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教学规律(精选10篇)
华容县职业中专
严利红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语文阅读教学也同样有规律可寻。学生的阅读过程,应该是一个对知识技能不断探索的过程,从探索中寻求规律,掌握规律。教师的作用就在于指导学生学会思考,掌握阅读规律。无论是知识的感知、理解、掌握过程,还是巩固,应用过程,都是在思考活动中,在脑力作用下完成的,因此阅读教学就应遵循这样的阅读规律。
一、立足文本.重视积累,给学生能“进”能“出”文本的能力
阅读最主要的依据就是文本。文本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知识的有效载体。文本中蕴涵着丰厚的地态物貌、风俗人情,蕴涵着作者的思想情感、人生体验以及高尚的情操。因此,只有文本,才能激发人的想象能力,透过表面深入到问题的本质;也只有文本、才能激发人的想象,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生活的融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离开了文本,忽视了人的主体体验与人的价值,都是文学教学浮躁、虚幻、形式主义的极端表现。阅读文学作品,文本是基础,是关键,也是核心。按照接受美学“读者对文本的接受过程就是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也是文学作品得以真正实现的过程”的理论,阅读者(学生)与文本(课文或其它作品)直接对话才能真正走进作品,把握作品的真正内涵。
文学作品的教学不仅要重视文本,还要重视阅读的积累。这种积累包含了语言和情感的积累。每部作品都包括知识、技能、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只有经过长期的努力积累、体验、发现和创新,才能渐渐成为一种能力,一种兴趣。虽然我们提倡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但事实上一个人读书不是举一能反三的,而是举三才能反一的,对于类似的内容要经过多次的体验后才会触发深刻的思考,以致于在思考中有所新的感悟和新的发现。所以,要真正提高自己,还必须注意平时的积累与涉猎。这里的积累和提高,最主要的获取途径是文本,否则,学习只
文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语感作为一种能力不是嚣灌输能生成的,只能在语言实践中习得,它是由学生对言语对象的感受积淀而成的。语言文字是沟通作者与读者的桥梁。作者想要有真正的体验,必须与读者进行心灵的交流,达到对语言文字的深入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重视语言实践,加强对学生吟诵、推敲、揣摩、触发、鉴赏等方法的训练指导,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较为全面的“语感”。值得注意的是,在阅读训练中还应注意白话、文言兼顾,语音、文学相辅相成,课内课外相互配合,既要重视抓关键词句,又要训练抓得快,抓得准,而且要训练学生评得对,评得深。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语感”得到全面而迅速的提高。要想有效地进行语感教学,还必须使语感知识化和技能化,否则,培养语感就是一句空话。培养“语感”离不开讨究和自身的体验、发现。
三、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构建学生的精神家园
“人文学科关系到一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和人文导向,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轻视人文学科,必然导致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的衰退,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庸俗化。”语文学科是综合性最强的一门学科,其教学内容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语文的入文性决定了语文教育中应该融人人文教育——文化知识和文化精神的教育。“缺少人文素养,那就是愚蠢。”人文索质是良好道德修养的基础,是学生学会做人的基础。现代的社会人文失落,人与人之间是一种扭曲的人际关系,物欲横流、尔虞我诈。在这个时候,人最需要的是阅读文学作品,从这些作品中吸收人文因素,让自己得到人文的熏陶,从而得以提升自己,让整个民族的素质都在阅读中得到提高。
人文作品本来就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韩愈早就提出了“文以载道”的观点,在面向新世纪人才需要的今天。我们必须树立大语文观,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语文老师不但要做学生的“经师”,更要做学生的“人师”,教学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人文素质的重任,引导学生构建学生的精神家园。中学生的生活虽然是
心来接受文学作品所蕴涵的内在美质。古人阅读为的是修身养性。文学本来是极活跃的东西,其所寄托在文字,而本身却散在生活的各方面。文学作品教学对于学生课外的生活要能随时启导,要因时因地予以文学的陶熔,让学文学的人变化自己的气质。
我们知道,作家用文字反映生活,形成文学作品;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就应了解其中反映的生活或再现当时的画面。所以,要进入文学作品的审美世界,必须从品味语言开始并达到超越语言。文学语言只有反复细致“品”才能解其“味”。读者从品味语言出发,激发想象机制,经过思维中介,对粗线条意象和意境轮廓进行创造性填空补缺,才能把文学语言提供的意象可能性转换成意象现实性。教学中,要求学生接受作品的美学意义,还要接受作品中的思想财富,使学生的头脑里产生出新的境界。
人有爱美的天性,教师要教出文学作品蕴涵的美感来。首先要让学生体会到文学中的语言美、意象美、意境美、思路美与文化美。其次,要创造课堂其乐融融的氛围美。教师教的神采飞扬,学生学的兴致高涨,这样,师生双方都全身心投入。再次,要教出个性美。教师不要跪着教书,学生也不要跪着读书。教师要教出自己的教学个性,就要敢于根据自己的理解教作品。要敢于“玩作品”,敢于把自己在教学过程(包括备课)中的情感冲动、情感体验告诉学生。
一、注重课程衔接
