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读书报告模版

2024-08-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育类读书报告模版(通用5篇)

教育类读书报告模版 篇1

版本:杨四耕著《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体验教学》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 内容简介:本文共分六个部分,这六个部分可以看作是从两个大的层面来搭建文章脉络。

一个层面是理论概述。文章第一部分“体验教学概说”中先从明确“体验”的涵义、特征、类型入手,为了进一步理解“体验教学”奠定了基础。然后,从学生的角度,结合新课程倡导学习方式的变革,提出了“体验学习”这一概念。最后,着重分析了体验教学的内涵、特征及其意义。第二部分论及到与“体验教学”密切相关的理论基础,需要从哲学、美学、心理学等理论中汲取营养。通过对其哲学基础的把握,我们可以认识开展体验教学对学生生命发展的价值;通过对其美学基础的阐释,有助于我们认识教学中审美体验的生成与显现之机理,进而达到教学艺术的美学境界;通过对其心理学基础的梳理,我们可以认识体验产生的心理机制,进而科学设计、有效实施体验教学。另一个层面是方法论或实践层面。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体验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引起了学界普遍关注,中小学教师更是进行了许多富有创造性地探索。作者在借鉴已有研究和探索的基础之上,系统地探讨和总结了怎样进行体验教学设计,如何实施体验教学,有哪些行之有效的体验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方法,以及如何对体验

教学进行评价等等主要问题。所以本书接下来的四个部分分别为:体验教学设计、体验教学过程与模式、体验教学策略与方法、体验教学评价。

简评:

“如何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什么样的教学形式才是符合新课程需要的”,这是影响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性问题。在新课程背景下逐渐凸显出的新教学形态有很多:对话教学、开放教学、问题教学等等,体验教学只是其中的一种。

作者不以纯粹的说理为价值取向,不以理论上的精深探索为研究追求,而是注重案例与分析相结合,通过大量的来自于教师实践生活的鲜活的案例来说明问题,为教师思考新课堂的教学提供参照。当然书中也不可能提供直截了当的操作方法,毕竟教育教学情景的复杂性、具体性、个别性也注定不存在能直接套用的、固定不变的操作方法。关键是教师领悟其中新课程的理念,注意结合自身的实际来思考问题。

此书中薄弱的一环就是关于体验教学的评价方面,学生的体验是个内隐的过程,如何通过外显的评价途径知道学生达成了体验的目标,并将习得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化为影响自身行为的因素。其实现在新课改的一大难题也是如何具体地、可操作化地评价教学中的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达成效果,以及处理好关注每一位学生身心发展和升学考试之间的关系。

读后感言:

我就“体验教学”再结合新课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谈谈个人的感想。

首先,何谓“体验”。一般语义上,把体验归结为认识—实践—经验范畴,其实体验一词与经验是有区别的,它更注重主体性的人对生命意义的把握,人们生活在体验之中,并透过体验而生活。体验是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不是在人之外的、形式性的东西,它是对人生、生活、生命的感悟,一种内在的、独有的、发自内心的和生命、生存相联系的行为,是个体对当下生命状态的一种悟解、领会、观照。“以身体之,以心验之”,这是对体验的一种总的描述。在哲学、心理学、美学等领域对体验的论述颇多,我们可以把它的基本精髓借鉴到课堂教学领域,注重学生的体验,使得课程、课堂回归学生本体,“还学于生”。

其次,体验的特征如何。第一、体验的主体性。体验是与人的生命共生的,不仅仅指一种主体自身生命经历,还包括投入其中的个体的认知、情感、态度、意志、领悟等代表生命特质的因素,彰显生命的力量和意义。同时,体验的主体性还体现在个体性上,因为人是独特的生命存在。体验并不像经验那样可以被抽象出普适化的概念所规定着,而是直指个体心灵深处,与具体的、自我独特的情境相联,也受个体独特的出身经历、气质、情感等影响。对于个体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第二、体验的情感性。体验是感性生

命之所系,虽然当中不缺少认知成分,但渗透着情感,深藏着激情、爱欲,显形为活生生的生活感受,从而体现出人的内在生命的祈向,因而它是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心理活动。第三、体验的生成意义性。相对于动物来说,人是一个未完成的、非特定化的存在,人能够通过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发展、完善和提升自己,是实然和应然、现实性和可能性的结合体。“体验是人的生存方式,也是人追求生命意义的方式”。这也是我们教育学的一种人性前提假设。体验本身就是以生命为基础,将外部世界融入到主体心灵中,激活、唤醒生命意识,敞开主体的精神,生出新的意义和精神力量,实现对人的自我生命的升华和超越,从而使人走向更完善、更丰富、更自由的人性生成。

然后,何谓“体验教学”。体验教学所关心的不仅是人可以经由教学获得多少知识、真理等而达到求真之境,更在于彰显和扩展人的生命意义而达到求善、求美之境。教育要培养和发展人,理应如此。这种教学需要师生整个身心的投入,整个生命的融入,需要感同身受,不仅用脑,更要用心,经过体验才可能在教学中看到人,而不仅是客观真理性知识的传递。从具体教学方法策略这一层面上讲,“体验教学是在一定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得教学情境,使学生在亲历和体验过程中理解知识、发展能力、建构意义、生成情感的教学价值观、教学方法论和教学策略与方法”。(杨四耕《体验教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这里的“理解”不仅仅只限于分析学上逻辑层面来进行的,更是站在现代阐释学的角度,作为一种对话的形式,一种心灵的交流、智

慧的碰撞、在理解者和文本之间构建一种意义关系。这种理解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在体验过程,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体验人生存的价值与意义,体验他人同时也体验自我的人生。

如果说传统教学囿于近代科学世界观和科学认识论的视野,远离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在科学主义、社本主义的教学哲学的影响下,传统教学内容建立起了相对完整的知识教学体系,教学目标往往是先验的、外在的、确定性的,在“应试教育”的推波助澜下,教师构建的教学模式大多采用单一形式的知识和技能的讲授为主,甚至照本宣科,在这种远离了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日渐成为一个感情淡漠、体验荒芜、缺乏内心敏感性的‘认知体’,课堂则日益成为一个丧失了生活趣味、文化个性和精神生活的‘加工厂’。那么,现代教学则应将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纳入研究领域,关怀人性和关注人的生存,观照学生的生活和生命全域,教育活动也应将人的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放在核心地位。课堂教学不应再将其简单概括为特殊的认识活动,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因此课堂教学理应把学生的体验纳入其中,体验教学也应是课堂教学的本真存在。在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时代剧进、现代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教育的弊端成为社会进步、人类发展的绊脚石。因此,新一轮全面的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基础课程改革应运而生,新课程改革核心是以人为本,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回归教育的首位,篇二:教育学读书报告

教育学读书报告

这几个星期为了充实自己教学理论方面的知识。随手翻开了放在书架上的教育学。

教育学是师范院校的核心课程,教育学教学是对在职教师,教育管理干部和师范院校学生进行现代教育观念。教育学知识和教育研究意识培养的基本途径。所以,教育学课程,对提高教师素质的影响很大,而教育学教材是教育学课程的主要依托。本书主要介绍了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教育学基本知识和教育的社会功能及中外当代教育学新理论和新理念,在不脱离传统教育学基本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心理科学。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科学研究的新成果,以及当代教育家的教育实践,力求准确。全面地阐述当代教育学的基本原理

本书一开始首先介绍教师的职业特点,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化发展等有关内容,让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这是本书的一大特点。

其次,解决怎样教的问题,即方法问题,这是当好教师的根本保障,通过介绍中外教育新理论和新理念,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培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教育学基本知识的介绍,让学生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策略和技巧,通过教育社会功能的介绍,让学生树立大教育观,能够站在社会的高度来处理教育内部的问题。全书特别注意了以下“四个贴近”:

