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田野说课稿

2024-07-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们的田野说课稿(共9篇)

我们的田野说课稿 篇1

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我们的田野》简单钢琴曲,田野给大地带来无限生机,也赋予作家们无尽的创作灵感。这首歌曲以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收到广大师生的喜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的田野》第一段右手旋律部分。

说教学目标:

引导和启发学生对这首歌曲的感情体验,掌握弱起节奏的正确弹奏和大附点的熟练运用。强化基本知识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说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弹奏右手部分,并掌握曲中弱起小节及跨节奏的切分练习,大附点,小附点的正确弹奏。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说学情:

本班学生对音乐的感知比较强烈,对键盘的弹奏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能够自主识谱。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节奏掌握较好,在课上能够参加小活动,能够发现并创新。

说理论:

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以及创新精神,体现新课程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

说教法:

本节课我们运用了直接导入的方法,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方向,简洁易懂。

接下来1,讲授法,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语言,讲述、讲解、讲演。2,延时阀,在课堂上通过施法让学生感知,深化学习内容。3,检测法,教师讲完并和学生互动之后,有一个检查的环节,借以提高教学质量。4,练习法,将知识运用于实际,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我们的田野说课稿 篇2

是音乐工作者不再关心田野了?还是我们的田野不能给音乐工作者新的灵感了?

应该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广大农村在奉献农业产品的同时, 也在努力改善自身的面貌, 我们的田野比过去增加了更加斑斓的色彩。进入21世纪, 统筹城乡发展,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更是成为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在城乡统筹发展中, 在新农村建设中, 一些地方片面理解“城乡一体化”, 至少出现了三个误区。一是简单地用城市取代农村, 用市民替代村民。无序扩大城市边界, 扩大城市用地, 使得城市越来越大, 既加剧了城市的负荷, 降低了城市生活质量, 又蚕食了美丽的田野。二是用城市的标准建设农村, 忽视农民的生活方式。城市是人类进步的结晶, 人们在城市里可以享受到文明和科学技术带来的种种便利, 但同时资源消耗、空气污染、生态环境恶化、人际关系冷漠等“城市病”也越来越干扰人们的生活。因此片面地用城市的标准建设农村, 将给农村带来“城市病”, 同时将破坏农民低消耗、低成本的生态型生活方式, 破坏传统的农耕文化和优美的乡居形态。三是忽视农业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 农耕文化经过5000年的发展、积累, 已成为世界最古老、最灿烂的文化。乡村田园的空间形态、色彩质感及特有的生活方式, 乃至田野上的一屋一石, 既是中国农民的日常生活场所, 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可以说在城市化愈演愈烈的时候, 我们记忆中最强烈的那部分还是“我们的田野”。但对农业文化的忽视, 导致很多珍贵的村落、传统乡村文化逐渐灭失。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文化自觉:立足我们的田野 篇3

当代文艺最突出的现象之一恐怕还是如火如荼的网络写作,当21世纪初文艺界在讨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时候,网络写作还只是一个新生事物,然则今天,我们看到,荧屏上越来越多的热播剧目来自不知名的网络写作,如《千山暮雪》、《甄嬛传》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文学界的成功人士大多与电影电视的改变有亲密关系。这种时候恐怕每个读者或者受众都可以感受到电子媒体给文学艺术带来的巨大改造之功。因为网络文学的写法和传播方式都与传统纸质媒体的理路大相径庭。比如说系统构思写作成型之后的出版与依靠点击率来改变叙事结构和故事的不同,或者说是十年磨一剑与随变随改的不同,这背后意味着书写主体的观念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巨大改变。显然,此时此刻,作为文化一种基础样式的文艺的“感觉结构”已经今夕不同往日,鲍德利亚所描述的“仿象”时代已经粉墨登场,而麦克卢汉的“媒介就是讯息”也已成为一种现实。这种现实背景之下,我们对文学所说更多的可能是文学真正回到了自己的本位,不再承担过多沉重的社会责任,文学回到了文学。但我想,这种描述的语义层流露出的怕还是一种无奈,并没有就把文学拉出社会体制,反而充满“被文学”的意味。事实上,远的不说,只说现在最受文学界关注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标准,多少年来一直坚持授予“一年来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极大彰显的还是文学的社会性,潜在的还有文学的思想性。正是因为这样,莫言的文学创作才得到了肯定,进而获得与村上春树一较高下的机会。姑且不论诺奖的意识形态性和东西方意识以及语体媒介的不同,但对于我们今日的文学坚守是非常有意义的。那就是面对人生、面对世界、对人自身的思考和认识。文学是感性的,但更是理性的,它所建立的世界是你我他多维介入的关系世界。

既然说到理性,我们自然要对理性的文化发展历程做一简单回顾,如此才好在现如今感性与欲望纵横的时代阐明重提理性的必要性和价值。有关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早已穿越古希腊与世界文化的界限,成为一个关于存在者的寓言。普罗米修斯造人的过程是由多方力量参与完成的,他借助泥土完成人形体的塑造,而从狼、狗、猫头鹰等动物身上攫取的内脏则使人具有动物性的功能。有意味的是,人性与动物性同时统一在人身上的事实是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的,这自然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认识到的关于人自身的重要特征。现在的“欲望叙事”、“私人化”“耽美”“同人”等等,都有这种张扬欲望的特征,那么,是不是如此就能证明自己是个有活力的人呢?显然不够。普罗米修斯就发现他所造出的人只是“半生命的生物”,而只有雅典娜吹入人体的灵魂和呼吸才使这些“生物”活了过来,成为“人”。这“灵魂和呼吸”正是人之区别于动物的理性、智慧、精神和人的文化属性。这是认识世界、发现世界、创造世界的过程。尽管在后来文化的发展中,出现理性与感性的二元矛盾、人性与动物性、肉体与灵魂之间的矛盾,但不可否认,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倘若没有理性,我们的生活可能就是对一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无目的的移动,如同梦中的人形,不知怎样利用万事万物”(斯威布:《希腊的神话与传说》,楚图南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6页)。如果这样,那我们现在所说的文化传统也就无从说起,只能是一片杂乱的存在。文化自觉当然更是空话一句,因为自觉本身就暗含着反思和认识的意识。而且我们确实到了要理性判断、分析作为传统的事实和传统如何才能现代化的时代课题。这是一个历史时刻。个体的欲望需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否则就会伤及自由;个人尚且如此,一个国家的文化建设就更是在政治哲学之内,有其主导性和发展规划。

