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实践和发展(一)部分答案

2024-12-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型城镇化实践和发展(一)部分答案

新型城镇化实践和发展(一)部分答案 篇1

1.健全城市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按照权责统一、依法有序、民主公开、客观公正的原则,加快建立以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

正确答案:C.行政首长

2.《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要“全面推行流动人口()制度。”

正确答案:D.居住证

3.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土地属于()所有。

正确答案:C.集体

7.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推进()直接管理县(市)体制改革。

正确答案:D.省

多选题

-------

1.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精神,特别是“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来进行。

正确答案:A.政资分开 B.政事分开 C.政社分开

3.为了改变土地财政的状况,解决城镇化建设资金问题,必须“加快财税体制和投融资机制改革,创新金融服务,放开市场准入,逐步建立()的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

正确答案:A.多元化 C.可持续

4.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要求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合法稳定住所和合法稳定职业为户口迁移基本条件、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正确答案:A.以人为本 B.科学高效 D.规范有序

5.直辖市是指由中央政府(国务院)直接管辖、行政地位相当于省一级的市。目前,我国共有北京、()等4个直辖市。

正确答案:B.上海市 C.天津市 D.重庆市

6.完善征地制度改革,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不仅要“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保障机制”,而且要“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

正确答案:B.合理 C.规范 D.多元

判断题

-------

1.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在试点基础上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严格执行宅基地使用标准,允许一户多宅。

正确答案:错

4.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完全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新型城镇化实践和发展(一)部分答案 篇2

一、大丰区城市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

近5年来,盐城市大丰区积极策应国家、省、市新型城镇化规划,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健全和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加快城市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截至目前,城镇化率达58.25%。

规划体系不断完善。累计投入编制经费8000多万元,编制各类城乡规划,拓展发展空间。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准实施。编制完成了城市色彩规划、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等专项规划。各镇已完成新一轮城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并获批准实施。

城市形象大幅提升。累计投资295.6亿元,实施城建重点工程300多项,顺利完成区划调整工作。南翔大道、五一大道、健康路改造等主干道路建成通车,奥体中心、全民健身中心、老干部活动中心、档案馆等工程竣工交付使用。西郊生态风貌区、东方湿地公园、银杏湖公园、幸福湖公园、五一河公园、团结河公园、常新公园等十大城市公园建成开放,城区绿化覆盖率36.3%,建成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民生福祉明显改善。一是征收拆迁扎实推进。全区完成征收拆迁8068户,拆除面积168万平方米。先后完成了育红小区西侧、原市政府地块、大四河风光带沿线改造等地段的房屋征收拆迁,实施旧城改造,提升居民居住和生活质量。二是住房保障惠及民生。着力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基本形成了以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和住房补贴等为主要内容的多类型、多层次的城市住房保障体系。累计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24386套212.42万平方米,让2万多户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实现了“住有所居”的梦想。三是民生工程加快实施。鸿基汇金购物广场改造工程、幸福菜场、城西卫生服务中心等项目投入使用。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基本完成,后街小巷实现黑色化全覆盖。在盐城首家建成公共自行车系统,开通盐丰公交。

镇村建设步伐加快。全区各镇区完成集镇“六个一”(一条园林式街道、一个住宅小区、一块街头绿地、一幢标志性建筑、一条精品水景、改造一条老街道)和绿化“五个一”(新建一条林荫大道、一条园林式道路、一条河滨绿化带、一块森林公共绿化、一个街头游园)工程建设项目366项。城乡统筹深入推进,深入开展镇村环境整治,新建镇级污水管道130公里。全区统筹城乡发展试点镇村实施新村庄、新产业、党群服务中心等项目339个。全面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实现基础设施全到位、队伍网络全覆盖、长效机制全建成,村庄环境整治、城市环境整治、“清洁乡村”行动通过省、市考核验收。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规划引领作用还需进一步加强。规划建设的理念有待进一步更新,城市建设的精品工程还不多,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不足。城东新区、高新技术区公共服务设施不配套,虽然高楼林立,但商场、菜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不够配套,需进一步加快建设步伐。

集镇基础设施建设配套不够。集镇基础设施投入不多,集镇形象提升速度还需加快。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整体档次不高,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还不够完备,人口向社区聚集难度较大,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任务繁重。

城镇化建设资金筹集难度大。由于近年来,受房地产大气候的影响,该区城建土地招商和集镇土地招商乏力,城建资金来源渠道不宽,大多数依靠融资平台融资。目前市场运作的机制不够完善,企业参与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社会融资难度较大。资金缺乏已成为影响和制约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瓶颈之一。

