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024-08-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顶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精选8篇)

顶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篇1

二〇一三年五月十日

一、顶板事故危险源评估

(一)存在的危险源

顶板事故是矿井煤炭生产的五大灾害之一,是煤矿井下采、掘过程中常见的一种事故。顶板事故能造成人员被困或伤亡、堵塞巷道、损坏支护、矿井停产。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因地质条件变化、地应力变化、地震、围岩变形、安全措施不到位、顶板支护质量差、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等原因造成的。

巷道压力及顶板造成顶板围岩呈软岩流变性质,采掘作业支护困难,顶板事故隐患较多,属顶板灾害重点防范矿井。需要重点加强顶板管理。

(二)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

1、事故类型

顶板事故按照影响范围和伤害程度,分为局部冒顶事故、大型冒顶事故。发生顶板事故时一般只对本工作地点产生危害,不会影响其它地点。(1)顶板局部冒顶事故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a.回采工作面靠煤壁附近可能发生局部冒顶事故; b.回采工作面的两端头可能发生局部冒顶事故; c.回采工作面放顶线附近可能发生局部冒顶事故; d.回采工作面地质破碎带附近可能发生局部冒顶事故;

e.掘进工作面发生的冒顶事故一般属于局部冒顶事故。其冒顶范围一般不大,往往当班内处理完毕。

(2)大型冒顶事故一般有以下情况:

压垮型大型冒顶事故;漏冒型大型冒顶事故;推垮型大型冒顶事故。其冒顶范围往往较大或催跨工作面,处理时间较长。a.压垮型大型冒顶事故

压垮型冒顶事故主要有老顶来压时的压垮型冒顶和厚层难垮顶板大面积冒顶。老顶来压时,不论是老顶断裂下沉还是顶板台阶下沉阶段,如果支柱的支撑力或可缩量不够,都可能发生压垮型冒顶。当厚层难垮顶板大面积暴露,其垮落时产生的冲击与暴风危害极大,强大的冲击力容易发生工作面压垮型冒顶事故。b.漏冒型大型冒顶事故

大面积的漏冒型冒顶事故往往是因煤层的倾角较大,直接顶又异常破碎,采场支护系统中如果某个地点失效发生局部漏冒,就可能从这个地点开始,沿工作面往上或往下发生大面积的漏空,从而出现大面积的冒顶事故,导致工作面大面积的催垮。

c.推垮型大型冒顶事故

推垮型大型冒顶中主要是复合顶板推垮型冒顶、大块游离顶板旋转推垮型冒顶和金属网下推垮型冒顶,此外,还有采空区冒落矸石冲入采场推垮型冒顶。

2、危险程度分析

(1)工作面的局部冒顶事故可能造成工作面的局部堵塞和人员伤亡。(2)大型冒顶事故往往极易造成工作面大面积的跨落,工作面支架严重折损、工作面出现大面积的严重堵塞或整体垮面并且造成人员较大伤亡。

3、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

⑴统一指挥原则.抢险救灾必须在总指挥的统一领导和具体指挥下开展工作。

⑵自救互救原则。事故发生初期,应按照《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积极组织抢救,并迅速组织遇险人员沿避灾路线撤离,防止事故扩大。⑶安全抢救原则。在事故抢救过程中,应采取措施,确保救护人员的安全,严防抢救过程中发生事故。矿山救护大队必须设立待机队伍。事故现场勘察工作由专业救护人员完成,其他任何人员未经总指挥部许可严禁进入险区。

⑷通讯畅通原则。井上下应设立专线指挥电话,并保持畅通。

4、组织机构及职责

矿井设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部设在调度室。矿长任总指挥,副矿长、总工程师、调度主任、安监科长任副总指挥,负责统一指挥、协调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指挥部下设应急救援工作小组:(1)井下现场指挥组。设在井下救护基地,由矿山救护大队、矿井主要负责人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主要负责指挥井下现场抢救工作,及时处理突发灾变。(2)抢险救灾组。由救护大队、事故单位和应急救援指挥部紧急调集的有关单位人员组成,具体负责实施指挥部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3)技术科。由有关技术科科员、负责人组成,主要研究制定抢救技术方案和措施,解决事故抢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4)物资供应组。由材料科和施工队组成,主要保证抢险救灾中物资和设备的及时调度和供应。

(5)警戒保卫组。由矿保卫科负责,主要负责事故发生后的人员疏散、戒严和维持秩序、交通等工作。

(6)医疗救护组。由卫生室和区医院组成,主要负责对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护。

(7)后勤保障组。由办公室和事故单位组成,主要负责食宿接待、车辆调度等工作。

(8)善后处理组。由办公室、财务科组成,负责伤亡人员家属安抚、抚恤、理赔等善后处理工作。

二、预防与预警

(一)危险源监控

1、危险源监控方式、方法

⑴制定各级顶板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工作制度及责任制,责任制包括:工作面投产验收、初采初放、过断层构造带、撤面、矿压观测、支护质量监测、质量验收、顶板事故处理分析等,各级管理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切实履行职责,搞好顶板技术及管理工作。

⑵对回采、掘进工作面实行矿压观测,新采区、新煤层投产的工作面进行“三量”观测,并提出矿压观测报告;所有正规采煤工作面必须进行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预报,工作面结束后,提出监测分析报告,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掘进工作面对Ⅳ、Ⅴ类顶板进行顶板离层监测,根据制度要求设立矿压监测站,进行实时监控,每年提出矿压研究项目及、季度、月度矿压研究项目计划并落实。

⑶矿领导每年2次对所有采、掘、巷修、失修地点进行覆盖检查,对矿井现场顶板管理系统和灾害程度进行诊断和评价,提出整改意见,对安全生产重大技术课题进行攻关和技术方案的研究。

(4)各基层区队对顶板隐患的实施建档、评估和监控管理。

(5)根据隐患排查内容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对排查出的隐患,严格落实执行。

(6)落实好工作面顶板监测的设备、仪器,并确保顶板监测的资金到位。

2、预防措施

⑴合理开拓布局,优化采区设计。

⑵做好采掘工作面矿压观测工作,科学划分采煤工作面及掘进巷道顶底板分类,为顶板支护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⑶积极推广应用支护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提高支护效果和支护强度。

进一步做好高强锚杆、钢塑复合网的推广使用工作,在Ⅴ类围岩巷道及埋深较大,服务年限超过5年的开拓准备巷道使用高强锚杆,在Ⅲ类和顶板较完整的Ⅳ类围岩的煤巷、半煤巷使用钢塑复合网。⑷抓好采掘工作面特殊地点、顶板薄弱环节的支护管理。

(二)预警行动

1、预警

工作面冒顶前有如下预兆可以预警:有响声、片帮、掉渣、顶板出现裂缝、顶板脱层、漏顶、淋水突然加大等。

2、现场预警方式、方法

(1)发生顶板事故后,要立即让发生事故地点的人员撤至安全地点,并及时向调度室汇报,并通知附近施工地点人员撤至安全地点,以防止连续冒顶的发生。

(2)发生局部顶板事故时,被堵到独头巷道的人员要保持冷静,若冒落面积不大,立即协助抢救人员扒通巷道,冒落面积很大时,要耐心找到透风地点或砸开压风管路,静坐等待营救。

