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项目的设计与管理论文

2024-09-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建筑项目的设计与管理论文(精选9篇)

浅谈建筑项目的设计与管理论文 篇1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住宅商品的需求日趋高涨。这几年住宅小区项目的开发红红火火,设计、生产和管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随着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市场逐渐走向成熟,客户购房理念也日趋理性,对房间功能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设计人员的角度出发,建筑项目的设计过程在整个建筑项目开发中也更加显得重要。房地产开发商对住宅小区项目开发策化和设计阶段越来越重视。以往开发商搞到地皮,找几个人便绘出图纸,建楼卖楼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管理有其特殊性。首先设计的成果是由建筑设计院完成的。其次房地产开发公司设计人员在策化和设计过程中起沟通、协调、监控作用。因此在建设项目的设计运作过程中,房地产开发公司如何介入,如何控制设计过程,充分发挥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的能动性,是取得项目设计成功的关键。

项目管理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计划管理方法。其知识和方法体系在大多数时间适用于大部分项目,其价值和实用性已得到广泛一致的认可。项目管理有时被用来描述管理持续进行的日常运作的组织方法。对这种方法更恰当的称谓应该是按项目进行管理,即把持续进行的运作的许多方面视为项目,并运用项目管理技术来进行管理。项目管理通过应用下列过程得以完成:启动,计划编制、执行、控制和收尾。项目团队负责管理项目工作。在建设项目的前期策化和设计过程中,引入项目管理的概念,对项目策化和设计过程中范围的界定、时间、成果、风险和质量的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它将使房地产开发公司决策和设计人员对项目设计的监控过程更为具体化,操作更简便、理性和有序,有助于决策的理性化及对设计进度、成果和质量的控制,并对项目的后期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般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设计过程可分为两个大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这两个阶段的最终产品分别是方案报建文本和施工图蓝图。这两个阶段的成果必须报政府部门审批通过,方可进行工程项目施工。(有些项目需做扩初设计,并报批。这里将扩初视为施工图设计过程的一个阶段。)可以认为建设项目设计过程的项目管理是围绕着这两个最终成果而展开的。由于这两个设计阶段所承担的目标和任务的不同,其项目管理在执行组织的结构、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时间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及质量管理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方案设计阶段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主要流程如下:拟定招标设计任务书,方案招标,方案评审及咨询,方案定案(或委托设计院),出方案报建文本,进行方案报建。大部分房地产开发公司都在这一阶段投入大量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以求得一个满足市场需求且高效益的方案。多轮的方案竞标,内部评审,专家咨询论证等,方法不一而足,希望能磨出一个精品来。但有时却事与愿违,要么设计成果偏离了目标,要么设计进度一拖再拖,延误了建设工期。

因此,在方案设计阶段,强有力的执行组织的结构是必须的。一般由上层领导、设计规划部门、策划部门、营销部门等部门组成,在设计规划部门的协调组织下通力合作,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及时、科学地决策,保证设计进程的顺利推进。

方案设计阶段有时可分为方案招标阶段和方案定案阶段。大部分房地产公司在大、中型建设项目中采用方案招标来选定方案,也有的采用直接委托某一设计院来直接设计方案。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房地产公司在取得项目后,一般都会委托策划公司进行市场调研并进行项目策划,确定设计目标和方向。而房地产公司也会对项目进行内部方案设计和研讨。在此基础上形成项目的整体方向,作为招标任务书拟定和评标的依据;有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将方案招标作为项目研究的手段和过程之一,或考察设计院实力的方法,招标方案的成果对下一阶段工作的影响不大。对建设项目整体方向把握还不太准,或希望项目有所创新的房地产公司,一般采用招投标的方式,集众家所长。一旦房地产公司对项目形成强烈的主观意志,一般采用直接委托的方式进行方案设计,以免不必要的反复而浪费成本和时间。不论是招标或是直接委托设计,都要对所选用的设计公司进行深入而严谨的分析,甚至不同类型设计公司的比例也要有所考虑。基本方案确立到最终方案的形成是一个多轮次方案的反复过程。在此阶段,房地产公司设计规划人员及相关部门人员,对项目的各个大的价值体系进行深入的剖析,如:交通系统功能空间布局,建筑空间分布,建筑体型分析,环境景观系统,设备的设置及户型平面和立面风格等,逐一与设计院沟通,并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使方案朝着开发商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在方案设计阶段,项目沟通管理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准确而及时的沟通使项目设计朝正确的方向有序地发展。沟通是多层面和多方式的。在这一阶段,主要的沟通为:内部沟通(纵向和横向的沟通),与设计公司沟通,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尤其与政府部门的沟通要及时甚至提前,在沟通过程中,要注意建立沟通信息的存贮体系和信息查询体系,以便信息可以通过不同方式由团队成员和项目干系人共享。

在方案设计阶段也要对项目风险进行管理。有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对项目制定的绩效目标不现实,在实施过程中会带来进度风险。有的公司喜欢打政策擦边球,甚至违规操作,给项目带来的风险也是致命的。委托或筛选设计公司过程也隐含着风险,对设计公司的了解及分析不够深入,不能取长补短,往往会造成成果与期望相差甚大,或者最初成果无法深化等。在方案决策中对技术的选用也存在风险。设计阶段的项目风险除违规操作外,其实并不太高。只要项目组织者有项目风险意识,对项目做风险定性分析,就可以防患于未然。方案设计阶段的项目风险控制对整个设计阶段和后期施工的顺利进行意义重大。

项目资源的管理对产品的质量影响很大。在此阶段,房地产公司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如何保证各种资源最大限度的配合,发挥各种资源的能动性,是项目资源管理的关键。首先要了解资源,分析各种资源的长处和 在此阶段,房地产公司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如何保证各种资源最大限度的配合,发挥各种资源的能动性,是项目资源管理的关键。首先要了解资源,分析各种资源的长处和短处,才能优势互补。比如设计公司对市场的了解不够深入,但由于操作的各种项目较多,积累了不少先进的知识和经验。房地产公司设计对市场的了解比较及时,但对先进知识和经验的获得主要通过考察的手段,也有所滞后。有的房地产公司因种种问题而将设计公司沦为绘图公司,实在是资源的一大浪费。方案项目质量管理除了在方案的进程中介入监控,与设计单位共同合作,保证设计成果的内容质量外,成果的表现质量也是管理的一个方面,包括成果的内容、数量、质量等,一般在委托设计合同中做详细交待。

建设项目施工图设计阶段是在方案报建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方案已经确立,设计工作流程相对简单,有序,因此此阶段的项目设计在执行组织结构、质量控制、资源管理、项目知识积累等方面与方案阶段有所不同。执行组织结构相对简单,成员配置一般由设计总监、工程项目经理(建筑专业),以及建筑、结构、设备及概算人员组成,形成一个典型的强矩阵管理模式。管理流程也相对简单:委托设计,拟定技术措施,中间过程质量与进度控制、成果审查、成果报建、联合技术交底等。项目质量管理主要对上述几个流程组织相应的技术质量控制措施。在这几个环节中,中间过程质量与进度控制是关键。工程设计负责人对项目的成功运作起着关键作用。在选定设计单位后,要对实施项目设计的工程设计负责人进行资质考查,审查其主持设计工程项目的图纸质量,对其能力有全面的了解。在中间过程质量控制中,要依据设计院的进度安排进行相应的中间成果控制,保证成果的质量,中间成果一般是指在建筑、结构及各设备专业初提及终提两个阶段所提资料图。另一个关键环节是成果审查,即组织规划设计部门和工程项目部门对成果图纸进行详尽的审查,提出整改意见,把错漏控制在设计阶段。在此阶段,项目的沟通管理主要集中在过程质量与进度控制环节。关键的沟通成果要以文本的形式保存下来,形成知识积累。

