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事业管理复习纲要(精选8篇)
管理具有二重性。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它又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管理学专门研究管理活动及其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是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地带产生出来的一门边缘学科;它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卫生事业是国家和社会在防治疾病、保护和增进居民健康方面所采取措施的综合。
卫生管理学 卫生管理学是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特点与规律,用管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探索如何通过最佳卫生服务把医疗预防保健的科学技术和卫生资源及时有效地提供给全体人民,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对医疗卫生保健的需要,有效保障人民健康的一门科学。
公费医疗是1952年由国务院颁布实施的职工医疗保健制度,是对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及大专院校学生实行的一种免费的医疗保健制度。经费来源主要是由国家通过财政预算所集中的一部分国民收人,属于国民收人再分配的范畴。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我国农民在自愿互利、互助共济的基础上,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卫生计划指以卫生资源为基础、以提高卫生服务能力为手段、以保护和发展人民健康为目的而制定的一系列行动方案。常见的卫生计划包括:卫生项目计划、卫生机构计划、卫生发展计划:。
进度评价是在一项计划实施后到总结评价之前进行。对计划的实施进度与过 程进行监控与控制,评价的核心内柞是检查项目计划干预措施的实施与落实情况.对覆盖率及其质量进行测量。
卫生人力资源 为了提高全体人民的健康水平,延长健康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全面的国家卫生规划所需要的多种资源中的一种资源。他们是受过不同卫生职业培训,能够根据人民的需要提供卫生服务贡献自己才能和智慧的人。
卫生人力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职能之一。卫生人力绩效考核,就是收集、分析、评价和传递有关某一个人在其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行为表现和工作结果方面的信息情况的过程。
卫生信息是反映卫生及有关领域的各种活动发生、发展、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量化及抽象的数据、情报等,是卫生事业发展不可缺少的资源
CHS:社区卫生服务是以社区为范围,以家庭为单位,以老、幼、妇、残为重点人群,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融为一体的综合性卫生服务模式(六位一体是CHS的工作模式,基本功能。
医政管理是对医疗机构管理的总称,是卫生事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医疗组织、医疗活动及医疗市场所实施的行政管理.医疗机构是指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组织,包括医院、卫生院、疗养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以及急救站等。医疗机构的宗旨是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为人民健康服务。
医疗质量从广义角度,它不仅涵盖诊疗质量的内容,还强调病人的满意度、医疗工作效率、医疗技术经济效果(投入——产出关系)以及医疗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又称医院(医疗)服务质量。
医疗纠纷通常指医患双方对诊疗、护理后果及其原因的认定有分歧,必须经过行政、法律或仲裁才可解决的医患纠葛。
医疗意外指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工作中,由于患者的病情或体质的特殊性而发生难以预料和防范的病员死亡、残废或功能障碍等不良后果的行为。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举证倒置原则:指基于法律规定,将通常情形下本应由提出主张的一方当事人(一般是原告)就某种事由不负担举证责任,而由他方当事人(一般是被告)就某种事实存在或不存在承担举证责任,如果该方当事人不能就此举证证明,则推定原告的事实主张成立的一种举证责任分配制度。
公共卫生 又称公众卫生,是指与社会公众健康利益直接相关或有着密切联系的一切卫生问题,它涉及到人们的生活、生产、工作学习及休闲娱乐等有关环境的质量及疾病的预防。
卫生监督是指卫生行政执法机关,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个人和组织是否遵守卫生法律法规的规定的情况所进行的监督检查活动。同时对有违法行为者或进行法制教育,或进行行政处罚。
平均期望寿命又称“生命期望值”或“平均余命”,是对人的生命一种有根据的预测,预测年龄某岁的人今后尚能生存的平均寿命。失健康生命年是指某一人群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年),在目标生存年龄(通常定为70岁活出生期望寿命年)内因死亡而使寿命损失的总人年数。
管理的职能:计划工作 组织工作 人员配备 指导与领导工作 控制工作
卫生管理学研究的任务
1、研究卫生事业发展与新时期我国基本卫生国情和卫生改革与发展政策相适应的一系列理论与政策问题
2、研究卫生系统各部门最优的卫生服务管理与工作方法问题。
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 1996年12月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原则
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2、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中心,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卫生服务的基础上,拓宽服务领域
3、卫生工作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
4、公办卫生机构为主,其他所有制为补充
5、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6、坚持两手抓,加强卫生行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我国卫生事业面临的挑战
1、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艰巨。
2、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不完善
3、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
4、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与人民健康需求不适应。
发展卫生事业引入市场机制必须坚持的原则:
1、坚持走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不能变;
2、坚持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和公益性质不能变;
3、政府承担公共卫生和维护居民健康权益的责任不能变。
健全的医疗卫生体系包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药品和医用器材供销体系、医药费用价格管理体系、财政经费保障体系以及卫生监督管理体系等。
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以农村为重点农村卫生工作主要包括下面几个重点:(1)全面落实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2)改革卫生管理体制(3)健全卫生服务网络(4)推进乡镇卫生院改革(5)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的素质(6)加强药品供应与使用的管理(7)实行多种形式的农民健康保障办法(8)重视做好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卫生工作
中国行政体制设置五个子系统:1.决策机构:最高层的核心机构2.执行机构:业务机构3.辅助机构:综合性、咨询性、专门性
4.监督机构:5.信息反馈机构:
卫生服务组织包括 1医疗机构 2卫生防疫机构 3妇幼保健机构 4血液及血液制品生产机构 5药品检验机构 6基层卫生组织7医学科研机构 8医学教育机构9群众性卫生组织
制定卫生计划的原则:
1、与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2.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原则3.公平与效率相兼顾原则4.均衡发展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原则5.成本与效果相统一原则
推行区域卫生规划的重要意义 1.实施区域卫生规划是卫生事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2.实施区域卫生规划是深化卫生改革的需要。3.实施区域卫生规划是政府主管部门转变职能、实现对卫生事业宏观调控的主要依据和重要手段。4.实施区域卫生规划是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和实现卫生全行业管理的需要。5.实施区域卫生规划是改革医疗保障制度的需要。评价的基本内容
一、恰当性评价:
二、适宜度评价:
三、进度评价:
四、结果评价:
卫生评价的重点是政策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管理可行性
制定评价计划的基本程序
1、确定评价目的2、明确评价对象
3、立评价指标体系
4、确定指标的权重
5、消除指标量纲
6、指标评价值的综合WHO推荐的7国12区卫生服务需要量指标两周每千人患病人数 两周每千人患病日数两周每千人患重病人数 每千人患慢性病人数 两周每千人卧床14天人数 每千成年人中至少有一种疾病(症状)人数 每千成年人中自报对健康忧虑人数
我国常用卫生服务需要量指标两周每千人患病人数 两周每千人患病日数 慢性病患病率 两周每千人因病伤卧床人数每人每年因病伤卧床日数 每人每年因病伤休工日数每人每年因病伤休学日数
两周患病率=前两周内患病人(次)数/调查人数×1000‰
两周患者就诊率=前两周内患者就诊人(次)数/两周患者总例数×100%
卫生人力和病床的测量指标(1)每千人口医生(医师和医士)数(2)每千人口护师(士)数(3)每千人口技师(士)数(4)每千人口药剂师(士)数(5)每千人口病床数
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功能包括:获取、整合、奖酬、调控和开发。
预测卫生人力需求量的方法:如趋势外推法;专家评价法——专家会议法和特尔斐法 收集管理部门意见法;标准模式单位为基础的规范化预测 数学模型法;卫生需要法;卫生需求法 服务目标法;人力/人口比值法医院模块预测法;地图法等。
妇幼保健统计信息包括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出生登记和死亡登记计划免疫接种 传染病报告孕产妇死亡及婴幼儿死亡监测
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内容:1.社区健康教育2.社区预防3.社区康复4.社区医疗5.慢性病防治与管理6.计划生育技术指导 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原则:政府领导卫生主管部门协调社区参与。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意义:有利于卫生事业适应社会需求,体现了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促进区域卫生规划的日趋完善 进一步促进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 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基础 是转变医学模式的最佳途径