该教学环节主要是为了实现动漫专业的高效衔接,也为了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更好的综合运用。动画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学习剧本写作、视听语言和动画运用规律等很多课程,这些课程不仅是动漫专业必须开展的课程,也是动作制作不可或缺的流程[1]。对此,应充分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安排相关课程教师针对教学方法、案例和内容进行全面探究。主要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来开展教学活动,精心设计任务,并结合其他课程创设相应的教学情景来调整教学难度,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并对学生完成的任务做出客观评价,进而让学生在完成任务,接受教师评价过程中,轻松的掌握动作的基本规律,并达到准确、灵活应用。另外,还要善于从学生角度来思考怎样加强各课程的衔接。比如:在进行人物走路运动练习时,就可以选择课程中的具体角色,指导学生运用相关软件来完成具体的动作,并逐步增加难度,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加强各课程间的衔接。
二、加强动作实现
传统的二维动画通常都是以纸上绘制为主,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日本动画,大部分都是通过手工绘制而成的,这就需要其创作者要具有较高的绘画能力。但当前各高校动画专业学生,绘画水平都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通过手工绘制难以充分表达出动作效果。对此,应加强Flash等相关软件的应用,更加生动的表现其画面,让学生通过不同方式来呈现自己的动画创作,体现自身的创作技巧,进而不断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与信心[2]。而动画技巧的形成往往需要结合运动规律,进行长时间的锻炼,而这种规律其实就是应用于角色动画上的法则,能够将艺术表现性与技术操作性有机整合的动画艺术表现形式。但是最初的迪士尼动画片中,其实是没有融入任何原理式的理论研究的,这些规律法则都是经过先辈们的实践、探索总结出来的,也是动画制作的精华所在,不论哪部优秀的动画,都离不开动画规律的科学指导。因此,在动画运用规律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的为学生提供实践、探究的机会,让学生自主的去摸索和总结动画运动过程中的规律,进而创作出更多优秀的动画作品。
三、创设表演环节
人物运动规律是动画运动规律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就像一部优秀电影,离不开演员各个方面的出色表演一样,动画片也需要演员丰富的肢体语言和情感表达,而其中的“演员”就是创作者设计的各种角色,这些演员表演的成功与否,对动画片的成败有着决定性影响。在国外的动画专业,表演已经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在国内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在传统教学中常常存在这种现象,教师在要求学生设计一套完整的动作时,学生常常会将一些基本动作固定在角色,这样的动作虽然符合基本规律,但往往缺乏一定的活力过于呆板[3]。不同的人物,不同心情呈现出的动作状态也是不一样的,相同人物不同心情、不同年龄表现出的动作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动画运用规律课程教学中,对于表演教学环节,教师应给予足够重视。在表演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在不同情景,扮演不同人物,表演不同的心情,来对不同性格特点的角色表现出的动作特点进行揣摩。比如,可以让学生依次扮演行动缓慢的老奶奶、天真活泼的孩子,以及偷偷摸摸的小偷。同时,应可以通过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对不同形象人物的走路特征进行认真观察,之后再将这些动作分解表演。通过表演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果,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不同动作特征的理解,并灵活的应用到角色设计中。
四、强化应用指导
动画运用规律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指导学生做到学以致用。为此,教师可以在每学期的最后几周课程中,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动画设计比赛的方式来考核和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设计比赛至少要具备校级级别,若条件和时间允许,学校也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级、甚至全国性的设计大赛。主要是因为动画职业对团队合作有很高的要求,而动画设计比赛通常都是以小组形式开展的,而通过带领学生不断参加比赛,不仅能够进一步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与综合应用能力,也能够引导学生怎样通过与组员的默契配合来取得胜利,培养其养成良好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五、结语
总之,通过将动画运用规律课程进行模块化划分,不仅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信心,也能够吸引更多学生积极主动地的投入到探究活动当中,同时,针对学生绘画水平层次不齐的状况,通过开展模块化教学,也能够引导学生逐渐掌握符合自身认知特点的学习模式,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进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动漫人才。
参考文献
[1]彭伟.关于动画运动规律教学的非主流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3,(2):86-100.
[2]孙晓玲.《动画运动规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2(4):292-293.