在房地产设计运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方案阶段设计周期过长,留给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周期较短,设计院加班加点赶图,不能保证图纸质量,甚至会出现边设计边施工的窘境。施工图设计的质量对工程的顺利施工和成本控制关系很大。时间的紧迫性将会限制设计师对问题的深度思考和解决,给工程留下遗憾和隐患。因此在项目设计阶段总体的时间管理上,一定要作好甘特图,严格控制关键点的时间安排。即使在某些环节出现偏差的情况下,也要适时地启动下个阶段任务的准备工作,以利于整体工作的顺利完成。

浅谈建筑项目的设计与管理论文 篇2

项目管理的标准的定义可以理解为是在项目活动中运用执事、技能、工具和技术来事先确定项目目标。例如, 通过项目管理, 可以实现图纸设计、工艺设计、施工准备、质量控制、部件装备及测试和原材料采购供应等方面的集成, 从而覆盖整个供应链。建筑工程设计的项目管理是建筑工程全过程项目管理的一部分, 因为设计阶段的工作决定了建设项目投资的大部分工作, 所以设计的项目管理是整个建筑工程全过程项目管理的重要部分。

建筑项目前期设计阶段引入成熟的项目管理方法, 将对设计进程中的科学决策、资源优化及质量和成本控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建设项目的设计运作过程中, 房地产开发公司如何介入, 如何控制设计过程, 充分发挥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的能动性, 是取得项目设计成功的关键。一个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的质量、成本、进度等环节的科学管理方法是密切相关的。

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的基本工作是保证项目的合理性、适用性和经济性, 重点放在程序控制、设计优化和投资控制上。建筑设计项目管理带来的技术和经济意义主要是:使建筑功能更为合理或得到提升, 使结构安全度和抗震性能提高, 减少和避免设计差错。节约建设造价, 缩短建设工期, 推广和利用新技术。

设计就是有目的的创作行为, 可以把任何造物活动的计划技术和计划过程理解为设计。建筑工程设计是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 设计者按照建设人物, 把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 事先作好设想, 拟定好解决这些文本题的方法, 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 作为备料、施工建造的依据, 并使整个工程能够在预定的投资限额范围内顺利进行, 是建成的建筑物充分满足使用者和社会所期望的各种要求。建筑工程的设计一般包括一个建筑物或建筑群所要做的全部工作, 分为建筑学、结构以及给水、排水、供暖、空气调节、电气、煤气、消防、防火、自动化控制管理等多个方面。

设计管理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项目的成败, 由于设计管理的疏忽会导致建设项目进度缓慢、工程停滞、成本盲目增加甚至产品质量严重受损。以往长期以来, 在工程建设领域, 工程设计和投资控制工作联系不够紧密是一种普遍现象。在实际工作中, 一般都是设计人员根据设计委托进行现场调查, 选择方案, 进行设计, 不同阶段向造价人员提供条件, 进行估价或预算。造价人员对工程工程概况, 现场情况了解很少, 无法将各种影响因素考虑全面。所以工作中既要克服片面强调节约, 忽视技术, 又要反对重技术, 轻经济, 设计保守浪费的现象。设计中成本控制认识不足, 影响竞争能力。设计人员在设计中一般都比较注重设计产品安全实用, 技术先进, 强调设计的产值, 而对设计产品的经济性不够重视, 不抓设计中的经济指标和成本控制工作。设计管理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项目的成败, 设计管理的疏忽会导致建设项目进度缓慢、工程停滞、成本盲目增加甚至产品质量严重受损。把设计管理引入到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来, 由专业化的设计顾问公司和设计管理专家来对方案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有效管理, 可以使工程项目管理由被动变为主动, 使工程设计质量得以提高, 避免因设计造成的浪费, 从根本上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 达到提高投资收益的最终目的。

工程设计项目内部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 也是设计单位的核心工作。目前设计企业竞争日趋激烈, 只有不断学习、创建研究学习型组织, 设计人员的素质才能得到整体提高。同时还要鼓励员工积极创新。

设计完成后项目负责人还要关注整个工程设计产品的完整性, 它包括方案阶段的设计模型或多媒体;扩初阶段除了满足工艺、使用功能要求外, 还应满足甲方招标文件、设备订货的要求;施工图阶段要对各相关部门在评审中提出的意见逐条落实, 特别是对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条款的执行情况必须重点检查, 以确保施工图审查一次通过。在施工图交付甲方施工以后, 项目负责人要主动组织各专业设计人员做好现场施工配合工作, 以保证工程设计项目的质量总体得到控制。所以加强对项目负责人的管理是设计院人员素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工程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第一阶段, 也是重要的阶段, 设计阶段是影响工程投资的最主要阶段, 是建筑工程项目付诸实施的龙头, 设计是否合理对工程质量和工程造价起决定性影响。虽然设计费用一般仅为项目投资的1%~3%, 但对投资的影响却高达70%~80%, 在满足同样功能和安全性的前提下, 优质的工程设计可降低工程造价5%~10%, 甚至可达10%~30%。

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的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第一、接受投资方委托, 制定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的工作计划, 经投资方批准后实施。在计划书中应重点提出技术质量的控制点和设计经济性的控制方法;

第二、协助投资方优选设计单位和设计师, 特别是优选设计负责人即设计经理。设计经理必须有设计经验和协调设计各专业工作的能力, 善于沟通, 具有较好强烈的经济意识。好的设计经理是保证设计质量的关键;

第三、拟订和商谈设计合同, 提出精细化的设计要求和设计任务书。设计合同中应有对设计质量和经济质量优劣的奖惩措施, 设计条件应精良详细客观, 特殊要求一定要包括在内;

第四、监督执行设计进度计划, 全过程对设计质量进行跟踪与监控, 主持设计方案评审和初审设计评审工作, 分阶段提出设计优化意见, 保证设计的技术质量、经济质量。使工程设计有序进行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工作, 过程控制是重点环节, 本项工作中, 对工程设计的优化是技术含量最高的内容, 分阶段做好设计优化工作是提高经济质量的保证;

第五、设计投资估算、概算、符合性审查分析。这些工作有别于对项目建设造价的审计, 通过本阶段的工作主要分析设计优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第六、对设计别更惊醒有效管理, 督促设计单位配合做好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相关工作。施工全过程中对设计也有很高的要求, 及时科学的解决有关变更问题和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是保证项目质量的重要方面;

第七、对该建筑工程设计的项目管理工作进行总结, 分析管理工作中的得与失, 分析通过设计的项目管理给带来的技术经济效益。

加强设计队伍管理首先要建立一支能打硬仗, 精诚团结、配合默契的管理队伍;正确划分各级技术管理的权限, 要坚持放权到位、管理到位、责任监督到位、充分发挥每一位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次是工程设计项目在开工前要编制项目设计大纲、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把工程设计项目管理落到实处。

工程设计项目的合同、人员素质管理、质量、成本、进度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忽, 都会影响整个工程设计项目的成效。因此, 工程设计项目管理必须贯穿于整个工程设计项目的全过程, 必须有效地进行综合控制, 才能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浅谈建筑项目的设计与管理论文 篇3

【关键词】施工质量;质量监理;质量控制

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我们的祖先造就过诸如万里长城、赵州桥、北京故宫等许许多多令古今中外华夏儿女骄傲了几百年、上午年的宏伟建筑。几千年过去了,现代建筑技术比古代发展了许多倍,但是,当我们在赞美我们祖先留下的、经过几百年、上千年风风雨雨依然屹立的古建筑时,却不难发现如今我们的房子经常出现不是天窗漏水就是卫生间漏水或者墙面、地面开裂等令人讨厌的建筑质量问题,甚至建筑物倒塌的事故也时有报道,人们不禁要问,建筑市场到底怎么了?!

