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的起源习俗(通用5篇)
七夕乞巧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穿针乞巧的记载。在民间,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
2)观星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像一座天桥横贯南北,在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3)晒书•晒衣
据载,司马懿当年因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的猜忌,为求自保,装病在家。魏武帝派亲信暗中探查真相。时值七月七日,装疯的司马懿在家中晒书。魏武帝得知,下令要司马懿回朝任职,否则即收押。司马懿只好遵命。另外,《世说新语》卷二十五说,七月七日人人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晒书。”
4)拜魁星
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主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
5)种生求子
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瓷碗中,等它出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七夕节是哪天
2020七夕节是08月25日(农历七月七日) 星期二
每个人都有一个出生日期, 往后每年的这一天我们称为“生日”, 而专门为生日举行的仪式通常被称为“过生日”。每年一度的生日是一种时间信号, 人们通常用过生日来衡量一个人活了多少年, 生日的继续代表着生命的延续。
“过生日”是一种较为普遍的世界行为, 西方国家相对较重视年轻人的生日, 中国民间大部分地区比较重视婴儿和老年的生日。在中国, 一般婴儿的周岁礼, 我们称为“过周岁”, 50岁以后 (包括50岁) 的生日仪式通常称为“做寿”, 而所有的生日仪式, 都可称为“过生日”。
一、中西方生日习俗起源
生日伴随着人的出生而产生, 但是生日习俗却不是人类一开始就有的, 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才逐渐形成的, 特别是古代天文历法的发展, 人们才得以确定自己的诞辰。从已有研究成果看,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国家, 生日习俗起源时间虽然不一样, 但庆贺对象都是由神到统治者到大众的梯级传递过程, 并且生日庆贺起源都跟信仰有关系, 下面主要以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为例。
(一) 在佛教信仰国家
在佛教信仰国家, 如中国、日本、朝鲜、韩国等, 都有生日庆贺行为, 下面笔者以中国为例进行介绍。
祝寿习俗作为生日仪式的一种, 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战国时代, 人们就开始重视长寿了。在金文中有多种“寿”字的写法, 在《诗经》中有许多“寿比南山”、“万寿无疆”等祝颂之词。至魏晋南北朝, 出现了做寿习俗的雏形。南朝梁元帝少时, 每以诞载之辰, 辄设斋讲。明代学者顾炎武考察认为:“生日之礼, 古人所无, 至齐、梁之间, 乃行此礼。”这说明在南北朝后期, 民间庆贺生日渐成习俗。只是到了唐代, 做生日之风逐渐兴盛。做寿习俗发展到明清, 达到鼎盛时期。无论是做寿的规模、贺礼的份量和形式, 还是做寿的普遍性, 都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而民间信仰中也出现了跟贺寿相关的神, 比如西王母、八仙、张果老、东方朔、彭祖和寿星等。
研究者一般认为生日习俗的起源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效仿行为说;一类是禳解行为说。
赞同效仿说的学者认为, 最初人们庆祝的只是佛陀的生日, 即在佛陀诞辰之日, 人们会整洁行装去寺庙参拜, 后来人们才开始为自己的生日庆贺, 也可以向神一样接受人的参拜。给人的生日举行庆祝仪式行为是入唐以后才有, 特别范例是唐玄宗命自己的生日为“千秋节”, 并为此举行隆重的庆贺仪式。徐华龙 (1995) 通过对生日习俗研究, 认为自唐玄宗以后, 历代皇帝便开始有自己的圣诞庆贺, 而民间也开始效仿, 为自己的生日举行庆贺仪式[1]。牛志平 (2003) 对中国古代做寿习俗分析时, 认为这种效仿行为除了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有关, 还跟忠孝观念以及道教长生文化的传播有关系[2]。
赞同定期禳解行为说的学者认为, 古代人相信神灵邪祟控制着人的生命, 因此有必要定期举行一定的仪式, 祈求神灵的保佑, 使内心对死亡的恐惧得到缓解。王光荣 (2004) 从文化内涵的角度, 认为人生礼仪是巫术和宗教信仰的产物, 因而也与巫术与宗教的原理和基础密切相关[3]。董少萍 (2007)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传统生日仪式时, 认为在传统社会, 人们其实是视“生日”为一种具有危险和恐惧性的时刻, 为了顺利地度过这些关口, 人们举行定时禳解仪式来消除灾害邪祟的侵害, 求得生命安宁[4]。她还指出, 人们周岁生日送红蛋, 办酒请客, 最初这些本意是用之供神, 或酬谢为之禳解的巫觋。
(二) 在基督教、伊斯兰教信仰国家
在古代历法出现以前, 人们基本上不知道自己的出生日期和年龄, 随着天文历法的发展, 埃及人有了精确的生日记录, 他们不仅知道人具体的出生时辰, 还清楚不同的年龄。
美国学者拉尔夫·林顿和阿德兰·林顿 (Linton Ralph and Linton Adelin, 1952) 通过对西方生日习俗的研究, 指出世界上有记载的第一次生日庆贺行为出现在埃及, 因为《圣经》中记载了埃及法老庆贺自己生日的事项, 且古代埃及的天文学和占星术是比较先进的, 早期的希腊人从埃及人那里学来天文学知识以及时辰记录方式, 来记录男性的生辰, 服务于税收和军事兵役, 同时也学来了生日庆贺习俗, 但早期的希腊人只为重要的神庆祝生日, 而不为人庆祝生日。直到罗马帝国早期, 王室男性开始庆祝自己的生日, 但女性和小孩仍然不能庆贺自己的生日。到公元14世纪, 富裕之人 (主要是男主人) 为自己庆贺生日的行为才出现[5]。
拉尔夫和阿德兰 (1952) 指出, 在黑暗和中世纪时代 (约476年至1453年) , 基督徒认为新出生婴儿的灵魂很容易遭受恶魔的侵害, 为了防御这种侵害, 开始有了洗礼仪式。直到12世纪, 天主教教堂才开始记录新生儿的生日, 小孩子在教堂接受洗礼仪式, 并被给予圣名, 即某个天使的名字, 从此这个小孩将受到自己天使的保护, 远离恶魔的侵害。但到14世纪, 教堂才正式认可圣人寄名的行为, 这种习俗便成为基督教信徒的“名字日”。
雷恩·赫尔曼 (Ray Hermann, 1991) 在针对基督教是否可以跟异教徒一样庆祝自己的生日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时, 认为虽然基督教教义推崇贺死, 而不推崇庆生, 但《圣经》即没有推崇生日庆贺行为, 也没有反对该行为。《圣经》中有三件 (1) 关于生日庆祝行为不幸事件的记载, 但并没有直接回答是否允许过生日, 而是早期一些宗教团体认为生日庆贺是异教徒行为, 反对私自庆祝生日。 (2) 雷恩进一步指出, 虽然生日习俗不是根源于基督教, 但基督徒完全可以学异教徒的这种行为, 因为从家人朋友相聚的角度上来讲, 庆祝生日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雷恩 (1991) 认为, 人们庆祝自己的生日是随着生日洗礼仪式中的防御恶魔侵害意义而变得逐渐流行起来。 (3) 也就是说, 基督教国家民间的生日庆祝行为, 其背后的魔法和宗教解释逻辑其实跟“名字日”是类似的。
而在伊斯兰国家, 最初神职人员反对生日庆祝。据笔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土耳其的穆斯林朋友介绍, 生日庆祝是违背《古兰经》里穆罕穆德创造世界的信条, 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的不断开放, 生日庆贺逐渐被伊斯兰国家接受, 穆斯林既庆祝穆罕默德的诞辰日, 也庆祝自己的生日。其生日庆贺中也吃生日蛋糕、送礼物、聚会等。 (4) 然而穆斯林忌讳在蛋糕上点生日蜡烛, 因为蜡烛是基督信仰者的象征, 他们用这种方式来区别伊斯兰宗教信仰。
从中西方的生日起源看, 我们可以说生日仪式起源离不开祈福消灾寄意。仪式作为一种象征表达, 表明了人们对生命的渴望和持续。在生日仪式中, 会有许多象征生命的符号, 比如中国的长寿面, 西方的蛋糕和蜡烛等, 那么这些象征符号是如何跟人们的生日产生关联意义的呢?
