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加法简便运算练习(精选9篇)
11; 23
(2)(—2.2)+3.8;
(3)411+(—5); 36(4)(—5
112)+0;
(5)(+2)+(—2.2);
(6)(—)+(+0.8);
5615(7)(—6)+8+(—4)+12;
(8)141312 7373(9)0.36+(—7.4)+0.3+(—0.6)+0.64;
(10)9+(—7)+10+(—3)+(—9);
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919101157(0.5)()()9.75()()()()224612
(2)
(1)3
1231839()()()()()5255
(4)(8)(1.2)(0.6)(2.4)(3)2
南安中学
王旭升
尝试教学是尝试思想应用到教学中,是一种带有尝试特征的特殊性的教学活动,它既是尝试活动,又是教学活动。1980年,邱学华教授在江苏省常州一所学校开始试验尝试教学,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变传统的“先讲后练”为“先练后讲”,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尝试教学法在结构上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在于它是以学生自学课本,讨论课本为主。因此,在实施尝试教学法的过程中,本文主张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变传统的“先讲后练”为新型的“先练后讲”,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减轻了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普遍反映好,在教学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本文对尝试教学法在有理数加法运算教学中的应用,谈一谈教学工作体会。
一、准备题的引导作用───准备题与尝试题密切联系
教学时准备题的设计非常重要,因为数学教材是系统的,知识是循序渐进的,每一节新课,每一道例题都是前段知识的发展和延伸,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由 于新旧知识的这种联系,教学中的准备题就起到了桥梁了作用,准备题应与尝试题紧密相连。
出示准备题:| 4 | 是多少?|-4 | 是多少?| 3 | 是多少?|-3 | 是多少?在此基础上出示尝试题;| 4 |-|-3 | 等于多少?|-4 |-| 3 | 等于多少?| 4 |+| 3 | 等于多少?|-4 |+|-3 | 等于多少?为准确掌握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准备题与尝试题合为一体,体现了新旧知识间的连接点。
二、课本示范作用───自学课本
尝试题的出现,立即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学生积极参与思考,起到思维定向作用。由于学生自身素质的差异,自学能力强、基础好的学生经过准备题的“铺路”能够解答出尝试题。而多数同学虽然积极性很高,但尚需辅助指导,这时教师出示自学内容同时给予点拨。出示自学提纲,附自学例题:①、3+4;②、(-4)+3;③、(-4)+(-3)。自学提纲为:先根据书本上的有理数加法法则的三条运算规则确定和的符号,然后再计算绝对值。在尝试中,教师为学生创设尝试的条件,给学生提出自学提纲,使学生能够有计划有目的地自学课本,自己探索,从课本中找到解题的方法。
三、尝试练习───信息反馈,指导判断正误
在尝试练习中,应用反馈原理,使学生了解自己所学到的新知识,并强化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学生通过自学课本,掌握了解答尝试题的方法。如在课堂上,先让个别学生在讲台的黑板上练习,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练习,教师在课堂上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使学生感到自学新知识并不困难。这样就可以加快教学速度。由学生独立解答下面的题:把前面三个算式分别改为:①、5+6+7;②、(-5)+6+(-7); ③、(-5)+(-6)+7。
四、学生间的互补作用
学生通过自学课本,靠自己的智慧解决了新问题,就会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同时又急于用自己刚获得的知识来解答尝试题,这时教师要通过自学、解答尝试题,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通过讨论提出的疑问,使学生掌握新知识的规律就成 了新课中的关键环节,把新知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在教学中让学生找出课本上的例题与尝试题的相同点及不同点。式子里的加数符号相同和符号不同要注意什么?解答尝试题关键怎样确定符号?怎样算绝对值?通过学生讨论得出的结论是:和的符号主要看加数的绝对值,哪个加数的绝对值大,教师就要哪个加数的符号作为和的符号。学生讨论后,需要教师进一步的讲解,学生讲解与教师讲解有机的结合起来。
五、尝试后的教师讲解
