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公开课教案

2024-10-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通用16篇)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 篇1

认识单词rabbit、monkey、tiger

一、活动目标

1、学习一些动物英语单词,准确认读单词rabbit(兔子)、monkey(猴子)、tiger(老虎)。

2、初步理解英语单词含义。

3、通过游戏“抢凳子”巩固所学单词,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激发对动物的喜爱之情,让幼儿在游戏中学懂知识。

二、活动准备:

单词卡,动物头饰、电子琴、篮子、桌椅等等。

三、活动过程:

(一)引入主题,讲解活动内容。

1、以小白兔敲门引入主题,通过小白兔的自我介绍引出单词rabbit(兔子),并引导幼儿认读。

2、小白兔请小猴子帮忙拔萝卜引出单词monkey(猴子),并教幼儿认读。

3、以老虎抢萝卜引出单词tiger(老虎)。

(二)通过游戏“抢凳子”复习巩固所学单词,加深幼儿印象。用凳子围成一个圆圈,随着音乐的响起,幼儿跟着老师边模仿小动物边绕着圆圈转,音乐停止时所有人应立即坐到凳子上,谁坐的凳子上有单词卡,就要把单词读出来。

四、活动延伸

告诉幼儿今天都认识了哪些小动物,它们的英语单词分别是什么,谈谈会说英语的好处,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

2006年11月15日

学前班计算教学活动

汽车大盘点

——学习逐次分类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提高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相互合作的精神。

2、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

3、通过活动使幼儿能够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逐次分类。

二、活动准备:

各种不同的汽车卡片,红绿灯卡片,昆虫、人物、植物、水果等卡片,停车场的设计图、录音机、磁带等等。

三、活动过程:

(一)引入主题,讲解活动内容。

1、以游戏“开汽车”的形式,让幼儿初步理解颜色与名称的不同区分。

2、引导幼儿区分:

(1)请红色的汽车停在红灯的左边

(2)请不是红色的汽车停在红灯的右边

(3)请小桥车停在红灯的左边

(4)请不是小桥车的停在红灯的右边

(二)根据不同汽车的特征进行逐次分类(引导幼儿观察)

(1)幼儿第一次尝试分类,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讨论: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

(2)幼儿第二次尝试分类。

讨论:①怎样按名称分类?②怎样按特征分类?

③怎样按颜色分类?④怎样按大小分类?

(三)通过操作活动,进一步培养幼儿的思维灵活性。

(1)教师讲解活动分类要求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活动延伸

总结幼儿操作情况,归纳分类的几种方法,引导幼儿了解日常生活分类的作用。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 篇2

所谓选课是指精选公开课的教学内容。由于公开课是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研素养的课, 因此, 其具有示范性、指导性、引领性、前瞻性, 是交流、研究、提高的重要途径。那么, 选课要做好哪几方面的工作呢?综合参与讨论教师的观点得出如下结论:

(一) 选取自己擅长的课

教师对这类课的理解最深刻, 挖掘起来会更有深度。

(二) 选取容易组织与展示的课

如, 前滚翻比较容易组织与展示, 而长跑则难以组织与展示, 所以相比较而言宜选前滚翻, 而不选长跑课。

(三) 与教学目标相结合

要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想性、教育性, 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 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

二、设计是基础

要想达到教学内容的最优化, 在教案设计时必须要统观全局, 做到既要备教材、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学法;还要备场地器材、备组织。在此, 笔者将参与教师提出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设计观点整合如下:

(一) 备教材

1. 研究教材重点和难点。

在备教材时, 可以设计各种必要的教学手段, 突出重点和难点, 以加速教学进程, 提高教学效率。

2. 研究教材的先后顺序。

教材的安排要旧, 因为精力充沛时更易掌握新技术;要先灵敏速度后力量耐力, 以有效发展小肌群;要先负荷大后负荷小, 以促进身心的快速恢复;应将易引发兴奋的内容置后, 以促进学生集中精力认真学习;上下肢练习要合理搭配, 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 备学生

1. 备学情。

要根据学生掌握教材的程度安排教学内容, 如, 如果学生的篮球水平比较高, 可安排行进间运球, 反之则安排原地运球。

2. 备人数。

备学生时, 要了解学生的总人数, 以及男女生的人数, 以便安排练习的队形和进行分组。

3. 备班级特点。

授课班级的特点是活跃型、沉默型, 还是调皮型, 对此, 教师要进行认真了解, 并根据不同的类型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

(三) 备教法、学法

1. 设置教学情境。

应设置一个大的情境, 将教学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 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 常用教学情景包括故事情境、游戏和比赛情境等。

2. 教学语言要适当。

教师的语言对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 如, 儿童化的语言无疑能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 幽默性的语言是初中生快乐的催化剂。

(四) 组织教学

1. 各环节衔接要自然。

教材之间的衔接是否合理, 决定了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如, 当部分学生还沉浸在前一个教材里兴奋不已时, 教师可以设计几句导语, 引导他们顺利地进入到下一环节的学习中。

2. 队形调动要准确。

应注意队伍的调动方式, 如, 可借助游戏法调动队形, 以保证课堂高效进行, 避免混乱现象发生。

(五) 场地器材

1. 提前做好准备。要妥善安排场地器材, 场地规划要做到简单易行。

2. 器材摆放要合理。器材摆放要便于教师观察、指导学生的练习, 否则, 指挥上往往会顾此失彼。

三、编写是关键

(一) 写文字教案

表格式教案的最大优点是简洁明了、层次清楚, 但是, 由于表格自身的限制, 需要教师抓住重点进行书写, 很多的细节难于在教案中体现出来, 因此, 书写公开课教案时, 建议写纯文字教案。

(二) 注意事项

幼儿园教师如何才能上好公开课 篇3

关键词:幼儿教师 上好 公开课

公开课,顾名思义,就是给家长、领导和教师组织的一节开放式的活动课。 笔者将根据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点滴经验谈谈幼儿教师如何才能上好公开课。

一、选材要新颖

上好一节公开课,选材最重要,首先,公开课的选材一定要围绕幼儿教育的目标,体现教育领域的相互渗透,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其次,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内容的选择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更要适合幼儿的兴趣和发展水平,一定要贴近幼儿生活,还要具有科学性和挑战性。

