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分析

2024-10-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事业单位财务分析(共9篇)

事业单位财务分析 篇1

一、事业单位财务分析存在的不足

(一)财务分析体系落后

事业单位过去一直使用的财务管理方法明显不适用于现在的环境,财务分析体系远远落后于市场的要求。很多的事业单位由于不重视财务分析的作用,在实际的工作中极少对财务进行深入的分析,单位预算的编制也是依照上一年度的情况进行,没有考虑新的变化,经常出现编制的预算和实际情况脱节的情况。事业单位所需要的资金很大一部分是由国家财政支付的,基本上没有本单位的收支,这就造成了事业单位忽视财务分析,仅仅把重点放在会计核算上,对于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这一现象尤为严重。目前以盈利为目标的企业都有一套较为系统的财务分析方法,如资产负债率、毛利率、资产周转率等,这些指标都能较好地衡量单位的经营状况,分析出单位的薄弱环节。但是我国的事业单位没有一套合适的财务分析体系,由于事业单位和盈利性的企业不同,也不能完全地按照企业财务分析体系进行财务分析,这就造成了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无财务分析依据,只能使用单位内的季度报表、年终决算报表等替代单位的财务分析报告。但是我国的很多事业单位对会计报表的编制缺乏客观性,导致一些数据和事项不符合实际的`情况,更有一些单位编制的报表极为简单,一些重要事项没有予以充分的说明。这些都给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带来了难度,降低了财务分析的准确性,导致上级主管单位无法准确地了解下级单位的财务状况。

(二)财务分析与实际情况脱节

财务分析的目的是提高单位的财务预算标准准确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但是在一些事业单位中财务分析与实际的应用脱节,导致财务分析流于表面,只是为了财务分析才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完全没有考虑到单位的实际需要。此外,由于我国的事业单位没有一套合适的财务分析体系,并且事业单位和盈利性的企业不同,也不能完全按照企业财务分析体系进行财务分析,这就造成了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无财务分析依据,只能使用单位内的季度报表、年终决算报表等替代单位的财务分析报告。运用这些数据分析出来的财务情况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根本无法适用于单位的实际情况,财务分析和实际情况存在严重的脱节。

(三)财务分析人员素质不高

事业单位中的财务人员习惯了日常的账务处理以及资金的收付,单位中的会计人员往往缺乏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导致事业单位没有专业的财务分析人才。另一方面,事业单位的很多财务人员年龄偏大,对于最新的财务分析知识获取较少,专业知识落后,难以适应最新的环境变化情况。这些都对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导致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偏低。由于事业单位中的人员任用机制问题,一些专业水平不高,难以适应岗位需要的人员没有完整的退出机制,导致这方面的工作无法适应实际的情况,引起单位的整体财务分析水平偏低。

二、强化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建议

(一)提高对财务分析的重视程度

要强化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工作,首先需要提高单位的财务分析意识,让工作人员了解到财务分析工作对于单位的重要性。事业单位的领导在其中要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事业单位中,只有领导足够的重视,才有可能让财务分析工作得到单位其他工作人员的重视。因此,需要对财务分析的重要性加以宣传,以具体的事例为基础,强调财务分析的重要性,以及财务分析在单位预算编制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通过宣传教育,让工作人员了解到财务分析对于单位的重要性,从而在整体上提高财务分析意识,为发展、完善财务分析体系打好基础。

(二)健全财务分析体系

事业单位需要积极健全内部财务分析体系,从而提高单位的预算编制水平。由于事业单位的会计和企业会计存在较大的差别,事业单位通常采用收付实现制,而企业则使用权责发生制,两者存在很大差别,因此不能完全按照企业会计进行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由于事业单位没有自己的财务分析制度,可以借鉴《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结合事业单位自身的情况,进行财务分析。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其财务分析的主要方面是预算收入分析、预算支出分析和预算执行分析,这三方面的唯一目标就是强化单位的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的编制水平。在进行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时,一定要依据单位的预算编制进行,事业单位的财务基本是围绕预算进行的,如果财务分析偏离预算编制,将失去财务分析的意义。在借鉴企业财务分析的基础之上,结合各事业单位的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预算收入分析、预算支出分析和预算执行分析,从而提高单位的预算水平。

(三)财务分析工作紧密结合实际

在对事业单位进行财务分析时,要紧密地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剔除对单位影响较小的因素。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涉及的内容很广,包括单位的财务管理活动和业务活动,因此,需要有选择地进行财务分析。根据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范围不同,可以把财务分析分为全面分析和专项分析,依据时间不同,可以分为定期分析和不定期分析。财务分析所使用的方法较多,主要有比较分析法、差额分析法以及因素分析法等,每一种方法适用的范围不同,分析的结果却基本一致,如果有一种分析方法的结果和其他方法分析的结果出现较大的差异,则需要慎重考虑其中的原因。对于分析出的结果,需要进行比较分析,通常使用的方法是横向和纵向比较,横向比较是指和单位性质、业务相似的单位进行比较,纵向比较则是和单位历年财务分析指标进行比较,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深入地考虑单位的财务状况。此外,使用单位还需要结合情况,把全面分析和专项分析相结合,有重点地进行财务分析,提高财务分析的效率。

