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废”排放管理规定(精选8篇)
目的
为保证本厂的安全环保工作,严格控制“三废”的处理和达标排放,进一步规范本厂“三废”环保管理工作,特制定本规定。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三废”环保管理工作。3 职责
3.1 质量安全部
3.1.1 贯彻、宣传和执行国家、省、市、区有关环境保护法规和条例; 3.1.2 负责政府有关环保部门的沟通和联系以及有关证书的办理。负责与石化公司HSE部的沟通和联系,组织落实上级环保工作精神和指令的。3.1.3 负责本厂环保工作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3.1.4核查外委单位的环保资质和工作情况。负责联系本厂“三废”的外运和处理工作;
3.1.5有权对认为可能存在问题的外排点“三废”进行抽查化验并提出整改意见,对违反环保规定的车间进行处罚;
3.1.6制定本厂“三废”排放管理规定和办法,监督本厂区和生产车间“三废”达标排放工作的落实。定期检查和及时纠正、处理有关违反环保规定的问题; 3.1.4 负责对各“三废”排放区域的应急监测。组织“三废”污染事故调查及提出处理方案。3.2 生产运行部
3.2.1 负责对各生产车间提出“三废”处理申请单进行审核;
3.2.2 配合质量安全部做好教育、监督、指导生产车间环保管理等相关工作。3.3生产车间
3.3.1 加强生产精细化管理,尽量减少“三废”排放数量,把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3.3.2 负责与化验中心联系进行废水排放前检验; 3.3.3 负责配合“三废”处理单位车间现场操作工作; 3.3.4 配合质量安全部工作,提供必要的环保单据;
3.3.5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环保设施设备,对环保设施设备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3.3.6 参与“三废”事故调查。4 管理规定 4.1 固体废弃物
4.1.1 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
a)本厂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包括回转窑隔热材料、炉渣、脱硫灰渣以及生产施工中废弃的零部件、废纸、包装物等; b)此项废弃物由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回收;
c)生产车间严格按照公司管理规定对废弃物进行环保规划的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存放区域进行分类堆置。4.1.2有毒有害和不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
a)本厂有毒有害的、不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包括固体化学品、油漆废桶、油泥、油抹布、油刷、废灯管、感光鼓、废电池等。b)此项废弃物由公司指定有资质单位进行回收;
c)生产车间按照公司规划的有毒有害和不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存放区域进行分类堆置。4.2 液体废弃物 4.2.1 中和废水
a)严格按照运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使中和水池废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Ⅱ类标准。
b)所有脱盐水装置再生废水必须进入中和水池进行收集、中和处理; c)未经过化验中心分析化验,未得到分析化验单,未得到公司生产运行部、质量安全部负责人签字确认,废水不得排放;
d)不得将生产装置排出的工业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外环境,严禁使用稀释的方法排放废水。
e)每次中和水池水位达到1.7米时,应立即通知化验中心取样分析化验,由化验中心出具分析化验报告,由生产运行部、质量安全部签字确认,方可启动中和水泵,排放废水;
f)中和废水达标排放过程中,巡检人员定期、不定期观察排放口排放情况,发现任何情况要及时停止排放并汇报;
g)中和废水达标排放的任何单据,质量安全部和车间各备份一份。4.2.2生活污水
a)生活污水要做到清污分流,在加氢项目污水处理装置投用前,公用工程发现生活污水池满时,及时通知质量安全部外运处理; 4.2.3各加药装置污水
a)各加药装置必须有防废水、废液泄漏措施,各装置不得随意排放废液、废水; b)各生产车间负责本车间加药装置废水、废液管理,严格按照排放管理规定执行;废液进行回收统一处理,废水处理合格后达标排放; 4.2.4锅炉排污水
a)锅炉排污水不得随意排放,须处理合格后达标排放;
b)锅炉每次排污必须有记录备存。要严格监控外排废水和定时定期对其化验检查。
4.2.5重油储罐排污水及其他
a)用于排放含油污水或清净下水的管线、阀门应确保能全开和全关,且开关灵活密封可靠;
b)废水必须按清污分流原则排放,工艺污水、初期的污染雨水(前15分钟)应进入污水系统。严禁向清净下水(含雨水)管网排放工艺污水,严防污水由预处理池溢流口窜入清净下水系统;
c)重油储罐污水池满时,生产车间及时通知质量安全部联系外运处理; d)各机泵、管线、油罐等设备零星排放的油品,必须装桶,然后集中处理。不
得直接排入下水系统。因检修或其他原因而受到污染的装置区地面,应及时处理干净,杜绝用水直接冲洗。4.3 气体废弃物
a)本厂气体废弃物为煅烧石油焦产生的烟气并经过脱硫工艺处理排放; b)生产期间必须确保全厂烟气处理系统装置的完好,保证各烟气监控探头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c)生产车间不得擅自拔掉、关停烟气探测系统和在线监控系统。5 相关文件
2009年, 江苏省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的同时,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一系列政策措施, 经济社会得到全面发展。2009年, 江苏省实现生产总值34061.2亿元, 比上年增长12.4%;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2201.7亿元, 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8416.1亿元, 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13443.4亿元, 增长13.6%, 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6.4∶54.1∶39.5,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与此同时,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与2008年相比, 全省工业废水排放量减少0.33亿吨,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5.62万吨, 烟尘排放量减少0.47万吨, 工业粉尘排放量减少4.10万吨。可见, 江苏省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 环境污染的治理亦取得显著成效。