一是贴近学生。一个人的成长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一名优秀的教师既要掌握学校教育的基本知识,又要掌握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本知识,并有机地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学校教育能够得到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效配合。为此,本书增添了有关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本知识。根据学生教育实践经验少的实际情况,增加教育实践案例和实践题目,注意培养学生的教育观念。

二是贴近社会。教育现象是社会现象的一个缩影,教育改革是整个社会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为此,本书注重教育社会功能的反映,既注重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同时又体现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积极的推动作用。贴近社会必须要面向未来,以发展的眼光诠释当代教育。

三是贴近科学。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出现了大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成果,本书特别注重反映教育科学发展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成果。

四是贴近教育实践。从2006年秋季开,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在我国全面铺开。本书注重贴近教育实践的第一线,介绍当代教育和教学改革的新动向,以及当代教育改革家的教育实践,让学生感觉到教育改革和教育家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好地掌握教育科学的基本知识。

本书对于未来教师的培养,在职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的培训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非常具有针对性。篇三:《什么是教育》读书报告

信阳师范学院

研 究 生 读 书 报 告 封 面(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什么是教育》读书报告

提交日期: 2012 年 5 月 8 日 研究生签名: 王天娇 《什么是教育》读书报告

书名:《什么是教育》

著者:雅斯贝尔斯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

版次:1991年3月第一版

页数:178 作者介绍:

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karl theodor jaspers,1883年2月23日—1969年2月26日),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神学家、精神病学家,是公认的西方“存在主义”大师之一。雅斯贝尔斯主要在探讨内在自我的现象学描述,及自我分析及自我考察等问题。他强调每个人存在的独特和自由性。

雅斯贝尔斯于1883年出生于奥尔登堡的一个普通家庭。他自幼就对哲学感兴趣,但受其父亲影响而入读大学的法律系(父亲是一位法学家)。他很清楚自己不喜欢法律,于1902年转读医学,1909年毕业。

之后,到海德堡精神科病院工作。1913年,他在海德堡大学得到临时心理学教师一职。后来,转为长期聘任,从此不返回临床工作岗位。40岁时,雅斯贝尔斯从心理学转投哲学,并且扩展到精神病学的工作。1948年雅斯贝尔斯来到瑞士的巴塞尔大学工作。他在哲学界中仍然表现突出,直到1969年与世长辞。

全书分析:

《什么是教育》这本书共十九章,集中反映了雅斯贝尔斯的存在主义教育思想,同时也体现了现代西方教育思想发展的人本主义倾向。该书对 教育本质、教育功能、教育过程、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大学教育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进行剖析的过程中作者反复提到诸如 “精神世界”、“对话”、“权威”、“陶冶”等核心概念,反映了其对教育的独特见解。笔者主要就这四个核心概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主题论述:

一、精神世界——教育的核心

雅斯贝尔斯特别强调精神世界在教育中的作用,他指出“在学习中只有被灵魂所接受的东西才会成为精神瑰宝,而其它含混晦暗的东西则根本不能进入灵魂中而被理解”[1]。所谓灵魂所接受,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心理发展水平,二是内部学习动机。因此,教育内容的选择应符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能被学生所理解;同时,教师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如何使外在的学习动机转化为内在的学习动机,如何刺激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等问题。否则教育成为一种强迫式教育,学生成为被压迫者,那么,对学生身心发展伤害极大,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厌学、书本知识全数归还给老师、思维僵化,没有创新或创新精神,这也是现今教育的一个写照:初中、高中生厌学;大学文科生把数理化全忘了等。

二、对话——教育的方式

雅斯贝尔斯认为人在自我的生成上所存在的三种阻力有三种不同的教育方法:第一种是训练,它与训练动物相似;第二种是教育和纪律;第三种是存在之交流[2]。同时,人在自我生成的过程中还要经历三种过程:自我训练、自我教育、自我进行敞亮交往。他这样看待这三种生成过程评价,他认为:“训练是一种心灵隔离的活动,教育则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而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这种我与你的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2]。雅斯贝尔斯的对话肯定了主体间的平等,是主体间共同探索真理的活动。他特别赞成苏格拉底的对话式教学,纵观现今教育,这种对话式教育已经普遍被理论研究者所研究,被广大师生所接受并提倡,被多数学校所采用,并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权威——教育的保障

雅斯贝尔斯在第十章分别介绍了权威、强权与权力的区别、权威的必要性和历史性、权威的危机与转变、权威与大全、作为信任源泉的权威、自由与权威的对立性、在权威中自由生存等,使我对权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雅斯贝尔斯虽然强调权威、强权与权力的区别,但实际上他更强调他们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他指出“真正的权威来自于内在的精神力量,一旦这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消失,外在的权威也随之逝去。当权威受到损害时,那么它就会抓住强权”。“获得长久而牢固的权威是通过强权,这种强权或者是内在的,即对灵魂施加压力,或者是外在的生理上的强迫。没有与强权的联姻,权威只能是一个被挑选的对象,如果在权威存在的连续性中把握住一切的话,这样权威也应成为强迫的方式”[3]。“威与权力的分离,同样会使二者走向毁灭”[4]。因此,三者具有不可分割性。雅斯贝尔斯谈到了权威的必要性,同时也审视了教育中的“权威”与“自由”的相对性。他强调权威在教育中的作用,他把权威当着教育的源泉。同时,他也没有忽视自由。他指出“自由——与专断相区别——只有经由权威而获得。同样,本真的权威也只有经由与它相关的自由才能建立”[3] [5]。但,自由只能在权威中才能生存。而权威需要自由。他指出:“随着历史性权威的逐步销声匿迹,自由也会自行消失”[6]。“自由与权威之间的张力在于,双方都是以对方为存在的依据,失去任何一方,那么自由将转变成混乱,而权威则意味着专制”[7]。因此,我们要信仰权威,同时,我们也要在权威中自由生存。运用到教育教学中,我认为雅斯贝尔斯的这句话最具说服力,那就是“马克斯?韦伯曾经成为过权威。但权威从不需要在大庭广众下宣布,它是自然而然形成的”[8]。是的,权威从不需要在大庭广众下宣布。很多教师,上课的时候特别严厉,总以为这是在树立权威,树立威信。但事实上,学生们除了敢怒不敢言之外,更多是一种厌恶,鄙视,甚至是不屑。权威是以爱为基础的,作者开篇就特别提到了“爱”,爱是一种心灵的互动,精神的交往,而真正的权威来自于内在的精神力量。

四、陶冶——教育的精髓

关于陶冶这一问题,雅斯贝尔斯谈论了很多,我自认没有完全领悟到陶冶的真谛,但通过他详尽的论述,确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雅斯贝尔斯指出“真理意识不会简单地存在于个体生命的直接性,它更多的是要在一定时代的人们身上重新培植成长,对真理意识的培植通过了人类后天习得的陶冶过程[8]。我认为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肯定了教育的作用,肯定了人的可塑性;二是肯定了陶冶在教育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他又指出“真理的物质实现从来就不是单纯地从哲学思考中产生出来, 而是在教育过程与自我教育过程所构成的世界里方能产生[9]。这句话又肯定了自我教育的重要性。现今教育中所提倡的“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反思性学习”等正是自我教育的写照。他还指出“培养清晰、开放和公正的意志胜过成就某种单方面的知篇四:教育学读书报告

阅读书目:叶澜著《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年6月版

教育经济管理 1011122005 胡莎莎 教育学读书报告

对于初涉教育学领域的我来说,专业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甚至于脑海中关于教育学最基本的概念理论都没有一个系统的体系框架,这就不可避免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制约了我的进步与发展,因此,这学期在孙老师的建议下,我阅读了叶澜教授著的《教育概论》。与一般教材性书籍不同的是,叶澜教授著的《教育概论》不是堆砌理论探寻概念渊源,而是立足于教育,揭示教育与其主体——人,以及其所处的社会大环境之间的联系,最后专设一章探讨了社会、教育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高屋建瓴的写作方式有一个好处就是抓大放小,紧紧围绕教育最重要的两大职能——促进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来阐释教育的意义及作用,并通过论述教育的基本概念及要素结构与功能、教育的发展进程,教育与社会各子系统以及教育与个体发展和人生阶段的相互关系,实现全面多方位审视教育的目的。

