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精选8篇)
败了。哪有这回事!”近20年过去了,当我们重温这些论断时,由衷感到是多么正确!历经时代的洗礼,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旗不仅不倒,而且更加光彩夺目!中国人民从实践中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引领我们前进的旗帜,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
1.为什么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我们为什么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道理其实并不复杂。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被100多年来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特别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科学真理,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的事业需要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
那么,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于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解释人类历史的发展变化,把生产力作为推动社会前进最活跃、最革命、最根本的力量,科学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深刻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正确方向。在人类思想史上,还没有一种学说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历史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甚至一些并不赞同马克思主义的人也承认,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史上不朽的思想丰碑。一位法国学者说,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也就没有将来;不去阅读而且反复阅读和讨论马克思,将永远都是一个错误。近年来世界上兴起一波又一波的“马克思热”;在全球“千年思想家”、“最伟大的哲学家”等评选活动中,马克思以高票位居榜首;,当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全球之时,马克思的鸿篇巨著《资本论》在欧洲销量成倍增长……这一切都表明,马克思主义经受住了时代的考验,其科学性和真理性,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人的认同。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于它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它的全部理论都立足于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全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追求,不谋求任何私利、不抱有任何偏见,是科学性、阶级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理论。恩格斯说过:“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历史上,也曾经有过种种同情、关注人民群众的思潮和学说,但从来没有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与各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命运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位德国作家在谈到19世纪以来的历史巨变时说,没有工人运动,没有社会主义者,没有马克思,当今世界5/6的人口将依然还生活在半奴隶制的阴郁状态之中。正因为马克思主义鲜明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所以它一经产生,就具有磁石般的吸引力,“远在德国和欧洲境界以外,在世界的一切文明语言中都找到了拥护者”。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还在于它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不是故步自封的学说,而是随着实践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的科学体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他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马克思曾说:“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恩格斯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列宁强调:“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毛泽东同志指出,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但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邓小平同志强调,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江泽民同志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就是与时俱进。总书记同志强调,只有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才能保持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是革命的、批判的、发展的,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进步而不断丰富的。这正是马克思主义能够始终反映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活力,始终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的根本原因。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已经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所证明。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中国人民正是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长期奋斗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思想武器。近代以来,为拯救民族危亡,先进的中国人尝试过、寻觅过西方的各种思想武器。西方的各种思潮,如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等等,都在我国先后出现过甚
至流行过,又都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因为它们都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以科学的宇宙观,为中国先进分子提供了“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产生了新民主主义的整个历史阶段。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起来,引领改革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巨大指导作用。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坚持真理、坚持科学、坚持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就是坚持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发展道路。这种坚持是“必须”的,而不是可有可无的。在这个根本问题上,要坚定不移。
2.指导思想不能搞多元化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要回答为什么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思想只能是一元的,而不能搞多元化。实际上,古今中外,任何国家和社会,不管社会形态多么不同,不管社会思想多么复杂,但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支配地位的思想总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或者说指导思想都是一元的。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都有一元的主流意识形态,统治者都努力用各种手段来维护其主流意识形态。在我国,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要确立儒家正统思想的独尊地位。在中国多年封建社会中,多数时间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意识形态。在欧洲中世纪,天主教、基督教思想处于统治地位,教会信条成了“任何思想的出发点和基础”,任何“异端邪说”都受到排斥甚至制裁。到了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标榜“思想自由”,但以个人主义为主要内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始终是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在当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各种思想主张五花八门,甚至允许批评资本主义乃至宣传马克思主义,但任何主张改变私有制、改变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思想,都会受到攻击和限制,更不允许其占主导地位,不可能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在任何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思想,都是由其起主导作用的经济基础决定的。马克思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指导思想一元化,正是这一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反映。同时,指导思想作为上层建筑的核心和灵魂部分,它既是上层建筑的重要内容,又对维护上层建筑起着关键作用。社会制度的巩固和完善,需要指导思想或者主导意识形态提供理论指导、价值导向和精神支撑,它必然要集中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思想。
有人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经济成分多样化,是不是指导思想可以搞多元化呢?毫无疑问,多种所有制并存,多种利益主体的存在,肯定会出现多种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但是,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并不等于指导思想就要多元化。事实上,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大多数时候经济成分都是多样的。比如,在资本主义社会,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占主导地位,但在相当长时期中有封建地主经济与它并存。即使当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也同时存在小作坊、手工业者、自由职业者、个人土地所有者,公营性的“国有企业”,外国公司,特别是股份制的出现,使所有制形式更是复杂化多样化。然而,尽管所有制形式多种多样,但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并没有变,始终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因而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始终是资本主义价值观。同样,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成分多样化,但并没有改变我国公有制经济占主体的地位,没有也不能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道路,这就决定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只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有人提出,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利益关系多样化,是不是就要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呢?要看到,利益关系多样化也是很多国家、很多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比如,美国可以说是利益集团很多的国家,资产阶级、农场主阶级、工人阶级是最基本的阶级,这些阶级又分为大、中、小不同的阶层;此外,还存在大量的诸如管理人员、教师、律师、医生等社会阶层。不同的阶级、阶层具有不同的社会地位,形成不同的利益集团。尽管利益多样,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及其内部都有激烈的斗争、冲突、较量,但占主导地位的是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不会容许不符合其利益的思想占主导。在我国,虽然利益关系日益多样化,各阶层、各群体的具体利益有所不同,但无论各方面的具体利益如何多样,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总体上是一致的,这就必然要求有一个统一的指导思想。在当代中国,只有当代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而没有别的什么主义或主张,能够最广泛地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够引领社会发展进步,这理所当然应当成为我们的指导思想。
