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精选12篇)
宋廷武
文明礼仪是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教育程度的标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因此,学校必须抓好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这是时代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如何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呢?我粗浅的谈谈。
一、明确要求心中有数
每一种习惯的形成都要首先使学生明确其重要性,所以每学期开始都要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详细的文明礼仪常规要求,即要求孩子做到尊老爱幼,团结;与人交往中,谦恭礼让、谅解宽容与人为善,重形象讲礼仪;在社会上遵守规则,维护公德,关爱他人,在学校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使每个学生心中有数。然后重视第一次文明礼仪训练,要求学生必须做到 “六点六会”:以对自己负责为起点,学会修身;以对家庭负责为基点,学会孝敬;以对学习负责为支点,学会求知;以对他人负责为出发点,学会合作;以对集体负责为凝聚点,学会关心;以对社会负责为制高点,学会感恩。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加强学生“言、行”等方面的自身修养,还要示范如何行礼问好,使其从关心自己的人品、学业、健康、前途到自爱、自尊、自立、自强,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二、文明言行默化有心人
单纯的说教,莫过于实在的行动。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也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教师是学生直接仿效的对象,教师的言行举止能很大程度影响学生。因此,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至关重要。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当学生见到教师问好时,教师不管有多忙,都要停下手头的工作向学生点头或招手问好,或教师放下师长的架子主动跟不知道问好的学生问好;当老师做错了,敢于向学生道歉;当需要学生帮助时,主动说声“谢谢”。上课了,教师走进教室,弯腰捡起一片碎纸,顺手扔进垃圾桶,不用说话,学生就学会爱班,进而学会爱校,爱家乡,爱祖国。教师顺手捡起学生掉在地上的笔、本轻放于他的课桌上,他就会牢记在心上,并会帮别人捡笔,捡本……养成帮助别人的好习惯。我们教师生活上的小节不忽视,学生文明礼仪就会很快养成。
三、多彩活动,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沟填满。”这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推崇和践行的。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应该只是说教,而应该将对学生的教育与日常的学习、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帮学生架设一条道德认识转化的桥梁,营造处处育人的氛围。如让板报说话、让墙壁说话,墙报悬挂名人名句,班级的清洁区、学校的水龙头、班级绿地上均要有文明告示语:“前进一小步,文明一大步”、“请节约用水”、“我体弱,不要践踏我”……无声的语言,是对学生的良好教育。班级黑板报既有规定主题,又有留有学生自由发挥的园地:我进步了、好人好事宣传、风采展示……在营造育人氛围的同时,鼓励学生追求个性的张扬。同时定期评出班级文明礼仪之星;成立礼仪岗和监督岗,对学生进行礼仪的示范、检查和监督;结对子对问题学生跟踪帮教等系列教育活动。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逐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行为习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不仅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家校合作,共同优化育人环境
现在的许多孩子,因为是独生子女家长对教育管理上的过分溺爱、或有外出打工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放任,导致了学生家庭礼仪的缺失。因此,要把文明礼仪教育向家庭延伸。布置家庭礼仪作业,通过家校联系卡进行家校互动。通过家长会和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并对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做一个懂文明、讲礼仪的好孩子进行辅导,使家长掌握正确、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坚持把礼仪教育与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包括料理家务能力在内的劳动教育相结合,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共同参与到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中来。
关键词: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培养
学校教育不单单注重对学生智育的培养, 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讲文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也是一个人素养的具体表现。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说起来容易, 但要真正做到还真得下一番功夫, 因为文明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它是一个长时间不断强化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因此应该从小培养好这个习惯。既然是从小培养, 那就不单单是学校教育的事了, 家庭教育同等重要, 甚至比学校教育更重要。只有家校联合起来, 加上社会监督, 才能让每个学生从小成长为讲文明、懂礼貌的人。
一、家校教育相结合, 从小事抓起
作为家长, 在孩子的教养过程中, 应从孩子刚开始会说话时就要注意教育孩子学会文明礼貌用语:比如正确地称呼大人, 说“谢谢、请、对不起”等礼貌用语, 让孩子从小就做一个有良好教养的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 要让孩子学会说话和气、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诚实守信。小学生本身都是十分单纯的,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 他们接触的人和事就会越来越多, 由于他们的家庭教育程度不一, 有的学生会抵制不良行为, 有的学生则会形成不良的习惯。进入高年级以后, 有些学生便开始觉得自己长大了, 有些事情不通过教师便开始自行解决, 这本来是培养自立能力的好时机, 可是由于方法不当, 往往会事与愿违, 究其原因, 大多数都是由于言行举止不文明所至。在学校的教育也不能忽视, 作为小学教师, 尤其是我们低年级的教师和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就更为重要了。具体如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文明习惯等习惯的养成教育要作为我们基础教育的重点工作来抓。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不随手丢垃圾、将垃圾丢到指定的位置、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的行走、见到教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学习用品摆放整齐、坐立姿势端正、作业书写规范、思想专注、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放学路队有序、不说脏话等, 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 都建立在种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之上。我们要提倡从一点一滴抓起, 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教育的机会, 逐渐使全体学生的行为习惯统一到一个标准上。为了做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 要求班主任要掌握班级每个学生的情况, 多接触、多观察、多指导、多交流、多参与学生活动与学生谈心。在工作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 同时帮助他们纠正错误的行为习惯。如果学生的坏习惯已经养成, 教师也要加以纠正, 不能任其自由。要求学生在学校里每天要对着《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自查。学校里可以利用早读或思想品德课请学生思考什么是文明, 然后组织同学讨论, 总结出文明的含义。让学生结合课外阅读找一找描写小学生文明行为的小故事, 在班会上讲给大家听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谈谈哪些是文明的行为。这样, 对行为不太文明的同学既有震动作用又有指导作用。
二、教师鼓励诱导, 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
一位教育家说:“在儿童的内心深处, 都有一种希望自己被表扬的欲望。”人的心理特征, 就是喜欢称赞、表扬、奖励, 而不喜欢批评、禁止和消极的阻挠, 因此, 给予孩子积极地鼓励和诱导在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中很重要。大家都知道班级的课堂纪律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以前上课时, 我经常提醒学生坐好、认真听、多动脑。开始一段时间, 这些提醒会引起学生注意, 但多次以后感觉效果并不是很明显, 持续的时间也不长。于是我就采用表扬的方式督促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凡是上课认真听讲, 坐得端正的同学, 我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 只要我说“某某同学坐得真神气!某某同学神速!某某同学字写的真漂亮!”当回答问题精彩时我会不由自主地以掌声给予赞赏, 学生举手积极时我也会适时给予小礼物奖赏或夸奖道:“你真棒!”这些语言, 在肯定某一些学生的同时, 也会让其他学生受到鼓动, 在课堂上更加遵守纪律, 积极思考, 从而课堂效率就会在无形中提高了。只有常抓不懈, 不断探索教育新途径, 才能使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提升教学质量。
三、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育
如低年级重在培养和教育学生的语言文明, 会恰当使用礼貌语言, 懂得要保护自己的人生安全和身体健康等;中年级重在培养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能主动为需要获得帮助的人提供方便, 自觉地为他人和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 初步感知“善”的快乐等;高年级重在培养为他人奉献的精神, 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感恩等, 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让学生学会做人
我们认为对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学校、家庭范围内, 必须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引导他们投身社会、服务社会, 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学到的道理, 促进文明行为的内化。为此, 学校将养成教育向社会延伸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走向敬老院、走向街道、走进大自然,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 学会关心周围的人、事和环境, 关心身边的整个社会。学生在走向社会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自立能力, 也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实践活动, 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感体验中, 进一步提高文明行为程度, 也在活动中得到了发展, 成为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学习能力都较强的队员。
总之, 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是一个不断强化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常抓不懈, 不断探索教育新途径, 才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漫亚.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吉林教育, 2011, (04) .