1.建筑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质量是建筑本身的真正生命,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经济建设高度发展的今天,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建筑工程质量尤为重要,但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部位出现问题,都会给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严重的后果。监理作为工程质量监督的一个重要体系,是加强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因素。加强建筑施工质量监理,应在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建立系统的监理工作体系,确保建筑施工的质量。

1.1建筑企业法人行为有待规范

当前建筑市场秩序及建筑企业法人行为比较混乱。就建筑企业法人方面讲:

1.1.1行政干涉严重,违反建设操作流程,任意篡改合理工期,影响工程进度,从而不能保证建筑施工质量。

1.1.2建筑质量管理意识淡薄,管理阶层松懈,建筑法人责任制不够完善。

1.1.3资金严重短缺,建筑工程运作有问题、压价现象泛滥,要求承包方垫资,拖欠建筑工程款项,造成盲目降低质量成本和管理质量投入。

1.1.4招投标工作不够正规,违规操作现象时有发生,虚假招标或直接发包工程导致设计水平降低、无资质设计、施工项目、监理队伍参差不齐。

1.2施工不按程序操作,“豆腐渣工程”现象严重

1.2.1工程多次转包,层层收费、资金严重流失,在利益的驱使下,导致建筑企业偷工减料现象严重。

1.2.2大量低水平、低素质的施工队伍涌入建筑市场,施工人员技术水平比较落后、施工经验大打折扣。

1.2.3施工不规范,质量管理水平比较低,管理素质粗放,质量体系有待健全,质量把关松散。

1.3质量监督力度不到位,作用难发挥

1.3.1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执法不力,质量监督处罚可操作性不强。

1.3.2无检测手段,质量评定缺乏权威性。

1.3.3质监机构为事业或企业编制,收费标准低,财力、人力所限,工作难以深入到位。

1.3.4质检员专业知识水平有限,监督往往表现于形式。

1.3.5质量管理职能交叉,责任不明,质量问题难整改,质量监督机构作用难发挥。

1.4监理市场不完善,监督管理水平较低

1.4.1临理队伍缺少,人员素质严重降低,监理人员无证上岗现象泛滥,没有强硬的责任感。

1.4.2监督管理市场不规范,监督管理单位存在“同体监理”、“自主监理”现象,监理成“兼理”。

1.4.3监理工作不到位,工作信念不够扎实,建筑质量管理能力不强,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2.质量监控要做到事前预防

监理方一旦进入工程质量监理,首先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是否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并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到位。仔细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检查和审查工程材料、设备的质量,杜绝质量事故的隐患。

针对工程的特点和合同中签订的质量等级,建设方的要求、施工单位的资质等情况,确定监理方的监控的目标和标准,确保监控的内容和各自的职责、权利,订出监控的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做到施工质量监理工作正规化。

2.1对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

首先要求施工单位在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方法、手段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针对钢筋、水泥等材料多源头、多渠道,对进场的每批钢筋、水泥做到“双控”(既要有质保书、合格证,还要有材料复试报告),未经检验的材料不允许用于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材料,及时请退出场。将钢筋焊接半成品的质量检查作为监理工作的重点,采用目测和检测相结合,首先从外观上对轴线位移、弯折角度、裂纹凹坑等进行检查,然后随机抽取焊接试件进行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验收。对于工程使用最普遍、工程量较大的混凝土工程中的材料质量监理细则要求施工单位保证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等均满足质量要求,有试验报告的前提下,再审核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否正确,校核各种计量表具、量具是否准确、齐全,浇筑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程序是否可行。

2.2加强质量意识,实行“三检”

制在工程施工前,监理方召开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及有关各工程队组长质量会议,加强质量管理意识,明确在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必须执行“三检”制,且有公司质监部门专职质检员签字验收。然后经监理人员验收、签字认定,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如果施工单位没有进行“三检”或专职质检员签字,监理人员拒绝验收。另外,监理人员在施工现场采用巡视、平行检查、跟班旁监,随机抽查的方法,待施工单位进行“三检”后再进一步验收,彻底消灭工程中质量问题。

2.3严格把好隐蔽工程的签字验收关,发现质量隐患及时向施工单位提出整改

在进行隐蔽工程验收时,首先要求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再由公司专职质检员核定等级并签字,并填写好验收表单递交监理。然后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现场检查复核原材料保证资料是否齐全,合格证、试验报告是否齐全,各层标高、轴结也要层层检查,严格验收。要求施工单位质检员签字不能只流于形式,要真正去检查验收,再由监方检查。监方发现问题及时以书面通知施工单位,不能口头讲,待施工单位处理或返工完后,还要再进行复检,严格检查把关,保证质量。

3.严格施工过程控制,加强人、料、机管理

严格施工过程控制,可以有效的避免“反复抓、抓反复”的管理弊端,使整体管理水平不断地提高。当施工单位中标承建一个工程项目,就必须从人、料机的有效组合和使用过程中狠下功夫,尽可能使成本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这样,既可以避免或减少不可预见因素对施工的干扰,也使自身生产经营状况在影响工程成本构成因素中的比例降低或控制在合理范围,从而有效控制成本,提高效益。过程控制要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这与施工人员的素质、施工组织水平有很大关系。

3.1人工成本的有效管理

人工成本过高会影响企业在其他方面如技术上的投入,成本太低及人工成本支付不足往往又很难吸引人才的加入而最终形成对企业发展的羁绊。显然,这是个事关效率与公平的问题。我们知道,在整个人力成本中,其最大的支出是工资部分。

3.1.1人工单价确定

在整个施工期间作出合理的预测是控制人工費用的前提条件。

3.1.2用工数量确定

通过对在建工程和已建工程积累的各工序个结构形式下实际用工数量的原始资料积累确定最佳用工数量。

3.1.3实行承包力求最少的人工投入

鼓励施工队内部实施工序承包制,例如在清扫一项,施行承包,按米计价,即可调动民工队的积极性,又可加快施工进度,可直接节余工期成本。

3.2机械成本的有效管理

3.2.1合理配置

根据施工情况,合理布置机械,减少盲目进场造成闲置损失。

3.2.2降低机械设备故障率

加强操作人员设备管理知识,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管理规章制度,避免操作失误造成损失。切实加强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把保养作为每天施工内容的一个重要环节。

3.2.3降低维修成本

满足生产的前提下,必须做到能修则不换,尽可能的降低维修成本。

3.2.4降低油品的消耗

完善机械设备台帐,加强用油管理,杜绝跑、冒、滴、漏及人为的漏洞。另外,各工序将采取更为完善的措施,降低油耗。

3.2.5调运费

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将工作段连成片,便于流水作业施工。避免由于单段施工而造成工序间的非正常调配,造成成本的无谓增加。

3.2.6探索新的管理模式

使机械成本与操作人员利益分配相挂钩,最大限度降低损耗。在工程量大体确定的情况下,推行承包制。

3.3材料成本的有效管理

材料成本在整个项目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最大,约占60%-70%,因此材料成本控制是整个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下面就从原材料和成品料两个方面来谈一下如何控制材料成本。

3.3.1原材料的成本控制

主要是从材料用量控制和材料价格控制两方面入手:

(1)降低采购成本:对项目的主要材料实行招标集中采购,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保证效率,确保质量、数量与低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这是加强项目成本控制,实现降本增效最大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2)严把进货关:严格控制入场料的质量,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诸如在沥青砼拌和过程中,石料矿粉质量不合格,必然导致用油量增加,而且拌和费用随之增加,增加拌和成本。