还有人提出,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社会思想、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指导思想是不是可以搞多元化呢?首先,我们要看到,社会思想的多样化和指导思想的一元化,是不同层次的问题。一个是指现实社会中各种思想存在的状态,一个是指这个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思想是什么。社会思想的多样,并不等于这个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思想就要多元。恰好相反,正是因为它占支配地位,必然要求通过一元去引领多样。其次,社会思想的多样化并不排斥意识形态领域的有序化。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思想文化领域的多样化,是一种正常状态。社会思想的多种多样,有利于促进思想的解放,激发起社会的活力,推动理论、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创新。但是,社会思想的多样化,必须以有序化为前提。杂乱的、无序的多样化是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的。如果一个社会缺乏统一的价值导向,或者这种导向很苍白乏力,社会运转就会或者陷入混乱,或者陷入停滞,社会发展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对于一个正常的社会来讲,就是既要允许社会思想和个人价值追求的多样性,也要坚持社会价值导向的一元化。概括地说,就是多样并存、一元指导。
我们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与各个历史时代统治阶级思想占统治地位有一个根本的不同,就是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思想武器,不仅仅因为它反映了我国经济基础的要求,而且它来自于实践,同时是为实践检验所证明了的客观真理。客观真理是一元的。就是说,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可以不同,但符合客观实际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当今世界的理论虽然有许多种,但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中国实际,作为我们指导思想的科学真理只有一个,这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只有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保证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任务。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必然把谬误同真理混为一谈,其结果,绝不是为当代中国发展寻找什么新的理论支持,而是否定、消解真理的指导作用。这种思潮的泛滥,必然动摇我们事业的理论基础,进而动摇我们的整个事业。
3.指导思想一元化不会影响思想文化的繁荣
有人担心,强调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会不会影响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会不会影响学术和艺术上的自由争鸣,会不会影响我们学习借鉴资本主义国家有益文化成果呢?我们说,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首先,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不会妨碍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实际上,我们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不是说要简单照搬它的现成结论,用它代替具体的科学研究,用它裁剪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而是强调要善于运用它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马克思主义既是近现代以来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伟大成果,也是引领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发展的正确向导。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五四运动以来我国现代哲学社会科学才获得了一系列重大发展,形成了新的科学方法、思维方式、学术范式和学科体系。即使在西方,一些著名学派,也不讳言自己的学说受过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哲学社会科学主要有五项功能: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可以说,无论哪项功能,要想发挥得好,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迄今为止,没有什么别的理论能够像马克思主义那样为哲学社会科学提供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能够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不断打开广阔视野,注入新的活力,开拓新的境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在需要,是哲学社会科学坚持正确方向的重要前提。
其次,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不会影响我们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我们所说的“指导思想”,是指各种学术学派、艺术流派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我们所说的“百家”、“百花”,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文化应允许有不同的学派和流派。只有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能避免思想停滞、观念僵化、声音单调,增强社会主义学术和文化的生命力、吸引力和影响力,这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所要求的;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使各种流派和学派更好地把握正确的方向,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更好地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所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必须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大力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生动局面,促进各种学术学派和艺术流派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
其三,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不会影响我们吸收和借鉴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有益思想文化成果。马克思主义既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同时也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开放的思想体系。它勇于和善于汲取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马克思主义正是批判地汲取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内核、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精华,才得以创立;马克思主义也正是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汲取国外优秀文明成果和中国传统思想精华,才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这使它既能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又能扎根实践、坚持根本。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仅不会阻碍对其他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的吸收和借鉴,而且只会有利于我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包容的胸怀,去学习、去吸收、去借鉴。
4.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只有搞清楚这个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才能坚持得住,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才能发展得好。
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历来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这种态度,把经典作家的个别词句和具体论断当做一成不变的教条,看起来好像很“坚持”,实际上却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另一种态度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种态度,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不能拘泥于具体词句,而是要坚持它的基本原理,并把它与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一种态度不仅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而且只会窒息马克思主义甚至误党误国;而第二种态度才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这方面,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就是最好的证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做到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展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相反,一些曾经执政的共产党则为我们提供了另一方面的深刻教训。可以说,在相当长时期中,这些国家共产党内思想僵化,教条主义盛行,理论创新滞后,提出的某些“新观点”,往往偏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或者囿于成见和教条没有新突破,党的理论不能对实践提供新指导,对党员和群众越来越缺少吸引力;后来一些领导人又迷信西方理论,在西方思想文化渗透面前放弃阵地,取消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意识形态多元化”,搞乱了党员和群众的思想,结果导致政权丧失,国家解体。这些教训说明,不坚持马克思主义不行,不发展马克思主义、不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统一思想、指导实践也不行。上世纪90年代初,当苏联、东欧发生剧变,世界风云变幻之时,邓小平同志曾说: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不要动摇。当时,我们党在思想理论方面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大力推进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我们之所以能够处变不惊,稳定大局,凝聚和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靠的就是科学理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强大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个理论体系,包含一系列独创性成果,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在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指导作用。历史和现实表明,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近些年来,一些人不顾我国国情,不顾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无视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和历史结论,鼓吹要搞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声称西方所说的民主、自由、人权是“普世价值”,我国的发展要以它们为准则。这些观点和社会思潮的实质,就是要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取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要看到,无论是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还是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都不会给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带来福祉,如果引进和盲从它们,必然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这方面,我们可以从近年来世界上发生的一些大事件中得到警示:西方一些人在拉美、非洲等地区推行新自由主义,不仅没有给那里带来福音,而且它推行到哪里就把风险和灾难带到哪里,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又把灾难带给了全世界;苏联、东欧等一些国家的执政党放弃社会主义道路,搞民主社会主义,不仅没有出现繁荣,反而导致了亡党亡国的结局;西方把他们的“民主、自由、人权”等美化为所谓“普世价值”,使许多人上当,并成为策动一些国家“颜色革命”和一些地区**的思想武器,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干涉别国内政、实现自己战略图谋的工具。我们要深刻认识这些错误观点和思潮的危害性,决不能让它们干扰我们的思想和我们的事业。
