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术讲课

2024-08-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心肺复苏术讲课(精选14篇)

心肺复苏术讲课 篇1

1.心肺复苏术:英语简称CPR。国际红十字会将每年9月的第二个周六定为“世界急救日”,这个国际组织希望通过这个纪念日,呼吁世界各国重视急救知识的普及,让更多的人士掌握急救技能技巧,在事发现场挽救生命和降低伤害程度。

2.心肺复苏术的适用范围:急病、创伤、中毒、溺水、触电等,导致心跳、呼吸骤停。

3.抢救最佳黄金4分钟:通常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有32%能救活;4分钟以后再进行心肺复苏,只有17%能救活。超过10分钟后存活率几乎为0。平时不愿意做,怕传染、怕脏等等,这是我们存在的心理障碍,我们要把他当做家人和朋友,比方说我们天天在一起工作、喝酒聊天,他出事了,你说你不会你不救?要积善行德。

4.心肺复苏操作程序:

①判断意识 :拍打双肩,凑近耳边大声呼唤:“喂!你怎么了?”

如均无反应,则确定为意识丧失。婴儿:拍打婴儿足底,观察有无反应。

②立即呼救 :寻求他人帮忙,拨打急救电话(120)„地点、呼救电话、事件、人数、伤员情况、正在进行的急救措施。

③摆放成复苏体位 • 现场环境安全 • 仰卧位 • 翻身时整体转动,保护颈部 • 摆放于地面或硬板床

• 救护人跪于病人右侧(左右脚分别置于颈部和腰部)• 解开病人衣领、领带以及拉链,松解裤带。

5.开始步骤:C — 胸外心脏按压,胸外心脏按压是心搏骤停后形成人工循环唯一有效方法。

1.检查脉搏:触摸颈动脉搏动,位置:喉结然后向一旁滑移约2-3cm。婴儿上臂中点内侧部位

2.心脏按压:①部位:胸外心脏按压—定位,两乳头连线中央 心窝处;胸骨下1/3交界处或双乳头与前正中线交界处

②按压方法:按压时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重力进行按压。③胸外心脏按压的要求

●按压频率:100次/分→至少100次/分 ●按压幅度:胸骨下陷4~5cm→至少5cm 

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婴儿大约为 4 厘米,儿童大约为 5 厘米) 压下后应让胸廓完全回弹

●压下与松开的时间基本相等

●按压-通气比值:30:2(成人、婴儿和儿童)6.打开气道:

①开放气道之前清理口腔(将病人头偏向一侧)②开放气道方法:仰头抬颏法

7.人工呼吸:判断呼吸,若无自主呼吸,则进行人工呼吸。如何判断呼吸?

①耳听是否有呼吸声? ②眼看是否胸廓起伏? ③面感觉有否呼吸气流?

8.怎样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牙关紧闭时如何进行人工呼吸?婴儿人工吹气方法 ①仰头抬颏打开气道; ②捏紧鼻孔;

③张大口包紧其口唇; ④口对鼻呼吸 ⑤口对口鼻呼吸 9.CPR动态评估

1个周期指按压30次/通气2次

①单人:5个按压/通气周期(约2min)后,再次检查和评价,如仍无循环体征,立即重新进行CPR。

心肺复苏术讲课 篇2

心肺复苏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抢救关键措施, 即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的自主搏动, 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 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 以及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重新恢复自主循环的急救技术。作为挽救心跳骤停患者的急救技术, 院前实施急救, 分为两部分, 一是人工呼吸, 二是胸外心脏按压, 两者必须结合且有节奏地交替重复进行。可以由单人操作, 也可由两人协作操作。

由于心脏病突发、窒息、电击伤、淹溺、严重失血、中毒等各种原因使心脏停止跳动, 维持生命的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就会相应中断, 若不及时施救, 伤病者很快就会死亡。据美国近几年统计:因心脏停搏突然死亡者60%~70%发生在院前。因此, 美国成年人中约有85%的人有兴趣参加心肺复苏初步训练, 结果使40%心脏骤停者复苏成功, 每年抢救了约20万人的生命。

实施心肺复苏的时机

伤病者发生电击伤、中毒、窒息等意外, 突然失去意识反应, 倒在地上, 在这种场景下, 首先考虑是否发生了心脏骤停的现象。当心脏骤停, 就是实施心肺复苏的时机。简单而实用的判断方法是:在伤病者没有知觉的情况下, 继而观察有无呼吸, 一般情况下, 没有呼吸即为没有心跳。

判断意识

图为:伤病者平躺在地上或床上, 轻拍伤者肩部或向其发问:“你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清醒的病人能够准确地回答问题, 回忆起发生过的事情, 认识熟悉的人。若伤病者对任何刺激都没有反应, 即为意识丧失。

判断呼吸

图为:当伤病者没有意识反应时, 在开放气道的情况下, 将面颊贴近其口鼻上方, 观察伤病者胸部有无起伏, 同时感觉伤者呼吸的气流和听呼吸的声音。如果10s内没有感觉到呼吸的气流和听到呼吸的声音, 没有见到胸部起伏, 就可以认定伤病者已经没有自主呼吸, 这时要尽快对其进行人工呼吸。 (参考值:正常成人每分钟呼吸16~20次)

心肺复苏的步骤与手法

心肺复苏时病人的体位

将病人仰卧在坚实的平面上, 保持其头部不得高于胸部, 应与躯干处在一个平面上。如果病人躺在软床或沙发上, 应将其移至地面或在其背部垫上与床同宽的硬板;如果发生病情时, 病人处于俯卧位或侧卧位时, 应使其成为仰卧位, 其方法是:一手扶住病人的颈后部, 一手置于腋下, 使病人头颈部与躯干呈一个整体, 并同时翻动。