医政管理的原则:(1)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协调的原则(2)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关系的原则(3)公平性的原则:从当地的医疗供需实际出发,面向全人群,充分发挥现有医疗资源的作用(4)可及性原则:医疗机构服务半径适宜,交通便利,布局合理,群众利用医疗服务方便(5)分级原则(6)中西医并重原则(7)整体效益原则(8)负责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质量的评价。
医政管理的基本职能1.规划职能2.组织职能3.规范职能4.协调职能5.指挥职能6.控制职能
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1.树立病人至上,质量第一,费用合理的原则2.预防为主,不断提高质量的原则3.系统管理的原则,强调全过程、全部门和全员的质量管理4.标准化与数据化的原则5.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统一的原则。
医疗纠纷增长的原因 1)广大人民群众医疗保健知识水平提高和法律观念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病人开始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2)有些医疗主体因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等原因造成医德水平降低,服务态度下滑,造成医疗纠纷(3)医疗技术日新月异,但新技术的使用还存在许多未知的情况,可能带来一些新的医疗纠纷(4)医患之间的关系因医疗保险的实施而呈现多元化,医疗保险的实施使原来医患两者之间的关系变成了医、患和第三方之间的关系,可能带来一些新的纠纷。
医疗纠纷的调解方式行政调解律师调解仲裁调解诉讼调解
医疗机构性质划分的原则:我国医师分为四类四级。四类包括:临床类别、口腔类别、公共卫生类别,中医类别。其中每个类别的医师又分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两个级别。申请护士执业注册,有效期为5年,两年期满继续从事护士工作,要在期满前30日内进行注册。
医疗事故分四级一级医疗事故分为一级甲等,一级乙等;二级医疗事故分为二级甲等,二级乙等,二级丙等,二级丁等;三级医疗事故分为三级甲等,三级乙等,三级丙等,三级丁等,三级戊等。四级事故,不分等。
医疗事故解决途径:医患双发协商解决,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和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解决
初级卫生保健内容包括教育、促进适当营养、足够的安全用水、基本环境卫生、妇幼卫生保健(包括计划生育)、免疫规划、地方病的预防和治疗、常见病和伤害的治疗以及基本药物供应。
目前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公共卫生问题
1、国家工业化,尤其乡镇企业的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与职业卫生问题
2、城市化后汽车及各种燃料带来的城市大气污染;人口的集中及流动人口带来的生活环境的污染
3、人口老龄化、经济发展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经营失衡及生活方式的变化,加上社会竞争和精神紧张的加剧等,使慢性病发病率增加,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4、世界各国交往的增多,人口流动和迁移使原有传染病麻疹、性病、霍乱、结核、肝炎等没有控制,而新的传染病又不断出现
政府在公共卫生管理中的作用(1)制定公共卫生政策和卫生法规,并加以实施,以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公共卫生秩序(2)公共卫生涉及社会各个方面,与政府多个有关部门有关,因此政府应进行有效的协调政府各部门共同参与(3)由于公共卫生是社会公共事务,所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必须主要由政府进行组织、规划和采取各种措施(4)公共卫生监督执法是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能之一,需由政府财政支出,其他公共卫生服务尤其传染病的预防机构建设、业务工作等都需政府财政予以支持(5)组织公共卫生服务
我国CDC的主要职能 我国目前CDC的基本构建思路,是在国内外广泛调研和吸收国际公共卫生机构经验教训基础上形成的。其主要职能涵盖监测与信息系统,疾病防治与应急系统,国家重大公共卫生确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特殊人群保健、政策评价与疾病预防策略及措施推广应用,公共卫生服务、检测与评价,国家标准、规范、法规的技术支持,公共卫生交易、服务与培训,应用性研究与国际合作等10大方面。
公共卫生立法 属于公共卫生范畴的有《国境卫生生检疫法》、《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和《职业病防治法》,而《献血法》和《母婴保健法》中也有许多内容与公共卫生和疾病控制相关;在已颁布的20余部国务院批准通过的卫生行政法规中,如《国境口岸卫生监督办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尘肺病防治条例》、《艾滋病监测管理的若干规定》、《放射防护条例(简称)》、《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血液制品管理条例》 维多利亚宣言提出的四大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健康(平衡)
妇幼卫生工作的意义(1)妇幼卫生工作是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妇幼卫生工作是计划生育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3)妇女儿童人群的特殊性决定了妇幼卫生工作的重要性(4)妇幼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对外的重要窗口(5)“儿童优先、母亲安全”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妇幼卫生工作的基本内容1.生殖健康服务2.婚前保健3.妇女保健4.儿童保健5.健康教育。
妇幼卫生工作的工作方针 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妇幼卫生监测系统是全国统一的三网监测系统,它由孕产妇死亡监测系统、儿童出生缺陷监测系统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系统组成全球卫生系统绩效评价结果
一、基本情况
1. 机构、制度基本健全
一是管理机构健全。各单位都成立了以财务科为主的资产管理机构, 负责协调本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二是基本建立了谁使用谁管理的资产管理机制, 资产后勤部门管理实物资产, 财务部门管理其他资产, 建立了定期盘点制度。三是大部分单位管理制度健全, 从购置使用到处置等环节, 实现了管理有依据, 促进了资产管理工作的不断规范。
2. 法律法规执行良好
卫生事业单位都比较好地执行了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一是大部分单位按照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对2012年会计实务进行了调整规范, 较好地实现了新旧会计制度的更替。二是大部分单位账务处理及时规范。卫生监督、疾病控制中心都严格执行国有资产管理规定, 管理较好。
3. 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大部分单位资产管理部门与使用部门做到资产信息经常核对, 变动及时沟通, 保障了资产使用部门、存放地点及使用人等信息的真实准确, 使资产的使用状况和使用轨迹随查随有, 实现了资产信息的全面性和连续性。
4. 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使用正常
卫生事业单位均积极配合财政部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 保障了资产管理系统的有效、正常运转和不断完善。一是配备专人负责。二是配备专用设备。三是操作人员水平不断提高, 为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二、市级卫生事业单位资产的特点
(1) 医疗机构资产多, 资产量大。市级卫生医疗机构2012年底资产达25.4亿元, 占卫生事业单位资产的97.7%, 人均资产29.93万元。医疗机构固定资产12.11亿元, 占医疗卫生机构资产的47.68%, 其中磁共振、CT、彩超等医疗设备48843.63万元, 其他单位价值超过100万元的设备8642.87万元;
(2) 资产利用率高。表现为医疗卫生单位实际床位普遍大于编制床位, 利用率达117%, 房屋基本没有闲置用房;卫生监督和疾病控制和医疗急救指挥中心设备利用率达到100%。
(3) 资产更新快。大部分医疗设备国家规定的使用更新年限为6年, 随着2012年新的医院会计制度的实行, 非财政拨款购置的资产全部提取折旧, 更新速度加快。
(4) 医院普遍实行科室二级成本核算, 对资产的管理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将收入和支出分解到医院各个科室, 作为科室成本核算的要素;二是将职工的绩效工资和资产的使用和效益挂钩, 固定资产的折旧间接成为绩效工资的要素;三是实行科室二级成本核算为国有资产管理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5) 综合医院收入大, 银行借款大。综合医院2012年收入总额132, 938.57万元, 年增长达20%以上。综合医院对外借款48450.45万元, 其中:银行短期借款31980万元, 长期借款16470.45万元, 占市级医疗机构的87%。
三、卫生医疗机构收支和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1) 基本指标分析。市级医疗机构 (不含市级机关医院) , 人均资产29.93万元, 说明相比其他事业单位资产量大;人均负债18.94万元;人均年医疗收入14.75万元, 说明创收能力相对较高;人均医疗支出15.43万元;资产负债率平均60.71%, 属于比较合理, 风险较低;总资产周转率平均106.69%, 说明财务状况相对良好;固定资产净值率平均55%, 说明新资产大于就资产, 更新速度较快;管理费用率平均17.43%, 说明管理人员相对较少。
(2) 资产分布分析。从各个医院的资产分布情况看, 房屋占资产的比例平均为27.09%, 相对比较合理;医疗设备所占比例平均为41.17%, 说明医院医疗用资产较多。
(3) 负债情况分析。市级卫生医疗机构负债主要集中在综合医院为4.8亿元, 相对医院每年十几亿元的收入以及资产来说比例较低。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国有资产管理认识不到位
各卫生事业单位普遍存在三个倾向:一是重视收支管理, 轻视资产的管理, 突出表现为年初制定收支计划, 年中进行检查督促, 年末进行考核, 而对资产的管理使用主观上没有足够重视;二是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 轻视其他资产的管理, 表现为在固定资产管理上比较按照规定执行, 而对债权等流动资产、对外投资、以及无形资产等就缺乏制度约束;三是热衷资产的购置, 而轻视资产的管理使用, 突出表现在大型医疗设备购置使用没有考虑医院的实际情况, 医院之间盲目攀比, 盲目购置, 造成部分资产使用率不高, 个别医院个别医疗设备购置之后很少使用。
2. 单位内部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1) 各单位内部资产管理制度陈旧。随着管理的不断严格和细化, 已经明显不适应当前的管理体制, 如原先的购置方式, 采购方式、处置方式等环节的相关规定与当前的省市管理制度已经不符。 (2) 管理内控制度不全, 而且随意性较大。部分单位没有闲置资产、低值易耗品、存货、药品、债权等的明细管理办法;有的医院对资产处置只明确了内部审批流程而将应属于上级的审批权限置之不理。 (3) 资产管理相关部门间协调配合、相互制约机制未建立。主要体现在医院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在资产盘点、核对不沟通, 盘点结果不处理, 由于各单位资产管理都实现了网络化, 因对网络的依赖, 大多数单位的财务只在付款环节设置了财务审核, 财务对资产管理的制约严重弱化。
3. 账账不符、账实不符, 核算不实, 资产不准
