验住宅产业化是否成功的标准, 就是能不能形成生产力, 能不能帮助企业转型发展, 能不能让消费者住上“长寿命、好性能、绿色低碳”的好房子。这就要发挥试点带头引路的作用。据我了解, 到现在为止, 全国共批准了7个产业化试点城市、1个产业化示范城市, 2个产业化基地园区和41个基地企业。在今年5月沈阳全国住宅产业现代化工作现场交流会上, 沈阳市被命名为全国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 北京、合肥、绍兴成为新的国家住宅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 上海城建、中建国际、沈阳万融等17个企业成为产业化基地企业。这届住博会召开之前, 乌海、厦门也通过评审, 成为试点城市。在示范、试点带动下, 目前还有10多个城市和多家企业正在积极申请试点城市和基地企业。试点城市和基地企业“双轮驱动”为我国住宅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加快了住宅产业现代化的进程。

三是基地企业发挥引领作用, 产业聚集效应逐渐体现。

没有企业参与的产业, 有多少技术成果都落不了地。最近几年, 基地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目前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大体可分为4种类型, 以房地产开发企业为龙头的产业联盟, 如万科;以施工总承包企业为龙头的代建类型企业, 如长沙远大住工;以大型企业集团主导并集设计、开发、制造、施工、装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开发主体和以生产专业化产品为主的生产型企业。据不完全统计, 由基地企业为主完成的产业化建筑面积大体占到全国总量的80%以上, 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带动作用突出。基地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优势, 积极开展住宅标准、工业化建筑体系的研究开发, 带动众多高校及科研院所、设计单位、开发企业、部品生产和施工企业等参与产业化工作,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化、集团化发展模式, 以基地企业为中心的全产业链发展, 有力带动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四是技术创新, 标准先行。

目前, 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住宅产业化结构、部品和技术创新和保障体系, 部分单项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和钢结构住宅体系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和应用, 装配式剪力墙、框架外挂板等结构体系的施工技术逐渐成熟。深圳编制了产业化住宅模数协调等10多项标准和规范;北京出台混凝土结构产业化住宅的设计、质量验收等10多项标准和技术管理文件;沈阳先后编制完成了《预制混凝土构件制作与验收规程》等9部省级和市级地方技术标准。经过多年的研究, 国家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今年10月将正式执行, 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导则等正在编制过程中。产业化住宅结构体系和标准的建立和完善, 为住宅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住宅产业化部品和产品也日益丰富。屋面、外墙、门窗等一体化保温节能技术产品种类日趋多样, 节水与雨水收集技术、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开始推广。先进的产业化技术, 提升了住宅建造施工的科技水平, 推动了住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得来讲, 我国住宅产业化建筑结构体系、部品体系初步完善, 住宅科技含量和质量性能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住宅产业化发展已经初步形成纵向指导与横向推进相结合、政策引导与市场资源配置相结合、试点示范带动与区域集聚发展相结合的格局。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我们经常把住宅产业化简单理解为预制混凝土技术, 也就是PC技术。政府的很多激励政策也都是针对PC制订的, 实际上, PC只是产业化、工业化的一部分。二是忽略了部品部件是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住宅产业化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没有部品部件的参与, 建筑只能称为工业化, 而不能称为产业化。三是住宅产业化在政府、行业、企业三方面的协同作战能力虽然有提高, 但还不够紧密, 各地的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

2 对产业化发展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建国以来, 住宅产业化的发展经历了一定的起伏, 如果算上这一拨的发展, 大的发展机遇已经经历了三次。因此, 在产业化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不断出现的今天, 一定要理清思路, 科学决策施策, 尽量不让产业化走弯路。当前, 我国房地产业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遇到了明显的变化, 就是从过度依靠土地政策和资金, 向产业技术和服务转变, 而技术和服务都需要产业化作支撑。这就为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再加上我国的住宅产业化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三化”融合的时期, 这“三化融合”, 刚好可以为产业化借力发展、助力发展提供条件。我认为, 除了国家层面的这“三化融合”外, 我们行业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 也有自己的“三化融合”, 也可以说这“三化”对我们的工作非常关键和重要。即:以标准化为前提、以集成化为平台、以信息化为手段, 融合和整合全产业链的各类资源, 全面推动产业化更好更快发展。