二、生日仪式象征元素
关于生日仪式, 中西方有着各自不同的象征元素。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 这些象征元素背后都与禳解祈福的祈愿相关。在中国, 长寿面是传统生日象征物, 在西方国家, 则是生日蛋糕。
(一) 长寿面
中国人生日要吃长寿面的这种习俗最早出现在唐代。宋人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上:“唐人生日多具汤饼”。杨琳 (2007) 从古文献考古角度对长寿面与长寿的关联进行分析, 认为唐人说的汤饼其实就是面条。那么生日吃长寿面从何而起的呢?
有一些研究者 (徐华龙, 1995;黄中, 1997;牛志平, 2003) 认为, 长寿面赋予长寿之意是在汉朝, 其生日起源跟下面一则故事有关。故事内容大概是, 西汉时, 汉武帝和文武百官闲聊时说, “《相书》上讲, 人中长一寸, 能活一百岁”。这时, 侍中东方朔一听这话, 便笑出声来。东方朔辩解道, “我哪里敢嘲笑皇上, 我是笑彭祖脸长呀, ‘人中长一寸, 能活一百岁’, 彭祖活了八百岁, 人中得八寸长, 大伙想想, 那他的脸该有多长。”
黄中 (1997) 认为, 古时称脸为“面”, 脸长就叫“面长”, 人们都想长寿, 都想让自己的“人中”长一些, 所以就用“面”来代替脸, 流传下来过生日吃面条的习俗[6]。而杨琳 (2007) 认为, 将生日吃面条的习俗的由来牵扯到这一故事上, 估计是现代人的牵强附会[7]。她通过文献考索发现, 清代不少学者曾提到这个故事, 却没有一个人说生日吃面条的习俗跟这一个故事有关, 反而在《清稗类钞·风俗》中谈到孩子“弥月” (满月) 习俗, 或馈人以生面及炒熟之面, 面条长, 取其绵绵不断和长寿之意[7]。无论面条跟长寿关系来源于哪一种说法, 其分析逻辑都类似于心理学家弗洛伊德 (1998) 的“交感巫术或接触巫术”[8], 人们希望通过吃了长寿面这一行为来使得自身的生命获得长寿的力量。
(二) 生日蛋糕、蜡烛、歌曲
在西方国家, 基督徒生日祝贺的方式, 包括送礼物, 点燃蜡烛、吃生日蛋糕、聚会等习俗。这些都旨在保护生日人生日当天不致被邪灵伤害, 并确保他在未来的一年安康。在基督教国家, 过生日时必须要有生日蜡烛和蛋糕, 还唱生日歌曲。
拉尔夫和阿德兰 (1952) 通过对西方生日习俗的研究, 认为基督徒生日举行聚会和生日蛋糕的习俗主要来自德国, 但在蛋糕上点燃蜡烛的习俗却源于希腊人, 希腊人从波斯人那学会做蛋糕, 他们将插上小蜡烛的圆形蜜饼放在阿耳特弥斯神 (古希腊神话中的月亮女神) 和捕猎之神的庙坛上, 来供奉这些神。根据欧洲民间传统信仰, 生日那天是生日人最靠近灵魂的一天, 很容易受到好运或噩运的影响, 但生日人在生日蛋糕上点燃的蜡烛具有神奇的力量, 其烟能飘向生日人的保护神那里, 保护神能够保护生日人并使其愿望实现。人们给予生日祝福和唱生日歌是为了防止恶魔来伤害生日人[5]。然而拉尔夫和阿德兰指出, 西方生日歌曲的旋律并不是来自欧洲, 而是来自墨西哥 (1952) 。
而俄国学者斯韦特兰娜·库津娜 (2006) 通过对俄罗斯传统生日习俗进行研究, 认为俄罗斯人相信生日对一个人下一年的生命节律有着决定的作用, 因此在孩子13岁, 男人40岁, 女人53岁生日时, 生日桌上不能摆蜡烛, 也不往生日蛋糕里插蜡烛, 因为这些岁数作为转折年, 也是不吉利之年[9]。从他们的研究看, 生日蛋糕和蜡烛都被赋予了神奇的力量, 人们希望借助这些象征物来避免灾害, 获得庇佑。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世界文化的交融, 生日仪式跟其他人生仪礼一样经历了传承和变异过程。传统生日仪式具有许多新的特征, 并且不同文化相互借鉴生日象征元素, 比如生日蛋糕和蜡烛、西方生日歌曲也逐渐被中国人接受。
结论与思考
虽然中西方生日习俗起源在时间上有不同, 但是都有着宗教信仰方面的根源, 传统生日仪式的主要象征元素也是围绕着祈福消灾来设置的。正如彭兆荣 (2002) 认为:“仪式可以存储社会记忆……仪式具有非凡的叙事能力。”[10]年复一年的生日仪式, 也是我们现代人生活中频繁出现的一种独特仪式, 承载着人们对现代生活的一种表达, 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人们观念和行为的变化, 因此值得我们结合现代社会现实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思考。
摘要:随着人类计时方式的发展, 人们得以了解和确定自己的出生年月, 即人们的诞辰, 为纪念每年的这个时间而举行的仪式, 便是生日仪式, 通常被称为“过生日”。“过生日”是世界一种较普遍的行为, 人们除了过自己的生日, 还参加别人的生日仪式。“过生日”通常象征着从一个年龄段或身份地位向另一个年龄段或身份地位的转换, 国内外都将其归入到人生礼仪中。通过梳理中西方的生日起源与主要象征元素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传统生日文化。从中西方的生日起源看, 生日仪式起源离不开祈福消灾寄意, 表明了人们对生命的渴望和持续。在生日仪式中, 中西方有着各自不同的象征元素和符号, 比如中国的长寿面、西方的蛋糕和蜡烛等, 这些象征符号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过生日”,年龄,祈福消灾,象征元素
参考文献
[1]徐华龙.人生途中的里程碑—生日习俗[J].常州工商学院学报, 1995, (1) .
