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入刑宣传资料(精选6篇)
5月1日起,备受公众关注的刑法修正案
(八)和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施行,其中规定了“醉驾入刑”。从5月1日起,凡是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不管情节是否恶劣,是否造成后果,一旦被查获,将面临着最高半年拘役的处罚,并处罚金。其性质也由过去的行政违法行为衍变为刑事犯罪行为。为从源头上预防和制止酒驾行为,营造“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良好氛围,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刑法修正案
(八)和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知晓率,5月1日起,双胜司法所开展了一系列“醉驾入刑”、拒绝酒后驾车宣传活动。
近年来, 一起起血淋淋的交通事故惨案, 引发人们对酒后驾车、飙车的空前关注。为此, 国家有关部门曾掀起过几次治酒驾风暴, 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和震慑了酒后驾驶违法行为。然而, 仍有不少人漠视法律规定而顶风作案, 原因在哪?关键在于之前法律对酒后驾驶和飙车行为的处罚太轻、量刑标准过低, 缺乏震慑和惩戒作用, 导致司机存在侥幸心理。
调查显示, 97%的人承认身边存在酒后驾驶现象, 有81%的人认为我国对酒后驾驶处罚过轻, 有70%的人认为“违法成本过低”是酒后驾驶现象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确实,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对酒后驾驶处罚过轻。此次刑法修改前, 交通肇事罪仅适用于违反交通安全法规、造成重大交通事故, 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物遭受重大损失的结果犯, 而对尚未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 未将其设定为犯罪, 只能给予行政处罚。而德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新加坡和印度等国家以及我国香港地区, 把严重酒后驾驶行为列为犯罪, 可能被处以6至12个月的监禁, 情节严重的甚至要处3年徒刑。在这种情况下, 国家对现行酒后驾驶的有关法律规定进行修改, 增设“危险驾驶罪”, 加大对酒后驾驶、飙车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 从法律制度层面建立遏制酒后驾驶违法行为的长效机制, 成为现实的迫切需要。“醉驾入刑”的实施所能起到的警示效应和社会效果, 是多少次的严查、多少次的从重判决都难以比拟的。
“醉驾入刑”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 对民意的呼应, 是现代社会的理性选择。但“醉驾”是一种复杂且顽固的社会弊病, 并不是“入刑”就可以一下子消除的。毕竟法律特别是刑法是约束人们行为的最后手段, 是事后惩治, 而先期预防更重要。传统的酒文化中, “喝好”“喝倒”才是“心诚”的表现, 很多人酒后驾车的原因, 或是“朋友关系好, 不喝不合适”, 或是“与上司、客户应酬, 不得不喝”。还有一些人在酒桌上逞强好胜, 醉酒后开车也是为了表现自己喝酒后“没事”, 比别人强。这种庸俗的酒文化并不是“醉驾入刑”能根治的, 它需要社会道德和文化的逐步熏陶和重塑。在物质不断丰富的情况下, 提高国民的素质, 强调自律、爱心、社会责任感以及对生命的敬畏, 这些或许才是最终的根本。
解酒药被“瞄准”
通过解酒药来缓解醉酒程度,很多市民开始寻求酒驾的突破点,各种“解酒药”开始成为热门产品。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临汾的很多药店、商店中,都有各种名目的解酒药和保健品在售,包括胶囊、药片、口服液等。“解酒药其实以前就有,只是近来一段时间来药店咨询和购买解酒药品的人多起来了,现在的每天销量估计是原来的两倍。”五一西路一家药店的负责人坦言。
然而,解酒药真的可以成为逃脱酒驾检查的有力“武器”吗?从医几十年的崔医生坦言,大多数“解酒药”都是缓解酒精浓度过高造成的头晕、呕吐等症状的产品,它的作用仅仅是护肝、排毒、利尿,并通过加快代谢,从而促使醉酒的时间相对减少一点而已。
代驾服务悄然兴起