本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从教育的概念界定,教育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以及教育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等方面入手,简要分析了教育的基本构成;第二章和第三章论述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从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历史演变和当代教育与社会各子系统的相互关系两方面展开,详细论述了社会历史的变迁对教育的影响以及教育和人类自然生态、社会物质生产、社会政治和文化间的相互关系;第四章和第五章论述了教育与人的发展间的关系,从教育与个体发展相互关系的一般理论及人生阶段与教育两方面展开,正确认识了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以及人生各个不同阶段教育的特点;第六章作为本书的总结,综合前面章节的内容,论述了社会、教育、人之相互关系,从分析社会与人相互关系的存在模式以及教育促进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两大功能的相互关系展开。关于“教育是什么”的问题,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学者从各种角度作过回答,有的从教育价值的角度,有的从教育目的的角度,有的从教育内容与方法的角度,有的从教育本质的角度。由于时代不同、角度不同、个人所代表的阶级、所取的价值观和思想方法的不同,这些回答就很不相同,甚至有可能完全对立。英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斯宾塞认为教育是为美好生活作准备,而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则认为教育不是为生活作准备,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有些教育家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人格的培养,有些则认为人格培养是家庭和教会的事,教育应着力于智慧的训练。叶澜教授认为,在界定一项概念之前,首先应明确自己的认识目的,教育概念的界定必须突出教育的特殊性,将其与其他事物区分开来,同时又能涵盖古今中外出现

过的各种形式的教育。通过认识到人之所以需要教育是产生于个体在社会中生存和社会延续、发展的需要,而不是直接产生于本能,叶教授将教育界定为人类特有的活动,即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这个概念的界定直接说明了教育的主要目的、对象以及活动形式,相对比较全面。谈及学校教育的特殊性时,叶教授提出,学校教育是目的性、系统性、组织性最强的一类教育活动,因此也是可控性最强的;学校教育是有专门的机构和专职人员承担的,学校的任务是培养取得入学资格的人,因此,叶教授将学校教育定义为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有制度保证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比较独特的是,叶教授在论述教育主体时,不同以往单主体论,将教育的主体认定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即复合主体论,教育内容则作为他们共同的客体。复合主体论更全面的反映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实际存在的关系,并且注意区别了教育内部两种不同层次的相互关系,即作为教育复合活动中两个主体与活动对象的关系,以及作为在教与学不同性质的活动中,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反映了教育过程中教与学两大类活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作为社会活动的教育活动,分为学校教育和非学校教育两类。现代学校教育系统在形态上呈现阶梯式,第一层次是把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内化为学校教育系统的要求,对学校教育系统做出质的、量的与结构的规定,确定学校教育系统的总方案,并督促、检查方案的执行,按照执行的实际情况,适时作出调整;第二层次是把由上一层次制定的学校教育系统的总方案分别内化为各级各类学校办学的具体方案;第三层次是把学校工作的总方案内化为每个教师的工作方案、教育认识和行为;最后一层次则是把教师提出的对学生的要求内化为学生自觉要求,把教育内容内化为学生个人身心的发展,这是教育活动追求的目标有可能转向现实的实质性的一步,由教师与学生这一复合主体承担。这四个层次的教育系统活动具有两大功能,即影响社会发展和影响个体生命、人生发展。

在论述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时,叶教授从论述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历史演变和教育与当代社会各子系统两方面入手。通过对教育进行深入研究,探寻教育与社会发展以及教育与个体生命、人生发展之间的规律性联系。这一规律性联系,是人及由人组成的社会的意识、意志、利益、实践在教育领域内复杂交互作用的产物和历史的呈现。本章通过对奴隶社会、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近代自由资本主义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现代社会主义社会教育的形式及发展,以及教育的特点的探究,得出教育是由社会生产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的。现代社会的教育发展表现出以下几点趋势:一是社会生产、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教育的关系日益加强和加深,教育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二是教育由更多地为继承人类

已有文化服务逐渐向更多地创造新的文化和物质财富,为社会发展和未来社会服务;现代社会教育特征则表现为教育与社会的联系向普遍化与直接化转型;学校教育制度向梯形化、弹性化、开放化和终身化转型;学校教育以培养现代人为目标,实现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方法、手段的现代化转型。历史的回顾有助于我们认识到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间存在以下几点规律性联系:一是教育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每一个社会中教育的发展水平是该社会诸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是这些方面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二是承认社会诸方面对教育的综合作用,并不等于是说社会诸方面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以同样大小的力量作用于教育,社会政治的民主化程度越高,教育的阶级性越隐蔽或趋于消灭,社会物质生产发展水平越高,教育的生产性越鲜明,社会科学文化发展水平越高,教育的科学性越强。同时,越是现代化的社会,越是进步的社会,对教育的需求越大,教育对社会的反作用也越大,总体而言,社会对教育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三是,教育有相对的独立性;四是,在现代社会尤其要处理教育与社会的关联性和相对独立性的关系问题。在论述教育与社会各子系统间相互关系的章节,叶教授通过对教育与社会中自然生态系统、物质生产系统、政治系统及文化系统的相互关系的研究,认为教育与社会各子系统的联系并不在同一个层次上,而且教育与社会各子系统相互作用在性质上与侧重点上都有区别,社会各子系统对教育的要求只有在被人们认识到并恰当地内化为教育本身的要求,内化为教育的制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等后才能得以实现,而从发展的角度看,教育往往落后于社会各子系统的发展。四五章主要探讨教育与人的发展间关系,从教育与个体发展相互关系的一般理论和教育与人生阶段关系两方面展开。通过对教育学研究人的特殊视角的解读,了解到教育学研究人的问题之特殊性表现在:一是把个体作为一个复杂的整体来研究,而不是把人的某一方面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二是教育学要研究个体的发展与形成问题;三是教育学还需要研究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各种可能存在的关系模式并探讨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个体发展功能的统一问题。在所有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论中,二层次三因素论占主导地位。这里的二层次是指,可能性和现实性,可能性层次中包括个体自身条件与环境条件,现实性层次包括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接下去主要探讨的就是这两大层次三大因素是如何对教育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的。除此之外,本章还将学校教育作为二层次三因素论中的特殊的综合因素来发挥作用,探讨了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以及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第五章通过对人生阶段的划分和分析,探讨了教育在各个人生阶段应发挥的作用。前五章内容使我们对教育,以及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间的关系有了一定了解,但同时还 存在一个未解的问题,那就是社会、教育、人之相互关系。从社会与人相互关系的不同结构来看,无论是社会本位观还是个体本位观都比较片面,更为普遍接受的是社会与个体相互依存又相互独立的观念体系。社会与个体之间存在一致和相互促进的基本关系,只要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方向一致,就是积极的关系模式,值得追求提倡的关系模式,只要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方向不一致,就是消极的、有害的关系模式,是要批判和纠正的关系模式。教育作为中间因素,是社会和人之间联系的桥梁,在此,不得不回顾教育系统的两大功能,即促进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而教育的两大功能的实现最终只有通过教育对象,每个个体的真实的发展才能实现,同时由于教育是一定现实社会中的教育,因此,它的功能发挥状态与社会发展水平,社会对教育的重视与支持,对教育活动内在独特性的尊重紧密相关。叶澜教授著的《教育概论》是我阅读的第一本教育学专业书,也是我入门教育管理的第一本引路之书,不得不说,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很大。通过阅读本书并作了详细的读书笔记,我对教育学相关的概念理论以及教育的发展历史、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更重要的是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形式等等都有了基本的了解,这是我入门教育学必需的修行,也开启了我下一轮的阅读计划,在叶澜教授之后,我还计划阅读内尔·诺丁斯的《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和《幸福与教育》,佐藤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萨乔万尼《道德领导》等书,基本实现对教育学领域的初步了解,为今后学习和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篇五:研究生读书报告范文(教育学)研究生读书报告