保障体制需进一步健全。实现城乡居民平等就业的相关制度还没有全面建立,新进城人员就业保障政策仍不完善。城镇管理机制不健全、社会组织参与不够、制度规定不够到位,城市和集镇社区参与物业管理的作用还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城镇居民缺乏“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观念,法规意识、自律意识、监督意识、文明意识还不够强,城市文明风尚还需进一步形成。

三、加强城市工作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的思考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召开,为我们做好下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思路,我们要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上来,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切实把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转化为做好城市工作和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强大动力。

大丰城市建设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着力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彰显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创新城市管理服务,推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现更大突破,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海滨城市。

明确城市发展定位。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海滨城市的目标,加快中心城市区建设,通过规划引领,集中组团发展,集中力量向东发展,策应大丰港沿海开发,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城市服务功能与辐射带动能力,打造大丰新形象,提升大丰城市景观格调。按照现代商业都市标准,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商业、文化、休闲、旅游等设施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分区,不断提升高端商务、现代商贸、信息服务、创意创新等都市服务功能,强化中心城市区域性科技文化、经济金融中心地位。统筹城市中心城区改造,加快各类市政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提高供水、排水、电力、供热、燃气、通信等保障能力。

提升国际化、绿色化水平。围绕国际化城市目标,提升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强化老城区的商业中心职能,引导公共设施向“幸福路”城市发展轴线集聚,促进空间集约发展;积极建设城东新区的新商务、行政、文化中心,引导产业向疏港大道发展轴线集聚。推进港区职住平衡,建设宜居海港新城,打造成大丰港区重要的生活后勤基地、公共服务核心。积极发展“海绵城市”,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在城市规划上注重彰显“麋鹿故乡、湿地之都、黄海港城、上海飞地”四张名片,城市主要街路、地标建筑、园林小品、景观雕塑等突出麋鹿文化、湿地文化、知青文化、古盐文化,建设水绿风韵现代海滨城市。追求现代风格,实施杰出建筑和公共艺术精品计划,对城市整体风格、重点区域景观和主要街路沿线建筑造型、色彩、高度、广告设置等进行严格控制,打造地标性建筑精品和城市亮点。加强建筑立面、形态、色彩等方面创作,深化城市细节设计,注重“现代·典雅”的城市色彩,精细管理“城市家具”,推动都市旅游、会展经济发展,全力接轨上海、服务上海,增强城市吸引力。

提升城市规划标准。树立全域规划理念,注重引进国内外顶尖设计机构参与规划编制,突出水绿秀美、宜居宜业宜游、生态阳光的城市个性。高标准制定分区性规划、专项规划、控详规划,按照国际化的要求规划建设城市。坚持城市总体规划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布局规划密切衔接,地下规划与地上规划统筹推进。加快城乡规划管理体制、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一体化,全面提升城市顶层设计水平。严格落实建筑高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设施配套、建筑风格、楼体色彩、天际线、建筑体量、停车泊位等方面规划与设计。严禁随意变更规划,把握好项目的立项、论证、设计、审查、审批五个重点环节,确保所有项目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其它相关规划。严肃执法监督,明确各监管部门责任分工,依法处理未批先建、擅自更改建设密度、占用公共绿地、改变建筑造型色彩、提高容积率等违规违建行为,维护规划权威。

完善城市功能。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在城市建设具体行动中,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满足群众需求。健全完善城市各片区商贸商务、行政办公、康居服务、文教体卫、交通设施等功能。倡导城市修补,对城区主次干道、人行道修补、出新;对城市道路标识标线出新。加快地下管线普查工作,为城市地下管廊建设提供依据。推进“海绵城市”项目建设,计划实施老城区大华路(东宁路至康平路)和东风小区片区,工农西路及双拥路片区“海绵城市”试点项目。新城区的海绵城市建设在项目规划评审时提出,提前设计。分期分批在城东新区菜场、港区日月湖大道、高新区碧桂园二期、集聚区西郊公园和荣润房地产项目等处片区实施“海绵城市”项目。部分项目审查确定后将按程序进行相关控源截污及“海绵城市”的专题设计、招标工作。