我们党是一个拥有70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我们国家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面对深刻变动的国际国内环境,面对人们思想观念多样多元多变的新情况,我们只有坚持用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才能始终保持团结稳定,始终保持生机活力。
5.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尖锐复杂,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打牢马克思主义主心骨,是我们团结和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根本保证。
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是朴实的道理,是人民群众所需要、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理论。但在实际生活中,常有人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很深奥,不容易理解和把握。这是因为,我们的理论工作,在通俗化、大众化方面,还做得远远不够。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大众化,绝不仅仅是改变语言表达方式的问题,而是关系到能否充分发挥理论指导作用的问题。列宁曾经说:“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本《大众哲学》,让许多进步青年,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要义,成为坚定的革命者;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编写系列通俗理论读物,为人们释疑解惑,加深了干部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会和认同,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必须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通俗易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语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人心,使科学真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历史和现实表明,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的方向盘和稳定器。如果没有这个最核心的东西,社会就会失去共同的思想基础,导致人心涣散、社会混乱。近代中国之所以长期陷入一盘散沙的局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凝聚全民族的共同精神支撑;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之所以能形成全民族万众一心、共同奋斗的强大力量,就是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这个强大精神动力。当代中国,实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任重道远,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引领作用须臾不可或缺。要通过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最好坚持和实践,也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和实践。要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的认识,不断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认识,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进一步深化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认识,不断增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自觉性坚定性。
(一) 虚假的观念体系。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指出:“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 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立成象的, 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 正如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倒影, 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生理过程中产生的一样。”[1]马克思在这里把“意识形态”当做一种“虚假的观念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一个基本含义。这里说它“虚假”, 主要是说它颠倒了存在和意识、生活和观念的关系, 从根本上混淆了主宾、本末、头足。这些观念形式之所以是“颠倒的”正因为它们所来源的那个世界本身就是颠倒的。现实的颠倒借以表现的歪曲形式自然会在这种生产方式中的人的观念中再现出来,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提出这种颠倒的例证, 就像在庸俗经济学家那里, 土地是地租的源泉, 资本是利润的源泉, 劳动是工资的源泉, 这种颠倒的反映是一种虚假的意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第一个特征就是“它是把它的产品当作商品来生产。生产商品, 不是它和其它生产方式用以区别的事情, 使它和其它生产方式互相区别的事情是, 变为商品, 已经是它的产品的支配的, 决定性的性质。”[2]这就是所谓的“商品拜物教”。在简单商品生产中使用价值是第一位的, 是“为买而卖”的生产。但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使用价值只是为了获得交换价值, 变成了“为卖而买”。在这种情况下货币从商品交换的媒介摇身变成社会财富的体现, 变成了人们追逐的唯一目标, 一种普遍的权力。资本主义社会的这些经济特征产生了所谓的一系列的“拜物教”、一系扭曲的价值观。这就使得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被掩盖、剩余价值的源泉被遮蔽。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意识形态界定为“虚假的意识”主要是针对当时德国思想界为资产阶级政治统治作辩护、统治阶级支持的那些意识形态流派而言的。
(二) 把“意识形态”概念引入历史观。
“意识在任何时候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 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 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 而是生活决定意识。”[3]也就是说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从而把“意识形态”的概念引入历史领域, 变成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范畴。恩格斯还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的现实基础, 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法律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其他的观念形式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 归根结底都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 这样一来, 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的避难所即历史观中被驱逐出去了, 一种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被提出来了。”[4]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宗教等具体的意识形式, 是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并且, 意识形态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 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 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 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 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5]
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意识形态
把意识形态指认为“虚假的观念体系”是一种价值判断。同时, 意识形态作为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是生产关系在观念领域的反映, 作为一种“制度化的观念体系”参与到当下的生产方式中。统治阶级思想的意识形态有利于巩固现实的社会制度, 当它维护一种已经过时的社会制度时, 表现为虚幻的观念, 表现为颠倒的观念世界。并且把这种颠倒的观念世界重新颠倒过来“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后, 而只有通过实际地推翻这一唯心主义谬论所有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 才能把它们消灭”[6]重新颠倒的方式就是利用“武器的批判”。马克思的一生都在寻求资本主义倒台的时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旨趣是“改变世界”, 代表着更先进生产力的一定阶级, 要求推翻旧有阶级的统治。
列宁根据帝国主义的时代特征, 第一次赋予了意识形态以肯定的意义, 把马克思主义与意识形态统一起来, 补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列宁认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宗教意识形态是“虚假”和“非科学”的,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和客观真理相联系的, 是科学的, 是为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服务的“马克思的学说直接为教育和组织现代社会的先进阶级服务, 指出这一阶级的任务, 并且证明现代制度由于经济的发展必然要被新的制度所代替, 因此这一学说在其生命的途程中每走一步都得经过战争, 也就不足为奇了。”[7]革命阶级的意识形态代表着更广大的人们群众的利益, 在特定时期它在一定程度上同人类最普遍的利益相联系。所以, 革命阶级的意识形态能够发动、鼓舞广大人民进行革命行动, 推翻旧体制, 建立新制度。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是没有本阶级特殊利益的, 它真正代表了全人类的利益, 所以它不需要用那些虚假的观念来掩饰什么, 它是始终如一地同群众利益密切联系的。所以无产阶级并不是不需要意识形态, 而是应该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精神指导功能。另外, 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本身就是科学, 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包括它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革命性和科学性是内在统一的, 因此要发挥意识形态巨大的社会功能, 始终坚持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当代价值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 我国又完成了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它的革命性批判功能的使命已经基本完成。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 我们国家走上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道路。和平与发展成了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在这种情况下, 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也应从“革命的逻辑”转变成“建设的逻辑”。既要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制度化辩护功能与此同时又要避免其丧失自我批判, 自我超越的能力, 防止其变成僵化的教条, 如何发挥意识形态的主导价值功能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任务。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 对意识形态发展规律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就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一概念。“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都属于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8]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 邓小平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了拨乱反正, 指出:“只有解放思想, 坚持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 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也才能顺利地发展。”[9]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又一个里程碑。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也非常重视意识形态建设, 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地位, 立足我国革命建设的实践, 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意识形态的建设和发展, 对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新思想、新问题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和总结。只有这样才能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战斗力, 增强民族精神信仰和凝聚力, 使马克思主义成为我国社会思想文化的灵魂和支柱。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352, 第1卷