礼仪是一个人的交际能力、文化素养、思想道德水平的外在表现,是一个国家生活习惯、道德风尚和文明程度的反映。良好的礼仪习惯对于提高个人修养、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积极作用。对中学生来说,强化礼仪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青少年时期是他们的认知水平提高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的世界观逐步形成时期,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礼仪教育,可以为他们将来拥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挖掘礼貌用语,进行礼仪教育
在课堂中我会有意识地创设情景,让学生通过反复地学习运用语言,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的熏陶,提升他们的个人素养,并且告知他们中西方礼仪的差异,在中西方礼仪文化的融合过程中,我们只能借鉴西方,要更多地了解我们自己的礼仪文化,多读《弟子规》《论语》《礼教》《礼仪知识ABC》等,因为中国是礼仪之邦,几千年的历史,孕育了中华礼仪的精华。让学生从这些典籍中吸取精华,获取礼仪知识,既继承了礼仪,又发扬光大了礼仪。这些是提高中学生礼仪水准的好教材。现代社会的一些礼仪规范,更是约束他们行为的准则,学习这些规范,有助于中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读外国的一些与礼仪有关的书籍,增长学生的见识,开阔他们的视野,让他们古为今用、西为中用。三年六个学期的礼仪知识的积累和中西礼仪文化的熏陶,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礼仪知识,明白了礼仪的内涵,而且提高了他们的认识能力,懂得学礼仪、用礼仪、有礼仪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从而用所学礼仪知识高标准地指导自己的行动。
二、展示礼仪风采,塑造师德形象
要求学生讲礼貌、懂礼仪,首先要自己做到有礼。因为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师要特别重视自己的师德修养。穿着上:让自己衣着得体、美观适用、简洁大方。装扮上:淡妆素抹,美而不艳,雅而不俗。每天干干净净、轻轻爽爽地出现在学生面前,除了使学生悦目之外,也是对学的一种尊重。学生也会效仿着老师整洁大方地进入学校,这也表示学生对老师的尊敬。言行上: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老师要先做到。学校的规章制度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要求学生的。要求学生上课不迟到、早退,那么教师上下班也不得迟到早退,要求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教师也必须遵守;要求学生尊重老师,那么我们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就应该尊重学生。
三、开辟多条渠道,促进礼仪形成
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礼仪知识,加上教师的示范作用,这还只是有礼仪的外在因素。要让学生真正地用好礼仪,还得要内因起作用,采取多种途径进行实践,第一,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沟通,提出我的想法和要求,通过家长的配合来达到教育的目的。第二,通过学生的典范作用带动全体学生,来促使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的形成。在一个班集体中,一定会有一些表现突出、行为习惯好、礼仪素质高的同学。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推选班级“礼仪之星”,把选出的同学推到“榜样”的地位,抓住晨会、班会、周会的时机宣传他们的事迹,请他们做示范,充分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号召大家讲文明、礼貌,从而形成一股风气使更多的学生学礼仪,这样以点带面,遍地开花。第三,用好表扬这把金钥匙。青少年儿童,人人都有上进心,都有表现的欲望,有时教师一句表扬的话、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赏识的动作,对学生来说,都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他们会因此而信心百倍地去追求行动上的完美。李盟是上届的学生,开始进班时胆小、内向,不善言谈。上课时,总是怯生生地看着我。我开始一直观察他的言行,上课提问时,只要他有一点想要表达的神情,我马上给他机会,但他始终不敢放开胆子。那次,我下楼,正好迎面碰见他上楼,他还是怯怯地看着我,欲言又止。我抓住时机,和蔼地注视着他,并主动问他好。他盯着我轻轻地回应了声:“老师好!”我不失时机地鼓励他,还轻抚了一下他的头,竖起大拇指,直到他离开。再上课时,我在全班同学面前称赞李盟有礼貌,碰见老师主动问候,说话不紧不慢,声音适中,礼貌得体。这一招可真灵,以后李盟同学每次碰到我都会主动且大声地打招呼!在同学们面前也变得大方了。再后来,他变成了一个很阳光的男孩。在我的班里,同学们只要有优点,我都会抓住机会,鼓励表扬。同学们长期生活在被别人欣赏的环境里,心情也就明亮了。所以作为老师,常把微笑挂在脸上,把鼓励挂在嘴边,常把礼仪带在身上,对学生会产生无穷的精神力量的;学生继而把这种外部力量换化成内在的精神动力,自觉地、主动地、快乐地表现自己,自然而然养成了讲文明、有礼貌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摘 要: 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是继承优良传统美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文明礼仪、良好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可以达到立德树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中小学校可以通过养成教育活动、学校文化氛围创设、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家校合作等方式,提升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关键字:文明礼仪教育 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 自我教育 自我完善
在小学生中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继承优良传统美德的重要途径。通过文明礼仪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渐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以达到立德树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
提高对文明礼仪和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在博大精深的伦理文化遗产中,优良的、传统的礼仪规范,仍然有很强大的生命力。童稚时的孔融让梨,尊敬长辈传为美谈;岳飞问路,颇知礼节,才得以校场比武,骑马跨天下;“程门立雪”更是为尊敬师长的典范。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孟子也说过:“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也说:“礼貌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日渐频繁、密切的交往中,文明礼仪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教育程度的标尺。文明礼仪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教育。因此,学校抓好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是时代的需要。
强化训练,开展活动,以礼仪教育促行为规范养成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落实,是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途径和载体。而习惯的形成又在于训练,它的特点是规定性和重复性,对学生站、坐、写、读姿势和课堂常规、礼貌用语、学生仪表衣着,按规范性要求进行反复训练。根据学生特点,参加有关符合学生的活动,来训练文明礼仪、行为习惯,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乐于参与的良好心态,并在参与训练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
美国教育家洛克曾经说过这样一段发人深思的话,他说:“对儿童进行教育,最容易而最有效的方法,是把人的应该做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眼前。”用榜样人物的先进思想、高尚情操、优秀品质、模范行为教育学生,使养成教育形象化、具体化,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给学生一个更感性、更直观的认识。为此,学校非常重视师德建设,努力树立良好师德形象,影响学生。
在养成教育过程中,我们着重抓住“文明、健美、卫生、守纪”四个项目,进行强化训练,开展“星级班级”和“星级队员”的评比活动。根据四项内容,值周师生天天评分,一周汇总分布成绩,每月评比、表扬,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