“饮酒开车需付出代价,不如饮酒前先请代驾。”“喝酒不为开车愁,xx代驾保无忧。”……诸如此类代驾广告口号不知从何时开始“唱响”。
“我们晚上应酬比较多,但考虑到第二天一早上班还需要用车,喝酒后选择一个安全可靠的代驾是我最好的选择。”吴飞在我市某企业担任总经理司机,他对代驾服务颇有心得,“有专业的代驾司机,我不会为晚上喝酒发愁了。”
因酒后驾车的处罚加重了,酒后代驾的需求也有所增加。在我市,代驾服务根据时间段不同收费也不同,大致在40元至近百元不等,提前1小时预约即可。除了酒后代驾,还提供“全天代驾”和“新手陪练”业务。除此之外,部分餐馆、酒店以及酒吧也为顾客提供酒后免费泊车、代驾服务。
酒精测试仪网上“叫嚣”
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驾驶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等于)20毫克/100毫升、小于80毫克/100毫升的行为属于饮酒驾车;含量大于(等于)80毫克/100毫升的行为属于醉酒驾车。根据要求,若饮酒但其酒精含量低20毫克/100毫升就能避免处罚,市民陈辉购的呼气式酒精测试仪能检测其酒精含量而倍感欣喜。
记者通过搜索淘宝网、拍拍网等多家购物网站发现,“交警专业使用”“测量精准”……等酒精测试仪宣传字眼随处可见,酒精测试仪根据功能不同,价格由几元到100余元不等。据了解,交警使用的酒精测试仪,都是经过技术监督部门定期专业检验的,灵敏度非常高,其酒精测试仪的测试结果也只是作为参考要素之一。初步检测之后还要抽血检测,血液酒精含量测试才是证据。
在中国的土壤中,酒驾入刑是否能切之可行
班级:法学院09级一班
姓名:王拓 学号:09120349 指导老师:姚锷
上海大学法学院2009级学年论文
摘要:自 “酒驾”入刑以后,各种说法接踵而至,有褒奖也有质疑。“酒驾”作为影响公共交通安全的一种行为以这种形式来加以制约是否真的切之可行,是否是百益而无一害呢?对于这个问题,不能单独从一个人的角度来看,要结合中国的实际,不单单要看到“酒驾”的危险性,还要学会把“酒驾”入刑真正的放入中国这个大环境下来进行讨论,才能得出更加全面和准确的评价。
关键字: “酒驾”入刑
积极作用
负面作用
量刑
标准
正文:
酒后驾车作为道路安全的一大隐患已经侵害了不少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为了惩治酒后驾车不断在做出着努力,从一开始的倡导不要“酒驾”到之后将“酒驾”作为一种违法违章行为写入了道路交通法规以及各种行政法律法规中,通过行政手段对“酒驾”这种严重危险公共安全的现象进行制约和惩罚。
如今,这样的制约已经不能真正意义上去酒后驾车产生多大的束缚作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在法律上关于“酒驾”有了更加严格而系统的规定。
2010年8月23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提请审议了草案,将“酒驾”定为犯罪,我国在对“酒驾”的管理力度上又上了一步台阶。
根据十一届人大会通过的刑法修正案
(八)中第二十二的规定,在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换句话说,醉驾已经不再是一个违法行为,即使没有造成及其严重的后果,仍然有可能被判处刑法,这就意味着已经打入了犯罪的门槛。
对于 “酒驾”入刑,社会上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在大数人正为中国法律进一步健全感到欣慰的同时,更多的质疑声扑卷而至。
这里,我仅对于当下谈论激烈的三个方面说出自己的理解。上海大学法学院2009级学年论文
第一,酒驾入刑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可以从源头上减少因酒后驾车所导致的交通事故的发生,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
一方面,酒驾必须要引起人们的重视,用刑法来约束酒驾确有必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全国的机动车数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增加着,全国的交通越发四通八达,也越发的错综复杂。同时,现在掀起了一股学车的热潮,在近几年拿到机动车驾驶证的人当中,年轻气盛的高中毕业生大学生占了大多数。根据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月至8月,发生酒后和醉酒驾车肇事3206起,造成1302人死亡。酒后驾车已经对社会公共安全,特别是交通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在酒驾入刑之前,关于酒后驾车其实也有相应的处罚规定。但是,拘留和罚款毕竟只是行政手段,并不会对一个人的生活产生太大的影响,很多人都觉得只要不出事,就算被抓住也不过就是被关上几天缴一点罚款而已,面对着这种并不算大的威胁,大多人选择了在酒中尽兴而归,酒后肇事仍然层出不穷。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将酒驾写入刑法就显得无比的及时。