[2].马克思.资本论[M].上海:上海昆仑书店, 1930:1033, 1034, 第3卷
[3].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72~73, 第1卷
[4].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65, 第3卷
[5].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98, 第1卷
[6].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372, 第1卷
[7].列宁.列宁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1, 第2卷
[8].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 (下册)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768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与
马恩对“意识形态”的批判和发展
“意识形态”的英文为Ideology,由德崔希伯爵在1796年创造,被用来界定一种“观念的科学”。拿破仑称帝时,发现欧陆的哲学家多数对他有批评之意,遂以“意识形态家”轻蔑地称呼他们,“意识形态”也由此表现出负面的含义。马克思恩格斯最初也是从贬义上理解“意识形态”的。马克思讲道:“我们的生活需要的不是玄想(Ideologie,直译为意识形态)和空洞的假设,而是我们能够过没有迷乱的生活。”“我们且不要操之过急,让我们来看一看事情的实际状况,而不要成为玄想家(Ideologie)。”在这里,马克思把“意识形态”理解为“空想”,即不可能实现的东西,强调要从实际出发。恩格斯则把意识形态定义为“虚假的意识”。他讲道:“意识形态是由所谓的思想家有意识地,但是以虚假的意识完成的过程。”指其表面上看起来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哄骗人民的谎言,对人民来讲是“虚假的意识”。这一时期马恩对“意识形态”的理解有其现实维度。从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70年代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代。以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为标志的产业革命,是一次巨大的技术变革,促进了大工业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也使资本家之间的斗争更加激烈,为了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他们竞相改进机器,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不断加剧。最终导致1825年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地爆发。同时产业革命更带来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并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而卷入对抗阶段。资产阶级宣扬的资本与劳动一致的谎言破产了。马恩认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不过是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对劳动人民实施的一种欺骗,是“虚假的意识”,应该加以批判。
19世纪40年代,工人运动风起云涌,无产阶级作为一种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马恩进一步发展了意识形态理论。马克思讲道:“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每一个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的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法律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其他的观念形式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结底都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指出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从而把“意识形态”概念引进社会历史领域,使之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一个理论工具。马恩认为,意识形态还具有阶级性。他们讲道:“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马恩还认为,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恩格斯讲道:“物质生存方式虽然是始因,但是这并不排斥思想领域也反过来对这些物质生存方式起作用,因而是第二性的作用。”“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字、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相互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并非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指出政治、法、哲学等意识形态形式,虽然不直接依赖于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但仍可以直接或间接对社会存在产生作用。因此,马恩积极领导和参与工人运动,号召工人起来为自己的权利而斗争。他们的意识形态理论为工人运动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武器,指明了前进方向。
垄断资本主义与列宁的
“意识形态”理论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开端。世界经历了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以物理学“新三大发现”(x射线、放射现象和电子)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有了划时代的进步,进一步证明了唯物史观的正确性。与此同时,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垄断资本对内通过“参与制”和“个人联合”谋求从经济到政治对整个国家的统治。对外运用经济的、政治的甚至战争的手段进行扩张,谋求对整个世界的控制。世界范围内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日趋尖锐,工人运动普遍高涨,到1900年已经有20多个国家建立了工人阶级政党。在此情形下,列宁把马克思主义与意识形态统一起来,形成“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雏形,第一次赋予意识形态以肯定的意义。他指出:“科学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客观真理和绝对自然相符合,这是无条件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在对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斗争中形成的。列宁讲道:“马克思的学说直接为教育和组织现代社会的先进阶级服务,指出这一阶级的任务,并且证明现代制度由于经济的发展必然要被新的制度所代替,因此这一学说在其生命的途程中每走一步都得经过战争,也就不足为奇了。”列宁进一步论述了意识形态的阶级性。他讲道:“或者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或者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这里中间的东西是没有的。”为了让工人阶级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他提出了著名的“灌输论”。列宁指出,工人阶级分析问题主要是依靠朴素的阶级感情。他们自发地组织工会,同个别资本家进行斗争,向资产阶级政府争取颁布对工人有利的某些法律等,这些虽然可以暂时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却不能使他们真正意识到自己贫困的根源。“单是正义,单是群众对剥削愤恨的感情,永远也不会把他们(工人阶级)引上通往社会主义的道路。”并且“自发的工人运动只能造成(而且必然造成)工联主义,而工人阶级的工联主义政治也就是工人阶级的资产阶级政治。”因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一种从外面灌输到无产阶级斗争中去的东西。“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学说,是科学工作者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我们必须在工人中重视这种意识形态的灌输,否则就是加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对于工人的影响。”“因此,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人们经常谈论自发性。但工人运动的自发的发展,恰恰导致运动受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支配。”列宁认为,意识形态理论的作用就是要使工人们从经济根源上去认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的本质,进而把本阶级的利益同整个社会的政治制度联系起来,参加到推翻整个剥削阶级的革命实践中去。列宁的意识形态理论为俄国的革命实践和国际社会主义的运动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精神支持。
即将出版的第八期求是杂志发表本刊评论员文章,题为《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文章指出,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始终着眼于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文章指出,只有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才能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聚力量;才能保持我国的社会政治稳定。文章指出,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高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绝不允许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必须勇于和善于回答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必须采取正确的政策和方法。
——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 的启发
摘要: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对民族主义研究的基本问题进行了较好的介绍,也对民族主义研究中的各种论争进行了分类和归纳,概括性地考察民族主义历史的演变状况。通过解读此著作,在其中,一个主要的论争是民族是一直存在的还是人为构建的?永存主义和原生主义认为,民族始终存在于历史的每一个时期。而现代主义则认为民族是一种新近的现象,是现代化的产物,是“想象的共同体”。而安东尼•史密斯本人倡导的族群—象征主义则强调主观因素在民族形成、民族主义的特征和影响以及族群的持续存在中的作用,也就是说在这二者的争论中站在中立的位置,通过对民族历史的更长时段的分析,并将民族的产生置于共同体的框架中进行研究,来对民族产生的原因进行回答。对此,需要在尊重当代西方其他民族主义理论同时,坚持比较客观的理性分析技巧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安东尼•史密斯的民族主义研究进行研究,避免研究工作的简单化和情绪化。
关键词:民族主义;族群-象征主义;特征
民族主义作为晚近的全球性现象,在全世界掀起了狂潮,无论是较为激进的街头社运分子还是文化圈似乎都陷入了某种民族主义的热望之中,就在这100年内,民族主义对于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息息相关,在这样的一个“民族主义”甚至逐渐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的状态下,对它的了解和探究,尤其是对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中民族主义的探究是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现实的某种话语中抽离出某些有价值和意义的内容,从而为我们理解这个纷繁复杂的政治和社会现象提供某一角度的思考,因此应从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的相关概念、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民族主义解释范式三个方面,加深对民族主义的相关认识。
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的相关概念
对于民族主义相关概念进行解析是任何一个需要对民族主义进行了解的人所首先应该涉及到,通过这样的思维训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围绕在民族主义中的某些问题有一个较为深刻的认知。不妨让我们首先闭上双眼,去冥想当“民族主义”出现时浮现在自己脑海中的那些画面,你是否想到到汉族从中原地带逐步发展与周围民族融合而成为现在的中华民族的过程?是否想起了自己看到神州飞船飞天心里面由衷地表现出来的对于自己是中国人,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而感到的自豪和强烈归属感?是否能够想起中华民族的龙图腾,能想起我们的春节,能想去我们的汉字以及语言?是否能够想起过去为了民族解放的浴血奋战的日子以及毛主席在天安门上“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的话语?是否能够想起我们曾经或者正在思考的关于民族至上的观点--民族利益不可侵犯?