关键词:语文教学 创新 阅读写作 规律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c)-0041-01
“语文,心灵的一泓清泉”是语文教学的本质。语文“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语文学科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更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教学方法没有新旧之分,“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当一种教学方法被合适的人用于合适的地方并产生合适的效果时,它就有效,反之就无效”。
1 创新方法的应用
(1)制定分层教学目标,让学生“举手摘桃”,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认真分析研究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采取教学目标分层的方法,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出他们可以达到的目标,为每位同学获得成功的信心,能很好地激发学习兴趣。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分层教学适应于各层次学生学习心理,使每个学生都乐学、会学、善学,感受到“个个有特长,人人成大材”的成功愉悦。对教学内容如此分层,将知识的难易与多少与学生实际紧密结合,达到了供与需的平衡,满足了各层次学生的差异化发展。
(2)精心设计教学高潮,有效调节气氛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交流,以及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而进行的各种思维活动始终不断地进行着。教师在上某节课时,可以不必亲自去讲,试着提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然后让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进行讨论,启发他们自我思考,通过讨论发表他们独特的见解。让学生通过奇思妙想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享受到拥有知识和思想的快乐,学生众说纷纭,思维非常活跃。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使他们更加热爱知识,热爱学习,为他们成为创新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教学模式的创建
(1)对比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对比是教学的最基本要素,对比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整合,能让知识系统起来,让教材立体起来,让教学灵动起来。整合之后再进行对比,这样就能加快教学速度,提高教学效率。
(2)让学生自悟,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让他们会学习,是素质教育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必然要求。但在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后,教师大可不必越俎代庖,让学生自己归纳,只有经过主体思维活动得出的东西才能真正深入人心。自学时要求学生做到边读边想边动手。通过这样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学生,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教师要注意捕捉来自学生的信息反馈,充分、及时、灵活地实施有效的调控,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
教师的情绪对学生的学习情绪和主动性曲折关键性的作用。阅读,作为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包涵一定的能力层级,教师应避免教学中阅读指导的随意性和零散现象,力求有一定的指导体系,能系统地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方法进行点拨。通过协作互动思想交锋追求阅读主体的审美独创性,阅读自身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它带有个体浓重的思想倾向给阅读鉴赏文学作品提供了研究的可能。“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我的教学实践证明了这一点。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对于不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也是人性的角斗场,开卷有益已经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
4 鼓励学生注重积累知识,加强写作能力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挖掘学生个性化写作潜能,提供学生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和平台,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阅读是人类获取各种知识、了解各种信息的一个主要渠道,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积极开展语文课外阅读,让学生从阅读中吸取营养,积累词汇,开拓视野,还能学习各类文章的写作规律,解除作文难的顾虑。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真切地体验生活的基础上用发现的眼光去看问题,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多进行创新拓宽自己的思维,让学生达到能自由自主的进行表达和创造的能力,写作教学的实施最关键的不是对学生的指导,而是教师自己的写作能力,这样也促进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创新。高中语文的写作教学应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与写作兴趣,训练了学生相应的能力,了解时代信息并且快速而大量地积累写作素材,符合学生认知水平逐步提高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点燃学生的写作激情,从而写出他们对生活的一些独特感受和见解,使全体学生都关心自己和他人的作文,学生从所训练的模式中找到自己探寻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5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
信息化教学技术影响改变着人类的教育方式,语文教学也改变了单一的书本文字型教材形式,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运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动态为静态,化枯燥为生动,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化难为易,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多媒体本身具有直观性、生动性和超前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营造一种氛围,讲究一定的科学策略和方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乐轻松高效地学习。
6 结语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在教学中究竟如何运用教学方法,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深入探索,灵活运用。语文教学必须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来更新教学观,质量观,学生观,从语文“习惯,学法,实践”入手,作为语文教师,既要从理论上掌握教学方法,又应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善于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教会学生如何获得知识的方法。语文老师,就应该像春蚕般默默吐丝作茧,像蜡烛般发光发热,几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勤耕不辍。诲人不倦。
参考文献
[1]傅德珍.创新破题能力的培养—— 以化学教学为例[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S1):204-205.
西港中学
江礼菊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并知道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过程,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2)观察日常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通过社会调查或查阅资料了解光的反射在实际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光的反射定律简洁、对称、和谐,从中领略到物理学中的美。
(2)通过学习光的反射的应用和光污染,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及人类生活的影响,乐于用所学的光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点:光的反射定律是几何光学中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是分析有关光的反射问题的主要依据,该规律的探究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索精神,所以光的反射定律及其探究过程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本章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的光路,难以真实、直观地显现出来,学生不容易理解。另外,在利用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解释实际问题时,学生很容易产生错误认识,例如认为镜面反射看起来一定比漫反射亮等等。因此,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师提问:我们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源发出的光进入了眼睛,人能看到物体,那么人为什么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 2.新课讲授
(1)光的反射现象
让同学们合作反复做活动1实验,诱发学生观察思考对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提出猜想。
演示:光射到平面镜上的反射现象
