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拓展六教学反思(共7篇)
对于小学语文教材来说,“回顾·拓展”尚属新生事物,也是我们五年级实验教材的一大特点。如何处理好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我一直在摸索。我个人的理解是,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对某组教学内容本身的“回顾”、“拓展”,而应该把它嵌放在一个“大语文教学观”的理念之下,这样,这一新生事物才会显得更有生机和魅力。《回顾·拓展六》包含了三部分内容: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日积月累”的句子安排了关于诚信、孝敬和立志的名言警句。依次是“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几句话蕴意丰富而深刻,不过读起来却拗口,原因是句子意思晦涩,难以读懂。
鉴于备课时的感受,于是不敢掉以轻心,让学生自行试读前,便布置用字典查出“敦”“笃”“明”“致”等字在诗句中的意思,初步扫除部分阅读障碍。学生放声练读了三遍,询问结果,还有约五分之一的同学不能畅读。于是让不会读的跟着其他同学齐读,混个耳熟也好。然后请同位的读给对方听,并互相帮助。接下来抽查了几位刚才自感读不好的同学,都读正确了,不枉刚才一遍又一遍地读啊。
虽然并不要求学生对这些名言警句有透彻的理解,但我个人觉得还是应想办法引导学生读懂其涵义。可能在引导过程中会有很多困难,但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的所获也是显而易见:有理解作基础,背诵会更省力;理解的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的过程;理解体会的同时亦感悟如何做人。因此虽然会在理解这一环节费时较多,但我仍觉值得。
一、我国历届领导集体对中央与地方关系调整的基本思路
(一) 第一代领导人的建设构想。
毛泽东时期, 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指导思路就是“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基本目标是“既利于国家统一, 又利于因地制宜”。[1]具体到实施方式上, 则是采取对中央与地方的经济管理权限应时应需而收或放的政策调整方式。这一方式适应了当时缺乏实践经验和明确理论指导的现实, 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灵活性。权限的频繁收放与政策的随意性使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在很长时间都陷于一种“收权——放权”的怪圈。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 当党开始考虑未来新中国经济体制时, 就遇到了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问题。刘少奇同志曾就中央与地方的权限问题指出, “政策问题是全国各地方同意, 大部分事务由地方管, 政策由中央决定”。[2]周恩来在《当前财经形势和新中国经济的几种关系》讲话中也专门论述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1956年4月, 毛泽东在其著名的《论十大关系》中根据统一性和独立性是对立统一的原则, 认为“把什么东西都统统集中在中央或省市, 不给工厂一点权力, 一点机动的余地, 一点利益, 恐怕不妥。”主张各个生产单位都要有一个与统一性相联系的独立性。特别是处理涉及财政分配体制的中央与地方关系这个矛盾上, 强调目前要注意“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 扩大一点地方权力, 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 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 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3]在“两个积极性”概念的基础上, 毛泽东还提出了“正当的独立性”、“正当的权利”等概念。这里毛泽东强调的也正是这一时期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一些基本原则与指导思想。这种分析无疑是正确的。但是, “由于这种分析仅仅是一位极为富有智慧的人的一种经验性总结, 而没有上升到现代政府管理理论的层次, 也没有‘制度化’, 更没有达到法制化的程度。所以, 一遇‘风吹草动’, 就很容易被‘一风吹’”。[4]
此外,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领导人的论述中, 还可以发现许多对中央与地方关系处理上的真知灼见。在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中提出分权给地方, 以发挥地方、企业的积极性之后, 周恩来进一步阐释了分权的目的, 以及集权与分权的关系。他说:“实行中央与地方分权, 是为了发展生产, 不是为了缩小和妨碍生产”, “适当分权给地方就会更好地集权于中央”。[5]他指出, 解决分权的原则与方针是“全面规划, 加强领导;统一计划, 分工合作;因地制宜, 因事制宜”, 改进体制的范围和实施程序是“全面改革, 逐步实现”。[6] (P512) 积极地逐步地实现体制改革, 把中央与地方分权的改革过程确定为一个不断实践, 深化认识, 修正完善的过程, 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这是周恩来对于经济体制改革在实施战略方面的贡献。
这一时期, 陈云的思想也值得注意。作为主管经济工作的领导人, 陈云在肯定扩大地方职权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地方主义的产生问题。以上分析表明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上, 第一代领导人还是很清楚这一问题的重要性的, 并已经提出了处理二者关系的基本指导思想, 即“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原则。遗憾的是, 这一理论上很正确的原则在实践中并没有被很好贯彻。缺乏法律与制度的保障, 思想即使再正确也难以得到有效地施行。这种缺陷直接造成了中央与地方关系在建国后近三十年内一直处于中央高度集权的状态, 并成为改革直接指向的目标。
(二) 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改革思路。
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上, 邓小平表现出了比上一代领导人更大的勇气和灵活。“实事求是”, 或者说“务实”精神, 是邓小平处理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乃至中国经济、政治以及其他各种问题时最鲜明的特点。“有计划”地“放权”, 或言之“分权”, 成为贯穿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与地方关系调整过程中一条鲜明的主线。分权的一个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利益的分散化。改革开放使多数人从中受益, 从而成为改革的积极支持者。中央向地方的分权实质上也是这样一个利益转让的过程。利益的兼容成为改革成功的基石之一。
分权过程首先从经济管理领域入手。1978年9月, 国务院召开会议, 就加快四个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讨论。李先念在会议总结讲话中, 强调了按价值规律和按劳分配原则办事的思想, 并指出在经济领导工作中要坚决摆脱墨守行政层次、行政区划、行政方式而不讲经济核算、经济效果、经济效率、经济责任的老框框, ……要给予各企业以必要的独立地位, 要同时兼顾中央、地方和企业三者的积极性, 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来管理经济。这些思想在十二大特别是在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被进一步肯定和发挥。[6] (P806~807)
