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与子教学反思

2024-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父与子教学反思(共10篇)

父与子教学反思 篇1

在教学中,我尽力落实新课程的全新理念。抓重点句,抓住“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以读带讲,每次的朗读都提出要求,提升读的质量。

在教学中,也存在不足。一是在训练学生语言的表达时,设计的形式变化还不够多。学生在对文本补白时的语言,不仅要关注他的对不对,还要关注他的语言的质量。教师的语言对学生起到了示范作用,你能不能像老师这样说说你自己的感受?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质量。

二是高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文本时在表达方式上还可以做点文章,那么多的小时作者在表达的方式为什么这样写?又能反映什么呢?对于学生的写作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结合文本的内容来进行整合。

父与子教学反思 篇2

人教版五上第六单元

写法入手初感知 数字串珠理文脉

师:同学们, 首先给大家看一段从电影中截取的片段。 (播放地震发生时的电影场面) 录像看完了, 有什么话要说?

生:我看到建筑都被摧毁了, 人们经历了不幸。

生:地震令人恐怖, 我听到了人们惊慌失措的尖叫声。

师:同学们, 地震太可怕了, 尤其是在我们国家经历了“5·12”汶川大地震之后, 再看“地震”这两个字, 更让人触目惊心。灾难无情, 人间有爱。《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就是在这可怕的地震中发生的一个感人故事。 (板书课题, 强调“震”的写法) 一起来读课题。

师:课题告诉我们课文的主人公是谁呀?

生:父与子。

师:对了。 (板书:父子) 现在, 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对父与子。 (指名读课文) 大家仔细听读, 边听边试着体会作者是通过哪些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生读) 试着说一说作者对人物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

生:动作描写。

生:我觉得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外貌描写。

生:还有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 也很善于发现。 (板书:语言外貌神态动作心理) 作者就是通过这些描写, 使得人物形象更加具体、鲜活。这篇课文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我们来看第1和第12自然段, 有什么发现?

生:数字比较多。

师:是啊。除了这两个自然段之外, 还有一些数字, 快速地浏览课文, 找一找。 (生浏览课文并圈画) 谁找到了?

生:在第2自然段提到父亲冲向他7岁儿子的学校。

生:在第18自然段:“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 都活着。”

生:在第21自然段:“50分钟后, 一个安全的出口开辟出来了。”

师:我们来看, 这是出现在课文中的一串长长的数字, 想一想每个数字在课文中代表的含义, 试着用这些数字说说课文讲了怎样一个故事? (出示:1994、30万、4、7、8、12、24、36、38、14、50)

生:1994年, 在美国的洛杉矶发生了一场大地震。有30万人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 受到了伤害。一位父亲冲向了他7岁儿子的学校, 他开始在废墟中挖掘。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38小时, 终于听到下面传来儿子的声音, 原来这里有14个孩子, 都活着, 又过了50分钟, 孩子们被救了上来。

师:在这些数字的提示下, 我们就能很容易地复述课文了。只要细心一些, 就能找到学习的好方法。

场面如画凭想象 文字如诗父爱浓

师:再来看第一组数字, (出示:1994、30万、4) 对比30万和4, 你有什么发现?

生:大地震来得突然, 伤害人数特别多。

生:两个数字的悬殊, 让我们感到人员伤亡特别严重。

师:有了这样的体会, 再来读第1自然段, 相信你会读得更好。 (指名读, 教师指导) 再来看一组数字 (出示:8、12、24、36) , 你看到了谁?他在干什么?

生:我看见了父亲, 他花了很长时间在找自己的儿子, 坚信他没有死。

生:我看到了父亲在艰难地挖掘, 疲惫不堪。

师:数字引发了你们的想象。课文又是怎样描写的? (生汇报课文第12自然段) 一起来看这段描写。 (出示:他挖了8小时……到处都是血迹。)

师:这段文字当中的哪个字、哪个词、哪句话打动了你, 画出来。 (生默读体会) 谁来说一说哪里令你感动?

生:我从“他挖了8小时……没人来阻挡他”看出那么长的时间, 他一直都没有放弃, 一定很辛苦。

师:时间漫长, 父亲辛苦。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生:父亲心急如焚, 恨不得马上见到儿子。要把心里着急这种感觉读出来。 (指导朗读)

生:作者没有直接写父亲挖了36小时, 而是分割成了一个个时间段, 就像一个个慢镜头一样, 让我们感到父亲太不容易了。

师:说得真好!再看看, 还有哪里让你感动?

生:从“他满脸灰尘……到处都是血迹”, 我感到父亲非常疲惫。

师: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他想象到了父亲挖掘的场面, 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位疲惫的父亲、辛苦的父亲, 从而进一步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那种深沉而伟大的爱。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生:“儿子在等着我!”

师:挖到8小时时, 他心里想的是———

“儿子在等着我!”

师:挖到24小时时, 他心里想的仍然是——

生:“儿子在等着我!”

师:挖了36小时后———

生:“他满脸灰尘……到处都是血迹。”

师:同学们看, 这段文字不也正像一首向父亲表达敬意与赞美的小诗吗?

品读补白话外音 言为心声见真情

师:为什么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生:他常对儿子说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 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

生:三次。

师: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写这句话呢?

生: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爱。

生:父亲要让儿子信任他, 一定要等他。

师:父亲的这句话是随便说的吗?

生:不是。

师:谁能读一下?

生:“不论发生什么, 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师:这是父亲对儿子的一句郑重承诺啊!要掷地有声地读。 (生读) 父亲在挖掘的时候, 有一些人劝阻他, 父亲是怎样说的?画出来。 (生圈画) 找到父亲此刻说的话了吗? (生汇报)

出示:

谁愿意帮助我?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师:这三句话一样吗?

生:不一样。字数不一样, 标点也不一样。

生:第二句和第三句一样。

师:一样的是什么?不一样的又是什么?

生:一样的是渴望有人帮助, 快些救出儿子。

生:不一样的是心情。

师:想一想, 父亲在说这些话的时候, 他的心里都想了些什么?