二、目标要明确

无论什么样课,都有它的目标,所以,我们在上课时,教学目标必须具体清晰,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能体现学科的特征;还要有整合性,注重幼儿年龄特征、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培养。例如,中班的科学活动—“5以内的相邻数”,“相邻数”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是个抽象的概念,首先,教师要让幼儿在活动中初步了解“相邻数”的概念,并学习“5”以内的相邻数,其次,让他们进一步理解相邻数之间多“1”和少“1”的关系,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最后,教师要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准备要充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上好一节公开课,课前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对于3—6岁的孩子来说,针对他们的教学活动离不开一些精美的教具的辅助,但是,教具的制作必须要符合活动内容。例如:“5以内的相邻数”,由于是公开课,为了方便大家都有一个好的观摩角度,我首先把环境布置成一个半圆形摆放;为了不让幼儿提前发现教学道具,就将准备的“火车票”(1—5数字卡)放在每一个幼儿的凳子下面,我还用绒布将小动物及蘑菇房的挂图遮了起来。另外,1—5操作数字卡、填数卡等准备得很充分,也是根据活动内容的层层递进,依次呈现在幼儿面前的,为本节活动提供了师幼互动、幼幼互动、幼材互动的良好空间。

四、过程要严谨

对于一节公开课来说,结构一定要严谨,过渡自然流畅、讲课张弛有度、环节有序、层次清楚、重难点突出;能为幼儿提供合适的环境、材料,能满足他们操作的需要,为幼儿创造自主探索、观察、情感体验的机会与条件;还要尊重个体差异,分层指导、面向全体、能有效运用生成目标,灵活把握教育契机。

(一)导入

“万事开头难”,一节课的导入,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是否有个好的开头,所以,导入的语言一定要简明扼要、有效、适宜。例如,“5以内的相邻数”导入的设计,为了后面的活动能够顺利进行,教师首先要让幼儿理解“相邻数”概念,但是,对3-6岁的孩子讲清楚相邻数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摒弃了“说教”的教学模式,而是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用谈话的形式开始:“小朋友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吗?”“告诉教师你家有邻居吗?”“什么样的人家就是你家的邻居?(离得最近的、和自己的家相邻的)”;然后又让幼儿看看自己座位旁边有几个好朋友,进一步理解“邻居”的概念,就这样循序渐进地引入了正题,使他们理解了“相邻数”。

(二)基本部分

当幼儿理解了每一个小朋友都有“两个邻居”之后,我就用门铃的“叮咚”声让小动物出场了。小动物的出场并不是突兀的,而是请中班的小朋友去小动物的家里做客。为什么要来请客,原来小动物们搬进了新房子,但新房子一模一样容易走错门,怎么办?按顺序编门牌号。一个环节和一个环节紧紧相扣,随着情节的变化,幼儿也以各种角色参加到活动中,此时,教师就要尽可能让每一个小朋友能够有机会参与到互动游戏中。总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千万不能忽略一些小细节,一定要实施教学教育方针,如果小朋友发音不准、回答错误,我们就要认真、耐心地纠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所以,抓住孩子的特点,培养他们兴趣,并用我们的激情去带动孩子,用我们的专业来说服领导、教师,用我们的心打动家长。

(三)结束部分

活动进行到这里快要大功告成了,但是绝不可以小觑这一点结尾部分,如果“戛然而止”会让人觉得唐突,如果“拖拖拉拉”结束又让人觉得拖泥带水,之前好的感觉会一扫而光。所以公开课一定要“见好就收”,给孩子和听课教师留点“意犹未尽”的感觉,这才是最好的结尾。当然结尾一定要和整个活动内容“相辅相成”“前呼后应”。例如,“5以内的相邻数”结尾部分,由于前面是孩子们玩的“开火车”游戏:“请一个幼儿上来当编号是2—5的列车员,并且大声地说:‘我是2号列车员,来来来,我的邻居跟我来,此时,手持1号和3号火车票的孩子立即起立跟着2号列车员伴着音乐出发了,依次变换数字卡,反复玩几次游戏后就到结束活动时间了。这时,我说: “我是的列车长,今天小朋友表現得都很棒,所以我要带所有的小朋友去旅行,来来来,请上车!”然后我就很自然地带着小朋友离开活动室,结束了活动。

上好一节高质量的公开课,还要求教师普通话一定要标准,语言简练、规范、富有启发性、感染力,有利于激发幼儿主动学习和参与的兴趣和热情。此外,教师要恰当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促进每一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北京.教育部出版,1999.10.

幼儿园公开课中班教案 篇4

1、进一步激发幼儿对交通标志的兴趣

2、引导幼儿结合已有经验设计标志,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3、使幼儿学会按标志行动

活动准备:

1、将有关交通标志的图片、书籍分别张贴或摆放在活动室

2、幼儿准备自制标志所需的各种材料

3、各种各样车辆玩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与幼儿共同听录音,听听是哪种车?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对交通标志的认识。

2、教师将交通标志的挂图向幼儿展示,教师对幼儿进行提问。

3、启发幼儿思考并说一说道路交通以及生活中如果没有了标志,会怎样?

4、动动手:教师为幼儿分发材料,鼓励幼儿动手自己制作所熟知的交通标志。

5、幼儿为幼儿园设计标志并制作出来。

6、将幼儿的自制的标志贴在适合的场所。

三、结束部分:

幼儿园大班公开课教案 篇5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是一片通话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国王用“种花”的方法来选继承人,但花籽却是煮过的,最后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以自己诚实的品质赢得了王位。我们要让幼儿知道诚实是一种美德,我们要从小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因此设计了这节活动。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

2、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让幼儿知道诚实是一种美德,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3、激发幼儿参与表演的欲望,体验人物的个性特征。

多媒体、《幼儿活动材料》、头饰、各种盆花。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简单的讲述一下故事内容:从前有个国王,他给全国所有的孩子每人发了一粒花籽,并告诉他们:谁能用这粒花籽种出最美丽的花,就让谁将来当国王。许多天以后,全国各地的孩子一齐来到王宫里,几乎每个人都捧着一盆美丽的花。可是只有一个孩子手里捧着的是一个空花盆,为什么呢?(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二、欣赏故事播放故事,请幼儿欣赏《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三、理解故事

1、请幼儿打开《幼儿活动材料》28~29页,一边听故事,一边找出表现故事内容的图片,并用彩笔圈出来。

2、请幼儿说说书上的哪张图片表现的不是故事里的内容?为什么?

