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手机的管理规定(精选12篇)
关于学生使用手机的管理规定
为保障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规范学生的行为,让学生正确使用手机,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经学校研究,对学生使用手机作如下规定:
一、学生原则上不准带手机进校。但经家长和班主任同意的、遵守手机使用规定的,在校园内可以使用手机。
二、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必须遵守如下规定:
1、学生带手机进校要经家长和班主任同意,并在班主任处登记好。
2、学生对带进校园的手机,由学生自己承担全部责任;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均由家长及学生本人负责。
3、学生手机只能在课余时间或休息时间使用,上课(含实训课、自习课、音体美计劳课、早晚自习、集会等)时间和晚上就寝熄灯以后,必须关闭手机电源(关机),此期间禁止使用手机。
4、违规使用手机视为违纪。学校教职工对违规使用手机的学生,要立即当场制止,进行批评教育,给予口头警告并可当场收缴手机,交由班主任登记保管。
5、违反规定第一次被收缴的手机,一个月后由违规使用手机的学生,交有家长签字的书面保证书后由家长到班主任处领回。
6、违反规定第二次被收缴手机的,其违规使用手机收缴后交政教处登记,期末由违规使用手机学生交有家长签字的书面保证书后,由家长来校领回手机,并视其态度给予警告或严重警告的处分。
7、对于收缴手机时采取不合作、粗野的态度,拒不接受教育或拒绝交出违规使用手机的,情节属一般的,给予相关同学警告或严重警告的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记过及其以上处分。
8、本规定2017年2月27日起执行。
2017年2月20日
邻水县兴仁职业执中学 学生使用手机申请书
邻水县兴仁职业中学:
本人 子、女(打√)在贵校 年级 班就读,因 等原因特向学校申请允许本人子女携带手机,并督促子女遵守《邻水县兴仁职业中学关于对学生使用手机的管理规定》,自己子女一经违反规定,学校或班主任可按规定处理上缴子女手机。
申请家长签名:
时间:
班主任意见与签名:
政教处签署意见:
邻水县兴仁职业中学
关于“限制学生携带手机入校”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 您好!感谢您这学期对我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健康、文明、安全的学习氛围和生活环境,一直是我们共同的心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拥有手机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配手机,确实方便了与家长、同学的沟通和联系,但不是每个同学都有很强的自控力,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当前我校手机泛滥现象相当严重,携带手机有许多弊端。限制学生携带手机入校”是我校对学生的一项常规要求,在此,我校为进一步净化校园环境,学校对校园限制学生带手机作以下几点说明:
1、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由于手机辐射对脑部神经构成较大影响,对于成长发育中的青少年来说,大范围地使用手机,对健康的影响是相当大的。
2、在校使用手机不利于学生学习和生活。一些学生利用手机在上课、自习、课间甚至晚上休息时间发短信聊天、看小说、上网(甚至是浏览不健康网站)、玩游戏、听歌,既影响了正常的学习,也影响了身心健康。
3、使用手机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一些学生遇到矛盾纠纷时不能正确的处理解决,而是利用手机拉帮结伙,群殴群斗,后果严重,影响极坏。
4、因手机充电、失落和被盗而引起的同学间纠纷。
5、甚至有学生用手机联系对方为谈恋爱提供方便。
鉴于以上实际情况,学校限制学生携带手机入校,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
1、学校现已安装有固定电话,学生可以方便的与家长联系;同时你也可以索取班主任的联系方式,方便您与学生校联系。
2、学生带手机进校园,一经发现,我们将予以没收并妥善保管,我们会视情节直到一个月后或学期结束时由你到学校来领取,请家长谅解。
3、对经教育但还多次带手机入校的学生,学校将依据有关规定予以处分,请家长配合。
尊敬的家长,让孩子健康成长,教育孩子成才,这是每个家长和老师的共同愿望和责任。因此,我们真诚地希望家长能够理解和支持学校的工作,积极配合学校教育,从源头上杜绝那些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不良现象,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学习氛围和成长环境。
祝:万事顺利、合家幸福!
1 中职学生使用手机的动机和现状
1.1 追求潮流与时尚
随着电脑等一系列电子科技产品进入公众视野, 手机作为一种通讯工具, 以其特有的魅力, 成为大众新宠。青少年学生因为易接受新事物、急于享用最新科技成果、极具表现欲和乐于炫耀自己, 所以更加青睐手机, 认为使用手机是一种潮流与时尚。对卫生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 基于追求潮流与时尚的需要, 手机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1.2 便于沟通与联络
手机之所以受大众欢迎, 与它方便沟通与联络有着密切关系。家长之所以给学生买手机或默许学生带手机, 主要目的还是在于随时掌握孩子的动向, 随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对学生来说, 手机有利于与教师沟通、倾诉, 尤其是学习上的问题、生活中的困难等。用手机交流既能使学生说出心里话, 避免了与教师面对面交流的胆怯和尴尬, 又能加深师生情感。对学校和教师来讲, 运用校园手机一卡通的定位和电子捕捉及提醒功能, 能使学生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 效率更高。
1.3 上网娱乐与交友
中职学生正处在青春期, 对新鲜事物十分感兴趣, 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接触手机和网络。学生通过手机游戏开发智力, 通过音乐陶冶情操, 通过交友传递真情, 通过观看娱乐视频放松心情等。
2 发挥手机在医学教育实践中的功能
2.1 收集、整理、存储信息
网络信息资源量大、更新速度快、检索方便, 运用智能手机录音、摄像、照相等功能收集的资料清晰、逼真、美观, 其中优质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对医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帮助。智能手机收集、整理、存储等功能快速简便, 为医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帮助。
2.2 搜索查找和下载资料
互联网信息资源量大, 学生不仅可以实现收集、存储资料, 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在智能手机上查到自己需要和感兴趣的信息, 有利于知识面的扩大。输入欲知信息的关键词句进行搜索, 就可得到大量有关信息内容, 且方便、快捷、信息量大、实用性强, 真正实现了“一点知天下”。
2.3 网上讨论与交流活动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促使智能手机更新换代速度快, 手机功能更新、更全, 使用更快、更可靠。可将手机终端与电脑互联, 建成结构完善、资源共享的虚拟教育教学平台, 实现电脑与手机间信息互传、互用、共享, 不仅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开展新颖、高效、富有现代化教学特色的网络教学, 而且方便学生在课外学习, 充分利用课余时间。