概括: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去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有关的几个物理名称
教师边演示边画图,并强调平面镜的光学符号的画法。
一“点”:入射点O 三“线”:入射光线AO,反射光线OB(强调字母顺序,话实线,箭头及方向),法线ON(画虚线)
两“角”:入射角α(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β(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3)光的反射规律
再利用桌面实验器材对活动2深入探究。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
① 当E、F屏在同一平面时,可看到入射光和反射光,不在同一平面时,不能同时看到入射光和反射光,引导学生此现象说明:“三线共面”。② 让学生观察:反射光、入射光和法线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分析此现象说明:“两线分居”。③ 让学生根据现象和测量填充表格,引导学生发现现象规律: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角也增大,反之亦然,反射角总是等于入射角。概括光的反射定律:
(4)应用(运用光的反射定律求角作图)课后练习第2题(5)对于镜面反射与漫反射这一难点的出破,我将采取播放自制的多媒体动画课件:画面先出现两种不同的反射面,再依次播放出每一条光线的反射过程。播放完毕后,让学生比较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异同点。并且强调: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镜面反射
漫反射
3、课堂小结
本课小结由学生完成,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4、作业布置:作业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5.板书设计
1.光的反射概念: 2.光的反射定律:
①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两线分居)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新发现:光路是可逆的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反思本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今后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课前应要求学生认真做好本课的预习工作,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保证本节课的顺利完成(如:了结探究的目的;u、f、v所代表的含义;本次探究的大致步骤等)。
2、探究实验前就让学生先固定透镜,再用笔记录透镜两侧的一倍两倍焦距的位置,确定好范围,那么在探究过程中物距 范围就看蜡烛放在哪个范围,像距就看最终承接到最清晰时光屏所在的范围。
3、整个过程引导过多,留给学生自主探究思考的机会较少,但全部让学生探究学生又会找不到方向,这要就选取一个收放点。课堂教学要及时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如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可以用信息快递的方式给出而不是让学生再思考回答。第一组数据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第二组数据由小组合作完成,接着还可以进行物距与像距的变化规律的探究。
4、凸透镜成像规律比较抽像,直接得出成像规律是非常困难的,最好在学生分组实验数据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再结合成像光路图更容易得出规律。
本课题是教材第一次出现的能较完整体现探究学习的教学内容,为了在教学中能着重体现科学探究的教学,使学生通过对本节规律的
学习,尽可能完整地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使学生通过过程的体验,感受到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初步具有科学创新意识,教学中设计了让学生尽可能充分地自主体验探究学习的过程。为了在课堂教学中使教师、学生、课程、环境等双双相互作用,并通过师生交流、教学互动,形成自组织,让学生自主建构,教学中采用了“交流—互动”的实验探究模式。具体来说,对以前教学中较易忽视的以下环节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设计。
1.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学生能发现并提出问题,是求知的起始,也是教师展开教学的最好开端;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通过实验现象为学生创设了通过观察自己提出问题的情境。
2.科学是从想象开始的,想象是科学的准备阶段,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意向,便不能进行创造;只有想象和大胆的猜想才能产生假说;同时想象和猜想又能激励创造。可见,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是极其重要的。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中,在确定了需解决的问题后,教师便通过现象展示和语言引导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请学生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大胆猜想,并对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
3.众所周知,要完成好一项工作,制定计划与设计方案是必需的。因此在前述工作的基础上,教师应鼓励学生从寻求流过各用电器电流关系的角度去自主制定探究计划、设计实验过程、选择所需器材。
4.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现代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也是自主性学习所必需的能力。同样,通过实验收集到数据后,对数据进行分析论证在科学探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实验收集到的数据也只能是一堆无价值的东西。因此教师应在学生进行实验收集到数据后,鼓励学生自主的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比较、因果推理、归纳出科学规律,并对结果进行描述和解释。教科书和其他参考书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渠道。因此本节课后的作业之一便是请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查阅有关资料分析本节课提出的各种问题。
5.批判思维可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批判性的评价能力对学生能力的提高、素质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同时,人们在完成某项工作或在工作到达某一阶段时也应该进行反思,检查思路和具体措施,发现错误和疏漏,这也是责任心的表现。所以,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对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的评估也就显得格外重要。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启发学生对本组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注意假设与探究结果间的差异,鼓励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尝试改进探究方案,努力培养学生养成对所做工作进行评估的好习惯,并能从评估中吸取经验教训。
6.在现代社会生活和科学工作中,个人之间、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为了使学生能进行交流与合作,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本节课的实验探究时,学生进行了分组,每小组2人,且要求组内的动手实验、记录数据等角色分工要明确,角色要转换。这样做既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机会均等的全面练习,又能充分体现工作中的分工与协作、交流。
总之,要抓住本课题这个教育教学时机,引导学生尝试实验探究、资料查询、调查访问等方法学习知识乃至创新,帮助学生尽快步入自主性学习轨道。同时,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学习,学生会进一步认识到:对于多数探究活动来说,探究的过程比探究的结果更重要。可以相信,通过多次、不断上升的这样的教育教学活动,定能使学生真正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生的动手实验,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进行实验探究。
2)通过探究学习中数据的处理、分析并得出结论,使学生会记录实验数据,初步掌握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探究、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描述实验结果。
3)通过学生自主的合作、探究,得出串联电路的电流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方法有初步的认识和感受,并为观察、提出问题、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分析概括、信息交流等能力的初步形成打下基础。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学不仅指物理知识,而且还包含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体验,使学生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2)通过实验数据处理的体验,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通过探究学习中交流与合作体验,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 教学模式:“交流—互动”的实验探究模式。
◎ 教学重点: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
◎ 教学难点: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究过程中各环节的重要性。
◎ 教学器材:
1.教师演示用的电源、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多媒体设备一套。
2.学生探究活动中所需的各种电路元件。
◎ 教学过程
◎ 教学反思:(课后完成)
◎ 板书设计:
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一、提出问题: 串联电路中电流有何规律?