工业三废的排放是衡量环境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国内学者对此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方铭等 (2009)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EKC) , 分析了广东省人均GDP和三废排放之间的关系, 研究表明广东省的经济与环境污染仍呈上升趋势, 近10年的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了明显的环境经济效益。张明龙等 (2010) 主要研究了国外治理三废的新技术, 说明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治理三废问题, 投入了大量资金和科研力量, 探索新技术和新方法。梁星等 (2010) 对北京市各区县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进行调研, 建立了北京市三废处理的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和环境优化模型。在此基础上, 本文以产业结构为出发点, 研究部分重点污染行业之间三废排放的差异, 希望能为制定科学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政策提供依据。
1 数据来源
2008年中国环境统计年报对于三废行业污染情况作了以下统计。废水排放量位于前4位的行业依次为造纸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电力业, 这4个行业的废水排放量为112.2亿吨, 占重点调查统计企业废水排放量的52.0%。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是工业废气排放最严重的三个行业, 其工业废气的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工业粉尘排放量分别占统计行业的75.8%、81.4%、67.5%和84.9%。在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方面, 超过60万吨的行业依次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及供应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这4个行业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占统计工业行业固体废物排放总量的68.0%。由此可见, 造纸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及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均属于重点污染行业。但是由于产业结构的差异性, 江苏省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经济发展和三废排放指标所占比重均较小。2008年, 这三个行业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为317.83亿元, 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为328.78万吨, 分别占全省的0.49%和4.64%。所以, 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 主要选择造纸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及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这六个行业为研究对象, 对江苏省的工业污染的行业差异进行分析。以下是2004-2008年江苏省主要污染行业的三废排放和工业产值数据。由于2007年部分数据缺失, 全省废气总排放量由统计行业数据加总求得,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废气、固体废弃物排放数据由水泥制造业数据取代, 电力热力的生产供应业废气、固体废弃物排放数据由火力发电业数据取代。
注:以上数据均来自各年江苏省统计年鉴。
2 江苏省工业三废排放行业差异分析
2.1 江苏省部分重点污染行业工业产值差异分析
近年来, 江苏省工业生产连续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 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4759.0亿元, 比上年增长14.2%, 但是对于具体行业来说又是存在差别的。从图1可以很明显的看到, 在本文研究的6个重点污染行业中, 非金属矿物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较为稳定, 而纺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供应业则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波动。纺织业在2005年以后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逐年下降, 主要是由于随着我国出口欧美纺织品数量的增加, 欧美对我国出口的限制愈加苛刻。2005年5月, 美国对7种中国纺织品设限, 欧盟也宣布对2种中国纺织品设限, 纺织服装业的国际贸易争端逐步升级, 纺织业出口受到影响。我国的电力生产能力中燃煤火电比重超过七成, 所以煤炭供应及价格问题成为制约电力生产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2003年煤炭需求量和产量快速增长, 煤炭供应由过剩转为紧缺, 2004年煤炭供应紧张程度升级, 需求快速增长拉动了煤炭价格的上涨, 煤炭价格的上涨直接导致了2005年电力热力的生产供应业的工业产值比重下降。近年来, 虽然煤炭行业的产量在上升, 但是供需之间的不均衡状态依然存在, 电力行业销售收入增幅下降, 企业利润下滑严重。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钢铁行业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主体。近年来, 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剧烈影响, 以及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的上涨, 钢铁行业的发展受到极大影响, 但我国政府出台了相应的的政策措施, 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给我国的钢铁行业带来转机。从国内钢铁行业的大环境来看, 工业产值同比增长44.7%, 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5.58%。
注:经济贡献率指某行业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现价) 与统计行业规模以上总产值 (现价) 的比值。