推进产城融合。一是优化产业布局。将城市发展与产业、创业有机结合,加速人气集聚。住建、发改、经信、国土、交通等专业部门应加强衔接,从全区宏观调控产业布局,合理利用各区园优势,推动特色发展。通过规划引领、产业互补、交通一体化,加快产城融合步伐。二是引导产业发展。开发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主城区重点发展三产服务业;城东新区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金融业;高新技术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软件产业;港区、港城重点发展临港产业。针对开发区、高新区、港区大量产业工人集聚产生的“吃、住、行、教、卫、娱”等需求,配套城市功能,深度做好产城融合文章。三是加快房地产去库存。按照“控制增量、消化存量”的总体思路,在认真研究中央和省、市、区关于供给侧改革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大丰实际,出台促进房地产行业转型升级、加快房地产去库存的实施办法,加快房地产业转型升级,去库存、稳增长、促销售。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加大新政宣传力度,严格控制房地产库存量较大、去化周期较长地区的土地供应。旧城改造、棚改推行货币化安置,针对非住宅库存量大的问题,出台扶持政策支持去库存。四是加快园区和集镇融合发展。通过规划调控、产业带动、市场引导、行政推动,积极稳妥推进园区和集镇融合发展。合理推动园镇一体化、功能片区化发展,选取合适的集镇作为片区中心镇,推进区镇合一,将片区中心镇作为园区未来发展空间,与园区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推动产镇融合发展。推进主城区周边镇新丰镇融入主城区一体化发展。创新开发区、园区管理体制,促进开发区、园区和行政区融合发展,推动西团镇与经济开发区、三龙镇与港区融合发展,探索建立区、园、镇合一管理体制,推动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强化城市管理。一是整治经营秩序。按照“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和“主干道严禁、次干道严控、小街巷规范”的要求,重点加强主要道路、后街小巷、校园周边等占道经营集中区域和高发时段的整治、巡查和管理。组织开展集中整治活动,依法取缔流动占道经营摊点,查纠出店经营行为,清理移动广告牌。开展露天烧烤集中整治行动,净化城市空气。二是整治交通秩序。一方面对违规占道、逆向停车的行为,严肃查处到位。另一方面规范停车秩序。科学设置城市停车位,加快立体式停车场建设,增设单位庭院开放式停车位,下大力气解决停车乱、停车难等问题。合理规划路内停车区域及泊位标线,规范停车秩序。三是强化建筑工地管理,控制扬尘,推进绿色施工。在市区范围内的建筑工地围挡高度必须达2米以上,主要通道和施工场地必须“硬化处理”,施工现场必须设置门卫值班室、洗车台、标准沉淀池和高压冲洗设施。风力在5级以上的,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根据实际对工地采取洒水等防尘措施,停止房屋拆除工程等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作业。在靠近居民小区、学校等人口密集的施工工地,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降低施工噪音,做到不扰民。运输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砂、石等散体物料时,采用具有密闭车厢的运输车辆。四是加大违法建设查处力度。老的违法建设必须逐步拆除,新的违法建设必须坚决遏制。建立违法建设群众举报奖励制度。在主流媒体公布举报方式和举报电话,调动群众举报违法建设的积极性。同时,执法部门加大查处和拆违力度,达到抓早、抓小、抓苗头的要求。五是完善长效管理制度。加强部门联动机制,加大巡查考核力度,继续推行河道长、路道长制度,完善老旧小区长效管理机制,开展城市道路综合巡查,实现城市管理全覆盖、无缝隙、常态化。

打造特色小城镇。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的城乡规划理念,合理确定城镇村规模、开发边界、开发强度和保护性空间,推动增量扩张性规划向存量调整性规划转变。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增强规划对城市、城镇、农村新型社区的空间发展和布局的引导,落实城乡统筹相关规划,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发展。着力发展新丰、刘庄、南阳3个重点中心镇,差异化推动三龙、西团、白驹、草堰、小海、万盈、草庙、大桥8个一般镇特色化发展。

推进美丽乡村、康居乡村建设。按照“全面整治提升、打造宜居乡村、实施长效管理”,扎实推进城乡统筹试点镇村建设,加大美丽乡村、康居乡村创建力度,实现省级生态镇全覆盖,努力争创国家级生态镇,让乡村留得住“乡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以恒北村统筹城乡发展模式为示范,实现居家养老、便民服务、医疗保障全覆盖,一产三产融合发展,旅游、电商等新型产业快速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和村庄居民点建设工程,分类引导“重点村”“特色村”“一般村”村庄建设,有序引导农民向新型农村社区集中居住。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以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就业保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为抓手,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在完善城镇规划体系的基础上,把规划延伸到农村。对各镇、村的规模、发展布局、功能定位、资源配置进行深入研究,使各镇、村的功能定位准确,互为补充,规模适当,避免重复建设,使全区的城镇在规模、功能、资源配置协调统一,形成全区城镇体系一体化。加快城乡一体化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和乡村道路建设,形成干支相连、区域成网、城乡通达的公路交通网络。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农村供水、垃圾及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创新机制体制,将城乡居民纳入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覆盖范围,逐步把城乡分设的社会保障发展成为“制度合一、服务衔接、功能配套”的保障体系。加快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切实解决农民进城后的户籍落户、医疗养老、子女入学等问题,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新型城镇化实践和发展(一)部分答案 篇3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是我国十八大报告中着重提出的,“四化”与我国现阶段的各种战略紧密相关。信息化与工业化是实现我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核心,而城镇化与现代化则是我国城乡一体化实现的重要性所在。“四化”的重要性使得人们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而从目前我国发展状况来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阶段面临的首要问题,只有对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顺利进行,才能使我国更快地实现现代化建设。所以,必须要更加重视。在分析如何实现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协调发展前,我国寿险应该对新型城镇化与农村现代化的关系有所了解。