一是标准化。

标准化是产业化的基础, 没有规矩, 就成不了方圆。现有住宅产业的一些标准, 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 不能满足当前住宅产业化高层次、高水平的发展。虽然企业为主体的标准体系研发与应用积极性很高, 但客观上也造成了制标、贯标、对标上的各自为政, 每个开发企业自定技术标准, 再各自宣传推向社会。因此, 当前最急需解决的是建立统一标准, 在全行业形成共识和通认的标准化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技术通用, 实现产业化的一盘棋。

二是集成化。

产业化实际上是房地产业的一场科技革命。如果不打破传统的分工, 进行紧密的技术集成和一个平台上工作, 就不可能实现跨界整合。当前, 先不说与上下游产业的整合和集成, 就是我们内部的资源整合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现在有的技术很先进, 但没有将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的各个环节有效地整合在一起, 效果就打了折扣。要首先在我们行业内部, 共同打造一个贯穿全产业链的集成平台, 形成现场工厂化施工体系、部品部件集成内装体系等, 还应加强对现有技术的创新与集成, 以往我们往往忽视了部品部件的技术集成。建研院的修龙院长最近写了一篇文章, 他认为, 产业化不应是对哪一类技术的完全推崇或者摒弃, 因为每一项技术都有其优势和局限, 要根据各种体系的不同适用性形成优势互补、全方位发展。我比较赞同这个观点。

三是信息化。

住宅产业化的分工越来越复杂, 面对的环节也越来越多。据我观察, 住宅产业化比传统的住宅建造工序起码要多30%以上。这就涉及到对行业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管理和决策。如果没有信息化, 分析这些数据不可想象, 就拿我们的采购平台来说, 采购只是产业化的一个环节, 客户的资源就有好几万, 没有数据处理, 用人工的话, 光是登记造册就得好几天。因此必须用信息化去处理, 集成化才能实现。信息化不仅可以帮助政府部门对产业化进行管理, 也可以让企业提高产业化的效率性能。

还有几条建议是我去年就提过的。

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 制定发展规划。

我国住宅产业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三化”融合时期, 因此, 在出台住宅产业现代化相关的政策法规时, 有必要将住宅产业化发展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础设施和生态保护规划等相互融合兼顾, 同时结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等要求, 制定《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发展行动方案》、《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规划纲要》。要在72号文件实施情况评估工作基础上, 尽快研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 进一步提高住宅质量性能的意见》, 明确发展目标和配套措施。另外, 产业化住宅从设计到交付使用的全过程都与传统住宅不同, 应尽快制定完善招投标、设计、施工等阶段的管理制度, 修订产业化住宅工程定额、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和造价标准, 确保产业化住宅由建造到使用全过程的规范管理。

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培育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相关部门要研究出台土地方面的优惠政策。如在土地出让时, 明确开发商建造产业化住宅的比例;制定容积率奖励政策, 激发企业开发预制装配式住宅积极性。要加大对产业化住宅的财政、金融支持。制定财政、金融优惠政策, 如对于采用产业化方式建造的住宅给予财政资金奖励;符合产业化建造标准的项目, 可分期支付土地出让金;对开发产业化住宅的开发商实行贷款贴息政策;优先贷款给符合产业化标准的开发项目等。对于购买产业化住宅的消费者, 可提供一定的补贴, 以及首付比例降低和贷款利率优惠等优惠政策。要加强税收政策扶持。研究出台支持产业化住宅构配件生产企业的优惠政策, 如可享受高新技术企业同等税收优惠待遇;在产业化发展初期, 对于建筑构配件生产企业减免营业税, 以降低成本。我认为, 全装修住宅是产业化住宅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现行税收制度导致的重复征税情况, 阻碍了全装修住宅的发展。因此, 针对全装修住宅的税收改革和优惠政策应尽快出台。如对于全装修住宅的开发建设单位, 计征营业税时扣除全装修成本;对于全装修住宅的购买者, 计征契税时扣除装修价格。