2.4 培养手机操作和社交能力, 传播正能量
调查发现, 许多学习困难的学生在操作手机和使用各种手机软件时丝毫不觉得困难, 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强, 学用自如。学生对手机的好奇无形中增强了手机使用中正能量的传播。调查显示, 全国有一亿以上的未成年学生网民, 他们用智能手机发微博、微信, 其学习方式、学习渠道正悄悄发生着变化, 越来越多的学生主动发布身边信息, 成为信息的传递者、创造者。一方面, 掌握智能手机系统和软件知识, 优化智能手机使用环境, 可以提高学生对手机的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 通过运用QQ、微博、微信、电邮等信息交流工具, 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 发现“真善美”, 发布健康信息, 发表正确观点, 传递正能量。
3 强化管理学生使用手机的措施
3.1 科学引导, 净化网络环境, 拒绝网瘾
针对持有手机的学生进行科学引导, 使其将有限的投入和资源用在学业上, 合理使用手机, 全面促进学习与自身成长, 提高手机在学习中的使用价值。通过教育引导, 使学生了解手机上网的利与弊, 合理使用手机, 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能力, 养成自控和自律的好习惯;通过正面引导, 让学生自主占领智能手机科学、文明的主阵地, 可对教育教学和学生成长产生积极影响。
3.2 使用适当, 避免加重学生负担
运用智能手机开展网络教学, 在保证其他教学方式达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 选择合适的内容、恰当的方法和时机, 利用课余时间, 使拥有智能手机的学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但应注意的是, 运用手机开展网络教学的程度要适当, 过度追求或过多依赖网络教学, 过多地把学习内容转移到手机上, 不仅违背了课堂教学规律, 偏离了教学方向和目标, 而且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导致学生过度依赖手机和网络, 使得手机消费增加, 加重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
3.3 防范攀比, 避免引发新的安全隐患
手机对学生的诱惑力以及学生对高性能手机的持有欲望, 必然在学生心理上造成新的不平衡。无手机者自卑、嫉妒, 有手机者追求更好的手机体验, 导致学生心理不平衡, 滋生攀比之风, 易引发偷窃现象, 使学生的价值观扭曲, 且易触发新的矛盾甚至冲突, 引发新的安全隐患。因此, 要防范攀比之风。蒉
摘要:通过分析中职学生使用手机的动机和现状, 强调在中等医学教育实践中充分发挥手机的功能, 对学生使用手机进行科学管理, 并提出强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以解决学生使用手机带来的问题, 满足中职学生学习、成长、就业的需要。
【关键词】手机使用 ; 知识有用性 ; 教学质量和管理 ; 注意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291-01
隨着网络科技的发展,教学实践越来越离不开各种科技的应用,如越来越多的管理与思想教育通过微信进行知识传递和管理(官桂香,2013),然而科技在教学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挑战。在管理类的本科课堂上,不少学生认为管理课程与他们毕业时找工作之间的关系不大,即知识的有用性受到质疑,手机又是分散注意力的一个重要的因素。9成以上学生上课大量时间都在关注手机,手机的广泛使用使得课堂教学难以管理。国外通过一些调研发现,校园内禁止青少年使用手机,每周学习时间就会增加1小时,学生成绩会提升6%。尤其对学习成绩靠后的或者低收入水平家庭的学生,手机禁用对他们的影响更大,可能的原因在于这些学生的注意力更容易被分散,手机禁用会更有效地提升他们的注意力。下面将从学生使用手机用途、管理类本科课堂难以管理的原因入手,深入探讨课堂上减弱手机使用的干扰作用,同时提升管理类本科课堂的质量。
一、本科学生使用手机的主要用途
学生使用手机概况:大部分学生使用手机关注微信状态,与朋友聊天,通过手机看新闻资讯等。尤其是在管理教学的课堂上,2/3以上的学生都在课堂上关注并使用微信。学生尤其对微信有较强的粘性,有不少人不到10分钟都会关注一次微信,否则会有焦虑感;没有了网络或微信,会有种与社会隔绝的恐慌。学生完全投入在微信中可以使得时间过得更快一些,使用微信可以与朋友沟通交流并获得快乐,使用微信看朋友圈的内容也会了解朋友最新状态,或者学习到一些新知识。
二、管理类本科课堂难以管理的原因
大量管理类本科学生课堂上使用手机,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造成的。从学生角度来说,第一,从学生角度来说,学生认为管理类的一些学科知识没用太大作用。知识的有用性是影响学生动机的重要因素。管理学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对一些管理课程如餐饮管理、服务管理、管理学、营销管理等,学生觉得毕业之后也难以从事餐饮或者做管理者,他们的动机大大受到削弱;第二,从客观角度来说,不少管理课堂都是大规模班级,一般课堂规模为60人以上甚至有的课堂超过100人,老师难以照顾到每个人,也难以不停地为学生使用手机维持课堂纪律;第三,从老师角度来说,管理学老师有限的实战经验,学生感觉不到真实感和趣味感。同时,管理课的理论使得学生感觉到枯燥无味。最后,很多课本都是过时的,就连波特咨询公司都破产了,波特的五力模型在新时代并非完全适合的,但是课本并没有进行相关改进和更新,不少老师还是按照课本的体系进行讲授。不足为怪,大规模的管理课堂上,学生低头看手机就成为普遍现象了。
三、对课堂采取的管理措施
针对管理类课堂学生大量使用手机的原因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管理类课堂进行管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首先,在本科管理类课堂上,可以更多设计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话题,让学生参与进来。管理类课堂的知识更新快,可能很快过时,而且不同理论的适用背景也变化多端。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思考比教会学生“是什么”更重要,由此,老师应注重设计各种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第二,控制课堂规模,小规模上课,可以进行深入互动并对一些管理问题展开深入讨论。这里,由于规模不大,可以为每个学生制作台签,一方面便于老师认识每个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由于台签通常是为领导做的,台签也会让学生感到被重视感。第三,老师的实战经验有限。老师可以到趁假期到企业做兼职,了解企业;同时,也可以多与行业内专家联合教学。
最后,也是比较重要的,要让学生感觉到知识有用性,应努力让学生在管理课堂上提出的一些项目计划书更有意义,则他们可能有较强的动力参与课堂的学习和研讨。一方面,学校可以提供实验基地,或者鼓励校友会投资建立创意孵化器基金,把学生好的创意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如清华大学校友会发起的孵化器项目,将学生的创意转为现实。在其毕业之后,创业人也更多,迎合了总理提出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口号。另一方面,将学生课堂上提出的一些项目直接与国内管理类各种比赛项目结合起来。这样,对本科学生来说,如果能获得一些比赛类奖励,对他们来说以后在找工作中可能更有竞争力,他们也会感到自己的项目受到认可,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官桂香.微信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讨,课程教育研究,2015,12.