生:第一句是请求, 第二句是渴望, 第三句是失落、生气。

生:第一句是说你们要是帮助我的话, 很快就能救出来;第二句是说你们快帮帮我吧, 现在说不定还能救得出来;第三句是愤怒的心情, 你们要是不帮就赶快走开。

师:你读出了话外音。现在你们读父亲的话, 我们来再现一下当时的情景:父亲挖掘时, 有些人说:“太晚了, 没有希望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望着这些好心人, 问道———

生:“谁愿意帮助我?”

师:消防队长走来了, 父亲此刻多么希望他能留下来帮自己一把, 他带着迫切的渴望问道———

生:“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师:警察走过来, 不是帮他, 而是劝阻他。这位父亲生气了, 愤怒了, 他大声质问———

生:“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师:回想一下我们刚才看过的录像, 在这样一场大地震中, 父亲的这种举动已经被人认为是———

生:精神失常了。

师:但是父亲依然坚持地在挖掘, 就是因为他曾经对儿子说过这样一句话———

生:“不论发生什么, 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迁移仿写品信任 父子形象铸心中

师:让我们再来看一看文中这对父子的对话, 进一步体会一下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 (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

生:“爸爸, 是你吗?”

生:“阿曼达!我的儿子!”

生:“爸爸, 真的是你吗?”

生:“是我, 是爸爸!我的儿子!”

生:“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师:评价一下, 两名同学读得怎么样?

生:语气掌握得不太好, 应该是紧张的心情。

师:是紧张吗?

生:激动。

师:哪一句能体现激动就读哪一句?

生:“阿曼达!我的儿子!”“爸爸, 真的是你吗?”“是我, 是爸爸!我的儿子!”

师:此刻的重逢, 简直是奇迹, 父子怎能不激动呢!从这段对话中, 你还能体会到什么?

生:儿子感觉父亲一定会来救他。

生:儿子体会到了父亲对自己的爱。

师:从这样的一组对话中, 我们体会到了父亲和儿子彼此深深的信任。还记得我们刚刚读过的那首小诗吗?

出示:

师:让我们想象一下:儿子困在废墟下, 没有吃的, 没有喝的, 随时可能遇到危险, 这36小时, 儿子又是怎样的一种等待啊!老师在课前为大家准备了一张学习单, 让我们也试着来创作一首小诗。 (生仿写)

生:这个儿子/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爸爸一定会来救我/他等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愿相信他/他口渴难忍/饥肠辘辘/疲惫不堪

师:多好哇, 有了感动, 笔下就能流淌出动人的诗句。

生:这个儿子……没人再愿相信他/他没有吃的/没有喝的/心中的信念不变/爸爸就要来了

师:即使在这样的困境中, 儿子也始终坚信:父亲会来救自己!就是因为父亲曾对儿子有过一个庄严的承诺———

生:“不论……在一起!”

师:此时此刻, 父亲与儿子就要见面了, 来看他们最后一次对话。谁来读爸爸的话?

生:“出来吧!阿曼达。”

师:爸爸怎么说这句话的?

生:声音颤抖。

师:声音的颤抖, 是内心的激动啊! (生再读) 同学们, 此时此刻父亲已经站在这里, 张开双臂:孩子, 爸爸在这等着你啊, 快出来吧, 让我为你拂去满脸的灰尘, 看看你受伤了没有。我们一起来读——

生:“出来吧!阿曼达。”

师:读读儿子的这段话, 你又能感受到什么? (出示:“不!爸爸。……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师:体会到了什么?

生:儿子勇敢、坚强。

生:儿子信任爸爸。

师:同学们, 这是发生在地震中的一幕啊!地震中的一分一秒都可能决定一个人的生死。在这一时刻, 小小的阿曼达先让同学们出去, 正是因为对父亲的这份信任, 让他那样的勇敢、坚强、无私。这对父子终于要在一起了!让我们带着喜悦、激动, 齐读最后一段。

生: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师:课文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 他们哪儿了不起?

生:儿子无私, 先让同学出去, 很了不起。

生:父亲相信儿子会等他, 儿子相信父亲会救他。他们彼此信任, 很了不起。

生:父亲对儿子的爱, 很了不起。

父与子教学反思 篇3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A-

0075-02

一、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积累文中关于父亲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的了不起。

3.领悟作者抓住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三)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父亲的了不起。

二、教学过程

(一)播放有关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视频,导入课堂

1.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观后感。

2.师:这是一对悲情母女的感人故事,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走进另一个感人的故事——地震中的父与子。

3.教师引导学生从题目中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故事中主要人物。

【设计意图】和谐的课文氛围始于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导入。课始,教师采用与本课题材相似的视频,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课堂教学做好了铺垫。

(二)检查学生对课文的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词。

洛杉矶 阿曼达 混乱 昔日 废墟 瓦砾 爆炸 颤抖 疾步

(教师通过ppt播放“废墟”“瓦砾”“爆炸”的画面,重点指导书写这几个生字词。)

2.检查学生概括课文内容的情况。(在美国洛杉矶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中,父亲安顿好妻子后不顾一切去救他的儿子,结果从废墟中救出了儿子和儿子的14个同学,父子俩终于团聚了。)教师让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时,通过重点字词的提示,让学生把故事连接起来: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如何?让学生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3.师生初步交流阅读感受。(预设:一对了不起的父子,一位伟大的、坚持不懈的父亲……)

【设计意图】预习是学生在课前独立学习的机会,有效的课前预习能够为教学课堂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在授新课之前检查学生对课文的预习情况,有助于了解学情,有利于在课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使学生的课前预习更高效。

(三)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1.初读课文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初读感受,提出疑问。教师可预设以下问题:(1)父亲为什么坚持在余震中救儿子?(2)父亲是怎样救儿子的?(3)是什么信念支撑着父亲不放弃寻找儿子?(4)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

2.了解学情,确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

3.师:这节课先学习第1~12自然段,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了不起的父亲。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敏锐地归纳整理出与理解课文密切相关的重点、难点问题,以此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和思考。

(四)品读感悟

1.师:课文中有很多关于父亲的细节描写,比如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请把相关的句子画出来,做好旁批。

2.师引导学生交流读书体会。

预设:

(1)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①师抓住有特色的语言,引导学生体会父亲挖得艰难,从而感受父亲执着的信念和父亲为救儿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难。