施救者应站、跪在病人的一侧, 以操作方便为宜。应松解伤病者的衣物, 包括领带、领扣、腰带、文胸等可能束缚呼吸的物品。

清理口腔异物

在判断呼吸之前需要开放伤病者的气道, 在开放气道之前需要清除其口腔可视的异物。口腔异物包括呕吐物、痰液、血液、泥土石渣等。

清理方法:双手扶住伤病者的头部, 使伤病者的头偏向一侧, 液体状的异物可顺位流出;还可将食指或小指包上纱布或手帕等, 将口腔异物掏取出来。值得注意的是, 要取出病人易脱落的义齿, 以防义齿脱落进入气道造成窒息。

打开气道

气道就是呼吸道。呼吸道包括口、咽、喉、气管等。

当病人意识丧失以后, 舌肌松弛, 舌根后坠, 舌根部贴附在咽后壁, 造成气道阻塞。打开气道的目的是使舌根离开咽后壁, 使气道畅通。气道畅通后, 人工呼吸时提供的氧气才能到达肺部, 人的脑组织以及其他重要器官才能得到氧气供应。开放气道的方法最常用的是压额提颏法。

图为:压额提颏法。一手压前额, 另一手中指、食指指尖对齐, 置于下颏的骨性部分, 并向上抬起, 使头部充分后仰, 最终使下颌角与耳垂之间的连线与地面垂直即可。但要避免压迫颈部软组织。怀疑颈椎受伤时, 要谨慎使用这种打开气道的方法。

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是用人工的方法帮助没有呼吸的病人进行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是将救助者呼出的气体吹入伤病者肺部, 以维持伤病者生命最低的氧气供应。

人口呼吸通常采取的是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手法。虽然经人工呼吸传染疾病的机会很少, 但基于卫生和心理的原因, 救助者可用塑胶面罩或口面防护膜进行人工呼吸, 不用直接接触伤病者的口唇。如果没有带防护用品, 救助者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

图为:口对口人工呼吸。救助者将一只手按压在伤病者前额, 使伤病者头向后仰, 压前额的手的拇指、食指捏紧伤病者双侧鼻孔, 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置于其下颚, 使下颌上提, 保持伤病者气道畅通。之后, 救助者将口唇严密地包住伤病者的口唇, 平稳地向内吹气, 在保持气道畅通的操作下, 将气体吹入病人的口腔, 经气道进入肺部。

如果吹气有效, 伤病者胸部会膨起, 并随着气体的呼出而下降。吹气后, 救助者可以将口唇离开伤病者, 并松开捏鼻的手指, 使气体呼出, 同时侧转头呼吸新鲜空气, 再进行第二次吹气。在伤病者口腔有严重外伤、牙关紧闭的情况下, 可采用口对鼻人工呼吸。

胸外心脏按压

当心脏停止跳动时, 人体的血液循环也就终止了, 所以需要我们在胸部进行心脏按压以推动血液循环, 又称为人工循环。人体心脏位于胸骨与胸椎之间, 向下按压胸骨时, 胸腔内压力会增大, 进而就会促使血液流动, 同时压挤心脏, 向外泵血;在放松压力后, 静脉血回流心脏, 就可使心脏充盈血液。如此反复进行下去, 就可使心脏有节奏地、被动地收缩和舒张, 以此来维持血液循环。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可达到正常心跳时心脏排出血量的25%~30%, 可以保证人体最低的基本血液循环需要。

停止心肺复苏的时机, 一是急救医生接到120电话后赶到现场, 二是伤病者已经恢复了心跳和呼吸。对于在施工现场发生的意外, 如电击伤、高处坠落伤、机械事故等导致心跳呼吸停止的情况, 至少抢救30min以上, 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图为:胸外心脏按压位置在胸骨中下段或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救助者在实施按压时, 应双手重叠, 掌根部放在按压区, 被压在下面的手要伸直手指, 做到双手指交叉互扣, 贴腕翘起。按压时, 救助者应将上身前倾, 以髋关节做支点, 双臂伸直, 双肩正对病人胸骨上方, 垂直地以掌根将胸骨下压4cm~5cm, 然后放松。掌根始终不要离开患者胸壁, 按压和放松的时间要相等。

胸外心脏按压频率:每分钟100次, 节律要均匀。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必须交替进行。胸外心脏按压30次, 人工呼吸2次。按压时救助者应观察伤病者的反应及面色, 在施行心肺复苏法2min后, 用10s检查呼吸及观察循环征象, 而后每隔数分钟就检查1次, 直到抢救成功或停止抢救时为止。

心脏病发作怎样自救

当你独处时, 突然感到胸口有一股剧痛, 并且开始蔓延到手臂和下巴, 可是四周没有旁人能够帮助实施急救, 而且距离医院还有一段距离。此时, 你只有10s的黄金时间自己救自己。一个人心脏若是不能正常跳动, 并且开始感到快要昏过去时, 那么大概只有10s的时间, 就会失去知觉, 不省人事。

首先不要惊慌, 先深深吸一大口气, 然后, 用力地、深深地、长长地、不停地咳, 每间隔大约2s, 要做一次吸、一次咳, 一直要做到救护车赶到时, 或者已经感到恢复正常, 才能休息。

深呼吸的作用是要把氧气吸进肺部;咳嗽则起到了对心脏挤压的作用, 从而促进了血液循环, 也可帮助心脏恢复正常的脉搏。对心脏挤压的急救方式, 可以使心脏病突发的患者争取到被医院急救的时间。

链接

大脑缺氧的危害

心肺复苏术 人人当学会 篇3

心跳呼吸停止4~6分钟后,脑细胞可发生不可逆的死亡。根据临床统计,如在4~6分钟内进行抢救其成功率达40%~50%,超过10分钟者成功率仅有5%。

那么,如何进行徒手抢救呢?