三是完善标准体系, 强化技术支撑。

住宅产业要全面转型升级, 离不开建造标准体系的健全完善, 要建立立住宅产业现代化评价标准体系。建立产业化技术、产品和部品部件的评价标准体系及检验、检测、认定的质量保障体系, 确保产业化住宅性能、质量等评价有据可依。可考虑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 以装配化率 (或预制化率) 、全装修率、装配式内隔墙使用率等作为产业化住宅项目的认定指标, 划分产业化住宅的不同等级, 建立产业化住宅分级评定制度。要建立标准化设计引导下的通用部品体系。完善基本模数国家标准, 引导产业化住宅设计向标准化方向发展, 尽快建立通用部品体系。可以以保障性住房为载体, 在重点示范项目中推广标准化设计, 规模化、通用化部品部件的应用, 重点发展厨房、卫生间标准化设计以及相应模数化产品部品的集成与配置。结合先进建造技术和理念增加产业化住宅科技附加值。

绿色建筑和被动式低能耗建筑代表了建筑产业新的发展方向, 符合我国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把住宅产业化与绿色建筑、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有机整合, 实现以工业化方式建造低碳绿色住宅, 达到提高建设领域节能效益, 实现绿色建筑综合发展和推广的目标。同时要继续发挥试点示范引路的作用, 对于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 可依托试点城市载体推进产业化基地建设, 培育产业集群;对于基础条件相对薄弱的地区, 可从内装产业化或部品部件产业化入手, 逐步提高产业化水平, 稳步推进产业化工作。要学习沈阳等地的经验, 尽快建设一批产业化全装修住宅示范项目。建立全装修住宅质量管理体系, 实现全装修住宅的土建设计一体化、施工装配化, 促进绿色、节能、低碳、环保部品部件在全装修住宅中的集成与利用, 带动全装修住宅全产业链的规模化生产。同时要加强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宣传力度, 让全社会都认识到住宅产业化给老百姓带来的好处。

全局党员发展工作总结 篇8

几年的工作实践表明,要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取得大进展、收到好成效,关键要在“创新”“创建”“创造”上找出路、下功夫。以创新思路方法为动力,以创建制度机制为核心,以创造市场客户为目标,统筹规划、合力推动、构建公众参与的社会化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控制、信用建设综合体系,最终惠及千千万万的中小企业。

一、创新思路方法,不断增强雪中送炭的能力

当前中小企业、新农村建设等民生产业是社会、公众热点,电是政府热点和难点,由于中小企业领域存在着制度缺损、信用缺失,金融资源“失血”严重,支持机制日益脆弱,中小企业融资难矛盾不断累积,日益成为全局胜的“瓶颈”问题,严重影响着自治区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

“政府热点、雪中送炭”是开发银行的基本发展战略,开发银行支持中小企业的基本思路是:以开发银行优良的业绩为基础,沿着政府热点难点,用建设市场、建设信用的方法,打通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制度瓶颈,弥补体制缺损,实现政府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目标。几年来,开发银行内蒙古分行按照这一思路和方法,通过与赤峰市、包头市稀土高新区等地政府建立融资平台、管理平台、担保平台、信用协会的“三台一会”模式,累计支持自治区各类中小企业86户,个体工商户和下岗失业人员5054人,涉及农业畜牧业、机械加工、高科技、生物制药、化工、稀土等十几个行业和领域,覆盖了7个盟市、15个旗县区。同时,开行向内蒙古元盛投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发放资本金软贷款15000万元,向乌兰察布市担保平台软贷款2000万元,促进了内蒙古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

开发性金融的实践证明,昨天的社会瓶颈、政府难点经过市场建设、制度孵化已经成为今天的高端产业,如十年前的电力、能源行业:我们坚信今天政府的热点难点,如蕴藏无限活力的中小企业经过我们主动的市场建设和培育电会成为明天的高端和优势企业,市场建设只有沿着社会热点、政府热点进行才能成功,效率才最高,用市场化的方式实现政府的目标与开发银行保持优良的市场业绩可以实现高度的统一。开发银行有信心把支持中小企业等社会瓶颈领域的工作能力打造成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不断增强开发性金融“雪中送炭”的能力。