②比较句子,体会写法。

A.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B.他挖了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为什么不直接写“36小时”,而是从“8小时”写起?——罗列时间,更能体现父亲挖的时间之长、行动之艰难,有利于读者感受父亲的执着和了不起。)

③师指导朗读。

(2)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了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①作者为什么要对了不起的父亲进行这样的外貌描写?(注重引导学生感受父亲为了救儿子历尽了艰辛和磨难,衬托出父亲的了不起。)

②师创设情境分角色朗读,以读促思,让学生感受父亲的了不起。

A.让我们用读记住这位父亲光辉的形象。(男生读)

B.让我们用朗读记住这永恒的画面。(女生读)

C.让我们用朗读记住这位了不起的父亲。(全班读)

(3)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他便埋头接着挖。(通过关键词“直直地”感受父亲渴望得到好心人帮助的急切心情。)

(4)学生交流讨论:好心人、消防员,警察都劝阻父亲不要再挖了,是什么支撑着父亲坚持挖下去?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支撑着父亲坚持挖。这是一个执着的、了不起的、坚持不懈的、坚忍不拔的父亲……)

【设计意图】有效的课堂教学源于教师抓住了课文的重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达到“重点讲够,难点讲透”的效果。教案以“父亲的了不起”为主线,同时抓住“好心人劝阻父亲离开”及“父亲奋力挖掘38个小时”这两个场景,放手让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体会父亲的伟大。

(五)迁移写法

1.师:生活中还有很多让我们为之动容的父母之爱,例如:1999年10月3日10时20分左右,在贵州麻岭风景区,正在运行的缆车突然坠毁,36名乘客中有14位不幸遇难,在缆车坠落的一刹那间,车厢内来自南宁市的潘天麒、贺艳文夫妇,不约而同地将年仅两岁半的儿子高高举起。结果,这个名叫潘子灏的孩子只是嘴唇受了点轻伤,而他的双亲却永远地离开了人世……在生和死的瞬间,父母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他们用双手把生的希望留给儿子,这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父母之爱!

2.教师播放歌曲《天亮了》,让学生在轻音乐中试着写一段关于父母之爱的话。

【设计意图】教学结合生活中的真实事例,再次让学生感受到伟大的父母之爱。学生积累了情感,能够联系自己的父母,或是根据听到的、看到的与父母有关的故事迁移到文章写作中。

(六)总结课堂,升华情感

1.师引导学生畅谈学习收获。

2.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父亲的了不起。有关儿子了不起的事迹,我们在下节课再继续学习。

三、总结

本节课设计根据年段目标和本单元训练的重点,并结合本课的重难点,遵循“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逐层落实的规律,使教学有方向、有目标、有效益。教师在课前明确任务,对学生进行预习指导,通过“检查预习+相机指导”的预习方式让学生实现有效的预习效果。在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课堂生成的资源梳理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学生因此有了目标意识、问题意识,从而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此外,教师还善于捕捉课堂生成资源,发挥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作用,在课堂中坚决摒弃串讲串问的教学弊病,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作用。学生通过找关键词句的方法感悟人物形象,教师通过及时、有效的点拨,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使父亲的形象“跃然纸上”。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自主阅读能力。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篇4

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而《地震中的父与子。》是本组第一篇课文,是精读课文。教学时,我重点培养学生自读自悟,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了不起的父与子”,一步步深入思考,以“为什么说这对父子是了不起的父与子”为主线提领全文,使学生体会父亲的执著,守信和儿子的无私,对父亲的信赖,体会崇高的父子亲情。

教学时,注重于对句子的理解,也想通过朗读体会句子的含义,但由于课堂时间紧张,朗读训练不是很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更合理地安排时间,注意取舍。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篇5

这节课我的设计思路是这样的:先是故事导入课题,出示学习目标,接着以预习检查的形式学习生字,指导重点段落的朗读,在此期间重点指导易错字。在对课文内容的学习上,我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结合本课教学目标,只设计了一个中心问题:默读课文,画出描写父亲和儿子了不起的语句,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父亲和儿子了不起的原因?让学生抓住“了不起的父与子”品读全文,及其它重点句,如“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等等描写父子语言,行动,外貌的句子,想象画面、创设情境指导读,体会,让学生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学完本篇课文后,又出示了同类文章《拐弯处的回头》,让学生通过比较阅读,明白父母的爱有时候是藏在微小的细节处。拓展延伸部分让学生用诗句的形式写写父母的爱。

这节课后,我认真地进行了反思,认为本节课设计较好的地方是:能根据海量阅读“删繁就简”的要求,只抓住一个中心问题理解课文,并且能拓展同主题文章,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流程清晰。

但这节课,我也存在有许多不足之处:

1、 课堂上忽视学生与文本的交流。虽然本节课我做了许多准备,自己对文本研究较为具体深入,但不能以自己的阅读体验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因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阅读体验是不同的。当我提问“你认为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时,学生当时有很多答案,有认为“了不起”的,有认为“坚强勇敢的”等等,而我因为预设,想把学生引导到下面一个问题,所以只简单地把答案归结为“了不起”。如果这时让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句子谈谈自己的阅读体会,学生的认识一定会更深刻,也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 中心问题引导不恰当。虽然本节课我只抓住了一个中心问题,但由于急于赶后面的环节,想进行同类文阅读和小练笔拓展,因此对于“为什么说父与子是了不起的?”这个中心问题,感觉学生的认识仅限于我所创设的阅读填空,并未真正深入。特别是“为什么说父亲是了不起的”这个问题,应该多找几位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再让孩子们想一想当时的情况和环境,真正地体会到这位父亲是在冒着生命危险寻找自己的孩子,这样会远比完成填空理解得深刻。对于“儿子为什么了不起”这个问题,处理得也不够深入,如果让孩子们想象一下阿曼达当时在废墟下的情况一定更能体会到他的勇敢和无私。可是这些我都没有给学生去思考,完全是因为时间问题。现在想来,课前让学生先进行的10分钟的朗读检查,完全没有必要。可以课前让学生充分预习。一些重点段比如第3段,第12-16段,学生在回答中心问题时就会提到,这时在体会人物思想的基础上朗读更恰当。