3、信息的发布程序

(1)矿井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认定重大事故实行四级报告制度(2)一旦发生顶板事故,事故单位要立即上报公司调度室。

(3)矿井调度室值班人员及时报告矿领导, 矿领导根据事故的情况启动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

(三)信息报告程序

1、报警系统及程序

(1)矿井施工地点安设电话或顶板重点管理区设报警系统。

(2)井下人员一旦发现或收到灾害报警信号,启动报警程序立即报警。

2、现场报警方式

(1)电话报警,设置自动报警器报警。

(2)死亡、重伤或有可能造成死亡、重伤的伤亡事故或较大损失的非伤亡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必须在1小时内报告公司调度室、安全监察局。

3、通讯、联络方式

发生事故后,在事故地点附近安设通讯电话,并根据抢险需要及时前移,保证通讯畅通。

4、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

(1)事故确认发生后,立即向公司调度室电话汇报。(2)公司调度室接到事故汇报后,及时向公司领导汇报。(3)汇报主要内容: a.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b.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c.事故的简要经过。

d.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e.已经采取的措施。f.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5、向外求援的方式

(1)必要时,由总指挥下达指令,请求上级协调增援。

(2)三级以上事故发生后,矿井必须在2小时内按规定向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汇报事故。

三、应急处置

(一)响应分级

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可控性、救灾难度和影响范围,将事故分为四级: 一级: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是指造成30人及以上死亡,或者100人及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及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级:发生重大事故的是指造成10人及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及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及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级:发生较大事故的是指造成3人及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及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及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级:发生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响应程序

1、应急指挥

发生一级、二级、三级伤亡事故,立即上报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由上级决定启动相应预案。发生四级及以上伤亡事故,启动本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发生非伤亡、经济损失较小的顶板事故,启动基层单位应急救援预案,本专项应急预案进入预备状态;

矿调度室接到单位事故报告后,必须立即向矿领导汇报,由矿领导下达命令,启动本矿相应的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矿调度室接到命令后,立即通知指挥部成员到达矿调度室集合或赶赴指定地点。

2、应急行动

(1)指挥部成员到达矿调度室或指定地点后,指挥组根据事故汇报,分析判断事故严重程度、波及范围、存在的威胁,提出处理意见。(2)按照总指挥或副总指挥的指令,成立现场抢险救灾专业组,组织或协助事故单位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3)技术组针对事故现场,制定详细的营救安全措施,经总指挥批准后实施,营救受难人员。

(4)抢救组(带齐救援物品)赶赴事故发生地点,进行现场急救。

3、资源调配 按照总指挥的指令,矿山救护队员及有关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察看灾情,确定事故发生的地点、影响范围、灾害程度,制定现场抢救方案,并及时汇报调度室。调度室同时将灾害情况通知医院和救护队,以便根据事故性质、人员伤亡情况有针对性地作好准备。

4、应急避险

(1)抢救被堵人员时,可用呼喊、敲击等方法听取回声或电话联系,并判断遇险人员位置。对事故地点首先要在支护好顶板、恢复通风或利用压风机供风的情况下,用掘小巷或绕道通过冒落区接近遇险人员。(2)处理冒顶过程中,抢救人员要有专人检查瓦斯和观察顶板情况,保证抢险人员安全和退路畅通。

(3)清理堵塞物时,要防止伤害遇险人员,在接近遇险人员附近时严禁用镐刨、锤砸等方法扒人破煤(岩)块。

(4)事故单位在抢救过程中有困难时,指挥部可抽调其他矿有经验、有技术的骨干力量进行紧急增援。

(5)医疗救护组要安排医务人员携带必要的抢险医药器具到达事故现场附近,对抢救出的受伤人员进行紧急医疗救治,并护送重伤人员进行救治。

4、家属应急处理

加强科学合理的应急救援的同时,对被困职工的家属进行安抚,进行心理干预。对本地的被困职工家属给予经济补助;对外地的被困家属给予安排吃住和相应的生活补助等。

5、扩大应急

如事故不能及时得到控制,或有扩大趋势,或抢救非常困难时,由总指挥决定是否请求外援。

6、处置措施

⑴处理冒顶事故的主要任务是抢救遇险人员及恢复通风等。抢救遇险人员时,首先应直接与遇险人员联络,用呼叫、敲打、使用底音探听器等方法来判定遇险人员所在的位置和人数,与他们保持联系,并鼓励他们配合抢救。若遇险人员所在地点通风不好,必须设法加强通风;若因冒顶遇险人员被堵在里边,应利用压风管、水管及开掘巷道,打钻孔等方法,向遇险人员输送新鲜空气、饮料和食物。⑵在抢救中,必须时刻注意救护人员的安全,如果察觉到有再次冒顶危险时,首先应加强支护,有准备地做好安全退路。在处理冒顶事故中,始终要派专人观察周围顶板变化,注意检查瓦斯变化情况。在消除冒落矸石时,要小心使用工具,以免伤害遇险人员。在处理冒顶时,要根据冒顶事故的范围大小、地压情况等,采取不同的抢救方法。⑶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处理

应首先抢救被困人员,接着就是采取措施恢复生产。处理的方法应根据冒顶区岩层冒落的高度、冒落岩石的块度、冒顶的位置和冒顶影响范围的大小来决定。同时,还要根据煤层厚度、采煤方法等采取相应的措施。局部小冒顶的处理方法:

a.事故波及范围小,由本单位人员组织救援。

b.先救助伤员,通知矿调度室由调度室组织医疗及伤员的运送工作。c.保护、维护现场,处理不安全隐患,防止事故范围扩大。大冒顶的处理方法:

①冒顶后,检查周围顶板岩层变化情况,先支护好周围顶板,然后,救助受害人员,防止事故扩大。

②埋压、堵截人员时,迅速探明受灾人员数量和位置,组织人员加固冒顶区外围顶板,防止冒顶范围扩大,维护清理好退路。

③积极恢复冒顶区通风,如一时不能恢复,可利用水管、压风管路向堵截人员输送新鲜空气。

④由外向里加强支护,进行救援,并防止二次冒顶,必要时开掘通向遇难人员的专用巷道。

⑤大块矸石威胁遇难人员时,要尽量避免破坏矸石造成遇难者加重负担。

⑥下部救援,采取防止二次冒顶顶板滑移的措施。⑦整巷法处理冒顶。⑧开补巷绕过冒顶区。

⑷掘进、巷修工作面冒顶事故的处理

在处理垮落巷道之前,应采用锚网加锚索加强支护的方法,对冒顶处附近的巷道加强维护。在维护巷道的同时,要派专人观察顶板,以防扩大冒顶范围。处理垮落巷道的方法有木垛法、搭梁棚法、撞楔法、打绕道法四种。