A.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使病人平卧,解开其衣领、胸罩、裤带,将舌头垃出,以利呼吸道通畅。抢救者一手托起病人的下颌,另一手向后下方压额部,使其头尽量后仰,口张开以利呼吸。

B.口对口呼吸:呼吸停止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抢救者立于患者右侧,左手托下颌,使头后仰,右手捏紧鼻孔,以防气体从鼻腔溢出。深吸气一口,对准病人的口,用力吹气。吹气完毕立即放松捏鼻孔的手,使胸廓自动回缩使气体排出。每分钟施行15~20次。连续吹气4次,使肺复张。同时,观察胸廓有无起伏,摸一摸颈动脉有无跳动。

C.胸外按压术:病人心跳骤停时,应立即掌击病人胸部1~2次,如心跳没有恢复,立即进行胸外按压术,置病人于硬板床或就地放平,采用双手按压法,一手掌根部按于胸骨下1/3与中1/3交界处,另一手压在该手背上,双手扣紧,借抢救者自身重量向下压迫,使胸骨下部与相连的肋软骨下陷3~4厘米,间接按压心脏,使残存于心腔内的血液挤压至大血管。按压次数为每分钟60~80次。如1人抢救,胸外按压15次吹气2口,2人抢救时按压5次,吹气1口。待病人复苏后,立即送医院继续抢救。

心肺复苏术竞赛规则 篇4

1、各单位参赛选手请在自行准备操作对象上进行操作。2、各项操作所需医疗器材现场以准备,比赛时选手请自行选择所需器材。

3、整个操作流程限时5分钟。

4、在操作的同时医师请口述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5、心肺复苏术分值为100分。

体格检查比武的规则

1、选手现场抽题,并进行所选题目的现场操作,限时3分钟。

2、在实际操作结束后由专家组进行点评并提出3个问题。3、选手回答专家提出的3个问题,限时2分钟。4、体格检查分值为100分。

X片心电图规则

1.大屏幕上所显示每种动物图片代表一种X片,每种水果图片代表一种心电图,请选手自行选择图片。

2.请说出X片、心电图所示病症名称及主要诊断依据,限时10分钟。

3.X线片阅片分值为50分,心电图分析分值为50分。

护理操作规则

1、各单位参加护理竞赛的人员,请在模拟人上进行操作。2、各项操作所需医疗器材现场以准备,比赛时选手请自行选择所需器材。

3、整个操作流程限时5分钟。

心肺复苏术说课课件 篇5

C胸外按压:位置:胸骨下切迹向上二指;

手型:交叉重叠、手臂垂直

力度:成年人不少于5厘米

频率:成年人不少于100/分钟

A畅通气道:三种方法

B人工呼吸:口对口吹气,进气量500—1000毫升。

判断:胸廓抬起

二、复苏成功的.标志

九、教学反思

1.说教学达标情况:为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结合教材特点和职业中专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新的CPR要求对教材进行顺序调整,对本堂课中主要采用讲授、示教、小组讨论、两人CPR操作等多种教学手段,突出重点难点的解决,突出学生的主体。学生在实训中学到知识,掌握了技能,解决了重难点。操作后进行相互评价,计入成绩,认识了不足,提高了动手能力。提前发给她们的学案及做好的课件让学生自己翻看并在操作中体会找出答案。

(1)重建循环的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2)畅通气道的方法有哪些?

(3)重建呼吸的方法。

(4)复苏有效的表现是什么?

不足处是需要课前辅导、课下查阅资料。优点是能够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根据课堂学生问题的回答,学生实际操作的表现,以及课程结束前的测评反馈情况,可以看到学生对各知识点达到目标要求的层次,并且会操作心肺复苏术。

2.说教法运用情况: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生动形象。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师生互动,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有

(1)自学感悟法:通过自读自悟,充分掌握具体操作中的问题,并能够尝试解决。例如有充分的时间查阅了重建循环的按压部位有四种方法,可喜可贺。

(2)情境教学法:有情境就有趣。课伊始,我借助形象、生动的视频课件导入,扣住学生的心弦,唤起学生的进行心肺复苏的欲望,为下文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研读时,我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图画、示教、视频来再现、描绘、渲染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并掌握心肺复苏的重要性。

(3)评价激励法:在本堂课的教学中,课前给学生充分的阅读和查阅资料的时间,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只要做得到位,言而有理,都给予认可与鼓励。让学生享受初步成功的喜悦。除了以上方法外,在本堂课的教学中,利用学习小组,穿插了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等。我要求学生在操作中掌握方法,小组协作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3.学生活动情况:在这堂课中学生遵守纪律,课堂忙而不乱紧张有序、互动协作,培养了他们的协作能力,更是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进一步升华。每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操作、观察、分析、归纳得出正确结论,使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理解记忆深刻。多次分组操作,使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得到较快提高,一组比一组操作更加熟练正确。

心肺复苏术讲课 篇6

一、物品准备:简易呼吸器一套(3件)、手电筒

1、快速手消

1、听诊器

1、弯盘

2、纱布2块、60ml注射器1

二、自我介绍:评委老师好,我是来自泌外三的××,我今天操作的项目是:单人徒手简易呼吸器心肺复苏,这项操作的目的是:抢救突然发生的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恢复循环、呼吸功能和意识,保证心、肺、脑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用物已备齐,操作前准备已完成,是否开始,请指示。

三、检查用物:打开治疗巾,简易呼吸器一套,简易呼吸气囊,挤一下,“气囊弹性良好,无皱褶、无破损、无老化”。呼吸活瓣一个,无裂痕、无破损,连接,挤压,“活瓣开启良好”,60ml注射器1个,麻醉面罩,“适量充气”,在治疗巾上试一下,“无漏气”。连面罩,在治疗巾上试一下,“连接良好”。快速手消,在有效期内。听诊器,完好无破损。手电筒性能完好(打开,光照手)。弯盘2个,纱布2块。必要时备氧气装置、储氧袋、四头带。

四、操作过程:推车至床旁,打开治疗巾,掀被子三折于床尾,将病人向床边挪,便于操作。

1、拍病人双肩(轻拍重唤),在病人脸部两侧唤“喂,喂,你怎么了”“病人无反应”喉结旁2cm食指中指由喉结滑动至,测颈动脉搏动“颈动脉搏动消失”颊部贴近病人口鼻处“自主呼吸消失”“快来人啊救人啊”

2、“去枕平卧于硬板床”,解开上衣、松裤带。右手由肋弓向上,到胸骨尖,左手掌根放于胸骨,左手中指平病人左侧乳头,心前区按压30次,深度至少5cm。按压时观察病人反应。