(1) 账账不符。医疗机构由于资产较多, 都普遍存在账账不符、账卡不符的情况, 且主要集中在固定资产财务总账和资产管理部门的明细账不一致, 主要原因是未及时进行对账, 日积月累就形成了糊涂账, 也很难认定总账还是明细账准确。 (2) 账实不符。一是普遍存在建筑物已完工使用, 有的甚至使用了多年, 也没有按照财务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估价入账和提取折旧。二是购置医疗设备多采用分期付款的形式, 实物资产已使用, 没有按照财务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计入固定资产和提取折旧。会计核算的不及时和不正确造成国有资产的不真实以及成本核算的不准确以及效益指标的不真实。 (3) 会计核算不正确, 造成资产反映不准确。究其原因:其一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特别是在会计制度新旧交替的时候, 对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估计不足, 上级部门指导不够;其二医院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没有及时更新或者会计核算软件更新出现了问题, 特别是成本核算将药品零售价调整为进价后, 会计核算出现紊乱;其三是会计人员在将旧制度变更为新制度的时候, 没有按照新的会计制度进行核算, 单位制定的会计政策没有遵循一致性的原则。
4. 医院所办门诊部产权关系不明晰, 管理混乱
某医院有12个门诊部, 根据医院以后提供的资料看, 人员由医院统一管理, 设备由医院提供, 职工保险由医院统一缴纳, 但各门诊部资产产权关系模糊。
五、加强卫生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1) 强化培训力度, 进一步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认识。针对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认识不足, 建议各级各卫生主管部门每年定期强化对基层管理人员, 特别是单位分管领导、财务科长、资产管理员等的培训力度, 切实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认识。一是明确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密不可分, 资产管理必须溶于财务管理之中, 同样财务离不开资产的有效管理, 每一笔财务的处理都是资产的管理。二是毫不放松对固定资产的管理, 同时加强对其他资产的管理, 对医院来说要切实加强药品的管理。三是明确资产管理的责任, 形成谁使用谁管理的意识。
(2) 健全各类、各项资产管理制度, 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各单位应依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财政部令第36号) 及《卫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 以资产管理环节为基础, 重新制定、完善包括从购置到处置等各个管理环节的规章制度, 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 真正使资产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有规可依。要树立不断更新、不断发展的观念, 对建立的管理制度要不断修改、不断完善, 才能发挥管理制度的约束作用, 促进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建议卫生部门督促单位根据现有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制定单位内部的实施细则和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资产使用定期报告制度。明确各单位财务是资产管理的第一责任部门, 全面建立固定资产分类核算制度, 建立与资产管理员的账账核对、定期盘点制度, 做到账账相符和账实相符。
关键词 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学生;就业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学生的就业情况不乐观
公共事业的发展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公民的利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受到社会、民众和政府越来越多的关注。卫生事业是公共事业管理中的重点领域。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公共事业尤其是卫生事业的发展及其管理状况不尽如人意。当前,我国人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突出,整个社会对于医疗卫生系统有诸多不满,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为此,必须提高卫生事业管理的科学性和管理水平,这就要求有专业化的卫生事业管理者。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的高等教育显得十分必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1998年由国家教委批准的新专业,从1998年至今,全国已有超过132所高校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但是,近年来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并不乐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大量毕业生并未进人公共事业专业领域就业”,根据有关统计机构统计分析,公共事业管理的毕业生就业率为:79.53%。
二、造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社会认知度低
作为一门新兴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发展时间短、社会认知度较低,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会中遇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甚至不了解其专业培养的方向,提到“公管”专业,用人单位更多理解为“工商管理专业”,相对于其他发展时间长、社会认知度高的专业,在求职竞争中,首先就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
2.专业设置不合理
(1)从目前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的设置情况看,主要是医学院校,包括一些综合类院校。各校的专业培养目标和方案各有其特点,但基本方向都是培养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从事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但从就业渠道来看,当前,我国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对于本专业尤其是本科层次学生的需求极其有限,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需求也不高,就业渠道较为狭窄。毕业生就业分布统计中:录取研究生:l8.41%、中小学及其它教学单位:10.00%机关、其它事业单位:14.5%、国有企业、民营及私营企业:12.05%、三资企业:0.87%、医疗卫生单位:5.71%、科研设计单位:2.73%、金融单位:1.51%、高等学校:7.65%、出国:0.17%、部队:2.22%。而各大院校争相开办该专业的结果使得毕业生的供给越来越超过需求,必然造成本专业学生的就业难问题。
(2)相对于对实践有较高要求的其他专业例如医学类专业而言,作为社会科学类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在专业培养上,对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考核评价最为重视,而实践课程设置较少,评价更是流于形式,这使得学生在大学主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能力的提升为很多学生所忽视。
3.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念存在不合理之处
首先是普遍存在人才高消费的现象。专科生能从事的工作,非本科生不招;本科生可以胜任的工作,非研究生不用。这种用人观念给广大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包括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其次受传统经验的影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的对口就业单位,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于本专业学生的认同度不高。从我国医疗机构管理的传统来看,医院的管理工作主要是由临床工作的或者有过临床经验的医务人员负责,对于拿管理学学位、仅接受过粗略的医学知识学习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的学生,认为无法胜任医院管理的相关工作。这种用人观念对该专业学生的就业影响较大。而实际上,作为临床上成绩突出的医务人员,因为没有接受过专业性、系统化的管理学教育,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对于医院管理工作,更多的是一种经验性管理,因个人经验不同可能使管理工作显得随意而缺乏规范性、效率不高;而作为医院管理人员,扮演的是组织管理者的角色,并不在临床一线为病人诊治疾病,不需要具备系统、高深的医学知识就可以胜任。
4.学生的就业择业能力有待提升
本专业学生就业难还存在学生就业择业能力欠缺的原因。如前所述,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的经验,主动性不够,对于工作、职业的了解很少。在参加就业招聘前,很多学生几乎未参加过一次用人单位的面试,缺乏相关的知识准备、信息准备和实际经验的积累,而这些是提高就业成功几率的必要条件。
三、促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1.开展专业宣传,提升社会认知度
人们对于新事物的接受都有一个过程,各高校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途径和方式,例如网络、电视、报纸等,开展专业宣传,提升社会认知度。首先应该让社会上的用人单位了解该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了解其专业设置的目的。同时,可以在宣传中,介绍国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状况和趋势,通过对国外先进意识和经验的引入,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转变社会用人单位不合理的用人观念。
2.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加强专业建设
首先,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用人单位希望招聘到的是可以胜任工作的人才,对于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较好而实践能力缺乏的问题,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应该加大实践课时的设置,多给学生提供进行专业见习、实习的机会,加强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评价,使学生对实践能力更为重视并有所提升。
其次,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从目前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看,就业去向为医疗机构的所占比例不高。我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于本专业学生的需求量不足以消化每年的毕业生,就业渠道较为狭窄。而从学历层次上来看,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作为本科毕业生,已经属于社会主要的一般性人才,相对于研究生来说,对于专业对口的要求并不高。尤其相比工科、医科等专业,社会科学类专业间的替代性较强。在专业设置中,应注意拓宽基础,改革单一就业方向的专业培养方案,使本专业学生既可以从事卫生事业管理工作,也可以实现多元化就业,从事公共事業相关的基础性管理工作,甚至是管理大类的工作。