1978年12月, 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为随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指导思想。针对传统中央高度集权体制的弊端, 邓小平提出要“有计划地大胆下放”经济管理权力, 以充分发挥国家、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四者的积极性, 并实行现代化的经济管理和提高劳动生产率。[7]邓小平认为, 应该让地方和企业、生产队有更多的经营管理的自主权。我国有这么多省、市、自治区, 一个中等的省相当于欧洲的一个大国, 有必要在统一认识、统一政策、统一计划、统一指挥、统一行动 (“五统一”) 之下, 在经济计划和财政外贸等方面给予更多的自主权;提出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 在管理制度上要加强责任制;并第一次提出了“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一著名思想。
邓小平的这些认识同第一代领导人相比, 不仅内容更为具体, 而且有了制度建设方面的构想, 并开始触及到权限调整的深层次问题, 因而比以往有了大的突破。认真改革经济体制, 在解决“过度集权”问题上下功夫, 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主旋律。而邓小平之所以在向地方分权的问题上表现出如此巨大的勇气, 一个主要原因还在于当时的领导集体在政治上拥有强大的权威。这也成为80年代改革顺利推进的又一重要基石。
(三) 第三代领导集体的调整方向。
80年代, 中国经济经历了整体持续快速增长的过程。这便为90年代在中央与地方关系调整问题上实现较大的突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强大动力成为第三代领导集体继续推进改革的最有利条件。但同时, 利益获取渠道的分散化也使得中央的统一领导遇到了巨大的阻力。这首先源于地方在取得改革所带来的经济成果的同时, 自身独立利益意识的逐步强化。
地方保护主义在80年代末演变得尤为剧烈。但分权化改革的不可逆性又使得中央对这一问题的处理不能再简单地沿袭过去“收权——放权”的思路。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应在保证国家统一与中央集中领导的前提下采取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式。在加强对经济宏观调控的同时, 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纳入制度建设的范围, 从转变政府职能的角度实现中央与地方之间权限的合理划分, 这一思路成为第三代领导人必然的选择。
1992年10月, 十四大提出“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健全科学的宏观管理体制和方法”, 高度重视政府职能的转变, 提出合理划分中央与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管理权限, 并重申要“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这一总的指导思想。同时, 对于打破地区、部门分割和封锁, 建立全国统一市场也有论述。这些思想在19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加以具体化和系统化。
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中提出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方针和原则是:“既要有体现全局利益的统一性, 又要有局部利益的灵活性;既要有维护国家宏观调控权的集中, 又要在集中指导下赋予地方必要的权力。当前应抓紧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经济管理权限, 明确各自的事权、财权和决策权, 做到权力和责任相统一, 并力求规范化、法制化。……要把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都发挥好。”[8]
在以上思路的指导下, 这一时期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调整方面迈出的最大一步就是1994年分税制的全面推行。
我国从1959年就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 多年实行的是“统收统支”的财政制度, 地方财政基本上是中央财政的延伸, 是一种“执行型”的财政。这种僵化的财政管理体制, 显然不符合“发挥两个积极性”的原则。改革后虽然在税收形式上有所改进, 地方财政自主权也有所扩大, 但并没有达到使双方都比较满意的程度。分税制的施行, 在解决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政分配问题上, 提供了一种比较可行的思路。
分税制设计的核心问题, 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权和财力的重新确定与划分, 它涉及到双方的利益, 既要坚持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 又要考虑到国家的宏观发展战略目标等因素。分税制的一个明显的特点, 就是扩大了地方固定收入的范围。这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地方合理组织经济, 有效地利用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中央政府的收入, 并使二者在税收分配问题上逐步做到有制可循, 提高了税制的稳定性。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具有特殊意义。
(四) 新一届领导集体的改革思路: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统筹兼顾”。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我们治国理政的重要历史经验, 被中央确定为“我们处理各方面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新中国建国初期, 毛泽东就指出, “统筹兼顾, 是指对于六亿人的统筹兼顾。”他还将执政哲理比喻为“弹钢琴”——“要产生好的音乐, 十个指头的动作要有节奏, 要互相配合”。其本质也是在强调一种统筹兼顾的方法。虽然当时面临的工作和问题与今天不一样, 但从全体人民的统筹兼顾出发作计划、办事、想问题的基本精神, 对今天仍有重大现实意义。
正是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突出强调统筹兼顾, 在重申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之外, 又增加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 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同时, 强调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 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树立世界眼光, 加强战略思维, 努力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 就要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 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合理划分经济社会事务管理的权限和职责, 做到事权与财权相匹配、权力与责任相一致, 既维护中央的统一领导, 又更好地发挥地方积极性。