《教育概论》教育学读书报告

因为本科学的是英语专业,研究生又跨专业学了教育学专业,虽然因为对教

育学感兴趣,本科时也有涉及,但对于我来说,专业基础知识还不够扎实,甚至关于教育学最基本的概念理论一直都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体系框架,对教育学基本知识的不扎实,很可能在今后的学习中制约我的学习与研究工作。因此,在同门师兄师姐以及专业老师的推荐下,我阅读了由叶澜教授编著的《教育概论》。这本书虽然不像其它那些教科书一样,没有列举理论来探寻概念的渊源,它是立足于教育,揭示教育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其所处的社会大环境之间的联系,最后还专门设了一章探讨了社会、教育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样的写作方式,跳出了教科书的硬式框架,使读者阅读起来没有教科书的乏味感,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让学习者较快进入状态,同时也使我们更容易理解书中的知识。

这本书一共有六个章节,本书的第一个章节是从教育的概念界定,教育基本

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以及教育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等方面入手,简要分析了教育的基本构成;第二章和第三章论述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从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历史演变和当代教育与社会各子系统的相互关系两方面展开,详细论述了社会历史的变迁对教育的影响以及教育和人类自然生态、社会物质生产、社会政治和文化间的相互关系;第四章与第五章论述了教育与人之间的发展关系,从教育与个体发展相互关系的一般理论及人生阶段与教育两方面展开,正确认识了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以及人生各个不同阶段教育的特点;第六章作为本书的总结,综合前面章节的内容,论述了社会、教育、人之相互关系,从分析社会与人相互关系的存在模式以及教育促进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两大功能的相互关系展开。

在第一章的主题是:教育—复杂、开放的社会系统,是从教育的概念界定,教育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以及教育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等方面入手,简要分析了教育的基本构成。关于教育概念的界定,在叶澜教授的书里,她认为,教育概念的界定必须突出教育的特殊性,将其与其他事物区分开来,同时又能涵盖古今中外出现过的各种形式的教育。叶教授将教育界定为人类特有的活动,即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这个概念的界定直接说明了教育的主要目的、对象以及活动形式,相对比较全面。在论及学校教育的特殊性 时,叶教授提出,学校教育是目的性、系统性、组织性最强的一类教育活动,因

此也是可控性最强的;学校教育是有专门的机构和专职人员承担的,学校的任务

是培养取得入学资格的人,因此,叶教授将学校教育定义为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

构承担,有制度保证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

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叶老师又将教育活动分为学校教育和非学校教育两类。

在第二章和第三章里叶教授主要向我们讲解了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第二

章论述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历史演变,第三章主要讲的是当代教育与社会各子

系统的相互关系。通过对教育进行深入研究,探寻教育与社会发展以及教育与个

体生命、人生发展之间的规律性联系。这一规律性联系,是人及由人组成的社会的意识、意志、利益、实践在教育领域内复杂交互作用的产物和历史的呈现。这一章通过对奴隶社会、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近代自由资本主义社会、半殖民地

半封建中国社会、现代社会主义社会教育的形式及发展,以及教育的特点的探究,得出教育是由社会生产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历史的回顾有助

于我们认识到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间存在的几点规律性联系。首先是教育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每一个社会中教育的发展水平是该社会诸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是这些方面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其次是承认社会诸方面对教育的综合作用,并不等于是说社会诸方面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以同样大小的力量作用于教育,社 会政治的民主化程度越高,教育的阶级性越隐蔽或趋于消灭,社会物质生产发展

水平越高,教育的生产性越鲜明,社会科学文化发展水平越高,教育的科学性越

强。并且,教育有相对的独立性。在现代社会尤其要处理教育与社会的关联性和

相对独立性的关系问题。通过对教育与社会中自然生态系统、物质生产系统、政

治系统及文化系统的相互关系的研究,发现教育与社会各子系统的联系并不在同

一个层次上。

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讲的是教育与人的发展。第四章主要讲的是教育与个体

发展相互关系的一般理论概述。第五章则从人生阶段教育出发来论述两者之间的关系。教育学研究人的问题之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个体作为

一个复杂的整体来研究,而不是把人的某一方面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二是教育

学要研究个体的发展与形成问题。三是教育学还需要研究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之

间的各种可能存在的关系模式并探讨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个体发展功能的统一问 题。除此之外,第四章还将学校教育作为特殊的综合因素来论述其发挥的作用,探讨了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以及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第五章通过对人生阶段的划分和分析,探讨了教育在各个人生阶段应发挥的作用。在这一章的最后叶澜教授还为我们探讨了学校教育与个体发展之间的规律性联系。

教育类读书报告模版 篇2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该课题以实证分析为主,通过历史分析、定量分析、国际比较、调查访谈等方法,科学把握国际视野和中国特色的关系;经济、政治、产业、文化和高等教育的关系;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关系;结构性指标的系统性、逻辑性和案例研究的关系。具体来讲,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六个部分。

第一,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和评价近十年多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科类结构的现实问题。研究运用中国教育事业统计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信息,通过对2001—2010年中国高等教育在科类结构上有关数据的比较分析,呈现全国、部属院校与地方普通高校不同学科门类普通本专科的招生、在校生构成的比例变动及专业布点的变化情况,详尽地描述出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所发生的变化,并尝试着对这些变化进行解释和评价。

第二,我国高等教育本、专科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情况的实证分析。从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情况、就业率的高低与变化、各专业招生与就业的综合分析等角度分析评价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人口、产业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适应性。

第三,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未来的调控重点。从劳动力需求和毕业生就业的视角,面向2020年我国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和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考察高校各专业的招生变化情况和高校毕业生的市场供求情况,分析和预测未来五到十年需要重点关注的调控的专业和重点发展的专业。

第四,产业、人力资源就业结构演变背景下的高等教育科类结构调控。从国际视野考察、揭示了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群组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与产业、人力资源就业结构演变的良性互动规律,提出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发展的政策导向。

第五,我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生成机制和制度成因。从理论层面深入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问题的生成机制及导致科类结构问题的根源所在。

第六,我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调控机制改革的路径选择。对如何创新宏观调控手段,优化高等教育科类结构提供参考性的政策建议。

二、研究结论与发现

(一)我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现状特点与发展趋势

我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就已受到重视,多年来政府一直在努力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试图使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个人发展需要,但政府的调控政策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效,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管理权限的下放,科类结构问题依然突出,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综合院校设置过快、过多,不利于高校形成清晰的服务面向。第二,高校普遍追求学科专业的“大而全”,向综合性方向发展。普通本科院校追求学科专业“大而全”已是普遍现象,师范、农业、林业等专门院校的学科门类覆盖面过宽;高职高专院校也大量增设专业大类,向综合化方向发展。第三,高校盲目追求低成本和“热门”学科专业,专业设置同质化倾向明显。第四,高校争相升格、盲目追求高层次现象愈演愈烈,缺乏合理定位与办出特色。专、本、研招生和在校生规模的层次结构均呈现出专科总体下降、本科和研究生稳中有升的趋势;地方普通高校争上硕士点和博士点,研究生规模增长速度过快,给毕业生就业造成压力;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研究生在校生规模和招生规模的增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五,部分本科专业布点规模增长较快,专业设置趋同现象严重,不利于高校提高规模效益,一定程度上造成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本科专业布点规模增长迅速;种均点数提高,加剧了本科专业重复设置问题;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开办的专业大类数量过多,对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都带来了消极影响;部分专业布点过多,重复设置现象严重,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点均招生数降低,不利于高校提高规模效益。第六,民办院校专业设置缺乏特色,与公办院校雷同度较大,低成本专业在校生总数偏多。