3、提出下列问题,帮助幼儿理解故事里的内容。

(1)国王为什么药挑一个孩子当未来的国王?他是怎么做的?

(2)一个叫宋金的孩子领了一粒花籽回家后有是怎么做的?结果呢?他是什么表情?

(3)全国各地的孩子来到皇宫里的时候,手里都捧着什么?心情怎么样?

(4)宋金的手里捧的是什么?心情怎么样?

(5)国王见到宋金后是怎么说的?宋金有是怎么答的?

(6)国王为什么挑选宋金当未来的国王?

四、复述故事教师和幼儿一起看图讲故事,并引导幼儿复述国王最后讲的一段话,“找到了,找到了,我要找一个诚实的孩子当国王。你是诚实的孩子,我让你做将来的国王。

五、表演故事教师和幼儿共同表演故事。

课后反思: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 篇6

关键词:公开课,常态课,凸现研究性,内容新颖性,课堂真实性

当前的课程改革正当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从常态课到公开课, 教师们都在学校关心与课题工作的开展中努力地探索着, 切合着新课程标准中学生各项能力发展的目标。我们的课堂是学生求知的主阵地, 是教师成长的摇篮, 而我们的公开课又是常规课的拓展和延伸, 丰富与升华。一节公开课往往是一个教师团队集体的智慧与结晶, 是师生共同进步与提高的媒介, 公开课具有展示和研究的双重性质。然而一直以来我感觉我们的公开课存在着问题。

案例1:

在一次乡镇听课活动中连续听了三节英语课, 内容是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 7 At Christmas (Period 1) , 结合学校课题“立足课堂, 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开展了青年教师“同课异构”活动。三位教师有着共同的特点, 以当前最流行的“阅读课”课型研究为主, 都采用语篇教学贯穿课堂, 多媒体中的图片与内容有很多的雷同, 而且前阶段刚刚也听过别的学校老师上过, 有点象“拿来主义”的性质, 因为有位老师个人的驾御能力和个性特征并不适合这一操作环节, “表演”很难到位。

一、抓住主题, 凸显研究性

其实刚才几位教师在上公开课时, 抓住了一点“英语教学要以学生兴趣为前提, 设计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内容”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持续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紧扣主题“立足课堂, 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但是很明显有些东西拿来课堂效果很好, 有些并不一定适合自己操作。我觉得教师公开课的设计要以学生原有的学习能力为前提, 以自己平时的教学经验和能力为基础, 不是感觉好的、花哨的内容拿来就适合自己, 相反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就听课听到一位乡镇老师的好课, 她在公开课中什么花哨的形式也没有用, 只是跟自己学生默契配合地使用了一些传统的教具和教学形式, 多媒体都没有, 感觉自然清新、真实朴素, 学生学习的效果很好。

公开课的主要功能是探讨教学规律, 研究教学方法, 推广教学经验和提升教学质量。老师们过多地强调公开课的形式化、表演化和作秀的功能, 就不能很好地凸显对课堂的研究和探索意识, 并彰显个性。所以教师应树立“只有平时注重教学智慧和经验的积累, 才能上出属于自己的好公开课”。

案例2:

一次我上公开课, 内容是牛津小学英语4A Unit 8 Open Day, 我刚开始自己独立备课, 通过试上教研组老师听课帮我修改, 又试上了一遍, 感觉学生的理解与配合很到位。正巧的是别的学校老师也上这节课, 我就去听课取经, 回来“移花接木”, 把很多本属于自己的观点忍痛割爱删除, 。结果上下来感觉还没有自己备课内容来得熟练、精彩。我校一位老师正好也要上这节课, 她也是匆匆把我的资源借去, 重新包装。她上完这节公开课后告诉我她课的特点就是“萝卜开会”———一盘大杂烩, 没有新意。

二、独辟蹊径, 选择内容新颖性

当前公开课的授课内容和方式有模式化的趋势。创新往往意味着会失败。老师们喜欢开别人开过的课, 采用相对成熟的教学模式, 导致因循守旧, 教学模式千篇一律, 创新意识不强。那位授课老师的教学风格与我教案内容不相吻合, 虽然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但是不能生搬硬套, “课堂不是筐, 什么东西往里装”。在材料猛烈堆积过程中, 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遭受“狂轰滥炸”丧失了理应有的思考空间和时间。公开课的反思让我坚信只有找准新颖性的内容, 才更有火花迸发。我记得一位老师公开课选择了无人问津的课文语法知识点作为重点内容。通常情况下, 教师都会回避语言知识的教学。不好操作以及难以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很多人望而却步, 但是这位老师大胆尝试, 教学中采用语言知识化的教学方式, 使听课老师耳目一新, 启发很大。教研室领导多次提到这一课改的成功案例, 激发了英语老师对课堂语言知识教学的积极思考和激烈辩论这位老师独辟蹊径, 教学内容选择有新意, 教学设计有创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案例3:

一位老师执教牛津小学英语5A Unit 9 Shapes, 良好的个人素质, 扎实的基本功, 漂亮的多媒体课件, 跌宕起伏的教学环节, 滴水不漏, 尽善尽美, 但是这些看似花哨却不实用的“花拳绣腿”很难被移植到常态教学中去。其中一个环节是学生说饶口令, 这内容我都没看清, 更没有听清, 好奇的我过后就问学生:“你们提前彩排过吗?”他们毫无掩饰地说练过了。我在想:跟我一样的后进生他们会怎样想, 是不是不带我玩?也许是我多虑了, 但是我也真得是想参与。这节公开课上一些需要机会的孩子没有更多地参与到。除了这点我们拷贝了这位老师的课件回家上课, 每位老师都说环节多来不及上, 学生被漂亮的课件分散了本应属于学习的注意力, 一节课下来等于没学, 下节课还要重新教学。究竟怎样的课算是一节好课呢?