二、创建制度和机制,搭建支持中小企业的大平台

(一)以“三台一会”为基本模式,以“选供管控”为核心,以风险控制能力建设为首要任务,建立运转高效、风险可控、覆盖各盟市的支持中小企业运行机制和制度

包括以平台机构为基础构建的组织管理体系,以制度为保障的风险控制社会化体系,以人员延伸为支撑的运行推动体系。所谓“选供管控”,就是开行坚持平台的能力和质量建设,“选择”好平台和合作伙伴,不仅向其“提供”资金,还要提供一套管理方法、金融操作技术和需求,帮助平台强化“管理”,“控制”平台可能出现的资金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最终实现融资支持中小企业和提升平台管理水平两大目标,建立支持中小企业长效机制。

在自治区开行的推动支持下,目前,赤峰市、包头稀土高新区、满洲里市、乌兰察布市、兴安盟、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等地政府建立了13个管理、融资、担保平台和信用协会,通过平台发放贷款38100万元,支持了50余户中小企业,如杭锦后旗河套木业等两户中小企业在我行支持后完成了技改,企业效益大幅增长,成为当地税收超500万元企业,受到当地政府的表彰。

(二)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优势,整合行政、金融的资金资源和政策优势,建立合力支持中小企业的联席会议协调机制,实现政府和开行的“优势叠加”

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分属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具有多种优惠政策或资金支持,如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对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示范企业每年安排资金给予贴息或补贴支持:经委对自治区成长型中小工业企业每年给予资金支持,自治区开行先后与自治区经委、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科技厅等政府部门建立了支持中小企业联席会议协调机制,达成集中各方优势,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强区富民的中小企业的合作意向,近年来,我行支持的一批中小企业如包头华美稀土有限公司、赤峰贺麒铜业有限公司、赤峰天奇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等中小企业同时得到了自治区经委、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等政府部门的贴息和资金支持,帮助这些中小企业解决了资金“瓶颈”制约,加快了发展步伐,取得1+1>2的效果。

(三)将支持中小企业与支持新农村建设、县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建立覆盖县域中小企业的合作平台和运行机制。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中小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引擎

我行借助自治区党委、政府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的良好机遇,把支持中小企业纳入与各盟市地方政府的开发性金融合作,并积极推动与各地方党委、政府,经济发展部门、中小企业促进部门、担保系统、共青团、社区基层组织、民间信用协会等部门联合建立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项目的开发评审机制,组建以盟市为单位的项目储备库和专家库,借力搭建了综合融资管理平台,将开发银行的贷款评审、贷款管理工作前移到盟市和县域,已制订完成了一整套合作开发评审项目、审议决策、资金管理监督、贷后管理等操作规程和办法,2006年我行选择和林格尔县和呼伦贝尔新巴尔虎旗作为工作“前移”试点县,仅用一个月时间合作支持了两地的县域经济项目6100万元,取得了“开行制度资金支持——平台管理使用资金——合作优化培育项目——孵化壮大产业——辐射带动周边——造福广大百姓”的放大效应。我行“前移”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和中小企业得到大力支持,今年初以来,我行积极推动,已完成了乌兰察布市、巴彦淖尔市综合融资管理平台的建设。近期,我行将通过此模式支持乌兰察布市、赤峰市、巴彦淖尔市辐射到旗县的中小企业贷款1亿元。

(四)从制度建设、信用建设入手,着力建设支持中小企业的金融合作机制

近年来,我行通过搭建与中小金融机构的合作平台,积极推进与各银行间的金融合作,千方百计扩大支持中小企业的渠道。先后与包头市商业银行合作开展了微小贷

款业务,支持了当地30余家微小企业、1000多户个体经营者:与杭锦后旗农村信用社合作开展联合贷款业务支持了当地4家中小企业:与赤峰市城市信用社开展联合贷款业务支持了当地3家中小企业。此外,我行还与部分县域的农信社开展了委托结算业务。支持中小企业的金融合作对推动当地政府和中小企业的信用建设、完善中小企业的风险控制机制、改善中小企业信用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了当地政府和中小企业的肯定。

三、创造市场和客户,激发支持中小企业的新活力

开发性金融的实践证明,市场是可以建设的,优质的客户是可以创造的,内蒙古分行就是从不成熟的市场做起,两年来,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规划,通过主动建设市场、建设制度和机制在支持中小企业等社会瓶颈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开辟了具有开行特色的支持中小企业的方法,培育支持了一批优良的中小企业,同时保持了自身优良的市场业绩。主要采取了两种方式。