2.2 江苏省部分重点污染行业三废排放差异分析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 近年来江苏省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 经济规模的总量稳居全国前三, 与此同时, 三废排放也在不断增长, 以增长最快的固体废弃物为例, 2004-2008年,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由5774.00万吨增长到7091.33万吨, 增长了22.81%。而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看, 各行业的三废排放情况存在明显的差异,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各行业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污染贡献率不同。由于不同行业在原材料、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治污投入等方面的差别, 其污染物的排放情况是存在极大差异的。从图2可以看出, 废气的排放主要集中在电力热力的生产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08年这三个行业的废气排放量分别占排放总量的42.25%、19.40%和9.80%;而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的废气排放所占比重较小, 均不足2%。图3表明了各行业废水污染的贡献情况, 所占比重最大的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 2008年分别占总排放量的25.81%和22.13%,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废水排放所占比重是最小的, 仅占1.30%。而通过对图4的分析可以看出各行业固体废弃物排放的贡献情况, 电力热力的生产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排放比重较大, 2008年这两个行业的排放比重分别为43.67%和27.28%, 而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所占比重均较小, 2008年这三个行业固体废弃物的排放比重均不足3%。
(2) 各行业主要污染物的污染贡献率发展趋势不同。从图2、3、4可以明显看出, 纺织业、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的废气排放贡献率, 造纸及纸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废水排放贡献率, 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固体废弃物排放贡献率, 都呈现出较为平稳的发展趋势。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废气排放贡献率, 电力热力的生产供应业的废水排放贡献率, 均为下降的态势。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 体现以上两种变化趋势的, 都是各行业中排污比重较小的污染物。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各行业次要污染物的排放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程度是较小的。纺织业的废水排放贡献率,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供应业的固体废弃物排放贡献率, 都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的趋势。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废气排放贡献率, 纺织业、电力热力的生产供应业的废水排放贡献率, 呈现出了曲线发展的趋势。以上提到的这两种变化趋势情况, 均为各行业的主要污染物。这说明各行业的主要污染物的治理工作应该是今后工作亟待加强的。
(3) 各行业主要污染物的贡献率和其经济贡献率的变化趋势不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供应业的废气排放贡献率, 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废水排放贡献率,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供应业的固体废弃物排放贡献率, 都位于三废排放贡献率的前两位。尤其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供应业, 其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贡献率都比较高, 是应该重点研究的行业。对比各行业的经济贡献率, 可以得到以下两种不同的情况。其一, 纺织业、电力热力的生产供应业的经济贡献率均呈现下降的趋势, 这个在前文已经做过解释, 而其主要污染物的贡献率却呈现上升的趋势。其二,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经济贡献率呈现上升的趋势, 其主要污染物的贡献率亦随之上升或者呈现曲线发展的趋势。近年来, 很多学者开始注意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EKC) 就是其中的一种研究方法。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EKC) 最早是Crossman和Krueger在1991年研究北美自山贸易协定的环境影响时, 参照经济学中的库兹涅茨曲线提出的, 其基本涵义为:在经济发展初期, 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 资源的无序开发, 造成了环境污染的急剧加剧。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以科技进步为标志的产业发展对经济的贡献作用越来越突出, 人们控制环境污染的意识、能力和投入逐渐提高, 污染物排放逐步趋缓, 环境质量逐渐变好。按此涵义, 在二维平面空间, 以经济发展为横坐标, 环境质量或污染水平为纵坐标, 则二者之间的关系曲线呈倒“U”型。按照环境库茨曲线的假设, 社会发展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而前文的分析表明, 江苏省部分重点污染行业的三废排放远没达到这个水平。
注:污染贡献率指该行业某种污染物排放量与统计行业此污染物排放总量之比, 下同。
3 结语
以上研究表明, 本文列举的6个重点污染行业, 其经济经济贡献率是有差异的, 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相对较大, 但是近年来纺织业的比重在逐年下降。在三废排放方面也存在极大的差异, 电力热力的生产供应业的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排放、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废水排放是最严重的, 各行业的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均呈现出明显上升或者曲线变化的趋势。结合经济发展和三废排放指标进行分析, 江苏省重点污染行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目前的情况是, 江苏省重点污染行业的经济发展和污染物排放在同步增长, 或者是经济贡献率在缩小而污染贡献率却在上升, 这两种情况实际上都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江苏省的今后的工作目标应该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因此, 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 应当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加大投入减少废弃物排放, 防治环境污染,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这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也是江苏抓住战略机遇期、增创发展新优势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方铭, 许振成, 董家华.广东省工业“三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实证分析[J].环境管理与科学, 2009, 34 (10) :46-49.