三、求真务实, 体现教学本色

公开课的设计与平时的教学差距太大, 超出了所有学生常态下接受知识的宽度。公开课要有值得“公开”的内容, 教师不能是演绎现成的“教案剧本”。我们说要多么训练有素的学生才有这样的学习密度, 而老师每天要是这样备课、上课该有多累。公开课中的学生是不是每人都象热闹的课堂表现一样, 学得到位、扎实。相比常态课, 是不是真得优势明显呢?公开课要有值得“公开”的内容, 现在的公开课不够公开, 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真实的课应该更多地还原课堂的本色。预设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真实操作相结合, 真实的课是应该有缺憾的, 课堂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没有问题。唯有真实, 课堂教学才能得出科学、可信的结论。

参考文献

[1]、陈琳等的《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2]、《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 篇7

关键词:公开课,常态课,凸现研究性,内容新颖性,课堂真实性

当前的课程改革正当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从常态课到公开课,教师们都在学校关心与课题工作的开展中努力地探索着,切合着新课程标准中学生各项能力发展的目标。我们的课堂是学生求知的主阵地,是教师成长的摇篮,而我们的公开课又是常规课的拓展和延伸,丰富与升华。一节公开课往往是一个教师团队集体的智慧与结晶,是师生共同进步与提高的媒介,公开课具有展示和研究的双重性质。然而一直以来我感觉我们的公开课存在着问题。

案例1:

在一次乡镇听课活动中连续听了三节英语课,内容是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 7 At Christmas (Period 1),结合学校课题“立足课堂,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研究,开展了青年教师“同课异构”活动。三位教师有着共同的特点,以当前最流行的“阅读课”课型研究为主,都采用语篇教学贯穿课堂,多媒体中的图片与内容有很多的雷同,而且前阶段刚刚也听过别的学校老师上过,有点象“拿来主义”的性质,因为有位老师个人的驾御能力和个性特征并不适合这一操作环节,“表演”很难到位。

一、抓住主题,凸显研究性

其實刚才几位教师在上公开课时,抓住了一点“英语教学要以学生兴趣为前提,设计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内容”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持续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紧扣主题“立足课堂,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但是很明显有些东西拿来课堂效果很好,有些并不一定适合自己操作。我觉得教师公开课的设计要以学生原有的学习能力为前提,以自己平时的教学经验和能力为基础,不是感觉好的、花哨的内容拿来就适合自己,相反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就听课听到一位乡镇老师的好课,她在公开课中什么花哨的形式也没有用,只是跟自己学生默契配合地使用了一些传统的教具和教学形式,多媒体都没有,感觉自然清新、真实朴素,学生学习的效果很好。

公开课的主要功能是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推广教学经验和提升教学质量。老师们过多地强调公开课的形式化、表演化和作秀的功能,就不能很好地凸显对课堂的研究和探索意识,并彰显个性。所以教师应树立“只有平时注重教学智慧和经验的积累,才能上出属于自己的好公开课”。

案例2:

一次我上公开课,内容是牛津小学英语4A Unit 8 Open Day,我刚开始自己独立备课,通过试上教研组老师听课帮我修改,又试上了一遍,感觉学生的理解与配合很到位。正巧的是别的学校老师也上这节课,我就去听课取经,回来“移花接木”,把很多本属于自己的观点忍痛割爱删除,。结果上下来感觉还没有自己备课内容来得熟练、精彩。我校一位老师正好也要上这节课,她也是匆匆把我的资源借去,重新包装。她上完这节公开课后告诉我她课的特点就是“萝卜开会”——一盘大杂烩,没有新意。

二、独辟蹊径,选择内容新颖性

当前公开课的授课内容和方式有模式化的趋势。创新往往意味着会失败。老师们喜欢开别人开过的课,采用相对成熟的教学模式,导致因循守旧,教学模式千篇一律,创新意识不强。那位授课老师的教学风格与我教案内容不相吻合,虽然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但是不能生搬硬套,“课堂不是筐,什么东西往里装”。在材料猛烈堆积过程中,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遭受“狂轰滥炸”,丧失了理应有的思考空间和时间。公开课的反思让我坚信只有找准新颖性的内容,才更有火花迸发。我记得一位老师公开课选择了无人问津的课文语法知识点作为重点内容。通常情况下,教师都会回避语言知识的教学。不好操作以及难以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很多人望而却步,但是这位老师大胆尝试,教学中采用语言知识化的教学方式,使听课老师耳目一新,启发很大。教研室领导多次提到这一课改的成功案例,激发了英语老师对课堂语言知识教学的积极思考和激烈辩论。这位老师独辟蹊径,教学内容选择有新意,教学设计有创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案例3:

一位老师执教牛津小学英语5A Unit 9 Shapes ,良好的个人素质,扎实的基本功,漂亮的多媒体课件,跌宕起伏的教学环节,滴水不漏,尽善尽美,但是这些看似花哨却不实用的“花拳绣腿”很难被移植到常态教学中去。其中一个环节是学生说饶口令,这内容我都没看清,更没有听清,好奇的我过后就问学生:“你们提前彩排过吗?”他们毫无掩饰地说练过了。我在想:跟我一样的后进生他们会怎样想,是不是不带我玩?也许是我多虑了,但是我也真得是想参与。这节公开课上一些需要机会的孩子没有更多地参与到。除了这点我们拷贝了这位老师的课件回家上课,每位老师都说环节多来不及上,学生被漂亮的课件分散了本应属于学习的注意力,一节课下来等于没学,下节课还要重新教学。究竟怎样的课算是一节好课呢?

三、求真务实,体现教学本色

公开课的设计与平时的教学差距太大,超出了所有学生常态下接受知识的宽度。公开课要有值得“公开”的内容,教师不能是演绎现成的“教案剧本”。我们说要多么训练有素的学生才有这样的学习密度,而老师每天要是这样备课、上课该有多累。公开课中的学生是不是每人都象热闹的课堂表现一样,学得到位、扎实。相比常态课,是不是真得优势明显呢?公开课要有值得“公开”的内容,现在的公开课不够公开,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真实的课应该更多地还原课堂的本色。预设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真实操作相结合,真实的课是应该有缺憾的,课堂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没有问题。唯有真实,课堂教学才能得出科学、可信的结论。

参考文献:

1、陈琳等的《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2、《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3、《中小学外语教学》2011.第7期

幼儿园科学公开课教案 篇8

1.初步了解温度计的作用,学习找出温度计上的刻度数并进行记录。

2.对温度变化感兴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ppt、数字贴、幼儿操作温度计模型、温度计实物、记录表

经验准备:

幼儿知道一些测量仪器如:体温计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刻度,找出刻度数

(一)分段找出刻度数

1.出示ppt,认识温度计

(1)这上面你看到的一条一条的是什么?这些线都一样吗?