所有这些都是民族主义的相关面相:民族的形成发展过程、民族的意识或情感、民族的语言或象征、争取民族利益的社会或政治运动、以及普遍意义或特殊意义上的民族信仰与民族意识形态。而在这里,后三者是我们常用意义上的“民族主义”。在这里,安东尼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指导性的民族主义定义:一种为某一群体争取和维护自治、统一和认同的意识形态活动,该群体的部分成员认为有必要组成一个事实上的或潜在的“民族”。在上述的定义中有一个核心的概念“民族(nation)”,那么民族究竟是什么呢?在提及“民族”的时候我们是否会想到一个拥有客观因素如语言、宗教以及领土的群体;同时还有一个拥有主观因素如情感、意志、想象与感受的群体,单单一方面理解的话总难免陷入片面的境地,因此这里提出一个“主观——客观”标准:即将民族定义为具有名称,占有领土的人类共同体,拥有共同的神话、共享的历史和普遍的公共文化,所有成员生活在单一经济之中并且有着同样的权利与义务。而与之相关联的另一“族群(ethnie)”概念则被定义为“与领土有关,拥有名称的人类共同体,拥有名称的人类共同体,拥有共同的神话和祖先,共享记忆并有某种或更多的共享文化,且至少在精英中有某些程度的团结”。从这些定义就可以看出“族群”是相对于“民族”较为弱化的概念。而这些概念在现实中总会出现某种例外,比如说“离散的民族”以及“多族群民族”,在这里我们就需要去思考隐藏在这些定义背后的更为细微的逻辑联系以及重组。
当我们在很多时候分不清“中国人”与“中华民族”的时候实际上是对于“民族-国家”进行塑造的结果,“民族——国家”可被定义为“以民族主义原则确立合法性的国家,它的成员拥有很大程度民族的团结和整合”。这里就有一个考量点:在一个国家中的国民如何会忍受这个国家机器的统治,除了理性分析的个人的权利与义务之间的权衡,还在于人是一个情感动物,其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受到情感因素诸如信仰、认同等影响,而民族主义在历史上曾经作为动力性元素,在如今则是社会的融合剂,而同时一个与之相伴随的“民族认同”也随之而来,对于其的定义“对构成民族与众不同遗产的价值观、象征物、记忆、神话和传统模式持续复制和重新解释,以及对带着那种模式和遗产及其文化成分的个人身份的持续复制和重新解释”对这个解释其实有两个方面的关联值得思考:分析层次的集体和个体之间的关联以及认同的保持与变化之间的关联。
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
民族主义意识形态通过“基本主张”“基本理想”“核心观念”组成。
就基本主张来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世界是由不同民族组成,每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特征、历史和认同;民族是政治权力的惟一源泉;对民族的忠诚超过所有的其他忠诚;为赢得自由,每个个人必须从属于某个民族;每个民族都需要完全的自决和自治;全球的和平和正义需要一个各民族自治的世界。这些主张都可以称为民族主义的核心主张,但不代表每个民族主义者都会遵循它们的全部。而就这些主张来看,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发现,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在机构上不能解决诸如社会正义、资源分配和冲突管理等主要的社会和政治问题。同时,民族主义也只有在短暂的时段内变得极为重要,即在民族建构、征服、外部威胁、领土争议、或内部受到敌对族群或文化群体的主宰等危机时,民族主义才显得极为重要。在我的个人理解中,在危机的时刻,社会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动员,而情感上的动员往往效果明显,因此利用民族主义情绪显得十分有效,同时民族主义情绪也会掩盖掉基本的其他“理性”的判断,在极短的时间内达到为自己的行为争取“正当性”的作用。
就基本理想来说,可以归纳为民族自治、民族统一和民族认同,正是它们鼓动了意识形态的民族运动。这里的民族自治可以理解为一个内部法律或律动模式以及一种集体自我统治,然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很多民族主义运动已经甘心于更小的目标。而民族统一可以理解为疆域上的统一以及社会和文化上的统一,其中文化上的统一不等于文化同质性,而是一种家庭、个人意志及情感的社会和文化联合,是需要一种深深的团结纽带。就民族认同来说首先需要尊重自我民族的集体品质特征,之后再通过对于历史的挖掘,强调自我的民族个性。这样有利于对于“我们是谁”“我们从何时开始起源”“我们如何成长”,“我们将往何处去”的思考。
就基本观念来说,是作为对于核心理想进行具象化的工程,这些核心观念是民族的,其中包含着诸如真实性、连续性、尊严、天命、友谊、祖国等。这里的真实是原始以及本土的意思,通过这些对于“纯粹”的挖掘从而建构起对于“自治”的合法性。连续性是长时间地存在于渐渐的变化。尊严既是现存的耻辱和压迫的对立面,也是被外在缺陷所掩盖的“真正的价值”。天命指的是民族拥有其历史需要并造就的天命——是民族独特的群体。对于民族主义者来言,对于民族的爱:有意识的忠诚和热爱在一个卓越的地位,同时家国同构。同时,这些核心观念在很大程度是对于某些意志至上的强调,有的则是与人类普遍情感相联系,更多的是对于人类的情感的某些训练,让人们建构起对于国家的爱。当然,我们也会发现不同族群冲突的时候往往也伴随着对于不同核心观念的援用。
当然,我们在这种塑造中发现了另一面相的作为文化和宗教的民族主义。
就从文化层面来说,民族主义在培养公众的感情的同时产生出了一种政治的象征:旗帜、赞美诗、节日、典礼,而它最终也是一种寻求动员公民热爱他们国家,遵守它的法律和保卫自己祖国的政治化大众文化。在这里体现了一个明显的政治世俗化的趋势,就目前的社会来说,大家对于现实的关注也渐渐地弱化了对于这种文化意义上的民族主义的塑造。更甚,民族主义在一定程度上被理解为一种代理的宗教形式,有的时候民族会自我选定自我形象,拥有奇特的历史和天命的独特人民,对神选族群有古老宗教信仰的世俗继承者。
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的民族主义解释范式
安东尼在这里对于目前民族的四种不同解释范式,现代主义、永存主义、原生主义以及族群-象征主义进行了梳理。
就现在最为流行甚至成为民族主义解释中的规范范式现代主义范式而言,其基本观点认为不只是民族主义是现代化的产物,连民族、民族——国家、民族的认同以及“整个国家国际”共同体都是现代的现象,对民族主义者而言,所有这一切不止在时间顺序上是新近的,在本质上也是新的。之后安东尼简单整理了现代主义范式的几个视角:首先是社会经济层面认为民族主义是新型经济社会因素的产物如工业资本主义、区域不平等以及阶级冲突等;其次是社会文化层面,认为民族是有学问的、由学校来传播的“高级文化”的表现,这种高级文化为专家和群众的、标准的、强制的公共教育体系所支持。再次是政治层面的,认为民族和民族国家是现代专业国家在直接或间接对抗特殊的(帝国的或殖民的)国家中所铸造的。再次是意识形态层面的,强调民族主义宗教的力量,在分裂帝国和在没有出现民族的地方创立民族所起的作用。最后是建构主义视角,代表人物是安德森以及霍布斯鲍姆,强调民族主义的社会建构特征。在这里,安德森提出了一个好玩的观点:民族填补了因君主制和普遍性宗教衰弱而留下的空间。这里我理解的是一种人类普遍认同的“真理”或“至高无上”,而这种趋势在现今对于“理性”的批判也是类似的现象。
而永存主义的观点是即使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是晚近的,但民族却始终存在于历史每个时期,并且许多民族甚至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存在。这里的永存主义其实还有“持续的永存主义”和“周期性发生永存主义”的分别,后者更多强调文化的延续性。
原生主义是社会学家和有机论民族主义者的范式,认为“民族”是原生的;他们存在于时间的第一序列,并且是以后一切发展过程的根源。当然这是在比较晚近的时代出现了两种原生主义,第一种是社会生物学版本,认为民族、族群和种族都可以追溯到所有个体的根本基因再生产的冲动,以及群体中所有个体运用“袒护亲属”和“包容效应”战略来扩大化他们的基因组合,在这样的解释中,文化群体被视为一种广泛的血缘网络系统。另外一种是认为族群和民族是在依恋社会存在的“文化施予”基础上形成的。“原始”联系与世俗及市民联系之间的持久比肩并存,在工业社会也是由对于个人认同以及效率与秩序的追求所取代。
最后对于族群-象征主义范式,安东尼•史密斯首先扬弃了现代主义的完全精英导向的分析特点,其次是通过长时段对社会和文化模式进行分析,再次是在较早的集体文化认同,尤其是在族群的框架中对民族和民族主义兴起进行分析,然后关注集体激情和依恋问题,最后由于它注重研究族群和民族认同的公众的、道德的和情感的维度,帮助我们抓住集体文化认同的持续性和转变性。
结论
钟君 郑承军
2010-3-9 16:18:33
来源: 郑州大学学报
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国内的复杂形势使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了复杂的态势,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毫不动摇地高扬马克思主义旗帜的同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当前,曲解意识形态概念的基本内涵,诋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赋予“意识形态”一词贬义色彩,使意识形态“污名化”的现象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污名化”的历史背景
首先,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客观现状使一部分人的社会主义信念产生动摇,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产生一定的怀疑。自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了巨大的挫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期。在这种情况下,国际上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或非马克思主义思潮趁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行了恶毒地攻击,严重诋毁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在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其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单质化和历史扁平化消解了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伴随着全球市场的日益形成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各国的同质性越来越大,世界单质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同时,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由于长期共存,历史扁平化的倾向也越来越明显。在这种条件下,看似“中立”的全球主义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构成了严重的挑战,具有很大的迷惑性。
再次,以市场化为趋向的社会改革也影响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当前,我们正在致力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倡导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而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然而,在实际的改革过程中,有的人把利益导向作为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内容,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滋生泛滥,致使一部分人歪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鼓吹取消公有制,主张实行全面私有化的市场经济。
最后,多元化的社会构成也消解着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社会分层和社会利益日趋多元,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总之,种种多元化的社会现实,决定了人们社会价值观和社会思潮的多元化,这对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一元化指导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污名化”的基本表现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污名化”现象的重要表现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被公然诋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否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内出现“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淡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倾向可以说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诋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最好注脚。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和“马克思主义边缘化”,公开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是当前一部分所谓“公共知识分子”诋毁、否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伎俩。“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者”为达到攻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目的,常常采取以下方式:曲解马克思主义者的基本思想(如邓小平的不争论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杀鸡取卵、断章取义;错误判断当前中国社会形态与社会性质;故意放大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矛盾和问题;把马克思的个别过时的论断和观点置换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过时。当前在知识分子队伍中,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的观点,仍有相当的市场。某些理论工作者和高校教师,甚至在课堂内外公开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已经过时,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也解决不了当前中国的实际问题,主张用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取代马克思主义。一些所谓“公共知识分子”等公开否定四项基本原则,主张资产阶级自由化。还有少部分人,公开诋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诋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制造三大理论成果与马克思主义之间、三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对立。他们或者用毛泽东思想否定邓小平理论;或者用邓小平理论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或否定毛泽东思想;或者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或邓小平理论。