学生手机使用管理规定
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学生使用手机在促进移动学习的同时,也对学校管理和学生发展带来新的挑战。要把学校作为信息管理的一片净土,堵疏结合、直面差异、分类施策,切实加强手机规范管理,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还学校安静的读书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禁止学生(包括寄宿生)带智能(具有上网功能的)手机入校。
学生一旦在校园内使用智能手机,看到的老师(包括保安)都可依照本规定进行提醒,甚至依程序(出具罚没单)进行没收,并将没收的手机上缴到年段或综治科、德育处。二、如有特殊需要必须携带手机(只能是非智能)进校,需要家长向班主任提出书面申请,经班主任批准后,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班级或生管统一保管,放至班级及宿舍手机保管点统一保管。
三、非智能手机要在规定范围和规定时间内使用。
若带非智能手机到校,在教学时段(上学到放学、晚自习与考试期间等),教学区域内(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等教与学区域)严禁使用。四、对在校内违规携带或使用手机者的处理。
学生在校内违规携带或使用手机的,手机暂时由老师依程序(出具暂扣单)收缴,由各年段(生管)手机保管责任人保管,特殊情况下可交到综治科或德育处保管,一学期后,表现良好的可由家长申请领回手机。(一)第一次违规:在年段通报批评,违规学生所在班级的当期“文明班级”评分中,每人次扣5分;
(二)第二次违规:给予严重警告处分,违规学生所在班级的当期“文明班级”评分中,每人次扣10分,并予以综合素质降级处理;
(三)第三次违规:给予记过或以上的处分,违规学生所在班级的当期“文明班级”评分中,每人次扣20分。
五、对违规学生予以综合素质不合格处理。
六、寄宿生在自习功能室禁止使用手机,午休时间及晚上熄灯后宿舍区均不得使用手机,违规学生除按照上述第四条规定给予相应纪律处分外,还得另行给予纪律处分:
(一)第一次违规:留宿察看;
(二)第二次违规:暂停寄宿资格,走读一周;
(三)第三次违规:予以退宿处理,且不再接受其住宿申请。
七、将手机借给他人使用的,借手机的学生和使用手机的学生同等处理。
八、受到纪律处分的学生,取消本学年所有评优评先和各类推荐资格。
为保证公司内部员工通信畅通,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提高效益、减少失误。及考勤机刷卡制度的实施,特制定本规定:
1、员工转正之日配备公司手机,自领用手机之日起,使用该手机满2年后,手机归属个人所有,但其手机卡归公司所有;手机使用未满2年,员工申请离职时,应交回手机及手机卡,并确保手机功能无损坏,可持续使用,未按规定交还手机者从工资中按折旧扣款。
2、手机使用期间所出现在的任何故障,均由手机使用人负责维修,费用自行承担。
3、若公司为员工配备的手机丢失,应于24小时内告知行政部补办手机及手机卡,购置新手机和手机卡的费用由员工自行负担。
4、为严肃劳动纪律,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规范日常考勤管理,建立良好的工作秩序,公司实行一卡通刷卡系统,上下班时间使用手机认真刷卡。
5、公司每月按照电信套餐缴纳话费,话费由公司统一从员工当月的工资里扣除。
6、使用公司电话的,应维护公司和个人形象,使用礼貌用语,积极开展业务,保障对内对外的沟通畅通。
手 机 使 用 承 诺 书
本人承诺:
1、两年之内,若本人离职或调离本公司,依照相关规定向行政管理部门交还手机及手机卡。
2、妥善保管手机,如因保管不当,造成手机遗失或人为损坏的,由本人承担给公司造成的损失,即按同品牌同规格手机进行补偿。
3、本人领取手机卡号为,品牌,型号,该手机购机款为。领用时间年月日。
我已经阅读、知晓并承诺遵守上述所有内容。
承诺人:
公司手机发放及使用规定为进一步方便公司员工内部之间联系,节省因通讯网络原因产生的不必要开支(如手机和公司座机之间通话费用、联通号码和移动号码之间通话费用等),现公司特从电信办理了一批天翼3G手机,以便于今后各位同事的工作和彼此之间的业务联系。该手机为天翼E319型号,市场价1100元,涵盖音乐、3G、收音机、照相、电视、上网等多项功能,足以满足平时的日常手机使用需求。该手机公司办理的套餐为免月租费用,免费通话500分钟,所有公司189手机及与公司电信座机之间通话免费。
该手机所有通话费用均为0.29元/分钟(包括国内长途和市话),全国范围内接听免费,在外地使用无漫游费,通话费用不变。
为了规范日后手机使用管理,现对公司统一配发手机作如下规定——1.所有配发手机均属公司财产,使用人不得据为己有,所有手机使用者需爱惜和妥善保管,丢失或故意损坏手机者需照价赔偿或到电信营业厅购买补给公司。
2.手机出现故障或其他异常时统一找公司行政部处理,私自维修者公司不予承担费用。
3.所有手机公司原则上只承担500分钟通话费和基本月租、配发手机之间互打及与公司电信座机互打费用。特殊情况需由公司承担超过多于500分钟通话费用的需由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4.所有使用配发手机人员今后原公司电话补贴取消,配发手机所有产生费用由公司代为支付。
5.凡是使用配发手机上网、看电视、使用其他3G服务等不属于500分钟通话范围内产生的费用,由公司先代缴,之后在手机使用人的工资中扣取,具体手机费用清单和明细公司会给到使用者本人。
6.公司配发手机今后的通话账单已经委托电信做分账,即月租、组网互打套餐费、500分钟通话(不区分长话或市话)费做一个账单、其他费用(如上网费用、看电视费用、3G使用费、超过500分钟之外的通话费用)将另外设立一个账单,二者分开列清明细,由公司代扣代缴之后发放给本人。
7.所有领用手机者承诺严格遵守国家关于通讯及网络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合理使用手机通讯资源。
(一) 在电梯或封闭环境里, 往往信号较差, 手机就会自动提高电磁波的发射功率, 就易导致辐射强度增大, 危害人体。
(二) 拨打手机后即贴近耳朵, 在刚拨出又未接通时, 其辐射强度明显增大, 此时贴近耳朵, 会使头部受到的辐射成倍增加。最合理的方法是此时将手机尽量远离头部。
(三) 有些人打手机或接听时走来走去, 会使信号强弱起伏, 从而加大手机辐射量。
第一,如何开机、关机、通话。
手机面板正下方有一个方形按键,这个键学名叫“主屏幕键”,是用来开机、关机和挂断电话的。还有,一般来说,只需轻按一下此键,无论在手机的任何界面,都能立即回到主屏幕。
关机状态下,长按主屏幕键5~8秒,手机屏幕亮了,表明手机开机了;开机状态下,长按此键,手机变成黑屏,表明关机了。