⑸清理堵塞物时,使用工具要小心,防止伤害遇险人员;如遇大块矸石、木棚、金属网、铁梁柱等物压人时,可使用千斤顶、液压起重器、圆盘锯、液压剪刀等工具进行处理。

⑹抢救出来的遇险伤员,要用毯子保温,并迅速运送到安全地点进行救护。

7、应急物资准备与装备保障

(1)矿井在材料科设立矿山事故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储备中心,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设备。

(2)在抢险期间,矿井应急救援指挥部有权统一调用各单位储备的抢险物资和设备。具体机电部、租赁站、供销公司协调办理。

(3)各矿井地面和井下各生产水平分别设一处消防材料库,应急物资配备、管理、维护符合管理规定。

顶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篇2

煤矿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当井下发生紧急情况时, 保证遇险人员尽快脱离危险而提供的一系列设施、设备、措施。既包括硬件, 也应有软件; 既应有帮助遇险人员脱离险境的设施设备, 也应有人员无法脱险时的紧急避险场所。综上分析, 矿井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就是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调用, 其中, 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 所示。

当井下发生灾害时, 要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井下工作人员应立即戴好自救器进行自救, 并且根据避灾路线、避灾标志迅速离开危险区, 尽一切可能逃离井下, 并及时组织救护队伍进行救援。若逃生路线被阻断, 应选择最近的紧急避险场所, 以等待矿山救护队的救援。需要说明的是, 紧急避险设施应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包括提供简单医疗器械, 氧气, 食品和水等[1]。一般逃生避灾流程如图2

2 煤矿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 1 水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 1. 1 应急防范救援体系、程序

当工作地点有透水先兆 ( 如挂红、挂汗、空气变冷、有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等[2]) 出现时, 作业人员应立即停止作业, 组织人员撤离, 并第一时间向调度室及相关部门汇报。

2. 1. 2 发生事故后采取的紧急措施

发生水害事故后, 现场人员必须立即进行自救互救, 尽快向矿调度室汇报井下事故伤害情况, 调度室立即下达撤人升井命令, 同时通知中央泵房开启水泵达到最大排水能力, 关闭泵房密闭门, 并调整好配水闸阀。矿抢险排水指挥部立即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排水抢险等工作, 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 保证抢险工作顺利进行。还要加强通风, 防止硫化氢、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的积聚给人们带来的伤害。灯房、自救器室要做好下井、升井人员的统计工作, 并每半小时如实向调度室汇报一次。当班出勤及工作地点人员分布情况也应由各区队值班人员汇报给调度室。

2. 2 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1) 地面一旦发生火灾事故, 现场人员必须立即迅速利用附近电话或其他方式向矿生产调度室汇报, 并根据火势情况, 确定是否向“119”报警。

( 2) 井下一旦发现火灾事故, 必须尽快了解着火地点、着火范围及灾害程度, 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利用附近电话向矿生产调度室汇报, 现场人员应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应采取一切措施,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工具, 控制火势发展, 避免造成重大事故。矿生产调度室迅速向救灾指挥部所有成员及集团公司调度室、救护大队汇报。

2. 3 瓦斯爆炸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2. 3. 1 瓦斯爆炸事故报警

井下一旦发现瓦斯事故, 幸存人员迅速利用附近电话或其他方式向矿生产调度室汇报, 调度室值班人员必须尽快了解事故地点、范围及灾害程度, 向矿值班领导汇报情况, 立即组织撤退井下所有工作人员。

2. 3. 2 瓦斯爆炸事故避难措施

一旦发生瓦斯爆炸事故, 要立即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受灾区的工作人员首先要保持冷静, 判断自己所处的位置, 如果处于事故地点的进风侧要选择迎风撤退, 如果处于回风侧, 受灾人员要迅速佩戴自救器, 按照就近原则躲避到新鲜风流中。

各工作人员必须按照煤矿作业规程以及本煤矿的规定的避灾路线升井, 调度室还要做好升井人员统计工作。

2. 4 煤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2. 4. 1 报警措施

井下一旦发现煤尘燃烧、爆炸事故, 幸存人员迅速利用附近电话或其他方式向矿生产调度室汇报, 调度室值班人员必须及时向矿值班领导汇报受灾情况 ( 如事故地点、范围及受灾程度等) , 并通知井下所有工作地点及单位立即撤事故地点、范围及受灾程度退其工作人员, 同时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2. 4. 2 避难措施

如果遇险人员处于事故地点的进风侧, 要迎风撤退, 如果处于回风侧, 要立即佩戴好自救器, 按照就近原则躲避到新鲜风流中。

各工作人员必须按照煤矿作业规程以及本煤矿的规定的避灾路线升井, 调度室还要做好升井人员统计工作。

2. 5 避灾路线

安全逃生的原则: 对于火灾、瓦斯或煤尘爆炸等事故, 应向进风方向逃生, 当佩戴的自救器防护时间不足时, 就近选择避险设施进入避险; 对于水灾事故, 应向地势较高处逃生[3]。

掘进工作面或回采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或火灾事故时, 作业人员要立即佩戴好自救器, 并应及时进入进风巷道并迎着新鲜风流方向, 到达井底车场, 或进入设置在采区内的避险设施更换自救器后继续向井口方向逃生, 或选择在避险场所内暂时避险, 等待救援。

井底车场附近发生水、火、瓦斯灾害时, 附近人员应经井筒提升或主井梯子间逃生。

发生灾害的同时可根据灾害的性质不同和井下人员撤离情况及时关闭水泵房通道及变电所通道中的密闭门、防火栅栏两用门等, 从而保证将灾害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矿井反风时, 原回风巷即转化为进风巷, 因此, 反风时水灾避灾路线同正常通风时一样, 火灾、瓦斯与煤尘爆炸时, 作业人员必须首先佩戴好自救器, 并应及时由胶带顺槽进入采区回风大巷, 再经回风大巷到达避险场所。

井下发生冒顶事故时, 要及时加强冒顶区的支护, 确保救护人员的安全, 全力营救被岩石掩埋的人员。

3 结论

煤矿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是煤矿安全工作中可行、有效的新科学方法体系。该预案可以为煤矿重大事故防范、日常安全管理以及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全面的理论及技术支持。

摘要:本文从水灾事故、火灾事故、瓦斯爆炸、煤尘爆炸以及避灾路线五个方面阐述了矿井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该预案涵盖了煤矿重大事故的各种情况, 使应急救援工作更加条理化, 系统化, 增强了应急救援的科学性。

关键词:煤矿,重大事故,应急救援

参考文献

[1]孟磊, 等.井工煤矿紧急避险系统的应用与探讨[J].煤炭工程, 2011, 8:24-26.

[2]邵文岗.兰花沁裕矿采煤方法选择探究[J].技术与市场, 2014, 10:28+30.