二、猜想: 1.„„ 2.„„ 3.„„
三、实验探索 1.实验设计 2.动手实验 3.分析归纳 4.进行反思
四、交流
五、实验结论
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
六、提出新问题 1.„„ 2.„„ 3.„„
“楞次定律”的探究过程蕴含着“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推理与判断”等最基本的科学思维方法, 是一节很有探究价值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 摆正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 接下来, 就应该思考“怎么教”, 即教学策略。笔者结合自己两次“楞次定律”的教学实践, 阐述“还原规律探究过程”的教学策略对于发展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以促进高中物理规律教学的创新。
一、“楞次定律”的第一次教学实践
1. 设计思路
“楞次定律”是高中物理选修3-2第一章的教学重点, 更是本章的教学难点。为了能够让绝大多数学生达成课堂教学目标, 同时也为了降低教师驾驭课堂的难度, 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教师演示实验操作→学生观察并记录结果→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归纳→得出“楞次定律”。
2. 过程简述
教师演示表1中预先设定好的四种实验操作,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现象, 并把结果填入表1中。依据表1中的实验记录,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并归纳出“楞次定律”。
3. 教学反思
按照上述的流程进行教学, 过程一定是顺畅的, 结论的得出也是“水到渠成”的。表面上, 学生在课堂上也经历了实验探究, 学习的氛围也是热闹的, 但事实上, 学生的思维是冷却的。这是因为, 教师完全掌控着学生学习的每一个步骤和环节, 学生所有的学习活动都是“照单抓药”, 被动地完成教师精心安排的学习任务, 并没有经历真正的自主探究。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来看, 这一次教学实践仅仅达成了“知识与技能”的目标, 即学生只是知道了“楞次定律”的内容。其实, “楞次定律”的发现过程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思维方法, 对此,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缺少体验与领悟的。因而, 绝大多数学生对于“楞次定律”的学习就会产生以下两个思维障碍。
思维障碍1:学生不明白教师为什么要选定表1中的四种操作来进行实验?
思维障碍2:学生会想, 确定感应电流I感的方向是我们的实验目的, 为什么要引入“感应电流的磁场B′”这个“中介”?学生还会问, 教师为什么会想到用“感应电流的磁场B′”这个“中介”来描述感应电流I感的方向与原磁通量变化ΔΦ0的关系?
二、“楞次定律”的第二次教学实践
1. 设计思路
本节课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可能产生的两个思维障碍?针对第一次教学实践, 笔者对“楞次定律”的教学进行了改进。第一, 将“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第二, 采用了“还原实验探究‘楞次定律’的过程, 让实验探究与科学思维齐头并进”的教学策略。所谓“还原规律探究过程”是指把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的一些基本的科学思维方法转移到课堂教学中来, 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与科学家发现规律相类似的科学探究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与同学合作, 自己发现问题, 自己设计探究方案并解决问题, 领悟规律发现过程中的“大智慧”, 从而开启自己那扇思维之门, 进而发展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
2. 教学过程
为了判断感应电流I感的方向, 教师事先要指导学生弄清线圈导线的绕向, 及电流的方向、指针摆动的方向与电流计的红、黑接线柱的关系。
教师:演示条形磁铁插入、拔出螺线管产生感应电流的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现象的同时提出问题:感应电流I感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经过动手实验、交流讨论, 学生能够发现, 原磁场B0的方向和原磁通量变化ΔΦ0决定了感应电流I感的方向。
教师: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研究感应电流I感的方向与原磁场B0的方向和原磁通量变化ΔΦ0之间的关系呢?
学生:控制变量法。
教师:要求学生说明控制变量的具体做法。
经过交流讨论, 学生能够发现, 原磁场B0的方向与原磁通量变化ΔΦ0存在4种组合情况 (学生自然就不会产生思维障碍1) 。
教师:要求学生设计探究感应电流I感方向的实验现象记录表格。
学生:设计的表格如表2所示 (学生不会想到还要记录感应电流的磁场B′的方向) , 并按照表格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实验记录分析感应电流I感的方向、原磁场B0的方向和原磁通量变化ΔΦ0三者之间的关系。
学生:经过交流讨论后发现, 虽然感应电流I感直接是由原磁通量变化ΔΦ0而产生的, 但无法找到两者之间的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 (怎么回事呢?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有效激发) 。
教师:因势利导, 引入“中介”———“感应电流的磁场B′”。演示图1所示的“铝环实验”并引导学生思考:铝环远离磁体说明两者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铝环靠近磁体说明两者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请分析产生斥力与引力的原因。
学生:铝环中的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会与条形磁体产生相互作用的斥力和引力。可以根据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同名磁极互相排斥, 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判断出感应电流磁场的方向, 然后再根据安培定则判断出感应电流的方向。