(3)认真计量签收:如遇帐量不足,质量不合格等情况进行索赔.尤其在雨天进石料时,必须测定含水量,及时扣除水分。

(4)现场堆放合理:尽可能减少二次搬运,减少损耗。尤其是露天存放的材料要及时覆盖。

(5)材料用量的控制包括:按定额确定的材料消耗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各部门只能在规定限额内分期分批領用,如超出限额领料,要分析原因,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6)及时了解预测市场价格变化,及时储备物优价廉的材料。

3.3.2成品料的控制

(1)拌和机与相应配套设备的保养与维护,确保在出料过程中不因机器问题而出现停机现象,以免无谓的增加施工成本。

(2)时刻关注天气变化动向,在天气变化时,加强对成分材料的防护措施,避免由于成分材料过湿、过粘、过脏而造成拌和无法正常进行及出现含水量不正常现象。

(3)加强拌和现场检查人员的责任感:尤其是沥青砼拌和中,要派专人检查沥青混合料质量,对于生产出的混合料每车都要进行记录,保证拌和出的成品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松散料、无粗细料严重离析、无结团现象。另外稳定碎石混合料拌和中,对于含水量的控制也是难以控制的问题,更应加强现场拌和人员的责任心,争取能通过不断实践逐渐摸索出一套能根据成分材料的干湿程度不同而适当调整加水量大小的方案,使拌和料的含水量尽量达到规定要求,避免不合格料的出现。

(4)出料现场应经常抽检生产的配合比并加强与施工人员的沟通、协调力度,保证拌和料的合格,避免由于意外使拌和料出现质量问题时,沟通不及时将损失加大。

4.加强施工细节管理最大限度降低施工成本

在施工中,往往一个细节的改进就可以使成本大幅度降低。因此应经常倾听现场施工人员的意见及建议,从中发现找出许多可以改进的环节及方法。施工细节的注重与改进不仅会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在于长此以往、坚持不懈的进行细节改进,施工中小的不足不断被弥补,会使我们的施工工艺与施工方法得到持续改进,使施工成本最大限度降低并不断提升我们的整体竞争力。另外,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也是减少施工投入、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实施技术攻关,大胆尝试,积极推进技术创新,鼓励技术改造和新工艺、新产品的应用。同时,要学习同行业施工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实践应用经验,通过技术创新和新工艺、新产品的应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新方法、新技术的实施,既缩短了工期,又提高了工效,对生产成本起到了较好的控制作用。

5.大力推行内部承包责任制

工程施工项目由于规模、类别、施工工期及进度控制等的差异,造成有的施工项目无法均衡生产。如有的项目规模比较大,施工项目工序复杂;有的项目每年只有短短几个月有效施工期,另外几个月由于其他原因而无法施工。在这些情况下,可以采取施工项目内部承包制,以加强成本控制。内部承包制,有别于工程承包。实施承包制,就是划小核算单位,以承包合同的形式,确定施工单位和承包体的责权利关系,促使承包体(单位内部职工或分包方组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它的基本原则是:“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收多留,欠收自补”,工资与效益完全挂钩。采取内部承包制可以分为单价承包和单项承包。单价承包操作较为简单,而单项承包则较为繁琐。这里只谈单项承包。采取这种方式可以使成本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有效控制,并为目前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积累管理经验,而且可操作性强,易于管理。采取承包制,在具体操作上必须切实抓好组织发包机构、合同内容确定、承包基数测定、承包经营者选聘四个环节:

5.1组织发包机构应以施工单位中经营、计划、预算、财会、审计和人事等人员组成。

5.2合同内容的确定要责权利明晰,尤其安全、质量条款要严格,分配条款要切实可行。

5.3承包基数的测定比较复杂,应根据承包项目,以定额、中标单价为基础进行测算,这是通过承包制进行成本控制的关键。

5.4承包经营者的选聘可以采取直接选聘和竞标两种方式,在具体实施中考虑技术比重占的较多。采取承包制的益处在于:使成本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有效控制,可以促进急、难、险、阻施工任务顺利完成和单项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易于操作和管理,有利于施工单位经营管理者集中精力投入到其他项目的管理工作中。但是,它也有弊端,主要问题是管理较为粗放。由于是内部承包,如发生重大失误导致成本严重超支时则不易处理。因此,要抓好重要施工部位、关键工序的技术交底和质量控制。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因此,必须针对建筑施工质量监管,建立健全施工企业技能和安全教育制度,改进培训方法,完善培训内容,以提高建筑企业管理和技术骨干力量的质量安全。督促建筑企业、行业单位等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加强一线作业人员的培训,强调专业化,尽快培育出一支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建筑工程监管队伍,确保新形势下建筑质量安全的需要。本人提出以上几点初步的解决思路,以求为建筑工程监管工作寻找一种可行途径,以促进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晓平,崔冠杰.国大型工程管理[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7).

[2]王胜万.三峡工程投资管理模式改革的实践[J].中国投资与建设.2007,(6).

[3]金德钧等.施工项目管理概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设计总结 篇4

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在这些时间里我学习到不少的东西,不仅仅对课本知识更了解了,对软件也更熟悉,还学会了许多运用软件的方法。

“温故而知新”“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些话总是出现在我们的实践总结之中,然而这一次我还是想用这些名言来表达我对于这次设计实习的认识。相对于《计量加价》来说,《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中的只是内容要抽象,零散的多。因此,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有很多的东西我都是不加理解的 死记硬背下来的。这些东西都是一些前辈高人们站在一定的学术高度上来表达阐述的,在实际应用中我还做不到融会贯通。但是,这次课程设计给了我一次具体、实际地理解掌握这些知识的机会。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包含了许多方面:如项目管理组织,招投标与项目管理,进度管理,施工质量和安全,信息管理等。项目要进行整体管理,善始善终 整个项目开始要做好项目整体计划,在项目的整个过程中,始终要按照项目计划执行,如若遇到项目发生变更,要进行影响分析,得到批准后制定变更计划,并按变更计划执行。变更的影响情况,如:费用,时间进度等要通知相关的项目利益干系人,说明变更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项目首尾工作也是项目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将项目过程中产生的文件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对项目的费用和进度进行审计和审核,对项目的质量进行检验和验收;对项目的整个过程的利弊得失进行总结和交流。变更计划在软件项目中经常遇到。控制好软件项目的变更,首先需要做好项目的开始目标基准的确定,基准的用户需求明确,才能衡量出哪些是需要变更的。否则变更的东西和开始要求的东西混在一起,变更计划就无从制定,变更的界限也无从划清。建筑工程项目的组织协调工作看似平常,但在整个管理中却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是人际关系的协调,另一方面是配合关系的协调。

浅谈建筑项目的设计与管理论文 篇5

项目精细化管理

作者 杨宗朝

(云南建工 素质能达到岗位要求或超过岗位要求。在人才培养方面,项目管理人才培养与资质认定还处于起步阶段,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形成规模,培训的层次和水平都较低;⑥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不扎实。成本计划、成本决策的实施依赖于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如定额管理、成本原始记录、材料物资计量、验收管理制度等,因为这些基础工作若做得不够,则成本计划、成本决策缺乏真实、可靠的基础数据,导致企业作出不当或错误的决策;⑦项目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应用处于起步阶段,仅集团和公司建立了协调办公平台。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能发挥了巨大作用,项目部尚未建立项目信息平台提供基于互联上的项目管理和信息交流,真正实行网上办一切事;⑧安全管理流于形式。安全意识教育培训较缺乏,入场教育、安全培训、安全交底等大搞形式主义,注重形式却没有真正起到教育效果。当前建筑领域安全生产的形势仍然严峻,事故的危机充斥于安全的管理之中;⑨质量的标准化、定型化管理不到位。⑩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更新不及时。