城镇化与农村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我国城镇化与农村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城镇化主要是指农村人口向非农村人口和农村生活方式向城镇生活方式转化的过程。而要实现这一过程,农村现代化则是不可避免的环节,只有农村现代化得到实现,更多的农民才能得以从土地中解放,进而实现真正的城镇化。农村现代化不仅能使更多地农民享受到城市文明,而且给城镇化的实现创造了更多的条件。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两者之间是同步发展的,所以必须要注意协调发展问题。过去某段时期,我国对“农业支援工业”、“农村支援城市”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城镇化进程比农村现代化进程明显过快的状况,致使我国出现了很严重的“农村空心化”等问题。所以,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再次发生,我国必须要重视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

实现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建议

以农民工市民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对我国城市发展和农业生产的推动有重要作用,能够促使其产生翻天覆地的变革。而要对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顺利推进并实现其协调发展的同时对社会稳定没有负面冲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对覆盖城乡和实有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建立。

不管是进入城市谋生的农民工还是已经从农民转化为非农民的市民人员,又或者留在农村的农业工人,都应该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使他们也能像其他城市居民一样,在得到较高水平的医疗保障同时还能获得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其中医疗保障是最为重要的,很多家庭会因为生病而致贫,如果不能享受到一定的社会医疗保障,很容易产生对社会稳定不利的因素。为了适应我国城乡统筹的发展要求,我国必须要对覆盖城乡和实有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建立。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行重点整合,对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进行统筹,使其缴费标准和待遇保持统一水平,这样能够更好地对推动社保体系由城乡二元保障向城乡一体化保障转变进程。

◎有效设计和监管土地经营权规模化流转

最近这些年来,由于政府推动或者市场经济自发调节等原因,我国一些地方相继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土地流转方式,比较常见的有反租倒包、土地入股和土地互换、委托经营等。但从整体的情况来看,我国农村在土地流转上的方式还是以零星和分散为主而且在法律和制度上都没有保障,无法达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为了对农村土地经营权规模化流转进行有效促进,我国应该对农村土地经营权规模化方面的制度和规则进行设计、制定。比如,可以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政策进行制定,并对交易平台和具体的交易规则加以建立,也可以对农村土地交易所加以成立,不断推出符合社会发展的交易新模式。与此同时,还必要要注意有效监管农村的土地规模化流转,尽可能地对一些腐化和分配不均等现象进行避免,对农民的利益进行保证。

◎推动农村市场化进程,对农民的生产技能和就业能力进行提高

要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协调发展,还应该对农村市场化进程加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要想发展更加稳定和谐必须依靠产权交易市场的推动,市场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对农村现代化实现有重要作用。农业作为比较弱势的产业,需要政府给予更多的关注,通过对农产品售出及价格平抑机制的完善,能够使农业市场向更稳定的方向发展,更好地保障农民的各种权益。其次,农民工的问题国家也必须要重视起来。农民外出打工虽然一时能改善自身的生活环境和经济水平,但并不是长久之计,而且给我国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很多隐患。针对这些问题,各地方政府可以多开辟一些就业渠道与岗位,对农民的再就业问题加以解决。也可以对农民进行一定的职业培训,有目的性地提高其就业能力,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解决农民的工作问题,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实现。

新城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协调发展,要求我国必须对覆盖城乡和实有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建立,有效设计和监管土地经营权规模化流转,推动农村市场化进程,对农民的生产技能和就业能力进行提高。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更好地促进城镇化与农村现代化的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总论试题和答案 篇4

1.以下对新型城镇化的理论支撑表述不正确的是()。多选 A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B 与“传统城镇化”本质区别而言 C 以第三产业为支柱

D 借鉴欧洲国家大都市的实践经验

正确答案: B C D

2.城乡之间的3个“等值化”包含()。多选

A 城市公共服务和经济发展基本等值

B 投入农业和投入其它产业要素(劳动、资本、技术等)的回报应基本等值 C 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基本均等 D 城市常住人口和农村常住人口的社会地位完全平等 正确答案: B C D