(二)区域高等教育与产业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适应性

该研究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以就业率为主要分析指标,从全国、区域和省的层面,分别分析我国高校本科毕业生的总体就业情况、地区差异情况、各专业招生与就业情况,从多视角分析各专业本科、专科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表现状态,结合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相关因素,分析评价区域高等教育与产业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适应性,研究有以下发现:

第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本科毕业生在其总量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其结构变化同样明显。从学科结构来看,传统的工科毕业生尽管仍然是本科毕业生的主要部分,但其所占比例下降明显,法学和理学本科毕业生也在下降;而文学和管理学的毕业生的比例上升明显。就业率作为判断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最基本最直观的指标,在不同层次院校表现出明显的差异。“985”高校就业率较高,其次是“211”院校,而非“211”本科院校(一般本科院校)就业率相对较低。在学科分类上,工学和农学初次就业率较高,而哲学、法学和教育学的就业率较低。具体到专业来看,全国508个本科专业中,就业率较高的专业多为工科专业,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多为医学和人文社科类专业。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平衡,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亦有很大差距。从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来看,各个地区之间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分层:从高到低依次是东部、中部和西部。且东部地区呈上升趋势,西部地区呈下降趋势。京津冀、东北三省和长三角地区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呈上升趋势,中部六省毕业生绝对数量大,然而就业率相对较低,且呈下降趋势。

第二,从落实具体就业岗位的情况来看,地方普通高校落实具体就业单位的人数占毕业生人数的比例,即硬就业率的地区差异较大,天津、浙江、北京、广西和广东等省较高,湖南、山东、山西、河北和甘肃等省较低。这种情形与各地的经济、产业结构等因素有一定的关联,浙江、江苏和广东等省第三产业发展态势较好,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其提供就业岗位能力较强,相应地硬就业率也就较高。而湖南、山东等省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就业结构出现了一定偏差;同时,第三产业扩张不够,也是其硬就业率较低的原因之一。

第三,专科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与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东部地区尤其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都较快,因此就业率也相对较高。从就业形式来看,全国硬就业率逐年提高,软就业率有下降的趋势。但部分省份硬就业率较低,仅有四分之一左右的专科毕业生落实了具体的就业单位。从学科专业来看,面向第二产业的学科专业就业率相对较高,而面向第三产业的文科类专业如法学类、医药卫生类等学科专业就业率从低,而且各专科之间就业率的差异较大。

(三)未来需重点关注的调控专业和重点发展专业

该研究从劳动力需求和毕业生就业的视角,面向2020年我国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和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和预测未来五到十年需要重点关注的调控的专业和重点发展的专业。

第一,研究考察高校各专业的招生变化情况和高校毕业生的市场供求情况,筛选出招生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就业市场中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同时考察这些专业毕业生的绝对数量及相对比例,将就业率低且招生增幅仍较高的专业视为需要引起关注的专业。按照此种方法,研究在全国508个本科专业中筛选了会计学等28个需要引起重点关注的专业,地方本科院校的414个本科专业中筛选出了英语、法学等48个需要引起关注的专业,在全国需要引起关注的28个本科专业中,除汉语言文学、口腔医学和戏剧影视文学等3个专业外,其余25个专业与地方普通高校筛选出的专业是重合的。

第二,研究从毕业生规模、招生变化、就业率及其变化等几个方面,按照一定的标准筛选出了全国以及地方专科(高职)学校问题较为突出的专业。其中全国专科(高职)院校筛选出了30个专业,地方专科(高职)院校筛选出了28个专业,其中重合的专业有20个。

第三,研究以工学为个案考察了与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的就业与招生情况。研究发现:工学类专业的就业率普遍较高。2011年,21个工学类专业中,有18个专业的就业率在90%以上。与制造业相关的武器类、航空航天类、工程力学类、材料类、能源动力类、机械类和仪器仪表类的就业率均在90%以上,且比2007年有所提升,但其招生增幅低于工学平均增幅。从165个工学专业的就业情况来看,165个工学专业中,有135个专业,即82%的工学专业就业率在90%以上,广播电视工程、稀土工程、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刑事科学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和城市规划6个专业招生增幅高于平均水平,但其就业率相对较低。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相关的工学专业的招生增幅均低于工学专业的平均增幅。在75个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工学专业中,26个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工学专业招生增幅低于工学平均增幅,但其就业率均在90%以上。电磁场与无线技术、影视艺术技术、微电子制造工程等8个专业的招生为负增长,但其就业率均在90%及以上。目前我国总体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向工业强国发展阶段,尤其需要支持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的发展。多年来我国人才市场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情况,均反映了对其的旺盛需求。与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是未来高等教育需要重点发展的专业。

第四,研究以医学为个案考察了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相关的专业的就业与招生情况。从8个医学中类专业的就业情况来看,基础医学类、护理学类和药学类毕业生就业率较高,法医学类和中医学类毕业生就业率相对较低;与医疗卫生领域社会急需人才相关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医学技术类和预防医学类专业就业率相对较高,但招生增幅均低于医学门类平均增幅。从在44个医学专业的就业情况来看,2011年,中西医临床医学、中医学和针灸推拿学专业就业率较低但其招生增幅高于全国普通本科院校医学专业的平均增幅。部分与公共卫生人才和医药卫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相关的专业,即药事管理、口腔修复工艺学、妇幼保健医学、基础医学、卫生检验和精神医学等就业率高,但目前招生规模较少。

(四)国际高等教育科类结构调控规律及启示

该研究从国际视野深入探讨了产业、人力资源就业结构演变背景下的高等教育科类结构调控的规律及启示。研究有以下发现:

第一,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人力资源需求等因素对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形成与发展具有以下影响:高等教育科类结构调整是与一个国家的经济、产业和人力资源需求协同演进的;产业结构转换的速度与质量是大学生在不同产业间及其产业内部就业结构分布的条件;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的变化是高等教育科类结构调整的直接动力;产业结构升级对人才的需求是科类结构调整的主要参照因素。

第二,研究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群组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与产业、人力资源就业结构演变具有如下良性互动规律,即:不同国家文科与理工科的比例结构是与其经济发展阶段密切联系的;高收入国家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分布特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业结构的特征;产业结构转型和人力资源就业结构的变化是互动和协变的;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群组理工类学生占比的升降趋势与该国产业、就业结构的分布状态和发展趋势的需求直接关联。

第三,在此基础上,研究对我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与产业、人力资源就业结构协同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审视,提出未来科类结构发展的政策导向。中国是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高收入国家和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产业、人力资源结构的现状分布特点和变动趋势,可以作为未来我国科类结构调整的借鉴和重要参照。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理工类学生占比处于相对高位状态,这是与工业化中期的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我国就业结构总体水平滞后于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第二产业人力资源文化素质难以支撑制造业升级需求;我国高等教育理工类学生占比降幅明显,招生降幅过快,与同期产业结构的发展态势和就业结构的分布状态不相匹配;以政策性调控的方式减缓理工类学生招生降幅,应是我国高等教育有效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

(五)我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问题的生成机制

该研究从理论层面深入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问题的生成机制,认为以准入为重点的专业审批制度、以规模激励为核心的招生录取制度和拨款制度以及专业评估和监控制度的缺失决定了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发展模式的内在运行逻辑,是导致科类结构问题的根源所在。

三、研究对策与建议

该研究在综合以上几部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产业、人力资源就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就如何综合运用行政审批、市场调节、行业协会的调控以及运用拨款等调控手段和方式,改革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调控机制的路径选择,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转变调控思路,从博弈分析中找到调控切入点。

第二,建立政府、高校和社会之间的新型“契约”关系和治理模式,完善与利益挂钩的科类结构优化的责任机制,让高校回归责任主体。

第三,改革专业审批准入制为审核备案制,把主体责任扩展到过程和结果中。

第四,改革招生录取方法,转向专业主导。

第五,调整高等教育管理和评价制度的价值取向和利益导向,实现从规模激励向结构、质量和效益激励的转变。

第六,以利益为杠杆,根据专业性质分类确定结构调整的主体和机制,提供差异化的专业设置导向和资源配置策略。

《世界探索》读书报告[模版] 篇3

—读《果壳中的宇宙》(五号宋体)