中央强调的“统筹兼顾”, 针对的已经不单单是“点”上的问题, 而是“面”上的问题, 是大国治理中存在的体制问题和制度问题, 这是中国共产党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必然结果, 标志着中国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注重制度建设和制度改造的新改革时代。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 关键在于明确哪些是中央政府专属职责, 哪些是地方政府专属职责, 哪些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享职责, 避免出现责任不明的现象。然后按照人权、事权和财权相统一原则, 为各级地方政府履行职责提供必要的人权、事权和财权。只有在不断促进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制度化、法治化的基础上, 中央与地方关系才能保持一种均衡和稳定的状态。
二、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体制演进
(一) 中央高度集权体制的初创期 (1949~1954年) 。
新中国的建立, 结束了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 建立起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新型国家政权。在这种历史巨变中,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也有了新的内容。这种“新”体现在:其一, 它是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关系;其二, 它是人民政府内部的结构关系;其三, 它是一种可以相互协调、协商、协同的“三协合作”关系。但这种关系的实际演进却是一波三折的, 其第一阶段就是从共和国成立到1954年底。建国初期, 为了因地制宜地巩固新生政权, 恢复国民经济, 进行社会改造, 把全国划分为六大行政区, 分别给予管辖若干省区的较大权力, 起了很好的作用, 虽然也有不足, 但总是利大于弊。其后在统一财政经济的基础上, 逐步建立起中央权力高度集中的经济与行政管理体制。一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从法律制度上确认了中央权力的高度集中。这一时期的总特征是:加强中央集权, 一切权力归中央政府。在行政上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 各地区的一切重大事务皆由党组织决定。这种中央集权型政权的建立相对于旧中国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来说, 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对于经过长期战乱的国家实现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 过度集权的弊端逐渐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制约因素。
(二) 高度集权体制下的行政权转让 (1955~1977年) 。
1956年4月,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针对中央集权过多、国家对企业管得过死等弊病, 提出扩大地方权力的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 1957年9月党的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业、商业和财政管理体制的三个文件, 主要精神是把管理工业、财政、商业的部分权力下放给地方和企业。1958年3月成都会议后开始把大量的经济管理权限下放给地方。为了让地方能自成体系, 还不适当地扩大了地方的计划权限;还决定放松基本建设项目的审批程序, 放手让地方扩大基本建设规模。商业、银行、教育等管理权也同时被下放。由于下放权力过多、过急, 除在某些局部地区和方面起了积极作用外, 总的说来, 这次经济管理体制的变革是不成功的, 造成了地区分割, 自成体系, 带来了“小而全”、“大而全”的弊病。重复建设和盲目生产也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衡。因此, 1959年2月24日, 《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全国一盘棋》的社论, 强调“要加强集中领导和统一安排”。1961年1月中央发布《关于调整管理体制的若干暂行规定》, 开始进行经济调整, 许多下放的权力又被收归中央。[6] (P594) 1958年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出发点是让地方自成体系, 实现“超英赶美”的跃进目标。改革仅仅局限在行政管理权限上做文章, 要么中央管, 要么地方管, 没有抓住如何搞活企业这个关键, 只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内改进调整, 形成了人们通常形容的“一放就乱, 一统就死”的恶性循环, 不可能收到预期的成效。
(三) 改革中逐步调整的行政性分权 (1978~1993年)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权力下放成为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重点。这一时期, 权力下放的理论与实践交错进行, 相互推动, 使中央与地方关系发生了大幅度调整。1979年7月, 中央同意广东实行某些“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这是一个大胆的举动, 它在高度集权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之间打开了一个小小的缺口, 这一举动在1980年被邓小平同志加以肯定。权力下放的一个最主要的行为就是1980年起实行财政“分灶吃饭”。1982年, 对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来讲是重要的一年。这一年通过的新宪法中明确规定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划分的总原则, 即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 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原则;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自的职权采取列举的方式做出明确规定;同时, 改变过去的一级立法体制, 明确规定中央和省级两级立法权。这一规定成为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演进过程中由行政性收权或放权, 也即行政权转让, 转入行政性分权改革轨道的一个分界点。虽然新宪法未能在中央与地方的权限划分上做出更为具体、科学的规定, 但较改革前却有了质的进步。
(四) 行政性分权向纵深发展 (1994~2005年) 。