3.经济腹地与核心区之间的联系形态经历()阶段。多选 A 区域工业化起步阶段 B 区域工业化成长期阶段 C 区域工业化成熟期阶段

D 区域的后工业化时期阶段

正确答案: A B C D

4.“大都市区”是在()时期出现在美国、英国。单选 A 20世纪30年代 B 20世纪40年代 C 20世纪50年代 D 20世纪60年代

正确答案:A

5.英国“工业革命“时代例证证明,()是任何人口集聚的物质前提。单选

A 生产的集聚 B 交通的集聚 C 市场的集聚 D 产业的集聚

正确答案:D

6.远古时代“城镇化”的主导形式是()。单选 A 部落国家 B 城邦国家 C 奴隶国家

D 民族国家

正确答案:B

7.经济系统由社会分工与经济联系构成的各类经济网络构成。判断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8.古代城镇化的起点是城市及其狭小的领域,中世纪的起点则是城市。正确 错误

判断

正确答案:错误

9.中世纪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比较平坦顺畅。判断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10.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规律,也是人类走向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判断 正确 错误

新型城镇化实践和发展(一)部分答案 篇5

发布时间:2014-4-6信息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2.6%,如果按非农户籍来算,城镇化率只有35%左右,远低于世界52%的平均水平。进入新世纪,我国农业现代化正在经历从传统到现代的最具深远意义的历史性变迁;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又必须解决好土地制度改革、农民转移、就业等问题。

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在80%左右。德国城镇化率达97%,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只有4个,50万人口以上城市不到10个。70%的人居住在2000人到10000人的小城镇里。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情况也很相似。这说明,只要建设好农村,农村也是宜居的,大量人口仍可以在环境优美的小城镇生活。所以,并不是离开土地的人都在城市生活。而一些城镇化率很高的国家,比如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等,存在大量失去土地进城居民,由于这部分人口没有获得稳定的就业,住房无保障,使城市里出现了不少贫民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以上国际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启示我们,城镇化不是要消灭农村,而是要适度发展,并且与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我国有1998个县,县一级占全国总人口的73%、国土面积的93%和GDP的一半以上,而且我国目前城镇人口中,中小城镇人口只占20%。当前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引擎,所以,发展中小城镇建设应该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互相借力、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从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上找准突破点,从解决好农业现代化,土地、户籍制度创新、促进就业等方面找到入手处。

突破点之一:农业的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的路径:一是技术投入,主要体现为化学、生物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发展中的应用;二是资本投入,主要体现为基础设施投资和机械化的深入;三是经营组织形式向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发展。

农业是“四化同步发展”的基础,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又好又快发展。新中国建立以来重工业、轻农业,重城市、轻农村的发展倾向,造成如今农业生产力始终在低水平徘徊,并且这种现象在当前情况下依靠市场微弱的自发力量基本无法得到改善。由于农业的边际收益远低于其他行业边际收益,因此优质的生产要素往往从农业中流出而难以流入,农业生产效率难以提升。要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必须改变和调整现有生产方式,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使之获得平均利润率。

农业现代化路径可以归结为三点:一是技术投入,主要体现为化学、生物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发展中的应用;二是资本投入,主要体现为基础设施投资和机械化的深入;三是经营组织形式向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发展,实现技术、资本规模效应。

就目前而言,技术投入主要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完善、良种的推广使用等;资本投入通过国家农业产业政策资金倾斜,也可以从城市工商业引进大资本;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就是要引导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进而提高农业产业的利润水平。在此基础上,国家再施以必要的产业扶持政策,使涉农产业获得平均利润率,才能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通过对长三角及徐州市农业现代化的考察调研,土地规模化带来了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一部分农民被组织到新型的合作组织、新型股份制组织和家庭农场当中,成为现代农业的经营管理者和产业工人,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以及农业组织化程度得到极大提高,留在农村的这部分农民也过上体面的生活;另一部分农民逐步向大中城市和小城镇集中和转移,带动内需,促进了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

突破点之二:土地制度改革创新

推动土地制度改革,一是要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二是允许农民直接将土地投入市场,让农民成为交易的主体;三是创新土地经营权抵押机制和产权交易制度。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财富差距更大,因为农村居民几乎没有什么值钱的资产,房屋也没有什么增值空间。唯一的生存保障就是土地。伴随城镇化与工业化,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征用,但征地补偿相对较低,农民无法公平分享土地资本化后的升值收益。据一项调查显示,征地之后土地增值部分的收益分配,开发商拿走了40%到50%,政府拿走20%到30%,村级组织留下25%到30%,而农民拿到的补偿款只占整个土地增值收益的5%到10%。