(四)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素质

事业单位财务分析 篇2

一、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特点

(一) 财务分析的特殊性

事业单位是中国在经济体制下产生出的具有国家标志的企业。事业单位有很多不同的机构, 主要是以服务为主, 包括:社会教育、技术科技和文化等很多公益性机构, 事业单位构建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由国家出资建立, 这些公益性机构在日常的经营中不以盈利为目的, 主要是为了服务大众为目的并且国家对资金的付出不要求相应的回报。从种种方面可以看出, 事业单位在很多方面和私营企业有很大的不同。事业单位执行的会计制度和私营企业也有不同, 非常具有特殊性。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的依据主要由财务规章和会计准则进行相应的限制和规定。

(二) 财务分析的广泛性

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相对比较复杂, 分析人员不仅需要财务会计专业的管理知识, 而且必须得会统计学计量分析方法。财务分析设计的分析面很广泛, 它涉及到单位很多方面, 主要包括:预算编制计划、资产负债、成本利润和所有者权益等很多方面的分析数据。财务分析在一些体制中还有一些指标体系, 比如, 资产负债率和人员支出等一些指标体系。财务分析进行多方面的分析能够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更加全面和更多、更准确的会计信息。

(三) 财务分析和会计核算的紧密性

财务分析的一个目的就是使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 财务分析是会计核算工作的深入和进一步强化质量的保证。会计核算又是财务分析的基础性工作, 准确、完整、真实的会计核算信息才能保证财务分析的真实性和全面性。两者在很大程度上是相辅相成、互补的关系, 两者在财务管理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角色。

二、事业单位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

(一) 财务分析指标简单化

事业单位中的财务分析工作进行的依据是靠会计报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的, 会计报表是财务分析的数据基础。在分析的过程中通过对财务指标的详细分析, 然后对指标进行简单的分析和真实的对比。这种情况下分析结果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企业的经营业务状况, 但是运用这些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很难分析出事业单位的具体费用, 分析缺少一些科学性和真实性, 这就导致了事业单位经费的支出状况不容易经过指标来清晰的分析出。

(二) 财务分析容易忽略外部环境

事业单位中的财务分析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内部进行分析, 比如, 财务指标的完成情况、财务管理的科学性等很多内部数据的分析。相对于外部的环境, 财务分析中很少涉及, 缺少对财务分析的力度。财务的外部分析有很多方面, 比如, 同业竞争程度和国家社会经济政策等很多方面。由此可见, 财务分析只注重内部状况的分析, 忽略了对外部的必要性分析, 直接导致了分析结果片面。

(三) 财务分析形式化

财务分析的数据是会计报表各个月份的企业经营数据, 然后根据会计报表的数据真实的计算出有针对性指标, 财务分析在运用指标分析状况的时候很大程度上注重经营结果和预算进度评价, 对于一些很真实细微的方面缺少必要的关注, 比如, 资金管理和费用产生等一些方面, 这就直接导致了企业在进行经济业务时, 资金很容易流失, 对企业产生不利的影响。财务分析报告有一定的格式, 财务分析在一般情况下相对简单, 这就导致了财务分析形式化。

(四) 对财务分析认识不足

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和其他企业有很大的不同, 它主要是由国家出资进行拨款补贴, 拨款的形式也比较多, 有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等一些拨款形式, 事业单位一般情况下不会因为资金不足而面临倒闭的危险, 因为事业单位如果资金不足的情况下, 可以向上级进行拨款申请, 所以, 事业单位不会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倒闭。这就导致了事业单位在一定程度上不重视财务收益, 不重视财务分析, 对财务分析缺少全面的认识和系统的了解, 财务工作仅仅是日常的记账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严重缺少对财务分析的重视。

三、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措施

(一) 完善财务分析管理制度

财务分析是企业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我国事业单位的领导者和经营者和财务人员应该高度重视财务分析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对财务分析的特点和内容要全面的了解, 根据本单位的实际经济状况来制定出适合本单位快速发展的财务分析制度, 并且要对制定的制度严格的执行。首先确定财务分析的执行人员和部门, 实行权责分工制度, 然后, 对财务分析内容制定出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流程, 明确财务分析报告的格式和格式所表达的信息。财务分析报告应该由专门的会计人员进行准时报送。制定了财务分析之后, 必须要严格的执行, 把制度工作落实到实处。

(二) 提高财务分析意识

国家的经济在不断发展的同时, 事业单位外部环境每天都在进行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事业单位也正在随着环境的变化积极的扩大规模, 这就需要申请更多的资金, 有一部分资金是从其他渠道取得的, 这就使一些事业单位面临着很大的财务风险, 使事业单位的发展处在不良的循环之中。所以, 事业单位需要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风险意识。

(三) 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

财务分析水平的好坏除了和人员的认知水平有关以外, 还与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很大的关系。财务人员需要加强自身的财务专业分析能力, 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会计专业人员可以用一些业余时间对自身进行专业知识的补充, 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或者找一些针对性强的培训, 比如, 会计制度、会计业务知识等来增加自身的能力。财务工作人员除了需要在财务方面增加知识储备之外, 还需要根据外部变化的环境进行相对的学习相关的知识, 比如, 经济理论、政策理论等一些有关的知识。还可以聘请高素质人才, 对财务报表进行详细的分析, 同时对员工进行适当的教育。