也许可以说,20世纪的语言学转向,不仅狂扫西方理性主义传统,而且使几千年的文明史受到了工具主义、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挑战与颠覆,其间躁动着颓废、消极而又极端个人主义的情绪。这预示着我们所处的时代已不再是稳定的铁板一块,不再是封闭的罐装结构,它已在实际上向世界敞开,它的开放的、流动的、不拘一格的发展态势要求新的眼光、新的视角、新的理论来解释自身,或者根本不需要解释,因为对于以反理性为主导倾向的这个世纪而言,一切解释都预示着向该逝去的理性压抑的回归。这种反对阐释、反对一切束缚、对抗总体性、颠覆普遍性、主张绝对的不受限制的自由的呼声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逐渐响彻整个世界。用以判断的“根据”似乎已不再清晰。随之产生了一系列不可回避的问题:启蒙是否已经丧失了解放自我的价值?或者,理性的历史就是禁锢自由和个人的历史?应将现代性与宏大叙事视作边缘、差异和多元性的存在之障,还是应以否定的眼光重新审视现代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如何才能统一于我们理解世界和思考问题的共在视野之中?在现代性的发展历程中,我们需要肯定什么,否定什么,需要做怎样的扬弃?对于类似“否定一切”的论调,我们需要怎样辨证地对待?这些问题反映了我们的时代境遇。这些来自伟大的康德的追问的当代意义——“我们应该怎样行动?我们能够知道什么?我们希望什么?”——在今天的语境中委实强烈要求存在者的文化自觉,这要求我们面对传统和现实保持对之进行内在批判和文化批判的意识十分重要,更是时代责任的重点所在。在这一点上,作为文化批评者,必須始终反思:我们所提出的价值判断的策略只是以往意识形态主导状况的简单重复,还是在深入研究生活现状的基础上,所作出的合乎当代文化和观念的大胆假设?这一假设是否具有可行性?而要回答以上这些问题,恐怕还就是离不开这看似简单的“文化自觉”。或者,在回答这些问题时,我们还必须认清对理性的认识与再认识过程往往通过反省启蒙运动的历史局限性进行,以促进启蒙的积极观念。然而,一旦以这种方式得到了重新解释,有一点便变得日益清晰起来:启蒙的缺陷不应该像今天我们经常被告知的那样,归因于理性的过度,而应该归因于理性的匮乏;并且那种匮乏来自理性能力和视野的草率以及科学因素的减少。我们仍然可以从钓鱼岛的例子看到这种状况正在发生,爱国热情不仅仅是家里的东西被偷而我要去抓小偷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只顾看家的问题,你还得知道怎么抓,怎么认识自己的家。从游行队伍上高举的“理性爱国”,我们当然要问自己,国家要如何热爱?保家卫国天经地义,但只有自觉地认识自己的国与家、建设自己的国与家、张扬我们对国家的骄傲和自豪之具体内涵,这时,可能我们才能够在现代的维度对传统文化和未来走向做出一个时代人的扎实答卷。

nlc202309040817

其实从几乎每个时代都最具敏感性的文艺看得出文化发展中寻找“根据”的努力,虽然仅仅根据片段断章取义的判断每每发生。文艺总是要判断什么,现代派并不只是对自身欲望的抒发,更是对人之存在状态的深刻反思,有着丰富的精神寄予,既是破坏性的,也是建设性的,那是西方文化传统的一种文化自觉的表现。而我们呢,从文化根性上就不同于西方,理性和感性、肉体与精神的矛盾始终缠绕着西方的文化,但其中对主体性的建构却是始终不辍的文化自觉之链。对于中国文化而言,社会性和个体精神的完满建构一直是“众里寻他千百度”的精神求索之方向。当这样一个过程碰到西方的“个性”时,是不是就理所当然地土崩瓦解呢?得出这种答案显然是幼稚的,甚至可笑。但可惜的是,我们的生活中确实存在着这样一种无知无觉,我们不敢祈求先知先觉,但哪怕是后知后觉也好。现在的“文化自觉”就是要求我们清醒过来,不要给什么,就看什么,而是要积极有意识地重返我们的文化地带,认识自身。“认识你自己”,这句镌刻千年的名言确实无时不焕发着哲学意义上的光辉,我们不仅要认识自身,更要认识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认识我们伟大的民族文化和国家。