征地产生的大量失地农民涌向城市后,有限的土地流转金将会很快耗干,变成地地道道的无产阶级群体,极易引发社会矛盾。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提高征地补偿标准,确保失地农民得到合理补偿。

为此,要积极推动土地制度改革。一是要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实现农村土地经营权的低成本、顺畅流转,盘活农民资产收入。要打破政府垄断,建立个人、集体、法人和政府多方参与的土地一级市场。二是允许农民直接将土地投入市场,让农民成为交易的主体,取消剥夺农民收益的征地环节,通过市场环节体现土地的未来收益和市场价值,将土地增值的一部分收益从政府转移到农民手中,确保农民土地增值收益权不受损失。三是创新土地经营权抵押机制和产权交易制度,让土地切实成为农民投资和创业的融资资源,真正成为农民生产和生活最有保障的资本和资产。通过上述改革,不仅可增加土地供应,降低城镇房价,而且提高了农民土地流转收益,使他们有可能在城里租房、买房,进入并真正融入城镇社会,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

突破点之三: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户籍制度改革不一定要完全打破、取消户籍限制,而是要以去利益化、城乡一体化、迁徙自由化为目标和方向,剥离户口所附着的福利功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首要的问题在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户籍制度改革不一定要完全打破、取消户籍限制,而是要以去利益化、城乡一体化、迁徙自由化为目标和方向,剥离户口所附着的福利功能。其次要打破各种制度构筑的福利壁垒,化解农民进城的生存隐忧,使他们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福利待遇,使其能够在城镇真正落地生根。再次要实现城乡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城乡居民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能享有同等的教育、医疗、社保、就业保障。最后,要通过廉租房、公租房建设、城乡结合部改造、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房屋供给,以满足进城农民的住房需求。

突破点之四:切实解决好农民就业问题

在农村,通过农业现代化,让农民成为农业产业工人;在城镇,通过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让农民获得一技之长,增强就业稳定性。

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许多农民失去土地后没有稳定可靠的职业和收入来源,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保障无份”的“三无”农民,逐渐被边缘化,这些农民无论是留在农村还是进入城市,都成为社会不稳定、不和谐因素。因此,要下大力气在城市和农村为失地农民解决好稳定的就业岗位。

新型城镇化实践和发展(一)部分答案 篇6

知识竞赛试题

一、是非题(每小题1分,计30分)

1、《浙江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条例》已于2009年7月31日经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2、新型墙体材料是指以非粘土为原料生产的,具有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节约土地和能源等特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墙体材料。………………(√)

3、混凝土、砂浆等特定建材产品生产原料中掺兑废渣比例不低于30%的,生产企业在销售时,增值税即征即退。………(√)

4、散装水泥是指不用包装,直接通过专用设备出厂、运输、存储和使用的水泥。………………(√)

5、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是保护土地资源、节约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改善环境的重要措施,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6、《浙江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规定:国土资源、农业、林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空心粘土砖生产企业取土的监督管理,查处违法取土行为。(√)

7、新建、扩建、改建水泥生产项目,应当按照散装水泥发放能力不低于百分之九十的标准进行设计和同步建设。有关部门进行生产项目审查时,应当征求同级散装水泥管理机构意见;未达到发放能力要求的,不予核准。…………

(√)

8、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属于政府性基金,全额纳入财政预算。………(√)

9、继续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以及城市规划区、生态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和国道、省道、铁路、高速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内的烧结砖瓦窑进行整治。(√)

10、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是经根据国家和省有关产业政策要求,对属于《浙江省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目录》的产品,进行产能,工艺、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审核活动。………………(√)

11、散装水泥的发展从过去注重量率指标向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转变。………………(√)

12、每生产1万块实心粘土砖耗标煤1.3吨,每生产1万块砖的新型墙体材料节能0.62吨标煤。……………(√)

13、所谓“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在发展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整个社会最大的产出。(√)

14、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一种性能优越的多功能新型轻质建材,具有保温、隔热、防水和隔音的特性。……………(×)

15、散装水泥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施工现场环境影响的监督检查。………………(×)

16、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和个人应当在办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前,按照建设项目批准文件或规划审批确定的建筑面积缴纳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预缴款。…………(√)

17、建设单位在建筑工程主体工程完工未粉刷前或中间结构验收时,应向原预收专项基金的新墙材机构提出验收申请。…(√)

18、现场搅拌混凝土、砂浆的施工单位,应当遵守环境保护和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的规定,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噪声、粉尘、废水的排放符合规定的排放标准。………(√)