3、 同类文阅读,本节课可以更多些。近两日读到施久铭老师的文章《“主题阅读”的改良之道》,深受启发。施老师在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在具体策略上,教师可采用“以文带文”的形式。教师在课堂上并不死抠细节,而要发挥串联作用,把整块时间留给学生去阅读。有所放,才有所收。放的是教学中过于重视讲解教材的部分,收的则是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和机会。当语文课堂教与学的方式不发生转变时,数量再多的阅读也只是偷偷摸摸,零敲碎打。”结合我自己的教学,我觉得自己的步子迈得不够大,总觉得要先把课文讲透,再去阅读。想一想,阅读的多了,理解能力不是更能提高了吗?理解能力要靠“悟”,理解能力和老师讲得多少没关系。针对这节课,如果压缩课堂讲课的时间,让学生多阅读几篇同类文章,目的不单纯指向于本课的体会几种描写方法的作用,而只是体会单元目标“父母之爱的深厚与宽广”,这样对于本单元的学习一定是有帮助的。

父与子教学反思 篇6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有三个,一是掌握生字词;二是熟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三是抓住文中对父亲语言、动作、外貌的描写,来体会父亲爱的了不起。

文章值得推敲的语句很多,人物的心理变化较复杂。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入情入境,情有所动,理有所悟,我抓住“父亲爱的了不起”为突破点,以点带面,在这个点上把朗读、感受、体验、想象、情感的升华结合起来,反复诵读、反复叩问、反复感悟,使其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

文中的父亲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首爱的颂歌。有三个描写父亲的场景感天动地:第一个是他悲痛欲绝,但重新挺立的场景;第二个是许多人劝他别挖,但他不听劝的场景;第三个是他孤军作战,伤痕累累的场景。仔细研读,不难发现第三个场景令人刻骨铭心。“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先指导学生从时间上读出父亲的劳累;再接着从父亲的形象上读出他沉甸甸的爱和肉体的痛苦;继而在体验父亲心理活动中读出他内心的孤独与苦闷;最后探究父亲的.精神支柱,读出伟大形象。学生在立体推进的朗读过程中,与主人公共同体验,共同感受,紧接着拓展到汶川大地震中一些感人的场景,通过音乐的渲染等,使学生的心灵受到熏陶,从而实现文本的教学目的,感受文本的强烈震撼。

父与子教学反思 篇7

【案例】

前几天, 在学校里上了一节课《地震中的父与子》 (第一课时) , 整节课, 我努力体现着语文味。学生主要进行两个活动: (1) 根据课文内容品味“了不起”。 (2) 习得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

一、根据课文内容品味“了不起”

板块一:通过动作、外貌品味“了不起”

师:同学们, 你们觉得父亲是了不起的, 你从哪里感受到父亲的了不起呢?请默读课文, 用“______”画出来, 并在旁边写上批注。

大部分学生找到了“他挖了8小时, 12小时, 24小时, 36小时, 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 双眼布满血丝, 衣服破烂不堪, 到处都是血迹。”

于是指导学生朗读这一连串的数字, 并通过举例子让学生明白36小时是很漫长的。

师:同学们, 这句话主要写了父亲挖了36小时, 那么, 直接改成“他挖了36小时, 没人再来阻挡他”, 行吗? (随机出示两句话让学生比较)

生:我觉得不行, 这样连续用一连串的数字, 是为了说明, 爸爸挖的时间很长。

生:这样写让我知道了父亲挖得很累。

生:……

师:同学们, 你们都说得很好, 作者不厌其烦地把这些表示时间的数字一个个地列出来, 其实是为了突出父亲挖的时间长, 父亲挖得很艰辛, 这就是文字处理的艺术, 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啊!

师:36小时后, 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

师引读写父亲外貌的句子。

师:透过满脸灰尘, 透过布满血丝的双眼, 透过破烂的衣服, 透过斑斑的血迹, 你仿佛看到父亲在做什么?你又仿佛听到父亲在心里说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父亲在不停地挖啊挖, 他顾不上吃饭, 顾不上睡觉, 父亲在心里暗暗地说:“我一定要坚持, 我的儿子在等我呢!”

生:父亲说:“儿子啊, 无论发生什么, 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的。”

……

师:同学们, 我们发现这两句话, 除了写父亲的动作, 还写了父亲的——

生齐答:外貌。

师:是呀, 这两句话就是通过外貌、动作来表现出父亲的“了不起”, 这就是动作描写和外貌描写。

板书:动作描写外貌描写

板块二:通过语言品味父亲的“了不起”

师:现在, 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了, 那么, 之前有谁劝过他?

出示父亲与好心人、消防队长、警察的对话, 进行分角色朗读。

师:从父亲的话中, 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知道父亲很爱他的孩子。

生:我觉得父亲精神失常了, 他讲的话都是答非所问, 这样可以看出父亲对孩子很在乎。

生:我看出了父亲一定要找到他的孩子。

师:通过父亲的语言, 我们体会到了很多很多, 这一部分主要通过语言来表现父亲的“了不起”, 这就是———

学生:语言描写。

板书:语言描写

二、习得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

师:刚才我们品味了一个词“了不起”, 知道作者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 使父亲的形象变得丰满起来, 我们由衷地觉得父亲是“了不起”的。在废墟下的儿子也是“了不起”的, 在这38个小时中, 儿子又在做些什么?他会对同学说些什么?此时, 儿子的外貌又有哪些变化?请发挥想象写一写。 (提示学生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

学生认认真真地写着。

接着进行交流点评。

当学生读完后, 我主要从语言的表达方面进行评议。

师:哇, 你真厉害, 把这节课学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都运用起来了。以后, 我们还要学更多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反思】

深入品读文本, 品味语言, 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 充满活力, 充满趣味、文化味、语言味、幽默味、个性味等等, 这才是语文阅读教学的语文味。这节课, 我觉得自己上出了浓浓的语文味,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读味浓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可见读书的重要性。在这节课中, 我非常重视“读”, 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理解, 在读中想象, 在读中感悟, 以读促思, 以读悟情。如, 在感受父亲挖的时间长, 挖得艰辛时, 我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通过品读、赏读、想象读、比较读, 引导学生读出画面, 读出情感。