(2)这些线有什么规律?

小结:像这些长短不一样的线,有规律的排列下来就成了刻度。

(3)了解水银柱和摄氏度符号℃

2.幼儿找出刻度数

过渡:在温度计上0度在这里,上面的长线是多少度?

(1)第一次操作:从0开始记录到第一根长线。

过渡:长线是10,再向上长线是多少呢?

(2)第二次操作:将其他长线的刻度数贴好。

小结:原来长线的度数是有规律的排列的。

(3)中长线是多少度?(引导幼儿知道中长线表示多少度,感知规律)

(二)复习巩固刻度数

1.引出温度计的水银柱,找出更多的刻度数。(16度、24度等)

2.分享快速找出相应度数的方法。

小结:原来是在长线或者中长线的度数上接着数,这样找温度会更快。

二、测试温度,感知变化

(一)两人合作观察温度计测温的度数,并记录。

幼儿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9

1、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对等分的兴趣。

2、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学习感知二等分。

3、发展观察能力、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图形若干、各种实物图片若干、夹子若干、拱形两个、记录卡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一、参观商店导入,引起兴趣,初步感知二等分。

1、导入语:“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参观商店,好吗?”

2、幼儿自由参观。

3、小结:“你看见了什么?”

4、自由探索二等分的分法。

5、要求:请用折叠的方法把喜欢的折成相同大小的两份。

6、小结:把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叫做二等分。

二、幼儿操作探索,进一步感知二等分。

1、示范演示。

2、操作要求:

(1)请用折叠的方法把图形分成相等的两份,并完成记录卡。

(2)操作时注意自己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三、小结与评价。

四、游戏:“找朋友”,巩固二等分的学习。

公开课怎么了? 篇10

讲课结束后, 钟老师发来一篇文章, 谈了自己讲了公开课后的感受, 我看后颇有感触。

钟老师坦言自己的课讲得不好, 可却被评课者评“好”了。其实我相信钟老师的话, 这次的课作为公开课来说应该是不太成功的, 毕竟重视度不够, 准备不那么充分。但出现了评“好”的现象似乎既不正常又正常, 因为这样的现象在当前的公开课中是普遍存在的, 尤其是本校内评课, 评课教师碍于面子, 不好意思去品评别人的缺点, 就做“老好人”, 只说优点, 甚至挖空心思地去找讲课教师那所谓的“优点”。这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思想在这类研讨课中是不利于教师的共同发展的。

钟老师还说, 通过这次参与讲课, 他看到了讲课教师的造假现象。所谓的“造假”就是上课之前将难懂的知识提前渗透给学生, 把标准答案教给学生, 或者将课先讲几遍等等。其实这也是公开课的一个怪相, 讲课教师为了流畅地完成教学任务, 圆满地达到展示的效果, 在课前进行了一系列的“作弊”行为。试想这样的课堂还有公开展示的价值吗?它脱离了课堂的本真意义, 既不利于教师的成长, 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如果再加上“老好人”之类的评课人员, 看不到这些造假现象带来的弊端, 而一味地误说优点, 那将是一种多么可怕的误导, 真的会将老师们引向歧路的。

公开课到底怎么了?我的心里升腾出了这样的疑问。公开课应该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展现公开、真实的教学, 真正起到引领、研讨的作用。可我们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将它们变了味, 变了质, 变成了个人展示的舞台, 变成了教研员们比拼的战场, 丝毫不考虑学生能得到什么样的训练, 不考虑听课教师能得到多少收获。

我认为, 公开课如同我们的课堂一样, 还是要回归“三实”——真实、扎实、朴实。

公开课要真实。所谓真实指的是学生没上过这节课, 之前没有接受过有关这节课的训练, 教师根据预设教案, 第一次将课展示给大家等。这样的课才能避免“造假”, 才不会让大家觉得是在“演戏”, 才不会成为教师自己的舞台。这样的课才会体现出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才会展现出教师的教学机智、教学能力和整体水平。

公开课要扎实。因为它具有展示的功能, 它将学科最前沿的新理念新方法运用到课堂之中, 展示给老师们, 以期引起共鸣, 学以致用, 起到引领的作用。因此, 我们的课堂要关注教材、文本、学生, 从实际出发, 让课堂教学一步一个脚印, 扎扎实实稳步前进, 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发挥出公开课的真正作用。

幼儿园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11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1

活动目标:

1、学习3的组成,知道3分成两份有2种分法。

2、在活动中,正确记录分合式,并会整理自己的操作材料。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数量是3的图片。

2、PPT课件,小猫头饰一个,两个圈。

3、幼儿人手一张数字宝宝卡片放在口袋里。

活动重难点

1、知道哪两个数合起来是3,并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

2、在游戏中学习3的组成,体验同伴合作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小猫头饰“看,谁来了呀?”

(二)学习3的组成。

1、师:今天小猫要邀请它的好朋友们小兔、小猴到家里来做客,还为它们准备了许多好吃的,它想把这些好吃的分别放在2个盘子里,可是它不知道怎么分才好,你们愿意帮助小猫来分一分吗?

2、出示PPT课件,幼儿自主学习3的分成。

师:我们先来看看有些什么好吃的?有多少?

幼:3只桃子。

幼:3个蘑菇。

幼:3条小鱼。

那怎样把数量是3的分成两份呢,请你动动脑筋,看谁想得办法多,并用数字把每次的分法记录下来。

评:通过让幼儿来帮助小猫给它的好朋友分好吃的,给好朋友小兔、小猴这一“任务”,在活动一开始就使幼儿的角色一下子就转变了过来,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激起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你是怎么分的?请你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在PPT上展示幼儿的分法)

幼:我把3只桃子,1只桃子分给了小兔,2只分分给了小猴。

幼:我把3条小鱼,1条小鱼分给了小兔,2条小鱼分给了小猴。

教师与幼儿一起记录3可以分成1和2,幼儿一起学念。

师:“还有其他分法吗?”