另一方面来说,酒驾入刑之后,会从根源上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维护公众的合法利益。
酒驾入刑之后,“酒驾”已经不再是一个仅仅违法的行为,一旦酒驾,就面临着犯罪的危险,即使没有发生交通事故,仍然可能被判处刑罚。这对于一个人来说就意味着人生的道路上已经有了一个污点,或者说,他的人生因为犯罪将要开始受到更多的约束,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将遇到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的麻烦。特别是对于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来说,根据行政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被判处过刑罚的人在任职和考核上有着严格的约束,一旦因为酒驾触犯刑法,就有被免除公职、丧失公务员身份的可能。
这样的法条一经通过,最先有所回应的就是国家公职人员,他们本身就处在一个执法者的位置上,不仅对法律有着比常人更加敏锐的嗅觉,所受到的惩罚也相对更重,酒驾入刑无疑对官场上的应酬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在极大程度上减少了公职人员酒后驾车的现象发生。随着公职人员的带动,慢慢地整个社会都会有所反应,从而会渐渐改善我国现阶段的交通状况。
第二,在中国这个背景下,酒驾入刑又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中国上下五千年,或许已经无法查证最早出现酒的年代了,几千年的文化传统,让酒 上海大学法学院2009级学年论文
这个行业在中国有着及其广大的前景。随着近几年来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物价水平也在攀升,酒的价格也随之有了很大的上升,相对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幅度来说,酒的单价上升幅度更大。正因为如此,酒行业吸引了更多的人加入其中。
在中国,大小宴会上都缺少不了酒的身影,甚至有的人在家吃饭也忍不住会多少喝上几杯过过瘾。在一些大型的聚餐或者庆祝活动中,更是少不了用喝酒作为庆祝的方法。对于不醉不归,酒逢知己千杯少这类似的话似乎已经深入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在中国,很多时候喝酒并不是为了去喝酒,亲朋好友聚会,政府机关接待,没有一个地方是少得了酒的,喝酒更大程度上来说,是一种习惯、一种礼节或者一种气氛。也正是由于我国这种源远流长的酒文化的氛围,酒驾虽然已经被明文列入了犯罪,成为了危险驾驶醉中的一个成员,却并不能像刑法中所约束的其他发最行为那样得到良好的控制。
对于大多数饮酒的中国人来说,喝酒已经是一个习惯,很多人甚至是酒后驾驶过多次了,但是由于自己的酒量很好,对于自己有了相当的自信,便很容易抱着一种侥幸心理继续铤而走险,慢慢的就走进了犯罪的深渊。
把酒驾列入犯罪正式写进我国刑法中是一个比较突然的过程,虽然起通过和其他的修正案一样经过了严格的讨论和投票,但由于毕竟真正参与到立法中的有投票权利的人是少数,而且这少数人大都有着较高的法律素养,并不能真正全面地反应出社会各界的意见。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虽然知道了酒驾入刑,但是由于我国的教育水平还欠发达,很多地区的人都对于法律是一知半解,并不能真正理解到酒驾入刑的内在含义。
对于一个没有一点法律知识的人来说,就算知道了刑法修正案
(八)所说的“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也没有太大的警示作用。通过相关数据的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公民对于“酒驾”入刑之前关于酒后驾驶的规定与现在的规定的不同基本上是一篇空白,没有任何概念。总所周知,在刑法修正案