教师:现在我们发现了一个既与原磁通量变化ΔΦ0有关又与感应电流I感有关的“中介”, 它就是“感应电流的磁场B′”, 我们可以利用这个“中介”联系并确定感应电流I感与原磁通量变化ΔΦ0的关系。 (学生自然就不会产生思维障碍2)
学生:在实验表格2中增加了“感应电流的磁场B′的方向”这一行, 根据自己的分析得出“楞次定律”。
3. 教学反思
第二次教学实践让学生完全参与到探究“楞次定律”中来, 采用类似真正的科学探究的方式, 还原了“楞次定律”的发现过程, 强调知识的自主建构、强调思维品质的丰富与优化、强调科学素养的培植。在学生无法找到感应电流I感与原磁通量变化ΔΦ0之间的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的时候, 教师并没有把“感应电流的磁场B′”这个“中介”生硬地“强加”给学生, 而是利用“铝环实验”自然引入。这样做, 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又能满足学生逻辑思维的要求。“铝环实验”不但操作简便, 而且原理通俗易懂, 更重要的是, 学生对于“力和运动”的知识驾轻就熟, 这些优势为学生能够顺利得出“楞次定律”给予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戏剧教学 教学方法 中学语文
“老师,学戏剧有什么用啊?”这是刚进入戏剧单元的学习时,一个很喜欢语文的尖子生提出的问题,尖子生尚且如此,可以想见其他学生对戏剧学习的认识和态度。
其实,不仅学生不爱戏剧,很多老师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再加上对戏剧教学的认识存在偏差,导致教学中违背戏剧的规律:对剧本一读了之者有之,将剧本作为普通文本解读者有之,课堂上着力讲授戏剧知识者有之,不顾语文特点致力于戏剧表演者亦有之……
由于教与学认识上的误区,导致戏剧教学学生不爱,老师无奈,最后变成走过场,效率低。
我认为戏剧教学应该在戏剧艺术与语文学科之间求得一个黄金平衡点。中学的戏剧教学,既要体现语文教育的基本要求,又要考虑戏剧艺术自身的特点;但戏剧教学首先应该姓“语文”,这是不容置疑的。中学戏剧教学,一切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要围绕提高学生的鉴赏和探究能力进行,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两个单元的戏剧教学中我遵循戏剧教学的规律,采用三步走的方法,既突出了传统语文教学的读、写,又利用现代多媒体观赏、模仿,并且还让学生改编、创作,让他们在快乐学习中感受到戏剧的魅力。
一、重视诵读与演唱,突出戏剧的文学性
中学进行戏曲戏剧教学不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演戏,所以表情朗读是最好的选择,通过读来理解主人公的感情,通过读来展现舞台情境。学生可以自由诵读,可以分角色演读,还可以放声高歌或轻声吟咏,读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但都要求他们必须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有经验的教师,都很重视引导学生对人物语言的理解和鉴赏。例如,《茶馆》中这样一段人物对话:
唐铁嘴:我已经不抽大烟了!
王利发:真的?你可真要发大财了!
唐铁嘴:我改抽白面儿啦。……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大强国侍侯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
读了这段对话后,学生除了对“两大强国侍侯我一个人”之说感到有些滑稽可笑之外,可能很难有更多的理解。这时,教师就要及时向学生提供关于人物语言理解的背景资料,并且进行范读,让学生在听语气,看表情中认识到唐铁嘴把受到帝国主义毒害引以为荣耀的可悲、可耻的奴才性格。
有同学提出用流行歌曲来演唱经典剧本,我觉得很有创新意识,于是就大力肯定,比如用《长亭外古道边》的曲调来演唱《长亭送别》的[正宫][端正好]就非常匹配。其实,只要学生动脑筋去选曲子,细心的揣摩原著的思想感情和优美意境,这本身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虽然他们所选的曲子不一定入情入理,甚至还有可能存在与原著的基调不够吻合的地方,但这并不能遮挡探究能力闪耀出的光芒!
二、组织欣赏与表演,再现戏剧的舞台性
读剧本不同于读小说散文。戏剧教学一定要给学生以“舞台感”!但仅仅诵读很难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而多媒体的使用能便捷地把文字变成视频,但过多的媒体使用,只能削弱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感悟能力,使学生过于依赖感官的刺激,而丢失掉语文教学本身对教材文字的钻研与感悟,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应该是适时的、适事的。所以两个单元我只选了《茶馆》《雷雨》这两个在剧本、表演方面堪称经典的戏剧给学生欣赏,而且都放在已品读剧本之后。在观赏前,我布置两个任务:注意剧中人物的表情、语气、语调,注意编剧对原剧本的改编。
通过欣赏于是之等老演员的表演,学生明白自己前面品读、演唱的优点、不足,于是有了模仿的标准,随后的演出就能促使学生主动钻研文本,把握人物感情,在舞台上再现剧情。另外,通过比较原剧本与改编后的演出,让学生讨论优劣,懂得剧本的写作,为下一环节的改写打下基础。
在诵读、欣赏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分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戏剧片段表演,课内外均行,要求全员参加,每组表演不超过十五分钟,全班分成四大组每组选出最好的演员和剧本晚自习参加表演比赛,活动过程中,提倡组内合作,组外竞争。这些准备活动都在课外完成,课内表演时,《茶馆》中的大兵系着报纸做的皮带、斜挎着纸手枪、歪戴着纸帽子走上舞台,让观众忍俊不禁,同时又恨恨不已;鲁侍萍的悲愤、屈辱、欲说还休,迎来阵阵掌声;吴太太胡搅蛮缠、舌尖嘴利,招来一片嘘声;朱丽叶的温柔美丽、为情而死,赚了不少眼泪。
这种演出课,不仅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能收到“一箭双雕”“一举多得”之效。在热烈活泼的气氛中,学生既轻松愉快地掌握了戏剧常识,又增长了表演才能;既丰富了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又提高了戏剧鉴赏能力和探究能力。这种尝试,打破了沉闷的传统教学模式,突破了应试教育的禁锢,我相信若干年后学生还会记得高中
那场“盛大”的戏剧表演。