班队活动是学校进行礼仪、习惯教育的主阵地。活动对小学生来说是自由的、轻松的、愉快的。他们会大胆地、毫不顾虑地、真实地表现出自己的行为。在活动中,我们把《规范》的要求与养成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有机结合。办好学校的合唱队、舞蹈队、乐器队、科劳技制作、书法、朗读等兴趣小组,组织各学科课外小组,为学生提供发挥特长、施展才华的机会,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营造氛围,强化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成果
校园环境是养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外部条件,创立一个整洁、优美、文明的氛围,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巩固文明礼仪培育成果。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里两棵伴随学校一起成长的山楂树,学校不断强化它的育人功能。把这两棵树比喻为母亲,寒来暑往,深情地凝望着孩子们的成长。引导孩子们,山楂树在笑意盈盈地关注与欣赏着我们。每年五月,在孩子们中进行“山楂树之恋”诗歌征集活动,优秀作品发表在校报《山楂树》上。孩子们也仿佛在母亲的关注,甚至是监督中,不断调正着自我的行为与举止,达到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
检查督导,全程渗透,强调自我教育
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在形成过程中不稳定。特别是一些平时行为习惯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一旦遇到适宜的土壤和气候,不良行为就会重新萌发。为此,我们注意加强检查督导,每周一个班为值勤中队,有值日领导和值日老师负责,设立了教师值日岗、红领巾监督岗、行为习惯检查岗。通过检查督导,使之自我完善。
在礼仪养成教育中,学校坚持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授课时力求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挥、思想情操陶冶于一炉。在课堂管理中,注意礼仪要求的规范和准确,充分挖掘教育中礼仪教育的因素,形成全方位礼仪教育的态势,聚合礼仪教育的各种积极因素,形成和谐共振的综合效应。使学生的礼仪意识多方面反复强化,逐步渗入灵魂深处。
考核评比,有效地激励学生自我完善
在养成教育实践中,对学生的品德行为进行考核,量化评分。班班开展自评、互评,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道德知识来评价自己,约束自己,进行自我教育。在校内,要求学生事事处处按礼仪常规要求说话、办事。同时,在教育活动中,学校与家庭、社会文明教育相结合,努力探索三结合教育途径,与家长签定文明家长协议书,充分利用家访、家长来校的机会,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行为表现,请家长给自己的孩子打分。通过考评,让学生对照考核内容,明辨是非,看到自己的优点、成绩和进步,知道自己的缺点、问题和差距。从而下决心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夏河县拉卜楞小学 袁俊兰
文明礼貌不仅给他人、给社会带来愉快和谐,也能创造充满爱心的环境,给自己带来快乐,带来温馨。讲文明讲礼貌,爱护公物是做人的起点。每个人来到世上,学习做人就是从讲文明礼貌开始的。在孩子刚刚开始学语期间,父母首先教其文明礼貌,进入学校,老师教其文明礼貌,爱护公物,到社会上,时时处处都要求人们讲文明礼貌,爱护公物。
讲文明讲礼貌,爱护公物需要开展广泛持久的教育。我认为我们学校加强学生讲文明讲礼貌,爱护公物的养成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求学生经常用语文明,对长辈或向问话的对方表示尊敬要称呼“您”;请求别人帮助要用“请”;别人帮助了你要“谢谢”;当别人感谢你时要说声“不客气”;当妨碍了别人时说声“对不起”。见到来宾、客人要主动打招呼。这一点我们老师是经常强调,但有时碰到学生,他就是不打招呼,他甚至也不跟你打招呼,如其说:“你怎么不跟老师打招呼?”还不如老师自己主动跟学生打招呼。言传身教,这对学生来说也是个很好的教育。其次,举止高雅,我要求学生课间动作轻轻、说话轻轻,不在教室追逐打闹。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见到地上有垃圾要随时拣起来,丢进垃圾桶。我们学习文明礼仪,不应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到我们的行动上。管住自己的嘴,不说脏话,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扔垃圾。人人树立起“文明礼仪,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的意识。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自己的身边小事做起,把文明礼仪真正融入我们的生活之中,让文明礼仪真正伴随我们成长。
其二·养成教育要从点滴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在校园内要求学生轻声慢步的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在教室里要整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品,上课要佩戴好红领巾,放学要站路队„„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都是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习惯之上的。
其三·养成教育要从关键期抓起
抓住关键期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再施以养成教育将是事倍功半,甚至终身难补。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如同炼好的铁水,可以铸成各式各样的形状。但等铁水凉了变成了大铁锁,再想改变形状就难多了。如果小学生养成了不良习惯再来改造将付出太多的代价。因此养成教育要抓住关键期,注意研究他们的特点,严格要求,正确引导,强化训练。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在关键期把养成教育抓小、抓早、抓细、抓紧、抓实。让他们在生动形像的活动中去体验,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其四·养成教育要抓好学生的行为训练
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现在四年级的孩子经过三年的训练,有了一定的习惯,但是还有些还是要我们老师经常去督促的,提醒的,不对的都要及时纠正,比如我们班邵天乐同学,据了解父亲做生意,经常在外地不怎么管孩子,孩子都是母亲一个人在家带,他还有一个四岁多滴小弟弟,所以母亲大多数时间都有孩子放任自由的玩耍,导致现在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到学校经常打架,骂人。我就多次跟他谈心,还耐心教育他,小学生应该有怎样的良好行为习惯。做错事情给他讲道理,诱导他这件事情该怎么做,现在也慢慢的能遵守一定的习惯了。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其次严而有爱,训练要强调一个“严”字,突出一个“爱”字,不见实效不收兵。有些老师对学生不良习惯矫正一次不成,二次仍收不佳,便灰心无辄了。岂不知矫正一个坏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的过程是痉的过程。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有收获。如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上也要严爱结合,通过“严”达到“爱”。最后,习惯养成固然要严,但也要注意激发学生接受训练的兴趣,在训练中注重“趣味”二字,增强其灵活性、游戏性,让训练成为一种愉快的活动过程
其五·教师要善于抓住教育的契机,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我们经常看到有学生损坏公物的现象:在墙上乱写乱画,随意践踏花草树木,摔打刻划课桌椅,损坏教室门窗等等。这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公共财物是大家的,而不是个人的,不能独自占有,更不能随意损坏,要教育孩子树立爱护公物的观念。平时,我注重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如搬桌椅要轻拿轻放,整理好卫生用具等。同时我还注意在学生中树立爱护公物的典型,发挥同伴榜样的作用。
培养爱护公物的好习惯应该及时提醒学生,如何防止公物被损坏、要经常指导学生如何爱护公物,例如在大风天气,我及时提醒学生关好门窗;移动桌椅时,我提醒学生抬起来要轻轻放下;打扫卫生时,我及时提醒学生不要把扫帚当打闹的武器,还不时告诫学生进门用手推,桌面不可用刀刻;看见在教室里、花圃里追逐打闹者应立即制止并教育,以免损坏公物。从生活中让学生知道他们接触的桌椅、书籍、文具用品是工人们经过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不能任意损坏,要好好爱护,使孩子逐渐从爱护学校的卫生用具、花草、桌椅扩展到学校的一切设施,进而再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虽是小事但却是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具有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的有效做法。同时也要告诉学生做那些损人不利己的事对自己毫无帮助,而且还会破坏自己的形象,给人留下永远不可磨灭的坏印象,这也会决定自己今后的人生成败。