3、头偏向一侧,“患者颈椎无损伤。”拿弯盘纱布放于口角,清理口鼻分泌物(纱布叩入口中再取出来)“有义齿者取出”。

4、打开气道,面罩完全盖住口鼻,充气一次,3秒后,再充气一次。充气时观察病人胸廓起伏,放气囊于患者头边,利于下一次操作。5、5个循环后,呼吸器放于车下层。

6、触摸颈动脉,“颈动脉搏动恢复”,“自主呼吸恢复”,手电筒分别照两眼,从外到内“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恢复”。面色转红润。复苏成功。

7、头复位,再偏向一侧,纱布擦口鼻,摆好体位,穿好衣服,枕上枕头,盖好被子。给与保暖,继续给予生命支持。

8、治疗巾放于车下层,快速洗手。

9、口述复苏成功指征(5条)①心音及大动脉搏动恢复;②自主呼吸恢复;③收缩压≥60mmhg;④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恢复;⑤肤色转红润。

五、整理用物:

1、推治疗车回治疗室,先上层,手电筒、听诊器、快速手消放于清洁区,治疗盘擦拭后备用。

2、下层,治疗巾、纱布放于黄色垃圾袋,弯盘冲洗后交供应室处理。简易呼吸器分离,初步清洁后交供应室处理。最后用小毛巾擦拭治疗车上下层。

心肺复苏术后病人稳定期临床护理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4月—2012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4例心脏骤停后心肺复苏成功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35岁~65岁(41.24岁±2.57岁)。观察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33岁~62岁(40.48岁±3.38岁)。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疗效评定

疗效评定分三个级别:当病人清醒时为显效;当病人转为中度昏迷或者中度昏迷转为浅昏迷状态时为有效;当病人昏迷状态无改变时为无效。

1.3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7.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利用χ2检验比较其间差异,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护理

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具体措施为:①酸碱平衡的维持。可建立人工气道,并辅助呼吸机呼吸,这样可使通气加强,保证充分换气,以此纠正酸中毒。②循环系统的监视。应密切注意病人心电图的变化,若发生室性早搏等心率失常情况,及时通知医师予以处理。间隔10 min测量1次血压、心率和脉搏,以免出现血压过高或过低情况。③呼吸功能的观察。应及时将呼吸道的分泌物清理出去,使呼吸道保持通畅,湿化气道,减少呼吸道感染[2]。

观察组给予综合的护理措施,既包括基础护理措施,也包括以下措施:①心理护理。病人复苏清醒后难免会出现恐惧紧张的心理,故应仔细观察病人的情绪变化,积极、主动、热情地给予帮助和关怀,并详细讲解各个监护仪和管道的用处、需注意的事项和配合的内容,解答病人产生的各种疑惑,使病人主动配合治疗。②密切观察。当病人出现呼吸不均匀、鼻翼扇动、呼吸困难时,应注意防止出现呼吸衰竭。当病人出现四肢厥冷、烦躁不安、大汗淋漓等休克表现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当病人出现发绀、嗜睡、表情淡漠、定向障碍时,表明脑缺氧、缺血,应立刻采取相应措施,以免损伤脑功能[3]。③恢复脑功能及肢体功能。首先,可同步进行高压氧舱的治疗,以便恢复神经功能。每天1次,每次1 h;其次,当病人听觉恢复时,嘱家属和病人多说话,说些病人患病前最难忘的事情,这有利于恢复其对外界的反应;其次,可对病人进行肢体按摩,每次20 min,每天3次。这样不仅利于肢体血液流通和肌肉松弛,减小肌张力,防止肌肉挛缩,而且还利于恢复神经功能[4]。 ④运动锻炼。病人家属和医务人员可将病人四肢进行被动活动,主要进行关节活动。活动时动作应柔和、缓慢,有节律性,防止关节脱位和拉伤肌肉。⑤预防感染。病房内应卫生清洁,空气新鲜。在进行所有的护理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无菌原则操作,做好气管切口、口腔和皮肤的护理,减少交叉感染。

3 结果

4 讨论

如果机体严重缺氧,各重要器官可迅速出现退行性变,其中对缺氧最敏感的为脑组织神经细胞,当大脑皮质没有氧气供应时,大于6 min就会导致永久性损害。即使成功复苏,病人植物生存的几率也很大。所以,一旦病人停止心跳和呼吸,应立即构建人工气道,确保呼吸顺畅,并随即进行有效循环的恢复[5]。另外,及时建立静脉通道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给予病人基础生命支持。当心肺复苏成功,病人仍处于重症状态,各器官功能易出现衰竭,甚至并发症,因此病人稳定期的护理对于病人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6]。

本研究给予心肺复苏后处于稳定期的病人以全面的护理措施,包括酸碱平衡的维持、循环系统的监视、呼吸功能的观察等基本的护理措施以及心理护理、密切观察、恢复脑功能及肢体运动锻炼以及预防感染。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综合护理措施十分有效。

综上所述,加强心、肺、脑等重要器官的监测,积极采取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病人脑功能和机体功能的恢复,改善复苏抢救质量。

参考文献

[1]魏欣,赵先美.心肺复苏术后病人的病情观察与护理[J].当代护士,2009(3):79-80.

[2]陈淑芳.心肺复苏后护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病情监护[J].广西医学,2006,28(2):293.

[3]束昊,王瑛.心肺复苏术后稳定期病人护理体会[J].临床护理,2010,23(11):234-235.

[4]贾学勤.1例颈椎损伤修复术中施以心肺复苏病人的术后护理[J].当代护士,2011(3):123-124.

[5]潘卫红,欧阳红莲,邓林娜.1例雷电击伤病人心肺复苏术后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2,10(1B):151.