3.引导用人单位形成合理的用人观念和用人制度
用人单位不合理的用人观念的转变和合理用人制度的建立要依靠政府、社会、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共同努力。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主体的政府应制定适宜政策,例如,对于医院管理人员的聘任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通过规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员的任用比例等方式,转变我国传统依靠临床医务人员进行经验性管理的不恰当做法。
4.提升学生就业择业能力
首先,要加强学生就业择业意识的培养,在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就给学生传达有关就业的信息和知识。其次,开展就业知识的教学和交流,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时应注意避免流于形式,也可以采取与往届学生座谈、邀成功人士开讲座等方式,使学生获得一些就业经验。第三,就业能力提高关键在于实践,可在就业指导课中,开展相关比赛和模拟面试等锻炼学生;利用实习、见习机会,例如组织实习面试选拔决定实习单位分配;在求职招聘季,学校就业部门除及时发布就业信息外,还应及时组织学生间进行经验交流,引导已参加过面试的学生反思自身就业能力的欠缺,促进学生就业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毛新伟.“211”模式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思考——基于本土化的视角[J].经济师,2011(11):124-125.
[2]雷丽珍.高校公共事业专业发展的困境与挑战[J].焦作大学学报,2010(1):118—120.
作者简介:马春燕(1983-)吉林松原人,硕士,讲师,成都医学院人文信息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卫生事业管理。
数据描述的三个领域【重点、新】 数据描述是数据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从事物的特性到计算机中的具体表示,实际上经历了三个领域:现实世界、信息世界和机器世界。
3.UC矩阵的作用:表达功能与数据类之间的联系.4.数据流程图的四个组成部分:外部实体、处理过程、数据存储和数据流
8.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种类【新、旧】:1)
使得它们可以协调工作。)和2)应用软件
10.信息系统开发的方法及特点:生命周期法(1.建立面向用户的观点,2.严格区分工作阶段3.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进行开发),原型法(1.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2.有利于项目的开发者和用户之间的交流3.实际的原型为准确认识问题创造了条件4.能充分利用最新的系统开发环境5.将系统的调查、分析、设计融为一体),面向对象法(1.封装性2.继承性3.多态性4.易维护性)
11.理解销售人员自动化【新、旧】:提高销售人员的工作效率;三大组成系统:1前景信息系统,2联系管理系统3其他销售人员自动化系统.12.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特点(CAD技术的特点是涉及面广而复杂、技术变化快、竞争激烈,而且投资大、风险高、产出高);
功能:以计算机为工具,对产品和工程进行设计、绘图、分析和编写技术文档
计算机辅助工程(CAE)
计算机集成制造CIM计算机工艺设计(CAPP)【旧】可以设计出更好的生产工艺
13.ERP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订货点法;20世纪70年代MRP(物料需求计划);20世纪80年代,制造资源计划MRP2;20世纪90年代,ERP企业资源计划
14.ERP主要业务流程:1)财务管理模块2)生产控制管理模块3)物流管理4)人力资源管理
15.供应链管理各层次结构的作用【新、重点】:战略层(核心)(对供应链管理的总体规划及总体控制);运作层(优化生产过程,降低生产成本);支持层(保证了管理方法的顺利进行,使得管理方法正确执行,使先进的管理方法发挥应有的效果)
16.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相关关系等进行记载的物理符号或这些物理符号的组合,有数值数据(可以直接进行数学运算)和非数值数据(数值数据以外的其他数据,如:图片,表单等).17.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要求分析什么的可行,每种可行性要分析什么?
(1)技术上的可行,分析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2)经济上的可行,分析成本/效益;3)管理上的可行,分析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实施.18.面向对象是一种认识客观世界的世界观,是从结构组织角度模拟客观世界的一种方法.其特征: 1.封装性2.继承性3.多态性4.易维护性
24.C/S模式的概念: C/S(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又称C/S结构)可以将应用逻辑分布在客户工作站赫服务器之间,以提供更快、更有效的应用程序性能。
特点:1.系统具有稳定性和灵活性2.有可靠的安全性3.响应速度快4.系统升级和维护较为复杂
B/S模式的概念: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又称B/S结构。客户端利用浏览器,通过web服务器访问数据库,以获得必需的信息。
特点:(1)、维护和升级方式简单(2)、成本降低,选择更多(3)、应用服务器运行数据负荷较重
25.数据挖掘(概念、作用)【新、旧】、OLAP【新】
数据挖掘定义(是OLAP的一项重要功能):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世纪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所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 作用:从海量数据中挖掘潜在的有用的信息
联机分析处理(OLAP):是使分析人员、管理人员或执行人员能够从多角度对信息进行快速、一致、交互的存取,从而获得对数据的更深入了解的一类软件技术。总括:多维分析数据分析工具的集合P71信息系统主要的开发方法?各有什么特点?【旧】
P77生命周期法【新】和原型法的特点【新、旧】、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新】原型法概念【旧】
一.生命周期法
生命周期法也称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是目前国内外较流行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在系统开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尤其在开发复杂的大系统时,显示了无比的优越性。它是迄今为止开发方法中应用最普遍、最成熟的一种。
特点:
⑴建立面向用户的观点
⑵严格区分工作阶段
⑶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进行开发
⑷充分预料可能发生的变化
生命周期法的优缺点
⑴优点
①结构化分析方法简单、清晰,易于学习掌握和使用;
②结构化分析的实施步骤是先分析当前现实环境中已存在的人工系统,在此基础上再构思即将开发的目标系统,这符合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规律,从而大大降低了问题的复杂程度。目前一些其它的需求分析方法,在该原则上是与结构化分析相同的;
③结构化分析采用了图形描述方式,用数据流图为即将开发的系统描述了一个可见的模型,也为相同的审查和评价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⑵局限性
由于上述优势,结构化分析方法自七十年代逐步形成以来,在数据处理领域一直相当流行。但是,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结构化分析方法的一些薄弱环节甚至是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①所需文档资料数量大。
②不少软件系统,特别是管理信息系统,是人机交互式的系统。
③结构化分析方法为目标系统描述了一个模型
二.原型法
含义:就是不断地运行系统“原型”来进行启发、揭示、判断、修改和完善的系统开发方法。原型法从原理到流程都是十分简单的,且倍受推崇,有着传统方法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它有如下特点:
⑴原型法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⑵原型法有利于项目的开发者和用户之间的交流
⑶实际的原型为准确认识问题创造了条件
⑷能充分利用最新的系统开发环境
⑸原型法将系统的调查、分析、设计融为一体
三.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方法
面向对象方法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看法,它把客观世界从概念上看成是一个由相互配合而协作的对象组成的系统。
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是利用面向对象的信息建模概念,如实体、关系、属性等,同时运用封装、继承、多态等机制来构造模拟现实系统的方法。
四.系统规划方法(书上提到,但后没有)
企业系统规划方法(BSP,Business System Planning)是企业战略数据规划方法和信息工程方法的基础和。
五.计算机辅助开发方法
27.国家经济信息系统结构的含义:由国家、省、地、县四级政府部分信息中心构成的完整体系。
功能:收集、处理、存储和分析与国民经济有关的的各类经济信息,及时、准确地掌握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为国家经济部门、各级决策部门及企业提供经济信息。
P192针对MRPⅡ的局限性,ERP的特点【新、重点】ERP发展、ERP主要业务流程包括哪些?功能?【旧】P196 ERP系统的四个组成部分【新】
ERP的特点:
⒈ERP是一个面向供需链管理的管理信息集成⒉ERP采用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最新成就
⒊ERP系统同企业业务流程重组是密切相关的ERP的工作原理【理解】
一般地说,企业的所有资源包括3个部分,即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ERP系统的四个组成部分
1.财务管理模块 2生产控制管理模块 3物流管理 4人力资源管理
29.MRP、MRP Ⅱ、ERP的局限,三者区别?【旧】
MRP的局限性
MRP仅仅是对企业的业务系统进行信息管理,对企业的营运系统没有顾及到,MRP针对于企业本身业务系统的处理满足不了企业发展的需要。
MRPⅡ的局限性【新、重点】P19
1其资源概念始终局限于企业内部,在决策支持上主要集中在结构化决策问题,渐渐无法满足企业对资源全面管理的要求。
ERP的局限
1.ERP系统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将管理模式与软件系统相分离,以期实现企业的动态重整过程。
2.ERP在服务业的应用,特别是在跟踪客户服务和实现在线客户服务方面,难以实现对客户服务需求的快速响应和高满意度。
3.ERP系统在企业内部或企业供应链上,如何建立知识管理体系与管理手段方面较欠缺,还是一片空白。
4.ERP系统中的工作流与ERP系统功能组成的业务流程并没有紧密融合在一起,从而没有形成对业务处理过程的控制与管理。
MRP与闭环MRP最主要的区别:产能
闭环MRP与MRPⅡ最主要的区别:财务
战略集合转移法特点【重点、新、旧】【重点、功能、定义】
定义:把组织的总战略看成是一个信息集合,由使命、目标、战略和其他战略变量(如管理水平、环境约束)等组成。
关键成功要素包括:企业生存与组织成功的重要因素,他们也是企业最需要得到的决策信息,是值得管理者重点关注的活动区域。关键要素是企业IT支持最先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投资最先予以保证、质量要求最高的环节。
关键成功要素法其功能、定义、特点【重点、旧】