1994年分税制的推行成为中国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调整中的一项重大举措。分税制是在划分事权的基础上, 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它是一种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各级政府间收入分配的制度。分税制着眼于转换机制, 在逐步建立中央宏观调控机制的同时, 重新塑造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其设计目标为:按财权服从事权的原则, 实现中央与地方分权、分税, 由过去的“分粮食”变为“分土地”。同时, 逐步加强中央必要的财权。分税制的施行, 对解决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政分配问题, 以及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都具有特殊的意义。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推进机构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并确定了机构改革的基本目标和原则。政府职能的转变成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中心。1998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又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不仅将国务院现有组成部门由40个锐减为29个, 更重要的是把机构改革的落脚点真正放在转变政府职能,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上。此次改革由此获得前所未有的强大动力, 蕴涵着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进而实现了对以往改革的突破和深化, 也必将为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改善创造有利条件。
(五) “统筹兼顾”视野下中央与地方调整的新尝试 (2006~今) 。
调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 是当今中国政治家回避不了的问题。在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方面, 广东做了实事。邓小平南巡讲话前后, 广东省的政策在国家政策大背景下就有了特殊意义, 广东善于在中央政策的模糊地带去搞适合自己省情的具体政策, 这在客观上加强了划分中央与地方权力边界的意义。2006年, 有件事情值得注意。广东省在2005年10月发布并实施了《广东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 这个地方法规规定了广东省范围内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出租、转让、转租和抵押等内容。这个法规引起政策研究者关注的重要原因是它与国家现行法规存在一定冲突, 它出台后人们观望着中央有关部门会有什么态度, 但直到2006年结束, 实际上什么也没有发生。在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转型时期, 某些方面中央要加强权威, 但某些方面应该扩大地方权力, 最终, 地方的权力应该比现在大出许多。实现这个任务不容易, 不仅需要高层政治家具有远见卓识和行动魄力, 也需要地方官员勇于创新。
三、结语
我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60年中经历了较多的波折与反复。但总的方向很明确, 即改变中央高度集权模式, 实现中央与地方之间权力配置的合理化, 逐步化解体制问题, 挖掘体制蕴藏的潜力。在这一过程中, 首要的难题并不在于权力如何分割, 而在于关系如何理顺。对我国政府职能定位问题的重新思考、对实现改革目标的路径转变以及关注具体领域政府间关系的变革与权力的合理配置渐变为我国下一步体制调整的重点。从宪法和法律的层次逐步区分出中央与地方或曰不同层级地方政府的职能与权责定位, 从权力配置的角度去着手推动实践中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与转变, 可能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周恩来选集》 (下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 13
[2].《刘少奇论新中国经济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3:131
[3].《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7:275
[4].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7:367
[5].周恩来和他的事业[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1990:337
[6].顾龙生.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发展史[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1996
[7].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145
人教版语文教材的编排也关注到了“语文学习策略”的建构。例如,从“语文园地”到“回顾·拓展”,教材有意识、有序列地呈现读写知识,引导学习读写规律。尤其是第三学段“回顾·拓展”的编排更多指向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回顾、交流本组或一个阶段的语文学习在理解内容、读写方法、习惯培养等方面的收获,关注学生在拓展中有效地获得语文知识和能力,在不同的语境或语言实践中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在近两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一直关注和思考如何落实“回顾·拓展”中的学习任务,也发现在教学中教师较多关心“回顾·拓展”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教学。如果从“建构学习策略”的层面来着手“回顾·拓展”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帮助学生搭建语文知识结构,还有助于学生在解决语文问题时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学得扎实,学得灵活,学得有效。
一、基于导学系统,目标让学生明确,形成策略意识
人教版第三学段的教材是按“专题”来组织单元的,每一个“专题”兼顾语文学习能力、习惯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内部的导学系统合理而清晰:每组课文前都有单元学习导语,然后是与单元主题匹配的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接着是与单元学习相应的“回顾·拓展”(如下图)。
“单元导语”在单元学习开始就点明了专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提出语言学习的要求;“回顾·拓展”希望学生在学习完一个单元后,能在教师的指导和与同学的讨论中,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梳理,并适当拓展,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基于教材内在的导学系统,教师可以适当前置“回顾·拓展”,与单元导读整合教学,让学生明确单元学习的目标。这有助于学生在对学习任务有整体了解的基础上提早规划,形成策略意识,有目的地去开展相应的学习活动,使学习取得较好效果。
【案例1】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七”部分学习内容前置教学(课堂实录)
师:这个学期,我们结识了作者笔下不少的人物,有顾全大局的——(生接:蔺相如);足智多谋的——(生接:诸葛亮);在长征路上,为照顾小战士饥饿而死的——(生接:老班长)。
师:这些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说说,作者是通过哪些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生: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生:还有侧面描写……
师:是的,我们即将进入第七单元的学习,看看本组课文中作者又为我们刻画了哪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打开书本,请你快速浏览第七组课文的课题,认真默读“单元导读”和“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说说学习本组课文时,要注意些什么,可以怎么学?