2. 品味浓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是一篇情感性很强的文章, 但是仅仅抓住情感就会上成思想品德课。对语言的品味和运用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形式, 也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教学中, 我抓住文中“了不起”这一引导全文的词, 引导学生在比较、玩味、体悟中走进课文, 走近角色, 与人物产生共鸣。随着教学的深入, 教师一步步地带着学生感受父亲的了不起, 并在品味的过程中, 品出了写法。

3. 写味浓

乞讨父与子 篇8

这是记者花了一个夏天跟踪拍摄的一对在杭乞讨的父子,父亲叫王四美,46岁,儿子王贺彬,7岁。

王四美的老家在安徽阜阳,从小家境贫寒,没有文化,加上身体虚弱多病,所以直到中年才娶了一位患有精神病的女人做妻子。2006年,41岁的妻子生下了儿子王贺彬。

好景不长,生下孩子不久,王四美的妻子在河边洗衣服时精神病发作跌入河中,不幸身亡。家中也越来越穷,老王没有劳动能力,只好拉着板车带王贺彬出来乞讨。那是2006年,老王和小彬彬第一次来杭州。

据老王回忆,刚来杭州讨生的那几年,比现在要好。小彬彬的奶粉钱和尿布钱都是靠乞讨得来的,他们甚至很少饿肚子。

偶尔会有好心人打电话给救助站,而救助站则会将他们送回老家。一回到老家,他家的两亩旱地就又让老王发愁,种的东西根本不够吃,农村低保也一直没能申请下来,他所享受的只有一个名为“独生鼓励”的每年50元的补助。

虽然老王还没满50岁,但看上去苍老得已经像一个60岁的老人,他曾去医院诊断出高血压、颈椎腰椎病,下肢也有点瘸,走路非常不利索,干农活更是十分勉强。老王也想打工,但有什么企业会招聘像他这样低学历、低技术、体力活也干不了的中年人·

无奈之下,老王只能一再地回到杭州,重操乞讨旧业。

乞討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杭城酷热的夏天尤其难熬。

盛夏的杭州,直到晚上八九点钟,城市路面上都是滚烫的,老王和小彬彬坐在路边,不停扇着蒲扇,指望着路行施舍点零钱,或可买点冰水解暑。

这种季节,父子俩每天凌晨一两点才能睡着,早上五点多钟又会被扫大街的吵醒。

因为经常卧睡街头,老王得了很严重的肩周炎,每天都得用药。才46岁的老王,牙齿也已经掉得差不多了。他胃也不好,每天只是喝点粥,吃很少一点米饭。很多好心人送的东西他都吃不了,瘦得只剩皮包骨头,说起话来声音细小,有气无力。

虽然比起在老家吃低保,乞讨的收入要高很多,但对于两人来说,生活依然很紧张。其中,老王的药费是一笔很大的开销。老王说,最好的时候,一晚上他们能讨个100元左右,不好的时候却只有30元左右。老王正在用的一种药,37元一盒,只能吃两天半,所以,一旦乞讨的收获欠佳,连解决药费都是一个问题。

老王和小彬彬乞讨的全部家当就是一张残破的被子、一条写了字的床单、各式各样的药、旧照片和一些杂物。父子俩每天的吃食是靠乞讨得来的钱买现成的,一般是一些干粮类的食物,很少开荤。有时候过路人可怜小彬彬,会给他一些好吃的,例如蛋挞,那个时候小彬彬会笑得合不拢嘴。

对父子俩来说,洗澡也是一种奢望。他们每天风餐露宿,身上总是脏兮兮的,实在太脏了老王就会带小彬彬在附近公厕的自来水龙头下简单冲一冲。

老王父子喜欢去西城广场一家喜士多店的门口乞讨,那里人多,收入可观。因为小彬彬年纪小,坐不住,他们俩白天不乞讨,晚上才会去“工作”。

西城广场附近的书店则是老王父子俩白天常去的地方,老王经常带小彬彬去那里看书,给他念一些简单的故事,教他认点字。再过一年就是该入学的年龄了,老王正想办法存点钱让孩子上学。

用老王的话说,小彬彬是“野惯了的孩子”。他几乎不识字,也没有朋友,只会一些简单的数学。父亲问他想不想读书,他回答说“想”,但又说也喜欢这样整天玩闹的生活。

老王说,夏天最难熬,他还能熬几个夏天他也不知道,他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越来越无力抚养这个孩子。他现在每天都在担心一件事情,当他撒手人寰之后这孩子该怎么生存·

地震父与子教学设计 篇9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洛杉矶、混乱、昔日、废墟、爆炸、瓦砾”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运用提问题的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感受父子的亲情,学会爱别人,增强做人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爱的伟大。

2、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并阅读同类的颂扬亲情的故事。如学生搜集有困难,教师可提供《背影》《血泪亲情泣天地》《无私母爱创造生命奇迹》《7岁女孩拯救母亲的感人故事》等文章给学生。

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明确专题:各自默读本组课文的导语,说说本组专题的内容及学习要求。

2、介绍资料:可以先各小组推荐代表汇报用课余时间搜集到的有关地震及其危害的资料,也可以教师播放地震的相关影像资料,还可以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资料,并对图片进行解说;然后谈谈自己对地震的认识与感受。

3、教师导入:是啊,地震是多么地残酷,它使多少人失去了亲人,流离失所。19xx年,当巨大地震地危

害侵袭美国洛杉机时,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地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十一课──《地震中地父与子》[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

①借助字典,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生字和新词;

②用“~~~”画出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

③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内互读课文,交流学习收获。

3、全班交流:

(1)检查生字、新词的读音,重点记住“墟、砾、颤”等字形。

(2)初步汇报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

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1、默读课文,思考:

①用比较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②读了课文有什么感受;

③划出不懂的词语、句子,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

2、全班讨论:

(1)用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谈谈读了课文,自己有什么感受。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品读感悟,深入情境