关键成功因素法是以关键因素为依据来确定系统信息需求的一种MIS总体规划的方法。在现行系统中,总存在着多个变量影响系统目标的实现,其中若干个因素是关键的和主要的(即成功变量)。通过对关键成功因素的识别,找出实现目标所需的关键信息集合,从而确定系统开发的优先次序。
关键成功因素指的是对企业成功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关键成功因素法就是通过分析找出使得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然后再围绕这些关键因素来确定系统的需求,并进行规划。
字段世界术语理解【新】:字段(数据项)可命名的最小信息单位;记录,一般用一个记录描述一个实体,是可存取的最小单位;文件;数据库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新】
按网络的通信距离和作用范围分类: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
按采用的拓扑结构分:星型网、总线网、环型网、树型网和混合型网。
事务性管理系统的特点【新,重点】:用计算机对组织中的事务处理活动进行记录、传输、修改、统计、分类、汇总及输出报表等处理;能够支持许多人进行处理;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大量的数据输出输入;能够进行严格的数据编辑,保证纪录的正确性和实效性;能够通过审计以保证所有输入数据、处理程序和输出是完整、准确和有效的。
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发展三个阶段:1.人工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前)2.文件系统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60年代中期)3.数据库系统(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
实体之间的联系种类:1)1对1;(2)1对多;(3)多对多
数据仓库的体系构成【重点、新】:包括数据源,数据存储与管理,OLAP服务器以及前端工具与应用四个部分
P30 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 【新】参见书图1-9
纵向可以分为基层(作业处理)、中层(战术管理)和高层(战略计划)
横向分为销售子系统、研究开发(即研发)子系统、生产子系统、财务子系统和人事管理子系统等
P139财务信息系统的具体构成【新】
财社[2013]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残疾人联合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残疾人联合会:
为规范和加强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的顺利实施,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2008〕7号)和《国务院关于批转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的通知》(国发〔2011〕13号),特制定《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财政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2013年1月8日
附件:
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加强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专项资金的管理,保障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的顺利实施,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十二五”发展纲要专项资金,是指各级财政公共预算安排,专项用于实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所需资金。
各地应按照“地方投入为主、中央补助为辅”的原则,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十二五”发展纲要确定的任务按期完成。
第三条 “十二五”发展纲要专项资金使用范围包括:
(一)康复。主要用于残疾康复、残疾预防、康复人才培养、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补助;
(二)教育。主要用于残疾儿童及青少年义务教育与学前教育、职业教育、中高等教育补助;
(三)就业与扶贫。主要用于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盲人按摩培训补助;
(四)托养。主要用于托养机构能力建设和托养服务补助;
(五)文化。主要用于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和残疾人特殊艺术培养补助;
(六)其他。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规定的其他项目。
第四条 各级残疾人联合会应根据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确定的任务指标和预算编制要求,按时编制五年资金收支计划和收支计划,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
第五条 中央财政安排的“十二五”发展纲要专项资金,一定五年,分安排。其中,补助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部分,分别列入中央部门预算;补助地方支出部分由财政部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下达给省级财政部门,拨款文件抄送省级残疾人联合会、财政部驻当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第六条 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主要依据各级残疾人联合会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承担的“十二五”发展纲要任务指标进行分配,适当向西部地区倾斜。
各地应当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统筹安排补助资金,及时分配和下达各项资金,不得截留和任意改变资金用途。
第七条 各级残疾人联合会应根据“十二五”发展纲要的要求,按时完成任务指标,及时编报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专项资金收支决算,并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逐级汇总上报。省级残疾人联合会于每年3月底前向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报送上一全省(自治区、直辖市)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专项资金收支决算报告;每年4月底前,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汇总后报送财政部。
第八条 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专项资金必须纳入各级残疾人联合会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
第九条 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专项资金购置的材料、物资和设备等属于国有资产的,要严格执行国有资产管理有关规定,加强管理。
第十条 各级财政、残疾人联合会应当加强对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审计、稽查等工作。对虚报、骗取、冒领、挤占、挪用、截留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专项资金等违规行为,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国家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会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负责解释。
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的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P12、卫生事业管理:
是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将卫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及时合理地提供给全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P33、我囯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正:
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成员参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P54、卫生事业管理学研究的内容:
1)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
2)卫生组织体系。
3)卫生政策。
4)卫生行政管理。
5)卫生事业管理的方法。P95、定性研究的特点(哪些情况适用于定性研究):
1)主要回答事件“为什么”会发生的问题,帮助对定量研究结果的理解和解释。
2)产生新想法的工具,形成假设,为问卷设计提供必要的信息。
3)关注事物的过程,而不是事物的结果。
4)需要与研究对象保持较长时间的密切接触。P465、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
观察法、访谈法、专题小组讨论、选题小组讨论、文献分析、德尔菲法P476、卫生事业管理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卫生管理研究主题的确定性、研究内容的广泛性,卫生管理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研究因素的多样性,卫生管理研究中应注意多学科的交叉以及多种方法的联合运用,卫生管理研究既要研究总体、也要研究个案,研究结果的实践和时代意义,研究必须探究事实真相。P647、卫生组织体系的构成:
1)卫生行政组织,2)卫生服务组织,3)第三方组织。P698、卫生行政组织体系设置:
卫生部,直辖市、自治区卫生厅(局),地区、省辖市、自治州、盟卫生局,县、县级市、区、旗卫生局。卫生行政机构改革内容:职能转变、机构转变、管理方式转变、移交、委托部分职能、管理方式从计划、行政手段转向经济法律手段。
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做法:建立城市两级医疗服务提供体系,整合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赋予群众性卫生组织越来越多的权利。P839、城市卫生组织体系的构成:
旧的,市级医疗卫生机构、区级医疗中心、街道医疗机构。新的,综合性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市级的:综合性医院、妇幼保健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信息统计中心,社区卫生机构: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指导。)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构成:形成“三级卫生保健网”,县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 P7510、健康保障制度的基本模式:自费医疗模式,国家税收模式(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大部分欧洲国家),社会保险模式(德国、日本、韩国及台湾地区),商业保险模式(美国),强制储蓄模式(新加坡)。P92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有些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好处认识不足,存有疑虑;许多试点县(市)没有建立起合理、简便、有效的农民缴费机制,一些地方合作医疗基金管理存在一些潜在的危险因素;一些试点地区制订的试点方案不够科学、合理,影响农民的受益面和受益水平;一些农村医疗机构服务不规范,药品价格偏高;合作医疗的管理能力薄弱。P9711、卫生服务规划的基本原则:协调发展的理念、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系统的理念、目标和过程的理念P12812、卫生服务规划的工作过程:图P13013、规划的步骤:背景分析、拟定目标、修正目标、制定战略、实施战略、监测评估P13014、区域卫生规划的概念和原则: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根据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人群疾病负担、主要卫生问题和卫生服务需求等因素,确定区域内卫生发展目标、模式、规模和速度,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改善和提高区域内卫生服务质量和数量,向全体居民提供公平、有效卫生服务的过程。原则:1)与区域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的实际健康需