心肺复苏术讲课 篇8

关键词心肺复苏中学生培训社区

中图分类号:R45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533(2012)10-0044-03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从20世纪60年代实施以来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为止最为廉价、简单有效的救命技术。在人群中大力普及CPR,在院前急救中充分发挥城市特殊人群中作为“第一目击者”的作用,可以提高院外急救水平,提高急救成功率,降低心搏骤停患者的院外死亡率。在2000年的国际指南会议上,专家强烈建议在学校推广基本生命支持(BLS)技术作为基础教育战略。近几年来,各种灾难突发事件不断发生,政府有关部门对公众自救互救的生存技能越来越关注。我中心于2011年5月组织社区医护人员对本社区806名中学生进行心肺复苏知识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机场社区某中学全部初二、初三学生806人,其中初二442人,初三364 人;男484人,女322人,年龄13~15岁。

1.2方法

根据2010版AHA心肺复苏指南,自行设计心肺复苏术(CPR)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1)学生性别,年龄,年级;2)对CPR学习的态度;3)CPR理论知识20道题(包括2010版心肺复苏新指南的更改内容),每题答对得1分,答错或未答得0分,总分≥12分为合格。由经过统一培训的社区医护人员做为调查员,现场解说后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06份,收回合格问卷776份,有效应答率为96.3%。

1.3统计学方法

资料整理分析采用Excel 2003 和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2.1CPR理论知识得分情况

776名学生CPR理论知识测评仅16人合格,合格率为2.1%,无人满分。单项题目中,对人工呼吸的首选方法和呼救方法的得分比较高,对2010版新指南更改内容中涉及CPR的操作顺序,按压深度、按压速率等无人全部答对,见表1。

2.2学生对于心肺复苏学习的态度

中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学习705人,占90.9%的;无所谓的64人,占8.2%;不需要学习7人,占0.9%。发现晕倒在地的人,第一时间上前进行抢救的585人,占75.4%;不抢救的42人,占5.4%;不知道如何抢救149人,占19.2%(其中未经培训占83.8%)。

3讨论

3.1国外的经验值得借鉴

心肺复苏的主旨是“抢救生命”。有关资料显示:美国公众心肺复苏初级救生术普及占总人口比率的1/4,在美国规定1/3以上的公众应学会院前急救,大中学校师生都必须接受心肺复苏等急救培训[1]。德国联邦政府规定10~16岁的青少年要接受1.5 d的课程学习(心肺复苏等),<10岁的儿童参加8 h的急救知识课程学习(主要为心肺复苏知识)。在德国北莱茵州每年培训17 000名学生。据日本某急救中心调查,大阪府地区内196所高中除了16所外,均进行较系统的急救普及教育(92%),一般为2~4 h学时,包括心肺复苏等。在荷兰,儿童10岁就开始接受急救知识教育。Lubrano等发现,对11岁以下儿童利用情景设置、动画图片等进行多轮心肺复苏技能训练,儿童能普遍接受复苏的基础知识。

3.2加强中学生心肺复苏术培训的对策

本调查资料结果显示,机场社区中学生心肺复苏急救知识普遍缺乏。孟凡山等[2]对某校高中生急救知识掌握现状的调查显示:91.6%的学生愿意学习急救知识,同时绝大多数人愿意为他人进行急救,也愿意把急救知识传授给家人,能够起到蝉联效应。在本调查中,认为学习CPR知识很有必要的占90.8%;无所谓的占8.3%;不需要学习的占0.9%。发现晕倒在地的人,第一时间会抢救的占75.4%;不会抢救的占5.4%;不知道的占19.2%(其中因不知道急救知识而不救的占83.8%),由此看出中学生中CPR知识普及率虽低,但学习的需求度较高,学习态度良好,愿意对他人进行急救的学生占了大多数。

随着生活题条件的改善,中学生的身高,体重,生长发育迅速,心理,智力渐趋于成熟,操作能力强。国外调查研究发现:13~14岁的儿童能完成标准的心脏按压;9~10岁儿童能够运用正确的按压手法和按压频率[3]。在对机场某中学14~16岁学生进行的体能检测中发现,男生的平均身高166.2 cm,体重58.8 kg;女生的平均身高159.7 cm,体重 51.2 kg,可见中学生具有足够的生理心理状态来接受CPR的培训。

另外,随着近几年各种灾难意外事件的不断发生,政府部门对公众的自救互救技能越来越关注。上海市政府与红十字会下发2万套急救设备,并在东方绿洲专门成立了青少年急救培训基地。急救医学在我国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培训历史较短。而在学校里进行基础生命支持的普及教育,对学生进行基础训练可能是最有效的急救技术推广方式,对健康教育会有很大影响[4]。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颁布后,对于公众来说,更加简单,易学易行,且学习成本小,花费时间少,经过CPR的理论与模拟练习,几乎所有参加培训者都能很好的掌握。

虽然,学校人员集中,教学备齐全,政府对急救教育体系投资日趋完善,但是对急救知识的更新,规范正确的操作技能,科学的培训方法,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学校的联合培训,不仅能提高社区医护人员的急救技能,为中学生急救培训提供技术保障,提高其自救互救的能力,以滚雪球方式逐渐向社区推广增加第一目击者的数量;同时通过推广对目前“六位一体”的服务模式能够更好的进行补充,对急救事业的推动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雁,温新华,林长敏,等. 国内外公众基础生命支持技术培训现状及其差距[J].中国全科医学, 2006, 9(20): 1668-1669.

[2] 孟凡山, 赵玉兰, 戴冬梅. 某校高中生急救知识掌握现状[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 30(2):19-20.

[3] Jones l,Whitfietd R,Colquhoun M,et a1.At what age can schoolchildren provide effective chest compressions? An observational study from the Heartstart UK schools training programme[J]. BMJ, 2007, 334(7605): 1201-1203.

[4] Farah R, Stiner E, Zohar Z, et 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surprise Drills for assessing, improving and maintaining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skills of hospital personnel[J]. Eur J Emerg Med, 2007, 14(6):332-336.