[2]牛志平.中国古代的做寿习俗[J].历史教学问题, 2003, (6) .
[3]王光荣.人生礼仪文化透视[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 2004, (5) .
[4]董少萍.民俗保健大观[M].上海:上海浦东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7:228.
[5]Linton.Ralph and Linton.Adelin, The lore of Birthdays.Detroit:Omnigraphics.1998.P3-12.Originally Published:New York:H.Schuman, 1952:3-43.
[6]黄中.过生日吃面条的由来[J].农机具之友, 1997, (1) .
[7]杨琳.长寿面与寿星崇拜—生日习俗考索之一[J].寻根, 2007, (6) .
[8]弗雷泽 (Frazer.J.G) .金枝[M].徐育新, 等, 译.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 1998:19-122.
[9]斯韦特兰娜·库津娜.伊弥, 编译.俄罗斯人过生日[J].少年文摘, 2006, (4) .
“牛郎织女传说”起源于汉水流域,汉水是其丰饶的文化母体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濟学手稿·导言》中对神话作了经典性论述,“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上才是可能的。”“古希腊神话,也就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它们“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1]牛郎织女传说同古希腊神话一样, 是“通过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它产生于农耕社会早期、原始社会末期,中华民族发展得最完美的童年时代,是在“艺术不发达阶段”创造的“具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成为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显示出永不复返的社会发展阶段的艺术杰作所具有的特质和永恒魅力。
牛郎织女传说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诗歌描绘出一幅农耕社会男耕女织的生活图画:“牛郎”是驾驶牛车的男性劳动者,“织女”是织布的女性劳动者。与此相伴出现了一个特定的流域文化符号“汉”,以及由农业生产工具簸箕演变的“箕星”、状如舀酒之器的“斗星”。牛郎、织女作为艺术形象、文化符号一出现就与“汉”这个文化符号、农耕文明相生相伴、相互规定,三位一体不可分离。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唯物史观“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2]从词源学角度考溯,“汉”的本义是汉水名,“天汉”概念是先民对地上客观存在的汉水在天上的观念投影;牛郎织女传说作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艺术反映,源于汉水流域农耕社会早期生产方式,以及生产力主体牛郎和织女在实践中生成的爱情、婚姻,由此创造出了“天人合一”的牛郎织女艺术形象。
《淮南子·齐俗训》记载,炎帝神农氏在汉水流域的厉山(随州)开创了农耕文明,“神农之法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而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其导民也,不贵难得之货,不器无用之物。是故其耕不强者无以养生,其织不强者无以掩形。有余不足,各为其身;衣食饶溢,奸邪不生;安乐无事,而天下均平。’”[3]这里描绘了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男女平等的理想社会,反映了原始氏族社会农耕生产方式与社会和谐的生活图景,它决定了牛郎织女传说的文化内涵及婚恋形式。
1978年,在汉水流域湖北随州发现了曾侯乙墓,出土了气势恢宏的青铜编钟。在一件编号为E.66的漆箱盖上,发现了一幅彩绘天文图,画面中央是篆书的“斗”字,表示星空枢纽北斗,四周依序写着二十八宿名称,北方七宿包括:斗、牛、女、虚、危、室、壁。与文献所载二十八宿之名基本相同,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二十八宿图。绘有牵牛星和织女星的二十八宿天文图在汉水流域的出现,与《诗经·小雅·大东》中与“汉”相伴的牛女艺术形象,有着惊人的内在联系,皆为汉水流域的农耕生产、生活方式在观念形态的反映。
1975年11月,在汉水流域云梦睡虎地,出土了战国秦简,其中《日书》记载:“丁丑·己酉取(娶)妻,不吉。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不果,三弃。”(甲种一五五简正记)“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不果,不出三岁,弃若亡。”[4]典籍不仅记载了汉水流域先民不宜嫁娶之日的禁忌,还记载了这对有情人聚散的经过。两段简捷的文字,不仅确证牛郎织女传说起源于汉水流域,改写了学界长期所持的牛郎织女传说形成于汉代的“定论”,而且弥补了《诗经·小雅·大东》由于诗歌文体和主题所限导致的牛郎织女之间感情的缺漏,在情节上作了重要的补充和连接。它为牛郎织女传说起源于汉水流域提供了又一铁证。
历来就有七夕节形成于汉代的定论,然而据明代罗颀所著《物原》一书记载:“楚怀王初置七夕”。[5]它证明七夕节及所蕴含的民间习俗源出于江汉平原的楚国,牛郎织女传说与七夕节的母体皆为汉水流域。据以上史料,我们还可作出与牛郎织女传说为一体的七夕文化在楚国已具雏形的论断。
我们依据唯物史观可以作出是汉水流域早期农耕社会的经济基础、意识形态和文化氛围,奠定了牛郎织女传说起源于汉水流域的社会基础和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必然得出牛郎织女传说是汉水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的科学结论。
牛郎织女民间传说的传播与七夕文化传承
由于《诗经·小雅·大东》采自于东方,便有人否定笔者关于牛郎织女传说起源于汉水的观点。《史记·三皇本纪》记载:“炎帝,以火名官,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用,以教万人,始教农耕,故号神农氏。……初都陈,后居曲阜。神农本起烈山,故左氏称烈山氏。……皇甫谧曰:厉山,今随之厉乡也(即湖北随州厉山)。”[6]生于汉水流域随州厉山的炎帝神农氏,不仅开创了农耕文明,而且把包括牛郎织女传说在内的农耕文明传播到东方。此后,再经知识分子加工、改编,由周代采诗者收于《诗经》。这就是《诗经·小雅·大东》中,牛郎、织女文化符号与标志汉水流域农耕文明的天汉、斗星、箕星等相伴生的内在逻辑联系。经由《诗经》为代表的文献的传播,中华民族形成了将天上银河称之为“天汉”、“河汉”、“银汉”、“云汉”的文化传统,从而使“汉”成为中华民族最具普遍性、代表性、本根性意义的文化符号。
nlc202309021711