正如阿瑟·伯格在《一个后现代主义者的自杀》中所指出的那样,当“每一个人看待事物都是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背景、教育、社会环境等,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我们都成为我们自己和个人情感的奴隶。”(【美】阿瑟·A·伯格著:《一个后现代主义者的谋杀》,洪洁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8页)。这种结局,既有以前对个人生活压制过强所造成的反弹,也有当下中国并立而互动的多种文化格局的影响。从个人角度出发,依个人兴趣来看待世界(尽管现今大众的消费取向和欣赏取向多受大众媒介的引导),构成了主导文化型构的信仰发生危机时的显著表现。面对这种以个人意识,准确地说,以个人感觉为杠杆的行为意识的确应引起社会多层面的思考。是否个人的凸显就意味着现代性所强调的自由的实现与完成?大众文化的类型化、复制化功能现实早已经回答了这一问题,对“个人”的过分吹捧只是塑造出一个个面貌类似的单面人。随之伴生的是物欲滋长,责任与道德公义却被无意识的后置了(难道只有当汶川大地震这样惨绝人寰的大灾难爆发时,当日本公然在钓鱼岛问题上抢占我国主权时,我们才会庆幸国民凝聚力的强大吗?)。在八十年代之后的二十年中,各种新意识、新观念尤其是生活观念的巨大变化,将“物”的思维烙在了所能见的各个空间之中。各种“门”的轮番轰炸,磨钝了人们的“惊异”能力,大家相信,只要有人在活动,就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却不能不正视这样一个让人失望的现实,因为它磨损了人之生存的空间意义和文化意义,阻隔了人们反思现实的路径,削弱了正视自身的能力。在这种状况下,《讲话》所指出的历史意识与当下性的辨证联系,确是把握与评估今日中国之文化现状的有效指南。逝去的并非过时,当下的未必崭新,今古齐观有利于我们认识自己的现实。

只要社会存在,公共意识就是永远需要建设的领域,寻找“根据”进行评估的实践就不能停止。“钓鱼岛”事件所引起的全民风波和抗争热潮是对公共意识深入解读的鲜活案例。当我们迷惑甚至怀疑公共意识已经被甚嚣尘上的大众文化打散、拆解而无法凝聚起来时,陡然发现,真正能让普罗大众拧成一股绳的力量还是来自民族自身,这难道不给我们的文化建设和革命意识建设提了个醒吗?或者我们会吸收各种各样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观念,这本身一直在发生,但绝对不能因此忽视甚至看轻有着深厚积淀的中国整体生活方式和文化熏陶的历史。“中国”,是个绝不容诋毁、轻看的政治存在、文化存在和社会存在。基于此,文化自觉不仅仅是认识到自身的文化容量和质量,也不仅仅是在同他者对比时的一种惊喜发现,它更是返身回看的一种自省,是积极分析现实、深入现实、建构未来的一种踏实稳定的创新意识。文化自觉需要一种不停止的发现自身的勇气,需要沉下心来认清自身的意志,需要“咬定青山”敢与天下论英雄的豪气,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积极学习的智慧与正气。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自觉是充满生命力的心理力量、社会力量和文化力量。它不是倚靠一时之气得以支撑和爆发,而来自于长期的不间断的思考、判断与实践。或者,这是凭借文化元气建构起的民族自信。而由于这种“文化元气”本身一直处于发展之中,是一个过程式的存在,所以我们每一个个体都必须在事实与价值之间保持头脑清醒,切勿做鲁迅先生尖锐指出的“昏蛋”或者“孱头”。从这个角度看,理性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是我们缺乏的和需要大力发展的文化内涵。

从进入21世纪的十来年间,可以看到一个理性回归的事实。民俗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包括文化研究,都将研究视域放在了敞开自身世界的田野之上。这些研究,着力于在我们自己身上下功夫,既要看到事实,还要在事实中寻找适合现代发展的价值,从而激发文化的活力。中国的旅游热,虽然看似是个经济领域的话题,但其中涵盖了生活品质的变化和认识国家之美好的热情,这本身就是一种自信,是一种文化的自觉意识。电视剧所展现的领域也愈发倾向于家庭、不同身份的文化认同,这在观者与表演者之间建立起奇妙的互为反思的距离场。“思考着什么”,这是我们对当代电视剧主题的一个回答。电影也逐渐走出大场面、大制作、小文化含量的怪圈,挖掘人性、展示美好人性、思考生活日渐成为跨越代际的导演们投射的主要方向。《黄金大劫案》《搜索》《晚秋》《雨中的树》《毕业那年》等等,都在人性、生活的场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网络世界的功能也愈见强大,老百姓关注社会的意識借助网络得到了表达。人们不再将注意力集中在“艳照门”这样的事件,而看到了借助网络维权的无限可能。人大代表们纷纷开设网站以了解民意是一个典型现象,而一个个贪官污吏被群众之眼揪出的时刻,更是一种理性爱国的表现,是普罗大众文化自觉的一种表达。以上所列举的理性回归的各个领域,都饱含着探索的热情,并预示着一个富有力量的发展前景。基于此,我认为,文艺批评和文化研究在现实、现象和研究行为之间也必须建立起可阐释的文化空间,“除了关注历史现实的诸多失败之外,文化批评还包含某个潜在的乌托邦维度或解放维度。它相信,通过义无反顾地关注现代的诸多缺憾,它将获得导向某个更融洽、更和谐的未来的前提条件”。

综上所述,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关于艺术的探索,其中理性回归的走向,都在以不同方式呈现和表达着我们自己的文化田野,这样的田野才真正具备跨文化交流的生命力。在我看来,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必须建立在对自身文化理性判断的基础上,关切民族文化的历史与未来,只有这样,热爱自身文化的热情才真正是发自内心的,是深沉而厚重的正力量。

我们的街道说课稿 篇4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南开翔宇学校的吕晓龙,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青山绿水好家园》,本课取自天津信息技术五年级第三单元第三课《我们的街道》,本课内容为两课时,我摘取第一课时内容进行设计编排。