求相协调、2)优先发展基本卫生服务、3)注重整体效益的提高:解决资源浪费与不足的矛盾、4)加快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坚持全行业管理、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兼顾效率与公平。
特点:1)针对特定区域
2)核心是优先配置卫生资源
3)涉及社会各个部门
4)从战略角度研究卫生问题 P13815、卫生服务社会营销的特征:
1)产品特征2)营销目的方面的特征3)消费者需求方面的特征4)竞争方面的特征5)营销主体方面的特征6)社会营销的难度大于商业营销P15616、社会营销在卫生领域的应用:近20多年来, 世界许多国家在解决艾滋病预防、计划生育、预防接种、婴幼儿腹泻的防治、营养、控制吸烟、慢性病预防、环境保护等诸多社会问题中广泛应用了社会营销的原理和技术, 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P15717、卫生服务质量的含义:
是医院、CDC等卫生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服务与服务利用者的需要和需求的符合程度。P177
卫生服务质量管理的模式:服务过程导向的管理模式、客户需求导向的管理模式、供求互动导向的管理模式、整体质量管理模式。P17318、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P17019、卫生信息的收集原则:计划性、系统性、针对性、时效性、完整性、真实性
20、常规数据收集方法:
1)卫生机构数据收集2)社区数据收集3)人口登记系统P21321、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的含义:
1)人们在其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保持健康;
2)人们将更好的预防疾病,减少疾病及痛苦,并安然地告别人世;
3)在居民中公平地分配一切卫生资源;
4)所有的个人和家庭享受到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
5)人们懂得自己有力量摆脱避免的疾病桎梏。
22、初级卫生保健策略的含义:是一种基本的,依靠切实可行、可靠而又受社会欢迎的方法和技术,通过个人和家庭的充分参与而达到普及,费用是国家和社会能负担得起,国家卫生系统的中心职能,是国家卫生系统和整个社会发展的组成部分;接近于人民生活和工作场所的卫生保健服务。
23、初级卫生保健策略的原则:
1)社会公平原则2)社区与群众参与原则3)部门协同原则4)成本效果和效率原则
24、初级卫生保健策略的意义:
1)体现了社会公平原则2)社会发展的组成部分3)人类获得最高健康水平的关键4)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25、社区卫生服务特征:
1)基层医疗保健2)人格化照顾3)综合性照顾4)持续性服务5)协调性服务
6)可及性服务7)以家庭为服务单位8)以社区为基础的服务9)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10)预防为主11)团体合作的工作方式
26、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
1)健康教育2)社区医疗3)社区预防4)社区康复5)社区保健6)社区计划生育服务
27、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坚持公益性质,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2)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3)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预防保健机构、医院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4)加强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5)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6)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监督管理7)发挥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优势与作用
28、医政管理的内容:
1)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管理
2)对各类医疗卫生人员的管理
3)对各项医疗工作的管理
4)对与医疗相关的各种卫生组织及其活动的行政管理P31129、医疗机构准入管理:
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医疗机构的分类、医疗机构的准入程序、医疗机构设置与登记、医疗机构的分级管理。
重点1)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制度2)医疗机构登记制度3)医疗机构分级管理P31330、慢性病预防策略:
1)发展国家政策和规划,增强发展和实施的能力2)健康促进与三级预防:主要是一级预防3)慢性病防治与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密切结合4)慢性病社区防治监测5)慢性病防治中的社区干预6)推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健康
31、公共管理中政府应该承担的职责(体现):政府投入,制定政策、法规,执行公共卫生监督,组织公共卫生服务,协调部门的公共卫生职责。
32、妇幼卫生工作的内容:
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婚前保健、生殖保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P36333、妇幼卫生服务评价的内容:
妇幼健康状况与卫生服务需求、妇幼卫生系统的构成与发展、妇幼卫生保健制度、妇幼卫生服务提供与利用、妇幼卫生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P37734、药品监督管理的重要性:
保证药品质量安全有效、保证药品资源的优化配置、保证药品使用的合理性、保证药品市场的法制化和科学化。
35、新药的概念:
是指我国未生产过的药品,已生产的药品改变剂型、改变 给药途径、增加新的适应症或制成新的复制制剂,亦按新药处理。P39036、药品不良反应的概念:
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37、药品监督管理组织体系框架:
是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全国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子啊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与药品有关的监督工作,省以下药品监督管理体系实行垂直管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级四个层次)原名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技术监督管理机构:各级药品检验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五个直属的药品技术监督机构(药典委员会、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国家药品评审中心、国家药品评价中心、国家药品认证委员会))P386
38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国家按照安全、有效、必需、价廉的原则,制定基本药物目录,政府招标组织国家基本药物的生产、采购和配送,并逐步规范同种药品的名称和价格,保证基本用药,严格使用管理,降低药品费用。
39、卫生改革的含义:
是一个促进国家卫生政策、规划和实践发生重大变化的过程 P43940、卫生改革的目标:
1)改善人民健康2)提供经济风险保护3)提高公众满意度4)提高卫生系统的运行效率5)改善资源配置6)有效和均等地为卫生服务融资7)保证享受卫生服务的机会均等,是弱势群体有机会获得基本的卫生服务,缩小健康方面的差距等P44541、卫生改革的动力:
1)卫生服务需求增加
2)卫生保健费用的增长
3)支付能力有限
4)对传统体制的怀疑论
5)卫生服务体系的官僚化
6)卫生服务的公平与效率问题P44042、新医改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2)坚持立足国情
3)坚持公平效率统一,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4)坚持统筹兼顾,把完善制度体系与解决当前突出问题结合起来。
43、完善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44、十二五规划的基本原则:
1)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核心理念,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
2)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以维护和增进全体人民健康为宗旨3)以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为核心,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循序推进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由卫生部主管, 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 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事业管理学会承办, 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本刊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立足国内, 面向农村, 面向基层, 致力于宣传党和政府的农村卫生工作方针、政策, 针对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出现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 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初级卫生保健与社区卫生服务、全科医学教育等为重点研究方向, 从理论和实践上总结和交流各地农村卫生事业管理的新经验、新成果, 并适当介绍国外卫生管理动态;主要读者对象是各级党政领导、卫生行管部门特别是农村基层的卫生事业管理人员以及从事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教学、科研工作的人员;现设有论坛、卫生改革与实践、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初级卫生保健与社区卫生服务、卫生经济、卫生服务、卫生人力、医德医风、医院管理、卫生院改革与管理、村级卫生组织建设、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法制与监督、妇幼卫生、健康教育、药事管理、中医中药、社会医学、国外医疗保健、疾病防治以及农村卫生事业管理各类学术会议、先进经验、科研项目、课题等栏目与专栏。
2来稿要求
2.1对稿件的总体要求