三、指导改编与创作,体现戏剧的综合性
戏剧的表演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而戏剧的创作更是一种体现教学效果的综合性活动。改编课本剧是把书面文字转换成适合于舞台的口头语言、形体动作,变死的课本知识为活的演出实践;创作戏剧更要求学生有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写作等方面的知识。我先指导学生改编课本剧,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记叙性强的课文已有很多被改编成新颖生动的课本剧,这些范例对学生是很好的启发与指导。我班学生改编的《戏剧串烧》,成功的把《罗密欧与朱丽叶》《雷雨》《三块钱国币》串起来,矛盾冲突迭起,过渡衔接自然,而且具有现代生活气息:到处游荡的周萍发现古墓中昏睡的朱丽叶,趁机把她背回周公馆,罗密欧由于服用的是假冒伪劣毒药,很快就醒过来,到处寻找朱丽叶,结果发现四凤戴着朱丽叶的戒指,经过跟踪,罗密欧来到了周公馆,在侍萍的旧房间里繁漪正在纠缠周萍,客厅里鲁大海正在质问周朴园,这时周朴园的朋友吴太太来访,而追赶吴太太的两个大学生拿着另外一个花瓶也来到了周公馆,三部戏剧的矛盾冲突集中到一块,最后以花瓶被罗密欧失手打碎,吴太太的怒气冲天,满口“汉骂”,罗密欧的一脸困惑,一口洋话收尾。这个戏剧串烧改编完毕后,参加了晚自习的表演,参加演出的队伍最壮观,赢得的掌声、笑声最多。
改编课本剧是促使学生自觉、快乐阅读的有效途径,而且通过改编《药》《守财奴》《边城》《三国演义》等名篇,学生有了成就感,并进一步激发创作热情,他们不愿受现成作品的限制,干脆直接创作反映现实生活的戏剧,这些作品反映的是学生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他们用眼看、用心悟、用手写,因而出现在我面前的是富有现代生活气息,或轻松幽默,或心酸心痛的剧本。
总之,戏剧是语文综合活动的最佳平台。古人把学习称为“读书”“念书”,实在是抓住了学习语文的关键,语文课不能没有琅琅书声,戏剧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文学样式,同样需要读,只有读,才能品味语言;只有读,才能精思;只有以读为前提,才有表演和创作的基础。有了品读作为前提,再加上观赏著名艺术家的表演,会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剧本的认识,对舞台艺术的了解,如果说品读为学生的舞台表演、戏剧创作提供书面范例,那么观赏戏剧则提供了实践经验,因此,后面的表演与创作就能水到渠成的完成。
总之戏剧教学让学生的鉴赏和探究能力得到提升,让我们遵循戏剧的规律,重视戏剧教学,用正确的方法灌溉这朵奇葩,语文百花园里一定姹紫嫣红、蜂蝶穿花!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其中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自主探究式学习,鼓励奖信息技术渗透与物理教学之中。本节的教学从设计上力图将信息技术与实验有机结合,实现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有效整合;教学过程中采用以探究式为主,其它教学方式为辅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探究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来增强探究过程的实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入新、提出问题,通过教师的诱导,深化实际问题,形成物理问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猜想,涉设计探究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初步认识凸透镜的秤想规律。在利用凸透镜秤像的模拟实验,获取凸透镜成像的动态信息,归纳结论。整个教学以“设计—探究—发现”为基本过程,策动、引导学生学习思考,让学生自主探究建构知识,最终实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并获得整体发展的目的。题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教材北京市21世纪教材第八章第六节教学目标1
理解凸透镜的成像条。2
知道当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像的大小随物距变化的定性关系。3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4
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和原理。实验器材光具座、光具座附、蜡烛、火柴、计算机、凸透镜成像原理的重点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难点理解凸透镜成像的变化规律。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引导语:通过上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生活中的照相机、投影仪、电影机、放大镜等成像元都是凸透镜。但是,通过照相机所成的像是缩小的,通过投影仪所成的像是放大的。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通过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像?什么情况下成放大的像呢?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猜想投影仪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光学仪器,大家仔细想一想,要想让屏幕上的图像大一些,应怎样调整?大家可以讨论讨论,也可以到前面来适适。实验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嘛!大家讨论得很热闹,谁愿意将自己的想法和大家交流一下。同学认真回忆着投影仪的使用情况。并逐渐形成几个同学间的讨论。有同学到前面来用投影仪做实验。同学纷纷将自己的想法与其它同学交流。可能的猜想:与物体到透镜距离有关;与屏幕到透镜距离有关;与物体和像是否在透镜的两侧有关……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明
确
任
务
制
定
计
划
大家说的都很好,但是否正确还需要实验来验证。我们为每组提供了专门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器材——光距座及其附,并在每组的计算机中安装了研究凸透镜成像所用的。大家可以任选其一或共同来探究凸透镜的成像条。提示:1.