1、自主读读课文,将自己感动的句子多读几遍,想一想为什么感动;对不懂的词语、句子根据自己的提问,试着回答一下。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通过读感动的句子,说感动的原因,讨论不懂的词语、句子,体会父亲救助儿子过程中心理变化。估计学生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1)“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这个句子说明父亲关爱孩子,担心孩子会有危险了。你从哪个词体会到的?“冲”字,这个动作体现了这位父亲急切的心情,他迫切地希望孩子能够平安。)

(2)当看到教学楼已成为一片废墟时,“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①从这里可以看出父亲见到废墟以为儿子已经死了,他感到极度痛心,体现了他失去儿子的悲痛心情。心爱的儿子不在了,父亲那嘶心裂肺的喊叫声。②该怎样读呢?指名读,评议,齐读。)

(3)”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①从这儿可以看出父亲看到了希望,他相信儿子会记住他的话,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支持着他,所以他──坚定地站起身。当父亲坚信儿子在等他时,就疾步走到那里,可见父亲救儿子的急切心情,他想快些救出儿子。父亲坚信儿子仍然活着,是因为他记得儿子说的那句话。②那我们该怎样读这段话呢?请大家分小组讨论后练读,个人读,评议,齐读)

(4)“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①课文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父亲坚信儿子没有死,奋力拯救儿子,顾不得休息,可见父亲对儿子爱的伟大。

②是什么使父亲没完没了地挖呢?是一个信念,──“儿子在等我”。这是多么伟大的父爱!这是多么坚定的信念。

③与其他失去孩子的父母相比,你还能体会到什么?有些父母看到废墟后绝望地走了。而这位父亲不理他人的劝阻,只有一个信念──儿子在等他。

④而且这位父亲见人就问你是不是来帮我的?可见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他坚信儿子仍然活着。

⑤引读:是呀,这深深的爱,坚定的信念──儿子在等我。而且这位父亲见人就问你是不是来帮我的?可见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他坚信儿子仍然活着。⑥引读:是呀,这深深的爱,坚定的信念使这位年轻的父亲不停地挖,挖了8小时……。这伟大的力量正是源于那句最真挚朴实的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5)儿子看到爸爸来救他,自信地告诉爸爸,他曾经对同不说的话:“只要我爸爸活着……,他总会和我们在一起。”

(①从这儿可以看出儿子对父亲的信任,他坚信父亲会来救他。即使在最危险,最艰险的时刻,儿子的信念都没有动摇。②儿子深深地信任父亲也正是由于那句话──生说③指导读:这句朴实的话终于让父子团圆,此时心中有千言万语,又激动人心的场面往往通过言语来表现,读一读父子间的对话,看看你感受到了什么?惊喜,自信,激动。)

(6)儿子还是个无私的人,在父亲救他的时候,他让同学们先出去,要父亲先救他人,而这又是那朴实但又强有力的话语。──(生说)。(①是呀!父亲与儿子都是了不起的,父亲对儿子的爱让我们感动,儿子对父亲的信任,更让我们感动。一句平实而强有力的话连接着两颗心,因此,阿曼达被救后,这对——引读“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投影:图片、音乐。)

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速读课文,夸夸这对父与子。

2、质疑:

①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②“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课文中为什么反复出现类似的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篇10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读熟了课文,了解课文了的主要内容,也学习了生字。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的理解课文。在读书之前我们先来听写一下上节课学的生词,请大家拿出听写本和笔。(学生准备)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教师读:洛杉矶混乱昔日废墟阿曼达疾步爆炸瓦砾砸着颤抖(学生写词语)。师:同桌一起检查一下,同桌相互检查。

师:都对的举手,(学生举手)几乎都能会写对了,看看谁有错的,把它改正确。(学生互改)

师:请大家坐好。在学习课文前,我们来看一段真实的历史记录。《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个故事发生在1994年1月17日,美国洛山矶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数条公路被震断,电力设施受阻,桥梁坍塌,山崩地裂,几万顶房屋倒塌,几万人无家可归,成千上万人被埋在废墟底下。就在这片废墟中,演绎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一起读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

师:上节课大家在质疑的时候,有同学提到:“这对父与子为什么了不起?”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对父与子是不是了不起。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在读书时,哪些画面让你感动,想一想,为什么让你感动?

生: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巡视)

师:(教师随机举起一位同学的书)大家看,这位同学很会学习,他找到了感动的句子之后,用笔勾画了下来,还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这种学习习惯很好,我们都应拥有这样好的读书习惯,会让你受益终生的。

生:学生继续读书,批注。

师:如果你在某个地方,或哪个句子,还可以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父与子的了不起,然后可以出声的读一读,或者和你的小组同学一起交流交流,交流后的感受会更深刻。(学生仍然读书)

师:好,文中的哪个画面最让你感动?

生:文中让我感动的是“父亲冲向儿子的学校,看到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

师:你能把相关的段落读读吗?

生:读2、3小节。

师:告诉大家你为什么感动?

生:因为从“父亲冲向七岁儿子的学校”看出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紧接着想到的就是儿子。从“冲向”看出父亲很急切,只希望儿子能平安。可父亲到了,呈现在眼前的却是废墟,父亲当时太痛心了,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生:我说说让我感动的地方,父亲奋力地冲向学校,见到的却是废墟,让父亲痛心,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因为那是他的儿子啊!父亲接受不了这个打击,我为父亲失去儿子而痛心。

师:是呀!父亲此时天旋地转,怎能接受的了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示意学生接着读)。

生读:“阿曼达,我的儿子!”

师:这个画面还有让你感动的地方吗?

生:父亲能从痛苦中坚定地站起来,这种决不放弃的精神很了不起的。让我很感动。师:到底是什么让如此痛心的父亲坚定地站起身来?

生:是父亲常对儿子说的“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让他看到了希望,坚信儿子仍然活着,于是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师:读这段话,你会带着怎样的一种心情?

生:我是带着伤感的心情读!

师:好,我们就带着伤感的心情读。

生:“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向那片废墟走去。”

师:(对另一个学生),请问,你是带着一种怎样的心情?

生:我是带着既痛心,又敬佩的心情读?

师:请你告诉大家,为什么要这样读?