2、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不足的原因分析

2000年以来,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创世界奇迹,建筑业则是重要支柱。几年间因市场需求,建筑业迅猛发展,新增企业和承包商数不胜数,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但总体水平低下,施工人员复杂,工程工期紧,作业环境差,施工过程危险源多,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偏底。

就目前国内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状况而言,属于粗放式管理。从集团到公司,从制度到思想再到人员素质和软硬件配备均无核心竞争力可言。

3、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如今市场价格透明、量亦所见即所得,靠价格取胜、以量取胜和靠以结算办得好来衡量企业的竞争力已然违背了发展趋势,然而随着经济发展脚步的放慢,竞争凸显,实力、竞争力成为发展的根本。只有提高管理水平才是建筑施工企业目前的核心竞争力,只有精细化管理才能提高综合管理水平,才能长足发展。

(二)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五位一体”即质量、工期、安全、技术和效益。本文根据公司近年来项目

管理的现状和集团提出的项目“五位一体”重点管理进行初步研究和分析,总结现状、提出精细化管理的一些措施。规范项目管理是施工企业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实现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转变的关键环节,对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取得良好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二、项目五位一体管理的重点内容—精细化管理

1、工期管理

根据施工合同的工期要求、合同条款、施工技术难度、场地条件、周围环境、社会环境、管理和技术水平、团队经验、资金条件、供给保障、分包班组实力和信誉确定合理严谨的总工期计划和工期里程碑。项目实施时严格执行节点计划,尽最大努力达到节点计划,如若出现1~3d以内的滞后偏差则在月计划内进行补救抢回,若一月内出现5d以上甚至10d以上的节点工期偏差则要考虑调整总计划、分析原因或办理工期索赔。必须按时制定月计划和周计划,总计划-节点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是工期控制管理的主要依据,所有实施活动离不开工期计划。为了能更好的掌握和控制节点,周计划应详细到某天几点验收钢筋、几点开始浇筑混凝土。

每月、尤其是每周必须组织整个项目参与者进行本周期的进度计划交底会,要让每一个参与的单位(包括建设、监理、分包和配合单位)和个人(包括班组操作人员)清楚的知道进度节点和要求,大范围统一思路。以总包单位的计划和项目经理的思路为主线开展所有工作,所有参与人员才能能更好的计划自己的工作和配合整个项目的顺利实施。

提前做好下月的物资供应计划、资金计划、人力资源计划、技术准备、沟通协调准备等各项准备工作,提前达成共识,做到实施前大家心里清楚,实施时一气呵成,避免节外生枝,尽量让可预见风险可控。

2、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应先确定目标、建立质量责任制、制定质量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具体的责任人、由具体的实施方案、质量奖罚措施、质量检查方案和验收标准,根

据企业《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项目质量保证体系,从源头上控制材料质量、从工序上创建过程精品,做到“目标明确、策划先行、样板引路、过程跟踪、达标验收、成果改进、奖优罚劣”。充分理解分析质量和成本的辩证统一关系,目前大多已经意识到了工期成本的重要性,如工期延误罚款、周转材料租金、管理人员薪酬、经营费用等,能详细的分析出工期成本,但质量成本的分析尚需多比较总结并真正把握好彼此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每周召进度质量分析会议,分析上周生产质量情况,找出施工亮点,做出奖惩决定,让班组成员学习讨论,不足之处分析原因,并及时制定出纠正、预防措施,杜绝同样的问题再次出现,就实施效果进行跟踪检查。工程回顾、回访和总结亦是质量改进的重要手段,通过事后分析系统的总结项目质量的薄弱环节,采取相应的对策,克服质量通病不断提高项目质量水平。

3、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首先,强化安全教育培训。进行全员安全意识培养,不断提高安全业务素质,增强人的安全防范意识,同时采取有效措施规范人的行为,实行规范化作业,杜绝工作凭感觉、靠经验,使施工人员形成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的工作习惯;其次,明确安全责任,健全安全监督管理制度,狠抓落实。通过对生产要素的具体状态进行控制,使施工中的不安全行为和状态减少或消除,不引发事故,尤其是不引发使人受到伤害的事故,使项目的效益目标得到实现。安全管理人员素质水平低;其三,劳动环境的和谐化。包括防护工具设施的标准化和定型化、缔造安全生产氛围、杜绝野蛮管理;其四,加强安全管理人才素质的提高。有些项目的安全管理人员是从干过施工,但不能胜任或无法继续提升的人里面抽调出来的,既无安全管理经验又无安全培训学习,甚至没有安全员资格证。安全管理至关重要的意识也普及,但这方面人才的投入尚需加强;最后是消除安全不良习惯,遏制安全生产“说起来重要,忙起来可要可不要”的现象,遵循“投入少、效果好、新颖多”的文明工地创建原则,使全员做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意识转变。

4、技术管理

项目管理必须积极面对现实、着眼于长远发展,坚持以创新为主线,认真研讨项目技术管理的发展方向、发展态势和发展弊病,抢占市场竞争的制高点,迎接新的挑战。施工方案精细化和技术先进、经济和理性则是技术管理工作的首要体现,要抓好五位一体工作,把工程技术作为项目实施的强有力保障,除严格的管理、详细的方案、丰富的经验外,还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把质量管理和技术进步结合起来,依靠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来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工程成本。技术工作无非就是精心策划—严格执行—不断改进。同时针对施工中存在的施工难点、技术难题、质量控制难题等成立QC小组,创建优秀QC成果。

5、效益管理

陈本管理的几点细节:及时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签证工作,包括实施依据、索赔资料的收集;定期组织项目部成员分析研究项目成本情况;严格把好分包合同关,用好两个手段:合同、资金,合同控制在于精细条款、明确责任、奖罚兑现; 严把材料进场验收关,避免浪费。现场材料员对本职工作责任心的责任心应加强,陈本控制管理过程重在精细的计划和避免浪费,计划错误、积压、多余搬运、窝工、多余劳动、选材不符合标准、询价定价随意、材料设备技术工艺落后、材料验收和现场管理不负责等都是造成浪费的原因。粗放型与集约型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是否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形式的浪费,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完善项目成本核算体制。项目成本核算是项目成本管理的依据和基础,没有成本核算,其他成本分析考核、成本控制、成本计划等工作就无从谈起;施工方案的确定对效益影响较大。施工方案包括四大内容: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具的选择、施工顺序的安排和流水施工的组织。正确选择施工方案是降低成本的关键所在;最后,成本管理员与准确的实际成本核算及与项目经理的沟通应加强。

三、结束语

对于项目精细化管理和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公司提出了“五位一体”管理重大举措外,分五个方面进行严格控制和检查,但“五位一体”仅是管理成效的所体现出来的五个方面,精细化管理则涵盖了整个项目管理的方方面面,实施过程中还应注意:项目实施前由项目经理主持找出风险点,分析可能出现的不利状况,制定风险防范措施,过程中进行验证。工程开工时必须对项目所有参与人员进行质量目标、安全文明施工目标、整体原则和实施方案交底,统一整体思想和要求。对所有管理人员和分包班组人员进行工程项目特点和大环境条件分析交底、质量和安全文明施工要求和目标、具体实施措施和检查方案、重点环节和注意事项、奖惩办法交底,职责分工到位、明确具体责任人和检查验收要求。让每一个员工都知道干什么、怎样干、干到什么程度。整个项目施工团队做到目标明确、思想统一、步调一致。过程中按照交底会的整体思路进行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跟踪检查实施效果,发现隐患或偏差马上下发整改指令并督促整改或采取纠正措施。