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 篇3

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企业堵截事故源、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以及一旦事故爆发能够及时应急、将事故损失化减到最小程度的一种有效手段。黄河水电公司龙羊峡分公司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充分体现了科学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结合,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效性。

尽管我国早就颁布了《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但具体落实到企业及其基层,不少管理者与执行者仍然感到茫然无措,不知从何着手。黄河水电公司龙羊峡分公司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从生产经营单位的各自特点入手,在编制的依据、原则、预案内容、注意事项和演练等方面进行要求与规范,对企业安全隐患防微杜渐起到了行之有效的作用。

编制依据

黄河水电公司龙羊峡分公司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在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前,首先应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然后对重大危险源的潜在事故和事故后果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因此,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依据就是危险源的潜在事故和事故后果分析。

分析潜在事故和事故后果,就是不但要分析容易发生的事故,还应分析虽不易发生但一旦发生将会造成严重后果的事故,包括:可能发生什么样的事故类型;导致那些最严重事件发生的过程;对潜在事故的描绘(如管道破裂、安全阀失灵、容器爆炸、火灾等);非严重事件可能导致严重事件的时间间隔;如果非严重事件被中止,它的规模如何;事件之间的联系;每一个事件的后果等。

预案内容

在对重大危险源潜在事故及事故后果的分析基础上,就可着手进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黄河水电公司龙羊峡分公司对编制预案确定了基本原则,那就是:生产经营单位应针对那些可能造成本单位、本系统人员死亡或严重伤害、设备和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而又具有突发性的灾害,如火灾、爆炸、毒气泄漏等进行编制,同时应以努力保护人身安全为第一目的,兼顾设备和环境的防护,尽量减少灾害的损失程度,制定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和措施。

编制预案内容重点涉及:潜在事故性质和规模及影响范围;危险报警的设置、报警方式、与有关部门和人员的通讯联络方法等。

应急系统

黄河水电公司龙羊峡分公司应急控制系统如图显示:

在编制预案中应考虑建立应急控制中心,应急控制中心负责指挥和协调处理紧急情况,保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顺利执行。应急控制中心一般包括总指挥和指挥部成员,总指挥由生产经营单位法人代表担任。其职权是:判断是否可能或已经发生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是否要求应急服务机构帮助,并实施场外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安全的地方,尝试对危险设施进行直接操作、控制;继续调查和评估事故的可能发展方向,以预测事故的发展过程;指导危险设施的全部或部分停止运行,并与现场事件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的人员配合,指挥危险源现场人员撤离;与消防人员、地方政府和政府安全监管人员保持密切联系;在危险源现场实施交通管制;对难以解决的紧急情况作出安排;向新闻媒体公布权威信息;在事故紧急状态结束之后,安排恢复受事故影响地区的正常秩序。

事故救援应急预案 篇4

一、组织机构:

1、公司安全生产突发事件紧急救助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2、车间安全生产突发事件紧急救助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3、后勤安全生产突发事件紧急救助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职责:

1、报警:凡在生产岗位发生的安全隐患,报各部门负责人或组长、副组长。如果各部门负责人不在,视危险情况可以自动报警(火警:119;急救:120)与此同时,要报告组长、副组长。报警时,要报明出事地点、单位、电话、水源地点,并询问消防或救护人员到位时间,及时接警。

2、现场抢救:将遇难人员抢救到安全地带,并实施抢救;留出救援通道,尽快关闭设备总闸及电源。

3、现场维护:由出事部门的组长和组员维护现场,以免火源或隐患继续扩大。

4、为消防人员带路,协助消防人员灭火。

5、积极参与事故现场的调查取证。

6、维护现场秩序,及时通报现场情况。

7、调查结果的处置。

三、人员分工:

1、报警:发生事故后,由业务部经理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报警。

2、救助:总务处处长负责;

3、现场维护:车间主任及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负责。

4、现场联络:办公室、业务部、财务部协助消防单位通报现场情况;

5、调查处置: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合作完成。

四、疏散引导组职责:

1、熟记安全出口位置和疏散指示标志。

2、了解出口宽度及结构形式,掌握人员疏散时间。

3、火灾发生后,根据灭火方案确定疏散路径。

4、发出疏散信号,疏散引导组人员要定点定位,指挥疏散,维护秩序。

5、人员疏散完毕后,应再检查一次,确保人员全部撤离现场。

五、安全防护救护组职责:

1、首先抢救人员,其次抢救贵重物品。

2、配合消防人员进行现场灭火。

3、做好警戒,维护好火灾现场秩序。

4、对抢救出的伤员,要迅速与医院联系进行抢救,对抢救出来的物品要看管好,不得遗失。

5、保护失火现场,无关人员不得进入。

六、紧急预案的资源保证:

1、消防器材定期检查、维修,存放易发现的固定地点;经常疏通水源管道。

2、突发事件的联络电话要上墙,并保证全体员工都牢记。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篇5

就可着手进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主要有以下资料:

(1)潜在事故性质和规模及影响范围

包括对潜在事故危险的性质和规模及紧急状况发生时的可能关系及影响范围进行预测和评估。

(2)危险报警

1)生产经营单位应设置报警装置以保证将任何突发的事故或紧急状况迅速通知给所有有关工人和非现场人员,使其能迅速做出相应决定。

2)生产经营单位应保证所有工作人员熟悉报警步骤,以确保能尽快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3)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危险设施规模思考是否建立紧急报警系统。

4)在需要安装报警系统时,应在多处安装报警装置,并到达必须的数量,以保证报警系统正常、有效工作。

5)在噪声较严重的地方,生产经营单位应思考安装显示性报警装置以提醒在现场工作的人员。

6)在工作场所报警系统报警时,为能尽快通知场外应急服务机构,生产经营单位应保证建立一个可靠的通讯系统。

(3)通讯联络方法

主要包括:

1)与生产经营单位内部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关人员的通讯联络方法,包括召集重大危险源其它部位或非现场的主要人员到达事故现场的联络方法。

2)与场外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实施机构进行联系的方法,包括与场外事故应急指挥中心和应急救援服务机构的联络方法等。

3)与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主管部门的联络方法等。

(4)应急控制系统

应急控制系统的应急指挥联络图如下:

启动相应应急行动程序

通知

求援

救助

指令

报告

应急控制中心

相邻可依托力量

小组成员

单位应急领导小组

单位应急办公室

发生事故现场

相邻可依托力量

单位应急系统

上报

指令

启动

指令

上报

救助

救助

救助

求援

进入岗位

应急指挥联络图

求援

求援

上级主管、政府、

应急救援机构、军队

上报、求助

指令、援助

生产经营单位在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应思考建立应急控制中心,应急控制中心负责指挥和协调处理紧急状况,保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顺利执行。其主要要求如下:

1)应急控制中心的地点

应把应急控制中心设在较安全的地方;

应思考建立辅助应急控制中心,因为主控制中心也可能会因事故影响而瘫痪。

2)应急控制中心的组成

一般包括总指挥和指挥部成员,总指挥由生产经营单位法人代表担任。指挥部成员应包括具备完成某项任务的潜力、职责、权力及资源的单位内生产、设备、消防及医疗机构。指挥部成员直接领导各下属应急专业队,并向总指挥负责,由总指挥协调各队工作的进行。