促进学生行为习惯养成
明山区东胜小学
张博然
2014年9月15日
加强文明礼仪教育 促进学生行为习惯养成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文明礼仪教育以满足学校需要为切入点,以服务学生主体健康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教育作,积极开展德育实践,对于学校文明习惯的养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我校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教学生学会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具有现代文明内涵的社会生活规范,培养学生具有高雅、得体、大方、文明的涵养,它包括文明行为、文明习惯、文明语言、文明衣着,礼貌修养,乃至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等。我们中队将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展示礼仪和宣传礼仪贯穿于整个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本学期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围绕市、区关于开展“寻根问礼 美丽人生”活动的具体要求,我校开展了“文明礼仪伴我成长”活动。从文明礼仪抓起,广泛开展养成教育,使学生从小做到知书达礼,德智并重。
一、突出主题,系统实施
1、主题引导
小学生良好礼仪习惯的形成是知、情、意、行不断强化的结果。因此,在“文明礼仪伴我成长”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学校通过晨会、班会、品德课开展礼仪教育外。推出了两本文明礼仪校本教材,内容包括:学校礼仪、家庭礼仪、进餐礼仪、待客礼仪、做客礼仪、活动礼仪等系列专题教育,校本教材帮助学生掌握文明礼仪规范,明确礼仪习惯的评价标准。学校举行“文明礼仪伴我成长”主题升旗仪式,开展礼仪事例大讨论等。这样的教育内容系统、集中,容易使学生形成清晰的概念,并在实践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学科渗透
各科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自觉遵循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原则,有机地渗透礼仪教育。如,在语文课上,结合《小足球赛》一课教育学生在公共场所注意文明礼仪,结合《争吵》一课让学生体验互相宽容、诚意待人等交往礼仪;在英语课上结合句型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向别人借东西时,不小心碰到别人时,给别人提供帮助时……”等礼貌用语;在数学课上指导学生采用礼仪教育中的各种数据自编应用题;在体育课上进行集队、示范、练习、竞赛时的礼仪行为指导等等。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礼仪教育,能使学生得到持久的、多方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3、养成训练
(1)内容丰富的活动训练
丰富的、易于接受的主题活动是养成教育的良好的切入点。学校除召开常规的“文明礼仪伴我成长”主题班队会外,还举办了“我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调查活动,学生在调查过程中既发现了不文明的现象,又在调查过程中修正了自己的行为。开展礼仪行为实践竞赛活动。如,“文明礼仪伴我成长”演讲比赛,“文明礼仪伴我成长”书法、绘画、摄影比赛,“文明礼仪伴我成长”知识竞赛等七项竞赛活动。学校还举行的体育竞赛活动。如,踢毽、跳大绳比赛,要求学生在竞赛中
赛精神面貌、赛纪律、赛礼仪。“双高普九”综合素质展演活动中,师生同台演出恰是对师生进行演出礼仪、文明观众礼仪的训练、检验的过程;在“红色之旅”夏令营活动中,学生离开父母的照顾,与同学、老师共同相处。让学生学会处理与同学间的关系,进行关心他人、团结互助的公共交往礼仪训练。学生在活动中时时践行着文明礼仪的具体要求。
(2)分年段进行的专题训练
学校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在抓好基本礼仪的教育的基础上,要求各年级狠抓重点训练项目,如:一年级为孝敬礼仪(学会打招呼)二年级为安全礼仪(学会安全行走)三年级为交往礼仪(学会敲门)四年级为卫生礼仪(学会不乱扔垃圾)五年级为公共礼仪(学会让座)六年级为学习礼仪(学会倾听)。因此,在抓好一般礼仪训练的同时,学生还必须在每一学年中扎实地培养好某一方面的利益习惯。
二、走向生活,实践体验
1、唱儿歌,激童趣,明要求
学校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编写了文明礼仪童谣,让它们遍布学校的走廊、橱窗,让学生唱在嘴里,记在脑中,落实在行动中。同时,学校要求教师结合童谣对较难落实的礼仪规范进行重点指导。如一年级学生刚入学校大门,教师就加大力气教唱童谣,抓好“坐、力、行”的规范姿势训练。学生不仅要把“坐如钟、立如松、行如风,走起路来一阵风,坐立行走有精神,文明礼仪记心中。”的儿歌背熟,还要充分理解“坐如钟、立如松、行如风”的意思,再加上教师的示范、反复的训练和评比,学生最终知道了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初步养
成了“坐、立、行”的良好习惯。
2、抓校本,编教材,进课堂
学校在课改精神的指导下,把“寻根问礼 美丽人生”活动作为科研课题,组织部分教师和高年级学生在总结文明礼仪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编写出两套富有特色的校本教材。适合1、2、3年级的文明礼仪童谣三字歌,适合4、5、6年级的文明礼仪读本。
教材把文明礼仪道德教育的内容分解成若干知识点,内容要求螺旋上升、逐步提高。内容努力做到浅显化、情感化、插图化、童趣化。
3、重示范,树榜样,多熏陶
洛克指出,教育孩子“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他们应该做或者是应该避免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面前”。因而,学校十分重视榜样的示范教育作用,以“优秀班主任培训中心”为平台,组织老师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对学生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句好话回应,一个眼神鼓励,一颗爱心相待”。以庄重大方的仪表、和蔼可亲的态度、彬彬有礼的举止、文明得体的语言作出行动的示范,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同时,学校注意挖掘礼仪活动中的学生典型事例,在班级中评选出“文明礼仪之星”“文明礼仪标兵”等示范生并挂照上榜。示范生一言一行起到了很好的情感激励作用,使广大师生产生了“讲文明礼仪光荣,不讲文明礼仪难为情”的价值观,从而更积极地投入到“文明礼仪伴我成长”活动中来。
4、办学校,育家长,连心桥
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同时,还注意充分调动家长这
支庞大的“教师”队伍的积极性,发挥家庭小“课堂”的作用。学校以班级为单位,邀请省优秀家长张新勇作“抓住细节不放过 培养情趣促成长 ”经验介绍。他谈到了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强调身教、言教、境教并重,家长的文明礼貌、言谈举止、直接影响到学生。他还列举了一些古今中外的家长在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习惯养成上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结合本校、本地的具体事例,使家长们开阔了眼界、改变了观念。教育教学开放周是学校的各项措施让家长了解的有利时机。组织家长进班级进行听课,召开家长座谈会,把学校开展的“寻根问理 美丽人生”向家长汇报,取得家长的关注与认同,使文明礼仪教育向家庭延伸。家长充分理解了学校开展礼仪教育的良苦用心和具体要求,从而身先垂范,注意自己在生活中的礼仪行为,并严格要求孩子,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5、小银行,评价册,勤激励
为保证“寻根问礼 美丽人生”活动正常、持久、健康开展,学校“道德银行”在活动中发挥一定作用,“道德银行”及时记录学生的行为情况。每位学生都有一张“文明礼仪道德银行”存折。各班定期或者不定期地把每位学生的文明礼仪表现记录在个人的“存折”里,让每个“闪光点”称为“动力点”,鼓励和促进学生不断地养成文明礼仪习惯。这些存折加上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的学习习惯和成绩,就构成了人手一本的综合评价手册。
一、把人与环境结合起来培养孩子们的文明礼貌习惯
班级是幼儿们成长的乐园, 是他们生活的主要场所, 班级环境对幼儿的成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环境与幼儿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幼儿在学习与生活中, 时刻受到熏陶与感染。所以, 我们要重视环环境的建设, 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1.硬件环境的创设。硬件是环境的第一要素, 所以, 我们做的第一步就是要进行硬件建设, 而硬件建设中多媒体设备又是重要一部分, 我们利用多媒体在教室无处不在, 角角落落都有多媒体, 可以让教室的墙壁说起话来, 把“帮助别人”“热爱祖国”等形象直观的图案投放在墙壁上;在走廊上也有道德教育的投影;还可以利用空闲时间, 给幼儿们播放礼貌教育的视频, 广播等。从行为上对幼儿进行点滴教育, 教会他们如何成为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好孩子。也可以录制优秀班级的教学活动视频, 建立文化活动案例库。