历史辩证法认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一旦形成,不仅有相对独立性,而且会对政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汉高祖刘邦对“天汉”文化的崇尚,使其成为汉代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极大地推动了牛郎织女传说的传播和“七夕文化”传统的形成。《华阳国志》卷二《汉中志》载:
汉高帝既克秦,获(俘获)子婴,当王关中。项羽封高帝为汉王。王巴蜀四〔三〕十一县。帝不悦。丞相萧何谋曰:“虽王汉〔中〕之恶,不犹愈于死乎?且语曰‘天汉’,其称甚美。夫能屈于一人之下,则伸于万乘之上者,汤、武是也。愿大王王汉中,抚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帝从之,都南郑。[7]
刘邦攻克秦国都城,理应称王于关中。鸿门宴后,刘邦却被楚霸王项羽封为汉王,因而郁闷不樂。萧何认为刘邦封王汉中,应了《诗经》中的“天汉”之称,是终将成为“天子”的祥瑞之兆。刘邦接纳了萧何的劝谏和谋略,而后将“汉”升华为国号。于是形成了由汉水—→天汉—→汉中—→汉朝—→汉人—→汉字、汉语—→汉文化的历史演进逻辑,“汉”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文化符号。与“汉”结缘的牛郎织女神话故事,也成为“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高祖刘邦的“天汉”文化情结,使与“天汉”相联的牛郎织女神话故事在西汉有了新的发展。汉元狩三年(前120年),汉武帝在长安西南开凿昆明池,在池的两侧各立牵牛、织女石像,使其以艺术的形式回归人间。晋人葛洪整理的《西京杂记》记载了汉代宫廷七夕习俗:“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褛,具以习之。”[8]纪念牛郎织女相会,女性七夕乞巧在汉代已成习俗,上层社会习以为常,民间效法蔚然成风。
东汉文人所作的《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表述的是牛郎织女河汉的阻隔和别离的伤怀。这既是作者对《诗经·小雅·大东》诗化的诠释,也是东汉牛郎织女神话故事和七夕习俗深入人心的历史写照。
汉魏六朝宗懔所著《荆楚岁时记》记载了汉水流域、荆楚大地七夕淳朴民俗:“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綵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9]源于汉水的牛郎织女传说和七夕节,从民间传播到汉代宫廷,再由宫廷反馈民间,在社会上层和民间互促互动下,形成了“七夕文化”传统并世代传承。唐宋以降七夕习俗倍受推崇,杜牧《七夕》诗:“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秦观的《鹊桥仙》更是把牛女七夕相会视为男女婚恋的理想范式:“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堪称千古绝唱,七夕佳作。以牛郎织女为核心的七夕文化远播海外,在奈良时期已传入日本。日本人民将中国的七夕文化与日本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有日本特色的七夕习俗和“情人节”,每年举办七夕庆典游行纪念牛郎织女的唯美爱情,营造成世界性的文化旅游项目并得到丰厚的经济回报。
牛郎织女传说具有的人民性、通俗性使其极易落地生根,并赋予一定地域色彩,形成了我国关于牛郎织女起源说的多种版本。在其母体汉水流域,从古至今流传着版本大同小异的牛郎织女民间传说,大体相近的七夕民俗。近年来,在鄂西生态旅游文化圈建设中,处于汉水中游的十堰市郧西县建构的“天河·七夕文化”具有代表性,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七夕文化旅游目的地。根据唯物史观我们可以把握到七夕文化这一形成、传播、发展的历史逻辑。
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核心的七夕文化特质
在中华民族最著名的以爱情为主题的“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四大民间传说中,除牛郎织女外,无不充满着悲剧色彩。牛郎织女传说以喜剧性的理想化结局及独有的文化特质,积淀成为中华民族涵大蕴深的七夕文化,并受到世界很多国家民众的青睐。
1.“牛郎织女”起源于农耕社会早期、原始社会末期,与同类民间传说相比具有原始性、人本性、永恒性文化特质。
牛郎织女传说描绘了汉水流域原始社会末期的生活图景;展现出汉水先民发展的最完美的童年时代,那种率真、淳朴、浪漫及丰富的艺术创造力;显示出那个永不复返的社会发展阶段的本质特征和艺术杰作具有的永恒魅力,正如马克思所说:“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
牛郎织女传说所蕴含的自由平等、两情相依的爱情婚姻观,具有人本性。传说的主人公是极为普通的男性劳动者——牛郎,有着神奇纺织技艺的女性劳动者——织女。狭隘自私的嫂子逼牛郎分家,仅分给牛郎贫瘠的土地和一头老牛。牛郎有着勤劳、善良、忠诚的美德,他开荒种地、盖房,按老牛的妙计藏了从天界下凡洗澡的织女的衣裙,赢得织女的芳心而喜结良缘,过着男耕女织田园牧歌式的农家生活,充满着浪漫主义的理想色彩。
传说所展现的是自私观念虽初步萌芽,自然家庭逐步解体,但尚未进入私有制社会,男女之间是以情感为基础的自由恋爱与自主婚姻。它区别于后世欺凌奴役妇女的奴隶制和“三从四德”封建礼教的婚姻。它与秦汉时期因劳役繁重导致夫妻生离死别的《孟姜女》传说,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制度、纲常名教束缚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宋明时期崇“道学”、尊“道统”,存天理、灭人欲的《白蛇传》相比,牛郎织女传说产生的时代更为原始古老,显现出以人为本的价值与意义。老牛在弥留之际,慷慨奉献牛皮,助牛郎得以飞天追赶织女;王母娘娘将牛郎织女强行拆散隔离天汉两岸,但有喜鹊造桥七夕相会成全牛女姻缘;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因织女下凡,荒废织衽之功,责令其回归天汉东岸,却人性化地恩准牛女七夕相会;人间百姓每逢七夕为牛女祝福等。人间百姓、天界尊神、飞禽家畜皆以牛女情感、尊严为本位,以玉成其婚姻为价值取向,充分体现出人本性。
牛郎织女传说所体现的爱情婚姻观和审美价值,为后世阶级社会中的爱情婚姻传说不可企及,具有艺术魅力的永恒性。传说显现出处于人类童年时期的汉水儿女淳朴善良、天真浪漫之美,其蕴含的爱情婚姻观和绚丽多彩的艺术想象力具有永恒的价值。牛郎作为人具有神性,可以升天;织女作为神具有人性,可以下凡;地界劳动者与天界劳动者可以自由平等的相恋婚配。先民通过浪漫主义的艺术想象将其定格在天汉之畔,无论在传说的内容还是在艺术形式上都堪称为永恒。审视牛女传说,汉水流域早期的农耕文明是其源,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其本,中华民族最本色、最自然、最理想的婚恋观是其根,地界牛女、天界双星永恒相守的理想信念是其魂。它感天地泣鬼神的爱情婚姻和浪漫抒情的“诗意”化人生,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与审美价值,显现出原始性、人本性、永恒性的文化特质。
nlc202309021711