四、结束语

事业单位进行财务分析对企业内部有很大的好处, 事业单位实施财务分析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对企业内部发生的财务状况进行合理的汇总, 可以做到对当前的财务状态有一个合理的计划, 进行综合性、科学性的分析和评价。与此同时, 财务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事业单位未来的财务状况进行合理的预测和计划, 为未来的财务活动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依据。财务分析从目前的状况来看, 已经成为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是一项重要内容, 必须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分析制度, 在管理的过程中严格的执行相关制度。同时还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 加强信息化的管理, 建立财务分析数据库, 对财务分析的整个过程进行信息分析记录, 保证财务分析的有效性;并相应提高管理人员业务水平, 使其更好的为事业单位服务。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 事业单位内部的资金运转状况和经济业务非常的复杂, 所以,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在其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财务分析也变得非常的重要。想要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在很大程度上要做好财务分析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对财务管理进行财务预算和分析工作。做好财务分析工作可以为企业提供更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 为事业单位良好的经济发展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财务分析是事业单位重要的管理财务方法, 同时也是事业单位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事业单位在实际财务分析中, 由于受到多因素的影响, 使财务分析存在诸多的问题, 制约了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事业单位在财务分析中的一些具体事项。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方法研究

参考文献

[1]傅秀丽.论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有效性[J].金融经济, 2012 (04) .

[2]贾春梅.如何做好事业单位财务分析[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2012 (01) .

[3]纪晓黎.浅议如何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分析[J].现代商业, 2010 (12) .

完善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思考 篇3

摘要:财务分析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掌握财务活动规律,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财政性资金使用效益,促进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对当前事业单位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分析;问题;完善对策

一、强化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财务分析对管理决策者着眼于单位长远发展,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控制、协调,以解决单位长远、总体发展的重大问题,实现增收、节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资产利用效果,保证各项财务收支的合理性、合法性,为事业单位发展提供物资保证和资金保障。财务分析涉及各单位业务工作、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的全过程,对单位资金的纵向、横向进行多方位多角度比较分析,对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二、当前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分析结论表面化

许多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往往是用财务数据计算出几个指标,然后便开始就指标论指标、就数据论数据,最后形成的结论就是今年比去年同期增长或是减少百分之几,并不能将指标数据和数据背后的政策背景、实际情况联系起来。这就要求财会人员注意培养对财务数据中所体现财经政策的敏感性,在面对具体的收支情况和财务数据时能准确判断经济业务的遵纪守法情况,发现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写出来的分析报告才能为管理部门提供真正有用的决策信息。就现象论现象,未弄清财务指标实质,就不能反映事物真相。

2分析角度片面化

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报告一般都是采用固定的格式,比如今年的指标是多少,实际执行情况是怎样的,完成百分比是多少,与去年同期比较如何等等。这样的分析内容当然有它的科学性,但如果面对所有的财务分析报告使用者而言,这样固定的模式和内容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这种模式只是机械的分析了各会计科目的预算和使用情况,只是从财务专业角度去分析问题,没能结合事业单位当年的工作目标、工作任务进行分项的分析。在单位领导层面看来,财务分析如果只是些会计科目的再汇总,对领导的决策工作帮助是不大的。报告的阅读对象通常是单位领导。领导希望看到的分析报告是一份站在事业单位管理的角度来分析和回答问题的财务分析报告。而财务人员常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就财务论财务、就数据论数据,与单位管理脱节。这就要求财会人员尽可能多地与领导沟通,捕获他们“真正想了解的信息”,掌握管理方面的决策情况,从单位管理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成为领导的参谋助手。

3分析数据专业化

专业的分析方法固然没有问题,而且财务分析本身使用这些方法也没有任何问题。但我们要记住,财务分析的方法只是专业人员使用的工具,并不是不加分析的写在分析报告上让使用者难以理解。在现在的事业单位财务分析中,往往会充斥着大量的财务分析指标,除了事业单位财务制度规定的以外,还会借用一些企业财务制度规定的指标。对这些指标只是以教课书的形式进行讲解,这就导致非财会专业的人士看不懂财务分析报告,财务报告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完善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具体对策

1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管理制度

各单位应根据管理的要求,建立财务会计分析制度。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及财务负责人应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单位的财务分析管理制度,明确规定主管财务分析工作的执行部门、工作程序、财务分析方法、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以及格式、财务报告报送的时间等;并加强监督检查的力度,用健全的制度来保证财务分析人员及时编制和报送财务分析报告。

2设立完善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自2000年我国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以来,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与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上有了较大的区别,并强调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的刚性。因此,在财务分析方面,应采取不同的指标体系。各类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应有所不同,而且应真正建立完整的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指标体系。建议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分析的指标如支出增长率、专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人员经费占总支出的比重等,引入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评价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财务开支及预算执行情况。

3财务人员的素质要进一步提高

事业单位年度财务分析报告 篇4

财政补助收入全年共拨入元,其中:基本支出全年共拨入元,项目支出全年共拨入元。

上级补助收入元,其他收入元。

2.事业支出情况

事业支出全年共支出元,其中:基本支出全年共支出元(工资福利支出元,商品和服务支出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元),项目支出全年共支出元(工资福利支出元,商品和服务支出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元)。在所有支出中,其中XXX费、XXX费、XXX费开支较大,主要原因是XXXXXXXXXXXXXXXXXXXXXX。

上级补助支出元,主要用于xxxxxx方面。其他支出元,主要用于xxxxxx方面。

3.年终决算情况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信息化分析 篇5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使用和普及的步伐也在不停地加快,各行各业及各个部门都在通过不断加强自身的信息化建设以跟随并适应时代的发展。