2.软件环境的创设。我园主张“微笑、友爱、平等、和谐”的精神, 以此为宗旨, 建立起幼儿之间、幼儿与家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等形成良好的礼貌氛围, 做到幼儿尊敬长师长, 老师与家长则尊敬幼儿的发展, 他们之间是成共的好朋友。利用多媒体的优越性加强三者之间的交流与勾通, 比如, 可以是校讯通、QQ等常用软件可以多多加入到三者之间的交流。
家长与教师是教育的组织者, 在精神环境建设方面起到主要作用, 所以, 家长与教师要做好榜样作用。比如, 在早上家长送幼儿上园时要再见, 幼儿老师则在门口接待幼儿, 让幼儿形成一个进园的期盼, 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切。幼儿进园则主动与见到的老师打招呼, 做一个文明好幼儿。当然, 老师与家长见面时要主动打招呼, 让孩子感受到成人之间的热情。当然, 幼儿在班见面时也要主动问好, 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
二、信息技术下利用家长资源进行礼貌教育
1.定期召开家长会。在幼儿教育过程中, 要定期召开家长会, 在家长会上, 要利用多媒体把文明礼仪的内容与要求告知家长, 对家长提出要求, 让家长配合幼儿的工作, 把幼儿的文明礼貌情况在家长会上重点讲解, 让家长充分认识到幼儿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2.利用宣传栏教育。文明礼貌教育要多宣传, 可以在家园联系栏中, 老师先是教给家长一些在家文明礼仪的方法, 在每个时间, 都给家长提出与幼儿园同步的文明礼貌教育内容, 也可以利用微信、飞信、QQ等信息平台建立园—家互动平台。
3.多带领孩子参与社会活动。幼儿也是社会的一个分子, 从小把他们引入到社会大家庭中, 让他们感受到人与人的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教会幼儿做一个好客人, 做一个好主人, 学会待人接物。
三、把文明礼貌教育与生活结合起来
1.用好日常礼貌用语。文明礼貌的教育并不是只在学的时候利用, 而是利用来园时, 要求老师主动跟小朋友问早问好, 幼儿也跟老师问早问好。当老师得到帮助时说“谢谢”, 幼儿自然而然说“不用谢”。
2.鼓励与帮助结合。在平时的幼儿语言与行为举止中, 老师们要对其进行跟踪观察, 做到表扬帮助同时进行。对礼貌行为习惯好的同学多表扬, 对礼貌习惯较差的幼儿要多帮助, 帮助他多注意自己的语言与行为。比如, 有的小朋友经常有欺负同伴, 但又不会道歉, 老师要多帮助他认识到这种行为的错误性, 在教育他的同时, 也对其他同学进行教育, 做到引以为戒, 使全体幼儿都会形成良好的礼貌习惯。
四、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
1.对于孩子们在幼儿园的礼貌言行习惯要录入电子档案, 过一定的时间段, 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统计, 看其是不是有进步。并可以让幼儿家长对这个数据库中查询。
2.把幼儿在园的点滴进步进行总结之后, 及时把情况反馈给幼儿家长, 形式较多, 可以用信息手段告诉家长和小朋友, 也可以把每周的文明礼仪情况记录表粘贴在家园联系栏目中, 让家长参与监督。
3.幼儿管理幼儿。在班里可以竞选一些行为习惯好的幼儿当组长, 让他们参与管理, 也可以鼓励幼儿之间相互监督, 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当发生不恰当的语言行为习惯时, 相互提醒, 共同进步,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关键词】 文明礼仪;榜样示范;形式多样的活动
众所周知,中职生是“问题学生”,“双差生”,“落伍者”的代名词,他们在初中阶段是老师和同学嫌弃的对象,是被“遗忘”的群体。他们因为成绩太差与普通高中擦肩而过,认为自己上职中是无奈之举,对未来悲观失望,觉得这辈子不可能再有什么出息,美好的前途也不再属于自己,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沌度日,破罐破摔。进教室不用手推门,直接用脚踹;上课说话,睡觉,听MP3,玩手机是家常便饭,在教室里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下课在楼梯上追逐搞打,尖叫声,口哨声,骂架声,喧闹不歇,似乎要把教学楼掀倒了;食堂就餐随便插队,屁股坐在餐桌上,脚踩在凳子上,边吃边敲盆打闹;盲目追星,赶时髦,烫染发,吸烟,打牌,玩暴力游戏,看不健康影片,男生穿耳洞,女生浓妆艳抹……文明礼仪的培养对于我们文明意识淡薄,良好礼仪习惯的缺失的中职生来说迫在眉睫。个人行为关系到他人,社会甚至是国家的声誉,中职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势在必行。
一、在榜样示范中培养文明礼仪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利用身边榜样生动形象的诠释文明礼仪的含义,说服力强,让学生能从心底里自然而然的理解,潜移默化地接受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要求,从而获得道德启迪,真正意识到文明礼仪的养成对其一生的重要性。我校13级对口10班汽修专业李俊杰同学上初中时,他就用自己拣拾饮料瓶子卖的钱,给四川地震灾区的小朋友捐了一个价值100元的“爱心包裹”。他在校友患白血病面临生命威胁的危难时刻,毫不迟疑地捐出了自己辛苦打工和从伙食费中省下来的400元,这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他的这种行为又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在家里,他是父母的好儿子,经常会帮助邻居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深得邻里喜爱。在学校,他是老师的好助手,图书角、黑板报、班级常规检查公布栏、卫生包干区,处处活跃着他的身影,他还是一个社团活动积极分子,总是带头踊跃参加学校的组织各项活动。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他总是第一个伸出援助之手,耐心讲解,细心辅导。看到个别同学有厌学情绪,他用自己的积极乐观,好学上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同学,用他的可贵品德和爱心行动传递着校园“正能量”!今年李俊杰同学被授予南通市第三届“美德少年”荣誉称号!通过展示自己身边活生生的例子,同学们以李俊杰为榜样,他的优良的文明礼仪让自己汗颜,同时感到自己和他之间的巨大的差距,因而决心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在家孝敬父母,在校尊敬师长,在社会谦恭待人,通过一言一行、一点一滴,弘扬美德,传播文明,自觉践行道德规范,养成良好习惯,成为传播文明风尚的好学生,榜样示范的效果远胜于言行的教育。
二、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进行养成教育
文明礼仪的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直观形象的活动,让学生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我们部开展了以“感恩母亲 ”为主题的活动,要求学生在这个节日亲身体验妈妈一天的生活。早上睡得正香的时候被闹钟叫起来买菜、回来后洗衣服、打扫卫生、准备饭菜,一天下来忙的腰酸背痛,疲惫不堪。第二天在交流感受的时候,我们的学生纷纷感叹,妈妈太不容易了,太辛苦了。他们发自内心的体会了母亲为家庭的无私付出,理解了妈妈的劳累,也为平时对妈妈的不礼貌和顶撞感到愧疚。优良的文明礼仪对于我们职业中学学生的成长尤其重要,因此我们经常开展这样的教育活动,如:教师节开展尊师活动;清明节去烈士陵园扫墓;重阳节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这样身临其境的教育活动胜过千言万语的空洞说教,学生们在真真切切的活动中感动了自己,教育了自己,效果当然不言而喻。每周二下午第三课,我们都会以不同的形式开展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课上我提出问题,叫大家思考:巴黎圣母院是世界文明的大教堂,那里有让人叹为观止的建筑,每天有数不清的游客去那里参观。身处异国他乡,能够见到我们的母语总会让人觉得特别温暖,在那里有着一则中文告示——请保持安静。这是给我们喜欢喧闹的中国人看的,其他国家以及法国的游客没有这种“恩赐”。看到这几个中文,同学们有什么感想,是不是还会觉得温暖呢?再如美国的珍珠港景区,也特意送给我们中国游客一句话——垃圾桶在此;泰国的皇宫——请便后冲水。这真是对我们中国人贴心的关怀吗?为什么其他国家的游客没有这种特别的照顾呢?这是因为中国人喧哗吵闹,不讲卫生,优良文明礼仪的欠缺所致。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我们学生深刻的认识到不讲文明礼仪的危害,懂得了讲文明礼仪的重要性,楼梯变得干净了,下课变得安静了,听讲的多了,玩手机、睡觉的少了。
我学种豆
◇ 福建省安溪县第十小学三〈5〉班 谢一泓
“爸爸!爸爸!快看哪!我的豆终于发芽了!”我高兴地大喊。
“爸爸,你看那黑豆慢慢顶开了身上的‘五行山,像一个婆娑的老太太蹲下身子吃力地背起一个大包袱。”我说。
“那两个豆瓣更像飞蛾那双即将挣开茧的束缚的翅膀。”爸爸说。
听着爸爸的话,我陷入了沉思……在一本书上我看到过:没有经历过破茧过程的蝴蝶是无法翩翩起舞的!