在学生讨论困惑的地方,教师给予及时的讲解。教师此时的任务是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揭示知识的规律。并在教学中让学生利用数轴来计算有理数的加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知道有理数的符号是用来确定方向,而数值是说明单位长度的。尝试教学法既强调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题作用统一起来。
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结合
在初中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开发学生智力,发展与培养其思维能力,一定要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有机的结合起来。智力因素是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其中以思维力为核心。非智力因素包括内动力、情感、意志、自信心、好胜心、责任感、荣誉感、独立性等心理因素。
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在教学中通过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精心培养而成。通常学生的智力因素差异不大,往往由于非智力因素强弱而影响学习质量的高低。所以智力因素同非智力因素必须有机组合,互相促进,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一代新人。
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达到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有机的结合,就要力争做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前提;以知识结构为基础,以思维训练为中心,以主导与主题、教书与育人、教法与学法的结合为原则,以多种器官协同活动为过程。尝试教学法让学生试一试,有利于促进学生探索精神的形成,只有探索才能有所创新,给学生留有充分发挥想象和动脑筋的余地。通过尝试教学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认识到尝试教学的课堂氛围对提高学生素质影响巨大。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本文认为在尝试教学中要注意“三个要”:即一要做好课堂讨论程序的设计。讨论题目的顺序应从易到难,因学生的素质有低到高,这样效果更好,更理想;二要注意学生的合作互补作用。学生的先天禀性和后天的社会因素影响不同,每个人的素质有明显的差异,尝试的过程要充分利用集体的有利条件,加强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和互相补充,互相提高;三要教师充分发挥讲解的作用。学生讨论后,常常会留下悬而未解或解决不圆满的问题,需要教师点拨指导,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过去的经验,去探索解决新问题,做到举一反三。
1. 你能用简便方法口算下列各题吗?
28+145+72= 156-36-14= 219-(19+25)=
49+37+63= 54+26+46= 113+32+67=
重难疑点,一网打尽。
2. 算一算,比一比。
(1)6.28+13.75+3.72 (2)42.5-16.12-5.88 (3)45.6-(15.6+12.72)
13.75+(6.28+3.72) 42.5-(16.12+5.88) 45.6-15.6-12.72
3. 王芳带了15.6元钱,买一枝钢笔用去6.4元,买一瓶墨水用去3.6元。还剩多少元?
源于教材、宽于教材、拓展探究显身手。
4. 在下面的. 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78.6-35.47-14.53=78.6 (□ □)
(2)2.7+15.32+4.68+17.3=(2.7 □) (15.32 □)
(3)25.63-(1.63+7.85)=25.63 □ □
5. 用简便方法计算。
3.54+27.5+4.46 35.7+4.89-5.7
43.8-12.45-17.55 2.36+0.67+0.64+3.33
6. 爸爸星期天上街买菜,买肉用去12.44元,买鱼用去7.6元,买蔬菜用去7.56元。爸爸买菜共用去多少元钱?
第3课时
1. 245 106 175 149 126 212
2. (1)23.75 23.75 (2)20.5 20.5
(3)17.28 17.28
3. 15.6-6.4-3.6=5.6(元)
4. (1)78.6-(35.47+14.53)
(2)(2.7+17.3)+(15.32+4.68)
(3)25.63-1.63-7.85
题号
一、填空题
二、选择题
三、简答题
四、计算题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
1、假设,且,那么=
2、=3,=2,且ab<0,那么a-b=。
3、假设互为相反数,互为倒数,那么。
4、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数值运算程序,当输入的值为2时,输出的数值是
.
5、在矩形ABCD中,放入六个形状、大小相同的长方形,所标尺寸
如右图所示,那么图中阴影局部的面积是。
6、符号“〞表示一种运算,它对一些数的运算结果如下:
〔1〕,,…
〔2〕,,…
利用以上规律计算:
.