来稿要求主题明确、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逻辑严密、文字精炼、表述流畅。来稿一般不超过5 000字。凡涉及单位工作情况的稿件请附单位推荐信, 注明对稿件的评审意见及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无署名争议等事项。来稿一律文责自负。
2.2文题
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 应以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 要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 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必要时可加副题名;避免使用相邻专业不熟悉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及字符、代号或公式等。
理论性和研究性文章应有英文题名, 一般不宜超过10~12个实词, 且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
来稿如系基金资助或属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者, 请在第1页底部第1行脚注处标注说明基金项目或课题正式名称, 在后括号内注明基金项目号, 并附相关文件影印件。
2.3作者与工作单位
作者姓名居文题下方按序排列, 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 一篇文章的作者一般以不超过10位为宜。
作者工作单位用括号括起, 书于作者名后, 内容包括单位全称, 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 单位名与省、市名之间以逗号“, ”分隔, 如 (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 合肥230032) 。作者多名分属2个或2个以上单位时, 可在每一作者名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 (不加括号) 作角注, 单位名按角注序号排列。
第一作者还应有作者简介, 格式如下:姓名 (出生年-) 、性别、民族 (汉族可省略) 、籍贯、学位、职称/职务, 简历, 研究方向或分管业务。
2.4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部分采用报道/指示性文摘形式, 略去“作者”、“本文”类主语, 用第三人称的写法, 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等记述性文字。层次由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构成, 字数以300字以内为宜。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 不分段, 不出现图表、数学公式、参考文献和序号, 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术语首次出现时应全写。
关键词应控制在3~10个, 可参考词表和工具书选取, 主要的自由词和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 也可作为关键词标出。
理论性和研究性文章应有英文摘要和关键词。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 (汉语拼音) 与工作单位。作者只列出前3位, 姓名与姓名间加逗号, 3位以上加“et al.”。作者的汉语拼音姓名为姓在前名在后, 中间为空格, 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写, 复姓应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 双名中间加连字符, 姓氏与名均不缩写, 如李伟应写成LI Wei, 王小平应写成WANG Xiao-ping, 诸葛华应写成ZHUGE Hua。外国作者的写法遵从国际惯例。作者单位仅译第一作者的单位名, 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后加列国名, 其间用逗号分隔。
2.5图表
应少而精, 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 只有一个图 (表) 的, 其图题 (表题) 用图1 (表1) 表示, 不用附图 (附表) 。一幅图、一个表说明一个问题, 不与正文重复, 放在文内相应处。图应具有自明性, 线条不要过多。统计表格采用三横表 (顶线、表头线、底线) , 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 (如t值、P值等) , 则在这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
2.6数字
执行GB/T1583-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1) 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要用阿拉伯数字, 如21世纪、90年代、1998年12月26日。年份要用全称, 1998年不能写成一九九八年或98年。
(2) 科学计量和具有统计意义的数字要用阿拉伯数字。也就是说, 凡是处于计量单位和计数前面的数字 (包括9以下的个位数字) , 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如5倍、9个人、0.05 (纯小数必须写出小数点前用以定位的“0”, 0.5不能写成.5) 、2/3 (不能写成三分之二) 、9%~28% (不能写成9~28%) 。
(3) 序数词、编号、代号、代码中的数字要用阿拉伯数字, 如第30届、第5卷、196号、586计算机。
(4) 小数点前或后若超过4位数 (含4位) , 应从小数点起向左或向右每3位空出1/4格, 而不用过去曾使用过的撇点法, 但年份除外, 如185765.02589应写成185 765.025 89, 不能写成185, 765.025, 89。
(5) 尾数“0”多的5位以上的数字可以改写成以万或亿表示的数, 如801 600可写成80.16万, 而不能写成80万1千6百, 5 000元也不要写成5千元, 而可以写0.5万。
汉字数字用于以下情况:
(1) 数字作为语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等应使用汉字, 如十一届三中全会、四化建设、九五计划、三八节、三项建设、三制四有五统一。
(2) 相邻2个数并用表示概数的要用汉字, 数字间不加顿号, 如十二三年、七八人, 不要写成十二、三年, 七、八人。
(3) 表示非公历纪年, 如八月十五中秋节、清咸丰十年九月二十日 (1860年11月2日) 。
2.7单位和量
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具体使用参照中华医学会1991年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单位符号一律采用正体字母, 量符号必须用斜体。
2.8统计学符号
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 常用如下: (1) 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χ (中位数用M) ; (2) 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 (3) 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χ (4) t检验用英文小写t; (5) F检验用英文大写F; (6) 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 (7) 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 (8) 自由度用希文小写υ; (9) 概率用英文大写P (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 如t值、χ2值、q值等) ;▼〝标本数用n表示。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2.9参考文献
所有来稿均需列注参考文献,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在参考文献中给出原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及来源, 否则责任由作者自负。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 即按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 在文献的著者或成果叙述文字的右上角用方括号编排序号, 在参考文献表中按此序号依次著录。没有正式出版的文献 (如会议论文汇编、资料等) 不宜列出。书写格式举例: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起止页码 (任选) .
[1]韩俊, 罗丹, 张云华, 等.中国农村卫生调查[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6:355-356.
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 年, 卷 (期) :起止页码.[2]朱敖荣, 胡志, 马颖, 等.安徽省基层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做法[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0, 30 (7) :524-526.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 (任选) .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3]王绍光.中国公共卫生的危机与转机[A].胡鞍钢.透视SARS:健康与发展[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199-238.
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 出版日期 (版次) .[4]何秉贤.高新技术代替不了物理诊断[N].健康报, 2006-03-13 (3) .
学位论文: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保存地 (授予学位地) :保存者 (授予学位单位) , 年份.
[5]陈颖.亚洲五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系统评价及其给我国的启示[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 2010.
会议论文: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C].会议名称:会址, 会议年份.
[6]刘德培.物理学与生命科学研究[C].安徽医科大学建校八十周年校友学术报告会:合肥, 2006.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R].出版地 (报告地) :出版者 (报告举办单位) , 会议年份.
[7]郭清.新医改形势下的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策略[R].合肥:中华预防医学会, 2009.
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起草责任者.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 (后三者任选)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3179-2009, 期刊编排格式[S].
专利: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 出版日期.
[9]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 1989-07-26.
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任选) .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 (尽量注明具体网络地址) .
[10]陈竺, 张茅.新年献辞[EB/OL]2010-12-31/2011-01-05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wsb/pxwfb/201012/50226.htm.