在事业单位中,会计部门作为提供信息并服务管理的重要部门,也应与时俱进,在日常工作中提升信息化水平,培养信息化意识,加强信息化能力。

本文首先将着重就当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及办法,希望可以对相关单位及部门有所帮助,有所启发。

事业单位财务制度 篇6

油车港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

为了更加高效地利用油车港镇有限的公共财政资源,努力构建和不断完善我镇公共财政管理体系,现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和上级政府及财务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结合本镇实际,按照“严格预算,统一核算,分类审批,动态管理,严肃制度,奖罚配套”的指导思想,特制定《油车港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

一、严格预算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对镇属各预算单位实行“核定收支,超支不补,节支奖励”的预算管理办法,并严格按镇人代会通过的预算执行,财政各项补助根据事业特点,发展规划,分轻重缓急,视财政可能确定。各单位必须认真对待预算的编制及预算确认后的执行到位。

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

在镇政府的领导和财政所的监督下,由镇核算所对纳入统一核算的行政事业单位实行财务集中核算。

1、核算范围:单位的各项财务收支,包括预算内、预算外,上级拨入、下级上缴、政府性基金、专项基金、其他收支等,均纳入集中核算范围。

2、核算方式:实行集中核算管理后,各单位理财机制不变,财务管理、统计职能不变,收入计划和支出预算的编制方法不变。并在单位资金使用权、财务管理权不变的情况下,纳入集中核算的各类资金,执行《会计法》,严格按财政事业会计制度和准则核算。

三、岗位职责管理制度

1、凡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单位,设一名专职财务联络员,负责到财政所办理预算拨款,向核算所提供合法、真实、完整的原始凭证,办理报账和划拨支付等手续;负责审核职工工资、公积金、养老金、医疗费、失业金、所得税等变动情况;负责记录本单位各项往来款项、固定资产、现金收支等备查台帐,按月与财政所、核算所核对;同时负责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和监督,及时掌握本单位的收支情况。纳入统一核算单位的负责人一定要强化理财观念,加强对预算的动态管理,并对本单位的财务执行情况负总责。

2、核算所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和考核办法,全体人员必须遵守会计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依法履行职责,最大限度地为核算单位提供优质服务;对核算单位提供不符合制度规定的会计资料,或示意做出不当的会计处理,核算所有权拒收,赤字坚决不报;对核算单位的财务秘密,负有保密义务;对核算单位提

出的有关会

计处理原则问题负有解释责任;依法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总出纳必须严格报销支出关,严守财务保密纪律。

3、财政所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和考核办法;要严格执行《预算法》,按镇人代会通过的年初预算划拨各单位的财政拨款;加强对核算所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并定期与核算所及核算单位进行对帐,强化财政监督机制,加强对各核算单位预算执行动态管理,按季通报各单位预算执行情况。

4、负责审批的镇领导必须根据各单位、各项目的预算严格把好审批关,若核算单位帐面赤字,不再办理签字报销手续。

四、资金收入制度

1、各单位的各项收入,不论统管与否,必须全部纳入财政指定开设的财政专户,开具往来款收据收入,一律上

缴财政预算内专户,各单位具备收费许可证开具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收入,一律上缴财政预算外专户,严格执行收支二条线制度。

2、任何单位不得将所收的各项收入以个人名义开存单或存在本单位账户和其他金融部门。

3、严禁任何单位坐收坐支,收入款项的解缴实行“双限”制度,限期十天,限额1000元,严禁帐外设帐的私设“小金库”,一经发现,按财经纪律和有关法规论处。

五、资金支出制度

对纳入集中核算的单位或项目支出的审批报销按作如下规定:

1、实行分类审批管理,镇长主要负责全镇工作人员工资奖金发放审批、镇行政人员和直管单位的日常报支、机关各部门公务用车报销、各类项目或专户资金进出、预算外资金列支;各位分管镇长配合镇长把好审核关外,对所分管事业单位的工资发放和公用经费报支

拥有直接审批权;党群口资金支出先由分管领导审核、党群书记审定后,再由镇长审批报支;党委、政府预算外重大支出,须由书记镇长共同签字审批。

2、正常资金支出走如下审批程度:每笔支出必须先由经办人签字或证明人,不得少于2人,再由单位或部门负责人同意,带“★”的单位由分管领导直接最终审批,其他单位和项目支出由镇长最终审批。

六、货币资金、票据和印鉴管理制度

1、银行存款、现金管理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联络员和出纳员必须分别逐笔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严格现金的使用范围,出错自负。银行存款必须按银行

规定使用,通过银行转账结算,每月与银行核对,严禁拆借账户。严禁各单位自行对外拆借资金和为企业、个人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镇属各单位之间的临时拆借资金,由分管领导审核,镇

长同意方可拆借。

2、各单位所使用的各类票据,统一由联络员到镇财政所领取并登记造册。出具银行收入凭证和往来款应收应付凭证,方可核销领用手续。原则上每项只能领取一本用完及时结报,前本不清,后本不领,对用量小的单位,不管用完与否,二个月内必须将未用完的发票到财政所剪角核销,重新领用。凡领取物价部门收费同许可证的,使用《浙江省行政事业性收费统一票据》,罚没款用专用收据,其往来款,使用《浙江省事业单位往来款收据》。