(二)歪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鼓吹取消公有制,实行全面私有化的市场经济 自从上世纪80年代我国逐步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取消公有制,实行全面私有化”、“资本统治劳动”、“市场经济条件下,两极分化不可避免”的市场原教旨主义尾随而来。市场原教旨主义作为一种影响巨大的意识形态直接作用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企图误导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全盘私有化的主张对于社会主义国家而言实质上就是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釜底抽薪。虽然我国政府对新自由主义思潮“西化”中国的企图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但是其社会影响不可低估。市场原教旨主义不但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视为市场经济无用的附加,更视为市场经济的牢笼和阻碍,其目的是通过大力鼓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去意识形态化”,从而在思想上、经济上根本颠覆社会主义制度。
(三)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鼓吹多党制,实行资产阶级宪政民主
一部分“政治浪漫主义者”鼓吹多党制和宪政民主的实质就是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翻无产阶级专政,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他们认为,我国现行政治体制存在的权力软约束、腐败、权大于法、民主化程度低等弊病都是由一党专制政体和集权造成的,因此主张用“宪政民主体制”代替四项基本原则,其真实目标并非促进中国社会的政治文明而是颠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鼓吹多党制的实质就是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翻无产阶级专政,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四)歪曲社会主义主流文化,鼓吹消费主义,大肆宣扬大众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消费主义文化和意识形态正在迅速扩张。消费主义鼓噪消费是生活的主要目的,一味地宣扬极端个人主义和消费至上,以追求享乐主义为目的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媚俗的大众文化借势迅速蔓延。某些电视选秀等节目,过度娱乐化,以收视率为唯一目标,对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产生了非常消极的影响。消费主义指导下的大众文化最大的危害就是使广大人民群众在不知不觉中对西方资本主义宣扬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产生价值观认同,最终从文化上颠覆社会主义制度。与此同时,近几年来,在历史学领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蔓延,否定中国人民爱国主义行为、诋毁毛泽东、周恩来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言论时有出现。这些观点力图从历史的角度否定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传统,根本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存在的历史基础。我国既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种双重性质决定了否定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造成的冲击将更为严重,并直接威胁到中华民族几千年积累的优秀民族文化传统。
总之,尽管国际国内各种消解和诋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潮披着形形色色的面纱,怀揣着林林总总看似自洽的逻辑,具有相当的迷惑性和欺骗性。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各种消解和诋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社会思潮从根本上违背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违背了中国具体的国情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根本对立。其根本目的是否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推翻共产党的领导,颠覆社会主义政权,引导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污名化”现象的成因
(一)“意识形态”概念被曲解为“虚假意识”和“政治标签”
意识形态是随着近代西方哲学发展而形成的一个重要范畴。对其解释和界定,国内外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意识形态现已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复杂多变、歧义丛生的政治哲学概念。正是因为如此,意识形态的概念被“污名化”成为可能。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意识形态概念做出了科学的界定。马克思主义话语和视野中的“意识形态”概念需要系统、全面的理解和分析。一般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是指反映特定阶级利益的、系统地、自觉地、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观念上层建筑的部分。在阶级社会中,由于统治阶级把自己的特殊利益抽象成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因此,阶级社会的意识形态通常是“虚假的意识”。
然而当前,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被曲解为“虚假意识”。有个别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概念进行了有意或是无意的肢解,从而从根本上曲解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基本内涵。他们紧紧抓住马克思早期关于意识形态的个别论断,意识形态的“要害是为现状辩护,因此它是‘虚假意识’”[ 1 ](P367),认为意识形态的实质功能就是统治阶级把自己的特殊利益抽象成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理、有普遍意义的思想”[ 2 ](P100),以达到支配全体社会成员的思维和意识、维护其统治地位的企图。因此,意识形态所反映的利益是狭隘的利益,是虚假的普遍利益,意识形态具有虚假性和欺骗性,其真正功能在于为统治阶级的统治服务和统治现状服务。诚然,他们关于意识形态的这种认识的确来源于马克思。
但是,他们有意地回避而且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逻辑前提,即意识形态的虚假性根源于阶级社会的阶级对立,换言之,意识形态的虚假性特点只存在于严重阶级对立的阶级社会之中,而对于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被消灭的社会主义社会来说,意识形态所反映的阶级利益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利益,因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是虚假的,而是真实的。基于意识形态“虚假性”的前提,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受到质疑。在意识形态威信扫地的同时,意识形态成为贬义词。值得注意的是,“意识形态虚假论”在学术界似乎越来越受到“追捧”,成为一些所谓经济学家和法学家诋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鼓吹私有化和民主宪政的“哲学依据”和“理论根据”。
另一方面,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意识形态被曲解为“政治标签”。有人认为所有的意识形态都是为少数统治阶级利益服务,为少数人的统治合法性进行辩护的政治工具,不具有实质而普遍的意义。按照这样的逻辑,他们认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中国共产党为维护政治统治的合法性而坚持和维护的一种政治标签,是可有可无的东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维护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来说是必要的,而对于经济发展,对于大众来说,则是毫无意义的,甚至是约束经济发展,约束改革的重大阻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改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全是“两张皮”,是相互对立的。与此同时,他们还把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把改革开放之前(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存在中的“以阶级斗争为纲”、“政治挂帅”等左倾错误看做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忽视或者诋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体系做出的与时俱进的创新和发展,把意识形态与冷战思维、政治斗争、强制灌输、思想压制等联系在一起,将意识形态与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和虚伪性联系在一起,赋予意识形态更多贬义色彩。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悬空化”现象
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在某种意义上存在“悬而不落,空而不实”的悬空化现象。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内含的一部分思想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对一些人民群众疑惑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能做出较好的回答。改革开放以来的理论创新对一些与社会现实和理论传统密切相关的“党的阶级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界定”、“社会主义优越性”、“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相结合问题”等基础性和根本性问题,在理论上的论证还不够充分。理论创新如果不能针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论困惑自圆其说,不能对实际问题做出具有说服力的解释,就会使党的思想理论在某种意义上看起来大而不当、空洞无物,导致党的思想理论说服力和感召力不足。
其次,党的思想理论在宣传教育过程中以自上而下的灌输为主,流于简单化和形式化。突出表现为部分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对于马克思主义的重视只停留在口头上和笔头上,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政治标签,哪里需要,哪里贴,大搞“两层皮”。在实际工作中,处处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论;基层干部的理论学习要求不严,形式老套,师资严重不足,并且流于形式。开会读文件,散会写体会;强行摊派党报党刊;领导干部政绩观扭曲;中小学生的政治课以强制灌输为主;大学生的两课教育形式化严重,多数老师在授课时照本宣科,不注重授课的效果。多数学生被动学习,学习的目的仅为拿学分。大学生的两课教材与高中的政治课内容相差无几,形式单一,内容单调,容易引起学生反感;有些媒体的意识形态宣传多使用抽象的文件语言,缺乏生动、形象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也有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方面缺乏主旋律,风花雪月、社会不公等负面内容曝光过多,不仅没有起到正面的积极作用,相反对社会风气的败坏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消极作用。