自从十多天前科学课上老师让我们播下种子后,每天早晨起床,中午、下午放学回到家,我都会蹦蹦跳跳地先跑过来看看我种的豆。一天、两天、三天……盼啊,盼啊……可是,豆种似乎依旧一动不动。我渐渐淡忘了它们。
“前一段时间,它是在为成长积蓄力量呢!”爸爸的话打断了我的思绪。
是啊,豆苗仿佛在我的眼前茁壮成长、开花、结果……
我也终于明白:植物生长有它的自然规律,从生根发芽到收获果实是需要经历一段较长的时间的。
1、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应端庄。表情神态应表现对人的尊重、理解和善意。与人交往要面带自然微笑。言谈措辞银行尽量使用文明礼貌用语,态度要诚恳、亲切,语言简洁、得体,既不能沉默寡言,也不能重复罗嗦。
2、无论在什么时候,遇到了熟人和师长要主动打招呼并报以真诚的微笑。
3、避免在公众场所高声谈论或争论,即使在公众场所发生冲突,都力求保持冷静。
文明礼仪是人类为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对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这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社会方面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礼仪文化
对于小学生的礼仪文化培养,作为社会上的一份子应该怎么做呢?
1.对于小学生的不文明现象立刻禁止并进行教育。
2.做好自身,为孩子们起好带头作用。
礼仪无时不在,无时不有,无人不需。人的言行举止处处都需要礼仪,就个人来讲,礼仪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个性气质、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在悠悠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礼仪文化显得尤其重要。孩子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所以对于青少年的礼仪文化教育显就得更加重要,在当代礼仪文化缺失的社会现象中,我们更应该以身作则,培养好孩子们的礼仪文明。
老子的《道德经》阐述了这样一句话:“做一天人就要讲一天道德”,讲述了礼仪对于做人的重要性。如果不讲礼仪,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乱成什么样子真的难以想象。《弟子规》中也阐述了礼仪文化的规范准则:“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讲述了尊敬父母长辈友爱兄弟姐妹,对于大众平等仁和,向有道德的人学习。这些书籍都是我们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瑰宝。把这些礼仪带到我们的生活中,并传授给我们的学生,时时刻刻谨记礼仪文化,约束自己的言行,为小学生的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礼仪文化
一、当今小学生表现出来的社会现象
(一)有一部分小学生根本不懂得尊老爱幼,以自我为中心
早上坐公交的时候,由于是早高峰,车上人比较多,一般人是不会有座的,突然过来一辆有几个空座的公交,就在大家准备上车的时候,一个小学生过来看到了车上有空座,一边喊一边往前挤,愣是推了前面老太太一把挤上了公交车,坐下之后冲远处的妈妈得意道:你看,我坐下了吧。这种典型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在很多小学生身上体现。
(二)随地乱扔垃圾
在公园里吃完零食随手就把垃圾袋扔到了地上,即使大人在旁边也丝毫没有责备的意思。
(三)小学生打架现象严重,谦让意识严重缺乏
经常见小学生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骂脏话甚至动手。
(四)挑食现象严重,吃饭没有先后
二、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礼仪文化
现在的家庭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宠爱,爷爷奶奶的溺爱,教育体制的不健全造成了本该在这个年龄懂得的礼仪文明严重缺失。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教育我们的花骨朵呢,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讲:
(一)父母方面
人们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学校应该给父母开设几堂礼仪文化课,告诉他们如何正确引导教育孩子。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家长是孩子的表率,是孩子接触社会的桥梁,父母的表率作用很重要,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二)学校组织方面
孩子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所以学校对孩子的礼仪培养很重要。
1.开设礼仪文明历史课:教育学生熟背《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礼仪书籍,这些都是中华礼仪文化的瑰宝,是我们国人引以为傲的中华文明。定期举行各种小竞赛来加深学生对于这些内容的理解。
2.各学科相结合,礼仪文化课起好先导作用:礼仪文化属于道德教育的范畴,而学校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就是品德课。学校应有意识地将礼仪文明与思想品德教育课相结合,通过老师的情感教学,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自发自愿地形成文明礼仪,以便指导日常行为。
3.营造环境,优化校园,形成文明礼仪氛围,营造一个整洁、优美、文明的氛围,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环境,对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形式可以表现为:在走廊楼道悬挂整容镜,在醒目的地方悬挂名人名言及道德规范。
钱库二小
罗细银
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文明礼仪,尚礼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障,也是每个人立身社会、走向社会的人格基石。文明礼仪及其习惯的养成也对学生的终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当今社会,学生们多数为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的居多,再加上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过分看重分数,文明礼仪教育反而被淡化。从学生身上体现出来的就是对文明礼仪知识的无知、少知、偏知和淡知,从而导致违规违纪、违背社会公德的事时有发生。这就要求我们要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文明礼仪教育。
那么,如何加强文明礼仪教育?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和各位同仁一起分享:
第一部分 主要策略
一、创设环境,营造氛围
所谓“出淤泥受其污,入兰室染其香”就说明环境的重要性。教室的文化布置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室的左右墙上张贴《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有关文明礼仪教育的名人名言,教室的图书角投放《道德经》、《成语故事》、《弟子规》等礼仪方面的图书,黑板报专设礼仪专刊,特印有《弟子规》的窗帘布等,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受到文明礼仪的感染,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
二、结合课堂,打下基础
1、始业教育礼仪大讲坛
每当新的一学期开始,结合学校的始业教育,作为班主任我首先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上好第一次礼仪课,打好基础、形成氛围。既要使学生明白“理”,又要训练“仪”,学练结合,以练为主。做示范、教表演,使学生知道怎样去做。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势,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2、结合每周班队课,利用学校政教处的礼仪知识卡,教会学生怎么做:
从“站姿、坐姿、行姿”起步, 先训练学生坐、站、走的姿势,给学生做坐的示范;又用标准的立正姿势站在学生前面示范站姿,然后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起
立、请坐”,达到整齐划
一、动作迅速,精神面貌好。有了站姿的基础后,再练一练升国旗仪式,全体同学立正站好,少先队员行队礼,眼睛望着国旗,同学们练得都很认真。示范行队礼姿势,同学们反复演练。规范的教育训练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打下了一个文明礼仪的烙印。
3、结合课堂教学逐渐渗透,如课前背诵《弟子规》,讲礼仪故事,这个是按学号进行的,每轮到一个,将其拍成视频发至班级群,这样让文明礼仪规范意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进入孩子们的心里。
三、常规检查,集体激励
集体是孩子们成长的温床。孩子们乐意在集体中表现。于是在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训练中,我极大限度的运用了儿童对集体的向心力,把个人与集体拴在一起进行教育。
开学初,我在班上设立了日常规礼仪制度,并制定相应的检查表。这个表格将孩子们的行为细化,并进行量化。表格是百分制,将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列成各项,学生的行为分三个等次,良好即加一分,一般不加分减分;不达标减一分。然后,每周五进行统分,在周一的晨课中反馈,并将每个孩子的表现情况以表格的形式粘贴后面,一目了然,评选出每周的示范生、达标生等。
毕竟是小孩子需要物质及外界新鲜物的刺激。于是,我将这理性的表格同形象的“点赞”卡结合起来,根据表格凡是达标的得一枚点赞卡,良好的获得两枚点赞卡,每个孩子努力通过集赞数来换取各种任务卡。有值日班长卡、看电影卡、浇花卡、换座位卡、免做作业卡、喂鱼卡等,这些小措施提高了孩子们的积极性。