19、建设单位或其他使用袋装水泥的,缴纳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2元,不能计算建筑面积的按预算使用量每吨缴纳5元。……(×)25页

20、新型墙体材料必须符合产品标准,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21、建设单位应持散装水泥专项资金预缴凭证向有关部门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施工许可证等证件。……………(√)

22、水泥生产企业根据水泥销售量,缴纳散装水泥专项资金。………………(√)

23、大力发展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是国家产业政策的重要内容,对于保护环境,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都有着重要而不可低估的作用。………………(√)

24、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专用车辆交通规费的缴纳标准,可以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不给予优惠。(×)

25、财政拨款、补助和国家投资的建设项目不应使用新型墙材。(×)6页

26、建设单位申请现场搅拌混凝土、砂浆的,应当向所在地散装水泥管理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建设工程预算书、施工许可证复印件。(√)22页

27、禁止新建、扩建空心粘土砖生产项目。对现有的空心粘土砖生产企业,不得新增粘土资源采矿许可。………………(√)

28、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实施国家有关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的标准和技术规范。………………(√)

29、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应当遵循技术创新、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环保和因地制宜的原则。………………(√)

30、建设单位经散装水泥管理机构书面通知后,自建设工程完成之日起超过五年仍未办理结算手续的,预缴的专项资金缴入国库。………………(×)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70分)

1、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取得相应资质。新建预拌砂浆生产项目,其年设计生产能力应当符合省有关规定,其中,普通干混砂浆生产项目散装发放能力应当达到 100%。

A.85% B.90% C.100% D.95%

2、新型墙体材料定额中砖的分类有:混凝土类砖、轻集料混凝土类砖、B、蒸压类砖。

(B)

A.混凝土实心砖 B.蒸压灰砂砖 C.烧结类砖 D.蒸压砖

3、本省行政区域内 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的生产、经营、运输、使用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浙江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条例》。

A.水泥 B.散装水泥厂 C.袋装水泥

4、新型墙体材料定额中砌块的分类有:轻集料混凝土类空心砌块、B、蒸压加气混凝土类砌块。

(B)

A.陶粒增强加气砌块 B.烧结类空心砌块

C.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 D.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

5、向建设单位预收的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建设单位应当自工程决算完成工之日起 A 内,凭工程决算报告以及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原始购买凭证,向散装水泥管理机构办理预缴专项资金结算手续。

A.三个月 B.一个月 C.二个月 D.半年

6、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砂浆区域内的建设工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所在地散装水泥管理机构批准,可以进行现场搅拌:

(一)施工现场 三十公里 范围内没有预拌混凝土供应的;

(二)建设单位混凝土使用总量 二百立方米 以下的;

(三)建设工程砂浆使用总量 一百吨 以下的。A.二十公里 一百立方米 一百吨

B.三十公里 二百立方米 一百吨

C.四十公里 二百立方米 三百吨

7、A 应当积极推进散装水泥在农村的应用,支持散装水泥农村中转配送站建设,鼓励农村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

A.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 C.散装水泥管理机构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散装水泥行政管理机构

8、建筑工程缴纳的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预缴款,按新型墙体材料占墙体材料总使用量的比例退还,对其中使用烧结页岩多孔(空心)砖部分,按实际比例的 A 退还。

A.50% B.60% C.70% D.80%

9、新墙材工作机构应当按照规定职责对墙体材料生产、使用情况实施监督,加强对新型墙体材料研究开发、生产、推广使用的 C。

A.宣传和监督 B.指导和检查 C.指导和宣传 D.督查

10、建设单位未在规定期限内办理结算手续,散装水泥管理机构应当自期限届满之日起 C 内书面通知其及时办理。

A.三个月 B.四个月 C.一个月 D.六个月

11、承担工程任务的专用车辆确需在限制、禁止的路段或者区域通行、停靠的,凭 A 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办理通行手续,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及时予以办理。

A.供货合同或者散装水泥管理机构出具的证明 B.企业申请报告

12、B 应当加强以建筑工程使用新型墙体材料情况的监督,依法查处违法设计、施工、监理的行为。

A.建筑施工单位 B.建设行政管理部门

C.建筑设计单位 D.以上都不是

13、A 应当加强以新型墙体材料研究开发、生产、建筑示范和推广使用的宣传,增强公众使用新型墙体材料、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意识。A.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 B.县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D县级以上墙材工作机构

14、新型墙体材料必须符合产品标准,符合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质量技术监督、工商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以生产、销售新型墙体材料的质量监督,B 违反产品质量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的行为。