(收稿日期:2012-02-22)

心肺复苏演练预案 篇9

心肺复苏术是针对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通过心肺复苏术使病人恢复自主呼吸和脉搏。通俗地讲,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使猝死的病人恢复心跳、呼吸。

1、检查现场安全状况:

在发现伤员后应先检查现场是否安全。若安全,可当场进行急救;若不安全,须将伤员转移后进行急救。

2、判断患者有无意识与反应

在安全的场地,应先检查伤员是否丧失意识、自主呼吸、心跳。检查意识的方法:轻拍重呼,轻拍伤员肩膀,大声呼喊伤员。检查呼吸方法:一听二看三感觉,将一只耳朵放在伤员口鼻附近,听伤员是否有呼吸声音,看伤员胸廓有无起伏,感觉脸颊附近是否有空气流动。检查心跳方法:检查颈动脉的搏动,颈动脉在喉结下两公分处。

3、昏迷的病人常因舌后移而堵塞气道,所以心肺复苏的首要步骤是畅通气道。急救者以一手置于患者额部使头部后仰,并以另一手抬起后颈部或托起下颏,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怀疑有颈部损伤者只能托举下颏而不能使头部后仰;若疑有气道异物,应从患者背部双手环抱于患者上腹部,用力、突击性挤压。

心肺复苏的主要措施包括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和人工胸外按压。

口对口吹气与胸外心脏按压的比例为2:30,即每做2次口对口吹气后,立即做30次胸外心脏按压。单人操作为2:30,双人操作为1:15。

人工呼吸:

1、首先要将患者摆放在正确的体位,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若要在床上进行抢救,应在患者背部垫以硬板。施救者位于患者一侧,两腿与肩同宽,跪贴于(或站立于)其肩、胸部旁。

2、解开患者衣物暴露前胸。

3、打开口腔,若有异物,将病人头部偏向一侧,用手指钩出,有义齿松动也应取出。

4、开放气道,可用仰头抬颌法开放气道:实施抢救者将一手置于患者前额用力加压,使头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中指抬起下颌,使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垂直于地面。

5、判断是否有呼吸,将脸颊靠近患者口鼻约3厘米,用眼观察胸部是否起伏,耳听是否有呼吸声,面颊感觉有无呼吸气流,判断时间5~10秒钟,无呼吸准备人工呼吸。

6、人工呼吸,对成人与儿童患者常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对口不能张开、口部受伤者可用口对鼻呼吸法;婴儿因口鼻小,吹气时用口对口鼻法

胸外心脏按压

①部位:成人与儿童按压部位为胸骨下1/2处,婴儿为胸部正中紧贴乳头连线下方水平处;

②方式:成人儿童可以双手掌根重叠方式按压,掌根横轴与胸骨长轴方向一致,儿童也可用单手掌根按压,婴儿则用中指与无名指的指尖按压; ③方法及深度:按压时上身前倾,双臂伸直垂直于胸骨,以髋关节为支点,用上身重量用掌根将胸骨下压4~5厘米,按压后放松,但掌根不要离开胸部,按压时间与放松时间相等。

④按压频率与吹气比例:以100次/分钟的频率按压,节律要均匀,每按压30次后吹气2次为一个循环。

心肺复苏考核总结 篇10

检查综合服务能力当中的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与制度、医疗技术管理、麻醉治疗管理、重症医学科管理、手术治疗管理、病历(案)质量管理六个个部分:

一、医疗质量管理:

1、部分资料还需补充、完善。如缺2014年、2015年持续改进方案

2、建立考核标准、考核办法、质量指标

3、建立多部门质量管理协调机制

4、医务人员技术档案管理不完整等。

二、麻醉治疗管理

1、病历中缺麻醉全过程、管理记录

2、麻醉能力评价标准

3、麻醉前病情评价制度,部分流程图

4、目前未开展自体输血。

三、重症医学科管理

1、准备资料有些零散

2、对科主任、护士长的任命,缺医院文件支撑,及科主任、护士长职称证

3、专科培训资料未把院外培训纳入其中

4、缺2015年成立ICU对护理员、保洁员的名单及考核

5、缺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制度及措施。

四、手术治疗管理:

1、资料目录上有但无具体内容,如缺制定手术医生定期能力评价和再授权制度

2、病理科未开展冰冻检查,手术中估计可能需要调整手术方式的病人流失到院外

心肺复苏,你会做吗? 篇11

陆一鸣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急诊部(科)主任和创伤中心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美国心脏学会瑞金医院心肺复苏培训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急救与复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常委,中国毒理学会理事,上海急诊医学会主任委员

医疗专长:擅长各种急危重病和创伤的抢救和治疗,特别是各种急慢性中毒的诊治,以及心源性(如房颤)脑梗的预防和治疗。

急诊室的故事

“医生,快来救救我老公,快来救救他……..”清晨,急诊室里突然传来凄厉的呼喊声。医生和护士闻讯迅速赶来,只见一名中年男子瘫倒在地上。训练有素的医护人员发现这名男子已没有呼吸和心跳,立即对其实施心肺复苏。30分钟过去了,病人的心电图仍然是一直线,医生只能无奈地宣告病人死亡。“我蛮好早点送你来医院的,都是我害了你…….”病人的妻子忍不住嚎啕大哭。

医生点评:这名中年男子是典型的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的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原因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导致的心律失常(室颤、无脉性室速)。对这类病人而言,及时的基础生命支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肺复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遗憾的是,由于家属不懂得急救知识,又没有及时拨打120求救,错过了黄金抢救时段。研究显示,在院外发生心跳骤停的病人,能活着送到医院的比例为2%~3%,能活着出院的比例仅为1%。这些数据充分说明,院外心肺复苏的重要性。目前,能正确掌握心肺复苏技能的普通老百姓少之又少,而许多心跳骤停病人的第一目击者就是普通老百姓。如果这些第一目击者能正确实施心肺复苏,可大大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谁需要做心肺复苏?

一般地说,对没有反应,没有呼吸,没有颈动脉搏动的病人,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由于在短时间内(5~10秒内)很难判断颈动脉搏动是否存在,故对普通民众而言,只要发现病人没有反应和呼吸,就可以立即实施心肺复苏。通常,大家可以通过拍打病人肩膀,判断其是否有反应。若拍打病人肩膀时,其没有说话、眨眼、移动肢体等动作,即可视为没有反应。同时,大家可以通过上下扫视病人的胸腹部5~10秒,以判断病人有无呼吸运动。

怎样做心肺复苏?