[2]张明龙, 张琼妮, 章亮.国外治理“三废”新技术概述[J].生态经济, 2010, (2) :124-126.
[3]梁星, 田昆儒, 王如燕.北京市“三废”治理的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J].经济问题, 2010, (5) :53-56.
Technology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论文题目: 化工生产的三废治理 学科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 级: 12化工(2)班 作者姓名: 徐海燕 学 号: 1203022028
化工生产的三废治理
摘要
工业三废是指工业生产所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本文主要介绍了工业三废常规处理方法与氯碱工业、硫酸工业、丙烯晴工业三废常见处理方法。关键词:化工生产;废水;废气;废渣;治理
引言
化工生产曾今给人类创造了很多财富,生产了许多各个领域必须的产品,满足了人们生产和生活的越来越高的要求。但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废弃物排入环境中,造成水体、大气和土壤的污染,这些污染物在水环境、大气环境和土壤环境之间不断地时行互相迁移、循环给人类的生活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到20世纪末期尤为严重,已经形成了21世纪的一大“公害”。
据资料统计,当今世界各国生产使用十多万种化学化工产品。人们利用各种原料进行加工,其中1/3直接转化为废物和污染物,2/3转化为产品。据统计美国化学工业每年大约排放30亿吨化学废物进入环境,如果再加上世界各国的排放量每年排入环境的废物将是一个天文数字,照此以往那将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存环境。为了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人类也逐渐意识到破坏环境的严重性,许多国家都陆续出台了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积极的来保护环境。
一、工业三废处理方法
“工业三废”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若不经妥善处理,如未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而排放到环境(大气、水域、土壤)中,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的容许量,就对环境产生了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和自然资源,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民健康,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物理的和化学的变化后就又产生了新的物质。好多都是对人的健康有危害的。这些物质通过不同的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进入人的体内,有的直接产生危害,有的还有蓄积作用,会更加严重的危害人的健康。不同物质会有不同影响。三废处理就成为化工生产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废气的处理:常用处理方法有冷凝法,吸收法,吸附法,直接燃烧法,催化燃烧法五种。
2.废水的处理:工业上对废水处理的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类。3.废渣的处理:化工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渣,除少数组分回收利用外,大都分采用堆放处理。
二、氯碱工业的三废治理
1.废水的治理
(1)酸性废水治理:氯碱生产中酸性废水主要来自离子膜树脂塔再生酸性水,电站水处理磺化酶再生水及氯产品洗水,废气塔吸收水等。南京化工厂利用南京大学环科所的技术,用大孔径树脂吸附除铁并不增加系统浓度,可以使铁离子浓度由0.4%降低至20mg/L除铁后的稀酸用氯化氢提浓,浓度可以达到副产盐酸标准。
(2)含酚废水治理:含酚废水产生来源主要是苯酚生产过程中稀酸酸化、酚化和蒸馏残渣水,地面散水等。治理方法是用煤油N-503混合液进行喷射萃取,尾部用活性炭吸附,最后生化处理。具体方法是将503-%30N煤油溶剂为萃取剂,喷射萃取高浓度含酚废水。本技术利用高速喷射形成湍流状态然后静置利用比重差分离,一次性萃取效率可达99%。萃取后含酚废水含酚Lg/m400~300,再生化处理。萃取剂再生返回循环系统再利用。
(3)PVC生产中含汞废水治理:其方法是将抽触媒污水集中沉降池,与其它含汞水混合一起处理。先加人一定量明矾溶液助沉并在沉降池内停留一段时间,上清液通过锯沫过滤器除去杂质和大部分汞,再经过活性炭过滤器吸附把关,处理后的废水返回到真空泵循环使用,处理后的废水含汞达0.03一0.05mg/L,实现含汞废水不外排,锯沫集中送汞矿处理。
2.废气的治理
氯碱行业排放废气主要是工艺废气,燃烧废气、锅炉窑炉尾气、有机氯化物、氯化氢、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
(1)锅炉、炉窑烟道气SO2治理 ① 湿法脱硫
即目前国内较先进的“烟囱组合型简易湿式脱硫装置”,由日本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承担设计,提供主体设备,由日本政府无偿援助3套,都用在氯碱行业,使用的脱硫剂是生产PVC副产电石渣浆,因是简易脱硫法,产物硫酸钙未做处理,送水泥厂做填料。
② 按脱硫法 原理是采用50%甲基二乙酸胺(MEDA)来脱硫,运行能耗低,SO2脱除率高,效果好。此技术由美国道化学公司和加拿大的rboTuSonic公司合作研究开发,脱硫系统包括特定的胺与亚硫酸气反应,加热分离成有用的SO2和可回收的胺。与一般方法相比生成物大为减少,后处理方便易行。
(2)生产工艺废气治理
氯碱行业排放工艺废气一般都含有氯化氢、氯气、硫化氢及有机氯化物,VCM单体,硫醇类,对大气产生污染,有些严重超标,是群众较敏感的问题。
① 含氯废气、含氯化氮废气治理
用乙炔发生后副产的电石渣浆吸收废氯气生产次氯酸钙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该法工艺简单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盐酸包装往往产生大量含废气,造成车间环境污染,又腐蚀设备,广州化工厂和天津化工厂用喷射泵抽真空水吸收的办法将做成稀盐酸,供周围用户使用,深受用户欢迎。