(八)出台之前,我国对于“酒驾”其实已经有了相关的规定,在没有肇事没有犯罪的前提下,会受到吊销驾驶证,拘留或者罚款的处罚,而出台之后,很多人提出了异议,虽然是已经把其列入了犯罪,改变了性质,但是在没有发生严重后果的前提下,仍然是约束一定期限的人生自由并进行一定的物质处罚,对于大部分老百姓来说并不能弄懂行政拘留和刑拘之间的区别。
同时,大部分人对于喝酒和醉酒以及法律上所规定的酒驾的具体程度并没有直观的体会,很多人想当然的以为喝一点点酒自己还很清醒,这时候就不算酒后驾驶。其实不然,上海大学法学院2009级学年论文
按照司法实践上一般的通用标准来说,酒驾与否和人自身所感觉到的醉的程度是有所差异的,司法实践中一般以血液中酒精含量80mg/100ml作为饮酒和醉酒的分界线。对于具体的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中有明确细致的规定,“每100ml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20mg-79mg,属于酒后开车;酒精含量达到80mg以上,属于醉酒驾车。”
有人曾经实验过,用45分钟缓慢地喝下一瓶啤酒,紧接着喝三杯茶,5分钟后测试结果,酒精含量就已达到60mg/100ml,此时开车就已经达到了酒驾的标准;若是喝下一大杯红酒或者白酒,那么就已经达到了醉酒的标准了。
可见,法律中的规定和我们通常意义所认为的有很大的差异,因此,酒驾入刑在真正的适用中面临着巨大的问题。
如今大部分人都是开着自己的车上下班,由于把酒驾列入了犯罪的领域,人们为了不触犯刑法,这些有车一族大多数人都会避免饮酒,而有车一族又一般恰恰是有钱消费酒的人。这样一来,人们对酒的需求会大大的减少,将对我国的酒行业的发展和收入造成不小的影响,从而减少这一行业生产者的收入状况,而且,由于在中国投身于这一行业的人太多,这样一来必定会造成事业人数增多,人们的收入水平降低,消费水平降低,从而产生不利于我国经济长远发张的影响。
因此,在中国这个酒文化盛行,法律发展不健全的大背景下,对于酒驾入刑还必须得全面的看待,不仅要看到它所带来的正面效果,还要去思考和解决其在适用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阻碍,并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到这一做法将带来的负面作用,提前做好准备,尽可能的维护大多数人的合法利益,促进我国法制建设健康发展。
第三,对于酒驾的量刑是否有些过重。这个问题,或许是关于酒驾讨论最热的话题吧。
自2011年5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已经有我国各法院已经做出了多份关于“酒驾入刑”的判决。其中,5月5日的河南舞钢市人民法院诉做出的关于侯光辉危险驾驶一案的判处成为了我国酒驾入刑之后的首例判决,被告人侯光辉因为醉酒驾驶被判处拘役四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
在此之后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著名音乐人高晓松一案。2011年5月9日,高晓松与三车发生事故,之后民警赶到时检测出已经达到醉酒程度。10日下午,因涉嫌危险驾驶罪,高晓松被北京警方刑事拘留。17号,东城法院对这一案件做出了判决,判处高晓松拘役6 上海大学法学院2009级学年论文
个月,罚款4000元。
对于这样的判决,很多人都会觉得中国的“醉驾”行为一定会因此而减少,但是也有不少司机朋友们认为,量刑似乎有点太过于严苛,特别是对于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似乎有量刑过重的嫌疑。
很多人为侯光辉抱不平,认为他虽然是喝了酒开车,但由于自身酒量不错并没有太大的异样,而且在醉驾中也没有造成任何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就这样被判处了4个月拘役,有点太重。
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样的量刑恰到好处,太轻了不足以让那些可能酒驾的提高警惕。我个人认为,对于酒驾的量刑,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酒后驾车是一种危险驾驶行为,是一种对自身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不负责的表现,根据法律的规定,酒驾已经不再是要出什么事故才会构成犯罪的了,换句话说,酒驾已经由以前的结果犯变成了危险犯,只要达到了酒驾的标准,便意味着对社会的公共安全产生了一定的威胁,有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危险。相对与其多危害的法益来讲,这样的量刑确实是恰到好处。