生:我要特别注意课文用了哪些方法刻画人物。
生:每一人物都有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是什么,可以做个比较。
生:学习的时候,可以和同学讨论自己印象深刻的人物。写作的时候,可以用以上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
因为有学习经验和写作知识做支撑,在本组课文教学前,教师前置了“回顾·拓展”中“交流平台”的内容,让学生一进入本组课文学习就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在后续学习中,学生就会有意识地去关注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教师则鼓励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如勾画句子、摘录片段、想象画面、补充阅读等来感受人物,谈谈对人物的理解和对写法精彩之处的体会,从而逐步建构对这一类文章的阅读策略。
另外需要一提的是,根据“回顾·拓展”的编排意图,教师在确立教学目标时,既要考虑学生“怎么做”和“如何选择怎么做”,即策略的学习,也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我可以这样学习”,即策略运用的意识。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紧紧围绕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领悟课文不同的表达情感的方法。通过小林和小东两个人物的对话启发学生,阅读时既要注意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也要注意领悟作者表达情感时所使用的方法。笔者在人教社出版的《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中摘录的教学目标如下:“巩固学习本组课文的所得,明白写文章要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他人。比如,读文章要入情入境才能被感动。”在人教网“教学设计”栏目里有另一则教学设计,其目标表述如下:“结合本单元的专题学习内容,交流课内和课外令人感动的人和事,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启示。初步学习理性地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并进行改进。” 比较这两则教学目标发现,前者较关注陈述性知识的掌握,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够深入,所以目标出现了偏差;后者的目标表述具体,我们能看到学生将“做什么”“怎么做”,但是“做到什么程度”,学习方法运用的结果检测不清晰,可修改如下:
1.结合本单元的专题学习内容,以组内对话、组间展示的方式,交流课内和课外令人感动的人和事,在交流中感受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2.能从课外阅读和习作中摘录或列举“把思想感情含在事情的叙述或环境描写中”“在叙事的基础上直接抒发感情”“借景抒情”的句段。
目标1、2中的“组内对话、组间展示”“摘录或列举”等行为短语都能体现学习活动的方法和过程;目标2中的“摘录”和“列举”是对学生学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的检测。这样的教学目标制定体现了“策略性知识”学习的内容。学生也会在这样的目标引导下,逐渐具备策略意识,获得学习策略。
二、基于任务情境,过程让学生经历,促进策略生成
学习策略的生成离不开具体的学习情境,策略的展开与组织又是一种个体行为,具有个别化的特征。因此,教师在“回顾·拓展”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把学习的过程充分展开。
例如,教学“回顾·拓展”中“交流平台”这一板块,“交流平台”有三种呈现方式:“对话式”“话题式”“问题式”,其表述都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与学生展开对话。这样的呈现方式决定了“交流平台”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自主交流、自主整理、自我提升等。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自主交流话题。
【案例2】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五”之“交流平台”(教学后记片段)
在交流正式展开前,笔者引导学生浏览了本次“交流平台”的三个话题,要求以小组为单位(6人一组),选择三个话题中的一个,并讨论学习的步骤,填好“学习任务单”。其中刘琴小组选择了第二个交流话题,任务单是这样填写的:
“交流平台”学习任务单(二)
交流话题从课文中选取两三个人物,如,蔺相如和廉颇,诸葛亮和周瑜、鲁肃,加以比较,说说各自的性格、特点
序号任务栏(学习步骤和学习内容)分工与完成方式
1选定人物集体进行
2再读相应的课文,找出有关的情节和事件独立完成
3设计好人物性格特点的比照表独立或合作完成
4交流表格,说说人物的性格、特点集体交流,刘琴组织
5演一演课文中的人物角色表演(集体)
这张任务单的填写并不是那么顺利的,确定学习的步骤立刻能反映出学生是否有学习的策略。组员先是借鉴了以前“交流平台”的学习步骤,填好了第1、2步;然后回忆了课文学习的情形,觉得应该把人物的性格特点罗列出来;怎么列呢?他们询问了教师,采纳了教师的建议——设计一张表格进行对照;又“偷偷地”去了解了另一个选择同一话题的小组是怎样安排学习的,从中受到启发,决定来演一演人物。就这样,他们花了10分钟填好了任务单。
其他小组也制定好了学习任务单,学生自己策划的学习由此展开了。
正是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这个“不顺利”的过程让这一小组成员完成了对学习内容、学习步骤的确定和调整,并通过表格的填写和修改,将内隐的认知过程外显出来。这样一来,学习策略便生成、转化为一套可以操作的程序,这会大大促进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策略,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三、基于自主构建,方法让学生生成,内化学习策略
策略性知识需要学生去自主建构,如果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发现、总结策略,从而内化为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那么学生就能“求之于己”了。“回顾·拓展”教学恰好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案例3】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五”之“交流平台”的教学(实习教师对课堂学习的描述)
……
依据任务,第二组选定了蔺相如和廉颇作为交流的对象。组员各自独立完成了人物性格特点比照表的填写,开始组内交流。首先,组员们发现大家设计的表格不同,填写内容有差异。例如,这是朱佳宏设计的人物性格特点比照表格:
人物蔺相如廉颇
性格稳重、沉着直爽
特点足智多谋、顾全大局知错能改
刘昊男是这样设计人物比照表的:
人物身份共同点不同点
蔺相如上卿(文官)爱国
赤胆忠心有勇有谋 顾全大局
廉 颇将军(武官) 勇敢 直爽 知错能改
不同的表格反映出不同的思维方式,组员们各自解释了表格设计的想法,然后大家“综合”组员的想法,形成了下面这张比照表:
人物 身份共同点不同点
性格特点
蔺相如上卿(文官)爱国
赤胆忠心
勇敢稳重
沉着足智多谋
顾全大局
度量大
廉颇将军(武官) 直爽真诚
知错能改
在表演的环节里,小组选择将课文学习时写的“负荆请罪”练笔片段,改编成一幕小剧本,通过演绎人物的语言(语气)、动作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组员在整理学习收获的时候,有三点大家一致公认并记录下来:
1.了解了一个人的特点,可以从他说的、做的来判断。
2.交流很重要,可以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有什么好方法。
3.表演很有意思,好像把课本变成了电影。
从课堂学习的描述中,我们看到学生参与学习积极而主动,“独立思考”“互相讨论”“比较取优”是学生选择的学习方法。他们整理的学习收获都是有关策略性知识的获得的。可以这样设想,以后学习写人的文章,学生就有可能会去关注并体会人物的语言、动作,这是一种语文学习认知策略;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也许会采用“交谈”的策略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一种资源利用策略;表演时运用想象、联想,这是认知精细加工的策略。当然,内化策略性知识是一个过程,学生需要经常使用,使学过的策略在自主构建中不断得以运用和巩固。
四、基于反馈评价,成果让学生反思,优化策略选择
心理学家研究证实,反馈是加速策略学习的条件之一,评价与自我评价能促进学生反思,推动策略性知识的形成和迁移。当教师提供给学生学习成功的反馈或学生明确地意识到策略运用有效的时候,学生就会增加学习策略使用的频率;当教师适度引导学生比较学习成果时,学生会在反思中判断自己原先策略的优劣,然后改进学习策略。
【案例4】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回顾·拓展二”之“日积月累”教学(教学实录)
(在指导学生朗诵六句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尝试背诵)
师:记性真好,我真羡慕你俩,其他同学不羡慕吗?