首先进行学情分析,再次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画图软件的基本界面功能,会使用铅笔、用颜色填充等工具绘制简单的画面,学生对画图软件的兴趣比较高。再此基础上,这节课我们通过《青山绿水好家园》主题的绘画,学习掌握曲线工具的使用技巧。根据此课要求,设计教学目标如下。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完成主体绘画初步掌握曲线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在实际绘画中的应用,能简单合理使用曲线工具与其他工具完成绘画。能力目标:通过主题绘画的创作,进一步锻炼创造能力,增强掌握信息技术的信心。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过程,创作过程,锻炼学生相互帮助的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思考。

基于对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定,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如下教法:

1、讲解演示法

根据信息技术学科操作性强的特点,教师要边讲边操作,使学生边听边动手。

2、任务驱动法

通过为学生设置具体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3、讨论探究法

通过为学生提出的环境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得出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手段来帮助宣传环保问题。

教学准备:电脑教室、课件、教学使用的范例画。

教学过程:

引课,教师通过课件演示,为学生展示一篇短文“高高的雪山下有一条弯弯的小河,我的家就在小河边,门前开了很多的花。河的两岸是宽阔的农田,一座石拱桥把小河两岸连接在一起,小河里时而有鱼高高的跃起,时而看见一只小船缓缓飘过。我们这里,天总是那么蓝,阳光总是那么明媚,几朵的云时而点缀着天空,鸟儿也会欢快的飞过。这就是我美丽的家园。”

同学们想象一下,这样的景色美不美啊?

老师看了这篇短文也感觉很美,于是老师就用咱们刚学的画图软件画了一部分,(教师展示半成品,引入课堂的主题内容,)老师还有好多内容没来得及画完,比如高高的雪山、弯弯的小河、石拱桥,大家思考一下,这些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通过提问引入知识点)。

我们一起来看曲线工具,这个工具和我们以前学的工具都不一样,原来的工具我们点击鼠标一次就可以使用完成,但是曲线

工具必须通过三次才能完成绘制一条曲线,大家注意看老师的演示,(教师演示单弧曲线,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大家想不想试一试?(组织学生进行曲线的练习)。

刚才同学们绘制了曲线,很多同学第一次做就很棒,老师为你们骄傲,我们刚才绘制的叫单弧曲线,这种曲线可以绘制什么呢?(引导学生将知识与主题内容联系到一起)那我们一起来把高高的雪山画出来吧。(指导学生通过实践来进一步学习掌握知识点)

刚才同学们画的很棒,曲线工具很厉害,不仅可以画我们刚才的这种单弧曲线,还能画更复杂的,大家看老师来画一个(教师绘制双弧曲线),细心的同学发现老师在操作过程中和刚才有什么不同了吗?(引导学生总结双弧曲线和单弧曲线不同的画法)双弧曲线可以绘制什么呢?(小河,水波,)教师通过课件演示,如果我们将双弧曲线组合,还可以绘制小鱼等,很多图形。大家现在能不能用我们刚才学习的知识把画面变的更加好看呢?(鼓励学生继续去创作)

看到同学们的创作热情这么高,画的这么好,老师现在再给你们教一个曲线工具的绝招,三点成花瓣的方法,想看看嘛?(教师演示闭合曲线的绘制方法)我们用这种方法给小作者的家门口多种点花吧。(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作品,并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点评和互评)

今天我们帮着小作者把他美丽的家乡绘制了出来,但是小作者也画了一幅现在他们家乡的图(教师演示受到污染的小山村的画面),家看了有什么感受?我们能为小作者做点什么?我们用我们的绘画作品作为倡议书,去帮助我们小作者去宣传环保的重要性,我们都爱美丽的环境,但是美丽的环境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才能保持。

纵观全课,通过课堂主题的引入,以任务的形式逐步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完成知识的学习,鼓励学生自主创作,把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作为课堂主要过程,同时贯穿对环保的认识,同时也引导学生发现我们通过学习信息技术也可以去宣传环保,宣传美好的事物。

《我们周围的土壤》说课稿 篇5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土壤与生命》单元中的第一课。在教材的处理方面,我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在把握好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合理化的调整与处理。另外,我还将课堂中的学习活动延续到课外,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查阅“土壤”的有关资料和调查我们周围的土壤种类及土壤中生长什么植物。

过去,我们认为:教学就是把书上有关的知识点讲完,教材中的相关实验做完,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而现行的教学更需要将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外,为他们更深入的了解相关知识拓展空间。这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理念,更新我们的原有思维,并在科学课上有所突破。在教学的准备方面,我遵循便于操作和合作探究的原则,尽可能多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创设的氛围中进行合作研究。在教学过程的设计方面,遵循儿童科学认识活动的规律,以科学探究活动来展开整个教学活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组合作交流、汇报富有特色的记录——探究土壤是动物们共同的家园——拓展延伸、续写科学诗,感受土壤给整个物质世界带来生命的多样性,和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二、本课的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认识土壤。

●能观察、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能够有目的地与同伴交流观察结果。

知识与技能:

●知道土壤里有什么,认识常见的动物与植物。

●知道土壤里生活着许多的小动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亲近土壤。

●意识到土壤与动植物有密切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找好适合学生活动的场地,准备一些学生调查研究用的工具等。(铲子、记录纸、笔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组织学生去观察土壤(土壤的颜色,土壤中有什么)。教师提出适当的要求,如:小组分工明确,爱护校园内的环境,注意安全,观察要认真细致,记录要详细等。学生将寻找到土壤中物体及各自所在的地点记录下来,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或用笔画出它们的样子。此外,外出活动中,教师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第二部分

一)、各小组交流汇报第一部分的活动情况。

1、师:刚才,我们一起到校园里观察了土壤,你们发现了什么?(老师有意识的请那些用特殊形式记录的小组上来展示)

2、生①汇报。(师板书)

3、师:他们在土壤中找到很多的物体,真不错!真像一个小小科学家

4、生②汇报。

5、师:他们找到的物体还真不少!掌声鼓励。由于时间关系,后面小组主要补充与前面不同的新发现。

6、生③汇报。

7、师:太棒了!还有吗?