但是酒后驾车作为危险驾驶的一种,其对社会所造成的事实上的危险只是一种可能性,也就是说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不会发生,对于那些并没有对造成严重后果,情节比较轻微的就应该给予适当的从轻或者减轻。毕竟新的规定才出台,我国又有这么多因素在阻碍着这一规定的实施,不应该太严苛,应该循序渐进,不能一刀切,应该灵活的运用。
在中国这个法律并不健全的而又有着浓郁的酒文化的环境下,酒驾入刑到底能起多大的作用,到底是成效大还是阻碍大,一切都还得看一段时间的实践结果,一切都要靠事实说话,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詹文.《道路交通安全法》新规:酒后肇事终身禁驾.[EB/OL].http://news.qq.com/a/20110429/000761.htm,2011/04/29 6 上海大学法学院2009级学年论文
[2]王亦君,何春中.醉驾将以“危险驾驶罪”量刑.[EB/OL].http://zqb.cyol.com/html/2011-04/29/nw.D110000zgqnb_20110429_4-01.htm?div=-1,2011/04/29
[3]中国烟酒界.醉驾入刑的第一人--http://,2011/5/10
“醉驾”案中“醉驾入刑”观点的表达 (2)
2009年6月30日南京私营老板张明宝酒后驾驶轿车一路上撞倒9名路人, 并撞坏6辆轿车, 最终造成5人死亡。张明宝案2009年12月23日由南京市中院一审宣判, 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处无期徒刑。《新京报》在南京醉驾惨案发生之后第三天, 也就是2009年7月2日发表了杨涛的《南京醉驾何以如此惨烈》的文章, 文章首先对其所主张的“醉驾”立法的理由进行了阐述, “据报道, 现状之惨烈令人触目惊心。一个根本问题是, 南京醉驾何以如此惨烈?从法理上讲, 醉酒驾车, 就涉嫌到危害公共安全, 是一种危险犯, 对其采取刑事制裁完全可行;而且, 只有规定醉酒驾车应当负刑事责任, 而不是等到发生事故后才追究刑事责任, 才有利于从源头上制止醉酒驾车, 才有利于防范醉酒驾车产生的严重的交通事故, 让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 而像南京的这起惨烈车祸发生的几率就更小”。他提出刑法要提前介入对“醉驾”的惩处, “对于酒后驾车和醉酒驾车, 我国虽有相应的行政处罚, 但是并没有刑罚措施”, 另外, “事实上,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特别重视对于醉酒驾车的刑事处罚, 从源头上防范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最后, 他建议“对待酒后驾车, 可以适用行政处罚, 而对于性质比较严重的醉酒驾车, 不管有无造成严重后果, 理应在法律规定应用刑罚制裁, 比如判处三年以下的刑罚”。这可以说是一种明确地要求“醉驾入刑”的主张。
对政府相关部门治理“醉驾”措施的评论
在酒驾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之后, 各地、各部门纷纷通过推动制度的完善以加大对酒驾的治理力度, 这一阶段可以称作是用“法规”加强对“醉驾”行为处理的时期。此后, 评论就由第一阶段针对个案的讨论发展到对于制度层面问题的批评和建言。相关部门治理“醉驾”政策的推出可以视为是“醉驾入刑”的前奏, 成为以后“醉驾”启动国家立法程序的铺垫。媒体选择了通过对法规、政策的讨论以参与到“醉驾入刑”的发展过程当中。这一阶段在政府与公众的互动中媒体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2009年8月8日, 浙江省召开严管严重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电视电话会议, 强调对严重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一定要始终坚持“零容忍”, 醉酒驾驶, 一律拘留15天。对此, 有评论指出此举作用有限, “‘严管’只是浙江警方执法力度的加强, 浙江警方, 乃至浙江政府、人大本身不能立法, 创设对交通肇事的更严厉的惩罚”[1]。8月初,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负责人表示, 公安部将实施五项管理措施, 遏制酒后驾驶的违法行为, 其中公安机关将同文明办协作, 把酒后驾驶、闯红灯等严重交通违法, 与相关评优挂钩;协调保监会、银监会等部门, 将违法驾驶与车辆保险费率和银行个人诚信体系挂钩, 凡酒后驾驶发生重大事故或醉酒驾驶的, 提高车辆保险费率, 纳入银行个人不良记录。