3)应能够顺利接收外部信息,具有向事故现场及现场外

管理人员发送指令的潜力;

4)一般状况下,控制中心应包括如下设施和资料:

●数量充足的内线和外线电话;

●无线电和其它通讯设备;

●危险物质数据库:危险物质名称、数量、存放地点及其物理化学特性。

●救援物资数据库: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名称、数量、型号大小、存放地点、负责人及调动方式。

●重大危险源示意图,图中应注明;

——存放超多危险物质的地方;

——救援设备存放点;

——消防系统和附近水源;

——污水管道和排水系统;

——重大危险源的进口和道路状况;

——安全区;

——重大危险源的位置与周边地区的关系。

●测量风速、风向的设备;

●个人防护和其他救护设备;

●企业职工名单表;

●关键岗位人员的地址和联系方式;

●现场其它人员名单,如承包商和参观者等;

●应急救援与事故处理法规标准手册;

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篇6

编制:王冬 审核:蒲建平2011年9月2日煤 矿 事 故 应 急 救 援 预 案

总则

1.1 编制目的

规范我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应急救援处置,保证煤矿重特大事故发生后,迅速、高效、科学、安全地做好应急救援的协调、指导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2 编制依据

《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矿山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和《万源市经济委员会煤矿突发事件(故)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下列煤矿事故灾难的处置工作:

1、一般事件(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较大事件(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重大件(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特别重大事件(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1.4 基本原则

(1)统一指挥的原则;

(2)快速高效的原则;

(3)安全科学的原则。领导机构及相关处室职责

2.1 领导机构

万源市永盛煤矿成立煤矿事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组长:蒲建平(矿长)副组长:廖思龙(副矿长)成员:王冬、王斌、杨冲、唐道刚 2.2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在市政府和市经济委员会的领导下,按照《万源市经济委员会煤矿突发事件(故)应急预案》分级响应要求,决定本预案的启动和实施;统一指挥本煤矿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积极开展煤矿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协调救援专家、救援队伍、抢险设备参加抢险救灾。

2.3 各科室主要职责

(1)矿办公室(信息调度中心):负责应急值守,接到事故信息后,做好事故情况记录,立即报告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按组长、副组长的要求,及时通知有关成员到达指定地点,传达上级领导的指示,研究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并及时上报事故救援进展情况。接受市安监总局、市经委及市政府领导的重要批示和指示,迅速呈报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阅批,并负责督办,负责发布煤矿安全信息及时协调其它有关事宜。

(2)安全生产科:按照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的批示要求,派员赶赴事故现场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推荐救援专家、协调救援队伍和抢险设备参加抢险救灾,跟踪、了解、报告事故救援进展情况。完成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交办的其他工作。

(3)后勤科:按照职责做好我矿对煤矿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的车辆保障。应急救援响应程序和处置

3.1 预案启动

按照市政府应急救援分级响应的要求,根据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类别,启动本预案进行响应。3.2 前期处置

接到重大及以上事故信息后,立即向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报告,根据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的指示,通知领导小组有关人员到达指定地点,研究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拟定事故抢险救援工作意见。

3.3 信息报告(1)煤矿发生事件(故)时,应及时向煤矿事件(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报警。

报警电话:(白天)8618908、(晚间)、***、***市经委煤矿应急办电话:8618908(2)接警报告内容:事件(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本单位的企业名称、交通路线、联系电话、联络人姓名、危险源的种类、伤亡情况、事故类型(火、瓦斯、煤尘、水、顶板)等。

3.4 应急处置

一)一般事故

得到事故报告后,立即调查发生的事故类型、地点,被困人员的清点,然后做出针对性的救援行动,并上报有关部门。

(二)重大事故

得到事故报告后,立即调查发生的事故类型、地点,被困人员的清点,领导小组针对事故的破坏程度做出相应的救援安排、并积极向医疗、矿山救援等部门取得联系,获得救援技术上的支持,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随时掌握、了解事件(故)情况。3.5 现场应急救援指导与协调。

现场应急救援指导与协调由到达现场的带队领导负总责。及时将有关领导的指示及批示精神传达给现场抢险人员,并督促贯彻落实;听取现场抢险方案及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对事故抢险工作提出指导意见;根据事故情况对事故抢险过程进行救援指导、协调工作。指定专人及时向调度统计室报告事故抢救进展情况,现场重大问题及时向领导小组请示汇报。技术支持和保障

4.1 矿山救援队伍保障

万源市矿山救护队电话:8600176 达州市矿山救援大队电话:2241536

4.2 矿山救援装备保障

干粉灭器8台,压缩氧自救器20台,中、低速风表各1只,瓦斯检测仪2台,一氧化碳检测仪2台,元锹10把,小铁桶5个,钢钎5根,掏锄5把,撮箕10担,沙袋100根,河沙5 吨,二锤2把,坑木条料及常用材料随时储备,物资存放在库房内,由库房值班员负责管理,一旦发生灾情后,听指挥发出救灾物资。4.3 矿山救援医疗保障 医疗急救电话:8618111 应急救援处置工作结束

当煤矿事故遇险人员全部获救遇难人员全部找到、或遇特殊情况,经专家论证,遇险人员已无生还可能,无法继续开展救援工作情况下,经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确认,并报地方政府批准后,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参与应急救援的矿山救援队伍要及时分析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提交《抢险救护报告》并按规定上报。附则

6.1 预案管理与更新

随着应急救援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修改和部门职责的调整变化,以及实施过程中发现存在问题或出现新的情况,应及时修订完善本预案。

6.2 预案实施时间

顶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篇7

作为应急管理体系中“一案三制”(预案、体制、机制和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预案体系建设是公共危机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整个体系架构中的一条主线,贯穿应急救援中事故预防、处置、善后的全过程。作为整个体系架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加强预案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公共危机应急救援力量预案体系建设的主要问题

1.1 预案编制和预案体系的规范性有待加强

(1)预案的编制生成过程不够规范。

包括预案制订、修订程序不规范,预案的评审、检验不规范,预案的培训、演练不规范,预案的发布、备案不规范。

(2)预案编制缺乏统一标准格式。

当前,我国尚无编制应急救援预案的相关技术标准,各层次、各部门预案格式多种多样,缺乏规范性,导致实战应用和力量联动中咨询查找相对困难。

(3)预案层次复杂、种类繁多。

当前,我国公共危机应急救援力量结构呈现出地域分割和行业分割的特征,多种救援力量相对独立,各自为政,各种层次的总体预案、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造成了预案体系的层次复杂和种类繁多,往往导致各种救援力量联动迟缓,限制了预案在救援行动中的实效性。

1.2 预案内容不够完备,实效性有待加强

(1)部分预案只提供应急救援工作的总体框架,偏重指导原则和部门职责而缺乏应急处置的实质内容,导致救援行动带有较大随意性,对有些事故情况缺少预判和应急准备,导致预案实际可操作性较差。