再次,党的思想理论宣传存在空白地带,作为社会沟通桥梁和纽带的社会中间组织的意识形态工作几乎是空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不断出现新的空白点甚至是空白地带。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民营企业、会计师、律师等社会中介组织的意识形态教育亟需加强,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也需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尽快占领。
当前,民营经济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民营企业不仅增强了社会主义经济活力,而且解决了大量社会成员的就业问题,民营企业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阵地。会计师、律师等社会中介从业人员大多是自由职业者,有知识,有文化,积累了一定的财富。社会中介组织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社会团体,是政府和社会之间重要的沟通桥梁,在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和传输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对民营企业、中介从业人员的意识形态教育缺乏配套的制度机制,单纯依靠体制内(党的宣传系统)的宣传教育明显刚性过强,力度不够,并且覆盖面过小,效果不理想。对民营企业和各类中介组织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非常薄弱。
在当前的信息社会,在互联网上,意识形态的存在形式、传播方式、作用方式及斗争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互联网盛行的信息时代,承载着各种意识形态的文学作品、理论文章、新闻报道、思想观点,在互联网上能够自由地、快捷地同时也是激烈地争夺着全球有限的受众。然而,当前我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互联网上的建设存在明显的不足。因此,如何在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上唱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旋律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新问题。
(三)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攻击
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冷战虽然结束,但西方敌对势力一刻也没有放松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攻击和诋毁。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借全球化浪潮之机,宣称“意识形态终结”,鼓吹“全球共同价值”、“人类普适价值”、“全球意识”和“全球公民社会”等概念,在其话语体系中,将社会主义制度诬蔑为专制制度、将社会主义国家丑化为集权国家,将资本主义制度美化为自由民主制度。
一、掌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优势
彻底掌握并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优势是实践它的理论优势的先决条件。只有完整而系统的掌握了理论, 才能够用它去指导实践。否则, 用不完备的理论去指导实践就会使实践活动遭遇挫折。因此, 我们要透彻的掌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优势。
(一) 形成良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学习氛围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其他意识形态相比之所以具有优势, 是因为它在关键时刻能够有效指导实践并取得成功。例如, 在马克思所著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 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 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依据这段话, 《光明日报》在1978年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终结了“两个凡是”的论断, 进而扭转了不利的时局。因此, 党员应该认真学习并掌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以便在各行各业的社会实践中取得成功。目前由于多数党员干部对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学习热情不高, 因此在党内不能形成良好的理论学习氛围。由此一来, 党员对于理论的理解就不够深入, 同时也不能更好的运用它去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所以, 如何在党内形成良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学习氛围就成为了我党亟待解决的一道课题。
首先, 我党要制定强有力的长效机制。习近平同志在2009年召开的中央党校进修班开学典礼上强调指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就是要把学习科学理论和先进知识在全党形成制度、形成风气, 就是要以有效的学习提升党的创新能力、增强党的生机活力”。
其次, 我党要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于协调当下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马克思说:“自然界不仅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的物质资料, 而且还给人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1]
最后, 我党要监督党内同志改正陈腐思想。目前, 部分党员干部存在拜金主义、个人主义行为, 严重损害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学习风气。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在任郑州、沈阳铁路局局长以及在任多项职务期间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折合人民币共计6460万余元, 并为其亲属提供便利。这是典型的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
(二) 掌握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学习方法
一个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学习方法即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也就是找出贯穿马克思全部理论的思想。
1.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关于“人”和“人权”的意识形态。马克思的理论以人为起点, 因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2]这样一来, “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3]从这里开始, 马克思为实现全人类的自由与解放钻研了一生。关于人的意识形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线索, 是马克思一生致力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不竭源动力。
2.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关于唯物辩证法的意识形态。马克思著作中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分为两部分: (1) “唯物”, 这不仅指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提到的“自然”, 也不单指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的“物质活动”中的“物质”, 而其更主要的是指一种现实性, 也可以理解成马克思所说的“现实的前提”或者是“从人间升到天国”。 (2) “辩证”, 这是指一种联系和发展的思想, 也可以理解为“具体的和历史的统一”。总之, 这是一种运动和变化的思想。
3.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精神层面相统一的思想。自然界为人类的物质活动提供物质资料, 而“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与人们的物质活动, 与人们的物质交往, 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4]这是自然、人类社会和精神层面的统一。
二、宣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优势
宣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优势, 就是要把它的理论优势传播出去, 进而让受众能够感受到。但是, 目前由于传播方式出现了问题, 导致受众接受不到或者接受的少甚至接受的内容出现了偏离。因此, 如何确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宣传方式是我们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宣传要客观化
当前在学术界,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宣传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 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研究应该脱离吹捧。
我们应该客观的看待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既有优势, 又存在缺欠。对于它的优势,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对于它的缺欠, 我们不应该包庇, 应该提出并加以改正。
2. 仍然搞“对立宣传”。
不应该再强调“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或“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对立。因为, 所谓的“反马克思或非马克思思想”只不过是另外的一种观点和见解。每一种观点和见解都有它的可取之处。我们不能盲目的排斥其他一切思想。毛泽东同志早在1956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就提出:“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二)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宣传要通俗化
目前, 由于缺乏专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进行通俗化讲解, 老百姓很难理解这样的理论。对于哲学部分和政治经济学部分, 就连很多专家都还在研究, 更别说普通民众了。如果没有专人去承担讲解的工作、去把它通俗化, 那么它只能离群众渐行渐远。
(三)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宣传要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宣传大众化, 就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人民群众中的具体落实。即,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被人民群众所接受。它要想被人民群众所接受, 就必须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成果。具体说来, 就是在2007年10月, 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提到的:“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三、实践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优势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创立的重要方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不断保持鲜活的重要手段。理论和实践密不可分、相互交融。没有社会实践, 就不会有对理论优势彻底的掌握;没有社会实践, 即便是掌握了理论优势, 也只是暂时的。具有优势的意识形态是在实践中得到印证并不断发展的。