生:因为前面是一种失去亲情的痛心,可光难过也没有用,于是就重新振作起来,坚定地站起身,想去挖儿子。

师:你就带着这种感受读,相信你会读得很好。(学生很投入地读)。

师:听了你的读,我的眼前出现了一位悲痛欲决但由从新挺立的父亲。

师:是这句话,在支持着父亲。拿起书,一起读读父亲常对儿子说的这句话。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你们的眼神已经告诉我,父亲受到打击后的画面已经让你们受到感动。相信,父亲的还有许多画面让你感动,请接着谈。

生:我感动的是12自然段,父亲在不停地挖儿子的画面:“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师:你为什么感动?

生:因为“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从时间上看他一直在挖,是整整挖36小时,挖了这么长时间,我们一般人都做不到的。所以我感动。

生:我觉得父亲奋不顾身的精神让我感动。他不停地在那里挖,36小时都没停止过,眼睛满是血丝。为了救儿子,父亲付出了这么多,有谁读了不受感动呢?

师:是啊!整整36小时啊!不吃、不喝、不睡、不停地挖着。如果是你的话,你会怎样?

生:我会很累,而且不能坚持挖。

生:我可能想放弃。

师:然而父亲在这36小时里,只是做着一件事(示意学生读)。

生:“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师:你能想象父亲“破烂不堪”是什么样吗?

师:能把这“破烂不堪”的镜头读出来吗?(学生练读这两句话。)

师:同学们试想一下,在正常的情况下,我们在这36小时应该做些什么?

生:应该吃饭、睡觉、休息之类的!

师:是啊!以你的生活体验,父亲应该吃饭、休息是吧?而父亲却一直在挖,你为此而感动。再比如──

生:再比如:“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说明父亲在挖的时候发生了很多危险。从“到处”这个词就能看出,父亲可能把手划破了,还可能挖到血淋淋的尸体。即使是手破了,衣服破了,但父亲还在坚持的挖,不停地挖,挖地多么艰

难啊!父亲这种毅力深深地打动了我。我想给大家读读。

师:好,带上这份感动,用你的郎读,再现挖废墟的父亲。(生读)

师:体会的深刻,读的很动情,大家给他掌声。(学生鼓掌)

师:还有哪个画面让你感动?

生:第五自然段让我感动,别的父母哭喊后,便绝望的离开了。而这位父亲却在那里接着挖。

师:你从文中哪里看出来的,给大家读读。

生:学生读5自然段。

师:能说说你为什么把“再来”读得很重吗?(课件出示红色字)

生:因为他现在即使是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也没有人再来阻挡他,在一开始的时候还有很多人来阻挡他呢!

师:现在没人“再来”阻挡他,大家可不要小看这个词“再来”,那你们找找看,曾经有那些人阻挡过他?(学生找)

师:曾经有那些人阻挡过他?谁来读读。

生:“消防队长挡住他,„„”

师:这位父亲问(教师示意学生接读)

师:曾经还有那些人阻挡过他?(指着另一名学生)

生:“警察走过来„„那上回家吧。”(示意学生齐读)

师: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学生接着读)

师:这么多人阻挡过他,为什么现在没有人来阻挡?

生:因为他不听别人的劝阻,别人劝他时,他总是重复一句话:“你是不是来帮助我?”所以就没有人再来阻挡他。

生:因为父亲现在可能都不知道别人在说什么,他只想企求有人来帮他。所以别人认为他精神失常了,不再阻挡他。

师:从哪看出他精神失常了?

生:从5自然段“两眼直直地”看出他精神失常了。

师:你真能干,注意到眼神了。父亲独特的眼神,那是精神失常人的眼神,谁来读出此时的这位父亲。

生:读“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他便埋头接着挖。”

师:他清醒着呢,他没有失常,但是这么一位清醒的人被人误解,如果是你,你现在的心情会怎样?

生:我会很失望很孤独。

生:我会很无助很苦闷的。

师:当我们感受到这位无助、孤独、没人理解的父亲。你再这两句话,你会更感动,有更深刻的感受。

生:自由读12自然段的前两句话。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设身处地的想象一下,(放音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父亲扒开满是玻璃碎片的泥土,搬掉裸露的水泥,挪走倒塌的柱子。睁开眼睛,说一说,你眼前出现的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生:我眼中出现一位挖了很长时间,奋力拯救儿子的父亲。

生:我眼中出现一位36小时没有吃饭,体力都坚持不住,可他还在挖,挖着挖着,就晕过去了,醒了再接着挖。

生:我眼中出现一位顾不得休息,也不肯吃东西,很坚强的父亲。

生:我眼中出现一位意志坚定,决不放弃的父亲。

生:我眼中出现一位不顾一切,流了血,衣服破了,也不在乎,很有毅力的父亲。师:对,父亲会抹掉眼角的泪花继续挖,父亲就是在挣扎中挖着,让我们通过朗读再现眼前的父亲。

生: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师:父亲不断地在痛苦中,疯狂地挖,他挖的哪是废墟啊!他挖的是饱含血泪的情,令人心痛的爱的啊──—

生:配乐齐读12自然段。

师: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父亲这样做?

生:这是一种伟大的父爱力量在支撑着他。(教师板书:爱)

生:这是一种超长的力量,凭着他长对孩子说的那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这伟大的力量正是源于这句最真挚朴实的话(教师示意学生读)

生:读句子“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指着刚才提问的同学)你提到“为什么说这对父与子是了不起的?”现在你认为这位父亲是不是了不起?

生:是。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描写父亲的几个自然段,是怎样把父亲的了不起写出来的。生:学生浏览课文。(学生举手)

师:请你说。

生:课文是通过写父亲的一些语言还有心理活动,把父亲的了不起写出来了。生:我给他补充,还有父亲的一些动作。

师:他俩结合起来的就具体了,课文就是通过写父亲的语言、外貌、外在表现、包括动作、神态,把父亲的内心世界驯化出来的,体现出父亲的了不起,这是这部分的主要表达特点。

师:我们再看看儿子阿曼达是不是也了不起,找一找,儿子的那些画面感动了你?生:学生自由读13至23自然段。

师:儿子的哪些语段感动了你?