② 氯苯精馏尾气治理
用炭纤维吸附有机氯化物是原化工部宇清公司推荐的新技术,已经在很多厂家应用,运行比较好的单位,如保定电影胶片厂最为成熟,天津化工厂在一氯化苯氯化尾气回收苯和氯苯的回收率达99%,该技术可以推广。
3.废渣的治理
氯碱行业产生废渣主要有:电石渣、粉煤灰、炉渣、盐泥、钡渣及化工废渣等。
(1)粉煤灰的治理及应用
一般液态排渣炉粉煤灰比较细,流动性强,输送困难,风吹运输造成贮灰场灰尘飞扬,污染环境。一般在灰场建立灰仓储存, 并在灰仓上部加布袋除尘器,再反吹下来收集到料仓里,运往用户。目前粉煤用量最大是建高速公路路基填土代替三合土,硬度强,质量好,已供不应求。
另外,随着建材行业迅速发展,用粉煤灰做粉煤灰水泥,有独特性能,特用在桥梁建筑桥墩上,越接触水强度越好。粉煤灰中含有大量SiO2和Al2O3等活性物质,与Ca(OH)2反应后生成一系列水化产物,产生水硬性,将粉煤灰、氧化钙、铝粉、水泥混合固化制成加气混凝土砌块,粉煤灰用量占60%-70%以上,这种非承重空心砌块用于框架填充材料,又轻又保温且造价低,很受欢迎。(2)电石注处理及应用 ① 用电石渣做水泥
以电石渣为主原料,以电场液态渣为混合材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是一种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好措施,既解决了水泥市场供不应求的状况,又使固体废弃物得到了综合利用。
② 用电石渣处理度氯气做次氯酸钙
氯碱行业利用自己副产电石渣有利条件,处理电解系统含抓废气,生产市场上畅销的氯产品,如山东潍坊亚星化工集团、新获石河子化工厂、上海天原化工集团就利用电石渣浆生产次抓酸钙,其产品有效抓达5%一6%,供给造纸行业作漂白剂,取得一定经济效益。
三、硫酸工业的三废治理
1.尾气的处理
硫酸厂尾气中的有害物,主要是SO2、少量的SO3、酸雾,其组成随工艺流程、工况不同而异。近年来,由于广泛采用二转二吸等先进流程,尾气中的有害组分已基本可满足排放标准,但考虑开停车及事故排放,仍需建有尾气处理系统。常用碱法或氨法吸收。
(1)碱法:采用各种碱液吸收尾气中的SO2,常用的碱吸收液有碳酸钠(钾)溶液,氢氧化镁溶液及石灰乳等。特点是脱除率高,工艺简,国外普遍采用石灰乳法。我国石灰石资源丰富,该法副产品市场需求有限。
(2)氨法:用氨水或铵盐溶液吸收SO2,多余循环液用浓硫酸进行分解,得到高浓度SO2气及硫酸铵溶液,SO2返回制酸系统,或加工成液体SO2出售,硫酸铵溶液中和后直接出售或加工成固体硫胺。氨一酸法工艺可靠,处理能力弹性大,SO2脱除率高。但需大量消耗浓硫酸和氨。
(3)其他方法:其它方法有金属氧化物法、干法挣化法、活性炭法、离子交换树脂法等。
2.硫铁矿渣的综合利用
硫铁矿渣是硫铁矿制酸中在沸腾炉高温焙烧后的产物,主要组分Fe203 和Fe3O4、金属的硫酸盐、硅酸盐和氧化物。
(1)炼铁:硫铁矿烧渣中铁含量一般较高,可用作炼铁原料。高品位硫铁矿烧渣,其铁含量高,可直接掺烧后炼铁。中低品位硫铁矿的烧渣中,铁含量较低,有害杂质含量较高,不符合炼铁要求,必须进行造矿。采用选矿后炼铁.过去一般将烧渣还原熔烧成磁性渣(Fe3O4),如重油还原法、还原磁化焙烧法等,目前直接采用磁性焙烧,使排出的矿渣以磁性铁为主,再进行磁选获得精矿,此法更先进、经济。
(2)回收有色金属:有的硫铁矿中含有多量的有色金属,其价值超过了硫的价值。氯化焙烧法综合回收是比较成熟的方法。
3.排放液的处理
硫酸厂排出液主要含As、F等,其处理主要是除砷。目前国内外一般采用石灰中和法、硫化法、铁盐法、离子交换法、溶剂萃取法等。
四、丙烯腈工业的三废治理
1.废液治理
废水主要来源于两处:一是从急冷塔下部排出的废水;二是从萃取塔下部排出的废水。
(1)急冷塔废水:这股废水经催化剂沉降槽,分离出催化剂后进焚烧炉处理。
(2)萃取塔废水:主要含有聚合物渣滓和轻有机物。用四效蒸发器处理后,大部分净水可作为氨和丙烯蒸发器用水、吸收和萃取用水等在装置内循环使用。小部分用汽提塔脱除轻有机物后,用生化方法处理废水。
2.废气治理
这些尾气的量虽然不大,但所含的有毒物质和剧毒物质的浓度较高,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同时也威胁着员工的人身安全,因此2005年装置实施了精制尾气治理技术改造。正常时这部分气体可以排空,不正常时废气进入焚烧炉处理。
3.废渣治理
设置焚烧炉和燃烧火炬,可以大大降低三废的排放量。焚烧炉用燃料油作燃料,主要焚烧急冷却塔下部废水,废水先经挡板式沉降槽沉降除去催化剂,再用污水泵送至焚烧炉焚烧。乙腈精制和氢氰酸精制产生的废液以及(NH4)2SO4结晶过程中产生的废液也在焚烧炉焚烧。火炬用来焚烧生产装置出现事故时排放的气体,以丙烯为燃料气。当氰化氢用来制NaCN发生故障时,HCN进人焚烧炉焚烧,焚烧炉同时发生故障时,用火炬来焚烧HCN。
五、结论
1.1工业“三废”概念
工业“三废”是指由工业生产排放出的各类废气、废水与废渣。具体而言,工业废气指的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出的各种不再使用的气体,涵盖了烟尘、臭气、刺激性气体及其它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硫化氢、二硫化碳、一氧化碳等;工业废水指的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出的,已经使用并退出循环系统的,含有各种有机物、无机物、有毒物的污水;工业废渣指的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各类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矿业废渣、冶炼废渣、煤灰渣及工业垃圾等等。
1.2工业“三废”危害
2016.1 环保法规的一严再严,给煤化工企业造成了巨大压力。现代煤化工只有解决了环保难题,才能真正成为煤炭清洁利用的主力军,这已经成为业内共识。在环保重压下,煤化工企业和科研单位变压力为动力,在煤化工“三废”的资源化利用上不断取得突破,废水、废气和废渣正在通过创新技术变身为新产品,越来越多尝到了甜头的煤化工企业也开始将以往的被动治污升级为主动治污。随着示范项目的运营,我国煤化工行业在各类废水处理与近零排放、温室气体减排、脱硫脱硝与硫回收、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研发出了许多特色技术,积累了丰富经验。
废水:追求零排放与废水回用并举 探索高浓盐水提取工业盐
污水处理使煤化工项目在环保上饱受垢病。中国石化联合会副秘书长兼煤化工专委会秘书长胡迁林表示,目前煤化工废水处理难度较大,特别是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例如,固定床气化和低阶煤热裂解工艺的废水成分复杂,含有难降解的焦油、酚、多元酚等,采用一般生化工艺很难处理。此外,含盐废水处理也比较难,在缺少纳污条件的区域要实现近零排放成为难题。
据记者了解,虽然近年来不少煤化工企业和科研单位针对煤化工污水开发出多项处理技术,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成本也较高。煤化工废水不仅成分复杂,处理难度极大,同时其污水处理装置投资费用也很高,大概要占到装置总投资的10%~20%才能解决污染问题。因此业界普遍认为煤化工污水的“零排放”只能是理想模式,现实中很难实现。但哈尔滨工业大学韩洪军教授发布的中煤鄂尔多斯图克煤制气项目废水回用工程的一系列数据却颠覆了这一观点。该工程采用韩洪军教授开发的BEA工艺,通过组合多项专利技术在装置投资只占总投资1%的低投入情况下,最终实现了废水的零排放。而该工程投运至今能够稳定运行17个月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在治污上有收益。采用BEA工艺获得的回用水成本约为每吨3元,废水处理后全部回用至原水系统统一调配,与每吨6元的水资源费相比,企业自然就有了治污的积极性,废水的零排放、全回用也就不存在问题了。