如果想要拨打电话,则用手按屏幕上的绿色电话图标键,找到拨号键盘,即可拨出电话。若想接听别人打过来的电话,只需用手轻滑绿色图标键,电话就可以接通了;不想接听电话的话,就滑红色图标键挂断电话。这一红一绿电话图标键好像马路上的红绿灯一样,为您的通信畅通服务。
第二,如何使用微信发红包、抢红包。
抢红包其实不难操作。只要您点击绿色微信图标,打开微信,选择进入个人微信或微信群,就可以用文字或是图片进行交流。如果偶然发现有人发出一个橙色方形的微信红包,那么,你只需点开这个红包,再飞快地点击红包中的“开”字,说时迟那时快,您就能随机“抢”到一定数量的钱了。记住点击红包时一定要快,慢了可就什么也抢不到了!至于网速,你们不用担心,家中Wi-Fi很给力的。
发红包也并非难事。您只需点开要发红包的对象(个人或群),点击输入文字框右下侧的“+”,找到“红包”并点击,进入“发红包”页面,填入红包信息,如红包个数、红包金额和祝福语等,并塞钱进红包;再输入自己绑定好的银行账号或者微信里支付宝的密码,这样红包就发出去了。要记住,自己发的红包也能抢。您也许会行大运,拿一个“手气最佳者”。
第三,其他功能。
三星手机的其他功能也不少,我再简要介绍几项功能。
如果你们觉得声音过大或过小,可以调节手机左侧上方两个绿豆般大小的音量键,上者为加大音量,下者为减小音量。轻轻地按住音量键,就可以自行调节到最适合自己的音量了。
如果不小心进入另一个“世界”,不要担心,只需按手机右下方的返回键就能回到“从前”。
新的短信来访时,屏幕会立马出现短信息图标,您就可以进入信息收件箱读看信息。读完短信,屏幕上方的信息图标便会自动消失。
以上是我对三星智能手机使用方法的粗浅介绍,可能有所遗漏。如果在使用中还出现各种问题,爷爷奶奶都可以随时问我的。
需要提醒的是,爷爷奶奶不要为了省电就随便关机,这样的话,一来别人电话打不进来,二来微信里有红包也抢不到了。记住,智能手机要及时充电,细心保管,保持畅通。不少时候,手机还真是个亲密的伙伴!
给爷爷奶奶写“智能手机使用教程”,自然是内容越少越好,程序越简单越好。对厂商提供的专业说明书,小作者进行大幅度删减,修改专业表述,娴熟地运用分类别、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解说智能手机的基本功能。
本文条理清晰,按照从主要到次要的说明顺序,解说手机的各种基本功能,尤其是对使用微信发红包、抢红包的功能解释得更加详全。本文虽然类似于一份产品使用说明书,但行文充满感情色彩,可谓是一份贴心的手机使用教程。
第一条为加强对手机使用的保密管理,确保国家秘密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各级党政机关和涉密单位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不得在手机通话中涉及国家秘密事项,不得发送涉及国家秘密事项的信息。涉密、涉外会议和活动的组织单位应对手机使用保密管理明确要求,落实责任、完善设施。
第三条涉密人员的岗位职责应包含手机使用保密要求,要建立涉密人员手机使用保密教育制度和备案制度。
第四条领导干部和涉密人员使用的手机应符合保密要求。禁止接受馈赠的手机,核心涉密人员、重要涉密人员使用的手机应经过必要的安全检查,禁止使用3G移动终端设备。
第五条核心涉密场所禁止带入手机,重要涉密场所禁止使用手机,一般涉密场所限制使用手机。
第六条禁止在涉密场所和保密要害部门、部位使用手机(3G移动终端)进行录音、照相摄影、视频通话和宽带上网。禁止将手机(3G移动终端)作为涉密信息设备使用或与涉密信息设备及载体连接。
第七条核心涉密场所、重要涉密场所应设有禁止带入和使用手机的显著标志;核心涉密场所、重要涉密场所应配备手机存放屏蔽柜,集中保管进入人员的手机。
第八条重要的涉密会议、活动及场所应安装手机信号干扰器或检测设备。
第九条各级党政机关和涉密单位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在出国出境过程中要加强手机使用保密教育,不得使用手机谈论国家秘密及内部工作事项,因重大或特殊工作任务确需手机通信联络应当使用保密手机。
第十条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国防军工科研生产单位等涉密单位应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单位主要领导对本单位手机使用保密管理负主要责任,并指定分管领导负责手机使用保密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涉密单位应加强对本单位涉密人员和涉密场所手机使用的保密管理进行经常性的提醒和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发生泄密事件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向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涉密单位不认真履行保密管理职责,对本单位手机使用监管不力,存在重大泄密隐患的,应给予通报批评;发生泄密事件的,应对责任人员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二条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手机使用保密管理的督促检查,发现手机泄密行为的应依法查处责任单位和个人。
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伴随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作为通讯工具手机的普及,手机已逐渐成为中学生的新宠。近几年来,只要你稍加留意,随处可以看到一些中学生拿着手机侃侃而谈。老师在课堂上听见学生的手机声已经不是新鲜事。笔者所教的班级共56人,在2002年新生入校时只有两个学生有手机,到2003年增加10人,到2004年有手机的同学已经达23人。这与发达地区学生使用手机情况(广州,北京等地学生拥有手机已经超过了76%,重点中学超过90%.)相比比例相对较小,但发展速度已经相当快了。那么,中学生用手机一般都做什么调查统计:与家联系占38.55%,发短信占52.17%,玩游戏19.13%,上网8.99%,闲聊44.1%.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手机的使用一方面给学生与家人,老师,同学的联系提供了方便,但手机短信,玩游戏和闲聊等给学生带来的危害却是巨大的,已经引起全社会的观注。
一、使用手机对学生的危害