项目管理是完成工程任务的手段,管理过程中应做到追求7个零极限:沟通协调零障碍、施工作业零窝工、物资材料零浪费、机械设备零闲置、工程质量零缺陷、施工安全零事故、业主居民零投诉。全面培养懂技术、善管理、敢创新、精算帐、会经营的综合型人才。努力做到管理过程“精、细、严、准、实”,最后,加快五位一体重点控制的同时还要注重网络信息化和人才培养机制同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胡振华 工程项目管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8(5)。

[2] 朱 震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现状浅析[J].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 2006(4)22~26 [3] 彭尚银 工程项目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浅谈建筑项目的设计与管理论文 篇6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做为我国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业的发展规模与速度空前。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日益成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中备受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我国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需要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这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但是由于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暴露出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建筑企业的生存发展,对其进行改革势在必然。本文即主要研究了我国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及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以期对我国建筑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一、引言

中国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中国的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特别

是国家通过扩大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来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背景下,建筑企业获得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内的许多建筑企业在此利好政策下做大做强,无论在市场占有还是领域发展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拓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由于仍然受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已经适应不了新的经济发展环境,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建筑市场的管理机制出现了不相协调的矛盾,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对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实行现代化的项目管理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二、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分析

我国建筑企业由于长期受传统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其项目管理水平还处在比较低的层面上,存在较多问题,突出体现在管理不合理、组织不科学、经济效益低、管理方法落后、人员素质低等。

(一)管理模式现状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突出现状之一是管理模式不合理。我国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仍然带有很强的计划经济色彩,以行政和硬性指令来代替科学的管理方法,这一点在国内大型企业体现的尤为明显。

工期制定方面,表现为对总体规划方面不够重视,所做的各种计划不科学、不符合实际、主要靠以往积累的经验,拍脑袋定工期。如果遇到新的结构形势的项目则更是一筹莫展,只能主观臆断,制定措施不得当。

控制方面,表现为在企业内部对控制缺乏足够的重视,缺少完整的控制体系,主要凭经验积累和主观臆想。控制的大部分内容被检查工作所代替了。检查只有等待任务结束以后才能进行,也就是说进行的只是事后控制。对检查出现问题的结果,不进行统计分析和量化计算,只是定性作出判断。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材料采购方面,目前建筑企业的采购方式多采用大批量集中采购的方式。项目接到手现联系供货商,与供货商缺乏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采购方式缺乏灵活性,大宗材料一次购入量太大,既占用资金又占用场地,零星材料又得频繁采购,增加了采购成本。

(二)人员素质现状

我国的建筑企业队伍素质整体较低,并且结构层次也不尽合理。首先,高等教育以上的以上学历人员不多,而大、中专学历者占据绝大多数;其次,存在着重工程技术人员,轻管理专业人员的倾向,在缺少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同时,合格的项目经理等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人员更为缺少。

特别是目前对我国来说,建筑业是一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一线的操作工人技能水平较低,特别是农民工的素质急待提高,这已成为工程质量上不去的一个主要因素。因为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任务主要由农工承担,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是刚刚放下锄头就上了工地的农民,文化程度很低,并且其中的大部分人员未经任何培训。这不仅影响到工程质量,而且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三、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对策

(一)改革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是主要由三种管理要素构成的,分别为管理观念、管理技术和管理体制组成。改革建筑企业的管理模式就是要改革建筑企业的这三种管理要素。管理观念的改革,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市场体制下的企业经营及管理观念与传统以往的体制不同,以往是企业是以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任务,追求产值为目标,以行政指令管理为特点;而现在是利润观念,企业的经营管理以追求盈利为目标,以科学决策管理、追求创新求发展为特点。经营观念对一个

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只有经营观念转变过来,适应新的经济形式的要求,企业才能够不断发展壮大。

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具有弹性生产力、刚性产业结构和贴近市场等特点和科学合理的组织体系,使我国建筑业的生产力组织方式符合其自身的活动规律。具体包括:总承包人的施工管理与作业职能分离,用工制度弹性性;总公司可以跨地区经营并能直接与业主签定承包合同。总公司下设的专业化劳务公司不能流动,只能从总承包人手中分包施工作业任务;总公司组织机构的设置应符合贴进市场的要求,权利要适当下放到项目部,以此建立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机动灵活的组织机构等。

管理技术的改革,采用先进的、科学的和量化的管理技术。例如利用网络计划技术来编制建筑工程项目进度计划,以便于工程管理,保证工期进度;利用数据统计技术对工程的资金利用,效益的最大化程度进行分作,以节约控制成本;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来知晓项目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哪有收获,哪有差距,总结规律,积累经验,确定奖赏,为以后的工作起借鉴和指导作用等。

(二)提高人员素质

虽然我国的建筑业现今仍然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但是人员素质的提高是刻不容缓的。建筑企业管理部门人员的配备都要以专业化为标准,必须要具备专业知识和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才能上岗。管理部门人员才能有能力依据项目总体目标对所承揽的工程进行进度和质量控制,以便使工程项目的工期和质量得到保证。

浅谈建筑项目的设计与管理论文 篇7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指施工企业结合建筑本行业的特点, 以施工过程中直接消耗为对象,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对项目从开工到竣工所发生的各项收支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 以实现项目施工成本最优化目的的过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企业效益, 而成本的高低则直接影响效益的多少, 因此, 工程项目成本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

工程项目成本按生产费用计入成本的方法划分, 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按成本控制需要, 从成本发生的时间来划分, 可分为预算成本、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

二、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当今尚处于经济发展阶段, 有大量的工程等待建设, 施工企业为了快速扩张, 普遍采用了粗放型经营战略。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的前沿阵地, 是企业管理的落脚点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源头, 抓好成本控制, 降低工程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是项目管理的根本目的。

目前,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 项目经理的成本意识较弱。

目前, 不少工程项目开工前没有编制项目成本计划, 或即使有编制, 也不重视施工组织设计中降低成本的措施。项目经理关心利润, 却对成本开支状况较少过问, 有的项目经理管理靠经验, 个人说了算, 缺乏健全的规章制度, 管理基础工作不落实, 如领料无限量, 用工无定量, 费用开支无标准等, 导致成本管理失控, 以致出现亏损时找不出问题的原因, 更提不出应对的措施。

(二) 缺乏成本的事前和事中控制。

当前, 许多项目部的成本管理缺乏事前和事中的控制和管理, 仅仅在项目结束或进行到相当阶段才对已发生的成本进行核算, 那时已为时过晚。

(三) 缺乏必要的成本管理环节。

有些项目缺乏必要的成本管理环节, 不进行成本预测和计划, 管理存在随意性, 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计划与核算功能不重视。有些项目成本计划和实施“两张皮”, 没有依据成本计划进行成本控制, 或由于成本计划编制质量不高, 无法依据成本计划进行成本控制, 使成本管理走向形式化。

三、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相应对策

(一) 加强培训, 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加强管理人员尤其是中高层管理者在新理论、新思想及新方法上的教育学习, 增强竞争环境中的危机意识、管理意识和创新意识。建立健全管理创新与技术进步的激励机制, 以营造鼓励创新与技术进步的环境来赢得持久的竞争优势。

(二) 建立规范、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

遵循民主集中制、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原则, 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制度。以项目经理为项目成本管理主体的领导核心, 以全体施工人员为主体, 形成成本管理体系。对成本管理体系中的每个部门、每个人的工作职责和范围要进行明确的界定;赋予管理人员相应的权利, 以充分有效地履行职责;在责任支配下完成工作任务后, 需要用一定物质奖励去刺激, 彻底打破过去那种干好干坏一个样, 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格局。这样层层落实, 逐级负责, 使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做到责、权、利无空白, 无重叠, 事事有人管, 责任有人担, 一切有章可循, 有据可查。形成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 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 加强质量成本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