(2)部分预案的内容不够完备,未能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危机假想、风险分析和应急资源调查等,缺少必要的组成要件。例如,部分预案中的辅助决策部分不够完善,事故发生后,指挥者仅能根据有限信息,凭借经验做出应急决策,这不仅违背现代指挥决策的科学性原则,又使预案成为一纸空文。此外,部分预案未能将次生灾害与衍生灾害控制纳入预案编制,缺少危机处置的全程管理意识。

(3)部分预案对处置流程、部门职责、处置措施的编制不够明确,执行主体不清,难以在实战中应用;部分预案千篇一律,未能定期更新修正,与实际情况脱节,成为案头摆设。

1.3 预案体系的规划性和协调性有待加强

(1)部分预案明确了各种救援力量的职责分工,但是在处置流程和处置措施中对各种救援力量的调动、集结和部署,以及相互之间的协同救援缺乏统筹安排,降低了联合作战能力。

(2)部分预案对协同救援的保障工作缺乏考虑,导致多种救援力量参加的救援行动往往因通信、技术、物资保障不力而进展不畅。

(3)部分预案的灵活性较差,表现为预案编制形式化和救援行动步骤格式化,难以与实际情况和救援现场相协调,也使计划指挥与临机指挥难以协调。

(4)各层次、各部门预案脱节,如应急救援中心与各地各部门在预案编制中未能做好统一规划,就会造成各方面部署(现场设置、任务分工、救援路线、物资调配等)不协调,当应急救援中心调动多种力量实施救援时,还可能造成任务重叠或冲突,使预案失去作用。此外,各层次预案未能根据编制对象和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规划,导致相互之间难以衔接和协调。

1.4 预案演练和评估修正有待加强

(1)部分应急救援预案缺少实践检验,甚至未曾组织过实战演练;同时,部分预案演练灾情设定简单,不具有突发性,参演人员和部门按部就班开展演练,无法达到对应急救援预案可行性进行检验的效果。

(2)部分预案未能就演练效果进行评估,也未能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应急资源进行及时更新和修订,导致预案在诸多现实因素的变化过程中逐渐贬值和失效。

2 公共危机应急救援力量预案体系建设的原则及内容

2.1 公共危机应急救援力量预案体系建设的原则

(1)系统性与针对性相结合。

应急救援预案首先应具有系统性,具有完整的结构和完备的内容,涵盖公共危机应急救援的全过程;同时应当具有针对性,避免将预案编制成适用于各类事故的通用手册,在基本的应急救援程序和措施之外,还应当根据编制对象的不同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特殊处置方案。此外,注重由各层次各部门各事故类型组成的预案体系的系统性建设的同时,还应当着力于针对力量体系的预案编制,突出编制内容中各种救援力量的联动协调模块。

(2)周密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应急救援预案应当做好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全程应急规划,包括对响应等级、组织指挥、力量部署、现场环境、应急保障、善后恢复等进行预先的周密考虑,最大限度地假想灾情,做出最周全严密的应急准备。与此同时,还应当具备可适应、可调节的灵活性,避免将处置措施作为教条,死板地应用于现场处置中;公共危机事件具有突发性,涉及因素众多,现场情况瞬息万变,难以预测,因而应急救援预案必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随机而动,通过制定分级预案和多套预案,可以使现场应急救援的指挥人员具备临场处置的灵活性,提高应变能力和处置成功率。

(3)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

预案作为处置参考,必须具有科学性,提供合理的处置程序和专业的处置措施,建立应急资源数据库,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同时,预案的科学性必须以紧贴实际为出发点、以切实有效为根本、以服务实战为目的,并且通过实践检验来评估科学性的应用效果。因此,预案编制要将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以科学性服务于实效性,以实效性推动科学性,共同实现科学有效的预案编制目标。

2.2 公共危机应急救援力量预案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2.2.1 加强预案体系的系统性建设

(1)从预案体系的整体关联性出发,充分考虑预案内容的全面和周密,确保预案体系完整,使其具备对公共危机事件的预测、识别、处置和评价功能;系统构建预案编制的6个功能模块,即灾情设定模块、组织指挥体系模块、现场处置措施模块、应急保障模块、善后恢复模块和演练修正模块,并在编制过程中统筹考量相互之间的协调和支撑,使各功能模块构成一个内容完备、相互呼应的预案体系。

(2)从预案体系的等级结构性出发,实现预案体系各层次相互协调和衔接。专项预案、部门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预案体系,相互之间需要协调,又需要与地方预案相衔接;国家级预案、省市级预案和县市级预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预案体系,同样需要上下层级之间的衔接,又需要与相关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相互协调。由此形成公共危机应急救援时各层级、各部门、各专项、各地方预案的联动协调机制,预案之间既各有所侧重,又相互联系,在总体预案的基础上既充分发挥各项子预案的针对性优势,又发挥应急救援预案体系的综合性、整体性优势。此外,预案内容要与应急救援管理部门的机构设置和职能有效衔接,这种衔接体现在预案编制过程中,也体现在预案启动、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等阶段。

(3)从预案体系的功能拓展性出发,在预案体系基本架构之上增强其功能拓展性。由于各地应急平台建设水平、危机处置情况、应急资源配置情况、应急保障情况等各不相同,预案体系应在保证系统基本架构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功能拓展性,使得预案体系能够结合建设需要和实际情况进行功能多样化拓展。

(4)从预案体系的动态平衡性出发,实现预案体系的稳定更新。主要表现为预案编制与修订的动态管理过程,对于风险分析、处置措施等不确定因素,要在编制完成后,经过严格的审核和审批,通过培训、演练和实战,发现与实际情况的不符之处,及时进行修改调整,既考虑不变因素,又考虑可变因素,按“编制预案-演练检验-修改完善-生成预案”的修订过程推进,使预案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同时,预案修订应坚持“即时修订与定期修订相结合”的原则。即时修订是指当编制对象的实际情况和救援力量的执勤实力发生变化,或者通过培训、演练和实战发现预案规划与实际不符的时候,及时对预案进行局部修订和完善;定期修订是指每季度或半年组织一次预案修订或重新编制,主要是对预案的灾情设定、组织指挥、力量调集部署、现场处置、应急保障、应急资源数据库等进行重新评估,并进行相应的调整,确保各项处置措施更加符合应急救援的规律和要求。

2.2.2 加强预案体系的规范性建设

(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管理机制。

从管理办法、编制导则、评审指南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入手,形成制度化的预案管理模式,包括:明确预案编制、修订程序,建立独立的评审、检验机构,建立培训、演练监督机制,严格预案发布、备案程序等,以此加强预案管理的规范性。同时,在管理工作中要明晰预案层级、厘清预案种类、整合重复预案,提高应急救援中预案的联动性和衔接效率。