1.影响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近年来各类考试学生用手机作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2004年6月我校期末考试发现个别学生用手机作弊;2004年高考在湖北潜江,石首,南漳都发生了利用手机舞弊的事,再如电白高考舞弊案等。随着手机的普及与功能的增强,利用手机作弊现象日益增多。而且做得越来越巧妙,如将耳机绑在袖子里,考试时将手靠近耳机佯装思考,实质在听通过手机传来的答案。女生则更方便了,有的干脆将耳机戴在耳朵上再用长发遮住,监考老师很难发现。此外,学生打手机说谎也是司空见惯的事。特别是部分厌学的学生,明明在网吧玩游戏,他却谎称在学校复习功课。有的学生还以短信方式捉弄老师同学等。无论是作弊,说谎还是发虚假短信都是不诚信的表现,如不及时制止和加以正确引导,会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带来严重危害。
2.手机短信的不良信息危害学生心理健康
继网络之后,近两年在中学生中又出现一个新宠――手机短信。手机短信,是通讯领域的科技创新,为人们相互交流信息,传递情感提供了快捷而简便的现代手段。然而,这又是一个缺乏行为规范且隐秘性很高的“灰色地带”,人们在享受自由交流的同时,私欲放纵和道德失范等人性的弱点也由此显露。其中危害最大的是黄色信息满天飞,以往多在成年人中流传的“色情笑话”和“荤段子”,通过手机短信蔓延到了未成年人中间。眼看着众多稚嫩的心灵受此污染,已有媒体惊呼“谁来杀短信黄毒”,却又都苦于缺乏有力的对策。据调查约有79%的学生说他们用来进行“文字调情”。有74%的学生每周发送10多条信息,44%的学生发送20多条信息。北京海淀区法院法官尚秀云指出,由于手机短信隐蔽性强,不易被察觉,青少年学生长期接触黄色的不良信息,很容易形成一种心理上不健康的阅读快感。短信过多,会使人心理紊乱,如果手机交流取代了直接交流,会使他们不能接受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懂得尊重别人。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学院的心理学家格伦?威尔森称,在80例临床实验中,在工作中经常发短信的人IQ(智商)会降低10%,相当于一整天没有睡觉,而抽大麻后也只会下降4%左右。而且,短信内容一般都未经过滤,正处在“似懂非懂”阶段的中学生很容易被不健康内容吸引误入歧途。此外,青少年使用手机还容易产生攀比心理,影响了青少年心理健康。
3.扰乱课堂纪律
课堂上经常会有手机铃声响起,学生发短信,交头接耳地交流各自收到的有趣信息,打乱课堂秩序的现象已不偶然。
4.手机辐射影响学生身体健康
手机长期的辐射对学生的身体发育也不利。伦敦大学研究人类脑神经及细胞的盖尔教授撰文指出,让正常的白鼠连续接受4小时频率范围与手机辐射近似的无线电波辐射后,白鼠的脑细胞,DNA结构均有被破坏的迹象。有研究表明,孩子在使用手机时,大脑中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兰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梁宣梅说,现在有很多青少年都在使用手机,以为这对身体没多大影响。其实,青少年的免疫系统比成人要脆弱,所以更容易受辐射影响。事实证明,手机辐射会对青少年脑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而频繁玩手机游戏也有可能使孩子耳聋,达到85分贝就有可能损害听力。
5.引发安全问题,由于手机品牌众多,质量良莠不齐,消费者难以辩别,再加上使用不当(雷雨天使用,长时间玩电游等),手机爆炸伤人的事时有发生。在一些地方,不法分子利用学生防范意识弱,反抗能力较小,专抢学生的手机。2005年4月22日下午,湘潭县一中高二学生朱磊在校园内行走时,被突如其来的雷电击中后当场身亡。事后,经法医鉴定,雷击竟然是由朱磊随身携带的小灵通引来的。2004年7月,一位16岁的加利福尼亚少女因手机突然在衣服口袋中爆炸导致二度烧伤的严重后果。(《中国经济时报》2004/07/29)
6.手机费用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具有关统计表明,学生使用手机的费用每年最低也在500元以上。
二、学生佩带手机的原因
学生佩带手机究其根本原因无外乎有以下几种:一是某种程度上为了方便家长和学生之间的联系;二是部分学生追求时尚,攀比成风;三是个别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把兴趣转移到利用手机来玩游戏,发短信等。
三、对策
手机渐入校园和课堂,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的现象,已经引起社会和学校的高度重视。如何对学生佩带手机行为进行正确引导呢我认为只堵不疏是不行的,只靠学校老师的教育而没有家长的配合与支持也是不行的。
1.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正人先己”,教育要先从教师做起,首先要加强师德修养。例如,在上课期间教师不开手机或不带手机进教室,不轻信虚假短信,不发内容不健康的短信等。
2.学校要制订相应规章制度,加强管理,为“校园手机族”戴上“金箍咒”。例如禁止在上课期间或图书馆使用手机,一经发现进行批评教育,屡教不改的要采取一些处罚措施,对用手机作弊的行为要严厉制止等。上海市建平中学是国内最早针对学生使用手机问题采取管理措施的学校。北京的人大附中,四中,首师大附中等京城名校纷纷作出口头和书面要求,不提倡中学生进校带手机。2003年12月1日,湖南师大附中推行“校园文明规约”,提倡学生不要把手机带入学校。2004年以来我校也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和地点作了明确规定。在我所带的班还写进班级公约并纳入学生的德育考核。
3.学校应该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注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引导,使学生思想上真正实现转变,把全部精力用在学习上。作为学校可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生佩带手机的危害,使学生从自身提高认识,从根本上解决同题。本人曾以“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弊”在班上展开讨论,正反双方都从网上,报刊和现实生活中搜集了大量资料和素材,讨论非常激烈。活动结束时同学的口号是:别让手机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拒绝不良信息,做文明公民!