幼:我把3个蘑菇,2个蘑菇分给了小兔,1个蘑菇分给了小猴。

幼:我把3条小鱼,2条小鱼分给了小兔,1条小鱼给了小猴。

评:具体形象的小动物角色,使幼儿有话可说,通过自己动手尝试操作的事情,幼儿也较易掌握并表达出来。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把数量为3的食物分给了小兔、小猴,从而掌握3分成2份有两种分法,本环节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

教师小结

师:3分成两份有两种分法。幼儿一起念两种分法。

评:在幼儿操作后发现了3的两种分法后,教师再小结,充分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以幼儿为主体的新理念。

师:“请你来告诉大家,你是数字宝宝几,你找到的好朋友是几?”

幼:我是数字宝宝1,我找到的是数字宝宝2,我们一起过了魔洞。

幼:我是数字宝宝2,我找到的是数字宝宝1。

老师或幼儿记录1和2合起来是3,2和1合起来是3,大家一起学念。

评:通过创设“过魔洞”这一情境,让幼儿变成数字宝宝,去找好朋友过魔洞,再一次激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又起到了生生互动的作用。通过游戏幼儿知道了哪两个合起来是3,并会尝试着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表达出来。本环节转换自然协调,又充分注意到了动静交替,不会让幼儿感到枯燥乏味,相反的是让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活动延伸:

在区角活动中练习2、3的组成。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改变了以往数学活动中以“教师教,幼儿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创设了“给小动物分食物”“与好朋友过魔洞”等游戏情境,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整个活动过程,通过让幼儿自主尝试探索,从而知道了3分成两份有2种分法,知道哪两个数合起来是3,并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的成功的喜悦,充分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以幼儿为主体的新理念,并创设了较好的生生互动的`环境,活动效果较好。

幼儿园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多媒体课件,激发幼儿对排序活动的兴趣。

2、培养幼儿初步的观察与比较能力,提高幼儿的判断推理能力,发展幼儿的逆向思维。

3、引导幼儿学习按物体的形状有规律地排列。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课件、教师及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操作课件,复习按颜色排序。

指导语:我收到了图形王国发来的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看图,引导幼儿探索形状排序的规律。

指导语:在图片中除了有红、蓝颜色之外,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它们是怎么排队的?(三角形、圆形等)

3、玩“我说你做”的游戏,启发幼儿自己操作。

指导语:刚才的问题,小朋友都答对,我们再接着玩游戏吧!请你们根据我给的图形排队,并说说你是怎样排的?

4、教师小结,活动结束。

指导语:

今天你们通过游戏,学会了按物体的形状有规律地给图形朋友排对,我们今天又学会了一种本领,我们要谢谢图形朋友们,跟图形朋友再见!

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社会公开课教案 篇12

1.帮助幼儿学会用简单的句子谈论自己父母的工作,知道父母的姓名及父母对自己的爱护。

2.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学习演唱歌曲,学习最后一句说、唱的连接。

3.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4.借助已有经验、图片和老师的提问,理解并记忆歌词。

【活动准备】

《世上只有妈妈好》歌曲磁带;《我家有几口》歌曲磁带;布娃娃一个;粘贴在KT板上的幼儿全家福照片

【活动流程】

1.导入活动

师幼听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进入活动室,在音乐间奏时,引导幼儿一起唱这首熟悉的歌曲,激发起幼儿对妈妈的情感。

2.组织幼儿说说我的一家。

3.出示全家福照片,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的家人

(1).教师出示贴有全家福照片的KT板,幼师谈话:建庭老师带来很多照片,找一找有没有你的。照片上有哪些人?像这样的,有爸爸,有妈妈,有孩子的照片,我们叫做全家福照片,现在我们请小朋友来给我们介绍以下你是全家福上的各个成员。

(2).现在小朋友数一数你的全家福照片上有几口人?都一样多吗?为什么会不一样?

(3).现在请小朋友把全家福照片放回KT板上,让我们的爸爸妈妈看着我们上课吧!

(4).老师这里也有一张全家福照片,现在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数一数老师家里有几口人吧!(让幼儿用掰指头的方法,进一步熟悉歌曲《我家有几口》的歌词。)老师突然想起来,家里还有一个布娃娃(出示布娃娃),我们再一起来数一遍,看看加上布娃娃后有几口人。

4.学唱歌曲

(1)安静的欣赏歌曲。

(2)教师完整的演唱歌曲,引导幼儿注意倾听歌曲最后一句说唱结合的演唱形式。教师:歌曲的最后一句跟我们以前常唱的歌有什么不同?

(3)教师指导幼儿学唱最后一句,初步学习说。唱的节奏。

(4)教师引导幼儿尝试完整的演唱歌曲。

(5)加上简单的动作后让幼儿完整的表演歌曲。

5.情感体验

小朋友可以怎样做来表达我们队爸爸妈妈的爱?

【活动延伸】

嘉兴公开课听课体会 篇13

一、优质课评比活动中的亮点

1. 借班上课, 真实体现教学能力

在本次优质课评比中, 全部采用借班上课, 根据活动组织者介绍, 本次优质课程的评比采用临时借调班的形式, 在上课之前, 授课者全部与授课班级未见面, 全部是上课之前10分钟抽调, 这样, 就避免了上课教师在课前经过多次排练演练, 与学生达成默契、避免了表演化的因素, 也尽可能杜绝了本校教师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达到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不平等现象, 这也使公开课尽可能地回归常态, 体现了平等性与公正性。借班上课可以充分体现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 临场的应变与指挥能力,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教师的基本功。日常教学能力的素养与积累、对队伍的指挥调动与应付课堂突发事件的能力, 以及驾驭课堂的能力等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2. 超越浮华, 追求实效