2.反映了普通劳动者的纯洁爱情、忠贞婚姻与追求诗意人生的价值取向,具有大众性、审美性、习俗性、世界性。
牛郎织女传说与同类传说相比具有草根性、大众性,深受民众青睐。传说所展现的不仅是原始社会末期男性劳动者“牛郎”与女性劳动者“织女”之间的爱情婚姻,而且体现的也是后世劳动大众的人之常情。它表现的既非深受传统礼教束缚的知识男女之间——“小众”的缠绵悱恻的情感,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男女同窗、痴男怨女之间的爱情;也非人妖之恋,如《白蛇传》许仙与千年修炼的人形蛇妖白素贞之间——“异类”的婚恋。传说表现的是“草根”男女之间最自然、淳朴、真挚的感情和婚恋,超越了那些反映小知男女、官宦夫妻、商人怨妇、英雄侠女婚恋的文艺作品和艺术形象,具有最广泛、最普遍的社会意义,以其永恒的生命力被世代“草根族”认同、追求、传播,具有大众性。
以牛郎织女传说为核心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七夕文化传统,其“诗意栖居”的生活方式与审美创造技艺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具有审美性、习俗性。四大爱情传说与民间习俗、节日或多或少有所关联,但惟有《牛郎织女》成为七夕文化的核心主题,并滋生出内涵丰富的七夕审美化、诗意性的民间习俗:被视为国人的“爱情婚姻节”,形成了青年男女祈祷自由婚姻的习俗;中华民族女性以天上织女为楷模,追求精湛的织绣技艺和诗意人生,形成了“七夕乞巧”的民间习俗,被视为“乞巧节”、“女儿节”、“艺术节”、“纺织节”。织女形象将女性内在品德之美、外在体态之美与艺术创造之美集于一身,令后世女性景仰视为懿范世代推崇。七夕节还有祈祷家庭和睦、儿女双全和五谷丰登的美好内蕴。
牛郎织女传说从人间到天界、从草根民众到文人雅士、从民间到宫廷、从口耳相传到载之典籍,深受中华民族儿女和世界人民的喜爱,具有共享性、世界性。日本、朝鲜、韩国及东南亚的民众在引进中国七夕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用具有民族特色的方式来纪念、欢度七夕。牛郎织女传说和七夕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3.表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爱情婚姻观和家庭生活理想,彰显出平等性、和谐性和理想性。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专偶制家庭“它是在野蛮时代的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交替的时期从对偶制家庭中产生的;它的最后胜利乃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神话中的女神的地位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更早的时期,那时妇女还享有比较自由和比较受尊敬的地位,但是到了英雄时代,我们就看到妇女已经由于男子的统治和女奴隶的竞争而被贬低了。”[10]这一论断对我们研究牛郎织女传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生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牛郎织女传说,男女虽有社会分工,但未有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在爱情婚姻和家庭生活中彰显出平等性。此时,生产资料私有化虽已萌芽,但尚未进入私有制奴隶社会;虽出现了阶层,但尚未形成阶级;女性尚未变成男性的附庸和奴役对象。织女作为劳动妇女“还享有比较自由和比较受尊敬的地位,”男女在爱情婚姻和家庭地位上完全平等。其爱情婚姻建立在男女真心相爱的情感基础上;建立在两个普通劳动者之间相依相伴、共享劳动成果的自然经济基础上;建立在尚未出现阶级分化、门第观念,男女关系和权利义务平等基础上;建立在比群婚制、对偶制婚姻要进步的一夫一妻“专偶制家庭”婚姻基础上,更优越于后世私有制社会一夫多妻、男尊女卑的婚姻家庭。
牛郎织女传说与同类传说相比,具有整体的和谐性。其他民间传说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尖锐矛盾冲突,不和谐的社会生活,有着浓郁的悲剧意识。牛郎织女虽遭强力干扰、拆分,但大团圆的结局是矛盾冲突的化解、整体的和谐:牛郎织女的爱情婚姻展现出夫妻之和谐;牛郎与老牛相依为命,老牛鼎力相助成就美好姻缘,喜鹊架设鹊桥促其夫妻相会,表现的是人与自然万物之和谐;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虽拆分了牛郎织女,仍怀恻隐之心恩准七夕相逢,体现天人之和谐;七夕夜天上牛女喜相逢,人间百姓乐乞巧,显现出天、地、人、神共和谐,即中国传统美学所推崇的至高至上、至大至美的“太和”之境。
牛郎织女传说同其他传说相比,彰显出浓郁高远的理想色彩:劳动大众以感情为基础的男女恋爱自由的爱情理想;夫妻在家庭生活、生产劳动中和睦相伴、共劳共享、地位平等、生养子女的家庭理想;夫妻面临突发性灾难时,患难与共、生死相依的伴侣理想;夫妻长相厮守、忠贞不渝的婚姻理想;天界人间共同期盼、玉成有情人“金风玉露一相逢”,天、地、人相和谐的“太和”理想等。牛郎织女传说的理想性被后世阶级社会所碾压,上演出《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等爱情婚姻悲剧。牛郎织女传说虽有悲剧成分,但其大团圆的结局是矛盾冲突的化解、理想的实现,是对人的自由、尊严、权利、价值的尊重。它作为后世男女婚恋的理想范式而垂范千古。
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复归,是自觉实现并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实现的复归。……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11]从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设想、描述来看,生成于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末期的牛郎織女爱情婚姻,被私有制阶级社会所否定,而共产主义是对阶级社会的否定之否定,将在更高阶段上肯定牛郎织女爱情婚姻的理想性。牛郎织女传说蕴含的爱情婚姻具有理想性,艺术地实现了“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是美好人生的复归,也是其永恒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之所在。
(杨洪林,武汉纺织大学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教授)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8卷,第34—35页。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1卷,第544页。
[3]《诸子集成·淮南子》:河北人民出版社1968年4月版,第10册,第185页。
[4]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206—208页。