8月13日《新京报》发表黑格二律师《严惩醉驾不应止于“重刑”》的文章对这些措施分析指出:“一方面是既有惩处醉驾的措施, 没能让百姓满意, 另一方面则是民众希望政府出台治理违法驾驶的强有力新手段。但是, 有必要追问, 当严惩醉驾成为社会共识, 政府应该做些什么, 还有哪些制度创新呢?”作者通过分析后认为, 对违法驾驶做出负面的评价, 包括记入信用档案、剥夺荣誉权、提高保险费用, 这些同样也是“严惩”。但这样的制度创新还不够, 因为以违法驾驶为耻的荣辱观, 并没有在社会上得到普遍确认。他建议, “政府不仅可以将违法驾驶与个人荣誉、个人信用相挂钩, 还可以依法对违法驾驶者在媒体上曝光、公示, 将违法记录与官员的升迁、企业资质相挂钩……政府责任之后, 更是公民的责任——每个公民应该自觉意识到醉驾是可耻的”。
2009年9月公安部交管局下发《关于修改酒后驾驶有关法律规定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 》 (简称公安部《意见稿》) , 《意见稿》建议将醉驾分别按照没有造成交通事故、造成交通事故和情节特别严重3个档次进行处罚, 造成事故和情节特别严重的法定处罚应当高于交通肇事罪的法定刑罚。另外, 公安部《意见稿》还建议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将饮酒后驾驶等情形造成交通事故构成交通肇事犯罪的, 作为“其他恶劣情形”降低起刑点, 但在量刑上由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提高为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是政府部门首次明确提出对醉驾“立法”的建议。王琳对这一点也给予了积极评价, 他说:“近十余年来, 行政部门在对待立法与实践的冲突时, 已逐渐回归到寻求影响立法的路径上来。这一现象无疑值得称道。对普通公民而言, ‘影响立法是最高级别的维权’。对于权力部门而言, 亦是如此。”至于《意见稿》中争议性的问题, 作者主张还是通过公开的立法博弈来解决。最后, 他表达了立法机关出面进行“酒驾”修法的愿望, “从舆论热议、律师上书、公安部就修法建言征求意见等事实来看, 修改与‘醉驾’相关的法律及司法解释已然凝聚了越来越多的共识。期待立法机关对这些立法参与行为能有及时的反馈, 并为公众参与立法提供渠道”[2]。
进入国家立法程序后的“醉驾入刑”评论
2010年4月28日, 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 在刑法中增设危险驾驶机动车罪。这也意味着“醉驾入刑”有可能在国家层面进入人大的正式的立法程序。《新京报》2010年4月30日的社论对此表示支持, 它是这样分析的:“酒驾者的违法行为及其造成的严重后果, 确实要严惩, 但酒驾者与其他故意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人相比, 主观恶性显然小得多。因此, 仅以危害后果严重, 就将两类不同恶性的犯罪人, 处以同样的重罚乃至极刑, 一是不符合刑法的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二是不符合平衡和公平原则, 三是漠视了行为预测可能性的刑法精神。”不过, 社论又认为:“即便如此, 又不得不承认, 如果还仅以交通肇事罪处罚那些酒驾致重大事故的人, 不仅因处罚过轻不利于惩前毖后, 也会在刑事司法政策上, 误导少数人肆无忌惮地酒后驾驶。鉴于此, 国家有必要调整刑法的尺度, 将‘交通肇事罪’和‘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具有共性的规定提取出来, 设立独立的‘危险驾驶罪’。”还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设立危险驾驶罪, 既符合现实的需要, 也是使刑法更加完善和平衡的需要。如果能在具体标准充分征求公众意见的基础上, 最后确定罪状与罪责, 将不仅是宣传文明驾驶的好机会, 也可以成为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典范。”[3]这一阶段《法制日报》关于醉酒驾驶入罪的评论中, 也有人提出“醉驾”立法化是具有合理性和正当性的。[4]不过, 此时《法制日报》也还是发表了与大多数人所赞成的“醉驾入刑”的主流舆论观点相反的意见。[5]