3、核算所在实际操作中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是钱、账分管互相监督。会计管账不管钱,出纳管钱不管账。支票、现金出纳保管,银行印鉴会计保管。二是对有银行账户的非现金结算单位,必须使用支票转账结算。三是日常报支使用现金支票时,印鉴会计把好审核关,开具一万元以上现金支票,须经镇长签字,结算单位与个人直接到银行领取。

七、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

国有资产是指由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占有、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类经济资源的总和。镇国有资产领导小组对我镇国有资产监管负总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镇国有资产日常管理工作,结合我镇国有资产的实际,应进一步加强对固定资产和国有资产营运机构的监管。

1、所有固定资产必须纳入国有资产管理顺序。各单位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低值易耗品都必须登记资产明细账;要报废或转让,应报镇国有资产领导小组批准,未经批准,各单位无权处置。

2、凡各单位需购置固定资产,应提出书面申请,报请镇长审批,实行政府采购,方可购置,因紧急情况,急需直接自行采购的,必须写明原因,提请镇长批准后方可实施。

3、各单位确定财务联络员登记固定资产明细账,及时与核算所核对,并

严格按国资委下发的文件执行。

4、各核算单位房屋等固定资产出租合同必须报镇国资办备案。

5、镇国有资产营运机构必须按照区政府和区国资委有关规定,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该财务管理制度应提交书记办公会议同意后方可实施。

6、镇国有资产领导小组要进一步加强对国有资产营运机构的日常监督管理,镇内审办一般每二年对镇国有资产营运机构审计一次,并按规定做好国有资产营运机构领导离任审计工作。

八、招投标管理制度

镇建设工程招投标领导小组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油车港镇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强化建设工程招投标必须遵循公开、公正、择优和诚信原则。镇建设工程招投标领导小组下设的办公室具体负责本镇建设工程招投标的日常管理工作,指导各村、各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资产营运机构建设工程的招投标活动。

1、凡在本镇行政区域内投资额在3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国有资金和集体资金投资的项目,进行招投标活动,执行《油车港镇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办法》,具体有镇建设工程招投标领导小组下设的招投标管理办公室负责操作。

2、投资额度在50万元以上的工程,按省、市、区有关规定、要求执行。

九、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重大项目主要指由镇政府出资的各类城建、交通、农业、水利等基础设施工程,各类防灾救灾工程或设施;重大事项主要指土地征用与出让、固定资产的采购和处置、集镇和行政大楼的日常管理与维修等支出、预算外资金的支出管理、举办各类庆典活动、外出参观考察及其他涉及金额较大的事项。对上述各类重大项目和重大事项严格执行报告制度,具体规定如下:

1、涉及由镇政府出资的上述各类重大项目和重大事项严格执行事前集体决策制度、事中必要的进程通报制度和

事后总结报告制度。

2、重大项目和重大事项符合招标规定的严格按有关规定办理,政府的资金支出严格按标书或协议中认可的方式执行,确有困难须提前支付的,须经书记办公会议讨论同意。

3、重大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改变设计方案或因不可抗拒力增加工程量,导致无法执行事前的约定而须追加资金时,必须提交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决定。

4、预算外资金的应急性支出,1至3万元以下应提交镇长办公会议讨论,3至10万元以下提交书记办公会议讨论,10万元以上则提交党政联席会议讨论。

5、各单位同时要执行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和区国资委出台的有关制度。

十、会计报表管理制度

1、财务报表是反映事业单位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总结性书面文件,应定期向镇长、分管镇长、财政、各部门负责人以及其他报表使用者提供财务报表、货币资金流程状况表等系列报表。

2、会计报送的报表有:《资产负债表》、《收支情况表》、《收入明细表》、《支出明细表》、《债权、债务明细表》以及其他相关的附表;出纳员必须每月分三旬向镇长、分管镇长、财政所长报送货币资金收、支、余状况表。

3、加强对全镇总预算运行情况的分析,分析内容:包括预算执行情况、财务收支情况等等。各预算单位会计必须每月与财政总会计核对财政拨款及使用情况。财政总会计必须在每月20日前上报上月全镇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

4、财务公开制度。核算所定期向有关单位提供会计报表和财务分析,积极参与核算单位的经济管理活动。

十一、增收节支奖励制度

1、核算单位的各项收入与往年相比有所增长,镇财政增收部分的20%给予适度的奖励,鼓励单位应收尽收,积

极创收。

2、向上级争取配套外各类资金,镇财政将按资金额度的3%奖励给有关单位及工作人员。

3、各预算单位在核定范围内厉行节约的,节余部分按30%用于奖励。

4、公务用车定额结余部分按70%予以奖励。

十二、预算执行考核制度

1、预算超支的核算单位必须每月向分管领导和镇长汇报超支的原因及解决办法,镇长办公会议对各核算单位每季度执行情况进行专题研究,提出处理意见。

2、对超支较大的核算单位,镇内审办应加强审计,及时提交审计意见。

3、核算单位由于管理不善导致预算超支的,一般不予追加,并取消该单位当年评先资格,降低该单位年终奖资金发放标准。核算单位未能严格执行收支二条线,或房屋等固定资产出租未经镇国有资产管理领导小组认可,出租合

同未报镇国资办备案,镇政府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4、财政、核算所的工作人员未按制度严格执行,导致全镇预决算失衡,同样取消评先资格,并降低年终奖金发放标准。