[5]罗颀(明):《物源》,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页。
[6]《二十五史》百衲本,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卷,第7页。
[7]常璩:《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62页。
[8](晋)葛洪《西京杂记》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页。
[9]《荆楚岁时记译注》宗懔原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6-109页。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4卷,第73—74页。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1卷,第185页。
传统七夕节习俗
七夕情人节送女朋友什么礼物
七夕情人节祝福的话语
传统七夕节习俗
1.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
《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
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
《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
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2.喜蛛应巧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
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
宋周密《乾淳岁时记》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
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
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3.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
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
《直隶志书》也说,良乡县(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
清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
4.兰夜斗巧
起源于汉朝宫廷的游戏,汉高祖爱妃戚夫人的宫女贾佩兰在离开宫中嫁给扶风人段儒为妻后,经常跟人们谈起在汉宫七夕的事。她说:“汉宫在每年的七月七日,首先在百子池畔,奏于阗乐之后,就用五色彩缕,互相绊结起来,叫做‘相怜爱’。随后,宫中的宫娥彩女们,一起到闭襟楼上,大家学习穿七巧针乞巧。而有个叫徐婕妤的宫女,可以把生的菱藕雕刻成各种奇花异鸟呈献给皇上,皇上把这些小玩意在晚上随手放置在宫中的桌角上让宫女们摸黑寻找,这种游戏就叫做‘斗巧’。”
5.种生求子
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还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6.为牛庆生
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贺牛生日”。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7.晒书晒衣
据载,司马懿当年因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的猜忌,有鉴于当时政治的黑暗,为求自保,他边装疯病躲在家里。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个亲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时值七月七日,装疯的司马懿也在家中晒书。令史回去禀报魏武帝,魏武帝马上下令要司马懿回朝任职,否则即可收押。司马懿只乖乖的遵命回朝。
另有一种人,在乱世中,以放浪形骸来表达中的郁闷。他们藐视礼法,反对时俗。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卷二十五说,七月七日人人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晒书”。这一方面是蔑视晒书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晒肚皮也就是晒书。
汉代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富的机会。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就瞧不起这种作风。七月七日,当他的邻居晒衣时,只见架上全是陵罗绸缎,光彩夺目。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由这几则小故事看来,就知道当时七夕晒书、晒衣的风俗有多盛了。
8.供奉磨喝乐
磨喝乐是旧时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为传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每年七月七日,在开封的“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
其实宋朝稍晚以后的磨喝乐,已不再是小土偶了,相反的,越作越精致。磨喝乐的大小、姿态不一,最大的高至三尺,与真的小孩于相上下。制作的材料则有以象牙雕镂或用龙延佛手香雕成的,磨喝乐的装扮,更是极尽精巧之能事,有以彩绘木雕为栏座,或用红砂碧笼当罩子,手中所持的玩具也多以金玉宝石来装饰,一对磨喝乐的造价往往高达数千钱。
9.拜织女
“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那么,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始散。
10.拜魁星
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
根据民间传说,魁星爷生前长相奇丑,脸上长满斑点,又是个跛脚。有人便写了一首打油诗来取笑他:
不扬何用饰铅华,纵使铅华也莫遮。
娶得麻姑成两美,比来蜂室果无差。
须眉以下鸿留爪,口鼻之旁雁踏沙。
莫是檐前贪午睡,风吹额上落梅花。
相君玉趾最离奇,一步高来一步低。
款款行时身欲舞,飘飘度处乎如口。
只缘世路皆倾险,累得芳踪尽侧奇。
莫笑腰枝常半折,临时摇曳亦多姿。
然而这位魁星爷志气奇高,发愤用功,竟然高中了。皇帝殿试时,问他何脸上全是斑点,他答道:“麻面满天星”;问他的脚为何跛了,他答道:“独脚跳龙门”。皇帝很满意,就录取了他。
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传说,说魁星爷生前虽然满腹学问,可惜每考必败,便悲愤得投河自杀了。岂料竟被鳖鱼救起,升天成了魁星。因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运,所以每逢七月七日他的生日,读书人都郑重的祭拜。