A.按规定查处 B.依法查处 C.以上都不是

15、《浙江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条例》明确规定:对行驶记录装置安装、运行等情况进行检查的部门为 C。

A.散装水泥管理机构 B.公路管理部门 C.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D.散装水泥行政主管部门

16、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征收标准:按每平方米建筑面积 B 元,不便计算建筑面积的按预算水泥使用量每吨预缴3元。

A.2 B.1.5 C.3 D.1

17、对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的认定,省新墙材工作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认定的书面材料之日起 C 内作出认定决定。对符合条件的,发给认定证书;对不符合条件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A.7天 B.15天 C.30天 D.25天

18、建筑工程缴纳的专项资金预缴款,在禁止现场搅拌区域内建设工程散装水泥使用达到 C 以上的,或者禁止区域外的建设工程散装水泥使用率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按散装水泥实际使用量每吨退还3元。散装水泥使用率达不到规定标准的,不予返退。

A.70% B.80% C.85% D.90%

19、粘土砖生产企业按规定关闭或者转产新型墙体材料和其他产品的,由所在地 B 依法经给予补偿。

A.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C.县墙材工作机 D.乡镇人民政府

20、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标准: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 A 元,不便计算建筑面积的按预算用砖量每块标准砖0.06元。

A.10 B.8 C.12 D.6

21、为修缮古建筑、文物保护单位等特殊建筑物,确需生产和使用实心粘土砖的,应当经 B 批准。(5页)

A.县墙体材料行政管理部门 B.省墙体材料行政管理部门

C.县人民政府 D.所在乡镇人民政府

22、《浙江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规定,本省行政区域内禁止生产和使用实心粘土砖;本省城市规划区内禁止生产空心粘土砖。违反以上规定生产粘土砖的,由县级以上墙体材料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按照其生产粘土砖的全部数量处每块 B 元的罚款,但最高罚款数额不得超过20万元;拒不停止违法行为的,由县级人民政府依法取缔。

A.0.6 B.0.5 C.0.8 D.1

23、对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砂浆区域内的建设工程,未经批准现场搅拌混凝土、砂浆的违法行为,处罚标准 A。

A.1000-5000 B.5000-10000 C.10000-50000 D.10000以上

24、建设单位和个人未按规定缴纳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预缴款的,由县级以上墙体材料行政管理部门予以警告,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不缴纳的,按日加收未缴纳金额 C 的滞纳金。

A.万分之四 B.万分之三 C.万分之五 D.万分之二

25、对逾期未缴纳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的,按日加收未缴纳专项资金 C 的滞纳金;拒不缴纳的,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A.千分之二 B.千分之五 C.万分之二 D.万分之五

26、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违反《浙江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审查通过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由县级以上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 C 罚款;情节严重的,由省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撤消对审查机构的认定。

A.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B.三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C.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 C.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27、对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和水泥制品生产企业使用袋装水泥的,交通、能源、水利、港口等重点建设工程以及政府投资的建设工程使用袋装水泥的,违法行为按照袋装水泥每吨 B 元标准处以罚款。

A.50 B.100 C.150 D.200

28、专用车辆未按规定安装或者正常使用行驶记录装置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限期安装,对车辆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处以 B 的罚款;属于驾驶人责任的,对驾驶人处以二百元的罚款;逾期未安装的,代为安装,所需费用由车辆所有人承担。A.100 B.200 C.500 D.300

29、对专用车辆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使用耒经业务技能和安全培训的驾驶人驾驶专用车辆的,由散装水泥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以

A 的罚款。

A.500-1000 B.100-500 C.300-500 D.1000-5000、30、A 研究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和自主创新的技术开发项目实际发生技术开发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享受有关税收优惠。

A.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 B.墙体材料生产企业 C.新墙材工作机构改 D.以上都是

31、《浙江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规定,本省城市规划区内禁止

B。

A.生产和使用空心粘土砖 B.生产空心粘土砖 C.生产和使用实心粘土砖 D.使用空心粘土砖

32、散装水泥管理机构应当会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组织对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专用车辆驾驶人 B 进行业务技能和安全培训。

A.有偿 B.免费

33、C 应当加强农村新型墙体材料的推广使用工作,协助有关部门落实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工作措施。

A.各级人民政府 B.新墙材工作机构

C.乡(镇)人民政府 D.县级人民政府

34、为了促进散装水泥的发展和应用,节约资源和能源,保护环境,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根据 C、《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浙江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条例》。

A.《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资源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35、建设单位经散装水泥管理机构书面通知后,自建设工程决算完成之日起超过 B 仍未办理结算手续的,预缴的专项资金缴入国库。

上一篇: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生求职信与求职简历下一篇:上海暖艾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