二、选择题
7、将6-(+3)-(-7)+(-2)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为
()
A.-6-3+7-2
B.6-3-7-2
C.6-3+7-2
D.6+3-7-28、假设b<0,那么a-b、a、a+b的大小关系是()
A.a-b
B.a
C.a+b
D.a+b
A.必定都为负
B.总是一正一负
C.可以都为正
D.至少有一个负数
10、、互为相反数,且,那么的值为〔
〕
A.2
B.2或3
C.4
D.2或411、如果表示有理数,那么的值……………………………………………
()
A、可能是负数
B、必定是正数
C、不可能是负数
D、可能是负数也可能是正数
12、利用两块长方体木块测量一张桌子的高度.首先按图①方式放置,再交换两木块的位置,按图②方式放置.测量的数据如图,那么桌子的高度是〔
〕
A.73cm
B.74cm
C.75cm
D.76cm13、假设a>0>b>c,a+b+c=1,M=,N=,P=,那么M、N、P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A、M>N>P B、N>P>M C、P>M>N D、M>P>N14、一张纸片,第一次将其撕成2小片,以后每次将其中的一小片撕成更小的2片,那么15次后共有纸片()
A.30张
B.15张
C.16张
D.以上答案都不对
15、如图,数轴上的两个点A、B所表示的数分别是,在中,是正数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6、某乡镇有甲、乙两家液化气站,他们的每罐液化气的价格、质和量都相同.为了促销,甲站的液化气每罐降价25%销售;每个用户购置乙站的液化气,第1罐按照原价销售,假设用户继续购置,那么从第2罐开始以7折优惠,促销活动都是一年.假设小明家每年购置8罐液化气,那么购置液化气最省钱的方法是〔 〕
A.
买甲站的B.
买乙站的C.
买两站的都可以
D.
先买甲站的1罐,以后再买乙站的三、简答题
四、17、2021年月日,中国汽车协会发布最新汽车产销数据显示:上半年汽车销售量万辆.某汽车厂方案一周生产汽车辆,平均每天生产辆,但由于种种原因,实际每天生产量与方案量相比有出入.下表是某周的生产情况(超产记为正、减产记为负):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增减
(1)
根据记录的数据可知该厂星期五生产汽车
辆;
(2)
产量最多的一天比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汽车
辆;
(3)
根据记录的数据可知该厂本周实际生产汽车
辆,该厂实行每周计件工资制,每生产一辆车可得元,那么该厂工人这一周的实际工资总额是
元.
18、对于有理数ab6,定义运算“〞,a~b=a·b-a-b-2.
(1)计算(-2)3的值;
(2)填空:4(-2)_______(-2)4(填“>〞“=〞或“<〞);
(3)我们知道: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和乘法运算满足交换律.那么,由(2)计算的结果,你认为这种运算“〞是否满足交换律?请说明理由.
19、探索性问题
数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使数和数轴上的点建立起对应关系,揭示了数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是“数形结合〞的根底。请利用数轴答复以下问题:
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数a、b.(1)填写下表:
数
列A
列B
列C
列D
列E
列F
a
-2.5
b
0
-2.5
A、B两点的距离
(2)任取上表一列数,你发现距离表示可列式为,那么轴上表示和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可表示为
.(3)假设表示一个有理数,且,那么=
.(4)假设A、B两点的距离为
d,那么d与a、b有何数量关系.20、【阅读】
表示5与2差的绝对值,也可理解为5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可以看做,表示5与-2的差的绝对值,也
可理解为5与-2两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
【探索】
(1)
=___________.
(2)
利用数轴,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使所表示的点到5和—2的距离之和为7
(3)
由以上探索猜测,对于任何有理数,是否有最小值?
如果有,写出最
小值;如果没有,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5或9;
2、+5或-5。3、14、.15、30;
6、1
二、选择题
7、C8、D9、D10、D11、C12、C13、D14、C15、A16、考点: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理数大小比拟.
专题:
应用题;压轴题.
分析:
购置液化气最省钱的意思是,在质和量都相同的条件下,花钱最少.分别计算出每年到甲、乙两家液化气站购置8罐液化气的价钱,进行比拟即可得出结果.
解答:
解:设每罐液化气的原价为a,那么在甲站购置8罐液化气需8×〔1﹣25%〕a=6a,在乙站购置8罐液化气需a+7×0.7a=5.9a,由于6a>5.9a,所以购置液化气最省钱的方法是买乙站的.
应选B.
点评:
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大小比拟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比拟有理数的大小的方法如下:〔1〕负数<0<正数;〔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三、简答题
17、(1)17
(2)7
(3)145
7250018、(1)-9
(2)=
(3)满足,理由略19、20、〔1〕7
〔2〕-2,-1,0,1,2,3,4,5
1.飞机原在800米高空飞行,现先上升150米,又下降200米,这时飞机飞行的高度是()
(A)650米(B)750米(C)850米(D)950米
2.某天股票A开盘价19元,上午11:30跌1.5元,下午收盘时又涨了0.5元,•则股票A这天收盘价为()
(A)0.3元(B)16.2元(C)16.8元(D)18元
A.三个数不可能同号B.三个数一定都是0
C.一定有两个数互为相反数D.一定有一个数等于其余两个数的和
3.在1,-1,-2这三个数中,任意两数之和最大的是().