11.七姐诞
广州七夕拜仙,已婚女子一般不能参加,但新婚后的新娘在过第一个七夕时,要举行一次“辞仙”仪式。即在初六晚上祀神时,除了牲醴、红蛋、酸姜等(取兆得子)以外,还要加上雪梨或沙梨,表示与姑娘节离别之意。
据《广州市志》卷十七所载,初七日,旧俗还有女子泛舟游石门沉香浦的活动。游艇用素馨花、茉莉花装饰,称为花艇。她们信此日为“仙女淋浴日”。石门浦水质清洌,朝夕日出日落时返照两山,有时会像海市蜃楼一样在天空出现一些景幻。泛舟者坦希望能有运气看到奇最的出现,故姑娘们七夕游石门沉香浦成为一项重要内容,很是热闹,也成了一个节日的习俗。
12.染指甲
染指甲系流传在中国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四川省诸多县志以及贵州、广东两地,也有此风。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喜欢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不仅可以年青美丽,而且对未婚的女子,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子与儿童们,在节日娱乐中的一种爱好,也与生育信仰有密切的关系。
13.妇女洗发
妇女七夕洗发,也是特别的习俗。
在湖南、江浙一带都有此记载。例如湖南湘潭地区《攸县志》:“七月七日,妇女采柏叶、桃枝,煎汤沐发。”而散文名家琦君(浙江籍)的《髻》也提到其母与叔婆等女眷,都在七夕沐发。这项习俗,大约和七夕“圣水”的信仰有关。人们认为,七夕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银河水一样,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有的地方直接叫它“天孙(即织女)圣水”。因此女性在这天沐发,也就有了特殊意义,代表用银河里的圣水净发,必可获得织女神的护佑。
还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14.结扎巧姑
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在七夕节的夜晚也有举行各种乞巧活动的风俗,妇女们往往要结扎穿花衣的草人,谓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还栽种豆苗、青葱,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葱,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来占卜巧拙之命,还穿针走线,竞争高低。同时还举行剪窗花比巧手的活动。
15.拜七娘妈
闽南和台湾的七夕节又是“七娘妈”的诞辰日。民间十分盛行崇拜七娘妈这一被奉为保护孩子平安和健康的偶像。据闽南籍台湾学者林再复的《闽南人》一书考证,闽南人过去越峡跨洋到台湾或异国他邦经商、谋生,大都多年未能归,妇女们只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有了希望才有生活下去的勇气。所以,七夕这一相思传情的节日又演变成对保护孩子的“七娘妈”神的祈祷。
每年这天,人们三五成群到七娘妈庙供奉花果、脂粉、牲礼等。这天,台湾民间还流行一种“成人礼”,即孩子长到满15岁时,父母领着他带着供品到七娘妈庙酬谢,答谢“七娘妈”保护孩子度过了幼年、童年和少年时代。
在这一天,台南地区要为16岁的孩子“做十六岁”,行成人礼。台湾民众认为,小孩在未满16岁之前,都是由天上的仙鸟——鸟母照顾长大的。鸟母则是由七娘妈所托,因此,七娘妈就成了未成年孩子的保护神。婴儿出生满周岁后,虔诚的母亲或祖母就会抱着孩子,带上丰盛的祭品,另加鸡冠花与千日红,到寺庙祭拜,祈愿七娘妈保护孩子平安长大,并用古钱或锁牌串上红包绒线,系在颈上,一直戴到16岁,才在七夕节那天拿下锁牌,并到寺庙答谢七娘妈多年的保佑。
有的家长除了在七夕节这天祭谢“七娘妈”之外,还专门为孩子举行成人礼的事而宴请亲友,庆贺一番。闽南、台湾民间七夕虽不很重乞巧,但很看重保健食俗。每到七夕之际,几乎家家户户要买来中药使君子和石榴。
16.吃巧果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有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此种瓜果称为“花瓜”。
<<<返回目录
2021七夕情人节送女朋友什么礼物
1、珠宝
这类礼物在女孩子中呼声很高,也是他们出门逛街聚会必戴之物;饰品不但能起到修饰作用,合适的珠宝饰品还能彰显魅力,如果是独特的饰品,还能小小的炫耀一番,她们一定喜欢;珠宝饰品种类较多,比如项链、钻戒就很常见,钻戒常用于求婚,用在七夕颇为浪漫的,尤其是像男士一生仅能定制一枚的DR钻戒这种代表真爱的钻戒,更能牵动女孩子的心。
2、口红
要知道,女生永远不会嫌口红多,所以你尽管送,如果色号不清楚可选择整套;
3、包
俗话说包治百病,其实也是说包对于一个女孩子的重要性,所以七夕选个她喜欢的包包当做礼物一定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4、香水
选择味道比较淡的那种花木香,高级香的香水味可以凸显一个女孩的自身魅力;
5、手表
虽然手机可以看时间,但是一块好看的手表可以彰显女生的气质,能侧面反映一个人的时间观念,当做七夕礼物也是可以的;
6、护肤品
年过20,胶原蛋白会开始慢慢流失,这对于女生来说是个很大的问题,所以护肤品是不不可少的,送她这个当礼物更能显示你的用心;
7、花
没有哪个女生不爱花的,选择一束送给她,红玫瑰也好,蓝色妖姬也好,总之七夕礼物一定不能少了花束;
<<<返回目录
七夕情人节祝福的话语
1、我喜欢春天的花、夏天的树、秋天的黄昏、冬天的雪以及每天的你。
2、我这一生最奢侈的事、就是途中与你相遇、然后相濡以沫、共闻花香。
3、因为你、每天很晚入睡、只为了等你、和你聊聊;因为你、我会时不时拿手机、看有没有你的短信;因为你、我会莫名的生气、莫名的无理取闹;因为你、我变得很纠结、变得不知如何是好。你的一句话可以改变我的心情、你的一条短信可以左右我一天的情绪。这一切都只是因为你。
4、只因你太美好令我无法坦白说出我爱你。
5、如今我已经记不清、曾经多少次和你一起走在海滩上了。但我相信、那亘古不变的海风海浪会记得我俩的每一个絮语晨昏。
6、每一个人的缘分不同、相爱的时间也会有长短、只有尽心尽力的去做、我能够做到的就是:我会让我的爱陪你慢慢的老去。
7、我绞尽脑汁想写首赞美你的诗、但我失败了、因为即使全世界最美的言辞集中起来、也不能形容你美丽的万分之一呀!
8、明天、能和你在一起的一天、就是美好的一天。
9、遇见你、是我一生的幸运;爱上你、是我一生的快乐;失去你、是我一生的遗憾;没有你、无法感受心灵的震撼。
10、我道出为了我不语、我不语为了我道出;我走开为了我回来、我回来为了我走开。真水本应无香、所以真情才应无语。
11、爱情在生活中扮演着快乐的天使、时时营造浪漫温馨的点滴、时时调剂着生活的琐碎、爱情就好像一块魔石、将你我紧紧吸引、相依相伴永不分离!
12、我不是一个不善言谈的人、但是我会用我的实际行动让你感觉到、我是真的很爱你的、所以希望你给我一个照顾你一辈子的机会、然后一起慢慢变老、好吗?
13、想你:朝朝暮暮;想你:云起雾散;想你:花前月下;想你:眼底心头;想你:今生来世!
14、自从你出现后、我才知道原来有人爱是那么的美好。
15、你是我的影子、有阳光的时候就有你!你是我的阳光、有风雨的日子需要你!你是我的风雨、同路的日子不忘彼此!
这天通常出嫁的女儿要回家探望父母,要给母亲送一段红绸和炖一罐肉.