以上是从个体方面出发,同时,在群体中,也是团队合作。根据每个孩子的性格等综合情况将他们分成8个小队,孩子们自己命名有的为明星队,有的火星队、火箭队、阳光队、神舟6号队等,8个小队的组长名字分别写在黑板的右上角,然后再把画有表格,上面写着8个小队的纸贴在门后,从文明礼仪方面对8个小队进行评比,按照文明礼仪常规要求检查,表现突出的同学为你所在的小队加3分,小队的全体同学都讲文明、懂礼貌的为小队加5分。每周评一次,评为优秀礼仪小队的同学成为礼仪之星,老师送给他一颗“赞”,高兴极了。同时激励其他小队努力争取,并且向优秀礼仪小队学习。小队长具体检查,每个同学都是监督员,发现问题当时就可以在黑板上显示。
四、家校沟通,合作共赢
现在许多老师在说着,班主任其实是带两个班,一个是家长班,一个是学生班。特别是在我们这些小地方,更是如此。所以现在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们的文明礼仪习惯,最先应和家长沟通,合作共赢。
首先,学期初的家长会和《致家长的一封信》把文明礼仪教育向家庭延伸,让家长一起,向家长宣传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对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做一个懂文明、讲礼仪的好孩子进行辅导,使家长掌握正确、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坚持把礼仪教育与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包括料理家务能力在内的劳动教育相结合,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共同参与到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中来。
其次,通过微信群,建立班级微信群。将学生的表现通过照片、视频等方式发于群中,让家长们了解孩子们在校的表现情况。如今天某个孩子表现特别突出,大家要表扬他,向他学习。某些孩子管不住自己,犯规了,要被监督。这样当放学了,孩子们回家,家长就会对孩子做进一步的教育,进一步促进孩子们文明礼仪的养成。
朋友圈中发现一些好的家庭教育方法、教育理念,发至班级群,和家长分享,探讨。制作美篇。课间或其他时间发现孩子们表现突出,将其拍照,配上优美音乐,发至班级群中,这样不仅激励孩子们同时,家长也为孩子骄傲,其他孩子也跟着去学好,做好。
第二部分 主要成效
首先,构建了班级和家庭相结合的文明礼仪操作体系。
在校园礼仪的基础上,推出了小学生“家庭文明礼仪”评比标准,继续深入地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家校结合,使文明礼仪深入到每一户家庭。同时,走向社会,细化延伸阶段。将文明礼仪在校园与进家庭,走向社会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并不断细化、深化,其次,促进了学生文明素养的明显提高
两年多来的文明礼仪教育实践,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中,学生的礼仪素养有了明显的提高。我们欣喜地发现,学校整个学生群体在礼仪行为上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我要做一个文明人”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大多数学生已养成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的基本礼仪行为,文明礼仪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
再者,形成了制度,养成了校园文明礼仪文化
我们根据每一阶段的文明礼仪教育内容和评价标准,经过提炼,形成符合班级实际的操作制度,用制度来规范文明行为,用制度来保障活动的有效开展。班 3
级每学期结合学校都扎实地开展“文明礼仪示范生”和“文明礼仪达标生”评选活动。通过上光荣榜,颁发荣誉证书,拍照传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大力表彰先进,树立模范榜样作用,以点带面,实现全班同学文明素质的提高,个个争当“文明礼仪师范生”的良好局面。在学生的文明素养提高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家长的文明素养的提高。在以学校为圆心的一定范围内,已初步形成了一种礼仪文化。
最后,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我精心浇灌的文明礼仪之花,也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多次在学校评比中,获得五星班级,全班90%的学生评为文明礼仪示范生。其中本人撰写的文明礼仪教育论文市级二等奖。
第三部分 活动思考
对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学校、家庭范围内,必须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引导他们投身社会、服务社会,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学到的道理,促进文明行为的内化。为此,下一阶段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活动,我设想是向社会延伸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走向敬老院,走向街道,走进大自然,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关心周围的人、事和环境、关心身边的整个社会。
一、学习礼貌用语。渗透文明礼貌的思想内涵
古人云:增人一言,重如珠玉;伤人一言,重于剑戟。可见语言文明所具有的重要性。在日常学习、生活、交往过程中,我们教师十分注重引导幼儿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礼貌用语,并要求做到“三会”,即会使用尊称,对长辈不直呼其名,不给他人起外号;会使用谦让语,如“对不起”“没关系”“麻烦您”等;会在一定场合使用问候语,如“早上好”“晚安”“再见”等。文明礼仪的教育内容以幼儿园礼仪为主,以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为主线,其中包括:入园、晨检、排队、早操、盥洗、进餐、睡眠与起床、户外活动、离园等等。应帮助幼儿学习基本的礼貌用语,将文明礼貌的思想深入到生活、学习、交往的各个环节,做一个懂事、礼貌的好孩子。
二、创设良好环境,营造文明礼貌的氛围
良好的文明礼貌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促进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为此,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营造文明礼貌的氛围。
(一)利用环境创设让幼儿感知文明礼貌教育
幼儿园要围绕“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这一主题来创设园内环境,在楼梯、过道、活动室外墙等醒目处张贴文明礼貌宣传语,如“请”“你好”“早上好”“再见”“对不起”“没关系”“谢谢你”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孩子们学习,每天念一念,并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布置文明礼貌主题墙,有效地促进了幼儿文明习惯的形成。
(二)利用榜样的作用,让幼儿主动使用礼貌用语
幼儿的特点是爱模仿,尤其喜欢模仿他尊敬的人。他们常常观察老师和家人,并自觉不自觉地模仿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因此教师要注重言传身教,利用各种教育手段为幼儿树立正确的榜样。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幼儿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教师平时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每天来园或离园时主动向同事、家长、小朋友问好和告别,接待家长及来园客人做到热情礼貌,处处为幼儿做出学习的榜样;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是第一生活场所,幼儿家长的行为习惯对幼儿的成长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幼儿的文明礼貌教育中,就需要家长能够配合幼儿教师,共同为幼儿打造一个文明礼貌的环境。
(三)利用生活学习经验让幼儿感知文明礼貌教育
幼儿自己的经验也是学习文明礼貌的源泉。因此,教师要有目的对幼儿的行为加以引导。针对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小摩擦,比如不小心打翻了别人的杯子,不小心踩到了别人的脚,大多数孩子都不会主动向别人表示歉意,喜欢用身体行动来处理问题的现象,教师要以此为切入点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的教育,并结合自身经验和鲜活事例引导感化幼儿。
通过这些日常的渗透,孩子们能够评定别人行为的好坏和自己的模仿,从而积累了经验,学习掌握了文明礼貌的方式。他们学会了见面主动与人打招呼,学会了热情礼貌地交谈,学会了尊敬老人、孝顺父母。
三、以教学、游戏活动为载体,培养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
(一)通过故事、儿歌等形式,激发幼儿讲文明有礼貌的意识
故事、儿歌是幼儿非常喜爱的文学形式,容易使他们理解和接受。平时讲故事时我有意识地挑选那些教育幼儿有礼貌的故事,并富有表情地讲给他们听,引导幼儿说出故事中的礼貌用语,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学会用礼貌用语对话。在讲故事的同时,我也教孩子朗诵儿歌,如《有礼貌的好宝宝》《老师早》等。有些孩子朗诵儿歌后对我说:“老师,我也要做个有礼貌的好宝宝。”听故事,朗诵儿歌,激发了孩子文明礼貌的思想意识。