2010年8月25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刑法修正案草案, 其中“醉酒驾驶”被定为犯罪引起各方关注。针对草案规定的“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或者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 情节恶劣的, 处拘役, 并处罚金”的内容, 有代表建议应减少“醉驾”限定条件, 删除“情节恶劣”表述, 并强调“无论该行为是否存在恶劣情节, 都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对此, 《法制日报》专门围绕“醉驾规定‘情节恶劣’是不是画蛇添足”这一问题展开辩论。[6]同时展现了双方的观点。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的刑法修正案草案将“醉酒驾车、飙车”等危险行为入刑定罪。《新京报》2010年12月29日发表韩涵的《“醉驾入刑”处罚过重吗》的文章对一些质疑的声音, 如“‘醉驾入刑’的处罚过重、‘什么是醉驾’难以认定”等不同意见进行针对性的回应。
《人民日报》关于酒驾的评论比较少, 宋伟的《酒驾者为何敢上路》[7], 认为公众教育的缺失、缺少社会公德和违法成本低是“醉驾”产生的根源。《人民日报》评论并未涉及“醉驾入刑”的具体讨论。
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八) 》, 其中在《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后增加一条, 作为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 情节恶劣的, 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处拘役, 并处罚金。”这也标志着“酒驾”正式入刑, 飙车、醉驾行为可以构成新的罪名“危险驾驶罪”。另外, 对于醉驾造成严重后果的还是按照最高法院对于孙伟铭案之后司法解释中的要求应当依据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进行追责, 对此, 《刑法》并未如媒体部分评论所期待的那样再单独增加新的罪名。[8]
对“醉驾入刑”中媒体法治评论的思考
媒体在“醉驾入刑”中积极参与, 成为“公众表达”的意见平台。媒体评论对“醉驾”案的关注以及针对个案发表的“醉驾入刑”的观点为后来“醉驾”入刑奠定了舆论基础。舆论关注之后, 政府部门试图通过新的措施减少“醉驾”案件以降低公众对于公共安全的忧虑, 媒体此时发表大量相关评论参与“醉驾”案应对措施的讨论, 促进了社会与国家的互动。
“醉驾入刑”中媒体的浪漫化表达。在“醉驾入刑”的问题上, 《新京报》发表的评论以及社论中都支持和赞同“醉驾入刑”, 由于在此问题上的立场倾向, 也使得其很少发表对于“醉驾入刑”的反对意见。《法制日报》在“醉驾入刑”问题上显得更加中立, 通过辩论的方式将双方的意见都展示出来。对于“醉驾入刑”是否必要, 事实上是存在不少对立声音的, 《法制日报》相较于《新京报》, 在此问题上, 更多地传达了这样的质疑, 平衡了两种观点。
自“醉驾入刑”后的新法实施以后, 社会上仍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一方认为“醉驾入刑”的确起到了效果, 这一立法理念需要坚持。[9]不过, 反对的观点也不少。 (3)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张军2011年5月10日在重庆召开的全国法院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上指出, 要正确把握危险驾驶罪构成条件, 并非醉酒驾驶就一律构成刑事犯罪。这进一步证明, 当初对于“醉驾入刑”的不够慎重。 (4) 这带给我们的思考是“醉驾”立法化中媒体评论显得多了几分一劳永逸的“浪漫主义”色彩。虽然我们并不能期待一次立法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所以也就不能因此而苛求媒体一味去追求“立法”、“入刑”的倾向, 但是在“是非”尚无法作出明确判断, 媒体仅为得到立法的认可或者为了有意迎合自己的受众而导致观点表达的失衡, 甚至对不同的意见采取选择性的“忽视”, 这就违背了媒体客观、平衡的职业操守。美国全国社论撰稿人大会《基本准则声明》所言:“社论撰稿人应该意识到, 如果一些别的什么人也被给予言论自由的机会, 那其他公众会更为赞赏《第一修正案》的价值。所以, 应当给予不同观点表现自己的机会, 忠实地编辑以真实地反映各种见解。批评的对象——不管这种批评是一封信、一篇社论、一幅卡通画还是一篇署名专栏文章——尤其应当拥有作出回应的机会, 编辑应当固守报业辛迪加必须固守的这些规则。”[10]
参考文献
[1]黑格二.让地方严处酒驾难有突破[N].新京报, 2009-08-10.