(2)加强预案编制专业化建设。

一是制定预案编制相关技术标准,统一编制格式,发展预案编制的专业中介力量,成立预案编制咨询公司;二是预案编制是一项多方参与的科学论证工作,不能仅由预案编制部门单独承担,需要组织各方人员参与研讨,尤其需要各相关领域专家、

各救援力量负责人和各环节一线处置人员的广泛参与,集思广益,以保证预案编制的切合实际和科学合理。

2.2.3 加强预案体系的实效性建设

(1)以点带面,推广经过实践检验的经典预案和编制演练的成熟经验,通过其示范作用明确提高预案实效性的努力方向。

一是注重内容设定的实战化。充分考虑危机发生和处置过程的多变性,有针对性地提供调度员和指挥员所需信息,在内容设置上要明确危机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处置程序,要重点突出处置对象特征、事件危害后果和应急资源配置等基础信息,为指挥员灵活调整方案、科学决策和果断指挥提供完善的支撑。

二是注重计划指挥的适用性。预案编制的计划指挥要具有适用性,以便与临机指挥相协调,在灾情设置和力量部署上,针对危机发生的不同区域和形式,结合危机发生、发展、蔓延、消退等不同阶段的特点,通过等级接调警制度进行分级设置和战斗部署,以提高预案计划指挥对不同情况的适用性。

三是注重操作流程的简明快捷。公共危机现场处置情况复杂多变,要求预案具有查阅迅速、操作便捷的特点。因此,经典预案要建立简单明了的操作指示界面、合理完备的功能设置以及科学化的组织指挥流程,保证预案实施的最高效率。为了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应当简练预案编制,在主体内容设定上实行一张纸预案,将核心内容(处置程序、部门职责和操作流程)简明扼要地表述出来,发挥预案提纲挈领的总体性指导作用。

四是注重处置程序的兼容性。复杂的预案层次和繁多的预案种类,往往造成同一危机事件存在不同类型的重复预案,影响预案启动和响应效率。因此,预案编制在注重针对性的同时,还应当着力于整合重复预案,强化处置程序的兼容性,对于相近类型的危机事件采用统一的处置程序,避免预案编制中的重复建设,提高预案的实际应用效率。

五是注重经典预案的示范性。让救援人员和社会民众充分参与到经典预案的“编制-宣传-培训-演练”过程中,发挥其教育、引导和动员作用,使预案成为应对事故灾难的教案,增强救援人员和社会民众的危机意识和应急能力。由此,当公共危机发生时,预案才能真正发挥指导和辅助应急救援行动的实际效用。

(2)落实“培训-演练-评估-修订”的预案管理程序,特别是通过实战演练加强预案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检验预案的实效性。

一是建立完善的预案培训制度,以多种方式开展定期培训,使相关人员通过学习和交流,掌握必需的应急处置技能,以此适应实战要求。

二是在日常培训的基础上,通过实战演练检验并提高预案的实效性。演练作为实战模拟,以提高实战能力为目的,需要具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性。因此,在定期组织的专业演练和综合演练之外,还应当进行突击演练,同时进行实时评估,不断将救援力量、资源的投入与救援效果进行对比分析,适时对指挥决策进行调整,以期达到科学客观的演练效果,并据此对预案进行修订完善。

(3)适应实战需要,不断创新预案的载体形式。公共危机往往具有跨区域和多灾种等复杂性,因此预案要针对编制对象的特征,采用先进技术手段,指导现场处置,辅助科学决策。

为适应多种救援力量跨区域联合作战时统一指挥和高效协同的需要,建立数字化预案。通过搭建应急救援平台,将各方面信息转化为数据,根据应急处置程序,结合危险源评估、危机发生发展规律分析、危害后果模拟、救援技能分析、立体动态救援网络建构等内容,建立数字化模型,形成规范化、网络化、智能化、实战化的应急救援预案。数字化预案实现了各种数据的网络互联和共享,通过影音动画功能,实现了预案的快速查询和生动演示;同时,通过将数字化预案链接到城市公共信息平台上,实现与公共通信网络、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数字城市系统的互联,可以极大地提高跨区域联合作战时的信息沟通能力和力量协调能力。

3 公共危机应急救援力量预案体系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3.1 注重预案编制中的组织指挥统一性

公共危机应急救援力量预案体系建设的着力点是通过预案编制来促进应急救援力量的组织管理顺畅,运转高效有序和配合协调紧密。因此,要注重预案编制中的组织指挥统一性。

公共危机应急救援具有突发性和紧急性,面临紧迫的时间压力是应急决策的主要特征之一。这就要求高度的集中指挥,以便实现快速反应。统一的组织结构可以避免在多系统指挥时各系统之间横向沟通协调的时间浪费,避免分散指挥造成的各自为中心、只见局部不顾全局的局面,可以集中优势资源抓住关键环节、解决最紧急的问题。应急处置需要调用大量资源,而资源匮乏是应急决策面临的又一主要特征。这也要求必须强化统一指挥原则,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统一指挥资源调动,避免不同部门或力量之间争夺资源的冲突和局部过激反应造成的资源浪费。因此,组织指挥统一性是公共危机应急救援力量体系预案编制的核心。

应急救援状态下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统一指挥的组织机构来协调和决策,加强组织指挥统一性需要明确危机处置的组织机构,建立统一的应急系统和指挥中心,以统一指挥贯穿应急处置的全过程,保证救援力量的高效协

同和快速反应。主要是以应急处置的全过程为主线,以应急准备及资源保障为支线,明确各种救援力量在各环节的职责任务,明确其在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应急恢复各个阶段的主管部门与协作部门,避免含混不清而造成任务交叉或疏漏。

统一的指挥系统针对公共危机具有全权决策的权力,通过明确划分责任与权利,规定不同部门、力量、岗位及其相应的职责任务,有助于分工明确、责权到位,有助于危机处理环环相扣,流程顺畅,同时避免出现问题时相互推诿,逃避责任。

3.2 注重预案编制中的力量联动模块编制

公共危机应急救援力量体系预案编制要对力量调配与联动机制进行重点构建。充分考虑政府职能部门、各种专业救援力量、应急救援专家、应急救援志愿者等应急救援队伍资源之间的联动协同和跨区域增援的组织实施,统筹谋划,优势互补,科学合理地设置综合行动方案,建立统一的应急救援联动协同预案,使各种资源得到快速有效的整合。针对不同类型、等级的公共危机,建立具体可行的预案启动权限、程序、运行和保障方式,实现各职能部门预案与政府总体预案的对接。要明确日常管理和应急处置的不同状态下,各部门和救援力量之间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的途径与方式,兼顾常态和危机状态下的两种角色转换,合理设置常态下的综合指挥调度程序和危机状态下的现场报告与指挥程序,建立统一、高效、畅通的联动平台。