生:羡慕。
师:赶紧讨教啊!
生:我是根据意思来记住诗句,把意思和诗对起来,这样比较好记。
生:我是找关键词来记的,可以记得很快。
师:哪些关键词?
生:就是刚才说的那些体现思乡之情的人、事、物、景。
师:对啊,在前面“交流平台”的学习中我们也提到了表达思乡之情不是空泛的抒情,而是抓住具体的事物、景物来表达,写作是这样,背诵也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帮忙!你很会学习。同学们,用上这些窍门,花2分钟,试着背诵,看看我们的记忆能力是不是也提高了(学生各自背诵,2分钟后大部分学生举手示意能背诵)。
……
教师紧抓课堂反馈,适时引导学生比较记忆诗句的方法,之后又立刻引导学生尝试方法是否有效,这是改进学习方法、优化记忆策略的过程。与此同时,教师依据学生的发言,借机回顾了单元学习的重点:学习通过景物、事情来表达感情的方法。分享经验的学生在教师的积极评价下,感受到了策略运用的愉快体验;而其余的学生也在展示学习成效时感受到了优化学习策略带来的成功愉悦。
在“回顾·拓展”的学习过程中,常有学生交流和展示学习心得、学习收获的环节和内容。教师要用好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把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生成的学习策略,进行梳理、归纳,优化学习策略,使学生感到优化学习策略就会有更大的收获。
王尚文在《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中说:“基于自己的学,是有求之学,而且总是求之于己;基于教师的学,是被动之学,而且总是求之于师。”让学生要学、会学,在构建策略性知识知过程中不断提高自我效能感,学生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了。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教师: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接触了不少外国文学作品,这些
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都在世界文学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成为某一类人物的典范代表,让我们回忆一下,他们都是谁?(板书: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汤姆.索亚、鲁滨孙)2,教师指名反馈。课件出示:(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鲁滨孙、汤姆.索亚)
3,教师: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4、你还读了哪些外国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中的哪些人物给你的印
象最深?(让学生交流)
课件出示:(推荐读书目录)
5、你觉得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最困难的地方是什么?(同座位的交
流)
(不熟悉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对外国民族文化知之甚
少;时空跨度大,内容上感到生疏;作品太长,需要较多的阅读时间)
6、有哪些克服阅读困难的好方法?
课件出示:(阅读方法)
课件出示
(1)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品中的人物思
想感情,关心人物命运
(2)查阅资料,了(2)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自己的阅
读经验,交流克服这些困难的方法。
(3)集体反馈,教师归纳。
课件出示:
1、快读阅读要默读,抓关键词、关键句、重点段。
2、先粗略快速阅读,或查阅作品的简介,了解主要内容和大意,选择感兴趣的作品阅读。
3、规定阅读时限,见缝插针式的阅读。
4、可以通过资料的搜集,了解作者以及作品的时代背景等
5、阅读中可以在书上作一些批注,或做好读书摘记和笔记。
6、小结:
二、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课文中的名句。
2、指名读,分组读。
3、大家读一读
4、教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读的这八句都是出自于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出示作家的名字,读一读)
5、教师:这八个作家各是哪个国家的,获奖作品是什么?你熟悉那
一位作家或哪部作品?
6、自读他们作品中的名句,并理解含义。(学生交流)
7、交流:你读懂了哪一句,或最欣赏哪一句,为什么?
8、背诵并抄录这些文字大师智慧的话语
三、趣味语文
1、自读三个趣味语文故事,思考;短文中讲述了哪三位作家的故事?