A.1B.0C.-1D.3
4.计算5116+(-)+(-)+(-)的结果是____________.6767
A.1000 B.-1000 C.30 D.-30 2.计算232(232)()A.0 B.-54 C.-72 D.-18 113.计算(5)()5()
55A.1 B.25 C.-5 D.35 4.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A.24(2)2(2)3 B.(2)324(2)2 C.24(2)3(2)2
D.(2)2(3)324 5.24(2)2的结果是()
A.4 B.-4 C.2 D.-2
b6.如果a10,(b3)20,那么1的值是()
aA.-2 B.-3 C.-4 D.4 二.填空题
1.有理数的运算顺序是先算____,再算___,最算___;如果有括号,那么先算____。
2.一个数的101次幂是负数,则这个数是___。3.7.20.95.61.7 ___。4.22(1)3 ___。
675.()()5 ___。
13132116.()1 ___。
7227377.()() ___。
848218.(50)() ___。
510三.计算题 有理数加法
原则一:所有正数求和,所有负数求和,最后计算两个数的差,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23)+7+(-152)+65(-8)+47+18+(-27)
111(-8)+(-10)+2+(-1)(-23)+0+(+4)+(-6)+(-2)
(-8)+47+18+(-27)(-5)+21+(-95)+29
(-8.25)+8.25+(-0.25)+(-5.75)+(-7.5)6+(-7)+(-9)+2
255331× -- 23×20.42.532
4×3+6 1×38×2×1 -72+2×3+(-6)÷1 33221312722
7322222×(-)×(24÷(-8)-1543254)×7 811
1222-2[ -3×3]÷1 62÷9÷692 36×123
1132-{330.41(2)} -14+(1-0.5)××[2×3]
32
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运用。
A组 4.56×0.4×2.5 12.5×2.7×0.8 12.5×32×0.2
5B组
2.5×32 12.5×56 25×0.36
一、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A组
0.25×10.4 10.1×2.7 99×0.3
5B组
3.7×1.8-2.7×1.8 1.08×9+1.08 101×37-37
二、比较乘法结合律与分配律在简便运算时的区别。
8×(125+7)8×(125×7)试一试:能用不同的方法简算“12.5×88”吗
三、变一变,能简算。
48×0.56+44×0.48 0.279×343+0.657×279 9.16×1.53-0.053×91.6
四、完全独立练习。
5×1.03×0.2 32×1.25 0.45×99
53×10.1 4.2×6.51+3.49×4.2 25×7.3×0.4
2.4+1.6×3 16.5+29.8+3.5 2.5×44
应用题 班级: 姓名:
1、红花是黄花朵数的3倍,红花24朵,黄花有多少朵?
2、红花是黄花朵数的3倍,黄花24朵,红花有多少朵?
3、修一条路,已经修了48米,剩下的是已经修的1.5倍,这条路共有多少米?
4、杨桃每千克1.2元,水蜜桃的价格比杨桃的2.5倍还多0.7元,水蜜桃每千克多少元?
5、100千克小麦可磨粉85千克,平均每千克小麦可磨粉多少千克?60千克小麦可磨粉多少千克?
6、学校要绿化校园。⑴每6棵树种一行,18行种多少棵树?⑵每6棵树种一行,18棵树种多少行?
7、一种动物在地面上每分大约爬行6.2米,在树上的爬行速度是在地面上1.3倍。
⑴ 这种动物在树上每分钟爬行多少米?
⑵ 这种动物在地面上3.5分钟能爬行多少米?
8、包装纸每平方米3.5元,彩带每米1.6元。
⑴ 包装一个礼品盒要用包装纸0.24米,包装纸需要多少元?
⑵ 包装一个礼品盒要用彩带1.3米,彩带需要多少元?