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
3投稿注意事项
3.1来稿请寄本刊编辑部收, 切勿寄给个人。否则造成处理延误, 责任自负。请尽量采用电子邮件投稿, 投稿时, 请在邮件主题栏中注明“作者姓名:文章标题”。来稿须注明作者的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传真和电子信箱地址。
3.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 凡来稿在接到本刊《收稿回执》3个月内未收到《稿件拟用通知单》者, 表明仍在审阅中, 作者如欲另投他刊, 请先与本刊联系, 切勿一稿两投。限于本刊人力, 对不采用稿件将不通知作者。
3.3重要课题论文、研究成果, 作者可提供创新性方面的说明、查新报告, 申请使用发表“绿色通道”, 本刊将优先审稿并安排发表。
3.4本刊编辑部对来稿内容有权进行修改。如作者不同意删改, 请在投稿时声明。来稿确认刊登后需按通知数额交付版面费。稿件刊登后赠当期杂志1册。
3.5来稿一经我刊接受刊用, 并由作者亲笔签署《论文专有使用授权书》后, 专有使用权即归本刊和中华预防医学会所有。未经同意, 不得转载。同时, 本刊有权将刊用的稿件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等其他形式出版。
关键词:事业单位;专项资金;解决对策
近年来,国家对公共卫生事业加大了投入力度各类专项资金明显增多。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公共卫生支出占GDP和财政支出的比例相对较低,这说明从中长期看有增加支出的可能,但是公共卫生支出的另外一个问题却更加需要关注:公共卫生支出使用效率不高,表现在对核心公共卫生服务的忽视,对居民整体健康的边际改善作用降低。因此,从中长期来看,增加用于卫生的公共开支是必需的,但是与此同时,也必须采取措施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保障个人分享卫生公共资源的公平与效率。
一、目前公共卫生事业单位专项资金使用存在以下问题
(一)专项资金的预算编制工作存在草率性和盲目性
公共卫生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控制,它的预算编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造价问题,而是一个学术性很强的系统工程,需要较长时间的分析和论证。现实中,许多单位往往在年底前1-2个月时间内才开始编制下一年度的专项资金预算编制表,科学性和严谨性无法得到保障,导致专项资金的预算编制工作存在较大的草率性和盲目性。
(二)财政拨付资金进度与事业开展项目在时间上难以保持一致
由于申请和审批的时间安排不合理,几乎所有公共卫生事业单位都是在次年的3-4月份才获得财政批复的专项资金,一些中央、省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下达到单位更是接近下半年甚至年终或者跨年。拨款时间与项目实施时间的不一致,不仅影响了工作进度和质量而且影响了财务对资金的有序管理,甚至可能会导致资金管理失控。如艾滋病、肺结核和霍乱等疾病的预防和控制、重大公共活动的卫生保障等,不仅投入很大而且不管是否能够得到专项资助,都必须在资金上给予保障,如此势必会影响其他工作的开展。这些专项的批复,如果与开展的时间越不一致,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就会越大。
(三)缺少对专项支出的过程管理和专项成果管理
现在有许多专项资金的管理部门并不是资金的使用部门,其专项资金往往由上级单位申请之后,便根据业务需要拨付到下级单位,上级单位无论是账务核算上还是资金管理上都不能真实地反映资金使用状况,而下级单位又不能及时将这些反馈给上级单位,这就形成了信息交流不畅。由于信息交流不畅,资金的拨付与项目进度就很难保证一致,人为造成上级单位专项资金长期滞留,导致项目资金跟不上项目进展,影响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四)在专项资金管理过程中财务控制意识薄弱,财务角色被弱化
重业务、轻财务是大部分事业单位对待专项工作的通病,公共卫生事业单位也不例外。许多单位把专项工作的财务管理当作纯粹的服务工作,只是赋予会计核算和资金支付等简单的服务性工作。把财务管理完全游离于业务管理之外,财务部门对专项资金的支出没有有效的控制和监督手段,各项费用基本上是实报实销。至于专项申请是否符合财政要求、专项资金使用是否合理和专项资金的效益是否符合预期等财务管理问题则认为是财务的内部业务问题而不加重视,甚至不予过问,严重弱化了财务控制意识,造成了财务管理在专项工作开展过程中始终处于盲从地位,无法发挥监督、控制职能。
二、原因分析
(一)体制原因
公共卫生事业单位与其他单位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对于资金的敏感度没有后者高。因为把业务工作做好是对前者的最大要求,至于资金使用效益等经济问题,历来不会成为上级主管部门关注的重点,自然也就不会成为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关心的重点。
(二)预算执行缺乏规范的要求和标准
預算制定固然重要、但预算的执行更为重要,目前的卫生事业单位恰恰存在重制定、轻执行的问题。这一方面是由于公共卫生事业单位目前面临着史无前例的社会压力,许多临时性、突发性的任务很多。上级拨款难以满足正常需要,导致预算的执行难以按计划完成;另一方面预算的执行缺乏规范的要求和标准也是一部分的原因。许多基层单位都感受到了预算执行上的混乱,但始终没有这个方面的规范要求出台,与逐年加大的预算规模很不相称。
(三)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财务科在人员的引进和培养方面都存在薄弱点,待遇无法跟业务人员相提并论,自然难以吸引好的人才、财务人员,也无法像业务人员一样经常获得继续教育的机会,致使财务管理能力弱化。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使得大部分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财务管理能力薄弱。
(四)专项资金使用尚未实行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
有考核、有评价,才会促进工作,各级公共卫生事业单位每年有许多的考核,但这些考核还没有把专项资金的使用绩效纳入进去。目前,辽宁省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开始注重专项资金的绩效考核,它带来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事业单位各业务科所申请专项不再是一个随意和多多益善的事情。申请者会考虑综合因素来确定是否申请,而且申请也不会再过度虚编预算,唯恐有了项目,完成不了,或者评价不好,反而在年终绩效评价时过不了关。由此可见,专项资金实行绩效考核是非常重要和有现实意义的。
三、对策和建议
(一)建立科学的预算编制和管理体系
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专项资金的预算编制和管理体系,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执行的规范性。结合单位的发展规划确定来年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据此编制下年度预算,应明确专项资金申请条件,分清轻重缓急,优先考虑必须必要的项目,科学合理地在预算中列示项目。
(二)用项目绩效评价来控制专项资金支出
专项资金来之不易,其目的也是希望集中财力办大事。因此,在专项资金的使用上应该严加控制,才不致丧失专项资金存在的意义。在这一方面通过开展项目绩效评价已经给各级公共卫生事业单位管好、用好专项资金起到了示范作用。具体而言,各级主管部门应通过绩效评价机制调动各资金使用单位节约资金的积极性,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设立不同的评价指标,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和奖惩并将考评结果作为以后年度专项资金审批的依据。
(三)建立健全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从业务上规范专项财务管理
仅从思想上重视财务对专项资金的管理是不够的,还应该建立健全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如专项资金申请、使用和评价制度以及科目设置和结转等规范化财务管理制度使得管理者、使用者和财务人员从资金的申请、下拨、使用和报销结算的全过程都非常清楚,无法也不能违规。
(四)强化财务管理在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的监督、控制职能
一旦专项预算批复,就意味着财务管理可以在专项工作开展中扮演着监督和控制的角色。因为资金流实际上决定着整个业务工作的开展轨迹,是否开展工作、是否符合进度、是否符合要求,从资金支出上即可清晰看出,想隐瞒也难于做到。由此可以将财务的职能定位于全面参与资金使用的决策与控制上,对于整个过程参与进行统筹规划,根据“资金流到哪,管理管到哪”的思想加强对资金支出方面的管理,保证资金使用的高效率。当然这需要整个单位提高对财务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及业务人员的积极配合。
(五)努力使财政拨付资金与事业开展项目在进度上保持一致
相对于社会上对于及时有效地防治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如流行病暴发、食物中毒等的要求而言大部分公共卫生事业单位的常规业务资金可谓杯水车薪,难以长时间地应对一些需要专项资金给予资助的工作。由于财政拨付资金与事业开展项目在进度上没有保持一致,这给公共卫生事业单位的整个财务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因此,努力使两者在进度上保持一致,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总之,在专项资金的管理中还存在诸多的不完善因素和漏洞,需要我们不断去探讨、去修正和改进,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任务,决不能一蹴而就。
【卫生事业管理复习纲要】推荐阅读: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09-27
重庆事业单位卫生类06-08
卫生类事业单位面试题库09-21
2024年卫生系统事业单位面试题10-22
医疗卫生系统事业单位考试试题09-12
公共事业管理复习要点11-07
福州市闽清县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