4.教会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师生共同收集和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手机的性能和对人体的危害,教学生尽量让手机远离腰,腹部,不要将手机挂在腰上或放在衣服口袋里。雷雨天尽量不使用。外出时可以把手机放在书包里,这样离身体较远。使用耳机来接听手机也减少手机辐射的影响。至于手机引起的犯罪问题,要教学生别给陌生人回信,不公开自己的手机号码。不轻信虚假短信,不发内容不健康的短信等。
5.学校要与家长配合。通过调查发现,许多家长对手机辐射危害人体健康知知甚少,对学生用手机多数时间是发短信和玩游戏,他们也是半信半疑,而对打手机说谎更显几分无奈。因此,作为学校和老师要通过一些活动让家长充分认识学生佩带手机的危害,主动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如限制话费,必要时调取通话记录及时发现问题,老师与家长经常保持联系等。
6.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出台一些措施,明确对用手机考试作弊这种行为的处罚手段,彻底杜绝利用手机考试作弊现象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也让学校和教师”有法可依“。
7.社会舆论也要加强对学生思想的引导。只要社会各界达成共识,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学生佩带手机所带来消极因素就会漫漫改变。
关键词:高中生;手机使用行为;计划行为理论;问卷编制
一、前言
移动互联网的浪潮极大地冲击着社会的各个领域,手机作为人们首选的移动媒体给高中生的生活、学习、教育管理带来了重大的挑战。面对高中生使用手机的现象,很多学校规定“严禁手机进校园”,效果却不容乐观。高中生带手机进校园、进课堂的情况屡禁不止,因手机使用而引发的各种师生矛盾、亲子冲突也时有发生。而与此同时,国内外正在积极探索移动学习的方式,手机凭借其普及率、智能化、性价比、操作性等各方面优势被认为是移动学习的重要终端,在校园内被鼓励积极推广。高中生的手机使用问题或许并不是简单地禁止还是推进的二择一,而有必要切实了解高中生手机使用的具体情况和影响高中生手机使用行为的因素,正确对待高中生使用手机的需求。
目前国内外对手机使用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手机成瘾、手机文化以及短信使用等特定的方面,国内还没有统一权威的高中生手机使用行为量表。本研究中将手机使用行为定义为所有手机功能和服务的使用情况,以使用时间进行评级。研究者以计划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参考浙江大学沈勇2009年编制的《手机用户调查问卷正式版》,结合开放式问卷以及与学生访谈的结果自行编制《高中生手机使用行为问卷》。
二、预测问卷的编制及施测
(一)预测问卷编制
本研究中,高中生手机使用行为问卷的项目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文献综述。广泛阅读手机使用行为的相关研究,参考已有的调查问卷内容和结构,确定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本研究中手机使用行为问卷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下一步的学生访谈提供理论支持。计划行为理论认为影响行为意向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个人本身的“态度”,指个人对该项行为所抱持的正面或负面的感觉、评价。二是来自于外在的“主观规范”,指个人对于是否采取某项特定行为所感受到的社会压力,即重要他人对于个人是否采取某项特定行为所发挥的影响。“主观规范”由规范信念和顺从动机两部分组成。“规范信念”是指个体预期到重要他人或团体对其是否应该执行某特定行为的期望;“顺从动机”是指个体顺从重要他人或团体对其所抱期望的意向。三是“知觉行为控制”,指反映个人过去的经验和预期的阻碍,当个人认为自己所掌握的资源与机会愈多、所预期的阻碍愈少,则对行为的知觉行为控制就愈强。如果高中生能够通过使用手机获得积极情感,得到了朋友、家人、老师的赞成,对手机使用、手机成瘾的控制有信心,则有可能更多地使用手机。
第二,学生访谈。分别对高中三个年级共12名学生进行结构式访谈,访谈学生涉及重点班、普通班、国际班,包括寄宿生、通学生和艺体学生。访谈主要收集高中生具体的手机使用行为以及家长、教师对高中生使用手机的态度及管理措施。
第三,开放式问卷。主要设置了八个问题,诸如经常使用的手机功能和服务有哪些,使用手机是出于哪些原因,手机使用可能带来哪些积极或消极影响等。在高一、高二各随机抽取了一个班级,共回收有效问卷87份。
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根据问卷编制的方法和原则,研究者编制了包含48个项目的原始问卷,并请心理学专家及南通某中学的资深班主任进行评定,根据评定意见对一些项目的表达进行了修改,形成问卷的初稿。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关于高中生手机使用现状的调查,包括使用的功能、时间、费用和场合;第二部分是一个完整的关于手机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问卷,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假设有动机、情感体验、态度、主观规则、控制等五个因素影响高中生手机使用行为。手机使用行为的动机因素由第1至10题构成,分为安全性需要、社交需要、获取信息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学习管理需要。情感体验因素由第11至16题构成,包括积极情感体验和消极情感体验。态度因素由第17至24题构成,从对手机使用带来的影响(学习、人际交往、身心健康、经济)持肯定态度或是持否定态度体现。主观规则即重要他人对行为的影响,由第25至30题构成,其中包括规范信念因子和顺从因子。规范信念因子指重要他人(父母、老师、同伴)是否期望自己使用手机;顺从因子是指个体是否顺从重要他人的期望。控制因素由第31至40题构成,包括自我效能因子(指对手机使用信心),依赖性控制因子(指对手机成瘾的控制),适应性控制因子(指对手机使用环境的控制)。问卷要求被试根据实际情况对40个项目中的每一个项目做单一选择,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将“完全不同意”“基本不同意”“无法判断”“基本同意”“完全同意”依次记分为1至5分,其中有9道题采用反向计分。
(二)问卷预测
在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中学高一、高二、高三年级随机抽取了共90名学生进行问卷预测,将问卷中被认为表述不清、易产生歧义、适用面过窄的题项进行了合并、修正。