8、生继续汇报。

二)、讨论:土壤中有什么?

1、师:土壤中有蚯蚓、蜗牛、蚂蚁、蟋蟀等小动物说明了什么?

2、师:它们在土壤中干什么?(各小组充分讨论,师巡视指导,便于汇报交流。)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整理。(师:在学生汇报时归类、合并、整理后板书)

生1:游戏、寻找食物

生2:……

生3:……

……

4、师生小结:土壤是许多有生命的物体的家园,它们在愉快的生活,像我们小朋友一样快乐的成长。

(激发学生想象的翅膀,放飞学生心中的梦想!教师在此处适时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以巩固上学期《我眼里的生命世界》教学)

师:我们在土壤中还发现蚕豆、菜叶、草根等说明了什么?

生汇报

师:我们还在土壤中发现了什么?我们在土壤中发现电池、塑料、瓶盖、砖块等物体说明了什么?

生汇报

(土壤妈妈的怀里多了许多原本不在的东西,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周围的土壤环境或多或少的已经被破坏了,让学生意识到应该从我做起,保护土壤环境)

5、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感受,又有什么想法吗?

6、生汇报。

7、师:土壤世界孕育着许多的小生命同时有给我们人类带来丰富的物质享受。“土壤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的孩子有的很小、很小,有的却很大、很大;从小花小草到千年古树,从黑色蚂蚁到白象、红马,从……到……,世界上亿万个生命在,在她温暖的怀抱里长大!”,这是一首没有写完的诗,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力,模仿上面的两段诗句继续往下写。

8、生续写小诗,教师巡视。

9、展示写得较好的小诗,并朗读小诗。

“圆锥的体积”说课稿 篇6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制第十二册第二单元中“圆锥体积”的第一课时。教材首先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实验、探索,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圆锥与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1.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理解并掌握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学会运用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求圆锥的体积。

(2)能力方面:能解决一些有关圆锥的实际问题,通过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实验,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比较能力。

(3)德育方面: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感受发现知识的快乐,渗透转化思想,培养交流与合作的团队精神。

2.教学重点

能正确运用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求圆锥的体积。

3.教学难点

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4.学具准备

分组准备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一对,等底不等高的圆锥、圆柱一对,等高不等底的圆锥、圆柱一对,一定量的细沙。

5.教具准备

相关的课件。

二、说教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通过自身的实践、比较、思索,才能更加深刻地领略到知识的真谛。因此,我在设计教法时,根据本节几何课的特点,采用以下几种教法:

1.情境创设法

举例贴近学生生活的秋收中圆锥形麦堆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操作法

利用实验法,为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发挥桥梁和启智的作用,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从而逐步从具体的操作过渡到内部语言。

3.比较法、讨论法、发现法三法优化组合

在做实验时,我要求学生运用比较法、发现法得出结论,然后再让学生讨论同样的实验方法为什么有不同的结果出现?得出结论,从而加深了“等底等高”这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三、说学法

新课程标准还强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因此,这节课学习方法以自主探究、发现比较、归纳概括为主,从而培养学生观察比较、交流合作、归纳概括等能力。另外还应用了尝试练习法,让学生自己独立解答,挖掘学生的潜能,让他们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程序

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1.創设情景,铺垫质疑

首先让学生回忆圆柱体积的计算,(出示课件)这样,学生可以利用迁移规律,从求圆柱体积的思路、方法中得到启示,领悟出求圆锥体积的方法,为新知迁移做好铺垫。然后让学生走进生活,想办法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引起质疑,设置悬念,使他们迫于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里我选择了小故事叙说看到秋收时圆锥形麦堆的场景,为引出圆锥形创设了情境,(出示课件)在学生质疑的同时出示课题,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2.实验操作,探究新知

本环节教学是本节几何课成败的关键。为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这个环节中,我尽量给学生有对象可说,有东西可做,有问题可想,有步骤可循,让学生都能主动地操作、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

实验大致步骤为:先告诉学生实验的方法是用空圆锥装满沙倒入空圆柱,然后出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出示课件)接着各小组拿出准备好的学具,有的组准备的是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有的组是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也有的组是等高不等底的圆柱和圆锥,这里要强调的是每一组学具里的圆柱都是完全相同的,各组还有一定量的沙子,用这些不同的学具来做相同的实验。实验结束后进行全班交流和汇报,汇报结果可能有多种,主要概括为三种是:

(1)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或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2)是空圆锥装满沙倒入空圆柱的次数超过三次;

(3)是空圆锥装满沙倒入空圆柱的次数少于三次;

实验结果后两种无固定结论,那么小组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三种情况?第一种结论正确与否呢?学生在这时可以畅所欲言,(出示课件)讨论结果交流汇报后老师和学生共同观察课件来进一步验证结论(1)的正确性,并总结出圆锥的体积公式。(出示板书)一并强调公式成立的条件是圆柱和圆锥必须是等底等高,同时强调计算圆锥体积时别忘了三分之一。

最后进行小结,对学生刚才用了“实验—发现—比较—归纳”的方法推导出了圆锥的体积公式给予肯定。

这个环节,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充分交流,学生不再是实验演示的被动观看者,而是参与操作的主动探究者,是学习的主人。通过合作让学生发现规律,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良好的探究习惯,合作操作的同时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也参与到其中,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并懂得他们可以通过玩来掌握数学知识,使课堂真正“活”起来;同时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探究规律表达出来,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使他们体验、发现知识的快乐,使他们获得学习知识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3.应用反馈

(1)巩固应用、解决问题(出示课件)