姓名:王军华(五号宋体)

学号:20093005(五号宋体)

指导老师:范国荣(五号宋体)江西农业大学理学院应化092(五号宋体)

黑洞中的信息丧失如何降低我们预言未来的能力。(四号宋体加粗)

黑洞是我们认为时间对任何观察者并非总是增加的原因。1783年人们首次讨论黑洞。一位剑桥的学监,约翰·米歇尔进行了如下的论证。如果有人垂直向上射出一个粒子,譬如炮弹,它的上升并返回落下。然而,如果初始往上的速度超过称作逃逸速度的临界值,引力将永远不够强大到足以停止该粒子,而它将飞离远去。对于地球而言逃逸速度大约为每秒12公里,对于太阳则大约为每秒100公里。这两个速度都比真正的炮弹速度高出许多,但是它们和光速相比就显得很可怜,后者是每秒3000000公里。这样,光可以从地球或者太阳轻轻而易举地逃逸。然而,米歇尔论断,可以存在比太阳更大质量的恒星,其逃逸速度超过光速。因为任何发出的光都被这些恒星的引力施曳回去,所以我们就不能看到它们。这样,它们就是米歇尔叫做暗星而我们现在叫做黑洞的东西。

米歇尔暗星的思想是基于牛顿物理学。牛顿理论中的时间是绝对的,不管发生任何事件它都正常流逝。这样,在经典的牛顿图象中它们不影响我们预言将来的能力。但是,在广义相对论中情形就非常不同,大质量物体使得时空弯曲。

1916年,即广义相对论被提出之后不久,卡尔·施瓦兹席尔德,找到广义相对论中场方程的代表一个黑洞的解。在很多年里施瓦兹席尔德找到的东西没有得到理解或者重视。爱因斯坦本人从不相信黑洞,而且大多数广义相对论的元老认同他们的态度。我还记得有一次去巴黎作学术报告,那是关于我发现的量子理论意味着黑洞不完全黑的。我的学术报告彻底失败,因为那时候在巴黎几乎无人相信黑洞。法国人还觉得这个名字,如他们翻译的,trou noir 具有可疑的性暗示,应该代之以astre occlu 或“隐星”。然而,无论是这个还是其他提议的名字都无法像黑洞这个术语那样能抓住公众的想象力。这是美国物理学家约翰·阿契巴尔德·惠勒首先引进的,他激发了这个领域中的大量的现代研究。

1963年类星体的发现引起有关黑洞的理论研究以及检测它们的观察尝试的进发。这里就是已经呈现的图景。考虑我们所相信的具有20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历史。这类恒星是由诸如猎户座星云中的那些气体云形成的。当气体云在自身的引力下收缩时,气体被加热上去,并且最终热到足以开始热聚变反应,把氢转化成氦。这个步骤产生的热量制造了压力,使恒星对抗住自身的引力,并且阻止它进一步收缩。一个恒星可以在这种状态停留很长时期,燃烧氢并将光辐射到太空中去。

大质量恒星将比太阳更快速度的多地把它们的氢燃烧成氦。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在短到几亿年的时间内把氢耗尽。此后,这类恒星面临着危机。它们能把氢燃烧成诸如碳和氧等等更多的元素,但是这些核反应不会释放出大量能量,这样恒星失去支持自身对抗引力的热量和热压力。因此它们开始变得更小。如果它们质量大约比太阳质量的两倍还大,其压力将永远不足以停住收缩。它们将坍缩成零尺度和无限尺度,从而形成所谓的奇点。在这张时间对离开中心距离的图上,随着恒星缩小,从它表面发出的光线轨迹会在起始时间和垂直直线夹越来越小的角度。当恒星达到一定的临界半径,其轨迹就变成图上的垂线,这意味着光线将在离恒星常距离处逗留,永远不能离开。光线的临界轨迹掠过的表面称做事件视界,它把时空中的光线能够逃逸的区域和不能逃逸的区域或隔开。在横行通过其事件视界后,从它表面发射的光线将被时空曲率向里面弯曲。恒星就成为一个米歇尔的暗星,或者用我们现在的话讲,就是黑洞。

搜索黑洞的一种方式是寻找围绕着似乎是看不见的紧致的大质量物体公转的物体。若干这样的系统已被测到。发生在星系和类星体中心的巨大黑洞也许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

迄此讨论到的黑洞的性质还未触犯宿命论。一位落进黑洞并撞到奇点上去的的航天员的时间将会结束。然而,在广义相对论中,人们可以在不同的地方随意地以不同的速率来测量时间。因此,人们可以在航天员接近奇点时加快他或她的手表,使之仍然记下无限的时间间隔。在时间距离图上,这个新时间的常数值的表面将会在中心拥有在一起,刚好在奇性出现的点的下头。但是它们在远离黑洞的几乎平坦的时空中和通常的时间测度相一致。

如果黑洞在场的话,则粒子对中的一个成员可以落入黑洞,留下另一个成员自由地逃往无穷远处。从远离黑洞的某人的观点看,逃逸粒子就显得是被黑洞辐射出来。黑洞的谱干刚好是我们从一个热体所预料到的谱,其温度和视界——黑洞的边界上的引力场成正比。换言之,黑洞的无度依赖于它的大小。

非常类似的论证表明,如果存在从黑洞视界来的辐射那样,也应该存在从这个视节来的热辐射。我们已经知道如何在热辐射中预期密度起伏的特征谱。在这种情形下,这些密度起伏会随着宇宙而膨胀。当它们的尺度超出事件视节的尺度时,它们就被凝固了,这样它们作为从早期宇宙残留下来的宇宙背景辐射的温度中的小变化,今天可被我们观测到。这些变化的观测和热起伏的预言相互一致的程度令人印象深刻。

尽管黑洞辐射的观测证据有些间接,所有研究过这一问题的人都一致认为,为了和我们其他观测上检验过的理论相一致,它必然发生。这对于宿命论具有重要的含义。从黑洞来的辐射将带走能量,这表明黑洞将失去质量而变得更小。接下去,这意味着它的温度会上升,而且辐射率将增加。黑洞最终将到达零质量。我们不知如何计算在这一点所要发生的,但是仅有的自然而又合理的结果似乎应是黑洞完全消失。信息需要能量去负载它,而在黑洞的最后阶段只有很小的能量留下。内部信息逃逸的仅有的似乎可行的方式是,它连续地伴随着辐射出现,而不必等待到最后阶段。然而,根据虚粒子对的一个成员落进,而另一成员逃逸的图象,人们预料逃离粒子也落入粒子不相关,或者前者不携带走有关后者的信息。这样,仅有的答案似乎是,在黑洞内的波函数中的信息丢失了。

这种信息丧失对于宿命论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习惯地以为,我们可以准确地知道过去。然而,如果信息在黑洞中丧失,情况就并非如此。任何事情都可能已经发生过。

然而,一般说来,人们诸如占星家和他们的那些咨询者对预言将来比回溯过去更感兴趣。初看起来,似乎落到黑洞中的波函数部分的丧失不应妨碍我们语言黑洞外的波函数。但是,结果是这一丧失的确干扰了这一预言。

教育类读书报告模版 篇4

近日读了gary,steven,jerrold 写的《有效教学设计》(designing effective instruction),对教学设计又有了一些重新的认识。这本书与我们以往看到的那些教学设计的书籍有很大的不同,就是它借鉴了企业管理和企业培训的先进理念,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体现在了教学目标的归类、教学内容排序、教学策略选择方面。通过阅读此书,不仅了解了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和具体方法,更加了解了教学设计发展的基本趋势。下面谈一下在阅读过程中的一些感想和疑惑。