2、指名回答。(雨过、王尔德、马克吐温)
3、教师:马克吐温,我们在了解作品《汤姆.索亚历险记》时,已经有所了解。谁能借助搜集到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雨果和王尔德?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他的浪漫主义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具有永久的魅力。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长篇小说。
王尔德(1854~1900),英国作家、评论家、美学家。1871~1874年在都柏林的三一学院和牛津的麦达伦学院学习,涉猎柏拉图诸家著作,并受到黑格尔派哲学、达尔文进化论和先拉菲尔派绘画影响,成为罗斯特美学观点的信徒、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王尔德出版过童话(包括《快乐王子》《夜莺》等)、短篇小说(包括《坎特维尔城堡的鬼》《人面狮身的女人》等)、诗集、小说《格雷的画像》和若干评论。而他还有另一项伟大的成就:戏剧。他的名剧如《不可儿戏》《温夫
人的扇子》等,都是改变传统戏剧观念的社会讽刺喜剧。
4、教师:请同学再读短文,想一想这三位作家留给你们的印象。
5、指名反馈。(学生自由说一说)
雨果:聪明、幽默,与出版商有默契。
王尔德: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对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
马克吐温:幽默。
四、课堂总结
计
学习目标
.将本组文与以前学习过的描写动物的文从内容和写法上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会在阅读中总结和反思,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2.积累古诗。
3.通过阅读相关的动物书籍,继续了解动物故事,培养良好的外阅读习惯,做好从内阅读向外阅读的延伸。
前准备:准备丰自恺的《白鹅》、老舍的《猫》、布封的《松鼠》进行阅读。
教学过程:
第一时
一、复习
.我们以前学习过许多描写动物的文,例如丰自恺的《白鹅》、布封的《松鼠》、老舍的《猫》,同学们还记得文的内容吗?(学生简单交流)
2.现在我们再次阅读这些,感受一下文的内容和写法。(学生再次自主阅读《白鹅》《猫》《松鼠》)
3.我们学习的本组文也是描写动物的,现在同学们再次快速浏览一下,回顾文的内容和写法。(学生浏览本组文)
4.本组文和以前学习的描写动物的文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1)小组选择其中的两篇进行合作学习,找出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完成下表:
题内容相同点内容不同点写法相同点写法不同点
(2)小组长将学习的结果进行总结,准备在全班汇报。
.班内交流汇报
(1)名小组长将合作学习的结果汇报给全班同学。
(2)一名小组长汇报完毕,其他学生互相补充,发表看法。
(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6.教师总结
我们阅读文,要善于比较,在比较中总结,在比较中反思,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第二时日积月累
一、日积月累
引入:以前我们积累了一些古诗,今天咱们一起再积累一首古诗,它叫《马诗》,我们要比一比,看谁背诵得最快。
(1)学生自己试读,读准字音,读熟诗句。
(2)指名读全诗,正音。
(3)你认为这首诗该怎么读?
(4)指名读。
()这首诗中你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学生提出问题。
(6)交流一下对诗句的理解,能理解多少就理解多少。
(7)老师补充学生不理解的地方。
(8)学生自主背诵,小组内交流背诵的技巧,互相背诵。
(9)学生背诵展示。
二、教学外书屋
.老师读《我的野生动物朋友》的精彩片段
2.学生交流听后感受。
3.如果有学生已经看过,可以介绍自己阅读的内容和感受,4.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我的野生动物朋友》一书,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
.拓展阅读:《动物来自好人这一边》、《我最喜欢的一张照片》、《阿布,我的大象哥哥》
6.交流阅读体会。
7.老师向学生推荐动物文学书目。
(1)中国作家沈石溪的《第七条猎狗》《狼王梦》。
(2)加拿大作家西顿的《小战马》《红脖子》。
(3)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荒野的呼唤》《海狼》。
(4)日本作家椋鸠十的《孤岛野犬》《赤鸟》。
学习目标:
1.概述、交流对本单元课文的理解和感受,结合生活很实际讲述自己的所得,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并能在习作中恰当的运用。
2.理解本课所列的两首故诗,使学生养成积累的良好习惯。3.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读一读诗句,说说自己的感情。
学习重点:能结合生活很实际讲述自己对本单元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学习难点:理解本课所列的两首故诗,使学生养成积累的良好习惯。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交流平台
1.教师出示交流平台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请学生自由朗读,看发现了什么。2.全班交流
(1)交流课内了解到的民风民俗:节日习俗;地方饮食;民族服饰、工艺品等。
(2)交流本组课文突出的表达方式:如《北京的春节》详略得当的写法;《藏戏》问与答相呼应,概括与具体描述相结合的写法;《各具特色的民居》中的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等。
(3)交流这次习作中自己是如何学习课文中的写法,来表现民俗的特点的。(4)翻阅班级的《民俗习作集》,对运用恰当的表达方法进行欣赏。
二、日积月累
1.古诗出示,正确朗读。(让学生利用工具书,或同桌交流,自行掌握。)
2.积累《元日》。
(1)了解作者,感知文章。试说说诗句的意思。(2)在诗中了解到的古代的哪些春节习俗?
(3)欣赏本诗:元日”是阴历正月初一。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
/ 4 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逢年遇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到今天。屠苏,指古代春节时喝的用屠苏草或几种草药泡的酒。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这两句是说:在爆竹的响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人们喝着过节的屠苏酒,暖洋洋地感到春天已经来临。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曈曈日”,指由暗转明的朝阳。结尾一句描述转发议论。桃符:指画有神荼、郁垒两个神像或写有这两个神像名字的桃木板,正月初一清晨挂在门上,以求“避邪”。这也是古代民间的一种习俗。“总把新桃换旧符”,是个压缩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旧符”省略了“桃”字,交替运用,这是因为七绝每句字数限制的缘故。意思是:都是用新桃符替换了旧桃符。以桃符的更换揭示出“除旧布新”的主题。
其实,这首诗表现的意境和现实,还自有它的比喻象征意义,它是以除旧迎新来比喻和歌颂新法的胜利推行。这首诗正是赞美新事物的诞生如同“春风送暖”那样充满生机。其中含也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总是要取代没落事物的这一规律。
(4)初读《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读准字音,明白字义。(5)了解作者,感知文章。
皮日休(约833--?),字逸少,襄阳人。诗与陆龟蒙齐名,有《皮子文薮》。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全诗咏物以虚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
(6)细读古文名句,谈谈自己对句子的初步理解和感悟。古诗今译 :
桂花从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来似的,-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见其颜色洁白、新鲜。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吴刚为什么要跟桂花树过不去,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的吧!