我们事先为同学们准备了探究方案,同学们可以参照,也可以自己制定实验方案。2.
小组同学间注意分工合作。3.
物距(u)表示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像距(v)表是像到透镜的距离。有的小组参照学案制定实验计划,有的小组讨论分工并准备实验器材。实验探究教师巡回指导进行实验探究,收集实验数据并记录展示分析数据各组的实验基本完成了,那个组愿意将实验数据来与同学共享;并阐述你们的到的初步结论。以组为单位,利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实验数据。并阐述通过实验所得到的初步结论。师生总结结论将每次实验的数据进行研究,得到这样的结论: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透镜的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透镜的二倍焦距,但大于焦距时,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透镜的焦距时,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与教师一起总结结论。并根据自己的实验经验体会、理解结论内容。师生总结结论进一步研究表明:焦点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另外,二倍焦距点是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我们不难发现如下规律:当物体从较远处向透镜靠近时,物距在不断减小,像和像距都在逐渐变大;当物体从较近处远离透镜时,物距在不断增大,像和像距都在逐渐减小。与教师一起总结结论。并根据自己的实验经验体会、理解结论内容。引导深入研究提出讨论问题:1.在成虚像和实像的情况下,轻轻吹蜡烛的火焰,使它像一侧偏斜,观察火焰的偏斜情况。2.如果我们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是否相同?利用实验继续探究作业1.
记忆并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2.
轻松联系:目标教学中的联系题。3.
预习下一节内容。教学后记:
在本节的教学中,学生的实践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问题的提出,对探究方案的制定,实验数据的处理,还是最终知识的形成,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而发现的,在堂上,学习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发现权、思考权、发言权,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节中“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这一知识,教师不是用传授定论的方式,而是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这样,学生在获得某一知识结论的同时经历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切合了“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这一时代要求。与单向且被动参与接受知识的教学过程相比,这种知识获取过程具有明显的优势:它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它决不是一知半解的,更无需死记硬背,因而是一种“优质”的知识;学习者亲历知识的发现过程,由此形成并拥有的知识具有极高的迁移价值,因而是一种“活化”的知识;另外,学习者在获取“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一知识的过程中,经历了类似于科学发现的某些思考、分析、概括的过程,而这些方式是解决各种问题以及将来从事探究工作所必需的,因而还是一种极具可持续发展意义的“长效”的知识。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人教课标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它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章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第一节透镜、第二节生活中透镜知识的延伸,又是第四节眼睛和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理论基础。
通过前面的小孔成像实验和平面镜成像实验、以及生活中的透镜的学习,学生已经建立凸透镜成像概念,能区分实像和虚像,从而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物理的启蒙阶段,,对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他们的身边事物入手,引起学生兴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目标: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2、过程与方法方面目标: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与方法;体会如何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物理知识和生活密切相关,通过观察、实验体会到科学实事求是的精神。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
三、重难点
重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在科学探究中收集数据,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的方法。
四、教法、学法
说教法:观察和实验是学生认识物理世界、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学生智力的前提条件。所以,在凸透镜成像规律研究的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采用探究性教学法。
说学法:
教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的方法。教学活动中启发学生思考。
教具准备:
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引发猜想
教师手持一张精美的图片在教室中前后走动,学生用凸透镜观察图片,思考并回答:“你观察到什么性质的像,是在什么情况下观察到的?”接下来让学生用另一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与前一透镜竖着并排放置,同时观察图片。通过以上体验活动,学生从感悟到凸透镜成像是有规律的。提出猜想。
2、设计实验,操作记录
(1)组织讨论实验方案
提出猜想后,验证假设,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物、镜不动,光屏前后移动时,光屏上所成像会变模糊,通过观察学生感悟到物、镜一定时,清晰像的位置是一定的,为学生实验做好铺垫,教师再示范光屏上成清晰像的操作要领。
根据所给实验器材和相关实验操作要领,组织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经过展示和讨论确定实验方案后,把学生分为三大组,给各大组焦距不同的透镜,学生进行实验时,观察成缩小倒立像、放大倒立像、正立放大像时的物距和像距。数据记录在学案上的表格中。
(2)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后,各组汇报实验数据,教师将实验数据统一输入Excel表格进行多组数据的处理,现以四组过去学生实验数据为例,通过对表格中物距排序的处理,根据数据引导学生思考,透镜不同,焦距不同,所以分界点不同,进而由学生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后,针对物体在一倍焦距处、物体在两倍焦距处成什么像,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推理。物距大于2f成放大的像,小于2f成缩小的像,则2f处成等大的像。
3、小结、作业
由学生归纳小结本课学习内容。
【探究教学规律】推荐阅读:
语文阅读教学规律的探究10-29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06-27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探究05-27
探究高中历史教学策略06-05
探究式教学策略06-19
作文教学方法探究09-17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10-07
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06-10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论文06-27
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