首先,应确保周围环境是安全的;其次,应确保病人仰面躺在坚实的地面上。

第一步:判断病人有无反应。如果没有反应,立即让旁观者拨打120急救电话。可能的话,取得体外自动除颤仪(AED)。

第二步:判断病人有无呼吸。如果没有呼吸,立即从胸外按压开始,实施心肺复苏。

第三步:胸外按压。按压部位在胸骨的下半部分,按压频率为每分钟至少100次,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成人),并尽量减少按压的中断,每次中断时间不要超过10秒钟。

第四步:人工呼吸。胸外按压30次后,开放气道,给予两次人工呼吸。按压和呼吸比例为30:2,即每做30次胸外按压后,给予2次人工呼吸。

第五步:使用体外自动除颤仪(AED)。如果AED到达,立即停止按压或人工呼吸,打开AED,按照机器提示使用AED。

需避免哪些误区?

1. 害怕进行心肺复苏。

有些老百姓担心,如果对不需要实施心肺复苏的病人进行上述操作,可能会对病人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其实,只要操作步骤和动作规范,实施心肺复苏对人体的损伤极小。

2.实施心肺复苏时,没有让病人仰卧在坚实的地面上。

当病人在床上或沙发上发生心跳骤停后,施救者往往会直接在床上或沙发上实施急救。由于床垫或沙发都有一定的弹性,在其上做胸外按压的深度可能达不到5厘米,急救效果会大打折扣。

3.按压频繁中断。

胸外按压的目的是通过按压替代心脏的泵血功能,以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如果胸外按压频繁中断,则达不到良好的急救效果。

4.过度通气。

心肺复苏术讲课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选择于2012年1月~2014年6月本院循环内科病房收治的心肌梗死后发生心脏骤停实施心肺复苏成功后患者42例, 男28例, 女14例, 年龄35~81岁, 平均年龄58.5岁, 其中有冠心病史的31例, 梗死部位为:前壁梗死伴心律失常10例、下后壁梗死伴心律失常6例、广泛前壁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22例、下壁伴右室梗死4例。

1.2 统计心脏骤停患者抢救时间及成功后护理措施

抢救步骤按呼吸心跳停止时间进行心肺复苏术 (CPR) , 心脏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给氧、电除颤、开放静脉通路、脑复苏等[3]措施进行。

2 护理

2.1 重症监护, 心肺复苏后患者均设专人24 h护理, 准备好抢救设备及药品。

2.2 呼吸系统监测与护理, 一部分心肺复苏患者需机械通气辅助治疗, 护士应做好机械通气的护理。

2.2.1 患者的头部稍后仰, 协助其每1~2小时变换头部位置, 避免气管导管过度压迫咽喉部。气管导管套囊定时放气 (4~6 h) 。注意观察有无呼吸道梗阻。

2.2.2 妥善固定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 标明导管的深度, 随时检查。尤其是对患者进行护理操作后, 防止其脱出。适时对呼吸道加温和湿化, 及时吸痰, 保持导管通畅, 吸痰时避免吸痰管插入时间过长及过深, 吸痰前后应充分供氧。

2.2.3病情允许的情况下, 每1~2小时翻身扣背1次, 防止患者发生肺炎、肺不张等肺部并发症。避免患者咬伤舌及口唇, 可用牙垫预防, 定时清理鼻腔、口腔分泌物, 并用洗必泰棉球进行口腔护理。

2.2.4 定时复查血气分析, 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保证患者充分氧供及减少机械通气引起的肺损伤。监测血氧饱和度 (Sp O2) , 如低于88%, 及时通知医生, 采取相应措施。

2.3 循环系统监测与护理 (1) 建立静脉通路, 以便输液和给药, 优先选择上腔静脉系统 (右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 。应注意选用p H在6~6.8的林格氏液或0.9%盐水。 (2) 心电图监测 (ECG) 及时发现易致心脏骤停的先兆性心律失常, 如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室颤和室速) 、缓慢性心律失常或心室停顿、无脉性电活动等, 及时报告并进行有效地处理。持续监测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等, 并根据上述指标调整输液速度及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准备好除颤器, 同时做好再次复苏的准备。

2.4 神经系统监测与护理 (1) 监测体温变化, 观察患者神志、瞳孔变化以及有无光反射、球结膜水肿, 可用眼药水滴眼、眼药膏涂眼、油纱覆盖眼部。 (2) 降温:以头部亚低温治疗为主, 护士应在5 min内予患者头部置冰帽和冰袋冷敷体表大血管行经处及配合人工冬眠等, 一般降至35~33℃为宜。持续2~3 d, 在降温期间注意低温对患者的影响, 以听觉恢复为指标, 逐步停止降温[4]。观察患者有无抽搐发作, 发作的性质、时间、频率等, 同时观察患者对刺激有无反应。

2.5 泌尿系统监测与护理 (1) 给予患者留置导尿, 每天进行膀胱冲洗及外阴部护理;监测每小时尿量及24 h出入水量, 注意观察尿的性质。 (2) 监测肾功能 (每小时尿量、血尿素氮、血肌酐及血、尿电解质浓度等) 。

2.6 预防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基础护理, 病情允许的情况下, 协助患者翻身侧卧, 防止肺部并发症及压疮的发生。

3 小结

心肺复苏术后护理工作尤其重要, 护士应注意观察复苏效果, 心肺脑复苏 (CPCR) 的成功并非仅指心跳和呼吸的恢复, 更重要的是恢复智能和工作能力。因此, 脑复苏是心肺复苏最后成败的关键, 在复苏术后护理中尤应注意。复苏后, 长时间处于昏迷的患者, 特别容易发生脑血管、心、肺、肾等并发症[5], 而且还容易产生压疮, 不仅治疗难度大, 同时还加长病程, 因此医护人员必须有良好的责任感、同情心和精湛的医疗护理水平才能使患者不发生或少发生各种并发症而逐渐康复。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肺复苏后的护理效果。方法 用回顾分析的方法总结在本科住院期间发生心脏骤停并实施心肺复苏抢救的42例危重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40例患者心肺复苏成功康复出院, 2例患者复苏成功后在出院前死亡。结论 心脏骤停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心肺复苏成功后, 脑复苏及术后的监护与护理是心肺复苏后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术,护理

参考文献

[1]陆相省.老年与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对比观察.临床合理用药, 2012, 5 (5A) :120-121.