生:我觉得儿子对爸爸的信任,相信爸爸一定会来救他,这让我感动。

师:你从文中哪里看出他非常相信爸爸会来救他?请你读一读。

生:“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生:我觉得阿曼达七岁,比我们还要小,就能凭着父亲的这句话,安慰同学们,告诉大家不害怕这种精神很令我感动的。

生:(另一个同学站起来补充)我从“只要”“一定”看出他对父亲的非常的信任。师:你抓住了这两个词语来谈的。对,我们读书就应该细细地品味语言文字,不要放过每一个词语。

师:从这段话中你有了怎样的感受?

生:儿子才只有七岁,但他能安慰大家,并坚定地告诉同学们,爸爸一定会来救我和大家的,一定不会抛弃我们不管的。儿子有信心,因为儿子也时刻记着爸爸对他说的话:“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真的见到了爸爸,儿子是多么兴奋呀!

师:大家带上坚定和兴奋的心情一起读(学生齐读16自然段)。

师:阿曼达还有让你感动的地方吗?

生:我从13自然段“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这句话有三个感叹号“!”,看出父亲是多么激动啊!

师:你注意到了标点,很有眼力。是呀!挖了38个小时啊,终于要见到儿子了。(教师范读)“是儿子的声音!„„”激动吗?

生:激动!

师:太激动了呀!38个小时的疲劳完全消失了!一起读(学生很有感情地朗读)

生:我从23自然段感受到阿曼达的了不起,他终于要见到了父亲,他却自己不出来,让同学出来,他有着保护同学的意识,对同学们很有责任感。

师:谈得多么深刻,来,给大家读读。(学生读23自然段)

生:老师,我觉得应该带着自豪的语气读,就能读得有感情。

师:对,把自己当成废墟底下的阿曼达,带上自豪的心情,你会读得更有味道,请你试试。(学生读23自然段)

师:有味道了,让我们一起把那种斩钉截铁的语气读出来?(齐读)

师:大家设想一下,刚才有个同学谈到,当时埋在废墟底下的阿曼达也可能害怕,他害怕还是不害怕?请大家讨论一下,可以想象,可以用书上的语言来证明。(学生激烈的讨论)生:我觉得他不害怕,他一直记得爸爸对他说的话,是爸爸的话在支撑着他,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所以他不害怕。

师:你的观点是不害怕,请你说。

生:我觉得也是不害怕。因为他的父亲可能经常给他讲如果发生一些危险时,不要着急,要想一想该怎么办,要学会镇定?

师:“镇定”这个词用得好,你是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想象的。有同意害怕的吗?生:(刚才发表意见,同意害怕的那个同学)我还是觉得他很害怕,他才7岁,就是大人,在发生地震也会害怕的。

师:同学们,让我们跟随记录片,再亲自看看1994年美国发生地震的一刹那。就在灾难发生的这一刻,忽然楼房晃动起来,身体也跟随着晃动,教学楼象山一样向我们压下来,把我们送进了漆黑的废墟底下,只听见四周是────

生:只听到同学们的残叫声,汇集成一片。

生:只听见爆炸声和楼房的倒塌声,很刺耳。

师:只看见──

生:只看见眼前一片漆黑,剩下什么也看不见。

生:慢慢的还能看见一些倒塌的瓦砾和断裂的石柱子。摸摸身上全是一些碎的石面儿和小石块。

师:你的想象力真丰富。我们已经感受到,废墟底下的阿曼达是那样的了不起!他在废墟底下整整煎熬地等待了38小时啊!在这38小时里他都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用你的心去写,用你的想象去写,把了不起的阿曼达用说手中的笔写出来。也像刚才我们领悟到的表达方法那样,通过写他在废墟里,在黑暗当中的语言、心理、神态、来表现阿曼达的了不起!(学生写,教师一边巡视,一边请几位写得有代表性的同学。)

师:同学们,停下你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走进阿曼达的内心世界,让我们一起用心地去倾听他在想什么?他会说什么?

生:阿曼达在废墟底下心想:我一定要坚持住!爸爸一定会来救我的,爸爸说过,不论发生什么,总会和我在一起的,他不会仍掉我不管的。爸爸我在等你!我相信,你一定会来救我的!

师:你写出了阿曼达的心理活动,而且在你的短文中,就用了三个“感叹号”,你不但

读懂了,还学会了运用。

生:他对同学们说:“你们不用害怕,我爸爸是个很伟大爸爸,他答应过我,不论发生什么,总会和我在一起。爸爸一定会想办法救我们出去的。”

生:阿曼达在废墟底下等待着、盼望着,他相信爸爸不会离开他,如果爸爸真有危险,别人也会救咱们的,我总相信,我活着,爸爸也一定活着。

师:阿曼达就是凭着对父亲的信心,凭着他牢记牢记父亲说过的那句话(学生齐读“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7岁的小阿曼达,在废墟底下顽强地等。一直等了三十八小时,几乎是39小时的生死离别啊!现在终于逃出死神的魔掌。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份感动,带着这份惊喜,把他们父子俩个,创造生命奇迹的那一幕,完整地展现给大家,我读父亲的话。你们读阿曼达的话。(师生对读13 ──23)

师:请大家齐读最后一句话

师:你从哪体会到他们是非常幸福的呢?

生:因为父亲相信儿子,儿子相信父亲,他们心灵相同,终于团聚了。

生:父亲爱着儿子,儿子相信父亲。是爱,让他们幸福着。

师:苦肉终于团聚,父子心灵相通,是亲情让他们幸福,是信守承诺让他们幸福。爱让他们这样幸福,被爱让他们如此幸福。

生:再幸福地读一次: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师:父亲对儿子的爱,让我们感动;儿子对父亲的信任,更让我们感动。一句平实而强有力的话连接着两颗心。

生读:“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七岁的阿曼达经历了这样的历程,他一定会更加勇敢,更加坚强,父子俩就是凭着这句话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生再读:“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我们读到这里,回味这个故事的感人至深的一幕,父与子的形象一定在我们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好好想一想,父亲的话语,父亲的一些动作,令你感动的哪一个。请找一找,一会有感情的读给大家听。

生读: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生读: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生读: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

上一篇:政法干警面试题目下一篇:我们还能孩子多久高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