这时学生用所学的公式独立解决实际问题,体验了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进一步体会圆锥体积公式的特点,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2)提高练习,加深印象(出示课件)

这里的填空和判断的设计使学生对等底等高圆柱和圆锥体积的关系有更深一步的掌握。

(3)思维拓展,形成技能(出示课件)

这个环节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练习,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4)解决质疑,回归生活(出示课件)

此处解决在第一环节中质疑的圆锥形麦堆的体积,使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用数学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全课总结,体验成功(出示课件)

总结和质疑问难,是一堂课的重要环节。每一节成功的课,都应该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质疑问难,从而实现课内向课外的延伸。

5.布置课堂作业(练习十二的第3、4、5题)

总之,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获得新的数学知识,也能获得更多探究学习的科学方法。数学课程要求要推动学生潜能的开发,本节课现实的、有意义的教学内容,就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课的开始我以贴近学生生活的麦收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生活再引入到实验中学习数学,最后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麦收问题,又使他们回归于生活。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人和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这样也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让数学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作者单位 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新城区小学)

《信息,我们共同的财富》说课稿 篇7

十堰市第十八中学 曾丽

【教材分析】

《信息,我们共同的财富》是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的《信息技术》初中第一册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的内容主要是信息的基本概念,信息处理的过程以及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本节教学内容以理论为主,内容比较抽象,作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第一课,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信息意识非常重要。【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经过小学信息技术的学习,已具备使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的信息处理的技能,但是学生对信息这个概念理解模糊,对信息的处理过程了解得还不是特别清楚。【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正确把握信息的概念,并能举例说明

⑵了解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能进行简单的信息收集与处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合作探究,理解信息的含义,感受信息无处不在。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理解信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

重点:信息的基本概念

难点:进行简单收集信息并处理信息的方法 【教法与学法】

本课教学内容全是理论性的知识,作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第一课,在本节的教学中应多引用实例,结合图片的观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课本知识,同时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本节课的学习方法主要是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和小组合作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讲授新课前,先做一个游戏——“猜歌名”:播放几首校园歌曲的旋律,让学生听旋律猜出歌曲的名称。然后我在讲明:在刚才的游戏中,我们听出歌曲旋律就能猜出歌名。歌名就是我们经过大脑分析最终获得的信息。什么是信息,我们生活周围都有哪些信息呢?这些信息重要吗?由此导入新课。这样设计旨在通过游戏,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讲授新知

环节一:信息的基本概念

这个环节是教学的重点,我是这样突破的: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直观理解信息的概念,我先举例说明什么是信息,然后让学生列举身边的信息,学生受到启发后能很快举出大量的例子。通过实例和学生的回答,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无处不在,人类生活离不开信息。接着我提出疑问:到底什么才是信息呢?让学生自己思考总结。最后我再补充讲解信息的载体和表现形式。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列举身边的信息,加深学生对信息的认识,同时又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举例和总结,使学生明白信息的含义。

环节二:信息的获取、处理与传递

这个环节是教学的难点,因此我设计了三个小活动来突破: 活动1:谈一谈

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以下话题:你能发现自己身边有用的信息吗?这些信息对你有哪些帮助?你是如何来保存这些有用信息的?设计这样的问题是让学生讨论平时自己是如何收集与处理信息的。找两至三组学生谈谈他们所讨论的结果。活动2:讲一讲

我以“如何挑选一台家用电脑”为例重点介绍信息处理的过程。

活动3:练一练

让学生动手制作一张个人信息卡片,全班交流

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这个环节中,通过讨论、教师讲解和动手练习这三个步骤,使学生明白信息处理的过程,并能进行简单的信息收集与处理。

环节三:信息社会

在这个环节中旨在让学生知道,在当今信息社会计算机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处理信息得心应手,因此给学生展示计算机在各个领域应用的画面,如与他人交往使用QQ或电子邮件,网上购物、电子图书等。

三、巩固新知

课后让学生完成“班级信息调查表”

(1)收集全班同学的如下信息: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高、爱好等(2)制作信息统计表格、分析数据

想一想,这份经过加工处理的统计表有什么作用?

四、总结归纳

①让学生谈谈今天有何收获,从而得知这节课内容学生掌握情况,根据这些情况改进教学方法。

②我在对学生所总结内容进行补充。【教学反思】

《我们的食物安全吗》说课稿 篇8

今天这一节课,我选的教学内容是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4单元第4课《我们的食物安全吗》。

本单元是指导学生通过研究、分析自己生活中食物的食用、搭配、在人体内的消化及食用安全,了解到身体科学的基本知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而第4课《我们的食物安全吗》是学生对本单元的总结延伸

二、学生情况分析

这一节课我选择的是四年级的学生。

因为从学生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上看,四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探究方法,并通过前三年的学习,已具备初步的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四年级的学生大多十岁左右,他们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其有意注意和主动探究问题的意识有所增强,在学习活动中他们能积极地思索,能努力地探索问题的结果。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能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践活动中能充分锻炼和培养自己的综合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且科学素养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根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教学目标

探究过程和方法

学会研究食物添加剂对我们身体健康的影响学会小组上网调查法、观察法及总结调查数据的分析

2、知识与技能:

知道食品中的人造食用色素.食品添加剂过量及 微生物性污染和化学性污染是对我们身体健康有害的,了解怎样吃食物才安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食物色素和添加剂、污染分析中意识到安全食用食物的重要性

安全的食用食物

意识到我们有责任呼吁大家一起来防治对食品的污染、保障食物的食用安全

重点:

教学重难点分析

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的设定,我将本课时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才安全通过对比、自主探索、调查研究、分析总结知 道怎样吃才食物安全