首先,对国外有关“教学设计”的几种称谓有一些认识,国外认为“教学系统”,“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开发”,“学习系统设计”,“基于能力的教学”,“标准参照的教学”,“绩效技术”等都可以表达“教学设计”这个概念。其实国内的一些专家也常常把“教学设计”等同于“教学系统设计”,这两者之间还是有一定区别的,近些年来的一些理论纷争也涉及过这个概念(如李康的《教学设计课程中若干问题的分析》);另外就是对“绩效技术”和“教学设计”的理解,可能最好的认识就是两者侧重于不同的方面,“教学设计”侧重于教育方面而“绩效技术”则侧重于企业培训方面。原本教育技术学就是从国外传播到中国的,在翻译一些著作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偏差,所以在今后的阅读中还是应该多多的阅读英文原著,这样可以对一些概念名词的解释有更清晰的认识。

其次,这本书提出的框架是在肯普模式的基础上又结合了企业培训的先进理念提出的,将教学设计大体分成了9个模块,另外还有始终贯穿整个设计过程的评价,修正,规划,实施,项目管理等。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对需求分析和目标分析的描述,这是我们再阅读一些只针对教育的教学设计书籍中所了解不到的。这里所描述的需求分析与软件开发前期所做的需求分析十分的类似,所以我觉得教学设计本身就是教学开发的过程,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而已。需求分析和目标分析也是有所不同的,需求分析是从大量的资源中获得各种各样的数据,花费时间长,关注范围比较广;而目标分析花费的时间少,关注的范围有限,它从人们提出问题开始,注重问题的解决方案,适合在少数人中进行,设计人员可以依靠这些少数人提供的准确信息,具体选择哪一个方法取决于多方面,包括成本,时间,和从参与者那里获得信息的准确性等,所以当我们决定要去开发一个项目之前,我们必须确定用哪一种方法来进行问题的分析,这样我们对整个开发的过程会产生一个总体的认识。

第三,近日在翻阅一些期刊杂志时,常常发现教育技术学的一些理论来源与传播学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罗杰斯对传播(扩散)过程(创新,沟通,时间,社会关系)的描述,这本书中有关项目的实施过程也借鉴了这一理论,创新就是对于正在考虑使用的组织、经历、员工、教师或者学生而言的某种新东西,也就是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学会也创新,把视野放宽,吸纳更多的东西,这样才有助于我们创新;沟通是传播理论的核心,我们必须将创新的信息传递给潜在的用户,以便让他们决定是否使用这些信息;所谓时间就是用户可能在不同的阶段决定采纳不同的创新方法,做到恰到好处;社会关系网描述的是我们目标群体成员的组织结构和社会关系。理解这四个方面的角色,可以帮助我们为销售产品制定更好的计划,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运用一些策略(如cler模式或者创新传播的外在理论)。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性是无限的,特别对我们教育技术学而言,在今后的学习中应该做到博览群书。

第四,前面已经提到,本书紧密的结合了企业培训的思想,所以在最后几章里,从开发的成本,设计人员的角色以及项目管理和计划实施都给予了详细的说明。我们看到整个设计开发的过程是及其的复杂,它涉及到人员之间的配合,成本及预算的分析,另外还涉及相关的法律问题,这让我们看到在每个项目的开发中,团队的合作是多么的重要。

广告类书籍的读书报告 篇5

??? 广告文案名人堂原名《The Art of Writing Advertising—Conversation with Master of the Craft》翻译为《一个广告人的自由》。此书访问的是当时“纽约广告文案名人堂”(the New York Copywriter Hall of Fame)仅有的5位入选者。“广告写作的精要在于把有效的文字或词组写在纸上”,奥嘉拉曾说。我们看到的广告都是一些简短的内容却表达了最重要的信息,从广告中,我们可以知道商品的信息,从而吸引我们去看,去消费。这才是广告的真正意义所在。

??? 然则,对大多数人来说,写作是一种孤独的、令人沮丧的,有时候甚至是令人不快的经验。很多作者在动笔之前,总要做一些仪式化的事情,比如戴上一顶特鲁乘务员的帽子,盯着窗外看一看。大卫·奥格威告诉记者:“我发现如果喝两三杯白兰地或一大瓶红葡萄酒我会写的更好。”他还说,他根本不可能在办公室里写任何东西——就是一封简单的信也不行。如果必须要写的话,只能在家里写。可知写广告文案不是一件随便的事情。有时候一个字用的不对就是整体不合格,不能被消费者所接受。

??? 广告最重要的就是新颖和独创,只有这样才能跟世界上不断发生的令人震惊的新闻事件相抗衡,跟所有的暴力事件相抗衡。在文案写作部里过于循规蹈矩的人是不是适合的。吸引各行各业的人才才可以为公司提供新颖的点子,以业外人士的角度提出观点。但是业外人士不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优秀的文案作者。就像让一个写文案的去写小说那样可笑,比如写出像海明威那样的小说,两种是不同的才能。

??? 广告作者必须率直、敏捷、具有洞察力。试图找出每个人特殊的才能,并让它们尽量发挥出来。这是广告部领导层的责任。《吞没》——伯恩巴克策划并创作,他说:“你必须有想象力,必须有创造力,但是运用是必须遵守规则。你写在纸上的所有内容,每个字,每个图形标记,每一笔阴影都必须用来表达你所想要表达的东西”。

??? 总是试图把事件弄得太精确是今天广告界的一个问题,这使得人们热衷于搞研究。我们关注的只是得到了那些事实,却不去想这些事实会激起消费者怎样的反应。文案作者必须像躲瘟疫一样躲避刻板。我想他最好是一个提问者,而不是一个接受者。写广告文案,你必须使产品有趣,而不是仅仅使广告与众不同。而今天,还是有很多文案作者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优秀的广告人(不仅指文案作者,还有所有与广告创作有关的人)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阅读书籍。大量的阅读可以增加只是存储量,有利于文案写作的创新,能够创造出更好的广告。乔治·葛瑞宾说:“我认为教育应教会人们自己权衡事情的利弊,为自己也为自己珍视的人考虑。”

??? 在文案写作中,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李奥·贝纳的技巧,据他自己所说就是使自己尽量掌握关于商品的信息。他坚信广泛而有深度的调研的作用,因为那会让你切切实实地面对那些你试图说服去购买商品的人。尝试着描绘出这部分人是怎样的,他们会如何试用这个商品,他们是哪一类人,他们通常不会说什么,但是真是那个共同点促使他们来买这件商品或者使他们对某种商品感兴趣。我认为,何为技巧,那就是你如何让广大消费群体喜欢上你的商品,从而对你的商品从一而终,这就免不了了解市场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对产品进行全面仔细的了解,分析出最有利于消费者的方面,把它放在最醒目的地方。广告作者最好在年轻的时候没能很好地融入常规的生活中去,这样他们的思维才不会被圈定死。一个好的作者永远都不可能是势利小人;势利小人只会把自己和别的人隔离开来,而不是成为他们中的一部分。这对文案作者来说是致命的。他更应该是欢欣的乐观主义者,而不是愤世嫉俗之人。任何隐含着对生活否定的东西对一个文案作者来说都是不合适的,而愤世嫉俗正事一种对生活的否定。我想说的是,要参与生活,参与生活,再参与生活。

??? 有人说生意人容易成为文案写作者,因为他们知道消费者需要什么从而制定出更好的方

案。而我们的乔治·葛瑞宾不敢苟同。他认为,一个作者完全可以被培养成一个好的生意人——这是广告文案作者必须做到的;反之,要把一个生意人培养成作者却困难得多。这种看法可能偏见,但是从乔治走过的路,我们不难发现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 有人说处于富裕家庭的人能够写出更好的广告创作,因为他们的资源多,接触的实物也多。其实不然。生活在富裕家庭且处处受呵护的人在行为处世方面有点不一样。对于写作来说,生活贫寒的作者并不一定比中产阶级出身的人有优势,但是来自中产阶级家庭的作者一定比来自富裕家庭的优势。出身贫寒家庭的人没有接触过上流社会,不懂得上流社会的言语和规则,设计出来的广告很可能不被部分人接受。出身中产阶级的人则不同。他们不仅可以接触贫寒的阶级也有机会接触上层阶级,思维活跃,能够提供更加新颖的点子。