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人民政府

财务分析在事业单位运用的探析 篇7

一、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重要意义

(一) 财务分析是评价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及管理业绩的重要标准

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能够直接反映出该单位的运行情况、管理水平和业绩, 通过对事业单位的相关财务报表进行分析, 一方面可以形成考核的重要指标、达到有效监督的目的, 另一方面又能够促进单位认真执行国家相关路线、方针、政策, 保证事业计划的完成。

(二) 财务分析是确保财政资金有效利用的重要手段

事业单位作为非盈利机构, 其财务支出一方面要符合预算要求, 另一方面还要有效地履行其事业单位的相关职能, 有效的财务分析还要在确保财政资金合理科学利用的前提下做到对不合理支出以及资金的挪用起到监督作用。

(三) 财务分析是帮助管理层执行正确决策的参考依据

财务分析有助于把控财务预算执行的动态。目前财务分析的内容包括财务收支情形、资产运用、管控状况和收支预算的具体执行等, 并采取一系列的分析方法, 充分反映事业单位日常活动与经营动态, 在第一时间反馈给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及其上级主管部门, 为其决策提供更加科学、合理、可行的依据。

二、目前事业单位财务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设置过于简单

目前, 我国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是依据1997 年财政部颁布实施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中的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进行财务分析。主要包括经费自给率、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分别占事业单位支出的比率和资产负债率四个主要指标。其中, 经费自给率是用来衡量单位组织收入能否满足日常性支出的指标, 也是财政部门确定财政补助的标准;资产负债率是反应事业单位利用债权人的资金开展业务的能力, 一般用来反映资金的安全程度;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比率是用来衡量事业单位支出结构合理与否的指标。但由于事业单位经费来源渠道多元化、类型各一, 单单用几种指标难以涵盖所有方面, 比如说经费自给率的收入项目中就不包含“财政补助收入”和“上级补助收入”。那么, 这个指标更适合差额和自收自支单位使用, 而对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状况、专项经费使用状况、财务效能、财务业绩、社会贡献等方面不能做出科学的评价。虽然现在企业已经具备比较完善的财务分析体系, 但由于企业大都以利润作为衡量价值的标准, 与事业单位在管理目标上有所差异, 相对完善的财务分析方法也很难在事业单位上套用。

(二) 分析方法与技术手段单一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采用的财务分析方法主要是运用财务指标, 而传统的财务指标是一种基于报表数据来分析评价业务活动的方法, 这种方法一个很大的缺陷是过于重视反映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对业务过程及社会价值的评价有所欠缺, 而这种被忽视的“无形资产”对事业单位的价值实现可能比有形资产还要多。那么引入非财务指标对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能否及时、连续地对业务过程进行监控, 对服务对象产生的问题及时解决产生了重大意义。从财务分析技术手段来说, 现在企业运用得比较多的除了对比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外, 还有因素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综合评分法等, 而现阶段事业单位的分析手段比较单一, 运用也比较局限。不能运用分析指标在同系统、不同年份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

(三) 财务分析在事业单位运行不畅

财务分析是企业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而现实中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主体主要定位在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 事业单位由于受长期的计划经济影响和国家财政这个坚强的后盾的支持, 一没有经济压力、二没有硬性要求。只要按规定使用财政拨付的款项即可, 反正有多少钱就用多少, 不存在财务状况分析的问题, 造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观念不强和理财意识匮乏。由于事业单位人员管理的特殊性, 许多财务人员都是单位的“老人”, 都抱有一种铁饭碗的心态工作, 日渐养成一种机械性工作的惰性心理, 工作局限在被动地报账和做报表, 缺少参与单位管理的机会。虽然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每年也会参加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但是杯水车薪。没有新的财务知识补充, 又不清楚单位的发展状况, 这样对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就会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 难以为管理当局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和决策依据。

三、完善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状况的建议措施

(一) 充实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正因为事业单位的特殊性, 这个群体可根据自身的特点及所处的社会环境构建一个多层面的综合评价体系, 各类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目标应该是在大范围内趋于一致, 在各自管理目标下各有各的侧重。比如:全额事业单位以财政拨款为主, 财务分析目标的重点应在预算执行情况、事业支出结构是否合理及支出项目是否正确等方面;而差额事业单位在财政拨款下还有一部分自己的收入, 那么这部分事业单位的重点应在成本控制及分配合理化;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可以由市场资源配置, 属于企业行为, 这部分事业单位将慢慢过渡到企业或者撤销, 财务管理重点应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上。遵循《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会计核算的目标, 财务分析指标应基于三个层次设置:财务状况、事业成果及预算执行。比如: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率= 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等/ 收入总额, 该指标反映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取得的收入对单位资金组织的保障程度, 从而合理分析收入结构;经费节约率=| 同一事项本年实际支出- 上年实际支出|/ 上年实际支出, 反应对经费的节约程度;又如:固定资产成新率= 固定资产净值/ 固定资产原值, 固定资产成新率适用于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成新率越高, 那么这个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状态越好, 后续发展能力越强。内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通过本指标分析制定本单位固定资产更新计划。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通过本指标分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状态。安排固定资产投资财政补助资金等。再如:对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 收入计划完成率= 本年实际收入/ 本年预算收入, 反映事业单位预算收入完成情况, 考察评价各项收入的完成水平和收入潜力, 为下年度预算的编制作参考。支出计划完成率= 本年实际支出/ 本年预算支出, 反应事业单位预算支出的执行情况, 用来控制支出水平。