教学难点确定为:学会分析加工食物里的添加剂、初步掌握这些分析方法

五、教学思路设计

根据“主导和主体”、“学习与探究”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思路确定如下:

一、从教的方面来说,主要采取开放式教学法,具体分为三个部分。A、通过直观形象图片画面,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人人参与,积极动脑动手,给每个学生都提供锻炼的机会,使学生学有所得。B、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在观察、上网收集资料、分析总结的学习活动中,掌握一些对食物安全性辨别的方法;C、通过课外延伸的市场调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从学的方面来说,分为两个部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对比、上网搜索、调查分析一系列的形式多样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活动中动脑、动手,运用网络新知识和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去研究问题,探索新知,得出结论。

六、课前准备

1、准备一些色彩诱人食物的图片。

2、有关食物安全方面的网址。

网络的使用,开拓的学生的知识面,充分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对学生主动探索新知、灵活掌握所学知识,启迪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以及突破教学重难点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说说你是如何安排自己的饮食的,有哪些好的饮食习惯?(合理的食物搭配、良好的饮食习惯就能使我们的身体健康了吗?)

教师讲述:介绍近年来在欧洲发生的"疯牛病事件

本部分的设计意图是:采用问题情境,结合教师的介绍,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有了兴趣,就会产生探究的良好欲望,并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使学生产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为参与后面的科学探究活动作了一定的铺垫。

自主学习:

(第一部分)

观察一些色彩诱人的食物图片,分析食品中诱人的颜色是什么?

了解什么是天然色素,什么是人造色素,通过对比观察知道他们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让学生对观察了解到食品添加人造食用色素,可以改变食品的外观.但多吃含有人造色素的食品会损害健康。

为您服务

为您服务

(第二部分)

用同样的方法研究教室里的物品以及你平时见过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学生可以下位到教室里的各个角落去研究。

小组汇报。

钢铁、不锈钢、塑料、木块、布、玻璃、纸……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将学生的观察面进一步扩大,对身边的一些常见材料认知面进一步扩大,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第三部分).调查加工食品里原料的成分

(1)、我们平时吃的那些丰富、可口的.加工食品里到底添加了什么?(各小组上网或在食品包装的原料栏调查,并做好记录,分析调查结果,看能发现什么)

(2)、通过网络对照食品中的色素使用标准、食品中的添加剂使用标准,分析这些食品的添加剂安全吗?

(3)、讨论研究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加工的食品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自己调查、分析、总结了解加工食物中添加剂成分及成分标准。这符合当代kai放式的、学生主动去探索的教学思想。在本部分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资源的的丰富性扩大学生的信息量,为学生开辟自主学习的天地,利用人机交互功能建构信息丰富的反思性强的的自主学习的环境,为学生提供思考和探索的空间,实现了个别化教学。

(第四部分)调查我们吃的新鲜食物的安全性、书P54图,肉、鱼、蔬菜等这些我们吃的新鲜食品是否安全?(上网咨询食品污染的主要原因)

(2)、查看有关食品污染造成的不良后果

(3)、小组讨论防止污染的对策,有价值的提议,可以向有关部门建议

本部分的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最贴近生活的角度分析常吃新鲜食物的安全性,使学生意识到我们有责任呼吁全社会一起来防治食品的污染,确保我们的身体健康

(第五部分)课外拓展

1、市场调查:了解市场有哪些不安全的食物

2、出一份安全食用食品保障身体健康小报

本部分的设计意图是:通过课外延伸进一步激发学生学好科学、用好科学的信心,使学生能更加投入地参加到平时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去。了解保护食品安全,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光的传播》说课稿 篇9

1.1地位和作用

本节的重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光的直线传播;二是光速. 光的直线传播是几何光学的基础,又是后期学习反射、折射的必备知识.其中,建立“光线”这一概念所采用的“模型法”为学生今后在学习物理方面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同时,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现象,让学生知道物理现象随处可见,生活中充满了物理知识,学好物理非常有用.教材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来按排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1.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及其应用,知道光的传播速度;

(2)过程与方法:观察光的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主要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理.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感受我国古代科学的伟大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难点:如何保证实验现象清晰、明显,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表述问题的能力.

2设计理念

本堂课的设计着重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努力建构一种对话、合作与探究的课程文化,让“研究性学习”走进课堂,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从而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学习.构建“人文·物理·社会”的三维课堂,在引导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同时,渗透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释放学生心灵,张扬学生个性,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说学法、教法

八年级学生对自然界中的很多现象充满好奇,动手能力较强.但刚学习物理不久,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且学生的逻辑思维还需要经验支持.光学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主要学法有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与此相适应,笔者采用的教法主要是发现法.发现法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布鲁纳所提倡的,是从学生的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依据教师所提供的器材,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自己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而不是消极的接受者.

4说教学过程

4.1本课整体设计思路

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基础,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课程理念,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具体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创设情境,从生活走向物理 :

(1)互动游戏, 体验光的重要性.

为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探究新知,笔者组织学生做互动游戏:“请闭上眼睛,看谁能把橘子送到同伴的嘴里,”并进一步提出问题:“你有什么感触”,这样既拉近了学生与老师的距离,也在玩中体会到盲人的无助,让学生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健康,同时也知道如何对待有残疾的人;

(2)展示情景,发现生活中的美.

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组相片,伴随着美妙的音乐,让同学们发现身边的美,是什么将我们的生活装扮得如此迷人呢?在学生的回答中点出课题.

4.2讲授新课

第一环节:光源的引入.