(一)根据自治区资源禀赋和产业特征,以抓“板块”为重点,集中支持了“农牧业产业化板块”“科技型板块”“获取境外木材加工板块”“下岗再就业板块”“微贷款板块”等一批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支持了通辽科尔沁牛业、鄂尔多斯四季青公司等农牧业产业化项目13个,带动了周边5万户农牧民从事种植和养殖,创造就业岗位3万多个:支持了包头华美稀土等高科技企业36户,增加产值2亿多元,创造了2500个就业岗位,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

支持了满洲里获取境外木材加工企业9户,增加企业产值5000万元,为当地新增税收1000万元。

支持了鄂尔多斯、呼伦贝尔、兴安盟三地6930名下岗失业人员二次创业,并带动了9200人实现了再就业,

采用“技术+资金”方式,与包头商业银行合作开展的微小企业贷款业务,构造了开发性金融支持微小客户的融资体系,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为“穷人”提供平等融资机会的新模式。已为30余家微小企业、1100户体经营者提供了创业贷款。

(二)大力支持自治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完善支持中小企业的市场要素

2004年开行创新模式,在系统内率先支持了第一个担保公司投资参股软贷款项目,向内蒙古元盛投资担保公司意向承诺软贷款10亿元,并发放软贷款1.5亿元,通过元盛担保公司参股支持了自治区11家重点工业园区和盟市担保公司组建,带动了20亿元社会资金流向了近1300家中小企业,发挥了担保资金的“乘数效应”,初步建立起以内蒙古元盛投资担保公司为龙头、覆盖全区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2006年又支持了乌兰察布市担保平台建设软贷款2000万元。

开行还创新方法,在推动自治区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工程中体现信用建设价值,优化担保资源结构,调动优质担保资源实现了跨区域流动,开行先后为担保资源稀缺的赤峰市和满洲里市16户小企业8300万元贷款引进内蒙古元盛投资担保公司、呼和浩特金盛川投资担保公司提供保证担保,使这些小企业实现了“借船出海”。

四、努力开创中小企业发展的新局面,促进自治区和谐社会建设

2007年,自治区开行支持中小企业的总体目标是:以市场建设为核心,以平台建设、融资民主、完善担保体系、发展创业投资和金融合作为手段,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特点,在全方位的视野中,采取差异化的措施,全面推进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就业,活跃经济,支持创新。逐步建立覆盖自治区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使开发银行成为支持自治区中小企业、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县域经济的主力银行。

支持重点:按类型划分为以解决就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成长型、高新技术、创新型、品牌、创意、信息、咨询等高端中小企业。

按城乡特性划分为有区域产业优势的,以产业链为中心,上中下游覆盖;工业园区以促进生产为重点:科技园区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一般社区以解决就业为重点。县域、农村要结合新农村建设,重点解决脱贫和农民致富问题,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

主要措施:1.扩大合作。与各级政府和合作方继续推进中小企业市场建设,带动更多的金融机构和其他各方积极参与到中小企业融资市场中来,形成系统合力,弥补金融制度的缺损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市场缺损,建立稳定、高效的中小企业融资市场。

2.机制建设。以“三台一会”为基础,发挥开发性金融的市场建设优势和各级政府的组织协调优势,巩固和完善“开行选平台、建平台、评平台、管平台,平台评项目、管项目、抓回收”的“选供管控”运行模式。通过市场建设推动、孵化和培育平台,实现平台多元化;以民主评议为基础,提高项目筛选、识别能力,完善贷款决策机制:以激励约束为基础完善监督机制、

3.推动建立担保体系,通过软贷款继续全面推进自治区、市、县三级担保体系的建立,特别是要发挥内蒙古元盛投资担保公司在推动自治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制度复制、体制孵化作用、逐步建立起风险防范系统化、组织管理规范化、经营方式市场化、覆盖全区、“金字塔式”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以间接方式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4.整合力量把推进中小企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县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与政府建立的合作办为基本依托,充分借助工、青、妇、扶贫办、行业协会等力量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户致富型中小企业发展。在城市,借助劳动保障部门、就业服务中心、街道、社区的力量推进就业型中小企业发展;借助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管理部门、服务机构的力量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上一篇:城市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下一篇:入队仪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