就在不久前,大连瑞克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一项名为硝酸催化还原技术使长期困扰煤制乙二醇项目的废水处理难题告破。该技术可使煤制乙二醇工艺废水中的硝酸含量降至0.1%以下,亚硝酸钠、硝酸、氢氧化钠等原料单耗同时下降90%以上,目前已在濮阳永金化工有限公司和洛阳永金化工有限公司工业应用,每年可为企业节省原料成本4000多万元。这一经济效益显著的污水处理技术正在引来更多的煤制乙二醇企业。
此外,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新型高效一体化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内蒙古通辽金煤化工有限公司采用的恩德炉污水处理站、双良节能基于蒸发结晶技术开发的高盐废水零排放系统,也都在处理污水的同时为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
对煤化工企业而言,废水经处理得到回用只是一方面,环保部门以及企业重点关注的是煤化工实现“零排放”后最终得到的杂盐的出路在哪里。对此,业内人士认为,煤化工项目所产生的浓盐水因来源和预处理工艺不同,浓盐水成分也不同,特别是其中的硫酸钠和氯化钠浓度差别也很大,所以高浓盐水的资源化利用途径不尽相同。但他们最终殊途同归,都可以从废水中提出工业盐产品,为环保装置创造经济效益。
煤化工高浓盐水处理的最后阶段是蒸发结晶,这一过程产生的结晶盐目前是按照危废定性的,其处置费用成为企业沉重的经济负担,高浓盐水难处理依然是煤化工企业的一大心病。如何才能把浓盐水中的盐以工业盐的形式提炼出来进行销售,让环保装置产生效益?煤化工企业和科研单位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技术思路。
针对浓盐水资源化利用最简单的途径就是直接结晶混盐技术,它的工艺流程是最短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正在探索的煤化工浓盐水直接制取工业盐的络合分离技术就是其中的代表。该技术通过钝化、络合、吹脱、净化等步骤后得到较为纯净的浓盐水,最后再采用制盐行业的杂盐分离技术得到纯净的工业盐实现回用,这种工业盐产品可达到氯碱行业所要求的盐的组成成分要求。目前这套非常有前景的工艺正在小试中。
在浓盐水资源化利用上,盐分质结晶技术则是更多煤化工企业和科研单位的主攻方向。盐分质结晶技术首先要根据溶液中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浓度不同,结晶后分别得到硫酸钠和氯化钠的精盐,同时产生少量的杂盐。据石家庄工大化工设备公司副总工程师武彦芳介绍,他们开发的盐分质结晶技术最终产生的杂盐约占系统总盐量的1%左右,无论是做危废还是固废处理,企业都能接受,而得到的硫酸钠和氯化钠精盐都可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上海东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以ED离子膜浓缩+结晶分盐为核心的煤化工废水“零排放”结晶分盐工艺也是一项很有前景的技术。这项工艺在内蒙古伊泰煤制油有限责任公司16万吨示范厂完成中试试验,得到的盐达到工业盐标准,可将废水中绝大部分结晶盐回收利用。2015年8月23日,该技术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主持的专家评估。废气:回收硫联产化肥浓硫酸创效大 资源化利用缓解碳减排压力
在煤化工废气处理利用方面,烟气脱硫、克劳斯硫回收、静电除尘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并在新建装置和技术改造中广泛应用。脱硫本身并不是难事,氨法脱硫更加容易。但氨法脱硫的目的并不仅限于脱出二氧化硫,更重要的是要以二氧化硫作为化工原料,生产出合格的化肥产品,甚至复合肥料,这才是氨法脱硫的技术难点。
山东明晟化工工程有限公司凭借多年的化工经验和技术,先后开发出五代氨法脱硫技术。其研发的氨法脱硫工艺集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于一身,使二氧化硫排放稳定控制在5毫克之内,并直接生产出低氮多元复合肥,以最低的经营成本创造了最高的经济效益。据该公司总经理张波介绍,该技术已在山东明水大化烟气脱硫项目成功应用,可与原脱硫系统互为备用,目前已稳定运行6个月,脱硫塔出口在线监测SO2浓度始终保持在3mg/Nm3左右,达到了超低排放近零化。
“向环保装置要效益”是科洋环境工程(上海)有限公司ECOSA湿法制酸硫回收技术最好的诠释。科洋硫回收制酸技术以工业装置排放的含H2S酸性气体为原料,酸性气体经过氧SO2,SO2湿法转化为SO3,再冷凝为H2SO4,生产出工业级浓硫酸,同时副产大量蒸汽。
该工艺具有非常好的环境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据科洋公司销售总监孙凤俊介绍,经ECOSA装置处理后的尾气可满足现行最严格的环保标准排放,浓硫酸产品浓度≥93%,品质达到国标优等品标准。该技术的的另一个亮点就是热量回收。由于湿法制酸的产热量大,且流程放热梯度利用,平均1吨H2S可副产约6吨蒸汽(420℃、4.5MPa),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国家环保部颁布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是煤化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估的重要依据之一。根据该规划要求,要严格控制污染物新增排放量,把污染物排放总量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以总量定项目。
2015年煤化工行业的CO2排放量约为4.7亿吨,给我国碳减排带来压力。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计划于2016年试运行,碳税也将加快推出,这势必增加煤化工项目投资成本,影响其综合竞争力。一旦碳税突破100元/吨,煤化工项目将难以承担。因此,对煤化工项目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资源化利用既能增加煤化工项目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缓解我国在碳减排上面临的压力。
新奥集团一直致力于微藻生物固碳技术。该技术通过微藻的光合作用可吸收煤化工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废气,再通过低成本收集和高效油脂提取等后处理技术,联产生物柴油、保健品原料和饲料添加剂等高附加值产品。该项目已成功入选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并获得专项基金支持。
目前,新奥集团已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建设了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循环生产基地,利用煤基能源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和浓盐水,在周边的沙荒地养殖微藻生产生物质能源,实现能源生产的清洁高效和循环发展,该基地已成为国家级的低碳能源生态循环示范基地。在微藻生物固碳技术的研发上,新奥今后将主要开展三方面的研究工作,即高产油藻株的诱变育种与基因工程改造、微藻养殖工艺优化、高效低成本养殖后处理。