[2]尤黎明, 吴瑛.内科护理学.第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211.

[3]唐莼.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 (14) :111-112.

[4]陈晶.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手术前后焦虑与抑郁调查及心理干预.护士进修杂志, 2010, 25 (18) :1711-1713.

心肺复苏培训计划 篇13

一、负责部门:护理部

二、活动名称:CPR心肺复苏培训

三、活动时间:2017年8月(具体时间待定)

四、参加人员:林泉副院长、高婷红主任、培训老师官燕娟、吴莲莲、信访局同志

五、活动目的:

培养公民急救意识,使更多的人初步掌握心肺复苏知识及操作要领,提高院前急救和珍爱生命的意识,提升自救互救能力。

六、活动时间安排: 1、7月6日组织相关科室讨论、布置活动事项。2、7月10日安排培训教师,提出培训要求。3、7月17-18培训教师备课。4、7月20日院领导预检。5、7月27日对信访局同志进行心肺复苏培训。

七、活动流程

1、入场(央视心肺复苏公益广告循环播放)

2、社区心肺复苏情景演练

3、林副院长讲课《心肺复苏》(介绍心肺复苏的重要性、方法动作和注意事项)

4、将人员分两组由培训老师官燕娟、吴莲莲做心肺复苏示范。

5、经过理论知识培训和观摩示范后学员在心肺复苏模拟人上进行演练,培训老师分别对演练中存在的问题一一给予纠正。

6、互动环节:学员和老师进行交流,选出本组最优秀的同志代表进行团队比赛。

7、林副院长总结。

八、备注:

心肺复苏术讲课 篇14

A:发现人倒地,现场环境安全,现在抢救时间为10:30,喂喂,你怎么了,喂喂,你醒醒,患者无意识,无呼吸,快来人呀,准备抢救物品,启动EMS(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救援医疗服务,急救),携带抢救物品和除颤仪。B:是

A:1001、1002、1003、1004、1005、1006 B:我已到达

A:患者无循环征象,立即CPR(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理顺肢体,垫背板,连接除颤仪 B:是

A:连接球囊面罩 B:是

A:检查清理口腔 B:是

A:开放气道,保持通畅 B:是

A:(固定面罩,球囊)通气2次 B:是,1001、1002、1003、1004、1005 A:除颤仪显示室颤,立即准备除颤 B:是

A:能量调至200J B:是,充电完毕,准备除颤,暂停按压,仍为室颤,准备除颤 A:所有人离开,安全 B:除颤完毕,立即按压------------(3个循环)B:交换角色 A:是--------(2个循环)

A:1001、1002、1003、1004、1005、1006、1007、1008、1009、1010,患者心跳、呼吸恢复,压框有反应,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4mm,口唇、甲床由紫绀变为红润,现场复苏成功,收拾物品,整理病人,恢复体位,吸氧,送ICU进一步治疗 B:是

报告评委,我是 … ,现在进行考核的项目是双人成人心肺复苏术,物品准备完毕,请问可以开始了吗?(开始)发现有人倒地,现场环境安全(四周),看表

同志快醒醒同志你怎么了 1001 1002 患者无反应,叹息样呼吸,快来人,准备抢救, 准备急救物品(是)理顺患者身体,评估颈动脉搏动 1001 1002 头部 1003-1004 左上左下右下右上患者颈动脉无搏动,立即心肺复苏(是)1.接通氧气面罩(是)2.检查清理口腔(是)3.打开气道,保持通畅(是)4.球囊通气 2次(是)按压 30次(第 1组)按压 30次(第 5组)复检颈动脉搏动, 1001----1004 头部 1005---1008 左上左下右下右上患者颈动脉有搏动,心肺复苏成功。(摆复苏体位)归位,报告评委,操作完毕。

报告评委,我是 … ,现在进行考核的项目是双人成人心肺复苏术,物品准备完毕,请问可以开始了吗?(开始)发现有人倒地,现场环境安全(四周),看表

同志快醒醒同志你怎么了 1001 1002 患者无反应,叹息样呼吸,快来人,准备抢救, 准备急救物品(是)理顺患者身体,评估颈动脉搏动 1001 1002 头部 1003-1004 左上左下右下右上患者颈动脉无搏动,立即心肺复苏(是)1.接通氧气面罩(是)2.检查清理口腔(是)3.打开气道,保持通畅(是)4.球囊通气 2次(是)按压 30次(第 1组)按压 30次(第 5组)复检颈动脉搏动, 1001----1004 头部 1005---1008 左上左下右下右上患者颈动脉有搏动,心肺复苏成功。(摆复苏体位)归位,报告评委,操作完毕。报告评委,我是 … ,现在进行考核的项目是双人成人心肺复苏术,物品准备完毕,请问可以开始了吗?(开始)发现有人倒地,现场环境安全(四周),看表

同志快醒醒同志你怎么了 1001 1002 患者无反应,叹息样呼吸,快来人,准备抢救, 准备急救物品(是)理顺患者身体,评估颈动脉搏动 1001 1002 头部 1003-1004 左上左下右下右上患者颈动脉无搏动,立即心肺复苏(是)1.接通氧气面罩(是)2.检查清理口腔(是)3.打开气道,保持通畅(是)4.球囊通气 2次(是)按压 30次(第 1组)按压 30次(第 5组)复检颈动脉搏动, 1001----1004 头部 1005---1008 左上左下右下右上患者颈动脉有搏动,心肺复苏成功。(摆复苏体位)归位,报告评委,操作完毕。

报告评委,我是 … ,现在进行考核的项目是双人成人心肺复苏术,物品准备完毕,请问可以开始了吗?(开始)发现有人倒地,现场环境安全(四周),看表

上一篇:幼儿教师安全教育学习总结下一篇:致全体实习生的一封信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