??? 最后,广告写作的困难,不仅仅是创作的困难,我不是广告人,我无法提出怎么写好广告,那就借用葛下瑞宾的信条:我无法告诉你如何写出一条广告,但是我能确切的告诉你写完之后该干些什么。你要看那条广告语能否吸引读者去读文案的第一句话?文案的第一句话能否吸引去读第二句?你要整个文案都过一遍,一且报读者读到最后一个字才会停止。

最初听到朋友用“言简意赅,包罗万象”形容这本书,觉得有些夸张,但拿到书读了一遍之后,发觉朋友所言不虚。做广告的当做专业书来读自然大有启迪,不做广告的甚至也可以信手拈来当作手边的一本小书,那些广告大师的睿智、洞察力以及引人入胜的谈话方式,值得我们花时间去感受。、对影视发行产品策划/设计的启发

在5位大师的一些看法里,给我们现在做影视发行产品的几点启发:

1、在广告大师们看来,好的广告创意都植根于产品本身。我们做影视发行也是同样的道理,最好的发行创意、策划,必定是来自于影视产品本身的,它才能自发地形成传播潮流,促进影视产品的销售量。这样说起来有点空洞,但是,根据这个思路,可以延伸出很多产品创意/策划的点子来。

2、在广告文案策划中,多位大师们都一致提到,广告文案新颖和独创的重要,刻板对于广告人是最大的瘟疫。对于影视发行产品的文案策划,同样是这样的。到处可以套用的、平淡的,或者与产品用户不相关的文案,只会减少产品的销量(比如“声色俱丽”这个频道名,到处可以套用,很平淡,太文艺气息与用户没有亲近感,不新颖也不独一无二)。在策划影视发行产品的频道名、专题的时候,产品策划者对标题和文案,必须做到创新和独一无二,而且与用户帖近,比如“做案现场,听不到警钟!”“杀杀人,做做爱”“像猪一样地生活”“欲望,发泄或压抑着!”“玩死2006”等等。

3、判断一个广告好坏,不是这个广告有没有得奖,而是它最终有没有为广告主取得效果,有没有促进产品的销量。在我们对影视发行产品的策划和设计中,同样必须遵循这一最终目的原则。判断一个策划和设计的好坏,不是同事、领导或其它任何人对它的评价,而是它最终有没有取到促进用户定购我们产品的行为。为了达到这个最终目的,必须戒除策划时过于喜欢文艺、偏重文才的毛病,戒除设计时过于追求视觉美观、追求设计评判的误区,全部以最终是否有效地促进了该产品的销量数据来判断。

二、内容的一些读后和摘录

《The Art of Writing Advertising》(广告文案名人堂)的一些阅读笔记和摘录。

我从这本书中,发现5位广告大师的一些共同的东西:

1、大师们都认为,好的广告要从商品本身发掘创意,并且,广告最终效果,也是以促进商品的销量来判断;

2、从大量的阅读和生活中,积聚创意灵感,不拘泥于过于行业的经验和常识;

3、抛开行业内不好的习惯,每一个广告做到从商品本身发掘创意外,更需要从消费者/购买者的角度去分析、创意,而不应从广告人和行业完成广告的业务流程来操作。

威廉.伯恩巴克(William Bernbach)

1、“广告中最重要的是有独创性和新鲜感。你知道85%的广告根本没人去看吗?„„对我来说,广告最重要的就是新颖和独创,只有这样才能跟世界上不断发生的令人震惊的新闻事件相抗衡,跟所有的暴力事件相抗衡。”

2、现在广告行业的一些错误做法:“和大多数的人一样,一旦你找到了想要表达的东西,就会认为自己的工作已经做完了,剩下的只是用和大家一样的方式把它表达出来,然后你的广告就完全失去了影响力。”广告行业这个错误的根源是:“我们关注的只是得到了哪些事实,而不去想这些事实会激起消费者怎样的反应。”

3、广告人正确的做法是:“他们要做的是制造产品并把它们推销出去,而我们则必须想办法激发消费者的兴趣并说服他们去购买这些产品。”“在你开始创作之前,把你的商品里里外外研究个透。你的智慧、想像力、创造性都必须建立在你对该商品的了解之上。„„这种理解必须与消费者的需求结合起来。„„你所应该做的是通过最经济和最有创意的方式吸引更多的人并把商品售出。”

4、我阅读大量的书籍„„我读过大量哲学方面的书,也读过很多小说。我相信一个人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可以做为文案创作的素材;

5、“创作一个成功的广告最重要的因素是商品本身。„„我们总是与客户紧密地合作,共同寻找可以改进的地方,想办法使人们需要它,看看怎样能给商品添些附加物或者做些修改。”

李奥.贝纳(Leo Burnett)

1、好的广告创意来源于商品本身,“一件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就必然有些特别的东西在那里,只要你能找到它。”“但是从一件商品中找到神奇的东西,使人们感兴趣,并一步步引导他们做出购买的觉得,那完全是另一种艺术。”“只要你找到了商品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并集中力量来表现它——你就可以创作出好的广告来。”

2、广告“自然式”的境界:“这就是最自然状态下的内在的戏剧性。我们一直在努力追寻着它,却又需要时时注意不要显得太怪异、太聪明、太幽默、太别的什么,一切只要自然。”

3、李奥.贝纳进入广告业后,“我在卡迪拉克期间参加了所有的广告俱乐部,读了所有的广告杂志。我很努力地提高自己在广告方面的修养。”

4、广告吸引人的重要性:“因为如果你不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你就什么也没有做。所以你必须做到引人注目,但不是通过尖叫或者耍花样引人注目,这才是艺术。”

乔治.葛瑞宾(George Gribbin)

1、大学考入新闻学院,大二转学英文。他选择了看书做为自己的爱好,而且看得比一般

人多得多,大量的阅读,基本上是古典名著和其它各类感兴趣的书,甚至包括园林方面的。

2、在我为杂志、报纸、海报写广告的时候,我都是和美术设计师一起工作的,文案与画面两者密不可分。

3、广告对象是商品购买者:“文案作者必须全面地了解所要推广的商品对象——并不仅仅指物理特点——还要知道人们为什么会买它,到底是什么动机促使他们来买这种商品。”

4、写完之后该干些什么?“你要看那条广告语能否吸引读者去读文案的第一句话?文案的第一句话能否吸引去读第二句?你要整个文案都过一遍,以确保读者读到最后一个字才会停止。”

5、细致。“乔治,这还不错,但是我们一起来找找其中不完成的地方。”

6、“作者必须像躲避瘟疫一样地躲避刻板。”

大卫.奥格威(David Ogilvy)

1、最好的作品出现在刚进入广告行业不久的时候,因为初生牛犊不怕虎,也因为没有后来形成的规则的限制。

2、从一个优秀的文案作者到一个广告公司管理者,工作从自己写出好的广告,转为使其他人创作出好的广告。电视广告启用年轻人,因为他们生活在这个时代,他们更了解。

3、我不认为自己是个好作者,但我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编辑。可以把每个人写的东西修改得很好,包括我自己的。

4、最好的广告来自个人生活。

5、要给某个产品做广告,自己先喜欢它,真正地喜欢它,这样才能做出这个产品好的广告出来。

罗瑟.瑞夫斯(Rosser Reeves)

1、“广告创意寓于产品本身,使产品有趣,而非使广告与众不同。”

2、“我并不特别看重文案,我看重宣传的计划,使广告对产品销量行之有效,而非获奖。”

3、要学广告,必须到优秀的广告公司里去学习,学习他们的做法,而且学习为什么这么做。

上一篇:品读国学经典心得体会下一篇:新生学籍注册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