三、正式问卷调查及问卷再分析
(一)被试
问卷修正后,在江苏省南通地区两所学校分别对高一、高二和高三的学生进行施测,共发放问卷552份,回收问卷552份,其中有效问卷476份,有效率为 86.2%。
(二)项目分析
本研究对问卷中的40个题目进行项目分析,用以考察每个题项的区分能力。因为本问卷中维度与维度间是相互独立的,所以进行项目分析时是将各个项目分别与对应维度进行考量。
首先进行题总相关分析,即求每个项目得分与对应维度总得分的相关系数。题总相关结果显示各个项目都与对应维度呈显著相关,但是第19题、第22题的题总相关小于0.2。一般认为相关系数大于0.3的题目具有良好的鉴别力,相关系数在0.20~0.29之间且统计检验显著的题目可以考虑保留,而相关系数小于0.20的题目则鉴别力太低,需要考虑删除。
nlc202309042126
其次,将被试填答的归属于各维度的项目得分分别累加,得到被试各个维度的总分,把所有被试中得分最高的27%作为高分组,得分最低的27%作为低分组,分别赋值,作为分组变量,对各项目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表6)。根据心理测量学的一般原理,未达显著水平或者决断值(CR)小于3的项目考虑予以删除。结果表明:第20题CR值小于3且未达显著水平,第2题虽然达到显著水平但是CR值小于3,其他各项不仅具有显著的差异而且CR值大于3,说明其他各项具有良好的区分度。
综合项目分析的结果,将第2题、第19题、第20题和第22题删除。
表6 T检验
题项tp题项tp
1-7.570.00021-6.543.000
2-2.865.00522-9.979.000
3-10.226.00023-3.160.002
4-11.985.0002410.685.000
5-12.257.00025-6.809.000
6-14.277.00026-9.348.000
7-11.330.00027-13.569.000
8-12.781.00028-5.453.000
9-10.457.00029-11.436.000
10-5.326.00030-4.192.000
11-8.882.00031-9.362.000
12-9.973.00032-5.297.000
13-11.373.00033-6.423.000
14-12.058.00034-3.676.000
15-8.399.00035-5.812.000
16-12.964.00036-4.328.000
17-7.065.00037-10.726.000
18-7.837.00038-10.326.000
19-3.131.00239-10.420.000
20-1.547.12340-9.716.000
(三)验证性因素分析
研究采用LISREL8.8 程序,对373份高中生手机使用行为问卷的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在评价一个模型的合理性时,需要综合考查多个指数,一般来讲,常用的指数有χ2/df、RMSEA、CFI、IFI、NFI、NNFI,其中,χ2/df 在数值1~3 之间,RMSEA 小于0.08,CFI、IFI、NFI、NNFI 的值在0.9 以上,表示模型拟合较好。验证性分析各指数见表7中M1。参考验证性因素分析关于模型M1修正的建议,将情感体验因素和态度因素合二为一,删除第12题、15题、17题、21题、24题、25题,重新进行了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见表7中的M2。删除6个项目后的模型M2与初始模型M1相比,模型M2的χ2/df、RMSEA、CFI、IFI、NFI、NNFI指标均得到极大改善,因此我们认为模型M2是更为合理的模型。图1为高中生手机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问卷的结构图。
图1 高中生手机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问卷结构图
(四)问卷的专家效度检验
为保证《高中生手机使用行为问卷》各项目能较好地代表高中生手机使用状况,本问卷采用专家评定内容效度法,请20名专家(包括4名心理学专家、6名心理学研究生、10名资深班主任)对问卷的30个项目进行了效度评定。评定结果表明:30个项目都能够较好地代表影响高中生手机使用行为的因素。
(五)信度检验
对四个分量表分别进行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信度系数均在0.7以上,表明高中生手机使用行为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是一个可靠的团体测量工具(见表8)。
表8 《高中生手机使用行为问卷》克伦巴赫α系数
动机因素态度因素主观规则因素控制因素
0.8790.8140.7020.769
(六)形成正式的调查问卷
本研究中,通过文献检索、个别访谈、开放式问卷等方法收集项目,编制高中生手机使用行为问卷。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的项目分析和因素分析,删除了不符合要求的题项,剩余的30个项目形成正式调查问卷。同时,根据调查结果最终确定了影响高中生手机使用行为的四个维度:动机、态度、主观规则和控制。最后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自编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测量工具。
[1]袁潇,风笑天.青少年手机需求及使用行为研究现状[J].中国青年研究,2011,4.
[2]张虹.推进手机移动学习:中小学教师态度与需求[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5(5).
[3]耿柳娜,郝红杰.国外青少年使用手机短信的心理学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11.
[4]梁娜,杨烁.80后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调查报告[J].东南传媒,2009(3).
[5]邵蕾蕾,林恒.大学生手机依赖问卷的编制[J].社会心理科学,2010(25).
[6]周挥辉,党波涛,蒋永红.手机对当代大学生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1,6.
[7]沈勇.手机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D].杭州:浙江大学,2009.
[8]Wang M,Shen R,Novak D. The impact of mobile learning on students’learning behaviours and performance: Report from a large blended classroom[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09(4).