[2]王琳.遏制醉驾须回到立法上来[N].新京报, 2009-10-03.
[3]社论.“危险驾驶”写入刑法确有必要[N].新京报, 2010-04-30.
[4]褚宸舸.增设危险驾驶罪的合理性与正当性[N].法制日报, 2010-05-05.
[5]游伟.慎重对待“醉驾”入罪[N].法制日报, 2010-08-31.
[6]张贵峰, 等.醉驾规定“情节恶劣”是不是画蛇添足?[N].法制日报, 2010-08-27.
[7]宋伟.酒驾者为何敢上路[N].人民日报, 2009-08-12.
[8]张明楷.危险驾驶罪及其与相关犯罪的关系[N].人民法院报, 2011-05-11.
[9]致远.“醉驾入刑”的立法理念值得效仿[J].中国人大, 2011 (14) .
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中增加了一项新罪名---“危险驾驶罪”,正式确立了“醉驾入刑”。应该说,两年多的司法实践,通过加大对醉驾的执法力度,以及法院判处了一批醉驾案,对潜在的醉驾者起到了巨大的震慑作用。醉驾入刑两年来,全国查处酒后驾驶共计87.1万起,同比下降39.3%;,这有力地维护了道路交通安全,对保障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由于“危险驾驶罪”是新的罪名,刑法上不过寥寥几句话而已,司法中并无多少经验可言,现实中的情形是千差万别,司法者、执法者间理解又不尽一致, 因此,在司法中仍然存在诸多困惑与争议。例如对于醉驾者,公安、检察机关倾向于严厉打击,而法院似乎更愿意从轻处罚。例如法院某高层官员曾称“各地法院具体追究刑事责任,应当慎重稳妥,不应仅从文意理解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认为只要达到醉酒标准驾驶机动车的,就一律构成刑事犯罪,要与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相衔接”。而司法实践中,法院判处醉驾者免刑、缓刑也不在少数。
再如,在实践中,逃避警方查处醉驾的“招数”层出不穷。例如在警方查处醉驾冲岗、临时饮酒、拒不下车,在呼气酒精含量检验后逃避血液酒精含量检验,或者在呼气酒精含量检验后又饮酒等等。为此,公安部专门下发了《关于公安机关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犯罪案件的指导意见》,规定,司机试图通过当场喝酒等方式蒙混过关的,只要其达到醉酒驾驶机动车标准,也应当立案侦查。
此次三部门的司法解释出台,可谓是为“”醉驾编制更细的笼子,通过明确列举一些行为,定分止争,既防范醉驾者逃避打击又避免司法者之间扯皮。其一,明确规定“犯罪嫌疑人为逃避法律追究,在呼气酒精含量检验或者抽取血样前又饮酒的,以其饮酒后的血液酒精含量检验结果作为认定其是否醉酒的依据”,那些耍“临时饮酒”等“花招”的人,可就没有那么容易钻法律空子了。其二,明确规定“机关、企事业单位、厂矿、校园、住宅小区等单位管辖范围内的路段、停车场,若相关单位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在这些地方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构成危险驾驶罪”,这让公民生命财产安全更有保障,也避免了各部门扯皮。其三,明确规定了醉酒驾驶八种从重处罚的情形,例如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驾驶的;驾驶载有乘客的营运机动车的等。避免了各地法院随意处罚,特别是随意从轻处罚。
【醉驾入刑宣传资料】推荐阅读:
宣传资料(宣传橱窗)05-26
禁毒宣传教育宣传资料12-02
妇科宣传资料10-24
防治水宣传资料06-03
信用村宣传资料06-10
肝炎日宣传资料07-18
中医知识宣传资料07-26
红盾护农宣传资料09-12
手卫生宣传资料09-22
信访条例宣传资料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