那么在设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时, 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 全面性原则。即所选取和评价指标要足够全面, 包括财务指标及非财务指标;2. 可操作性原则。即指标收集起来要比较方便、可行, 比如通过报表数据、调研报告、统计资料等;3. 实用性原则。即指标设置和评价在大框架下, 各个类型的事业单位应根据具体情况和单位性质与绩效考核侧重点, 尽量使指标设置符合单位评价要求;4. 可比性原则。即指标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以保证各单位评价指标横向和纵向的可比性;5. 难操纵原则。即应尽量选取那些难以被人为操纵或者不可以凭主观臆断来评价的指标, 这样有利于保证评价的客观公正。

(二) 将非财务分析指标与财务分析指标结合运用

事业单位面向社会提供基本公益服务, 承担国家所赋予的一部分职能, 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那么评价事业单位的工作业绩和成果,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事业单位所服务的对象的评判。一个好的财务分析体系应该与事业单位的管理目标紧密联系, 不仅从财务角度对单位的业绩进行衡量, 还要用非财务分析指标对单位的整体情况进行合理补充。指标体系应该做到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 个别评价与整体评价相结合。试想事业单位能否引入战略绩效管理理念, 利用平衡计分卡模式综合管理。平衡计分卡这种综合评价体系在企业较为常用, 它是一套能使管理层快速而全面考察一个单位运行情况的测评指标。主要包括财务层面、顾客层面、内部业务层面、学习与成长层面。事业单位可以在这个框架上利用定量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法, 用财务指标来反映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及三公经费使用情况;用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如服务对象满意度、投诉率、办事完成率等指标来反映事业单位办事质量与效率;用内部运营与技术指标来反映是否较好的完成了其核心工作、是否达到管理当局的预期;最后可以用学习和创新角度的指标, 如员工满意度、员工培训率等, 来反映事业单位改进与创新的能力。平衡计分卡为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结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框架, 基本上也涵盖了事业单位运行、人员管理和服务的各个方面。

(三) 转变传统理财观念, 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随着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 全新的财政管理模式要求事业的管理者及财务人员都应及时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正确理解财务分析与会计核算之间的辩证关系, 从单纯的重视“财务会计”转向“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并重, 更好地发挥财务分析的管理和参谋作用。而财务人员的能力、经验及知识水平也决定财务分析工作质量的高低。因此, 事业单位的领导者在抓好日常基础会计核算工作的同时, 更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 建立财务人员队伍培训机制, 不断更新财务人员的财务知识, 扩展现代管理理念, 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 事业单位只有不断强化财务分析的理论研究、体系建设, 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和思想认识, 从而提高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堵塞日常工作漏洞、实现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促进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德林.增加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的思考[J].中国总会计师, 2014 (11) .

[2]韩志勤.财务分析在事业单位的应用思考[J].时代金融 (下旬) , 2011 (05) .

[3]姚晓艳.浅议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J].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1 (05) .

事业单位财务分析 篇8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方法;优化

一、引言

财务分析工作在行政事业单位日常财务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首先,高质量的财务分析工作需要建立在查阅大量资料和文件的基础上,通过对会计核算的合理运用和对其他非财务信息的充分整合,对行政事业单位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情况、收支情况进行综合性分析和研究,并对该段时期内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追踪和控制,并对资产、经营、人员等情况进行调查,形成行政事业单位经营决策需要依据的基础信息。其次,财务分析是行政事业单位基础会计核算工作的延伸和发展,是财务管理工作体系中的重要手段。财务分析需要依赖科学的财务分析方法和健全的财务指标体系,这样才能确保经营决策是建立在科学客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证单位经济决策的客观性和规范性。最后,通过财务分析,行政事业单位能够较为直观地找到自身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继而有针对性地完善财务管理工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层提供相关工作建议。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方法的优化建议

1.建立健全动态分析图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需要能够对行政事业单位经营管理过程中所能涉及到的各类资源和资金收付使用情况进行及时、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确定行政事业单位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作为符合当下实际情况的发展决策。行政事业单位所使用财务分析方法是否恰当、有效,将对财务分析工作的效率、效果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动态分析图是财务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能够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结果分析更加直观地呈现出来,各类财务分析指标建立起来的动态结构图,更加一目了然。通过建立健全动态分析图,能够对行政事业单位各个时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情况进行全面展现和系统评价,各指标的变动情况也更加清晰。通过对过去和当下财务状况的展示和分析,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层能够据此做出更加科学的经营决策,合理预测行政事业单位未来的发展水平,成为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随着现代计算机水平的不断发展,动态分析图需要结合财务软件实现,提高动态分析图的准确性和针对性。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在建立动态分析图之前,需要完成当月的财务数据核算并出具相应财务报表,保证财务数据的完整性。同时,还要妥善保管过去各个时期的历史数据,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2.增加财务分析表

通常来说,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分析的过程中,报表分析是较为主流的财务分析方法,鉴于此,可以考虑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中增加财务分析表的建设,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涉及相应的分析表内容,例如,本期数据栏、上期财务数据、行业发展平均数栏等。此外,行政事业单位在增加设置财务分析表的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财务分析表的清晰性和可见性。因此,不宜设置过多的项目栏,只要能达到财务分析的要求和目标就行,除此之外,行政事业单位在增加设置财务分析表的过程中还需要严格践行如下原则:财务分析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不仅要能服务于行政事业单位当下的需要,同时还要考虑到行政事业单位未来的发展需要,这样才能够充分体现出财务分析的实际作用和现实意义。随着现代科学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得到丰富,也面临着很多变革。鉴于此,为了更好地适应内外部经济环境,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对财务指标进行科学创新,从实际出发,才能真正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通过更加完善的财务分析表和指标设计,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效率和效果。