[9]Kamibeppu K. Impact of the Mobile Phone on Junior High-School Students’Friendships in the Tokyo Metropolitan Area[J].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5(8).
[10]Walsh R,White K. Ring,ring,why did I make that call?Mobile phone beliefs and behaviour amongst Australian university students[J]. Youth Studies Australia,2006,25(3):49-57.
栏目编辑 / 王抒文 终校 / 丁 尧
1 牙科手机的使用注意事项
(1)检查手机皮线出水、出气是否正常,水质清洁无锈渍无异物、压缩空气干燥洁净是牙科手机能正常使用的两个先决条件。(2)尽量避免牙科手机和手持式喷砂机使用同一管路,防止残余砂粒进入手机,损伤轴承。(3)调节合适的气压,一般高速手机工作气压为0.20~0.25 MPa,低速手机工作气压在0.25~0.30 MPa,不同品牌的手机有差异,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4)牙科手机一定要使用正规标准的车针,未夹车针或标准棒时,不要空转,这样会对三瓣簧和后盖造成损伤。(5)牙科手机功能各异,有迷你型、反角式、大转矩手机等,应该根据不同的口腔临床治疗选择恰当的手机。(6)每支牙科手机切勿超负荷使用,过热和过多的口腔组织碎屑会加速它的损耗,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手机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7)手机使用结束后或者送去维修前,必须进行清洗、润滑及消毒(顺序不可颠倒或省略),避免交叉感染,消毒温度不高于135℃。(8)禁止将手机浸泡在有腐蚀性的消毒液中,手机的快换接头一般不需要进行高温高压消毒,用医用乙醇进行表面消毒即可。
2 牙科手机的维修
2.1 高速牙科手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2.1.1 故障一
故障现象:夹不住车针或车针取不下来。
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1)车针尾部直径小,不符合要求:更换标准车针。(2)污垢塞住夹头槽部,夹头无法合拢:清洗夹头。(3)三瓣簧磨损、破裂:更换三瓣簧。(4)车针与夹持机构锈死:更换车针及夹持机构,定期注油清洁保养。
2.1.2 故障二
故障现象:手机不出水或出水量小。
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1)供水压力不足,水调节开关未打开:打开水开关,调节正常水压。(2)手机皮线水路堵塞:疏通皮线水路。(3)手机喷水口有污物:将污物清理掉,保持出水口畅通。(4)手机内部水路堵塞:疏通内部水路。
2.1.3 故障三
故障现象:手机与皮线或者快换接头连接处漏水。
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1)手机与皮线联通处未旋紧:旋紧即可。(2)手机尾部四孔或两孔密封垫老化变形、破损:更换密封垫。(3)快换接头前端摔变形:如果不能恢复原形,建议更换快换接头。(4)快换接头前端的小O形圈磨损严重:更换O形圈。
2.1.4 故障四
故障现象:手机使用时声音异常,噪声变大,转速慢,切削力太小。
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1)手机头部摔伤变形,风轮运转阻力大:用头部修复工具旋转修复。(2)轴承缺少清洁润滑:加手机清洗剂及润滑油。(3)车针弯曲变形,手机后盖松动:更换标准车针,旋紧手机后盖。(4)轴承损坏:更换轴承。(注意:轴承不同,装卸工具也有差异,切勿野蛮装卸,轴承有方向,防尘盖这边朝外,保持架这边紧靠风轮。)
2.2 低速牙科手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低速牙科手机包含低速直手机、低速弯手机和发动机(气动发动机或电动发动机)。由于低速手机零件多,结构较复杂,维修时更应该小心。
2.2.1 故障一
故障现象:发动机不转动。
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1)驱动气压力不足:调节气压至正常水平,一般为0.25~0.30 MPa。(2)发动机换向圈(F正转、R反转)处于中间“O”位置:向需要的转向,旋动换向圈至最大位置即可。(3)润滑不够,使污物造成转子卡死:取下发动机前端的压圈,取出前轴承座及转子组件,进行清洗,清洗完后加油润滑,转子组件内有微小弹簧,注意不要丢失。
2.2.2 故障二
故障现象:直机与发动机连接时,直机不转。
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1)直机夹持车针后,转套未拧到位:拧紧转套,保证车针夹持牢固。(2)直机内有异物:用手机清洗剂喷出异物。(3)清洁润滑不充分,内部零件生锈:用专用工具拆开直手机,更换生锈的零部件(轴夹、钢珠、轴承、中传动轴等)。
2.2.3 故障三
故障现象:弯机运转时打滑、车针摆动剧烈或不转。
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1)传动齿轮磨损,损坏:拆开弯机头颈部,取出上传动器和中传动器,对损坏部件进行更换。(2)头部机芯破损:更换机芯。
3 牙科手机的保养
牙科手机的保养,关键是润滑。做好润滑工作,能减少手机轴承和机芯的磨损,能防止夹持部分的锈蚀,长时间不使用的牙科手机,也需要注入手机专用润滑油,并密封保存。在注入润滑油之前,还有一个重要步骤,那就是清洗。牙科手机使用完毕后,应尽快进行清洗,如果进入手机内部的血液、唾液、碎屑在灭菌前没有清洗干净,就会在高温消毒过程中和润滑油发生反应而变硬,对手机危害极大。可通过以下方法判定是否清洗干净:(1)将清洗润滑剂喷嘴对准高速手机驱动气进气口,持续喷射,直到不冒黑油为止。(2)对发动机尾部的进气管喷射清洗润滑剂,直到不冒黑油为止。(3)将E型喷嘴装到清洗润滑剂油罐上,直接插入直机或弯机尾部喷射,直到机头前端冒出干净的油为止。
【使用手机的管理规定】推荐阅读:
关于学生使用手机的管理规定01-17
学生手机使用管理规定09-22
公司公务手机使用规定07-27
过度使用手机的英语范文12-02
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危害04-04
大学生手机使用市场的调查06-10
关于规范上班期间手机使用的通知03-18
禁止学生使用手机06-14
智能手机使用调查03-13
本班同学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