随着研发的进一步深入,可以预期,未来该技术在与煤化工项目成功对接后,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也将成为煤化工企业新的效益增长点。
在二氧化碳捕集方面,延长石油采用CERI工艺对煤化工排放的多余高浓度CO2实施低成本、低能耗捕集,并利用CO2排放源与油田同区发展的优势,积极探索实践CO2驱油。截至目前,延长石油已在靖边油田和吴起油田建成两个CO2驱油及埋存先导性试验区,累计注入液态CO2超过5万吨,试验油井最终采收率可在水驱基础上提高10%,取得明显增油效果。今后他们还将进一步开展煤化工装置不同浓度CO2类捕集工作,在实现煤化工行业碳近零排放的同时。利用CO2驱油提升采油模块的经济效益。
此外,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近几年也已累计投入26亿元环保资金,对于环保工艺全部采用“精细消化”,煤化工废气回收率达99.8%;河南中鸿实业集团应用焦化过程主要污染物控制关键技术后,焦化烟尘收集处理,用来发电或作为其他产品的原料,污染当量减排97%。此外,还有许多企业在工艺弛放气、高热能废气利用方面成效显著。
废渣: 煤气化细渣提精煤尾灰造绿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受热捧
近两年,我国煤化工迅猛发展,固废堆存量也越来越大,如何回收利用成为令业界头疼的问题。面对日益增加的固废排放量,一些煤化工企业在高附加值回收上做起了文章。
灰渣和污泥是煤化工装置产生的两种主要固废。其中,灰渣包括粗渣(气化炉渣)和细渣(黑水滤饼)两部分,粗渣的成分与锅炉灰渣相似,可以同锅炉灰渣一并利用,作为建材、道路桥梁等掺混原料,但细渣和粗渣组分有较大差别,其烧失量往往超过20%,不能直接用作建材原料。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细渣总量约1亿吨,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
核工业烟台同兴实业有限公司经过近4年的研发,针对细渣的资源化利用已形成了成熟技术——细渣零非放提碳及造绿技术,通过脱碳技术把其中的碳提出来,制成精煤,剩下的废弃物制成植物的培养基,用于绿化。其具体工艺过程是:细渣经筛分、改性后调成料浆,进入浮选柱,浮选柱底流收集分离出低于5%含碳量的废灰浆,废灰浆过滤脱水后制成绿培养基,分离的水回用;与此同时,浮选柱的溢流液精煤浆经过滤机或压滤机分离,精煤收集后可直接作为燃料煤销售,也可进一步深加工为炭黑或活性炭,水回用。
粉煤灰、煤矸石、气化炉渣中含有硅、铝、镁、铁、钙的化合物及少量钛、钾、钠、磷等,从中提取氧化铝、空心微珠、分子筛以及稀有金属,进行化工高值化利用近几年发展很快。特别是粉煤灰提取氧化铝被看成高效循环及高值化利用的新路线。目前,内蒙古等地有多条利用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同时用废渣生产高标号水泥的项目开工。
其中,大唐内蒙古再生资源公司开发的我国第一个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年产20万吨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已于去年实现连续稳定生产,该示范项目创造了一条煤—电—灰—铝—水泥独特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同时,此项技术还可将其他副产品和排污水全部消化处理掉。氧化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硅钙渣可用来生产水泥,实现了对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同样也是在去年,由内蒙古蒙西高新技术集团公司投资25亿元建设的年产20万吨的全国首条石灰石烧结法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工业化生产线也于10月建成投产。该生产线采用碱溶法、拜耳法生产出一级砂状氧化铝,在氧化铝提取过程中产生的废渣、赤泥,全部用于生产水泥熟料和步道砖等建材产品,形成了低排放、低污染、低成本的循环产业链。据悉,项目投运后,蒙西集团将以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技术为核心,逐步在蒙西工业园区打造高铝粉煤灰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群区。
此外,在废渣综合利用方面,各地将粉煤灰用于水泥生产和建筑材料已很常见。河南龙宇煤化工有限公司将煤泥输送到公用工程锅炉内二次焚烧,实现了大型煤气化装置生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内蒙古伊东集团东方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创办灵武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每年利用煤矸石、煤泥等废弃物80多万吨;宁夏赛马实业在宁东建设的废渣综合利用项目,每年可消耗粉煤灰120万吨。
1.目的
为加强对产生粉尘污染工序的运行控制,防止和减少粉尘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并将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污染减少至最低点。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粉尘污染的各工序的运行控制及对该工序作业人员的日常工作管理。3.职责
3.1 作业人员应按管理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和维护除尘设备。
3.2 动力设备部给产生粉尘污染的工序配备适宜的除尘设备,并监督检查除尘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检修。
3.3 供应部负责发放劳动保护用品,生产计划部负责监督操作者按规定时间清理集尘器内的粉尘和切屑,并送废弃物到回收站集中处置。(后面的工作应是车间负责检查吧?)
4.工作程序
4.1挖粉工序粉尘排放控制要求
4.1.1操作者工作前应先检查旋风除尘器检修门和出灰门是否关闭严密,启动风机,正常运转后方可开始工作。
4.1.2 为减少滤袋阻力,确保除尘效果,每班应清灰3-4次,每次振打30-40秒。
4.1.3 每天下班前应将旋风除尘器的集尘器中的粉尘和机床吸风口附近的集成容器的灰尘和切屑清理干净,以保证风道畅通和吸尘效率。4.2 加粉工序粉尘控制要求(以下内容是新增写的)
4.2.1 加粉工序场地要做好与车间其他工序之间的相对封闭,防止粉尘到处飘扬。
4.2.2 加粉工序的除尘装置的使用、保养、维修同4.1条款。4.3 除尘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检查
4.2.1 操作工应每天巡视自己作业部位的管道是否有因老化、龟裂、划伤、松动而产生的汇破漏现象,集尘器是否打扫干净,如发生异常应立即整改。
4.2.2班组长应指定专人按操作规程使用、保养除尘设备,并做好每天点检记录。
4.2.3扁布袋过滤除尘器应定期检查磨损情况,如发现损坏需及时修补中或更换过滤器。(布袋除尘器是否还使用)
4.2.4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清洗布袋,一般连续使用4个月需清洗一次,清洗或更换时,只需将过滤器部件的四个紧定螺母M10放松即可抽出,重新安装时,要注意过滤部件与风机部件之间的密封(两部件之间有密封填料粘合)。