(二)通过游戏,让幼儿学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幼儿喜欢玩游戏,很容易融入游戏的角色当中。为此,我还将孩子们的礼貌教育寓于游戏之中。尽量创造条件开展角色游戏。例如幼儿在玩“娃娃家”时,他们会主动划分出不同的角色,有的扮演爸爸,有的扮演妈妈,有的扮演宝宝。游戏前提示幼儿,在娃娃家里做爸爸妈妈的要爱护孩子,孩子要对爸爸妈妈有礼貌。孩子们在玩积木时要求他们小组合作,大家一起动手搭建出自己喜爱的东西来。孩子们几个人一起搭积木,边搭边商量,各种想法融合在一起,经常会创造出让成人都意想不到的造型来。孩子们还不断地交换角色重复进行游戏,礼貌行为得到了良好的练习。
为了使礼貌用语产生行为效应,让幼儿真正养成习惯,我指导幼儿将游戏中对角色的礼貌要求迁移到早晨入园、课间交往、家庭生活、社会活动之中,鼓励他们时时刻刻这样做,渐渐地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四、积极倡导家园共育。将礼貌教育融于日常生活之中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发挥着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幼儿园和家庭应该携起手来,内外结合,共同参与到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中来。我们要求家庭与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性、持续性。’
把对幼儿的文明礼貌教育的内容及具体要求,通过家园联系告知家长,要求家长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文明礼貌的生活环境;在平时的社交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热情大方、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从而进一步引导孩子的思想,规范孩子的行为,促进幼儿个性品质的良好发展。为使幼儿的礼貌行为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并巩固下来,我还将礼貌教育贯穿于幼儿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在日常生活中,抓住教育契机对孩子进行教育。如洗杯子时,引导孩子们排队等候,等到前面一个小朋友洗完了第二个再去洗,改变了以前洗杯子时混乱的局面。小朋友一起进餐,要说“大家请”才开始用餐。遇到小朋友过生日吃蛋糕,所有的小朋友都会主动向过生日的人送祝福,说些“谢谢你的蛋糕”之类的话。早上入园的时候孩子们都能大声向老师和小朋友说“早上好”,然后高高兴兴给爸爸妈妈说“再见”……就是这样通过日常生活的点滴去教育孩子做一个有文明有礼貌的人。
一、检验计算——反思解题结果
好多学生考试的时候, 在计算方面失分多, 学生乃至家长常常归结为:不细心、不踏实。其实, 很多情况下问题出在计算方法、能力、技巧等方面。为此, 我注意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最后结果进行自我评判的习惯。如刚学简便计算900÷40时, 学生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尝试写出:900÷40= (900÷10) ÷ (40÷10) =90÷4=22……2, 这样的结果对不对呢?学生通过检验, 发现22×40+2的结果不能还原到900。学生自己找原因, 猜测:余数若是20就对了?师追问:余数究竟是不是20呢?能说说理由吗?简便的过程能这样写吗?刚开始教学时, 我同大多数教师一样, 很不在意检验, 总以为一步步有理有据的解答, 结果怎么会错呢?检验如同虚设。心理上重视了检验之后, 才知道学生通过检验, 会自己理清计算中的很多问题。
自我评判的方式很多, 检验是其中一种。学生常用重算一遍、互逆运算、将答案代入原题等检验方法反思数量结果。但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往往对检验认识不足, 甚至嫌烦, 因而表现出怠惰。怎么办?
为了让学生在计算中愉快地、自觉地反思自己的学生行为, 我大胆引进了“估算”, 由于估算很便捷, 所以, 学生非常乐意用此方法先来估一估自己的结果, 发现有误差了会立即查找原因, 此时的检验就成了学生的内需。如计算38×209, 好多同学会这样写竖式:这时教师引导学生估算, 40×210, 用估算的结果 (8400) 反思其竖式结果。当学生发觉与正确结果相差甚远, 会急着查找:计算过程中到底哪儿出了错?用这种方法引导学生反思, 一箭三雕, 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又可以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还可以训练学生的数感。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觉检验, 自我完善, 逐步形成有个性的检验策略。
二、验证思路——反思逻辑意义
验证与检验相比, 在检验基础上提升了一步。在实际教学中, 验证通常表现为:让学生由实践操作来证明或用已知的数学公理、结论等理性分析来论证未知的发现或结论。如探索长方体、正方体面、棱的特征时, 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这是凭眼睛看, 脑子想得出来的“大概”, 实际是不是这样呢?于是, 教学中我再次放手让学生想办法去验证。
师:对长方体面与面之间的关系, 我们怎样动手、动脑来验证? (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时间、空间。)
生1:画一个面下来, 将它的对面与之比一比 (用自带的学具) , 比下来是一样的。
生2:量长、宽, 相对的面的长和宽是相同的, 说明面积相等, 同时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 这样就可以验证:长方体相对的面是完全相同的。
生3:不用量也能知道, 可以借助连接两个面的棱, (举起长方体) 你看, 同一个长方形中, 长与长肯定是相等的, 类推一下。
生4:将相对的面揭下来, 放在一起, 看能不能完全重合 (这个学生的长方体纸盒每个面上都贴了一层较厚的花纸) ?是完全重合的。
……
师: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你们想用什么办法来验证? (给学生验证的时间、空间。)
生1:量出每条棱的长度, 12条棱有3种长度, 相对的棱都一样长。
生2:把交于一个顶点的3条棱画下来是3条线段, 将其他的棱分别与它们比一比, 发现只有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生3:每条棱都可以先看做一个面上长方形的长和宽, 然后根据长方形的对边相等进行推理, 可以推出:相对的棱长度都相等, 比一条条量省劲多了。
……
通过验证, 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反思:自己原先的思路、猜想或发现是否与实际相符, 是否客观存在等, 即是否具有逻辑意义。把这样的反思落到实处, 才能充分凸现学生的主动学习, 且学习活动彰显着生命, 充满了灵性。遗憾的是, 在众多的日常课中, 我们很难看到教学的这一环节。其实, 数学学习活动中蕴含着许多数理逻辑, 精确性是数理逻辑的特点之一。由此看来,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反思逻辑意义”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 他们会像小科学家一样去努力探求某个小发现或结论的正确性。虽然小学教材中对学生这方面的要求没留多少痕迹, 但为了学生初、高中的学习、未来的发展, 我们不妨先行一步, 奠下基石。
三、贯通方法——反思解题策略
贯通较之验证又上升了一大步。解决问题后, 我常引导学生重新审视解题策略, 表现在两方面: (1) 根据题目的基本特征, 进行多角度观察、联想、探索更简单的解题途径; (2) 思考有无规律可循, 或进行可逆变换主动建构, 达到“举一反三”。
“列表”是苏教版教材中学生最先接触的解决问题策略, 它与旧教材中归一应用题, 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教学中, 要突出“让学生审视表格在解决问题中发挥的作用”这一过程, 而不仅是原教材作为归一应用题教学时解题方法的掌握、技能的形成。
如某校3个月节约用水24吨, 照这样计算, 1年可节约用水多少吨?要节约120吨水, 需多长时间? (先列表整理数据, 再解答。)
反思:为什么要列表?表格究竟起了什么作用?学生回到表格上, 重新审视表格的作用, 把表中对应的数据进行比较, 又发现:表中数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十分清晰。所以, 在反思的同时又找到了另一条解题路径:12÷3=4, 24×4=96 (吨) ;120÷24=5, 3×5=15 (个) 。这里, 既用另一种解法验证了前面的解答正确与否, 又感悟、提升了“列表”的价值。
随着学习的深入, 学生所遇到问题的类型在不断变换, 而解决这些不同类型问题的策略却始终如一。策略是什么?“策略”是“根据事情发展而制定的方针和对策”, 实质是对解决问题方法的体悟与升华。一种策略, 有时可以解决多类问题。如在计算 (小数除法、分数除法等) 中、在平面图形的面积、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公式推导中、……都用到“转化”这一策略。“转化”有着广泛的应用, 有数与形的转化、有难到易的转化、有新问题与旧知之间的转化……将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梳理、贯通, 可以有效地让学生反思解题策略。策略介于方法和思想之间, 是方法的灵魂, 是思想的雏形, 是形成数学思想的有力支撑。方法和策略的获得, 并不是最终目标。最终目标是通过策略的反思, 帮助学生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感受策略价值, 提升数学思想, 形成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推荐阅读:
如何培养学生文明礼仪的好习惯(王俊芳)10-16
如何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09-08
如何培养学生记数学笔记的习惯07-04
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05-28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06-07
如何培养学生行为习惯11-30
小学生如何培养习惯06-20
如何培养农村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12-14
如何培养学生英语预习习惯09-30
学生课堂常规习惯如何培养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