3.3 注重预案编制中的辅助决策系统建设

公共危机日渐综合性、复杂性的发展新趋势,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必须具备科学前瞻性,因此专家智库和科技支撑等辅助决策系统的重要性愈加突出。公共危机具有突发性、信息匮乏性和资源有限性等特点,危机事件一旦发生,需要救援人员在有限时间、有限信息和有限资源的条件下进行决策。因此,预案编制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危机处置的各种可能情况,储备各专业各领域的专家智库,提供尽可能完备的资源数据库和技术支撑系统,辅助救援人员快速科学决策。预案通过科学的前瞻性预备,提高了应急处置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效率,压缩了决策时间,减轻了决策压力,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

3.4 注重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

公共危机应急救援力量预案体系建设,要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的原则。应对公共危机事件应当依靠完善的预案,但又不能完全依靠预案,由于预案编制者认识的局限性、危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以及事件现场的千变万化等因素,再完善的预案也无法涵盖危机现场的所有可能性,总会有一些情况超出事先准备的能力范围。因此,预案体系建设一方面要立足预防,加强风险分析,查找危险源,掌握重大隐患,了解可能产生的危害,尽可能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以此提高预案编制质量;另一方面,在做好非常态下的应急处置规划的同时,还要做好常态下的培训、宣传、演练、评估和修订工作,实现从注重事发后的应急处置向预防、处置和恢复全过程管理的转变。

4 结束语

预案是成功处置公共危机事件的前提和基础,完善有效的应急救援预案可以促进对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发展规律和处置对策的研究,可以提高对各种公共危机事件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可以增强应急救援力量日常训练的针对性,更可以辅助救援力量掌握应急作战行动的主动权。因此,加强预案体系建设对于整个公共危机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摘要:分析当前公共危机应急救援力量预案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阐述公共危机应急救援力量预案体系建设的原则和具体内容,并就体系建设值得注意的突出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公共危机,应急救援力量体系,预案体系

参考文献

[1]陈安.现代应急管理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彭冬芝,胡建勇.城市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4,30(2):38-40.

[3]陈庚,李丽芬,刘茂.关于城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研究[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5,1(3):1-5.

[4]郭铁男.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与消防综合应急救援力量建设[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7,26(1):1-8.

顶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篇8

交通运输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安全管理因其所属行业的高风险性和危险化学品品种的多样性、理化性质的复杂性、潜在的高危险性、事故高危害性而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如何提高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预案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从而提高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应急处理能力,使事故发生后能迅速得到控制并尽可能排除事故造成的危害,将事故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笔者认为,编制危险化学品运输应急救援预案应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要我编制和我要编制的关系

现在还有不少运输企业对编制危险化学品运输应急救援预案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把它作为应付交通行业主管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安全检查、年审把关、责任追究的挡箭牌。不少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对自身运输的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质、危害类型、造成事故的原因等缺少认真的疏理和分析,存在较严重的侥幸心理和无所谓心理,总觉得危险化学品运输要求高、监管严,出事故的机率低,如果真的发生事故,也只能听天由命,编制预案作用也不大。在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大多缺少化工方面专业人员或专业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为完成法律法规和交通行业主管部门规定的编制应急救援预案这一“规定动作”,而去拼拼凑凑,蒙混过关。近年来,随着重、特大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频繁发生,行业监管力度加大,要求提高,大多数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的预案编制工作都委托安全中介评估机构进行。由于现有的安全中介评估机构少且几乎都是从事化工行业工作的,缺少交通运输生产和管理经验,编制出的应急预案缺少交通行业特点,针对性不强。有的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完成后,没有认真组织单位从业人员系统地进行学习、消化,因而一旦发生事故自然束手无策,不知所措,逃之夭夭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

编制危险化学品运输应急救援预案既是法律法规对运输企业的要求,也是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防止和减轻重、特大运输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援预案”职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客运经营者、货运经营者应当制定有关交通事故、自然灾害以及其他突发事件的道路运输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当包括报告程序、应急指挥、应急车辆和设备的储备以及处置措施等内容”。作为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一定要站在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高度,认识编制危险化学品运输应急救援预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实现从要我编制和我要编制的转变,这是搞好编制的前提。

二、场所固定性与移动性的关系

危险化学品运输是一种动态危险源,发生事故涉及面广,危害性重,对社会公共安全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既不同于单纯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储存企业场所相对固定,也不同于普通的货运企业,不涉及危险化学品,一旦发生事故一般不会造成严重的危险和危害。事实上,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发生事故的不确定性要复杂得多。既包括企业管理方面的因素、人的违章行为和失误因素、车辆技术状况及设施设备的缺陷、道路状况、地形、人群、天气的因素,还包括交通事故引发的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和救援不当导致的事故扩大等等。且运输距离越长,不确定性越多;企业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品种越多,不确定性越多;车辆变换运输的品种越频繁,不确定性越多。据统计,有50%以上的危险品运输事故是由交通事故引发的。装运危险化学品的车辆的技术状况是引起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技术状况不好会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导致事故发生。对可能导致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原因的全面分析,是确定危险源点,增强预案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基础和前提。同时,场所相对固定的地方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和发生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需要社会救助时,对预案的要求也不同。前者一般只要有当地的消防、环保、安监、医院、行业主管部门的电话号码就足够了,而后者尤其是位置跨地区变化的车辆发生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需要社会救助时,就显得束手无策,特别是运输剧毒气体时,最好要有沿途县乡政府的电话号码,以便能在发生事故的第一时间里,通知当地组织有关人员紧急疏散、撤离。现在,不少运输企业在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时,没有对运输车辆的位置移动和移动过程中的复杂性给予充分的重视,对沿途危险路段调查不够,对不在运输企业所在地沿途需要经过的县市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环保等的联系的方式、方法未作交待,如果一旦在外地发生事故,运输企业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鞭长莫及,不利于及时抢险、救援和采取控制措施,常常会扩大事故后果。

三、应急自救与社会救助的关系

在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中,货物的多次搬运装卸,环境温度或压力的变化,操作不当,包装容器的反复回收使用,桶盖垫圈的失落,安全阀的变形断裂等等,都可能造成气体泄漏扩散,液体滴漏渗逸,固体破漏散落等危险化学品泄漏。及时正确的最初应急行动可以在事故升级前极大地降低事故的后果。由于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爆、易燃或毒害、腐蚀、放射性等特性,特别是在运输中容易发生燃烧、爆炸等化学危险品事故,如甲苯,实际上它同时具有易燃品和毒害品的性质,所以尽可能详细叙述针对承运的不同危险化学品发生泄漏事故及这些事故发生后的基本情况、危险因素及其危险特性、对周围的影响、应当采取的控制措施、特别需要注意事项和回避事项及不同于其他事故应急的特殊步骤等对提高自救效率和成功率十分重要。相当一部分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对承运的不同种类危险化学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泄漏事故的处理办法,重视不够,分析不够,交待不细。加之个别挂靠经营或承包经营的车辆安全管理不到位、投入不到位,没有按需要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一旦发生泄漏事故,往往只能是依赖社会救助,造成事故得不到及时控制。

四、应急预案与运输卡的关系

上一篇:等级平安校园自评报告下一篇:党章考试参考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