以往的部分公开课上, 一些授课教师为了充分体现课程改革后的教学理念, 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情景教学无论如何也要“沾”上一把, 似乎优质课中没有了这些学习方式, 就不能体现课程理念一样, 结果是花样叠出, 把体育课上成了表演课, 上成了音乐课等。体育课上得出了花, 却有很多华而不实的东西添满了课堂, 很多授课教师由于对教学理念本质没有准确把握, 把课堂变得华而不实。体育课堂看起来很热闹, 但是体育教学的效果、效益、效率却不敢恭维, 公开课包装现象严重, 形式化严重。而这次的公开课优质课评比中, 给人的总体感受是:表演的成分和对花样与形式的追求少了,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关注、对课堂生成的关注、对学生学习感受的关注多了。课堂教学场面不再追求“轰轰烈烈”, 相反多了些许的平实。获得一等奖的凤鸣高级中学的教师陈晓华讲授的是排球垫球与传球课, 课堂进程衔接流畅, 不图花架子, 只求实效;教师漂亮的示范动作, 清晰明确的讲解要领, 及时准确地纠正错误要领, 环环紧扣、过渡自然, 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分层教学的思想, 没有刻意地去追求课堂包装效果, 真正做到面向全体。海盐元济高级中学的教师朱凯敏的授课内容是三级跳远, 其教学思路清晰, 课堂组织严密, 学生接受学习效果好, 在课结束的时候, 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好地掌握三级跳远的动作技术, 收到了实效。

3. 方法得当, 课程理念把握准确

在本次优质课评比中, 很多教师都运用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情景教学的方法或手段, 运用比较得当, 也比较适宜, 避免了盲目的、不合时宜的、形式化的、生搬硬套的自主、合作、探究。比如, 平湖中学的教师郭雅斌在进行体前变向运球的内容时, 通过一个游戏——摸尾巴, 巧妙地引申出换手变向运球的技术要领。教师朱凯敏在进行三级跳远的教学时, 采用袋鼠跳与鸵鸟跳, 设置教学情景, 引导学生模仿动物练习, 引出了三级跳远。海宁宏达高级中学的教师胡军萍, 在进行体育舞蹈“恰恰舞”的教学时, 假设了举行欢庆奥运集体舞会, 两人组合, 一位扮演男士, 一位扮演女士, 男士很有风度地邀请女方跳舞, 这样巧妙地分组, 每个人担负起自身的责任, 通过角色的扮演, 合作进行学习。

二、优质课评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当然, 在本次优质课评比中, 难免存在着一些问题, 笔者仅以个人的观点提出一些不成熟的观点, 只求提出问题, 不针对个人, 希望能与大家商榷:

1. 内容的选择力求出新, 但脱离常态

在本次优质课评比中, 大多数教师的授课内容都是目前高中实施的选项内容, 篮球、排球、田径、健美操等这些内容都是日常教学的主流, 更贴近日常的常态课教学。有一位教师的授课内容是街舞, 理论上, 体育课引进这样的项目是体育教学的一大改进, 也能丰富体育课堂的形式, 让体育课丰富多彩。但仔细一想, 在现实的体育课中有教师在上街舞吗?即使有也不是课程的主要内容。此外, 大部分讲授街舞的体育教师也仅仅是一些街舞爱好者。由此看来, 在优质课评比中把街舞作为主要的授课内容, 且把全体学生作为授课对象还不现实。笔者认为, 优质课的内容选择时还是应尽量贴近常态课的教学内容, 而像街舞这些项目作为课外活动小组或者学校俱乐部的项目比较合适。

2. 课前演练与包装成分依然存在

幼儿园小班美术公开课教案 篇14

1、运用不同的线条绘画表现自己妈妈的五官特征;

2、喜欢与同伴交流描述自己绘画的妈妈;

3、喜欢欣赏妈妈的美。

准备:

1、不同脸型的轮廓纸、水彩笔、幼儿妈妈的照片;

2、活动前,通过游戏“猜猜谁的妈妈?”观察比较并说出自己的妈妈的长相的特点。

过程:

1、“你的妈妈漂亮吗?妈妈什么地方长得漂亮?”引导幼儿欣赏妈妈的美并了解自己的妈妈和别人的妈妈长得不一样,能说出自己妈妈的特点。

2、教师示范添画《我的妈妈》:

“你的妈妈的脸什么形状的?”(选择不同形状的轮廓)

“妈妈头发是什么样的?”(运用曲直不同的两种线条表现妈妈的不同的发型)

“妈妈的眼睛是大大的?还是小小的?”(运用圆形、线性表现妈妈不同形状的眼睛)

“妈妈的眉毛是怎样的?”(粗粗的?细细的?弯弯的?平平的?)

“妈妈的鼻子什么样的?”

“妈妈的嘴巴什么颜色的?笑起来会怎样?”

3、幼儿自己选择不同轮廓的纸,根据对妈妈的.观察绘画表现自己妈妈的五官的特点。

“现在你们想不想把自己的妈妈画下来介绍给你的小伙伴?要画的像自己的妈妈!”

①指导能力强的幼儿大胆的表现自己对妈妈的观察和了解,鼓励其在进一步观察的基础上表现自己妈妈的与别人的妈妈的不同的地方。例如:脸上的痣、有没有戴眼镜、头发长短曲直等。

②指导能力弱的幼儿大胆绘画表现自己的妈妈,能用不同的线条表现人物的五官,会说出自己妈妈的特点。

4、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幼儿的作品栏里,引导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妈妈。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15

1、引导幼儿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的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10以内数的分解组成教学课件。

2、小星星若干。

活动过程:

(一)学习10的分解组成。

1、故事导入(1)有几只小兔?

(2)10只小兔要住进两座小房子里,该怎么住呢?

引出课题《10的分解与组成》。

2、幼儿看图,学习10的多种分法。

3、引导幼儿观察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较小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减少1,即递增递减规律;交换规律。

家常课、公开课,各往中间走一步 篇16

家常课、公开课, 何不各往中间走一步, 形成一种风味独特的“小吃课”呢?