节气由来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公历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
节日概述
雨水(The rains)
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雨水”过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到0℃以上,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已达3℃左右,江南平均气温在5℃上下,华南气温在10℃以上,而华北地区平均气温仍在0℃以下。雨水前后,油菜、冬麦普遍返青生长,对水分的要求较高。“春雨贵如油”,这时适宜的降水对作物的生长特别重要。而华北、西北以及黄淮地区这时降水量一般较少,常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若早春少雨,雨水前后及时春灌,可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淮河以南地区,则以加强中耕锄地为主,同时搞好田间清沟沥水,以防春雨过多,导致湿害烂根。俗话说:“麦浇芽,菜浇花”,对起苔的油菜要及时追施苔花肥,以争荚多粒重。华南双季早稻育秧已经开始,应注意抓住“冷尾暖头”,抢晴播种,力争一播全苗。
节气特点
雨水位于每年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节气时段为雨水日起,到惊蛰日前(公历3月4-5日)结束。太阳的直射点也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了,这时的北半球,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较快,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并渐渐向北挺进。与此同时,冷空气在减弱的趋势中并不甘示弱,与暖空气频繁地进行着较量,既不甘退出主导的地位,也不肯收去余寒。
降雨开始,雨量渐增。雨水节气的涵义是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在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黄河流域,雨水之前天气寒冷,但见雪花纷飞,难闻雨声淅沥;雨水之后气温一般可升至0 ℃以上,雪渐少而雨渐多。可是在气候温暖的南方地区,即使隆冬时节,降雨也不罕见。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段时间候平均气温多在10℃以上,桃李含苞,樱桃花开,确已进入气候上的春天。除了个别年份外,霜期至此也告终止。嫁接果木,植树造林,正是时候。华南继冬干之后,常年多春旱,特别是华南西部更是“春雨贵如油”。另外,寒潮入侵时可引起强降温和暴风雪,对老、弱、幼畜危害极大。所有这些,都要特别注意预防。
雨水不仅表明降雨的开始及雨量增多,而且表示气温的升高。雨水前,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寒冷。雨水后,人们则明显感到春回大地,春暖花开和春满人间,沁人的气息激励着身心。
全国大部分地区严寒多雪之时已过,下雨开始,雨量渐渐增多,有利于越冬作物返青或生长,抓紧越冬作物田间管理,做好选种、春耕、施肥等春耕春播准备工作。在雨水节气的15天里,我们从“七九”的第六天走到“九九”的第二天,“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意味着除了西北、东北、西南高原的大部分地区仍处在寒冬之中外,其它许多地区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了由冬转春的过渡,在春风雨水的催促下,广大农村开始呈现出一派春耕的繁忙景象。
但是,雨水季节,北方冷空气活动仍很频繁,天气变化多端。既然这说到个季节冷空气活动频繁,就不能不提人们常说的“春捂”。这是古人根据春季气候变化特点而提出的穿衣方面的养生原则。初春阳气渐生,气候日趋暖和,人们逐渐去棉穿单。但此时北方阴寒未尽,气温变化大,虽然雨水之季不像寒冬腊月那样冷冽,但由于人体皮肤腠理已变得相对疏松,对风寒之邪的抵抗力会有所减弱,因而易感邪而致病。所以此时注意“春捂”是有一定道理的。这种变化无常的天气,容易引起人的情绪波动,乃至心神不安,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对高血压、心脏病、哮喘患者更是不利。为了消除这些不利的因素,除了应当继续进行春捂外,应采取积极的精神调摄养生锻炼法。保持情绪稳定对身心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雨水后,春风送暖,致病的细菌、病毒易随风传播,故春季传染病常易暴发流行。每个人应该保护好自己,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雨水节气中,地湿之气渐升,且早晨时有露、霜出现。所以针对这样的气候特点,饮食调养应侧重于调养脾胃和祛风除湿。又由于此时气候较阴冷,可以适当地进补,如蜂蜜、大枣、山药、银耳等都是适合这一节气的补品。
这时的大气环流处于调整阶段,全国各地的气候特点,总的趋势是由冬末的寒冷向初春的温暖过渡。
黄河中下游地区(华北地区)
这时冷暖空气的交锋,带来的已经不是气温骤降、雪花飞舞,而是春风春雨的降临。此时这一地区的平均气温都已经升到0℃以上,甚至白天极端最高气温可达到20多℃,已经没有了降雪的条件,即便先人们以第一场春雨命名“雨水”,也是恰如其分的。
雨水时节,小麦进入了返青阶段,这时的小麦对水分的要求较高。而此时的雨量又是全年最少的时段。从《1971~中国地面气候资料》中,我们统计了2月份石家庄、太原、北京的平均降雨量分别只有7.4、5.2和4.9毫米,真可谓“春雨贵如油”。
西北、东北地区
雨水节气期间,我国的西北、东北依然没有走出冬天的范畴。从2月份的平均气温来看:兰州、西宁、乌鲁木齐、沈阳的月平均气温分别是-1.0℃、-3.9℃、-9.7℃和-6.9℃,可见这些地方还没有摆脱冬季的寒冷,天气仍以寒为主,降水也以雪为主。
西南、江南地区
雨水期间,除了云南南部地区已是春色满园以外,西南、江南的大多数地方还是一幅早春的景象:日光温暖、早晚湿寒,田野青青、春江水暖。
按照四季的划分标准:连续5天,每日日平均气温都在≥10℃-≤22℃时,春天便开始了。一般来说,这些地方真正意义上的“春天”要在3月下旬,也就是一个月以后的“春分”时节才能到来。但也有特殊的情况,如的武汉在2月10日、长沙2月11日、南昌2月11日、南京2月13日就进入真正的春季了,时间足足提前了1个月。
根据1月和2月份的多年平均雨量显示:武汉为43.4、58.7毫米,长沙66.1、95.2毫米,南昌74.0、100.7毫米,福建48.0、86.6毫米,可见上述地方的雨量,2月份相对1月份明显增加,能够满足小麦、油菜的生长需要。
华南地区:
雨水节气期间,华南地区是春意盎然,百花盛开。
华南地区下列城市2月份的多年平均气温是:广州14.5℃、南宁14.1℃、海南岛海口18.7℃;上述城市2月份平均降水量分别是:69.4毫米、42.6毫米、35.0毫米。虽说雨量比黄河中下游地区多出好几倍,但这里气温高、蒸发量大,还是缺水。尤其是华南南部和海南岛的局部地区,这一时期的雨量仍比较少,往往会出现春旱。若受强冷空气影响,平均气温低于10℃的话,对早稻育秧、育苗十分不利。
【七夕节的起源习俗】推荐阅读:
庆祝七夕节作文:七夕节的习俗10-02
七夕节的习俗与由来06-17
七夕节爱情短信 七夕给女朋友的话09-16
七夕节的祝福短信大全06-26
有关七夕节的诗句大全07-09
与七夕节有关的诗词07-11
七夕节的作文500字07-17
七夕节的传说有哪些09-10
七夕节快乐的短句子07-16
我们的节日七夕节活动方案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