以比赛的形式组织学生举出生活中发光的物体,并有选择地播放篝火、火把、油灯、蜡烛、白炽燈以及各种精美的装饰灯图片.让学生小组讨论这些图片的共同特点,从而得出光源的概念,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人类改造自然发明人造光源的历史进程,在通过视频进一步展示学生不常见水母、萤火虫、灯笼鱼等,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的同时,也展示自然界的无穷魅力,使学生热爱大自然,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两组图片的不同之处,从而深化了对光源的理解,并在讨论思考中意识到光对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性.

第二环节:光的传播.

(1)提出问题:在以上情景展示中,学生既对光比较熟悉,又感觉还有一些陌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出自己想明白的地方, 有关光的知识你想了解哪些内容?这些问题将在我们今后学习中一一解答,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光是沿什么样的路径传播的呢?” 这既了解学生知识状况,及时调整自己的设计,也让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 因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2)猜想与假设:演示手拿着一个激光手电射向天花板.提出从激光手电发出的光是沿着怎样的路径传播到天花板上去的?

由前面的情景展示再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猜想的根据.

(3)设计、进行实验: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让桌面上的器材得到充分利用,设计更多的探究方案,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笔者给学生设计了实验活动单(表1).

你还有什么发现:

光的直线传播路径不易观察,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利用转化法把路径展示出来,这是个难点,也是重点得以突破的关键点,所以笔者打算先引导学生探究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

探究1: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情况

由于光的径迹看不见摸不到,我们通过什么方法才能看到它的传播的路径呢?

提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什么情况下才能看到光的径迹呢?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马上会想到:烟、雾、灰尘.

教师进一步提示:请利用桌上的器材,怎样操作才能制造烟雾使我们看见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

学生分组动手开始进行实验.

教师深入学生之中,有意识地帮助动手能力较差的,或实验有困难的小组,如提示:蚊香是起什么作用的?学生会想到产生烟.大油桶是干什么的呢?学生又会想到罩烟.到这里同学们都能够顺利地看到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了,而且会导常兴奋,有的用空气清新剂,也有的用喷水壶,得出结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是直的.

探究2:光在水和玻璃中的传播情况

此环节放开手让学生根据提供的器材,自主选择合适器材,自行探究,并提出看哪一组的实验现象明显,设计方案多.同时提出:怎样把传播的路径在白纸上画出来,从而让学生学会画光路图,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在学生设计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及时深入学生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与引导,如学生在研究光在液体中传播情况时,大部分选择滴有牛奶的液体,不会想到用玻璃板放入水槽加以显示光路,给与提示,在玻璃板传播时,学生不会想到在玻璃下面衬上白纸增加可见度,这样尽量让学生的设计方案多样性并加以完善.并提醒学生仔细认真观察,看看有没有不一样的发现,这样可以激发学生认真观察,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科学态度,敏越的观察力.

学生成果展示:为了增加可见度,笔者通过摄像头把学生的操作同步展示给大家,并且为了体现从最后一名学困生抓起的教学思想,使这部分学生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起学习热情,找

动手能力较差的同学先展示,其余同学仔细观察,在欣赏别人的智慧的同时,思考有没有改进的地方,并进一步上台展示,把富于挑战的任务交给动手能力强的同学,从而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探究带来的快乐,找到自己的价值.同时对方案与众不同的给与激励性的评价.如有的学生会想到用大油桶罩住盛水的烧杯,并用喷水壶或空气清新剂对着油桶口喷雾,从而把在空气中和水中光的路径清晰地展示给大家,还有同学用软玻璃通过改变玻璃的曲直,只有光线垂直玻璃入射,光才能传播过.通过这一角度来说明光在玻璃中是沿直线传播,放在水面上,这样不同的设计给与及时的激励,让他们感受到创新带来的快乐.更好的投入教学中去.

在展示光的路径时,可以引导:如何说明光向哪个方向传播,从而意识到要标上箭头,并指出实际光线不存在,为了描述方便而引出光线,让学生在活动中能自然领悟到光线的作用和为什么这样设置,让其不仅知其然而更知其所以然,领悟物理研究的方法.

同时通过展示出光的传播路径,会发现,学生往往只展示在一种物质中的传播路径,此时可以追问,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

让学生很快明白,光在两种物质的分界面处要发生偏折,从而意识到光只有在同种物质中才沿直线传播,通过视频播放:海市蜃楼,并对其成因作简要介绍.让学生明白光在同种不均匀的介质中的传播路径是曲线.从而让光的直线传播这个结论更加严谨科学.

第三环节: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从物理走向社会.

(1)解释现象.播放皮影戏,并进行特制配音,同时也让学生上台进行手影游戏,让学生在愉悦中解释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并進一步启发学生: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组织学生就日食、月食的成因进行简单解释.对学生进行反对迷信、崇尚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对我国古代小孔成像研究

实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育.

(2)学以致用.接着向学生提出:学习物理的基本思想是注重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你能利用所学知识把四根大头钉插在泡沫中并呈直线,看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案新颖,并思考这样做的理由,在展示的时候,有的学生会用激光笔照,从而迁移到生活中利用激光瞄准隧道,有的同学会想到用三点一线的方法来取直,从而点出生活中射击的“三点一线”和排队看齐实例,让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零距离,从而消除了科技的神秘感,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了不起,增加学习物理的内动力.

第四环节:光的传播速度.

教师媒体展示雷电影像.提问:打雷时,雷声和闪电同时同地发出,但是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为什么?

教师进一步提问:光速到底有多大呢?组织学生阅读教材.

学生自学这部分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

自学后教师组织成果展示,再由幻灯展示教材图片,突出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使学生产生深刻印象,便于识记.

5师生小结

首先引导学生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予以补充和肯定,并给以鼓励.

6作业

(1)让学生自制针孔照相机,并研究小孔成像性质(倒正、大小、实虚)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潜在的发明意识.

上一篇:党章相关试题下一篇: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0”》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