“小吃课”讲究的是有人、有情、有味。

所谓有人, 意味着在课堂上要珍视生命, 科学地“消费”生命。

人, 是一种生命现象。

生命是一切价值的基础, 没有生命, 一切都无从谈起。

珍惜生命, 就意味着提高生命的质量。就课堂教学而言, 提高生命的质量就是提高师生共同活动的生命质量。

教学《生命生命》一课, 对学生生命触动甚微的常规教法无外乎熟读课文, 理解内容, 迁移运用。而有位教师却标新立异, 突破了常规。他不是照本宣科, 一味说教, 而是结合学校的地理位置, 合理利用周边资源, 组织学生亲临有关现场去感受生命。在学校附近的医院产房里, 孩子们看到了来时一丝不挂的婴儿, 感受到了新生命降临的喜悦;在火化场的炉门前, 孩子们目睹了去时一缕青烟的死者, 体悟到了生命消逝的哀恸。悲喜之间, 孩子们真切地目睹了生命的原点与终点, 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生命有限的意识被深深唤醒, 珍爱生命的情怀也彻骨彻髓。

每一节课上, 我们都在对生命刷卡消费, 每刷去一秒钟, 消逝的生命力都将一去不复返。一天天, 一课课, 一分分, 一秒秒, 浑然不觉中, 我们便刷去了自己的生命, 同时也带领孩子刷去了他们的生命。课堂上, 我们与学生是同呼吸、共命运的生命成长共同体, 我们应该时刻盘点各自“刷卡消费”的生命盈亏, 时刻扪心自问我们的消费到底值不值。

所谓有情, 意味着在课堂上要相互珍爱, 珍惜相遇的“课”缘。

人, 是一种情感动物。

爱, 是情感的源泉。每个人都有爱的能力。爱, 并不复杂, 有时往往就是一个眼神, 一个微笑, 一句巧言。

白朗宁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那天, 她去新接的一个班里上语文课, 结果发现一个男生没带书。她问他为什么不带书, 男生说忘带了。同学们便笑起来, 七嘴八舌地说:“老师, 他有健忘症!”“老师, 他一贯这样, 快别在他身上浪费时间了!”她用慈爱的眼神, 看了他一眼, 笑了笑, 没再说什么。第二天, 她照样到班里来上课。她扫了一眼课堂, 发现那个男生的课桌上依然空空如也。她没有发作, 平静地宣布上课。同学们喊老师好, 她回礼说同学们好。要讲课了, 她却突然发现眼镜没有带, 衣兜里没有, 教案夹里没有, 到处翻遍了, 还是没有。她十分不好意思地说:“同学们, 真抱歉, 我忘了拿眼镜了。我眼花, 离了眼镜什么也看不清。”她很自责,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甚至有点不知所措。这时候, 她把和善的目光投向了那个没带书的男生, 笑了笑。机敏的男生立马意会, 一边朝老师笑了笑, 一边自告奋勇跑到办公室帮老师取回了眼镜。接过眼镜, 老师真诚地向男生致了谢, 然后说到:“一个人如果经常马马虎虎, 丢三落四, 多么耽误事啊。从今天开始, 我和大家相约, 我们一起来消灭马虎。你们说好不好?”他望了她一眼, 她对他回眸一笑, 生命突然苏醒。

春满课堂, 师生全身心浸透在春光里。眸子闪处, 花花草草;笑口开时, 山山水水;挥一挥手, 心田里到处都播撒着花种。

焚几世香火, 才成就一次“课”缘。怀揣一颗圣心在课桌间穿行一生的教师, 与学生是三生缘定的有情人, 有什么理由不珍惜彼此相遇、相知、相依、相偎的那份“课”缘呢?

所谓有味, 意味着课堂上要健全智力教育, 提升灵魂教育。

人身上有三样最宝贵东西:生命、头脑与灵魂。

没有生命, 一切都是空谈;没有头脑, 智力教育无从开展;没有灵魂, 人无异于行尸走肉。

健全智力教育的关键在于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与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个国际夏令营活动中, 老师让孩子们讨论一个问题———“世界粮食匮乏问题”。孩子们都不明白这个题目, 但各自的原因不同。美国孩子问:“什么是世界?”他太狂了, 美国就是一切, 他不知道美国之外有世界。非洲孩子问:“什么是粮食?”他太穷了, 没有见过粮食。欧洲孩子问:“什么是匮乏?”他太富了, 不知道有匮乏这件事。中国孩子问:“什么是问题?”这是讽刺中国孩子没有好奇心, 缺乏问题意识。

看一节课究竟有没有“味道”, 只要抓住一个教学细节, 品一品学生的好奇心有没有得到保护、独立思考的能力有没有得以加强就知道了。

在一次阅读教学观摩课上, 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解《少年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夕阳西下, 飘落的晚霞伴着低飞的野鸭, 秋水与长天融为一色, 多么美丽的画卷啊!

“老师, 您讲错了!”一个学生站起来说, “‘落霞’不是晚霞, 而是零散的飞蛾。”

老师先是一怔, 继而道:“说说你的根据。”

“我课前查过资料。”学生拿出笔记, “宋代吴曾在《能改斋漫录·辨霞鹜》中说:‘落霞非云霞之霞, 盖南昌秋间的一种飞蛾。’另外, ‘落霞’之‘落’并不是‘飘落’的意思, ‘落’与‘孤’对应, 是‘零散’之义。零散的飞蛾在水面上被孤单的野鸭追捕, 就形成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千古绝唱。”

“在‘落霞与孤鹜齐飞’的理解上, 你是我的启蒙老师。”老师郑重地接过该生查阅的资料, 读了一遍, 又当众背了一遍, 然后真诚地握了握那位学生的手说:“谢谢你!”

提升灵魂教育的核心, 旨在唤醒学生意识到人可以使自己的灵魂变得高贵。一个灵魂高贵的人, 会始终秉持做人的尊严,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做亵渎人的神性的事情。

在《丰碑》中, 冰天雪地里, 那个分管衣物的军需处长如果多拿一件衣物暖身就可保命, 但他并没有中饱私囊, 宁可活活冻死, 也不暗暗伸手。

在《钓鱼》中, 皎洁的月光下, 孩子钓到一条大鲈鱼, 尽管那时那刻不会有人知晓, 尽管孩子对鲈鱼爱不释手, 但父亲并没有网开一面, 而是斩钉截铁地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孩子最终依依不舍地把鱼放走了。生命的长河里, 该有多少条欲望的鱼啊!欲望之鱼与规则的熊掌可以兼得吗?两相冲突, 舍欲望而取规则。在规则面前自觉低头, 修整规则看护的灵魂花园, 永远都是圣洁的。

在《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中, 异国病榻上, 弥留之际的肖邦, 紧紧握住姐姐的手, 喃喃絮语:“我死后, 请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我要长眠祖国的地下。”怀乡爱国是美学, 不是经济学。身为男人, 去关心别人的妻女, 难;身为女人, 去爱别人的子女, 难;身为游子, 去爱别人的父母, 难;身为赤子, 去爱别人的国家, 难!

……

上一篇: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进程下一篇:关于做好2013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