管理过程中, 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 走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道路, 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工艺技术, 凭借技术优势来取得经济效益是降低项目成本的关键。首先, 制定先进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 合理布置施工现场, 不断提高工程施工工业化、现代化水平, 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施工方案应包括四大内容: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具的选择、施工工序的安排和流水作业的组织。其次, 在施工过程中努力寻找、运用和推广各种降低消耗、提高工效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机械和其他能降低成本的技术革新措施, 以提高经济效益。这些措施要能同时满足一定的要求, 能为施工提供方便, 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能提高工程质量又能增加预算收入;同时还要分析可行性并经甲方同意和签证后方可实施。最后,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质量检验制度和力度, 严把质量关, 提高工程质量, 杜绝返工现象和损失, 减少浪费。

浅谈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 篇8

关键词 建筑工程 成本管理控制

施工项目管理是使项目实现所要求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控制与协调。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就是在完成一個施工项目过程中,对所发生的成本支出,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考核等科学管理的工作,主要是控制生产经营中所消耗的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及时纠正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

一、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1.对成本控制不重视。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存在着对成本控制重视度不够,没有制定切实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成本控制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成本管理意识不强,缺乏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没有合同观念等诸多问题。

2.成本控制管理人员素质较低。有的成本管理人员能力、文化水平、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不高;具有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及成本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不多;尤其是有的成本管理人员不能适应成本控制发展需要,没有及时掌握成本管理的新知识、新经验、新技术。

3.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浪费现象严重。施工材料费用占整个工程造价的70%左右,材料费用的控制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盈亏。有些项目部没有严格执行领料用料制度,失窃严重;有的材料、物资过度消耗,浪费严重;有的下料计算不准确,导致损耗率超标。

4.成本核算流于形式。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将成本预算和成本核算结合起来,没有阶段成本分析和分部分项成本分析,没有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计划成本的比较,因此,在施工中对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的指导意义不大。再加上奖励机制不健全,奖罚办法不落实,成本超支与大多数人的个人收入没有直接挂钩,导致管理人员对成本控制情况漠不关心。

二、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中心的成本控制体系

项目经理是企业法人在工程项目上的委托代理人,他对工程项目管理负有全面的责任,工程项目成本的控制是项目管理的主要工作之一。为此,我们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中心的成本控制体系,并坚持以下控制原则:

1.全面控制原则。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它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指标,牵涉项目组织的各个部门、单位和班组的工作业绩,也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所以,在工程开工前,要对项目成本进行首次成本测算,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施工预算,层层下达指标,进行全员控制,人人都来关心这一指标的实现,并制定“看得见,摸得着,能操作”的实施性文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每季度实施过程中的成本测算,根据现场实施的情况不断完善,保持成本计划的实效性、指导性。企业实时掌握项目部实施工管理过程中的成本控制风险,对项目部阶段性亏损及时预警。督促整改。项目部在规定的期限内查找原因,将分析报告及改进措施报企业审核。并进行奖罚兑现,奖惩分明。

2.动态控制原则。南于工程项目的单一性,生产的同定性,生产周期的长期性,因此,不但引起了施工队伍的流动性,也导致了施工过程的不定性。所以,需要进行动态控制。若仅按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等而确定的成本目标进行控制,不考虑或少考虑设计变更、人员变动、资金供应诸因素,到工程竣工已来不及纠正。应对项目部月度成本控制情况进行检查,指导项目月度经济分析及成本控制。

3.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责任制。责任成本管理必须遵守“谁控制、谁负责、谁承担、谁受益”的责任分解原则及“收益和成本挂钩、分配与上缴挂钩”的控制监督机制,工程项目责任成本承包合同的签订,就是责任成本管理的开始,责任成本控制过程的实质就是合同的履约过程。项目经理部的上级机关对合同的履约、兑现,实行宏观管理,项目第一责任人对合同进行微观管理与控制,建立以落实责任成本责任制为手段,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为目的的成本分析与考核体系。

4.增收节支相结合的原则。要求做到每一笔数额较大的成本费用都要查一查有无相对应的预算收入,是否支大于收,是否预算漏项,并按季进行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对比分析,以便探索成本节超原因,纠正项目成本不利偏差,提高项目成本的降低水平。

三、进行严密有效的项目成本内控

项目成本内部控制,就是在项目施工全过程中融人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制度,建立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成本内控纳入程序化、规范化管理;将监督的过程和结算,定期直接反馈给项目经理;特别是材料、设备、管理费用等开支,是项目成本内部控制的重点。

1.材料费用控制。项目成本中材料费占了70%左右。可见,材料费是降低成本潜力最大的成本控制项目。因此在项目准备阶段就制订了严密的材料管理制度。材料管理首先从采购抓起,并从价格上予以控制,大宗材料有条件的采取市场招标,以降低成本,比质量、比价格、比服务,首先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各种材料的零售商和零售价,再通过材料部门人员与之洽谈争取了解到该材料的批发商和批发价,最后才确定各种材料的供应商和采购价,通过这些努力一般都能获得较为实惠的采购价格;采购合同签订前,我们也规定必须经过一定的程序,避免一个人说了算,杜绝暗箱操作。对于一个项目来说,材料费用的控制除了重点控制材料采购外,材料的使用也是控制的重点。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合理安排和随意使用、节约和浪费等都直接造成了材料费用的高低,对成本控制起到直接作用。因此我们在材料的使用过程中如收料、保管、发料等环节都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并责任到人,要求做到账物相符,台账清楚,特别强调了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对各个施工作业班组的材料领用和使用作出许多相关的规定和制度,要求他们严格按照项目部的图纸和材料清单限额使用,并随时做好材料的清理工作,以便废物利用节约成本;同时制定了各班组的质量检查制度,加强质量管理避免因返工造成材料的重复使用而成本浪费。

2.机械设备费用控制。我们根据工程质量、进度和设备能力的要求,采取合理地采购或租赁,外租设备则从降低成本的角度考虑,分别采取了按台班、按工作量或包月等不同的租赁形式进行租用。同时对设备建立了各项保养制度,认真组织实施并落实到人,确保机械设备的完好,杜绝了机械事故的发生,降低了机械使用成本。

3.项目管理费用控制。我们一方面做到定岗定员抓好人员编制,保证精干高效,避免人浮于事以减少工资总额的开支,控制人工费成本和现场经费。另一方面我们注意间接费用的控制,特别控制招待费、差旅费、办公费、电话费、低额耗品的耗用等杂项开支,采取厉行节约,遵循必要和从严原则,建立了严格的审批、报销制度,坚持一支笔审批经费制度,并严格要求财务认真执行有关制度并实施监督。

四、加强项目的合同管理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要签订各种各样的合同,涉及面广,合同签约方的身份也很复杂,稍有不慎,就会使闩己陷于被动甚至增加额外的成本。因此,必须加强合同的管理。我们在合同管理方面主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印章管理,落实专人保管,使用时登记;二是合同归口管理,建立合同审核会签制,同时重要的合同报经公司主管部门和领导审阅,所有合同均建立台账,统一保管;三是编制各类统一格式合同并尽可能使用统一格式合同,如设备租赁合同、材料供应合同、单项工序劳务合作施工合同等,以确保合同条款的严密性和合法性,起到保护自己的作用。项目部在签订合同时对合同条款的斟酌和对合同签约方的评审是必不可少的,必须通过以上几点的控制,才能签订合同后避免出现纠纷。