3.对财务分析方法要做到合理运用

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是进行财务分析的主要三种方法。所谓比较分析法,就是通过对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相关可比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比如说把计算完成量同实际完成量进行对比分析,主要考察预算执行情况和项目推进进度。通过上述对比,能够帮助行政事业单位及时找到问题,发现差距,及时进行相应的纵向和横向比较,也就是针对同一行政事业单位的不同会计期间、同一会计年度不同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针对金额变动情况进行计算。因素分析法,针对财务成果有影响的各类因素通过数值来测定,考察每一个因素对总差异的影响程度,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对比较分析法的发展和深化。因素分析法通常将其中一项因素作为变量,而将其他因素作为定量,然后再逐步进行替换,从而得到每一项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程度。趋势分析法,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一段时间内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用来作为预测行政事业单位未来经营业绩的变动趋势。行政事业单位可以按照不同的业务类型选择最为恰当的趋势分析法,继而组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财务分析体系。

三、结语

总的来说,行政事业单位只有通过对财务分析方法有关理论的深入研究,才能逐步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的认识深度和理论水平。通过对财务分析制度的不断完善,进一步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艳.关于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几点思考[J].现代国企研究,2015,4.

事业单位财务分析 篇9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建设也逐渐加快。目前,我国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已经开始初步建立,但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还缺乏一个比较系统、统一化的标准和制度,所以使得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为此,一定要积极发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以便可以更好的促进我国各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不断完善。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财务内控制度 存在的问题 对策 分析

中图分类号:F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4-0097-01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健全已经成为各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能够有效的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可以有效的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总体目标的顺利实现,更重要的是,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能够更好的防范各种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从而使得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得到建立与完善。本文就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对策。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1.行政事业单位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

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和认识还比较迷糊,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原理、方法以及重要作用都不能得到合理的认识,从而使得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都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有的行政事业单位还没有单独制定比较规范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从而使得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运作还是靠平时的惯例进行,而没有相应的制度进行规范。还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建立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时针对性不强,只是凭经验进行简单的控制,这样就使得建立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并没有覆盖行政事业单位所有的工作人员和业务环节,造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工作人员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和所处的工作岗位认识不清,不能更好的做好财务工作。

2.行政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不合理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由于编制有限或者是人员紧张等问题,从而使得许多行政事业单位没有独立设置财务科室,有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存在一人多岗、不相容岗位等现象,从而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各个岗位之间没有起到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作用,使得财务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意识不强,不能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3.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与业务管理脱节比较严重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与会计的基本功能是进行相应的核算与控制,但是,现在许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部门只起到了核算的作用,而根本不能切切实实参与到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决策以及管理活动中去,对行政事业单位重要决策以及实施都不能得到很好的了解,更不能真正做好财务内部控制工作。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策略分析

1.提高单位负责人的内控意识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中,单位负责人发挥着关键作用。查证《会计法》、《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可知,作为单位财务与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单位负责人需要保证本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可靠性、完整性,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然而,要想让单位负责人确立起这种责任意识,还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单位负责人、相关领导在内部控制方面的培训力度。为了培训的顺利实施,财政部门应该联合相关部门,分别为1级预算单位和2级预算单位的单位负责人以及有关领导分期、分批、分类型地开展培训,一方面促进他们掌握更全面的内部控制基本知识,使他们认识到建设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给他们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帮助他们培养出高度的内控责任意识。

2.做好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系统的控制能力

随着会计工作范围的扩大,很多会计人员忽略了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异常困难,部门预算的实施也难以进行。因此,为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水平,实现财政的“节流”,相关责任人应该认识到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做好会计基础工作,提升会计系统的控制能力。为了做好会计基础工作,财政机关要定期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此外,财政机关还要致力于建立针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完善的监察制度和奖惩制度,让行政事业单位真正把会计基础工作重视起来。

3.完善部门预算制度,提高预算控制能力

财政预算制度可以对单位未来一段时间的财务情况进行预测,从而保证单位运营的稳定性。可以说,财政预算制度的出现,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里程碑。而部门预算又是单位财务预算的细化,提高了预算的约束力、控制强度,具体表现在:1.?U大了预算控制的范围;2.细化了预算控制内容;3.完善了财务审批程序;

4、提高了控制标准的合理性。为了完善部门预算制度,我们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进一步扩大部门预算的范围,尽量囊括各部门的全部财务收支事项,并且使得预算的调整、追加程序更加严格;第二,有机结合部门预算和单位内部责任预算,简单来说,就是各1级预算和2级预算部门能够协同合作,共同促进预算控制能力的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得出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重要性,进而希望能够真正帮助行政事业单位做好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不断完善,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熊妍芯;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年第04期:196-197页:共2页

[2]王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年第12期:121-122页:共2页

[3]张立宝;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问题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09年第11期:113-113页:共1页

[4]李佳子;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年第12期:102-102页:共1页

上一篇:国际金融平时作业三下一篇: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练习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