(一) 党和政府根据优势理论来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多次提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西班牙的种植厂主在古巴烧掉山坡上的森林, 发现在木灰中有能获得最高利润的咖啡树的足够用一个世纪的肥料, ———以后热带的大雨会冲掉得不到任何保护的腐植土而只留下赤裸裸的岩石, 那对他们来说又有何相干呢?”[5]在这个例子中, 恩格斯描述了人对自然破坏的场景。这个例子从反面告诫人们要保持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人类的一个永恒话题。自从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来, 直到今天, 生态问题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2003年7月28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讲话中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理论可以被看作是我党在新时期对恩格斯这一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二) 人民群众根据优势理论来创造社会财富
因为人民群众是一个社会的主体, 所以实践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优势实质上是人民群众在实践它的理论优势。人民群众能够把优势理论变成现实。马克思说:“理论一经群众掌握, 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广大人民群众在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之后, 就会自觉的把这种思想运用到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中, 从而促进这个行业的积极发展, 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人民群众能运用优势理论来实践自己心中的“中国梦”。“我们的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 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6]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出现了边缘化的现象。因此, 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当代影响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当代影响力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掌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优势;宣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优势;实践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优势。
关键词: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2][3][4]马克思, 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
摘要:新媒体的产生与发展,使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给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西方国家凭借新媒体技术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渗透、新媒体环境弱化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一元灌输”的控制力以及新媒体环境下多元化社会思潮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消解。在新媒体时代下,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可以从理论创新建设、以优化话语信息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完善法律法规三个方面进行。
关键词:新媒体;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128-01
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由工业化向网络信息化的转型,在这一转型过程中,人类社会经历着前所未有深刻而彻底的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当代中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引发了意识形态话语语境的深刻变化,虽然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很多机遇,但也给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带来了挑战。
一、新媒体和话语权概念的界定
(一)新媒体概述。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应用而生,在人类社会的现实生产生活中引发了一场深刻的变革,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关于对新媒体的定义,社会各界有着不同的诠释,但这不同之中却可以系统的总结为:“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
(二)话语权概述。话语权指的是话语的权力或权利,话语权里的“权”包含着控制、支配等的“力量”因素。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指的是一种思想统治权,这是关于上层建筑方面的,也可以理解为关系着一个国家生死存亡的意识形态领导权,若是控制了这个国家的思想领导权既是掌握了这个国家的意识形态话语权。这对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
二、新媒体的产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影响
(一)西方国家凭借新媒体技术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渗透。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拥有强大的新媒体技术,他们在此领域具有话语权。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遭受到来自美国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错综复杂等各种因素的的冲击,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出现了被“边缘化”的危机。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们社会已经向硝烟滚滚的战场时代转向为信息化“软实力”的竞争时代,这里的竞争虽然没有战火,但依然激烈。一直以来,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是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的“瓦解”计划,首先,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的,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取得的有目共睹的成就,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的运用与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思想体系,这是不容置疑的,所以一切企图否定和弱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话语权的都是不正确的。
(二)新媒体环境弱化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一元灌输”的控制力。现代的新媒体技术以其优越的传播方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产,相比传统的传播媒介,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灵活多变。传统时代,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主要通过报刊、广播等方式,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从上到下直接“输送”到社会基层,人们对这种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清晰明了,不容置疑,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也是深入人心的。新媒体的产生使得意识形态领域的宣传由原来的“一元灌输”的传播方式向人民群众信息的“多元化”吸收的转变,从而分散了人民群众对党的注意力和向心力,因此,新媒体环境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控制力。
(三)新媒体环境下多元化社会思潮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消解。由于新媒体环境的即时性和不定性,从而“滋生”了很多媒体思潮,诸如“外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西化”、“意识形态多元化”等,这些多元化社会思潮借助新媒体环境,使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临极大的挑战。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起来,是被证明的正确的理论指导,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不容置疑,以这种意识形态为指导形成的主流意识形态,统领其他多元化社会思潮,不能弱化或者否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更不能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临被“边缘化”的危机。
三、着实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新媒体时代话语权的对策
(一)以理论创新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完成了对前人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超越,它是科学的理论体系,但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需要形成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不可教条主义,事实上教条主义在本质上也是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初衷。
(二)以優化话语信息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一元领导。
面对新媒体环境的特性,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一元领导权,就必须使其话语体系紧跟时代特色,应坚持现实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将这种思想体系普及得当,深入人心,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一种人们衡量自我的价值标准和价值观念。在表达方式上,坚持互动性、平等性、合法性等原则,大大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说服力,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应该站在新媒体环境的最前沿,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以完善法律法规保障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有条不紊的发展。
新媒体是我国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媒介,政府职能部门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普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建设,就必须完善法律法规以保障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有序的推进。政府部门要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确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的话语权能够有条不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丹.牢牢掌握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J]. 军队政工理论研究. 2012(2).
[2]李春梅.新媒体环境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实现途径研究[D]. 湖北工业大学. 2015(05).
[3]郜鑫.新媒体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河南科技大学. 2014(05).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推荐阅读:
马克思06-13
马克思论文07-27
马克思简介09-15
马克思主义考博09-10
读书报告马克思课06-04
马克思 读后感10-04
《马克思主义哲学》心得07-20
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11-18
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doc_-_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05-28
马克思哲学原理的论文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