三、趣味语文
/ 4
1.趣味导入
2.学生默读《有趣的标点》,体会标点的神奇魅力:使一首七言诗变成小令,又变成小短剧。
3.试着给下面的句子在不同的地方加上标点,看能表达几种不同的意思:(1)弟弟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2)从前有一个富翁,只有一个女儿,到了六十岁时,才又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为「非」。富翁害怕自己死后,家产都被女婿夺走,於是写了一封遗书,分别交给儿子和女婿。遗书上写著:「六十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富翁死后,女婿果然并吞了家产,只留下一间小房子给富翁的儿子。几年后,富翁的儿子长大了,要向姐夫要回家产,两人争执不下,便告到官府里。女婿理直气壮的说:「岳父遗书上写得很明白:六十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县令拿过遗书,仔细推敲,却把家产判给了富翁的儿子。
你猜,县令在遗书上发现了什麼?原来,县令移动了标点符号,猜出了富翁真正的意思:「六十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3)从前有位秀才给一个财主家的儿子说媒,信中写道: 「此女麻脸无头发乌黑皮肤白白痴痴纯情不论聘金少不了„„」 财主家一看欣然同意。他认为「此女麻脸无、头发乌黑、皮肤白白、痴痴纯情、不论聘金,少不了„„」这麼好的条件哪里找?但娶回新娘竟是一个麻子,黑脸,秃子,於是找秀才理论去。秀才说:「我在信中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此女麻脸、无头发、乌黑皮肤、白白痴痴、纯情不论、聘金少不了„„。』一字不差呀!」财主有苦难言。
(4)到底谁是冠军?
一场棒球赛的战报写道:这一场激烈的棒球赛的结果,中华队战败古巴队获得世界杯总冠军。第一个人看后说,这场棒球赛中华队赢了。报上写的是:这一场激烈的棒球赛的结果,中华队战败古巴队,获得世界杯总冠军。另一个说,不对,据报上明明写的是:这一场激烈的棒球赛的结果,中华队战败,古巴队获得了世界杯总冠军。
/ 4
《回顾•拓展一》导学案
等级
组别:
【学习目标】
.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2.读背并积累古诗句。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在本次“交流平台”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并鼓励学生在平时的习作中能恰当运用这样的表达方法,不断提高习作能力。
【内容导航】
本次“交流平台”紧紧围绕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进行设计,即体会作者怎样运用联想和想象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懂得:在阅读时,要体悟表达的特点,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
【知识链接】
联系谈体会。
范例:
我觉得《草虫的村落》就是运用了丰富的想象,表达了作者独特的感受。作者先把自己置于静谧的自然之中,达到忘我的境界,然后幻化想象,追随一只小甲虫进入幻想世界,在奇异的漫游过程中,作者看到了黑甲虫村民和南国少女般的小圆虫,还看到了甲虫音乐会以及草虫村落村民们的生活。作者的这个幻化世界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
【自主学习】
一、交流平台
(1)回顾本组四篇课文,说一说《山中访友》《山雨》和以前学过的《桂林山水》《观潮》等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2)联系《草虫的村落》,体会联想和想象的魅力。
(3)课外阅读中读到过的类似,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悟。介绍相关的课外阅读及书籍。
二、日积月累
正确工整地抄写日积月累,反复朗读诗句,想想这些诗句的特点,说说自己从哪里体会出特点的。如,从“落红”“春气暖”“满天云”这些词,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也能感受到诗人在借景抒发自己的情感。
三、趣味语文
自由读故事。
【合作探究】
一、交流平台
(1)回顾本组四篇课文,说一说《山中访友》《山雨》和以前学过的《桂林山水》《观潮》等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2)联系《草虫的村落》,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体会联想和想象的魅力。
(3)交流课外阅读中读到过的类似,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悟。介绍相关的课外阅读及书籍。
二、日积月累、背诵。
2、交流大意。
三、趣味语文
(1)自由读故事。(2)同桌自己的理解。(3)全班交流,体会一字诗的妙处。
【练练测测】
、补充诗句。
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龚自珍)
_____________,每于寒尽觉春生。(张维屏)
今夜偏知春气暖,______________。(刘方平)
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李白)
______________,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
不是花中偏爱菊,_______________。(元稹)
2、选择其中的几个诗句,体会诗人在写景过程中的联想与想象。
a己亥杂诗(龚自珍)新课标第一网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b月夜(刘方平)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c菊花(元稹)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课外拓展】
【回顾·拓展六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回顾拓展六教学设计10-19
《回顾拓展四》教学教案设计09-30
五年级语文下册回顾拓展七教案09-18
拓展课程教学反思06-08
回顾与反思第一课时06-19
绩效回顾范文09-19
大学总结与回顾05-24
消防安全培训回顾05-26
回顾展望作文600字05-31
回顾一学年的工作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