五、强化索赔观念,加强索赔管理

从施工一开始,就要认真研究设计文件、图纸、合同条款和现场条件等,找准索赔的切人点,抓住机会,及时编制索赔资料,据理力争,把索赔工作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提高索赔效果。索赔是承包商和业主之间承担风险比例的合理再分配。在提出索赔要求时,必须提供索赔证据。索赔证据必须具备真实性。索赔证据必须是在实际实施工合同过程中出现的,必须完全反映实际情况,能经得住对方推敲。南于在合同实施过程中业主和承包商都在进行合同管理,收集有关资料,所以双方应有内容相同的证据。不真实、虚假的证据是违反法律和商业道德的。索赔证据必须具有全面性。索赔方所提供的证据应能说明事件的全过程。索赔证据必须符合特定条件。索赔证据必须是索赔事件发生时的书面包商双方签署,或以会议纪要的形式确定,且为决定性的决议。一切商讨性、意向性的意见或建议均不应算作有效的索赔证据;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重大事件、特殊情况的记录应南业主、监理工程签署认可。索赔证据必须具备及时性。索赔证据是施工过程中的记录或对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有关活动的认可,通常,后补的索赔证据很难被对方认可。所以在施工中要及时记录保留证据。总之,施工索赔是利用经济杠杆进行项目成本管理的有效手段,对承包商来说,对处理索赔问题水平的高低,反映了对项目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南于索赔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环节,更是挽回成本损失的重要手段,所以随着建筑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它在项目成本管理中越来越重要。

浅谈建筑项目的设计与管理论文 篇9

总共30题共20分

一.判断题(共10题,共6分)

1.招标准备阶段是指业主决定进行建设工程招标到发布招标公告之前所作的准备工作,包括成立招标机构、确定招标方式等。(0.6分)

错误

正确

☆考生答案:正确

★考生得分:0.6 分 评语:

2.建设工程的招标投标主体包括:招标人、投标人、招标代理机构。(0.6分)

错误

正确

☆考生答案:正确

★考生得分:0.6 分 评语:

3.承包商作为建筑市场的主体,是长期和持续存在的。所以不论是国内还是按照国际惯例,对承包商一般都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0.6分)

错误

正确

☆考生答案:错误

★考生得分:0.6 分 评语:

4.公开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0.6分)

错误

正确

☆考生答案:错误

★考生得分:0.6 分 评语:

5.建设工程招标人是指依法提出招标项目、进行招标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它不一定是建设工程项目的投资人(即业主或建设单位)。

()(0.6分)

错误

正确

☆考生答案:错误

★考生得分:0.6 分 评语:

6.邀请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少于三个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0.6分)

错误

正确

☆考生答案:错误

★考生得分:0.6 分 评语:

7.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的基本功能:信息服务功能、场所服务功能、监督管理职能。(0.6分)

错误

正确

☆考生答案:错误

★考生得分:0.6 分 评语:

8.狭义的建筑市场一般指有形建筑市场,它是以工程承发包交易活动为主要内容,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建设工程交易中心)。(0.6分)

错误

正确

☆考生答案:正确

★考生得分:0.6 分 评语:

9.招标实施阶段是整个招标过程的实质性阶段。主要包括:发布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书,组织资格预审,召开标前会议,开标、评标和定标。(0.6分)

错误

正确

☆考生答案:正确

★考生得分:0.6 分 评语:

10.授标是招标人以书面形式正式通知某投标单位承包建设工程项目。(0.6分)

错误

正确

☆考生答案:正确

★考生得分:0.6 分 评语:

二.单选题(共15题,共9分)

1.邀请招标是一种由招标人选择()家以上符合招标条件的供应商或承包商,向其发出投标邀请,由被邀请的供应商、供应商投标竞争,从中选定中标者的招标方式。(0.6分)

A.2

B.3

C.4

D.5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0.6 分 评语:

2.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应具备的条件之一为:建设工期不足一年的,到位资金原则上不得少于工程合同价的()。(0.6分)

A.40%

B.50%

C.60%

D.70%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0.6 分 评语:

3.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0.6分)

A.15 天

B.20 天

C.25 天

D.30 天

☆考生答案:D

★考生得分:0.6 分 评语: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开标前的投标技巧。(0.6分)

A.不平衡报价

B.多方案报价法

C.围标法

D.突然袭击法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0.6 分 评语:

5.整个招标过程的实质性阶段是()。主要包括:发布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书,组织资格预审,召开标前会议,开标、评标和定标。(0.6分)

A.招标准备阶段

B.招标实施阶段

C.定标签约阶段

D.履约阶段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0.6 分 评语:

6.施工招标文件的内容一般不包括()。(0.6分)

A.工程量清单

B.资格预审条件

C.合同条件

D.投标须知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7.()是指具有一定数量的技术工人和工程管理人员,专门在建筑劳务分包市场上承接任务的建筑业企业。(0.6分)

A.施工总承包序列企业

B.专业承包序列企业

C.劳务分包序列企业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0.6 分 评语:

8.()不属于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主体。(0.6分)

A.建设工程交易中心

B.招标人

C.投标人

D.招标代理机构

☆考生答案:A

★考生得分:0.6 分 评语:

9.招标人采用邀请招标方式的,应当向()个以上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能力、资信良好的特定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发出投标邀请书。(0.6分)

A.2

B.3

C.4

D.5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0.6 分 评语:

10.根据《招标投标法》的规定,建设工程施工招标的标底由()编制。(0.6分)

A.招标单位

B.设计单位

C.承包单位

D.政府主管部门

☆考生答案:A

★考生得分:0.6 分 评语:

11.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应具备的条件之一为:建设工期超过一年的,到位资金原则上不得少于工程合同价的()。(0.6分)

A.30%

B.40%

C.50%

D.60%

☆考生答案:A

★考生得分:0.6 分 评语:

12.建设工程标底是指招标人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计算出来的造价,是建设工程的()。(0.6分)

A.计划价格

B.预期价格

C.实际价格

D.合同价格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0.6 分 评语:

13.重要设备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人民币以上的,必须进行招标。(0.6分)

A.50万

B.100万

C.150万

D.200万

☆考生答案:D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14.某大型建筑工程由甲乙丙三家施工企业联合承包,其中,甲的资质等级最高,乙次之,丙最低,则按照《建筑法》的相关规定,应当按照()企业的业务许可范围承揽工程。(0.6分)

A.甲

B.乙

C.丙

D.甲或丙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0.6 分 评语:

15.在建设项目各类招标中,不要求投标人依据给定工作量报价的是()招标。(0.6分)

A.施工

B.设备采购

C.设计

D.材料采购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0.6 分 评语:

三.多选题(共5题,共5分)

1.招标实施阶段是整个招标过程的实质性阶段。主要包括:()。(1分)

A.发布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书

B.组织资格预审

C.召开标前会议

D.开标、评标和定标

E.编制招标有关文件

☆考生答案:A,B,C,D

★考生得分:1 分 评语:

2.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的基本功能包括().(1分)

A.A.信息服务功能

B.场所服务功能

C.集中办公功能

D.监督管理职能

E.建筑规划功能

☆考生答案:A,B,C,D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3.招标人的权益包括()。(1分)

A.自行组织招标或委托招标代理机构进行招标

B.指定招标代理机构并核验其资质证明

C.要求投标人提供有关资质情况的资料

D.确定评标委员会,并根据评标委员会推荐的候选人确定中标人

E.控告、检举招标过程中的违法行为

☆考生答案:A,C,D

★考生得分:1 分 评语:

4.投标资格审查主要是对投标人的情况进行审查,其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1分)

A.法人资格和资质等级 B.施工能力和企业信誉

C.队伍素质和施工装备

D.管理能力和工程经验

E.施工图纸和工程标底

☆考生答案:A,B,C,D

★考生得分:1 分 评语:

5.工程施工招标一般划分为()三个阶段。(1分)

A.招标准备

B.招标实施

C.定标签约

D.屡约

E.评标

☆考生答案:A,B,C

上一篇:关于加强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若干意见的实施细则下一篇:五四精神的红旗手演讲稿