9、梨每千克6.8元,苹果每千克8.8元。
⑴ 小浩买了1.5千克苹果,付出20元,应找回多少钱?
⑵ 买0.6千克梨和0.5千克苹果,一共需要多少元?
⑶ 买4千克苹果比买4千克梨要多付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
161124112()(2)()()()723523
2、(3)(31)(11)3;
3.4 1.2
524
225(16503)(2)()()(4.9)0.611572356 4.5 5.6.3、48
(7)
4、113182
(10)5111312(32)11(14)
126824(8)160(141513)
(9)
教案及练习题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是七年级数学上册的内容。小编整理了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及练习题,一起来看看。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1、知识与技能
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能把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加加法运算,灵活应用运算律进行运算。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综合运用有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有理数加减法统一为加法运算,掌握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难点:省略括号和加号的加法算式的运算方法。
关键:理解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成加法,以及正确理解省略加号的有理数的加法形式。
一、复习提问
1、叙述有理数的加法、减法法则。
2、计算。
(1)(-8)+(-6)(2)(-8)-(-6)(3)8-(-6)(4)(-8)-6(5)5-14
二、新授
我们又已经学习了有理数加、减法的运算,今天我们来研究怎么样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例
1、计算:(-20)+(+3)-(-5)-(+7)
分析:这个式子中有加法,也有减法,可以按照运算顺序,从左到右逐一加以计算,也可以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把它改为(-20)+(+3)+(+5)+(-7)使问题转化为几个有理数的加法。
解:(-20)+(+3)-(-5)+(-7)
=(-20)+(+3)+(+5)+(-7)
=-19
把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转化为加法后,常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使计算简便。
归纳: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式子(-20)+(+3)+(+5)-(+7)是-20,+3,+5,-7这四个数的和,为了书写简单,可以省略式子中的括号,把它写为:-20+3+5-7。这个式子读作“负20、正
3、正
5、负7”或读作“负20加3加5减7”。
例1的运算过程也可简写为:
(-20)+(+3)-(-5)-(+7)
=(-20)+(+3)+(+5)+(-7)(加减法统一为加法)
=-20+3+5-7(省略式子中的括号和括号前面的加号)
=-20-7+3+5(加法交换律交换时,要连同符号一起交换)
=-27+8(利用结合律进行同号两数相加)
=-19(异号两数相减)
让学生正确理解“-”号含义,“-”号具有双重含义,减号,负号。如2-7中“-”号可以理解为负号,读作正
2、负7的和,也可以理解为减号,读作2减去7。具体选用哪种含义,要结合具体情况而定,如-2-7中,前一个“-”显然只能作负号,而后一个“-”则可看作负号,也可看作减号。但“-”号只能一用,即一个“-”号视为某种含义后,就不能再具备另一个含义了,不能一号两用。如-2-5理解为-2减去-5,就犯了“-号两用”的错误了。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24页练习
四、课堂小结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通常统一成加法运算,运算时常用交换律和结合律使计算简便,一般情况采用:
1、凡相加是整数的,可以先加;
2、分母相同或易于通分的分数相结合;
3、有互为相反数可以互相抵消的,先相加;
4、正、负数分别相加。总之要认真观察,灵活运用运算律。
五、作业布置
课本第25页至第26号习题第5、6、13题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只讲了一道例题,至于小结的2、3、4这三点在下一节课中还要举例说明,就学生练习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学学生掌握得还不错,只是仍然有小部分同学在运算或运用交换律时把符号弄错。应加强这方面的练习。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练习
1、计算:
(1)-5-9+3;(2)10-17+8;
(3)-3-4+19-11;(4)-8+12-16-23.2.计算:
(1)-++10;(2)+;
3.计算:
(1)(—36)—(—25)—(+36)+(+72);(2)(—8)—(—3)+(+5)—(+9);
(3)—9+(—3)+3;
4.计算:
(1)12-(-18)+(-7)-15;
(2)-40-28-(-19)+(-24)-(-32);
【有理数加法简便运算练习】推荐阅读:
有理数加法运算练习题06-16
初一上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练习题及答案09-18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设计11-16
有理数混合运算教案07-23
有理数混合运算习题09-30
有理数运算的教案11-04
《有理数的加法1》教学案例09-30
初中数学《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11-10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典型例题12-21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加法说课稿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