4.2.5动力设备部负责监督车间保养工作的执行,并不少于每周一次的不定期抽查,并做好记录。
4.2.6每六个月,机修工应将振打清灰电机罩壳拆下,对偏心套轴承加注黄油,并检查橡胶密封膜是否损坏,若已磨损应更换。
4.3 管理要求
4.3.1车间粉尘浓度的检测
a)企业管理部定期联系相关检测部门对车间各个部位粉尘污染的程度进行检测,鉴定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
b)若检测结果超标,应组织动力设备部、车间等相关部门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直至达到规定要求。
4.3.2 废弃物的处理
集尘器中的粉尘、切屑,车间收集后送垃圾站分类,并集中交有权部门处置。4.3.3个体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佩戴情况监督
4.3.3.1生产计划部不定期检查粉尘排放岗位和粉尘污染区域员工防护用品的佩戴情况,如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4.5.2粉尘排放防护用品损坏或超过失效,生产计划部需向供应部申请,及时更换,发放部门要做好更换记录。5.相关文件和记录
瓦 斯 排 放 管 理 制 度
二0一一
重庆市永川区余家岩煤矿
瓦斯排放管理制度
一、适用范围
1.为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第一”方针,促进矿井生产建设的正常进行,保障煤矿职工的安全和健康,强化我矿的瓦斯排放管理,制定本制度。
2.本标准适用于余家岩煤矿瓦斯排放的管理。
二、局部瓦斯排放管理制度 1.井下所有煤巷、半煤岩巷和其它瓦斯涌出异常区的岩巷掘进工作面必须安装局部通风机。
2.井下掘进工作面必须安装“双风机双电源”,及双风机自动切换,并且要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3.井下发生有计划或无计划停风、停电后必须采用局部通风机进行排放瓦斯工作,在排放瓦斯过程中严格执行停电、撤人、控制瓦斯浓度的排放原则。
4.局部通风机在恢复通风前,必须首先检查瓦斯,只有停风区中最高瓦斯浓度不超过1.0%和最高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且符合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都不超过0.5%时,方可开启局通风机,恢复正常通风。
5.停风区中瓦斯浓度超过1.0%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最高瓦斯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3.0%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控制风流排放瓦斯。
6.停风区中瓦斯浓度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3.0%时,必须制订安全排瓦斯措施,报矿技术负责人审批。7.在排放瓦斯过程中,排出的瓦斯与全风压风流混合处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都不得超过1.5%,且采区回风系统内必须停电撤人,其他地点的停电撤人范围应在措施中明确规定。
8.局部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瓦斯浓度达到2.0%时,附近20米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由瓦检员或放炮员汇报通风调度站,通风部当日值班长提出口头排放瓦斯安全措施,并指定专人进行排放。
9.排放瓦斯措施的主要内容必须包括以下内容:a、排瓦斯负责人及组织人员;b、排瓦斯的设置警戒范围,断电范围及负责人员;撤人的负责人员;c、调控排放瓦斯风量的方法;d、排放瓦斯的浓度规定。
10.排放停工密闭区的瓦斯时,由通风队提出书面排瓦斯安全技术措施,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由技术负责人现场指挥进行排放。
11.排放密闭的尾巷瓦斯、情况不明的巷道、联通已采区、老空区、火区等处的瓦斯时,由矿提出书面措施,经矿通风队审查报技术负责人批准后,由技术负责人组织人员现场指挥,通风队协助进行排放。
12.在排放瓦斯之前,凡是排放瓦斯流经的区域或被排放瓦斯切断安全出口的采掘工作面,必须撤出全部人员,切断所有电源,(除本质安全型监测设施外),并设警戒。
13.排放已密闭区,瓦斯尾巷,联通已采区,火区(上述巷道内无风筒)的瓦斯时,要由外向里,逐节接风筒,严格控制风量,风筒口往外巷道内瓦斯浓度严禁超过2%,全负压通风地点严禁超过1.5%,进入采区回风或总回风混合后,瓦斯浓度分别不超过1%和0.75%。
14.排放临时停工区(巷道内有风筒)的瓦斯时。采用调节排瓦斯“三通”(预先安装)排放瓦斯,掌握排出的瓦斯浓度。15.排瓦斯时,要严格执行“三人联锁排瓦斯制度”。16.瓦检员持“警戒牌”,通风队长持“排瓦斯命令牌”,安全员持“排瓦斯牌”。
17.排瓦斯前,瓦检工在作好放排瓦斯准备工作(检查风电闭锁盲巷口瓦斯情况、风筒情况、排瓦斯三通情况),将警戒牌交给班组长,由班组长派人将瓦斯流经区域巷道人员撤到进风巷,停掉瓦斯流经区域内一切电源,一切工作就绪后,班组长将“排瓦斯命令牌”交给安全员,安全员负责检查以上各项工作就绪后,将“排瓦斯牌”交给瓦检员,表示允许排瓦斯,瓦检员拿到牌后,启动风机进行瓦斯排放。
此时,瓦检员持有“排瓦斯牌”、通风队长持有“警戒牌”,安全员持有“排瓦斯命令牌”。
18.瓦斯排放完毕后,由瓦检员、安全员同时进入工作面检查通风瓦斯、风筒情况,各地点瓦斯浓度降至规定值以下后,排瓦斯方告结束,逆序换回各自的牌,撤除警戒,方可恢复生产。
19.排放串联通风地区瓦斯时,必须严格遵守排放次序。首先从进风方向第一台局部通风机开始排放,风流瓦斯浓度必须控制在0.5%以下,只有当第一台局部通风机排放巷道瓦斯结束后,检查串联风流瓦斯降到0.5%以下时下一台局部通风机方准送电,排放时掌握瓦斯浓度排出。
20.一个采区严禁两台局部通风机同时排放瓦斯。
为保证污水处理岗位稳定运行,达标排放,对各工序排放废水做以下规定:
1、严禁向地下污水管网排放含油、含煤灰、含保温棉、含酸碱、含液氨等废水。
2、煤气化U1700和U3000两工序排放的废水,排放量≤13m³/h,CODcr≤300mg/l,SS≤50mg/l。
3、低温甲醇洗排放的废水,排放量≤8m³/h,废水含甲醇≤50mg/l,CODcr≤1000mg/l。
4、精馏排放的废水,排放量≤9m³/h,废水含甲醇≤100ppm。
5、对造成污水处理岗位不能达标排放,被环保局罚款,按照环保污染事故处理。
6、若因生产需要,排放有毒有害介质时,必须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且要俩人以上进行作业(包括从事仪表液位计、压力表调试等作业),否则,一经发现碳化工公司将给予考核。
7、各工序冷凝液尽量收回系统内,如果需要就地排放没有被污染的冷凝液,排放时接到雨水井排放。
大化集团大连碳化工有限公司
生产科安环科
【“三废”排放管理规定】推荐阅读:
污水排放管理方案07-04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会员管理办法02-18
排放瓦斯措施06-06
尾气排放检测06-08
废水排放应急预案09-12
污水排放整改报告03-17
电厂超低排放改造03-21
污水超标排放应急预案07-04
环保排放承诺书12-04
污染物排放减排措施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